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尿白细胞计数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晨尿白细胞计数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一、晨尿白细胞计数对诊断尿路感染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马金玲[1](2021)在《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既往数据显示,大肠埃希菌为尿路感染的常见致病菌[1]。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后如果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病原体有可能沿着尿道发生上行感染,导致肾脏损伤,甚至发生肾功不全、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早期对尿路感染做出明确诊断,及时给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吴亚丽[2](2021)在《尿常规亚硝酸盐 白细胞酯酶检测和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尿路感染(UTI)又称为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对细菌侵入引起的炎性反应,且患者常伴有菌尿与脓尿[1]。研究表明[2]:某些泌尿系统存在革兰阴性杆菌,以将尿中蛋白质代谢产物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U-NIT),检测尿液中U-NIT能快速、间接的知晓泌尿系细菌感染情况。研究表明:白细胞酯酶(LE)在健康人体中表达水平较低,当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多核白细胞的趋化性在炎性病灶中聚集,而释放大量LE,可辅助临床诊断[3]。因此,本研究以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对象,探讨尿常规UNIT、LE检测联合细菌计数在UTI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报告如下。

陈黎黎,李俊华,王发龙[3](2021)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采用尿常规检验方法完成尿路感染诊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60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试验组诊断研究;同时间段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60名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参照组诊断研究;两组研究对象在临床均采用尿常规检验方式完成尿路感染诊断操作;比较最终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亚硝酸盐阳性率以及白细胞计数。结果试验组60例尿路感染患者完成尿常规检验后,共48例患者尿液细菌培养获得阳性结果,达到80.00%阳性率;参照组60名健康体检人员完成尿常规检验后,0例患者尿液细菌培养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0%;试验组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80.00%)高于参照组(0%)(P <0.05);47例患者亚硝酸盐最终获得阳性结果,达到78.33%阳性率;参照组60名健康体检人员完成尿常规检验后,0例患者亚硝酸盐最终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0%;试验组亚硝酸盐阳性率(78.33%)高于参照组(0%)(P<0.05);试验组白细胞计数(5.99±1.33)个/HP多于参照组白细胞计数(0.45±0.13)个/HP(P <0.05)。结论尿常规检验工作有效开展,可使患者尿路感染诊断效果获得显着提升,对于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亚硝酸盐阳性率可以显着提高,有效明确白细胞计数,充分证明了尿路感染诊断运用于尿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杨琳雅[4](2021)在《单中心儿童尿源性脓毒症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泌尿系感染在儿童常见,尿源性脓毒症是由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但目前对儿童尿源性脓毒症的临床研究较有限,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单中心尿源性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探索儿童尿源性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并分析重症尿源性脓毒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提高对儿童尿源性脓毒症的临床认识,为早期识别重症尿源性脓毒症、避免慢性肾脏病等不良预后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统计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诊断尿源性脓毒症的住院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病情符合脓毒症或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者为重症组;符合SIRS诊断标准者为轻症组;研究以下内容:1.单中心尿源性脓毒症患儿临床特征;2.重症尿源性脓毒症的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1.单中心尿源性脓毒症患儿临床特征分析本研究共纳入125名尿源性脓毒症患儿,3例(2.4%)脓毒性休克,38例(30.4%)脓毒症,84例(67.2%)SIRS患者;未出现死亡患者。年龄分布以1~12月龄居多(65%);性别以男性居多(54.4%);7.2%患儿存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膀胱输尿管反流是尿源性脓毒症中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畸形;尿源性脓毒症患儿尿液及血液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均为大肠埃希菌,尿培养对多种药物耐药率高于普通泌尿系感染,且产ESBLs率更高。2.重症尿源性脓毒症的多因素logistics分析(1)重症组与轻症组比较:重症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CT、血小板计数、NK细胞比率、白蛋白、总GFR较轻症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INR、PT、APTT及D-二聚体、降钙素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谷氨酰基转移酶、尿素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构建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之比(PLR)升高(OR=1.022,95%CI 1.007~1.037,P=0.003)、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升高(OR=3.698,95%CI 1.395~9.805,P=0.009)及NK细胞比率降低(OR=0.775,95%CI0.653~0.919,P=0.004)是重症尿源性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效能最佳,回归方程为logit(P)=-14.546+0.022×PLR+1.308×MPV-0.255×NK%,该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867,敏感度65.5%,特异度为96.4%。结论1.单中心尿源性脓毒症患儿临床分析(1)尿源性脓毒症是儿童脓毒症的病因之一,多发生于小于一岁以及男性患儿,约1/3患儿表现为重症,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畸形是膀胱输尿管反流。(2)尿源性脓毒症患儿尿液及血液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均为大肠埃希菌,且尿培养耐药率高于普通泌尿系感染。2.重症尿源性脓毒症的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构建重症尿源性脓毒症logistics回归模型,当预测概率值≥0.68,则判断为重症尿源性脓毒症,当预测概率<0.68则为轻症。

李伦,王兵,张丽娜,袁小强[5](2021)在《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尿细菌培养结果为标准,分析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单一使用及联合使用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结果:尿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两种方法单一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诊断尿路感染,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有助于及时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田翠萍,王文渊,郭芳芳[6](2021)在《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尿常规检测对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太原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50例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均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现象。另抽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尿常规检查,观察两组细菌培养结果、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尿白细胞酯酶。结果研究组白细胞计数≤25×109/L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25个×109/L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亚硝酸盐阳性率(96.00%,48/50)高于对照组(0.00%,0/50),亚硝酸盐阴性率(10.00%,5/50)低于对照组(100.00%,50/50),P<0.05。研究组尿白细胞酯酶阳性率(90.00%,45/50)高于对照组(0.00%,0/50),尿白细胞酯酶阴性率(10.00%,5/50)低于对照组(100.00%,50/50),P<0.05。研究组细菌培养阳性率(96.00%,48/50)高于对照组(0.00%,0/50),细菌培养阴性率(4.00%,2/50)低于对照组(100.00%,50/50),P<0.05。结论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应用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较高,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临床医生提供较准确的数据,便于临床医生诊断病情。

金文[7](2021)在《郭立中教授从温阳辨治尿路感染的临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郭立中教授从温阳论治尿路感染的病案为研究对象,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其个人经验,探讨郭立中教授从温阳论治尿路感染的辨证思路及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郭立中教授2012年7月到2021年2月门诊诊治的尿路感染病案,运用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系统,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构建郭立中教授从温阳辨治尿路感染的数据库。运用spss25.0数据分析软件和Microsoft Excel 16数据处理系统,对病案的临床症状、舌象、脉象、病机和用药等进行频数频率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50例患者162诊次的病案。50例患者中,男性8人,女性42人。年龄最大76岁,最小12岁,40岁以上患者占比最高,达78%。症状分布方面,全部病案中,症状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是尿频(66.67%)、寐差(35.19%)、疲乏(33.95%)、腰酸(32.27%);温通利湿法病案中,症状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是尿频(57.35%)、怕冷(5.29%)、尿痛(30.88%)、寐差(29.41%)、疲乏(25.00%);温中化湿法病案中,症状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是尿频(66.67%)、疲乏(60.00%)、腰酸(53.33%)、胃胀(46.67%)、纳差(36.67%);潜阳封髓法病案中,症状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是尿频(76.56%)、尿急(48.44%)、寐差(45.31%)、尿灼热(45.31%)、腰酸(32.81%)。舌象分布方面,全部病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舌象依次是苔薄白(44.44%)、舌红(22.22%)、舌暗红(17.90%)、舌淡红(16.67%)、苔白腻(16.67%);温通利湿法病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舌象依次是苔薄白(44.12%)、苔白腻(23.53%)、舌红(19.12%)、舌淡红(19.12%)、舌暗红(16.18%);温中化湿法病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舌象依次是苔薄(40.00%)、舌暗(23.33%)、舌暗红(16.67%)、舌红(16.67%)、舌淡(13.33%);潜阳封髓法病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舌象依次是苔薄白(46.88%)、舌红(28.12%)、舌暗红(20.31%)、舌淡红(17.19%)、苔黄腻(14.06%)。脉象分布方面,全部病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脉象依次是虚脉(42.59%)、紧脉(36.42%)、细脉(36.42%)、沉脉(27.78%);温通利湿法病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脉象依次是紧脉(66.18%)、虚脉(30.88%)、沉脉(29.41%);温中化湿法病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脉象依次是虚脉(53.33%)、紧脉(40.00%)、细脉(30.00%);潜阳封髓法病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脉象依次是细脉(51.56%)、虚脉(50.00%)、沉脉(26.56%)。病机分布方面,全部病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病机依次是水失气化(19.75%)、脾肾阳虚(18.52%)、阳虚阴浮(16.05%)、心肾不交(14.20%)、寒湿凝滞(13.58%)、真阳下虚(13.58%);温通利湿法病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病机依次是水失气化(44.12%)、邪伏太阳(19.12%)、肾阳下虚(14.71%);温中化湿病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病机依次是脾肾阳虚(96.67%)、寒湿中阻(53.33%)、寒湿凝滞(43.33%);潜阳封髓法病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病机依次是阳虚阴浮(40.62%)、心肾不交(35.94%)、真阳下虚(34.38%)。用药分布方面,全部病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依次是砂仁(82.10%)、炙甘草(69.14%)、生姜(67.90%)、制附片(62.96%)、朱茯神(59.88%)、桂枝(58.02%)、肉桂(53.70%)。温通利湿法病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依次是桂枝(95.59%)、生姜(80.88%)、朱茯神(70.59%)、砂仁(61.76%)、生白术(51.47%)、苍术(48.53%);温中化湿法病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依次是砂仁(100.00%)、生白术(100.00%)、制附片(100.00%)、桂枝(96.67%)、法半夏(96.67%)、白豆蔻(96.67%)、丁香(93.33%)、炙甘草(90.00%)、生晒参(83.33%);潜阳封髓法病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依次是黄柏(100.00%)、肉桂(100.00%)、砂仁(96.88%)、知母(90.62%)、淫羊藿(89.06%)、炙甘草(82.81%)。结论:通过本组病案研究结合人工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郭立中教授运用温阳法治疗尿路感染的患者以中老年女性居多。2适用于温阳法的尿路感染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寐差、疲乏、腰酸、尿急,舌淡红或暗,苔薄白或白腻,脉虚细紧。3温阳法适用的病机主要有寒湿内盛,水失气化;脾肾阳虚,寒湿中阻;阳虚阴浮。4郭立中教授从温阳辨治尿路感染以温通利湿、温中化湿、潜阳封髓三法为主。温通利湿法适用于寒湿偏于上焦,兼有表实者,选方以桂枝法加减;温中化湿法适用于寒湿偏于中焦者,选方以丁蔻理中汤加减;潜阳封髓法适用于真阳下虚,阴火外浮者,选方以潜阳封髓丹合滋肾通关丸加减。

魏国奇[8](2020)在《尿常规检测对尿路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尿常规检测对尿路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测与尿液培养法、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联合检测,对比尿常规检测和3种方式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75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3种方式联合检测共检出阳性患者31例,阳性率为41.33%;革兰阴性球菌患者比例显着高于革兰阳性球菌患者比例。75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尿常规检测中,白细胞计数检测阳性患者9例、细菌计数检测阳性患者21例、亚硝酸盐检测阳性患者17例;细菌计数检测的诊断符合率最高,为73.33%,白细胞计数和亚硝酸盐检测的诊断符合率也较高,均为68.00%。结论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与各检测方式的阳性率及准确度并无较大差异,尿常规各观察指标联合检测时可有效提升对尿路感染患者检测的科学性、有效性。

许惠榕,曾瑞聪[9](2020)在《尿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分析法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尿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分析法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分析法检测398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样本。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生化指标(细菌计数、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水平,以尿细菌培养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单独和联合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398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的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尿路感染率为51.76%(206/398),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率为41.26%(85/206),革兰阴性菌感染率为58.74%(121/206);尿干化学分析法诊断的亚硝酸盐阳性率高于尿沉渣分析法,细菌计数阳性率低于尿沉渣分析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白细胞计数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干化学分析法联合尿沉渣分析法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高于两者单项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干化学分析法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高于尿沉渣分析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干化学分析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均优于尿沉渣分析法,必要时可联合检测以提高诊断效能,改善预后。

王晓英,葛瑛,马小军[10](2020)在《尿常规及尿培养与尿路感染诊断相关性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诊断延误或治疗不当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尿液检测对尿路感染诊断至关重要,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干化学法检测联合尿液流式细胞仪的尿常规以及尿培养。本文重点讨论干化学检测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尿液有形成分与尿培养结果的解读及其与尿路感染诊断的相关性,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二、晨尿白细胞计数对诊断尿路感染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晨尿白细胞计数对诊断尿路感染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NIT、LEU阳性率比较
    2.2 两组白细胞计数、细菌定量比较
    2.3 两组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2)尿常规亚硝酸盐 白细胞酯酶检测和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疑似UTI患者尿液培养及病原菌构成比:
    2.2 UTI感染及非感染患者尿常规结果比较:
    2.3 U-NIT、LE联合细菌计数在尿路感染患者中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3)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亚硝酸盐阳性率比较
    2.2 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比较
3 讨论

(4)单中心儿童尿源性脓毒症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入选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分组方法
        1.1.4 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资料收集
        1.2.2 检查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单中心尿源性脓毒症患儿临床分析
        2.1.1 尿源性脓毒症患儿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
        2.1.2 尿源性脓毒症患儿病原菌特点分析
        2.1.3 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经验性用药情况分析
    2.2 重症尿源性脓毒症的多因素logistics分析
        2.2.1 重症尿源性脓毒症一般情况及临床特点的单因素分析
        2.2.2 重症尿源性脓毒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
3 讨论
    3.1 单中心尿源性脓毒症患儿临床分析
        3.1.1 尿源性脓毒症患儿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
        3.1.2 尿源性脓毒症神经系统受累情况
        3.1.3 尿源性脓毒症患儿泌尿系统畸形情况
        3.1.4 尿源性脓毒症尿液病原学特点
        3.1.5 尿源性脓毒症血液病原学情况
        3.1.6 尿源性脓毒症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3.2 重症尿源性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3.2.1 重症尿源性脓毒症的白细胞消耗
        3.2.2 NK细胞比率下降是重症尿源性脓毒症的危险因素
        3.2.3 重症尿源性脓毒症红细胞减少
        3.2.4 重症尿源性脓毒症血小板减少
        3.2.5 MPV升高是重症尿源性脓毒症的危险因素
        3.2.6 PLR升高是重症尿源性脓毒症的危险因素
        3.2.7 重症尿源性脓毒症PCT升高
        3.2.8 重症尿源性脓毒症肝功能的变化
        3.2.9 重症尿源性脓毒症的肾功能损害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发热性泌尿系感染后肾瘢痕形成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仪器设备
        1.2.2 尿干化学法
        1.2.3 尿沉渣法
        1.2.4 尿细菌培养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尿干化学法诊断尿路感染阳性标准
        1.3.2 尿沉渣法诊断尿路感染阳性标准
        1.3.3 尿细菌培养阳性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3 讨 论

(7)郭立中教授从温阳辨治尿路感染的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文献研究
    1. 西医学对尿路感染的认识
        1.1 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
        1.2 病因与发病机制
        1.3 诊断与治疗
    2. 中医学对尿路感染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治法
    3. 温阳理论溯源
第二部分 病案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医案资料来源
        2.2 纳入排除标准
        2.3 医案信息采集方法
        2.4 医案的预处理
        2.5 医案信息处理方法
        2.6 医案数据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统计结果
        3.2 病案共性数据结果
        3.3 温通利湿法
        3.4 温中化湿法
        3.5 潜阳封髓法
    4. 讨论
        4.1 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4.2 郭立中教授运用温阳法论治尿路感染的立法依据
        4.3 温阳法运用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 典型验案选
    1. 温通利湿法案
    2. 温中化湿法案
    3. 潜阳封髓法案
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尿常规检测对尿路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尿常规检测
        1.2.2 尿液培养法
        1.2.3 尿沉渣法
        1.2.4 尿干化学法
    1.3 诊断标准
    1.4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尿液培养法、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联合检测结果
    2.2 尿常规检测结果
    2.3 尿常规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
3 讨论

(9)尿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分析法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尿细菌培养结果
    2.2 两种检测方法的生化指标阳性率比较
    2.3 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效能的比较
3 讨论

四、晨尿白细胞计数对诊断尿路感染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 马金玲.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1(06)
  • [2]尿常规亚硝酸盐 白细胞酯酶检测和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J]. 吴亚丽. 山西医药杂志, 2021(14)
  • [3]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有效性研究[J]. 陈黎黎,李俊华,王发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11)
  • [4]单中心儿童尿源性脓毒症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D]. 杨琳雅.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5]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J]. 李伦,王兵,张丽娜,袁小强.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0)
  • [6]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田翠萍,王文渊,郭芳芳. 中国实用医刊, 2021(09)
  • [7]郭立中教授从温阳辨治尿路感染的临床经验研究[D]. 金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尿常规检测对尿路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J]. 魏国奇. 中国医药指南, 2020(29)
  • [9]尿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分析法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比较[J]. 许惠榕,曾瑞聪. 中国民康医学, 2020(16)
  • [10]尿常规及尿培养与尿路感染诊断相关性探讨[J]. 王晓英,葛瑛,马小军. 中华内科杂志, 2020(07)

标签:;  ;  ;  ;  ;  

晨尿白细胞计数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