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井口安全截断系统在大天池气田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温庆,张理,占天慧,刘姿伶[1](2021)在《开发中后期气田地面集输系统调整优化模式与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近60年的建设发展和近10年来老气田地面系统调整优化的经验,围绕"充分利用井口压能、充分利用已建能力",以气井压力变化为基础,总结了地面系统在气田开发中后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相应的调整思路。并通过不同阶段优化调整对策的分析,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不同阶段的地面集输工艺调整优化模式。(1)在气田稳产期末,实施气田内部老井增压和新老井高低压分输,保障气田稳产;(2)在气田递减期,富余装置采取关停并转和优化调配,提升负荷率,管网实施整体降压,节省能耗;(3)在低压小产期,进行增压机组工况改造、管网统筹协调以及低压气就近销售,减少低压低产井能耗,从而尽可能提高气田采收率。通过地面集输系统的整体分析和统筹调整,实现了地面集输系统优化改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从应用效果看,该调整优化模式具有普遍适用性,可指导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气田地面系统优化,降低生产综合成本,对提质增效具有现实意义。
付和银[2](2019)在《页岩气井场安全控制系统可靠性测试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页岩气井口频繁变化的工况及井物流参数,使得井场安全控制系统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压力检测元件精确度下降、设定值不准确、系统灵敏性变差等一系列问题。为保证安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测试与分析,以实现页岩气井场的安全、高效生产。本文对页岩气井场安全控制系统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搭建井场安全控制系统可靠性测试平台,依托PS1页岩气井场完成了研究成果的现场应用。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调研国内外页岩气井场安全控制系统、相关测试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应用现状,收集PS1井场工艺、设备运行参数及控制系统基础资料。(2)研究页岩气井场安全控制系统可靠性测试方法,提出了井口高、低压截断系统和出站紧急截断系统可靠性测试流程,完成截断系统实际关断值、响应时间以及关断时间的测试,评估安全控制系统的灵敏度与可靠性、联锁功能有效性。(3)进行页岩气井场安全控制系统可靠性测试平台设计,提出测试平台的总体构架。设计以伺服阀控制系统为中心的高、低压输出测试单元,控制调整高、低压模拟信号输出。进行变斜率压力输出测试单元设计,控制核心采用三环伺服控制系统,反馈调节压力按照定斜率输出模拟信号。完成由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终端组成的时间检测单元设计。(4)依托搭建的页岩气井场安全控制系统可靠性测试平台,测试、分析PS1页岩气井场井口高、低压截断系统可靠性,推荐合理的截断参数设定值,提出了液压阀出口设快排阀、增大液压回路管径、更换液压油等3项改进井场安全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5)测试了 PS1井场出站紧急截断阀实际关断值、响应时间以及关断时间,分析了出站紧急截断系统在不同压降速率设定阈值下的可靠性,评估了截断阀压降速率联锁功能的有效性。(6)建立页岩气井场泄漏模型,分析管道泄漏孔径大小、泄漏点位置、运行压力对出站紧急截断阀压力降的影响,形成一般性的截断阀压降速率阈值设定方法,推荐了PS1井场出站截断阀压降速率设定阈值。(7)遵循相关测试规范、标准的要求,编制《页岩气井场安全控制系统可靠性测试规程》,包括需要完成的测试内容、推荐的测试平台、采用的测试方法以及形成的测试报告等内容。
唐成瑞[3](2019)在《X作业区生产调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大力推进和实施石油行业“两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融合建设,中石油集团公司和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也相继提出了油气田数字化建设目标,其中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下辖作业区数字化生产管理全覆盖,而X作业区由于在前期信息化建设中投入不足,导致目前作业区内信息化生产水平整体较落后。因此,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油气田生产调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现状基础上,对X作业区天然气生产调度管理信息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生产调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和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全程跟踪,对X作业区生产调度信息化系统改造建设项目进行了详细设计与实施,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对X作业区天然气生产调度管理基本流程和作业区生产调度管理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X作业区对天然气生产调度管理业务信息化需求,对X作业区生产调度管理信息化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进行了分解与整合;(2)根据X作业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和作业区天然气生产调度管理流程中对信息化功能需求,确定了作业区信息化建设范围、建设内容和具体场站、中心站和区域中心的建设方案,通过对作业区通信网络建设,数据存储建设,场站/井改造,生产信息实时监控系统和区域控制中心建设,实现了对作业区场站/井生产数据自动化采集,重点数据实时检测,生产现场实时监控,非法入侵自动报警,远程截断控制,区域控制中心集中调度管理等,大幅提升作业区生产调度信息化范围和信息化程度;(3)基于项目管理角度从项目使用技术和项目管理两方面对作业区天然气生产调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实施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根据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了应对措施,确保作业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4)对X作业区生产调度管理信息化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后的应用效益进行了详细评估,通过本次信息化建设后,X作业区内所有生产场站/井已配备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了数字化生产全覆盖;新建成的区域控制中心RCC可实时监控生产现场,具有自动预警和报警功能,提高了作业区安全生产能力;新部署的生产信息实时监控系统拥有数据聚合和智能分析功能,可为作业区生产调度管理策略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保证调度策略的正确性和时效性。
魏亚荣[4](2019)在《页岩气集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及风险评价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保证集输管道安全运行对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相比于常规天然气集输管道,页岩气集输管道运行压力衰减很快,导致页岩气集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结果随时间变化较快,常规天然气集输管道定期进行高后果区复核的办法对该特点适应性较差。管道内含砂量较高,使其冲蚀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比常规天然管道高很多,常规天然气管道冲蚀风险事件的失效数据不能直接应用到页岩气集输管道中。此外,页岩气集输管道运行工况的改变,又使得其失效概率随时间不断变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制定了高后果区再识别预警机制,形成了页岩气集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方案。引入了贝叶斯网络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管道冲蚀磨损规律进行研究,制定了冲蚀风险事件的修正因子,形成了页岩气集输管道失效概率计算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运行压力与高后果区潜在影响半径的关系,在常规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的基础上,增加了管道高后果区再识别预警机制,形成了页岩气集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方案。该预警机制可以根据页岩气集输管道运行压力的变化,自动给出高后果区再识别的时间,动态调整再识别周期,避免了传统再识别方法定期复核产生的弊端,提高了识别效率,节约了管理成本。(2)建立了页岩气集输管道失效概率计算模型。根据页岩气集输管道的运行工况和气质组分特征,制定了管道风险因素体系,并利用失效数据库和专家评估的方法,获得风险事件的基础失效概率;针对页岩气集输管道含砂、含水导致的冲蚀磨损问题,以弯管为研究对象,利用RNG κ-ε模型、PDM模型等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得到冲蚀磨损速率与砂岩粒径、砂岩质量流量以及砂岩入口流速之间关系;基于冲蚀磨损规律,结合页岩气集输管道与常规天然气集输管道在砂岩粒径、砂岩质量流量以及砂岩入口流速这三个参数间比例关系,得到页岩气集输管道冲蚀事件的修正因子;利用修正因子对基础失效数据进行修正,得到页岩气集输管道冲蚀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最终利用贝叶斯网络算法,计算页岩气集输管道失效概率。该计算模型可以根据页岩气集输管道运行工况的变化,动态调整冲蚀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为页岩气集输管道失效概率计算与更新提供了技术支撑。(3)建立了页岩气集输管道失效后果计算模型。研究管道失效机理与后果类型,绘制管道失效后果事件树;基于对页岩气集输管道泄漏过程、火灾和爆炸过程的分析,建立了页岩气集输管道泄漏模型,火灾模型和爆炸模型;利用三种模型可以计算管道失效后气体的泄漏质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范围和伤亡数量,为管道的风险评价奠定基础。(4)确定了页岩气集输管道风险评价方法。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将页岩气集输管道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分别划分5个等级,制定5×5风险评价矩阵;利用评价矩阵,管理人员可以快速确定风险事故的等级以及风险是否可接受,为风险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刘明堃[5](2017)在《长庆气田某区块二期地面工程集输工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长庆气田某区块二期工程采用多层系合采的开发方式,气井类型多样,压力递减规律不同,气井生产过程复杂,给地面集输工艺的确定带来困难。本课题针对区块开发方式和气井生产特征,汲取国内已建气田成熟地面集输工艺的经验,开展了天然气地面集输工艺技术和天然气处理工艺技术两部分内容的设计研究。在集输工艺技术研究过程中,通过技术分析、工艺优选、经济性对比、模拟计算等手段,确定了“气井初期节流、中期不节流、后期增压、井口按需注醇、单井气液测试分离轮换标定计量、气液混输、集气站中低压混合集气、集气站一地增压、处理厂集中处理”的主体地面集输工艺技术路线。研究采用的中低压混合压力级制大胆创新,适应性强;前期节流、后期增压生产工艺,满足气田全寿命开发需求;清管及分离工艺相结合,提高管线输送效率,保证气液分离效果;计量工艺的选取经济、实用,满足不同计量需求;增压工艺符合生产要求,压缩机选型经济合理,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在处理工艺技术研究过程中,结合气田原料天然气H2S、CO2含量满足商品气要求,而水、烃露点不满足要求的实际,综合考虑原料气压力、温度条件,通过多种脱水脱烃工艺研究分析、对比优选,确定了丙烷制冷、低温分离的天然处理厂核心脱水脱烃工艺,该工艺应用成熟可靠、流程短、操作弹性宽、安全环保,非常适合本项目原料气无可利用的压差并需要同时控制水、烃露点的处理需求。同时针对处理厂辅助生产工艺展开了研究,确定了集配气、凝析油脱气、甲醇回收等主要辅助工艺。研究形成的地面集输工艺技术能够科学合理的指导该区块二期地面工程整个生产过程的建设,也为其他类似开发方式的气田地面集输工艺确定提供了借鉴。
李东旺,寇苗苗,刘书炳,陈烨,杨洋,项文钦,杨帆[6](2016)在《ZD-50/25E型井口电磁阀控制系统现状分析及优化》文中提出井口电磁阀控制系统的稳定可靠是气田安全生产的保障。现场应用表明,基于电-气工作原理的ZD-50/25E型井口电磁阀安全控制系统故障多源于机械和电路部分,为了从本质上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需对现有的电磁阀安全控制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和优化。本文分析了苏里格气田ZD-50/25E型井口电磁阀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针对系统部分现状,从系统架构、安装接线、运行环境等因素,提出了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机械部分和电路部分的优化方案和整改建议。卸荷孔与外界大气阻隔、提高电磁头工作电流,采用改进型高度集成化的自动化架构等研究成果可为苏里格气田井口安全控制系统优化改造和井口保护装置的后续设备采购提供参考依据。
张奎,周文洪,钟国春,许耀中[7](2015)在《井口安全控制系统技术改造及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功能、组成、控制原理及使用情况,剖析了井口安全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的不适应性,提出了井口安全控制系统技术改造方案,对技术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田宝[8](2015)在《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苏X区块面临气井积液严重、气井携液能力弱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块气井产能,影响了区块的上产与稳产。本文研究的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是一种利用间歇开关井的方式积攒储层能量,进而通过推动油管内柱塞上下往复运动排出井筒积液进行天然气开发的排水采气方法。目前在该区块对若干产水气井进行了柱塞气举工艺试验,为检验工艺应用效果和适用条件,保证试验井能实现增产、稳产,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并扩大柱塞气举工艺的适用范围,有必要对工艺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柱塞气举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建立了其各个工作阶段的动态模型,并提出了柱塞运动方程的数值解法;根据动力学分析的成果,探讨了影响工艺效果的诸多因素,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确立了工艺应用条件;在先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块实际条件,对工艺的设备与配套装置进行了研究和选型,阐明了工艺的安装流程与施工步骤;继而利用气井动态分析方法对区块柱塞试验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详细阐述了典型试验井的应用情况和工作制度;同时为了扩大工艺的应用范围,发挥柱塞气举无人值守、自动控制的优势,建立了基于集气站的用于柱塞气举井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包括硬件配置、组态软件开发与通信系统设计,以实现柱塞气举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采集与远程紧急关断功能。通过本文对柱塞气举工艺的研究表明,该工艺具有排水效率高、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适合有一定储层能量和高气液比的产水气井,可根据研究成果在研究区块对该工艺进行推广使用。监控系统的建立能很好地发挥柱塞气举工艺自动运行的优势,将来可在研究区块进行现场调试与应用。
武玉贵[9](2013)在《井口安全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井下安全阀和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分别是井口安全系统的执行和控制机构,直接决定着井口安全系统的使用性能。目前国内的井下安全阀的研制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密封性差、结构复杂、通径较小等缺陷;与此同时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多为液压控制或气液混合控制,在长期的使用中存在引压不准确、动力源缺乏、元器件故障、压力检测元件灵敏性能差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在井下安全阀和井口控制系统设计上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先进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和三维建模工具,自主设计了一款可下入深度达1000米的井下安全阀。在该设计中,为井下安全阀内部添加了一种自平衡机构,为井下安全阀在超深井中控制管线的漏失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将传统的板型阀板重新设计为球形阀板,极大的减少了阀板所占据的空间,增加了安全阀的流通通径;将阀板与阀座的锥面密封改为球面密封,增加了密封面,提高了密封性能;利用有限元的瞬态分析理论,模拟阀板在打开时与中心管的撞击过程,提出了阀板在设计过程中强度校核的新方法。此外,文中还对现行的井口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在充分利用防爆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电液控制的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将电路控制引入到井口安全控制系统中,与液压控制相结合,设计出满足井口控制所需功能的液压控制回路和电路控制回路。之后根据系统的需要,在充分考虑系统抗爆性能的条件下,完成对控制回路中用到的各元件的选型和设计,最终建立三维模型,完成对控制系统的布局模拟。
赵娟,张奎,谭建,屈彦[10](2012)在《大天池构造带沙坪场气田SCADA系统应用效果分析》文中指出阐述了大天池构造带沙坪场气田SCADA系统的建设历程,从SCADA系统适应工艺需求实现生产过程的各项功能、数据采集高效和准确、自控回路稳定可靠、关键控制设备实现就地或远程控制、网络结构合理、自控仪表(设备)选型合理及外委维护成效明显等方面对大天池构造带沙坪场气田SCADA系统成功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从沙坪场气田SCADA系统设计、运行管理、维护、优化调整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井口安全截断系统在大天池气田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井口安全截断系统在大天池气田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开发中后期气田地面集输系统调整优化模式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面生产系统面临的问题 |
1.1 稳产期末气田稳产难度大 |
1.2 递减期气田装置负荷率和管网利用率低 |
1.3 低压小产期气田集输管网闲置率高 |
2 气田地面集输系统调整优化模式 |
2.1 针对稳产期末气田的调整优化模式 |
2.1.1 老井增压开采 |
2.1.2 新老井高低压分输 |
2.2 针对递减期气田的调整优化模式 |
2.2.1 整体降压 |
2.2.2 站场优化简化 |
2.3 针对低压小产期气田的调整优化模式 |
2.3.1 增压机适应性改造 |
2.3.2 管网统筹调整 |
2.3.3 低压气就地处理、就近销售 |
3 结论 |
(2)页岩气井场安全控制系统可靠性测试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井场安全仪表系统发展现状 |
1.2.2 井场安全控制系统特点及应用 |
1.2.3 控制系统相关测试方法及手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成果 |
第2章 页岩气井场安全控制系统构成及方法 |
2.1 井场安全控制系统构成 |
2.1.1 页岩气井场工艺流程 |
2.1.2 安全控制系统构成 |
2.2 PS1井口高、低压截断控制系统 |
2.2.1 截断控制系统构成 |
2.2.2 液压控制系统 |
2.2.3 紧急截断和火警截断 |
2.3 PS1出站紧急截断系统 |
2.3.1 紧急截断系统构成 |
2.3.2 紧急截断系统工作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页岩气井场可靠性测试平台设计与搭建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1.1 测试平台功能要求 |
3.1.2 测试平台总体构架 |
3.2 高、低压输出测试单元设计 |
3.2.1 测试单元设计思路 |
3.2.2 测试单元功能实现 |
3.2.3 测试单元硬件设计 |
3.3 变斜率压力输出测试单元设计 |
3.3.1 测试单元设计思路 |
3.3.2 测试单元功能实现 |
3.3.3 测试单元硬件设计 |
3.4 时间检测系统单元设计 |
3.4.1 检测单元设计思路 |
3.4.2 检测单元硬件设计 |
3.4.3 检测单元软件设计 |
3.4.4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
3.5 设计工程量 |
3.6 可靠性测试平台搭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井口高、低压截断系统可靠性测试与分析 |
4.1 井口高、低压截断系统可靠性测试方法研究 |
4.1.1 测试内容 |
4.1.2 测试方法 |
4.2 PS1井口高、低压截断系统测试分析 |
4.2.1 高压截断测试分析 |
4.2.2 低压截断测试分析 |
4.2.3 井口截断系统可靠性分析 |
4.3 提高PS1井场控制系统可靠性 |
4.3.1 阀门关断时间过长原因分析 |
4.3.2 提高控制系统可靠性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紧急截断系统可靠性测试与分析 |
5.1 紧急截断系统可靠性测试方法研究 |
5.1.1 测试内容 |
5.1.2 测试方法 |
5.2 PS1出站紧急截断系统可靠性测试分析 |
5.2.1 压降速率0.1MPa/min |
5.2.2 压降速率0.15MPa/min |
5.2.3 压降速率0.2MPa/min |
5.3 合理压降速率阈值设定方法研究 |
5.3.1 井场管道泄漏模型建立 |
5.3.2 井场管道泄漏模拟 |
5.3.3 泄漏对压降速率影响研究 |
5.3.4 压降速率阈值设定一般性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页岩气井场安全控制系统可靠性测试规程 |
6.1 范围 |
6.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6.3 术语和定义 |
6.4 测试内容 |
6.4.1 井口高、低压截断系统可靠性测试 |
6.4.2 出站紧急截断系统可靠性测试 |
6.5 测试平台 |
6.5.1 测试平台推荐 |
6.5.2 测试平台运行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 |
6.5.3 平台设计与搭建注意事项 |
6.6 测试方法 |
6.6.1 测试用具 |
6.6.2 测试平台搭建 |
6.6.3 测试前准备工作 |
6.6.4 井口截断系统可靠性测试方法 |
6.6.5 出站截断系统可靠性测试方法 |
6.6.6 可靠性分析判据 |
6.6.7 高、低压关断值设定方法 |
6.7 测试报告内容 |
6.7.1 井口截断系统可靠性测试报告 |
6.7.2 出站紧急截断系统测试报告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X作业区生产调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X作业区生产调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
2.1 X作业区基本概况 |
2.2 X作业区天然气生产调度管理现状 |
2.3 X作业区信息化建设现状 |
2.4 X作业区生产调度管理存在问题 |
2.4.1 生产数据自动化采集程度低 |
2.4.2 通信网络建设严重不足 |
2.4.3 场站/井安防能力较差 |
2.4.4 潜在安全隐患不可控 |
2.4.5 未建立区域控制中心 |
2.5 X作业区信息化建设功能需求的确定 |
2.6 本章总结 |
第3章 X作业区生产调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实施 |
3.1 信息化建设概述 |
3.2 X作业区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 |
3.3 集团公司与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信息系统架构分析 |
3.3.1 集团公司信息系统架构分析 |
3.3.2 西南油气田信息系统架构分析 |
3.3.3 西南油气田生产调度系统分析 |
3.4 X作业区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 |
3.4.1 X作业区信息化建设范围 |
3.4.2 X作业区信息化建设内容 |
3.5 X作业区信息化方案实施 |
3.5.1 通信网络方案实施 |
3.5.2 数据存储方案实施 |
3.5.3 场站/井改造方案实施 |
3.5.4 生产信息实时监控系统实施 |
3.5.5 区域控制中心建设方案实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X作业区生产调度管理信息化建设评估 |
4.1 信息化建设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
4.1.1 技术风险及应对措施 |
4.1.2 管理风险及应对措施 |
4.2 信息化系统应用效益评估 |
4.2.1 加快作业区信息化建设进程 |
4.2.2 提升生产调度管理效率 |
4.2.3 节约生产管理成本 |
4.2.4 提高安全生产能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页岩气集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及风险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页岩气集输管道 |
1.2.2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技术 |
1.2.3 风险评价方法 |
1.2.4 油气管道失效概率定量计算方法 |
1.2.5 油气管道失效后果定量计算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页岩气集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 |
2.1 页岩气集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需要解决的问题 |
2.2 页岩气集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方案 |
2.3 方案内容 |
2.3.1 方案说明 |
2.3.2 方案实施过程 |
2.4 实例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页岩气集输管道失效概率计算方法研究 |
3.1 页岩气气质组成及运行工况分析 |
3.2 页岩气集输管道失效概率计算方法确定 |
3.2.1 贝叶斯网络方法(BN) |
3.2.2 失效故障树分析方法(FTA) |
3.2.3 贝叶斯网络与失效故障树之间的联系 |
3.3 页岩气集输管道失效风险因素分析 |
3.3.1 失效原因统计分析 |
3.3.2 影响因素确定 |
3.3.3 页岩气集输管道失效原因及影响因素的补充与修正 |
3.4 页岩气集输管道失效概率计算模型建立 |
3.4.1 页岩气集输管道失效故障树 |
3.4.2 失效故障树向贝叶斯网络的转化 |
3.5 页岩气集输管道失效概率模型求解 |
3.5.1 风险事件基础失效数据 |
3.5.2 冲蚀失效的修正因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页岩气集输管道失效后果计算 |
4.1 页岩气集输管道失效后果研究范围 |
4.2 泄漏模型 |
4.2.1 页岩气集输管道泄漏过程特点分析 |
4.2.2 页岩气管道泄漏速率计算 |
4.2.3 页岩气集输管道泄漏后气体泄漏量的计算 |
4.3 蒸气云爆炸模型 |
4.3.1 页岩气集输管道蒸气云爆炸模型建立的依据 |
4.3.2 气体扩散模型建立 |
4.3.3 气体扩散浓度计算 |
4.3.4 人员伤亡和建构筑物破坏范围 |
4.4 火灾模型 |
4.4.1 火球模型 |
4.4.2 喷射火模型 |
4.4.3 闪火模型 |
4.4.4 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范围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页岩气集输管道风险评价 |
5.1 页岩气集输管道风险可接受原则 |
5.2 页岩气集输管道风险评价指标 |
5.2.1 个人风险 |
5.2.2 社会风险 |
5.2.3 财产风险 |
5.3 页岩气集输管道风险评价矩阵 |
5.3.1 失效概率等级划分 |
5.3.2 失效后果等级划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例应用 |
6.1 页岩气集输管道基础数据 |
6.2 管道失效概率计算 |
6.3 管道失效后果计算 |
6.4 页岩气集输管道风险计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 发表论文情况 |
2. 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A |
(5)长庆气田某区块二期地面工程集输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天然气集输的研究范围 |
1.2.2 国内典型气田采用的地面集输工艺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天然气集输工艺技术研究 |
2.1 气田开发基础性资料 |
2.1.1 气藏概述 |
2.1.2 井流物性质 |
2.1.3 开发方案 |
2.2 压力级制 |
2.2.1 压力级制方案优选 |
2.2.2 推荐压力级制 |
2.3 节流工艺 |
2.3.1 节流方案确定 |
2.3.2 防止水合物生成 |
2.4 清管工艺 |
2.4.1 采气管线清管工艺 |
2.4.2 集气管线清管工艺 |
2.4.3 清管设备选型 |
2.5 分离工艺 |
2.5.1 井场分离工艺 |
2.5.2 集气站分离工艺 |
2.6 计量工艺 |
2.6.1 井场计量 |
2.6.2 集气站计量 |
2.7 气液混输和气液分输方案比选 |
2.8 增压工艺 |
2.8.1 增压必要性 |
2.8.2 增压工艺计算 |
2.8.3 压缩机选型比较 |
2.9 站场工艺研究 |
2.9.1 井场工艺 |
2.9.2 集气站工艺 |
第三章 天然气处理工艺技术研究 |
3.1 原料气基础资料及产品要求 |
3.1.1 原料气源及流量 |
3.1.2 原料气组成 |
3.1.3 原料气物性参数 |
3.1.4 产品气要求 |
3.2 脱水脱烃工艺研究 |
3.2.1 成熟工艺简介 |
3.2.2 工艺方案优选 |
3.2.3 冷剂的选择 |
3.2.4 低温分离温度的确定 |
3.2.5 装置规模的确定 |
3.2.6 工艺流程设置 |
3.2.7 主要工艺设备 |
3.3 辅助工艺单元设置 |
3.3.1 集配气装置 |
3.3.2 凝析油脱气装置 |
3.3.3 甲醇回收装置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ZD-50/25E型井口电磁阀控制系统现状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ZD-50/25E型井口电磁阀运行概况 |
1.1 ZD-50/25E型井口电磁阀控制原理 |
2 ZD-50/25E型井口电磁阀工作原理 |
2.1 开阀工作原理 |
2.2 关阀工作原理 |
3 井口电磁阀现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1 远程开、关井阀体无动作 |
3.2 远程开阀长排气 |
3.3 远程关阀长排气 |
4 方案及解决措施 |
4.1 增加BOOST电路升压模块提高带负载能力 |
4.2 加装BOOST电路带负载能力实验数据分析 |
4.3 增大接头体套件的行程通道动作的灵活性 |
5 ZD-50/25E型井口电磁阀改造后效果评价 |
6 结论 |
(7)井口安全控制系统技术改造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井口安全控制系统组成及控制原理 |
2井口安全控制系统使用情况 |
3井口安全控制系统气田生产管理不适应性分析 |
3.1井口安全控制系统高压截断保护功能不适应现场生产实际的需要 |
3.2井口安全控制系统控制管路及器件受原料气腐蚀损坏,误关闭故障频发 |
3.3进口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及配件采购周期长、厂家现场服务不及时,气井安全生产得不到有效保障 |
4井口安全控制系统技术改造及效果分析 |
4.1取消井口安全控制系统的高导功能,增加压力联锁控制回路,并接入站控系统 |
4.2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动力气源由原料天然气改为氮气或净化气 |
4.3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国产化改造 |
5结论及建议 |
(8)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柱塞气举发展概况 |
1.2.2 SCADA系统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应用现状 |
1.2.3 研究区柱塞气举应用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柱塞气举工艺机理与动力学分析 |
2.1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原理与工作过程 |
2.1.1 工艺原理 |
2.1.2 工作过程 |
2.2 柱塞气举动态模型建立 |
2.2.1 柱塞上行阶段 |
2.2.2 续流生产阶段 |
2.2.3 柱塞下行阶段 |
2.2.4 关井复压阶段 |
2.3 动态模型求解 |
2.3.1 柱塞上行与下行过程微分方程求解 |
2.3.2 动态模型各参数求解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柱塞气举工艺影响因素与优化分析 |
3.1 工艺影响因素 |
3.2 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
3.3 工艺应用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柱塞气举工艺设备与配套装置研究 |
4.1 柱塞 |
4.1.1 柱塞类型 |
4.1.2 叶片式柱塞 |
4.2 地面设备及配套装置 |
4.2.1 防喷器总成 |
4.2.2 井口控制器及计量仪表 |
4.2.3 控制阀及配套装置 |
4.2.4 太阳能供电系统 |
4.3 井下设备 |
4.4 柱塞气举安装与施工工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苏X区块柱塞气举工艺试验分析 |
5.1 研究区概况及生产开发特征 |
5.2 气井产水分析 |
5.3 研究区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现状 |
5.4 柱塞气举工艺试验井生产情况综述 |
5.5 单井应用效果分析 |
5.5.1 柱塞气举试验井动态管理和分析方法 |
5.5.2 苏X-A井工艺应用效果分析 |
5.5.3 工作制度优化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柱塞气举井采气监控系统设计与开发 |
6.1 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6.2 采气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6.2.1 井口子系统 |
6.2.2 通信子系统 |
6.2.3 集气站子系统 |
6.3 采气监控系统软件开发 |
6.3.1 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6.3.2 监控系统软件开发过程 |
6.4 监控系统数据通信 |
6.4.1 数据传输流程 |
6.4.2 通信方式 |
6.4.3 驱动程序开发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井口安全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 |
第2章 井口安全系统的概况及问题分析 |
2.1 井下安全阀工作原理 |
2.2 国外安全阀的研究现状 |
2.3 国内井下安全阀的研究现状 |
2.4 井口安全控制系统主要功能及分类 |
2.5 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3章 井下安全阀整体方案设计 |
3.1 井下安全阀设计标准 |
3.2 井下安全阀设计指标 |
3.3 井下安全阀的基本结构 |
3.4 井下安全阀可实现的基本动作和功能 |
第4章 井下安全阀关键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
4.1 井下安全阀的关键结构 |
4.2 关键结构的设计 |
4.2.1 活塞缸的设计 |
4.2.2 活塞杆的设计 |
4.2.3 安全阀关闭压力的确定 |
4.2.4 弹簧的设计 |
4.2.5 扭簧的设计 |
4.2.6 阀板的设计 |
4.2.7 活塞杆上密封圈的设计 |
4.3 活塞杆密封圈的有限元分析 |
4.3.1 O 形圈有限元分析的背景 |
4.3.2 橡胶材料的本构模型 |
4.3.3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 |
4.3.4 模型及加载条件 |
4.3.5 初选 O 形密封圈尺寸的校核 |
4.3.6 O 形密封圈结构尺寸修正后的校核 |
4.4 阀板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4.4.1 阀板校核的基本思路 |
4.4.2 阀板与中心管撞击过程模型 |
4.5 井下安全阀各结构的三维模型和装配 |
第5章 安全阀控制系统设计 |
5.1 设计的思路和遵循的标准 |
5.2 设计的基本目标 |
5.3 电液控制井口控制系统原理设计 |
5.3.1 液压控制系统原理 |
5.3.2 电气控制系统原理 |
5.4 电路控制系统所需关键元器件的设计计算 |
5.4.1 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 |
5.4.2 关键元件的规格计算及选型 |
5.5 防爆控制柜的设计 |
5.6 电液控制井口安全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致谢 |
(10)大天池构造带沙坪场气田SCADA系统应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大天池构造带沙坪场气田SCADA系统自动化控制生产管理体系的建设 |
2 大天池构造带沙坪场气田SCADA系统自动化控制成功应用效果 |
5 结论和建议 |
四、井口安全截断系统在大天池气田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开发中后期气田地面集输系统调整优化模式与策略[J]. 温庆,张理,占天慧,刘姿伶.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03)
- [2]页岩气井场安全控制系统可靠性测试方法研究及应用[D]. 付和银.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3]X作业区生产调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D]. 唐成瑞.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页岩气集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及风险评价技术研究[D]. 魏亚荣.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5]长庆气田某区块二期地面工程集输工艺技术研究[D]. 刘明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6]ZD-50/25E型井口电磁阀控制系统现状分析及优化[J]. 李东旺,寇苗苗,刘书炳,陈烨,杨洋,项文钦,杨帆. 石油化工应用, 2016(07)
- [7]井口安全控制系统技术改造及效果分析[J]. 张奎,周文洪,钟国春,许耀中.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5(07)
- [8]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关键技术研究[D]. 田宝.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8)
- [9]井口安全系统设计与研究[D]. 武玉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10]大天池构造带沙坪场气田SCADA系统应用效果分析[J]. 赵娟,张奎,谭建,屈彦.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