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教育质量——辽宁省实验中学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教育质量——辽宁省实验中学创新教育

一、培养创新能力 提高教育质量——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创新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王子璇[1](2021)在《小学地方特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策略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研学旅行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新形势,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中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上起着独特的作用。我国的研学旅行课程发展上有些不足,在课程设计、活动设计、主题选择、课程评价方面的设计还不够完善。其中研学旅行课程化是将其归入到学校综合课程中的根本问题。本文从国家的研学政策方向出发,将综合实践课程的相关理论作为基础,联系研学旅行的活动特点,并结合辽宁省的独特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的背景、理论及实践意义、核心概念界定、梳理了国内外对于研学旅行的相关研究并确定了相关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别对沈阳市S小学中年级307位学生及122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个别学生与教师进行访谈,全面了解该校师生在研学旅行课程认识方面、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情况、研学旅行类型选择、研学旅行课程评价方面、达到效果与存在问题几个维度的现状,为课程设计提供具体的设计方向。第三部分主要收集国内成功的研学案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为课程设计提供经验。第四部分主要根据分析结果与辽宁省的研学旅行资源情况,有针对性的对辽宁省地区的研学课程设计给出实施建议,对案例课程总目标、活动目标、课程主题、课程活动内容、课程方案、活动评价等方面提出设计策略。本研究认为,优化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是推动研学旅行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只有在思想上充分意识到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重要性,结合研学资源、学生特点、教育方法,使课程设计更符合学生需要、符合地区教育发展,从而加快地区研学旅行课程的发展。

黄一瑞[2](2021)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成为了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相关学者眼中的焦点。有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顺应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质量至关重要,必须加大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推进的力度。本文以S中学为样本,通过案例研究、深度访谈等方式方法,对综合素质评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首先,探讨了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其次,深入分析了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最后,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出优化综合素质评价的对策建议。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S中学对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积极进行了探索,既有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但也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的问题: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者专业性不强、综合素质评价主体参与度不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计不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操作不规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差异性不明显、综合素质评价作用发挥不充分。原因分析:综合素质评价功能定位认识不准、培训指导相对缺乏、教师负担过重。对策建议:树立正确理念,优化指标内容,加强过程管理,完善结果运用,保障顺利推进。

王杰[3](2021)在《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思维逐渐成为当今教育的热点话题,它对当代语文实践改革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当代语文教师在扎实专业基本功的基础上,将创新思维灵活运用于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言文作为中国古老文化的见证,具有极高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基于此,本文参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课堂观察,分析当下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现如今,运用创新思维指导初中文言文教学虽在教学模式上有所改良,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笔者就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的教学观察来看,初中文言文教学在落实创新思维观念这一方面,仍有待加强。因此,本文将以创新思维为理论依据,结合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希望初中文言文教学能够深入实处,不断完善。本文将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本文阐释了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依据及价值,主要从课标要求、文言文教学要求、创新思维训练规律要求三个角度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分别是具有文本内容的解析价值、具有推陈出新的应用价值、具有思维方法的拓展价值、具有优秀人格的培养价值。从而肯定了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其次,本文对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教师调查问卷分析和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总结出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创新思维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的引导方法单一、学生创新意识薄弱、文言文理解难度大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原因分析,分别从教师的角度、学生的角度以及文言文本身出发得出不同的结论。最后,本文对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改进建议。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要不断的更新观念去尝试创新,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主要通过立足于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和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性教学活动等方法,接着从文言文本身出发,将文言文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其实,文言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一定成熟美的,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文言文学习时,要注重带领学生去探究文言文这一成熟美,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拓展学生文言文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真实的感受到文言文的价值。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进行总结,建立一套具体可行的“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体系,供一线教师进行思考,确保将创新思维落实到文言文教学实处。

张磊[4](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研究表明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孙铭泽[5](2020)在《辽宁省手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手球运动是一项快速、连续、激烈的对抗性球类集体运动项目;是技战术、身体素质、心理等诸多因素合成的复杂运动。手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虽然不像足、篮、排球那样几乎遍及了整个世界,但作为奥运会项目,近几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迅猛发展,它正以独特的风格、诱人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个手球运动的爱好者。本研究切合当前手球发展后备人才的研究热点,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了、访谈法与数理统计法,以辽宁省手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辽宁省手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得出辽宁省手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改进的办法,为辽宁省手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进一步推进辽宁省手球运动的发展。得出如下结论:(1)辽宁省手球运动员的培养方式主要包含体育学校、传统手球学校、体教结合学校以及手球训练基地,其中体育学校与手球训练基地对于手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专业程度更高,为国家队与省队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传统手球学校与体教结合学校专业程度相对较低,主要为体育学校以及手球训练基地学校进行人才输送。(2)辽宁省手球后备人才年龄普遍偏高,低年龄运动员的比例相对较低。同时,训练年限高与运动成绩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一般年限越高竞技水平越高;手球后备人才的运动等级主要集中在一级与二级,健将级的运动员偏少;影响运动运动员训练质量的因素主要为学校重视程度、家长支持程度以及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体育学校与手球训练基地运动员的成绩低于传统手球训练学校以及体教结合学校运动员的文化成绩;运动员参与比赛的次数相比于手球发展较好的省市来讲,普遍偏低,且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主要为自身的训练态度、自身的运动水平以及伤病困扰因素。(3)辽宁省手球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一般具备省市级比赛的运动经历;教练员的执教年限主要集中在5至10年,学历集中为本科与硕士,职称以中级职称为主,且手球训练基地教练员高级职称比例要高于传统手球学校与体教结合学校;教练员针对手球后备人才的选材指标主要为身体形态、专项技术以及身体素质特征;同时辽宁省手球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的科研水平偏低,大部分的教练员缺乏科研方面的意识。(4)辽宁省手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遇到的问题主要为:生源受限;家长支持的力度不够;教练员整体素质待提升;文化课程学习的影响以及经费来源单一。同时,提升手球后备人才发展的策略为:构建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体教融合;完善教练队伍建设机制;拓宽经费来源;政府政策有力保障以及运动员健康管理

苏日那[6](2020)在《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方法,获取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的第一手材料,据此分析该地区人文社会环境、日常生活领域、教育领域中的蒙古族语言生活现状和相关语言政策。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从蒙古贞的历史变迁(历史背景、人口变化)、文化传承与变迁(语言文化、媒体接触)、蒙古族教育概况(起步期、探索期、调整期)等几个方面,介绍、分析蒙古贞地区人文社会环境和语言生活环境,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第二章审视和研究语言政策问题。首先,从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有关定义和目标着手,通过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相关性,阐明了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如何影响语言实践;其次,基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蒙古贞地区地方性法规(条例),从民族语文工作、民族教育工作、民族文化工作、民族干部培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蒙古贞地区民族政策落实情况;最后,针对语言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三章为分析和归纳日常生活领域部分。在蒙古族聚居区和蒙汉杂居区选择老、中、青三个不同年龄段的被试,从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方面对语言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语言价值观和语言实践的相互影响。其后,对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因素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第四章为教育领域部分,在了解教学概况的基础上,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包括对教师进行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专项调查;对学生进行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学习态度等专项调查。在此之后,综合教育领域语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第五章系结语部分,以“正常情况下,语言与生活的万千变化没有偶然性,都是必然发生”为题,在调查分析、综合研究基础上分总结、结论、余论三个部分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总结部分,概括了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结论部分,对蒙古语使用现状、语言态度、语言流失概况等进行研究反思,并对其语言文化发展提出几点重要启示。余论部分,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几点建议。

宫兴运[7](2020)在《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辽宁某师范大学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自21世纪初开始,国家为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陆续推进改革中小学教师培养体制,调整师范院校的布局结构,鼓励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等措施,对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于是部分地方师范院校纷纷抛却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开设非师范类专业,向综合型大学转型。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发现抛却原有的教师教育优势被削弱,而综合的优势也没有凸现出来。所以很多地方师范院校又采取新的教师教育模式,比如有的师范院校采取的U-G-S教师教育模式,那么这种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如何,优势如何,本文将以辽宁某师范大学为例对其进行研究。为了解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访谈法对其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模式、U-G-S教师教育模式以及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进行文献梳理,归纳总结出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起因发展、功能特点、运行机制,进而分析出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发展路径,为本文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其次,以辽宁某师范大学为例,通过运用文本分析和基于半结构访谈的方法,了解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以及取得的成果。通过调查发现,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有效地促进了辽宁省某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质量,发挥了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特色优势。与此同时,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发现,辽宁省某师范大学U-G-S教师教育模式还处于初始运行阶段,由于运行机制认知模糊和缺乏监督评价机制等原因,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设计不完善,内部动力机制缺失,部分合作内容形式化等问题。由此论文以辽宁某师范大学为例提出了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优化路径包括:秉持多元价值追求,激发三方合作意愿、优化运行机制,促使合作共生公长、深化管理机制,增强合作组织活力。只有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加以完善,才能提升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优势。

姜茗超[8](2020)在《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考改革在浙江、上海两地试点到多省逐步推进,辽宁省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正式启用新高考方案。高考改革赋予高中生更大的生涯规划自主空间,标志着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迈入新时代。探讨以学科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科教师为核心力量推进生涯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当下值得研究的课题。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生涯教育资源,具有学科渗透生涯教育的独特优势。通过生物教学渗透生涯教育,不仅有助于生涯教育在高中阶段的落地落实,也是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绝佳渠道,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研究梳理了生涯教育的相关理论,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这四个发达国家在生涯教育实施方面的具体情况,论述了我国生涯教育的历史演进及高中阶段生涯教育的研究和实施现状,凝练了在高中阶段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应遵循的原则,调查了辽宁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现状与成效,并将不同生涯教育层次的学校进行了对比分析。经过调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辽宁省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实施现状出现两极分化,生涯教育优劣程度不同的学校在生涯教育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对生涯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师生涯教育的专业化水平、生涯教育开展形式的丰富程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差异都会对学生的自我和职业认知水平以及生涯规划能力产生显着影响;绝大多数生物教师都认为在高中阶段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内容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核心素养指导生涯发展的理念对增强学生应对未来职业选择所要求的能力与素质具有突出优势;在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对生涯规划指导的需求急剧攀升,现阶段普通高中亟需建立科学有效的生涯教育模式和生涯指导体系。将调研过程所收集到的样本学校素材加工形成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典型教学案例,通过梳理其教学设计思路,剖析其教学行为和意图,呈现了依托于树立生命观念、培养科学思维、感受社会责任这三种类型的案例分析。最后,提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四点实施建议:提高学校的生涯教育重视程度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增强学科教师的生涯教育意识和专业技能;遵循基于核心素养指导生涯发展的理念;建立“校-企-家”协同育人模式。

秦锦清[9](2020)在《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研究》文中指出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作为渔农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海洋教育的开端与重要组成,对丰富海洋教育发展史,完善海洋教育理论,促进海洋水产业的发展,乃至建设海洋强国,都有着重大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但学界长期以来对海洋水产教育这一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相关研究也较为贫乏。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与历史分析法,对我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历史资料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从我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展背景、教育实践以及评价启示等方面作了系统分析与研究。清末民初,我国渔权屡屡受到侵犯,急需加强维护;传统渔业面临困境,急需大力变革;海洋水产教育落后,急需培养专门人才。随着清末“癸卯学制”颁布,大力提倡实业教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海洋水产教育应运而兴。其先后经历了诞生(1903-1912)、发展(1912-1922)、完善(1922-1937)和调整(1937-1949)四个主要阶段。为我国沿海地区培养了一批海洋水产专业人才,促进了海洋水产科学观念与技术的传播,并提高了渔民的文化素养与水产技术。学历海洋水产教育,是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主体。本文从宏观层面,梳理其多层次多样化的学制系统;从中观层面梳理其各司其职的学校管理系统;从微观层面梳理其详尽完备的专业课程系统。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是我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有机组成,是对学历海洋水产教育的重要补充。本文对各种非学历教育组织代表性机构及其教育目的、形式、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比较。总体而言,我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主要效仿外国先进海洋水产教育;二是学校选址布局区域相对均衡;三是学历海洋水产教育体系完备;四是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形式灵活多样;五是注重海洋水产调查研究与成果出版。当然,受多方因素制约,我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也存在着政府投入不足,学历海洋水产教育本土化程度不高以及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成效不等的问题。众所周知,“三渔”问题不仅是当代的社会热点问题,其实也是近现代以来的一个历史问题。近现代许多水产教育家,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解决渔业、渔民、渔村问题的见解和思路,对于我们今天从教育和科技的视角解决“三渔”问题仍有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知往鉴今,历史启迪未来。我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曲折发展历程及其正反两方面经验与教训,也留给了我们当代巨大的启示:一是海洋水产教育要主动服务海洋水产业的发展;二是政府要重视并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三是学历海洋水产教育要注重实践;四是要高度重视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五是必须保持高度开放性与国际化。因此,认真地研究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仍可为我们解决今日的“三渔”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石明月[10](2020)在《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及实施研究》文中认为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伴随着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新的教学方式。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蕴含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从实际生产生活中就地取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学习发生的过程,体会到所学知识“有用、会用、好用”,从而主动对知识进行建构,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辽宁省各个中学都相继开设了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如何设计并上好一堂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各个学校密切重视且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献研究发现对于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研究少之又少,一线化学教师一味盲目效仿其他学科的实践活动课程,忽略了化学学科特性,导致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为弥补这一研究缺口,本文就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通过教师访谈对现今初中化学课堂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初步了解。进而确定研究课题目的和意义,并借助文献研究法了解研究课题的背景和现状。第二部分进行有关于本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所涉及理论基础的阐述。第三部分采用教师访谈的方式,对沈阳市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教学现状进行实际调研,了解到教师缺乏对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建构教学的认知与应用,多数教师不能很好地选择适合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章节。初中教师对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从形式、内容到实施都是非常陌生,使得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具有局限性。第四部分则是基于上述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原则、目标、主题、活动流程以及评价方式进行整体设计。第五部分是基于设计的主题内容和活动流程开发具体的教学案例,并从多个角度对所开发的教学案例进行实施效果的分析,一是对学生自评量表进行量化处理分析,二是设计访谈提纲进行教师访谈,然后对课程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与提升。实践表明,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可为一线教师在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和实施方面提供借鉴。

二、培养创新能力 提高教育质量——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创新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创新能力 提高教育质量——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创新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地方特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策略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国家政策助推研学旅行发展
        (二)研学旅行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
        (三)辽宁省研学旅行仍处在起步阶段
        (四)辽宁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为研学旅行提供条件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学旅行
        (二)研学旅行课程
        (三)课程设计
    四、研究综述
        (一)关于研学旅行功能及影响的研究
        (二)关于研学旅行目的地类型研究
        (三)关于研学旅行课程存在问题的研究
        (四)关于研学旅行课程开展对策的研究
        (五)简要评析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学旅行课程参与现状与需求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二)调查对象选择情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研学旅行课程的总体需求
        (二)研学旅行课程的认识情况
        (三)研学旅行课程内容选择
        (四)研学旅行课程评价方面
        (五)研学旅行课程达到的效果
        (六)研学旅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案例分析
    一、研学旅行课程的主题设计
        (一)主题设计的特点
        (二)主题的来源
    二、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的定位
        (一)课程目标的取向
        (二)课程目标系统的结构
    三、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课程资源的类型
        (二)课程开发的特点
    四、研学旅行课程方案的设计
        (一)课程方案的结构与内容
        (二)课程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三)具体研学活动设计
        (四)课程评价内容与方法
第四章 辽宁省小学地方特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策略
    一、结合小学学科教学与辽宁省地方特色设计研学主题
        (一)与学科知识相结合
        (二)与地区特色相结合
    二、立足学生发展与核心素养提升设计课程目标体系
        (一)设计三维立体课程目标
        (二)设计任务驱动型活动目标
    三、依据课程目标体系设计研学活动与评价
        (一)围绕区域现实与学生经验设计研学活动
        (二)设计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手段
    四、以课程内容及活动任务为主体构建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一)明确研学目标,确定旅行目的地
        (二)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活动内容
        (三)落实课程目标,设计活动任务
        (四)完善准备工作,促进课程实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研究工具
附录二 课程方案
致谢

(2)新高考改革背景下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学生评价理念变革提出新要求
        (二)新高考改革对综合素质评价提出新要求
        (三)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提出新要求
        (四)缘于个人兴趣和工作需要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综合素质评价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新高考改革
        (二)综合素质
        (三)综合素质评价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形成性评价理论
        (四)核心素养理论
第三章 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分析
    一、S中学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S中学评价实施主要做法
        (三)S中学评价实施基本成效
    二、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者专业性不强
        (二)综合素质评价主体参与度不高
        (三)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计不完善
        (四)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操作不规范
        (五)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差异性不明显
        (六)综合素质评价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功能定位认识不准
        (二)培训指导相对缺乏
        (三)教师负担过重
第四章 优化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综合素质评价理念
        (一)破除“唯分数论”的导向
        (二)正确认识综合素质评价功能定位
    二、优化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内容
        (一)体现个性化差异
        (二)增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
    三、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管理
        (一)注重健全完善学生个人成长记录
        (二)注重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四、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运用
        (一)评价结果及时反馈
        (二)推动评价结果与高考挂钩
        (三)以结果为牵引推进高中教育内涵发展
    五、保障综合素质评价顺利推进
        (一)强化组织实施
        (二)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三)营造浓厚的家庭和社会氛围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合素质评价访谈提纲(教师)
附录2 综合素质评价访谈提纲(学生)
个人情况简介
致谢

(3)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依据及价值
    第一节 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依据
        一、课标要求
        二、文言文教学要求
        三、创新思维训练规律要求
    第二节 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价值
        一、具有文本内容的解析价值
        二、具有推陈出新的应用价值
        三、具有思维方法的拓展价值
        四、具有优秀人格的培养价值
第二章 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概况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目的与内容
        三、调查方法
    第二节 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方法单一,创新兴趣难以激起
        二、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创新教学难以开展
        三、文言文理解难度大,创新思维形成瓶颈
    第三节 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教师自身创新思维欠缺
        二、教师缺少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遥远
第三章 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第一节 提升教师创新思维的能力
        一、更新观念,尝试创新
        二、营造环境,落实创新
    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理论化解析,拓展文言文教学
        一、巧用思维批注,结合文字挖掘文言文深意
        二、掌握导图实践,运用图画构建文言知识树
    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多样化实践,锚定文言文教学
        一、立足于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新性教学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附录 (二)
后记
个人简历

(4)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运用史料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教学重建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一、重视师资训练
        二、教师薪俸微薄
        三、请愿罢教迭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一、学生费用高昂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一、改订教学科目
        二、教学设施匮乏
        三、教师薪俸微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一、国立东北大学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四、私立辽东学院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一、招生与就业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三、教师管理办法
        四、教师薪俸低微
        五、教学设施不足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一、“六二”罢课斗争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一、民众教育馆
        二、图书馆
        三、民众学校
        四、其他机构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一、识字教育
        二、电化教育
        三、其他教育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辽宁省手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优化辽宁省手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1.2.2 探索适合辽宁省手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
        1.2.3 提升辽宁省手球运动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2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手球后备人才概念界定
        2.1.2 手球后备人才培养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内手球运动研究现状
        2.2.2 国外手球运动研究现状
        2.2.3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辽宁省手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运动员现状
        4.1.1 手球运动员年龄、训练年限、运动等级现状
        4.1.2 手球运动员参与动机
        4.1.3 运动员训练
        4.1.4 运动员文化学习情况
        4.1.5 运动员的竞赛
        4.1.6 运动员管理
        4.1.7 运动员的饮食条件
    4.2 辽宁省手球运动后人才培养教练员现状
        4.2.1 教练员的年龄结构与执教年限
        4.2.2 教练员学历与职称
        4.2.3 教练员运动经历与来源
        4.2.4 教练员的选材指标、依据以及途径
        4.2.5 教练员的培训与科研
        4.2.6 后勤配备
        4.2.7 教练员训练态度影响因素
    4.3 辽宁省手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
        4.3.1 生源受限
        4.3.2 家长支持的力度不够
        4.3.3 教练员整体素质待提升
        4.3.4 文化课程学习的影响
        4.3.5 经费来源单一
    4.4 辽宁省手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对策
        4.4.1 构建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4.4.2 体教融合
        4.4.3 完善教练队伍建设机制
        4.4.4 拓宽经费来源
        4.4.5 政府政策有力保障
        4.4.6 运动员健康管理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辽宁省手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运动员问卷
    附件2:《辽宁省手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教练员问卷
致谢

(6)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1.1 选点原因
        0.1.2 选题原因
        0.1.3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蒙古族语言生活概况
        0.2.2 蒙古贞语言生活概况
        0.2.3 研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0.3.1 调查工作基本情况
        0.3.2 调查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文社会环境
    1.1 历史变迁
        1.1.1 历史背景
        1.1.2 人口变化
    1.2 文化传承与变迁
        1.2.1 语言文化
        1.2.2 媒体情况
    1.3 蒙古族教育概况
        1.3.1 起步期
        1.3.2 探索期
        1.3.3 调整期
    1.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4.1 存在的问题
        1.4.2 对策建议
    小结
第二章 语言政策
    2.1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2.1.1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相关定义
        2.1.2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目标
        2.1.3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
    2.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
        2.2.1 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综述
        2.2.2 蒙古贞地区地方性法规(条例)
        2.2.3 政策落实情况
    2.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3.1 存在的问题
        2.3.2 对策建议
    小结
第三章 日常生活领域语言使用现状
    3.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3.1.1 语言习得和习得环境
        3.1.2 语言能力
        3.1.3 语言文字学习途径和动机
    3.2 语言使用状况
        3.2.1 家庭语言使用
        3.2.2 社区语言使用
        3.2.3 行政司法语言接触
        3.2.4 媒体接触
    3.3 语言态度
        3.3.1 语言的社会地位评价
        3.3.2 语言文字发展前景期望度
        3.3.3 行为倾向和双语教育态度
    3.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4.1 存在的问题
        3.4.2 因素分析
        3.4.3 对策建议
    小结
第四章 教育领域蒙古语文教学现状
    4.1 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4.1.1 教育现状
        4.1.2 学校概述
    4.2 蒙古语文教学现状
        4.2.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4.2.2 语言使用状况
        4.2.3 语言文字学习动机和语言文字态度
        4.2.4 教学及科研
    4.3 蒙古语文学习现状
        4.3.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4.3.2 语言使用状况
        4.3.3 学习态度
    4.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4.4.1 存在的问题
        4.4.2 对策建议
    小结
总结与思考
    一、总结
    二、结论
    三、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田野采撷
    附录三 数据资料
致谢

(7)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辽宁某师范大学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关于U-G-S教师教育模式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1.国内关于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
        2.国外关于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
        3.国内外U-G-S教师教育模式现状的研究
        4.国内U-G-S教师教育模式研究概述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的确立
        2.研究方法的选择
    (五)本文创新点
二、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模式转型的理论背景与现实选择
    (一)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模式转型的现实选择
        1.地方师范院校办学定位偏差导致教师教育弱化
        2.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兴起对师范院校提出挑战
        3.教师教育政策的转型为师范院校发展提供机遇
        4.师范认证背景下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新要求
    (二)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模式转型的理论背景
        1.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教育的新要求
        2.国家基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挑战
        3.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发展趋势与影响
    (三)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模式转型的多元路径
        1.传统教师教育模式的分离制:内分外融模式
        2.多层次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天津师范大学
        3.创设教师教育学院培养模式:南京师范大学
三、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一)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广泛兴起
        1.由东北区域运行走向全国布局规划
        2.由一般性量的增长转向全面质的提升
        3.由U-G-S模式迈向与U-G-E共生模式
    (二)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
        1.高校培养单位角色定位与职责分析
        2.政府行政部门角色定位与职责分析
        3.基础教育机构角色定位与职责分析
    (三)U-G-S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
        1.合作各方的身份地位不平等
        2.合作主体间的文化格局不同质
        3.合作三方间的规章制度不规范
    (四)U-G-S教师教育模式的改进策略
        1.全面理顺大学、政府、中小学的角色分配
        2.加强合作方文化融合,催成合作新质文化
        3.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各方权责义务
四、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以辽宁某师范大学为例
    (一)辽宁某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转型的调研方法
        1.案例学校教师教育模式资料的收集
        2.基于半结构的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
    (二)辽宁某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历程
        1.辽宁某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
        2.辽宁某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
        3.辽宁某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转型
    (三)辽宁某师范大学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
        1.师范大学在U-G-S教师教育模式中起主导作用
        2.地方政府在U-G-S合作模式中主要起协助作用
        3.中小学参与学校在U-G-S合作中起到配合作用
    (四)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成效
        1.以增强师范生从教能力为目的,顶岗实习项目的创设
        2.以建立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为导向,引导高层次就业
        3.以提升实践能力为目的,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的建立
        4.以发挥校地协同创新为合力,为地方基础教育提供服务
五、U-G-S教师教育模式运行存在的问题及缘由探析
    (一)辽宁某师范大学U-G-S教师教育模式运行的调研过程
        1.确立调查的访谈对象
        2.拟定调查的访谈提纲
        3.访谈调查的程序安排
        4.访谈调查结果的呈现
    (二)辽宁某师范大学U-G-S合作存在的问题
        1.师范生在实习的执教阶段中缺乏有效指导
        2.大学研究者深入中小学实地研究力度不够
        3.地方政府在合作中的资源保障体系不健全
    (三)辽宁某师范大学U-G-S模式的问题原因分析
        1.合作各方主体参与意愿较弱,导致合作内驱力不足
        2.合作主体身份地位的不平等,导致各方利益不均衡
        3.合作三方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导致资源共享程度低
六、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优化路径
    (一)深化合作机制,促进合作三方协同发展
        1.以合作主体共同发展为导向,达成共同愿景
        2.以合作三方利益均衡为核心,实现互利共赢
        3.以合作各方文化融合为要旨,催生新质文化
    (二)优化运行机制,助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1.明确各方的权责划分,推动地方教育发展
        2.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各方合作热情
        3.构建完备的保障体系,促进合作稳定发展
    (三)强化管理机制,提升合作组织共事能力
        1.统筹深化合作管理机制,以确保运行机制的顺畅
        2.构建科学合作评价机制,以达到合作的预期目标
        3.建立健全合作规章制度,以确保合作的有序开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4.1 生涯教育理论及国内外高中生涯教育的研究和实施现状
        1.4.2 高中阶段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4.3 辽宁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1.4.4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案例分析
        1.4.5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实施建议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访谈调查法
        1.5.4 课堂观察法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生涯
        2.1.2 生涯教育
    2.2 生涯教育相关的理论基础
        2.2.1 帕森斯和威廉姆逊的特质-因素理论
        2.2.2 舒伯和金斯伯格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2.2.3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3 相关研究综述
    3.1 国外高中阶段生涯教育研究及实施现状
        3.1.1 美国
        3.1.2 澳大利亚
        3.1.3 英国
        3.1.4 日本
    3.2 国内高中阶段生涯教育研究及实施现状
    3.3 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3.3.1 管理规范化
        3.3.2 教师专业化
        3.3.3 学科素养化
        3.3.4 形式多元化
4 辽宁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方法与工具
    4.2 生物教师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4.3 生物教师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访谈调查与分析
    4.4 学生生涯教育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4.4.1 对自我的认知
        4.4.2 对职业的认知
        4.4.3 对生物学相关专业的了解
        4.4.4 生涯教育开展情况
        4.4.5 对生涯教育的需求
    4.5 调查结论
5 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案例分析
    5.1 建立生命观念,为职业生涯拓展宽广格局
    5.2 培养科学思维,为职业生涯提供发展路径
    5.3 感受社会责任,为职业生涯树立高远理想
6 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实施建议
    6.1 提高学校的生涯教育重视程度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6.2 增强学科教师的生涯教育意识和专业技能
    6.3 遵循基于核心素养指导生涯发展的理念
    6.4 建立“校-企-家”协同育人模式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文献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基本概念和范围界定
        1.3.1 基本概念
        1.3.2 范围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研究文献的统计学特征
        1.4.2 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1.4.3 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历史分析法
    1.7 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展背景及概况
    2.1 中国近现代海洋渔业的自然环境及资源
        2.1.1 全国海洋渔业的环境与资源概述
        2.1.2 沿海各省的海洋渔业资源具体表现
    2.2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兴起的动因
        2.2.1 渔权屡屡受到侵犯,急需加强维护
        2.2.2 传统渔业面临困境,急需大力变革
        2.2.3 海洋水产教育落后,急需专门人才
    2.3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展概况
        2.3.1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诞生阶段(1903-1912)
        2.3.2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展阶段(1912-1922)
        2.3.3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完善阶段(1922-1937)
        2.3.4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调整阶段(1937-1949)
    2.4 中国近现代沿海各省海洋水产教育的发展
        2.4.1 近现代辽宁省海洋水产教育
        2.4.2 近现代河北省(含天津市)海洋水产教育
        2.4.3 近现代山东省海洋水产教育
        2.4.4 近现代江苏省(含上海市)海洋水产教育
        2.4.5 近现代浙江省海洋水产教育
        2.4.6 近现代福建省海洋水产教育
        2.4.7 近现代广东省海洋水产教育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学历海洋水产教育的实践
    3.1 教育制度的近代化演变与海洋水产教育
        3.1.1 “癸卯学制”与海洋水产教育
        3.1.2 “壬子·癸丑学制”与海洋水产教育
        3.1.3 “壬戌学制”与海洋水产教育
        3.1.4 《职业学校规程》与海洋水产教育
    3.2 海洋水产学校建筑与实习设备
        3.2.1 学校建筑面积与规模
        3.2.2 教学实习设备及场所
    3.3 海洋水产学校的行政管理
        3.3.1 管理组织结构
        3.3.2 学校主要部门及其功能
    3.4 海洋水产学校的学生状况
        3.4.1 入学资格
        3.4.2 招生方式
        3.4.3 学生规模
        3.4.4 学生管理
    3.5 海洋水产学校的专业设置
        3.5.1 “癸卯学制”时期海洋水产专业设置情况
        3.5.2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海洋水产专业设置情况
        3.5.3 “壬戌学制”时期海洋水产专业设置情况
    3.6 海洋水产学校的课程设置
        3.6.1 “癸卯学制”期间海洋水产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3.6.2 “壬子·癸丑学制”期间海洋水产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3.6.3 “壬戌学制”期间海洋水产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3.7 海洋水产学校的实习活动
        3.7.1 海洋水产教育实习课程的发展概况
        3.7.2 海洋水产教育实习活动典型案例
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的实践
    4.1 海洋水产业专业人才职业培训班
        4.1.1 海洋水产业专业人才职业培训班典型案例
        4.1.2 海洋水产业专业人才职业培训班的特点
    4.2 渔业技术传习所
        4.2.1 渔业技术传习所典型案例
        4.2.2 渔业技术传习所的特点
    4.3 渔民小学(学堂)
        4.3.1 渔民小学典型案例
        4.3.2 渔民小学的特点
    4.4 海洋水产教育宣传展览会
        4.4.1 海洋水产教育宣传展览会典型案例
        4.4.2 海洋水产教育宣传展览会的特点
    4.5 四种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组织形式的比较
第五章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评价与启示
    5.1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特点
        5.1.1 效仿外国先进海洋水产教育
        5.1.2 学校选址布局区域相对均衡
        5.1.3 学历海洋水产教育体系完备
        5.1.4 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形式灵活多样
        5.1.5 注重海洋水产调查研究与成果出版
    5.2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成就与历史意义
        5.2.1 初步建立了海洋水产教育体系
        5.2.2 培养了一批海洋水产专业人才
        5.2.3 促进了海洋水产科学观念与技术传播
        5.2.4 提高了渔民的文化素养与水产技术
    5.3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不足
        5.3.1 政府对海洋水产教育投入不足
        5.3.2 学历海洋水产教育本土化不够
        5.3.3 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成效不等
    5.4 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启示
        5.4.1 海洋水产教育要主动服务产业
        5.4.2 政府要重视并持续加大资金投入
        5.4.3 学历海洋水产教育要注重实践
        5.4.4 高度重视非学历海洋水产教育
        5.4.5 必须保持高度开放性和国际化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及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总体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科实践活动课程
        (二)课程设计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三)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四)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章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工具的设计
        (一)调查目标
        (二)调查内容
        (三)教师访谈提纲的编制
    二、调查研究的实施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式
        (三)调查过程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一)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关注度
        (二)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认知情况
        (三)设计和应用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
        (四)设计和实施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困难
        (五)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四、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部分学校对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具有一定局限性
        (二)一些教师缺乏对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认知与应用
    五、小结
第四章 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研究
    一、课程设计的原则
        (一)学生为主体原则
        (二)化学学科本位原则
        (三)创新性原则
        (四)实践性原则
        (五)探究性原则
    二、课程目标的制定
        (一)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培养目标
        (二)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活动目标
    三、课程主题的开发
        (一)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选定依据
        (二)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参考主题展示
    四、课程活动过程的设计
        (一)课程活动过程设计的意义
        (二)课程活动过程设计的具体流程
    五、课程评价的设计
        (一)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
    一、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案例的展现
        (一)实施案例一——《燃烧和灭火》
        (二)实施案例二——《暖宝宝中的秘密》
    二、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分析
        (一)基于学生自评量表的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二)基于教师访谈的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三)实施研究后的思考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前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前部分教师访谈实录
    附录三: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后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四: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后教师访谈实录
    附录五:《燃烧和灭火》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新授课教学设计
    附录六:《暖宝宝中的秘密》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课教学设计
致谢
个人情况简介

四、培养创新能力 提高教育质量——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创新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地方特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策略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王子璇.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2]新高考改革背景下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 黄一瑞.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创新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D]. 王杰.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4]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辽宁省手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 孙铭泽.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6]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 苏日那.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7]地方师范院校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辽宁某师范大学的个案分析[D]. 宫兴运.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姜茗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中国近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研究[D]. 秦锦清.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10]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及实施研究[D]. 石明月.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教育质量——辽宁省实验中学创新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