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浒坑钨矿大脉区矿脉赋存规律及深部探矿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李淑琴,曾小华,周先军,陈立泉,何燕华[1](2021)在《江西凤凰山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文中认为江西凤凰山钨矿是近年来江西西南部发现的一处中型钨矿床。矿区钨矿体为石英平行脉带型矿体,赋存于寒武系底—下统牛角河组下段长石石英砂岩中,走向北西。矿体受到北西向断裂带的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白钨矿。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凤凰山钨矿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初步认为凤凰山钨矿是区域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叠加充填交代型矿床,矿床类型属石英脉型钨矿床。
孙最强,周孝满,何维基,江辉[2](2019)在《浒坑钨矿南部区段矿床类型及赋存规律初探》文中认为浒坑钨矿床主要赋存于浒坑花岗岩体南缘内接触带,矿床类型主要为石英大脉型钨矿床。近年来,在矿区南西深部发现了新的矿床类型——石英细脉带型钨矿床。在系统分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危机矿山找矿及生产探矿成果新认识,对矿区南部区段矿床类型及赋存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认为:矿床类型受岩体接触界面形态和岩体埋深的联合控制,具有"上脉下带"的矿化分带特征;石英大脉型矿体主要受早期花岗岩株浅表部的原生裂隙带和晚期北西向构造破碎带的控制;石英细脉带型矿体的产状、形态及延伸主要受"主干脉"制约。矿区南西深部细脉带型钨矿床的新发现,对赣中南同类型钨矿山找矿有借鉴意义。
付文树,欧阳永棚,饶建锋,陈祺,章敬若,肖凡,张雪辉[3](2019)在《钦杭成矿带东段钨成矿规律》文中研究表明钦杭成矿带是我国一条重要的金属矿产成矿带,近年来随着朱溪和大湖塘两个世界级钨矿床的探明,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综合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找矿勘查和研究成果,初步总结了钦杭成矿带东段钨矿成矿规律。认为区内钨矿床可划分为石英脉型、接触交代型、蚀变花岗岩(云英岩)型、斑岩型和复合型5种类型。在空间展布上具有区-带-田结构,在成岩-成矿时间上以燕山期为主(120~162 Ma),印支期(~225 Ma)次之,壳源重熔(S型)花岗岩与钨成矿关系尤为密切,次为I型花岗质岩浆。钨主要来源于岩浆岩,少部分亦来源于地层。完善了钦杭成矿带东段钨矿成矿模式,并分析了区内找矿潜力。
陈立泉,刘春生,李宗朋,周先军[4](2019)在《江西崇仁聚源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文中提出聚源钨矿的矿体由含钨石英脉带构成,主要赋存于外接触带库里组层间断裂中。北东向层间断裂控制了矿体的产出,矿石矿物主要为白钨矿,黑钨矿极少,石英脉两侧普遍见白云母镶边。文章对矿床成矿特征进行研究,认为燕山期软流圈地幔上涌,地壳层部分熔融形成S型花岗质岩浆,侵入聚源矿区成岩成矿。岩浆期后的气水热液在运移的过程中与裂隙周围的岩石发生强烈的交代蚀变作用,形成云英岩化。随着物理化学条件的不断变化,钨络合物与Ca2+等离子结合,并最终在构造中沉淀富集成矿。
张敏,肖剑[5](2017)在《江西省分宜县下桐岭二号岩体特征及其与钨矿化关系》文中提出下桐岭二号岩体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武功山隆起区中段、武功山复背斜向东倾伏与苑坑复式倒转背斜向西倾伏的交接部位。区内形成与花岗岩有关的石英网脉状为主的气成热液矿床。下桐岭花岗岩富Si O2,K2O,贫Na2O,低磷花岗岩,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系。岩体经历了高度的花岗岩浆演化,这与钨矿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岩体钾长石化发育,为本区钨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岩体的侵入使本区处于相对上升隆起而产生拉伸应力作用使各组裂隙产生不同程度的张开,提供了成矿所需的开放环境,利于钨矿的沉淀。
巩小栋[6](2015)在《江西大湖塘钨多金属矿田成矿流体演化及成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西大湖塘钨多金属矿田位于长江中下游Cu–Au–Mo–Fe斑岩-矽卡岩成矿带的南缘,南岭W–Sn多金属成矿带的北部,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矿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钨矿区。前人主要对南岭地区钨矿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对在长江中下游南缘如大湖塘等钨矿的研究成果还很少,许多工作如成矿流体演化和矿床成因等内容仍未开展,影响了该区域的找矿勘查工作。有鉴于此,本文在充分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测试等手段开展综合研究,旨在理清大湖塘矿田成矿流体演化和成因机制等科学问题,以期为矿田和区域下一步找矿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如下认识和成果:(1)矿田石门寺矿床和狮尾洞矿床是同一个构造–岩浆–成矿背景下的产物,隐爆作用发生的规模大小可能是造成二者在资源储量上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2)似伟晶岩是燕山期岩浆岩晚期结晶分异的产物,在其石英中发育的熔体包裹体主要成分含Si、Al、Na、K、Ca等元素以及W、Sn等成矿元素,暗示成矿流体来自于岩浆的分异,似伟晶岩可近似代表成矿流体演化的起点;(3)不同成矿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绝大多数为富液相两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与南岭地区石英脉型和云英岩型钨矿研究结果相似。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与阳储岭等斑岩型钨矿流体组分有着较大的相似性。流体与熔体的不混溶、自然冷却以及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可能是导致矿田金属矿物大规模沉淀的关键因素;(4)矿田的形成与长江中下游地区145Ma左右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锆石Hf同位素、矿石Pb同位素和辉钼矿Re含量等特征显示强烈的区域壳幔相互作用使得矿田在成岩成矿物质来源方面混入了较多的幔源组分而有别于南岭地区以壳源为主少量幔源组分的典型钨矿床,这也很可能是造成矿田钨和铜大规模共生的原因;(5)本文厘定燕山期花岗斑岩为矿田钨(铜钼)矿化的成矿地质体;而在矿田深部有寻找铌钽矿的潜力,白云母花岗岩可能为其成矿地质体。
韦星林[7](2014)在《江西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找矿进展及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列举浒坑等老矿山深部找矿成效、小东坑老点新评经验和金山式金矿找矿模式应用实例,简要介绍老矿山和成矿区带找矿选区体会。老矿山找矿从编制矿山地质工作程度图入手,开展矿山立体填图,进行含矿地质体定位预测,"探边、摸底、攻深、找盲、综查",就矿找矿。成矿区带找矿跟踪地矿动态选区,物化探覆盖圈靶位,追索控矿容矿地质体、示矿地质体找矿探矿,老点新评,快速突破。
黄乘亿[8](2014)在《浒坑钨矿采空区地质灾害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空区地质灾害屡有发生,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片帮、冒顶、突水、地震、岩爆、冲击地压、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对人员生命安全及财产造成很大伤害。因此,对采空区地质灾害成因因素及采场开挖过程中的岩体受力变化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浒坑钨矿复杂矿脉开采技术研究项目》为依托,根据浒坑的开采现状,查阅浒坑矿区现有资料,并进行了点荷载试验、单轴荷载试验及三轴荷载试验等室内外试验,采用模糊数学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采场及空区进行了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提出了采空区地质灾害治理的意见和建议。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对浒坑钨矿矿区及矿山的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和采空区进行调查,调查了当地地层、构造、矿床、含水层、矿坑最大出水量、采空区现状及结构面调查,对浒坑钨矿采空区现状进行了分析。(2)在矿区现场进行点荷载试验,在室内进行单轴及三轴抗压强度试验,检验了点荷载抗压强度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的可靠性,得出了岩石力学基本参数,对数据结果进行归纳分析,为数值模拟提供矿山岩体特征的参数依据。(3)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了采空区稳定性的权重排序,结合模糊数学评价法,对25个典型采空区的危险梯度进行划分、评级,研究结果表明在25个典型采空区中28%的采空区属于Ⅲ级,其余属于Ⅳ级。(4)利用工程设计绘图软件及数值模拟软件建模和仿真模拟矿区40中段某典型采场开挖情况,并对其受力和位移情况进行分析。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浒坑钨矿采空区地质灾害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周孝满,韩顿[9](2013)在《浒坑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以及找矿方向》文中提出浒坑钨业是一个开采60年的老矿山,矿床受区域断裂与花岗岩株及其围岩的联合控制。区域构造一方面控制浒坑岩株的侵位,另一方面拓展容矿裂隙。含钨石英矿脉主要赋存于自接触面往岩体深处300500 m内接触带中,近于垂直接触面发育,在剖面上呈后侧式排列。根据前人的有关资料和浒坑钨矿床近年来勘查成果和采矿实践,分析总结出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新认识。最后,在综合分析成矿条件和找矿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围绕浒坑花岗岩体边缘内外接触带,有较好找矿前景。
曾庆友[10](2012)在《江西省安福县浒坑钨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及矿化富集规律》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浒坑赋矿花岗岩体的特征,综合分析了矿区钨矿床主要的控矿因素及矿化富集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地质找矿工作。
二、浒坑钨矿大脉区矿脉赋存规律及深部探矿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浒坑钨矿大脉区矿脉赋存规律及深部探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凤凰山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矿区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围岩蚀变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4成因浅析 |
5 结论 |
(2)浒坑钨矿南部区段矿床类型及赋存规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成矿地质条件 |
2.1 岩浆岩 |
2.2 断裂构造 |
2.3 地层围岩 |
3 矿床类型 |
3.1 石英大脉型钨矿床 |
3.2 石英细脉带型钨矿床 |
4 赋存规律 |
5 结论与建议 |
(3)钦杭成矿带东段钨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时空分布特征 |
2 主要成矿类型 |
2.1 石英脉型钨矿 |
2.2 接触交代型钨矿 |
2.3 蚀变花岗岩 (云英岩) 型钨矿 |
2.4 斑岩型钨矿 |
2.5 复合型钨矿床 |
3 成矿物质来源 |
3.1 成矿岩体 |
3.2 含矿地层 |
4 讨论 |
4.1 成矿构造环境分析 |
4.2 区域成矿模式 |
4.3 找矿潜力分析 |
4.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 江西“南钨北扩”的原因不明。 |
(2) 钨铜共生机制问题。 |
(3) 白钨矿成矿理论。 |
(4) 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
5 结论 |
(4)江西崇仁聚源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 |
2 矿床地质 |
2.1 地层 |
2.2 侵入岩 |
2.3 构造 |
2.4 围岩蚀变 |
2.5 矿体特征 |
2.6 矿石特征 |
3 成因探讨 |
3.1 成矿模式 |
3.2 成矿机制 |
4 结论 |
(5)江西省分宜县下桐岭二号岩体特征及其与钨矿化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花岗岩体特征 |
3 花岗岩与钨矿化的关系 |
4 讨论与结论 |
(6)江西大湖塘钨多金属矿田成矿流体演化及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钨多金属矿床分布及类型 |
1.1.2 钨多金属矿床研究进展 |
1.2 大湖塘钨多金属矿田研究现状 |
1.2.1 矿田交通及自然地理 |
1.2.2 矿田地质勘查开发史 |
1.2.3 矿田科研进展及存在问题 |
1.3 技术路线及完成工作量 |
1.4 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演化史 |
2.5 区域矿产概况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石门寺矿床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体特征 |
3.1.5 矿物特征 |
3.1.6 围岩蚀变 |
3.2 狮尾洞矿床地质特征 |
3.2.1 地层 |
3.2.2 构造 |
3.2.3 岩浆岩 |
3.2.4 矿体特征 |
3.2.5 矿物特征 |
3.2.6 围岩蚀变 |
3.3 南北区矿床差异 |
4 矿田岩浆岩特征 |
4.1 岩浆岩岩相学特征 |
4.2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1 石门寺矿床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2 狮尾洞矿床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3 似伟晶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 岩浆岩成因类型 |
4.4 岩浆岩源区判别 |
4.5 岩浆岩区域对比 |
5 包裹体特征研究 |
5.1 熔体包裹体 |
5.1.1 熔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1.2 熔体包裹体成分测试 |
5.1.3 熔体包裹体指示意义 |
5.2 流体包裹体 |
5.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2.2 流体包裹体盐度及均一温度 |
5.2.3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 |
5.2.4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
6 成矿流体演化及矿田成因机制 |
6.1 成矿流体演化机制 |
6.1.1 成矿流体来源 |
6.1.2 成矿流体演化过程 |
6.2 矿田成因机制 |
6.2.1 成矿物质来源 |
6.2.2 成岩成矿时代 |
6.2.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6.2.4 钨铜的共生机制 |
6.2.5 白钨矿富集机理 |
6.2.6 矿田成因 |
7 “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
7.1 成矿地质体 |
7.2 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 |
7.3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
7.4 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
8 结论 |
8.1 主要成果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江西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找矿进展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近年找矿新进展案例 |
1.1浒坑钨矿变质岩“盖层”下找隐伏花岗岩内接触带石英盲脉带, 危机矿山重现生机 |
1.2赣中某白钨矿发现宽大细脉带矿体, 小矿变大矿 |
1.3小东坑追索缓倾斜矿脉找矿, 探出隐伏大钨矿 |
1.4樟斗深部发现岩体型钨矿, 资源潜力大改观 |
1.5千子岭异常查证, 硅帽下找出隐伏中型铅锌矿 |
1.6运用金山式金矿找矿模式再找“金山” |
2几点体会 |
2.1老矿山找矿 |
2.1.1编制工作程度图 |
2.1.2规划部署 |
2.1.3矿山立体填图 |
2.1.4就矿找矿 |
2.1.5坑钻结合探矿 |
2.2新区找矿 |
2.2.1沿成矿区带选区 |
2.2.2物化探覆盖 |
2.2.3专题填图 |
2.2.4物化探异常查证 |
2.2.5工程验证 |
2.2.6勘查评价 |
3小结 |
(8)浒坑钨矿采空区地质灾害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采空区地质灾害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采空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山概况 |
2.1 浒坑矿区地理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 |
2.2 矿区地质情况 |
2.2.1 地层 |
2.2.2 火成岩 |
2.2.3 构造 |
2.2.4 矿床 |
2.3 水文地质情况 |
2.3.1 含水层特征 |
2.3.2 矿坑最大涌水量预测 |
2.4 采空区现状调查及结构面调查 |
2.4.1 采空区现状调查 |
2.4.2 结构面调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石力学试验 |
3.1 点荷载试验 |
3.1.1 试验仪器及方案 |
3.1.2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3.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 室内试验 |
3.2.1 单轴压缩试验 |
3.2.2 三轴压缩试验 |
3.2.3 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采空区地质灾害的综合评价 |
4.1 层次分析法 |
4.1.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4.1.2 指标集的筛选 |
4.1.3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4.1.4 求解层次结构模型 |
4.1.5 计算结果整理与分析 |
4.2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
4.2.1 模糊数学原理 |
4.2.3 建立模型及基本因素的选择 |
4.2.4 制定和划分评级数据 |
4.2.5 因素权重值的整理 |
4.2.6 隶属函数的确定与计算 |
4.2.7 对各层次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空区稳定性模拟分析 |
5.1 采空区稳定性模拟目的 |
5.2 有限元及 ANSYS 软件简介 |
5.3 FLAC~3D软件简介 |
5.4 建立模型 |
5.4.1 模型基本假设 |
5.4.2 模型建立 |
5.4.3 参数及屈服准则选取 |
5.5 采空区应力与位移分析 |
5.5.1 采空区主应力云图分析 |
5.5.2 采空区剪应力云图分析 |
5.5.3 采空区位移分析 |
5.5.4 采空区塑性分布分析 |
5.6 采空区岩体屈服分析 |
5.7 采空区模拟矿柱沉降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浒坑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以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矿区地质特征 |
1.1 地层 |
1.2 花岗岩 |
1.3 构造 |
1.4 矿床地质特征 |
1.4.1 石英脉型黑钨矿化 |
1.4.2 细脉带型矿化体 |
1.4.3 蚀变片理化花岗岩型 |
1.5 矿床成因 |
2 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 |
2.1 成矿规律新认识 |
2.2 找矿远景及找矿方向 |
3 结语 |
(10)江西省安福县浒坑钨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及矿化富集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区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3.1 浒坑花岗岩体岩相特征 |
2.3.2 浒坑花岗岩体岩石化学特征 |
2.3.3 浒坑花岗岩体成因 |
2.4 变质作用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的组成、组构及矿石类型 |
3.2.1 矿石组成 |
3.2.2 矿石组构 |
3.2.3 矿物的生成顺序 |
3.2.4 矿石类型 |
3.3 围岩蚀变 |
4 主要控矿因素及矿化富集规律 |
4.1 主要控矿因素 |
4.1.1 构造控矿因素 |
4.1.2 岩体的控矿因素 |
4.2 矿化富集规律 |
四、浒坑钨矿大脉区矿脉赋存规律及深部探矿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凤凰山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J]. 李淑琴,曾小华,周先军,陈立泉,何燕华. 矿产勘查, 2021(06)
- [2]浒坑钨矿南部区段矿床类型及赋存规律初探[J]. 孙最强,周孝满,何维基,江辉. 中国钨业, 2019(05)
- [3]钦杭成矿带东段钨成矿规律[J]. 付文树,欧阳永棚,饶建锋,陈祺,章敬若,肖凡,张雪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9(02)
- [4]江西崇仁聚源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陈立泉,刘春生,李宗朋,周先军. 中国钨业, 2019(02)
- [5]江西省分宜县下桐岭二号岩体特征及其与钨矿化关系[J]. 张敏,肖剑. 世界有色金属, 2017(16)
- [6]江西大湖塘钨多金属矿田成矿流体演化及成因机制研究[D]. 巩小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3)
- [7]江西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找矿进展及体会[J]. 韦星林. 矿产勘查, 2014(06)
- [8]浒坑钨矿采空区地质灾害综合评价研究[D]. 黄乘亿. 江西理工大学, 2014(07)
- [9]浒坑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以及找矿方向[J]. 周孝满,韩顿. 中国钨业, 2013(05)
- [10]江西省安福县浒坑钨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及矿化富集规律[J]. 曾庆友. 西部探矿工程,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