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脱氧葡萄糖抗性黑曲霉高产柠檬酸突变株的选育(论文文献综述)
章魁普[1](2020)在《盐霉素高产菌种诱变育种和双组份系统RspA1/A2全局调控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盐霉素(salinomycin)属于典型的聚醚类抗生素,由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s)合成,在农业上主要用于治疗鸡球虫病,在医药上具有抗肿瘤细胞活性,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药物。本论文主要开展了白色链霉菌诱变育种筛选技术研究和双组份系统RspA1/A2对白色链霉菌基础代谢及盐霉素合成等次级代谢全局调控研究。首先,以工业白色链霉菌(S.albus)S12为出发菌,建立菌种高效诱变筛选平台,通过高通量筛选获得高产菌,同时在转录组数据基础上分析诱变育种提高盐霉素生物合成能力的可能作用机制;其次,研究白色链霉菌(S.albus)双组份系统RspA1/A2对细胞生长相关的初级代谢(如葡萄糖中心代谢途径、氮源代谢和磷源摄入等途径)和盐霉素生物合成等次级代谢的全局调控机理,理解细胞生长和盐霉素合成等次级代谢之间关系。具体结果如下:1.盐霉素工业菌菌种诱变及高产菌株高效合成盐霉素机理研究本研究在已建立的菌种诱变筛选方法基础上,采用琼脂糖扩散法替代原来的24孔板发酵方法来表征盐霉素效价,最后使筛选周期缩短了 18天,筛选效率明显提高。在高产菌株筛选方面,采用常温等离子(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工业菌株S12生成菌种突变库,并通过复合抗性筛选正突变菌株,最后得到了一株能稳定遗传的盐霉素高产菌株TC和一株负突变(阴性)菌株TK。与出发菌S12相比,高产菌株TC细胞干重和盐霉素效价最高分别是13.35g/L和33171ug/mL,分别提高了 20%和112%。对三株菌株S12、TC以及TK转录组测序,通过比较转录组数据发现:(1)TK、TC和S12有1603个共差异基因,这些基因涵盖了白色链霉菌大部分的代谢途径,包括初级代谢中的糖酵解途径,TCA循环以及次级代谢中的抗生素合成等。(2)丁醇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及乙醛酸循环与盐霉素合成密切相关,盐霉素产量越高,这些代谢途径的基因越活跃。(3)基于比较盐霉素高产突变菌TC和出发菌A30转录组数据差异,提出了 ARTP诱变和抗性筛选提高盐霉素合成能力可能机理。即:APTP诱变和抗性筛选产生的压力信号通过细胞膜传导到胞内引起核糖体蛋白L28、L31、L33、S12等基因突变,致使(p)ppGpp的积累,激活严谨反应。其次,核糖体蛋白突变和严谨反应进一步刺激转录调控因子GlnR、RspA1/A2和Sigma因子(SigB、SigE、SigW)等调控因子的激活。然后,这些调控因子调控白色链霉菌全局代谢,包括盐霉素前体的合成、盐霉素合成密切相关代谢途径基因的激活以及盐霉素合成基因簇中基因转录水平的提高。通过这一系列的级联信号协调作用,从而提高了 TC突变菌的盐霉素合成能力。2.双组份系统RspA1/A2调控盐霉素生物合成通过基因组分析和蛋白序列对比,在S.albus DSM41398基因组中发现一个与天蓝色链霉菌AsfQ1/Q2高度同源的双组份系统,为此命名为双组份系统RspA1/A2。为了研究RspA1/A2对盐霉素的调控功能,在工业白色链霉菌A30基础上成功构建基因rspA1缺失菌ArspA1和回补菌△rspA1a。发酵结果表明响应蛋白RspA1正调控盐霉素的生物合成,进一步发现,响应蛋白RspA1能够从两个方面影响白色链霉菌盐霉素合成:一方面,响应蛋白RspA1能够特异性地结合盐霉素合成基因簇中编码途径专一调控因子SlnR基因启动子区域,正调控它的转录水平,从而促进盐霉素的合成;另外一方面,基因sigW编码一个类似SigW因子,RT-qPCR和发酵结果发现SigW负调控基因slnR的转录,抑制盐霉素的合成,同时促进白色链霉素菌生长。磷酸化的响应蛋白RspA1能够结合下游基因sigW启动子区域,促进sigW的转录,间接影响盐霉素的合成。3.双组份系统RspA1/A2调控白色链霉菌初级代谢机制研究发酵数据显示,缺失菌△rspA1相对出发菌A30在含75mM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培养时,葡萄糖消耗速率更低且生物量积累更少,说明双组份系统RspA1/A2响应蛋白RspA1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分解代谢并促进细胞生长。进一步研究发现双组份系统RspA1/A2在碳源、氮源以及磷源代谢三个方面发挥调控作用,从而影响白色链霉菌葡萄糖代谢和细胞生长。在碳源代谢方面,蛋白RspA1通过直接调控gap、pdh和cit这些基因的转录水平,增强了以糖酵解和TCA循环为主的丙酮酸驱动的葡萄糖分解代谢途径的通量。同时,出发菌A30以丙酮酸和谷氨酸为底物的糖异生途径被显着减弱了,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糖异生途径中的三个关键基因(pyc、pck和glpX)和谷氨酸通过TCA循环转化为草酰乙酸途径中的基因(sdh,gdhA,sucA,fum)转录水平显着下调。在氮源代谢方面,双组份系统RspA1/A2增强了编码谷氨酸转运蛋白基因gluA-D的转录水平,促进出发菌A30对谷氨酸的摄入。同时,谷氨酸进入尿素循环途径中的arg基因转录水平显着上调,促进摄入的谷氨酸进入尿素循环分解。在磷源代谢方面,pstS和pstA、pstB、pstC共同编码ABC转运蛋白,形成蛋白复合体负责磷酸源的转运,结果表明响应蛋白RspA1能够直接结合基因pstS启动子区域并促进它的转录水平。总而言之,双组份系统RspA1/A2促进谷氨酸和磷酸源的摄入以及谷氨酸进入尿素循环,这种对碳源、氮源以及磷酸源的全局调控能够维持C/N/P代谢平衡,更好的促进细胞生长,促使出发菌A30生物量积累比rspA1缺失菌ArspA1更高。
刘鹏飞[2](2020)在《新霉素诱变育种及发酵过程优化控制》文中指出硫酸新霉素是新霉素与硫酸形成的盐。新霉素是1949年WAKS MAN等人从弗氏链霉菌编号3535、3554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化脓性感染、中耳炎、结膜炎、脓疹、创伤溃疡等均有良好的疗效,也可作为其它抗生素的辅助药,如与氯霉素、红霉素等联合使用,可使后者获得更好的效果,因而被广泛用于医药领域。本论文首先基于新霉素检测的柱前衍生法,对其分析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考察;并通过6轮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结合链霉素和硫酸铵抗性筛选,得到一株高产、抗铵菌株;筛选优良产孢子培养基及利用有机氮源试剂盒结合有机氮源分析小助手对发酵培养进行优化;最后在50升种子罐中探究通气量对种子代谢的影响以及利用“动态法”对发酵溶氧速率的测定,经过多尺度研究,最终提高发酵产量30%以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柱前衍生法稳定性和可靠性考察。对标准新霉素样品检测方法进行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以及与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对比。结果表明:同一份样品连续测定六次,新霉素B峰面积的RSD为0.81%,表明该方法测定新霉素效价的精密度高;样品在0.5-9h内进行检测,硫酸新霉素B峰面积保持不变,稳定性良好,满足实际需求;柱前衍生法检测效价略低于生物活性检测法,为生物活性检测法的81%-85%,数据的对应关系强,与生测效价有较高的吻合度。(2)抗铵、高产菌株的选育。以实验室保藏的72#菌株为出发菌株,经过6轮ARTP诱变和抗性筛选,选取五株长势良好、菌落直径大的菌株于24孔板发酵性能验证。最终筛选出3株(27-3#,29-6#、、15-4#)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20%以上,发酵培养基硫酸铵最佳浓度从0.5-1.0%提高到了 1.5-2.0%,且遗传稳定性良好。(3)培养基优化。对四种产孢子培养基进行筛选,然后对发酵培养基中碳酸钙和硫酸铵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改良高氏1号产孢子培养基较起始培养基产孢子时间更短(节约5-7d),且发酵效价基本不变;硫酸铵最佳添加量1.25%-1.5%,碳酸钙最佳添加量为1.5-1.75g/L,其中游离丙氨酸、游离氨基丁酸、水解苏氨酸、水解赖氨酸、水解酪氨酸对发酵效价影响最大,且当有机氮源中的含量分别为2300、4820、892、18241、59821mg/kg 时,24 孔板发酵效价可达5000U/ml以上,较对照提高25%以上。(4)通气量对种子罐代谢影响研究。在4个50L发酵罐中,控制装液量35L,转速350rpm,培养温度35℃对同一批种子分别考察了通气比在0.5vvm、0.75vvm、1.0vvm、1.25vvm下,4罐还原糖、总糖、pH、菌浓、氨基氮、黏度、新霉素B产量、杂质C的变化趋势。且对在相同通气比下大小种子罐代谢是否具有一致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通气比大小对前20h孢子萌发速率影响小,20h后菌体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后,通气比较高(1.25vvm)有利于缩短pH回升时间,最大菌浓更高,杂C更低。结论:前20小时通气比控制在0.5vvm,21小时后通气比控制在1.25vvm,最佳移种时机为35-40h;3L种子罐代谢速率较50L种子罐延缓,且最大回升pH仅为7.2,达到最大菌浓时间延迟约27h,对优化后的种子培养工艺进行50L规模发酵验证,较优化前提高50%以上。
吴昊[3](2019)在《微生物源1-脱氧野尻霉素生物合成调控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链霉菌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原核微生物,它能够产生诸多抗肿瘤、抗病毒、抗糖尿病等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受到科研人员持续关注。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是一种亚胺糖多羟基哌啶生物碱,主要存在桑叶、鸭跖草等植物和芽孢杆菌、链霉菌等特定微生物中,因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在治疗糖尿病、艾滋病、肿瘤等疾病有潜在应用价值。由于植物源DNJ含量极低(桑叶为0.1341 mg/g干重,鸭跖草为0.1125 mg/g干重),成为其体内外活性评价、构效关系研究和工业化应用瓶颈,因而微生物源DNJ逐渐吸引研究人员注意。当前微生物源DNJ增产方法集中在菌种选育和发酵过程优化,缺乏对DNJ生物合成途径了解,极大限制基于合成途径信息调控产物产量研究。此外,作为高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DNJ能抑制多种α-葡萄糖苷酶(二糖酶、多糖酶)活力,其抑制机理的解析将有助于根据DNJ结构,合成和设计高效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淡紫灰链霉菌UN-8是课题组前期从自然生境分离的一株DNJ产生菌。本论文首先开展不同碳源及其浓度下DNJ产生菌UN-8的生理特性研究,挖掘该菌株其他性能;其次开展DNJ生物合成途径研究;之后根据已阐明的生物合成途径,针对性开发调控DNJ合成策略;最后从生物物理学角度揭示DNJ抑制不同α-葡萄糖苷酶(二糖酶麦芽糖酶、多糖酶葡萄糖淀粉酶)活力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UN-8生理特性研究表明,当固体培养基中葡萄糖或麦芽糖浓度为40 g/L时,UN-8的生长分别受到100%和70%的抑制,表现低葡萄糖浓度和低麦芽糖浓度耐受特性。UN-8可以琼脂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在液体培养基中摇瓶发酵测得琼脂酶活为0.03 U/ml,它的产生不依赖NaCl的存在,与海洋琼脂降解微生物存在差异。UN-8能生长在不含氮源培养基中,从中克隆得到固氮基因nifU长度为462 bp,翻译的氨基酸序列与Streptomyces sp.NRRL S-104、Streptomyces sp.NRRL F-4428、Streptomyces sp.PCS3-D2固氮蛋白NifU相似性分别达到98%、98%、97%,表明UN-8具有潜在生物固氮能力。这些生理特性将为后续DNJ合成调控提供参考。(2)通过前体喂养、13C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核磁共振、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阐明UN-8中DNJ生物合成途径。结果表明葡萄糖是DNJ合成最佳前体,合成过程中葡萄糖碳骨架经历C2/C6环化反应,同时分离鉴定出2-氨基-2-脱氧-D-甘露醇(ADM)、野尻霉素(NJ)及其脱水物中间体。合成路线简述如下:前体葡萄糖首先经糖酵解途径生成果糖-6-磷酸,而后经氨基化生成ADM,ADM继续氧化成NJ中间态,同时中间态以C2-N-C6环化成环状NJ,最后进行脱水、氢化生成DNJ。此外,实验发现较高浓度葡萄糖(>5 g/L)不利于DNJ合成,随后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葡萄糖对DNJ合成调控不是由于葡萄糖磷酸化过程导致,而是较高浓度葡萄糖使细胞代谢过程中菌体生长环境pH成酸性,胞内ATP含量较低,菌体过早进入衰亡期,从而抑制DNJ合成。(3)根据阐明的DNJ合成路径,针对性地通过添加代谢抑制剂、前体及中间体类似物等策略调控DNJ合成。结果表明莽草酸途径抑制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甲羟戊酸途径抑制剂辛伐他汀、糖酵解途径抑制剂柠檬酸钠和碘乙酸,前体葡萄糖及中间体类似物山梨糖可促进DNJ合成。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设计开发调控DNJ合成策略:在初始培养基中加入山梨糖和柠檬酸钠,浓度分别为1g/L和5 g/L,待发酵至20小时和26小时,再分别添加碘乙酸和葡萄糖至浓度分别为50 mg/L和7 g/L,在此策略下共发酵72小时,DNJ最高产量达到296.56 mg/L,较前期提高2.3倍,表明此调控策略有效。(4)运用酶抑制动力学和多光谱学技术揭示DNJ对酿酒酵母来源二糖酶麦芽糖酶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DNJ抑制麦芽糖酶活力成剂量依赖性特征,表现非竞争性抑制占主导地位的混合型抑制机理。DNJ对麦芽糖酶的荧光猝灭机制为动态猝灭,其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结合到麦芽糖酶活性中心,诱导麦芽糖酶构象发生变化,导致α-螺旋比例下降、β-折叠比例上升、水力半径减小。此外,通过分子对接可知DNJ结构中2-OH、3-OH、4-OH、6-OH和-NH基团的氢原子与活性中心附近氨基酸残基Asp68、Asp214、Asp68、Glu276和Asp349形成氢键,键长分别为4.6A、1.9A、6.0A、1.9A和1.8A,从而干扰底物和麦芽糖酶的结合,抑制麦芽糖酶活力。(5)研究了DNJ对黑曲霉来源多糖酶葡萄糖淀粉酶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DNJ抑制葡萄糖淀粉酶活力成剂量依赖性特征,表现竞争性抑制占主导地位的混合型抑制机理。DNJ对葡萄糖淀粉酶的荧光猝灭机制属于动态猝灭,结合力为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DNJ结合后引起葡萄糖淀粉酶构象发生变化以及色氨酸残基周围亲水性增加,导致α-螺旋比例下降、β-折叠比例上升、水力半径减小。分子对接模型结果显示DNJ结合到葡萄糖淀粉酶催化结构域,并与结构域保守氨基酸残基Arg78、Asp79、Glu203、Glu424形成氢键,同时被Trp76、Leu201、Trp202、Leu343、Met422、Gln425、Ala445疏水性氨基酸包围。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DNJ结合后葡萄糖淀粉酶催化结构域氨基酸残基比游离葡萄糖淀粉酶具有较低的均方根波动值,并且结合位点在模拟过程中保持刚性。
周晓红[4](2019)在《高产糖化酶的诱变育种及其基因克隆和表达》文中指出糖化酶(Glucoamylase EC.3.2.1.3.)的全称为葡萄糖淀粉酶,分子量在50KD~112KD之间,具有外切酶活性,能将淀粉等水解成葡萄糖。糖化酶是我国产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酶制品,具有重大的工业价值。而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是其工业上的主要生产菌株。为了获得糖化酶的高产株,本文采用诱变育种的方式对实验室筛选得到的高产株黑曲霉MS1进行紫外与硫酸二乙酯(DES)的复合诱变,经过初筛、复筛与8次传代试验后,发现了一株能稳定性遗传的黑曲霉高产株MS1-2,其酶活达到35523.2 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7.3%。为了优化黑曲霉MS1-2的液态发酵产酶条件,扩大工业化生产,本文对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条件通过控制单因素变量法与正交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niger MS1-2液态发酵产酶的最佳条件为:2%可溶性淀粉、6%豆饼粉、2%玉米浆、0.2%硫酸铵、pH为5、接种量5%、装液量50mL(250mL的锥形瓶)、温度30℃、转速200r/min、发酵培养6d,所产糖化酶活力为41214.1U/mL,比出发菌株的酶活提高了 15.6%。并对A.niger MS1-2糖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糖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5;在70℃中保温1h,酶活力还余51.9%。本文根据NCBI上所公布的A.niger糖化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从A.nigerMS1-2的染色体中扩增得到糖化酶基因片段(gla)及其非编码区5’的上游900bp片段,并分别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为:A.niger MS1-2的糖化酶基因大小为2172bp,与A.niger CBS 513.88的比较发现,gla未发生突变,但5’上游区有7个碱基发生了突变,这说明黑曲霉MS1-2糖化酶表达量的增加与其结构基因无关,可能与上游区发生7个碱基的突变有关。将gla双酶切后与质粒相连,构建重组质粒pPIC9K-gla;通过电穿孔技术将其整合至毕赤酵母GS115中,筛选重组子。重组毕赤酵母用1%的甲醇诱导72h时,糖化酶活力达到最高为23.8U/mL。重组表达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5。
张天瑞,赵秋伟,李正华,李寅,张延平[5](2017)在《新一代糖化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工业应用》文中提出【目的】建立对糖化酶生产菌种黑曲霉随机突变文库进行筛选的方法,以获得糖化酶酶活提高的突变菌株。【方法】以一株可产糖化酶的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 X1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诱变获得突变文库,采用葡萄糖的结构类似物——2-脱氧葡萄糖进行筛选,并在筛选过程中逐渐提高2-脱氧葡萄糖浓度,定向选育具有2-脱氧葡萄糖抗性、高产糖化酶的突变株。【结果】获得的高产突变菌株DG36摇瓶发酵糖化酶产量比出发菌株A.niger X1提高22.2%–33.8%,经工业水平50 m3罐发酵测试,突变株DG36发酵128 h糖化酶活可达49094 U/m L,在相同发酵时间内,其酶活较出发菌株A.niger X1提高32.8%,发酵时间缩短16.9%。【结论】本研究开发了一种以2-脱氧葡萄糖为抗性标记选育高产糖化酶突变株的方法,所得突变株DG36遗传性状稳定,与出发菌相比具有菌丝粗壮、产酶期提前、糖化酶活高、发酵时间短、有利于发酵后处理的优点。
刘秀[6](2017)在《渗透压对黑曲霉发酵生产葡萄糖酸钠及菌体自身生理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葡萄糖酸钠发酵中,初始葡萄糖浓度高,而且过程中需大量流加NaOH维持pH,导致发酵结束时渗透压很高,这可能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和代谢。因此,本课题考察了渗透压对黑曲霉发酵生产葡萄糖酸钠及菌体自身生理代谢的影响。一般地,微生物自身会通过调控胞内代谢来响应负面因素的刺激。本文首先成功构建了用于研究胞内代谢物谱的检测平台。首次以不同内标物选择确定为切入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选择离子检测模式(SIM)分别对氨基酸类、有机酸类和磷酸糖类进行绝对定量。通过对比优化,得出上述三类物质定量检测的较优内标物,分别为正亮氨酸(NLE)、己二酸(HEX)和磷酸单丁酯(MBP)。结果显示,此方法精度良好,标准曲线R2大多达到0.99以上,性能稳定,重现性好。由于氯化钠不参与葡萄糖酸钠发酵过程,但能够引起渗透压的变化,本文在5L罐上通过调控不同的初始氯化钠浓度,结合宏观参数和胞内代谢物谱分析,初步探究了渗透压对黑曲霉发酵生产葡萄糖酸钠的影响。结果表明,稍高的渗透压,即在初始发酵培养基中加入0.1 mol/L NaCl(初始发酵渗透压2400 mOsm/kg),更有利于葡萄糖酸钠的生产,其平均耗糖速率和产率最快,分别为15.83和18.67 g/L/h,后者约是其它条件的1.3倍,而此条件下的胞外主要副产物柠檬酸的浓度在发酵前期比对照组的降低了约80%。另外,由不同渗透压下的胞内代谢物谱分析发现,高渗(初始发酵渗透压≥2400 mOsm/kg)能够刺激胞内渗透保护剂谷氨酸和脯氨酸合成与积累,TCA循环上调,而EMP途径代谢水平与渗透压几乎无关。高质量的种子是保证发酵过程高效进行的前提,而葡萄糖作为葡萄糖酸钠发酵中的关键底物,不仅可提供碳源,也会增加培养体系渗透压。本文以宏观生理参数氧消耗速率(OUR)为基础,考察了不同初始葡萄糖浓度对黑曲霉种子培养的影响。先确定了最佳的种子初始葡萄糖浓度为300 g/L(初始渗透压1900 mOsm/kg),培养过程中其OUR水平较其它条件下高约70%。结合胞内代谢物谱分析发现,优化培养的种子在细胞会积累更多的渗透保护物质丙氨酸和谷氨酸。另外发现高渗能够刺激细胞合成更多的组氨酸,这可能有利于葡萄糖氧化酶(GOD)结构中关键活性位点合成,最终增强GOD活性。将优化的黑曲霉种子转接发酵生产葡萄糖酸钠,其得率高达1.198 g/g,是理论值的99%,高于目前任何文献报道的水平。
陈阳秋[7](2015)在《柠檬酸—沼气双发酵耦联工艺中钠离子的影响及其耐受菌的筛选》文中提出为了解决柠檬酸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污染问题,本实验室提出了柠檬酸-沼气双发酵耦联工艺。以木薯和玉米淀粉作为发酵原料生产柠檬酸,其中不能被黑曲霉利用的纤维素、果胶等物质及黑曲霉本身的代谢产物则通过中温厌氧消化过程转化为沼气,所得沼气可以通过热电联产技术产生电和热,厌氧消化出水则经过进一步处理后回用到下一批次的柠檬酸发酵过程中,从而实现柠檬酸生产废水的零排放并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在耦联工艺中金属离子会影响柠檬酸的正常发酵,因此,本文重点对回用过程中金属离子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用Genome Shuffling技术提高菌株对Na+耐受性。文章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厌氧消化出水中过量的氨氮和金属离子是回用过程中柠檬酸发酵的主要抑制物质。采用空气吹脱的办法对厌氧消化出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氨氮和部分可沉淀金属离子,并在发酵开始时加入过量的糖化酶以增强培养基的糖化过程,提高柠檬酸产量。工艺连续运行了十批,柠檬酸的平均产量为145.9 g·L-1,较去离子水发酵(149.6 g·L-1)相差2.5%。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厌氧消化出水中的金属离子含量并对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的验证,结果表明厌氧水中高浓度的Na+是主要的抑制物质。通过对发酵过程中糖化酶、异麦芽糖酶及柠檬酸合成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等胞内关键酶酶活变化的分析,初步探究了高浓度Na+对柠檬酸发酵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高达1000 mg·L-1的Na+会导致黑曲霉胞内异柠檬酸脱氢酶活力升高,柠檬酸代谢活力增强。同时,培养基中糖化酶和异麦芽糖酶活力受到抑制,发酵结束时部分糊精和异麦芽糖不能被完全降解,残总糖浓度升高至30 g·L-1,黑曲霉可利用的糖浓度减少,柠檬酸合成速率和柠檬酸产量降低。加入过量糖化酶可以有效地减弱高浓度Na+引起的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消除。为解除高浓度Na+对柠檬酸发酵的抑制作用,以实验室保藏黑曲霉菌株MZ-11作为出发菌株,与其经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和紫外诱变得到的突变菌株建立亲本库,在1000 mg·L-1 Na+的筛选压力下,采用回复融合的方式进行2轮Genome Shuffling,最终从所有的441株突变菌中筛选出1株具有高Na+浓度耐受性的融合子G2-107,在1000 mg·L-1 Na+发酵条件下柠檬酸产量达到131.6 g·L-1,较MZ-11提高了20.9%。G2-107对Na+的耐受浓度较MZ-11从200 mg·L-1提高至400 mg·L-1,外源添加糖化酶提高至600 mg·L-1,表明通过筛选高耐受菌株提高了对Na+的耐受性。
魏园媛[8](2014)在《嗜热侧孢霉2441纤维素酶高酶活菌株选育的研究》文中认为纤维素是自然界中蕴藏量巨大、最丰富的多糖,也是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问题是得到高活力低成本的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按其催化功能分为微晶纤维素酶、CMC-Na酶和β-葡萄糖苷酶三大类,只有当三者活性比例恰当,才能表现出较高的纤维素酶活性。嗜热侧孢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ic)是一类能产生纤维素酶混合酶系的嗜热丝状真菌,其降解纤维素的速率高,选育纤维素酶高活力菌株对于丰富纤维素酶生产菌种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对嗜热侧孢霉2441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并探讨酶的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诱变育种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提高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以期获得可用于纤维素酶生产和农作物秸秆降解的菌株。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实验,对嗜热侧孢霉2441的产酶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g/L):微晶纤维素15.0g/L、麸皮1.5g/L、酵母膏 1.Og/L、葡萄糖 2.0g/L、(NH4)2SO42.0g/L、KCI 1.Og/L、K2HP04 1.Og/L、FeSO40.01g/L、MgSO41.Og/L、MnS040.05g/L、ZnS040.002g/L;产酶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 5.0,培养温度45℃、摇床转速17r/min、培养时间为Sd;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后,嗜热侧孢霉2441的微晶纤维素酶活提高了 24.275%;CMC-Na酶活提高了 18.350%;β-葡萄糖苷酶活提高了 23.449%。(2)嗜热侧孢霉2441产生的微晶纤维素酶、CMC-Na酶和β-葡萄糖苷酶,最适作用温度分别为60℃、65℃、70℃,最适作用pH均为5.5,温度高于7℃及碱性条件下,酶活力下降明显。(3)用UV和NTG诱变,得到高酶活突变株U-2-06、N-3-16。U-2-06的微晶纤维素酶活提高了 16.221%,CMC-Na酶活提高了 27.363%,β-葡萄糖苷酶活提高了 51.023%;N-3-16的微晶纤维素酶活提高了 18.490%,CMC-Na酶活提高了25.099%,β-葡萄糖苷酶活提高了 45.293%。(4)嗜热侧孢霉2441纤维素酶生成存在葡萄糖阻遏效应,用NTG诱变选育到抗葡萄糖效应突变株NA-1-01,微晶纤维素酶活提高了 13.203%,CMC-Na酶活提高了 47.176%,β-葡萄糖苷酶活提高了 119.517%。(5)用NTG诱变选育到抗制霉菌素突变株NB-1-04,微晶纤维素酶活提高了14.319%,CMC-Na酶活提高了 26.407%,β-葡萄糖苷酶活提高了 49.199%。(6)用UV诱变选育到中温型突变株UC-1-03,最适产酶温度下降至32℃,在32℃培养时,微晶纤维素酶活提高了 11.411%,CMC-Na酶活提高了 29.484%,β-葡萄糖苷酶活提高了 54.759%。(7)将高酶活突变株U-2-06、N-3-16与抗葡萄糖效应突变株NA-1-01、抗制霉菌素突变株NB-1-04,进行多亲本原生质体融合,筛选到酶活提高、抗葡萄糖效应和抗制霉菌素的融合子F-1-16。与原始出发菌株2441相比,酶活分别提高了48.260%、60.026%和179.515%,传代试验表明融合子遗传性能稳定。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产酶条件优化后,嗜热侧孢霉2441纤维素酶生成量显着提高。(2)观察到嗜热侧孢霉2441纤维素酶生成存在葡萄糖阻遏效应,选育到酶活显着提高的抗葡萄糖效应突变株NA-1-01。(3)实验发现嗜热侧孢霉2441在28°C也可以生长,但只长出白色菌丝体,不产生孢子;用UV诱变选育到产酶培养温度下降且酶活提高的中温型突变株UC-1-03。(4)利用多亲本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得到酶活提高、抗葡萄糖效应、抗制霉菌素且遗传性能稳定的的融合子F-1-16。这些菌株对提高纤维素酶的生成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扩大该菌株的应用范围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由于时间限制,本研究只对出发株进行了一轮诱变,多亲本原生质体融合也只有一轮,如进行多轮诱变或进行多亲本递进式原生质体融合,有可能得到酶活进一步提高的菌株;另外,融合子菌株F-1-16、中温型突变株UC-1-03与出发菌株2441基因碱基序列有无变化有必要进行分析。
徐彩荣[9](2013)在《高产虾青素措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虾青素是一种非维生素A源的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性强、抗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养殖、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红发夫酵母是最有潜力实现天然虾青素工业化生产的微生物资源,但虾青素产量低是限制其大规模发酵生产的关键因素。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应用是提高虾青素在红发夫酵母中合成水平的基础。本研究针对提高虾青素产量这一核心问题,对虾青素高产菌株的选育、营养组分及发酵促进剂的优化、5L发酵罐发酵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得到下列研究结果:1.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超声波-氯化锂及亚硝基胍对红发夫酵母进行诱变处理,并选择二苯胺及2-D-脱氧葡萄糖对虾青素高产菌株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得到一株虾青素含量高,遗传性能稳定的突变菌株N-22,其虾青素含量为949.19μg/g,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37倍。2.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P-B试验及B-B试验设计对营养组分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优的营养组分配比:葡萄糖40g/L,蔗糖55.55g/L,(NH4)2SO40.8g/L,酵母膏2.22g/L, KH2PO41.95g/L,MgSO4·7H2O2.07g/L, CaCl2·H2O0.1g/L,虾青素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28.66%。3.研究表明在适合的时间添加一定剂量的2-D-脱氧葡萄糖及番茄红素均有利于虾青素的积累。选择对虾青素生物合成影响显着的发酵促进剂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发酵促进剂组合为:Na+0.4g/L、Fe3+0.01g/L、Cu2+0.1g/L、Co2+0.03g/L、Mn2+0.1g/L、柠檬酸钠6g/L、乙酸钠1g/L,分别获得了菌体生物量及虾青素产量的高产分别为17.02g/L、10.32mg/L,虾青素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64.78%。4.通过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温度20oC、转速190r/min、接种量7%、装液量30mL/250mL、pH6.0,在此发酵条件下虾青素产量为12.59mg/L,比优化前提高了22%。5.通过研究初步建立了5L发酵罐的工艺条件: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3L/5L,温度控制在20oC,通气量控制在240L/h,pH值调控措施(1-84h,pH5.0、84-132h,pH6.0),溶氧控制措施(1-36h,高供氧、36-84h,中供氧、84-132h,低供氧)。在此发酵罐工艺条件下,虾青素产量可达16.67mg/L,与摇瓶发酵相比提高了32.41%。
周京[10](2013)在《早籼碎米发酵制取柠檬酸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柠檬酸(Citric Acid),又名枸橼酸,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化工等行业。目前工业化生产柠檬酸主要是通过淀粉质类原料发酵制取,其中玉米淀粉是主要生产原料。随着玉米价格的升高,寻找其它低价原料进行柠檬酸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早籼碎米为原料,采用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既可降低柠檬酸生产成本,又可实现早籼碎米的综合利用,提高其附加值,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最佳早籼碎米发酵柠檬酸菌种的筛选;最佳预处理工艺研究;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研究和发酵条件的工艺优化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早籼碎米为原料,选取Co827、r-144-131和G2B2三种工业化生产柠檬酸常用的黑曲霉菌种,进行柠檬酸发酵能力对比试验,从中筛选最适宜早籼碎米发酵生产柠檬酸的菌种。结果表明:黑曲霉菌种Co827产酸量最高,达到11.4%;其次为G2B2,产酸量达到10.5%,r-144-131仅仅只有9.5%,产酸量最低。同时Co827的发酵周期明显比G2B2短,因此,在所选的三个菌种中,Co827最适宜用于早籼碎米发酵生产柠檬酸。(2)以Co827为发酵菌株,采用高温蒸煮和挤压膨化两种不同的原料预处理工艺对早籼碎米进行预处理后,在其他试验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摇瓶发酵试验,分别测定发酵液的初始还原糖含量,以及最终产酸量。结果表明:高温蒸煮预处理的发酵液初始还原糖含量达到6.5g/100ml,挤压式膨化处理后发酵液初始还原糖含量为7.2g/100ml,高温蒸煮预处理工艺的最终产酸量为10.87%,挤压式膨化处理为8.5%。由此可知,高温蒸煮预处理工艺最适工艺,选择蒸煮法最佳预处理工艺。(3)以高温蒸煮法为预处理方法,在其他试验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液化工艺试验对比,分别记录耐高温淀粉酶的液化温度和酶的添加量、碘蓝色消失的时间,从中考察最适液化工艺。结果表明:酶的液化温度为94℃时,碘蓝色消失时间为26min;当液化酶添加量为30u/g,碘蓝色的消失时间为14min。由此可知,选择液化温度95℃、酶的添加量30u/g时,为最适高温蒸煮法的液化工艺。(4)以Co827为发酵菌株,采用高温蒸煮为预处理方法,通过摇瓶发酵优化试验,以测定发酵液的最终产酸量等为指标,确定了早籼碎米发酵柠檬酸的最优培养基配方:初始碎米液化总糖15%、无机氮源氯化铵1%,产酸促进剂甲醇0.3%,在此最适培养基条件下发酵96h,产酸达12.4%,糖酸转化率达84%。(5)在最适培养基条件的基础上,其他条件不变,通过摇瓶发酵优化试验,以发酵液最终产酸量和转化率等为指标,确定了早籼碎米发酵柠檬酸的最优发酵控制条件:初始pH在5.5;发酵温度在34℃,摇床转速控制在220r/min左右时,最终产酸量12.9%,糖酸转化率为86%。
二、2-脱氧葡萄糖抗性黑曲霉高产柠檬酸突变株的选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脱氧葡萄糖抗性黑曲霉高产柠檬酸突变株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盐霉素高产菌种诱变育种和双组份系统RspA1/A2全局调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链霉菌概述 |
1.1.1 链霉菌概述 |
1.1.2 链霉菌形态发育调控 |
1.2 链霉菌代谢调控 |
1.2.1 链霉菌氮源代谢调控 |
1.2.2 链霉菌磷源代谢调控 |
1.2.3 链霉菌碳源代谢调控 |
1.2.4 双组份系统AfsQ1/Q2蛋白在链霉菌代谢调控作用 |
1.3 盐霉素生物合成研究 |
1.3.1 盐霉素简介 |
1.3.2 白色链霉菌基因组 |
1.3.3 盐霉素合成基因簇概述 |
1.3.4 盐霉素合成前体概述 |
1.4 盐霉素高产菌种选育 |
1.4.1 链霉菌诱变育种 |
1.4.2 ARTP诱变系统(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 |
1.4.3 核糖体工程(ribosome engineering)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 |
2.1.2 质粒 |
2.1.3 实验中所用引物(见附件1) |
2.1.4 实验试剂 |
2.1.4.1 常规试剂 |
2.1.4.2 工具酶和试剂盒 |
2.1.4.3 常用溶液配制 |
2.1.5 实验仪器 |
2.1.6 培养基配方 |
2.2 实验方法(通用) |
2.2.1 培养方法 |
2.2.2 PCR扩增体系及方法 |
2.2.3 DNA酶切酶连反应 |
2.2.4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胶回收 |
2.2.5 DNA琼脂糖凝胶纯化 |
2.2.6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 |
2.2.7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 |
2.2.8 质粒提取与菌种保存 |
2.2.9 接合转移 |
2.2.10 基因突变菌株的筛选和验证 |
2.2.11 白色链霉菌基因组DNA提取 |
2.2.12 白色链霉菌盐霉素发酵 |
2.2.13 白色链霉菌细菌干重(DCW)测定 |
2.2.14 白色链霉菌盐霉素效价测定 |
2.2.15 大肠杆菌异源表达目的蛋白与纯化 |
2.2.16 镍柱亲和纯化 |
2.2.17 凝胶阻滞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 |
2.2.18 荧光定量PCR (RT-qPCR) |
2.2.19 发酵液中还原糖的测定 |
第三章 盐霉素工业高产菌S.albus诱变育种方法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株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发酵培养 |
3.2.2.2 ARTP(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 |
3.2.2.3 抗性筛选 |
3.2.2.4 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重组菌发酵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盐霉素高产突变菌株筛选方法的优化 |
3.3.1.1 ARTP诱变时间优化 |
3.3.1.2 琼脂块扩散法的建立 |
3.3.1.3 抑菌圈直径大小表征盐霉素效价 |
3.3.1.4 盐霉素高产菌筛选流程的优化 |
3.3.2 初筛结果 |
3.3.3 复筛结果 |
3.3.3.1 琼脂块扩散法准确率验证 |
3.3.3.2 遗传稳定性验证 |
3.3.4 高中低产菌形态差异和盐霉素合成能力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转录组数据工业突变菌盐霉素高效合成机制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发酵液取样 |
4.2.2 RNA提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RNA样品质量检测 |
4.3.2 高中低产菌转录组测序 |
4.3.2.1 差异基因筛选与聚类分析 |
4.3.2.2 与盐霉素合成代谢相关的差异代谢途径 |
4.3.3 过表达关键基因验证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组份系统RspA1/A2对盐霉素生物合成调控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 |
5.2.2 目的基因敲除载体构建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接合转移条件优化 |
5.3.2 ECF-sigma因子sigW及上游双组份rspA1/A2基因突变菌株构建 |
5.3.3 豆油和孢子接种量对野生菌DSM41398盐霉素产量影响 |
5.3.4 ECF-sigma因子sigW及上游双组份rspA1/A2基因功能预测 |
5.3.5 双组份系统RspA1/A2直接调控白色链霉菌盐霉素生物合成 |
5.3.6 ECF-Sigma因子SigW直接受RspA1调控 |
5.3.7 SigW促进白色链霉菌生长且负调控盐霉素生物合成 |
5.3.8 RspA1直接负调控白色链霉菌谷氨酸代谢 |
5.3.9 RspA1直接激活尿素氨基水解酶(urea amidolyase,UA)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双组份系统RspA1/A2调控白色链霉菌碳源代谢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菌株 |
6.2.2 培养基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RspA1在不同培养基中对白色链霉菌生长影响 |
6.3.2 白色链霉菌中Acs受RspA1调控 |
6.3.3 白色链霉菌葡萄糖消耗速率受RspA1调控 |
6.3.4 白色链霉菌中柠檬酸合酶(CS)受RspA1调控 |
6.3.5 白色链霉菌RspA1调控糖酵解途径 |
6.3.6 白色链霉菌中RspA1抑制糖异生途径代谢 |
6.3.7 白色链霉菌敲除RspA1基因后在5L罐中发酵差异验证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转录组学的白色链霉菌RspA1/A2全局调控分析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发酵方法 |
7.2.2 RNA提取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RNA样品质量检测 |
7.3.2 转录组(RNA-sequencing)测序 |
7.3.2.1 样品测序结果可靠性验证 |
7.3.3 差异基因筛选与聚类分析 |
7.3.4 碳源代谢主要途径差异基因转录分析 |
7.3.5 编码氮源代谢相关转运蛋白基因转录差异分析 |
7.3.6 编码氮源代谢相关转运蛋白基因转录差异分析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2)新霉素诱变育种及发酵过程优化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新霉素概论 |
1.2 硫酸新霉素的理化性质及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
1.2.1 硫酸新霉素的理化性质 |
1.2.2 硫酸新霉素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
1.2.2.1 新霉素生产菌种 |
1.2.2.2 种子制备 |
1.2.2.3 发酵 |
1.2.2.4 新霉素提取与精制 |
1.3 新霉素代谢网络流程图 |
1.4 发酵液中新霉素的检测方法 |
1.5 新霉素菌株选育及发酵工艺研究进展 |
1.5.1 菌种选育进展 |
1.5.2 发酵工艺优化进展 |
1.6 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1.6.1 研究的意义 |
1.6.2 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新霉素高产菌株的理性选育 |
2.1 引言 |
2.2 菌种与培养基 |
2.3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4 实验方法 |
2.4.1 柱前衍生法稳定性考察 |
2.4.1.1 实验原理及方法 |
2.4.1.2 精密度试验 |
2.4.1.3 新霉素衍生物稳定性试验 |
2.4.1.4 加标回收试验 |
2.4.1.5 对比试验 |
2.4.2 新霉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
2.4.2.1 ARTP诱变剂量的确定 |
2.4.2.2 硫酸铵最佳抑制浓度的确定 |
2.4.2.3 ARTP结合硫酸铵抗性理性选育新霉素高产菌株 |
2.4.2.4 诱变菌株遗传稳定性考察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柱前衍生法检测新霉素可靠性考察 |
2.5.1.1 精密度实验 |
2.5.1.2 硫酸新霉素衍生化样品稳定性 |
2.5.1.3 加标回收试验 |
2.5.1.4 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
2.5.2 高产菌株诱变选育 |
2.5.2.1 ARTP诱变剂量的确定 |
2.5.2.2 硫酸铵最佳抑制浓度确定 |
2.5.2.3 新霉素高产菌株复筛 |
2.5.2.4 突变株遗传稳定性考察 |
2.6 小结 |
第3章 培养基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四种产孢子培养基产孢子速率考察 |
3.3.1.1 孢子菌悬液的制备 |
3.3.1.2 五种产孢子培养基的配制 |
3.3.1.3 制备平板孢子 |
3.3.1.4 发酵性能验证 |
3.3.2 发酵培养基优化 |
3.3.2.1 发酵培养基中碳酸钙添加量的研究 |
3.3.2.2 发酵培养基中硫酸铵添加量的研究 |
3.3.2.3 有机氮源中的生长因子对效价影响的研究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四种产孢子培养基产孢子速率考察结果 |
3.4.1.1 发酵性能验证 |
3.4.2 发酵培养基优化 |
3.4.2.1 碳酸钙添加量对效价的影响 |
3.4.2.2 硫酸铵添加量对效价的影响 |
3.4.2.3 不同生长因子对效价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通气量对新霉素种子罐代谢影响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菌种与标准样品 |
4.3 培养基 |
4.4 仪器与设备 |
4.5 实验方法 |
4.5.1 50L种子罐培养工艺 |
4.5.1.1 斜面孢子制备 |
4.5.1.2 接种培养 |
4.5.1.3 菌浓检测方法 |
4.5.1.4 还原糖、总糖检测方法 |
4.5.1.5 氨基氮检测方法 |
4.5.1.6 效价检测方法 |
4.5.1.7 黏度检测方法 |
4.5.2 罐体大小对种子代谢影响 |
4.5.3 50L规模生产性能验证 |
4.6 结果与分析 |
4.6.1 通气量对种子罐pH的影响 |
4.6.2 通气量对种子罐菌浓的影响 |
4.6.3 通气量对种子罐糖代谢的影响 |
4.6.4 通气量对种子罐发酵液黏度的影响 |
4.6.5 通气量对种子罐氨基氮代谢的影响 |
4.6.6 通气量对种子罐效价的影响 |
4.6.7 罐体大小对种子代谢影响考察结果 |
4.6.7.1 3L种子罐中还原糖和氨氮变化 |
4.6.7.2 3L种子罐中pH和菌浓变化 |
4.6.7.3 3L种子罐效价变化与镜检 |
4.6.8 50L规模发酵 |
4.7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微生物源1-脱氧野尻霉素生物合成调控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放线菌概述 |
1.2 链霉菌产物活性 |
1.2.1 抗菌 |
1.2.2 抗肿瘤 |
1.2.3 抗病毒 |
1.2.4 酶 |
1.2.5 酶抑制剂 |
1.3 次级代谢 |
1.3.1 概述 |
1.3.2 部分次级代谢途径 |
1.3.3 次级代谢研究方法 |
1.3.4 次级代谢产物增产方法 |
1.4 1-脱氧野尻霉素 |
1.4.1 糖尿病 |
1.4.2 1-脱氧野尻霉素化学结构 |
1.4.3 1-脱氧野尻霉素来源 |
1.4.4 1-脱氧野尻霉素生物合成途径 |
1.5 抑制剂与α-葡萄糖苷酶作用机理 |
1.6 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1-脱氧野尻霉素生产菌株UN-8的菌种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2 菌株 |
2.2.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2.2.4 ATCC 8664菌株鉴定 |
2.2.5 特性之琼脂酶分泌 |
2.2.6 特性之糖类抑制 |
2.2.7 特性之生物固氮潜力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特性之琼脂酶分泌 |
2.3.2 特性之糖类抑制 |
2.3.3 特性之生物固氮潜力 |
2.4 小结 |
第三章 葡萄糖调控1-脱氧野尻霉素生物合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3.2.2 菌株 |
3.2.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3.2.4 DNJ分离纯化方法 |
3.2.5 DNJ含量测定方法 |
3.2.6 DNJ合成前体分析 |
3.2.7 HILIC-MS/MS分离鉴定DNJ合成中间体 |
3.2.8 DNJ合成关键中间体ADM胞内外含量跟踪 |
3.2.9 ~(13)C稳定同位素核磁共振波谱 |
3.2.10 葡萄糖浓度 |
3.2.11 2-脱氧葡萄糖、3-O-甲基葡萄糖添加 |
3.2.12 ATP测定 |
3.2.1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DNJ合成前体分析 |
3.3.2 DNJ合成代谢中间体鉴定 |
3.3.3 DNJ合成关键中间体ADM胞内外含量跟踪 |
3.3.4 DNJ合成碳骨架来源分析 |
3.3.5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DNJ合成的影响 |
3.3.6 不同浓度乳糖对DNJ合成的影响 |
3.3.7 不同浓度可溶性淀粉对DNJ合成的影响 |
3.3.8 2-脱氧葡萄糖、3-O-甲基葡萄糖添加对DNJ合成的影响 |
3.3.9 不同浓度葡萄糖下细胞内ATP测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1-脱氧野尻霉素发酵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试剂盒仪器设备 |
4.2.2 菌种 |
4.2.3 培养基成分、条件及培养方法 |
4.2.4 抑制剂添加对DNJ产量的影响 |
4.2.5 氨基酸添加对DNJ产量的影响 |
4.2.6 前体及中间体类似物添加对DNJ产量的影响 |
4.2.7 前体葡萄糖补加对DNJ产量的影响 |
4.2.8 正交试验 |
4.2.9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莽草酸途径抑制剂EDTA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2 甲羟戊酸途径抑制剂辛伐他汀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3 糖酵解途径抑制剂碘乙酸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4 糖酵解途径抑制剂氟化钠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5 糖酵解途径抑制剂柠檬酸钠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6 磷酸戊糖途径抑制剂正磷酸钠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7 三羧酸循环抑制剂丙二酸钠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8 氨基酸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9 前体及中间体类似物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10 葡萄糖补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11 正交实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1-脱氧野尻霉素与麦芽糖酶的相互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仪器设备 |
5.2.2 材料 |
5.2.3 麦芽糖酶活力分析 |
5.2.4 DNJ对麦芽糖酶抑制类型的测定 |
5.2.5 荧光光谱测定 |
5.2.6 紫外光谱扫描 |
5.2.7 圆二色谱测定 |
5.2.8 动态光散射测定 |
5.2.9 麦芽糖酶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 |
5.2.10 统计分析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DNJ和阿卡波糖对麦芽糖酶抑制活力的比较 |
5.3.2 抑制类型分析 |
5.3.3 荧光猝灭机制 |
5.3.4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 |
5.3.5 结合作用力分析 |
5.3.6 麦芽糖酶的二级结构分析 |
5.3.7 动态光散射测定 |
5.3.8 分子对接 |
5.4 小结 |
第六章 1-脱氧野尻霉素与葡萄糖淀粉酶的相互作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6.2.2 材料 |
6.2.3 葡萄糖淀粉酶抑制活性测定 |
6.2.4 DNJ对葡萄糖淀粉酶抑制类型的测定 |
6.2.5 荧光光谱测定 |
6.2.6 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
6.2.7 同步荧光光谱测定 |
6.2.8 圆二色谱测定 |
6.2.9 动态光散射测定 |
6.2.10 分子对接 |
6.2.1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葡萄糖淀粉酶抑制活力的测定 |
6.3.2 抑制类型测定 |
6.3.3 葡萄糖淀粉酶和DNJ的荧光猝灭机理 |
6.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6.3.5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 |
6.3.6 热力学参数和相互作用力 |
6.3.7 同步荧光光谱 |
6.3.8 圆二色谱测定葡萄糖淀粉酶二级结构 |
6.3.9 动态光散射测定 |
6.3.10 分子对接 |
6.3.1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主要实验试剂 |
附录2 主要仪器设备 |
附录3 标准曲线绘制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4)高产糖化酶的诱变育种及其基因克隆和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1 绪论 |
1.1 黑曲霉的简介 |
1.2 糖化酶 |
1.2.1 糖化酶的分子结构及作用机理 |
1.2.2 糖化酶的酶学特性 |
1.2.3 黑曲霉糖化酶基因 |
1.2.4 糖化酶高产株的选育 |
1.2.5 黑曲霉糖化酶发酵工艺的优化 |
1.2.6 糖化酶生产菌的快速筛选方法 |
1.2.7 糖化酶的应用 |
1.3 毕赤酵母的简介 |
1.4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黑曲霉糖化酶菌株的诱变选育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前期预备实验 |
2.2.2 酶活力的测定方法(DNS法) |
2.2.3 菌种诱变 |
2.3 实验结果 |
2.3.1 标准的葡萄糖曲线 |
2.3.2 紫外诱变致死率 |
2.3.3 DES诱变致死率 |
2.3.4 不同的诱变方式对酶活力的影响 |
2.3.5 稳定性遗传实验的结果 |
2.4 小结 |
3 高产株A.niger MS1-2发酵产酶条件的优化和酶学性质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菌株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A.niger MS 1-2液态发酵产酶条件的优化 |
3.2.1 培养基成分对糖化酶活力的影响 |
3.2.2 培养条件对糖化酶活力的影响 |
3.2.3 正交试验 |
3.3 糖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
3.3.1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及热稳定性 |
3.3.2 酶的最适反应pH及pH稳定性 |
3.4 实验结果 |
3.4.1 碳源对糖化酶活力的影响 |
3.4.2 氮源对糖化酶活力的影响 |
3.4.3 起始pH值对糖化酶活力的影响 |
3.4.4 接种量对糖化酶活力的影响 |
3.4.5 装液量对糖化酶活力的影响 |
3.4.6 温度对糖化酶活力的影响 |
3.4.7 发酵时间对糖化酶活力的影响 |
3.4.8 正交试验 |
3.4.9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热稳定性 |
3.4.10 酶的最适pH和pH稳定性 |
3.5 小结 |
4 A.niger MS1-2糖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菌株 |
4.1.2 培养基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仪器 |
4.2 糖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4.2.1 A.niger MS1-2染色体DNA的提取(试剂盒法) |
4.2.2 A.niger MS1-2糖化酶基因(gla)的扩增 |
4.2.3 质粒的提取 |
4.2.4 DNA和质粒的双酶切 |
4.2.5 连接 |
4.2.6 热击法转入大肠杆菌DH5α |
4.2.7 阳性克隆的筛选 |
4.2.8 重组质粒电击法整合至毕赤酵母GS115 |
4.2.9 发酵性能的测定 |
4.3 实验结果 |
4.3.1 A.niger MS1-2染色体DNA的提取 |
4.3.2 PCR扩增A.niger MS1-2糖化酶基因 |
4.3.3 质粒pPIC9K的提取 |
4.3.4 重组质粒pPIC9K-gla的构建 |
4.3.5 测序结果 |
4.3.6 重组表达酶的酶学性质 |
4.4 小结 |
5 主要结果与讨论 |
5.1 主要结果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5)新一代糖化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硫酸二乙酯 (DES) 诱变及筛选 |
1.4 发酵 |
1.4.1 摇瓶发酵: |
1.4.2 发酵罐发酵: |
1.5 糖化酶酶活测定 |
2 结果和分析 |
2.1 出发菌株的选择 |
2.2 诱变条件的选择 |
2.3 高产糖化酶突变株的选育 |
2.3.1 出发菌株对2-DG抗性临界浓度的测定: |
2.3.2 突变株的筛选: |
2.3.3 高产糖化酶突变株遗传稳定性分析: |
2.4 摇瓶发酵产酶过程比较 |
2.5 50 m3罐发酵测试 |
3 结论 |
(6)渗透压对黑曲霉发酵生产葡萄糖酸钠及菌体自身生理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葡萄糖酸钠概况 |
1.1.1 性质 |
1.1.2 应用 |
1.1.3 生产 |
1.2 黑曲霉产葡萄糖酸钠研究进展 |
1.2.1 葡萄糖氧化酶(GOD) |
1.2.1.1 GOD的反应机制 |
1.2.1.2 GOD的结构 |
1.2.1.3 GOD的特性 |
1.2.1.4 GOD的定位 |
1.2.2 葡萄糖酸合成及代谢途径 |
1.2.3 生产菌株及菌种改造 |
1.2.4 发酵培养基优化 |
1.2.5 发酵的模式 |
1.2.6 发酵过程的控制 |
1.2.6.1 菌体形态 |
1.2.6.2 供氧 |
1.2.6.3 pH |
1.3 渗透压 |
1.3.1 渗透压对菌体形态、生长及生产的影响 |
1.3.2 渗透压对酶活性及其分布的影响 |
1.3.3 渗透压相关基因的分布与表达 |
1.3.4 渗透压对菌体代谢的影响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设备 |
2.1.4 主要培养基的配方 |
2.1.5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培养方法 |
2.2.1.1 摇瓶培养 |
2.2.1.2 5L罐种子培养 |
2.2.1.3 5L罐发酵培养 |
2.2.2 常规离线参数的检测 |
2.2.2.1 干重的测定 |
2.2.2.2 菌体形态的测定 |
2.2.2.3 渗透压的测定 |
2.2.2.4 葡萄糖浓度的测定 |
2.2.2.5 GOD活性的测定 |
2.2.2.6 葡萄糖酸钠浓度的测定 |
2.2.2.7 胞外柠檬酸浓度的测定 |
2.2.3 在线参数的检测 |
2.2.3.1 pH和DO的测定 |
2.2.3.2 OUR和CER的测定 |
2.2.4 胞内代谢物的检测 |
2.2.4.1 快速取样、淬灭和提取 |
2.2.4.2 进样前处理 |
2.2.4.3 GC/MS分析条件 |
第三章 葡萄糖酸钠发酵胞内代谢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特征离子碎片的选取 |
3.3.2 氨基酸检测 |
3.3.3 有机酸检测 |
3.3.4 磷酸糖类检测 |
3.3.5 胞内代谢物检测方法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渗透压对葡萄糖酸钠发酵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氯化钠/葡萄糖浓度与渗透压的关系 |
4.3.2 葡萄糖酸钠发酵在不同渗透压下的宏观表现 |
4.3.3 葡萄糖酸钠发酵在不同渗透压下的胞内代谢物谱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初始葡萄糖浓度对黑曲霉种子培养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初始葡萄糖浓度对黑曲霉种子培养的影响 |
5.3.1.1 初始葡萄糖浓度对黑曲霉种子培养中离线参数的影响 |
5.3.1.2 初始葡萄糖浓度对黑曲霉种子培养中在线参数的影响 |
5.3.1.3 初始葡萄糖浓度对黑曲霉种子培养中胞内代谢物的影响 |
5.3.1.4 初始葡萄糖浓度对黑曲霉种子培养中菌体形态的影响 |
5.3.2 不同初始葡萄糖浓度培养的黑曲霉种子发酵产葡萄糖酸钠的验证 |
5.3.3 葡萄糖双重生理作用的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柠檬酸—沼气双发酵耦联工艺中钠离子的影响及其耐受菌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柠檬酸概述 |
1.1.1 柠檬酸性质及应用 |
1.1.2 柠檬酸生产概况 |
1.1.3 柠檬酸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 |
1.2 柠檬酸-沼气双发酵耦联工艺 |
1.2.1 柠檬酸-沼气双发酵耦联工艺的确立 |
1.2.2 柠檬酸-沼气双发酵耦联工艺的初步研究 |
1.3 柠檬酸生产菌的育种改造 |
1.3.1 诱变育种 |
1.3.2 基因工程育种 |
1.3.3 Genome Shuffling技术育种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和原料 |
2.1.2 试剂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3 测定方法 |
2.3.1 柠檬酸含量测定 |
2.3.2 总原糖测定 |
2.3.3 金属离子测定 |
2.3.4 胞外酶活测定 |
2.3.5 胞内关键酶活测定 |
2.3.6 蛋白含量的测定 |
2.3.7 计算原生质体的制备率、再生率、灭活率及融合率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柠檬酸-沼气双发酵耦联工艺中金属离子对发酵的影响 |
3.1.1 柠檬酸-沼气双发酵耦联工艺的建立 |
3.1.2 不同浓度Na+对发酵的影响 |
3.1.3 小结 |
3.2 Na+影响柠檬酸发酵机制的研究 |
3.2.1 不同配料水柠檬酸发酵条件下各参数变化 |
3.2.2 不同配料水柠檬酸发酵条件下高浓度Na+对异麦芽糖酶活力的影响 |
3.2.3 不同配料水柠檬酸发酵条件下黑曲霉胞内关键酶活的变化 |
3.2.4 小结 |
3.3 Genome Shuffling技术选育耐受高浓度Na+黑曲霉菌株 |
3.3.1 紫外诱变及ARTP诱变剂量的确定 |
3.3.2 耐受高浓度Na+柠檬酸生产菌的诱变育种 |
3.3.3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
3.3.4 原生质体双亲灭活及融合 |
3.3.5 Genome Shuffling技术选育高耐受高产黑曲霉 |
3.3.6 融合子G2-107 稳定性验证 |
3.3.7 G2-107 与出发菌株MZ-11 发酵能力的比较 |
3.3.8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嗜热侧孢霉2441纤维素酶高酶活菌株选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缩略词和计量单位注释说明 |
第1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纤维素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1.3.1 纤维素的来源和利用 |
1.3.2 纤维素的结构及其与其他成分的关系 |
1.3.3 木质纤维素的降解 |
1.4 纤维素酶研究概况 |
1.4.1 纤维素酶及活力测定方法 |
1.4.2 纤维素酶的来源 |
1.5 纤维素酶高酶活菌株的选育 |
1.5.1 诱变育种 |
1.5.2 杂交育种和准性杂交 |
1.5.3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
1.5.4 基因工程技术和DNA改组技术 |
1.5.5 基因组改组技术 |
1.6 嗜热侧孢霉的特性及应用 |
1.6.1 嗜热侧孢霉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
1.6.2 嗜热侧孢霉的应用 |
1.6.3 嗜热侧孢霉纤维素酶高活性菌株选育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7.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嗜热侧孢霉2441纤维素酶产酶条件优化及酶的特性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剂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菌株 |
2.1.4 培养基 |
2.1.5 粗酶液的制备 |
2.1.6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
2.1.7 产酶培养基的优化 |
2.1.8 酶特性研究 |
2.1.9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葡萄糖标准曲线 |
2.2.2 纤维素酶的反应初速度 |
2.2.3 产酶培养基优化结果 |
2.2.4 优化前后的验证试验 |
2.2.5 嗜热侧孢霉2441纤维素酶的特性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对嗜热侧孢霉2441的诱变选育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剂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菌株 |
3.1.4 培养基 |
3.1.5 刚果红微晶纤维素初筛平板的确定 |
3.1.6 单孢子悬液制备 |
3.1.7 UV对嗜热侧孢霉2441的诱变 |
3.1.8 NTG对嗜热侧孢霉2441的诱变 |
3.1.9 数据分析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刚果红微晶纤维素初筛平板的确定 |
3.2.2 UV诱变选育嗜热侧孢霉2441的高酶活菌株 |
3.2.3 诱变选育嗜热侧孢霉2441的高酶活菌株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嗜热侧孢霉2441抗性突变株的选育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剂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菌株 |
4.1.4 培养基 |
4.1.5 七叶苷葡萄糖初筛平板的确定 |
4.1.6 制霉菌素最低抑菌浓度的确定 |
4.1.7 NTG选育抗葡萄糖效应突变株 |
4.1.8 UV诱变选育抗制霉菌素突变株 |
4.1.9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七叶苷初筛平板中葡萄糖含量的确定 |
4.2.2 制霉菌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的确定 |
4.2.3 抗葡萄糖效应突变株的筛选 |
4.2.4 抗制霉菌素突变株的筛选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嗜热侧孢霉2441中温型突变株的选育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剂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实验菌株 |
5.1.4 培养基 |
5.1.5 UV选育中温型突变株 |
5.1.6 中温型突变株最适产酶温度的测定 |
5.1.7 中温型突变株纤维素酶特性的测定 |
5.1.8 数据分析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2.1 中温型突变株的选育 |
5.2.2 中温型突变株产酶的最适温度 |
5.2.3 中温型突变株纤维素酶的特性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嗜热侧孢霉2441突变株多亲本原生质体融合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剂和材料 |
6.1.2 实验仪器 |
6.1.3 实验菌株 |
6.1.4 培养基 |
6.1.5 原生质体的制备 |
6.1.6 原生质体的灭活及再生 |
6.1.7 原生质体融合及筛选 |
6.1.8 融合菌株的遗传稳定性检测 |
6.1.9 数据分析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2.1 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条件的确定 |
6.2.2 原生质体的灭活 |
6.2.3 原生质体融合筛选结果 |
6.2.4 融合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高产虾青素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虾青素研究进展 |
1.1.1 虾青素性质及结构 |
1.1.2 虾青素的功能 |
1.1.2.1 着色功能 |
1.1.2.2 抗氧化功能 |
1.1.2.3 预防癌症功能 |
1.1.2.4 增强免疫作用 |
1.1.2.5 增强繁殖性能 |
1.1.3 虾青素的应用 |
1.1.3.1 在动物养殖业上的应用 |
1.1.3.2 在化妆品、食品及医药上的应用 |
1.1.4 虾青素生产历史 |
1.1.4.1 化学合成 |
1.1.4.2 虾青素的天然获取 |
1.1.4.2.1 从藻类中提取虾青素 |
1.1.4.2.2 从水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中提取虾青素 |
1.1.4.2.3 从微生物中提取虾青素 |
1.2 红发夫酵母发酵生产虾青素的研究现状 |
1.2.1 红法夫酵母菌的特性 |
1.2.2 高产菌株诱变育种研究现状 |
1.2.2.1 虾青素高产菌的诱变育种 |
1.2.2.2 虾青素高产菌株的推理筛选 |
1.2.3 红发夫酵母发酵生产虾青素研究现状 |
1.2.3.1 虾青素生物合成途径 |
1.2.3.2 营养组分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1.2.3.3 发酵促进剂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1.2.3.4 摇瓶发酵条件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1.2.3.5 高产虾青素菌株 5 L 罐发酵工艺初步研究 |
1.2.4 虾青素提取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2.1 虾青素高产菌株的推理选育 |
1.3.2.2 营养组分的优化 |
1.3.2.3 发酵促进剂的优化 |
1.3.2.4 虾青素高产菌株 5 L 罐发酵工艺初步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菌种 |
2.1.2 主要实验材料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溶液 |
2.1.5 主要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出发菌株的纯化 |
2.2.2 出发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3 斜面培养 |
2.2.4 种子培养 |
2.2.5 摇瓶发酵培养 |
2.2.6 超声波诱变 |
2.2.7 超声波-氯化锂复合诱变 |
2.2.8 亚硝基胍诱变处理 |
2.2.9 初筛 |
2.2.10 复筛 |
2.2.11 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
2.2.12 高产虾青素菌株 5 L 罐发酵工艺初步研究 |
2.3 分析方法 |
2.3.1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 |
2.3.2 破壁提取红法夫酵母内的虾青素 |
2.3.2.1 微波辅助二甲基亚砜法破壁 |
2.3.2.2 虾青素的提取 |
2.3.3 提取液中虾青素含量的测定 |
2.4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虾青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
3.1.1 出发菌株的纯化 |
3.1.2 出发菌株生长特性测定 |
3.1.3 超声波对红法夫酵母诱变效应的研究 |
3.1.3.1 超声波诱变对出发菌株致死率及正突变率的影响 |
3.1.3.2 二苯胺筛选剂量的选择 |
3.1.3.3 高产菌株的筛选 |
3.1.3.4 高产菌株遗传稳定性试验 |
3.1.4 超声波-氯化锂对红发夫酵母复合诱变效应的研究 |
3.1.4.1 超声波-氯化锂复合诱变对出发菌株致死率及正突变率的影响 |
3.1.4.2 高产菌株的筛选 |
3.1.4.3 高产菌株遗传稳定性试验 |
3.1.5 亚硝基胍对红发夫酵母菌株的诱变处理 |
3.1.5.1 亚硝基胍诱变剂量的选择 |
3.1.5.2 2-D-脱氧葡萄糖筛选剂量的选择 |
3.1.5.3 虾青素高产菌株的筛选 |
3.1.5.4 高产菌株遗传稳定性试验 |
3.2 营养组分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2.1 碳源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2.1.1 不同碳源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2.1.2 碳源浓度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2.1.3 不同碳源比例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2.2 氮源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2.2.1 不同氮源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2.2.2 氮源浓度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2.3 无机盐浓度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2.4 各营养组分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影响程度分析 |
3.2.5 高产虾青素营养组分配比优化 |
3.2.5.1 BB 实验设计 |
3.2.5.2 回归模型拟合及方差分析 |
3.2.5.3 二次拟合响应面的分析 |
3.3 基于虾青素合成途径的虾青素高产措施研究 |
3.3.1 不同金属离子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3.1.1 Na~+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3.1.2 Fe~(3+)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3.1.3 Co~(2+)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3.1.4 Mn~(2+)浓度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3.1.5 Cu~(2+)浓度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3.1.6 Zn~(2+)浓度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3.1.7 Fe~(2+)浓度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3.2 糖代谢产物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3.2.1 柠檬酸钠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3.2.2 乙酸钠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3.3 添加 2-D-脱氧葡萄糖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和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3.4 添加前体物番茄红素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和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3.5 高产虾青素发酵促进剂的优化 |
3.4 摇瓶发酵条件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4.1 温度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4.2 转速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4.3 接种量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4.4 装液量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4.5 pH 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3.4.6 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 |
3.5 高产虾青素菌株 5 L 罐发酵工艺初步研究 |
3.5.1 5 L 发酵罐 pH 控制措施的研究 |
3.5.2 5 L 发酵罐溶氧控制措施的研究 |
4 讨论 |
4.1 虾青素高产菌株的推理选育 |
4.2 营养组分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4.2.1 碳氮源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4.2.2 高产虾青素营养组分配比的优化 |
4.3 基于虾青素合成途径的虾青素高产措施的研究 |
4.3.1 不同金属离子和盐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4.3.2 糖代谢产物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4.3.3 前体物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4.4 摇瓶发酵条件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4.5 高产虾青素菌株 5 L 罐发酵工艺初步研究 |
5 结论 |
5.1 虾青素高产菌株的推理选育 |
5.2 营养组分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5.3 发酵促进剂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5.4 摇瓶发酵条件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 |
5.5 高产虾青素菌株 5 L 罐发酵工艺初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10)早籼碎米发酵制取柠檬酸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柠檬酸的特性和应用 |
1.1 柠檬酸介绍 |
2 柠檬酸的工业生产历史和现状 |
2.1 柠檬酸的工业历史 |
2.2 柠檬酸的生产现状 |
3 柠檬酸的发酵工艺研究进展 |
3.1 柠檬酸工业的特点 |
3.2 我国柠檬酸工业原料发酵的特点 |
3.3 国内外柠檬酸发酵菌种的研究进展 |
3.4 我国柠檬酸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 |
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发酵菌株和原料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种和主要原料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主要试剂和材料 |
1.4 培养基的制作 |
1.5 试验方法 |
1.6 分析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发酵菌种的筛选结果 |
2.2 原料预处理方式的研究比较 |
2.3 高温蒸煮法液化条件对液化速度的影响 |
3 主要结论 |
第三章 柠檬酸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种和主要原料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主要试剂和材料 |
1.4 培养基的制作 |
1.5 试验方法 |
1.6 分析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碳源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
2.2 无机氮源对发酵的影响 |
2.3 产酸促进剂甲醇对发酵的影响 |
2.4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2.5 发酵控制条件对产酸的影响 |
3 本章主要结论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课程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个人简历 |
主要经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2-脱氧葡萄糖抗性黑曲霉高产柠檬酸突变株的选育(论文参考文献)
- [1]盐霉素高产菌种诱变育种和双组份系统RspA1/A2全局调控机理研究[D]. 章魁普.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2]新霉素诱变育种及发酵过程优化控制[D]. 刘鹏飞.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4)
- [3]微生物源1-脱氧野尻霉素生物合成调控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机理研究[D]. 吴昊. 广西大学, 2019(01)
- [4]高产糖化酶的诱变育种及其基因克隆和表达[D]. 周晓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5]新一代糖化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工业应用[J]. 张天瑞,赵秋伟,李正华,李寅,张延平. 微生物学报, 2017(08)
- [6]渗透压对黑曲霉发酵生产葡萄糖酸钠及菌体自身生理代谢的影响[D]. 刘秀. 华东理工大学, 2017(11)
- [7]柠檬酸—沼气双发酵耦联工艺中钠离子的影响及其耐受菌的筛选[D]. 陈阳秋. 江南大学, 2015(12)
- [8]嗜热侧孢霉2441纤维素酶高酶活菌株选育的研究[D]. 魏园媛.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9]高产虾青素措施的研究[D]. 徐彩荣.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10]早籼碎米发酵制取柠檬酸工艺研究[D]. 周京.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