一、JOURNAL OF WATERWAY AND HARBOR,2001 TOTAL CONTENTS(论文文献综述)
郭婷[1](2021)在《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程度在国际竞争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我国的经济硬实力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而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亟待提升。城市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城市纪念空间作为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是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推动力,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的对城市层面的纪念空间研究还较为匮乏,更多的是从建筑层面对空间进行解读和研讨,关于城市纪念空间管理机制的内容就更为匮乏了。实际上,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保护与城市形态演变、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条文控制、城市宏观经济策略调整、城市更新改造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城市纪念空间的研究是能够为我国重点关注的文化建设提供实质性的理论支撑和借鉴意义的。米兰是全球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城市身份使得其纪念性建筑、纪念性广场、纪念性公园等相关城市纪念空间遍布各处,数量众多,同时作为世界四大时尚之都,创意时尚文化的加持使得其城市文化建设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影响力都极大,研究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建设是十分有意义的。[2]据此,本研究以米兰为对象,对其城市纪念空间的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进行深入的探析和研究。首先,笔者对本文研究内容即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所提到的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对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和归纳,形成基本的研究路线。笔者首先从米兰市的城市区位条件、城市格局演变及城市文化建设等内容出发对米兰市进行基本的概况介绍,再次通过历史文献搜集、实地调研、资料整理等途径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各时期的城市纪念空间发展历程进行解读,厘清各时期城市纪念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纪念形式、政策导向等内容,最终总结出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总体发展特征。其次,本文还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主要从西方纪念空间和欧洲纪念空间的一般内涵入手,探析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首先依据米兰现有纪念性文化资源的分类及目前国内外纪念空间的分类依据,结合米兰城市特点,将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成不同的空间类型,并对每一类纪念空间进行细分,解读和阐释各类型纪念空间的一般概念、纪念主题、空间形态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研究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现状分布,对各类别的纪念空间在米兰现状城市格局上的数量、位置、面积等信息进行统计和梳理,形成基本的信息数据库。再次,运用定量对比分析法、横向比较法和Gis核密度估计法,对米兰市域内城市纪念空间的宏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其纪念空间的分布形成与城市形态演变之间的关系;其次,对各类别城市纪念空间进行专项分析,结合各类型纪念空间的属性及主题,得出纪念性古迹、纪念性建筑、纪念性构筑物、纪念性广场、纪念性公园、纪念性公墓这六类城市纪念空间每一个单一类型空间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探究其与城市本体的关系。最后,根据对现有文献调研和法律法规的归纳和解读,笔者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机制中的立法、机构设置、职能分配等方面进行解析,以探究其本土管理机制在纪念空间建设和保护中的有效性、适配性和可操作性。基于以上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经验的研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中国城市纪念空间的发展进程以及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总结得出适用于中国城市纪念空间管理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吴学峰[2](2019)在《“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文中提出
杨洵奕[3](2019)在《近代湖南邮政空间演化研究(1899-1937)》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以邮政为代表的交通通讯业是近代化的重要领域之一。故邮政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研究中的重要命题,长期以来就受到学界关注,改革开放后更是涌现出颇多成果。然而,近代邮政空间演化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如果我们把研究视线从单纯的邮政近代化向外拓展,考察近代邮政空间的演化,可使近代邮政的流变更加清晰,那么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路径也愈发明了,也更发人深思。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利用历版《通邮处所集》和《邮政舆图》等材料,运用经济地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从近代湖南邮政的发展脉络、邮政局所的空间拓展、邮路网络的敷设等方面,多角度的考察近代湖南邮政空间的演化,并探讨其与近代湖南政治空间与经济空间之间的关系。近代邮政进入湖南之前,湘省已有传统的邮驿制度与民信局。1899年,近代邮政随着岳州开埠进入湖南。海关邮政时期,湖南邮政从无到有,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发展速度虽不甚迅速,但也颇具规模,各项业务方兴未艾。邮政脱离海关后成为独立机构,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在新政权与新制度的推动下,湖南邮政局所的规模迅速增加,此后,湖南邮政局所的规模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1922年“撙节减政”的政策实施后,湖南邮政局所的规模有所下降,后逐步恢复。北伐战争对湖南邮政局所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湖南邮政局所规模稳步发展,至全面抗战前夕步入鼎盛阶段。从较长时段来看,与湖北、江西相比,近代湖南邮政局所规模在华中地区发展相对落后。湖南近代邮政空间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产物,其演化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空间特征。近代邮政作为相对独立封闭的垂直管理机构,湖南邮政空间演化受到中央邮政政策的较大制约,灵活性相对较低。从空间结构上看,近代湖南邮政空间具有层次性,总体上可以分为核心区、中位区、边缘区三层,其邮政发展程度依次减弱,逐步扩散。从其演化性质上看,各县邮政发展可分为传统政治型、经济型、交通型三类。从空间演化路径上看,近代湖南邮政空间演化存在从港口向腹地扩散的运动轨迹,其重心总体向西南迁移,并有逐步扩散达到均衡的趋势,但东强西弱、北强南弱是湖南邮政空间结构性的特点。海关邮政时期,湖南邮路网络在邮驿邮路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建设,以长沙为中心向省内各地辐射,初步形成环形邮路网络,湖南邮路网络的框架基本形成。1914年至1927年,邮政局所规模发展虽然较为曲折,但邮路总长度的起伏相对较小,邮政加强了在湘中地区对沅、资流域的联络沟通,形成数个邮政枢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湖南邮政网络趋于成熟,加强对汽车的使用,建立大量的汽车邮路以代替原有的步班干线邮路,同时也进一步扩张步班支线邮路,将邮政网络向更基层沉淀。湖南邮政空间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政治、经济等多种空间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邮政空间亦重塑着政治、经济等空间。在对邮点、邮路、邮政中心职能指数等关键变量复原的基础上,测算各邮政核心县的邮政腹地范围,并研究近代湖南邮政空间与近代湖南政治、经贸空间的关系。湘省之邮政腹地范围与湖南贸易腹地范围大致吻合。与湘省政治空间相比,清代湖南各府(州)范围同湖南邮政腹地范围大致相当,各府(州)治所在邮政发展中有一定优势,其邮政发展等级较高。民国时期湖南进行过两次县级评定,两次县级评定中,各县县级与同时期邮政等级有所出入,此时间政治空间与邮政空间的关系相对要弱,将评定各县等级的面积、人口、财赋等数据进行中心职能指数运算,其与邮政空间吻合的程度相对较高,邮政空间同经济空间之间的关系更密切。
刘梦雨[4](2019)在《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文中提出清代匠作则例记载了种类繁多的彩画作颜料,但其中大量名目都难以索解,致使研究者对清代彩画颜料的认知长期局限于当代彩画匠师的经验性知识,而针对彩画实物的科学检测结果也无从与清代文献记载印证。在清代的匠作知识体系中,官式彩画应当使用哪些颜料?营造工程中实际使用了哪些颜料?为什么选择使用这些颜料?它们对建筑彩画的最终面貌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本文以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为研究对象,以匠作则例为核心文献材料,首先考释颜料名实,在此基础上,还原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材料构成,并厘清每种颜料的贸易来源与应用状况,以及颜料在营造活动中的流通过程。研究基于二重证据法展开,所使用的主要实物材料,是1978-2018年间针对清代建筑彩画及相关彩绘文物的科技考古数据,共统计文物案例127个(其中笔者分析案例33个)。文献材料则以52种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和清代官修政书为主,同时结合海关档案、税则等中外贸易史料,解决有关进口颜料的问题。在遴选相关匠作则例并完成文献学基础工作之后,本文分别统计了清代匠作则例和清代档案史料中出现的颜料名目,以及科学检测案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种类。通过比对上述两份清单,结合其他文献史料,解决了天青、梅花青、紫艳青、硇砂绿、洋青、鱼子金等20余种颜料的名实对应问题;进而对30余种颜料的性状、来源、应用范围等信息作了尽可能详实的考证,以对既有认识作出修正和补充。进口颜料在清代中国的来源、贸易与应用,是本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大量贸易档案、笔记等一手材料,梳理出清代中国进出口颜料贸易的整体图景,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smalt、人造群青、巴黎绿、普鲁士蓝等几种最重要的进口颜料展开深入研究,详细考证了每种颜料进入中国的渠道与时间,中文名称演变与确立的过程,并逐一厘清其应用范围、使用方式及贸易状况。研究发现,清代皇家营建活动中颜料的流通与使用,要依次经历采办-贮存-支领-制备-施用-奏销几个环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清中期以来,进口颜料在建筑彩画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至清晚期已占据压倒性优势。以成本较低的进口颜料来替代则例规定的昂贵物料,逐渐成为普遍的变通做法,但始终未曾见载于官修则例。颜料的选择,是技术、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博弈的结果,这一选择又会影响建筑彩画的最终样貌。因此,仅从文化角度解释建筑彩画的用色问题是不够的,颜料在物质层面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经济和技术因素,同样值得研究者关注。
孙浩宇[5](2017)在《《盛京时报》清末诗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盛京时报》是一份重要的东北近现代报刊文献,整理研究所载清末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论文旨在发掘诗词作品,了解诗人行迹、洞晓诗学风尚,谙悉日人2汉诗的创作和刊载,为东北诗歌史研究提供文献、贡献思路。本文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是整理诗词文献,稽考诗人生平,二是总结清末东北诗词的创作情况及诗坛风貌,分析思想和艺术。所设重要章节有:前贤章:整理《盛京时报》所载明清两组诗作,展现其倡导东省3诗词创作之义。陈所蕴、陈继儒、谢肇淛是晚明名家,诗风偏重性情。周沐润等写太平天国,富有现实关怀。时代章:整理《盛京时报》主笔徐镜心、女杰秋瑾、吕清扬的诗文作品,其中吕氏执掌东省女教,是时代女性的代表。整理林广尘、陈敬岳、吴禄贞等的诗作以展现《盛京时报》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整理丁福保、徐卓呆等沪上文化精英以及南社陈蜕庵、沈次约的诗作,可见其时东省思想文化的进步开放。日本章:整理日本汉诗人森槐南、宫崎来城、落合东郭、三谷耕云、结城蓄堂、森沧浪等的作品以及郁曼陀《东京竹枝词》,展现东省诗坛与日本的密切关系。整理数次中日互访、交流的诗会作品,呈现所谓诗谊。日方森槐南、结城蓄堂、永井禾原,中方熊希龄、谢荫昌、程学恂、汪洋、姚绍崇、王荷、沈毅包括锡清、张元奇都曾参与其中。锡清的诗见报及存世很少,有拾遗价值。东省章:整理满洲蒙古人、下层官员怡钦的大量诗作,展现其思想文化在东省士绅中的代表性。整理退居东省的诗人刘焕书,梳理其所参与的京师着涒吟社,展现京奉文化交流的信息。整理张元奇在《盛京时报》发表的《辽东集》诗作,阐发有关作品深刻的政治文化涵义。如“好太王碑诗”,其创作较早,与日本人当时企图掠夺有关。该诗在《盛京时报》发表,对保护好太王碑有作用。整理陶大均、程道元、魏元旷等东省官员的诗作。整理《盛京时报》《东三省日报》两个报人群体的创作,呈现二者创作意图的区别。综论章:《盛京时报》所载诗词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报载特征。其作品体现出历史与现实的广阔关怀。各类宦游士子的创作,表达出理想与现实、家与国的矛盾与困顿。报载诗词又体现出显着的地域特征与市井特征。
孔卓[6](2016)在《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的大门,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随着内忧外患的不断加剧,清政府意识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迈开现代化的步伐。洋务派启动并领导洋务运动,兴办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现代化的序幕。20世纪初期,常州开始现代化进程。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击是常州早期现代化的初始动力。民族资产阶级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是常州早期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本地的工商业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从分散的家庭手工业向集中的手工工场过渡,进而变革为现代的机器工业,开启经济现代化并带动其它行业的现代化。本文以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为基本研究目标。以甲午中日战争后到抗日战争前为研究的时间范围。将历史上的常州府城和武进、阳湖两县管辖地区,相当于今天的常州市所辖主体区域即新北区、武进区、天宁区、钟楼区和戚墅堰区等5区作为研讨的空间范围。对相关史料采用地毯式的挖掘,探讨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所涉及的经济、教育、文化、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变迁的过程。总结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为当代常州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勾勒出常州早期现代化的背景是对其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基础。本文首先对常州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人口变迁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之上,从城市建设、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政治、社会等六个方面展开分析。常州城市建设的变革包括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和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成。近代常州基本建立了以航运、铁路、公路为主干的现代交通体系。乘客可以在轮船、火车、汽车之间进行换乘,大大便利旅客的出行,基本实现交通一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给常州人带来快捷、高效的出行方式同时促进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以邮电通讯、道路修筑、河道疏浚、城市照明、消防设施、城市公共卫生为代表的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开辟公园、兴建图书馆、成立医疗机构为代表的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修建是近代常州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两个方面。随着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修建,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适应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近代金融业、商业、手工业、现代工业的变化都体现了常州经济结构现代化的进展。近代常州实现了由旧式金融机构钱庄向现代金融机构银行的转变。银行逐渐壮大,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而钱庄和典当铺虽然生存下来,但实力衰弱,无法与银行抗衡。无论新、旧金融机构都推动常州的工商业发展,促进经济的现代化。唐代以后,常州凭借运河和长江的转运功能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明清以来,常州商业活动日益繁荣。近代常州出现了为外国商人推销商品和收购原料的买办商人。商家日益重视商品的宣传和促销方法的多样化。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开始利用自己或社会的资源参与政治运动并为公共利益服务,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清末,常州的梳篦业等手工业中出现拥有雇佣劳动者的手工工场。包买商控制农户的土布生产,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变。这些都表明近代常州的手工业已经从简单商品生产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在传统手工业、商业的基础上常州近代工业发展起来。纺织业、电力工业、粮食加工业等行业都相继建立工厂。这些工厂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使用先进的设备,迈进现代化的大门。常州近代工业是以机械化为基石的一种全新生产手段,其建立在股份制公司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手工业的家长制,初步具有现代的管理方式。近代工业和金融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金融资本开始投资近代工业,间接进入生产领域。近代常州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建立了现代学制。教学内容由儒家经典向现代课程转变。课程设置日益丰富。教育机构趋向正规并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考察。教师素质提高,数量增多。民众教育开始并普及。民众学校广泛建立,开展扫盲活动并成立合作社,推广现代休闲娱乐活动。近代教育加快现代文化的传递,培养各类人才、推动反帝反封建革命。清代,常州文化领域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民国时期,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学术领域成绩斐然。在书法、绘画、戏剧等艺术领域也收获颇丰。随着近代文化的转型,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图书业和报刊业也快速发展。近代常州的图书出版事业呈现由传统的书铺向现代的出版社过渡的趋势。辛亥革命后到抗日战争前,现代报刊业异军突起,先后有几十种报刊在常州创立,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20世纪初期,常州开始政治现代化进程。1905年,“武阳商会”成立标志着常州资产阶级初步形成并登上历史舞台。商会具有严密的章程和完备的组织结构,推动了常州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还通过各种途径直接从事或间接参与常州社会的各项活动并发挥巨大的影响。商会推动了常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早期现代化,其从事的一系列事业表明常州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推动常州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辛亥革命胜利后,常州军政分府成立,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推进常州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五四运动中,常州的群众斗争已经成为各阶层、全行业的工、学、商等广大群众参与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的爱国运动。城市民众在政治生活中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政治权利有一定认识,利用各种机会参与、影响国家政治事务。近代社会转型、政权更替,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问题愈加严重。常州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主要有自杀增加、毒品泛滥、盗匪猖獗等社会问题。传统的娱乐形式在市民中仍然广受欢迎。新的娱乐形式开始出现、发展。近代体育兴起,主要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和民间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是西方近代体育。而民间体育运动仍然以传统体育为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以下特点:内外力的共同作用是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动力;资产阶级在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各个层面之间不是孤立、封闭的而是互相联系,彼此影响;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但是仍有一些方面不尽如人意。现代化整体水平有限。
陆华[7](2015)在《区域物流枢纽演进机理及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物流枢纽发展实践中,存在不少盲目建设、重复布局和无序竞争等问题,造成社会物流资源的较大浪费,导致区域物流网络的运作效率低下。其主要原因是对区域物流网络和枢纽的形成演进规律没有深刻的认识,缺乏宏观的区域物流枢纽规划理论指导,导致我国区域物流枢纽规划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本论文在既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对区域物流枢纽的演进机制和机理、演化模型、层次划分评价体系及聚类分析,以及枢纽内部物流节点设施的动态布局进行系统的深化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对区域物流、区域物流网络及区域物流枢纽、物流节点设施等概念及内涵进行辨析,系统讨论区域物流的结构要素、节点设施的配置方式、结构特征及主要功能;深入探讨区域物流枢纽内各层次节点划分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2)从区域物流发展规律层面,对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的演化机理进行较详细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区域物流网络结构演化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区域物流网络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分别就区域物流节点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聚集与扩散作用、网络规模经济相应和节点竞争机制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区域物流枢纽形成机理,就基于区域经济演化的形成机理、基于城市范畴形成机理以及基于物流经济要素的运动的形成机理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分析区域物流结构演化阶段和途径;分析区域物流枢纽的发展演变基础;分析物流枢纽城市的发展模式。(3)在研究演进机制、机理和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三个演化模型:区域物流网络时间演化模型、以节点吸引为基础的演化模型、基于各边非均衡权值的网络生长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以物流节点成长为基础的区域物流网络演化,由于网络节点在选择与之连接的节点时,具有择优性、不同吸引力、非均衡性,促进区域物流网络演进呈无标度网络,也就是具有层次网络结构。因而,通过三个演化模型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论证,为现实物流节点发展特点进行了理论探索和解释,也在理论上验证了前述章节对区域物流枢纽结构特征和演化机理的分析。(4)构建区域物流枢纽宏观布局层次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针对枢纽层次划分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对评价指标海选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对初始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构建区域物流枢纽层次分类的宏观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一个区域不同物流节点进行聚类分析,以期对我国区域物流枢纽的层次划分和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基础。(5)针对区域物流枢纽城市在区域物流网络中的地位和功能,对其内部的各级物流节点进行有机的合理布局,以实现区域物流枢纽在物流网络中的中枢和转换的功能。由于物流网络节点的选址决策属于长期战略决策,根据近期、中期、远期需求变化构建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两个层级的物流节点设施的动态选址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
徐磊[8](2013)在《清政府的对日情报收集研究(1871-1894)》文中提出情报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在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前后,派遣常驻使团赴日本收集情报的建议便被提出。然而直到1877年驻日使团才正式派出。由于日本出兵台湾;强行吞并琉球;并向朝鲜扩张势力,面对日本军事侵略的威胁,清政府从自身及属国安全角度考虑,开始注意对日本各方面的情报展开收集。在甲午战前,清政府方面收集到了一些有关日本国情以及对琉球、朝鲜军事动向的情报,这些情报也为清政府决策的作出提供了参考。通过收集日本军事情况的相关情报,一定时期内推动了中国海防建设的发展。然而由于清政府内部情报制度和情报观念的落后,加之缺乏资金的支持,总体来讲,对日情报收集是失败的。在甲午战前很长时期内,都没有拉响战争的警报,海防建设也停滞了数年。最终,清政府既未能保障自己的安全,又没能保障属国的安全。
王坚[9](2012)在《路权研究 ——以公路及城市道路为中心》文中认为“行”乃人之基本需求之一,其在整个社会系统的建制当中表现为“交通需求”,从主客体关系角度着眼,对此种需求之满足即为主体之利益所在,而此利益之具体化即为供公众通行利用的各种“路”,由于私人或者没有动机激励或者没有实际能力,所以,公共道路交通资源的有效供给必然主要依赖于国家及政府,“路权”概念之重释及路权体系的建立,其理论目的即在于反映和规范此种基本关系,亦即“行”需求之权利化。而以“权利发展”的眼光检视满足人之“行”的基本需求的交通发展,论证作为法律权利的“路权”的正当性及可行性即是本文的理论红线,在对“路权”概念做出明确界定的基础上,阐释其作为一种权利类型的各方面特征,则是本文的基本线索,而特征之阐释则是通过路权之法理构成、权利系谱中的位置与比较、路权法制类型之探讨这一基本框架来展示。全文的章节分布除“结语”之外,分为“绪论”、“路权概念之重释”、“路权法理构成之解析”、“权利系谱中的路权”、“路权法制之实证检讨:类型化的思考”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分别如下。在“绪论”一章,首先,提示路权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一方面,于权利理论研究中,其属权利“个案研究”和“本体研究”,而非单纯的价值研究或宏观研究,因此一定程度上是对整体权利研究的推进;另一方面,它是行政法学理体系中的部门行政法或称特别行政法研究——交通(行政)法研究,同时也是人权法或基本权利理论的一次应用型研究,在此两个领域,目前国内学界都涉及很少,因此“路权”研究亦有重要价值。其次,作了较为细致的文献综述,一方面展示了国内路权讨论在形式和实质两个面向的不足:“路权”一词实际上有六种以上的内涵,且不同内涵的论者之间基本没有沟通交流,对“路权”的权利基础、权利属性、主体特征、义务人等基本问题,特别是对“路”的认识,都远未达到自觉的程度;另一方面,揭示了英美法系的“公共信托理论”以及大陆法系的“公物理论”,与路权研究之间的异同,即,前者理念上虽与“路权”接近,都是从作为公众的利用人一方出发,但讨论的对象却不是人工的道路而主要是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后者虽将道路作为“人工公物”来研究,但却主要从行政一方出发,而非从公众利用人角度展开。再次,特别指出,由于部门行政法研究的特殊性,为弥补行政法总论的共通性知识与特定行政部门之专业性的冲突,本文采用的是多学科交叉或称跨学科的研究策略,即,尽可能的消化容纳交通工程学、交通社会学、交通经济学以及交通规划与管理等学科的知识养料。“路权概念之重释”一章中,首先是为“路权”概念的界定做好两个方面的理论准备:其一,从权利理论的两种传统——自然法理论与功利主义——出发,为路权寻求了坚实的基础,亦即其核心要素“合理的交通需求”,从权利理论的两种进路——“权利义务关系”与“权利权力关系”之中,将路权定位为“权利权力关系”的公法进路,从两种概念分类——抽象概念与类型概念——出发,展示了路权其实是一束具体权利组成的权利类型而非一个抽象权利;其二,解释了与路权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行”、“交通”、“运输”、“路”、“TDM(交通需求管理)”、“交通法”、“公物法”。在此基础上,将“路权”界定为,就是使用各种公共道路交通资源的权利,具体是指,在公共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满足用路人合理的交通需求而由法律规定的,保障用路人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自由、平等的利用公共道路交通资源的利益、权利或特权的集合。第三章“路权法理构成之解析”是全文的重要章节,即从内部视角全面解析“路权”法理的四个主要构成部分:作为路权客体的“路”、作为路权主体的“用路人”、路权义务人以及路权类型中的具体权利体系。其中,路权客体之“路”即各种公共道路交通资源,具体是指提供公众利用的各种交通线路设施,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最低限度的公共交通工具及必要的服务,路权客体有四个方面的特征:路权客体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特性;之于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直接依存性;表现出“人工性”和“技术性”逐渐加强的特征。“用路人”是指,作为交通需求主体或道路利用主体的自然人或自然人群体,其也有四个方面特征:用路人具有显着的工具外衣性,但绝不能与交通工具等同论之;于机械化和信息化的现代交通社会系统中,用路人对路权客体具有高度依赖性,因为客体所承载的利益具体化是用路人享受就学、就医、就业、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等等领域权利的前提条件;用路人在交通系统中的身份具有“随机性”和“可控性”,因此一定程度的交通需求管理和路权配置就是可能的和必要的;用路人具有“集合性”与“群落性”特征,即由于自然或社会(制度)的原因,用路人可以分为不同的群体,例如,以机动能力强弱为标准,可分为普通用路人和弱势用路人。路权义务人体系,则由“国家——各级政府——相关的交通职能部门”、交通通事业单位或其他NGO组织、路桥公司及城市轨道经营公司等交通企业以及用路人自身四个方面组成。而路权类型中的具体权利体系,则因概念内涵之广狭分为最广义路权、广义路权、狭义路权与最狭义路权四组,其中的核心部分是作为狭义路权的“实际用路权”,但为了保障此实际用路权的有效行使,就有赖于一个功能完备的具体权利体系,而从价值诉求的层面展开的话,这一体系的底部便是保障安全的“用路空间权”(最狭义的路权),与实际用路权平行的(即广义的路权)则是以自由为价值诉求的“用路知情权”、“用路选择权”、“用路监督权”、“用路救济权”,和以平等为价值诉求的“普通群体用路权”、“弱势群体用路权”(又分为“无障碍通行权”和“适足道路利用权”),而实际用路权之下还可依据交通需求之性质做不同的具体权利分类。第四章“权利系谱中的路权”,则是从外部的视角来考察路权类型,其中,“自由权与社会权两分法中路权”和“财产权观念演进中的路权”主要是对路权属性的考察,而“路权与住宅权”和“路权与迁徙自由权”则是实质性的比较。简言之,,一方面,路权的社会权属性较之自由权属性更加显着,即需要国家及政府积极行动、主动供给,但其也有自由权属性,例如其可从人身自由权派生而来;另一方面,随着财产权的观念演进,由于交通作为给付行政和福利主义的典型代表,且其还是用路人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条件,因此其已然成为重要的财产形式,具有部分的财产权属性。在路权与住宅权的实质比较中,可以发现二者的权利基础分别为人之基本需求的“住”与“行”,都可以从《国际人权宪章》中的“适当生活水准权”中推导出来,但住宅权的制度化和受重视的程度都远高于路权;在路权与迁徙自由权的实质比较中,可以发现二者最大的共性在于,都可以在人之“行”的基本需求中找到根基,且都能从人身自由权中推导出来,但迁徙自由权的自由权属性较显着,而路权的社会权属性更浓。于“路权法制之实证检讨:类型化的思考”一章中,首先,在简要梳理交通史和交通法制史的基础上,以韦伯的“理念类型”为工具,对“农业社会——马车时代”、“工业社会——汽车时代”和“后工业社会——后汽车时代”的路权法制在“路权客体功能诉求”、“用路人与路权义务人关系”以及“用路人之间关系”三个方面的典型特征做一定程度的抽象和提升,构建了“政治——统治型”、“经济——安全型”和“人本——自由型”三种路权法制类型;其次,对我国目前的交通法制现状做了静态和动态两种考察,在静态考察中指出我国交通法律部门在宪法渊源方面的模糊、重要交通法律缺失或效力级别太低、交通行政体制不顺、重要分类标准不一、立法粗糙操作性不强等等不足,在动态考察中,通过对从“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CNKI知网资源库”和“网络媒体资源”中检索获得的一百多个路权法制事例的综合分析,发现我国目前路权法制的主要问题是“交通安全与事故责任分配”、“收费公路相关问题”、“禁摩、禁电、禁微、汽车限购拍牌等禁行限行问题”、“道路规划建设及利用管理问题”以及“公共交通的有效供给不足”等方面;作为考察分析的结果,指出我国目前的路权法制,虽然还遗留着一些“政治——统治型”的特征,也出现一些“人本——自由型”的理念特征,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的现状更接近“经济——安全型”路权法制,因此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黄忠杰[10](2012)在《波兰王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中国外销瓷艺术研究》文中提出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尔宫是目前欧洲最大的瓷器专项博物馆。该馆现藏中国历代瓷器4万2千余件,其中明清中国外销瓷24100多件,馆藏瓷器大部分来源于1670-1733年萨克森公国显赫一时的波兰王奥古斯特二世(即强者奥古斯特)及其子奥古斯特三世的皇家收藏。这些弥足珍贵的中国外销瓷器是17-18世纪欧洲与中国对外经商和贸易等社会活动的实物见证,也是考证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中西方美术交流的直接佐证。本文以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明末清初景德镇窑、漳州窑、德化窑、广州窑、潮州窑和宜兴窑的瓷器精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纹章学、艺术文化学和类型学比较方法,通过对馆藏精品和代表性中国瓷器的风格特征、纹样装饰以及其创作流派的探析,剥茧抽丝、层层深入地探讨清代初期中国外销瓷器的艺术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文化发生学和社会学的角度,阐发中国外销瓷器与欧洲“中国热”的关系及其对18世纪西方建筑装饰和艺术风格变迁的影响;同时也将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中国外销瓷的风格与审美变化置入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进行考究,探析启蒙主义思想对中国外销瓷器的影响,揭示出隐含于洛可可艺术与中国外销瓷器之间的深刻文化内涵,为研究17-18世纪的中西方美术交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佐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下三方面研究作了新的尝试:第一,借助纹章学和类型学中装饰形式的分析手法对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中国外销瓷器展开分类研究,进而建立其对应的全息图像与数据库;第二,基于德累斯顿茨温格尔宫1721-1727年的收藏清单原稿和馆藏的24100件清代初期中国外销瓷,对17-18世纪的中国瓷器工艺、流派和作初步的辨析,以填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白,深化清代中国外销瓷艺术的研究;第三,将奥古斯都二世的瓷器艺术收藏作为一种文化系统来进行综合考量,从文化场中考察其艺术形态,又通过各种艺术特征来反观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代中西方艺术文化交流的多元特质。
二、JOURNAL OF WATERWAY AND HARBOR,2001 TOTAL CONTE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OURNAL OF WATERWAY AND HARBOR,2001 TOTAL CONTENTS(论文提纲范文)
(1)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提升 |
1.1.2 中国当代城市纪念空间体系亟待完善 |
1.1.3 意大利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经验值得学习 |
1.2 研究对象阐述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1 城市纪念空间的定义 |
1.6.2 城市纪念空间的意义 |
1.6.3 城市纪念空间的分布特征研究 |
1.6.4 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机制研究 |
1.7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米兰纪念空间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
2.1 米兰市概述 |
2.1.1 城市区位条件 |
2.1.2 城市历史简述 |
2.1.3 城市格局演变 |
2.1.4 城市文化空间建设 |
2.2 纪念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
2.2.1 第一阶段:起源期 |
2.2.2 第二阶段:沉寂期 |
2.2.3 第三阶段:高潮期 |
2.2.4 第四阶段:成熟期 |
2.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和具体内容 |
2.3.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 |
2.3.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主题 |
2.3.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价值 |
2.4 小结 |
第三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
3.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
3.1.1 城市纪念空间的一般类型划分 |
3.1.2 米兰现有纪念性文化资源分类 |
3.1.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
3.2 纪念性古迹 |
3.2.1 纪念性古迹定义 |
3.2.2 纪念性古迹功能及分类 |
3.2.3 代表性案例 |
3.3 纪念性建筑 |
3.3.1 纪念性建筑定义 |
3.3.2 纪念性建筑功能及分类 |
3.3.3 代表性案例 |
3.4 纪念性构筑物 |
3.4.1 纪念性构筑物定义 |
3.4.2 纪念性构筑物功能及分类 |
3.4.3 代表性案例 |
3.5 纪念性广场 |
3.5.1 纪念性广场定义 |
3.5.2 纪念性广场功能及分类 |
3.5.3 代表性案例 |
3.6 纪念性公园 |
3.6.1 纪念性公园定义 |
3.6.2 纪念性公园功能及分类 |
3.6.3 代表性案例 |
3.7 纪念性公墓 |
3.7.1 纪念性公墓定义 |
3.7.2 纪念性公墓功能及分类 |
3.7.3 代表性案例 |
3.8 小结 |
第四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现状分布及特征分析 |
4.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研究依据及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总体分布现状统计 |
4.2.1 数量统计 |
4.2.2 面积统计 |
4.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总体分布特征分析 |
4.3.1 特征1 中心集聚、分布均衡且可达性高 |
4.3.2 特征2“强中心集聚、点状分散”分布 |
4.3.3 特征3 内密外疏、各圈层差异明显 |
4.4 米兰各类型纪念空间现状分布及特征分析 |
4.4.1 纪念性古迹分布特征 |
4.4.2 纪念性建筑分布特征 |
4.4.3 纪念性构筑物分布特征 |
4.4.4 纪念性广场分布特征 |
4.4.5 纪念性公园分布特征 |
4.4.6 纪念性公墓分布特征 |
4.5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格局分布的动因解析 |
4.5.1 历史因素 |
4.5.2 规划保护 |
4.5.3 专项计划 |
4.5.4 民间因素 |
4.5.5 空间辐射 |
4.6 小结 |
第五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机制及启示 |
5.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体系概述 |
5.1.1 立法 |
5.1.2 政府支持 |
5.1.3 民间组织 |
5.1.4 相关机构 |
5.1.5 职能分配 |
5.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的动力机制 |
5.2.1 城市历史空间的传承 |
5.2.2 城市精神纪念活动的举行 |
5.2.3 城市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的完善 |
5.2.4 城市生态环境的提升 |
5.2.5 城市、地区经济的发展 |
5.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干预策略 |
5.3.1 纪念空间传承历史空间体系,增强可识别性 |
5.3.2 赋予景观资源纪念属性,提升空间吸引力 |
5.3.3 城市纪念空间日常化,增加公众参与度 |
5.3.4 城市纪念空间功能复合化,提高空间兼容性 |
5.3.5 融合文化片区,借力创意产业的发展 |
5.4 米兰纪念空间管理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
5.4.1 中国纪念空间管理现状 |
5.4.2 中国纪念空间管理的问题 |
5.4.3 米兰纪念空间管理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与不足 |
6.3 未来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3)近代湖南邮政空间演化研究(1899-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对象和范围 |
三、研究回顾 |
四、研究方法 |
五、文章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六、文章章节内容 |
第一章 近代湖南邮政的兴起与演进 |
第一节 近代邮政开办前的湖南邮政格局 |
一、湖南省内传统邮驿的发展与布局 |
二、近代湘省民信局的兴起与布局 |
第二节 近代邮政在湘初建与扩张 |
一、清末海关控制下邮政在湘建立 |
二、脱离海关后湘省邮政规模的急速扩张 |
第三节 民国时期邮政在湘的曲折发展 |
一、民国肇始邮政改制与邮政局所规模的维持 |
二、“撙节减政”后邮政局所规模的收缩与逐步恢复 |
三、南京国民政府与邮政局所规模的稳步发展 |
第四节 湘邮多疲敝:近代湘鄂赣三省邮政发展规模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湖南邮政分布的时空变迁 |
第一节 晚清基于通商口岸的邮政空间分布 |
一、1905年邮政空间分布 |
二、海关邮政末期湖南邮政空间分布 |
第二节 北洋时期邮政改制与湖南局所重心的调适 |
一、驿站裁撤后湖南邮政在湘资流域的扩张 |
二、邮政空间的局部调整与巡邮区的划定 |
三、邮政局所在湘江流域的收缩 |
四、北伐前夕邮政发展格局的基本维持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与湖南邮政空间的稳定发展 |
一、南京国民政府对湖南邮政空间的调整 |
二、抗战全面爆发前湖南邮政格局 |
第四节 近代湖南邮政空间的长时段考察 |
一、近代湖南邮政空间格局变化幅度的逐步降低 |
二、近代湖南邮政发展重心向西南的迁移 |
三、近代湖南邮政空间的向外扩散 |
四、近代湖南的邮政空间等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湖南邮路网络的铺设 |
第一节 晚清海关对湖南邮路网络的初步构建 |
一、对传统驿路网络的充分利用 |
二、环形邮路网络的基本形成 |
第二节 北洋时期湘省邮路的延伸 |
一、东西联系的加强 |
二、北洋政府末期湖南邮路网络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邮路网络的成熟 |
一、公路邮路的出现与主次邮路的收缩 |
二、全面抗战前夕湖南邮路网络的成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湖南邮政空间与政经空间 |
第一节 湖南邮政空间与经贸空间 |
一、湖南邮政腹地的演变 |
二、邮政空间同经贸空间的比较 |
第二节 湖南邮政空间与政治空间 |
一、1917年湖南各县县等与邮政县级 |
二、1931年湖南各县县等与邮政县级 |
三、邮政腹地与行政区划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近代湖南邮政空间演化路径 |
二、湖南邮政空间演化的特征 |
三、近代湖南邮政空间与近代湖南经济空间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为什么研究颜料史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清代匠作则例相关研究 |
1.3.2 清代官式彩画相关研究 |
1.3.3 中国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
1.3.4 西方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
1.3.5 其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4.1 建立文献与实证相结合的颜料史研究框架 |
1.4.2 考释匠作知识体系下清代彩画颜料的名实问题 |
1.4.3 弥补清代官式彩画材料及工艺的认识之不足 |
1.4.4 揭示西方进口颜料进入中国的传播过程 |
1.4.5 推进清代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材料 |
1.5.1 “纸上之材料”:彩画颜料相关文献 |
1.5.2 “地下之材料”:清代彩画及彩绘文物中的颜料遗存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
2.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文献述要 |
2.1.1 对“匠作则例”与“营造则例”概念的再反思 |
2.1.2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一:整理与汇释 |
2.1.3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二:编目与提要 |
2.2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编纂体例与编修方式 |
2.2.1 画作工料类 |
2.2.2 物料价值类 |
2.2.3 具体工程类 |
2.3 几种重要则例的衍生源流辨析 |
2.3.1 工程做法/内庭工程做法 |
2.3.2 九卿议定物料价值 |
2.3.3 工部现行则例四种 |
2.3.4 圆明园、万寿山、内庭三处汇同则例 |
2.4 清代彩画作相关文献中的颜料名目 |
2.4.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中的颜料名目统计 |
2.4.2 清代档案史料中的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2.4.3 彩画作颜料名目的年代分布状况 |
2.5 小结 |
第3章 现代科学视野中的清代彩画颜料 |
3.1 古代颜料的科学分析:方法、意义及局限性 |
3.1.1 古代颜料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
3.1.2 对实验室工作的反思:数据的意义与局限性 |
3.2 名与实: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及其对接 |
3.2.1 颜料的命名方式及其意义 |
3.2.2 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的沟通 |
3.3 科学分析所见清代彩绘颜料数据统计:1978-2018 |
3.3.1 蓝色系颜料 |
3.3.2 绿色系颜料 |
3.3.3 红色系颜料 |
3.3.4 黄色系颜料 |
3.3.5 白色系颜料 |
3.3.6 黑色系颜料 |
3.3.7 金属质颜料 |
3.3.8 胶料及辅料 |
3.4 小结 |
第4章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基于双重证据的颜料名实考 |
4.1 天然矿物颜料 |
4.1.1 石青/天青 |
4.1.2 梅花青/南梅花青 |
4.1.3 青金石/天然群青/紫艳青 |
4.1.4 朱砂/银朱 |
4.1.5 箭头砂/箭头朱砂 |
4.1.6 马牙砂/马齿砂 |
4.1.7 水花朱 |
4.1.8 红土/片红土/南片红土/铁红 |
4.1.9 陀僧/密陀僧 |
4.1.10 包金土/土黄/黄土 |
4.1.11 无名异/土子 |
4.1.12 云母 |
4.2 有机质颜料 |
4.2.1 靛蓝/广靛花/靛水/煮蓝/蓝靛 |
4.2.2 洋蓝 |
4.2.3 黄栌木/黄芦木/黄卢木 |
4.2.4 烟子/南烟子/松烟/烟炱 |
4.2.5 墨/香墨/徽墨/松墨 |
4.2.6 紫胶/紫矿/胭脂虫红 |
4.2.7 五倍子/五棓子/乌棓子 |
4.2.8 紫粉 |
4.3 合成颜料 |
4.3.1 铜绿/锅巴绿/氯铜矿 |
4.3.2 铜青 |
4.3.3 硇砂大绿/硇砂二绿/硇砂三绿/硇砂枝条绿 |
4.3.4 西绿 |
4.3.5 黄丹/漳丹/淘丹/铅丹 |
4.3.6 定粉/官粉/铅粉/铅白 |
4.3.7 洋青/大青 |
4.3.8 人造群青/佛头青/人造绀青 |
4.3.9 普鲁士蓝/洋靛 |
4.3.10 巴黎绿/漆绿 |
4.4 金属质颜料 |
4.4.1 黄金/红金/赤金/大赤金/大赤/田赤 |
4.4.2 黄飞金/红飞金 |
4.4.3 黄泥金/红泥金 |
4.4.4 鱼子金 |
4.4.5 银箔/银粉 |
4.5 胶料和辅料 |
4.5.1 水胶/广胶 |
4.5.2 贴金油 |
4.5.3 青粉/土粉 |
4.5.4 轻粉 |
4.5.5 松香 |
4.5.6 硇砂/硵砂/黑卤砂 |
4.5.7 剉草/锉草 |
4.5.8 油艌灰 |
4.6 小结 |
第5章 彩画颜料的生产与贸易版图:1644-1902 |
5.1 从胭脂红到洋青:西方颜料进入中国 |
5.1.1 贸易档案中的颜料进口数据 |
5.1.2 宫廷与民间对西洋颜料的接纳 |
5.2 清前期的颜料贸易:以广州和东印度公司为中心 |
5.2.1 粤海关、十三行与西洋颜料 |
5.2.2 广州外销画中的颜料 |
5.2.3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对华颜料贸易(1635-1834) |
5.3 1840年以来的颜料贸易:通商条约、海关与沿岸贸易 |
5.3.1 19世纪欧洲的对华颜料贸易 |
5.3.2 19世纪美国的对华颜料贸易 |
5.3.3 近代进出口颜料贸易路线与重要集散地 |
5.4 几种重要的进口颜料:来源、贸易与应用 |
5.4.1“取彼水晶,和以回青”:Smalt |
5.4.2 再造青金石:人造群青(Synthetic Ultramarine) |
5.4.3 来自德国的“中国蓝”: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 |
5.4.4 危险的绿色:巴黎绿(Emerald Green) |
5.4.5 从“各作泥腊”到“呀囒米”:胭脂虫红(Cochineal) |
5.5 清朝与亚洲国家之间的颜料贸易 |
5.5.1 与日本间的颜料贸易 |
5.5.2 与朝鲜间的颜料贸易 |
5.5.3 与琉球间的颜料贸易 |
5.5.4 与东南亚诸国间的颜料贸易 |
5.6 小结 |
第6章 清代营造活动中彩画颜料的流通与使用 |
6.1 彩画颜料的流通 |
6.1.1 颜料的采买 |
6.1.2 颜料的贮存 |
6.1.3 颜料的支取与奏销 |
6.2 彩画颜料的制备 |
6.2.1 天然矿物颜料 |
6.2.2 人工合成颜料 |
6.3 彩画颜料的施用 |
6.3.1 单色做法 |
6.3.2 调色做法 |
6.3.3 混色做法 |
6.3.4 衬色做法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使用状况:历时性综述 |
7.2 颜料对建筑彩画及营建活动的影响 |
7.3 匠作则例对清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 |
7.4 结语:颜料的身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与彩画作颜料相关的匠作则例目录(52 种) |
附录B 清代匠作则例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附录C 清代档案史料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附录D 实物分析检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统计(1978-2018) |
附录E 清代物料价值则例中所见颜料价值统计 |
附录F 清代彩画作未刊则例补遗 |
F-1 内庭大木石瓦搭土油裱画作现行则例 |
F-2 工部现行用工料则例 |
F-3 工部核定则例 |
F-4 钦定工部续增则例 |
F-5 崇陵工程做法册 |
附录G 工部与内廷画作则例用料对比 |
附录H 清代贸易文献中颜料类商品税则辑录 |
H-1 酌定奉天通省粮货价值册 |
H-2 1858 年中英协定税则 |
H-3 1902 年中英协定税则 |
H-4 1844 年中美协定税则 |
H-5 1844 年中法协定税则 |
H-6 1858 年中法协定税则 |
H-7 1903 年厦门内地税关税目 |
H-8 1903 年重订苏省水卡捐章 |
H-9 《粤海关志》税则 |
H-10 常税则例 |
附录I 《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1635-1834)》中颜料贸易信息辑录 |
附录J 《中国旧海关档案》中进出口颜料贸易信息辑录(1859-1871) |
附录K 几种重要进口颜料的海关贸易数据统计 |
K-1 Smalt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2 人造群青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3 普鲁士蓝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4 胭脂红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5 巴黎绿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94-1902) |
附录L Winterthur馆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的颜料XRF分析数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盛京时报》清末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步骤 |
三、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前贤章 |
第一节 晚明篇 |
一、陈所蕴 |
二、陈继儒 |
三、谢肇淛 |
第二节 晚清篇 |
一、周沐润 |
二、周氏兄弟 |
三、陶文鼎 |
第二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时代章 |
第一节 志士篇 |
一、徐镜心 |
二、女杰:秋瑾、吕清扬,附:《读归安任烈妇事略题后》 |
三、烈士:林广尘、陈敬岳、吴禄贞,附:《哀陆静山》 |
第二节 时彦篇 |
一、丁福保 |
二、徐卓呆、马炯章 |
三、南社:陈蜕庵、沈次约 |
第三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日本章 |
第一节 日人汉诗篇 |
一、宫崎来城 |
二、森槐南 |
三、鲤溪宫胁、落合东郭、三谷耕云、神田抱琴、结城蓄堂、森沧浪 |
四、绝海中津《蕉坚稿》 |
第二节 与日交往篇 |
一、旅日诗:郁曼陀、于振宗 |
二、赴日观光诗会 |
三、日人来东诗会 |
附:伊藤博文事件及山根立庵诗 |
第四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东省章 |
第一节 怡钦篇 |
一、诗痴与考据 |
二、东省开明一士绅 |
三、经济之心与世俗之情 |
四、纪事之义与近体之好 |
附:刘焕书及京师着涒吟社 |
第二节 张元奇篇 |
一、生平与交游 |
二、《辽东集》 |
三、诸体皆备一东坡 |
第三节 东省官员篇 |
一、陶大均及会稽诸陶 |
二、程道元、曹祖培、王荷 |
三、魏元旷 |
第四节 东省报人篇 |
一、《盛京时报》记者 |
二、《东三省日报》记者 |
第五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综论章 |
第一节 历史与现实 |
一、政治记忆 |
二、现实情怀 |
三、爱国维新 |
第二节 士子与传统 |
一、淑世之志 |
二、感时之心 |
三、感遇之情 |
第三节 地域与市井 |
一、东北边塞诗 |
二、沈阳八景诗 |
三、消闲诗作 |
第四节 游子与生活 |
一、唱和交往 |
二、羁旅情怀 |
三、书生旨趣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盛京时报》清末诗词刊载一览表 |
附录二《盛京时报》清末作家作品一览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6)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资料综述 |
四、研究理论及方法 |
五、论文框架 |
六、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常州现代化的背景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
一、自然环境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人口变迁 |
一、古代人口演变 |
二、近代人口变迁 |
第二章 常州城市建设的变革 |
第一节 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 |
一、航运 |
二、铁路 |
三、公路 |
四、交通现代化的综合评估 |
第二节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成 |
一、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的更新 |
二、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修建 |
第三章 经济结构的变化 |
第一节 金融业的演变 |
一、钱庄的发展 |
二、典当的衰落 |
三、银行的兴起 |
第二节 商业现代化的嬗变 |
一、传统商业的变动 |
二、现代商业的开展 |
第三节 手工业的转变 |
一、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
二、近代手工业的裂变 |
第四节 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扩散 |
一、工业的起步和发达 |
二、工业的意义 |
三、工业的不足 |
四、工业发展评估 |
第四章 教育体制的转换 |
第一节 完备的传统教育 |
一、传统教育的组织形式 |
二、传统教育的作用 |
第二节 发达的近代教育 |
一、新式学校教育的创立和成长 |
二、民众教育的开始和普及 |
三、近代教育的价值 |
第五章 新文化的显现 |
第一节 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 |
一、辉煌的学术 |
二、杰出的艺术 |
第二节 现代气息的图书发行业和报刊业 |
一、别具一格的图书发行业 |
二、异军突起的报刊业 |
第六章 现代政治的进展 |
第一节 资产阶级的形成 |
一、行会组织 |
二、商会 |
第二节 风起云涌的民主革命 |
一、常州辛亥革命吟 |
二、爱国救亡的五四运动 |
第七章 近代常州社会问题和生活方式的考察 |
第一节 社会问题显现 |
一、自杀增加 |
二、毒品泛滥 |
三、盗匪猖獗 |
四、迷信充斥 |
五、赌风盛行 |
第二节 多姿多彩的休闲生活 |
一、传统的娱乐形式 |
二、新娱乐形式出现 |
三、演说风气渐兴 |
第三节 现代体育运动的诞生 |
一、学校体育运动的革新 |
二、民间体育运动的继承和发扬 |
三、现代体育竞赛体制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区域物流枢纽演进机理及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总体研究进展 |
1.2.2 区域物流相关研究 |
1.2.3 城市物流研究 |
1.2.4 区域物流枢纽研究 |
1.2.5 枢纽演化相关研究 |
1.2.6 区域物流网络结构演化研究 |
1.2.7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可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空间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物流枢纽演化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复杂系统理论 |
2.1.1 理论描述 |
2.1.2 复杂系统理论对物流枢纽发展的启示 |
2.2 区位理论 |
2.2.1 区位理论的基本论述 |
2.2.2 区位理论对物流枢纽发展的启示 |
2.3 区域产业集聚理论 |
2.3.1 物流区域产业集聚 |
2.3.2 区域产业集聚对区域物流系统形成的作用 |
2.3.3 物流产业的空间聚集对其他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 |
2.3.4 产业集聚与物流空间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 |
2.3.5 产业集聚理论对区域物流网络空间体系规划布局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区域物流枢纽的概念、结构及特征分析 |
3.1 相关概念分析 |
3.1.1 区域物流 |
3.1.2 区域物流网络及节点 |
3.1.3 区域物流枢纽相关概念及辨析 |
3.2 区域物流枢纽的结构要素与特征 |
3.2.1 区域物流枢纽结构要素 |
3.2.2 区域物流枢纽内物流节点设施的配置模式 |
3.2.3 区域物流枢纽的特征 |
3.2.4 区域物流枢纽的主要功能 |
3.3 区域物流枢纽及枢纽内节点设施的层次划分 |
3.3.1 区域物流枢纽的层次划分 |
3.3.2 区域物流枢纽内节点设施的层次划分 |
3.3.3 区域物流枢纽与物流节点设施之间的相互联系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物流枢纽的动力机制及演化机理研究 |
4.1 区域物流枢纽形成演化的外部因素 |
4.1.1 区域经济的发展 |
4.1.2 区域产业布局的不均衡 |
4.1.3 物流需求多样化和网络化的扩张 |
4.1.4 物流节点的区位优势 |
4.1.5 物流设施、设备要素 |
4.1.6 服务体系的完善 |
4.1.7 物流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 |
4.2 区域物流网络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 |
4.2.1 空间相互作用机制 |
4.2.2 集聚与扩散相互作用 |
4.2.3 网络规模经济效应作用 |
4.2.4 节点竞争机制作用 |
4.3 区域物流枢纽形成机理分析 |
4.3.1 基于区域经济演化的形成机理 |
4.3.2 基于城市范畴的形成机理 |
4.3.3 基于物流经济要素运动的形成机理 |
4.4 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的演化阶段 |
4.4.1 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空间拓展阶段划分 |
4.4.2 区域物流网络演化阶段的结构形态 |
4.5 区域物流枢纽形成的途径分析 |
4.6 区域物流枢纽的发展演变基础 |
4.6.1 物流网络基础上的演变 |
4.6.2 运输枢纽基础上的演变 |
4.6.3 产业发展基础上的演变 |
4.7 物流枢纽城市发展模式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区域物流枢纽演化模型研究 |
5.1 基于时间序列的区域物流网络演化与生长模型 |
5.1.1 时间序列演化模型 |
5.1.2 模型分析 |
5.2 区域物流网络节点发展演化研究 |
5.2.1 以节点度数为基础的演化模型 |
5.2.2 以节点吸引为基础的演化模型 |
5.2.3 基于各边非均衡权值的网络演化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6 区域物流枢纽层次分类评价体系构建与聚类研究 |
6.1 区域物流枢纽层次分类评价体系构建的的必要性 |
6.2 区域物流枢纽宏观布局层次分类概述 |
6.2.1 区域物流枢纽层次划分的内涵 |
6.2.2 区域物流枢纽层次划分的规划现状 |
6.2.3 区域物流枢纽层次划分在规划中的作用 |
6.2.4 区域物流枢纽宏观布局层次分类研究的内容 |
6.2.5 区域物流枢纽层次分类建模原则 |
6.3 区域物流枢纽层次划分初始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1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 |
6.3.2 区域物流枢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 |
6.3.3 构建指标体系的步骤和方法 |
6.3.4 初始评价指标的收集与遴选 |
6.4 区域物流枢纽布局层次划分指标优化 |
6.4.1 样本数据的标准化 |
6.4.2 初始指标的筛选 |
6.4.3 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 |
6.4.4 区域物流枢纽布局评价指标归类与命名 |
6.5 AHP与层次聚类法结合的区域物流枢纽聚类分析 |
6.5.1 区域物流枢纽层次聚类的基本原理 |
6.5.2 区域物流枢纽聚类分析的主要运算步骤 |
6.6 本章小结 |
7 区域物流枢纽内的物流节点设施动态布局规划研究 |
7.1 物流节点选址研究综述 |
7.1.1 物流节点选址问题分类 |
7.1.2 物流节点选址模型及算法 |
7.1.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7.2 物流节点动态布局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算法 |
7.2.1 研究对象 |
7.2.2 问题描述 |
7.2.3 数学模型 |
7.2.4 求解算法分析 |
7.2.5 算例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论文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清政府的对日情报收集研究(1871-1894)(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念的界定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的研究状况 |
1.2.2 日本的研究状况 |
1.3 论文的基本结构、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
1.3.1 论文的基本结构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
1.4 史料文献介绍 |
1.4.1 中国史料文献部分 |
1.4.2 日本史料文献部分 |
第2章 日本的“琉球处分”与清政府的情报收集 |
2.1 琉球“两属”的产生与日本的“琉球处分” |
2.1.1 近代以前琉球与中日两国的关系 |
2.1.2 近代以来的中琉关系 |
2.1.3 明治初年日本对琉球的政策 |
2.1.4 中国官员赴日与日本“册封”琉球藩王 |
2.2 日本侵略台湾与清政府的情报收集 |
2.2.1 琉球漂流民被杀与日本漂流民被劫 |
2.2.2 日本谋划侵台 |
2.2.3 清政府的情报收集与中日交涉 |
2.2.4 日本侵台与《北京专条》的签订 |
2.3 1875 年日本“琉球处分”前后清政府的情报收集 |
2.3.1 关于琉球贡使来华的中日交涉 |
2.3.2 日本逐步切断中琉关系 |
2.3.3 清政府方面的情报收集与反应 |
2.4 日本吞并琉球前清政府的情报收集 |
2.4.1 琉球的求助与清政府的应对 |
2.4.2 何如璋的情报收集与清政府的决策 |
2.4.3 对日交涉与日本吞并琉球 |
2.5 小结 |
第3章 日本对朝鲜的侵略与清政府的对日情报收集 |
3.1 日本的“征韩论”与清政府的对日情报收集 |
3.1.1 日本明治初年的“征韩论” |
3.1.2 清政府对日本“征韩论”的反应 |
3.1.3 清政府对朝政策的转变 |
3.2 “壬午兵变”前后的对日情报收集 |
3.2.1 “壬午兵变”前的情报收集 |
3.2.2 朝鲜的“壬午兵变”与日本的决策 |
3.2.3 清政府的对日情报收集与出兵朝鲜 |
3.2.4 驻日使团的情报收集探析 |
3.3 中日《天津条约》签订前后的对日情报收集 |
3.3.1 中日《天津条约》签订前后“谍者”提供的情报 |
3.3.2 “谍者”真实身份考察 |
3.3.3 清政府方面的反应及对日本的错误认识 |
3.4 小结 |
第4章 对日情报收集与晚清的海防建设—以军舰的购买为中心 |
4.1 对日情报收集与清政府的“海防大讨论” |
4.1.1 近代日本海军的发展 |
4.1.2 对日情报收集与清政府的购舰之议 |
4.1.3 “海防大讨论”的展开 |
4.2 对日情报收集与铁甲舰的购入 |
4.2.1 侵台事件后日本的购舰活动 |
4.2.2 对日情报收集与购舰的讨论 |
4.2.3 对日情报收集与清政府态度的转变 |
4.3 对日情报收集与甲午战前的海防建设 |
4.3.1 日本的海军扩张 |
4.3.2 甲午战前清政府海防建设的滞后 |
4.3.3 从对日情报收集角度看中日两国海军力量的消长 |
4.4 小结 |
第5章 对日情报收集与反间谍斗争—以东靖民案为中心 |
5.1 日本对华侦察与清政府的情报收集 |
5.1.1 甲午战前日本对华侦察情况 |
5.1.2 清政府对日本谍报活动的情报收集 |
5.2 东靖民案考析 |
5.2.1 东靖民案始末 |
5.2.2 东靖民真实身份考 |
5.2.3 清政府的应对与日本的谍报活动 |
5.3 小结 |
第6章 “征日论”与对日情报收集 |
6.1 甲午战前的“征日论” |
6.1.1 1874 年日本侵略台湾期间的“征日论” |
6.1.2 日本强行吞并琉球后的“征日论” |
6.1.3 朝鲜“壬午兵变”后的“征日论” |
6.1.4 “征日论”的特点 |
6.2 王之春的对日侦察与清政府的国防战略 |
6.2.1 王之春赴日侦察的背景与经过 |
6.2.2 王之春的汇报与建议 |
6.2.3 清政府的国防战略 |
6.3 清政府对日本军事地理情报的收集 |
6.3.1 姚文栋与《日本地理兵要》 |
6.3.2 王肇鋐与《日本环海险要图志》 |
6.3.3 甲午期间的御敌策略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甲午战前历届驻日使团人员名录 |
附录二 《日本环海险要图志》总目录及《日本全国海岸总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路权研究 ——以公路及城市道路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交通发展”与“交通问题”:满足民生基本需求之“行”的正负两面 |
二、“权利发展”:“交通问题”的重要面向是权利问题 |
三、路权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回顾:“路权”、“交通权”、“通行权”、“行路权” |
二、国外研究概况:英美法中“right of way"、大陆法的“公物理论” |
三、研究现状之评价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与突破 |
一、本文的研究范围、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二、本文的创新与突破 |
第二章 路权概念之重释 |
第一节 路权概念重释之困难 |
一、“路权”的基础在“正当”还是“利益”:合理的交通需求 |
二、“路权”指向“权利—权力”关系而非“权利—义务”关系 |
三、“路权”是类型概念而非抽象概念 |
第二节 路权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行”、“交通”及“路” |
二、“交通需求”及其管理与控制 |
三、“交通法”与“公物法” |
第三节 路权概念的基本界定 |
一、路权的概念 |
二、路权的属性与特征 |
第三章 路权法理构成之解析 |
第一节 路权法理构成之一:作为客体的“路” |
一、“客体”概念的法学解释及权利客体之功能 |
二、路的定义与分类 |
三、作为路权客体之“路”及其特征 |
第二节 路权法理构成之二:路权主体及义务人 |
一、权利主体与法律关系主体的区别与联系 |
二、路权主体及其特征 |
三、路权义务人及其分类 |
第三节 路权法理构成之三:具体权利的层次与体系 |
一、既有研究中的路权层次分类及其不足 |
二、路权类型具体权利的实质性分类 |
三、路权类型具体权利体系之结构图 |
第四节 本章小结:路权法理构成图示 |
第四章 权利系谱中的路权 |
第一节 自由权与社会权两分法中的路权 |
一、社会权的概念与历史 |
二、路权的社会权属性较之自由权属性更加显着 |
第二节 财产权观念演进中的路权 |
一、既有路权讨论中财产权层面的论述 |
二、路权类型之核心权能在“道路使用” |
三、路权类型中有的是“新财产权”有的是新的财富形式 |
第三节 路权与住宅权 |
一、权利基础同为人之基本需求:“住”和“行”又有显着不同 |
二、同为新型权利:认识程度和制度化程度路权不如住宅权 |
三、同具自由权和社会权双重属性:体系化及具体权利明晰程度不同 |
四、权利构成中的主体、客体、权能等方面各有异同 |
第四节 路权与迁徙自由权 |
一、皆源自人之“行”动本能:迁徙自由权较路权更多自然权利意味 |
二、同具自由权与社会权的双重属性:侧重点却各不相同 |
三、都与国家主权紧密关联:迁徙自由权较之路权更近 |
四、权利构成中的主体、客体、权能等方面各有异同 |
第五章 路权法制之实证检讨:类型化的思考 |
第一节 路权法制的三种类型 |
一、“政治——统治型”路权法制 |
二、“经济——安全型”路权法制 |
三、“人本——自由型”路权法制 |
四、小结:三种路权法制类型的结构示意图表 |
第二节 我国路权法制现状考察 |
一、静态的考察:现行交通法律法规体系概览 |
二、动态的考察:典型路权法制事例的深度剖析 |
第三节 我国路权法制现状的类型评析及建议 |
一、我国路权法制现状的类型评析 |
二、完善我国路权法制现状的建议 |
结语:“权利发展”视域中的路权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道路交通领域路权法制事例目录汇总(共140例)》 |
附件二:《路权法制事例信息登录表》总表格式 |
附件三:《路权法制事例信息登录表》个案详表列示 |
(10)波兰王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中国外销瓷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现有研究的总结与文献回顾 |
三、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与前期调查 |
第一章 欧洲“中国风”与奥古斯都二世的中国外销瓷收藏 |
第一节 “CHINA”的概念与中国外销瓷的源起 |
第二节 中国外销瓷与17--18世纪的欧洲“中国风” |
第三节 欧洲中国热影响下的奥古斯都二世瓷器收藏 |
第二章 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中国瓷器类别及其装饰艺术 |
第一节 漳州窑克拉克瓷 |
第二节 景德镇窑青花瓷器 |
第三节 中国白—德化窑瓷 |
第四节 景德镇窑五彩瓷器 |
第五节 颜色釉瓷 |
第三章 17-18世纪中国与欧洲的瓷器艺术交流与互动——以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外销瓷为切入点 |
第一节 西洋风情中国造 |
第二节 中国风情欧洲造 |
第三节 “想象”与“讲述”----由中国外销瓷引出的欧洲装饰艺术变革 |
第四章 启蒙的艺术 #187——基于奥古斯都二世的收藏看欧洲启蒙运动影响下的中国外销瓷 |
第一节 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思想对清代中国外销瓷的影响 |
第二节 启蒙运动中“自然主义”与中国外销瓷的题材、风格转变 |
第三节 启蒙时代的爱与情感在中国外销瓷中的体现 |
第五章 从“装饰”到“风格”——18世纪中国外销瓷与欧洲洛可可艺术 |
第一节 中国外销瓷器的收藏与洛可可风格装饰的兴起 |
第二节 从贵族消遣到宫廷艺术形式——影响洛可可风格的中国审美思想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1:奥古斯都二世收藏清单英文总目1721-1727 |
附录2:德累斯顿茨温格尔宫奥古斯都二世收藏清单第三章中国瓷器(白瓷)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JOURNAL OF WATERWAY AND HARBOR,2001 TOTAL CONTENTS(论文参考文献)
- [1]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D]. 郭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D]. 吴学峰. 苏州大学, 2019
- [3]近代湖南邮政空间演化研究(1899-1937)[D]. 杨洵奕.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4]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D]. 刘梦雨. 清华大学, 2019(02)
- [5]《盛京时报》清末诗词研究[D]. 孙浩宇. 吉林大学, 2017(03)
- [6]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D]. 孔卓. 扬州大学, 2016(12)
- [7]区域物流枢纽演进机理及规划研究[D]. 陆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1)
- [8]清政府的对日情报收集研究(1871-1894)[D]. 徐磊. 吉林大学, 2013(08)
- [9]路权研究 ——以公路及城市道路为中心[D]. 王坚. 西南政法大学, 2012(07)
- [10]波兰王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中国外销瓷艺术研究[D]. 黄忠杰.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