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域风情美不胜收(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莉,刘立荣[1](2021)在《唐宋诗歌“岭南”文学书写及其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诗中的岭南以恶劣荒远与异域风情着称,宋代岭南诗的主体基调与唐代并无本质区别,但环境恶劣程度明显降低。宋代诗人的岭南文学书写呈现好转趋势,其岭南文化感知也表现出强烈的认同倾向,这是岭南与江南气候差距逐渐缩小、岭南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直接体认者增加、共同体内部成员增多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高爽[2](2020)在《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家是知识分子群体中较为敏感的一类人,外在一切经过他们情感思维的内化展现出来,研究作家心态能探求历史投射给人的精神轨迹。现代作家沈从文集多种矛盾于一身,他的潜在情感与现实行为、文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诸多不平衡,导致他一生在不断遭遇和克服危机中挣扎,心灵产生出“丰富的痛苦”。但是学界从心理学、精神科学层面来研究沈从文,一直相对薄弱,显着成果集中在文化、美学、历史社会等领域,有关他心态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尚不成体系。鉴于此,本论文将沈从文的创作心态作为核心研究对象,从整体上予以审视。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载体,能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能打开时代灵魂,因此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思路是,从沈从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反观其创作心态,力图深入到他心灵世界的潜在层面,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冲突,思考在动荡的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知识者如何坚守个体人格和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也反思以往研究中形成的某些定论。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传记批评法、心理分析法和社会历史批评法,对沈从文的创作心态进行综合分析。艺术植根于且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人有了需要,会转化成相应的动机与欲望,并采取满足它们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相对的,因为现实中,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某种需要能最先支配人的行为成为“优势需要”。人的较低一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较高一级需要就会出现,已经满足的需要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潜能方式处于维持状态,如果环境改变或遭受挫折,还会再次出现。沈从文一生面临多种需要,它们同时、持久存在着,又随内外因变化组成了一个相对优势层次,且同一种需要在他人生不同阶段表现各异。基于沈从文的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需要,本论文在作品“内容”上选取从恋爱、身份认同、文学理想三个方面来考察他的创作心态,既具共性又有个性;“形式”上的抽象、疯癫、综合书写分别与之相对应,又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特征;最后从“内容与形式”探讨他弃笔转业前后的心态。第一章论述沈从文作为“恋爱作家”的隐衷。情感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沈从文也曾言“两性关系”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动力,有关两性关系的探讨,贯穿了他的文学生涯,不同时期的恋爱创作反映出他对女性、人生、文明等的不同心态。早期小说中的“性苦闷”与生活困顿尤其是经济压迫带来的自卑心理密切相关;其中也触及到了“性的道德”问题,男性自认为对女性的救赎、情欲与理性/道德之间的冲突是最突出的两个方面,他对此所持的暖昧态度中含有自我辩解的成分。沈从文还以“性本能”需求为基点表达了对文明的不满,他赞扬了四狗、五明、柏子等乡下人身上自由野蛮的原始情欲,虽也揭示出它自身的毁灭性,但他更不满文明的性道德作成的“伪善”。文明的性约束有时造成城里人肉体满足被剥夺与精神上失望,导致本能的负面性在他们身上产生了更大作用。事实上,沈从文是借对文明的不满,将原本在城市受到的挫折升华成了一种异域文化自信,反映出一种夸张的心理态势。而40年代的爱欲抒写《看虹摘星录》,是他不能平衡婚后现实与爱情想象的结果,从小说与现实中的两位“女性吉诃德”身上,可以看出他在婚姻情感上的苦闷。第二章分析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爱的需要虽有受挫,但部分得以满足之后,沈从文的自尊需要,开始占据优势,对于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寻求生存的他来说,自尊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自我能够在城市中获取身份认同。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知识、追求智慧、怀揣理想的乡土文学青年,沈从文向往渴慕代表知识、教育、文化的城市,于是决然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当他历经挫折终于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后,却又在情感上选择后退,反复声称自己是个“乡下人”。这背后是他自卑与自高相互纠缠的心理在起作用,“乡下人”立场是他的生存和叙事策略,它在城乡对立、苗汉对立两个层面上都存在裂隙。都市经验带给沈从文创伤的同时也赋予他理性,创伤让他用“乡下人”的眼光打量城里人时,看出了都市的堕落;理性使他用启蒙者的态度审视湘西时,意识到了它的悲剧性,他对两种环境都生出疏离感,身份认同存在危机。“不肯回去”让他游离在城市边缘,“无从回去”又使他徘徊在湘西边缘,他在两个世界中都被看作“外来者”,成了一个“非城非乡”、“半城半乡”的“边缘人”,这“中间的悲哀”伴随了他一生。第三章探讨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身份认同的窘迫困扰着沈从文,但他潜意识中倾向“城里人”和“启蒙者”角色,30年代之后,随着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他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变得强烈,他想要通过文学理想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本章所言第一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日常经验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它建立在个人所追求的目的或目标之上。在个人层面上,沈从文积极寻求自我的文学史价值,30年代初期,他从诗歌批评中肯定了自己作品的意义,由小说批评中找到了在文坛上的定位;中期,《从文小说习作选》的出版,是他为争取文学史地位采取的主动行为。第二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文学为表现社会和民族的人生而作。沈从文走的也是“文学救国”之路,以湘西现实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浪漫主义小说中,蕴含着他的“尚力”意识,体现了他主张通过激发民众的意志和生命力实现民族改造的理想,这也是他与“战国策派”成员在文化核心理念上的重要契合点。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社会理想相通,因从小看过无数杀戮,他厌恶政治反对强权,把文学当作改造国家的“武器”,推进人类和平的唯一“工具”,提倡“专家治国”,极力排斥政治干涉文学、文学从属政治,主张以文学鼓励、辅助政治向前,他认为文学思想的效力至少和政治有益行为的目的平列,甚至还会超越后者。但沈从文参与历史的方式没有被理解和接受,建国后,他也意识到,以文学改造民族、社会的理想只不过是“堂吉诃德式的幻想”。第四章探析沈从文的书写形式和心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密切相关,沈从文的抽象、疯癫和综合书写是“已成为形式的内容”,与他的爱欲纠葛、身份窘迫和文学理想相连。30年代末情感生活的纠葛、战争带给中国人的消极性、文与人不被理解等,都促使他重新思考新的表现形式,并为追求的抽象书写迷惑而转向虚无。在《看虹摘星录》中,他将爱欲从变化不定的日常中抽离出来,以抽象形式使之固定下来成为永恒,在一种看似隐晦的暖昧状态下倾诉着被压抑的苦闷,也用新试验抗拒和超越现存关系,试图打破占主导地位的常规意识和日常经验。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也和他身上的“疯狂的因子”有关,他多次提及自己在别人眼里常被看作是“神经病”,在他的文学观念里,世界上最高的记录由“发狂”的人造成,他还用写作经验谈到头脑接近疯狂的情况下文字才会有生命,这样的看法类似“疯癫与文明”的关系。沈从文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疯癫体验,疯癫书写融入了他的人生体验,也反映出他在认识自我时的迷乱心态。综合书写,是沈从文抗战之后在文体形式上持续进行的尝试和突破,体现了他尝试“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创造出新“现代小说一格”的文学理想。但内外多种矛盾致使《长河》、《芸庐纪事》、《雪晴》等综合书写的产物都呈现出“未完成”状态,揭示出他对形式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困惑。第五章剖析沈从文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30年代之后,爱欲苦闷、理想失落、文体形式失败等困扰着沈从文,最终导致他陷入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中。昆明时期,面对民族忧患、人事关系纠葛、情感烦闷,创作上的表达焦虑,沈从文变得愈加孤独、沉默,在时代大力和个人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不知向谁呼喊”的痛苦压抑之声。1946年夏末复员回到北平后,他试图走出苦闷重新振作起来,发表的论时政杂文增多,表现出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和担当,并继续实践着文学理想。1946年10月,发表了自辩性长文《从现实学习》后,他开始不断受到来自民盟、左翼、无党派等人士的批判,再次陷入压抑之中。1948年左翼文学界的领导人认识到在社会转折的关键时期,应当坚持文学配合、服从政治的原则,沈从文被列入坚决予以打击并彻底消灭的“反动”作家一列。因摆脱不掉恐惧权力而产生的“迫害感”,1949年初沈从文的精神状况急遽变坏,3月28日他选择了自杀,自杀被救成为他新生的起点。40年代之后,沈从文一直为表达焦虑所困,找不到合适形式书写见闻感受,在他看来研究文物和文学创作是相通的,在文物研究中他重新找到了延续生命抒情的方式,坚守了精神上的创造性,弃笔转业是他做出的“健康的选择”并非“消极的退隐”。从对沈从文创作心态的分析可知,他在面对情爱、自我、理想、书写形式探索时都有矛盾,徘徊于情欲和道德、文明和蛮力、神性和世俗、“乡下人”和城里人、审美和功利等之间,精神结构呈现出抽象与具体、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自由与必然等复杂性。他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转折之中寻找平衡,但性情人格上固有的特征使他无法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整合认同,从而在绝对孤独中体验着异己性,生命内在的紧张和狂热一度将他导向死亡。他“在”却“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位于交叉点、处在临界状态又使他超越了它们,这正是他精神上的独特性。沈从文终其一生都努力将生命力转化为精神上的创造积极性,坚守以自由精神为灵魂要义的个体人格,在创造生命自身和生存价值中产生的心灵冲突、挣扎、痛苦,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精神资源。本论文从沈从文的创作心态出发,纵观其一生心路历程,是作家个人心态史的研究,也是从心态文学史的角度做出的个例尝试。
胡三美[3](2020)在《动漫元素在农业园中的可行性与提升研究 ——以苏州泰迪农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使城市的人们更加向往自然宁静的田园生活,休闲农业园区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另外,动漫元素加入农业园中,是农业园向动漫文化学习的过程,而且农业园在我国的发展占有巨大比重,加入了动漫文化特色,可以很好的创新农业园,减少雷同设计,改变传统观念,同时融合动漫元素与农业园更加吸引游客们的眼球,提高园区创收的同时可以共同科普两方面的文化知识,让游客们在游玩过程中“游学”,吸取多方面层次的文化知识,更好的体现实践教育功能,更好的将两种文化协调、交融,促进中国农业与动漫文化的革新和继承。本文从休闲农业园区与动漫的相关概念分析出发,包括主题休闲农业园、动漫文化、场景等,另外论述国内外休闲农业园、动漫产业的的研究现状以及可行性研究;其次,立足苏州泰迪农场主题园区,以园区实地调研为基础,对苏州泰迪农场的室内外空间进行调研、走访、勘察和归纳总结、分析研究,运用图表、模式简图等方式进行对比总结,也再次归纳总结出目前苏州泰迪农场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体验性不强、氛围感缺少、缺乏吸引力等,总结分析也是使未来主题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朝着越发规范化化、地区化、人性化、艺术化的方面发展成长,更加系统完善。从动漫元素的角度出发,运用动漫立体造型、色彩融入园中,对苏州泰迪农场已建成的主题休闲农业园区进行提升设计研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能给主题型休闲农业园区提供相关建议,让未来主题休闲农业园区更加完善;另外,本文调研分析并总结的研究结果可以对本国当前现阶段的主题休闲农业园区相符研究资料做进一步增补,并为此后更条理性研究主题休闲农业园区的景观设计起到铺垫的作用。
刘鑫[4](2020)在《时代的印迹 ——20世纪以来甘肃国画创作的现代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20世纪初开始,甘肃国画创作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历程。虽然,一切都从薄弱的基础开始,但在众多艺术家的不断努力与奋斗下,甘肃国画创作与全国国画创作的主流形势保持高度一致。经历了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前十七年、七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之后的四个重要时期。在这四个时期中甘肃国画无论是从审美意识、创作目的、题材内容以及艺术语言等多个方面都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当然造成甘肃国画现代转型的因素很多,有时代的变迁、政治形势的转变、经济的提升、文化从单一到多元的演变、本土艺术家自身“意识”的转变以及外来艺术家在甘肃的艺术考察、创作、临摹、交流等多方面的艺术活动等等,这些因素最终导致甘肃国画有了今天不断飞跃繁荣的景象。
文金凤[5](2020)在《新疆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 ——以广春兰电影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是文化传播研究中的重要媒介之一。在我国电影史上,新疆电影因其民族性而显得独树一帜,但新疆因地处我国内陆西部边陲,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作品创作环境上落后于我国中东部发达地区,电影创作条件十分艰难。尽管新疆导演自己拍摄的电影作品受各方面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疆电影乏善可陈。梳理新疆电影史可发现,广春兰导演在八九十年代为天山电影制片厂制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电影展现新疆面貌、勾画新疆风情、描摹新疆滋味,极具新疆特色。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品当时在新疆本地和国内外都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与赞誉,传播效果十分突出,为天山电影制片厂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媒介介质,集时间、空间、声音、画面于一体,其复杂性与艺术性都远远超于报纸、广播等媒介作品,因此研究电影的叙事策略与方式,具有一定的传播学与叙事学价值。自法国哲学家福柯对空间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后,众多研究者开始重视文艺作品中的空间叙事研究,但国内对叙事学的研究仍以时间维度为主。新疆电影属于我国的西部电影,西部因其瑰丽无比的自然风光而出名,在研磨新疆电影时,笔者发现新疆导演刻意引导某些故事发生在特定空间的痕迹十分明显,因此文章以广春兰导演的新疆电影为例,从空间叙事学的角度剖析其叙事话语及叙事内涵,揭示了其叙事方法和叙事规律,进而探讨新疆电影空间叙事表征及其叙事策略,其空间叙述又是如何赋予电影空间丰富的社会与人文内涵等问题。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研究的缘起、关键概念、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等内容;第二部分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新疆电影话语特征,回顾了广春兰导演八九十年代乃至二十一世纪初总共十九部新疆电影的空间叙事话语特征;第三部分从景观表征角度分析了广春兰新疆电影的空间叙事类型,分析了新疆电影中的自然、人文及社会景观;第四部分从符号解码的角度阐释了广春兰新疆电影的符码意象与影像赋义,由其叙事之“象”,深入其里,到其叙事之“技”,最后是其叙事之“蕴”,试图全方位、多角度地揭示其叙事空间的特征与规律。
邹焰[6](2020)在《从认知视角看翻译中的隐喻思维 ——以小说The Women Upstairs选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认知隐喻理论出发,以小说The Women Upstairs(《楼上的女人》)选段为翻译文本,重点从认知视角分析了英汉翻译中隐喻的四种映射机制,即映射、零度映射、再映射和消解映射。同时,结合具体的译例,对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翻译技巧及其背后原因进行探讨。用认知隐喻理论指导英汉翻译能帮助译者跳脱出传统修辞意义上对隐喻的理解,找出语言隐喻背后的思维概念层面上的隐喻,此外也能使译者用目标语更自然、高效地向读者传递原作者意图。
胡泰斌[7](2019)在《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文中提出台湾因地理位置与内陆以海相隔,自明郑时期起才逐渐被开发,尤其是清朝收复台湾大量的中原赴台文人和移民,为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拓垦做出了较大贡献,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改变自然的结晶。论文以1662-1895年清代台湾古典纪行诗为对象,分析台湾古典文学的发展轨迹,梳理台湾古典纪行诗歌的发展。从明郑遗民、清代赴台仕宦、台湾当地文人的诗歌中,挑选出台湾历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宦游文人和当地文人的作品,以海洋文化的影响、台湾自然风景的书写、人文景观的描述、民俗风情和热带物产的记录等,对古典纪行诗分类归纳,研究不同时代文人古典纪行诗歌中的地理差异、人文背景、观念意识、精神情怀、生活方式,探讨遗民文人的流亡心境、仕宦文人的家国情怀、当地文人的故土气息,以及不同时代台湾古典纪行诗的主题和特色。论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通过对现有台湾古典诗歌的研究,结合台湾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纪行诗的特点,对台湾古典纪行诗的内涵进行界定。正文分三大部分进行分析,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台湾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台湾古典纪行诗歌的发展背景和影响因素。第三章至第六章,通过渡海赴台的感受、在台所见的山川湖潭、特产风物、文化遗迹、民俗信仰、生产生活等,分析台湾古典纪行诗的文化表达、情志表现、审美意识。第七章,阐述古典纪行诗在明郑遗民、宦游文人和当地文人的精神印象。结语对台湾古典纪行诗的文化价值,结合旅游学的功能,提出以诗歌为文化底蕴的旅游开发,提升古典纪行诗的文化内涵。
贾诚先,刘淑滨,杨雪[8](2019)在《“红色”风景云岭正好——云南党建创新探索主题采访活动侧记》文中认为人间有胜景,最美在云南,古人曾用"彩云南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这里有巍然屹立的玉龙雪山、奔流直下的山川江河、风光旖旎的清澈湖泊、异域风情的边境风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出了美不胜收的"七彩云南"。然而,在这七彩"调色板"之中,当属"红色"最为绚烂夺目——边境线上描红的界碑、少数民
李智[9](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认为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陈晨,罗依林,朱烨,黄蕾,本刊资料库[10](2019)在《来自意式性感的暴击——2020春夏米兰男装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持续设计在本届米兰男装周上,绝大多数品牌都在或多或少地借助可持续设计理念去阐述自己的新系列。环保理念愈发成为趋势,从Ermenegildo Zegna到Corneliani,从Marni到Sunnei,他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定义、并再度展示环保,小到对于个人的一件衣衫,大到对于城市的整体发展的影响。这一季的Ermenegildo Zegna再次诠释了时尚可持续(Use The Existing)的环保理念,将可
二、异域风情美不胜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域风情美不胜收(论文提纲范文)
(1)唐宋诗歌“岭南”文学书写及其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唐诗“岭南”文学书写 |
(一)恶劣荒远:“处处山川同瘴疠” |
(二)异域风情:“桄榔椰叶暗蛮溪” |
二、宋诗“岭南”文学书写 |
三、宋诗“岭南”文学书写之嬗变 |
(一)宋诗“岭南”文学书写之嬗变:“瘴雨岚烟殊气候,玉簪罗带巧溪山” |
(二)宋诗“岭南”文化感知之嬗变:“古人度岭悲南迁,今人度岭如登仙” |
(三)宋诗“岭南”文学书写之不变情结:“土风惯习瘴谁虑,客况寂寥心自愁” |
四、唐宋诗歌“岭南”文学书写嬗变的动因机制 |
(一)南北方气候差异缩小,中原人逐渐适应岭南湿热 |
(二)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岭南经济渐次开发,中原文化向岭南扩展 |
(三)直接环境体认者增多 |
(四)空间共同体内部成员增多 |
五、结语 |
(2)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 沈从文研究现状与拓展之可能性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恋爱作家”的隐衷 |
第一节 “性苦闷”与自卑 |
第二节 “文明及其不满” |
第三节 “女性吉诃德”与“幸福的幻影” |
第二章 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 |
第一节 “湘西社会的逆子”:向往都市与决然离乡 |
第二节 “乡下人”身份的建构与裂隙 |
第三节 “边缘人”位于“中间的悲哀” |
第三章 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 |
第一节 “自明心迹”:追求自我价值 |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物力化” |
第三节 “最后吉诃德”的文学政治幻念 |
第四章 书写形式与心态的游移 |
第一节 抽象书写与虚无 |
第二节 疯癫书写与迷乱 |
第三节 综合书写与困惑 |
第五章 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 |
第一节 “不知向谁呼喊”的压抑 |
第二节 “一切已结束,一切正起始” |
第三节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结语 坚守精神创造性与个体人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动漫元素在农业园中的可行性与提升研究 ——以苏州泰迪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的厘定 |
1.1.1 休闲农业园 |
1.1.2 特色园区 |
1.1.3 主题休闲农业园 |
1.1.4 动漫 |
1.1.5 动漫文化 |
1.1.6 动漫场景 |
1.1.7 动漫主题景观 |
1.1.8 IP形象理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休闲农业园研究现状 |
1.2.2 动漫产业研究现状 |
1.3 案例分析 |
1.3.1 迪士尼乐园 |
1.3.2 常州中华恐龙园 |
1.3.3 上海前小桔创意农场 |
2.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1.1 主题休闲农业园 |
2.1.2 动漫产业飞速发展 |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方法 |
2.4 研究创新点 |
2.5 研究路线 |
3.动漫元素应用到农业园区的可行性 |
3.1 现阶段国内农业园存在的问题 |
3.1.1 主题的盲目无个性 |
3.1.2 缺少中国特色文化 |
3.1.3 造景方式单一 |
3.1.4 意境氛围感缺乏 |
3.2 动漫元素与农业园区的融合点 |
3.2.1 审美感的融合 |
3.2.2 造景要素与手法融合 |
3.2.3 意境美的融合 |
3.3 动漫元素在农业园中的营造意义 |
3.3.1 促进农业发展 |
3.3.2 文化的传承 |
3.3.3 动漫元素启发 |
3.3.4 氛围感创造 |
3.3.5 农业园区主题的塑造 |
4.苏州泰迪农场实地调研研究 |
4.1 园区概况 |
4.1.1 园区区位分析 |
4.1.2 园区基地现状 |
4.1.3 园区交通分析 |
4.1.4 园区旅游资源分析 |
4.2 苏州泰迪农场优势研究 |
4.2.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 |
4.2.2 自然资源丰厚 |
4.2.3 人文资源优势 |
4.2.4 项目主题特色鲜明 |
4.3 苏州泰迪农场劣势分析 |
4.3.1 未打造产品链 |
4.3.2 主题文化开发利用不够 |
4.3.3 公共交通不便捷 |
4.3.4 品牌知名度低 |
4.3.5 缺乏互动性和氛围感 |
4.4 苏州泰迪农场旅游问卷调查 |
4.4.1 被调查者所在省份 |
4.4.2 被调查者文化程度分布 |
4.4.3 被调查者年龄段 |
4.4.4 被调查者从事职业情况 |
4.4.5 被调查者月收入层次 |
4.4.6 被调查者年出游量 |
4.4.7 被调查者喜爱的主题农场类型 |
4.4.8 被调查者心理需求主题园门票价位 |
4.4.9 被调查者对苏州泰迪农场的兴趣度 |
4.4.10 被调查者苏州泰迪农场评分数额 |
4.4.11 最常用的预定方式 |
4.4.12 苏州泰迪农场存在的不足 |
4.4.13 被调查者对动漫主题苏州泰迪农场的发展建议 |
4.5 苏州泰迪农场诉求与意义 |
4.5.1 提升苏州泰迪农场诉求 |
4.5.2 提升苏州泰迪农场意义 |
5.基于动漫元素应用下苏州泰迪农场的提升设计研究 |
5.1 整体规划提升设计 |
5.1.1 设计理念 |
5.1.2 优化设计原则 |
5.1.3 总体布局 |
5.1.4 功能分区 |
5.1.5 交通流线 |
5.2 景观节点提升设计 |
5.2.1 儿童娱乐区 |
5.2.2 浪漫风情区 |
5.2.3 景观趣味小品 |
5.3 植物提升设计 |
5.3.1 种植设计原则 |
5.3.2 植物配置 |
5.4 建筑小品提升设计 |
5.4.1 主题餐厅 |
5.4.2 DIY艺术坊 |
5.4.3 座椅坐凳 |
5.4.4 卡通垃圾桶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时代的印迹 ——20世纪以来甘肃国画创作的现代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及目的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甘肃国画现代转型的滥觞(1939-1949) |
2.1 题材内容的继承与变化 |
2.2 艺术语言的进步与拓展 |
2.3 “本土西行”对甘肃国画创作的影响 |
3 甘肃国画的蜕变与提升(1949-1966) |
3.1 题材内容的突变与坚守 |
3.1.1 时事政治题材 |
3.1.2 少数民族题材 |
3.1.3 革命历史题材 |
3.1.4 传统国画题材 |
3.2 西方艺术语言的进入与融合 |
3.2.1 西方写生观念的介入 |
3.2.2 新体系下的形体塑造 |
3.2.3 空间与透视的运用 |
3.2.4 西方色彩的借鉴 |
4 甘肃国画的渐次恢复与学术建构(1970-1980) |
4.1 从伟大领袖到工农商学兵转变 |
4.1.1 领袖形象创作的正常化 |
4.1.2 军队题材与民兵生活的表现 |
4.1.3 对现实生活以及农业丰收的表现 |
4.2 从概念化语言向学术语言的提升 |
4.2.1 “红光亮”、“高大全”表现形式的结束 |
4.2.2 科学化造型体系的恢复与重构 |
4.2.3 “徐蒋体系”的拓展与完善 |
5 甘肃国画的全面腾飞与突破(1978-) |
5.1 从相对单调的题材向多元化的转变 |
5.1.1 人物画中的七种主要题材 |
5.1.2 山水画中的五大地域性题材 |
5.1.3 花鸟画中的两大类型与风貌 |
5.2 东西方艺术语言的碰撞与民族传统的追溯 |
5.2.1 “徐蒋体系”的坚持与变异 |
5.2.2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吸收与接纳 |
5.2.3 民族传统与民间艺术语言的融合与创新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疆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 ——以广春兰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关键概念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设计 |
第一章 话语编码:新疆电影空间叙事话语的历时考察 |
一、新疆电影的叙事空间建构:20世纪80年代空间叙事话语呈现 |
(一)启蒙话语:对新疆叙事空间追求幸福生活的启示 |
(二)反特话语:对新疆叙事空间清匪肃特的支持 |
(三)寻根话语:对新疆叙事空间的民族性探寻 |
(四)反思话语:对新疆叙事空间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回溯 |
二、新疆电影的叙事空间编码:20世纪90年代新疆电影空间叙事映现 |
(一)童真话语:对新疆叙事空间儿童世界的构建 |
(二)娱乐话语:对新疆叙事空间现代化的意义消解 |
(三)建设话语:对新疆叙事空间国家主流意志的展现 |
三、新疆电影的叙事空间集合:21世纪以来新疆电影的空间叙事 |
第二章 景观表征:新疆电影的空间叙事类型解析 |
二、自然景观:新疆电影的地域空间 |
(一)新疆电影的雅丹地貌空间 |
(二)新疆电影的沙漠戈壁空间 |
(三)新疆电影的雪山湖泊空间 |
二、人文景观:新疆电影的文化空间 |
(一)新疆电影的游牧文化空间 |
(二)新疆电影的宗教文化空间 |
(三)新疆电影的民间文化空间 |
三、社会景观:新疆电影的社会空间 |
(一)新疆电影的社会群体空间 |
(二)新疆电影的社会问题空间 |
(三)新疆电影的社会变迁空间 |
第三章 符号解码:新疆电影的意象空间与影像赋义 |
一、新疆电影空间叙事之“象” |
(一)新疆电影动物类空间叙事意象 |
(二)新疆电影植物类空间叙事意象 |
(三)新疆电影器物类空间叙事意象 |
二、新疆电影空间叙事之“技” |
(一)新疆电影中的空间并置 |
(二)新疆电影中的空间隐喻 |
(三)新疆电影中的空间互文 |
三、新疆电影空间叙事之“蕴” |
(一)新疆电影中视觉影像的空间叙事 |
(二)新疆电影中听觉声像的空间叙事 |
(三)新疆电影中虚拟影像的空间叙事 |
结语 |
附录一 :广春兰导演电影片单 |
附录二 :广春兰导演个人时间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6)从认知视角看翻译中的隐喻思维 ——以小说The Women Upstairs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Ⅰ The Women Upstairs原文及译文 |
Ⅱ 从认知视角看翻译中的隐喻思维—以小说The Women Upstairs选译为例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隐喻的认知机制 |
2.2 从认知隐喻视角看翻译决策 |
3 隐喻映射机制下的译例分析 |
3.1 映射 |
3.2 零度映射 |
3.3 再映射 |
3.4 消解映射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7)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三节 台湾古典纪行诗的内涵界定 |
一、纪行诗的内涵 |
二、台湾古典纪行诗的界定 |
第一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清代台湾行政区域的历史变迁 |
一、澎湖群岛的变迁 |
二、台南地区的开发 |
三、台中地区的发展 |
四、台北中心的确立 |
五、台东地区的开拓 |
第二节 清代台湾政治经济的自然环境 |
一、澎湖的区位优势 |
二、岛内最早开发地 |
三、中部开发的特点 |
四、北东部诗歌的兴起 |
第三节 清代台湾文化教育的空间氛围 |
一、文教的兴起 |
二、书院的发展 |
第二章 清代台湾文学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康雍时期抚疆巡视的文学体现 |
一、明郑文学的遗风 |
二、游记文学的体验 |
三、御史文学的施政 |
第二节 乾嘉时期教化安民的文学表达 |
一、御史酬赠与澎湖文学 |
二、《小琉球漫志》与《海东札记》 |
三、当地文学兴起 |
第三节 道咸同光时期时政经世的文学反映 |
一、经世振文姚莹 |
二、理政兴学邓传安 |
三、其他文学体现 |
第三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渡海经历的记述 |
第一节 汹涌惊悚的黑水重洋 |
一、渡海体验 |
二、横渡黑水 |
三、海上观光 |
第二节 诡异莫测的飓风海啸 |
一、渡海飓风 |
二、台风危害 |
第三节 祥和宁静的海港岛屿 |
一、海滨风情 |
二、海港风帆 |
三、海岛风味 |
第四节 巨涛骇浪的潮汐海吼 |
一、海水奇观 |
二、海潮声吼 |
三、鹿耳要塞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自然景观的描写 |
第一节 雄险俊秀的山岳奇峰 |
一、玉山雄风 |
二、大冈英姿 |
三、山中寻幽 |
第二节 曲折回绕的河川溪流 |
一、虎尾溪吼 |
二、大甲险滩 |
第三节 碧波荡漾的湖水清潭 |
一、清潭霁月 |
二、日月潭辉 |
三、湖香潭影 |
第四节 琳琅满目的奇花异木 |
一、花香竹韵 |
二、刺桐鲜艳 |
三、热带物产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风物习俗的体现 |
第一节 民殷物丰的饮食特产 |
一、澎湖薯米 |
二、槟榔传谊 |
第二节 朴实淡雅的服饰外型 |
一、服饰传承 |
二、热带风情 |
第三节 恬静舒适的休闲农耕 |
一、农家闲憩 |
二、农耕劳作 |
第四节 缤纷多元的生活习俗 |
一、女性蒙面 |
二、择偶独特 |
三、丧葬仪式 |
第五节 春华秋实的岁时节庆 |
一、刺桐报时 |
二、七夕相约 |
三、盂兰盆会 |
四、除夕庆祝 |
五、赛戏表演 |
小结 |
第六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人文古迹的感怀 |
第一节 延平忠烈春秋 |
一、延平功勋 |
二、贞烈五妃 |
第二节 安平赤嵌风云 |
一、赤嵌烟云 |
二、安平烽火 |
第三节 宫观祭祀祈愿 |
一、妈祖崇拜 |
二、城隍庇佑 |
三、中元普度 |
第四节 寺庙朝圣示谕 |
一、祈佛保安 |
二、梵音禅语 |
三、清幽参佛 |
小结 |
第七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的精神印象 |
第一节 台湾遗民文人的心历旅程 |
一、移居海岛与复国期待 |
二、海洋漂泊与人生失意 |
三、社会关怀与安于现状 |
第二节 、台湾仕宦文人的家国情怀 |
一、国家强盛和教化之风 |
二、民生疾苦和抚疆之责 |
三、宦海沉浮和思乡之情 |
第三节 、台湾当地文人的故土气息 |
一、民俗与乡土物产 |
二、游览与凭吊抒怀 |
三、事件与社会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方志 |
二、文集 |
三、研究专着 |
四、学位论文 |
五、期刊论文 |
附录 清代台湾纪行文人一览表 |
附录1、大陆赴台文人 |
附录2、台湾当地文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课题研究项目 |
(8)“红色”风景云岭正好——云南党建创新探索主题采访活动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洒下团结种子,结出“火红石榴” |
挖掘产业优势,过上“红火日子” |
守住绿水青山,提升“红色颜值” |
(9)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
2.5 小结 |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
3.1 外部要素 |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3.2 内部因素 |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
3.3 小结 |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
4.1 言与意 |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
4.2 形与神 |
4.2.1 茅盾的“形神观” |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
4.3 异与同 |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
4.4 小结 |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
5.3 小结 |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
6.1 翻译策略述 |
6.1.1 翻译策略描述 |
6.1.2 翻译策略特征 |
6.1.3 翻译策略分类 |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
6.3 小结 |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鸣谢 |
(10)来自意式性感的暴击——2020春夏米兰男装周(论文提纲范文)
可持续设计 |
商务嘻哈 |
女装男穿 |
工装大口袋 |
Emporio Armani |
Fendi |
Giorgio Armani |
Les Hommes |
Marni |
Miguel Vieira |
Neil Barrett |
Palm Angels |
Spyder |
Sunnei |
Versace |
四、异域风情美不胜收(论文参考文献)
- [1]唐宋诗歌“岭南”文学书写及其嬗变[J]. 王永莉,刘立荣. 贵州社会科学, 2021(06)
- [2]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D]. 高爽. 山东大学, 2020(10)
- [3]动漫元素在农业园中的可行性与提升研究 ——以苏州泰迪农场为例[D]. 胡三美.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4]时代的印迹 ——20世纪以来甘肃国画创作的现代转型研究[D]. 刘鑫.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新疆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 ——以广春兰电影为例[D]. 文金凤. 西南大学, 2020(01)
- [6]从认知视角看翻译中的隐喻思维 ——以小说The Women Upstairs选译为例[D]. 邹焰.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D]. 胡泰斌. 闽南师范大学, 2019(12)
- [8]“红色”风景云岭正好——云南党建创新探索主题采访活动侧记[J]. 贾诚先,刘淑滨,杨雪. 奋斗, 2019(21)
- [9]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10]来自意式性感的暴击——2020春夏米兰男装周[J]. 陈晨,罗依林,朱烨,黄蕾,本刊资料库. 服装设计师,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