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确定池塘养殖的生产周期(论文文献综述)
曹丽[1](2021)在《兴化市典型蟹塘养殖生长周期的污染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绒螯蟹(学名:Eriocheir sinensis),又称螃蟹、大闸蟹或河蟹等,是我国传统的名优水产品,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和经济价值。江苏兴化作为全国最大的大闸蟹生产基地,有中国螃蟹第一县的美称。河蟹养殖产业给兴化带来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调节蟹塘水质是螃蟹养殖的关键,这关系到螃蟹养殖池塘的水和底泥环境的变化,同时也影响到整个流域污染物的排放。关于螃蟹养殖排水时期的污染研究很多,但是对于螃蟹整个生长周期养殖塘的水和底泥环境中污染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较少。本论文根据2020年2-10月对兴化市5个同一水源的典型螃蟹养殖池塘进行一个养殖周期的跟踪调查实验数据,对各蟹塘水环境中营养盐(氨氮、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pH、水温和底泥环境中营养盐(总氮、总磷)、重金属(Zn、Cr、Cu、Pb、As、Cd)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蟹塘中水质和底泥的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一个养殖周期内,蟹塘中水质指标水温、pH和溶解氧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控制好这几个指标是螃蟹养殖的基础因素;蟹塘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TP、TN以及氨氮的浓度在一个养殖周期的变化趋势相似:在养殖前期小幅度提高,随着螃蟹的生长,投喂饲料量逐渐增加,其浓度也随之升高,到螃蟹捕捞期,则有一定的下降。蟹塘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和TP浓度超标严重,最大超标幅度分别是107%和101%;养殖前期蟹塘水体的水质比较好,而后期水质的污染水平开始超过警戒线,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在养殖期间,水源河流的氨氮浓度明显高于蟹塘,且水源水体TN和TP浓度的超标率较高;水源河流水体受周围养殖退水的影响较大,污染指数与蟹塘的变化趋势一致,总体的水质状况不如蟹塘。(2)螃蟹养殖池塘底泥中TN的含量变化趋势总体上是2-9月(养殖前期和中期)上升,9-10月(养殖后期)下降;螃蟹养殖池塘底泥中TP的含量变化总体上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从各时段蟹塘底泥中氮、磷的污染程度来看,TN的单项污染指数总体大于TP的单项污染指数,底泥中氮污染程度较磷的污染程度严重;随着螃蟹的生长,饲料投喂量的增加,蟹塘养殖的中后期给蟹塘底泥带来较大的氮磷污染负荷。(3)兴化螃蟹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平均含量的大小为Zn>Cr>Cu>Pb>As>Cd;在一个螃蟹养殖周期中,蟹塘底泥中重金属含量有明显增加的是Zn和Cu;重金属污染评价中Cd的含量高于最大限值,属于轻度污染;Cr与Cu的含量接近限值,在警戒线附近;Zn、Pb和As的含量在安全限值内。
蔡欣欣[2](2021)在《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的预警数学模型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发病快、流行面广、死亡率高,是近年来影响对虾健康养殖的重要限制性因素,给中国乃至全球对虾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系统研究对虾AHPND发生与哪些因素显着相关,并进一步建立对虾AHPND发生的预测预报数学模型,对防控对虾疾病的发生以及建立针对性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对象,通过采集健康和AHPND发病情况下的环境因子、病原丰度和宿主健康指示因子,初步解析对虾AHPND发生、流行与病原、环境和宿主自身免疫因子间的耦合关系,并对养殖系统中各因子变化及过硫酸氢钾(PMS)干预与疾病发生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和Deep Forest算法,分别构建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AHPND发生数学预警模型并进行模型演算效果比较分析。相关研究结果为对虾AHPND病害预报和健康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并为进一步建立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预警理论奠定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池塘养殖对虾AHPND发生与环境、病原、宿主免疫因子相关性分析通过持续跟踪监测并联合分析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养殖系统中AHPND发生及其环境、病原、虾体免疫因子,探索池塘养殖对虾肝胰腺坏死病的发生、流行与病原、环境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4组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试验点中,气温、水温、溶解氧(DO)、p H、盐度、氨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波动范围分别为21℃~29℃、24.8~31℃、1.4~8.32 mg/L、8~8.91、34~50‰、0.01~0.26 mg/L、0.005~0.212 mg/L;水体可培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103~2.4×105 CFU/m L、2×102~1.8×104 CFU/m L,虾体可培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变化范围分别为9.8×104~8.8×106 CFU/g、3.9×103~3.61×106 CFU/g;16s r DNA鉴定结果显示弧菌检出种类达到20种,占总优势菌的57%,其中主要的弧菌种类有欧文斯弧菌(Vibrio owensii)、坎氏弧菌(V.Campbellii)、新喀里多尼亚弧菌(V.neocaledonicus)、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和哈维氏弧菌(V.harveyi);虾体免疫因子ACP、AKP、SOD、LZM和PO等免疫酶活力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5~75 U/mg、1~8.5 U/mg、2.4~11.07 U/mg、1.3~43U/mg和6.23~28 U/mg。2.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对虾AHPND预警数学模型构建通过支持向量机算法函数模型,首次构建了基于对虾AHPND发生相关因子序列(环境因子、微生物因子和对虾健康指示因子)的参数模拟预测数据,将一维序列映射到三维空间,结合实际分类问题选择不同的核函数来比较模型拟合精度,并用试算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寻优,同时严格遵循训练样本集与测试样本集9:1的比例原则进行模型构建和验证。结果显示,基于多项式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模拟效果最好。通过Python语言编程实现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在对虾AHPND发生预警预报中建立输入—输出映射,同时与多项式朴素贝叶斯(multinomial native bayes,MNB)、k最邻近分类算法(k-nearestneighbor algorithms,Kneighbors)、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随机森林算法(randomforest,RF)、决策树(decisiontree)、梯度提升分类算法(gradientboosting algorithm,Gradboost)等六种分类算法对比不同模型的分类精度和预测效果,最终建立了对虾AHPND发生预警预报的6维向量参数组合模型,即虾体可培养细菌总数、虾体弧菌占比、水体弧菌占比、ACP、AKP、SOD参数作为预报因子。预测准确率高达100.00%,但6维向量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存在过拟合和免疫指标在生产中难以采集的问题。3.基于Deep Forest算法的对虾AHPND预警数学模型构建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18个参数与对虾AHPND发生的关系,以及因子之间两两分析进一步筛选主效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对虾AHPND发生与虾体细菌总数、虾体弧菌总数、LZM、虾体弧菌占比、水体细菌总数、盐度、水体弧菌等7个参数具有直接显着相关性。通过Python语言编程实现深度森林(deep forest,DF)、Light GBM(LGB)、XGBoost(XGB)三种流行的基于决策树的集成学习方法算法的预测性能评判,最终建立了基于Deep Forest算法的虾体细菌总数、虾体弧菌占比、水体细菌总数、盐度的4维向量预警预报模型(准确率89.00%)。虽然与本研究所建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准确率100.00%)对比,深度森林模型的预测性能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该算法依据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关系逐步筛除,包含了所有因素的效应。证明了本研究所建立的深度森林模型是尝试的十种算法模型中预测对虾AHPND发生最理想的预测模型,也进一步验证了深度森林算法的优越性。4.过硫酸氢钾干预下对虾养殖系统中水环境指标及菌群结构变化分析通过水质理化因子监测、虾体和水体中可培养细菌和弧菌检测及高通量测序方法,系统解析过硫酸氢钾(2KHSO5·K2SO4·KHSO4,PMS)干预下对虾养殖池塘水体环境指标和菌群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试验池塘水温、DO、p H、盐度、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理化因子波动趋势相似,波动范围为26.3℃~28.3℃、4.36~5.93 mg/L、8.39~8.74、40~45、0.02~0.16 mg/L和0.01~0.21mg/L,施用0.2 g/L的PMS对水质理化因子具有一定改善作用。PMS泼洒后对虾肝胰腺内可培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分别由3.13×106 CFU/g和1.98×106 CFU/g降低至4.30×105 CFU/g和1.09×105 CFU/g,弧菌占比由63.36%降低至25.35%;水体中可培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分别由2.70×104 CFU/m L和6.00×103 CFU/m降低至8.50×103 CFU/m L和1.20×103 CFU/m L,弧菌占比由22.22%降低至14.11%,PMS可显着降低虾体和水体中可培养细菌、弧菌数量及弧菌占比。对水体菌群结构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经对比泼洒PMS前后3天的变化趋势表明,泼洒PMS后池塘优势菌相对丰度发生显着变化且菌群结构PCo A指数偏离度较低,且水体中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蓝藻门和变形菌门为主要优势菌门,相关研究结果为评判PMS在水产养殖中的防控作用及其科学使用提供数据支撑。
苏治南[3](2020)在《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下文简称“地埋管道系统”)实现了滩涂地下部养鱼(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地上部种植红树林,红树林得到快速恢复的目标,但在关键过程上需加强总结和理论探讨。管道内水体环境、元素收支、养殖容量及环境效应是表征地埋管道系统特征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于2016~2018年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进行。通过现场监测与试验,定量研究了上述科学问题,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管道养殖内部水质变化规律从鱼苗投放到收获的5个月内,分别对幼鱼阶段和成鱼阶段水质共进行了6次测定。结果表明,每次清洗系统之后的15天内,15个水质指标中只有溶解氧趋于下降,其它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与对照相比,所有水质指标都无显着差异。养殖管道内部沉积物的总碳、总氮、总磷和硫化物较对照组分别高5.07%、30.97%、73.90%和204.31%,但每半个月一次的清洗有效清除了系统内部沉积物污染的胁迫。以上结果表明,养殖水质总体上接近天然海水,且定期清洗有效避免了沉积物氮、磷污染,这是地埋管道系统取得成功的机理。2.养殖系统碳、氮、磷收支及物质利用率碳、氮、磷收支研究得到其百分率方程如下:碳:人工饵料(82.65%)+其他输入(17.35%)=收获鱼类(19.70%)+系统损耗(6.06%)+向外释放(74.24%);氮:人工饵料(82.33%)+其他输入(17.67%)=收获鱼类(18.61%)+系统损耗(5.92%)+向外释放(75.46%);磷:人工饵料(79.30%)+系统输入(20.70%)=收获鱼类(16.97%)+系统损耗(5.84%)+向外释放(77.19%);“其他输入”包括鱼苗+天然饵料,“系统损耗”包括死鱼+残饵,“向外释放”包括溶失饵料+沉积物+水体输出+其他输出。人工饵料和水体输出分别是元素输入、输出的主要通道。地埋管道系统中华乌塘鳢的饲料系数为5.76,约为其池塘养殖的50%,饵料利用率较高。碳、氮、磷利用率分别为14.76%、14.33%和6.64%。鲜杂鱼饵料的磷主要存在于骨骼和鳞片,非鱼类喜好部分,这是磷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3.养殖容量实验表明溶解氧是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容量的首要限制因子,且中华乌塘鳢摄食正常摄食的溶解氧最低值为2.59 mg/L。当水体溶解氧等于中华乌塘鳢摄食正常摄食最低值时,单套地埋管道系统生物量(B,kg)与流量(V,m3/h)的关系:B=13.316V-11.395(B≤60 kg)纳潮混养塘可驱动地埋管道系统的数量:n=S×(H1-H2)/(4.24t)纳潮混养塘可支撑的养殖容量:Ca=10.61×S×(H1-H2)/t式中:S为纳潮混养塘的蓄水面积(m2);H1为无纳潮前最高潮水面高程(最低潮日的高潮时水面高程)(m);H2为纳潮混养塘塘底高程(m);t为无纳潮期时长(h)。以上研究为地埋管道系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关键参数。4.养殖对环境、大型底栖动物和红树林生长的影响元素收支方程显示,地埋管道系统生产1 t的中华乌塘鳢,由水体、沉积物和溶失饵料向海区排放的碳、氮、磷量分别为338.02 kg、79.34 kg、2.39kg。养殖后(养殖结束一个月内),滩涂残留水和沉积物的总碳、总氮、总磷、硫化物含量分别是养殖前的72.86%、118.66%、89.50%、54.40%和100.01%、100.15%、114.49%、91.93%。养殖区内的水质指标、沉积物指标和红树林形态指标在养殖前后均差异不显着。养殖区和对照区的红树植物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种数、生物量、丰度、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均差异不显着。模拟实验显示红树植物和沉积物的δ13C和δ15N在养殖前后差异也不显着。养殖物质通过常流水低浓度分散排放是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对环境和动植物无显着影响的主要原因,此外,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分解等是可能的原因。5.应用与建议设计了表层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使管道养殖水体的平均溶解氧浓度提高了12.28%,增强了推广应用性。地埋管道系统适合于光滩红树林重建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滩涂治理的应用。
王怡梅[4](2020)在《四川鱼类养殖水体污染评价及四环素的聚噻吩固相萃取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优良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是维持水产养殖尤其是淡水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下过量的饵料投放导致产排污量增加,引起水体环境恶化;渔药的滥用导致水体和鱼体内药物残留,也会给水体环境甚至给人类带来危害。四环素类(TCs)是一类水产养殖常用渔药,常被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可以起到预防细菌性病害、提高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的作用。进入养殖水体的TCs浓度非常低,但其性质稳定,在水体中很难降解,长期残留于水环境中会诱导产生耐药性菌株从而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长。本论文就以上问题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四川省鱼类养殖水体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及评价,着重于对水质污染状况进行监测以及对产排污量进行估算;二是为快速准确地监测水产水体中的TCs污染,建立一种新的固相萃取方法,实现对水体中痕量TCs的快速筛查及准确测定。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根据对四川省2018年水产养殖基本情况进行的系统调查分析,选取了五种鱼的养殖池塘作为监测位点,在7月至10月期间每月一次共4次分别对进水口、池内和出水口采样。测定水体中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IMn)4项指标表示的污染物含量。五个监测位点水体中NH3-N含量为0.140~1.13 mg/L,平均值为0.484 mg/L;TN含量为0.300~10.8 mg/L,平均值为2.77 mg/L;TP含量为0.0140~0.774 mg/L,平均值为0.227 mg/L;IMn含量为0.760~7.76 mg/L,平均值为3.74 mg/L。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进行评价,TN严重超标,超标率达90%,超标倍数为0.07~9.8;TP中等超标,超标率为45%,超标倍数为0.12~2.87;IMn轻微超标,超标率为20%,超标倍数为0.04~0.81;NH3-N均未超标。使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国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中的产排污系数模型计算得到四川省鳟鱼、鲟鱼、鮰鱼、草鱼和鳙鱼五种养殖品种在池塘和流水养殖模式下的产排污系数,再结合全省2018年该品种总产量估算了NH3-N、TN、TP和IMn水质指标表示的产排污量。总体来看草鱼和鳙鱼养殖模式产、排污量最高,鲟鱼和鮰鱼其次,鳟鱼最低。鮰鱼、草鱼和鳙鱼养殖水体的产排污量差值较大,约65%的污染物还存留于池塘内和底泥中,因而在养殖周期结束后,养殖水不应直接排入环境水体中,如不存在其它污染,建议将养殖水作为农田灌溉水排放,将底泥堆沤后作为肥料使用。把所得的产排污系数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全国各地产排污系数进行对比,相比十年前,2018年四川省鱼类养殖水体污染有较大改善,养殖户的养殖方式更加清洁、健康,投喂的饲料品质更好、用量更精准;四川省鱼类养殖水体的产排污强度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中强度。以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二氯乙烷为反应溶剂,二甲氧基甲烷为交联剂与噻吩发生付-克烷基化反应,一步合成聚噻吩。对聚噻吩进行表征表明,聚噻吩主要由亚微米尺寸的球状颗粒组成,呈非结晶态;热稳定性较好,失重温度为417.3℃,总失重58.9%;属于多孔材料,孔径主要集中在1.5~2.0 nm和18~50 nm范围内。考虑到聚噻吩和TCs之间可能存在疏水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以及聚噻吩的芳杂环可能与TCs的苯环之间存在π-π共轭作用,从而产生较好的吸附作用,将聚噻吩用于养殖水中低含量TCs的固相萃取分离富集。聚噻吩对四环素的饱和吸附容量为4.10 mg/g。将50 mg聚噻吩装填到滴管中制成固相萃取小柱,最佳萃取条件是:水样p H为5,萃取流速为5 m L/min,上样体积为400 m L以下,3 m L 5%甲醇水溶液淋洗,2 m L甲醇/乙酸(V∶V=9∶1)解吸。对100 m L0.1 mg/L的TC溶液萃取率为84.7%,对浓度低至几μg/L的TC溶液萃取率在60%以上。聚噻吩固相萃取柱的重复利用性能良好,重复使用五次对四环素的萃取率均能维持在80%以上。建立聚噻吩固相萃取(SPE)与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联用检测水产水体中TCs含量的分析方法。SPE-UV法测定TC和TCs总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80~1.0 mg/L和0.15~2.4 m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均为0.002 mg/L,加标回收率为99.7~103.6%,相对标准偏差为1.7~4.0%,富集倍数分别为85倍、70倍。SPE-HPLC法测定土霉素(OTC)、四环素(TC)和强力霉素(DOX)线性范围均为0.0050~1.0 m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在0.0001~0.0005 mg/L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8.8~114.8%,相对标准偏差为1.5~6.2%,富集倍数分别为74、94、58倍。与常用的固相萃取柱HLB相比,50 mg聚噻吩柱对OTC、TC和DOX的萃取率均高于60 mg HLB的萃取率,在低浓度时聚噻吩柱的萃取率高出更多,聚噻吩表现出对低浓度TCs更好的富集能力。聚噻吩SPE-UV法提高了光度法测定TCs的灵敏度,与便携式分光光度计联用可应用于养殖池边初步检测TCs总量。聚噻吩SPE-HPLC法的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准确性高,能实现对水体中痕量TCs的准确分析。
暴丽梅[5](2020)在《不同面积池塘精养凡纳滨对虾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选取不同面积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探讨不同养殖面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及饵料系数的影响,同时就养殖周期内水体指标变化特点、终末出虾情况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1、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选定3335 m2、5336 m2、6670 m2三种面积池塘,每种面积各设置两口池塘,虾苗放养密度按照2.5万尾/667m2进行投放。自放苗日开始,每10 d对各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的体长和体重进行测量,经过90 d养殖,三种面积池塘凡纳滨对虾终末体长、终末体重差异显着(P<0.05),3335 m2终末平均体长为14.42 cm/尾,终末平均体重为22.51 g/尾,显着高于5336 m2、6670 m2池塘(P<0.05);3335 m2池塘特定增长率、特定增重率均显着高于5336 m2、6670 m2池塘(P<0.05);在饵料系数方面,三种面积池塘之间差异显着(P<0.05),6670 m2池塘饵料系数显着低于3335m2、5336m2,饵料系数为0.90,其次为5336m2池塘,饵料系数为0.93,3335 m2池塘饵料系数最高,为0.98;在成活率方面,6670 m2池塘成活率为85.40%,显着高于3335 m2和5336 m2池塘(P<0.05),3335 m2和5336 m2池塘成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分别为75.52%、79.87%。试验结果表明,3335 m2池塘在凡纳滨对虾生长方面表现优势明显。2、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病害的影响在养殖前中期,各养殖池塘未发生疾病情况;在养殖后期,各池塘相继出现对虾偷死症。主要症状表现为:病虾虾体及附肢发红,肠胃空,肌肉半透明,出现症状的虾均为较小的个体。各池塘发现对虾发病后,采取了控料、换水、改底等措施,较好地抑制了病害范围的扩大,没有发生大范围死亡。3、不同面积池塘水质指标变化情况在整个实验周期中,对试验池塘水质每5 d进行理化指标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水温、pH、溶解氧、氨氮浓度、亚硝酸盐浓度。每7 d监测池塘藻类优势种组成情况。在养殖周期内,3335 m2、5336 m2、6670 m2水温变化范围分别为22.030.5℃、21.430℃、20.729.5℃;pH值变化范围均在8.6-8.9之间;溶解氧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49.7 mg/L、5.59.0 mg/L、5.88.4 mg/L。水温、pH、溶解氧波动范围均在凡纳滨对虾适宜生长范围内。随养殖时间的延长,对虾个体增大,投饵量增多,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浓度在养殖后期有所升高,其中5336 m2、6670 m2池塘在整个试验周期内,氨氮浓度无变化,均处于稳定状态;3335 m2在养殖地65 d开始出现氨氮浓度骤升现象,达0.5 mg/L;3335 m2、5336 m2、6670 m2亚硝盐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3mg/L、0.10.15 mg/L、0-0.1 mg/L,3335 m2波动范围较5336 m2、6667 m2池塘大。监测到有害指标后,及时采取换水、施加水质改良剂等措施,使得各养殖池塘氨氮、亚硝酸含量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对对虾生长的影响。优势藻类构成情况,在养殖前期,以硅藻、绿藻为优势种;到了养殖中后期,各池塘优势藻类以绿藻为优势种,其次为硅藻、再次为裸藻、隐藻,少量甲藻、蓝藻,且在养殖中后期一直保持稳定状态。优质的藻类不仅在养殖初期为凡纳滨对虾提供了天然饵料,在养殖中后期维持水质稳定具有积极作用。4、不同面积池塘成本与经济效益在可变成本中,饲料成为成本第一大支出项目,各池塘饲料支出占比范围在3742%。以每667 m2为单位计,3335 m2池塘的饲料支出显着高于5336 m2、6670 m2池塘(P<0.05)。5336 m2与6670 m2池塘饲料支出差异不显着(P>0.05)。在药品支出和电费支出方面,三种面积池塘之间差异显着(P<0.05),3335m2池塘药品和电费支出费用最高,分别为560元/667m2、440元/667m2,5336 m2次之,6670 m2池塘药品和电费支出最少。固定成本方面,每667 m2租金支出为1600元,为总成本的第二大支出项目,各池塘租金占总成本的2022%。虾苗、饲料、池塘租金是养殖成本投入的重要部分,总计占比达8090%。3335 m2、5336 m2、6670 m2生产成本合计支出差异显着(P<0.05),3335m2显着高于其他两种面积池塘,生产成本合计为7620元/667m2,均高出5336 m2、6670 m2面积池塘生产成本。凡纳滨对虾经过整个养殖周期,在三种不同面积池塘养殖中,3335 m2池塘产量850.11斤/667m2,终末个体均重22.51 g/尾,净利润达12307.96元/667m2,其产量、终末体重以及净利润均显着高于5336 m2和6670 m2池塘(P<0.05)。结果显示,3335m2获得最佳产量,最优生长速度以及最大经济效益。其次是5336 m2池塘,贡献率最低的是面积为6670 m2的池塘。说明在本次研究中,相对比与5336 m2、6670 m2池塘,3335m2池塘养殖投入产出更高,盈利能力更强。结合凡纳滨对虾生长指标,3335 m2池塘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最优。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面积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3335 m2池塘生长情况最好,经济效益高。5、凡纳滨对虾精养池塘技术要点及展望根据本次凡纳滨对虾实际养殖情况,汲取凡纳滨对虾成功养殖经验,结合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特点,就凡纳滨对虾池塘精养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分别从虾苗标粗以及外塘养殖两个方面的细节把控进行了详述,对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智一[6](2020)在《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和运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海水鱼类作为能为人类提供高级蛋白质的食材,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在捕捞资源持续衰退的背景下,海水鱼类养殖业作为海水鱼类生产供应的重要部分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尽管现阶段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使用了工厂化养殖模式及深水网箱养殖模式,但使用比例较低,大部分养殖生产活动仍处于较为粗放的传统养殖阶段。同时,由于此产业的发展对资源环境依赖度较高,往往容易产生产业集聚,这种集聚也衍生出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当前的养殖模式发展难以为继,为使产业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产业亟待进行符合生态经济发展的革新以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革新的基础在于对现存海水鱼类养殖业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分析,途径在于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进行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革新。摸清我国海水鱼类养殖模式应用和产业集聚现状是进行符合生态经济发展革新的基础,研究产业集聚区域各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估其生态经济绩效是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为切入点,使用海水鱼类养殖主要生产区域相关数据,分析和测度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主要养殖品种和不同养殖模式的产业集聚分布情况。使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对产业集聚区域不同养殖模式养殖生产活动生态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模型,并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对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的两个方面(生态经济效率和生态经济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以两方面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其生态经济绩效进行全面评价。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博弈模型推演与讨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工厂化养殖模式下产量最高的大菱鲆主要在辽宁省和山东省形成了产业集聚且辽宁省集聚更为明显;池塘养殖模式下产量最高的海鲈鱼在广东省形成了产业集聚;普通网箱养殖模式下大黄鱼产量最高,其在福建省形成了产业集聚;深水网箱模式主要生产品种为卵形鲳鲹,其在海南省与广西省形成了产业集聚且广西省养殖专业化程度更高。(2)通过因果关系分析发现:(1)养殖相关技术领域和企业的资金扶持以及税收减免政策的增加,能够通过降低养殖生产成本提高养殖生产收益和养殖投资,但养殖生产、鱼药和饵料投放以及各类资源应用的增加能够使化学成分排放增加;(2)政策规定的可用养殖面积变动能够通过影响新增养殖场建设投资对养殖生产收益、化学成分排放、地下水资源损失、土地占用面积、空气污染程度以及区域捕捞资源衰退造成影响;(3)规定的可用养殖面积的增加以及对可持续发展养殖模式的养殖设施建设的资金扶持,能够促进产业养殖模式革新,提高养殖生产收益和养殖投资,降低养殖生产化学物质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结合养殖生产实际,对不同养殖模式养殖生产系统生态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的要素流向进行分析,发现:(1)养殖阶段饲料投喂是造成各模式养殖生产活动生态经济绩效受到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和深水网箱养殖模式因养殖模式特性,受此类影响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2)工厂化养殖养殖面积受政策影响较大,养殖尾水的排放以及高浓度矿物质反冲地下水均会对区域水域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进而影响下期养殖的食品安全与产品价格以及区域捕捞资源;(3)普通池塘养殖模式在土地租用周期内受到影响较小,其养殖排放在区域水环境吸收富营养物质超出环境修复能力的情况下,会对下期养殖产品质量和价格造成影响;(4)普通网箱养殖模式养殖生产直接在水环境中进行,养殖尾水的排放对区域水域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进而影响下期养殖的食品安全与产品价格以及区域捕捞资源;(5)深水网箱养殖模式在建造时有国家资金支持,因主要在距岸较远的海域分布,造成的环境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3)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绩效评价结果如下:(1)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测度中53.13%的样本综合得分高于平均值,样本规模效率对生态经济效率促进作用较大。在不考虑养殖规模的情况下:山东省的生态经济绩效表现在三省中为最佳,尽管在规模效率方面表现较差,但其纯技术效率及平均综合得分均为最高;辽宁省位列第二,河北省表现排名最低。在考虑养殖规模的情况下,小规模养殖户整体生态经济绩效表现较规模养殖户有一定差距,尽管小规模养殖户的规模效率较高,但其纯技术效率及平均综合得分较低。(2)普通池塘养殖模式整体生态经济绩效综合得分48.72%高于平均值,样本纯技术效率对生态经济效率促进作用较大。小规模养殖户尽管生态经济效率较高,但在考虑成本利润率和边际贡献率时,生态经济绩效表现较规模养殖户有一定差距。(3)普通网箱养殖模式整体生态经济绩效综合得分22.58%高于平均值,样本规模效率对生态经济效率促进作用较大,规模养殖户生态经济绩效表现显着优于小规模养殖户。(4)深水网箱养殖模式不仅在生态经济效率测度中体现出了较其他模式而言的优势,还在生态经济绩效的评价中表现优越。但需要看到的是,深水网箱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率受到高昂建造费用和运营费用的影响,在生态经济效率受到了一定制约,总体绩效虽呈现较好的综合表现,但效率仍待进一步提高。(4)从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发展现状来看,促进其绿色发展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现存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绩效。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绿色发展的阻碍为其对地下水的严重依赖严重依赖和威胁以及极高的自然资源消耗,其养殖投喂饵料多为鲜活饵料,不仅容易导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还极易影响产品品质。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能否进行养殖尾水无害化处理,以尽量减少养殖尾水中氮、磷和COD等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化学成分的排放。普通网箱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鲜活饵料的使用和近岸区域高密度网箱分布,这两者不仅造成近岸水体富营养化及鱼病高发风险,还使得近岸底泥集聚加剧,危害近岸水体环境。深水网箱养殖模式虽对环境危害较小,但高昂的养殖设施建设成本和运营费用限制了模式应用和推广。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前人对我国海洋渔业产业集群发展、大菱鲆养殖的产业集聚分布情况与成因等方向进行了研究,本文则创新性地对我国海水鱼类各主要养殖品种以及主要养殖模式的产业集聚分布情况展开研究,拓展了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产业集聚研究领域的研究范围。(2)前人对于海水鱼类养殖的研究往往针对养殖业的某个具体部分展开,研究缺乏整体性,本文创新性地以系统的视角对生态学与经济学的交叉部分进行研究,将海水鱼类养殖生产活动各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从新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生态经济领域的分析研究,拓宽了海水鱼类养殖经济领域研究的角度。(3)前人对于海水鱼类养殖的生态经济研究较少且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在对产业集聚区域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绩效分析中,不仅扩展了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领域的研究范围,还创新性地使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开展生态经济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基于研究,本文提出的主要对策建议有:(1)对工厂化养殖模式的主要建议:(1)以政策资金扶持为主、以政府引导为辅的方式促进工厂化循环水模式推广利用;(2)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降低工厂化循环水模式使用成本;(3)加强配合饲料的研发,提高配合饲料使用率;(4)引导健康消费,促进产业健康发展。(2)对池塘养殖模式的主要建议:(1)加强饲料研发及应用指导,降低饵料投喂引起的养殖富营养化成分;(2)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促进尾水处理设施的推广使用;(3)提高天气观测水平,保障产业发展;(4)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降低产业运行风险。(3)对网箱养殖模式的主要建议:(1)持续扶持深水网箱建设,鼓励中小型养殖户进行合作投资;(2)引入正规金融服务,保障产业稳健发展;(3)创新养殖经营模式,引导产业绿色转型;(4)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以市场带动模式推广;(5)科学合理规划深水网箱养殖区域,加强扶持绿色生态深水网箱建设;(6)着力开发特种渔业保险,切实帮助养殖户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侯昊晨[7](2020)在《基于LCA的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海参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海参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渔业支柱产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其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企业内部存在资源能源消耗高,废弃物排放量大,上下游企业间缺乏基于环境绩效的合作伙伴筛选和协调机制等问题。清洁生产作为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方法,可以有效识别生产过程环境影响关键节点,为海参行业资源优化管理及污染控制提供实施途径。目前,我国海参行业清洁生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海参生产缺乏清洁生产评价技术和指标体系,供应链企业间缺少基于环境绩效的绿色供应商筛选方法和绿色网络体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 assessment,LCA)开展了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与应用研究,将清洁生产的系统边界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供应链层面,分别进行了海参行业生命周期评价、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海参行业绿色供应链网络设计与优化三个方面的研究,上述研究能够为清洁生产在海参生产企业尺度和供应链尺度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实践指导,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海参生产过程与生产技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企业实际生产数据的生命周期清单,量化并分析了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海参生产过程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室内人工育苗、滩涂池塘养殖及盐渍海参加工阶段的环境影响潜值分别1.21E-08 yr、7.39E-09 yr 和 1.11E-09 yr,室内人工育苗阶段具有最大的环境影响,海洋水生生态毒性潜值(MAETP)是贡献度最大的环境影响类型,电力、化石能源消耗及较大的海水需求量是海参生产过程环境影响关键因素。海参生产技术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生态网箱育苗的环境影响潜值为1.15E-09 yr,与室内人工育苗相比降低了 90.50%;外海底播增殖的环境影响潜值为4.16E-10 yr,与滩涂池塘养殖相比降低了 94.37%,证明上述生态技术在降低环境影响方面具有优越性。根据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本文提出调整能源类型等多项环境影响改进措施。(2)建立了包括海参育苗、养殖及加工业三个方面的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将产地适宜性指标纳入海参育苗和养殖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以大连市两家大型海参生产企业的育苗、养殖及加工阶段为例分别开展清洁生产水平评价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家企业在育苗、养殖及加工阶段的清洁生产水平均为Ⅱ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案例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较好,但仍然具有一定清洁生产改进潜力,上述评价结果与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基本一致,证明本文建立的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案例企业海参育苗、养殖及加工阶段实施清洁生产的关键节点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清洁生产改进措施。(3)针对海参行业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从企业角度建立了适用于海参生产企业绿色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筛选方法,指导企业选择绿色供应链最佳合作伙伴。而后从供应链角度构建了基于绿色生产、绿色采购及绿色消费三个要素,节点企业、技术模式及供应职能三个层级,环境、经济及生产三个绩效系统耦合的海参行业绿色供应链网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绿色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该模型以综合能耗最小化和产品利润最大化为优化目标,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结合改进逼近理想解法计算优化结果,为海参行业构建绿色供应链网络提供技术支持。在网络优化案例研究中,以原料采购量和市场需求量作为约束条件,分别设定了四种绿色供应链网络优化方案,优化结果表明:不约束市场需求量及原料采购量的优化方案S4(生态网箱育苗—外海底播增殖—底播盐渍加工—精品门店销售)综合能耗为51600 kgce,产品利润为1185万元,在四种优化方案中综合绩效最优。研究结果表明:海参行业供应链层面的清洁生产应通过绿色生产、绿色采购及绿色消费的共同实施来降低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产品利润。
诸慧[8](2020)在《中国河蟹养殖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文中认为河蟹作为我国典型本土物种,经济价值高,受众广泛。目前,中国的河蟹养殖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且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然而,河蟹养殖过程中过量投饵、尾水直排和底泥露天堆积等资源环境问题正逐渐凸显。因此,定量评估河蟹养殖系统的环境影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生命周期的视角,有利于甄别河蟹养殖及其输入物料上游各个过程的产污“热点”,以期从系统层面上改善水产养殖活动的环境表现。考虑中国河蟹养殖系统的结构特征,本研究构建了包含池塘养殖和湖泊养殖两种主要养殖方式的中国河蟹养殖系统模型,涵盖蟹苗培育、蟹种养殖、成蟹养殖等主要养殖阶段。基于对江苏省多个典型养殖基地河蟹养殖户的实地调研、采样监测,辅以文献查阅、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等,本研究建立了中国河蟹养殖系统生命周期清单。在此基础上,利用CML2001 Baseline和Cumulative Energy Demand方法评估了中国河蟹养殖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主要影响类别包括全球变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酸化潜势(Acidification Potential,AP)、富营养化潜势(Eutrophication Potential,EP)、水生态毒性潜势(Freshwater Aquatic Ecotoxicity Potential,FAETP)和能源使用(Cumulative Energy Demand,CED),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池塘养殖和湖泊养殖两种养殖方式的环境影响差异。1.生命周期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每产出1t鲜河蟹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为:GWP7.65 t CO2 eq、AP 0.03 t SO2 eq、EP 0.23 t PO4 eq、FAETP 1.82 t 1,4-DB eq、CED 115.78GJ。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识别了中国河蟹养殖系统的关键贡献过程和关键贡献来源,具体而言:GWP的关键贡献过程为成蟹养殖用电的上游生产过程、生石灰原料运输过程和成蟹商品饲料中大豆的种植;AP的关键贡献环节为成蟹养殖电耗的上游生产过程和成蟹商品饲料中大豆原料的种植。导致EP的关键贡献来源为实际养殖过程中的N、P排放。成蟹养殖阶段使用电力的上游煤灰和煤泥处理产生的金属排放和商品饲料原料大豆种植过程杀虫剂的使用是FAETP的关键贡献来源。成蟹商品饲料生产所需各类原料和发电所需硬煤为CED的关键贡献来源。2.不同养殖方式环境影响的对比结果表明,除EP外,湖泊养殖的GWP、AP、FAETP和CED影响程度均低于池塘养殖,这与湖泊成蟹养殖未使用联网电力相关。若采取措施减少湖泊养殖的N、P排放,湖泊养殖的环境影响将全面低于池塘养殖,全面禁止围网养殖不可取。降低湖泊养殖N、P排放的可能措施包括基于估算的N、P排放量确定适宜的投饵量和实际放养量,降低湖泊养殖户人为高投饵率。池塘养殖则应优化供电方式,降低对联网电力的依赖。3.不同养殖阶段环境影响的对比结果表明,育苗阶段产生的各类环境影响占比最小,均小于1%,可提升空间较小,成蟹养殖阶段贡献占比最大。由于生物量的增长,成蟹养殖阶段饵料转化系数(FCR)最高,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FCR是降低成蟹养殖环境影响的重要措施。此外,成蟹养殖阶段的环境影响还来源于现场管理过程中的高电耗、大量直排尾水和底泥。由此,针对成蟹养殖应节约用电,降低电耗;增加废水处理设施,回收利用N、P营养元素,减少N、P直排量。4.本研究进一步对比了鱼、虾蟹等水产品与猪、牛等畜禽产品的环境影响差异。总的来说,水产品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要低于畜禽产品;各类水产品中,鱼类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低于虾蟹等甲壳类水产品。因此,从未来农业发展决策角度出发,可以适当扩大水产养殖的产业占比,且水产养殖结构优化时,可以适当提高鱼类的规划养殖比例。从食品消费角度出发,甲壳类水产品,特别是河蟹,并非每日必需食物,可适当减少其消费需求。
陶柄臣[9](2020)在《典型池塘工业化养殖污染现状与水质优化方案》文中指出在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之下,近年来,在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推动下,一种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淡水渔业养殖模式“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在江苏省内得到了迅速推广与应用。为了形成一套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水质保障技术对策建议,达到最佳水产养殖环境生态效益,本文以南京市六合区淡水养殖池塘以及如东县海水养殖池塘为研究案例,调查内容包括加州鲈鱼养殖池,大黄鱼养殖池,黑鲷养殖池的成本,支出,收入的经济效益以及净化区的水体总磷、总氮、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水温、溶解氧、池底沉积物等。根据相关水产养殖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对水体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养殖效益上,六合区的淡水工业化生态养殖模式在养殖期间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亩产量和亩利润相较于传统池塘较高,在该种养殖模式下适合养殖加州鲈鱼;如东县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养殖大黄鱼以及黑鲷鱼预估经济效益是亏损的,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其养殖区域易受到台风影响产生减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在生态效益上,六合区淡水工业化生态池塘养殖区以及净化区的p H、氨氮2项水质指标较好,p H全部合格、氨氮全部合格,而总磷合格率为60%,总氮合格率6.6%、COD合格率6.6%,总磷、总氮、COD三项指标超标率较高,得到养殖区以及净化区的p H全部合格、无机氮、COD指标超标率较高,底泥中营养物质堆积程度较高,相较于监测初期淡水池塘养殖区的TN、TP、氨氮、COD下降了32.6%、75%、70%、57.5%,海水水池塘两个养殖水道的TN、TP、分别上升了30.6%、28.8%和116%、26%,氨氮、COD下降了77%、94%和40.7%、49.2%,说明六合区净水区起到了净水作用,如东县净水区净水技术需要针对性调整。同时分别比较了两地养殖区和净水区的每个点位的水质、底泥指标,发现在污染程度差异并不是特别明显,说明水体并未完全形成循环,两个示范点的池塘在整体的建设布局,净化区的净水手段以及日常的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最后通过示范点养殖区、净水区、水质监测指标等存在的问题,从满足养殖系统要求、强化水质提升措施、优化养殖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从合理布局基础设施,提升净水区的技术,生产管理,抗灾措施及灾后自救等方面对本文中选取的两个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示范点提出了几条可行的技术对策建议措施,对于江苏省之后建设的淡水、海水工业化生态养殖模式的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杨大佐[10](2019)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在牙鲆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厂化养殖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多毛类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和海洋沉积质的优势生物类群,具有典型的耐污染、摄食转化颗粒型有机物、促进沉积质—上覆水界面营养物质流通等重要生态功能,常被用来作为水产养殖水体净化和废弃物利用的修复物种。论文以海洋多毛类动物生物学特性为基础,结合传统生物滤池净水法,开展了利用多毛类构建自循环过滤装置净化牙鲆工厂化养殖废弃物的研究。论文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首先,构建了一种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APB)。该滤器主要由水槽、底质层、水层、多孔埋栖管、导水管和气石等六部分组成。通过在导水管内通入氧气产生的气提作用,将埋栖管中的水通过导水管带入水层。水层中的水通过重力作用经过底质过滤后进入埋栖管,进而形成持续往复水体循环。多毛类动物生活在底质层,直接摄食和转化颗粒性有机物,并通过生物扰动作用,促进底质内微生物膜生长,加快流经底质层的水质净化。通过实验开展了不同底质和饵料条件下的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可行性验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由麦饭石(MF)、石英砂(SY)、陶粒(TL)、无烟煤(WY)和细沙(XS)构成的不同底质生物滤器,在正常水质条件下,30天内双齿围沙蚕平均体质量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细沙组沙蚕体质量增长率最快,达48.48%;陶粒组次之,石英砂组沙蚕体质量增长最低。而投喂不同体质量比例的牙鲆残饵粪便作为多毛类饵料,饵料/体质量(湿重)比例为12%的M3组沙蚕体质量出现正增长,其增长率为18.00%,为最高体质量增长率。研究结果证实了高效滤料和牙鲆残饵粪便分别作为多毛类生活基质和饵料的条件下,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能够长时间运行。其次,开展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在工厂化牙鲆养殖废水净化中的应用研究。利用麦饭石(MF)、石英砂(SY)、陶粒(TL)和无烟煤(WY)四种底质构建的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对高浓度工厂化牙鲆养殖废水进行了净化。结果显示,不同底质构成的多毛类生物滤器能够净化高浓度的牙鲆养殖废水。实验期间,各不同底质多毛类生物滤器内废水温度、盐度和pH均呈现逐步升高并稳定的变化趋势。牙鲆养殖废水中悬浮物在各底质组中均快速下降,96小时后,各底质组中悬浮物浓度均低于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COD在无烟煤组下降速率最快,三天下降比例为52.89%,陶粒组次之。10天后,各滤器废水中的COD已达标。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在不同底质滤器中显示出浓度快速下降并稳定的变化趋势。其中在10天时,无烟煤组对废水中氨氮去除率最高,达86.67%,显着高于其它各组。硝酸盐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显示出逐步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无烟煤组和陶粒组硝酸盐浓度上升最快,而石英砂组活性磷酸盐浓度升高最快。再次,计算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养殖废水过程中的碳元素、氮元素平衡和能量分配比例。结果显示,不同滤料构成的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水过程中碳、氮和能量主要来源为饵料投入,占总投入比例达64.97~88.30%。碳支出主要包括底质沉积、沙蚕生产、沙蚕呼吸、底质呼吸、水呼吸以及水中总碳六个组成部分。其中沉积碳以石英砂组最高,为54.37%。无烟煤组最低,为46.46%。沙蚕生产碳在陶粒组最高,为4.67%,石英砂组最低,达1.35%。在氮支出方面,陶粒组沙蚕生长氮占比最高,石英砂组沉积氮占比最高。能量分配方程显示,沙蚕生长能和沉积能在各底质组中呈现出显着差异,其中陶粒组沙蚕生长能占比最高,沉积能占比最低,而石英砂组与陶粒组相反。然后,测定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废水时各不同底质组中异养细菌、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数量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共获得27株异养菌菌株,主要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以及厚壁菌门构成。异养细菌数量显示出快速升高变化趋势,其中陶粒组数量达(77.50±3.21)×106 CFU/g,显着高于其余底质。氨氧化细菌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变化趋势,15天后,无烟煤组最高达(1.06±0.05)×107MPN/g,而石英砂组最低。30天后,各底质组氨氧化细菌数量较为接近并维持稳定。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数量变化与氨氧化细菌相同,无烟煤组20天时达最大值,其数量为(1.08±0.04)×107 MPN/g。另外,改进并放大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了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APCS)。测定了三种不同底质陶粒(TL)、石英砂(SY)和细沙(XS)为底质的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变化与牙鲆生长。结果显示,陶粒组可在零换水条件下维持70天的循环养殖,细沙和石英砂组最长为54天。水质方面,各底质组中SS、氨氮、硝酸盐、活性磷酸盐等均显示出逐步升高变化趋势,其中陶粒底质组中四种指标升高速度均显着低于其它各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周期内,陶粒组牙鲆生长最快,最高平均体质量达395.33±62.01g,而细沙组牙鲆生长较慢,平均体质量为291.54±42.31g,差异极显着。最后,分析了循环养殖系统的碳、氮元素平衡和能量分配。结果显示,饵料是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中碳、氮元素和能量主要来源,占比分别为94.23~95.30%、100%和95.86~96.64%。在支出方面,生物呼吸所消耗碳和能量是其支出主要组成部分,其占总收入碳的49.50~57.51%和总能量的35.43~41.00%。沉积是支出的另外主要部分,其贡献了比例为15.94~26.96%的碳、30.21~42.23%的氮和35.44~43.58%能量。陶粒组牙鲆生长累积的碳、氮和能量显着高于其它两种底质。研究结果期望能够为牙鲆工厂化养殖废弃物的净化与利用提供新的方法,并为水产养殖向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尝试。
二、如何确定池塘养殖的生产周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确定池塘养殖的生产周期(论文提纲范文)
(1)兴化市典型蟹塘养殖生长周期的污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河蟹养殖的研究现状 |
1.1.2 兴化地区典型蟹塘养殖现状及问题分析 |
1.1.3 兴化地区典型河蟹养殖技术的研究 |
1.2 螃蟹养殖的影响因素 |
1.2.1 水环境因子对螃蟹的影响 |
1.2.2 沉积物中的影响因素 |
1.2.3 水生植物的作用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质污染特征分析 |
2.1 实验方案 |
2.1.1 采样地点及概况 |
2.1.2 采样方法 |
2.1.3 水质指标及测定方法 |
2.1.4 水质评价标准 |
2.2 水质特征分析 |
2.2.1 水温的变化分析 |
2.2.2 水体溶解氧(DO)的变化分析 |
2.2.3 水中pH的变化分析 |
2.2.4 高锰酸盐指数的变化分析 |
2.2.5 氨氮(NH_4~+-N)的变化分析 |
2.2.6 总氮(TN)的变化分析 |
2.2.7 总磷(TP)的变化分析 |
2.3 水质污染评价 |
2.3.1 评价方法 |
2.3.2 评价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底泥污染特征分析 |
3.1 试验方案 |
3.1.1 采样地点 |
3.1.2 采样方法 |
3.1.3 样品测定方法 |
3.2 底泥特征分析 |
3.2.1 TN的变化分析 |
3.2.2 TP的变化分析 |
3.3 底泥污染评价 |
3.3.1 评价方法 |
3.3.2 评价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
4.1 试验方案 |
4.1.1 采样地点 |
4.1.2 采样方法 |
4.1.3 样品测定方法 |
4.2 重金属特征分析 |
4.2.1 重金属含量 |
4.2.2 重金属的变化分析 |
4.3 重金属污染评价 |
4.3.1 评价方法 |
4.3.2 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的预警数学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水产养殖概况 |
1.1.1 水产养殖现状 |
1.1.2 水产养殖病害现状 |
1.2 对虾养殖概况 |
1.2.1 对虾养殖产业现状 |
1.2.2 对虾养殖病害现状 |
1.2.3 凡纳滨对虾的AHPND的爆发与流行 |
1.2.4 AHPND的病原鉴定及致病机理 |
1.2.5 AHPND的防控手段 |
1.3 病害的预测预报及应用 |
1.3.1 病害的预警 |
1.3.2 病害的预测预报方法 |
1.3.3 病害预测在水产动物的发展应用 |
1.4 研究方法、目的、意义 |
第2章 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AHPND发生与环境、病原、虾体免疫因子的追踪监测与影响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养殖背景与样品采集 |
2.1.2 水质理化因子测定 |
2.1.3 虾体和水体中可培养细菌及弧菌总数分析 |
2.1.4 可培养优势细菌的鉴定 |
2.1.5 对虾肌肉免疫酶活性测定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健康监测及管理信息 |
2.2.2 环境因子监测及其与对虾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
2.2.3 养殖系统内可培养微生物变化规律及其与对虾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 |
2.2.4 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可培养优势菌鉴定 |
2.2.5 对虾机体免疫酶活及其与对虾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 |
2.2.6 池塘养殖对虾生长监测因子的权重比较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对虾AHPND预警模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采集 |
3.1.2 数据预处理 |
3.1.3 支持向量机概述 |
3.1.4 训练样本建立对应关系模型 |
3.1.5 评判模型准确性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算法参数的寻优 |
3.2.2 模型的主要编程语言 |
3.2.3 模型准确性评估 |
3.2.4 不同分类方法构建模型比较 |
3.3 讨论 |
第4章 基于Deep Forest的对虾AHPND预警模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采集 |
4.1.2 数据预处理 |
4.1.3 预报因子的删选 |
4.1.4 Deep Forest建模原理 |
4.1.5 Deep Forest算法流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对虾发病与参数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2.2 预报因子的删选 |
4.2.3 预报模型的构建方法 |
4.2.4 预报模型的预测结果 |
4.2.5 删选预报因子的模型构建 |
4.2.6 预警模型的确定 |
4.3 讨论 |
第5章 过硫酸氢钾干预下对虾养殖系统中水质指标和菌群结构变化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品来源 |
5.1.2 样品采集与环境因子检测 |
5.1.3 虾体和水体可培养细菌含量分析 |
5.1.4 高通量测序 |
5.1.5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泼洒PMS对池塘水质理化因子的影响 |
5.2.2 PMS干预对虾体和水体中可培养细菌的影响 |
5.2.3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
5.2.4 多样性指数及相关性分析 |
5.2.5 菌群结构特征分析 |
5.2.6 功能预测分析 |
5.3 讨论 |
小结 |
1 主要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3)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红树林生态系统特征及重要性 |
1.2 红树林可持续利用的起源 |
1.3 红树林利用的主要模式 |
1.3.1 不毁林养殖 |
1.3.2 毁林养殖 |
1.4 红树林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 |
1.4.1 红树林生境丧失 |
1.4.2 海区环境恶化 |
1.4.3 互花米草入侵严重 |
1.5 水产养殖系统机理研究进展 |
1.5.1 养殖系统内部环境因子的作用 |
1.5.2 水产养殖系统重要元素收支研究 |
1.5.3 水产养殖系统容量研究 |
1.6 水产养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概况 |
1.6.1 水产养殖排放通量估算方法 |
1.6.2 水产养殖的排放通量 |
1.6.3 生物因子的响应机制 |
1.7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概述 |
1.7.1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发展 |
1.7.2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原理 |
1.7.3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可用范围 |
1.7.4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技术优势 |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意义 |
1.8.3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8.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内部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实验地点及养殖概况 |
2.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
2.2.3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养殖管道内部水质变化规律 |
2.3.2 管道清洗对养殖水体环境的维持作用 |
2.4 讨论 |
2.4.1 水体 |
2.4.2 沉积物 |
2.5 小结 |
第三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的碳、氮、磷收支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方法 |
3.2.1 实验地点 |
3.2.2 实验设计 |
3.2.3 采样和分析方法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地埋管道系统水体的碳、氮、磷 |
3.3.2 地埋管道系统养殖鱼类的碳、氮、磷 |
3.3.3 地埋管道系统饵料的碳、氮、磷 |
3.3.4 地埋管道系统沉积物的碳、氮、磷 |
3.3.5 地埋管道系统其他的碳、氮、磷 |
3.3.6 地埋管道系统的碳、氮、磷收支 |
3.3.7 生长评价和碳、氮、磷利用率 |
3.4 讨论 |
3.4.1 水体环境因子对碳、氮、磷收支的影响 |
3.4.2 投喂策略对碳、氮、磷收支的作用 |
3.4.3 沉积物对碳、氮、磷收支的贡献 |
3.4.4 其他碳、氮、磷收支分析 |
3.4.5 不同养殖模式的碳、氮、磷收支比较 |
3.4.6 不同养殖模式的碳、氮、磷利用率 |
3.5 小结 |
第四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容量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实验地点 |
4.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限制因子甄别 |
4.3.2 中华乌塘鳢摄食的最低溶解氧值 |
4.3.3 生物量、流量和溶解氧关系方程拟合 |
4.3.4 单套地埋管道系统的养殖容量 |
4.3.5 纳潮混养塘可驱动地埋管道系统的养殖容量 |
4.4 讨论 |
4.4.1 影响水体溶解氧输入与消耗的主要通道 |
4.4.2 溶解氧是决定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容量的首要因子 |
4.4.3 水体更新是提高溶解氧供给,改善水质的有效途径 |
4.4.4 通过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增加养殖容量的设想 |
4.5 小结 |
第五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方法 |
5.2.1 实验地点 |
5.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
5.2.3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养殖排放通量 |
5.3.2 对周边水质的影响 |
5.3.3 对周边沉积物的影响 |
5.3.4 对周边红树植物生长的影响 |
5.3.5 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5.3.6 模拟实验的同位素分析 |
5.4 讨论 |
5.4.1 地埋管道系统向海区排放碳、氮、磷的源 |
5.4.2 水质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
5.4.3 沉积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
5.4.4 红树植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
5.4.5 大型底栖动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
5.5 小结 |
第六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升级优化 |
6.1 引言 |
6.2 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研究背景 |
6.3 装置设计方案及使用 |
6.3.1 装置设计方案 |
6.3.2 装置使用方案 |
6.4 优化效果分析 |
6.4.1 混养塘和地埋管道系统的溶解氧分布 |
6.4.2 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的优化效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四川鱼类养殖水体污染评价及四环素的聚噻吩固相萃取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四川省水产养殖现状 |
1.2 水产养殖水体污染 |
1.2.1 外源性污染 |
1.2.2 自身性污染 |
1.2.3 抗生素污染 |
1.3 水产养殖污染物的估算方式 |
1.3.1 化学分析法 |
1.3.2 其它方法 |
1.4 水产养殖水体中抗生素的检测 |
1.4.1 检测水体中抗生素的预处理方法 |
1.4.2 检测水体中抗生素的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四川鱼类养殖水体污染状况调查及分析 |
2.1 四川省水产养殖现状调查 |
2.1.1 调查途径与范围 |
2.1.2 养殖情况调查 |
2.2 四川省鱼类养殖水环境状况 |
2.2.1 监测内容 |
2.2.2 监测结果 |
2.2.3 鱼类养殖水质综合评价 |
2.3 鱼类养殖产排污量估算 |
2.3.1 产排污系数测算方法 |
2.3.2 产排污量估算 |
2.3.3 产排污量的差值分析 |
2.4 四川省鱼类养殖水体污染评价及防治对策 |
2.4.1 四川省鱼类养殖水体污染评价 |
2.4.2 四川省鱼类养殖水体污染防治对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噻吩固相萃取光度法和色谱法测定水体中四环素含量的方法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1.2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
3.1.3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1.4 静态吸附实验 |
3.1.5 固相萃取实验 |
3.1.6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
3.1.7 四环素类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材料的表征分析 |
3.2.2 静态吸附结果 |
3.2.3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3.2.4 材料的重复利用性能 |
3.2.5 固相萃取-分光光度法 |
3.2.6 高效液相色谱测试条件的优化 |
3.2.7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不同面积池塘精养凡纳滨对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概况 |
1.2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发展历程 |
1.3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
1.3.1 种质退化 |
1.3.2 土地资源浪费 |
1.3.3 管理不当 |
1.4 本论文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指标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及饲料系数的影响 |
2.2.2 不同面积池塘水质变化情况 |
2.2.3 凡纳滨对虾病害发生情况 |
2.2.4 不同养殖面积下凡纳滨对虾养殖成本收益比较 |
2.3 讨论 |
2.3.1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
2.3.2 不同面积池塘水质变化情况 |
2.3.3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病害的影响 |
2.3.4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效益的影响 |
第三章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池塘精养技术要点 |
3.1 技术要点 |
3.1.1 虾苗标粗 |
3.1.2 外塘养殖细节把控 |
3.2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发展展望 |
3.2.1 分批放苗,多次起捕模式 |
3.2.2 小棚标粗,棚塘养殖模式 |
3.2.3 两批养殖,主养殖扣棚模式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研究进展 |
2.1.1 海水鱼类养殖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2 海水鱼类养殖产业集聚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3 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经济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4 海水鱼养殖生态经济绩效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5 小结 |
2.2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3 产业生态学理论 |
第三章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不同养殖模式产业集聚现状研究 |
3.1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养殖业发展概况 |
3.2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工厂化养殖模式产业发展现状 |
3.2.1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工厂化养殖模式面积变动 |
3.2.2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工厂化养殖模式产量变动 |
3.2.3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工厂化养殖模式发展困境 |
3.2.4 小结 |
3.3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池塘养殖模式产业发展现状 |
3.3.1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池塘养殖模式面积变动 |
3.3.2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池塘养殖模式产量变动 |
3.3.3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池塘养殖模式发展困境 |
3.3.4 小结 |
3.4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网箱养殖模式产业发展现状 |
3.4.1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网箱养殖模式面积变动 |
3.4.2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网箱养殖模式产量变动 |
3.4.3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网箱养殖模式发展困境 |
3.4.4 小结 |
3.5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养殖产业集聚分布测度 |
3.5.1 研究方法 |
3.5.2 主要养殖品种产业集聚分布测度结果 |
3.5.3 工厂化养殖模式产业集聚分布测度结果 |
3.5.4 普通池塘养殖模式产业集聚分布测度结果 |
3.5.5 网箱养殖模式产业集聚分布测度结果 |
3.5.6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影响因素 |
4.1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4.1.1 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应用概述 |
4.1.2 研究问题 |
4.1.3 研究方法 |
4.2 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的要素因果关系分析 |
4.2.1 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要素因果关系分析 |
4.2.2 普通池塘养殖模式要素因果关系分析 |
4.2.3 网箱养殖模式要素因果关系分析 |
4.3 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的要素流向分析 |
4.3.1 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要素流向分析 |
4.3.2 普通池塘养殖模式要素流向分析 |
4.3.3 网箱养殖模式要素流向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
5.1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5.1.1 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5.1.2 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5.2 大菱鲆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主要生产区域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大菱鲆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主要生产区域生态经济效率 |
5.2.3 大菱鲆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主要生产区域生态经济绩效 |
5.2.4 讨论与小结 |
5.3 广东省海鲈鱼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广东省海鲈鱼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生态经济效率 |
5.3.3 广东省海鲈鱼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 |
5.3.4 讨论与小结 |
5.4 广西省卵形鲳鲹普通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
5.4.1 数据来源 |
5.4.2 广西省卵形鲳鲹普通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效率 |
5.4.3 广西省卵形鲳鲹普通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 |
5.4.4 讨论与小结 |
5.5 海鲈鱼普通池塘与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
5.5.1 数据来源 |
5.5.2 海鲈鱼普通池塘与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效率 |
5.5.3 海鲈鱼普通池塘与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 |
5.5.4 讨论与小结 |
5.6 本章小结 |
5.6.1 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结果 |
5.6.2 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结果对比 |
第六章 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绿色养殖发展路径研究及对策建议 |
6.1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模式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
6.1.1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模式转型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
6.1.2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模式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
6.2 海水鱼类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
6.2.1 普通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政府与养殖户间的博弈 |
6.2.2 普通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养殖户之间的博弈 |
6.2.3 海水鱼类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
6.3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
6.3.1 风险共担的深水网箱模式经营模式探索 |
6.3.2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模式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LCA的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海参行业生产现状 |
1.1.2 海参行业生产流程分析 |
1.1.3 海参行业资源环境问题分析 |
1.2 清洁生产研究进展 |
1.2.1 清洁生产定义与政策介绍 |
1.2.2 清洁生产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清洁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生命周期评价技术 |
1.3.2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
1.3.3 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 |
1.4 海参行业清洁生产 |
1.4.1 海参行业清洁生产研究现状 |
1.4.2 海参行业清洁生产研究问题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海参行业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
2.1 引言 |
2.2 海参生产过程生命周期评价 |
2.2.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2.2.2 海参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
2.2.3 清单分析 |
2.2.4 影响评价 |
2.2.5 结果解释与改进措施 |
2.3 海参生产技术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
2.3.1 育苗技术生命周期评价 |
2.3.2 养殖技术生命周期评价 |
2.4 不确定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海参育苗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
3.2.1 指标体系技术规范 |
3.2.2 一级指标选取说明 |
3.2.3 二级指标及基准值选取说明 |
3.2.4 指标权重计算及指标体系确定 |
3.2.5 企业清洁生产评价计算方法 |
3.2.6 案例研究 |
3.3 海参养殖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
3.3.1 指标体系技术规范 |
3.3.2 一级指标选取说明 |
3.3.3 二级指标及基准值选取说明 |
3.3.4 指标权重计算及指标体系确定 |
3.3.5 企业清洁生产评价计算方法 |
3.3.6 案例研究 |
3.4 海参加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体系技术规范 |
3.4.2 一级指标选取说明 |
3.4.3 二级指标及基准值选取说明 |
3.4.4 指标权重计算及指标体系确定 |
3.4.5 企业清洁生产评价计算方法 |
3.4.6 案例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海参行业绿色供应链网络设计与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供应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4.3 海参行业绿色供应链合作伙伴筛选方法 |
4.4 海参行业绿色供应链网络设计 |
4.4.1 绿色要素 |
4.4.2 结构层级 |
4.4.3 绩效内容 |
4.5 海参行业绿色供应链网络优化 |
4.5.1 网络优化模型 |
4.5.2 网络优化算法 |
4.5.3 网络优化案例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海参生产过程与技术生命周期清单数据蒙特卡罗模拟结果 |
附录B 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调查问卷及评价结果 |
附录C 海参生产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表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国河蟹养殖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产养殖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综述 |
2.1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 |
2.2 水产养殖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蟹养殖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对象 |
3.3 系统边界 |
3.4 生命周期模型 |
3.5 模型计算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蟹养殖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1.1 实地调研 |
4.1.2 采样监测 |
4.1.3 文献和报告数据 |
4.1.4 数据库数据 |
4.2 各过程清单 |
4.2.1 育苗阶段 |
4.2.2 育种阶段 |
4.2.3 成蟹阶段 |
4.3 生命周期清单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蟹养殖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结果 |
5.1 环境影响类别选择 |
5.2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
5.2.1 全球变暖潜势 |
5.2.2 酸化潜势 |
5.2.3 富营养化潜势 |
5.2.4 淡水生态毒性潜势 |
5.2.5 能源使用 |
5.3 池塘养殖与湖泊养殖对比 |
5.4 养殖阶段间对比 |
5.5 饵料生产环境影响 |
5.6 不确定性分析 |
5.7 系统减缓措施 |
5.8 水产养殖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8.1 经济发展水平 |
5.8.2 单养和混养 |
5.9 养殖结构优化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9)典型池塘工业化养殖污染现状与水质优化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及应用原理 |
1.3 池塘工业化养殖模式发展 |
1.3.1 国外发展 |
1.3.2 国内发展 |
1.4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效益优势 |
1.4.1 经济效益 |
1.4.2 生态效益 |
1.5 国内外养殖水净化处理方法 |
1.5.1 单一生态型 |
1.5.2 单一生物性 |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现场采样和监测方法 |
2.1 监测点位的确定 |
2.1.1 养殖场地的确定 |
2.1.2 养殖示范点的鱼塘基本情况 |
2.1.3 示范点养殖品种代表性分析 |
2.2 示范点养殖情况 |
2.3 现场采样监测 |
2.3.1 监测数据 |
2.3.2 采样和处理方法 |
2.3.3 采样频次 |
2.3.4 监测指标 |
2.3.5 水质分析标准 |
第三章 养殖效益与污染现状分析 |
3.1 六合区养殖鱼塘效益分析 |
3.1.1 鱼塘收获情况 |
3.1.2 鱼塘效益 |
3.1.3 增产增效评价分析 |
3.2 六合区养殖鱼塘水质分析 |
3.2.1 水体监测情况 |
3.2.2 水体监测结果分析 |
3.2.3 六合区养殖鱼塘评价因子的选定 |
3.2.4 因子分析 |
3.2.5 底泥监测分析 |
3.3 六合区养殖鱼塘养殖效益与污染现状小结 |
3.4 如东县养殖鱼塘效益分析 |
3.4.1 鱼塘收获情况 |
3.4.2 鱼塘效益 |
3.4.3 增产增效评价分析 |
3.5 如东县海水养殖池塘水质分析 |
3.5.1 如东县海水养殖池塘评价因子的选定 |
3.5.2 因子分析 |
3.5.3 结果分析 |
3.5.4 底泥监测分析 |
3.6 如东县海水养殖池塘养殖效益与污染现状小结 |
第四章 改进与建议 |
4.1 六合区养殖鱼塘存在问题 |
4.2 改进建议 |
4.3 如东县养殖鱼塘存在问题 |
4.4 改进建议 |
第五章 总结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10)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在牙鲆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工厂化水产养殖废水的组成与性质 |
1.3 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净化方法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4 牙鲆工厂化养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5 多毛类动物在海洋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
1.6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运行的可行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动物 |
2.2.2 不同底质 |
2.2.3 多毛类饵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APB)构建方法 |
2.3.2 工厂化养殖固体废弃物饲喂多毛类的可行性 |
2.3.3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循环运行的可行性 |
2.4 实验结果 |
2.4.1 不同比例养殖固体废弃物对滤器内多毛类生长存活影响 |
2.4.2 不同底质类型的生物滤器内多毛类沙蚕存活生长情况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对牙鲆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净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多毛类动物密度与饵料 |
3.2.4 养殖废水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对牙鲆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 |
3.3.2 多毛类生长测定 |
3.3.3 数据处理 |
3.4 实验结果 |
3.4.1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养殖废水的常规水质参数变化 |
3.4.2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养殖废水的特征性水质参数变化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水过程的碳和氮元素平衡与能量分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设计 |
4.3.2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碳元素平衡测定 |
4.3.3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氮元素平衡测定 |
4.3.4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能量分配规律 |
4.3.5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碳元素平衡 |
4.4.2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氮元素平衡 |
4.4.3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能量分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微生物膜异养菌与硝化细菌变动规律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器材 |
5.2.2 仪器设备 |
5.2.3 实验动物 |
5.2.4 养殖废水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设计 |
5.3.2 微生物膜取样 |
5.3.3 异养菌分离、纯化与培养 |
5.3.4 异养菌种类分析 |
5.3.5 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提取与扩增 |
5.3.6 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MPN-PCR结果计算 |
5.4 实验结果 |
5.4.1 生物膜微生物总DNA提取结果 |
5.4.2 16S rDNA扩增 |
5.4.3 PCR扩增结果 |
5.4.4 多毛类生物滤器异养菌种类组成 |
5.4.5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异养菌数量变动 |
5.4.6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氨氧化细菌数量变动 |
5.4.7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数量变动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变化与牙鲆的生长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试剂 |
6.2.2 仪器设备 |
6.2.3 实验动物 |
6.3 实验方法 |
6.3.1 循环养殖系统设计方法 |
6.3.2 养殖方法 |
6.3.3 参数测定 |
6.3.4 实验分组和终点确定 |
6.4 实验结果 |
6.4.1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
6.4.2 牙鲆和岩虫平均体质量变化情况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和氮平衡与能量分配规律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7.2.1 实验试剂 |
7.2.2 仪器设备 |
7.2.3 实验动物 |
7.3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氮平衡和能量分配测定 |
7.3.1 设计方法 |
7.3.2 养殖方法 |
7.3.3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元素平衡测定 |
7.3.4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氮元素平衡测定 |
7.3.5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能量分配测定 |
7.3.6 数据处理 |
7.4 实验结果 |
7.4.1 岩虫的昼夜代谢规律 |
7.4.2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元素平衡 |
7.4.3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氮元素平衡 |
7.4.4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能量分配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如何确定池塘养殖的生产周期(论文参考文献)
- [1]兴化市典型蟹塘养殖生长周期的污染特征研究[D]. 曹丽. 扬州大学, 2021(08)
- [2]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的预警数学模型构建[D]. 蔡欣欣.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D]. 苏治南. 广西大学, 2020
- [4]四川鱼类养殖水体污染评价及四环素的聚噻吩固相萃取分析方法研究[D]. 王怡梅.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不同面积池塘精养凡纳滨对虾的研究[D]. 暴丽梅.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6]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研究[D]. 张智一.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1)
- [7]基于LCA的海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与应用研究[D]. 侯昊晨.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8]中国河蟹养殖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D]. 诸慧. 南京大学, 2020(04)
- [9]典型池塘工业化养殖污染现状与水质优化方案[D]. 陶柄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10]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在牙鲆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D]. 杨大佐. 大连理工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