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寰枢椎侧块固定与植骨融合的初步临床研究

后寰枢椎侧块固定与植骨融合的初步临床研究

一、后路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的临床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韩钊[1](2020)在《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文中认为脊柱的矢状位平衡能够使得人体以最小的能耗对抗重力,实现人体直立,维持平视。脊柱矢状位平衡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从头颅到骨盆,各节段彼此关联相互影响,任何一个节段的异常都将引起邻近节段的改变,从而影响脊柱矢状面的平衡。颈椎负责连接头颅和躯干,承担着头部的重量,是整个脊柱中运动范围最大的节段,一旦平衡被打破,会对其下位的脊柱序列乃至骨盆角度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保持颈椎矢状位平衡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虽然随着内固定技术的进展,外伤、发育畸形、炎症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寰枢椎不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通过后路融合术解决了,但是由于上颈椎融合后会导致下位椎体和间盘应力增加,退变加速,很容易引起矢状位失衡,严重者甚至出现颈椎后凸畸形,需要二次手术矫正。因此,颈椎矢状位平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所重视了。然而,由于脊柱,特别是颈椎的矢状位平衡的评估指标是比较纷杂的,颈椎前凸角,颈2-7Cobb角,颈椎倾斜角,胸廓入射角,胸1倾斜角(T1S)等等,都被认为可以用来评估颈椎矢状位平衡。其中,T1S由于角度相对恒定,被很多学者用来评估颈椎矢状位平衡。但是在颈椎保持矢状位平衡的过程中,寰枢椎融合角度与T1S有没有发挥作用,其对颈椎各节段的影响究竟有多重要,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研究目的:1、通过对健康志愿者X线及CT影像学资料的分析和测量,寻求不同评估方式在判断T1S与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上的差异及其内在相关联系。验证T1S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意义;2、通过人尸体颈椎标本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分析在不同T1S条件下,不同C1-2角度固定后对下位颈椎各节段的运动范围(ROM)和各椎间压力(IDP)的影响,寻找T1S、C1-2固定角度与ROM和IDP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变化的生物力学机制。3、通过临床病例随访研究验证寰枢椎融合角度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程度,分析不同T1S的患者在不同角度寰枢椎融合后下颈椎曲度的改变趋势,寻找针对不同T1S患者的最佳融合角度,以达到维持正常矢状面平衡,减少颈椎退变,提升术后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研究方法:1、由2名高年资脊柱外科医师对筛查后纳入的44名健康志愿者的中立位颈椎侧位X光片以及CT三维重建的C1-2 Cobb角、C2-4 Cobb角、C4-7 Cobb角、C2-7Cobb角、T1S等指标进行测量、记录。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测量结果,在两次测量之间间隔2周,采取随机分组,分别记录的方法,尽可能去除人为偏倚。通过统计学方法中相关系数(ICC)的计算,来分析同一人前后两次测量之间的复测信度(intra-observer ICC)及2人测量之间的观察者间信度(inter-observer ICC)。寻找并验证T1S和颈椎曲度之间的关系,并对CT测量结果与X线测量结果进行比对,探究其内在联系并验证其可信度。2、应用8具人体新鲜全颈椎尸体标本(C0-T1),建立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标本(内固定选择C1经后弓侧块螺钉+C2椎弓根螺钉),并改变标本T1S值及C1-C2固定角度,利用生物力学实验机及应变测量仪等设备,模拟颈椎三维运动,通过改变寰枢椎融合角度,选择不同的T1S,运用混杂测试模式检测颈椎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六种工况下椎间盘的应力变化及颈椎各椎体活动范围,以揭示寰枢椎融合后颈椎退变的机制,研究融合角度和T1S对于下位椎体活动范围、椎间盘应力变化的影响程度。3、回顾分析近年来因寰枢椎脱位而就诊于我院脊柱外科,并由同一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师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手术的52名患者的病例,收集其相关影像学资料,包括术前、术后、术后三个月直至最后一次随访时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并分析其C1-2 Cobb角,C2-4 Cobb角,C4-7 Cobb角,C2-7 Cobb角以及T1S角等参数,评估寰枢椎融合术后患者颈椎曲度的变化程度,验证T1S在颈椎矢状位平衡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1、颈椎生理性前凸是维持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基础。T1S作为评判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参数,对颈椎生理性前凸角度有直接的影响。颈椎的生理性前凸主要是由C1-2角度来决定的,但T1S并不能直接影响C1-2Cobb角;作为颈椎生理性前凸的主要组成部分,C2-7Cobb角受T1S影响非常大。T1S角度与C2-7Cobb角呈明显正相关(r=0.493,p=0.001)。且相对于C2-4Cobb角,C4-7Cobb角受T1S影响更直接一点(r=0.430,p=0.006)。无论是选择X线检查还是CT三维重建检查都不影响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评估,但是X线检查受到患者肩关节的阻挡,有时候无法清楚显示胸1椎体,临床评估受到限制。虽然CT测量结果相较X线为大(Cobb X=0.6384×Cobb CT+7.5663),但它可以清楚显示颈、胸椎的椎体边界,测量更加准确,是X线检查的良好替代方法。2、离体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显示,寰枢椎固定后,在前屈和后伸方向,T1S的大小以及C1-2的角度改变对下位颈椎影响不大。但是较大的T1S会引起C4-7节左右侧弯活动度明显降低,二者呈显着负相关(r=0.-967,P=0.007)。而在轴向旋转方向上,较大的T1S会引起C3-5节左右旋转活动度明显增大,二者呈显着正相关(r=0.981,P=0.007)。另一方面,寰枢椎固定后会引起下颈椎椎间盘压力加大。在前屈和后伸方向,各椎间盘压力都有明显增加,且增加的程度与T1S的大小呈显着正相关(r=0.998,P<0.000)。但是在侧屈和轴向旋转方向,固定后仅有C3-4椎间盘压力增加(p=0.017),其他节段增加不明显。而且不同的寰枢椎固定角度和T1S对椎间盘压力变化无影响。3、根据长达三年的随访,患者在寰枢椎融合术后,颈椎曲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T1S相对固定不变,可以作为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评估指标,T1S越大的患者往往下颈椎前凸的趋势更加明显。相较于C2-4 Cobb角,较大的T1S往往更容易引起C4-7 Cobb角的增大。由于C1-2 Cobb角与C2-7 Cobb角呈负相关性,因此越大的C1-2固定角通常会导致下位颈椎退变加速,甚至后凸畸形。对于较大T1S的患者,需要将寰枢椎固定呈一个相对前凸较小的角度(15-20°),而对于较小T1S的患者,寰枢椎尽量固定在前凸略大的角度(25°)左右,以此来维持颈椎的矢状位平衡,减缓颈椎的退变速度,尽可能提高寰枢椎脱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研究结论:T1S与颈椎矢状位平衡密切相关。越大的T1S往往导致更大的C2-7 Cobb角,T1S更容易影响C4-7 Cobb角,C2-7 Cobb角与C1-2 Cobb角有明确的负相关性。CT检查结果虽然同X线检查结果有差异,但是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评估并无异样。它同样具有良好的信度,对于X线有遮挡的患者,可以选择CT检查来替代。寰枢椎融合术后,固定节段的活动范围显着减小,下位颈椎活动代偿性增加,在前屈和后伸方向,T1S的大小以及C1-2的角度改变对下位颈椎影响不大。但是较大的T1S会引起C4-7节左右侧弯活动度明显降低,C3-5节旋转活动度明显增大,同时也会导致屈伸方向上下位颈椎椎间盘压力的增加,加速其退变。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作为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方法,要想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需要考虑颈椎的矢状位平衡。T1S作为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衡量指标,与颈椎前凸弧度呈正相关,在侧屈方向上更容易影响C4-7节段,在旋转方向上更容易影响C3-5节段。术前需要仔细评估颈椎的矢状位参数,根据不同的T1S选择个性化的寰枢椎融合角度,减少对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干扰。对于较大T1S的患者,需要将寰枢椎固定呈一个相对前凸较小的角度(15-20°),而对于较小T1S的患者,寰枢椎尽量固定在前凸略大的角度(25°)左右,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持颈椎矢状位平衡。

葛苏[2](2020)在《不同基底高度枢椎支点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1.利用新鲜颅颈尸体标本,探讨、比较寰枢椎复位过程中不同基底高度枢椎支点螺钉具体提拉力大小情况。2.利用新鲜颅颈尸体标本,评估不同基底高度枢椎支点螺钉应用于寰枢椎钉棒系统内固定模型的三维生物力学稳定性。3.评价枢椎支点螺钉临床上初步应用效果。方法:1.利用6具新鲜人体颅颈椎标本模型,建立寰枢椎失稳模型,并对失稳模型进行寰枢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寰椎均采用常规螺钉固定,枢椎先后采用常规螺钉及不同基底高度的枢椎支点螺钉进行固定。实验共分为6组:A2组:枢椎常规单轴螺钉内固定组;B2组:枢椎常规多轴螺钉内固定组;C2组:枢椎支点螺钉单轴加高2mm内固定组;D2组:枢椎支点螺钉多轴加高2mm内固定组;E2:枢椎支点螺钉单轴加高4mm内固定组;F2:枢椎支点螺钉多轴加高4mm内固定组。将数字电子压力传感器插入至寰齿前间隙中,采取直棒连接模拟寰枢椎复位过程,拧紧螺帽后,测量各组的压力值,并进行组间比较;2.利用6具新鲜人体颅颈椎标本模型,在评估完整模型的三维活动度后,建立寰枢椎失稳模型,并对失稳模型进行寰枢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寰椎均采用常规螺钉固定,枢椎先后采用常规螺钉及不同基底高度的枢椎支点螺钉进行固定。实验共分为8组,A1:完整模型组;B1:失稳模型组;C1:枢椎常规单轴螺钉内固定组;D1:枢椎常规多轴螺钉内固定;E1:枢椎支点螺钉单轴加高2mm内固定组;F1:枢椎支点螺钉多轴加高2mm内固定组;G:枢椎支点螺钉单轴加高4mm内固定组;H:枢椎支点螺钉多轴加高4mm内固定组。按顺序将8组模型固定于三维运动机上进行三维活动度测量并进行各组间三维稳定性的对比分析;3.对11例寰枢椎前脱位患者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椎均采用常规螺钉固定,枢椎均采用枢椎支点螺钉固定,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评价其临床初步应用效果。4.对1例少见的寰枢椎后脱位患者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椎采用支点螺钉固定,枢椎采用常规螺钉固定,评价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1.六种固定方式的寰齿前间隙压力值为E2>F2>C2>D2>A2>B2,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组间两两比较也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0)。2.六种固定方式(C1、D1、E1、F1、G、H)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6个方向上的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明显优于A1和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明显优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1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93.5±15.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8.4±36.7ml。所有患者术后颈部疼痛即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ADI从术前的(6.8±1.5)mm降至术后9个月的(2.4±0.9)mm(t=17.854,P=0.000)。颈椎JOA评分由术前的(14.1±1.3)分提高至术后9个月的(15.9±0.9)分(t=-10.000,P=0.000)。所有患者均获寰枢椎间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6个月。术中、术后及随访期间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4.患者术后寰枢椎获得解剖复位,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获得骨性融合。结论:不同基底高度枢椎支点螺钉应用于寰枢椎钉棒系统内固定中的三维稳定性类似于常规钉棒系统,但不同基底高度的枢椎支点螺钉,其产生复位提拉力不同,单轴螺钉优于多轴螺钉,高度越高,产生的复位力量越大,且均优于常规螺钉。枢椎支点螺钉的应用于寰椎前脱位及后脱位的治疗中均可获得满意的寰枢椎复位,临床初步应用效果满意。

梅军,马迅,邢泽军,冯皓宇,陈晨,宋晓旭[3](2019)在《单侧螺钉短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特殊类型上颈椎损伤》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颈后路单侧螺钉短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特殊类型上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7月— 2017年5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15例上颈椎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0~69岁[(41.9±20.9)岁]。创伤性寰枢椎脱位8例,先天性寰枢椎脱位1例,寰枢椎脱位合并齿突不连2例,Anderson Ⅱ型齿突骨折3例,陈旧性齿突骨折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颈枕部疼痛及单侧椎弓根纤细、椎动脉明显狭窄。患者均采用颈后路单侧螺钉短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记录术中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情况、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情况,术前和末次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患者脊髓功能和术后改善率。术后复查X线片观察内固定位置、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获随访6~36个月[(20.4±8.6)个月]。螺钉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术中未发生脊髓或椎动脉损伤。手术时间100~210 min[(131.3±32.0)min],术中出血量100~450 ml[(203.1±104.0)ml]。术前VAS为(7.9±0.9)分,术后为(3.7±0.8)分(P<0.01)。术前JOA评分为(12.1±4.4)分,末次随访时为(16.1±1.4)分(P<0.05),术后JOA改善率为68%。术后X线片显示颈椎序列恢复良好。1例术后1个月去除颈围保护后发生内固定松动,及时行二次手术固定再融合后未再发生相关情况,其余14例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或复位丢失,术后6~12个月均骨性融合。结论 颈椎后路单侧螺钉短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能够重建颈椎的稳定性,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可作为一种补充手术治疗解剖结构变异的上颈椎损伤。

闫明,王超,王圣林[4](2019)在《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52例病例资料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ion/dislocation,AARF/AAR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17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29例,发病年龄5~17岁,平均11.04±2.73岁;32例有明确发病诱因,其中18例有过颈部轻微外伤史;46例有明确记载从发病到我院就诊时间,为2~18个月,平均6.0±3.2个月;患者均有斜颈、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体征,3例有轻微神经损害。所有患者通过影像学测量寰齿前间隙(ADI)并观察寰枢侧块关节旋转和脱位的移位方向。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类,探讨不同分类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三种类型。A类:ADI<5mm,一侧寰椎侧块向前移位,另一侧后移位,共7例,称之为寰枢关节旋转固定(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ion,AARF);B类:ADI>5mm,寰椎侧块出现旋转移位,矢状位和水平位可见寰枢侧块关节面之间失去接触,共44例,称之为寰枢关节旋转脱位(atlanto-axial rotatory dislocation,AARD),其中11例一侧寰椎侧块向前脱位,另一侧原位(B1类),24例一侧寰椎侧块向前脱位,另一侧向后脱位(B2类),9例双侧寰椎侧块不对称性向前脱位,两侧轻重有别(B3类);C类:ADI>5mm,寰枢关节旋转脱位合并寰枕关节反向旋转脱位,共1例,称之为枕寰枢关节旋转脱位(occipital-atlanto-axial rotatory dislocation,OAARD)。4例A类患者通过牵引治愈,3例A类患者经保守治疗失败后来我院行寰枢椎间植骨融合术,A类患者的病程在3个月左右。26例B类患者颅骨牵引复位后行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钛板固定融合术;18例B类患者需要经口咽入路松解复位寰枢关节后行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钛板固定融合术。B类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左右。1例C类患者病程4个月,经颅骨牵引复位失败,放弃治疗。手术患者术后随访均获骨性融合。结论:AARF/AARD多发生于儿童,无明显性别差异;颈部轻微创伤是常见诱因;A类患者病程短,保守治疗有治愈的可能性,B类患者病程长,需要手术复位和融合寰枢关节。目前还没有C类患者的治疗经验。本文观察到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本病。

张仲磊[5](2019)在《寰枢椎单侧三维内固定融合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与传统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技术对比,初步探讨寰枢椎单侧三维内固定(寰椎单侧椎弓根钉+枢椎对侧椎板钉)融合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评价其临床效果,为齿状突骨折合并上颈椎变异的手术方案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齿状突骨折行颈后路钉棒固定的43例患者。其中行单侧三维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16例患者为实验组(单侧组n=16);行传统后路寰枢椎双侧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术的2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双侧组n=27)。另统计30例行前路齿状突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患者,与上述43例病例的部分指标作对比。观察指标有:年龄、性别、寰枢椎脱位类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ASIA分级、VAS评分、NDI指数;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颈椎X线、颈椎CT,观察指标为植骨融合率、齿状突愈合率、植骨融合时间、齿状突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单侧组、双侧组上述所有数据,单侧组另作术前术后对照。前路30例与后路43例在年龄、性别、术前及末次随访VAS、术前及末次随访NDI指数作比较。结果:1.回顾单侧组、双侧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在术前ASIA、VAS评分、NDI指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数据具备可比性。两组在末次随访ASIA、VAS评分、NDI指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融合率均为100%,无统计学差异;单侧组融合时间与双侧组融合时间对比,P>0.05。单侧组齿状突愈合率85.71%,双侧组88.89%,P>0.05;单侧组齿状突愈合时间与双侧组愈合时间对比,P>0.05。3.单侧组出血量(91.88±49.56)ml,双侧组出血量(208.89±140.75)ml,P<0.05,;单侧组手术时间(105.63±24.14)min,双侧组手术时间(166.04±45.93)min,P<0.05。4.两组在术后3月植骨融合率的比较中,单侧组植骨融合率低于双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5.单侧组组内比较,神经损伤患者末次ASIA分级较术前提高1-2级;末次随访VAS评分、NDI指数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6.前路组与后路组在年龄、性别、术前VAS、NDI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末次随访VAS评分对比中,P>0.05。末次随访NDI指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通过单侧组术前术后对照、单侧组与双侧组对照研究,证明寰枢椎单侧三维内固定融合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与传统的寰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相近。综上所述,单侧三维内固定融合技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2.单侧三维内固定融合技术为齿状突骨折合并上颈椎变异的手术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徐凯[6](2019)在《寰枢椎脱位颌下复位钢板的解剖学模拟及仿真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寰枢椎脱位可分为易复型、难复型和不可复型。治疗寰枢椎脱位,临床上传统手术方案为前后路联合复位。但其存在手术耗时长、出血多、损伤大等缺陷。为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本研究针对寰枢椎脱位设计一种经颌下前入路手术复位钢板系统,通过在尸体标本上模拟前路复位钢板置钉可行性并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装置进行生物力学仿真分析对比,验证两者稳定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设计颌骨下前入路复位钢板。在尸体标本完成钢板的置入固定后,分别对尸体标本及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行薄层(层厚0.5mm)CT扫描及三维重建,获取其DICOM数据资料。运用MIMICS系统,建立三维模型,并将数据输入Hyperworks有限元研究应用程序,针对其在相同负载下,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四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与应力极值,采用生物力学仿真分析,获得颌骨下钢板及后路椎弓根螺钉两种内固定装置的应力数据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对两种内固定装置的受力数据及应力应变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寰枢椎脱位颌下前入路复位钢板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的应力极值在前屈工况下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后伸、左屈、右屈等工况下,颌下前入路复位钢板系统受力极值明显小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均远低于钛合金材质的最大屈服强度(795-827MPa)和极限强度(860-896MPa)。结论:生物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颌下前入路复位钢板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验证发现,颌下前入路复位钢板系统治疗寰枢椎脱位是可行的,为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方案设计提供新的选择。

季伟,刘祺,蒋晖,陈建庭,朱青安[7](2019)在《前路枕颈固定融合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枕颈区稳定主要依靠自身骨性结构的完整性及周围韧带、关节囊保持。枕颈不稳常合并或继发神经脊髓及血管的压迫损伤等临床症状,进而需要早期外科干预重建其稳定性。后路枕颈固定是目前临床上枕颈区疾患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临床上存在部分患者因先天性或医源性原因而无法再行后路手术治疗。近年来有学者采用前路经斜坡或枕骨髁锚定完成前路枕颈固定融合,主要包括:①前路单纯植骨融合,文献报道1例融合较好,采用单纯经口入路完成植骨,但稳定性较差存在移位可能;②异形钛笼或钢板固定,文献报道共35例,采用经口或复合下颌骨劈开、高位颈前咽后入路完成手术,具有较好力学稳定性,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多用于枕颈区肿瘤和畸形患者,并发症主要包括术中血管、脊髓及硬脊膜损伤,术后出现饮水呛咳、不融合、深部感染、死亡;③前路经枕-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文献报道7例,采用颈前经皮手术完成,创伤小但置钉路径要求精准且不易于有效植骨融合,对枢椎置钉点骨质要求较高,适用于上颈椎创伤性不稳、寰枢椎脱位及颅底凹陷。前路枕颈固定的每一种术式均不能适用于所有患者,临床应用中应依据患者的病情特点、手术硬件条件以及术者的习惯技能采取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王宾宾,杨进城,杨浩志,马向阳[8](2018)在《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寰枢椎不稳或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上颈椎疾患,可导致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临床上多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后路复位植骨内固定为主。后路内固定技术主要包括线缆技术、椎板夹技术、经C1-C2关节螺钉技术(Magerl技术)、钉板系统以及钉棒系统,每一种技术都有其优势及不足。钉棒技术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文章就常见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的演进、特点以及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刘鹏[9](2018)在《基于FSU功能可恢复性的脊柱创伤治疗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众所周知,脊柱创伤的治疗原则包括复位、稳定和减压;前两者针对脊柱的支持功能,后者为脊髓及脊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脊柱的节段间运动功能,对于生活质量有显着影响,然而,在治疗脊柱创伤的过程中,恢复脊柱序列、稳定损伤节段和神经组织减压受到关注,尽最大努力恢复或保留脊柱的运动功能,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不同的解剖节段,脊柱的运动功能对人体的意义存在显着差异。基于理论分析与临床实践,笔者从功能性脊柱单元(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的“功能可恢复性”作为预判指标,来重新思考脊柱创伤中如何尽最大努力保留脊柱活动节段,使脊柱创伤治疗效果在现有水平上有所提升。方法与结果:本研究采用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生物力学研究(有限元模型仿真研究)为主,结合文献回顾与分析。第一章上颈椎创伤—保守与手术治疗对FSU运动功能的影响此部分采用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为主,结合文献分析,研究枕骨髁至C2-3椎间盘这一节段的损伤。综合既往解剖学、运动学、笔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提出“寰椎前份-齿状突-韧带复合体”是寰枢关节运动与稳定的核心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分别阐明寰椎骨折、寰椎横韧带损伤、齿状突骨折的各种治疗对寰枢运动功能的影响;通过13例寰椎骨折保守治疗中期随访的结果,首次对比了国际上最常用的Spence原则和Dickman分型两种方法预测寰枢关节稳定性的准确性差异,结果提示Dickman分型预测准确性高、保守治疗有助于部分保留寰枢关节运动功能;对于Hangman骨折,从损伤机制入手,提出治疗方案的设计不应关注骨折本身,而是应该关注C2-3椎间关节功能是否具有可恢复性。第二章下颈椎创伤—手术策略优化对减少融合FSU数量的影响此部分是在前期下颈椎(C3-7)创伤后稳定性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解读基础上,对优化后的手术策略进行临床验证,以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为主。笔者提出,根据下颈椎FSU的组成部分的功能,界定前、后侧张力带;对具备手术指征的下颈椎创伤,根据张力带损伤侧来选择手术入路与固定方式,可以仅做损伤FSU的固定融合,既可避免内固定失效,又可最大程度保留其余正常FSUs的运动功能。第三章胸、腰椎创伤—融合与减压策略及其对FSU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此部分研究了创伤后胸椎、腰椎FSU椎间关节保留的可能性、融合策略和减压策略。首先通过21个病例平均长达15.9年的影像学随访,观察创伤对胸、腰椎椎间盘退变加速的远期影响,发现终板损伤程度、局部后凸程度是影响退变加速的重要因素,对于预判创伤所涉及的FSU是否具有功能可恢复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其次,以此为基础,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提出对胸腰椎创伤的非融合、选择性融合和全节段融合策略,其中非融合与选择性融合有助于保留创伤FSU的运动功能;根据神经功能不同状态提出减压策略,减压策略对与融合策略具有间接影响。结论:对于高能量创伤导致的椎体骨折或者骨折-脱位,治疗应聚焦于FSU的软性组件—椎体间连接。如果椎间连接具有重新恢复生理载荷下稳定功能的可能性,治疗决策中应该考虑保留运动功能;否则应将脊柱创伤所涉及的FSU予以永久、坚固的融合。结论关键点:1.以“寰椎前份-齿状突-韧带复合体”和C2-3椎间关节的功能可恢复性为基础,有助于深刻理解寰椎骨折、寰椎横韧带损伤、齿状突骨折和Hangman骨折,并妥善地进行治疗决策。2.准确判断下颈椎创伤中张力带失效侧及范围,有助于采用最短FSU固定及恰当的入路选择处理下颈椎创伤,最大程度保留下颈椎正常FSU。3.胸、腰椎创伤处理中评估终板损伤程度、局部后凸畸形等因素有助于预判损伤FSU是否具有功能可恢复性。对具有可恢复性的FSU及时采用内固定治疗,可以采用非融合或者选择性融合策略,以最大程度保留FSU活动度;对已丧失FSU运动功能恢复可能者,则融合该节段以获得永久稳定。

蔡杰[10](2018)在《后路钉板及钉棒系统枕颈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后路钉板及钉棒系统枕颈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对后路枕颈融合术内固定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01月至2017年10月因上颈椎疾患在我院行颈后路枕颈融合术的患者57例,其中男31例,女26例,年龄12-72岁,平均48岁。按照术式分为后路钉板系统枕颈融合组(A组,32例)和后路钉棒系统枕颈融合组(B组,25例)。通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延髓脊髓角(CMA)、寰齿前间隙(ADI)、椎弓根钉误置率、枕骨螺钉脱出率、植骨融合情况及复位丢失率之间的差异来评估患者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8个月。A组较B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枕骨螺钉脱出率为12.5%,B组为4.0%,A、B两组枕骨螺钉脱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自JOA评分、CMA、ADI在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次随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颈髓角皆有轻度丢失,但与术后1周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时A、B两组解剖复位率分别为87.5%、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B两组解剖复位丢失率分别为6.3%,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置入椎弓根螺钉64枚,穿破椎弓根皮质5枚,误置率7.8%,1例患者出现椎动脉损伤,术后患者未出现其他脑缺血性疾病表现;B组置入椎弓根螺钉50枚,穿破骨皮质3枚,误置率6.0%,未出现椎动脉损伤;两组误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B两组患者均骨性融合,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钉板及钉棒系统后路枕颈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具有相似的复位效果及术后稳定性,两者均能取得满意的植骨融合和神经症状缓解。对于骨质疏松及颈侧屈患者应避免使用钉板系统,术中避免过度牵引及将枕颈板预弯过度或不足,术后应严格制动,以减少枕骨螺钉脱出率。两者可为后路枕颈融合术提供更多的内固定选择。

二、后路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的临床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路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的临床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颈椎矢状位平衡相关指标的测量以及分析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部分 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三部分 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全文总结
综述 寰枢椎脱位的治疗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2)不同基底高度枢椎支点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线缆技术
    1.2 椎板夹技术
    1.3 经C1-C2关节螺钉技术
    1.4 钉棒系统
        1.4.1 寰椎侧块螺钉技术
        1.4.2 C1椎弓根螺钉技术
        1.4.3 C2椎弓根螺钉技术
        1.4.4 C2侧块螺钉技术
        1.4.5 C2椎板螺钉技术
        1.4.6 寰椎提拉螺钉
第一章 不同基底高度的枢椎支点螺钉的提拉复位力的测试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标本
        1.1.2 内固定材料及操作器械
        1.1.3 试验中所用的仪器
        1.1.4 模型的制作及内固定方法
        1.1.5 提拉复位力的测试
        1.1.6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第二章 枢椎支点螺钉的三维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标本模型获取
        1.1.2 实验器材
        1.1.3 试验仪器
        1.1.4 模型的制作及包埋过程
        1.1.5 分组及内固定方式
        1.1.6 测试方法
        1.1.7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完整模型与失稳模型三维运动活动度比较
        1.2.2 八组模型的三维运动活动度的综合比较
    1.3 讨论
        1.3.1 寰枢椎后路各种内固定技术的演变
        1.3.2 寰枢椎后路钉棒系统的不足及枢椎支点螺钉的提出
        1.3.3 枢椎支点螺钉的三维生物力学稳定性
第三章 枢椎支点螺钉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 新型枢椎支点螺钉在寰枢椎前脱位中的应用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内固定材料
        1.1.3 手术方法
        1.1.4 术后处理
        1.1.5 主要观察指标
        1.1.6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手术实施结果
        1.2.2 观察指标结果
        1.2.3 典型病例
        1.3 讨论
    二 新型枢椎支点螺钉在寰枢椎后脱位中的应用
        1.1 案例介绍
        1.2 手术要点
        1.3 结果
        1.4 讨论
结语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科研情况
参与课题
致谢
附件

(4)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52例病例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发病诱因
    1.3 观测指标及方法
2 结果
    2.1 影像表现
    2.2 不同分类患者的治疗方法
    2.3 分类与治疗方式的选择
3 讨论
    3.1 病因
    3.2 发病机制
    3.3 分型探讨
    3.4 早期治疗的必要性

(5)寰枢椎单侧三维内固定融合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评价方法
        1.2.3 统计学分析
2.实验结果
    2.1 单侧组、双侧组基本资料组间比较
    2.2 术前ASIA分级、VAS评分、NDI指数、随访时间对比
    2.3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
    2.4 末次随访ASIA分级、VAS评分、NDI指数对比
    2.5 单侧组的术前与术后对比
    2.6 单侧组与双侧组植骨融合和齿状突愈合情况对比
    2.7 术后3月时间点上的植骨融合情况
    2.8 前路组与后路组数据比较
    2.9 附表1-7
    2.10 典型病例
3.讨论
    3.1 单侧显露的优势
    3.2 枢椎椎板钉技术存在的必要性
    3.3 单侧三维内固定融合技术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
    3.4 术中CT在单侧三维内固定融合技术中的应用
    3.5 寰枢椎单侧三维内固定技术适应征的探讨
    3.6 上颈椎非融合技术与单侧三维内固定融合技术的结合
    3.7 本研究的不足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6)寰枢椎脱位颌下复位钢板的解剖学模拟及仿真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与设备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设备、器材
    2 研究内容
        2.1 颌下入路前路复位钢板的设计
        2.2 尸体标本模拟颌下前入路复位钢板置钉的可行性
        2.3 制作寰枢椎复位固定后模型
        2.4 寰枢椎脱位复位后有限元分析
结果
    1 传统寰枢椎后路钉棒系统三维有限元分析
    2 寰枢椎脱位颌下前路复位钢板内固定系统三维有限元分析
    3 两种内固定方式生物力学应力极值比较
    4 两种内固定方法的应力分析与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8)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线缆技术
2 椎板夹技术
3 经C1-C2关节螺钉技术
4 钉板系统
5 钉棒系统
    5.1 C1螺钉技术
        5.1.1 C1侧块螺钉技术
        5.1.2 C1椎弓根螺钉技术
        5.1.3 C1后弓交叉螺钉
    5.2 C2螺钉技术
        5.2.1 C2椎板螺钉
        5.2.2 C2椎弓根螺钉
        5.2.3 C2峡部螺钉
6 结语

(9)基于FSU功能可恢复性的脊柱创伤治疗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上颈椎创伤—保守与手术治疗对FSU运动功能的影响
1.1 前言
1.2 寰椎骨折
    1.2.1 材料与方法
    1.2.2 结果
    1.2.3 讨论
1.3 枢椎骨折
    1.3.1 齿状突骨折
    1.3.2 创伤性枢椎滑脱
1.4 寰枢椎复合型骨折
1.5 核心观点汇总 第二章 下颈椎创伤—手术策略优化对减少融合FSU数量的影响
2.1 前言
    2.1.1 下颈椎FSU的运动学特征与功能解剖
    2.1.2 下颈椎创伤的分型与争议
2.2 基于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解读的下颈椎创伤手术策略优化:临床病例验证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3 核心观点汇总 第三章 胸、腰椎创伤—融合与减压策略及其对FSU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3.1 融合策略研究1—胸、腰椎椎体骨折对相邻椎间盘退变程度的长期影响
    前言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1.4 结论
3.2 融合策略研究2——胸、腰椎骨折选择性融合策略临床应用初探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2.4 结论
3.3 胸、腰椎骨折减压策略研究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
    3.3.3 讨论
    3.3.4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脊柱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后路钉板及钉棒系统枕颈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后路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的临床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D]. 韩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2]不同基底高度枢椎支点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D]. 葛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单侧螺钉短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特殊类型上颈椎损伤[J]. 梅军,马迅,邢泽军,冯皓宇,陈晨,宋晓旭. 中华创伤杂志, 2019(12)
  • [4]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52例病例资料分析[J]. 闫明,王超,王圣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9(09)
  • [5]寰枢椎单侧三维内固定融合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D]. 张仲磊. 青岛大学, 2019(02)
  • [6]寰枢椎脱位颌下复位钢板的解剖学模拟及仿真分析研究[D]. 徐凯. 青岛大学, 2019(02)
  • [7]前路枕颈固定融合术研究进展[J]. 季伟,刘祺,蒋晖,陈建庭,朱青安. 中华骨科杂志, 2019(02)
  • [8]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J]. 王宾宾,杨进城,杨浩志,马向阳.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8(10)
  • [9]基于FSU功能可恢复性的脊柱创伤治疗策略研究[D]. 刘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10]后路钉板及钉棒系统枕颈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的疗效比较[D]. 蔡杰.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后寰枢椎侧块固定与植骨融合的初步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