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神经网络重建仪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成天琼[1](2021)在《不同时机运用Brunnstrom技术对针刺治疗急性期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不同时机运用Brunnstrom技术对针刺治疗急性期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探寻针刺疗法与现代康复技术如何结合可更好地促进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方法: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就诊的急性期卒中偏瘫患者,首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分为同步治疗组和非同步治疗组,然后在两组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各选取38例进行对照观察。同步组:上午针刺治疗(头针+体针)30分钟后取出体针,头针保留;同步加上Brunnstrom技术治疗30分钟后取出头针。非同步组:上午针刺治疗(头针+体针)30分钟后取出体针,头针保留30分钟后取出;下午再行Brunnstrom技术治疗30分钟。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14天为一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疗程结束后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法、上肢功能测试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MA、UEFT、FAC、MBI评分组内比较:治疗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P<0.05),治疗1周后MBI、FMA、UEFT(V-VI类)评分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UEFT(I-IV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疗程结束后同步组FMA、UEFT、FAC、MBI评分均高于非同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FMA、MBI评分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UEFT评分及F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Brunnstrom技术可以促进急性期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且同步治疗方式优于非同步治疗方式。
熊文君[2](2021)在《PNF技术治疗脑梗死早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PNF技术治疗脑梗死早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4例脑梗死早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传统针刺及康复护理。对照组按照Brunnstrom分期给予相应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PNF技术,治疗时间为4周。采用简化Fugl-Meyer(FMA)评分表、Holden步行能力(FMA)、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Berg评分、MBI评分和Holden步行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技术治疗脑梗死早期偏瘫患者可有效提高其运动功能,并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姜洋[3](2021)在《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效果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效果,其中对患者上肢肌张力以及运动功能作为观察指标,以期找到在临床中可操作、易行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减轻身体、心理负担,让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得到促进,协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方法:本研究采用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一护一理方法干预,运用单纯随机方法分组,将一140一例患者分为对一照组、观一察组,每组各一70例。对照组一为一常规护理及Bobath技术,观察组一为一常规护理和Bobath技术以及石蜡疗法。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周,每周6天。在干预前、干预后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观察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护理效果。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49)<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对比患者入组后,护理干预实施前,将观一察组与对一照组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基本资料有年龄、性别、瘫痪肢体、病程时间。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49)>0.05,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一计一学差异,具有可行性分析。2肌张力比较(1)临床护理干预3周一后,一观一察组干预前后的患者、对照组干预前后的患者,通过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的肌张力上等级均有所降低。经一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49)<0.05)。(2)与对照组的肌张力水平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总的临床效果更佳。经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49)<0.05,有的显着性差异。3运动功能(1)3周临床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干预前与干预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所提高,且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49)<0.05,有差异显着性。(2)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数据结果分析为(49)<0.05,两组有统计学差异,两一组的比一较具一有可行性分析。结论:1石蜡疗法、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后患者肌张力异常和运动功能下降问题上,都可以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2脑卒中后肌张力异常增高,运动功能下降方面,石蜡疗法和Bobath技术两种叠加的护理效果优于单一的Bobath技术。
王异之[4](2020)在《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肌力、肌张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为临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早期介入、简单、易行的运动训练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将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SPSS 25.0软件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三组,即常规组、八段锦组和八段锦+动作观察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案,八段锦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行八段锦训练,八段锦+动作观察组在八段锦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动作观察,并尽力模仿训练,八段锦组与八段锦+动作观察组两组,每次20min,每天1次,一周训练6天,共干预4周,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上肢部分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Upper Extremity,FMA-UE)、徒手肌力评定量表(Muscle Manual Test,MMT)、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改良BI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上肢运动功能、肌力、肌张力、日常生活能力,并对各项数据收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结束后,常规组脱落1例,八段锦组脱落2例,最终常规组完成研究例数29例,八段锦组28例,八段锦+动作观察组30例,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基线资料比较患者入组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偏瘫侧、上肢Brunnstrom分期、八段锦上肢运动评分、FMA-UE评分、MMT分级、MAS分级、MBI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1)组内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4周后对比,运动功能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三组患者的FMA-UE评分差异明显(F=3.254,P=0.044),进行两两比较,常规组和八段锦组在干预4周后差异并不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段锦+动作观察组干预4周后的运动功能显着高于常规组(P<0.05)和八段锦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肌力的变化情况(1)组内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4周后进行对比,肌力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三组患者的肌力对比差异明显(F=9.376,P=0.009),进行两两比较,采用KW检验对三组患者进行两两比较,常规组和八段锦组在干预4周后肌力差异并不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段锦+动作观察组干预4周后的肌力显着高于常规组(P<0.05)和八段锦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肌张力的变化情况三组患者采用KW检验,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情况(1)组内比较:干预4周后,三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均得到提升,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比较:三组患者的MBI评分差异明显(F=3.327,P=0.041),对三组患者进行两两比较,常规组和八段锦组在干预4周后差异并不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段锦+动作观察组干预4周后的生活自理能力MBI指数显着高于常规组(P<0.05)和八段锦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训练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肌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对患者的肌张力变化无影响。
李姝颖[5](2020)在《气动式手部装置训练对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气动式手部装置训练对脑卒中后2周-3月内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的手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疗效,以期寻找一种有效、便捷的手功能康复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介入卒中病房住院并符合入组标准的偏瘫手运动功能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1例,脱落1例)及对照组(21例,脱落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运动疗法及作业疗法),试验组在此基础治疗上同时进行气动式手部装置的镜像模式训练,30min/天。上述所有治疗训练的时间及强度均相同,1次/天,6次/周,共治疗3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手的Brunnstrom分期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手指部分、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otor Status Scale,MSS)手指部分、握力及捏力测定、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与手功能密切相关活动项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runnstrom手分期、FMA手运动功能评分、MSS手功能评分、握力及捏力测定值、MB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Brunnstrom手分期、握力及捏力测定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FMA手运功功能7个项目得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在手指联合伸展、拇食对捏、柱状抓握、球形抓握4个项目得分和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指联合屈曲、钩状抓握、拇食侧捏3个项目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3周后,试验组MSS手功能除拇指对小指指尖项目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其余各项目得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除拇指外展、拇指对小指基部、拇指对无名指指尖、拇指对小指指尖及指腹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其余各项目得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在手指集团伸展、掌指关节屈曲指间关节伸展、拇指外展、拇指对食中无名三指指尖和指腹、拇指对小指指腹、柱状和钳状抓握的功能性任务得分及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目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MBI在修饰、用厕、吃饭、转移、穿衣得分及6项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洗澡项目得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转移项目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目得分及6项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患手的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具体正相关性,MBI与FMA、MBI与MSS存在显着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69。[结论]1.气动式手部装置的镜像模式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均可改善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并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具有显着相关性。2.气动式手部装置的镜像模式训练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康复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3.气动式手部装置在手指的伸展、抓握、对指及拇指外展活动中有显着优势,可以有效促进手部精细动作的恢复。
赵春丽[6](2020)在《基于脑电节律的卒中后脑功能网络研究》文中提出脑卒中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运动功能障碍,这通常与大脑网络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网络的变化有关,但是这种变化和相关性机制尚不明确;卒中后康复训练过程中,大脑神经网络的重塑及代偿机制也有待探究。在卒中后康复训练方面,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式被动治疗手段,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能够与一些康复设备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一种多模式、多反馈的主动式康复训练方法,提高治疗效率。但是因为BCI技术的复杂性及临床实验的困难性,还未在临床康复方面进行推广应用。本文首先对卒中后患者进行偏瘫侧动作时脑功能网络所发生的改变进行探究。采集了6名右侧偏瘫患者和6名健康受试者执行左右手抓握动作时的EEG信号,利用偏相关方法进行脑功能网络构建。根据动作时脑电节律的特点,在Alpha和Beta两个频段下,对比脑卒中患者与正常人的脑功能网络差异,发现卒中病人脑功能网络仍然具有“小世界”属性,但是网络的集成与分化能力存在下降的现象,发现了Alpha频段在上肢运动相关的脑网络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接下来,将非侵入式脑电信号采集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及Unity虚拟手反馈系统相结合,构建了基于运动想象范式的BCI-FES上肢康复训练系统。该系统利用共同空间模式进行特征提取,使用支持向量机区分想象过程中的运动与非运动状态,使患者可以通过主观意识控制上肢活动训练,且能够得到虚拟手和FES的实时反馈。基于该系统进行了临床对照实验,将10名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BCI实验组和控制组,从组间和个体角度,探究卒中后BCI-FES康复训练对患者脑功能网络的影响。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估结果显示,BCI实验组的量表评分变化远高于对照组,且超过了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脑功能网络分析也显示,BCI实验组的大脑网络变化趋势要优于控制组。进一步,利用有向传递函数构建了BCI实验组中4位卒中患者运动想象效应连接网络,总结归纳出康复训练过程中,卒中患者脑功能网络连接模式、网络参数等的变化规律,说明该系统的训练能够影响患者进行运动想象时的脑功能网络,促进大脑神经网络的恢复和重塑。
罗玲玉[7](2020)在《脑卒中亚急性期高频rTMS对上肢痉挛以及PAD的调节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的高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已成为我国人民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肢体痉挛是脑卒中后主要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其康复评价和治疗水平对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的意义重大。研究发现脑卒中后患者H反射激活后抑制(PAD)均存在一定程度下降,且PAD的下降与痉挛状态呈正相关,对痉挛评价具有潜在的价值,与单个H反射相比更具客观性,但研究较少且缺乏验证。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颅外神经调控技术被证明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痉挛,具有无创伤、精准定位的优点。高频rTMS可兴奋患侧大脑皮层还可以促进突触间的连接,调节脑组织内神经递质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糖代谢,为神经可塑性变化创造有利环境。本研究基于神经可塑性理论,采用高频rTMS联合常规康复方法来治疗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上肢痉挛,重建上肢运动神经通路,观察患者痉挛改善情况、PAD变化情况和运动功能的提高程度,与单纯的常规康复疗法进行效果比较。探索高频rTMS对肢体痉挛的改善作用,同时探究高频rTMS对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PAD变化的影响作用,并探讨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PAD与痉挛的相关性,验证其应用价值。为脑卒中后痉挛的评价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改善和提高脑卒中后痉挛患者运动功能,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方法:将入选的4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高频刺激组(n=23)和假刺激组(n=23)。所有患者rTMS治疗前均进行刺激阈值检测和最佳刺激部位测定,所有患者刺激部位均选取损伤侧大脑半球M1手功能投射区。高频刺激组采取高频rTMS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干预,将刺激线圈与头颅相切且紧贴放置,rTMS刺激频率为5Hz,刺激强度为静息运动阈值的80-120%,单次刺激时间20min。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健康指导、良肢位摆放、肌肉牵伸训练、肌力训练、作业治疗、神经发育疗法等,治疗时间约120min。假刺激组采取rTMS假刺激和常规康复治疗干预,刺激线圈垂直于头颅切面放置,模拟高频刺激组的刺激声音无rTMS真刺激,刺激参数与高频刺激组相同,常规康复治疗与高频刺激组保持一致。所有治疗1天1次,1周5天,共干预4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评测和量表评价。神经电生理评测包括H反射激活后抑制(PAD)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和中枢传导时间(CMCT)检测,观察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量表评价包括: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上肢和手的肌力评定、上肢部分的简化Fugl-Meyer评价(U-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上肢和手的Brunnstrom分期,观察运动功能变化情况。干预结果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以P<0.05表示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1.患者基本信息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高频rTMS刺激患侧大脑对健侧大脑MEP潜伏期、CMCT无显着影响(P>0.05)。高频刺激组患侧MEP引出率增高,假刺激组患侧MEP引出率无变化。说明高频rTMS可提高患侧MEP引出率,且对健侧大脑无不良影响。3.高频刺激组肘屈肌群、腕屈肌群MAS评分较前无显着增加(P>0.05),假刺激组肘屈肌群MAS评分较前明显增加(P<0.05),腕屈肌群MAS评分较前无显着增加(P>0.05)。假刺激组肘屈肌群、腕屈肌群肌张力较高频刺激组明显增加(P<0.05)。说明脑卒中亚急性期高频rTMS结合常规康复抑制肌张力增加的作用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4.高频刺激组上肢PAD较前无显着下降(P>0.05);假刺激组上肢PAD较前显着下降(P<0.05)。高频刺激组PAD下降较假刺激组小,高频刺激组抑制PAD下降的作用优于假刺激组(P<0.05)。说明脑卒中亚急性期高频rTMS结合常规康复减缓PAD下降的作用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5.两组肩前屈肌群、肘屈曲肌群、腕屈曲肌群、手抓握肌群肌力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P<0.05)。高频刺激组肩前屈肌群、肘屈曲肌群、腕屈曲肌群、手抓握肌群肌力提高优于假刺激组(P<0.05)。6.高频刺激组上肢、手的Brunnstrom分期较前均出现明显提高(P<0.05);假刺激组上肢、手的Brunnstrom分期较前无显着性提高(P>0.05)。高频刺激组上肢、手的Brunnstrom分期进步优于假刺激组(P<0.05)。7.两组U-FMA评分较前均有显着提高(P<0.05)。高频刺激组患者的U-FMA评分提高优于假刺激组(P<0.05)。8.两组MBI评分较前均有显着提升(P<0.05),高频刺激组MBI提升较假刺激组显着(P<0.05)。9.干预前上肢PAD与肘屈肌群、腕屈肌群MAS评分呈负相关(P<0.05),干预后上肢PAD与肘屈肌群、腕屈肌群MAS评分呈负相关(P<0.05)。PAD下降水平与痉挛程度呈正相关,PAD越小痉挛越严重。结论1.脑卒中亚急性期高频rTMS可有效抑制患者上肢肌张力的增加,减缓上肢痉挛状态的加重,提升痉挛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高频rTMS可有效减缓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PAD的下降趋势。3.PAD下降与肌张力增高呈正相关,对痉挛评价具有潜在价值,可对临床和科研起到指导作用。4.高频rTMS作用于脑卒中亚急性期是安全可行的。
周月[8](2020)在《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到康复护理的临床实践中,验证此理论的有效性,科学性及合理性;探索在具身认知视角下,应用改良后的镜像疗法(Mirror Therapy,MT)干预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比较传统镜像疗法与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的效果差异,以期达到提高传统镜像疗法效果的目的。方法本研究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招募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试验组(改良镜像疗法组)和对照组(传统镜像疗法组),两组均为4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遵循基础治疗及护理方案,包括成立改良镜像疗法和传统镜像疗法康复护理小组、康复护理前评估、确定康复护理目标、参照权威指南以及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基础治疗和护理。在施行此方案的基础上,试验组运用改良镜像疗法,对照组应用传统镜像疗法。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上肢部分(simplified 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Extremity section,FMA-UE)、Brunnstrom分期评定、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的评定,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改良后的镜像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以及对比传统镜像疗法的效果差异性。结果1.基线资料结果: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偏瘫侧、相关合并症(高血压及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婚姻情况、文化程度、职业、梗死区域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无统计差异性(P(29)0.05)。2.干预后组内比较结果:两组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3.干预后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传统镜像疗法和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均能安全有效地促进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加快病人上肢Brunnstrom分期运动康复进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2.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在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及整体康复方面的干预效果均显着优于传统镜像疗法。3.以具身认知的具身性、情境性、生成性及动态性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指导依据,改进传统镜像疗法的缺陷,取得了显着的临床效果,从而证明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有效性、科学性。
王仲朋[9](2019)在《脑机交互运动训练的神经反馈响应关键机制及卒中康复应用》文中认为运动是人类存活、劳动及对外交流的必备功能,但常因疾病或意外而受损甚至丧失。脑卒中(Stroke)是我国与全球第一致残疾病,其低龄发病、高障碍后遗、特长病程折磨和巨大医资消耗令社会不堪重负、难以防治。因此,卒中康复技术研究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但传统康复训练难以诱导患者主动操控肢体的皮层-肌肉耦合,尤缺镜像神经元与神经可塑机制配合,导致康复效果受限。近年基于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等新兴人机交互技术的运动神经反馈训练(Neurofeedback Training,NFT)新方法能使中枢神经信息量化可视与肢体运动真实可感,促进整体神经传导通路与运动功能全面按意愿主动修复与重建,为运动神经康复技术革命带来了全新希望。论文面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迫切需求,聚焦探索运动神经反馈训练中皮层神经诱导规律及其可塑性康复机制,主攻神经信息解码与反馈调控间高效匹配等关键难题。基于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脑血氧联合检测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运动反馈训练模式的神经响应机制以揭示BCI耦合调控作用机理;创新提出并设计了基于BCI的视、触觉运动神经反馈训练方法,结合EEG-NIRS特征融合分析了其神经诱导机制与运动康复训练效果;研究了时程因素影响下新型运动神经反馈训练的EEG、肌电(Electromyography,EMG)响应及其耦合关系;集成设计了多模态运动神经反馈训练系统并初步尝试用于典型长时程卒中运动功能康复训练,验证其临床实施的有效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BCI技术在运动神经反馈训练中能发挥关键耦合调控作用,驱动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可诱发更强脑电生理活动和血液动力学响应;采用BCI人机信息交互联合视觉场景与电刺激触觉运动神经反馈训练可显着强化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诱发的皮层神经激活效应,提升识别大脑主观运动意愿性能(提升~9%),且EEG-NIRS特征融合可显着优化交互信息分类识别效果(平均~89%);发现EEG-EMG多频段耦合效应,且卒中患者经新型运动神经反馈训练初疗程后即能显着提升其皮层-肌肉活动水平;证实多模态运动神经反馈集成训练系统可有效改善卒中患者行为学表现和运动功能特征;最终实现了“训练+评估”一体化的多模态运动神经反馈训练系统设计,初步验证了其用于卒中运动康复训练的有效性。相关成果有望支撑新一代神经康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张晓羽[10](2019)在《虚拟现实康复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发病相关性研究;第二部分为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理应激导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研究一:目的:探究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抑郁焦虑等异常心理状态与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MSIMI)的关系,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MSIMI)发病与炎症、血小板活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等机制的关系。方法:入选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通过问诊、量表测评等初筛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246例,进行精神压力测试,测试前采集患者静脉血,用于检测炎症、血小板活化等指标,同时测定血压。结果:冠心病患者MSIMI发生率为46.4%。MSIMI发病与BMI、SAS、SDS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均<0.05),MSIMI发病与性别、年龄、平均病程、是否吸烟、是否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变量之间相关性并不显着(P均>0.05)。焦虑、测试紧张状态水平的增加会增加MSIMI发病的可能(P均<0.05),而抑郁水平对于MSIMI发病没有产生显着影响(P>0.05)。MSIMI发病与Hs-CRP、IL-6、TXB2、SDNN、r MSSD、PNN50、AD、NAD、DA之间均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均<0.05),其中与Hs-CRP、IL-6、TXB2、AD、NAD、DA水平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而与SDNN、r MSSD、PNN50水平之间呈显着负相关。MSIMI患者SCL-90评分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常模,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因子得分偏高,属筛选阳性。结论: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可能不是冠心病患者发生MSIMI的关键因素,而心理状态可能与MSIMI有密切关系,冠心病MSIMI发病可能与炎症、血小板活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等机制相关。研究二:目的:探讨虚拟康复训练系统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理应激导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MSIMI)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设计。将研究一中确诊的冠心病MSIMI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对照中药颗粒)、单纯中药组和康复+中药治疗组,并隐藏分配序列。中药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与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外观、包装一致的无临床药性作用的安慰剂,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康复+中药组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方药及疗程同单纯中药组),并同时应用虚拟康复训练系统进行认知心理康复治疗。三组均接受冠心病抗心绞痛常规用药。治疗期6周,设第0周、第2周、第4周、第6周四个访视点,安排访视,收集数据。本研究用SPSS 20.0软件统计结局指标,随机分配序列对结局指标评价者及数据统计者设盲。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射血分数、心理应激任务总数、SAS评分、SDS评分、SCL-90评分、应对方式评分、SAQ评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中医单一症状积分、安全性指标。次要观察指标为外周血hs-CRP、IL-6值、血清TXB2值、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 MSSD、PNN50、血儿茶酚胺水平。结果:1.冠心病心绞痛相关指标:经6周治疗后,对照组、中药组及康复+中药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在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2.MSIMI疗效观察指标:经6周治疗后,康复+中药组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三项测试、心理应激任务总数均较治疗前下降,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心理应激任务总数较治疗前下降(P<0.05),仅在测试II、测试III中出现WMSI下降及射血分数升高(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康复+中药组上述指标改善亦优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理障碍疗效观察指标:经6周治疗后,康复+中药组SAS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SAS评分、应对方式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但仅在SAS评分上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中药组、康复+中药组治疗后在SCL-90绝大多数因子上(除去偏执)的得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治疗组组间比较,康复+中药组在SCL-90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惧因子四个维度评分低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维度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疗效观察指标:中药组、康复+中药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两组组间比较康复+中药组心理健康4项评分高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F-36评分仅在躯体健康4项评分提高(P<0.05),治疗后评分与康复+中药组、中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6周治疗后,康复+中药组、中药组在SAQ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五个维度积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康复+中药组在治疗满意度及疾病认识程度两项评分高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SAQ躯体活动度、心绞痛发作及稳定状况三项评分中均较治疗前有好转(P<0.05),但治疗后与康复+中药组、中药组比较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中医疗效指标:经6周治疗后,对照组、中药组、康复+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单一症状积分方面,中药组、康复+中药组胸痛、胸闷、心烦急躁、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失眠多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方面单一症状积分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中药组在胸闷、心烦急躁、胸胁胀满、失眠多梦方面积分低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炎症指标:经6周治疗后,中药组、康复+中药组Hs-CRP、IL-6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中药组Hs-CRP水平低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小板活化指标:经6周治疗后,中药组、康复+中药组血清TXB2值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中药组血清TXB2值低于单纯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XB2值无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心率变异性指标:经6周治疗后,对照组、康复+中药组、中药组SDNN、r MSSD、PNN50较治疗前升高,但仅康复+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血儿茶酚胺水平:经6周治疗后,康复+中药组、中药组血浆AD、NAD和DA浓度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中药组血浆AD、NAD和DA浓度低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安全性指标:6周治疗期间,三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改善冠心病MSIMI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异常心理状态、中医症状积分,提高生活质量,但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改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WMSI、心理应激任务总数、异常心理状态、中医症状积分,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更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在安全性指标上三组效应相当,提示治疗组相对安全。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下调炎症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心率变异性指标优于中药组及对照组,提示其可能的通过影响炎症机制、血小板活化机制、心率变异性、血儿茶酚胺浓度发挥治疗作用。
二、脑神经网络重建仪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神经网络重建仪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时机运用Brunnstrom技术对针刺治疗急性期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PNF技术治疗脑梗死早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脱落剔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对照组 |
2.2.2 观察组 |
2.3 观察记录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3.2 简化Fugl-Meyer评分表(FMA)运动功能的比较 |
3.3 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AC)的比较 |
3.4 Berg平衡量表分值(BBS)的比较 |
3.5 改良Bathel指数(MBI)的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简化Fugly-Meyer评定量表 |
附表2 Holden步行功能分级 |
附表3 Berg平衡量表 |
附表4 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脑梗死早期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3)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在脑卒中后上肢偏瘫中的应用 |
2 西医在脑卒中后上肢偏瘫中的应用 |
3 小结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组方法 |
2.3 干预方案 |
2.4 观察指标 |
2.5 观察指标疗效评定标准 |
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4 质量监控 |
4.1 石蜡疗法操作的准确性 |
4.2 控制干预可能的偏倚性 |
4.3 患者依从性 |
5 伦理原则 |
6 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肌张力等级比较 |
3 患者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比较 |
4 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
讨论 |
1 基线资料讨论 |
2 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肌张力的效果 |
3 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 |
结论 |
局限与展望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4)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认识 |
1.1 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认识 |
1.2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认识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功能的康复方法 |
2.2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功能的康复方法 |
3 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作为干预方法的理论依据 |
3.1 八段锦及其相关研究 |
3.2 动作观察疗法及其相关研究 |
4 创新点 |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及处理原则 |
1.6 中止、脱落标准及处理原则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例数估算 |
2.2 抽样及随机分组方法 |
2.3 分配隐藏和盲法 |
2.4 干预方法 |
2.5 基线资料 |
2.6 评价指标及标准 |
2.7 统计分析方法 |
2.8 质量控制 |
2.9 伦理原则 |
2.10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三组患者完成试验情况及流程图 |
2 三组患者基线比较 |
2.1 干预前三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
2.2 干预前三组患者评价指标比较 |
3 干预前后效果分析比较 |
3.1 干预前后三组患者运动功能比较 |
3.2 干预前后三组患者肌力比较 |
3.3 干预前后三组患者肌张力比较 |
3.4 干预前后三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基线资料比较分析 |
2 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3 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对上肢肌力的影响 |
4 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对上肢肌张力的影响 |
5 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
结论 |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气动式手部装置训练对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康复技术在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脑电节律的卒中后脑功能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脑电信号概述 |
1.2.1 大脑功能分区 |
1.2.2 脑电信号及其节律性 |
1.2.3 运动想象 |
1.2.4 脑-机接口系统 |
1.3 脑网络分析概述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BCI在中风康复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2 脑网络发展及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脑功能网络构建与分析方法 |
2.1 基于EEG信号构建脑网络 |
2.1.1 EEG数据预处理 |
2.1.2 节点与边的定义 |
2.1.3 阈值的选择 |
2.2 功能连接方法 |
2.2.1 偏相关系数计算 |
2.2.2 锁相值理论 |
2.3 有向传递函数理论 |
2.3.1 多元自回归模型估计 |
2.3.2 有向传递函数定义 |
2.3.3 信息流及信息流增益的定义 |
2.3.4 DTF估计应用问题 |
2.4 网络特征参数 |
2.4.1 基本的网络参数 |
2.4.2 脑网络分离能力的度量 |
2.4.3 脑网络整合能力的度量 |
2.4.4 脑网络的“小世界”属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卒中后偏瘫侧动作时脑功能网络的改变 |
3.1 实验设计与方法 |
3.1.1 受试者情况 |
3.1.2 信号采集 |
3.1.3 实验范式 |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1 脑功能网络构建 |
3.2.2 卒中后脑网络“小世界”属性的变化 |
3.2.3 卒中后脑网络集成与分化能力的变化 |
3.3 结果及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CI-FES康复训练对卒中后脑功能网络的影响 |
4.1 基于EEG的BCI-FES上肢康复训练系统 |
4.1.1 EEG信号采集模块 |
4.1.2 信号处理模块 |
4.1.3 虚拟手显示模块 |
4.1.4 功能性电刺激反馈模块 |
4.1.5 训练流程 |
4.2 实验设计 |
4.3 量表评估及脑功能网络分析 |
4.3.1 Fugl-Meyer量表评估 |
4.3.2 实验前后BCI实验组与控制组的运动想象脑功能网络对比 |
4.3.3 个体康复训练过程中脑功能网络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本论文研究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脑卒中亚急性期高频rTMS对上肢痉挛以及PAD的调节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现状 |
1.1.2 脑卒中后痉挛的发生率及分布情况 |
1.1.3 脑卒中后痉挛的发生机制 |
1.1.4 脑卒中后痉挛康复的意义和重要性 |
1.1.5 脑卒中后痉挛的康复评价方法 |
1.1.6 脑卒中后痉挛的康复治疗方法 |
1.1.7 rTMS在脑卒中痉挛康复中的作用 |
1.2 文献综述 |
1.2.1 脑卒中后痉挛的病理机制 |
1.2.2 脑卒中后痉挛的评定方法 |
1.2.3 脑卒中后痉挛的治疗方法 |
1.2.4 rTMS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相关研究 |
1.2.5 脑卒中后H反射激活后抑制(PAD)的研究 |
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实验对象 |
2.1.2 纳入、排除及脱落标准 |
2.1.3 实验设备和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干预措施 |
2.2.3 实验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
2.2.4 数据分析及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实验结果 |
3.1.1 一般资料分析 |
3.1.2 上肢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和中枢传导时间(CMCT)分析 |
3.1.3 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分析 |
3.1.4 上肢H反射激活后抑制(PAD)分析 |
3.1.5 上肢和手的肌力评分分析 |
3.1.6 上肢和手Brunnstrom分期分析 |
3.1.7 简化Fugl-Meyer上肢部分(U-FMA)评分分析 |
3.1.8 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分分析 |
3.1.9 患侧上肢H反射激活后抑制(PAD)与痉挛程度(MAS)的相关性分析 |
3.2 讨论 |
3.2.1 rTMS对上肢MEP和 CMCT的影响 |
3.2.2 rTMS对上肢肌张力的影响 |
3.2.3 rTMS对上肢PAD的影响 |
3.2.4 rTMS对上肢和手肌力的影响 |
3.2.5 rTMS对上肢和手Brunnstrom分期的影响 |
3.2.6 rTMS对 U-FMA的影响 |
3.2.7 rTMS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
3.2.8 患侧上肢PAD与 MAS的相关性 |
3.2.9 rTMS的安全性讨论 |
3.2.10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实验不足与展望 |
5.1 实验的不足之处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操作性定义 |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
一、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康复护理现状 |
(一)水疗法 |
(二)音乐疗法 |
(三)运动想象疗法 |
(四)强制性运动疗法 |
(五)功能性电刺激 |
(六)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
(七)经颅磁刺激 |
(八)虚拟现实技术及上肢康复机器人 |
二、镜像疗法干预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
(一)镜像疗法概述 |
(二)镜像疗法干预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国内外趋势 |
三、具身认知理论的研究概述 |
(一)具身认知的起源 |
(二)具身认知的概念 |
(三)具身认知的内涵及优势 |
(四)具身认知来自不同学科的证据 |
(五)具身认知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六)具身认知的四大理论特征 |
(七)文献总结 |
第三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病例剔除、脱落和终止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类型 |
(二)样本量估算 |
(三)病例分组 |
(四)技术路线 |
(五)干预方案 |
(六)观察指标及评价工具 |
(七)资料收集 |
(八)不良事件处理、记录和报告 |
(九)质量控制 |
(十)科研伦理 |
(十一)统计分析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 |
(一)纳入研究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二)两组患者干预前四项康复指标的基线水平 |
二、两组干预后疗效性指标的评价结果 |
(一)两组病人干预四周后组内及组间FMA-UE的比较情况 |
(二)两组患者干预四周后组内及组间MBI的效果比较 |
(三)两组患者干预后SS-QOL评分组内和组间效果比较 |
(四)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runnstrom分级组内、组间比较情况 |
(五)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 |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与结论 |
一、研究讨论 |
(一)脑梗死疾病的研究概述 |
(二)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概述 |
(三)具身认知理论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四)针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
二、研究结论 |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在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脑机交互运动训练的神经反馈响应关键机制及卒中康复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运动神经康复的理论基础 |
1.1.2 国内外运动康复研究历程与发展态势 |
1.2 运动神经反馈训练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基于视觉、听觉、触觉反馈的运动训练方法 |
1.2.2 基于多感官融合反馈的运动训练方法 |
1.2.3 存在问题 |
1.3 运动神经反馈训练响应机制与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3.1 神经电生理、血液动力学响应机制研究 |
1.3.2 多模态神经响应机制融合研究 |
1.3.3 运动康复训练效果评价研究 |
1.3.4 存在问题 |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不同控制模式的运动反馈训练神经生理响应研究 |
2.1 引言 |
2.1.1 本章研究目的 |
2.1.2 基本研究思路 |
2.2 实验方案设计及数据采集方法 |
2.2.1 不同运动反馈训练实验范式设计 |
2.2.2 EEG-NIRS数据采集与实验系统构建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3.1 EEG处理与分析方法 |
2.3.2 NIRS处理与分析方法 |
2.3.3 统计学分析 |
2.4 不同运动反馈训练的实验结果分析 |
2.4.1 基于EEG的神经响应及模式识别分析 |
2.4.2 基于NIRS的神经响应状态分析 |
2.4.3 EEG与 NIRS特征关联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反馈通路诱导的运动神经反馈训练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1.1 本章研究目的 |
3.1.2 基本研究思路 |
3.2 实验方案设计及数据采集方法 |
3.2.1 运动神经反馈训练实验方案设计 |
3.2.2 运动神经反馈训练系统构建与EEG-NIRS数据采集 |
3.3 神经反馈特征参数计算与EEG-NIRS数据分析方法 |
3.3.1 偏侧化相对ERD计算 |
3.3.2 训练前后EEG特征分析方法 |
3.3.3 训练前后NIRS特征分析方法 |
3.3.4 统计学分析 |
3.4 运动训练前后神经响应结果分析 |
3.4.1 基于EEG特征的神经响应与分类识别结果 |
3.4.2 基于NIRS脑血氧的神经响应特征分析 |
3.4.3 基于EEG-NIRS数据融合的分类识别结果 |
3.4.4 面向卒中运动康复的神经反馈训练实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运动训练时程的脑-肌电响应与效果评价研究 |
4.1 引言 |
4.1.1 本章研究目的 |
4.1.2 基本研究思路 |
4.2 实验方案设计及数据采集方法 |
4.2.1 实验范式与实验流程设计 |
4.2.2 数据采集系统与预处理过程 |
4.3 不同时程运动神经反馈训练的多生理数据分析方法 |
4.3.1 基于EEG特征的神经响应分析与分类识别方法 |
4.3.2 基于EMG特征的运动神经功能分析方法 |
4.3.3 基于传递熵的EEG-EMG耦合分析方法 |
4.3.4 统计学分析 |
4.4 不同时程运动神经反馈训练下的EEG-EMG数据分析结果 |
4.4.1 不同训练时程的EEG特征响应与分类识别结果 |
4.4.2 不同训练时程的EMG特征结果分析 |
4.4.3 基于传递熵的EEG-EMG耦合分析结果 |
4.4.4 面向卒中康复的跨时间运动训练效果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运动神经反馈训练系统设计与卒中康复典型应用 |
5.1 引言 |
5.1.1 本章研究目的 |
5.1.2 基本研究思路 |
5.2 基于决策阈值优化的神经反馈训练控制策略研究 |
5.2.1 基于MI-BCI的反馈训练系统设计 |
5.2.2 基于决策阈值优化的系统性能结果分析 |
5.3 运动神经反馈训练系统设计及典型应用 |
5.3.1 系统集成方法与实验设计 |
5.3.2 典型应用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6.2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虚拟现实康复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一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精神应激与MSIMI发病 |
2 精神应激与冠心病MSIMI发病机制的关系 |
3 中医对心理应激与冠心病MSIMI发病的认识 |
4 冠心病MSIMI西医治疗现状 |
5 冠心病MSIMI中医治疗现状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及其用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
1 虚拟现实康复技术概述 |
2 虚拟现实技术在运动康复中的应用 |
3 虚拟现实在在认知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
4 虚拟现实在在心理情绪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部分 |
前言 |
研究一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发病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实施与伦理学审査 |
1.3 样本量估算 |
1.4 诊断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1.7 病例剔除标准 |
1.8 病例脱落标准 |
1.9 研究过程 |
1.10 数据收集 |
1.11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MSIMI组与非MSIMI组基线资料比较 |
2.2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MSIMI发病相关性分析 |
2.3 心理状态与MSIMI关系分析 |
2.4 炎症、血小板活化、心率变异性及儿茶酚胺水平与MSIMI发病相关性分析 |
2.5 MSIMI患者SCL-90 评分特征 |
3 讨论 |
3.1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MSIMI发病相关性分析 |
3.2 心理特质与MSIMI发病相关性分析 |
3.3 炎症、血小板活化、心率变异性及儿茶酚胺水平与MSIMI发病相关性分析 |
4 结论 |
研究二 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理应激导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设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病例剔除标准 |
1.7 病例脱落标准 |
1.8 研究过程及治疗方案 |
1.9 观察指标 |
1.10 疗效评定标准 |
1.11 数据收集 |
1.12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特征及失访情况 |
2.2 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基本基线资料统计描述及可比性分析 |
2.3 主要疗效指标 |
2.4 次要结局指标 |
2.5 安全性指标 |
3 讨论 |
3.1 “情志致病”与MSIMI发病的关系 |
3.2 中医“双心学说”对MSIMI的认识 |
3.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要素”分析 |
3.4 虚拟康复训练治疗优势及起效机制 |
3.5 虚拟康复训练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干预治疗机制研究 |
3.6 虚拟康复训练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MISIM疗效分析 |
3.7 安全性评价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意义和不足 |
4 未来工作设想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脑神经网络重建仪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时机运用Brunnstrom技术对针刺治疗急性期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D]. 成天琼.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PNF技术治疗脑梗死早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D]. 熊文君. 南昌大学, 2021(01)
- [3]Bobath技术辅以石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效果的研究[D]. 姜洋.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D]. 王异之.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气动式手部装置训练对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 李姝颖.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6]基于脑电节律的卒中后脑功能网络研究[D]. 赵春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脑卒中亚急性期高频rTMS对上肢痉挛以及PAD的调节作用研究[D]. 罗玲玉.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8]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D]. 周月.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脑机交互运动训练的神经反馈响应关键机制及卒中康复应用[D]. 王仲朋. 天津大学, 2019(01)
- [10]虚拟现实康复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临床研究[D]. 张晓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