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铁路运输品牌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黄雅琦[1](2021)在《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物流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
卢帆[2](2020)在《面向高质量发展的S局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
周之青[3](2020)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交通广告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交通广告是户外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商品经济传播的战略高地。但受制于媒介形式、创意表现以及效果测量等方面的制约,交通广告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环。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新的广告市场与营销环境悄然形成,在网络广告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交通广告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和交通产业的大力扶持,以及5G通信及技术及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交通广告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图景与发展机遇。一方面,LBS定位、Wifi探针以及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交通广告在创意、表现以及效果测量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这些技术的运用将推动交通广告的程序化和场景化发展,极大地提高广告效率和广告效果。基于新的时代背景,本研究在前人文献研究和掌握广告行业新动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交通广告所面临的时代机遇和挑战,并结合新4C营销法则提出围绕场景、内容、社群、连接四个层面展开的发展策略,这四个策略顺应了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潮流,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我国交通广告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5G的大门已然向我们打开,信息化社会与时俱新,尽管传播技术也在日渐演化,但作为广告传播的对象的人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却变得更加难以琢磨,他们一方面满足于各类信息的使用,一方面加大对广告信息的排斥,这使得交通广告的传播将更加复杂。但是,面对信息化的发展洪流,交通广告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投入,更需要技术的智慧改进,从而不断促进交通广告的信息化进程与健康发展。
金永祥[4](2020)在《铁路运输企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铁路行业公司制改革深化,为更好应对市场竞争、获得市场经济效益,对铁路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以上海局集团公司为例,通过分析近年上海局集团公司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和问题,提出加强铁路运输企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的对策措施,使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更好地适应公司制改革发展需要,为铁路科技进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邱铁鑫[5](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欧卓莹[6](2019)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海外高铁项目报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高铁建造以其突出的技术与成本等优势,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较高的认同与知名度。在“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高铁在“一带一路”战略开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中国高铁”不仅是“中国制造”的代表之一,而且是“一带一路”的战略重器。然而,中国高铁在跨国实践中,失败案例与负面报道频发。中国海外高铁项目多集中在东南亚区域为主,此论文将以东南亚地区的中国海外高铁报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议程构成与议题呈现,最后为中国高铁项目报道所处的媒体环境与议程情况作分析,为中国高铁海外报道的国际传播提供积极建议。笔者首先将新闻文本按照议题类别与利益相关者等进行系统的编码,选取中泰高铁进程受阻与雅万高铁进程缓慢这两个案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定量的文本分析与质性的案例分析结合的方法对东南亚媒体的报道和利益相关者议题呈现进行分析,从中回答了此论文提出的两个问题。研究发现,从内容议程来看,项目进度类议题是东南亚媒体对最关注的议题类型,政府与政府官员是中国高铁海外项目中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从属性议程来看,东南亚媒体的整体报道态度平衡,利益相关者以中立态度为主,专家与群众以负面态度为主;“国际外交”、“交通运输”、“商务发展”议题主要呈现较正面态度,“土地问题”、“竞标”、“成本”议题主要呈现负面态度。从议题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来看,外交类议题主要与专家学者、政府与政府官员呈现中度相关;项目进度类议题主要与企业、政府与政府官员呈现中度相关;商业经济议题主要与企业、政府与政府官员呈现中度相关;各个议题与非政府组织与行业组织的相关性偏低。东南亚国家的政府部门间的关系复杂,且群众、专家学者总体呈现负面倾向,表示中国海外高铁建设在国际传播中需要特别留意这些利益相关者,梳理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积极发挥自身传播力,参与到东南亚地区的媒体议程建构中。
刘宇[7](2019)在《政企关系视域下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研究》文中提出铁路行业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集公益性、竞争性、垄断性和半军事性特征于一身,具有属性多元、主体多重、功能多向的技术特征,铁路所提供的客货运输服务,是公众高度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十八大以来,重大领域的改革持续深化,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以更大的决心和定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型和市场主体成长,力图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改革实效。铁路作为服务国家战略,体现国家意志,保障国计民生,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改革的先行效应和示范意义非常突出。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铁路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接连出台深化改革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2019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已被列入全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在刚刚出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将“持续深化铁路改革,根据自然垄断行业的属性施行网运分开”,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地方层面也积极跟进,自2013年以来,先后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综合交通运输政策,或以“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的方式,加快推动地方铁路事业的发展,民众对铁路改革的期盼更是由来已久,汇聚形成了引领和推动铁路深改的强大合力,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有了更紧密的结合,铁路行业的改革就此进入窗口机遇期和政策调整活跃期。铁路行业的两大基本问题是改革与发展,而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企关系之于铁路行业的意义非同寻常,它影响铁路改革的进程,决定铁路发展的成色,既是基本前提,又是目标归宿,是各类问题、矛盾产生的总根源,也是寻求机制改革、模式改良和路径优化的价值依归。政企关系的转换调整是铁路行业的一个主命题,也是改革首先要做出回应的核心问题,以政企关系作为审视视角,有利于从更宏观的视域透视铁路行业的发展逻辑,从更具象的维度提出厘定政企权责,推进政企分开,科学配置权能的改革方案。受计划经济体制和“政企合一”模式影响,我国铁路长期施行国家统一管理、高度管制的运营模式。2013年3月,铁路“大部制”改革正式启动,铁道部被正式撤销,取而代之的是承担企业职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一中国铁路总公司;履行政策拟定、法规制定、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的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铁路局,由此奠定了铁路行业“三足鼎立”的组织机构格局,迈出了铁路深改的重要一步。政企关系的转换和重构,意味着铁路行业改革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对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全新要求,并为后续改革标定了价值起点,这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当前,我国铁路行业恰好处在2013年铁路政企分开改革的政策消化期和效应显现期。总体看,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推动下,政企不分的传统模式被瓦解,实现了组织形态和职能划转上的政企分开,改革的底层逻辑和动力机制得到根本重塑,以地方铁路局统一转制为现代经营型企业,铁路优质资产筹备股改上市,投融资领域引入多元资本,以及客货运输服务推出多项惠民举措等为标志,特别是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和行业主要指标的世界领先,是前期改革成果外化的集中体现,表明铁路行业的发展步入新阶段。尽管形式上基本实现了政企分开,但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安排、经费来源、财务清算、职能设置,外部的政府与铁路企业的关系依然保留了很重的行政隶属痕迹,具有近政府、远市场的特征,与改革初衷和外界预期还有不小的差距,根本症结就在于所实现的政企分开仅是低层次、局部化、不彻底的,诸如铁路行业治理模式转型、治理结构主体建设、治理行为规制等一系列重大核心问题,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铁路企业依然不具备独立完整、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地位,羸弱的自生能力,匮乏的造血机能,单一的投融资模式和巨额的债务压力,致使铁路行业内部各主体间权责杂糅、运行低效、管理混乱,暴露出行业治理的乱象,传统的运营模式和管理体制已难以为继,亟待以整体性视角进行重构。当前,如何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和改革红利,调适利益冲突,消除行业壁垒,破解发展瓶颈,统合治理力量,有效展现铁路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成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改革的典范,这是铁路行业深改和善治的关键,涉及到对铁路行业治理机制调整和改革动能转换的探讨,也是本文着墨最多,论证比重最大的部分。要有效回应上述问题,特别是着眼于政企关系转换的重大契机,寻求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优化升级,就要回归到对铁路所内生的三大主要矛盾的探讨上来,即国有性和市场化的矛盾,公共性和商业性,垄断性和可竞争性,第一个矛盾是铁路行业的主矛盾,也是后两者矛盾的产生根源。正是基于铁路总体国有化和部分竞争环节市场化的整体思路,为推动铁路行业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政企分开,推进铁路重组,触发包括组织机构、管理体制、运营模式、产权归属、投融资机制、财务清算模式等多方面的系统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铁路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因政企分开不到位、权责配置不科学、治理结构不完善所引致的困境,又羁绊了铁路发展的步履,倒逼改革要跳出传统的路径依赖,从建构和完善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角度寻求新的改革动力和治理机制。为此,本文引介域外多国铁路改革的宏观模式,以及优化铁路运输调度机制,扁平组织结构,改善国企运营模式的微观案例,作为我国铁路行业改革的经验借鉴;以推进政企实然分开为落脚点,按照铁路行业职能专业化、政策规范化、产权多元化、运营市场化、治理制度化、规制法治化的总体要求,通过厘定政企权责,深化协同合作,明确铁路国家所有权政策,理顺铁路产权关系,改善投融资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加强法治建设的优化进路,进而提出形塑和完善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系列优化路径,为深化铁路改革提供具体的行动策略和改进模式。论文共分为七章。导论部分,概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及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阐明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内容,归纳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一章 概念、理论工具和分析框架。本章对铁路行业、治理结构、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等主要概念进行解读;基于公共管理的研究视角,选取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物品理论、政府规制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并结合铁路行业的具体问题进行理论适用,对铁路行业政企双方的治权分享,公私合作的边界限度,公共属性的保障机制,政企关系的耦合机制,交易成本的产生机理进行解读,找到理论范式与问题论域的结合点;从内、外部治理结构两个维度,提出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宏观分析框架,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行业域、功能域、组织域的三种划分机制;外部治理结构侧重于明确国家与铁路、执政党与铁路、政府与铁路企业,以及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四重关系”,并依循研究、论证的内在逻辑,绘制了技术研究路线图。第二章政企关系: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审视角度。本章对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审视角度—政企关系,进行了全面阐释。围绕政企关系的概念意涵、转换形态、影响因素、演进脉络进行论证;聚焦政府与企业的力量对比,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的关系演化,影响政企关系形态的多维因素,分别建构了三个分析模型,揭示政企关系的生成逻辑、运行机理和一般规律;梳理了政企关系与我国铁路行业改革发展紧密的内在联系,对特定时期形成的“政企合一”、“政企分离”“政企分开”三种模式的特征进行逐一解析,并从政企分开的视角透视铁路行业加快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契机。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变迁。本章从历史的视角梳理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发展脉络。以改革开放为分野,在此之前,铁路行业的管理体制、组织架构和生产运营,基本照搬苏联模式,维持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对铁路统一管理、高度规制的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处于高度封闭僵化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行业的政策调整进入活跃期,按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逐步放松规制,打破行业垄断,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的基本思路,在厘定政企边界,激发企业活力,优化管理体制,改良运营模式,扁平组织机构,明晰产权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成果积累,推动铁路由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日益走向国家重大领域改革发展的前沿。第四章政企关系重构对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本章从治理理念、目标建构、治理原则、价值维度、现实意义等五个方面,明确政企关系重大调整对铁路行业治理结构所提出的明确要求,致力于在政企关系重构,铁路行业的改革条件、外部环境和目标导向同时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围绕铁路行业治理的相关主体,从党政善治、行业自治、厉行法治、多元共治的角度,描绘铁路行业治理结构应达致的理想状态。第五章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现实审视。本章重点审视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铁路行业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全景扫描,找准铁路的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从铁路行业宏观治理模式转型困难,中观治理结构主体缺失和微观治理行为失范等三个层面,论述现行铁路行业治理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体制羁绊、功能制约、执行壁垒、现实瓶颈四个方面揭示问题成因,由此引申说明加速铁路深改的紧迫性与重大意义,形成倒逼铁路改革发展的又一现实动力。第六章铁路行业治理结构改良优化的经验引介。本章重点引介域外国家铁路行业治理结构改良优化的经验,选取有启发性的实证案例,为推动我国铁路深改提供可资借鉴模式。重点介绍英国、瑞典的网运分离模式,日本的区域公司模式,美国的平行线模式,德国的民营化模式,以及俄罗斯的分步改革模式,从中吸取有益经验;同时,围绕铁路基础设施调度指挥、扁平组织结构,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改革重、难点的推进,专题引入调度公共化导向下的铁路组织结构建设,朔黄铁路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新加坡淡马锡公司运营模式三个实证案例,为促进我国铁路行业结构的优化完善提供宏观模式和微观实践的参考。第七章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完善的路径依归。本章是全文论证的落脚点和归宿,在基于前文对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历史沿革、现实审视、问题反思、原因剖析、经验借鉴的基础上,依循“铁路行业总体国有、局部竞争,政府减少规制,企业强化职能”的改进思路,聚焦推进政企分开这一基本前提,秉持立足我国国情,扎根铁路发展实际,突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等价值立场,分别从铁路行业职能厘定专业化、政策执行规范化、企业运营市场化、治理行为制度化、产权主体多元化、规制保障法治化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良策略和优化路径,通过科学划分政企权责,明确铁路国家所有权,优化铁路产权安排,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制度供给,夯实法治保障的实践进路,进一步规范和妥处国家与铁路、政府与铁路企业、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起权责明晰、协同配合、内涵丰富、体系合理、科学规范、法治保障的现代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结语和展望。铁路行业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在铁路改革发展中所形成的经验、模式和案例,都可迁移、推广到相关行业和关键领域中,为其他行业的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发挥铁路改革的引领示范作用,扩散铁路深改善治的正面效应,推动国家基础设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彭引[8](2019)在《基于PPP模式的铁路项目风险评价和风险分担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铁路建设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不断增长。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铁路里程要达到10万km以上,而要达到此目标,需要投入超过万亿元的资金。政府很难独自承担如此庞大的投资,为了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引入了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模式,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关系。而铁路建设中PPP项目具有结构复杂、利益相关方多、周期长以及经验不足等特点,其风险管理研究会比一般的铁路项目更复杂,科学的对铁路PPP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分担,是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本文为了使得我国铁路领域能够成功应用PPP模式,以此解决我国铁路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对铁路PPP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风险管理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首先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对铁路PPP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铁路PPP模式的特征以及在我国铁路领域应用的背景和优势;接着分析总结了铁路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其次,对风险进行全面识别,结合使用专家调查法和经验分析法总结出铁路PPP项目的风险清单,以此为风险评价指标,对比分析常用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选用灰色模糊理论,建立风险评价模型;之后,构建风险分担机制框架,确定风险分担的流程,以风险偏好系数为基础对风险进行初步分担,再应用不完全信息下讨价还价的博弈论,建立风险分担模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第一条民营资本控股的杭绍台PPP高速铁路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根据前文建立的灰色模糊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得出杭绍台高速铁路的风险评价等级为“中等”;基于风险偏好系数,对共担风险和单独承担的风险进行划分,并且根据前文构建的讨价还价博弈风险分担模型计算得出对10项共担风险,政府和私人部门分别需要承担的风险比例。分析得出的结果,给出风险防范建议,提升铁路PPP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本文对铁路PPP项目风险评价、分担的一系列研究,为我国铁路领域应用PPP模式提供了行动指导以及理论支持。
高天娇[9](2019)在《哈尔滨铁路广告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哈铁传媒为例》文中研究表明1979年以来,中国广告产业迅速发展且规模不断壮大,广告公司业务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全国广告产业的发展,铁路广告产业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了质的飞跃,中国铁路广告产业也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新媒体、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产业分散、规模弱小、集中度低、泛专业化等问题。哈尔滨铁路站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授权的唯一一家经营铁路车站、列车、道桥、建筑物等广告媒体资源的专业化公司。随着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市场化发展,哈尔滨铁路站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市场营销水平不断提升,如今已成为一家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广告企业。在中国广告产业迅速崛起不断开拓的背景下,公司的发展也面临着创新、营运等方面的挑战。本文针对哈尔滨铁路站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战略转型发展进行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网络搜集、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哈尔滨铁路广告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针对现存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将战略转型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论证。本文从哈尔滨铁路广告的发展趋势、企业优势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和阐述,确立了哈尔滨铁路站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战略转型的方法和基本战略;结合传统的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的优点并加入核心的创新要素,提出了实现战略转型的方法,实现企业创新战略发展。
张姣[10](2018)在《京沪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出行频率也随之增加,且对出行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就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客运产品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京沪高速铁路不仅是我国“八纵八横”主通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铁商业运营的标杆,对其客运产品设计进行研究不仅是京沪高速铁路本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能为对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设计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本文在对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设计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对京沪高铁的客流需求及通过能力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京沪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情况及其对通过能力的影响以及当前京沪高铁附加产品和形式产品的特点,从中总结出京沪高铁客运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解决跨线列车的开行条件研究以及客运产品的完整性和差异化设计两大问题。然后,对跨线列车开行条件进行了研究。在阐述了跨线列车与跨线客流输送方式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通过能力紧张、跨线客流需求大等京沪高铁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分析得出当前京沪高铁应该采取跨线直达与中转换乘相结合的方式来输送跨线客流,并逐步减少跨线列车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考虑因跨线列车开行产生的通过能力扣除及最终导致的收益损失,建立了基于企业运输收益的跨线列车开行条件模型;考虑中转换乘票价优惠系数,建立了基于旅客广义出行费用的跨线列车开行条件模型。以两个模型为基础,设计了基于跨线列车开行相对收益条件的京沪高铁跨线列车开行决策流程与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最后,从产品整体概念出发,对京沪高铁客运产品各个层面进行了系统设计。在核心产品面:运用跨线列车开行决策流程和方法,计算得出径路经由徐州东——蚌埠南区段,具备跨线直达列车开行相对收益条件的跨线OD点对;并针对列车开行种类单一问题,设计了相对丰富且区分度明显的本线列车种类。在附加产品方面:增加了相关服务环节来保证服务过程的完整性,并对所增加服务环节中的具体服务内容作了详细设计,同时加强了现有服务环节中服务内容的差异化设计。在票种票制方面:针对微观层面的旅客客运产品品质需求差异性提出根据客运产品品质采用分级计价;针对宏观客流规律中客流的时间波动规律提出可采用动态调整的票价策略;并分析京沪高铁实施票价优惠策略的必要性。综合考虑以上三个方面因素,设计了相应的综合定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京沪高铁票价体系,设计了票种系谱。在客运产品品牌方面:从品牌内涵出发,针对几类细分市场设计了相应产品品牌。
二、论铁路运输品牌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铁路运输品牌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3)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交通广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以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创新 |
第二章 交通广告的概念、类型与特征 |
第一节 交通广告的概念 |
第二节 交通广告的类型 |
一、根据交通工具分类 |
二、根据广告位置分类 |
三、根据广告形式分类 |
第三节 交通广告的特征 |
一、信息传达率高 |
二、广告植入性强 |
三、千人成本较低 |
四、场景价值凸显 |
第三章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交通广告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交通广告市场现状 |
一、市场规模平稳增长 |
二、户外市场占比下降 |
第二节 我国交通广告受众现状 |
一、受众基础规模庞大 |
二、下沉市场正在崛起 |
第三节 我国交通广告产业现状 |
一、交通媒体数字化趋势 |
二、场所方议价能力加强 |
第四章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交通广告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第一节 我国交通广告发展的挑战 |
一、媒介自身的局限 |
二、网络广告的分流 |
三、受众注意的转移 |
四、刻板印象的积淀 |
五、区域发展的差异 |
第二节 我国交通广告发展的机遇 |
一、广告投放程序化革新 |
二、广告信息差异化增强 |
三、广告创意沉浸式体验 |
四、广告效果数据化呈现 |
第五章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交通广告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建构场景思维借势传播 |
一、借助时间场景借势营销 |
二、利用空间场景创新营销 |
第二节 优化广告表现创意传播 |
一、7±2法则刺激短时记忆 |
二、ROI法则提高形式创意 |
第三节 聚焦社群偏好口碑传播 |
一、利用社群强化信息匹配 |
二、根据偏好强化价值认同 |
第四节 连接线上线下智慧传播 |
一、二次传播引发裂变效果 |
二、万物互联构建营销闭环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铁路运输企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概念内涵 |
1.1 科技创新 |
1.2 知识产权 |
1.3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关系 |
2 管理现状分析 |
2.1 制订管理办法,明确组织架构 |
2.2 加大宣传、奖励力度 |
2.3 承担国铁集团课题研究 |
2.4 差距与不足 |
3 存在问题 |
3.1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缺乏战略思维和长远考虑 |
3.2 科技管理制度亟须研究完善 |
3.3 科研设备、资金投入保障不够 |
3.4 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和关键核心知识产权数量不足 |
3.5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成果奖励力度不够 |
3.6 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
3.7 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不足 |
4 对策措施 |
4.1 强化知识产权导向,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保护意识 |
4.2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合同管理,严格规范权益归属 |
4.3 加大创新资金投入,遵守内在规律,开展无形资产评估 |
4.4 加大原创性自主创新项目研发支持力度,鼓励成果形成技术标准 |
4.5 加大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奖励力度 |
4.6 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信息平台 |
4.7 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专业队伍 |
5 结论 |
(5)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6)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海外高铁项目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阐释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高铁在新闻与传播领域的研究 |
1.2.2 议程设置 |
1.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问题 |
2.2 研究对象 |
2.2.1 确定研究对象 |
2.2.2 选取时间范围 |
2.2.3 样本统计情况 |
2.3 研究路径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本分析法 |
2.4.2 案例分析法 |
2.5 类目建构 |
2.5.1 类目建构与编码 |
2.5.2 信度检验 |
2.5.3 编码与统计工具 |
2.6 小结 |
第3章 东南亚媒体中的高铁报道议题 |
3.1 报道整体情况 |
3.2 报道内容 |
3.2.1 内容议程 |
3.2.2 属性议程 |
3.3 小结 |
第4章 媒体议程中利益相关者的议题呈现 |
4.1 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话语引用频次 |
4.2 不同利益相关者话语的所属议题 |
4.3 不同利益相关者与议题的相关性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海外高铁项目议题报道话语分化与案例分析 |
5.1 中国海外高铁线路报道的差异 |
5.2 雅万高铁项目进程受阻 |
5.3 中泰高铁项目的进程缓慢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内容议程:政府与政府官员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 |
6.2 属性议程:整体报道与议题态度平衡,个别议题与利益相关者存在明显倾向 |
6.3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议题类别与态度不同 |
6.4 对于中国高铁国际传播的建议 |
6.4.1 积极回应项目进度类议题报道,增加技术型议题报道 |
6.4.2 平衡各方利益相关者关注点,侧重态度负面的利益相关者 |
6.4.3 积极推广中国高铁形象“走出去”,树立高铁国际品牌 |
6.4.4 发挥国际传播能力,积极主动为中国高铁发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政企关系视域下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理论工具和分析框架 |
1.1 概念释义 |
1.1.1 铁路行业 |
1.1.2 治理结构 |
1.1.3 铁路行业治理结构 |
1.2 理论工具 |
1.2.1 治理理论 |
1.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2.3 公共物品理论 |
1.2.4 政府规制理论 |
1.2.5 委托代理理论 |
1.2.6 理论工具在铁路行业的适用 |
1.3 分析框架 |
1.3.1 我国铁路行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三域”划分 |
1.3.2 我国铁路行业外部治理结构的“四维”关系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政企关系: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审视角度 |
2.1 政企关系的意涵 |
2.1.1 政企关系的内涵释义 |
2.1.2 政企关系的类型划分 |
2.1.3 政企关系的转换形态 |
2.1.4 政企关系的影响要素 |
2.2 我国政企关系转型发展的历史变迁 |
2.2.1 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管制型”的政企关系 |
2.2.2 改革开放初期“间接引导型”的政企关系 |
2.2.3 体制转轨期“统分结合型”的政企关系 |
2.2.4 改革深化期“寻求平衡型”的政企关系 |
2.2.5 深度转型期“协作互助型”的政企关系 |
2.2.6 我国政企关系转型调整的内在规律 |
2.3 政企关系转换视域下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的发展演进 |
2.3.1 政企合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铁路的高度管制 |
2.3.2 政企分离:计划向市场转轨阶段铁路发展的过渡模式 |
2.3.3 政企分开:市场经济体制下铁路行业的现实状态 |
2.4 政企分开后铁路行业治理面临的重大契机 |
2.4.1 赋予铁路深改全新制度保障 |
2.4.2 加速铁路行业转型升级 |
2.4.3 凸显政企分开对铁路发展的激励效应 |
2.4.4 促进铁路行业治理环境更趋制度化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变迁 |
3.1 基于对铁路运输企业经营活力的有效激发:1978-1999年 |
3.1.1 铁路行业放权让利的改革尝试 |
3.1.2 实行全面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的改革尝试 |
3.1.3 地方铁路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初体验 |
3.1.4 首次启动铁道部机构改革 |
3.1.5 施行“资产经营责任制” |
3.2 基于对铁路行业管理体制的改良优化: 2000-2007年 |
3.2.1 “网运分离”、“主辅分离”的改革试点 |
3.2.2 撤销铁路分局扁平组织结构 |
3.2.3 铁路全行业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
3.3 基于对铁路安全责任事故的深度反思:2008-2012年 |
3.3.1 透视两起特大铁路责任事故的原因 |
3.3.2 铁路安全责任事故引发的负面影响 |
3.4 基于对实现铁路行业政企分开的纵深推进:2013-至今 |
3.4.1 铁路行业完成组织形态的政企分开 |
3.4.2 高速铁路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 |
3.4.3 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落地 |
3.4.4 铁路投融资体制持续优化 |
3.4.5 铁路企业公司制改革循序铺开 |
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行业转型发展述评 |
第四章 政企关系重构对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 |
4.1 重塑铁路行业治理理念 |
4.1.1 实施行业分类优化 |
4.1.2 有效引入市场竞争 |
4.1.3 坚持立法规制导向 |
4.1.4 保持渐进稳妥步调 |
4.2 建构铁路行业治理目标 |
4.2.1 形成有中国特色和体制优势的铁路行业治理体系 |
4.2.2 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铁路运输服务体系 |
4.2.3 推进全方位深层次的政企分开 |
4.2.4 坚持和完善党对铁路行业的绝对领导 |
4.3 明确铁路行业治理原则 |
4.3.1 铁路国有的原则 |
4.3.2 先行先试的原则 |
4.3.3 保持公益的原则 |
4.3.4 循序渐进的原则 |
4.4 衡量铁路行业治理效能的价值维度 |
4.4.1 党政善治是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价值取向 |
4.4.2 行业自治是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 |
4.4.3 厉行法治是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制度保障 |
4.4.4 多元共治是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运行机制 |
4.5 完善铁路行业治理的现实意义 |
4.5.1 针对现实问题和改革呼声的有力回应 |
4.5.2 优化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必然要求 |
4.5.3 适应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 |
第五章 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现实审视 |
5.1 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的实证分析 |
5.1.1 行业指标保持领先 |
5.1.2 铁路发展质效显着 |
5.1.3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铁路发展形势 |
5.2 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失衡的问题分析 |
5.2.1 铁路行业宏观治理模式转型不畅 |
5.2.2 铁路行业中观治理结构主体缺失 |
5.2.3 铁路行业微观治理行为无序失范 |
5.3 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运行阻滞的原因分析 |
5.3.1 体制羁绊:政企关系难以实然分开 |
5.3.2 功能制约:僵化的财务清算模式抑制企业成长 |
5.3.3 执行壁垒:铁路投融资机制改革优化受阻 |
5.3.4 现实瓶颈:铁路行业产权关系界定不清 |
第六章 铁路行业治理结构改良优化的经验引介 |
6.1 铁路行业治理结构改良的宏观模式 |
6.1.1 英国、瑞典的“网运分离”模式 |
6.1.2 日本的“区域公司”模式 |
6.1.3 美国的“平行线”模式 |
6.1.4 德国的“民营化”模式 |
6.1.5 俄罗斯的“渐进式”模式 |
6.2 铁路行业治理结构优化的微观案例 |
6.2.1 “调度公共化”导向下的铁路运输生产组织结构 |
6.2.2 “朔黄铁路”的管理体制创新 |
6.2.3 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的运营模式 |
6.3 铁路行业治理结构改良优化的经验启示 |
6.3.1 立足本国国情,凸显铁路特色 |
6.3.2 深化政企分开,科学厘定权责 |
6.3.3 注重法治先行,依靠政府支持 |
6.3.4 理顺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 |
第七章 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完善的路径依归 |
7.1 深入推进政企分开,促进铁路行业职能专业化 |
7.1.1 科学厘定政企权责,合理规范履职范围 |
7.1.2 保持铁路公益属性,推进政府职能回归 |
7.1.3 准确区分属性差异,有序实现“公商分离” |
7.1.4 创新铁路规制模式,提升行业规制实效 |
7.2 明确铁路国家所有权,推动铁路行业政策规范化 |
7.2.1 阐明内涵要义,准确把握铁路行业的国有属性 |
7.2.2 组建专门机构,加强铁路国家所有权政策的顶层设计 |
7.2.3 推进协同联动,完善铁路国家所有权政策的保障机制 |
7.3 厘清铁路产权关系,实现铁路行业产权多元化 |
7.3.1 明晰铁路行业内部产权关系 |
7.3.2 优化铁路行业产权安排 |
7.3.3 形塑铁路行业多元产权格局 |
7.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速铁路行业运营市场化 |
7.4.1 下放核心权力,赋予铁路企业主体地位 |
7.4.2 优化财务清算模式,拓宽铁路投融资渠道 |
7.4.3 循序放松价格管制,发挥价格机制正面功效 |
7.4.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优质资产股改上市 |
7.5 提升制度供给能力,推进铁路行业治理制度化 |
7.5.1 强化铁路行业激励约束机制 |
7.5.2 建立铁路行业利益协调机制 |
7.5.3 完善铁路行业公益补偿机制 |
7.6 全面加强法治建设,保障铁路行业规制法治化 |
7.6.1 尽快启动铁路基本法的专项修改 |
7.6.2 加强配套法规的协同配合 |
7.6.3 拟定针对高铁的专门法规 |
7.6.4 推进铁路公安机关管理机制改革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基于PPP模式的铁路项目风险评价和风险分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铁路PPP模式的适用性及风险管理研究 |
2.1 PPP项目的特征 |
2.1.1 PPP的来源与内涵 |
2.1.2 PPP项目的一般特征 |
2.1.3 铁路PPP项目的特征 |
2.2 PPP模式在铁路项目中的应用分析 |
2.2.1 铁路PPP模式的背景分析 |
2.2.2 铁路建设PPP模式的优势 |
2.3 PPP项目的风险分析 |
2.3.1 铁路PPP项目风险管理的含义 |
2.3.2 铁路PPP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铁路PPP项目风险评价研究 |
3.1 铁路PPP项目风险识别 |
3.1.1 风险识别的方法 |
3.1.2 风险识别的过程 |
3.1.3 确定风险清单 |
3.2 铁路PPP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3.2.1 常见风险评价方法综述 |
3.2.2 铁路PPP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3.2.3 灰色模糊理论的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 |
3.3 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3.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3.3.2 确定指标权重 |
3.3.3 评价灰类及白化权函数的确定 |
3.3.4 灰色评价系数及权矩阵计算 |
3.3.5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博弈论的铁路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的研究 |
4.1 风险分担机制构架 |
4.1.1 风险分担机制内涵 |
4.1.2 风险分担主体及利益博弈分析 |
4.1.3 风险分担的原则 |
4.1.4 风险分担框架 |
4.2 博弈论相关理论 |
4.2.1 博弈论的内涵 |
4.2.2 博弈模型的分类 |
4.3 风险的初步分担 |
4.3.1 模型的基本假设分析 |
4.3.2 基于风险偏好的风险初步分担 |
4.4 不完全信息下的风险分担博弈分析 |
4.4.1 海萨尼转换 |
4.4.2 基本假设 |
4.4.3 模型构建 |
4.4.4 模型求解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杭绍台PPP铁路风险评价和分担的案例分析 |
5.1 项目简介 |
5.1.1 项目概况 |
5.1.2 项目背景 |
5.2 项目风险评价 |
5.2.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5.2.2 风险评价计算 |
5.2.3 灰色评价系数及权矩阵计算 |
5.2.4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
5.2.5 结果分析 |
5.3 项目风险分担 |
5.3.1 风险的初步分担 |
5.3.2 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理论的风险分担 |
5.3.3 风险分担结果分析 |
5.4 风险防范建议 |
5.4.1 政府的风险防范建议 |
5.4.2 私人部门的风险防范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哈尔滨铁路广告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哈铁传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企业战略相关理论 |
2.1 PEST理论 |
2.2 SWOT理论 |
2.3 红海战略 |
2.3.1 红海战略概述 |
2.3.2 红海战略原则 |
2.4 蓝海战略 |
2.4.1 蓝海战略概述 |
2.4.2 蓝海战略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铁路广告业发展环境分析 |
3.1 哈尔滨铁路广告宏观环境分析 |
3.1.1 哈尔滨铁路广告业政治环境分析 |
3.1.2 哈尔滨铁路广告业社会环境分析 |
3.1.3 哈尔滨铁路广告业技术业务分析 |
3.1.4 哈尔滨铁路广告业市场经济分析 |
3.2 哈尔滨铁路广告行业环境分析 |
3.3 哈尔滨铁路广告竞争环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铁站车文化传媒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 |
4.1 资源优势与劣势 |
4.2 传播优势与劣势 |
4.3 影响力优势与劣势 |
4.4 哈尔滨铁路广告企业SWOT分析 |
4.5 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规划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铁站车文化传媒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
5.1 创新战略的设想 |
5.2 创新战略的实施 |
5.3 创新战略的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京沪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2.1 产品相关理论 |
2.2 客运产品内涵 |
2.2.1 客运产品定义 |
2.2.2 客运核心产品 |
2.2.3 客运附加产品 |
2.2.4 客运形式产品 |
2.3 高速铁路客运产品品质 |
2.4 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设计原则及流程 |
2.4.1 设计原则 |
2.4.2 一般设计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京沪高速铁路客运产品现状分析 |
3.1 京沪高速铁路概况 |
3.1.1 京沪高速铁路基本概况 |
3.1.2 京沪高速铁路客运需求分析 |
3.1.3 京沪高速铁路能力利用情况 |
3.2 京沪高速铁路核心产品分析 |
3.2.1 京沪高速铁路列车速度等级分析 |
3.2.2 京沪高速铁路跨线列车开行分析 |
3.2.3 京沪高速铁路本线列车开行分析 |
3.2.4 京沪高速铁路列车开行存在的问题 |
3.3 京沪高速铁路客运附加产品和形式产品分析 |
3.3.1 京沪高速铁路客运附加产品分析 |
3.3.2 京沪高速铁路客运形式产品分析 |
3.4 京沪高铁客运产品设计中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
3.4.1 跨线列车开行条件研究 |
3.4.2 客运产品完整性和差异化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京沪高速铁路跨线列车开行条件研究 |
4.1 京沪高速铁路跨线客流输送方式研究 |
4.1.1 跨线直达输送方式适用条件 |
4.1.2 中转换乘输送方式适用条件 |
4.1.3 京沪高速铁路跨线客流输送方式 |
4.2 京沪高铁跨线列车开行决策流程与方法研究 |
4.2.1 研究对象的说明及相关处理 |
4.2.2 跨线列车开行决策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量化 |
4.2.3 基于企业运输收益的跨线列车开行条件模型 |
4.2.4 基于旅客广义出行费用的跨线列车开行条件模型 |
4.2.5 京沪高速铁路跨线列车开行决策方法 |
4.3 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京沪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设计 |
5.1 京沪高速铁路核心产品设计 |
5.1.1 .跨线列车开行设计 |
5.1.2 本线列车开行设计 |
5.1.3 跨线列车和本线列车协调开行建议 |
5.2 京沪高速铁路附加产品设计 |
5.3 京沪高速铁路形式产品设计 |
5.3.1 票价体系 |
5.3.2 票种设计 |
5.3.3 品牌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论铁路运输品牌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物流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黄雅琦. 广西大学, 2021
- [2]面向高质量发展的S局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卢帆. 东南大学, 2020
- [3]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交通广告发展研究[D]. 周之青. 华侨大学, 2020(01)
- [4]铁路运输企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研究[J]. 金永祥. 中国铁路, 2020(05)
- [5]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6]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海外高铁项目报道研究[D]. 欧卓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7]政企关系视域下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研究[D]. 刘宇. 山东大学, 2019(09)
- [8]基于PPP模式的铁路项目风险评价和风险分担研究[D]. 彭引.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哈尔滨铁路广告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哈铁传媒为例[D]. 高天娇.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4)
- [10]京沪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设计研究[D]. 张姣.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