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名沉浮三百年——评论家眼中的约翰·多恩(论文文献综述)
郭建伟[1](2020)在《约翰·多恩作品在中国的影响》文中提出约翰·多恩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的代表。其诗歌以才智思辨着称,擅用奇喻,晦涩难懂。在艾略特等人的极力推崇下,他被尊称为西方现代诗歌的先驱。在中国五四运动之后,多恩的作品开始陆续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文章将多恩作品在中国的影响分三个阶段进行归纳、整理和述评。约翰·多恩作品在中国的影响,大致经历了在认知中学习,在接受中模仿,在内化中研究的过程。
秦榕[2](2020)在《女性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审美解读——以约翰·多恩诗作和约翰·斯坦贝克《菊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取16世纪英国作家约翰·多恩诗作和美国当代现实主义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菊花》作品,从女性视角角度对文学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分析,在研读这些作品中,深刻体会英美等西方国家在近现代社会变革中女性的所属地位和生活。
胡晓琴[3](2020)在《“立以求真”:多恩讽刺诗研究》文中认为约翰·多恩作为一名玄学派诗人的美誉毋庸置疑。但是当人们谈论起这位玄学派诗人,最易被忽视的便是他的讽刺诗。而正是多恩的讽刺诗让多恩获得了玄学派诗人的美誉。这篇论文将深入探讨多恩讽刺诗内在的文本疑难,主要主题,以及明显的风格,试图以此来丰富多恩研究。多恩讽刺诗的文本疑难主要存在于着作者方面的争议,讽刺诗基本的聚焦,以及它们的预定目标。虽然历时的研究表面上强化了这些疑难,但是深究多恩的每一首讽刺诗以及对它们进行分类后,本文发现在这些疑难之下实际上存在着多恩讽刺诗的精髓,即多恩在讽刺诗中极力传达出来的是非观。不同的题材可以表现为不同的主题。尤其是在讽刺诗中,同一题材的不同表达,也就是讽刺诗的主题,能够展现出讽刺诗人关于这些题材的态度。讽刺诗选择的题材具有明显的现实性特征,这是讽刺诗人对社会现实高度关注的表现。在多恩的讽刺诗中,通过对个人生活的描写,尤其是那些善变者、诗人、律师、法官、政客,多恩讽刺了在伊丽莎白时代松散的个人道德。除了对个人生活的描写,多恩还关注到了国家管理层面。多恩关于宫廷的描写展现了伊丽莎白统治下的英国司法体系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同时,多恩关于宗教的描写展现了宗教改革后英国混乱的宗教场面。除了对这些社会弊病的展现,多恩也提出了关于如何改正社会的标准。从主题上来看,多恩更像是一个医生,而不是一个刽子手。对多恩来说,写讽刺诗是为了让世人意识到他们所生活的社会存在何种弊病。正如医生试图寻找出病人的症结所在,多恩在讽刺诗中也试图探寻生活的实情所在。一个讽刺诗人的态度除了能体现在作品的主题上,还能体现在写作的风格上。讽刺诗写作实际上是伊丽莎白时代的一种潮流:复兴古典文化。对伊丽莎白时代方兴未艾的资产阶级来说,一种新的、不同于天主教思想的文化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复兴古典的讽刺诗成为了伊丽莎白时代的一大潮流。多恩选择讽刺诗,并继承了罗马讽刺大家的一些传统。由此多恩获得了贵族和朋友们的关注与提拔,这也正是多恩写作讽刺诗的目的之一。但是,多恩选择讽刺诗不只是为了世俗的个人利益。不同于同时代的讽刺诗人,多恩将他的讽刺诗看作一个整体,将对个人、对法庭、对宗教的讽刺融合在每一首讽刺诗中,并由此来表现他对整个英国社会的关注与热爱。同时,多恩的讽刺诗充满了玄学派独有的大胆夸张的比喻、牵强的逻辑、粗糙的语言和韵律。这些特点符合讽刺诗批判性的特点,也符合年轻的多恩的个性。由此,多恩的讽刺诗写作不只是为自己谋求仕途,更是多恩的求真之道。
杨安文[4](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崔丹[5](2019)在《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文中认为作为英国第二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济慈虽生平遭际困顿、但却以独特的审美追求、深邃的诗评思想、别具一格的诗歌书写跻身于伟大诗人行列,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自省式诗人,济慈穷其一生,以诗铭志,但心中焦虑挥之不去。诗人对死亡、宗教、诗人身份、两性、阶级、与政治等皆充满焦虑之情,而这些焦虑归根结底反映出诗人对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刻思考,即其对自我身份认同、个体身份认同、集体身份认同中的性属身份认同和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持有深刻的焦虑之情。究其实质,济慈的身份认同焦虑产生在主体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从而体现出一体多面性、多层次性与交错性特点。诗歌书写成为济慈表达、展现与超越焦虑的方式。诗人不仅在与亲朋好友的鸿雁传书中表达身份认同焦虑,并且更以诗歌书写作为展现与超越身份认同焦虑的场域与实践,而对其深入地探讨是深刻理解济慈其人、其思与其诗的关键。相关文学批评理论与视角为此问题的剖析提供具体而坚实理论阐释与策略选择。笛卡尔有关主体意识,海德格尔有关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拉康、齐泽克等对“焦虑”等阐释可用于厘清身份认同焦虑问题;文艺复兴运动与浪漫主义思潮中有关死亡、生命、时空、宗教信仰等阐释可分析诗人的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阐释和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身份论可探讨诗人的个体身份认同焦虑;拉康、齐泽克、福柯、格林布拉特等有关“凝视”理论、黑格尔的主仆关系阐释、吉尔伯特、古芭等女性主义话语与福柯有关性属、疯癫、规训等权力话语体系可探索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琳达·考利与安德森有关民族主义与国家身份建构等理论可分别分析诗人集体身份认同焦虑中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诗人通过诗歌书写探讨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具体表现为对死亡的迫近与难以企及的宗教救赎持有焦虑之情。家门罹难、久病之躯、先辈与同仁的英年早逝等系列不幸令济慈感慨阳寿渐殁,诗名难酬,而其对生之渴望、死之恐惧凸显焦虑,死亡氛围、肺痨症状等遂成为诗歌书写中心,诗人通过书写向死而生、化死为生、以生蕴死、物我相生、物我两生来实现其对死亡焦虑超越的书写。济慈宗教态度的形成与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生长环境、文人挚友影响密不可分,诗人在诗歌中以“复魅”与“祛魅”的方式对宗教进行书写,期间尽透诗人的焦虑之情。但诗人并非园囿其中,而是在保存宗教积极元素基础上,融合希腊神学、凯尔特泛神论等凸显世俗人文主义精神元素来超越宗教身份认同焦虑,以此实现超越自我身份认同焦虑的夙愿。济慈虽集百家众长,但却致力于克服“影响的焦虑”,从而体现出个体身份认同焦虑。诗人在诗歌形式、风格、技巧、人物、情节等方面继承前驱与同侪诗人的诗歌精华基础上,剑走偏锋,形成独特的济慈式诗歌风格,实现克服前驱与同侪诗人“影响的焦虑”。具体表现在:诗人摒弃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坚持人文主义精神;摒弃莎士比亚的“宿命论”,凸显人文主义精神的“主体选择”;深化诗画越界、彰显基督教与泛神论博弈、升华人道主义精神等方面超越弥尔顿;弥补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再现济慈式“崇高自然”;通过济慈式“想象自然”实现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摒弃柯勒律治理性哥特式想象,实现济慈式瑰丽幻想;摒弃拜伦的“现实书写”,实现济慈式“想象书写”;以“人道主义”精神升华雪莱的“英雄主义”思想。在性属关系书写中,济慈对男女两性皆充满浓郁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就诗歌对异性身份认同焦虑书写而言,济慈通过塑造代表摄政晚期父权制文化认同下的男性“凝视”中的“家中的天使”来表达自我对集体身份认同。但同时,诗人用通过刻画“淑女”充满性欲诱惑般的“反凝视”来展现女性对代表社会“大他者”的男性反抗,彰显诗人对传统社会意识形态中异性性属的不认同,也间接展现诗人的异性性属身份焦虑。同样,诗人刻画出“邪恶”女性的“反凝视”来展现对社会规约的反抗,其中又不乏刻画社会主导体制对其进行的规训与惩罚,由此,再次彰显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最终诗人将“美好”与“邪恶”同时赋予理想女性形象,以此实现其对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就同性身份认同焦虑而言,诗人一方面书写男性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集体的对峙,以此展现济慈个体在社会集体身份认同中存有的焦虑之情。同时,诗人从个体、年龄与群体性方面展现出男性之间的亲密协同关系,深刻地展现出诗人在男性话语与国家权力背景下超越同性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实践。在超越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书写中,济慈内心充满浓郁的焦虑之情。家庭熏陶、志友论政、同侪影响、前辈指引、政治时论皆对其影响深刻。反观诗歌,诗人不仅书写其对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而且展现出其致力于与英格兰民族为核心的不列颠国家身份相认同。诗人对诸如美洲、非洲与印度等大英帝国殖民地持有深刻焦虑之情,因受东方主义思想浸润,诗人一方面不自觉地将殖民地视为“他者”,但另一方面,作为知识分子的诗人以其秉承的人道主义思想渴望与殖民地相认同,以争取全人类的解放来实现对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赵轩[6](2019)在《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关注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思潮起伏,研究时段是从中国电影批评最早发端一直延续到左翼影评集体亮相之前。在这一历史时期,西方文化的进入,促成了中国思想界急于融入世界潮流的社会功利倾向;在“文明等级论”的影响下,国人开始对中国既有之文化资源进行重估;而亡国灭种、救亡图存的现实焦虑,也不断激起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潮。本文即着力观照上述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研究内容将涉及文化整合、民族意识、威权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电影舶来中国之时,适逢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晚清以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多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但各色思潮在老旧中国落地的过程几近必然地交织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蛮横与中国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懦弱,这令救亡图存成为此时最重要的社会议题。较之西方,中国的现代性启蒙有两点不同,一是“救亡压倒启蒙”,使得思想界过度关注物质追求与权力宰制,显现出较强的社会功利色彩;二是“启蒙成了唯一的救亡”,使得国人在潜意识中认同了“文明等级论”等帝国主义的文化逻辑,简单地将东西文化比附于新旧文化,进而促成了极端的“西化”倾向。这为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渲染了精神底色。同时,基于救亡图存而不断显现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文以载道”等传统文脉的无意识固守,也均参与到了上述思潮的流变过程。基于此,本文具体分成以下几个板块。绪论——系统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前期研究成果,以及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基本特征。第一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在梳理早期电影批评的思想史语境的基础上,着力于探讨早期电影批评对传统文艺观念的承继与变奏,具体着眼于“影戏话”等早期批评文本所显现出的传统诗话“缘情遣兴”之思维,以及潜隐于现代性震撼体验之后的“文以载道”的批评观。第二章——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主要关注早期电影批评中论证影戏源流中土的“西学中源”意识、影戏说的“中体西用”意识,以及卢梦殊主编《银星》杂志鼓吹之“新英雄主义”影剧观对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借鉴和改造。第三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意识。着力于梳理“国片复兴”运动、“民族主义电影”运动、辱华电影抗议事件中所渗透之力避欧化、国民性批判以及民族国家(nation)作为“想象的共同体”通过大众传媒达成民族认同的过程。第四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关注早期电影评论中对电影的娱乐属性与教化属性的交锋,涉及商业娱乐电影、教育电影运动以及电检制度创设伊始电影评论围绕上述话题所做的讨论,对于类型叙事、电影宣教以及国民党文艺政策做思潮上的厘清。结语——总结全文。指出本文始终观照文化整合、民族意识、权威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对影人批评、学人批评、报人批评和大众批评等各种批评模式的话语取向做出归纳,对商业话语、政治话语、精英话语以及市民话语在多个问题上的表述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区分,以期勾勒一段历史思潮的真实面貌。在上述板块的讨论中,仰仗于当前大量民国期刊电子数据库的广泛建立,本文借助更为快捷和相对完备的史料搜集,重新考证了“影戏源流中土”理念的滥觞、电影“第八艺术论”的译介过程、《银星》杂志“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理论渊源、《电影月刊》“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外部政治环境,清华“丄社事件”的前后因由。同时,本文从思潮史的角度审视早期“影戏话”对传统“诗话”思维的承继,“国片复兴运动”对晚清以降“实业救国”理念的延续,以及“高台教化”文艺理念在“电影教育运动”中的显影与变奏。进而,本文以新史料的挖掘与新视角的选取体现了创新意识,并希望借助上述问题的厘清对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研究做出有益的尝试。
胡艳[7](2017)在《约翰·多恩——狂欢时代的类像先行者》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入手,对比了约翰·多恩作品的创作时代与20世纪初现代主义下其作品被重新解读的时代,提出具有显性狂欢化特征的社会背景是多恩被重新解读的前提条件,并且进一步据此结合重复理论、类像以及现代语言学发展的视角对这一文学现象发生的必要性要素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对多恩这一在英国文学史上特立独行的人物进行简练但不失全面性的认识。
陈智颖[8](2017)在《《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文中研究表明
汪小英[9](2017)在《多恩诗歌的对话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约翰·多恩是英国玄学诗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诗人,其诗名沉浮多变,评论界对其诗歌也褒贬不一。自20世纪初,多恩诗歌开始复兴,评论者们运用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从不同视角进行多恩诗歌研究,使多恩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直接从对话角度出发的研究成果相对空缺。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以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影响下的互文性理论为指导,结合新批评、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的综合运用,对多恩诗歌的对话性展开研究。多恩诗歌的对话性研究把多恩诗歌置于历史和社会文化语境进行考量,研究多恩诗歌与时代精神、社会现实、个人际遇、文学文化传统、他人文本等不同因素之间的关联及其体现出的丰富多样的对话性。这一研究思路突破了新批评关于文本自足的观点,有利于加深对多恩其人其诗及多恩诗歌独特性的理解。除绪论和结语外,本论文分为四章。绪论包括文献综述、理论概述、诗歌对话性研究的可行性、多恩诗歌对话性研究的意义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观点、大致结构与内容。第一章论述多恩诗歌中的自我对话。多恩诗歌反映出诗人世俗追求与当时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诗人在爱情、宗教、理性、救赎等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充满矛盾冲突的多恩诗歌是诗人内心不同思想意识的交锋,也是诗人内心矛盾对立自我之间的对话。外界现实是直接诱因,诗人性格上的怀疑精神是其内在原因。第二章集中分析多恩诗歌中的双声语和复调特征。本章结合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多恩的戏剧性独白以及多恩诗歌常用的双关和悖论修辞手法,研究多恩诗歌中的双声语;同时,通过对多恩诗歌话语中的爱情、政治、宗教、新旧思想、文学传统等多种声音的分析,研究多恩诗歌话语的复调性。多恩诗歌话语中的双声语和复调有其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它们对理解多恩诗歌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研究多恩诗歌中的狂欢化对话。文学狂欢化的不同形式如脱冕型结构、肉体对精神的降格化处理、怪诞现实主义等在多恩诗歌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再现,反映出不同思想意识之间的对话;同时,多恩诗歌语言具有明显的解构性,它们在建构人物形象和发出强势声音的同时隐含着对人物形象和声音的消解,造成人物形象和声音的二重性,体现出狂欢化精神,是多恩诗歌狂欢化对话的重要特征。第四章探讨多恩诗歌中的互文对话,重点以布鲁姆的互文思想为指导,论述多恩在其爱情诗和宗教诗创作过程中的互文性写作。多恩吸收了彼特拉克爱情诗、奥维德作品和欧洲“破晓歌”传统的某些特点,也带来了变化,创造出了更具现实性和人文性的爱情诗;多恩宗教诗与基督教传统互文,并与其爱情诗的相互映射,把人性与神性的冲突表现得更私人化,并展示出诗人内心的自我反省及其心灵的发展方向。结论部分总结全文,认为多恩诗歌中丰富多样的对话性是诗人所处时代和诗人个性的产物,也是多恩诗歌独特性的重要表现。多恩诗歌对话性因此可以成为丰富和发展多恩其人其诗研究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必将为多恩诗歌的阐释提供更多,甚至无限的可能性。
范金晶[10](2016)在《黄庭坚在两宋时期的经典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经典化的视角考察了在北宋後期至南宋末两百年左右的时间内,黄庭坚成为经典并发生影响的过程。作为经典的黄庭坚,既包括其作品,也包括作为作家的黄庭坚本人。深入两宋时的历史情境,黄庭坚的经典化主要在诗学、时势、书法、宗教(佛教)四方面力量复合作用下形成,而四种力量作用的方式、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黄庭坚在诗学与书法领域达到了自己的最高成就,且诗学在士大夫精神文化中占有较高的形而上层级,故诗学是黄庭坚经典化的核心内容。时势是指南北宋之际特殊的政治、文化形势,黄庭坚在其作用下成为宋人心目中的文化偶像。黄庭坚是着名书法家,然而其书法作品除了艺术价值之外,也成为经典化过程中的传播媒介。由於佛教在世俗社会中处於边缘地位,它在黄庭坚经典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形塑黄庭坚及其作品的面貌实现的。考虑到上述因素之後,本文用两章的篇幅讨论黄庭坚诗学的经典化,而第三章探讨作为文化偶像的黄庭坚。第一章从诗歌史的层面讨论黄庭坚诗学的经典化。第一节将黄庭坚诗学在两宋时期的经典化过程分为四个时期。黄庭坚生前便获得巨大声名,被认为富有独创性。自吕本中创作《江西宗派图》之後,文学史上出现了江西诗派的名义,在宋室南渡後声势烜赫,江西诗风席卷诗坛。南宋四大家中的杨万里、陆游都与江西诗派颇有渊源,而二人在中年不约而同的背弃了江西诗风,四灵引领的晚唐诗风随即盛行,诗坛进入江西、晚唐交相诋的局面,背後深层次的原因是宋初以来的诗学理想发生了变化。方回《瀛奎律髓》确立了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诗歌谱系,黄庭坚的地位降为三宗之一,实际影响力大大下降。吕本中的《江西宗派图》,确立了中国文学史上江西诗派的存在,但吕本中为何创作此图却令人颇为困惑。本文第二节认为,北宋有着代代相传的文坛盟主意识,构成欧阳修-苏轼-苏门四学士的传承脉络。而四学士中,黄庭坚诗歌艺术最为精湛,也因此得与苏轼并称“苏黄”。社会上开始出现一种思潮,认为黄庭坚诗歌胜过苏轼,苏文黄诗,成为元佑时代的象徵。吕本中《江西宗派图》的出现,正是这一思潮的反映。第三节讨论江西诗派概念的内涵。虽然在南宋诗坛有很大影响,但历史上对江西诗派特徵的认定是混杂的,不得不承认,目前并没有判断什磨是江西风味的统一标准。那麽,江西诗派的核心特质与共同特徵是什麽?从南宋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清理出以下几重内涵:以儒学修养为基础,崇尚气节的精神内蕴;黄庭坚示人的一套学诗程序或者吕本中“活法”等作诗方法;下字、句法、押韵等作诗技巧;取朴拙而避华美的审美取向。第二章从诗歌内部讨论诗学的经典化。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可谓黄庭坚名义下影响最大的诗论,故第一二节分别对其作出讨论。通过对黄庭坚诗歌用例的分析,总结出点铁成金法是运用陈言时有意藉助语境差异的用典方法,从此人们开始区分语典与事典。而点铁成金“错本旨”式的思维方式,与禅宗公案中“有意误读”的思维方式有关。夺胎换骨关注的是诗意的沿袭与转化,北宋以来诗人们始终致力於诗歌语言、取材乃至审美品质的创新。夺胎换骨思维与禅宗颂古传统颇为相似,惠洪拈出此论,实与其禅宗背景有关。夺胎换骨并不能称作江西派诗论,但是它对宋人诗学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将夺胎换骨作为创作论来理解,便产生了以其为蹈袭的看法,但更广泛的是将其理解为鉴赏论,激起了人们寻绎诗意来源的强烈冲动。第三节以借代的修辞手法为中心,对李贺与黄庭坚诗作出比较。李贺诗中以自创的名词性借代为主,带有浓厚的物质感。而黄庭坚诗中的借代主要通过用典形成,用典方式的曲折与灵活使得山谷诗中的借代也丰富多样,以黄庭坚为代表的宋人受到禅宗语言趣味的影响,对借代“不说破”的效用饶有兴味。李贺与黄庭坚的诗歌风格都曾被评价为“奇”,借代的使用在其风格塑造中起到重要作用。抛开线性延续的文学史视角,李贺与黄庭坚都代表着中国文学可能的发展方向。第三章讨论作为文化偶像的黄庭坚。黄庭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典范,与他在党争中经历的磨难息息相关,宋室南渡後,高宗个人对他的喜爱,江西宗派图的流传,以及作为元佑人物的一员,都使他暴得大名,而背後深层的文化机制是元佑政治成为宋人心目中的典范时代。第二节讨论黄庭坚人格的典范化,黄庭坚以其道德、心性修养、气节,成为宋人眼中的人格典范。而在此过程中,黄庭坚书法作品的流传是重要的触媒。苏轼与黄庭坚的形象都偏於政治与道德,是宋代特殊的党争等政治背景决定的,他们嬉笑怒骂的文人形象明代以後方才成为主流。第三节讨论黄庭坚影响下形成的快阁文化景观。元丰五年黄庭坚登临快阁并创作《登快阁》,从此快阁成为太和县的知名景观。作为建筑类文化景观,快阁提供了一个可供登临的空间,使得人们在登临中不断唤起文化心理记忆。快阁在历史上的存毁情况,说明其本质是黄庭坚诗歌文本构建出来的心理空间,快阁的物质存在只是心理空间的物质载体,其具体形态并不重要。《登快阁》诗歌文本中的晴、鸥、江、月等人格化的风景,凝固成为稳定的快阁风景。黄庭坚登临快阁之快,与去世前淋雨之快,被人们理解为不以外物为意的心性修养,这是宋代政治文化语境下的特殊理解,遗失了黄庭坚人格中从容自适的一面。
二、诗名沉浮三百年——评论家眼中的约翰·多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名沉浮三百年——评论家眼中的约翰·多恩(论文提纲范文)
(1)约翰·多恩作品在中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认知中学习 |
二在接受中模仿 |
三在内化中研究 |
结语 |
(2)女性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审美解读——以约翰·多恩诗作和约翰·斯坦贝克《菊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约翰·多恩作品中的女性描述 |
1.对约翰·多恩诗作的总体评价 |
2.约翰·多恩诗作中女性的卑微地位 |
3.约翰·多恩诗作中贬低女性的原因 |
二、约翰·斯坦贝克《菊花》中的女性描述 |
1.对约翰·斯坦贝克《菊花》作品的整体描述 |
2.《菊花》中女主人公的生活态度 |
(1)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
(2)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
(3)对自由浪漫爱情的渴求。 |
三、结束语 |
(3)“立以求真”:多恩讽刺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Textual Complications of Donne's Satires |
A.Authorship of Donne's Satires |
B.Fundamentals of Donne's Individual Satires |
C.Intended Targets of Donne's Satires |
Chapter Two Dominant Themes of Donne's Satires |
A.Loose Morality of Individuals |
B.Overwhelming Corruption in Law Court |
C.Bitter Struggle for Religious Faith |
Chapter Three Apparent Styles of Donne's Satires |
A.Classical Inheritance |
B.Personal Traits |
C.Intellectual Dispositions |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4)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
2.1 柏桦生平 |
2.2 柏桦诗歌创作 |
2.2.1 诗歌创作概况 |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
2.4.1 香港 |
2.4.2 台湾 |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
3.1 译介概况 |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
3.2 译介主体 |
3.2.1 译者背景 |
3.2.2 译者类型 |
3.2.3 翻译模式 |
3.3 文本选择 |
3.3.1 文本选择概况 |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
3.4 传播媒介 |
3.4.1 出版机构 |
3.4.2 网络媒介 |
3.5 社会文化语境 |
3.5.1 早期:1988-2007 |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
4.1.1 接受概况 |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
4.2.1 在法国的接受 |
4.2.2 在德国的接受 |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
4.3.1 访谈对比分析 |
4.3.2 研究内容差异 |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
4.4.1 中国大陆评价 |
4.4.2 中国港台评价 |
4.4.3 海外评价 |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
5.1.1 文本概述 |
5.1.2 文本形式分析 |
5.1.3 译本对比分析 |
5.1.4 译者风格评析 |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肉体与灵魂——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
一、自我身份认同中死亡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
二、自我身份认同中宗教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
第二节 死亡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死亡焦虑的书写 |
二、死亡焦虑的超越 |
第三节 济慈诗歌对宗教焦虑与超越的书写 |
一、宗教思想“复魅”与焦虑书写 |
二、宗教思想“祛魅”与焦虑书写 |
第四节 宗教多融共生书写与焦虑的超越 |
一、希腊神学 |
二、凯尔特泛神论思想 |
第二章 生前身后名——个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个体身份认同焦虑产生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
第二节 前辈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与济慈的人文主义精神 |
二、莎士比亚的“宿命论”与济慈的“主体选择” |
三、弥尔顿的“人文主义”与济慈的“人道主义” |
第三节 浪漫主义先驱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与济慈式“崇高自然”的再现 |
二、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与济慈式“想象自然” |
三、柯勒律治的哥特式“想象”与济慈式瑰丽“幻想” |
第四节 浪漫主义同侪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拜伦的“现实书写”与济慈式“想象书写” |
二、雪莱式“英雄主义”与济慈式“人道主义” |
第三章 凝视与反凝视——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
一、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男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二节 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一、理想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邪恶女性的“他者”性属焦虑与超越 |
第三节 同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一、男性对峙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男性协同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四章 政治的“逃逸”——族性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
一、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 |
二、族性身份认同焦虑的概念界定、内涵与超越 |
第二节 英伦三岛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一、英格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
二、苏格兰与爱尔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
三、英国性建构与苏爱民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
第三节 殖民地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美洲殖民者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东方殖民地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结论 |
文献目录 |
附录 《致济慈》献诗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启蒙与电影的传入 |
二、1932年之前中国电影批评的特征 |
三、范式和视角 |
第一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 |
第一节 近现代思潮迭起中的早期电影批评 |
一、现代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 |
二、对“人”的关注:个体性与群体性 |
三、对制度的探讨:政治与功利色彩 |
第二节 “缘情遣兴”在早期影评中的在场 |
一、从传统“诗话”到“影戏话” |
二、“考证故实”:光影叙事的冲动 |
三、“随性闲谈”:日常生活的在场 |
第三节 “民智教化”在早期影评中的延续 |
一、惊叹:观影的奇观体验 |
二、电影作为现代性的物化表征 |
三、“启发民智、教化民众”理念的血脉相续 |
第二章 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 |
第一节 西学中源:“影戏源流中土”的偏执论证 |
一、“影戏源流中土”的文本表述 |
二、“西学中源”说的历史衍变 |
三、“影戏源流中土”的文化心理机制 |
第二节 中体西用:“影戏论”的体用之道 |
一、电影的艺术“家数” |
二、“影戏论”的技巧批评实践 |
三、“影戏论”的文化底色 |
第三节 群己之辩:“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在地化历程 |
一、“新英雄主义”溯源:从罗曼·罗兰到《银星》 |
二、“新英雄主义”之新:革命与领袖 |
三、“新英雄主义”的功用:平民、阶级与群己观 |
第三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主义思潮 |
第一节 “国片复兴运动”与作为公共事业的电影 |
一、“复兴国片”与实业救国 |
二、“到民间去”:语焉不详的平民化 |
三、步入公共领域的电影与儒商精神 |
第二节 抗议“辱华电影”与众声喧哗间的多方话语角力 |
一、国族形象:自我表述的冲动 |
二、文化渗透:表述中国的冲动 |
三、话语共谋:多方角力的公共事件 |
第三节 “民族主义电影运动”与“国民性”改造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与《电影月刊》 |
二、改造“国民性”的一次尝试 |
三、“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当下性省思 |
第四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 |
第一节 电影娱乐思潮:正当娱乐、类型意识与叙事机制 |
一、正当娱乐:从清华“丄社事件”说起 |
二、类型意识:商业导向与话语征用 |
三、叙事机制:滑稽穿插与教化字幕 |
第二节 电影教育思潮:直观教育、社会教育与寓教于乐 |
一、直观教育:作为教学方式的电影 |
二、社会教育:电影的普及传播 |
三、寓教于乐:文化统制的话语策略 |
第三节 电影检查思潮:必要、权属与主体定位 |
一、电影检查之必要:社会教化、行业准入与民族主义情绪 |
二、电影检查的权属机制:行政权力、统一电检与派系纷争 |
三、电影检查的主体定位:体恤商艰、艺术眼光与意识管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约翰·多恩——狂欢时代的类像先行者(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狂欢化社会及其一般特征 |
3. 多恩时代与20世纪初期西方社会“狂欢化”特征相似性比较 |
4. 类像世界中的多恩 |
5. 结语 |
(9)多恩诗歌的对话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多恩诗歌中的自我对话 |
第一节 人生与诗歌的相互映照 |
第二节 矛盾对立自我之间的对话 |
第二章 多恩诗歌话语中的双声与复调 |
第一节 多恩诗歌话语中的双声现象 |
第二节 多恩诗歌话语中的复调对话 |
第三章 多恩诗歌的狂欢化对话 |
第一节 多恩诗歌狂欢化对话的形式体现 |
第二节 多恩诗歌狂欢化对话的语言特征 |
第四章 多恩诗歌的互文对话 |
第一节 多恩爱情诗中的互文对话 |
第二节 多恩宗教诗中的互文对话 |
结语 |
Bibliography |
附录 |
后记 |
(10)黄庭坚在两宋时期的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学经典问题的产生 |
二、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经典问题 |
三、个案的选择:黄庭坚的经典化 |
第一章 诗学的经典化(上) |
第一节 黄庭坚经典化的进程 |
一、当世:不践前人旧行迹,独惊斯世擅风流 |
二、《江西宗派图》的创制:江西而派,蔚为大观 |
三、江西晚唐交相诋:诗学理想的转变 |
四、一祖三宗:诗歌谱系的确立 |
第二节 因缘际会中的偶然:吕本中《江西宗派图》新论 |
一、江西诸人的诗学选择 |
二、北宋的文坛盟主意识与苏黄并称的出现 |
三、吕本中《江西宗派图》的创制 |
余论 |
第三节 江西风味何所似:“江西诗派”概念辨析 |
一、治心养气:精神内蕴 |
二、颁略古法生新奇:作诗方法 |
三、“句裹宗风”:作诗技巧 |
四、取朴拙而避华美:审美取向 |
第二章 诗学的经典化(下) |
第一节 错位之趣:点铁成金法的内涵、意义与渊源 |
一、点铁成金的用法 |
二、点铁成金对用典的进展 |
三、点铁成金与禅宗公案“有意误读”的思维方式 |
第二节 创造还是蹈袭?-——重论夺胎换骨的渊源与影响 |
一、北宋诗人对诗意创新的关注 |
二、“夺胎换骨”思维与禅宗传统 |
三、夺胎换骨的影响 |
第三节 锦囊的秘密:李贺、黄庭坚诗歌借代使用比较研究 |
一、引子 |
二、“印象派”与“老学究”:使用借代的特点与方式 |
三、从表现、替代到烘托:借代的作用 |
四、句有造物功:借代与风格 |
第三章 作为文化偶像的黄庭坚 |
第一节 苦难与荣耀:黄庭坚与他的时代 |
一、元佑时代:被追认的治世 |
二、罪与罚:党争话语下的黄庭坚 |
三、从地下潜流到“诗从元佑总名家” |
第二节 黄庭坚人格的经典化 |
一、宋人心目中的黄庭坚形象 |
二、笔墨间的记忆:以《范滂传》的书写与流传为中心 |
三、政治与道德:宋代文人形象的特殊面向 |
第三节 地域景观的塑造:黄庭坚影响下的快阁书写 |
一、地方景观:作为空间与名胜的快阁 |
二、存毁之间:快阁景观的本质 |
三、晴、鸥、江、月:黄庭坚塑造下的快阁风景 |
四、逆顺竟殊同一快:黄庭坚生平的两次“快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四、诗名沉浮三百年——评论家眼中的约翰·多恩(论文参考文献)
- [1]约翰·多恩作品在中国的影响[J]. 郭建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6)
- [2]女性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审美解读——以约翰·多恩诗作和约翰·斯坦贝克《菊花》为例[J]. 秦榕.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3]“立以求真”:多恩讽刺诗研究[D]. 胡晓琴. 西南大学, 2020(12)
- [4]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5]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D]. 崔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D]. 赵轩. 上海大学, 2019(02)
- [7]约翰·多恩——狂欢时代的类像先行者[J]. 胡艳.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04)
- [8]《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J]. 陈智颖.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4)
- [9]多恩诗歌的对话性研究[D]. 汪小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17(11)
- [10]黄庭坚在两宋时期的经典化研究[D]. 范金晶. 南京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