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系“双实习”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杜艳华[1](2020)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研究》文中指出生涯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内容包括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掌握职业类知识、自主规划人生等方面。小学是学生生涯意识萌芽和探索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实施生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唤醒生涯意识,自主进行人生选择。实施生涯教育的途径有很多种,如:开设专门的生涯教育课程、学科渗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寻求家长和社区的帮助等等。受学时限制,仅仅开设生涯教育课程是不能完成生涯教育的,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成为必然选择。首先,学科教学是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主要园地,在学科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化发展,发挥学科教学整体育人的价值。其次,“教师即课程”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教师自身的学识、能力、思想、人格等对课堂资源的丰富是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将学科教师纳入生涯教育的队伍中来,对学生生涯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最后,在不同学科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生涯教育理念,有助于打通学科间的壁垒,实现学科间的生涯教育的融合。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更侧重于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对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深刻体会到英语的学科价值与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透过英语了解职业世界,为今后的生涯决策与管理奠定基础,在自我认识,知识学习和认识世界上建立起紧密联系。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方面系统构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体系,为小学英语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生涯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本论文主要包括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和研究的创新点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概述。主要包括的内容有:相关概念界定、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理论基础、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原则等。第三部分是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目标。通过分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学习者的需要和社会生活的需求,结合美国、日本、新西兰三国确定小学生涯教育目标的经验,提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第四部分是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内容和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渗透生涯教育的内容分析。其中,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内容分为三方面:第一,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知自我;第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丰富学生职业认知;第三提升英语学习质量,指导学生规划生涯。第五部分是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实施途径。为落实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目标,适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内容,提出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角色扮演、绘本故事、游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第六部分是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评价。主要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在评价主体方面,包括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在评价内容方面,包括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在评价方法方面,包括课堂表现评价表、小组评价和作业展示评价。第七部分是结语。对本研究进行简要总结,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吴蓉蓉[2](2018)在《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优秀运动员安置方式发生转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这些现状使得体育高职院校的运动员学生就业压力倍增。因此,做好在校运动员学生的就业服务管理工作是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缓解体育高职院校运动员就业困境的关键。然而,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自身存在社会服务意识不强、开放度不够、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本文尝试运用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结合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分析当前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政府、高职院校、用人单位、运动员自身多个角度出发,提出树立就业服务新理念、丰富就业服务课程体系、健全就业服务相关机制、保障运动员专项资金等对策,优化资源配置,调动社会多方参与的积极性,共同推进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员就业服务的发展。
谭栖[3](2017)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实习生田径教学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实习是培养体育教育人才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是体育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中学体育教师、对教师进行职业训练、了解中小学体育的基本发展现状、检验办学方向和教学效果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形式。通过教育实习,实习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内容、体育教育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的需求,培养和锻炼实习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实习生能够胜任体育教师的各项工作。体育教育实习使实习生在实践中体验自身所学,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是对本校教育工作的一次综合检验,促进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本论文是通过问卷调查、中小学教师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北京市中小学学校田径运动的实际开展情况及在体育教育中新的发展趋势,从而得出新形势下中小学田径课的有效开展对体育教师的田径教学能力存在哪些方面的需求,并由此来对照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实况来分析北京体育大学田径方向的培养效果,其培养大纲是否得当,是否与中小学体育教育脱节,是否符合当代中小学用人单位的需求。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1)田径运动是中小学体育课的开展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到走跑、跳、投的项目时发现,走、跑类的运动项目要比跳、投类的项目开展更多。(2)北京体育大学2013级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在基本课堂教学能力上发展不均衡,其组织教学能力急待加强。(3)实习生对田径理论、具体项目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锻炼价值和锻炼方法掌握不够全面和深入。(4)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大纲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相关目标、内容及课时安排存在较大差异等现象。
石红霞[4](2012)在《运动训练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路径与策略谋划的审思——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首要内容,也是目前教学改革与研究的主题。在分析了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的特色优势的基础上,提出运动训练专业特色建设的路径与策略,以期为特色专业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案。
陈倩倩[5](2012)在《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术科考试内容与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社会对人才素质与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目标也在不断地修改完善,教育评价是教育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实践起着指导反馈的重要作用。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方案指出本专业能培养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其课程总目标也作了相应的变化,教学目标的调整顺应了时代要求。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贯彻培养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术科考试内容与方法为研究对象,以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教师与学生为调查对象,访谈田径教研室资深教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五个部分对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术科考试内容与方法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首先了解了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术科教学的基本现状;第二部分,对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修术科课考试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运用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08级田径专修术科达标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第四部分,分析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术科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针对第四部分存在的问题,参考专家访谈意见,对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术科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做出重新构建。为完善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课程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田径专修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在实践上指导田径专修课教学,为不同学制同类水平的田径专修教学评价提供参考。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1.从调查和研究的结果来看,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术科考试的内容与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使其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2.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术科考试技评评价标准的实施不够统一,受各授课教师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技评评价主体较单一。3.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术科考试达标选项类别较均衡,特别是对于运动训练专业专项性相对较强的学生来说,过分追求考核项目的均衡性易造成学生不及格,达标考试时要把好专项关,把专项成绩的考核列入术科考试内容,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4.通过对08级田径专修学生达标考核成绩的分析,结合专家访谈意见,参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修改达标考核项目的起评分,初步制定了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术科考试达标标准与运动训练专业专项评分标准。(见附件四、五)5.由于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学校安排的课时不同,在计算成绩时,两专业技评与达标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研究建议:1.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构建符合培养目标发展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更好的实现考核与培养目标的统一。2.田径专修课的考核过程要中融入现代考核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评价手段,尽快推行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考核方法、形式和手段,注重学生综合成绩的考核,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其更人性化、合理化、实用化。3.本文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修术科考试内容与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旨在完善田径专修课程评价体系,希望能够比较客观的为田径专修课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提供参考,有条件的加以运用。
李本东[6](2012)在《教师教学实践感研究》文中提出教师教学实践感是作为特定主体的教师所特有的,由于教学实践活动作为对象存在才产生出来的一种实践感,它在根本上是教师特有的理性化的对象性直觉思维能力。教学实践感是教学实践能力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教学实践能力之智力基础的核心,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感有助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此,该论文把关注教师教学实践感作为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和教学创新之迫切的现实需要的一次尝试性的理论回应,以期使教学实践感研究成为感觉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具体化,为进一步探讨其他教师理论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为重建教师主体性、确立教师教育价值打下基础,从思维上弥合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裂缝,最终促成对教师专业成长及教师教育的整体认识深化。由于教学实践感几乎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该论文借鉴先贤前哲诸感觉学说所提供的丰富学术资源,主要尝试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厘清教学实践感的内涵、属性、特征及其机制;二是结合教师教学实践实际,探索教学实践感的现实价值及其培养策略、培养方式;三是进一步探讨教学实践感与教师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教师教育的“教学实践感基点论”主张;四是明确教师教育贯彻教学实践感基点论的基本原则;最后昭明基于教师教学实践感培养的教师教育展望,为教师教学实践感的后续研究指明方向。首先,该论文从教学作为一种人类实践的特殊性和感觉的实践性发展开始,讨论了教学实践感的内涵。在评析既有的“教学”界说、明确“教学”是指教师的“教”的基础上,基于汉语词源学考察,将“教学”重新界定为: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情境中的教师,根据时代发展的育人要求和规定,基于自我与社会关系的主观认识理解和现实社会的支持,遵循并利用人的天赋学习能力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呈现与自然、与社会和与自我等三重关系中的自我个体生命,示范性地激发、引导、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助其成长为人的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教师以神相感的生命示范活动。该论文接着指出,感觉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最基本实践形式,而实践感是感觉发展的最高级形态,是人把握实践的主要方式,是人对实践的理性化直觉思维能力,是人类掌握世界之感觉方式的实践性深化和具体化。一个教师只存在于他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感知中,他只能在对自己一次次的教学活动的感觉过程中确证自己的教师身份。该论文得出结论:教学实践感是以教学实践为对象的理性化的对象性直觉思维能力,是教师作为人的一般感觉在教学实践塑造下实践性发展的最高级形态,既是教师把握教学实践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职业生存的最小生命单元,表现为教学直觉认知能力、教学直觉判断能力和教学直觉构形能力等的辩证统一。教学实践感也有复杂多样的“社会感官形态”,如教学主体感、教学对象感、教学环境感,等等,既是教师感觉社会历史化发展的产物,又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向前发展着,始终保持着感性形态。该论文还对教学实践感作了概念辨正,指出教学实践感既不是教师的教学知识,也不是教师的教学机智或教学智慧,更不是人在实践过程中的情绪反应;并强调在教师教育领域,“教学实践感”将是一个随着时间不断流变的概念,它的内涵与外延会在流变中逐步变化、丰富、清晰,对它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接着,该论文就教学实践感的特征、属性和机制进行了详细探讨,指出教学实践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历史继承性与创造发展性的统一,以及其生成发展的非逻辑性、功能发挥的直接性、实时监控性和把握教学实践的有机整体性,明确教学实践感是教学实践各构成要素及其整体对象化的结果,就其生成来说,神经活动习性化是其生理性机制,实践思维意志化与小群体交往是其社会性机制;就其作用机制而言,则一方面是生理感官和社会感官的分工协作,另一方面是以普遍统率特殊和以个别体现整体相统一。至此,该论文为理解教学实践感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其次,该论文分析了教学实践感的影响因素,指出在主体性方面,教师身份角色意识是教学实践感的内在动力源,教学生活体验是教学实践感的主观内容源,专业文化素养是教学实践感的主观内环境,教育教学理念是教学实践感的内在指南,职业生存理想是教学实践感的精神旨归;在客观性方面,教学环境是教学实践感生成的客观时空,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感的客观化了的主观性事实基础,教学形式是教学实践感的客观对应物。在此基础上,该论文对教学实践感的培养进行了大胆构想,认为依据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互补发展原理,感官感觉之间叠加代偿、互渗互扩、互核互证原理,以及感知目标孤立化与对象要素、属性呈现多元化互补原理,对教学实践感的培养可以根据其“社会感觉器官”进行感知目标孤立化的训育,如教师角色感训育、教学对象感训育、教材感训育、教学环境感训育、教学形式感训育、教学理论感,等等,并提出了“三习”交互并举、“四化”同步升华的培养策略,以及教学观摩、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事实感知、以冥想为主要形式的视觉-运动行为演练法(VMBR)、以亲历为特征的实践教学,以及撰写教学实践感随笔等培养方式,从而为自觉培育教师教学实践感、充分利用教师教学实践感为教学实践服务提供相应的依据。再次,该论文进一步探讨了教学实践感与教师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审视批判传统教师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囿限于“知识中心论”、在课程观、教学观上游离于教师、在教师学习评价观上偏重于培养“知识人”等偏颇之后,提出了教师教育的“教学实践感基点论”主张,认为与知识相比,教学实践感是教师教学能力生成的更基本的起点和来源,它造就一个人的教师志向和选择。教学实践感的生成、发展和丰富最能体现教学与教师的生命之一体性关联,因而教师教育应当聚焦于教学实践,以教师的教学实践感为基点,以教学过程激活教师感觉,以提高教师感觉素质、丰富和发展教师作为人的职业化生存感觉即教学实践感为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辅以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有关的技术训练,发展教学思维,培养教学能力,生成教学理论,乃至形成教学思想。该论文还对“教学实践感基点论”的教师教育作了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诠释。从哲学看,教学实践感是教师整体生命之所属,任何知识、理论都必须经过感觉化才能对现实实践起作用,教师教育通过教学活动将教师培养成人,必须致力于教学实践感的培养,即以教学实践感为基点,使教师的教学实践感“由片面而全面、由肤浅而深刻、由贫乏而丰富、由迟钝而灵敏”。从心理学看,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和发展教师创造性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感有助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启示。批判地继承、借鉴于既有教学认识的理论成果,吸收间接经验丰富自身,正是使教学实践感得以广化、深化、美化和敏化的重要途径,但必须以成功的教学案例作为培养教师教学实践感的中介。从教育学看,教学实践感作为“认识性的感觉”,以审美为最高境界。教师教育应是以经验课程为主的“解放教育”,而不是“驯化教育”。教学实践感基点论是对“知识中心论”的科学扬弃,是教师教育的新方向。该论文还进一步指出,教师教育是一个创造教学实践感的工程,高品质的教学实践感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因此,教师教育贯彻教学实践感基点论要遵循教师中心、教学对象化、感性发展与理性提升同步和实践主导等基本原则。最后,该论文基于教师教育转向“回到教师本身”的时代态势,从将教师教育实践重心下移到教学实践感培养,将教学实践感培育课程化以构建感性与理性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从测评上将教学实践感“客观化”并纳入资格考核范围以推进教师资格制度进一步完善等三个方面,作了走向基于教学实践感的教师教育的实践展望,为教师教学实践感的后续研究指出了一个参考方向。
祝国富[7](2012)在《山东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运动训练专业实习是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实习学生全面发展的检测和促进过程,是必修的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实践课程。运动训练实习是实习学生身份转变的特殊过程,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实习效果和信息的反馈,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调整和改进也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运动训练实习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现今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巨大变化下,运动训练专业也在努力变更教学计划,实习的效果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运动训练专业实习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调查了山东省六所高校运动训练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为山东省运动训练实习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以山东省六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实习现状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山东省六所高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山东省运动训练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1)山东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实习受到了高校领导指导老师、实习学生以及实习单位的高度重视,为实习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思想基础支持。2)山东省高校运动训练实习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实习时间短并且集中,实习模式比较传统,一般都是以学校组织的集中实习模式为主,缺乏特色的实习模式。3)山东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实习基地相对稳定,但是实习基地的建设数量不足,并且实习基地设施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对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管理制度。4)山东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实习前期的准备应该加强,实习内容不够丰富,缺少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实习内容。5)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在实习成绩评定中缺少科学合理的实习成绩评价体系。6)山东省六所高校对运动训练实习经费投入不足,以及实习学生自身的问题也制约了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山东省六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实习提出的发展对策:应该加强思想教育,改变传统的实习观念;完善课程结构,优化实习体系;建立时间长期化,实习内容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实习模式特色化的实习形式;建立稳固和充足的实习基地,实现实习基地共建花;建立科学合理的实习成绩评价体系;强化指导老师业务水平;加大经费投入,使实习过程系列化,保证实习取得理想的效果。
李玉翠[8](2011)在《北京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排球专项学生培养现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已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事情,加之北京奥运会的深远影响,会促使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竞技体育的训练领域中,这就更需要大量的体育教练,来加强青少年体育训练意识的培养。北京现有三所高校具有运动训练专业,排球作为运动训练专业开设的主干专业,对于培养专门的排球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和研究运动训练专业排球专项人才的培养现状,对更好的培养适合我国体育发展的运动训练方面的排球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多次走访领导、排球教师,结合专家问卷,对北京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排球专项学生的培养现状进行研究,主要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体系、学生培养基本情况和教师情况及认识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三所学校能根据本校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目标。2,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安排大体相同,北京体育大学课程学时学分平均数要高于其它两所学校,并且公共选修课门数多;专业课设置存在很大不同,北京体育大学专业必修课门数少,但是所占学时和学分较多,专业选修课门数多。首都体育学院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课程门数大体相同;北京师范大学课程内容以专业必修课为主,课程门数较多,所占学时和学分少,选修课内容较少。北京体育大学教学内容安排最多,对技战术的要求较高;首都体育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所学专业课内容少,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但是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三所学校学时分配存在不同,北京体育大学专项课学时、学分远远高于其它两所学校。三所学校考核内容不同,但是学校能根据实际,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3,三所学校学生来源不同,入学前身份和训练年限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学生运动等级没有显着性差异,二级运动员比例较高。学生学习排球的动机没有显着性差异。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北京体育大学注重对学生训练和教学能力的培养,首都体育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注重对学生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培养。学生对不同能力培养的内容和课程的安排评价也不同。学生的就业取向存在不同,但对就业的形势认识非常清楚。4,三所学校的师资条件都比较好,教师对教学大纲以及教学目标的满意度都较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贺敏[9](2009)在《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基于毕业生就业角度》文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教育体制已经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办学模式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办学模式转型。为了全面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应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高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推动教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本文从毕业生就业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提出:要提高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充分考虑到学生人数的增加,社会需求量不变的矛盾。因此,只通过课程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要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考虑,切实做到为社会输送人才,为国家建设服务。在本文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社会方面:就业制度由统招分配到竞争上岗的变革,使毕业生开始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积极迎接新的挑战,适应社会需求。其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教学思想和培养要求;课程设置要统一规划,科学的融入新知识,调整技术、理论、科研和人文素质培养的课时比例;扩大实践范围,缩短学生角色转换时间。再次,教师方面:加强教师职后培训,全面提高教学业务能力,教学方式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最后,学生方面:必须拓宽专业以外的知识面,强调“全面发展”和“专项突出”,树立正确就业观将学习目标定位于教学、训练、科研、创新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建议:其一,通过向政府、学校申请拨款,拉动企业赞助,经营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增加教学经费投入,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解决运动训练专业办学资金不足的难题。其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终身学习理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其三,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针对学生特点分阶段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最后,课程设置要有前瞻性,既要考虑课程设置改革主要因素,又要考虑社会、教师、学生等次要因素,使毕业后的学生能与社会需求合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郑华轶[10](2008)在《基于社会需求背景下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运动训练专业是我国高校教育学科门类下体育学类的五大专业之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都对我国高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我国高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比较分析、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在岗教练员和用人单位领导进行了相关调查,并结合对我国高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和对相关专家访谈、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对我国高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的方案。优化方案重新构建了课程的框架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以学生发展、社会需求为原则,突出了立足专项、以人为本、灵活实用、多方向培养的特色。其体系框架由必修课、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部分组成,必修课下辖公共必修课、专业理论必修课、专业技能必修课,限制选修课下辖公共限制选修课、专业理论限制选修课、专业技能限制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下辖公共任意选修课、专业理论任意选修课、专业技能任意选修课。优化后的课程体系突出了运动训练专业的特色,提高了对学生运动水平的要求,同时也考虑了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客观实际,留出较大的选择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并且加强了非专业科学文化等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优化方案中专业理论限制选修课是分方向进行设置的,包含竞技体育方向、学校体育方向、社会体育方向,让学生通过多方向的学习,适度拓展专业知识面和拓宽就业口径。专业技能任选课设置形式灵活,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我国高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优化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我国运动训练本科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完善课程体系改革,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二、运动系“双实习”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动系“双实习”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生涯教育 |
(二)小学生涯教育 |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 |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舒伯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泰勒原理 |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原则 |
(一)适切性原则 |
(二)发展性原则 |
(三)系统性原则 |
第二章 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目标 |
一、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目标确定的依据 |
(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版)的分析 |
(二)学习者的需要 |
(三)社会生活的需求 |
二、各国确定生涯教育目标的经验 |
(一)美国小学生涯教育目标设定 |
(二)日本小学生涯教育目标的设定 |
(三)新西兰小学生涯教育目标的设定 |
三、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 |
(一)总体目标 |
(二)具体目标 |
第三章 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内容 |
一、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内容 |
(一)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知自我 |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丰富学生职业认知 |
(三)提升英语学习质量,指导学生规划生涯 |
二、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渗透生涯教育的内容分析 |
第四章 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实施途径 |
一、角色扮演 |
二、绘本故事 |
三、游戏教学 |
四、小组合作学习 |
第五章 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评价 |
一、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评价主体 |
(一)学生 |
(二)教师 |
(三)学生家长 |
二、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评价内容 |
(一)学习状态 |
(二)学习效果 |
三、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评价方法 |
(一)课堂表现评价表 |
(二)小组评价 |
(三)作业展示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与特征 |
一、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内涵 |
二、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内涵与特征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理论 |
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第三节 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的现实意义 |
一、加强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的必要性 |
二、加强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的紧迫性 |
第二章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员就业服务现状 |
第一节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员就业服务已经取得的成果 |
一、确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 |
二、实施“导师制”培养模式 |
三、成立“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室” |
四、建立运动员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
五、签订运动员就业服务相关管理协议书 |
六、开展运动员就业服务活动 |
第二节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员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运动员就业服务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
二、运动员就业服务师资队伍薄弱 |
三、运动员就业服务个性化不强 |
第三章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员就业服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运动员就业服务理念滞后 |
一、重运动训练、轻就业培训 |
二、重招生计划、轻配套就业政策支持 |
第二节 运动员就业服务课程改革目标不明确 |
第三节 运动员就业服务相关机制不健全 |
一、就业服务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 |
二、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 |
三、就业导师评估机制不完善 |
四、运动员激励机制不健全 |
第四节 运动员就业服务资金匮乏 |
一、运动员退役安置补偿有限 |
二、运动员创业融资难度大 |
第四章 解决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员就业服务问题的对策 |
第一节 树立运动员就业服务改革新理念 |
一、着眼就业目标,创新就业服务理念 |
二、运用新媒体实现多样化就业服务 |
第二节 完善运动员就业服务课程体系 |
一、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授课方式 |
二、推进创业教育课程改革 |
三、深化校企合作 |
第三节 建立健全运动员就业服务相关机制 |
一、完善运动员就业服务信息反馈机制 |
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
三、完善就业导师评估机制 |
四、完善运动员激励机制 |
第四节 保障运动员就业专项资金 |
一、建立健全运动员退役安置补偿制度 |
二、优化资源配置,拓宽运动员创业融资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实习生田径教学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依据 |
1.1 基于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的审思 |
1.2 田径运动在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1.3 21 世纪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
1.4 教育实习对高校师范类专业培养的重要性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释义 |
2.2 国外关于教学能力研究现状 |
2.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3.1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 |
2.3.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培养情况 |
2.3.3 高校培养与中小学体育需求的衔接问题的研究 |
2.3.4 新课改后中小学体育教学能力需求的改变 |
2.3.5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与田径运动培养研究 |
2.4 研究内容和构思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地观察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新课标》下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内容及要求 |
4.1.1 北京市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及要求 |
4.1.2 北京市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及要求 |
4.2 2013 级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课堂教学能力的现状 |
4.2.1 北京体育大学2013级体育教育实习生基本课堂教学能力现状 |
4.2.2 2013 级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在中小学进行教学的体育运动项目 |
4.2.3 实习生田径教学的自我评价 |
4.3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与《新课标》内容对比分析 |
4.3.1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教学目标 |
4.3.2 教学内容对比分析 |
4.3.3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运动训练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路径与策略谋划的审思——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的特色优势分析 |
3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特色建设的路径 |
4 运动训练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
4.1 存在的问题 |
4.2 改进措施 |
1) 确立合理培养目标。 |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3) 加强教材建设。 |
4) 因材施教, 培养核心竞争力。 |
5) 实行教练员证书的考核方案势在必行。 |
(5)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术科考试内容与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 |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 |
1.1.3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概念界定 |
1.3.1 田径运动的定义 |
1.3.2 田径专修课的定义 |
1.3.3 “术科”的定义及特点 |
1.3.4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及补偿效应 |
1.3.5 运动技术评价与运动成绩达标 |
1.4 研究综述 |
1.5 研究意义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主要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逻辑分析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术科课开展现状分析 |
3.1.1 田径专修学生对学校提供田径专修术科学习服务的满意度调查 |
3.1.2 田径专修教师现状分析 |
3.1.3 田径专修课程教学时数与所占学分分析 |
3.1.4 田径专修课教学内容分析 |
3.1.5 田径专修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分析 |
3.2 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术科考试现状分析 |
3.2.1 田径专修术科考试的内容分析 |
3.2.2 田径专修术科考试时间与组织形式 |
3.2.3 田径专修术科达标考试项目标准及器械规格 |
3.2.4 田径专修学生对术科考试标准的认识分析 |
3.2.5 田径专修教师对术科考试标准的认识分析 |
3.3 08 级田径专修学生术科达标考试成绩分析 |
3.3.1 男子 100 米达标考试成绩分析 |
3.3.2 男子跳高达标考试成绩分析 |
3.3.3 男子标枪达标考试成绩分析 |
3.3.4 男子跳远达标考试成绩分析 |
3.3.5 男子铅球达标考试成绩分析 |
3.3.6 男子跨栏达标考试成绩分析 |
3.4 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术科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田径专修考试的考核与培养目标存在脱节的现象 |
3.4.2 田径专修术科考试过程中的技评标准不统一,达标起评分标准偏高 |
3.4.3 术科考试评价方式较单一,过分追求达标考核成绩 |
3.4.4 田径专修术科达标考试的内容不全面 |
3.5 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术科考试内容与方法构建 |
3.5.1 田径专修术科考试内容与方法构建的基本原则 |
3.5.2 田径专修术科考试形式与内容的确定 |
3.5.3 田径专修术科考试技评与达标标准的制定 |
3.5.4 田径专修术科考试要求及评分方法 |
4.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参考文献 |
6.致谢 |
7.附件 |
8.论文作者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教师教学实践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立题缘起 |
(一) 新课程改革离不开教师教学活动的实践支持 |
(二) 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与教学创新呼唤有效的教师研究 |
(三) 有效的教师教育必须重视教师的教学实践感 |
(四) 教师教学实践感还缺少足够的关注和系统研究 |
(五) 先贤前哲诸感觉学说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价值 |
三、研究内容 |
四、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教学实践感界说 |
一、作为实践的“教学”:教师“以神相感”的生命“示范”活动 |
(一) 既有“教学”界说评析 |
(二) 基于汉语词源学考察的“教学”界定 |
(三) 教学实践的特殊性 |
二、实践感:掌握世界之感觉方式的实践性深化和具体化 |
(一) 感觉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最基本实践形式 |
(二) 实践感是感觉发展的最高级形态 |
(三) 实践感是人把握实践的主要方式 |
(四) 实践感是人对实践的理性化直觉思维能力 |
三、教学实践感是教师理性化的对象性直觉思维能力 |
(一) 教学实践感是教师把握教学实践的主要方式 |
(二) 教学实践感是教师职业生存的最小生命单元 |
(三) 教学实践感的“感官形态” |
四、教学实践感辨正 |
(一) 教学实践感不是教师的教学知识 |
(二) 教学实践感不是教师的教学机智或教学智慧 |
(三) 教学实践感不是人在实践过程中的情绪反应 |
第二章 教学实践感的特征 |
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
(一) 感性与理性的界限问题 |
(二) 理性的生成及其对感性的扬弃 |
(三) 感性的发展及其对理性的制约 |
(四) 教学实践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
二、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
(一) 教学实践感的主观性 |
(二) 教学实践感的客观性 |
(三) 教学实践感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
三、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一) 教学实践感的科学性 |
(二) 教学实践感的人文性 |
(三) 教学实践感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四、历史继承性与创造发展性的统一 |
(一) 教学实践感的历史继承性 |
(二) 教学实践感的创造发展性 |
(三) 教学实践感是历史继承性与创造发展性的统一 |
第三章 教学实践感的属性 |
一、生成发展的非逻辑性 |
(一) 实践思维机制及其与理论思维的划界 |
(二) 实践思维的非逻辑性决定了教学实践感生成发展的非逻辑性 |
二、功能发挥的直接性和实时监控性 |
(一) 教学实践感功能发挥的直接性 |
(二) 教学实践感功能发挥的实时监控性 |
三、把握教学实践的有机整体性 |
(一) 两层含义 |
(二) 可能及其确证 |
第四章 教学实践感的机制 |
一、一个前提:对象化 |
(一) 对象化是一切人类实践活动生成的前提 |
(二) 教学实践感是教学实践各构成要素及其整体对象化的结果 |
二、生成机制 |
(一) 生理性机制:神经活动习性化 |
(二) 社会性机制:实践思维意志化与小群体交往 |
三、作用机制 |
(一) 生理感官和社会感官的分工协作 |
(二) 以普遍统率特殊和以个别体现整体相统一 |
第五章 教学实践感的影响因素 |
一、主观性因素 |
(一) 教师身份角色意识:教学实践感的内在动力源 |
(二) 教师教学生活体验:教学实践感的主观内容源 |
(三) 教师专业文化素养:教学实践感的主观内环境 |
(四)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实践感的内在指南 |
(五) 教师职业生存理想:教学实践感的精神旨归 |
二、客观性因素 |
(一) 教学环境:教学实践感生成的客观时空 |
(二) 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感的客观化主观性事实基础 |
(三) 教学形式:教学实践感的客观对应物 |
第六章 教学实践感的培养构想 |
一、培养原理 |
(一)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互补发展原理 |
(二) 感官感觉之间的叠加代偿、互渗互扩、互核互证原理 |
(三) 感知目标孤立化与对象要素、属性呈现多元化互补原理 |
二、培养目标与内容 |
(一) 教师角色感训育 |
(二) 教学对象感训育 |
(三) 教材感训育 |
(四) 教学环境感训育 |
(五) 教学形式感训育 |
(六) 教学理论感训育 |
三、培养策略 |
(一) “三习”交互并举 |
(二) “四化”同步升华 |
四、培养方式 |
(一) 教学观摩、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 |
(二) 视觉-运动行为演练法(VMBR) |
(三) 实践教学 |
(四) 撰写教学实践感随笔 |
第七章 教学实践感:教师教育的新路标 |
一、教师教育的“知识中心论”现实审视 |
(一) 囿限于“知识中心论”的指导思想 |
(二) 游离于教师成长规律的“知识中心论”课程观、教学观 |
(三) 偏于知识人培养的“知识中心论”教师学习评价观 |
二、“教学实践感基点论”诠释 |
(一) “教学实践感基点论”的内容 |
(二) “教学实践感基点论”的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诠释 |
三、教学实践感基点论与教师教育 |
(一) 教师教育:一个创造教学实践感的工程 |
(二) 教师教育贯彻教学实践感基点论的原则 |
结语 走向基于教学实践感的教师教育 |
一、回到教师本身:教师教育转向的时代态势 |
二、基于教学实践感的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归 |
三、基于教学实践感的教师教育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山东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形成研究 |
1.3.2 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实习形成研究 |
1.3.3 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实习现状的相关研究 |
1.3.4 运动训练专业实习的界定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山东省六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实习现状调查研究 |
3.1 对运动训练实习的认识程度 |
3.1.1 山东省六所高校对运动训练实习的重视程度 |
3.1.2 山东省六所高校运动训练实习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 |
3.1.3 实习单位对运动训练实习的重视态度 |
3.2 山东省六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实习基本情况调查 |
3.2.1 山东省六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人数和实习基地数目情况 |
3.2.2 山东省六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实习时间和实习模式情况 |
3.2.3 运动训练专业实习基地和实习经费的情况 |
3.3 山东省运动训练专业实习过程的调查 |
3.3.1 实习前的准备和获得方式 |
3.3.2 实习单位情况 |
3.3.3 实习模式 |
3.3.4 实习内容 |
3.3.5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实习中指导教师的情况 |
3.3.6 实习成绩评价方式 |
4 山东省六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实习现状分析研究 |
4.1 山东省部分高校实习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
4.2 山东省部分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实习模式传统化 |
4.3 山东省部分高校的实习基地数量不足,基地建设不完善 |
4.4 山东省部分高校实习前的准备不是十分充足 |
4.5 山东省部分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实习内容不够丰富 |
4.6 山东省部分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实习评价不够科学化和规范化 |
4.7 山东省部分高校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监督及管理不够规范 |
5 山东省六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实习发展对策研究 |
5.1 加强思想教育,转变传统的实习观念 |
5.2 完善课程结构,优化实习体系 |
5.3 构建新的实习形式,建立系统的实习模式 |
5.3.1 实习时间 |
5.3.2 实习内容 |
5.3.3 实习模式 |
5.3.4 实习经费 |
5.4 建立稳固和充足的实习基地,实现实习基地共建化 |
5.5 建立科学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 |
5.6 强化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对实习过程全面监督指导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1 |
附件 2 |
(8)北京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排球专项学生培养现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 |
4.2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体系 |
4.2.1 公共必修课 |
4.2.2 公共选修课 |
4.2.3 专业必修课 |
4.2.4 专业选修课 |
4.2.5 专项课 |
4.2.6 实践环节 |
4.3 学生基本情况及学生对课程内容体系和能力培养的认识 |
4.3.1 学生的基本情况 |
4.3.2 学生对课程内容体系安排的认识 |
4.3.3 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容及学生的认识 |
4.3.4 学生的就业情况 |
4.4 教师基本情况及教师对课程内容体系和能力培养的认识 |
4.4.1 教师基本情况 |
4.4.2 教师对课程内容体系的认识 |
4.4.3 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认识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Ⅱ 北京高校排球教师问卷 |
附录Ⅲ 北京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排球专项学生问卷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基于毕业生就业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现状评述 |
1.5.1 对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的研究 |
1.5.2 对运动训练办学专业的研究 |
2. 社会变革与需求和毕业生状况对就业造成的影响 |
2.1 社会对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的影响 |
2.1.1 社会就业制度变革的影响 |
2.1.2 社会需求的影响 |
2.2 体育院系毕业生状况 |
2.2.1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基本素质 |
2.2.2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心态 |
3. 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
3.1 部分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 |
3.2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
3.2.1 对课程设置层次的界定 |
3.2.2 课程层次的配置 |
4.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4.1 人才培养观念相对落后 |
4.2 课程体系不合理,课程内容分化不清 |
4.3 课程设置存在结构性缺陷,和社会需求脱节 |
4.3.1 课程设置的立足点不固定,课程结构的比例不够协调 |
4.3.2 重视知识传授,轻视综合能力运用,忽视人文素质培养 |
4.3.3 课程设置游离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要求 |
4.4 实践环节范围较小,实践周期偏短 |
5.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对策 |
5.1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高等教育的要求 |
5.2 课程设置必须综合考虑培养对象和社会需求的关系 |
5.3 课程设置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
5.3.1 协调课程比例结构,确定专业课程设置立足点 |
5.3.2 统筹兼顾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
5.3.3 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 |
5.4 实践环节要扩大实习环境的范围 |
6. 对运动训练专业建设的建议 |
6.1 对培养运动训练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展望 |
6.2 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师授课方式 |
6.3 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 |
6.4 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运动训练专业的办学资金,解决经费短缺难题 |
6.5 综合考虑就业影响因素,提高学生就业率 |
7.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社会需求背景下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思路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教练员情况调查与用人单位需求调查的分析 |
3.2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3.3 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
3.4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框架的优化方案 |
3.5 对各级指标的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的分析 |
3.6 我国高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3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运动系“双实习”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研究[D]. 杜艳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校运动员就业服务问题研究[D]. 吴蓉蓉.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实习生田径教学能力研究[D]. 谭栖.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2)
- [4]运动训练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路径与策略谋划的审思——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J]. 石红霞.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5]哈尔滨体育学院田径专修术科考试内容与方法的研究[D]. 陈倩倩.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2(10)
- [6]教师教学实践感研究[D]. 李本东. 西南大学, 2012(11)
- [7]山东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 祝国富. 曲阜师范大学, 2012(10)
- [8]北京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排球专项学生培养现状的研究[D]. 李玉翠. 北京体育大学, 2011(10)
- [9]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基于毕业生就业角度[D]. 贺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09(11)
- [10]基于社会需求背景下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研究[D]. 郑华轶. 福建师范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