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鹏继续在印席访问(论文文献综述)
王祥宇[1](2020)在《关系主义身份理论视角下印度与澳大利亚安全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冷战的结束,印澳在应对印太地区传统安全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共同利益逐渐增多,也有着共同的战略意义追求。实际上,印澳安全合作开始实质化与“印太”概念的兴起不无关联,这对于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建设发挥了显着作用,至此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两国安全合作以双边互动为主,多边层面的安全合作处于起步阶段,在防务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形成了常态化合作机制。有鉴于此,印澳安全合作关系从实现正常化到迅速升温这一过程也是双方由负面认知到正面认知的过程,而这一进程只有在关系互动中才能实现。本文在批判西方传统国际关系合作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秦亚青创建的关系主义身份理论,并按照“关系决定身份,身份界定利益”这一因果机制剖析印澳安全合作动因。由此发现,印澳双方是在关系实践中建构了彼此的身份,并开始趋向彼此共同的安全利益。印澳安全合作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双方目前对彼此的定位为重要安全伙伴,合作关系呈现出非传统安全合作成效明显、安全互动关系不对称以及合作程度有限等特征。在关系实践中,两国建构了“自我”和“他者”的多重身份定位,而身份定位则塑造了双方在区域和全球层面的安全利益。然而,自莫迪执政后,印澳安全合作的内容才开始实质化,合作进程较为缓慢。这主要源于“印太”战略对印澳安全合作的牵引力有限,同时受战略文化差异、目标分歧与双方对彼此的战略定位较低等因素掣肘,两国合作的基础较为薄弱,安全伙伴关系尚未成熟。从长远来看,印澳加强安全合作将间接推动“美日印澳”四国印太合作,未来两国有可能在多边安全框架中进行合作,且聚焦于海上安全领域。但由于两国本身对彼此战略关注较少,合作规模与层次十分有限,因此安全合作虽然会持续升温却进程缓慢。基于此,印澳安全合作对中国周边安全、海上安全并不构成直接威胁,但会对南海形势及地区安全治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出台,“美日印澳”四国倡议不断实质化和机制化,印澳深化安全合作与之产生联动效应。中国应密切关注其发展以应对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应本着乐见其成、合作共赢的态度与之开展国际安全合作。
曾序勇[2](2019)在《中国总理时隔31年再次访问印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1年12月李鹏总理访问印度,是继1960年周恩来总理访印后,时隔31年中国总理再次访印,对中印双边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时任外交部亚洲司印度处处长,全程参与了这次访问的准备工作并作为工作人员随同总理出访,见证了在中印关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访问。
彭东辉[3](2019)在《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关注“不可思议的印度”,关注印度国家安全战略,是基于中印关系的健康发展。冷战结束以来,印度在坚持“有声有色大国”的诉求下,国家安全战略完成了由传统安全战略向综合安全战略的转变。一是由以往的国防建设为中心,向壮大国家经济实力为中心转变。二是谋求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加入“核供应国集团”,成为“有声有色大国”。三是视核武器为大国“标配”,奉行“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慑”战略。四是重视印度洋安全,实施“确保海洋安全”的海洋战略。五是缓和与邻国关系,整合南亚力量。印度国家安全战略是基于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国家安全威胁的判断和国家安全战略的谋划而布局的。从英属印度时期的“三个缓冲区”战略,到印度独立后的“两个同心圆”战略及冷战结束后的综合国家安全战略,在“有声有色大国”目标的指引下,不同时期国家安全威胁和安全战略的实现手段不尽一致,但总体呈现出清晰的逻辑框架。印度国家安全战略具有强烈的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色彩。利用印度半岛“北背雪山、三垂大海”的地缘优势,印度在“众星拱月”的南亚格局中“一超”地位突出。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印度,信仰非暴力的宗教和频发的教派主义冲突是印度安全最大的挑战之一,印度社会的世俗主义转型还远未结束。印度国家安全的维护和东北部的分离主义运动、印巴冲突及中印关系几大战略问题密切相关。印度要在放权和自治间做出选择,以应对东北部的分离主义运动,完成国家整合。克什米尔问题是南亚的顽疾,70余年以来,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发生了“三场半”战争。战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倒加剧了印巴对抗。印巴虽有缓和迹象,但不具备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条件。中国是印度最重要的邻国之一,中印边境线2000余公里,有争议的领土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对推进中印关系具有深远影响。此外,特朗普政府推行“印太”战略对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亦不可等闲视之。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对全球格局来说,印度认同多极格局,通过“入常”和加入“核供应国集团”,加速了多极化趋势,推动了全球治理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地区一体化进程来说,印巴安全困境造成南亚一体化进程缓慢。印度在大力推进南亚次区域合作的同时,同东盟开展全方位合作。对中印关系来说,中印在南中国海、印度洋等主要海洋通道亟须通过战略对话,培育战略互信。对跨境水资源分配,沿江水文观测、水利建设等敏感问题要及时沟通,消除分歧。这些问题不仅是印度,也是中国需要认真思考和不得不应对的挑战。
张丽[4](2019)在《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被提出以来,受到沿线沿路国家积极响应,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随着丝路基金设立、《愿景与行动》实施方案出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以及倡议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并被普遍视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要创始成员国的印度却公开反对“一带一路”倡议,引起国内外关注和研究。中印共同崛起成为21世纪亚洲甚至国际政治新动向。作为世界人口基数最大、毗邻而居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印面临着市场、资源、地区影响力竞争等诸多挑战。两大新兴经济体能否打破冲突魔咒实现和平共处,对双边关系、亚洲乃至全球稳定至关重要。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认知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印合作,而且加剧了南亚地区安全紧张局势。分析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关切、态度及应对,探究印度对华认知影响因素,厘清错误知觉产生的根源,对于中印两国增进互信互谅、形成良性战略互动将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建构主义视角下国家身份理论及国际政治错误知觉两个理论假设的有效性进行充分验证。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从尼赫鲁到英迪拉再到人民党执政期间印度国家身份认知对其南亚政策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对2000年至2018年间18份印度外交年报,尤其是莫迪执政以来相关外交文档文本分析,论述印度外交战略布局及其对华政策定位转变。第三、四章为本文主体论证部分,对包括2013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间112组议会相关问答、30组新闻发布会相关记者问答、38份外交部相关新闻通告、6份政要演讲在内的192份印度外交文档进行话语及潜在语义分析,研究文本对象的立场、观点、价值、利益等,推断其背后的意图和目的,并据此系统梳理总结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态度、关切及应对。第五章探析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影响因素及印度视角下中印关系走向。本文研究表明,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地缘政治及经济博弈下国家利益的权衡,大致经历了观望争议、不合作、抗衡抵制、竞争合作四个阶段,目前仍处于动态建构中。印度致力于追求大国地位,视中国为市场资源及地区主导权竞争对手,尤其忌惮中国在其传统势力范围加大存在。随着南亚国家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取得显着合作成效,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出现从摇摆到抵制的较大转变。2018年1月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贸易单边主义及对伊制裁使印度国家利益受损,印度重新审视对美政策,提升印俄及印中关系,逐渐回归大国平衡外交,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随之“柔化”。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领土主权关切及对中国在南亚印度洋地区存在增大的关切,本质上都体现了印度的安全焦虑。一方面,印度担心巴基斯坦在中国经济及军事援助下获得对印战略优势,从而威胁印度国家安全。另一方面,印度唯恐中国在南亚印度洋地区存在不断增加,危及印度地区主导权。因此,印度通过“邻国优先”政策加强与南亚次大陆国家互联互通、通过“向东行动”政策对接东南亚国家、通过伊朗恰巴哈尔港经阿富汗联通中亚国家、通过印日联盟打造“亚非增长走廊”等战略举措,初步构建以印度为中轴向四周辐射的印度版“一带一路”规划,并借力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在“印太”地区抗衡中国影响力。印度对华认知建立在对国际形势研判、自我定位及对中国角色身份定位等基础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错误知觉主要受认知相符、诱发定势、历史包袱等三个维度因素影响。自我与他者身份是动态建构的产物,国家间通过行为互动确定敌人、对手或朋友关系。中印之间缺乏战略相互保障,印度将中国在南亚防御性安全行为解读为进攻性战略,在此棱镜下,印度对华负面认知不断集聚,加之历史偏见的现实影射以及西方舆论的激化,从而导致洞朗对峙发生。中印互信缺乏根源在于人文交流动能不足,民众间沟通渠道不够畅通,更遑论培养相互认同感。长远来看,自下而上的民间模式比自上而下的政府模式更具可持续性,更有利于中印关系发展。
张言芳[5](2019)在《拉吉夫·甘地从政时期的功过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关于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的研究,目前主要有印度本国的一些人物传记和研究,主要是从积极方面来研究拉吉夫·甘地。还有一些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是美国学者的研究。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利用收集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拉吉夫·甘地执政时期(1984年—1989年)的政策和取得的成绩,对拉吉夫·甘地进行总体的评价。论文通过分析拉吉夫·甘地执政时期的政策来展开研究,主要是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文化方面。印度的政党政治在印度研究领域是一大热点,尼赫鲁家族对印度的管理也有大批学者进行研究,有关贾·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的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富,而关于拉吉夫·甘地的研究相对较少。此为选题主要原因。拉吉夫·甘地是贾·尼赫鲁的外孙,英·甘地夫人的儿子,是尼赫鲁家族的第3位总理,印度独立后的第8届政府总理。拉吉夫·甘地生于1944年8月,1980年10月2日公开宣布积极从事政治。他执政时间较短,只有5年,即1984年10月30日至1989年11月。1991年5月21日遇害。执政初期稳定了国内由于英·甘地遇害而爆发的危险局势,任内期间改善中央与地方邦之间的关系,减缓地方宗教冲突,积极发展经济,尤其重视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为其后任者拉奥总理大刀阔斧地经济改革奠定基础,对今日印度获得软件大国的称号功不可没。
张勇[6](2018)在《莫迪执政以来的印度对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度现任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于2014年5月26日宣誓上任。之后,莫迪以“政治强人”形象行走于国际舞台之中。在对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莫迪政府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仍以“和平、友好、合作、交流”为主导思想,与此同时呈现出新特点。其中对华政策的两面性特点尤为突出:一方面,莫迪政府重视对华外交,且展现出友好的外交姿态,例如,在政治上,印度高层保持与中国领导人的高规格接触;经济上,重视加强与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文化上,提升与中国的人文交流水平,以及加强瑜伽文化的输出等。另一方面,对华采取强硬态度和竞争态势,例如,在双方高度关切的边界问题等核心利益上,莫迪政府表现出比之前历任政府都强硬的态度;莫迪政府高度重视大国外交,与美国、日本等国高水平接触和合作;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中,同中国存在领土争端的越南、菲律宾等国保持潜在的联合阵线;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表现出冷漠和淡然的态度,缺席中国“一带一路”峰会,印度官员明确表示拒绝参加“一带一路”;两国关系在2017年因洞朗对峙而降至最低点。从或明或暗的中印关系中可以看出,莫迪执政以来,两国在双边和多边关系中极力保持友好的同时,政治互信仍然薄弱。其中,影响印度对华政策制定的因素复杂多样,既包括传统的国际利益观、国家实力观、国际格局、领导者个人因素等,也有当今互联网条件下,印度公众对华认知、公众舆论偏好等对政府政治议程和政策制定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在研究印度对华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印度对华政策制定的原因,最后为促进中印关系在未来的友好发展提出适当的建议。
李义男[7](2018)在《“三大障碍”与中苏关系正常化》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与美日的迅速接近和苏联在中国周边的势力范围扩张,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关系在经历了十年蜜月、十年论战和十年对抗后几乎“走进死胡同”,双方对彼此的猜忌和提防在这一时期达到历史巅峰。1982年,在与美国争霸中渐感力不从心的勃列日涅夫率先释放了愿与中国改善关系的信号,审时度势的邓小平立即接过对方递来的橄榄枝,发起中苏关系正常化政府特使谈判,并从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保障国内经济建设出发,向苏方提出了真正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条件——消除“三大障碍”,即减少中苏边境地区武装力量数量和撤出驻扎蒙古的军队、从阿富汗撤军、促成越南从柬埔寨撤军。然而,由于苏方长期对“三大障碍”所持不承认、不讨论的态度,中苏关系正常化迟迟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鉴于美苏冷战攻守对换和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形成稳定平衡的事实,以外交“新思维”为指导,施行全面战略收缩,从中苏谈判原立场作出大幅退让,继而使“三大障碍”问题的解决取得重大突破。在“三大障碍”已全部或部分消除的情况下,1989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中苏高级会晤正式宣告了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实现,从此中苏两国迈入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发展新型关系的新时期。
张静[8](2017)在《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5月26日,莫迪宣誓就任印度联邦政府总理。在任内三年多的时间里,莫迪在外交方面投入了巨大热情,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印度的外交理念与传统,莫迪政府基本采取了被印度战略界喻为“同心圆”的外交战略思想,将印度外交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心圆:第一层是印度的直接邻国即南亚地区国家,第二层是“扩展的邻居”,即印度直接邻国的外围国家,主要指穿越亚洲与印度洋的国家,第三层是指全球舞台,主要关注对大国与国际组织的外交。其中,本文将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同心圆定义为印度的大周边外交,也是莫迪上任后积极扩展印度影响力的地域。莫迪政府大力推行大周边外交政策符合印度崛起的逻辑。印度目前虽尚未成为全球性大国,但已成为最重要的地区大国,这也是新兴大国固有的发展道路。因此,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可视为印度实现“大国雄心”所必然采取的手段与途径。印度大周边外交具体政策虽然可能因国际环境和周边事态变化而发生相应调整,但外交思想和理念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探寻大周边外交政策的根源,需追溯印度特定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对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理念按其产生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古代印度的遗产,其中广为流传并常被引用的是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二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包括印度沿用至今的印度中心论与寇松的“斜坡理论”和“缓冲国理论”;三是印度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其中“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主要关注于印度洋,而南亚版“门罗主义”和“古杰拉尔主义”的关注重点则在南亚。这些理念对于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是印度外交思想的源头。除了印度的周边外交思想传统之外,具体到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其现实推动因素是不得不考量的重点之一。莫迪政府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莫迪政府对印度终须实现大国雄心的战略定位以及莫迪个人层面希望将印度崛起打上个人印记的愿望。二是安全上的双重考量,即对于陆、海双向大周边的地缘政治考量这一传统安全领域,和主要关注恐怖主义、海盗威胁、全球气候问题、能源安全等的非传统安全领域。三是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这方面的考量与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密切相关。四是大周边的软实力拓展,体现了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中地位的提升,得益于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拥有的良好基础。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实践层面可分为五个方向:一是致力于追求地区霸权的南亚地区政策;二是重点在经济的“东向行动政策”;三是考虑到能源与印侨问题的“西联”政策;四是关注安全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中亚”政策;五是拓展印度在更广阔空间经济与安全利益的南向政策。印度大周边外交的每一个方向都存在其独特的实施背景、核心利益关切、路径选择和具体效用评估,但不同方向在印度整体周边外交中的地位有所不同。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与效果,也有消极方面的风险与挑战。政策积极的一面为: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增加了印度的地区影响力、提升了印度的大国地位、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而消极方面则体现为三个层面,即国际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地区层面的潜在风险与国家层面面临的挑战。无疑,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发展将继续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并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政策对中印关系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在大周边视野下,印度对中国存在三重定位:地缘上的防范对象、经济上的合作伙伴和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对此,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采取了应对措施,一是在双边问题上立场强硬,二是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三是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四是在周边地区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五是与日本强化合作以应对“一带一路”。鉴于印度在大周边视野下对中国的定位,中国对中印关系更应采取全局性视角,立足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个伙伴”,即国家层面“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区域层面“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体系层面“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采用符合现实并致力于中印关系长远发展的政策举措。
陈永华(Chan Wing Wah)[9](2017)在《中、印(尼)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人移民外地的历史悠久而且漂洋过海无处不到,所谓“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华人移民异地先侨居,後发展为落地生根,与当地非华族主体共存共荣,渐次融入主流社会。他们把中国文化习惯、物质文明带到异地,经历多年累积构建而成当地多元化民族和多元文化的一分子。同时华侨散布各国,进一步把中国文化发展为世界性的中华文化。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历史研究可追朔100年前之清末民初。但由於华侨华人事务、活动繁多,分布的地域国家也非常广泛。於是有着众多可供历史研究的选材下,多数学者的着作是华侨在某国家、某地区生活状况的国别史,或是专科领域的教育、媒体、经济、宗教和社团等,或是专题专案的关於成功企业家、革命家(对中国近代政治而言)、某类物质文明或个别乡族文化。对於海外中华商会或某国家中华商会的专门研究是稀少。发掘海外中华商会的重要性,是近年的事。中国在开放改革後,市场经济重新成为中国经济的另一半。商业活动、商人和商会又在国内蓬勃起来,连带推动对近现代中国商业活动和商人组织的经济、社会功能的研究。对中国的商业、商人、商人组织的活动和历史展开研究,除了在中国近现代史有学术价值外,实际重要意义是帮助中国寻找一条合适自已的经济发展之路。在20世纪末的90年代,着名历史学家章开沅领导团队对中国商会历史作出大规模系统性的研究,继而引发连串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商会研究热潮。进入21世纪,全球急速一体化使中国对世界经济开放的政策加大力度。政府修改了 20世纪90年代的“引进来、走出去”的被动战略转变为21世纪的主动方式“走出去、引进来”。在上世纪末,中国“崛起”的现象已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在未来10年中国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力再度攀昇是可以预期的。另一个影响中国和印尼的关系而又与印尼中华商会相关的是世界华人经济的崛起。中、印两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与世界华商网络接轨。同时段中国商会学者也发现中国的商会组织随华侨移民海外,并且已经自然发展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外中华商会网路。他们在中国商会的档案中也发现中国的商会与各地海外中华商会曾经有着长期紧密的关系和通讯。因而在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内着名华侨历史研究大学的支持下对海外中华商会(南洋区)的专门研究。南洋区是中国人最早移民也是最多华侨的地域,其中以印尼为最突出。估计印尼华人人口在1000万以上,是中国以外最大华人族群的居住国,当地华商更是印尼经济的主力。可是至今对印尼中华商会的研究是稀少。在众多印尼国别史上,学者往往侧重於教育、经济、宗教等明显社会议题的论述。即使在社团的研究论着中,有关印尼中华商会的内容也是稍有涉及,通常是放在业缘社团中的一栏目,给予小篇讨论。从而忽视了中华商会对中国、印尼关系和印尼华人近今100多年历史的重要贡献。论文是采用“总体式”专题研究的方法。印尼中华商会定义为:由印尼华侨华人在印尼成立的商会,组织成员为华商,商会主要服务对象为华侨华人,并承传着中华文化。总体史强调宏观的、综合的、长时段的研究。把握和审视是宏觐的,切入是微观的,描述是全方位的,观察包括了“时段性”和“统合长时段”性两种。在研究分析时也可用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体的说,论文是对印尼中华商会和活跃其中的商人进行研究。透过对印尼中华商会的研究看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侨社会三者之间复杂的联系,看印尼中华商会与上述三个政社群体之间的关系,看印尼中华商会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论文选择了“中、印关系”作为宏观环境的切入角度,以在过去115年内中、印关系和中华商会的重要事件作为分时段的指标。经过四章的“时段”性分析,清楚显示了印尼中华商会在不同的时段,都对中国近现代史里的中、印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些时段,她的角色扮演和功能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对中、印关系中的三大政社群体,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人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最後,综合各时段的研究结果显示出一个动态式的观察来,它成为评论印尼中华商会对中、印关系的总体作用的基础。在中国、印尼近今115年的历史里,两国的内、外政局急剧变化带动着中、印关系的起伏。生存在中、印两国之间的印尼华侨华人固然是两地关系的重要元素之一。在20世纪前,印尼华侨可以说是中、印关系的始祖。到了清末之後,中国和印尼两地政府才成为中、印关系的主导者。由清末至1958年,当时代表着华侨的总机构-印尼中华总商会承担着重大的时代任命,带领着印尼华族在异国生存,维繋着与中国、印尼两国政府和华侨民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後进行社会主义建国,政府没有使用印尼中华商会在中、印关系里发挥功能。不幸地,在1965年印尼军事强人苏哈托施行邀进的同化华人政策,取缔了所有华人社团包括中华商会在内。从此时计算,印尼中华商会消失了 36年,到苏哈托被推翻下台三年後的2001年才得以复办。在进入21世纪初的15年,印尼中华商会再度在中、印尼关系中发挥她专长的经济功能,成就不少中、印经济贸易合作的成绩,使印尼渡过国家经济重大危机及帮助中、印两国修补过去的历史伤痕,为两国建立全面的战略性夥伴关系出了一分力。总的来说,印尼中华商会在历史的激流里,仍能保持她在中、印关系中的重要位置是靠着他们儒商智慧和坚毅的精神。她使用“三赢”的方程式使三个主角,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侨社群,同得益处,其中以经济益处为最基本;并适时地调和这三方面的关系,减少矛盾冲突,加强政治互信,为华侨和中华商会寻求最大的生存空间。在21世纪未来的中、印关系,相信印尼中华商会也会采用这个曾经被长期使用并证实为有效的“三赢”方程式去做出贡献。而且在2015年中、印两国刚宣布了两国的长期经济大战略後,“一带一路”遇上“海洋经济”,明显展示了双方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有非常强的互补性。以中、印关系现时的良好走势看,印尼中华商会在调谐印尼华人与中、印政府的关系是较为容易。但印尼中华商会的三赢方案并不是必胜的。从四个歴史时段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中华商会的作用和“三赢方案”成效与当时“印尼华人国家认同”的争议情度有密切的关系。印尼中华商会的功能作用基本上是经济性质。但在不同时段的中、印内外政治环境形成不同的中、印关系状态时,三个主角,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侨社群会赋予它额外的政治、外交、社会文教等其他重要任务,调教着它在不同时段的角色。印尼中华商会未来的挑战仍然是在“印尼华人的国家认同”争议。2015年7月一批“反华人”的人士组成了“原住民党”,并故意在8月17日印尼国庆日宣布,制造声势。现今世代,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国家有责任对国民作出一生的教育、照顾和保护,换取的是国民必须向国家效忠。是一种法理上的承诺。入了外国籍的华人对国家效忠必定是他们的国籍国,是法理上必须要做。如果他们的行为有损国籍国的利益时,必被定为叛国罪行。但在法理以外的感情归属,则各地民族和各人也有不同。人类的情感归属效忠对象可能是出.生国、或是居住国、或是祖籍国,甚至是宗教信仰。但不竟华人问题是两国政府和人民的敏感问题。中、印关系的三大主角,中、印两国政府和代表印尼华人的重要社圑,必须要合作,共同面对,主动地去解决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笔者以印尼中华商会为历史研究个案,在论文开始写作之前,并未感到使用“总体史”研究范式的特点和好处。但使用後,意识到它是研究专题个案的很好方法。采用了“总体史式”的方法,能把印尼中华商会的特性和历史角色看得明白,也能总结出印尼中华商会“成功”、“失败”的因素和导致她在近今115年的中、印关系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因。继而本着“监古知今”学习历史的态度,推论印尼中华总商会在21世纪中、印关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相信此论文不单是一篇对印尼中华商会多面的专题研究,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印经济史、社会史和外交史的一篇辅助参考。
王洁[10](2017)在《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文中指出现有对新闻发布会的研究多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本文以人类学角度切入发布会,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首先梳理我国新闻发布会的时空脉络,论述预备立宪后我国记者会实践、形态与结构的变革,论述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新闻发布的管理思想以及制度的嬗变与发展。确定110年间记者会的时间结构、空间边界与格局、称谓结构以及形式结构。论证晚清至今我国记者会实践持续存在。论述新政背景下记者会的生发,确定我国记者会发端于清末而不是民初,阐述清政府政务发布内外有别,对内慎重发布、秘而不宣的思想。论述北洋政府新闻发布管理思想与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和制度建设,确定记者会发展于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首任内阁开创中央政府记者会的先河,继任内阁开始从中央到地方推动记者会制度建设。论述新闻统制背景下,国民党新闻发布管理思想与记者会的系统的制度设计和持续建设,国民党党政军系统内及高层官员普遍展开记者会实践,并特别重视国际宣传,外记者会为单独的类型广为运用。开办外记者会,这一媒介管理方式思路源于清政府,实践于北洋政府,发扬光大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多个部门和部分省市政府出台记者例会制度和发布新闻办法、条例、法规。论述建国后30年间,记者会表现出国家的主导与民间的退场的特点,记者会空间边界表现出对内的压缩与对外的扩张特点。建国后,我国政府国际传播组织相当得力,境外记者会地理分布范围较之前各个历史时期大为扩展,境内外国政府记者会规格和层次大大提高。考证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时间段内既往学界认为是典型而阐述并不清晰的记者会并勘误。论述改革开放后记者会多元发布主体的均衡发展,国家与民间的对接,记者会空间边界的内外扩张,以及参与媒体层级的下移。其次,在此基础上,以我国新闻发布会的发展历程为支撑,对发布会进行文化人类学分析,阐释发布会的仪式属性及建构。重新定义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是具有明确目的和策略的仪式实践,权力及权力控制隐藏在仪式行为之后。以人类学视野观察,发布会是以社会位阶较高的人群为执礼主体,基于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思想在现代社会盛行,实施社会控制的民主仪式。论证提高发布会效力的因素,仪式形式、仪式规格、仪式程序直接作用于发布会的仪式效力。又次,新闻发布会作为舶来的仪式,在中国本土着陆实践后,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生发,其形态和结构应能体现出中国特色。论述百余年间我国记者会称谓具有类型繁多、灵活多变,同一称谓存在多个变换形式等特点,分析记者会称谓的七个类型,确证招待记者、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为百余年间最为流行的三类称谓。各类称谓之间无本质差别,为同一仪式活动的不同能指。最后,论证我国发布会的仪式结构和形态的特点,并分析其文化个性。
二、李鹏继续在印席访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鹏继续在印席访问(论文提纲范文)
(1)关系主义身份理论视角下印度与澳大利亚安全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系主义身份理论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关于印澳安全合作的研究 |
1、印澳双边关系 |
2、多边关系视角下的印澳关系 |
(三) 国外关于印澳安全合作的研究 |
1、印澳双边关系 |
2、多边关系视角下的印澳关系 |
(四)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分析框架 |
一、安全合作的相关概念 |
(一) 国际安全 |
(二) 国际安全合作的动力与类型 |
二、关系主义身份理论的基本假定 |
(一) 国际政治处于关系网络中 |
(二) 主权国家是关系性的行为体 |
(三) 关系行为体遵循关系理性的逻辑 |
(四) 国家的关系属性总是相互影响的 |
三、关系主义身份理论对印澳安全合作研究的指导意义 |
(一) 印澳安全合作遵循关联性思维 |
(二) 印澳安全合作是动态发展的过程 |
(三) 印澳安全合作过程具有自在性 |
四、关系主义身份理论框架下的印澳安全合作 |
(一) 关系:印澳安全合作发展的关系网络 |
(二) 身份:印澳互动建构的国家身份内涵与特征 |
(三) 利益:身份塑造印澳两国的安全利益 |
第二章 印澳安全合作的进化特点与关系网络 |
一、从陌生型关系到安全伙伴的关系网络属性分析 |
(一) 印澳陌生型关系网络 |
(二) 印澳安全伙伴关系网络 |
二、从安全伙伴到重要安全伙伴的关系网络属性分析 |
(一) 印澳安全关系亲密性的提升 |
(二) 印澳安全关系重要性的强化 |
(三) 印澳安全关系圈覆盖范围的拓展 |
三、印澳安全合作的基本特点 |
(一) 合作重点以非传统安全为主 |
(二) 两国安全合作呈现不对称性 |
(三) 两国安全合作程度较为有限 |
第三章 印澳安全互动建构的国家身份定位 |
一、印澳国家身份的定位 |
(一) 印度的自我身份定位 |
(二) 澳大利亚的自我身份定位 |
二、印澳视彼此为安全利益的“重要伙伴” |
(一) 印度安全观对澳大利亚的定位 |
(二) 澳大利亚安全观对印度的定位 |
三、印澳视彼此为安全战略的“印太伙伴” |
(一) 印度对澳大利亚“印太伙伴”的定位 |
(二) 澳大利亚对印度“印太伙伴”的定位 |
(三) 印澳“印太伙伴”身份定位中的美国因素 |
第四章 国家身份塑造印澳安全合作中的安全利益 |
一、自我身份认知导致印澳拓展安全外交空间 |
(一) 印度拓展安全外交空间以提升其全球影响力 |
(二) 澳大利亚拓展安全外交空间以强化其地区影响力 |
二、“安全伙伴”身份决定印澳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的协作 |
(一) 能源安全问题是两国的共同关切 |
(二) 维护印度洋安全和稳定是两国的利益诉求 |
(三) 应对地区安全公共产品赤字问题 |
三、“印太伙伴”身份导致印澳安全战略设计的契合 |
(一) 海洋安全顶层设计上相互借重 |
(二) 塑造基于规则的地区安全秩序 |
第五章 印澳安全合作的效应与发展趋势 |
一、印澳非传统安全合作成效显着却不乏挑战 |
二、印澳安全合作加剧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化 |
三、印澳安全合作持续升温且趋向多边主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及答辩情况表 |
(2)中国总理时隔31年再次访问印度(论文提纲范文)
出访前的准备工作 |
总理会谈、会见与演讲 |
写简报、谈公报———令人难忘的经历 |
(3)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评述 |
一 关于南亚地区的研究 |
二 关于印度安全战略的研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创新 |
一 论文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的结构 |
三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安全的相关界定 |
一 安全的内涵 |
二 安全观的流变 |
第二节 国家安全战略 |
一 安全战略研究的兴起 |
二 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容 |
第三节 战略文化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
一 战略文化及其内涵 |
二 战略文化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要件 |
第一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文化渊源 |
一 现实主义:考底利耶《政事论》思想 |
二 理想主义:阿育王“达摩”思想 |
三 等级秩序:印度教的秩序观 |
第二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塑造 |
一 全球诉求:“有声有色大国”的地位 |
二 地区诉求:南亚次大陆的霸主 |
三 双边关系:中国是主要竞争对手 |
第三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实现手段 |
一 奉行经济实力优先的政策 |
二 “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胁 |
三 “确保海洋安全”的海洋战略 |
四 提升与世界性大国的关系 |
第四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决策体系 |
一 国家安全决策的机构设置 |
二 国家安全决策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突出特点 |
第一节 半封闭的地缘政治为依托 |
一 相对隔绝的次大陆 |
二 “众星拱月”的南亚格局 |
三 日趋重要的战略要冲 |
第二节 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
一 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基本理念 |
二 印度教主要的教派组织 |
三 频发的教派冲突 |
四 尚未完成的世俗主义转型 |
第三节 “东向政策”到“东向行动” |
一 “东向政策”:向东盟主动出击 |
二 “东向行动”:经济与安全并举 |
三 “东向行动政策”的多维影响 |
第四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变量 |
第一节 东北部分离运动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东北部与中央关系长期紧张 |
二 东北部主要的分离运动 |
三 以国家统一整合分离运动 |
第二节 克什米尔问题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印巴克什米尔争端 |
二 印巴克什米尔战争 |
三 克什米尔问题走势 |
第三节 中印边界问题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中印边界问题的缘起 |
二 中印边界问题的交涉 |
三 中印边界洞朗对峙事件 |
四 中印边界问题解决机制 |
第四节 “印太”战略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美日印澳战略利益的再塑 |
二 “印太”战略的战略意图 |
三 印度对“印太”战略的认知 |
四 “印太”战略的基本走势 |
第五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巩固了新兴大国的国际地位 |
一 以实力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
二 申请成为核供应国集团成员 |
第二节 对南亚一体化的双重影响 |
一 战略互信缺失,区域合作进展缓慢 |
二 印巴安全困境,次区域合作异常顺利 |
三 整合南亚邻国,缓和地区安全局势 |
第三节 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
一 国际海洋通道问题 |
二 跨境水资源治理问题 |
三 中印高层交流机制的确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档案 |
英文档案 |
中文着作(含译着) |
英文着作 |
中文论文(含译文) |
中文学位论文 |
访问网站 |
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4)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第一节 问题由来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研究概况 |
二 主要进展和基本观点 |
三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创新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学术创新 |
一 研究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印度国家身份及其南亚政策 |
第一节 印度国家身份定位与发展 |
一 国家身份界定及相关理论 |
二 政治精英对印度国家身份认知的演变 |
第二节 印度南亚政策 |
一 知觉、错误知觉与外交决策 |
二 印度南亚政策的形成及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印度外交战略及对华政策调整(2000‐2018)---基于《印度外交年报》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印度的外交战略布局 |
一 21世纪初印度外交战略布局 |
二 2008 年后印度外交自我定位 |
三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的外交重心 |
第二节 印度对华政策定位 |
一 印度对中国国家身份的界定(1998‐2018) |
二 印度对印中关系的定位(2000‐2018) |
三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对华认知的转变(2014‐2018)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及态度的演变 |
第一节 争议观望期(2013年10 月--2015年7 月) |
一 印度政治精英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 |
二 印度官方回应 |
三 印度的战略盘算 |
第二节 不合作期(2015年7月--2017年5月) |
一 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关切 |
二 印度对中国在印度周边推进互联互通的安全关切 |
三 印度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消极合作态度 |
第三节 抵制抗衡期(2017年5 月--2018年5 月) |
一 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安全关切升级 |
二 印度对洞朗事件的认知 |
三 印度对中国‐马尔代夫关系的关切 |
四 印度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在印度周边地区影响力提升的忌惮 |
第四节 竞争合作期(2018年5 月—至今) |
一 印中首脑武汉会晤的积极意义 |
二 印度大国外交平衡政策回归对印中关系的积极影响 |
三 体现印度合作倾向的其他积极因素 |
四 印巴领土纠纷投射在中巴经济走廊主权关切的不利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应对 |
第一节 印度版“一带一路”概念及主张 |
第二节 “邻国优先”政策下印度版“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 |
一 印度强化与邻国关系以维护地区影响力 |
二 印度与邻国互联互通代表项目 |
三 “邻国优先”政策下的“印度优先”先决条件 |
四 对邻国“印度优先”预期落差的积极应对 |
第三节 印度抗衡“一带一路”倡议的其他举措 |
一 印日联盟及“亚非增长走廊” |
二 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 |
三 “向东行动”政策对接东盟 |
四 重新审视非洲及中亚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印度认知的因素及印度视角下双边关系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错误知觉产生的原因 |
一 身份定位 |
二 互信缺乏 |
三 历史积怨 |
四 西方舆论 |
第二节 印度视角下印中关系发展趋势 |
一 印度学界及智库对双边关系发展的研判 |
二 “一带一路”背景下印度政治精英对双边关系走向的认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拉吉夫·甘地从政时期的功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拉吉夫·甘地政治生涯的发端 |
第一节 拉吉夫·甘地的家庭背景 |
一、拉吉夫·甘地的家庭背景 |
二、英迪拉·甘地的政治遗产 |
第二节 拉吉夫·甘地的个人背景 |
一、从政之前的拉吉夫·甘地生平 |
二、“被动的政治继承人” |
第二章 拉吉夫·甘地执政时期的政治改革 |
第一节 缓解中央—地方的紧张关系 |
一、旁遮普问题 |
二、阿萨姆问题 |
三、纠正被扭曲的中央—地方关系 |
第二节 廉洁政治及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
一、行政改革 |
二、国大党改革 |
第三章 拉吉夫·甘地执政时期的经济政策 |
第一节 经济改革的具体措施 |
一、经济体制改革 |
二、大力发展科技,使高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
第二节 拉吉夫·甘地的经济改革成果 |
第四章 拉吉夫·甘地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 |
第一节 与中苏美等大国关系 |
一、促使中印两国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
二、继续保持与苏联的密切关系 |
三、促使印美关系有所改善 |
第二节 积极主动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 |
一、巴基斯坦 |
二、斯里兰卡 |
三、其他南亚国家 |
第五章 拉吉夫·甘地执政时期的社会与文化政策 |
第一节 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
一、提高印度的教育水平 |
二、积极提高印度的妇女地位 |
第二节 拉吉夫·甘地执政时期的文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莫迪执政以来的印度对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章框架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莫迪政府对华政策概述 |
第一节 莫迪政府对华双边外交政策 |
一、双边外交的涵义 |
二、莫迪政府对华双边外交:合作与防范双轨运行 |
第二节 莫迪政府对华多边外交政策 |
一、多边外交的涵义 |
二、印度对华多边外交:潜在的联合阵线 |
第二章 影响莫迪时期印度对华政策制定的原因 |
第一节 影响莫迪时期印度对华政策制定的内因 |
一、国家利益 |
二、国家实力 |
三、莫迪个人因素 |
四、对华认知结构的影响 |
第二节 影响印度对华政策的外因 |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 |
二、亚太地区力量对比的影响 |
三、中国因素 |
第三章 莫迪时期印中关系互动状况 |
第一节 印中政治互动 |
第二节 印中经贸互动 |
第三节 印中人文互动 |
第四节 印中安全互动 |
第四章 推进印中关系的思考 |
第一节 双边层面 |
一、增进政治互信是关键 |
二、加强经济交往是支柱 |
三、促进人文交流是补充 |
第二节 多边层面 |
一、加强印中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 |
二、深化推动印中在金砖机制的合作 |
三、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建设 |
四、促进两国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三大障碍”与中苏关系正常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选题立意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章节结构说明 |
第一章 中苏关系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建国以来到毛泽东逝世的中苏关系(1949.10~1976.9) |
一、从蜜月到决裂 |
二、1969年边界武装冲突和中苏第二次边界谈判 |
第二节 “徘徊”时期的中苏关系(1976.9~1978.12) |
一、毛泽东逝世后苏方的主动示好和中方的冷淡回应 |
二、重陷僵局的中苏对抗 |
第二章 “三大障碍”问题的历史溯源和提出背景 |
第一节 苏联在蒙古驻军和在中苏边境屯集重兵问题 |
一、中蒙关系的恶化和苏军重新进驻蒙古 |
二、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在中苏边境地区的增兵 |
三、对80年代中苏边境地区和驻蒙苏军威胁的评估 |
第二节 越南侵略柬埔寨问题 |
一、中越关系破裂和柬越冲突 |
二、对越自卫反击战和中越边境战争 |
第三节 苏联侵略阿富汗问题 |
一、阿富汗“四月革命”和苏联对阿富汗的全面侵占 |
二、中方对苏联侵阿的第一反应 |
第四节 邓小平关于中苏关系主要矛盾的新思考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外交路线的逐步调整 |
二、邓小平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新判断 |
三、邓小平对“三大障碍”概念的提出和关注焦点的演化 |
第三章 围绕“三大障碍”博弈的中苏关系正常化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争取关系正常化的首次尝试(1979.1~1982.3) |
一、短暂的中苏第一次国家关系谈判 |
二、苏联侵阿后重陷低谷的中苏关系 |
第二节 勃列日涅夫“绝唱”带来的转机(1982.3~1985.3) |
一、塔什干讲话的前前后后. |
二、中共十二大前后中国外交路线的新动向 |
三、对苏“葬礼外交” |
四、1983年两国对抗热度的急速降温 |
五、中苏政治接触级别的提高 |
六、阿尔希波夫访华 |
第三节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的突破(1985.3~1988.9) |
一、中苏谈判幕后决策的新动向 |
二、1985年中苏关系的继续回暖 |
三、苏方人事变动折射出的新征兆 |
四、海参崴讲话在“三大障碍”立场上的松动 |
五、苏联从阿富汗和蒙古撤军的启动与柬埔寨问题出现的转机 |
六、中苏两国在改革中增多的共同点 |
第四节 中苏高级会晤的准备、举行和余波(1988.9~1991.12) |
一、中苏两国外长正式互访 |
二、戈尔巴乔夫访华的实现和《中苏联合公报》的发表 |
三、柬埔寨问题的尘埃落定 |
四、白驹过隙的全面合作 |
第四章 “三大障碍”问题得以解决的主要原因 |
第一节 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抛出 |
一、外交“新思维”的核心——退出军备竞赛 |
二、外交“新思维”在苏联亚太政策上的实践 |
三、外交“新思维”与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契合 |
第二节 冷战格局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演变 |
一、美苏力量对比失衡和攻守互换 |
二、中美苏战略大三角稳定平衡的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历史遗产:印度周边外交思想传统 |
1.1 古代印度的遗产: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 |
1.1.1 “曼荼罗”理论 |
1.1.2 “曼荼罗”理论在现代印度的运用 |
1.2 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寇松主义” |
1.2.1 印度中心论 |
1.2.2 “斜坡理论”与“缓冲国理论” |
1.2.3 “寇松主义”在当代——“新寇松主义” |
1.3 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 |
1.3.1 独立后的“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 |
1.3.2 南亚版“门罗主义” |
1.3.3 “古杰拉尔主义” |
第二章 现实动力:印度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 |
2.1 莫迪政府对印度的战略定位:大国的雄心 |
2.1.1 “有声有色的大国”战略定位的继承 |
2.1.2 大周边为印度大国追求提供战略支撑 |
2.1.3 为印度大国的崛起打上莫迪的印记 |
2.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安全追求:双重的保障 |
2.2.1 大周边的传统安全 |
2.2.2 大周边的非传统安全 |
2.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经济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 |
2.3.1 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 |
2.3.2 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 |
2.3.3 大周边地区对于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2.4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软实力拓展 |
2.4.1 印度软实力的内涵 |
2.4.2 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政策中地位的演变 |
2.4.3 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地区的运用 |
第三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具体实施 |
3.1 南亚——追求地区霸权 |
3.1.1 实施背景——“印度中心论” |
3.1.2 核心利益关切 |
3.1.3 路径选择 |
3.1.4 效用评估 |
3.2 东向——“东向行动政策” |
3.2.1 实施背景——“东向政策”的深化 |
3.2.2 核心利益关切 |
3.2.3 路径选择 |
3.2.4 效用评估 |
3.3 西向——“西联”政策 |
3.3.1 实施背景——中东地区形势及印度政策传统 |
3.3.2 核心利益关切 |
3.3.3 路径选择 |
3.3.4 效用评估 |
3.4 北向——莫迪政府“大中亚”政策 |
3.4.1 实施背景——“大中亚”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
3.4.2 核心利益关切 |
3.4.3 路径选择 |
3.4.4 效用评估 |
3.5 南向——莫迪政府东南非洲与西南印度洋地区政策 |
3.5.1 实施背景——南向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
3.5.2 核心利益关切 |
3.5.3 路径选择 |
3.5.4 效用评估 |
第四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评估 |
4.1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影响与效果 |
4.1.1 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 |
4.1.2 提升了印度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
4.1.3 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 |
4.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4.2.1 体系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 |
4.2.2 地区层面潜在风险 |
4.2.3 印度国家层面面临挑战 |
4.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
4.3.1 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 |
4.3.2 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 |
4.3.3 大周边外交政策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 |
第五章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及中国对策思考 |
5.1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 |
5.1.1 地缘上的防范对象 |
5.1.2 经济上的合作伙伴 |
5.1.3 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 |
5.2 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应对中国的举措 |
5.2.1 在双边历史问题上立场强硬 |
5.2.2 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 |
5.2.3 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 |
5.2.4 在周边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
5.2.5 与日本强化合作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
5.3 中国对印度战略评估与对策思考 |
5.3.1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定位 |
5.3.2 关于中国对中印关系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中、印(尼)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绿起和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海外华侨华人研究 |
(二) 中国商会研究。 |
(三) 海外中华商会研究 |
(四) 研究状况的结论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一章 二战结束前的中、印(尼)关系与印尼中华商会 |
第一节 中国、印尼两地的内、外政治环境(1900-1945) |
一、中国的内政、外交 |
二、荷兰及其印尼殖民政府的政治环境 |
第二节 二战结束前的中、印(荷政府)关系(1900-1945) |
一、中国的印尼政策 |
二、印荷政府对华人政策的改变 |
三、中国、印荷政府在印华事务上的角力 |
四、中国、印荷政府关系的改善 |
五、印尼华侨社会状况 |
第三节 印尼中华商会的孕育与诞生 |
一、印尼中华商会的孕育 |
二、印尼中华商会的成立 |
第四节 中国、印荷政府合作下的印尼中华商会 |
一、南京国民政府加强对印尼中华商会的管理 |
二、荷属东印度中华商会联合会的成立 |
第五节 印尼中华商会二战前的发展及其功能作用 |
一、中国政府在印尼的华侨事务机构 |
二、印尼华侨的“市民社会”管治核心 |
三、印荷政府的辅助管治工具 |
四、华侨”认同中国”的重要推动者 |
第六节 印尼中华商会的抗日运动与在日治时期所受的迫害 |
第七节 对抗的中、印(荷政府)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 |
第二章 二战结束後中、印(尼)关系及复办的印尼中华商会 |
第一节 中国、印尼的内、外政治环境(1945-1965) |
一、中国的国内政治环境 |
二、中国的外在政治环境 |
三、印尼的独立战争和“指导民主”时代 |
四、印尼的外在环境 |
第二节 二战结束後的中、印(尼)关系(1945至1965)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印尼外交与侨务管理 |
二、新中国的印尼外交与侨务管理(1949-1965) |
三、印尼开国政府的对华政策 |
四、印尼华侨社会的急剧变化 |
第三节、二战结束後复办的印尼中华商会 |
一、取代印尼中华会馆的印尼中华总会 |
二、复办的印尼中华商会与新办的中华总会的关系 |
三、印尼中华商会联合会的成立宗旨、组织、活动、人事布局 |
四、印尼中华商会联合会的关键人物分析 |
第四节、印尼各地区中华商会重光後的复办 |
第五节、印尼中华商会的衰落与分裂 |
一、印尼中华商会的衰落 |
二、印尼中华商会的分裂 |
第六节、印尼中华商会被查封与历史中断 |
一、印尼中华商会被查封 |
二、印尼中华商会的历史中断 |
第七节、复杂多变的中、印关系中的的印尼中华商会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角度 |
二、印尼华侨社会的角度 |
三、印尼政府、印荷政府、印尼民众的角度 |
四、新中国政府的角度 |
五、印尼中华商会在中、印关系的整体作用 |
第三章 世纪之交的中、印关系与印尼中华商会再次复办 |
第一节 中国、印尼的内、外政治环境(1992-2004) |
一、中国的国内政治环境 |
二、中国的外在政治环境 |
三、印尼的国内政治环境 |
四、印尼的国外政治环境 |
第二节 世纪之交的中、印(尼)关系(1992-2004) |
一、中国的印尼外交 |
二、印尼的中国外交及华人政策 |
三、印尼华人社会的正向转变 |
第三节 印尼中华商会第二次复办的土壤和经过 |
一、印尼中华商会第二次复办的政治土壤 |
二、印尼中华商会第二次复办的经过 |
第四节、印尼中华总商会的早期活动与初步成绩 |
第五节、印尼中华总商会的重要领导人 |
一、印尼中华总商会首任总主席陈大江 |
二、印尼中华总商会首任执行主席杨克林 |
三、印尼中华总商会首任常务副总主席张锦雄 |
第六节 风雨同舟的中、印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 |
第四章 21世纪初中、印关系与印尼中华总商会 |
第一节 中国、印尼的内、外在政治政环境(2004-2015) |
一、中国的大国兴起和新的对外经济策略 |
二、印尼的快速经济增长与打造海洋大国经济 |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印关系(2004-2015) |
一、战略夥伴关系 |
二、全面战略夥伴关系 |
第三节 世界华人经济的崛起与中、印关系 |
一、世界华人经济的崛起与世界华商大会的成立 |
二、世界华商大会与中国经济发展 |
三、世界华商对印尼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印尼中华总商会的革新扩展 |
一、印尼中华总商会的变革更新 |
二、领导印尼中华总商会改革的重要人物 |
第五节 印尼中华总商会与世界华商大会的接轨 |
第六节 印尼中华总商会的政、商、社关系 |
一、印尼中华总商会的活动分析 |
二、印尼中华总商会与其他华人社团的关系 |
第七节 战略性伙伴的中、印关系中的印尼中华总商会 |
一、21世纪初中、印经贸成绩 |
二、“一带一路”遇上“海洋大国经济建设” |
三、世界华商大会扩展对中、印关系的帮助 |
四、印尼中华总商会在中、印战略性伙伴关系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 |
附录 |
论文後记 |
(10)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历史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仪式研究现状与理论述评 |
二、新闻发布会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问题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叙事理论与方法 |
二、访谈法 |
三、内容分析 |
第六节 研究创新 |
第七节 文章架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与测量 |
第一节 仪式 |
一、“仪”解 |
二、“式”解 |
三、“仪式”解 |
四、仪式的起源和特点 |
第二节 新闻发布会 |
一、新闻发布会 |
二、记者招待会 |
三、新闻吹风会 |
第三节 理论述评 |
一、人类学仪式理论 |
二、大众传播活动相关的仪式理论与研究述评 |
三、礼与礼治思想 |
第四节 抽样与测量 |
一、报刊具体数据搜集与统计时间范围 |
二、数据来源 |
三、数据结构与类目划分 |
四、信度分析 |
第三章 新政背景下记者会的生发:晚清时期记者会研究(1906-1911) |
第一节 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与对朝政的监督作用 |
第二节 清政府政务发布慎重发布,秘而不宣的思想与新闻界的长期抗争 |
第三节 晚清记者会仪式实践与清政府对新闻发布的控制 |
一、中央政府记者会考与商业机构记者会的出现 |
二、清末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记者会考 |
第四节 结论 |
第四章 中原逐鹿中记者会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记者会研究(1912-1927) |
第一节 数据基本面分析 |
第二节 政务公开思想与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及制度建设 |
一、国务院、总统府及都督府的记者会仪式实践与制度建设 |
二、外交部的记者会仪式实践与外务公开思想 |
三、北洋政府与广东军政府南北议和时期的记者会与政务公开 |
四、广东军政府、国民党的记者会与政界对记者会促进舆论整合的认识 |
第三节 国内新闻界对境外记者会的报道与境外人士在我国的记者会 |
第四节 仪式的多重主体:社会团体、政治人物的记者会 |
第五节 结论 |
第五章 新闻统制背景下记者会的勃兴:国民党统治时期记者会研究(1928-1949) |
第一节 数据基本面分析 |
一、报道媒体分析 |
二、报道信息来源分析 |
三、报道聚焦地理范围分布 |
四、报道发布机构分析 |
第二节 境内外国政府和外国军队记者会与国民党对西方新闻发布管理形式的效仿 |
第三节 记者会在民间和社会的逐步流行:商业组织、社会团体与社会名流记者会 |
一、商业组织的危机公关记者会与常规记者会 |
二、社会团体与社会名流记者会 |
第四节 日本侵略组织、伪政府的记者会与特点 |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民盟等政党的记者会实践、特点与制度建设 |
第六节 国民党党政军系统记者会实践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 |
一、政党、政府、军队记者会报道发布机构分析 |
二、国民党党政军记者会形式、实践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 |
第七节 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系统制度设计和持续建设 |
第八节 结论 |
第六章 媒介环境变动下记者会的消长与变革:建国后记者会研究(1949-2016) |
第一节 国家主导的仪式: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后记者会研究(1949-1983) |
一、数据基本面分析 |
二、记者会是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孤立政策的政治策略 |
三、国家利益实现的技术:揭发美国政府细菌战的系列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四、中央政府各部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五、我国政要、社会名流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六、仪式空间边界的对外扩张:参加国际活动的中国代表团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七、仪式空间边界的对内消减:省市行政机构及部门的记者会 |
八、所谓“渤海二号”记者会考 |
九、仪式发布主体的失衡:商业机构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十、文革结束后发布会内容和主题的发展 |
第二节 国家仪式与民间仪式的对接:改革开放后记者会的发展(1984-2016) |
一、记者会称谓的变动,多元主体的均衡发展,参与媒体层级的下移,经济主题备受关注 |
二、全面推动政务公开与仪式空间边界的内外扩张 |
三、人大、政协、党务会议记者会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的发展 |
四、结论 |
第三节 论建国以来记者会的制度建设和全国布局 |
一、从国家利益出发:建国初期的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特点 |
二、政务公开与舆论监督:文革结束后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特点 |
三、结论 |
第七章 新闻发布会的仪式阐释与建构:历史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发布会现场准入和身份限制 |
第二节 区分社会群体的发布会 |
第三节 发布会仪式的阈限 |
第四节 发布会仪式中的结构与反结构 |
一、仪式中的结构 |
二、仪式实践与仪式的反结构 |
第五节 媒介仪式的生成 |
一、仪式与媒介技术 |
二、发布会的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 |
第六节 发布会的仪式效力 |
一、仪式程序、规格、形式直接作用于发布会仪式效力 |
二、发布会展演需循仪礼次序和规则,符合约定 |
第八章 中国新闻发布会形态、结构与文化个性 |
第一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的时间结构、空间边界与格局 |
第二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称谓考 |
一、仪式名称的确立与嬗变 |
二、晚清及民国时期记者会称谓 |
三、建国后记者会称谓 |
第三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的文化个性 |
一、宴会与新闻发布的形式和结构从汇流到区分 |
二、新闻界与发布方彼此之间的“宾主”角色定位 |
三、政治人物是记者会的主角,记者会重视外记者和国际宣传的面向 |
四、商业机构的相对不在场,中央政府是发布制度全国布局的主导力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李鹏继续在印席访问(论文参考文献)
- [1]关系主义身份理论视角下印度与澳大利亚安全合作研究[D]. 王祥宇. 山东大学, 2020(02)
- [2]中国总理时隔31年再次访问印度[J]. 曾序勇. 党史博览, 2019(11)
- [3]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D]. 彭东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D]. 张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拉吉夫·甘地从政时期的功过评价[D]. 张言芳. 云南大学, 2019(03)
- [6]莫迪执政以来的印度对华政策研究[D]. 张勇. 云南大学, 2018(01)
- [7]“三大障碍”与中苏关系正常化[D]. 李义男. 兰州大学, 2018(11)
- [8]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D]. 张静.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9]中、印(尼)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D]. 陈永华(Chan Wing Wah).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10]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D]. 王洁. 厦门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