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粉和粉碎颗粒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粗粉和粉碎颗粒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一、粉料和碎粒料对肉用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胡旭旭,黄艳娜[1](2021)在《全价颗粒饲料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全价颗粒饲料除营养全面外,还能提高动物采食量,并具有饲喂操作简便,减少粉料抛撒浪费,减少饲喂过程中的营养分级,以及能够有效利用多种饲料资源等优点。本文拟就全价颗粒饲料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张军,张悦,杨海明[2](2020)在《不同料型对雏鹅生长性能不同料型对雏鹅生长性能、小肠组织形态和脂类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料型对雏鹅生长以及脂类代谢的影响。选取同一批出雏体重接近的1日龄扬州鹅公雏1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饲喂粉料与颗粒料,饲料配方相同。每周统计每个重复的采食量。28日龄称重,从每个重复随机取2只鹅,用于血清生化指标、小肠组织形态、脂肪代谢指标等测定。结果显示:与饲喂粉料相比,颗粒料显着提高28日龄雏鹅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着降低料重比(P<0.05);颗粒料显着降低胰腺指数和肌胃指数(P<0.05);颗粒料极显着降低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1),极显着提高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1),具有提高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趋势(P>0.05);颗粒料显着提高血清中胆固醇含量(P<0.05),显着提高肝脏中肝脂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脂肪酸合成酶活性(P<0.05)。研究表明,饲喂颗粒料可以促进雏鹅脂类代谢,提高生长性能。

张悦[3](2020)在《不同料型对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一般情况下,颗粒料的制作可以提高饲料淀粉糊化度,降低饲料中抗性淀粉含量,且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随着家禽养殖集约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饲料产业的发展,颗粒料已经在肉鸡和肉鸭生产中广泛使用。长期以来,肉鹅养殖方式较为粗放,养殖技术水平偏低,肉鹅的养殖基本都是采用原粮和粉料,已经阻碍了肉鹅集约化饲养管理的进程。为此,本试验旨在研究颗粒料对肉鹅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回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期为颗粒料在肉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选取同一批出雏、体重接近的1日龄扬州鹅公雏240只,随机分为4组(试验Ⅰ组-Ⅳ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Ⅰ组、试验Ⅱ组1-28日龄均饲喂粉料,29-70日龄分别饲喂粉料、颗粒料;试验Ⅲ组、试验Ⅳ组1-28日龄均饲喂颗粒料,29-70日龄分别饲喂粉料、颗粒料。各组各阶段饲料配方相同。试验鹅自由采食、饮水。每周统计每个重复的采食量;28日龄、70日龄空腹称重;从每个重复随机取4只鹅,其中2只用于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另外2只用于小肠组织形态、肌肉品质、脂肪代谢指标和回肠微生物区系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1-28日龄,饲喂颗粒料显着提高仔鹅平均日增重(P<0.05);颗粒料组鹅料重比相比粉料组降低了 15.8%(P<0.05);两组试验鹅平均日采食量无显着差异(P>0.05)。1-70日龄,试验Ⅳ组鹅的平均日增重显着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鹅的料重比相比试验Ⅰ组分别降低了 7.8%和7.4%(P<0.05),各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着差异(P>0.05)。2.不同料型对70日龄仔鹅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未产生显着影响(P>0.05);试验Ⅳ组鹅腹脂率极显着高于试验Ⅰ组(P<0.01)。3.28日龄时,颗粒料组鹅血清中胆固醇含量显着高于粉料组(P<0.05);肝脏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显着高于粉料组(P<0.05);颗粒料组鹅肝脏中肝脂酶(HL)、乙酰辅酶A羟化酶(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显着高于粉料组(P<0.05);胰腺中激素敏感脂肪酶(HSL)活性比粉料组提高17.5%(P<0.05)。70日龄时,试验Ⅳ组鹅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显着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鹅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活性(FAS)极显着高于试验Ⅰ组(P<0.01),腹脂中脂蛋白酯酶(LPL)活性极显着高于试验 Ⅰ组(P<0.01)。4.前期的料型未对70日龄仔鹅肠道微生物区系造成显着影响;70日龄时,与饲喂粉料相比,饲喂颗粒料可显着提高仔鹅回肠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柔壁菌门和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显着提高乳杆菌、短波单胞菌、粪产碱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P<0.05);饲喂颗粒料对仔鹅回肠菌群多样性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与粉料相比,饲喂颗粒料可以促进仔鹅生长,降低料重比;饲喂颗粒料可以提高仔鹅血清、肝脏、胰腺和腹脂中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含量及关键酶活性;饲喂颗粒料可以提高仔鹅回肠中有益菌的相对丰度,提高菌群多样性。

范振港,陈东,王祚,闫景彩,仇慧静,宋阳,朱媚,刘康,沈维军[4](2020)在《粉碎、制粒工艺对饲料营养成分和单胃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配合饲料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的接收、初清、粉碎、配料、混合、制粒、膨化、成品称重打包等主要工段,各工段对配合饲料质量和动物的生产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综述了工艺流程中粉碎、制粒2个关键环节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对部分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何欢[5](2019)在《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在养猪生产中,有关猪饲料一般集中于不同饲料营养水平或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等方面研究,对于不同饲料形态在断奶仔猪中研究多集中于生产性能、腹泻率、发病率等方面,很少研究不同形态饲料对断奶仔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膳食纤维有益于生理作用已被人们所关注。本论文旨在研究不同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以及表观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目的是评价断奶仔猪采食不同饲料类型的差异性以及在仔猪日粮添加膳食纤维的可行性。试验由两部分组成。试验一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28日龄杜×长×大仔猪168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分别饲喂粉料基础日粮、颗粒料基础日粮和粉料基础日粮+2g·kg-1膳食纤维。整个试验期为35天,其中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28 d。试验结果表明:粉料、颗粒料和日粮中添加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粪中营养物质含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影响。试验二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8日龄杜×长×大仔猪168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分别饲喂粉料基础日粮、颗粒料基础日粮和粉料基础日粮+2g·kg-1膳食纤维。整个试验期为35天,其中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28 d。试验结果表明:粉料、颗粒料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14 d血清中甘油三酯、球蛋白、总蛋白、丙二醛、白介素-1 β、白介素-6和白介素-10的含量,白球比和总抗氧化能力没有显着影响(P>0.05),且对28 d血清中葡萄糖、球蛋白、白介素-1 β和白介素-10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没有显着影响(P>0.05);与粉料和颗粒料相比,膳食纤维显着降低14 d血清中葡萄糖、白蛋白和总胆固醇含量(P<0.05),显着降低28 d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白蛋白、总蛋白和白介素-6的含量,以及白球比(P<0.05),显着提高14 d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显着提高14 d和28 d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在14 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28 d血清尿素氮和丙二醛含量方面,粉料、颗粒料和膳食纤维相互之间有显着影响(P<0.05)。

黄炎坤,王鑫磊,张立恒,韩占兵,范佳英,刘健[6](2018)在《控制饲喂方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研究控制饲喂方法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科宝肉鸡公雏240只,随机分为4组,试验1组在1020日龄按自由采食量的85%控制喂料量,试验2组在1525日龄按自由采食量的85%控制喂料量,试验3组在1323日龄按自由采食量的80%控制喂料量,对照组自由采食,测定各组肉鸡的周末体重、成活率、饲料效率、屠宰率和胸腺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42日龄平均体重试验1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1组和试验3组的成活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的成活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饲料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胸腺指数显着低于试验1组(P<0.05),极显着低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P<0.01);各组之间的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适当限制喂料量会造成肉鸡出栏体重的降低,但是能够提高其成活率和饲料效率。

钟丽梅[7](2016)在《不同饲料形态下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旨在研究两种饲料形态下,5种不同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消化器官发育、消化道形态及功能、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并根据二次回归模型估测不同饲料形态下小麦的适宜粉碎粒度。试验采用2X5因子设计,2是指两种饲料形态[粉料(M)和颗粒料(P)];5是指分别通过五种孔径的筛片[S(2、4、6、8、10mm)]粉碎的5种粉碎粒度的小麦,试验饲粮为小麦-豆粕型。试验期为1~42d,分1~21d和22~42d两阶段饲喂。结果表明:(1)试验各阶段,饲喂粉料的肉鸡平均采食量(AFI)和体增重(BWG)低于颗粒料组(P<0.05);1~21d及22~42d料肉比(F/G)高于颗粒料组(P<0.1)。粉料饲喂组,19~21d粗蛋白(CP)、40~42d粗脂肪(EE)利用率小于颗粒料组(P<0.01,P<0.05)。粉料和颗粒料中小麦粉碎粒度分别为2mm和4mm时,能得到最高的BWG和最低的F/G。饲喂粉料时,肉鸡39~41d粗脂肪(EE)、干物质(DM)、表观代谢能(AME)利用率随着小麦粉碎粒度的增大呈线性递减(P<0.05)及二次曲线关系(P=0.06,P=0.03,P=0.05)。饲喂颗粒料时,1~21d BWG随着粉碎粒度的增大有先增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关系;两种形态下,F/G都有随粉碎粒度的增大而线性递增及二次曲线关系(P<0.1)。粒度和形态对42d血糖含量存在显着的交互效应(P<0.05),饲喂粉料时,血糖随小麦粒度增大而递减;饲喂颗粒料时则递增。42d颗粒料血糖含量随粉碎粒度增大呈线性提高及先增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2)饲喂粉料组,肉鸡21d和42d肌胃和胰脏指数、21d肠道质量及长度指数均高于颗粒料组。饲料形态和小麦粒度对21d肌胃、42d肝脏指数及21d盲肠质量指数有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P=0.03),即饲喂粉料肉鸡21d肌胃和42d肝脏指数随着粉碎粒度增大而递增,饲喂颗粒料组则递减;粉料时21d盲肠指数随粉碎粒度增大而递增,颗粒料则递减。粉料21d肌胃指数、十二指肠长度指数和盲肠质量指数随粉碎粒度的增大呈线性递增及二次曲线关系(P<0.01,P<0.05,P=0.05)。(3)饲料形态和小麦粒度对21d绒毛高、隐窝深、肌层厚和绒隐比、42d隐窝深和绒隐比有显着的交互效应(P<0.05)。粉料饲喂肉鸡42d绒毛高和绒隐比高于颗粒料组(P<0.01);粉料饲喂时,肉鸡21d绒毛高、肌层厚和绒隐比、occludin、claudin1、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42d绒毛高和肌层厚都随粉碎粒度的增高而线性递增(P<0.01),而42doccludin、claudin1、ZO-1分别随粉碎粒度的增大线性递减;21d绒毛高、肌层厚度、绒隐比以及颗粒料的绒隐比与粉碎粒度呈二次曲线关系;21d claudin1和42dZO-1、occludin和claudin1随粉碎粒度的增大呈二次曲线关系。颗粒料饲喂时,42d绒毛高和绒隐比随着粉碎粒度的增大呈线性递增(P<0.05);21d ZO-1、occludin和claudin1随粉碎粒度的增大呈线性递增(P<0.01)和二次曲线关系(P<0.05)。两种形态中42d绒毛高、隐窝深、肌层厚度和绒隐比与小麦粉碎粒度呈二次曲线关系(P<0.01)。(4)粉料饲喂肉鸡空肠杯状细胞AOD、21d IL-1β和IFNγ显着大于颗粒料饲喂肉鸡(P<0.01,P=0.02,P<0.01);42dIL-17 小于(P=0.02)颗粒料。粉料饲喂时,21d IL-6、IFNγ随小麦粉碎粒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的二次曲线关系(P=0.06,P=0.02);42d空肠杯状细胞光密度值随小麦粉碎粒度的增大呈线性递增(P<0.01);42d IL-1 β、IFN γ、IL-4 随粉碎粒度的增加呈线性递减(P=0.03,P=0.04,P=0.08)和先减小后增加的二次曲线关系(P<0.01,P=0.06,P=0.06),粉料21d和42d及颗粒料42d空肠杯状细胞光密度值随粉碎粒度的增大呈二次曲线关系(P<0.01)。颗粒料中,21dIFNα和IL-4随粉碎粒度增大呈线性递增(P<0.01)和二次曲线关系(P=0.04,P<0.01);42d TNF α mRNA相对表达量随粉碎粒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二次曲线关系。(5)粉料饲喂肉鸡21d肉鸡盲肠乳酸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42d沙门氏菌的数量大于颗粒料;丁酸含量低于颗粒料(P=0.08)。两种形态下,乳酸杆菌都随粉碎粒度的增大呈线性递增及二次曲线关系(P<0.05),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随粉碎粒度的增大线性递减,及先减后增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粉料中饲喂时,2mm组的盲肠食糜丙酸含量显着较高;21d乙酸、丁酸及42d丙酸含量随粉碎粒度的增加线性递增(P<0.05)。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饲喂粉料时,肉鸡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不如颗粒料;消化器官指数、紧密连接及炎性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盲肠微生物总量高于颗粒料。粉料中,养分利用率与小麦粉碎粒度呈负相关关系、空肠绒毛高度、肌层厚度、绒隐比、空肠黏膜杯状细胞光密度值、空肠黏膜紧密连接mRNA、VFA随粒度增大而递增,盲肠乳酸菌随粒度增大递增,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随粉碎粒度的增加递减。饲喂颗粒料时,肉鸡F/G随小麦粒度增大而递增,养分利用率先增高后降低;血糖、空肠绒毛高、肌层厚、绒隐比、21d空肠杯状细胞数、21d ZO-1、occludin、claudin1、IFNα、IL-4随粉碎粒度增大线性递增,21d和42d乳酸杆菌随粉碎粒度增大而线性递增,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随粒度增大而递减。

袁栋[8](2014)在《肉种鸡饲用硒代蛋氨酸的母体营养效应及分子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试验研究了不同硒源和水平对肉用种母鸡及其后代的生物学效应,并比较了不同母源硒对发育鸡胚各阶段死亡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对氧化应激鸡胚的保护作用,以揭示不同硒源差异性调控鸡胚死亡率的分子机理,旨在阐明新型有机硒源-SM (selenomethionine,硒代蛋氨酸)的主要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试验一不同硒源和水平对肉用种母鸡及其后代的生物学效应本试验采用3×2完全随机设计,即3种硒源(SS (sodium selenite,亚硒酸钠)、SY (selenium-enriched yeast,酵母硒)、SM)和2个硒水平(0.15和0.30mgSe/kg)。试验选用48周龄健康岭南黄父母代肉用种母鸡54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含3个重复,每重复30只。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种鸡基础日粮硒含量为0.04mg Se/kg.收集试验最后7天种蛋于18℃环境存放,常规孵化管理。孵化结束后,母源各重复随机选取初生雏鸡60只(共1080只)进行饲养试验,饲喂相同的商品日粮(添加亚硒酸钠0.15mg Se/kg,实测硒水平0.19mg/kg).于种鸡饲养试验结束、种蛋孵化结束、肉鸡饲养试验结束分别屠宰取样分析。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种鸡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同比0.30mg/kg水平,0.15mg/kg水平显着(P<0.05)提高了种蛋孵化率,并有提高出雏率的趋势(P<0.1)。不同硒源对种母鸡繁殖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但0.15mg/kg水平SM组获得了最佳的产蛋率、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出雏率。(2)硒含量分析结果显示:SM和(或)SY较SS提高了种母鸡、发育鸡胚、初生雏鸡的血清或组织及种蛋的硒含量(P<0.05);同比SY,SM提高了种母鸡血清、种蛋、雏鸡肾脏和肌肉的硒含量(P<0.05).0.30mg/kg水平硒沉积量高于0.15mg/kg水平(P<0.05)。(3)抗氧化水平测定结果表明:同比SS,SM和(或)SY显着(P<0.05)提高了种鸡肝、肾CAT活力、T-AOC及雏鸡肾脏CAT活力,降低了种鸡肾脏、胰脏和雏鸡肝脏MDA含量。同比0.30mg/kg水平,0.15mg/kg水平显着(P<0.05)提高了种鸡血清GPx、肾脏T-SOD活力及血清、肝脏和肌肉T-AOC (P<0.05),降低了种鸡血清、肾脏、肌肉和胰脏MDA含量(P<0.05),提高了雏鸡肝脏GPx、T-SOD活力和T-AOC及肾脏T-SOD、CAT活力和T-AOC (P<0.05),降低了雏鸡肾脏MDA含量(P<0.05)。(4)后代肉鸡生产性能结果显示:同比SS, SM降低了21日龄后代肉鸡料重比(P<0.05);不同硒源和水平对56日龄后代肉鸡生产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仅SM有降低56日龄后代肉鸡料重比的趋势(P<0.1)。(5)后代肉鸡胴体组成和肉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硒源和水平对后代肉鸡各胴体组成均无显着影响(P>0.05);SM较SS和SY显着(P<0.05)提高了后代肉鸡胸肌16小时pH值。0.15mg/kg水平较0.30mg/kg水平提高了后代肉鸡胸肌8小时肉色Hunter a值及胸肌pH值(P<0.05),降低了后代肉鸡胸肌滴水损失率(P<0.05)。(6)种母鸡和雏鸡硒蛋白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同比SS,SM和(或)SY提高了种鸡肝脏GPxl mRNA水平TrxRl mRNA水平和活力、SelP mRNA和蛋白水平(P<0.05);提高了雏鸡GPxl、TrxR1和SelP在肝脏的:mRNA表达和活力或蛋白水平,以及在肾脏的活力或蛋白水平(P<0.05).0.30mg/kg水平较0.15mg/kg提高了雏鸡肝脏TrxR1活力和雏鸡肝、肾SelP的蛋白表达量(P<0.05)。上述结果提示:3种硒源互比,SM在改善种母鸡繁殖性能、硒沉积、抗氧化水平以及后代前期生产性能等指标上表现出更有效的作用,适宜添加水平为0.15mg Se/kg。试验二不同母源硒对发育鸡胚死亡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母源硒对鸡胚各阶段死亡率以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40周龄健康岭南黄父母代肉用母种鸡270只被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了0.15mg Se/kg SS或SM的日粮,以基础日粮(硒水平0.04mg/kg)作为对照(BD)。种鸡试验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收集试验最后7天的种蛋存放于18℃环境中,随后常规孵化管理。取不同胚龄(9、14、19和21日)鸡胚,解剖取样分析。结果表明:(1)同比BD, SM和SS降低了孵化前、中、后及全期鸡胚死亡率(P<0.05);同比SS, SM降低了孵化后期鸡胚死亡率(P<0.05)。(2)同比BD, SM和(或)SS提高了发育鸡胚GPx、T-SOD和CAT活力及T-AOC (P<0.05),降低了发育鸡胚MDA和ROS含量(P<0.05)。(3)同比SS, SM提高了发育鸡胚T-AOC.19和(或)21胚龄鸡胚T-SOD及CAT活力(P<0.05),降低了19、21胚龄鸡胚MDA和ROS含量(P<0.05)。(4)同比BD, SM和(或)SS提高了14、19、21胚龄鸡胚GPxl mRNA水平和活力及TrxRl活力(P<0.05);上调了19、21胚龄鸡胚TrxRl mRNA表达水平(P<0.05);提高了发育鸡胚SelP 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5)同壁SS,SM提高了19和(或)21胚龄鸡胚GPxl、TrxRl、SelP mRNA水平和活力或蛋白水平(P<0.05)。上述结果提示:母源硒对于鸡胚正常生长发育、维持鸡胚抗氧化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在孵化后期,SM的作用效果显着优于SS。试验三鸡胚氧化应激模型的构建试验选取岭南黄父母代肉种鸡种蛋1000枚,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于孵化第17天给予6小时的37.5(对照组)、38.5、39.5、40.5和41.5℃刺激,其余时间均常规孵化管理。结果表明:当刺激温度达到39.5℃时,鸡胚ROS和HSP70含量及抗氧化等特征性指标均产生了显着性变化(P<0.05),且种蛋孵化率无显着影响,由此表明试验已成功建立了鸡胚氧化应激模型。试验四母源硒对氧化应激鸡胚保护作用的研究种鸡试验分组与饲养同试验二。收集试验最后7天的种蛋存放于18℃的环境中,随后常规孵化管理。于孵化第17天时,各重复选取种蛋20枚置于另一孵化箱中,给予6小时的39.5℃高温刺激。刺激结束,在未受刺激和高温刺激鸡胚中,各重复选取5只,解剖取样分析。结果表明:(1)同比BD, SM和(或)SS降低了鸡胚ROS、MDA、羰基和8-OHdG含量以及细胞凋亡指数(.P<0.05),提高了鸡胚GPx、T-SOD和CAT活力(P<0.05)。(2)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同比SS, SM显着降低了鸡胚ROS、MDA、羰基和8-OHdG含量及细胞凋亡指数(P<0.05)。(3)同比BD, SM和(或)SS提高了鸡胚GPxl mRNA水平和活力、TrxRl活力、SelP mRNA和蛋白水平、应激鸡胚TrxR1和SPS1mRNA水平(P<0.05)。(4)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同比SS,SM提高了鸡胚GPx1、TrxR1和SelP mRNA水平及活力或蛋白水平(P<0.05);上调了SPS1mRNA表达量(P<0.05)。上述结果提示:母源硒提高鸡胚存活率的机制是:通过调控抗氧化硒蛋白的基因表达而增强抗氧化功能,降低鸡胚ROS水平,减缓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进而降低鸡胚死亡率;在氧化应激条件下,SM的作用效果显着优于SS。

杨俊[9](2013)在《六画山鸡5至16周龄日粮适宜蛋白水平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研究不同蛋白水平的日粮对5~16周龄六画山鸡的生产性能、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屠宰性能的影响,以探讨六画山鸡5~16周龄日粮蛋白质营养适宜需要量。本试验采用单因子四水平的试验设计,选择1日龄健康六画山鸡720只(公、母各半)进行试验,0~3周龄喂雏鸡成品碎粒料。按平均体重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各处理日粮蛋白水平分别为18.00%、19.00%、20.00%、21.00%,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公、母分群饲养)。在饲养试验第5周、第8周、第12周、第16周期间,每天分组收集试验鸡排泄物,在65℃下烘干至恒重。将饲料和排泄物样品粉碎,并将每个重复组的排泄物混合均匀后,按组分装用于测定各阶段试验鸡对日粮中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变化情况。结果:(1)日粮粗蛋白水平21.00%处理四组显着地提高5~7周龄六画山鸡公母山鸡的生长,分别增重235.39g和230.04g,提高4.23%和4.33%。日粮粗蛋白水21.00%处理四组极显着地提高8~10周龄六画山鸡公鸡的生长,增重253.78g,提高36.41%;日粮粗蛋白水平20.00%处理三组极显着地提高8~10周龄六画山鸡母鸡的生长,增重212.32g,提高23.30%。日粮粗蛋白水平20.00%处理三组极显着地提高11~16周龄六画山鸡公母鸡的生长,分别增重和336.31g和295.74g,提高15.69%和21.75%。日粮蛋白水平显着降低5~13周龄料重比,对14~16周龄的料重比没有显着影响。(2)日粮蛋白水平20.00%处理三组显着提高六画山鸡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屠宰率、全净膛率随日粮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日粮蛋白水平20.00%处理三组的腿肌率27.58%和胸肌率28.86%最高,但差异不显着。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翅膀率、腹脂率无显着影响。(3)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六画山鸡母鸡的血糖浓度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日粮蛋白水平20.00%处理三组显着提高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17.36%和球蛋白含量13.24%,降低尿素氮含量5.88%。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钙、血磷的含量均无显着影响。(4)日粮蛋白水平极显着提高六画山鸡日粮蛋氨酸的表观消化率,蛋氨酸的表观消化率随日粮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日粮蛋白水平显着提高5~7周龄六画山鸡公鸡钙的表观消化率(P<0.05),提高钙的表观消化率14.78%。日粮蛋白水平对粗蛋白、赖氨酸、粗脂肪、粗灰分、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着影响。(5)六画山鸡16周龄的能量表观消化率比5周龄提高3.36%。16周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比5周龄降低3.5%。16周龄的钙表观消化率比5周龄降低6.90%。六画山鸡5-16周龄生长阶段对粗蛋白、蛋氨酸、赖氨酸、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着影响。研究结果提示:六画山鸡公鸡生长期日粮的适宜蛋白质水平,5~10周龄为21.00%,11~16周龄为20.00%。六画山鸡母鸡生长期日粮的适宜蛋白水平,5~7周龄为21.00%,8~16周龄为20.00%。六画山鸡生长期对蛋氨酸需要量应随日粮蛋白质水平增加而增加,对能量需要量应随周龄增加而小量增加,粗脂肪和钙需要量应随周龄增加而小量减少。六画山鸡5-16周龄日粮能量、粗蛋白、蛋氨酸、赖氨酸、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可作为雉鸡常规养分表观消化率参数参考。图5幅,表10个,参考文献51篇。

胡彦茹[10](2011)在《不同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质量和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分为三个部分:(一)不同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质量和还原糖含量影响的研究;(二)玉米-豆粕型日粮经不同温度调质后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的研究;(三)玉米-豆粕型日粮经不同温度调质后对肉鸡肠道消化酶和黏膜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第一部分,以玉米-豆粕型肉鸡日粮为试验料,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将全价粉料分别经70℃、80℃和90℃三个温度调质后制成颗粒料,用淀粉糊化度、颗粒耐久性(PDI)、还原糖含量等指标评价调质温度对饲料加工和颗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质温度升高显着提高颗粒料的颗粒耐久性和淀粉糊化度(P<0.01),并且淀粉糊化度和颗粒耐久性之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淀粉糊化度的升高,颗粒耐久性也大致呈上升趋势;而饲料中还原糖的含量随调质温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P<0.01),说明随调质温度的升高,饲料发生美拉德反应的程度增加。第二部分,选择体重52g左右的1日龄艾维茵肉鸡288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研究玉米-豆粕型肉鸡全价粉料经70℃、80℃和90℃三个温度调质后对艾维茵肉鸡生产性能及其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28日龄阶段70℃组的粗蛋白消化率显着高于90℃组(P<0.05),各处理组其它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着差异(P>0.05),其中部分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80℃组最高(P>0.05)。另外,三个处理组日粮对肉鸡采食量和生产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相互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调质温度过高将降低肉鸡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当调质温度超过80℃时,肉鸡生长性能和饲料报酬呈降低趋势(P>0.05)第三部分,在试验鸡49d时,每组随机选取12只鸡,每重复2只,屠宰收集十二指肠和空肠食糜和黏膜后充分混合,剪取肉仔鸡十二指肠中段、空肠前段(前1/4处)和回肠中段等部位的肠道组织2cm左右,分别测定肠道相关消化酶活性和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结果表明:三个处理组日粮对肉鸡十二指肠、空肠的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小肠各段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简称V/C)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相互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70℃和80℃时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均比90℃高;90℃时,隐窝均最深,除空肠外其余各段肠绒毛最短。

二、粉料和碎粒料对肉用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粉料和碎粒料对肉用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全价颗粒饲料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全价颗粒料的优点
2 全价颗粒料在养鸡方面的应用
3 全价颗粒料在养猪方面的应用
4 全价颗粒料在反刍动物方面的应用
    4.1 全价颗粒料在养牛方面的应用
    4.2 全价颗粒料在养羊方面的应用
5 结语

(2)不同料型对雏鹅生长性能不同料型对雏鹅生长性能、小肠组织形态和脂类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1.2.1 生长性能
        1.2.2 血清生化指标
        1.2.3 脏器指数
        1.2.4 肠道组织形态
        1.2.5 脂肪代谢指标
    1.3 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料型对雏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不同料型对28日龄雏鹅脏器指数的影响
    2.3 不同料型对28日龄雏鹅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2.4 不同料型对28日龄雏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5 不同料型对28日龄雏鹅肝脏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料型对雏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不同料型对雏鹅脏器指数的影响
    3.3 不同料型对雏鹅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3.4 不同料型对雏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5 不同料型对雏鹅脂肪代谢的影响
4 结论

(3)不同料型对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颗粒饲料加工工艺
        1.2.1 粉碎
        1.2.2 调制
        1.2.3 制粒
        1.2.4 冷却
    1.3 制粒对饲料中淀粉的影响
    1.4 不同料型对家禽的影响
        1.4.1 不同料型对家禽生长性能的影响
        1.4.2 不同料型对家禽屠宰性能的影响
        1.4.3 不同料型对家禽消化系统生长发育的影响
        1.4.4 不同料型对家禽血清生化指标和脂肪沉积的影响
        1.4.5 不同料型对家禽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不同料型对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时间和地点及试验动物
        2.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2.1.3 试验饲粮及营养水平
        2.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5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料型对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不同料型组合对70日龄仔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2.3 不同料型组合对70日龄仔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2.2.4 不同料型及其组合对仔鹅脏器指数的影响
        2.2.5 不同料型组合对70日龄仔鹅肉色和pH的影响
        2.2.6 不同料型及其组合对仔鹅肠道生长发育的影响
        2.2.7 不同料型组合对70日龄仔鹅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2.8 不同料型组合对仔鹅脂肪代谢的影响
        2.2.9 不同料型组合对70日龄仔鹅回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不同料型及其组合对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不同料型及其组合对仔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3.3 不同料型组合对仔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2.3.4 不同料型及其组合对仔鹅脏器指数的影响
        2.3.5 不同料型组合对70日龄仔鹅肉色和pH值的影响
        2.3.6 不同料型及其组合对仔鹅肠道生长的影响
        2.3.7 不同料型及其组合对仔鹅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3.8 不同料型及其组合对仔鹅脂肪代谢的影响
        2.3.9 不同料型组合对70日龄仔鹅回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第3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粉碎、制粒工艺对饲料营养成分和单胃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粉碎
    1.1 粉碎粒度对饲料营养元素的影响
    1.2 粉碎粒度对单胃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1.2.1 粉碎粒度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1.2.2 粉碎粒度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2 制粒
    2.1 制粒对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2.2 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2.2.1 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2.2.2 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3 小结

(5)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中部分缩略词的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粉状饲料与颗粒饲料
        1.1 粉状饲料与颗粒饲料的定义、分类
        1.2 粉料与颗粒料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
    2 膳食纤维
        2.1 膳食纤维的定义
        2.2 膳食纤维的分类
        2.3 膳食纤维的物理化学特性
        2.4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效
        2.5 膳食纤维在饲料中的应用
    3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3.1 研究的目的
        3.2 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1 试验方法与材料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及设计
        1.3 饲养管理
        1.4 样品采集
        1.5 测定指标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粉料、颗粒料和膳食纤维组饲料的营养成分
        2.2 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晌
        2.3 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28 d粪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2.4 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常规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2.5 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矿物质元素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2.6 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3 讨论
        3.1 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试验方法与材料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及设计
        1.3 饲养管理
        1.4 样品采集
        1.5 测定指标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料形态与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14d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2 饲料形态与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28d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饲料形态与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14d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4 饲料形态与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28d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5 饲料形态与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14d血清免疫功能的影响
        2.6 饲料形态与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28d血清免疫功能的影响
    3 讨论
        3.1 饲料形态与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的影响
        3.2 饲料形态与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3 饲料形态与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6)控制饲喂方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设计
    1.3 饲料与饲喂方法
    1.4 饲养管理
    1.5 测定项目
        1.5.1 体重的测定
        1.5.2 饲料消耗的测定
        1.5.3 成活率的测定
        1.5.4 屠宰性能的测定
        1.5.5 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1.6 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控制饲喂方法对肉鸡体重的影响
    2.2 不同控制饲喂方法对肉鸡成活率的影响
    2.3 不同控制饲喂方法对肉鸡饲料效率的影响
    2.4 不同控制饲喂方法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2.5 不同控制饲喂方法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3.1 控制饲喂对肉鸡成活率的影响
    3.2 控制饲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3.3 控制饲喂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7)不同饲料形态下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一、文献综述
    1 粉碎加工工艺
        1.1 粉碎粒度的概念
        1.2 粉碎粒度的测定
        1.3 粉碎与能耗
        1.4 粉碎粒度对肉鸡的影响
    2 饲料形态对肉鸡的影响
        2.1 粉料对肉鸡的影响
        2.2 颗粒料对肉鸡的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1 存在的问题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试验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饲粮
        1.3 试验动物、分组及饲养管理
        1.4 样品采集
    2 考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2.1 生产性能
        2.2 养分利用率
        2.3 消化器官及肠道发育指标
        2.4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2.5 空肠肠道形态学观察
        2.6 空肠杯状细胞数
        2.7 空肠黏膜紧密连接及炎性因子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2.8 盲肠食糜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
        2.9 盲肠微生物数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 试验结果
        4.1 两种饲料形态下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4.2 两种饲料形态下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4.3 两种饲料形态下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
        4.4 两种饲料形态下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肠道发育指数的影响
        4.5 两种饲料形态下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血清指标的影响
        4.6 两种饲料形态下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空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4.7 两种饲料形态下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空肠杯状细胞平均光密度值的影响
        4.8 两种饲料形态下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空肠黏膜紧密连接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4.9 两种饲料形态下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空肠黏膜炎性因子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4.10 两种饲料形态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盲肠食糜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4.11 两种饲料形态下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5 讨论
        5.1 饲料形态和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5.2 饲料形态和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
        5.3 饲料形态和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空肠机械屏障的影响
        5.4 饲料形态和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空肠肠道免疫屏障的影响
        5.5 饲料形态和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屏障的影响
四、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肉种鸡饲用硒代蛋氨酸的母体营养效应及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主要英文略缩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硒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1.1.1 硒的简介
        1.1.2 硒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1.3 主要抗氧化硒蛋白的基因表达与调控
        1.1.4 饲用硒源及研究进展
        1.1.5 硒与家禽
    1.2 母体效应
        1.2.1 母体效应的简介
        1.2.2 母体效应的相关研究
        1.2.3 硒的母体营养效应
    1.3 种蛋孵化和雏鸡早期营养
        1.3.1 种蛋孵化与鸡胚发育
        1.3.2 种蛋孵化的影响因素
        1.3.3 雏鸡的早期营养
    1.4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背景
        1.4.2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4.3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第2章 不同硒源和水平对肉用种母鸡及其后代的生物学效应
    第1节 不同硒源和水平对肉用种母鸡及后代产能、硒沉积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1.1 引言
        2.1.2 材料与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1.4 结果与分析
        2.1.5 讨论
        2.1.6 小结
    第2节 不同硒源和水平对肉用种母鸡及其后代主要抗氧化硒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2.2.1 引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2.4 结果与分析
        2.2.5 讨论
        2.2.6 小结
    2.3 提示
第3章 不同母源硒对发育鸡胚死亡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5 讨论
    3.6 小结
    3.7 提示
第4章 鸡胚氧化应激模型的构建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5 讨论
    4.6 小结
    4.7 提示
第5章 母源硒对氧化应激鸡胚保护作用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5 讨论
    5.6 小结
    5.7 提示
第6章 小结、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6.1 小结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9)六画山鸡5至16周龄日粮适宜蛋白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山鸡的生物学特性
    1.2 山鸡的营养与经济价值特性
        1.2.1 山鸡的食用价值
        1.2.2 山鸡的药用价值
        1.2.3 山鸡的观赏和娱乐价值
        1.2.4 山鸡的养殖现状和发展前景
    1.3 山鸡日粮蛋白质营养研究进展
        1.3.1 日粮蛋白质
        1.3.2 日粮蛋白质缺乏对山鸡的影响
        1.3.3 日粮蛋白质水平过高对山鸡的影响
        1.3.4 影响蛋白质需要的因素
        1.3.5 日粮蛋白质需要的研究
        1.3.6 日粮氨基酸需要的研究
        1.3.7 日粮理想蛋白质
    1.4 六画山鸡简介
2 日粮蛋白水平对六画山鸡生长性能及血液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饲养管理
        2.1.4 测定指标
        2.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日粮蛋白水平对六画山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日粮蛋白水平对六画山鸡产肉性能的影响
        2.2.3 日粮蛋白水平对六画山鸡血液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结论与讨论
        2.3.1 日粮蛋白水平21.00%显着提高六画山鸡生长前期的体增重
        2.3.2 日粮蛋白水平21.01%显着提高六画山鸡屠宰率和全净膛率
        2.3.3 日粮蛋白水平20.00%显着提高六画山鸡血液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降低尿素氮的含量
3 日粮蛋白水平对六画山鸡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饲养管理
        3.1.4 测定指标
        3.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日粮蛋白水平对六画山鸡某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2.2 六画山鸡不同周龄对某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3.3.1 日粮蛋白水平21.00%对蛋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最高,蛋白水平20.00%时对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的表观消化率最高
        3.3.2 六画山鸡16周龄对能量、赖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最高,5周龄对粗脂肪、钙的表观消化率最高
4 总结
    4.1 研究六画山鸡的营养需要量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是制定六画山鸡饲养标准的基础
    4.2 研究获得六画山鸡公母山鸡5~16周龄生长期日粮适宜蛋白质水平参数
    4.3 研究六画山鸡生理生化反应获得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参考参数
    4.4 研究获得六画山鸡常规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参数
    4.5 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作者简介
论文数据集

(10)不同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质量和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调质温度在制粒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1 制粒的意义
        2.2 调质在制粒过程中的作用
        2.3 影响调质温度和蒸汽添加量的因素
        2.3.1 原料的制粒性能
        2.3.2 原料的初始水分及水分添加量
        2.3.3 蒸汽质量
    3 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3.1 国内外颗粒饲料加工质量标准
        3.2 颗粒耐久性
        3.3 淀粉糊化度
    4 调质温度对饲料营养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4.1 对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影响
        4.2 对维生素的影响
        4.3 对酶制剂的影响
    5 调质温度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6 家禽小肠粘膜生理特点与消化功能的关系
        6.1 家禽小肠黏膜结构与功能
        6.2 小肠各段黏膜生理特点
        6.3 黏膜结构与消化功能的关系
        6.3.1 小肠绒毛与消化功能的关系
        6.3.2 隐窝与消化功能的关系
        6.3.3 V/C与消化功能的关系
        6.4 调质温度对家禽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试验一 不同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质量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分组与设计
        1.2 试验颗粒料的生产方法
        1.2.1 配方
        1.2.2 饲料加工 工艺
        1.2.3 生产设备
        1.2.4 生产条件
        1.2.5 计温方法
        1.2.6 试验地点
        1.3 样品采集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淀粉糊化度
        1.4.2 颗粒耐久性
        1.4.3 还原糖
        1.5 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淀粉糊化度的影响
        2.2 对颗粒耐久性的影响
        2.3 淀粉糊化度与PDI之间的关系
        2.4 对还原糖的影响
        3 讨论
        3.1 对淀粉糊化度的影响
        3.2 对PDI的影响
        3.3 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二 不同调质温度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设计
        1.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1.1.2 主要仪器
        1.1.3 试验设计
        1.2 试验日粮
        1.3 试验时间与地点
        1.4 饲养管理
        1.5 数据记录及样品采集
        1.6 测定指标和方法
        1.6.1 生产性能指标
        1.6.2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指标
        1.7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喂经不同温度调质的饲料对肉鸡营养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2.2 饲喂经不同温度调质的饲料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2.3 饲喂经不同温度调质的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3.1 饲喂经不同温度调质的饲料对肉鸡营养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3.2 饲喂经不同温度调质的饲料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3 饲喂经不同温度调质的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三 饲喂不同调质温度的日粮对肉鸡小肠相关消化酶及黏膜形态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日粮
        1.3 饲养管理
        1.4 样品采集
        1.5 测定指标和方法
        1.5.1 十二指肠、回肠和空肠消化酶活指标
        1.5.2 小肠形态结构
        1.6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喂经不同温度调质的饲料对肉鸡十二指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2 饲喂经不同温度调质的饲料对肉鸡空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3 饲喂经不同温度调质的饲料对肉鸡十二指肠黏膜组织形态的影响
        2.4 饲喂经不同温度调质的饲料对肉鸡空肠黏膜组织形态的影响
        2.5 饲喂经不同温度调质的饲料对肉鸡回肠黏膜组织形态的影响
        3 讨论
        3.1 饲喂经不同温度调质的饲料对肉鸡十二指肠、空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2 饲喂经不同温度调质的饲料对肉鸡小肠黏膜组织形态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粉料和碎粒料对肉用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全价颗粒饲料研究进展[J]. 胡旭旭,黄艳娜.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1(01)
  • [2]不同料型对雏鹅生长性能不同料型对雏鹅生长性能、小肠组织形态和脂类代谢的影响[J]. 张军,张悦,杨海明. 中国家禽, 2020(12)
  • [3]不同料型对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 张悦. 扬州大学, 2020
  • [4]粉碎、制粒工艺对饲料营养成分和单胃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J]. 范振港,陈东,王祚,闫景彩,仇慧静,宋阳,朱媚,刘康,沈维军.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20(01)
  • [5]饲料形态和膳食纤维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 何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控制饲喂方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J]. 黄炎坤,王鑫磊,张立恒,韩占兵,范佳英,刘健.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18)
  • [7]不同饲料形态下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D]. 钟丽梅.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1)
  • [8]肉种鸡饲用硒代蛋氨酸的母体营养效应及分子机理研究[D]. 袁栋. 浙江大学, 2014(01)
  • [9]六画山鸡5至16周龄日粮适宜蛋白水平的研究[D]. 杨俊. 广西大学, 2013(03)
  • [10]不同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质量和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D]. 胡彦茹. 江西农业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粗粉和粉碎颗粒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