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进德国技术实施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聂立[1](2021)在《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与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兼具高参数发电和清洁燃烧两方面的优势,是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实现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与超超临界蒸汽参数发电技术的有效结合、满足国家最新的环保排放要求并形成稳妥可行的锅炉方案是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技术能否成为产品的关键。本文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研制”(2016YFB0600204)研究内容,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聚焦关键技术瓶颈,提出技术难题解决路径,确定和完成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并在国家示范工程贵州威赫项目中实施。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1)在综述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现状和方向、特别是超临界、超超临界参数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和研发过程中关键技术、技术瓶颈的基础上,提出受热面壁温偏差、燃烧侧进一步抑制NOx生成问题是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研发的关键问题。针对这2个问题的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为本文重点研究内容。(2)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壁温偏差问题,是制约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能否实现超超临界蒸汽参数的技术瓶颈。论文针对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壁温环境最恶劣的高再外置式换热器受热面壁温偏差开展实炉试验,通过风速、循环灰量等运行调节措施,在一定范围内可减小其壁温偏差。为满足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全运行要求,论文进一步根据实测数据拟合了相同尺寸和运行工况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高再外置式换热器热负荷分布,并通过工质侧节流,解决了壁温偏差问题,从设计角度提出了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壁温偏差问题的解决措施。(3)针对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壁温偏差问题,为了工程实施中提供进一步的运行调节手段,论文研究搭建了冷态试验台并开展了试验研究,总结了灰侧减缓偏差的建议。论文结合工质侧和灰侧的解决措施与建议,提出了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设计思路和原则,为锅炉方案的实施奠定基础。(4)为了适应我国不断严苛的新建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论文在简要综述循环流化床燃烧NOx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抬高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布置位置降低NOx原始排放的“二次风延迟入炉降氮法”思路。通过3MW热态试验台进行了不同燃料的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思路的可行性并得到不同燃料的排放差异。在理论方面,基于课题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数学模型(Com-CFD-CFB-model)和二维当量快算方法,开展了实际尺寸的三维数值计算和更具有时间竞争力的二维当量快算数值模拟工作,提出了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可进一步提高布置位置的建议。(5)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经验是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的优良借鉴。论文总结白马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投运调试阶段风帽断裂、空预器漏风率较高问题与二次风支管均匀性优化问题,从工程与理论角度讨论分析产生原因、改进措施与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研发中通过风帽结构与材料优化、预热器增设柔性密封与二次风支管全部单独布置等措施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6)论文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和锅炉设计条件,讨论了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确定的关键参数。通过热力特性和受热面布置比对,确定了锅炉方案和主要尺寸。通过水动力特性研究,实现了锅炉水动力安全;通过对环境最恶劣的末级受热面的壁温特性研究,实现了高再、高过受热面的壁温安全,最终提出采用单炉膛双布风板配6台旋风分离器和6台外置式换热器的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目前,在贵州威赫国家示范项目中,参考该方案设计的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在设计,计划2022年安装调试,并拟于同年投入运行。
齐震[2](2020)在《二次再热机组空气预热流程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电机组的节能优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火电机组向着大型化、高参数的方向快速发展。二次再热机组作为其中标杆,代表着国内火电生产的最高水平。然而,常规机组空气预热过程存在的换热温差大、掺混(?)损高、漏风严重的问题在其上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大量高品位热量被浪费,能量利用并不合理。因此,如何降低空气预热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提高烟气的热利用水平是一项重要课题。综合目前的理论,原有的利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加热空气的过程过于粗放,需要通过合理降低换热温差及合理配置放热、吸热工质,精细化整体的换热流程来解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针对尾部换热设计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挖掘,借鉴低温省煤器方案及旁路烟道方案的换热布置对锅炉尾部换热流程进行了重构,提出了新型空气预热系统。新系统取消了磨煤机前的冷、热一次风掺混调温过程,应用管壳式换热器完成换热过程,在设计时严格遵循“能量匹配,梯级利用”的原则。这些优化措施大幅减小系统的不可逆损失,提高了热经济性。本文以某1000MW二次再热机组为案例,利用EBSILON软件对提出系统进行计算,以“标准发电煤耗率”作为经济性指标反映其热经济性,并为衡量新系统节能水平,将低温省煤器、旁路烟道两套源头方案纳入对比范畴。经对各方案的比较,验证了新型空气预热系统的节能效果;并重点应用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对方案的节能原理进行了剖析。同时,为考量工程可实施性,还对新型空气预热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简要计算。结果表明,新型空气预热系统节能效果显着,能降低THA工况下原案例机组发电煤耗3.28g/kWh,优于案例机组及两个参比方案;整个空气预热过程(?)效率大幅提高,达到85.89%;虽固定投资超1亿元,但仍能在11年内回收成本,开始盈利。表明新型空气预热系统很好地优化了二次再热机组的上述问题。
向章[3](2019)在《基于疲劳性能仿真的波纹板组件焊接结构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气预热器(即空预器),它是利用锅炉中燃料燃烧后的高温尾气加热进入锅炉前的冷空气,以降低锅炉热量损耗,并提高燃烧效率的设备。在实际生产运行中,锅炉机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受到了密封性能(漏风率)的严重影响。而本课题所研究的波纹板弹性密封组件(简称波纹板组件)则是众多空预器密封组件中的一种。波纹板组件的疲劳性能直接反映长期连续工作条件下其可提供的密封压紧力的变化,该压紧力的变化直接影响空预器的漏风率,从而影响空预器的整体热交换效率及停机维护维修周期,因此研究波纹板组件的疲劳性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空预器波纹板组件整体由具有良好焊接特性的S316L材料通过滚压成形工艺加工而成,并采用点焊工艺组装连接。为了研究焊点各结构参数变化对空预器波纹板组件性能的影响,本文经过对比后选择了合理的焊点建模方式,利用ANSYS软件针对波纹板组件的静强度及疲劳寿命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以此为依据对波纹板组件焊点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并采用自行研制的测试工作台针对其疲劳寿命进行了物理实验,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可靠性及合理性。具体研究过程及结果如下:首先,以相邻两密封片简单模型为例,采用Create point、刚性梁单元法以及印记面法进行焊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并分别进行模拟仿真计算,将三种不同建模方法下的模拟仿真结果进行比较,根据建模效率、仿真速度以及仿真精度,选择Create point和印记面法建模作为本文焊点模型建立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印记面法建立焊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并根据结果选择焊点结构参数会相对保守,稳定性极强。不考虑焊点直径条件下,采用ANSYS自带的焊点建模功能Create point建立焊点有限元模型,对模型施加200 N的外加载荷,以等效应力为对象对焊点单排、多排和三角形排列方式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研究表明,单排焊接条件下焊点间距≤75.4 mm时,波纹板组件的等效应力无明确变化趋势。这可能是焊点间距过小,导致焊接接头处附近的等效应力集中区相互叠加影响;当焊点间距≥75.4 mm时,波纹板所受的应力会随着焊点间距的增加而增加。原因可能是焊点间距增加,造成焊点的应力集中影响区域相隔变大,相互叠加影响减弱,且焊点数目减少,单个焊点需承受负荷增加;多排焊接条件下,因素“焊点水平间距”的等效应力仿真结果方差FA为54.46,远大于显着性水平临界值3.15,表明其变化对波纹板组件等效应力会产生显着性的影响,而因素“焊点排数”的仿真结果方差FB为1.04,小于临界值4.6,表明其影响无显着性;而采用焊点三角形排列,即3排焊点,各排焊点水平间距54.4 mm,上下边距2 mm,第1及第3排焊点左右边距10 mm,第2排焊点左右边距37.2 mm时,波纹板组件受到的等效应力最小,约25 MPa,与其对应的模拟仿真疲劳寿命为7.89E6次。进一步,采用印记面法建立焊点直径模型,同样以等效应力为对象对不同焊点直径和排列方式的波纹板组件行了模拟仿真计算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单排焊接条件下,因素“焊点直径”和“焊点水平间距”对应的方差计算结果均小于临界值,表明单排焊接时这两个因素变化总体上对波纹板组件等效应力无显着影响。焊点三角形排列条件下,方差计算表明焊点直径变化对波纹板组件等效应力也无显着性影响,但因素“焊点水平间距”等效应力结果对应方差FN为4.17,大于临界值3.85,显示出该因素对波纹板组件等效应力具有显着性影响,原因可能是焊点三角形排列,改善了波纹板组件受力特点,导致焊点水平间距变化会对波纹板组件等效应力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最后,对仿真分析的优化结果进行了物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单排焊接条件下,焊点左右边距10 mm,上下边距4 mm,焊点水平间距70 mm,焊点直径5 mm时,物理实验表明此时波纹板组件实际疲劳寿命超过3.0E7次,满足工况要求;三角形排列方式条件下,第1排焊点左右边距为10 mm,焊点圆心距离上边界为3.5mm;第2排焊点左右边距为42.65 mm,焊点圆心距离上边界为4.5 mm,两排焊点直径均为2 mm,且两排焊点每排焊点的水平间距为65.3 mm时,物理实验表明此时波纹板组件实际疲劳寿命超过2.0E7次,满足工况要求;同时,物理实验也证明了印记面法建立焊点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的可行性。综合比较上述两种排列方式中疲劳寿命的性价比发现,选择后者焊接方式时疲劳寿命的性价比最优且远满足工况要求。
张振斌[4](2019)在《某电厂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系统改造研究》文中提出在火力发电厂大型锅炉的烟气尾端热量回收中具有外形尺寸小,结构紧凑,容易布置,金属耗用量少等特点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被广泛应用。然而对锅炉安全经济地运行以及热量回收的多少产生直接严重影响的因素是设备漏风率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长期以来,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如何降低漏风率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但是在密封技术的设计思路和理念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详细论述了漏风的影响因素和实际工作中明显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改进方法。为唐山某发电企业中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高效应用以及新的密封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方法。此外,还详细介绍了新的密封技术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阐述了轴流式汽轮机轴封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采用“疏”、“堵”结合的设计理念,参考轴封系统所采用的密封方法,提出了应把漏风回收系统建立在空气预热器内部的改造方案,并在实际工况中运行。全面地介绍了该电厂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改造、施工和调试过程,同时分析评估了改造的效果和效益。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并且具有投资少、易实施、效果好、理念新等优点,值得全面推广。图15幅;表12个;参55篇。
任小龙[5](2018)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及密封研究》文中提出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因其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金属耗材少等特点,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大型锅炉机组。作为大型火力发电机组锅炉的重要换热设备,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可充分吸收锅炉尾部烟气的余热,降低排烟温度,提升一二次风温度,强化炉膛燃烧,提高锅炉机组的整体效率。但回转式预热器动静结构之间的间隙、烟气与空气侧的压力差、转子热变形等因素造成了预热器的漏风量大的问题,漏风将直接影响预热器的安全运行,降低锅炉机组的经济效益。采取一定的密封装置对预热器进行改造是解决预热器漏风问题的主要方法。因此,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原理和规律探究、密封方式和效率研究一直是工程人员和学者密切关注的课题。在国家重点专项“660MW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提效技术研究”项目的支持下,本文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和密封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站常用的管式空气预热器和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结构及运行原理。分析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形成的原因,总结了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两种不同的漏风类型;指出了由烟气侧与空气侧压力差和径向漏风间隙是引起漏风量大的主要原因。介绍了漏风率这一回转式预热器漏风性能的评价指标,并据此提出减小回转式预热器减小漏风量的主要措施。其次,针对预热器转子径向间隙过大的问题,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法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仓室隔板的热变形问题进行了模拟计算,证明了有限元分析法计算转子热变形问题的可靠性。探究了烟气进口温度、隔板高度、隔板长度对预热器转子的热端、冷端及外缘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变化的影响。发现径向漏风间隙随转子高度增加而减小、随转子半径减小而减小。根据烟气温度和隔板尺寸对转子变形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转子冷端和热端间隙大小的经验计算公式。最后,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普遍采用的多重密封的工艺结构特点,利用CFD软件模拟了多重密封泄露气体的流动过程,根据密封腔的速度和压力分布探究了多重密封的密封原理,发现了漏风“透气效应”的存在。研究了多重密封压力差、密封间隙大小、密封级数等因素对漏风量和泄露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封压力差较大的区域改造密封间隙收益较大;密封级数越大,改造收益降低;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适合采用的密封级数为Z=2或Z=3。提出了叉式密封与多重密封相结合的密封方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三密封加三叉密封的密封方式可使漏风量至少降低40%,为工程中的密封改造提供了依据,对预热器乃至机组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任浩[6](2017)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复合密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具有外形尺寸小、结构紧凑、容易布置、金属耗用量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厂大型锅炉。由于回转式预热器是转动装置,动静部件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漏风量大也是回转式预热器不容忽视的缺点之一。回转式预热器的漏风将影响机组的效率、稳定和经济安全运行。漏风率是衡量回转式预热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降低回转式预热器的漏风率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和工程人员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从预热器的结构和漏风机理出发,分析了漏风主要是由直接漏风造成的,其中径向间隙的热变形又是直接漏风量大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漏风的主要措施和方向。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预热器的多重密封技术,探究了密封级数对泄漏系数以及漏风率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漏风率和泄漏系数都随着密封级数的增大而减小,且减小的幅度逐渐变缓。综合改造成本等因素,密封级数n取2或3比较适宜。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型复合密封回收系统,即在双密封的基础上结合抽气回收密封技术,并详细介绍了复合密封回收系统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回转式预热器的数值模型,依次模拟了转子转速、回收压力、回收室面积等因素对漏风率以及回收流量的影响规律,找出了漏风率和众多因素间的关联,用于指导密封回收条件的建立。为了检验该复合密封回收系统的有效性,本文利用复合密封对某640MW锅炉机组的回转式预热器进行改造和试验,实际测试数据和运行结果表明:回转式预热器的漏风率有较大幅度降低,漏风率平均降低了 2.71%,并且满足在各种负荷下均能将漏风率控制在3%以内,经锅炉经济指标分析,机组每年可以节约标煤2268.2吨,节约电厂用电量22000kW·h,节约煤耗和电耗费用约182.4万元,不足两年半即可回收投资成本。经过以上研究,表明了复合密封回收系统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回转式预热器烟-风系统的"短路"问题和漏风率随机组运行工况多变而无法控制的难题,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巨大的节能潜力,为同类预热器的密封改造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指导,具有较强的工程意义。
陈锋[7](2017)在《火力发电厂锅炉空气预热器安装质量控制技术》文中指出空气预热器是火电站的重要辅助设备,它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来加热燃烧所需空气的热交换设备。空气预热器的质量控制是保障火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本课题针对我国目前火力发电厂配套的空气预热器,从安装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通过对淮南平圩电厂的空气预热器安装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对空气预热器安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控制空气预热器在各个环节的质量。本文阐述了淮南平圩电厂、国投湄洲湾电厂、国电蚌埠电厂配套的空气预热器在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此控制空气预热器的质量。对空气预热器的全部施工过程,从支撑钢架施工,安装步骤分级监控,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交底,现场重要节点见证、验收,不符合项整改等多角度揭示了空气预热器的质量控制,保证了空气预热器在安装阶段的质量,对安装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分析了目前火力发电厂配套的空气预热器,为火力发电厂其它辅助设备质量控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赵鹏[8](2016)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复合式漏风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目前火力发电机组的锅炉上普遍使用的一种处于烟气尾端的换热设备。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换热面密度高、整机质量轻、金属耗用量少、利于安装布置和低温腐蚀轻等特点。但同时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有漏风量大的缺点。空气预热器漏风的主要影响有:漏风的管道会因烟气中的水份冷凝析出造成低温腐蚀,部分管道会因结露而堵塞;漏风造成引风机负荷增加;造成锅炉热效率降低,燃煤损耗增加。总之,空预器的漏风将影响机组的高效、稳定和安全的运行。本文介绍了回转式空预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对造成空预器漏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影响空预器漏风的主要因素,并总结了空预器漏风量及漏风率的计算公式。针对空预器热态运行时,转子变形造成的空预器转子与扇形板之间间隙增大从而引起的漏风过大问题,在总结了目前常用漏风防治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采用柔性密封和可调式密封相结合的复合式漏风防治方案,并设计了复合式空预器漏风防治装置。其中着重对柔性密封装置、可调式密封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控制流程(包含位控和温控两种方式)等进行了阐述。回转式空预器是一个复杂的设备,为了确保空预器运行的安全、平稳、可靠,在回转式空预器漏风防治方案中增加了报警保护与切换功能,其主要作用是对各种报警信号进行紧急处理,确保空预器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传统空预器间隙测量所使用的电涡流式传感器在工程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间隙测量的方案,并对其变送电路进行了设计。本文通过设计柔性密封装置试验台、可调式密封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试验台,对柔性密封装置、可调式密封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同时还通过工程试用对本文提出的复合式漏风防治方案做了工程验证。通过工程试用的前后对比,从理论及实际上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该方案的工程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闫海臣[9](2016)在《接触式柔性密封改造在回转式空预器中的节能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内蒙古京科发电有限公司应用引进北京华能达公司接触式密封技术,对该公司1号锅炉(1196t/h)回转式空预器密封装置进行技术改造的效果:改造前漏风率最高达15%左右,改造后锅炉漏风率下降到4.2%。经测试,锅炉漏风率每下降1%,供电煤耗率将下降约0.15g/kwh。经改造前后对比分析,此次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仅节煤一项年效益可达108.9万元。
韩少非[10](2015)在《电厂锅炉空气预热器漏风研究与改造》文中认为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作为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辅助设备之一,它位于锅炉尾部受热面最后即省煤器之后空气进口处,处于整个烟道内烟气温度最低的区域。它利用回收的烟气热量来升高空气的进口温度。针对空预器漏风量大的问题,文章从回转式空预器构造原理为出发点,结合甘井子电厂自身运行漏风情况,从其结构本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了电厂密封组件的漏风原因以及连带故障,包括二次燃烧、磨损、低温腐蚀、积灰等。针对大连甘井子热电厂的实际情况,在比较几种密封具体情况后,结合电厂实际,甘井子电厂采用柔性密封装置进行改造,另外重新固定扇形板及轴向密封弧型板、取消自动跟踪系统、更换全部受热元件、并对暖风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大幅度下降,运转后有效解决了“三角漏风区”、中心筒漏风和动、静元件之间相互磨损等问题。针对改造方案,运用《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进行空气预热器传热计算和阻力计算。空气预热器改造前后的传热计算和阻力计算对比显示,计算结果显示,改造后漏风减少,标准煤耗降低,排烟温度上升,预热器出口温度升高。最后对整个工程质量和造价进行评估,两台锅炉空气预热器密封改造后投运至今运行较为稳定。电厂同时也空预器漏风,进出口烟空气温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证明改造效果良好。同事对整个改造项目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整个项目投资回收期大约在一年左右,项目经济效益显着。
二、引进德国技术实施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引进德国技术实施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与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意义 |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情况 |
1.2.2 国内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情况 |
1.3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分析 |
1.3.1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布置研究 |
1.3.2 循环流化床锅炉污染物排放技术研究 |
1.4 研究重点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内容 |
2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外置式换热器壁温偏差及工质侧解决措施研究 |
2.1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试验对象 |
2.1.1 超临界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简介 |
2.1.2 超临界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 |
2.2 试验目的与方法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试验工况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高再外置式换热器壁温偏差特性分析 |
2.3.2 高再外置式换热器运行优化后的壁温偏差特性 |
2.3.3 高再外置式换热器偏差系数拟合 |
2.4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高再外置式换热器壁温偏差工质侧解决措施研究 |
2.4.1 计算对象与方法 |
2.4.2 验证计算 |
2.4.3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高再外置式换热器壁温计算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外置式换热器灰侧减缓偏差措施与外置式换热器设计思路研究 |
3.1 外置式换热器试验系统 |
3.1.1 试验系统与装置 |
3.1.2 试验物料 |
3.1.3 试验方法 |
3.1.4 试验工况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风量标定与布风板阻力试验 |
3.2.2 外置式换热器回料量标定试验 |
3.2.3 不同流化速度对外置式换热器内换热的影响 |
3.2.4 外置式换热器内不同高度换热系数分布特性 |
3.2.5 改变布风对外置式换热器内换热系数的影响 |
3.2.6 增加吹扫风对外置式换热器内换热分布的影响 |
3.2.7 侧壁吹扫风影响范围研究 |
3.3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设计思路 |
3.3.1 外置式换热器壁温偏差特性总结 |
3.3.2 解决壁温偏差的外置式换热器设计思路 |
3.4 小结 |
4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侧抑制NO_x生成技术研究 |
4.1 循环流化床NO_x生成机理与抑制措施分析 |
4.2 试验台系统及试验内容 |
4.2.1 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系统 |
4.2.2 燃烧试验用燃料和工况安排 |
4.3 燃烧试验结果分析 |
4.3.1 一次风率及二次风组合的影响 |
4.3.2 烟气含氧量的影响 |
4.3.3 床温的影响 |
4.3.4 不同运行条件对燃烧效率的影响 |
4.3.5 试验研究小结 |
4.4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数学模型与燃烧特性计算 |
4.4.1 气固流动模型 |
4.4.2 煤燃烧模型 |
4.4.3 壁面传热模型 |
4.4.4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水动力模型 |
4.4.5 模型计算结果与验证 |
4.4.6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数值计算结果 |
4.5 基于二维当量快算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布置建议 |
4.5.1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二维计算对象与边界条件 |
4.5.2 二维与三维计算结果对比 |
4.5.3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二维快算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问题、改进与借鉴经验 |
5.1 炉膛风帽性能优化与经验分析 |
5.1.1 循环流化床布风装置及作用 |
5.1.2 风帽出现问题与分析 |
5.1.3 解决方法与借鉴分析 |
5.2 二次风支管均匀性优化经验分析 |
5.2.1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实炉试验 |
5.2.2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二次风支管数值计算 |
5.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2.4 经验借鉴 |
5.3 回转式空预器性能优化与经验分析 |
5.3.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回转式预热器及漏风率 |
5.3.2 空气预热器运行问题及分析 |
5.3.3 研究分析与解决方案 |
5.3.4 改进效果与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6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研究 |
6.1 设计条件与性能要求 |
6.1.1 锅炉汽水参数 |
6.1.2 煤质与石灰石数据 |
6.1.3 工程概况及气象条件 |
6.1.4 对锅炉主要性能要求 |
6.2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研发思路与关键参数确定 |
6.3 锅炉主要尺寸确定与热力特性 |
6.3.1 主要尺寸的确定 |
6.3.2 热力特性与结果 |
6.3.3 热力特性小结 |
6.4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动力特性与安全性评估 |
6.4.1 计算方法与工况 |
6.4.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6.5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高等级受热面壁温特性与安全评估 |
6.5.1 高温过热器的壁温安全性 |
6.5.2 高温再热器的壁温安全 |
6.5.3 壁温安全计算小结 |
6.6 超超临界66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布置与主要系统 |
6.6.1 锅炉整体布置情况 |
6.6.2 锅炉汽水流程 |
6.6.3 锅炉烟风系统 |
6.7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二次再热机组空气预热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减小空气预热器温差 |
1.2.2 一次风余热利用 |
1.2.3 减少空气预热器漏风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二次再热机组的空气预热流程优化 |
2.1 案例机组简介 |
2.2 新型空气预热流程 |
2.3 热力系统模拟与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空气预热系统节能效果与机理分析 |
3.1 整体性能分析 |
3.1.1 基本假设与分析方法 |
3.1.2 节能效果评估 |
3.1.3 对数换热温差 |
3.2 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法 |
3.2.1 替代抽汽对级组出功的影响 |
3.2.2 能流图分析 |
3.3 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法 |
3.3.1 (?)流图分析 |
3.3.2 空气预热过程图像(?)(EUD)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经济性分析 |
4.1 阻力计算 |
4.2 经济性分析 |
4.2.1 分析方法 |
4.2.2 经济性分析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3)基于疲劳性能仿真的波纹板组件焊接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空预器密封组件性能要求及常见结构和特点 |
1.2.1 空预器密封组件性能要求 |
1.2.2 空预器密封常见结构及特点 |
1.3 密封组件点焊连接及相关理论、研究方法与现状 |
1.4 焊接构件疲劳性能的研究方法及现状 |
1.4.1 疲劳的相关理论 |
1.4.2 焊接构件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难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课题的难点 |
1.5.3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的确定 |
2.1 波纹板组件模型构建 |
2.2 焊点模型建立方法的选择 |
2.2.1 模型建立方法的选择标准 |
2.2.2 焊点模型建模方法的确定 |
2.3 仿真结果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Create point法建模与仿真研究 |
3.1 疲劳分析方法的确定 |
3.2 单排焊接时波纹板组件模拟仿真及分析 |
3.2.1 模拟仿真软件的选择 |
3.2.2 等效应力以及疲劳寿命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 多排焊接时波纹板组件模拟仿真及分析 |
3.3.1 波纹板组件等效应力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2 波纹板组件疲劳寿命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 波纹板组件疲劳寿命性价比分析 |
3.5 等效应力与疲劳寿命之间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印记面法建模与仿真研究 |
4.1 单排焊接模拟分析 |
4.1.1 波纹板组件等效应力以及疲劳寿命仿真结果与分析 |
4.1.2 波纹板组件疲劳寿命性价比分析 |
4.2 多排焊接模拟分析 |
4.2.1 波纹板组件等效应力以及疲劳寿命仿真结果与分析 |
4.2.2 波纹板组件疲劳寿命性价比分析 |
4.3 等效应力与疲劳寿命之间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仿真研究结果对比与物理实验验证 |
5.1 Create point与印记面法焊点建模仿真结果对比 |
5.2 物理实验设备 |
5.3 物理实验结果 |
5.3.1 单排焊接物理实验结果 |
5.3.2 焊点三角形排列时试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部分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4)某电厂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系统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空气预热器密封技术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 国外空气预热器密封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空气预热器密封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 |
2.1 空气预热器密封系统结构 |
2.2 空预器泄漏原理分析 |
2.3 密封技术需解决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电厂机组预热器密封系统改造方案 |
3.1 轴封系统密封的工作原理及对空预器密封系统的启发 |
3.1.1 轴封系统密封的工作原理 |
3.1.2 空气预热器密封系统改进思路 |
3.2 密封系统改造的内容、基本思路和特点 |
3.2.1 密封改造内容 |
3.2.2 改造基本思路和特点 |
3.3 改造后的工作原理 |
3.3.1 某电厂机组空预器密封存在的问题 |
3.3.2 密封系统改造方案 |
3.4 改造调试安装顺序及施工质量要求 |
3.5 密封改造后评价办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密封系统改造后各项的实验分析 |
4.1 试验目的、内容及方法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验对象 |
4.1.3 试验设备 |
4.1.4 试验内容 |
4.1.5 试验方法 |
4.2 某电厂密封系统改造后系统调试 |
4.3 空气预热器改造后的运行 |
4.4 密封系统改造后系统的维护工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造后的测试结果和效益分析 |
5.1 密封系统改造后对性能的测试 |
5.2 改造后求解过程 |
5.3 密封系统改造后性能测试的结果 |
5.4 改造后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 |
5.4.1 降低煤耗 |
5.4.2 风机电耗 |
5.5 密封系统改造后对效益的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及密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空气预热器的应用及分类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2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原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和原理分析 |
2.3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原理分析 |
2.4 漏风性能评价方法 |
2.5 减小漏风的措施 |
2.6 本章小结 |
3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隔板热变形研究 |
3.1 引言 |
3.2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热变形原理分析 |
3.3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热变形有限元模拟过程 |
3.4 转子热变形有限元模拟合理性分析 |
3.5 烟气温度与隔板尺寸对热变形影响探究 |
3.6 本章小结 |
4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多重密封研究 |
4.1 引言 |
4.2 多重密封技术介绍 |
4.3 多重密封CFD模拟过程及模型选取 |
4.4 多重密封密封原理及漏风量影响因素探究 |
4.5 叉式密封技术密封效果探究 |
4.6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和特色 |
5.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 |
(6)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复合密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对漏风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分析 |
2.1 空气预热器的分类及结构 |
2.1.1 空气预热器参与流程 |
2.1.2 空气预热器分类 |
2.2 回转式空预器的工作原理及漏风原因 |
2.2.1 回转式空预器的工作原理 |
2.2.2 携带漏风 |
2.2.3 直接漏风 |
2.3 漏风性能评价方法 |
2.4 漏风解决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多重密封技术研究 |
3.1 多重密封技术介绍 |
3.2 回转式空预器数值模拟基础 |
3.2.1 CFD软件介绍 |
3.2.2 控制方程 |
3.2.3 控制方程的离散求解 |
3.2.4 湍流模型 |
3.3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多重密封数值模拟过程 |
3.3.1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模型假设与简化 |
3.3.2 几何模型 |
3.3.3 计算网格化分 |
3.3.4 边界条件设置 |
3.3.5 物性参数设置 |
3.3.6 解控参数和流场迭代 |
3.4 数值模拟结果 |
3.4.1 密封级数对压力分布的影响 |
3.4.2 密封级数对漏风率的影响 |
3.4.3 密封级数对泄漏系数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回转式预热器复合式密封回收系统的研究 |
4.1 复合式密封回收系统的组成 |
4.1.1 设备内密封结构 |
4.1.2 设备外漏风回收装置 |
4.1.3 漏风回收自动控制系统 |
4.2 复合式密封的数值模拟过程 |
4.2.1 几何模型 |
4.2.2 边界条件设置 |
4.2.3 物性参数设置 |
4.2.4 解控参数和流场迭代 |
4.3 复合式密封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
4.3.1 转子转速对漏风率和回收流量及成分的影响 |
4.3.2 回收压力对漏风率和回收流量及成分的影响 |
4.3.3 回收面积对漏风率和回收流量及成分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回转式预热器的漏风率试验 |
5.1 试验目的及对象 |
5.1.1 试验目的 |
5.1.2 试验对象 |
5.2 试验内容及方法 |
5.2.1 试验内容 |
5.2.2 试验方法 |
5.3 试验条件及数据处理 |
5.3.1 试验条件 |
5.3.2 数据处理 |
5.4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回转式预热器密封改造的经济性分析 |
6.1 预热器密封改造后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 |
6.1.1 降低煤耗 |
6.1.2 风机电耗 |
6.1.3 综合收益 |
6.2 预热器密封改造后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例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火力发电厂锅炉空气预热器安装质量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大型机组空气预热器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 |
2.1 空气预热器的分类 |
2.2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 |
2.3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特点 |
2.4 大型火力发电厂空气预热器介绍 |
2.4.1 淮南平圩电厂三期 2X1000MW机组工程锅炉配套空气预热器 |
2.4.2 国电蚌埠电厂二期 2X660MW机组工程锅炉配套空气预热器 |
2.4.3 国投湄洲湾电厂 2X1000MW机组工程锅炉配套空气预热器 |
2.4.4 华润海丰电厂 2X1000MW机组工程锅炉配套空气预热器 |
2.5 小结 |
第3章 空气预热器安装及运行过程中的问题 |
3.1 空气预热器安装过程中的问题 |
3.1.1 膨胀装置安装问题 |
3.1.2 支承轴承、导向轴承安装问题 |
3.1.3 主支座和冷端中心粱之间的焊接质量问题 |
3.1.4 传动装置安装质量问题 |
3.1.5 密封件安装质量问题 |
3.2 空气预热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 |
3.2.1 空气预热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不能正常投入 |
3.2.2 固定密封使用寿命短 |
3.2.3 受热面磨损 |
3.2.4 传热元件堵灰严重 |
3.2.5 漏风率大 |
3.2.6 电流波动大 |
小结 |
第4章 影响空气预热器安装质量的因素 |
4.1 人的因素 |
4.2 机械因素 |
4.3 材料因素 |
4.4 施工方法因素 |
4.5 环境因素 |
4.6 小结 |
第5章 空气预热器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
5.1 淮南平圩电厂三期#5锅炉空气预热器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
5.2 国投板集电厂空气预热器安装的质量控制措施 |
5.2.1 安装步骤分解管控 |
5.2.2 施工技术方案 |
5.2.3 现场重要节点验收 |
5.2.4 质量验收评定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复合式漏风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3 存在问题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分析 |
2.1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原理 |
2.2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主要结构 |
2.2.1 传动装置 |
2.2.2 支撑和导向轴承及其润滑系统 |
2.2.3 受热元件 |
2.2.4 转子 |
2.2.5 密封装置 |
2.3 漏风分析 |
2.3.1 漏风量的计算 |
2.3.2 降低漏风的措施 |
2.3.3 回转式空预器的漏风率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式空预器径向密封装置的设计 |
3.1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端径向间隙的计算 |
3.1.1 回转式空预器转子的“蘑菇”变形 |
3.1.2 回转式空预器转子变形量计算 |
3.2 柔性密封装置的设计 |
3.2.1 柔性密封装置的工作原理 |
3.2.2 柔性密封装置的设计 |
3.2.3 柔性密封装置的安装方法 |
3.2.4 柔性密封装置的性能试验 |
3.3 可调式密封装置的设计 |
3.3.1 可调式密封装置的工作原理 |
3.3.2 可调式密封装置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式漏风防治方案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4.2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
4.2.1 数据采集系统 |
4.2.2 主控制单元 |
4.3 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
4.3.1 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 |
4.3.2 控制策略 |
4.3.3 控制系统中的报警保护与切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漏风防治装置的试验及工程验证 |
5.1 漏风防治装置的试验 |
5.2 复合式漏风防治方案的验证 |
5.3 产品样机及试用报告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接触式柔性密封改造在回转式空预器中的节能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空预器技术规范及结构简介 |
1.1 空气预热器主要技术规范 |
1.2 各主要部件结构概述 |
1.2.1 转子 |
1.2.2 主轴与轴承装置 |
1.2.3 传动装置 |
1.2.4 中心筒密封 |
1.2.5 径向密封 |
1.2.6 轴向密封 |
1.2.7 环向密封 |
2 空预器转子受热变形及漏风计算 |
2.1 容克式空气预热器的作用和特点 |
2.2转子热变形计算 |
2.1.1 转子热端的热变形量 (δ上) |
2.1.2 转子中心筒的热变形量 (δ中) |
2.2.3 转子冷端的热变形量 (δ下) |
2.3 漏风的构成及原因分析 |
2.3.1 漏风的机理及其规律 |
2.3.2 携带漏风 |
2.3.3 密封漏风携带漏风量占预热器总漏风量的份额较少, 空气预热器的漏风主要是密封漏风。 |
2.3.4 漏风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
3 空预器密封技术的改造 |
3.1 锅炉负荷对漏风率的影响 |
3.2 接触式密封的技术特点 |
3.3 空预器漏风对风烟系统的影响 |
4 空气预热器密封改造技术简介 |
4.1 改造前的准备工作 |
4.2 密封改造实施方法 |
4.3 接触式密封的安装及施工问题 |
5 空预器密封改造效果 |
5.1 改造后的漏风试验数据 |
5.2试验数据 |
5.3 试验结论 |
6 节约费用的计算 |
7 结论 |
(10)电厂锅炉空气预热器漏风研究与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2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漏风原因与分析 |
2.1 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及原理 |
2.1.1 空气预热器的结构 |
2.1.2 空气预热器运行原理 |
2.2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原因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
2.2.1 漏风类型 |
2.2.2 漏风模型与漏风影响因素 |
2.3 影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的其他问题 |
2.3.1 低温腐蚀 |
2.3.2 积灰和堵灰 |
2.3.3 磨损 |
2.3.4 次燃烧 |
3 空气预热器改造方案的选择 |
3.1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改造的必要性 |
3.1.1 项目背景 |
3.1.2 项目改造的必要性 |
3.2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几种密封方式的比较 |
3.3 改造方案的选择论证 |
3.3.1 柔性密封装置的结构和技术原理 |
3.3.2 相关设备的其它改造方案 |
3.3.3. 预期达到的效果 |
4. 空气预热器传热和阻力计算校核 |
4.1 三分仓空预器换热计算模型 |
4.1.1 建模原理 |
4.1.2 三分仓空预器换热计算模型 |
4.2 计算求解过程 |
4.2.1 空气预热器热平衡计算 |
4.2.2 相关参数的选取和计算 |
4.2.3 求解方法和求解过程 |
4.3 回转式预热器流动阻力计算 |
4.3.1 蓄热元件流道内的沿程阻力计算 |
4.3.2 换热器流道内截面局部阻力计算 |
4.3.3 换热器流道内部流通膨胀阻力计算 |
5. 项目改造效果与技术经济性分析 |
5.1 项目改造后运行状况分析 |
5.2 优化改造方案投资估算 |
5.3 经济效益情况分析 |
5.3.1 节能经济效益分析 |
5.3.2 投资回收年限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引进德国技术实施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与方案研究[D]. 聂立. 浙江大学, 2021(01)
- [2]二次再热机组空气预热流程优化研究[D]. 齐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3]基于疲劳性能仿真的波纹板组件焊接结构优化[D]. 向章. 四川轻化工大学, 2019
- [4]某电厂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系统改造研究[D]. 张振斌.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5]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及密封研究[D]. 任小龙.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6]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复合密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 任浩.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7]火力发电厂锅炉空气预热器安装质量控制技术[D]. 陈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8]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复合式漏风防治技术研究[D]. 赵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9]接触式柔性密封改造在回转式空预器中的节能应用[A]. 闫海臣. 2016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形势下SCR(SNCR)脱硝系统运行管理及氨逃逸与空预器堵塞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10]电厂锅炉空气预热器漏风研究与改造[D]. 韩少非.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