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民族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王学芳[1](2020)在《“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译介传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少数民族文化的译介与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及重要途径,既关系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形象。该文将全面叙述"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译介与传播的研究现状,对目前研究成果进行述评与展望,补阙拾遗。最后文章指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创新方向:夯实理论研究基础,扩大研究对象范围,将尽可能多的少数民族朗阔在内,提倡跨学科研究,加强实证研究,既加宽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维度,也将推动其向纵深处发展。
邓露露[2](2020)在《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以贵州省万达小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少数民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开创,凝聚着少数民族同胞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诉求。贵州省丹寨万达小镇作为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开发热点的文旅景点,汇聚了丹寨县众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万达小镇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举措以及存在的法律问题。具体而本,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相关概念进行概述,以国内视角和国外视角为出发点,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的形成发展过程。同时,以少数人权利保护理论、公地灾难理论、文化软实力理论为基础分析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依据。第一章还总结了当前中央层面和贵州层面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措施。第二章到第四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结合万达小镇对卡拉鸟笼制作技艺、苗族蜡染技艺、皮纸制作技艺、原生态歌舞史诗的开发分析少数民族非遗文旅市场存着诸如,发布虚假广告,知假卖假等法律问题。第三章,介绍了国外:泰国、俄罗斯、美国;国内:广西、湖南、四川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成功法律经验。第四章围绕万达小镇旅游开发出现的问题提出我国少数民族非遗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的法律原则有:尊重原则,尊重少数民族同胞的风俗习惯;来源披露原则,在使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当标注出来源地;惠益分享原则,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收益分享给利益相关人,实现公平与公正。同时,针对旅游开发过度泄露传承人基本信息这一事实提出应当重点保护传承人隐私权,为了鼓励传承人的知识创新提出应当重点保护传承人的署名权和名誉权。此外,本章从行政保护的角度给出了四点建议:第一,由于旅游开发改变了少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形态,要实时更新文化档案,梳理文化发展的路径。第二,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综合治理,在设计、生产、包装、运输等环节都做到规范化。第三,推动文化共治格局的建立,让人人都参与到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第四,为了解决文化市场中知假卖假的欺诈行为,完善行业协会的监督制度。为了修复已经受到破坏的权利本文提出了三点完善法律救济制度的思路,第一,由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鼓励公权力机关参与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受损害的诉讼中及灵活运用支持起诉制度。第二,基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属不能归于某个特定的人,损害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侵犯少数民族同胞的集体利益,提出了通过公益诉讼的方法维护少数民族同胞的法感情。第三,为了使文创市场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减少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出现,提出使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加重侵权人的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维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杨娟娟[3](2020)在《旅游发展对西江苗寨社区居民文化认同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民族的文化认同,只有达到高度的文化自信,才会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民族旅游村寨发展提供了机遇,如何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西江苗寨是全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典型村寨,2008年以来,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经济收入逐年攀升,人均收入翻倍增长。旅游在推动西江苗寨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的同时,对当地社区居民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在西江苗寨旅游发展的背景下,以文化认同为分析视角,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运用田野调查法、定性分析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分析西江苗寨旅游发展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内在联系,讨论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文化认同的表现和影响,分析影响文化认同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地域因素,从而采取措施加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实现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相统一。本文除了绪论、结论展望以外,共有四章。第一章是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对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凝视理论、文化认同理论、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理论。第二章重点分析西江苗寨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表现,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讨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表现。第三章重点讨论旅游发展对西江苗寨社区居民文化认同的影响,及其影响文化认同的因素。第四章重点分析旅游发展促进社区居民文化认同的路径。研究表明,本文认为西江苗寨旅游,最根本的是要把握旅游发展的基础——民族文化,它的传承发展情况影响着旅游发展。而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是文化认同,只有社区居民认同自己的文化之后,大家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行动,才能促进当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之后,才能为旅游发展提供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发展对西江苗寨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影响是深刻的。西江苗寨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得到不断加强,无论是传统的文化,还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文化,都是得到认同的。文化认同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构建主客和谐关系,营造良好示范效应,加强社区旅游精英的培养,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开发以民族文化之魂的旅游品牌,充分挖掘社区居民文化兴趣爱好,促进社区居民文化认同提升。在保护传承好社区居民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强民族的文化认同,科学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统一。
陈雅文[4](2020)在《基于国外游客体验的北京故宫旅游解说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闻名遐迩的文化遗产胜地,其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中国的文化符号吸引着大量的国际游客,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文化碰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国外游客的体验,对北京故宫的旅游解说从解说内容与解说媒介两个方面开展跨文化研究。通过对旅游网站评论语料、外国游客访谈内容、景区实地考察结果展开分析,发现在解说内容上外国游客更偏好历史文化故事及宫殿建筑的解说,对文物的关注较少;在解说媒介上外国游客更偏好导游讲解,其次是语音导览器,相比这两种媒介其他媒介的使用度较低。笔者将解说划分成自导式和向导式,依据对外国游客旅游解说体验的分析,发现在自导解说内容上,解说词内容缺乏趣味性与故事性,翻译不适当导致游客欣赏受阻,另外解说词中传统文化的注解不充足导致游客难以理解;在自导解说媒介上,缺乏多语种版本,游客媒介选择窄,并且由于人流拥挤且缺乏互动性使自导解说媒介的作用被弱化;在导游解说人员上,导游存在语言水平较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不注重文物解说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建议,第一故宫导游人员要具备跨文化视野:建立跨文化的表达模式,解说符合游客的认知语境并提高业务水平及服务质量;第二要优化故宫智能解说系统:建立移动终端智能解说系统,为国外游客提供游览主题个性化的解说;第三重视故宫文物及展览的对外解说:重视文物故事的讲解,讲好文物故事,另外要充分利用媒介工具开展解说;第四要提高自导解说内容的跨文化水平:文本翻译要优化,并且注重多语种内容的设计。通过对故宫解说跨文化传播提出的适用性建议,可以为我国同类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解说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打造独特的文化符号,消减外国游客的文化不适,增强国外游客的文化体验,把我国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传播出去。
吴欣蔚[5](2019)在《旅游场域中的文化交流对东道主社区的影响研究 ——以桂林黄洛瑶寨为例》文中指出全球化交流已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频繁,过去完全独立于现代社会之外的“民族孤岛”也已经随着交流的增加而逐渐走向相似的文化环境当中。人们在满足温饱之后,开始探寻自己与他人以前过去的生活,去体验与惯常环境不同的异文化,在此背景下民族旅游开始成为新的旅游热点。但大多数少数民族旅游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民族地区如何应对大量涌入的游客与频繁、短暂的跨文化交流会对少数民族旅游地区带来怎样的变化是旅游学者和人类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篇文章以桂林黄洛瑶寨为调研点,以旅游中的文化交流对东道主社区的影响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研究黄洛瑶寨作为旅游过境地,其社区受到怎样的文化影响,借助文化传播理论与文化再生产理论阐述旅游对黄洛瑶寨产生的社会效应。文章首先对黄洛瑶寨红瑶族源及生计方式进行梳理,红瑶由于长期的迁徙习惯而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从而出现明显的民族特征,其中对黄洛瑶寨的生计方式从稻作耕种时期至旅游开发时期进行梳理,黄洛瑶寨社会、文化的变迁在生计方式的改变当中也随着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改变。通过对黄洛瑶寨民族旅游与跨文化交流过程进行分析,由于跨文化交流的形式和障碍以及黄洛瑶寨自身的旅游资源制约及所处旅游的环境,导致了黄洛瑶寨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停留在浅度理解的“旅游符号化”阶段;最后对黄洛瑶寨的社会影响进行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分析,从物质生活和思想意识层面上进行观察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有:(1)桂林黄洛瑶寨的社会生活相比于旅游开发之前在物质生活方面有了巨大的改观,衣、食、住等条件得到提升。(2)少数民族旅游地区的现代文化进程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而加快,但随着旅游的持续开发,黄洛瑶寨展示的红瑶文化越来越与现实社会脱离,“文化孤岛”现象加重。(3)由于桂林旅游环境的影响,以团队游客为主的旅游时间较短的旅游方式,使得黄洛瑶寨作为旅游过境地在旅游规划上偏向以“符号化为主”的特点,在东道主社区方面,长时间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的短暂接触,使得生活习惯和群体内部关系都产生了变化。
金惠萍[6](2017)在《跨文化语境下日本汽车广告在中国的传播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很多国外的汽车开始进入我国的汽车市场,我国的汽车品牌也开始迈向世界。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汽车广告担负着传播信息的超语言性以及传输产品信息、公司品牌文化、公司文化的责任。但是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会对广告传播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怎样在跨文化传输的过程中维持汽车广告原本的特色,并和当地的文化习俗相互适应,是汽车广告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都需要思考和应对的。探索日本的汽车广告在我国的传播策略,例如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以及投放渠道,还有传播效果等,都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汽车广告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影响性,提升我国汽车广告制作水平,使我国汽车广告走向国际化与全球化发展路径。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以相关传播学理论为依据。第一章,主要探索了现如今我国和国外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相关理论,界定了有关定义,为下文的阐述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剖析了日本的汽车广告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概括了日本汽车在我国的传播历程以及特点。第三章,研究我国汽车广告发展现状,剖析了我国汽车广告中出现的问题。第四章把日本的汽车广告在我国的传播策略特点和现如今我国汽车广告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例如文化学以及营销学和跨文化传播学等,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广告跨文化传播策略。
石蓉蓉[7](2015)在《国内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综述》文中指出民族文化传播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对民族文化传播的规律与策略进行探索既关系到民族文化发展的大局,也是相关部门民族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多年来,学界从各个层面和维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成果颇为丰硕,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传统大众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民族文化与跨文化传播、文化传播与民族文化变迁等几个主要方面。对现有研究的综述与评判,有助于拾遗补缺,明确未来研究的重点和创新领域。
李昕[8](2015)在《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民族旅游——以海南椰田古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传播学和旅游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视角出发,着眼海南省的少数民族苗族,结合在海南椰田古寨的实地观察,来分析少数民族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现象。民族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现象,有可观赏性、可感受性和参与性;它是一种具有真实性,互动性的人际传播,并能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的嬗变,引起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缺失或提升,造成文化冲突。为减少跨文化传播对民族旅游的负面影响,各方应形成合力,以促进民族旅游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能保护自身的文化。
李鹏达[9](2015)在《人类学视野下跨文化旅游与旅游目的地和谐社会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着力于探讨跨文化旅游与旅游目的地和谐社会的构建论题,力图在构建区域和谐社会的论题上作出努力。在文章的论述过程中,作者有选择地借鉴了旅游人类学、旅游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在跨文化旅游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个人的田野作业资料,最终形成一个关于跨文化旅游与构建旅游目的地和谐社会的尝试性研究成果。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其首置绪论,主要用笔于介绍该研究的选题及意义、回顾前人研究及交代自己的研究方法等,努力寻找到文章写作的基本路线;中间部分是该研究讨论的主体部分,由三个密切相关的小论题构成,其一是对跨文化旅游的梳理,以明晰跨文化旅游的内涵、意义和价值。其二是厘清跨文化旅游与构建旅游目的和谐社会之间的亲密关系,找到本研究的契合点,进一步结合田野材料析出这对关系中存在的旅游模式、文化认同和利益冲突等不协调因素,为构建区域和谐社会提供思考的方向。其三是在前二者讨论之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从“前台”与“后台”、“文化孤岛”与“文化千岛”和利益主体互惠等方面形成旅游目的地和谐社会之构建的思考;文章之末设结语,总结全文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思考。由此形成全文的叙事逻辑。
许莉萍[10](2013)在《论民族旅游与跨文化交流》文中研究说明自1995年国家发出大力发展民族旅游的号召以来,民族旅游获得长足发展。民族旅游是经济外壳文化内涵的产业,作为一种跨民族、跨文化的社会行为,文化互动给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带来的影响已日益凸显。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研究民族旅游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趋向,但研究大多局限于“文化传播”这一视角,尚无专门的文章对接触民族文化间的互动做系统深入的探讨。本文从跨文化交流着手,在闸述跨文化交流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民族旅游与跨文化交流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归纳出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的特点;通过参与跨文化交流范畴、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和模式、影响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因素等方面的论述、阐释和分析,对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过程进行了解析;分析了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从跨文化旅游者和民族旅游日的地双向主体出发提出了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的调适和管理措施;最后通过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的案例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有:(1)民族旅游与跨文化交流有着天然的耦合关系,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具有直接体验性、灵活自主性和表层理解性的特点。(2)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的顺利与否主要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但旅游者诸如定势与偏见、民族中心主义的个性心理因素和交流双方所处的交际情境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3)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一方面产生诸如促进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对外交流、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备选方案、促进民族文化的“自醒”以及扩大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等积极影响同时,另一方而也引发了民族劣势心理或排外情绪以及由于情景化场域的消失导致民族文化成为“文化孤岛”的消极影响。(4)跨文化旅游者提高文化适应能力和自控能力以及民族旅游目的地加强对旅游者的文化关怀、积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顺利实现的有效措施。
二、略论民族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民族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译介传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少数民族文化译介与传播的意义 |
2 国外民族文化的译介与传播研究 |
3 国内少数民族文化的译介与传播研究 |
3.1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理论研究 |
3.2 媒体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
3.2.1 传统大众媒体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
3.2.2 网络、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的研究 |
3.3 少数民族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
3.4 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 |
3.5 少数民族文化的译介 |
4 建议与展望 |
5 结语 |
(2)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以贵州省万达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三、旅游及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 |
第二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 |
一、少数人权利保护理论 |
二、公地灾难理论 |
三、文化软实力理论 |
第三节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规范 |
一、中央立法层面 |
二、地方立法层面—以贵州为例 |
第二章 万达小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现状 |
第一节 万达小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举措 |
一、万达小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 |
二、万达小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 |
三、丹寨县协同万达小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举措 |
第二节 万达小镇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
一、构建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自信 |
二、实现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
三、塑造出众多少数民族文化品牌 |
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
五、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
第三节 万达小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法律问题 |
一、忽略隐私权的保护 |
二、假冒、仿冒产品繁多 |
三、虚假广告 |
四、文化市场垄断现象 |
五、文化开发过度商业化 |
第三章 国内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文化旅游开发的法律经验 |
一、泰国:科学的文化普查机制 |
二、俄罗斯:保障土着人文化权利 |
三、美国:文化贸易中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
第二节 国内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法律经验 |
一、广西:鼓励跨境文化交流 |
二、湖南:推动博物馆活态传承 |
三、四川:加强濒危文化保护 |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完善 |
第一节 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 |
一、尊重原则 |
二、来源披露原则 |
三、惠益分享原则 |
第二节 强化少数民族传承人权利保护 |
一、隐私权 |
二、署名权 |
三、名誉权 |
第三节 行政保护措施的完善 |
一、规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 |
二、综合治理文化市场 |
三、推动社会文化共治格局的建立 |
四、完善行业协会的监督制度 |
第四节 完善法律救济制度 |
一、支持起诉制度 |
二、公益诉讼制度 |
三、惩罚性赔偿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旅游发展对西江苗寨社区居民文化认同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四、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定性分析法 |
(四)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
五、本文的研究视角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基础理论 |
一、概念 |
(一)文化 |
(二)认同 |
(三)文化认同 |
二、研究的基础理论 |
(一)凝视理论 |
(二)文化认同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小结 |
第二章 西江苗寨社区居民文化认同表现 |
一、西江苗寨概况 |
(一)西江苗寨地理及人文概况 |
(二)西江苗寨旅游发展概况 |
二、旅游发展前的文化认同 |
(一)居民生活方式 |
(二)村寨文化生存空间 |
(三)村寨社会关系 |
三、西江苗寨开展旅游后的文化认同 |
(一)物质文化认同 |
(二)制度文化认同 |
(三)精神文化认同 |
四、社区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互动形成新的文化认同 |
(一)社区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互动产生的新文化 |
(二)社区居民对新文化的认同 |
(三)新文化认同的态度 |
五、主客间凝视的互动 |
(一)旅游者对东道主的凝视 |
(二)东道主对旅游者的凝视 |
(三)旅游者与东道主的相互凝视 |
小结 |
第三章 西江苗寨社区居民文化认同影响分析 |
一、对社区居民文化认同的影响 |
(一)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自信 |
(二)激发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 |
(三)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
(四)加快文化变迁的发生 |
(五)带来文化商品化 |
(六)导致价值观的改变 |
(七)产生社会文化影响 |
二、影响文化认同的因素分析 |
(一)经济因素 |
(二)政治因素 |
(三)社会文化因素 |
(四)地域因素 |
小结 |
第四章 旅游发展促进社区居民文化认同的路径 |
一、构建主客和谐关系 |
二、营造良好示范效应 |
三、加强社区旅游精英的培养 |
四、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五、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 |
六、开发以民族文化之魂的旅游品牌 |
七、充分挖掘社区居民文化兴趣爱好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4)基于国外游客体验的北京故宫旅游解说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跨文化旅游活动的相关研究 |
1.2.2 旅游活动中跨文化传播的理论研究 |
1.2.3 旅游解说与跨文化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1.5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
1.6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6.1 核心概念界定 |
1.6.2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国外游客故宫解说体验分析 |
2.1 数据来源 |
2.1.1 旅游网站评论 |
2.1.2 国外游客的访谈 |
2.1.3 景区实地与官网调查 |
2.2 数据结果 |
2.2.1 网站游客评论语料数据结果 |
2.2.2 外国游客访谈结果 |
2.2.3 景区实地及官网考察结果 |
2.3 结果分析 |
2.3.1 基于游客体验的解说内容分析 |
2.3.2 基于游客体验的解说媒介分析 |
第三章 故宫解说在跨文化传播上存在的问题 |
3.1 自导解说内容 |
3.1.1 解说词内容死板,缺乏生动的文化故事 |
3.1.2 翻译不适导致游客难以解读 |
3.1.3 传统文化内容的跨文化注解不足 |
3.2 自导解说媒介 |
3.2.1 缺乏多语种版本使游客的媒介选择窄化 |
3.2.2 自导媒介在游客使用中被弱化 |
3.3 导游解说人员 |
3.3.1 语言水平及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
3.3.2 导游话语表达的跨文化性不足 |
3.3.3 对故宫文物解说不足 |
第四章 对旅游解说跨文化传播的适用性建议 |
4.1 提高自导解说内容的跨文化水平 |
4.1.1 优化文本翻译,实现游客高效解码 |
4.1.2 提供多语种设计,满足多国游客游览需求 |
4.2 优化故宫智能解说系统 |
4.2.1 完善智能解说系统,增强游客跨文化体验 |
4.2.2 提供个性化解说主题,满足游客多元文化需求 |
4.3 解说导游人员要具备跨文化视野 |
4.3.1 建立跨文化表达模式,实现游客有效互动 |
4.3.2 了解游客认知语境,提高跨文化适应 |
4.3.3 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游客跨文化体验 |
4.4 重视故宫文物艺术品的跨文化解说 |
4.4.1 重视文物故事,让文物活起来 |
4.4.2 完善展示媒介,促进文物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旅游场域中的文化交流对东道主社区的影响研究 ——以桂林黄洛瑶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进入田野及田野方法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
一、旅游跨文化交流研究回顾 |
二、关于红瑶的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研究运用到的相关理论 |
一、文化传播理论 |
二、旅游符号理论 |
三、文化再生产理论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旅游场域 |
二、文化交流 |
三、东道主社区 |
第二章 黄洛瑶寨民族现状与生计发展 |
第一节 桂林龙胜县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民族分布情况 |
三、旅游项目开发情况 |
第二节 黄洛瑶寨红瑶的历史渊源 |
一、“龙脊十三寨”的传说 |
二、黄洛瑶寨红瑶的历史来源 |
三、黄洛瑶寨与周围壮寨关系来往类型 |
第三节 黄洛瑶寨居民的生计方式变迁 |
一、渔猎时期 |
二、全员耕种时期 |
三、打工经济 |
四、旅游经济 |
第三章 黄洛瑶寨旅游交流场域的形成及现状 |
第一节 旅游发展契机 |
一、依托平安梯田旅游发展 |
二、地理地形优越 |
三、红瑶族鲜明的民族特色 |
四、企业与政府助力 |
第二节 民族旅游特性 |
一、黄洛瑶寨红瑶旅游特性 |
二、游客特征 |
第三节 文化交流场域的“跨”文化特性 |
一、民族旅游中跨文化的特点 |
二、以红瑶为中心的跨文化旅游特性 |
第四章 黄洛瑶寨旅游场域中文化交流与互动 |
第一节 跨文化交流参与元素 |
一、旅游文化 |
二、红瑶文化 |
第二节 民族旅游的跨文化交流过程及形式 |
一、交流过程 |
二、交流形式 |
第三节 黄洛瑶寨跨文化旅游的符号互动主义 |
一、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前提 |
二、符号意义不确定性在互动中的表现 |
三、人类意识在符号互动中的作用 |
第四节 黄洛瑶寨跨文化旅游交流的障碍 |
一、不同类型游客 |
二、交流双方的语言差异 |
三、旅游开发阶段性的影响 |
第五章 宏观影响:“符号化”及“旅游化” |
第一节 旅游“符号化” |
一、服饰“符号” |
二、长发“符号” |
三、建筑“符号” |
第二节 社区“旅游化” |
一、基础设施“旅游化” |
二、空间布局“旅游化” |
三、劳力分配“旅游化” |
第三节 两者产生机理及耦合关系 |
一、旅游“符号化”的产生 |
二、社区“旅游化”的产生 |
三、耦合关系 |
第六章 微观方面:东道主群体内部效应 |
第一节 跨文化旅游对黄洛瑶寨的影响 |
一、文化涵化 |
二、东道主居民身份转变 |
三、“类城镇”化现象产生 |
第二节 显性效应 |
一、衣食住行 |
二、语言习惯 |
三、社会行为 |
第三节 隐形效应 |
一、金钱利益观 |
二、传统节日 |
三、人际交往模式 |
第七章 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跨文化语境下日本汽车广告在中国的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ion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及价值 |
1.1.3 研究方法 |
1.2 跨文化传播理论综述概念界定 |
1.2.1 文化传播 |
1.2.2 跨文化传播 |
1.2.3 广告文化传播 |
1.2.4 广告跨文化传播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相关理论研究 |
第二章 日本汽车广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传播策略分析 |
2.1 日本汽车广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2.1.1 活跃期:20世纪80年代 |
2.1.2 低潮期:20世纪90年代 |
2.1.3 平稳期:21世纪以来 |
2.2 日本汽车在中国的广告传播策略特征分析 |
2.2.1 广告语的中国化 |
2.2.2 广告诉求点的中国化 |
2.2.3 广告代言的中国化 |
2.2.4 广告文化价值观的中国化 |
第三章 我国汽车广告现状分析 |
3.1 诉求同质化、类型化问题严重 |
3.2 强调“车本位”忽略“人本位 |
3.3 偏重小的创意,缺乏大的策划 |
3.4 民族特色的鲜明性有待提高 |
第四章 日本汽车广告跨文化传播对中国汽车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启示 |
4.1 符号重组:用中国元素开展国际营销 |
4.1.1.在汽车广告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4.1.2.在汽车广告中渗透中国元素 |
4.2 情感确立:跨文化共情 |
4.2.1 合理融入价值取向 |
4.2.2 恰当运用文化符号 |
4.2.3 规避民族中心主义、克服偏见 |
4.3 融会贯通:国际化与本土化共建 |
4.3.1 适应文化教育程度 |
4.3.2 “陌生化”与“本土化”有效的融合 |
4.3.3 合理利用议程设置理论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7)国内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文化传播的理论研究 |
二、传统大众传媒的民族文化传播效力 |
三、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民族文化传播 |
四、民族文化与跨文化传播 |
五、文化传播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 |
(8)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民族旅游——以海南椰田古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海南省苗族概况 |
二、民族旅游的内涵及特点 |
三、民族旅游中蕴含的跨文化传播要素 |
1. 民族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是具有真实性, 互动性的人际传播 |
2. 跨文化传播与少数民族文化认同 |
四、民族旅游中跨文化传播引起的文化冲突 |
五、减少跨文化传播对民族旅游的负面影响 |
1. 大众传播仍需在民族旅游的宣传中担当重任 |
2. 培养高素质的导游人员、提高民族旅游地居民涵养是进行有效旅游跨文化传播的必要条件 |
3. 政府方面, 须统一规划少数民族风情村寨, 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业和谐发展, 为跨文化传播增添合力 |
结语 |
(9)人类学视野下跨文化旅游与旅游目的地和谐社会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跨文化旅游的研究回顾 |
(一)国外跨文化旅游相关研究 |
(二)国内关于跨文化旅游的研究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一)跨文化旅游 |
(二)和谐社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跨文化旅游的理论追问 |
一、跨文化旅游在文化涵化中的可能性选择 |
(一)文化冲突 |
(二)文化理解 |
(三)文化融合 |
二、影响跨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旅游者 |
(二)旅游资源 |
(三)旅游管理行为 |
(四)政治因素 |
(五)其他因素 |
三、跨文化旅游的价值取向 |
四、跨文化旅游的社会互动 |
第二章 跨文化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和谐社会建构的效应 |
一、阳朔当地居民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问卷设计描述 |
(二)调查过程描述 |
(三)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描述分析 |
二、对比国外跨文化旅游的研究个案 |
(一)图尔古特·伐和叶占雄的研究背景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跨文化旅游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不可持续的旅游模式 |
二、文化认同的问题 |
(一) 跨文化旅游过程中的文化认同 |
(二)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文化认同 |
三、利益冲突 |
第四章 跨文化旅游语境下的和谐社会建构策略 |
一、正确处理“前台”与“后台”的关系 |
二、正确处理“文化孤岛”与“文化千岛”的关系 |
三、互惠互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A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10)论民族旅游与跨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旅游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民族旅游与跨文化交流 |
2.1 跨文化交流概述 |
2.2 民族旅游与跨文化交流的耦合关系 |
2.2.1 民族旅游的跨文化交流性 |
2.2.2 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的特点 |
第三章 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过程解析 |
3.1 民族旅游的跨文化交流过程解析 |
3.2 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和模式 |
3.2.1 人际交流 |
3.2.2 人内交流 |
3.3 民族旅游的跨文化交流障碍因素分析 |
3.3.1 文化的差异 |
3.3.2 旅游者个性心理因素 |
3.3.3 交际情境 |
第四章 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结果探析 |
4.1 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的积极影响 |
4.2 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的消极影响 |
第五章 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的调控和管理 |
5.1 旅游者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自控能力的提高 |
5.1.1 跨文化旅游者对民族旅游地的主观适应 |
5.1.2 跨文化旅游者的自控力的提高 |
5.2 民族旅游地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 |
5.2.1 对旅游者的文化关怀:以主动姿态扩大文化交流 |
5.2.2 积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以主体姿态参与跨文化交流 |
5.2.3 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第六章 民族旅游跨文化交流案例:摩梭人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 |
6.1 摩梭人的传统世界 |
6.2 摩梭人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跨文化整合 |
6.3 摩梭人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跨文化冲突 |
6.1 摩梭人传统文化现代生存的思考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略论民族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 [1]“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译介传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王学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33)
- [2]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以贵州省万达小镇为例[D]. 邓露露.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旅游发展对西江苗寨社区居民文化认同影响研究[D]. 杨娟娟.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2)
- [4]基于国外游客体验的北京故宫旅游解说跨文化传播研究[D]. 陈雅文. 河北大学, 2020(08)
- [5]旅游场域中的文化交流对东道主社区的影响研究 ——以桂林黄洛瑶寨为例[D]. 吴欣蔚.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6]跨文化语境下日本汽车广告在中国的传播策略研究[D]. 金惠萍. 合肥工业大学, 2017(02)
- [7]国内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综述[J]. 石蓉蓉.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09)
- [8]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民族旅游——以海南椰田古寨为例[J]. 李昕.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5(04)
- [9]人类学视野下跨文化旅游与旅游目的地和谐社会的构建[D]. 李鹏达. 贵州民族大学, 2015(04)
- [10]论民族旅游与跨文化交流[D]. 许莉萍. 新疆大学, 2013(S1)
标签:跨文化论文; 文化认同论文; 跨文化传播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