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入世后中外资银行间合作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谢翠,周华敏[1](2020)在《银行业国际同业合作国内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也进入新常态,在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并实行金融开放的背景下,银行业加强国际同业合作,是应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也是倡导"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国际同业合作的模式、困难、合作开展区域都发生了变化,对此,学界也展开了广泛的探索研究。本文以学者们的研究为基础,从国际视角对我国银行同业合作的理论研究包括监管制度、合作模式等,以及实践研究包括主要合作区域的合作困难、对策建议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王毅[2](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贾思维[3](2018)在《韩国K银行哈尔滨分行经营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加入WTO后,中韩贸易往来频繁紧密,结合韩国银企关系特点,也促使韩资银行不断扩大中国市场。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中国银行业注入新动力,同时外资银行本身也面临巨大发展挑战。K银行哈尔滨分行是黑龙江省内成立的第一家营业性外资银行,黑龙江具备韩资银行进入与合作的基础,但黑龙江相对闭塞的经济环境及韩企经营的每况愈下,也给韩资银行发展带来一定困难。K银行哈尔滨分行与其他众多外资银行一样,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但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中不断经受挑战与磨砺。如何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开放带来的机遇,采取何种经营策略,有效规避经营发展中的劣势,在银行业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为龙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数据统计、实际调查等方式,以中外学者对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相关理论的总结作为理论基础,从K银行哈尔滨分行的组织结构、主要金融产品、市场发展情况等多角度出发,分析哈尔滨分行目前的经营现状,并提出在此经营模式下出现的多种问题。K银行哈尔滨分行具备外资银行独有的国际业务优势,先进的服务理念以及母行的有力支持,但同样也受到异地经营营业网点有限,品牌宣传力度薄弱等内部因素制约;地处东北地区的K银行哈尔滨分行享受与韩国特殊的地缘及历史关系优势,也承受东北地区脆弱经济环境的重重压力,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K银行总行的总体规划,从收益性、发展性、健全性、内部控制角度等多方面出发,提出K银行哈尔滨分行的具体发展目标。针对K银行哈尔滨分行存在的问题,结合发展目标的提出,本文对哈尔滨分行的经营策略进行了分析,并从市场营销、产品开发、客户维护、风险管控等方面阐述具体经营办法。最后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预算等方面提出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以确保经营策略有效实施,为分行经营状况改善提供有力支持。
陈泊昊[4](2016)在《新形势下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和俄罗斯既是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也是两个最大的经济转轨国家。中俄两国互为友好邻邦,作为比邻大国,双方的经贸合作不仅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而且互补性也很强。中俄两国经贸往来历史悠久,即使是在中苏关系恶化时期,双方的经贸往来也未彻底中断。苏联解体后,加强对外经贸合作被视为俄罗斯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中俄两国经贸关系也开始逐步恢复和发展。1996年,中俄两国宣布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强调双边经贸合作是"中俄两国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此后,中俄两国战略合作不断升级,尤其是普京任总统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全面深化,再加上两国政府对经贸合作的高度重视,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使得贸易与投资合作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彼此经贸合作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这些新进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美国、欧盟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对俄经济造成沉重打击。而且随着危机的日益发展,在政治上俄罗斯也限入被西方国家孤立的困境,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跌入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谷底,短期内这种关系难以根本改善。这使得俄罗斯加强与亚太国家经济合作的迫切性大大增强,并开始实施经济"向东看"战略,注重融入亚太经济,更加看重俄中经济合作,尤其是更加关注俄东部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务实经贸合作的加强问题。另一方面,俄罗斯入世既为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也给两国带来了新挑战,中俄两国要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下开展经贸合作。事实上,近些年中俄两国在能源、贸易、农业、科技、投资、金融、地方合作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从长期看,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合作,定会推动中俄经贸合作走向更高水平。本文以国际贸易理论、地缘经济理论以及区域合作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进程及其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预测中俄双方经贸合作的未来走势,并提出了促进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进程和特点。主要是从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入手,深入分析中俄贸易合作状况和投资合作的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中俄经贸合作的如下特点:双方经贸合作具有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投资合作规模较小、边境贸易增速较快、地方政府助推部门和地区经济合作等特点。第二,对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加以分析。国际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当本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时,合作双方才能够不断扩大经贸合作的规模,两国经贸合作的质量和水平也会同步得到提升。随着俄罗斯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中俄两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双方的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领域逐渐扩大,合作成果日益丰富,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加强。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农业合作、金融合作、科技合作、林业合作、旅游合作、交通与物流等各领域的合作状况。第三,从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是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的对接及其对中俄两国的深刻影响;二是俄罗斯"入世"后中俄经贸合作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与面临的新挑战;三是西方制裁下俄罗斯经济"向东看"对中国带来的新机遇;四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下中俄新型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和如何应对挑战。第四,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和阻碍因素。认为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具有互补性强、政治关系良好、地缘优势明显、两国高层领导高度重视及经贸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等有利因素。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完善、信任危机等方面的不利因素。第五,分析新形势下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发展双方经贸合作关系的对策建议。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是一个涉及双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不仅经济意义重大,而且具有战略意义,足见其重要程度。本文对中俄双方经贸合作的未来走势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具体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对两国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做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了中俄双方经贸合作的特点,分析预测了中俄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前景和主要发展方向。二是提出并着重分析了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所面临的如下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的对接、俄罗斯"入世"后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与面临的新挑战、西方制裁下俄罗斯经济"向东看"对中国的新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对中俄新型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的影响。
从连[5](2014)在《中国服务贸易壁垒的测度与国际比较》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在国民经济和就业中的比重上升。发达国家作为服务的主要出口国,在众多服务部门具有比较优势,积极主张服务贸易的谈判,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扩大出口利益。在这一背景下,1986年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服务贸易首次作为谈判议题。1994年《服务贸易总协定》达成,成为规范服务贸易的框架协议。此后,服务贸易自由化逐步成为区域贸易谈判的议题,并成为区域贸易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并存的是,现实中出于政治、文化因素的考虑,或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各国仍存在大量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形成了服务贸易壁垒。在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与服务贸易壁垒共存的背景下,如何明确我国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分层次开放我国服务市场,扩大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同时,完善服务监管,维护关键服务部门的稳定,是论文研究的目的。基于这一目的,论文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以及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格局。在此基础上,从总体上对我国服务贸易壁垒进行了评估,并以银行业为例,对我国服务贸易壁垒进行了部门评估。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介绍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的目的与论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并对研究服务贸易的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为概念的界定与测算服务贸易壁垒方法综述。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概述了服务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类别、产生的原因,以及与其他类型限制的区别;最后梳理了测度服务贸易壁垒的各种方法。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全球视角下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服务业的开放状况。第四章从总体上评估了我国服务贸易壁垒的关税等值,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第五章以银行业为例,对我国服务贸易壁垒进行了分模式评估。第六章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壁垒的削减与服务贸易自由化。概述了削减服务贸易壁垒的经济影响;从理论和经验证据上说明了削减服务贸易壁垒的收益;分析了自由化的方式,包括国内服务业的改革、多边和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参与的区域贸易协定中与服务贸易相关的内容。第七章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观点,提出了政策建议,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通过各章节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部门,资本密集型部门的比较优势逐渐加强,知识、技术密集型部门的弱势明显。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与我国的资源禀赋状况一致,与经济发展阶段吻合,贸易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有赖于资本要素的积累,技术水平的提升。从服务部门来看,我国在金融、保险、特许使用费和许可费服务部门劣势明显。第二,采用引力模型对各国服务贸易壁垒关税等值的估计结果显示,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关税等值较高,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服务贸易壁垒程度较低,香港显示了较高的壁垒。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壁垒整体水平低于发展中国家,接近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三,对我国银行服务贸易壁垒的部门评估结果表明,在银行服务的跨境交付和境外消费上限制程度较高,商业存在的限制逐渐减少。对商业存在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合资银行中对外资股权的限制;设立银行分支机构的各项要求;设立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的相关规定上。第四,改革国内服务业是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方式之一。服务业的开放需要进一步深化关键部门的改革,市场开放的效果与竞争的引入、谨慎的监管密切相关,与不同提供模式自由化的次序安排有关。与多边贸易谈判相比,区域贸易协定由于其机制设计上的合理性,日益成为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参与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服务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宋翠玲[6](2013)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银行业只有加入国际化的金融体系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银行业对外开放和银行业对内开放均是中资银行参与全球金融活动的有效途径。2006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推出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已经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也在尝试“走出去”战略,国内商业银行将在与跨国银行的互相学习中承受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将银行业竞争推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中国的银行业开放水平如何,银行业的竞争力水平处于什么位置,中国银行业开放和银行竞争力水平的动态变化又是如何,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重要的课题。从国际情况来看,银行业开放水平增加有利有弊,有的国家提高了本国的竞争力,有的国家却削弱了本国银行竞争力,那么银行业的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有何影响?这更是迫切需要我们去重视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对中国银行业开放水平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进行测评,探讨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并分析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全文分八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概述,通过明确写作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帮助我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文内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这一部分系统的梳理了相关文献并进行了简要评价。对金融开放水平、银行业开放水平和银行业竞争力的综述为对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业竞争力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分析思路和度量方法。通过对银行业开放动机文献的梳理,为探究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业竞争力之间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对银行业开放,尤其是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的影响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得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并为后文实证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借鉴。总之,国内外研究机构及学者对银行业开放、商业银行竞争力以及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影响的研究已有成效。然而,对中国银行业开放的全面测度还不够成熟,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纵向动态变化的研究也是需要重视的课题,而且就银行开放水平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三章是对中国银行业开放水平进行定量研究和测评。这一部分界定了银行业开放的概念,构建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全面测评体系,从官方承诺视角和现实的视角对中国银行业的开放水平进行测度。得出结论:目前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对外开放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相比而言,中国银行业现实的开放水平相对非常低,明显滞后于国内官方的承诺水平,与美国相比,中国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第四章是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定量研究和测评。这一部分对银行业竞争力进行概念界定,并构建了银行业竞争力的测评体系,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纵向变化的进步度进行定量分析和测评。结论是:所研究的12家样本银行除华夏银行(华夏银行是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外,综合竞争力的纵向变化都大致呈现上升趋势,而横向比较显示: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大多经历了相对较弱到相对较强的过程,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大多呈现从相对较强到相对较弱的变动趋势,其原因和国家推动的股份制改革下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上升有关。国际比较显示,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与国际大银行相比差距正在缩小。这可能与《银行家》进行全球银行排名时所选择的指标是规模指标有关,也可能是美欧大银行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冲击下损失惨重,当然还有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上升的原因。第五章分析了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该部分建立了数理分析模型,对银行业开放影响东道国和母国银行业竞争力的作用进行了剖析,认为在一定假定条件下,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和中资银行不断走出国门,导致中国本土银行(h)、跨国银行(m)和外资银行(f)的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数量的减少以及利润水平的降低。并对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效应进行理论分析,银行业对外开放通过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对东道国银行竞争力产生着影响,银行业对内开放通过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扩张效应对母国银行竞争力产生着影响。第六章是实证研究部分。借鉴Claessens(2001)等模型的基本思想,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实证分析模型。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银行业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从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银行业现实的开放水平、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开放水平和银行业现实的对内开放水平角度对衡量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指标、流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资本充足指标、金融创新指标、经营效率指标、市场实力指标和综合竞争力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整体上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对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有正面的影响。银行业现实的开放水平对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产生了显着的负面影响,其中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水平均对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均是负面影响。这与银行业综合竞争力的上升并不冲突。只是说明引起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上升的可能性原因不是银行业现实开放水平的变化,而可能是其他方面因素。比如垄断市场结构下中国银行业的超额利润,利率管制制度下较高的存贷利差,国家支持下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以及中国强劲的经济发展带来存贷规模的扩大。第七章是对策建议部分。发挥银行业对外开放正面效应的措施有银行业溢出效应的发挥和银行业安全性的注重。发挥银行业对内开放正面效应的措施有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扩张效应的发挥。并对银行业合理开放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自身提升给出相应的建议。第八章是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展望。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从测度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分阶段探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分银行类型探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等进一步研究展望。
夏奕奕[7](2012)在《从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看在华外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以渣打银行为例》文中认为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是渣打集团在中国的独资分支机构,在华经营历史超过150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外资银行。自入世以来,渣打对中国境内居民和国内企业逐步开展了各类人民币业务,拥有了更大的客户群体,进一步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企业比入世前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如同其他外资银行在入世后的状况一样,无论是机构扩张的数量、资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还是业务领域的发展或是盈利状况,发展速度都不如预期的快速。外资银行在中国整个银行业所占的份额,也始终是微不足道的。在此背景下,本人作为外资银行的一名资深从业人员,见证了渣打(中国)入世前后的变化发展,在充分分析了外资银行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尝试从中国古典文学的管理哲学中寻求促进发展的解决之道。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三国演义的文学作品中提炼出东方管理哲学的精粹对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困境作出分析。首先,本文对外资银行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了解渣打(中国)潜在的机会和可能的威胁。其次,本文对外资银行的自身能力和内部资源进行了评估,以明确渣打(中国)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对外资银行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分析中,本文形成了对渣打(中国)的SWOT分析。最后,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最终确立了渣打(中国)在华经营可持续发展的解决之道,即“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深化差异化竞争”、和“优化政府、监管、同业关系”。本文尝试给出了渣打(中国)在华经营可持续发展的解决之道,希望这能够使渣打(中国)在日益激烈的金融业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也对其他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夏既明[8](2011)在《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问题研究 ——基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股权合作是银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营活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各国对外开放银行业,银行间的国际股权合作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国际银行业开展股权合作已成为推动国内银行改革的重要力量。在中国银行业监管部门鼓励和推动下,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相继完成了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股份制改造。实践证明,国外战略投资者在帮助国内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变经营理念、转换经营模式、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战略投资者大规模入股国内银行,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国内银行的价值是否被低估?是否存在国有资产贱卖?外资入股比例较低,会不会真正传授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长期以来,外资会不会伺机控股,是否会引发国内金融安全?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境外投资者大规模抛售中资银行股,一些人甚至质疑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及正确性。因此,开展国际股权合作的研究,吸取国际银行业股权合作的经验,掌握银行业股权合作的基本规律,对于实现中外银行的“合作共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按照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理论基础研究→动机效应分析→国际经验借鉴→国内实践及效果评估→相关问题分析→战略选择及监管建议这一逻辑顺序进行构思,并以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为例,对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本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相关概念界定,以及这一领域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进展情况,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创新与不足点。第二章为本文理论基础部分,回顾并梳理了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及银行业对外开放相关理论假说,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了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国银行业融入到全球市场后的利弊问题,或者说如何趋利避害地完成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第三章对银行业进行跨国股权合作的动机和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股权合作的动机上,发达国家外资银行跨国投资的根本动机离不开资本的逐利本质,只是逐利的表现方式不同而已。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开放国内银行业的动机则较为复杂,有些因为国内小规模金融体系难以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而主动开放银行业,有些国家因银行业转轨、私有化或危机重组遇到挫折而被迫开放国内银行业。在股权合作的效应上,本章立足于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角度,认为外资银行进入总体上有利于改善东道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东道国银行的绩效与治理水平,但是实证分析表明,外资银行的母国经济波动会对东道国金融安全产生传染作用。第四章通过大量的案例比较了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银行股权合作实践,认为,无论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银行股权的合作对于东道国来说,都存在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抵抗风险能力的积极作用。当然,当外资取得绝对控股后,外资银行将对东道国政治经济带来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因此,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银行业开放的进程必须把握一个合理的“度”,对股权合作进程、外资持股比例要有一个理性的把握。第五章将研究视角投入到我国银行业的国际股权合作实践。本章回顾了我国银行业的引资背景与相关争论,并对国有商业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合作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分析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取得了初步成效,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资本收益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资产风险得到一定控制,一定程度地保证了国有银行运行的安全性。当然,国有商业银行上述治理绩效的提高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政府注资、坏账剥离、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融资等多方面的合力,很难区分哪一种作用更大。第六章通过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现象,对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及安全预警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的根本原因在于战略投资者性质、持股比例与引资目标存在偏失,为此,应通过适当的提高单个战略投资者的参股比例等措施,引进符合需要的境外投资者。二是通过比较公司估值方法及对影响国有银行估值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采用市净率(P/B)模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实证表明股权定价基本合理,并体现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允价值。最后通过对银行业股权合作安全预警问题分析,创造性的设计了一套评价外资参股银行对金融安全影响的综合评价方法。第七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本章基于前文分析,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战略选择及监管建议。在对银行业开放战略选择上应立足现实,制定短期战略与长期战略框架,同时要坚持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在国家控股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并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实施全面、动态的监管战略。
公历[9](2011)在《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法制改革逐渐加大了金融监管的力度,而入世过渡期满后我国银行业也已进入一个全面开放的阶段。WTO框架下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观念与加强金融监管的现实需求,在当代中国的金融法制实践领域中发生激烈的交锋。如何坚持银行业的全面开放、积极履行入世金融承诺的同时,切实维护本国银行业市场的安全与稳定,这无疑成为当前中国金融法制改革的一道难题。作为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的第一道门槛,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法律地位极为重要。我们需要思考的也恰恰是,如何根据国际形势以及我国自身银行业发展的状况,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法制,以便在确保我国银行业市场的稳定与金融安全的同时,推动我国金融业市场的稳健发展,进而促进我国银行业市场走向国际化并参与自由竞争。本文的基本立场是,在有关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立法上,应当坚持适度、有序的开放与审慎监管相结合的原则,既充分考虑到我国正处于入世过渡期后的特殊性以及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也要考虑到入世金融承诺的积极履行以及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合作。文章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着“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概念”、“东道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必要性”以及“东道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立法原则”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阐述“市场准入”和“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概念内涵,探讨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基本理论,进而为本文后续的深入分析提供一个基础性的前提。第二部分着力分析“WTO金融服务贸易协议中有关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规则”。在这里,关于《服务贸易总协定》、《金融服务附件》、《关于金融服务承诺的谅解书》和《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定》等国际性规则的体系分析,旨在于完整地展现金融服务贸易协议中有关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规则内容,进而为更好地理解当前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制建设提供一个宽阔的视野。第三部分侧重于分析“我国外资银行准入条件的国内法规”问题。作者着重从《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与《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比较的角度,来把握当前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制的基本现状。第四部分则围绕着“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不足与完善”问题,指出我国现行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存在的局限,诸如:在市场准入法制体例上存在着不足,在准入形式和总资产规定上不够完善,业务范围规定上尚有欠缺,对于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申请与批准程序规定亦有瑕疵,与母国的监管合作的法律机制有待完善,等等,进而提出改建和完善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的一些参考性意见。
曹文君[10](2011)在《WTO框架下中俄贸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俄罗斯入世是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本文用发展的眼光观察中俄贸易,把WTO框架下中俄贸易的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论文以全面地阐述中俄贸易发展历程和现状为基础,首次运用WTO规则在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对中俄贸易与WTO规则的相符性、相悖性和矛盾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分析得出中俄贸易的发展得益于两国充分发挥了资源互补优势,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规律,贸易结构也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充分印证。其次,中俄贸易也存在广泛使用贸易壁垒、缺乏公平贸易环境等与WTO规则相悖的做法,正是这些不规范的做法催生了中俄贸易摩擦频繁、灰色清关屡禁不止等问题。最后,对中俄贸易与WTO规则的矛盾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俄贸易中广泛使用新型贸易壁垒是矛盾性的重要体现,并从直接原因、理论原因、现实原因和根本原因四个方面探讨了矛盾性的成因。通过上述分析,明确了无WTO规则约束下的中俄贸易发展与WTO存在的差距,指出了未来在WTO框架下中俄双方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尽快调整中俄经贸关系,灵活运用WTO规则,减少俄罗斯入世之初调整期对中俄贸易产生的负面影响,尽快寻找一条适合中俄贸易的发展之路。
二、关于入世后中外资银行间合作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入世后中外资银行间合作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银行业国际同业合作国内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银行业国际合作研究的发展回顾 |
(一)改革开放后———起始阶段 |
(二)加入世贸组织后———合作提升阶段 |
(三)2008年金融危机后———合作缓慢阶段 |
(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合作增强阶段 |
二、银行业同业合作的研究内容 |
(一)银行业同业合作的理论研究 |
1. 关于银行业同业合作 |
2. 关于银银合作 |
3. 关于银行业一体化 |
(二)我国银行业国际同业合作的热点问题研究 |
1. 银行业国际监管合作 |
2. 银行业国际合作模式 |
(三)我国银行业国际同业合作的具体实践研究 |
1. 中国与东盟银行业合作 |
2.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银行业合作 |
三、银行业国际同业合作研究展望 |
(一)实证分析方面 |
(二)竞合关系平衡 |
(三)具体业务合作 |
(四)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利用 |
(2)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3)韩国K银行哈尔滨分行经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 |
1.2.2 发展中的问题 |
1.2.3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策略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韩国K银行哈尔滨分行经营现状分析 |
2.1 概况 |
2.1.1 韩国K银行介绍 |
2.1.2 K银行中国区整体概况 |
2.1.3 K银行哈尔滨分行概况 |
2.2 K银行哈尔滨分行经营情况分析 |
2.2.1 组织结构 |
2.2.2 人员构成 |
2.2.3 主要金融产品 |
2.2.4 市场情况 |
2.2.5 财务状况 |
2.3 K银行哈尔滨分行存在问题分析 |
2.3.1 高管层结构偏向韩国化 |
2.3.2 人才流失严重 |
2.3.3 受资产规模和网点规模限制大 |
2.3.4 缺乏金融创新且业务结构单一 |
2.3.5 客户群体过于向韩企集中 |
2.3.6 风险管控流于形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K银行哈尔滨分行环境分析及经营对策研究 |
3.1 内部环境分析 |
3.1.1 K银行哈尔滨分行内部环境优势分析 |
3.1.2 K银行哈尔滨分行内部环境劣势分析 |
3.2 外部环境分析 |
3.2.1 K银行哈尔滨分行宏观环境分析 |
3.2.2 K银行哈尔滨分行发展面临的机遇 |
3.2.3 K银行哈尔滨分行发展面临的挑战 |
3.3 K银行哈尔滨分行发展目标 |
3.4 K银行哈尔滨分行经营问题的解决办法 |
3.4.1 确立本土化目标并加快适应中国市场 |
3.4.2 丰富金融产品种类 |
3.4.3 坚持新客户开发与老客户维护 |
3.4.4 加强制度及业务流程风险管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K银行哈尔滨分行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4.1 组织结构保障 |
4.2 人力资源保障 |
4.2.1 有效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管理 |
4.2.2 加强培训管理 |
4.3 管理制度保障 |
4.3.1 业务管理层面制度制定 |
4.3.2 员工管理层面制度制定 |
4.4 合作创新保障 |
4.4.1 同业合作及银企合作 |
4.4.2 产品创新及互联网金融 |
4.5 财务及预算保障 |
4.5.1 财务资源保障 |
4.5.2 加大营销经费配置 |
4.5.3 强化预算保障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4)新形势下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学者的研究 |
1.3.2 国外学者的研究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4.1 结构安排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
2.1.1 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 |
2.1.2 新贸易理论 |
2.2 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
2.2.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2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3 地缘经济理论 |
2.4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2.4.1 自由贸易区理论 |
2.4.2 关税同盟理论 |
2.4.3 共同市场理论 |
2.4.4 经济联盟 |
2.4.5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
3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进程与特点 |
3.1 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进程 |
3.2 贸易合作状况 |
3.2.1 货物贸易合作 |
3.2.2 服务贸易合作 |
3.2.3 贸易结构 |
3.3 投资合作的进展 |
3.4 两国经贸合作的特点 |
3.4.1 经贸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 |
3.4.2 政府主导并带动大项目合作 |
3.4.3 双方投资合作发展缓慢 |
3.4.4 两国边境贸易发展较快 |
3.4.5 "省州结对合作"助推中俄地区经济合作 |
4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主要领域及发展特点 |
4.1 能源合作成效显着 |
4.1.1 石油合作 |
4.1.2 天然气合作 |
4.2 金融合作日益深化 |
4.3 科技合作潜力巨大 |
4.3.1 科技合作机制 |
4.3.2 科技合作状况 |
4.4 农林业合作前景广阔 |
4.4.1 农业合作状况 |
4.4.2 农业贸易与投资 |
4.4.3 林业合作发展状况 |
4.5 旅游合作前景看好 |
4.6 交通与物流合作发展迅速 |
5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与新挑战 |
5.1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的对接合作 |
5.1.1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
5.1.2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 |
5.1.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的对接 |
5.2 俄罗斯"入世"与中俄经贸合作发展 |
5.2.1 俄罗斯"入世"进程 |
5.2.2 俄罗斯"入世"的主要承诺 |
5.2.3 俄罗斯"入世"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 |
5.3 俄罗斯经济"向东看"与中国的新机遇 |
5.3.1 西方经济制裁的影响 |
5.3.2 俄罗斯经济"向东看"战略为中国带来了新机遇 |
5.4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下的经贸合作 |
5.4.1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 |
5.4.2 "欧亚经济联盟" |
5.4.3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合作 |
6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
6.1 助推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的有利因素 |
6.1.1 良好政治关系奠定了双方经贸合作的基础 |
6.1.2 两国高层的高度重视是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发展的关键 |
6.1.3 经贸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保障 |
6.1.4 互补性较强的经贸合作有利于提升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 |
6.1.5 地缘优势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
6.2 阻碍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的不利因素 |
6.2.1 进出口商品结构问题 |
6.2.2 双方合作的体制机制尚须完善 |
6.2.3 俄罗斯政策法规多变 |
6.2.4 俄罗斯经济面临困局 |
6.2.5 中国商品的质量须进一步提升 |
6.2.6 "中国威胁论"带来负面影响 |
7 新形势下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
7.1 中俄经贸合作关系的未来走势 |
7.2 促进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对策措施 |
7.2.1 发挥市场机制在双方经贸合作中的作用 |
7.2.2 力促中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 |
7.2.3 加大中俄相互投资力度和规模 |
7.2.4 继续深化中俄金融合作 |
7.2.5 加强农业合作 |
7.2.6 加强能源合作 |
7.2.7 促进旅游合作 |
7.2.8 加强交通与物流合作 |
7.2.9 加强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合作 |
8 结论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服务贸易壁垒的测度与国际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服务贸易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服务贸易壁垒的概念与测算方法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服务贸易壁垒概述 |
第三节 服务贸易壁垒的测度方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视角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及服务业开放 |
第一节 多边贸易体制下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
第三节 GATS框架下中国服务业的开放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服务贸易壁垒的总体评估与国际比较:关税等值的测度 |
第一节 服务贸易壁垒测度的关税等值法 |
第二节 引力模型在关税等值测度中的运用 |
第三节 中国服务贸易壁垒关税等值的测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服务贸易壁垒的部门评估:以银行业为例 |
第一节 金融服务贸易的范围与提供方式 |
第二节 银行业服务贸易与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 |
第三节 银行服务贸易壁垒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四节 对我国银行服务贸易壁垒的测度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服务贸易壁垒的削减与服务贸易自由化 |
第一节 服务贸易壁垒的经济影响 |
第二节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收益 |
第三节 中国单边服务贸易自由化 |
第四节 中国参与的多边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二节 进一步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金融开放水平和银行开放水平的研究 |
一、 金融开放水平的研究 |
二、 银行业开放水平的研究 |
三、 文献评述 |
第二节 关于银行竞争力的研究 |
第三节 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影响的文献综述 |
一、 银行业跨国经营的理论综述 |
二、 银行业对外开放对银行业影响的研究 |
三、 银行对内开放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四节 文献总评 |
第三章 中国银行业开放水平的研究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开放水平的概念界定及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
一、 商业银行开放水平的概念界定 |
二、 商业银行开放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公式的建立 |
第二节 银行业开放官方承诺水平的测度 |
一、 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的演进 |
二、 中国商业银行官方承诺开放水平的测量-纵向分析 |
三、 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的国际比较—横向分析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的现实开放水平的测度 |
一、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银行业现实开放水平的测度 |
二、 中国银行走出去的银行业现实开放水平的测度 |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和现实开放水平的比较及分析 |
一、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水平的比较—基于官方承诺视角 |
二、 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对内开放水平的比较—基于现实法则 |
三、 中国银行业开放官方承诺水平和现实水平的比较 |
四、 结论 |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概念界定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二、 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评价方法选择 |
一、 研究方法简介 |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数据的搜集和研究角度的界定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纵向分析 |
一、 中国 5 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测度 |
二、 中国七家全国性中小银行竞争力的测度 |
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横向分析 |
一、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横向比较 |
二、 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比较 |
第五节 结论 |
第五章 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机理研究 |
第一节 银行业开放对东道国和母国银行业影响的数理模型构建 |
第二节 外资银行和本土银行优势对比 |
一、 外资银行的优势 |
二、 中国银行业的主场优势 |
三、 中国银行业的客场优势 |
第三节 银行业对外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
一、 溢出效应 |
二、 竞争效应 |
三、 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的现实表现 |
第四节 银行业对内开放对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
一、 学习效应 |
二、 规模经济效应 |
三、 市场扩张效应 |
四、 上述效应在中国的现实表现 |
第五节 结论 |
第六章 银行业开放对中国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分析模型的建立 |
一、 模型的总体设计 |
二、 变量选取的理论基础 |
三、 计量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面板数据模型的建模检验 |
一、 单位根检验 |
二、 协整检验 |
三、 模型设定检验 |
第三节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第四节 结论 |
第七章 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发挥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正面效应 |
一、 溢出效应的发挥 |
二、 加强对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监管,注重安全性和稳定性 |
第二节 发挥银行业对内开放的正面效应 |
一、 学习效应的发挥 |
二、 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 |
三、 市场扩张效应的发挥 |
第三节 银行业合理开放与提升银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一、 银行业合理对外开放的建议 |
二、 银行业合理对内开放的建议 |
三、 提升中国银行竞争力的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从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看在华外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以渣打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外资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
1.1.2 外资银行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受到诸多限制 |
1.1.3 外资银行的政府、监管、同业关系亟待加强 |
1.1.4 渣打(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理论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
2.1 儒家、道家、兵家思想与东方管理哲学 |
2.1.1 儒家的管理思想 |
2.1.2 道家的管理思想 |
2.1.3 兵家的管理思想 |
2.1.4 东方管理哲学 |
2.2 战略管理的常用工具 |
2.3 本章小结 3 外资在华银行竞争力分析——以渣打银行为例 |
3.1 企业简介 |
3.1.1 集团简介 |
3.1.2 渣打银行在中国 |
3.2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外资银行SWOT分析 |
3.3.1 内部优势分析 |
3.3.2 内部劣势分析 |
3.3.3 外部机遇分析 |
3.3.4 外部威胁分析 |
3.4 识别竞争对手 |
3.4.1 竞争格局分析 |
3.4.2 竞争重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4 渣打(中国)的战略框架 |
4.1 战略问题总结 |
4.2 渣打(中国)的战略表述 |
4.2.1 战略表述 |
4.2.2 渣打(中国)的愿景 |
4.2.3 渣打(中国)的公司使命 |
4.2.4 渣打(中国)的战略目标 |
4.2.5 渣打(中国)的竞争基础 |
4.3 本章小结 5 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的体现 |
5.1 三国简介 |
5.2 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 |
5.2.1 人道行为——管理哲学 |
5.2.2 人才行为——人才管理 |
5.2.3 人心行为——管理心理 |
5.2.4 人缘行为——管理沟通 |
5.2.5 人谋行为——谋略管理 |
5.2.6 和谐 |
5.3 本章小结 6 借鉴三国中的东方哲学,指导渣打策略实施 |
6.1 明晰东方管理哲学的两大主线 |
6.1.1 管理者加强自身修养,体现“仁、威、信、勤” |
6.1.2 领导者努力“悟道、顺道”,实现与时俱进 |
6.2 以人为本,知人、用人、励人、容人 |
6.2.1 识人、知人——人才吸引本土化 |
6.2.2 用人、励人——人才运用要到位 |
6.3 以赏罚为手段,完善激励机制 |
6.3.1 、建立全面、有效的激励机制 |
6.3.2 注意赏罚分明 |
6.4 以“缘”为纽带,做好管理沟通 |
6.4.1 亲缘 |
6.4.2 地缘 |
6.4.3 文缘 |
6.5 运用“谋、筹、术、器”,提高核心竞争力 |
6.5.1 谋:把握未来方向,建立战略合作联盟 |
6.5.2 筹:化敌为友,差异化竞争 |
6.5.3 术:发挥创新优势 |
6.5.4 器:用科技武装团队 |
6.6 “情、理、法”结合,实现权变管理 |
6.7 渣打(中国)战略实施的三个手段 |
6.7.1 本土化 |
6.7.2 差异化 |
6.7.3 战略联盟 |
6.8 本章小结 7 结束语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本文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
(8)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问题研究 ——基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相关概念及假定 |
1.2.2 国内外关于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理论基础 |
2.1 经济全球化理论 |
2.1.1 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
2.1.2 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
2.2 金融全球化理论 |
2.2.1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
2.2.2 麦金农和肖以后的金融自由化理论 |
2.3 银行业对外开放理论 |
2.3.1 外资银行跨国经营假说 |
2.3.2 东道国对外开放银行业假说 |
2.4 对经济全球化及对外开放理论的评价 |
2.4.1 全球化及开放理论的作用及缺陷 |
2.4.2 全球化及对外开放理论发展探索 |
2.5 银行业战略合作理论 |
2.5.1 战略管理理论 |
2.5.2 合作竞争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动机--效应分析 |
3.1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动机分析:外资银行视角 |
3.1.1 国际股权合作的内部动机分析 |
3.1.2 国际股权合作的外部动机分析 |
3.2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动机分析:东道国银行视角 |
3.2.1 主动开放:小规模金融体系难以提供全面服务 |
3.2.2 被动开放:转轨重组、私有化重组和危机重组的选择 |
3.3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治理效应分析 |
3.3.1 国际股权合作对东道国银行公司治理影响 |
3.3.2 外资银行参股与东道国银行治理效应的实证 |
3.4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公司绩效分析 |
3.4.1 银行绩效概念与衡量 |
3.4.2 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绩效的影响 |
3.4.3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 |
3.5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安全效应分析 |
3.5.1 金融安全与银行安全概念 |
3.5.2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安全的影响 |
3.5.3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安全影响的实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银行业股权合作的实践考察及经验借鉴 |
4.1 国际银行业股权合作的总体特征 |
4.2 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股权合作 |
4.2.1 美国银行业股权合作 |
4.2.2 欧洲地区银行业股权合作 |
4.2.3 日本银行业股权合作 |
4.2.4 发达国家银行业股权合作的经验借鉴 |
4.3 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体银行业股权合作 |
4.3.1 拉丁美洲国家银行业股权合作 |
4.3.2 中东欧转型经济国家银行业股权合作 |
4.3.3 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体银行业股权合作经验借鉴 |
4.4 国际银行业股权合作的主要模式总结 |
4.4.1 金融霸权型模式 |
4.4.2 追求效率型模式 |
4.4.3 危机救助型模式 |
4.4.4 结构调整型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旳实践及效果评估——基于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分析 |
5.1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背景与现状 |
5.1.1 国有商业银行引资背景 |
5.1.2 国有商业银行引资历程 |
5.2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主要争论及评述 |
5.2.1 主要争论 |
5.2.2 简要评述 |
5.3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短期效应分析 |
5.3.1 提高资本充足率,达到“引资”目的 |
5.3.2 优化股权结构,建立“引制”框架 |
5.3.3 引进管理经验和信贷文化,逐步实现“引智”目的 |
5.4 固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公司治理效应评估 |
5.4.1 评估指标的确定及样本数据来源 |
5.4.2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绩效的实证分析 |
5.5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
5.5.1 战略引资成本 |
5.5.2 战略引资收益 |
5.5.3 战略引资的成本收益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问题分析 |
6.1 关于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股份的问题 |
6.1.1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情况回顾 |
6.1.2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对我国金融业的冲击与影响 |
6.1.3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的外部原因与内在动机 |
6.1.4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原因的深层次分析 |
6.2 关于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的问题 |
6.2.1 国家相对控股的必要性分析 |
6.2.2 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的必要元素 |
6.2.3 如何让境外战略投资者更“安定” |
6.3.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的问题 |
6.3.1 公司估值的主要方法 |
6.3.2 国有商业银行股权“贱卖论”起因及相关论点 |
6.3.3 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的模型选择 |
6.3.4 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的合理性分析 |
6.4 关于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安全预警问题 |
6.4.1 股权合作安全预警研究的必要性及相关文献评述 |
6.4.2 外资参股银行安全预警体系构建 |
6.4.3 外资参股银行安全预警综合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战略选择及监管建议 |
7.1 制定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战略框架 |
7.1.1 短期战略框架 |
7.1.2 长期战略框架 |
7.2 坚持深化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战略改革 |
7.2.1 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7.2.2 在国家控股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 |
7.2.3 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 |
7.2.4 进一步加大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力度 |
7.3 实施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全面、动态监管战略 |
7.3.1 确立以促进银行业安全为核心的外资银行监管框架 |
7.3.2 实施全面监管,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
7.3.3 实施动态监管,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s |
导言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概述 |
第一节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概念 |
一、“市场准入”的含义及其相关表述 |
二、“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含义 |
第二节 东道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必要性 |
一、银行国际化经营要求东道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进行监管 |
二、银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东道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进行监管 |
三、从法理上分析东道国构建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第三节 东道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立法原则 |
一、外资银行市场准入中的国民待遇原则 |
二、外资银行市场准入中的对等互惠原则 |
三、外资银行市场准入中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
四、外资银行市场准入中的保护主义原则 |
五、我国的立法原则选择和对策 |
第二章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国际规则 |
第一节 WTO 推行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制度安排 |
一、《服务贸易总协定》 |
二、《金融服务附件》 |
三、《关于金融服务承诺的谅解》 |
四、《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分析 |
一、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市场准入承诺 |
二、我国入世协议中银行业服务减让承诺 |
三、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的承诺水平 |
四、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
第三章 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法制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法律依据 |
一、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制发展历程 |
二、我国现行外资银行准入监管的法律体系 |
第二节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现行法律约束 |
一、对外资银行准入形式的要求 |
二、对外资银行资本金的要求 |
三、对外资银行准入条件的要求 |
四、对外资银行的股东的要求 |
五、对外资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的要求 |
六、对外资银行管理人员的要求 |
第三节 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法制的特征 |
一、积极履行入世的金融承诺 |
二、银行业逐步开放与金融体制改革协调进行 |
三、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立法上的“法人导向” |
四、坚持并深化审慎监管的原则 |
第四章 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
第一节 我国现行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局限性之分析 |
一、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制体例上存在不足 |
二、在准入形式和总资产规定上不够完善 |
三、业务范围规定上尚有欠缺 |
四、对于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申请与批准程序规定存在瑕疵 |
五、与母国的监管合作的法律机制有待完善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考 |
一、明确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目标 |
二、确立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立法依据 |
三、完善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
参考文献 |
相关法律法规目录汇览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WTO框架下中俄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论文研究目的 |
二、论文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概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
一、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 |
二、列宁的国际贸易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理论 |
一、绝对优势理论 |
二、比较优势理论 |
三、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 |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 |
五、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
六、贸易互惠理论 |
七、WTO 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三节 国内经济学家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 |
一、超绝对利益理论 |
二、新兴古典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无WTO 规则约束的中俄贸易状况分析 |
第一节 中俄贸易规模分析 |
一、中俄贸易规模纵向比较 |
二、中俄贸易规模横向比较 |
三、中俄贸易规模变化的特点 |
第二节 中俄贸易结构分析 |
一、中俄主要贸易商品分类 |
二、中俄贸易结构的特点 |
第三节 中俄贸易的贸易摩擦 |
一、日益频繁的中俄贸易摩擦 |
二、屡禁不止的中俄灰色清关 |
第四节 中俄边境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
一、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历程 |
二、中俄边境贸易的特点 |
三、中俄边境贸易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俄贸易的WTO 规则分析 |
第一节 中俄贸易与WTO 规则的相符性 |
一、自由贸易理论指导了WTO 规则的制定 |
二、中俄贸易与经济增长互动发展 |
三、中俄贸易互补性与比较优势理论 |
第二节 中俄贸易与WTO 规则的相悖性 |
一、公平贸易论与WTO 规则 |
二、中俄贸易摩擦的WTO 规则分析 |
三、中俄贸易灰色清关的WTO 规则分析 |
四、中俄边贸结算体系的WTO 规则分析 |
第三节 中俄贸易与WTO 规则的矛盾性 |
一、中俄贸易与WTO 规则矛盾性的表现 |
二、中俄贸易与WTO 规则矛盾性的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TO 框架下中俄贸易发展的机遇及挑战 |
第一节 俄罗斯入世的必然性及意义 |
一、俄罗斯入世是历史的必然 |
二、俄罗斯入世的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 |
第二节 WTO 框架下中俄贸易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
一、关税壁垒情况改善 |
二、非关税壁垒情况改善 |
三、贸易方式趋于规范 |
四、贸易市场更加广阔 |
五、解决贸易纠纷有章可循 |
六、优化中俄贸易结构 |
第三节 WTO 框架下中俄边境贸易面临新发展 |
一、边境贸易的发展符合WTO 的宗旨 |
二、WTO 例外条款为中俄边贸发展提供机遇 |
三、WTO 框架下中俄边贸环境改善 |
四、WTO 框架下中俄边贸合作快速升级 |
第四节 WTO 框架下中俄贸易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
一、如何顺利渡过WTO 框架下的磨合期 |
二、如何积极应对俄罗斯过渡期内的挑战 |
三、中方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
四、俄方对进口产品的检验检疫标准更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TO 框架下发展中俄贸易的思考 |
第一节 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中俄贸易 |
一、WTO 框架下中俄双方应按经济规律办事 |
二、中俄双方应正确认识中俄贸易 |
第二节 抓住机遇促进中俄贸易全面升级 |
一、降低贸易壁垒打造公平贸易环境 |
二、提高市场准入扩大中俄贸易范围 |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中俄贸易协调机制 |
四、提高产品质量树立中国产品新形象 |
第三节 规范边贸加快中俄自由贸易区建设 |
一、规范边境贸易提升边贸层次 |
二、畅通结算渠道突破边贸瓶颈 |
三、发挥边贸作用促进自由贸易区建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关于入世后中外资银行间合作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银行业国际同业合作国内研究综述[J]. 谢翠,周华敏.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12)
- [2]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3]韩国K银行哈尔滨分行经营策略研究[D]. 贾思维.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4]新形势下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研究[D]. 陈泊昊.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5]中国服务贸易壁垒的测度与国际比较[D]. 从连. 南开大学, 2014(04)
- [6]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 宋翠玲. 苏州大学, 2013(11)
- [7]从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看在华外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以渣打银行为例[D]. 夏奕奕. 复旦大学, 2012(07)
- [8]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问题研究 ——基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视角[D]. 夏既明.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9]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公历. 华东政法大学, 2011(12)
- [10]WTO框架下中俄贸易发展研究[D]. 曹文君. 黑龙江大学, 2011(06)
标签: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 外资银行论文; 银行监管论文; 哈尔滨银行论文; 贸易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