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靠多播协议PGM的分析及其Petri网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王晴晴[1](2020)在《基于LTE-R的铁路关键任务视频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移动通信系统作为高速铁路正常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关键基础设施,在铁路行车调度、故障监控、养护维修以及应急救援等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铁路智能化发展方向的明晰,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向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发展成为必然。铁路专用宽带移动通信系统LTE-R(Long Term Evolution-Railway)因其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等优势,除传统语音业务外,还可满足视频、图像等多媒体业务在带宽方面的需求,进而对铁路的运输安全、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目前国内外围绕LTE-R业务展开了相关标准化工作。但通过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LTE-R业务的研究仍存在以下局限:(1)国际铁路联盟发布的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用户需求规范,仅定义了用户需求,未对系统架构、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说明;(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提出了关键任务通信MCC(Mission Critical Communication)机制及相关协议,这虽然提供了一种集群业务实现方法,但主要面向公安消防等场景,不满足铁路特殊场景下的集群业务需求(如位置寻址、功能寻址等);(3)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集群业务中的语音通信领域,还未明确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视频通信业务的实现方式。为解决上述局限性,本文致力于完善LTE-R系统架构并基于LTE-R系统设计铁路视频业务的实现方案。本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对LTE-R系统需求规范及业务需求规范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作为方案设计依据。通过对3GPP公共安全系统中的LTE、演进型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e MBMS(Evolved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s)、MCC系列协议及架构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完整的基于MCC机制的LTE-R系统逻辑架构,该架构可用于实现铁路特殊视频业务,即铁路关键任务视频。而后将LTE-R铁路视频业务分为两大步骤予以实现:一是依据LTE-R业务的特殊应用场景及需求,对基于位置、功能码的视频业务和基于多播承载的组通信业务使用时序图设计业务流程;二是围绕上述业务设计,完成了LTE-R应用层功能模块MCVideo(Mission Critical Video)服务和MCInformation(Mission Critical Information)服务的设计开发,并对MCC应用系统与多播系统间的接口及其他用于支持业务实现的接口进行了设计,完成了信令编码定义等工作,将所设计的业务流程在系统中予以实现。最后,以LTE-R系统及业务需求为测试参考依据,基于实验室LTE-R系统测试平台对业务功能、信令流程及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LTE-R系统中基于MCC机制的铁路关键任务视频业务及基于多播承载的组通信业务的功能实现;通过性能评估,分析并提出了铁路关键任务视频业务的关键性能指标和业务优化方向,对未来LTE-R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程寒寒[2](2020)在《车载网络环境下交通拥堵事件信息传播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居民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对交通拥堵事件信息传播系统(TCEIDS)的研究日益紧迫,TCEIDS依赖于车辆移动自组织网络传播交通拥堵信息,从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二次事故的发生,在TCEIDS中,造成拥堵的车辆或者拥堵风险区域内的车辆可以采集潜在的交通拥堵信息,生成一个规范的交通拥堵警告数据包(TCWM),通过车-车交互和车-交叉口交互等将TCWM传递给可能驶入潜在拥堵区域(PCA)的车辆。借助于TCEIDS,驾驶员可以获取可视范围外的交通拥堵风险,提前做出路线变更,从而避免拥堵。本文主要针对TCEIDS设计、建模与实现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TCWM的数据结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TCWM传播的多播路由协议,称之为反向路由协议,此协议中,目的节点被确定为特定区域中驶向PCA的车辆,该区域在事故上游,由有限的交叉口及其之间的路段组成,转发节点被确定为事故上游远离PCA行驶的车辆,将反向路由协议与洪泛路由协议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证明反向路由协议在传播TCWM上有更高的使用价值。2.设计了TCEIDS的基本框架,其中使用的数据包即为TCWM,使用的传播协议即为反向路由协议;分析了存在于TCEIDS中车辆、交叉口的交互行为,其中,由某个拥堵区域内的车辆检测到拥堵信息并生成TCWM,TCWM每经过交叉口后会被更新,每当车辆相遇时会被考虑转发。3.对TCEIDS中存在的三种交互行为进行了CPN建模,展示了TCWM的形成、更新以及转发的过程;并对模型的状态空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是有界的、无死锁、无冲突且每一个期望的状态在模型中都可以达到,该模型使TCEIDS更加便于理解并提高了设计效率,对TCEIDS的分析、设计和开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4.以CPN模型为参考,基于JADE开发了TCEIDS,具体内容包括:设计并实现了可在车载设备中运行的Agent类,完成了车辆Agent在与交叉口Agent相遇时对TCWM的更新,及车辆Agent之间相遇时对TCWM的转发。
王琦[3](2010)在《基于多速率的无线移动Ad Hoc网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线移动Ad Hoc网是一种特殊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每个节点的地位平等,不需要中心控制节点,可以任意移动并具有报文转发能力,网络通信依靠节点之间的相互协作,以多跳方式完成,因而不依赖于任何固定设施。由于无线移动Ad Hoc网具有的诸多优良特性,可以应用于民用和军事领域,例如,抢险救灾、多媒体会议、视频点播及军事战场数字化通讯等。通过使用不同的调制和编码方法,Ad Hoc网的MAC层采用的IEEE802.11无线接入标准在物理层支持多种传输速率。因此,利用自适应速率调整算法,网络节点可以根据信道质量选择不同的传输速率,从而提高网络的通信能力。研究多速率传输问题对Ad Hoc网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无线移动Ad Hoc网上的多速率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多速率多播路由时延的最小化、基于多速率传输的调度问题、基于模糊Petri网的多速率路由选择、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局域网中继算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多速率无线移动Ad Hoc网中的多播路由时延的最小化针对物理层提供的多速率传输特性,研究了无线移动Ad Hoc网多播路由时延的最小化问题。其主要思想是依据关键路径高速率优先的原则,上游节点将对数据包的一次低传输速率传输换为先高后低的多次不同速率的传输,从而缩短关键路径时延,使得多播时延达到最小化。首先将该问题模型化为一个最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了一个分布式多播路由时延的最小化(Distributed Minimizing Delay Multicast Routing,DMDMR)算法,并且证明了该算法能够取得最优值。大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与上游节点对数据包只进行一次传输的经典技术相比,DMDMR算法最高可降低21%的多播时延。(2)基于多速率传输的无线移动Ad Hoc网中的调度问题主要研究无线移动Ad Hoc网中的多速率调度问题。首先将它模型化为一个优化问题,然后根据是否考虑节点缓冲区因素提出了两个多速率条件下的调度算法HRFWICB(Highest Rate First without Considering Buffer)和HRFWCB(Highest Rate First with Considering Buffer),它们的基本思想是在保证数据流基本公平性的前提下,优先调度高速率数据流来降低包的传输时间和时延。实验结果证明,同经典的Luo算法及最大势包优先算法(Greatest Potential Packet First,GPPF)相比,HRFWICB和HRFWCB算法能够明显地降低包的传输时间和时延。(3)基于模糊Petri网的无线移动Ad Hoc网多速率路由问题针对多速率环境下的无线移动Ad Hoc网,研究了期望介质访问时间路由问题,其基本思想是根据链路包的丢失率和传输速率来选择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期望传输时间最短的路径。首先用模糊Petri网进行建模,接着提出期望介质访问时间路由算法(Expect Media Visiting Time,EMVT)。因此,候选路由尽可能多地包含了高传输速率和低包丢失率的链路,可以充分利用物理层多速率能力来提高网络吞吐量。模拟实验表明,期望介质访问时间路由算法比最小跳数路由算法和仅仅考虑链路传输速率路由算法相比,可以较大地提高了网络吞吐量并降低时延。(4)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局域网中继算法网络编码是21世纪信息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既可提高网络吞吐量又可节省能量消耗。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基于单速率传输,但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无线局域网MAC层协议已经开始支持多速率传输。本文将网络编码同无线局域网中多速率传输性质相结合,提出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算法(Relay Algorithm Based on Network Coding,RABNC),并且分析了其相对传统中继算法的时间减少率。通过模拟实验表明,RABNC算法相对传统的中继算法最高可以节省17%的传输时间。
陆正福,王敏[4](2003)在《可靠多播协议PGM的分析及其Petri网模型》文中指出在对可靠多播协议PGM的详细的机制分析的基础上 ,用扩展的库所 /变迁网对其动态机制进行了形式化的描述 ,为其具体分析和实现奠定了形式化和自动化的基础
陆正福,王敏,李源[5](2006)在《可靠多播与安全多播的结合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可靠多播与安全多播结合的体系结构问题.在分析已有协议的基础上,研究可靠多播与安全多播之间的相容性关系,提出了二者相结合的几种体系结构,对可靠多播和安全多播相结合的研究、实现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和应用价值.
黄国言[6](2006)在《产品异地协同设计模式和支撑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品是企业的生命,产品开发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现代企业的产品开发活动不仅具备创新性和智能性,而且具有群体性和协作性的特点。产品开发往往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点,具有不同领域知识的多个企业或部门共同完成。面对用户需求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快速多变的市场,企业应充分利用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新的设计和制造模式来提升企业竞争力,自动地调度和协调分布的开发活动,实现对地域上分布的设计资源的快速调集与利用,形成基于网络的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团队化协同工作模式,为协同产品开发参与者提供高效的协同工作环境。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从80年代提出至今,国内外己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己在某些领域得到应用。从研究和应用的范围来看,较多的工作是集中在通用的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的使能技术上,但是,CSCW支撑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还很薄弱。在河北省自然基金的资助下,本课题面向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力图为复杂产品开发提供一个柔性的协同计算环境,这对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提供研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使网络环境下的产品开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敏捷化和智能化。首先,分析了产品协同开发过程中群组协作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共享工作空间下的UML协作模型,并对协作操作对象和群体协作关系给出有效的形式化定义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用户-任务-角色之间的动态关系,实现了支持虚拟组织结构的角色分派、任务分解和调度。从而确定了协同工作系统的工作模式和组织结构,解决了协同设计系统的管理层次上的协同。其次,研究了零件的参数化造型方法,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的协同CAD框架,采用XML定义了协同CAD系统中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特征操作和协同设计的通信协议。同时,本文在研究特征之间交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特征之间的约束关系,设计了基于优先权和版本控制下的适合图形对象一致性维护的并发控制算法。从而解决了协作空间下应用层次上的协同。再次,本文在对群组通信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类型媒体传输的多通道体系结构模型,建立了不同通道之间的交互性约束inter-QoS,从而比较好的解决了CSCW工作环境下的不同传输媒体协议栈之间的协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视频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可以嵌入协同设计环境,感知协同环境的变化。最后,将时序推理、模糊理论和Petri网技术结合起来,按工作流概念对协同设计过程建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协作设计活动中模糊、不确定时间的定义,引入了协作设计活动事件间的模糊关系,并且利用模糊变换原理建立相应的评估和推理机制,实现对协同设计过程模型的时间和成本等的性能分析,从而解决了对协同设计方案的定量与定性评价。从而为优化协同设计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于永新[7](2004)在《基于组件的多媒体交互系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交互平台越来越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 本文以建立一个基于ActiveX控件的多媒体交互平台为目标,对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本平台由ActiveX控件构成,因此具有B/S架构的特点。采取角色分配的方法,将客户端分为教师端、组播代理端及普通客户端,使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权限和功能。以多播代理替换普通组播,使多播功能不受网络状态的影响。详细讨论了ActiveX控件正常工作所需要的打包、下载及注册问题。关于多媒体信息采集,阐述了多媒体信息采集平台VFW的构成,视频编码的简要原理,视频编码标准,以及多媒体信息采集的一般过程。多媒体流的传输是交互平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探讨了音视频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传输特点及相关的传输协议。分析了MCU单元的结构,并将其查询工作方式改为事件方式,极大地提高了MCU的工作效率。描述了缓冲区的大小和网络延迟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公式计算出了缓冲区的大小,以保证音频和视频的质量。我们创建了一种新的多媒体文件格式(DLT文件格式),以记录教师视频、屏幕视频及音频三路多媒体流。在分析了几种同步模型以后,我们给出了对象合成petri网同步模型(OCPN)以解决多个媒体流的同步问题,并对同步的算法给出了简要描述。
孙立新[8](2002)在《分布虚拟环境中碰撞响应、分级兴趣管理及同步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布式虚拟环境(Distributed Virtual Environment,DVE)是在一组以网络互联的计算机上同时运行的VR系统,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可以在一个具有高度真实感的虚拟世界里实时交互。它在军事、协同设计、远程教育、网上游戏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分布式虚拟环境中的碰撞检测与响应、分级兴趣管理及同步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 本文建立了并行分布实现碰撞检测的Petri网模型,改进了王兆其提出的基于时间戳的碰撞响应唯一性处理方法。通过详细剖析王兆其的方法,发现它不能保证碰撞响应的唯一性,也不能与DR技术混合使用。为此,我们重新定义了碰撞列表中TimeStamp项的意义,引入了时间阀值ΔT,并利用所建的Petri网模型详细讨论了时间阀值ΔT和保持时间Δt的选取。改进算法不仅能保证碰撞响应的唯一性,还能与DR技术混合使用。 分级兴趣管理机制Singhal与单级兴趣管理机制NPSNET相比,能大大减少数据接收量,但会增加实体数据的发送量,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级兴趣管理机制——两级增强兴趣管理机制(Enhanced Two Level Interest Management,ETLIM)。在ETLIM机制中,高兴趣实体集和整个兴趣实体集各监听不同的多播地址,当需要同时对高、低兴趣实体集发布数据时,发送端只需从整个兴趣实体集所监听的多播地址发布一个数据包。当对高、低兴趣实体集都采用周期性数据发送方式(现有DVE系统所采用的数据发送方式)且它们的发送频率成整倍数时,数据的接收量与Singhal机制的数据接收量相等,实体状态数据的发送量则与NPSNET机制的数据发送量相等。 在同步控制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同步控制预测机制及实现框架。与传统同步控制预测机制相比,主要区别在于:1、传统机制中是由某个化身(多播组组长)负责实体同步控制的预测任务,新机制中则是由每个实体负责各自的同步控制预测任务;2、新机制不仅利用了化身的运动状态信息,而且还利用了实体的运动状态信息,可以预测化身与运动实体之间的交互;3、新机制不用预先发送请求交互数据包,可以减少数据包的发送数。所以,新机制在保证预测正确率的基础上,不仅能预测化身与运动实体的交互,还能减少网络负载,可扩展性好。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1页 改进了 CIAO(Collaborative Immersive Architectural layout)中实体组同步控制算法,用令牌机制替换CIAO中半乐观锁机制,并提出了基于父节点记录的收端可靠多播算法,即在每个实体的 ESPDU(Entity State Protocol—Data Units)中增加父节点的节点号,接收端根据父节点的节点号调整本地场景树的结构。配合周期数据发送方式,该算法不仅能保证交互的实时性和同时性,还能增强系统的健壮性。 通过仿真实验和理论分析,可以证明上述研究工作是有效的。
蔡洪斌[9](2001)在《抑制NACK技术与基于可靠主动结点的可靠多播通信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Internet网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新应用,如软件分发、视频会议、远程教学和共享“白板”等,这些新应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可靠通信,其潜在的接收者可能成百上千,所以,要求发送者能够高效地把数据传送给所有接收者。由于Internet网的体系结构是针对点对点设计的,使传统Internet网技术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为了满足新应用的要求,多播通信技术应运而生。但在Internet网上开展多播通信应用,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本论文重点研究并解决如下问题:NACK爆炸、局部恢复数据以及减轻发送者负载,并且取得了如下创造性成果: 本文提出了两种抑制NACK的定时器设置方法。在可伸缩可靠多描通信中存在反馈信息爆炸、局部恢复数据困难等问题,为了解决反馈信息爆炸的问题,本文针对基于接收者启动、使用集成FEC的系统,详细讨论了如何使用定时器避免NACK爆炸,提出了设置定时器时间的两种方法:基于指数分布、均匀分段方法和基于指数分布、非均匀分段方法,并且分析了它们抑制NACK的能力和由定时器引起的NACK延时长短,通过分析可知:对接收者数量达到1010数量级的多播通信,这两种方法都能避免反馈信息爆炸,且由定时器引起的NACK延时短,并且后一种方法优于前一种方法。 本文提出了基于可靠主动结点的可靠多播通信协议RANRM(Reliable Active Node Reliable Multicast)。Internet网使用端到端的可靠性思想,仅由TCP层负责数据的可靠性,IP层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递,这样,可靠性实现简单且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但对于不可靠网络,端到端可靠性会增加恢复数据的延时,且实现可靠性的开销大,同时也增加了主机的负担。这是Internet网设计上固有的问题,如果在Internet网上进行多播通信,则问题更加突出,并且不可避免地将出现反馈信息爆炸、丢失数据恢复困难等问题。本文建立了主动网络中多播通信的协议分层模型,并且提出了基于可靠主动结点的可靠多播通信协议RANRM。可靠主动结点指能处理与可靠性相关问题的主动结点,引入可靠主动结点后,数据能在可靠主动结点间逐点可靠传输,从而实现可靠多播旭亿。RA N*M协议山力11;优,。‘I:反恍儿日、邑少,能避免厄地信息爆炸;具有局邢。人扒X以数#一V能力,M忏厂趴二入们负担;能及时发皿铅误数抓,降低m误数讥恢复的延时;小必人网络小仆送惜误数据,有效地节约带宽。义中分析了**N R-MR-M;\川儿‘宽和救抓恢复址川卜山性能,U协议N二比较动叼:RA**。.’川*泞见少,数掂恢夏汝时川。 本文仙川*es侣丫 卜N f立了RA NljLM阶议的**N tA型,地过仙欠运计仟细险查了所有可达林以,此外,还进行了动态特。吐分析,构造了 ****。的C*N模型的状忐宁问,证山汀**Na凹j上议工二L确性。o 本丈还利用ANTS tA拟实现了MNKM协议,通过模拟代序分析了**NR--ru的性能,并通过实验数训比较了RA*仁M与*2的性能。大验灰明:RA卜*M阶议足小确的、。们川V,川。’。川伦分析结果朴I吻合。模拟代序村实现RANRM t)J、议具有指导怠义。:
厉彦杰[10](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安全监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安全问题,首先分别从网络、业务和应用层面进行安全风险分析,介绍了电力物联网终端安全威胁,然后针对目前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安全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别提出了电力工控协议的网络攻击报文生成方法、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业务安全监测方法以及配电终端单元和充电桩的程序安全监测方法。1.针对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在训练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时缺少训练样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网络异常报文生成方法,在不同协议的两种流量之间进行攻击特征的迁移,并在两个不同网络的TCP协议报文以及Modbus和IEC104报文之间进行了相关实验,生成了重放攻击等3种攻击测试用例,实验结果表明生成的报文可以保留原有数据集的攻击特征,并可以有效地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2.针对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存在业务相关的攻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规则学习的业务安全监测技术。首先从整体角度提出了基于Petri网和业务挖掘的终端设备业务建模方法通过收集电流电压等业务数据,构建事件日志,然后进行业务挖掘,最后通过一致性检查证明生成模型可以有效拟合事件日志。然后从终端节点角度提出了基于规则学习的业务安全监测技术,使用RIPPER算法挖掘业务规则,并在构建的电力监控系统业务攻击数据集上达到较高的准确率,最后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3.针对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应用安全监测存在嵌入式设备资源受限和实时性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侵入式的业务安全监测方法。通过采集应用程序在运行时产生的功耗边信道信息,提取特征并训练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异常监测模型,实现基于异常的恶意程序入侵监测。最后,构建了异常监测原型系统,并在实际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配电终端单元和充电桩上进行了现场验证。
二、可靠多播协议PGM的分析及其Petri网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靠多播协议PGM的分析及其Petri网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TE-R的铁路关键任务视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语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不足 |
1.3 论文意义及章节安排 |
1.3.1 论文研究意义 |
1.3.2 本文章节安排 |
2 LTE-R系统需求分析及架构 |
2.1 系统功能需求 |
2.1.1 行车业务 |
2.1.2 运营及维护业务 |
2.1.3 旅客服务信息传送业务 |
2.2 系统性能需求 |
2.2.1 LTE-R系统性能需求规范现状 |
2.2.2 公共安全系统视频业务性能需求 |
2.2.3 业务建立可靠性 |
2.3 LTE-R系统架构设计 |
2.4 技术架构分析 |
2.4.1 MCVideo技术架构 |
2.4.2 eMBMS技术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3 铁路关键任务视频及多播承载方案的设计 |
3.1 基于位置的业务流程设计 |
3.1.1 位置报告 |
3.1.2 位置订阅及通知 |
3.1.3 位置寻址 |
3.1.4 210/299动态组呼 |
3.2 基于功能码的业务流程设计 |
3.2.1 功能码注册 |
3.2.2 功能码注销 |
3.2.3 功能寻址 |
3.3 基于多播承载的组通信业务设计 |
3.3.1 承载调用机制选择 |
3.3.2 业务流程设计 |
3.4 软件设计 |
3.4.1 MCVideo服务器软件架构 |
3.4.2 呼叫模块状态转移 |
3.4.3 传送控制模块状态转移 |
3.4.4 MCInformation软件架构 |
3.5 接口设计 |
3.5.1 MCI-1接口 |
3.5.2 MCI-2接口 |
3.5.3 MB2接口 |
3.5.4 MCx-1接口 |
3.6 本章小结 |
4 铁路视频业务的功能验证及性能评估 |
4.1 LTE-R静态测试平台搭建 |
4.2 铁路视频业务功能验证 |
4.2.1 基于位置的视频组呼业务 |
4.2.2 基于功能码的视频呼叫业务 |
4.2.3 使用预先分配的TMGI动态建立MBMS承载 |
4.3 铁路视频业务性能评估 |
4.3.1 视频呼叫建立时延 |
4.3.2 呼叫建立的时间分布 |
4.3.3 业务建立可靠性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全文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车载网络环境下交通拥堵事件信息传播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交通拥堵缓解与治理研究现状 |
1.2.2 车载网络中信息传输的研究现状 |
1.2.3 Petri网在城市交通系统建模中的应用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Petri网理论概述 |
2.1.1 基本Petri网 |
2.1.2 赋色Petri网 |
2.1.3 Petri网的性质和状态空间 |
2.2 Agent理论概述 |
2.2.1 Agent的概念 |
2.2.2 多Agent概念 |
2.2.3 Agent通信 |
2.2.4 Agent消息传输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CWM反向路由协议 |
3.1 反向路由协议RRP |
3.1.1 TCWM传播特点分析 |
3.1.2 反向路由协议设计 |
3.1.3 案例分析 |
3.2 反向路由方案性能分析 |
3.2.1 TCWM传播的性能评价 |
3.2.2 不同车流量下的性能对比 |
3.2.3 不同传播范围下的性能对比 |
3.2.4 系统达到稳态后的性能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通拥堵事件信息传播系统及CPN模型 |
4.1 TCEIDS介绍 |
4.1.1 TCEIDS框架 |
4.1.2 TCEIDS中的交互行为 |
4.2 TCEIDS中交互行为的CPN模型 |
4.2.1 颜色集及变量定义 |
4.2.2 TCWM生成子模型TCWMGM |
4.2.3 TCWM更新子模型TCWMUM |
4.2.4 TCWM转发子模型TCWMTM |
4.3 状态空间分析 |
4.3.1 TCWMGM的状态空间分析 |
4.3.2 TCWMUM的状态空间分析 |
4.3.3 TCWMTM的状态空间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JADE的 TCEDIS实现 |
5.1 JADE简介 |
5.1.1 JADE的优点 |
5.1.2 JADE的通信机制 |
5.1.3 JADE环境搭建 |
5.1.4 JADE中的Agent开发 |
5.2 TCEDIS设计 |
5.2.1 Vehicle Agent和 Intersection Agent |
5.2.2 TCWM、Location和消息模板 |
5.3 部署与实现 |
5.3.1 车-车交互仿真 |
5.3.2 车-交叉口交互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论文总结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多速率的无线移动Ad Hoc网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1.5 论文的结构和组织 |
第二章 无线移动Ad Hoc 网络与IEEE802.11 标准 |
2.1 Ad Hoc 网络的概述 |
2.2 IEEE802.11 标准的概述 |
第三章 多速率无线移动Ad Hoc 网中多播路由时延的最小化 |
3.1 引言 |
3.2 相关基本概念 |
3.3 最小化时延的多播路由问题的模型描述 |
3.4 最小化时延的多播路由DMDMR 的分布式算法 |
3.5 最小化时延的多播路由DMDMR 算法的性能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速率传输的无线移动Ad Hoc 网中的调度问题 |
4.1 引言 |
4.2 Ad Hoc 网络分组调度的基本内容 |
4.3 多速率分组调度问题的模型化 |
4.4 最高速率优先算法HRFWICB 和HRFWCB |
4.5 最高速率优先算法的模拟实验及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模糊Petri 网的无线移动Ad Hoc 网多速率单播路由 |
5.1 引言 |
5.2 Petri Net 和模糊Petri Net |
5.3 利用模糊Petri Net 对多速率传输的单播路由建立模型 |
5.4 期望介质访问时间EMVT 路由算法的具体步骤 |
5.5 期望介质访问时间EMVT 路由算法的性能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局域网中继算法 |
6.1 引言 |
6.2 网络编码简介 |
6.3 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机制的问题描述 |
6.4 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算法 RABNC 描述 |
6.5 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算法 RABNC 的分析 |
6.6 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算法 RABNC 的性能评价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贡献 |
7.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4)可靠多播协议PGM的分析及其Petri网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基本定义与概述 |
2.1 EPTN 的基本定义 |
2.2 PGM可靠传输协议的总体概述 |
3 PGM的具体机制分析及形式化描述 |
3.1 约定 |
3.2 源端 |
3.3 接收端 |
3.4 网元 |
4 结论 |
致谢: |
(5)可靠多播与安全多播的结合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可靠多播与安全多播的结合体系 |
2.1 基于IPSec在IP层实现安全多播 |
2.2 在应用中实现安全多播 |
2.3 安全多播协议中自包含可靠机制 |
2.4 可靠多播协议中自包含安全机制 |
2.5 两类协议结合使用 |
3 结论 |
(6)产品异地协同设计模式和支撑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CSCW 主要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共享工作空间下的协作模型的研究 |
2.1 CSCW 下的协同工作环境(PBCES) |
2.2 基于任务-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TRBAC |
2.3 协作模型在协同设计系统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协同CAD 造型技术的研究 |
3.1 协同设计工作机制 |
3.2 零件的参数化造型 |
3.3 基于WEB SERVICE 的分布式协同CAD 系统体系结构 |
3.4 基于多AGENT 的面向对象编程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图形数据对象一致性维护和并发控制策略 |
4.1 产品参数化特征 |
4.2 基于特征的并发控制算法的研究 |
4.3 系统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SCW 下的媒体通信及视频系统的设计 |
5.1 CSCW 下的群组通信模型 |
5.2 MPEG-4 视频传输 |
5.3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4 系统性能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协同设计的过程建模和性能分析 |
6.1 PETRI 网 |
6.2 模糊定时高级PETRI 网的研究 |
6.3 基于PETRI 网的工作流网的基本结构 |
6.4 利用PETRI 网建立模型的基本规则 |
6.5 模糊定时高级PETRI 网的协同工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组件的多媒体交互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远程多媒体交互系统的结构及其主要技术问题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ActiveX控件的系统结构 |
2.1 ActiveX技术简介 |
2.2 基于ActiveX控件的多媒体交互系统 |
2.2.1 基于ActiveX控件的多媒体交互系统的构成 |
2.2.2 基于ActiveX控件的多媒体交互系统的工作机制 |
2.2.3 基于ActiveX控件的多媒体交互系统的特点 |
2.3 ActiveX控件的打包和下载 |
2.3.1 为ActiveX组件打包 |
2.3.2 为ActiveX组件进行运行时刻授权 |
2.3.3 ActiveX组件的注册问题 |
第三章 多媒体信息的采集 |
3.1 多媒体技术 |
3.2 VFW开发平台 |
3.2.1 VFW开发平台的构成 |
3.2.2 VFW开发平台主要功能 |
3.3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概述 |
3.3.1 多媒体数据冗余 |
3.3.2 压缩算法分类 |
3.3.3 数字视频压缩标准 |
3.4 多媒体视频采集的具体流程 |
第四章 多媒体流的传输 |
4.1 网络多媒体业务特点 |
4.2 因特网传输协议 |
4.2.1 TCP/IP协议参考模型 |
4.2.2 TCP服务模型 |
4.2.3 TCP/IP协议对于传输可靠性的保证 |
4.3 多媒体流的传输框架 |
4.4 多媒体数据的网络传输 |
4.4.1 组播代理技术 |
4.4.2 中央单元的设计 |
4.5 关于多媒体数据传输延迟的探讨 |
4.6 多媒体信息传输中的缓冲区分配 |
第五章 多媒体会话的记录及回放 |
5.1 多媒体文件存储结构简介 |
5.2 Windows的多媒体文件处理功能 |
5.3 多媒体交互系统中多媒体会话的记录 |
5.4 多媒体同步 |
5.4.1 多媒体同步的分类 |
5.4.2 多媒体同步模型 |
5.5 多媒体会话回放中同步问题的实现 |
5.5.1 同步模型的描述 |
5.5.2 多媒体会话中同步问题的实现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8)分布虚拟环境中碰撞响应、分级兴趣管理及同步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分布式虚拟环境的概念及特征 |
1.1.1 分布式虚拟环境的概念 |
1.1.2 分布式虚拟环境的特征 |
1.2 基本概念 |
1.3 分布式虚拟环境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1.3.1 DIS |
1.3.2 HLA |
1.4 分布式虚拟环境的网络拓扑结构和模型数据存储方式 |
1.4.1 网络拓扑结构 |
1.4.2 模型数据存储方式 |
1.5 分布式虚拟环境的网络通信方式 |
1.6 分布式虚拟环境中的关键技术 |
1.6.1 同步控制 |
1.6.2 碰撞检测 |
1.6.3 兴趣管理技术 |
1.6.4 DR技术 |
1.7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7.1 论文的主要成果 |
1.7.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碰撞响应 |
2.1 碰撞响应的完全性和唯一性 |
2.2 分布式虚拟环境中碰撞检测的实现方法 |
2.2.1 集中实现 |
2.2.2 并行分布实现 |
2.3 面向对象的碰撞检测并行分布实现方法 |
2.3.1 面向对象碰撞检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
2.3.2 面向对象碰撞检测方法分析 |
2.3.3 基于时间戳的碰撞响应唯一性处理方法分析 |
2.4 基于时间戳的碰撞响应唯一性处理方法的改进算法 |
2.4.1 并行分布实现碰撞检测的Petri网模型 |
2.4.2 改进算法 |
2.4.3 ΔT值的选择 |
2.4.4 Δt值的选择 |
2.4.5 网络延迟的影响 |
2.5 仿真实验 |
2.6 小结 |
第3章 分级兴趣管理 |
3.1 相关工作 |
3.2 单级兴趣管理技术及分级兴趣管理技术实现方法 |
3.2.1 单级兴趣管理机制NPSNET |
3.2.2 分级兴趣管理机制Singhal |
3.3 ETLIM机制及性能分析 |
3.3.1 ETLIM机制 |
3.3.2 数据发送控制模块的实现方法 |
3.4 ETLIM机制的具体实现 |
3.5 仿真实验 |
3.6 小结 |
第4章 同步控制 |
4.1 同步控制算法的设计要求 |
4.2 基于同步控制的预测机制 |
4.2.1 基于同步控制的预测算法 |
4.2.2 已有预测机制分析 |
4.2.3 改进的基于同步控制的预测及恢复机制 |
4.2.4 改进的实现框架 |
4.2.5 扩展性分析 |
4.2.6 仿真实验 |
4.3 实体组同步控制 |
4.3.1 CIAO中的实体组同步控制机制 |
4.3.2 改进的实体组同步控制算法 |
4.3.3 健壮性分析 |
4.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抑制NACK技术与基于可靠主动结点的可靠多播通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Internet网的发展现状 |
1.1.1 TCP/IP协议 |
1.1.2 网络服务 |
1.2 使用多播通信的原因 |
1.3 面临的问题 |
1.3.1 反馈信息爆炸 |
1.3.2 重传范围 |
1.3.3 恢复负载 |
1.4 论文贡献 |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多描通信的基本技术 |
2.1 多播通信机制与功能描述 |
2.1.1 驿站到驿站(hop-by-hop) |
2.1.2 端到端 |
2.1.3 应用程序 |
2.2 多播通信协议设计问题 |
2.2.1 丢包相关性 |
2.2.2 差错控制:ARQ与FEC |
2.2.3 发送者启动与接收者启动 |
2.2.4 避免爆炸 |
2.2.5 结构组织 |
2.3 相关工作 |
2.3.1 全部反馈协议FF |
2.3.2 可伸缩多播通信SRM |
2.3.3 基于树的多播传输协议TMTP |
2.3.4 可靠多播传愉协议RMTP |
2.3.5 基于记录接收者可靠的多播通信LBRM |
2.3.6 多播文件传输协议MFTP |
2.4 小结 |
第三章 抑制NACK的定时器设置方法 |
3.1 概述 |
3.2 集成FEC技术 |
3.2.1 自动请求重传ARQ |
3.2.2 前向纠错FEC |
3.2.3 集成FEC |
3.3 抑制NACK技术 |
3.3.1 定时器设置方法 |
3.3.2 均匀分段 |
3.3.3 非均匀分段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可靠主动结点的可靠多播通信 |
4.1 概述 |
4.2 主动网络技术 |
4.2.1 主动网络的体系结构 |
4.2.2 安全性 |
4.2.3 高速主动网络 |
4.3 多播通信协议分层模型 |
4.4 RANRM协议描述 |
4.5 性能比较 |
4.6 RANRM性能分析 |
4.7 小结 |
第五章 RANRM协议的CPN模型 |
5.1 概述 |
5.1.1 Petri网定义 |
5.2 CPN定义及特性 |
5.2.1 基本定义 |
5.2.2 动态特性 |
5.3 RANRM的CPN模型 |
5.4 仿真分析 |
5.5 动态特性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RANRM协议的模拟实验 |
6.1 ANTS |
6.1.1 协议与封装体 |
6.1.2 主动结点 |
6.1.3 代码分发机制 |
6.2 RANRM模拟实验 |
6.2.1 封装体格式 |
6.2.2 缓存区设计 |
6.2.3 封装体丢失模型及传输延时模型 |
6.2.4 类设计 |
6.3 实验结果 |
6.4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参考资料 |
致谢 |
攻博期间作者论文、科研及着作 |
(10)基于机器学习的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安全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电力物联网终端安全风险分析 |
2.1 电力物联网的基本组成 |
2.2 协议安全风险分析 |
2.3 业务安全风险分析 |
2.4 应用安全风险分析 |
2.5 小结 |
3 电力工控协议的网络攻击报文生成技术 |
3.1 迁移学习和Seq2Seq模型 |
3.2 基于迁移学习的电力物联网攻击报文生成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小结 |
4 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业务安全监测技术 |
4.1 Petri网、过程挖掘和规则学习 |
4.2 基于过程挖掘的终端业务建模方法 |
4.3 基于规则学习的终端业务安全监测技术 |
4.4 小结 |
5 基于边信道的 DTU 和充电桩程序安全监测技术 |
5.1 边信道和LSTM |
5.2 基于边信道的的终端应用安全监测技术 |
5.3 实验结果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与参与的项目 |
四、可靠多播协议PGM的分析及其Petri网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TE-R的铁路关键任务视频的研究[D]. 王晴晴.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车载网络环境下交通拥堵事件信息传播系统的研究[D]. 程寒寒. 长安大学, 2020(06)
- [3]基于多速率的无线移动Ad Hoc网络的研究[D]. 王琦. 合肥工业大学, 2010(12)
- [4]可靠多播协议PGM的分析及其Petri网模型[J]. 陆正福,王敏.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4)
- [5]可靠多播与安全多播的结合体系研究[J]. 陆正福,王敏,李源.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 [6]产品异地协同设计模式和支撑环境研究[D]. 黄国言. 燕山大学, 2006(02)
- [7]基于组件的多媒体交互系统[D]. 于永新. 天津大学, 2004(01)
- [8]分布虚拟环境中碰撞响应、分级兴趣管理及同步控制研究[D]. 孙立新. 西南交通大学, 2002(02)
- [9]抑制NACK技术与基于可靠主动结点的可靠多播通信的研究[D]. 蔡洪斌. 电子科技大学, 2001(01)
- [10]基于机器学习的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安全监测技术研究[D]. 厉彦杰. 浙江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