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带果树的风采——苹婆(论文文献综述)
邢云龙[1](2020)在《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传统由来已久,人们在培育、艺植、观赏与题咏花卉的过程中,与花卉结下了“深挚的友谊”并联结上“情感的共鸣”。有明一代,花卉园艺与园林活动兴起发展,游赏之风渐行、花卉文学书写繁盛,人们对于花卉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意蕴有了更进一步地感知与了解,檃括继承并深化了以往的审美经验和体认能力,花卉植物的生活实用、审美观赏与文学艺术等价值在相应领域内重新得到了抉发利用和创新发展。本课题结合了历史时间(明代)和区域空间(北京)两个考量因素,从文学与文化层面出发,宽领域、多维度地综合考察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相关情况。第一章: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首先,明代前期花卉园艺的发展在经历元代沉寂之后有所承继与突破,明代中后期更是获得重大进展,具体表现在:花卉资源分布及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花卉栽培技术的综合提高和花卉种类、品种的增加;花卉商品基地出现与市场贸易的兴起;园艺理论系统科学化并涌现大量花卉文献专着。其次,明代前期受政治环境约束和国家政策管控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风气和审美风尚相对保守,花卉园艺发展举步维艰。大概从明宪宗成化时期、明孝宗弘治时期以后,明初以来的这种淳朴保守的社会风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后,北京花卉游赏之风的直接影响,不仅促进了明代中后期北京花卉业的发展以及相应推动了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同时也浸染改变了其他一些社会习尚。第二章:花卉作为“媒介”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首先,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种种密切联系,具体而微地表现为人们热衷于种花、养花、插花、赏花、赐花、簪花、餐花、赠花、写花、咏花与绘花等,花卉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属性而成为京师文人士大夫寄寓闲适生活、表达高雅情趣的重要载体。其次,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二者实则共同构成了花卉游赏“同质异构”关系的两部分。最后,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京,围绕花卉植物进行的园艺园林活动、社会生活习尚和文化艺术领域等渐趋繁盛,正是这一地区文人士大夫的踵继活跃,从而促成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局面。第三章: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首先,明代北京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主要有木本花卉毛茛科的牡丹、草本花卉毛茛科的芍药、草本花卉菊科的菊花、木本花卉蔷薇科的杏花和梅花以及其他一些观花植物。其次,明代北京地区游赏活动的诸多案例及其背后具体的“游赏模式”,大致分为雅集结社赏花、岁时节令赏花、园林寺观赏花等三种形式。然后,通过对这些游赏活动的微观剔抉,可以大体窥见其场所分布和空间布局。最后,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相关特点,具体表现在: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第四章: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的实际典型案例,这也是本文的重要主体部分。首先,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时期及其相关主要特点: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其次,蠡测整理出明代北京园林发展情况,结合各个园林的主要花卉景观分布情况和特点进行援引介绍,以期进一步重点探讨明代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再次,以明代北京为例来探讨瓶花与盆景鉴赏的时代风尚及其相关文学表现,纵向将其置于古代瓶花与盆景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而大致了解其发展脉络,横向考察北京地区瓶花与盆景的相关发展情况(乃至与其他地区进行综合比照),并以袁宏道《瓶史》的创作环境及其内容为中心,稽考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典型时代特征。最后,选取“玉堂文人群体”“茶陵派群体”和吴中士人等三个主要群体在京赏花赋诗为个案考察对象,对明代北京赏花活动及文学书写进行相应的细致微观考察,来解构京师世风及文化内涵下的馆阁翰苑与郎署及其文人士大夫文学传统,管窥赏花的不同场景及其游赏主体的多重身份结构和心态,“以点带面”揭示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与风尚以及相应的文学表现等,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多维度意义。
方兴[2](2019)在《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东因为其灵山秀异和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岭南地区佛学、道学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广东传统寺观园林是最能体现岭南玄学和思想文化特征的宝贵遗产。以人工要素为构景主体和以自然山水为构景主体是中国古典寺观园林的两大造园体系,而在多民系共荣和海洋文化的孕育下,广东寺观在两大体系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造园理念和手法,其中寺观对自然地貌的运用和空间布局的大胆创新堪称一种典范。广东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最突出的“症结”在于:一方面存世的园林和文字性资料很少,且其中以零散的文章和建筑学科角度的论着居多,而运用跨学科的系统方法,涵盖掇山理水、植物造景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可谓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学界前辈及后续学者虽然缺乏统一认识,但大致对广东地区其它各类型园林的总体风格特征作过一些总结,例如私家园林的“随意性”“兼容性”“地方性”、州府园林的“民间性”“简朴性”“谪意性”等,但未见广东寺观园林特征的论及。因此,系统地研究广东寺观园林的风格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如传统寺观园林的选址、环境地貌利用、建筑和园林空间布局和造景手法等,是填补广东园林学科上述研究空缺的重要任务。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地图解读、横向对比等方法对广东传统寺观的园林化历史发展和空间营造等问题进行研究。追溯汉朝到清朝这一历史时间段广东禅宗佛学思想和南方道学文化的发展历史,探析两种思想文化的广东寺观园林化的影响,建立起广东传统寺观环境利用和空间营造研究的背景平台。阐述广东寺观园林造园理念的形成、演变历程的和发展环境,横向对比了广东自身佛寺和道观之间的异同、还有与广东寺观渊源颇深的北方皇家寺庙园林、江南及日本禅宗园林、西南及闽南宫观三者在思想、布点和格局方面与广东寺观园林的对比。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发展分期并归纳其发展特点,进而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广东寺观与地貌环境的关系,围绕寺观的选址,对六种地貌的总体造园特征做了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空间类型、空间组合形式和空间布局特点。最后通过结合具体园林造园案例提出广东寺观造园的手法借鉴,包括寺观名山全局控制的宏观环境控制手法、寺观建筑构图比例处理手法、庭院空间的世俗化理景手法、以及通过咏吟题景来提升园林意境和文化韵味的艺术手法等。相信,本论文对广东历史文脉的传承和现代园林的设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和现实指导意义。
梁丽薇[3](2018)在《海珠湿地公园岭南园林特色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传统农业所带来的收入远不及工业或服务业,劳动力转移,在珠三角地区享有盛名的广州万亩果园出现了大面积的弃耕丢荒,果树老化,病虫害频发,果园面积日益萎缩。进入21世纪,随着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部门清楚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了以万亩果园为核心打造海珠生态城这一理念,而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正是这一理念的最重要一环。海珠湿地公园要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因此植物的配置要选择能适应本地自然条件并且能反映本地景观特色的植物。海珠湿地地处广东岭南园林发展中心,因此研究海珠湿地的植物配置,造园技艺,凝练其中的岭南文化特色对传承具有岭南特色的湿地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海珠湿地公园和海珠湖公园进行实地调查,从植物,园林建筑,园林配套设施,以及园林植物配植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录得维管植物130科434属625种(含种下等级),双子叶植物有435种,占总种数的69.6%。蕨类植物有11科11属19种,裸子植物6科9属10种,单子叶植物22科104属161种。(2)在园林植物应用上,海珠湿地公园充分体现出岭南园林特色,园景树、行道树大量采用榕属Ficus L.树种,木棉Bombax ceiba Linn.,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 Pierre,苹婆Sterculia monosperma Ventenat,白兰Michelia alba DC.,凤凰木Delonix regia(Boj.)Raf.等,灌木树种也具有岭南园林特点,如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夜合Magnolia coco(Lour.)DC.,含笑Michelia figo(Lour.)Spreng.,石榴Punica granatum Linn.,桅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等。(3)在园林建筑和配套设施方面,木雕、彩描、砖雕、灰塑、青砖等岭南建筑装饰工艺大量运用在园区的镬耳屋,牌坊,廊,亭等上面。黄蜡石和英石这些具有岭南地区特色的天然石材在园区随处可见。(4)在植物配植方面,海珠湿地注重岭南园林植物特色与建筑物造型和体量的有机结合。如园内的十香花苑,采用岭南特色的十种花木再现“十香园”,从植物和建筑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出岭南特色。(5)在湿地景观的表现手法上,海珠湿地既考虑季相变化,有兼顾湿地植物群落的营造。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unt.)K.Koch,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inn.)Rich.,池杉T.distichum(Linn.)Rich.var.imbricatum(Nutt.)Croom,水翁Syzygium nervosum DC.等常配植于湖边的桥、廊或榭,与水里成片的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再力花Thalia dealbata Fraser或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 Linn.等,构成季相变化明显的湿地群落景观。
曾祥兴[4](2019)在《广西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以龙泾大道为例》文中认为进行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研究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学术意义,完善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道路景观研究类型,为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实践意义,关注地域性这一区别区域的最本质特征,有助于差别化的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制定,更好地完成当前钦州港龙泾大道植物景观的设计与建设,为今后其他类似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借鉴。本文将切入点放在钦州港龙泾大道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上。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第1章是研究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框架,第2章国内外研究进展。第3章是北部湾地区地域性特色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策略研究,第4章是钦州港龙泾大道工程道路植物景观的设计建议,第5章是论文的结论和展望。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文献综述方法、案例研究方法、对比分析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布局阶段,在规划定位上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空间性质上注重性质的一致性;生态上注重恢复植被,修复生态;建设目标上,要目标明确,不能朝令夕改;景观特色上,要注重本土植物的应用及形式的创新。在详细设计阶段,包括中间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在气候上注重防台风;地形上注重削土降坡、填土增坡,美化地形;土壤上注重客土回填,改良土质;空间尺度上注重因地制宜;种植结构上注重乔灌搭配;在色彩和季相上,注重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合理搭配,观花观果及彩叶植物的合理运用;遮荫防晒上,注重冠大荫浓深根性乔木的运用;养护上,在粗放管理的区域选用易生易长的植物品种,在精细管理的区域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刘欣妍[5](2018)在《粤中四大名园植物造景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粤中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冲击平原,是沟通中原与海外的重要通道,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粤剧、粤菜、岭南画派、岭南盆景等,闻名于海内外。文化的发展影响着岭南园林的发展,粤中四大名园是广东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四个古典园林,同时也是岭南地区古典园林的代表。粤中园林在其设计布局、园林建筑设计、植物配置等方面都别具一格。粤中地区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炎热多雨,植物丰富,为粤中园林植物造景提供了多样植物品种。当地人包容务实的行事风格,使粤中古典园林植物既有北方士族所喜爱的青松翠柏等刚毅之意,又有江南文人所推崇的梅兰菊竹等君子之风,并将其内化为吉祥如意的本土文化,以乡土植物搭配外来引种,形成独树一帜的植物造景文化。本文以粤中四大名园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广泛查阅与粤中四大名园有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实地调查,对粤中四大名园植物造景研究现状进行论述,提出研究概念与范畴,把握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确定研究框架、方法。粤中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粤中地区植物除了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外,还在各种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造景文化。统计粤中四大名园植物种类、特征、与植物有关的建筑和建筑装饰数量,对粤中植物源流等分析研究。对粤中四大名园孤植、列植、丛植、群植、水植、垂直、盆景等传统植物造景方式和光景、香景、声景和可食景观等感官体验造景方式分类研究,总结粤中四大名园利用丰富的树种,模仿大自然,营造四季景观,改善小气候,创造园中园、景中景,并赋予植物人文寓意,形成雅俗共赏的粤中植物造景文化。
童匀曦[6](2018)在《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岭南园林学术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岭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三大流派之一,与北方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相鼎立。岭南园林营造起始于西汉,经过漫长的发展,类型不断丰富,在宫署园林、寺庙园林、风景名胜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格特色的岭南庭园及行商园林等形式。民国时期,受当时社会动荡、文化冲击等多重影响,又出现了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具有现代大学雏形的南亚热带园林式校园,以及华侨私园中更多的中西合璧样式。1918年,广州还建设了早期国内着名的公园并影响全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基于社会状况和文化生活需求的变化,传统岭南园林营造转型发展,更多关注现代城市公园建设、城市绿化与风景名胜保护。岭南园林的学术研究起源于1950年代,由夏昌世教授和莫伯治教授率先开展。“岭南园林”一词是1962年11月17日在广东园林学会成立大会上林西同志首次提出,之后被广泛使用。从1956年首篇研究文章发表至今,岭南园林学术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不仅使岭南传统园林的面貌呈现得更加清晰,也使现代岭南园林营造通过技术总结、理论提升变得更加精彩。但是,系统梳理岭南园林学术发展的研究文章却一直未见报道。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概述了有关岭南地区园林营造活动的学术研究成果。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相关概念与文献研究,阐述了岭南地域、岭南文化、岭南建筑和岭南园林等基本研究,并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类和统计分析,研究岭南园林学术成果的构成情况、各研究领域的成果数量指标及其随年代变化趋势,探究各个时期岭南园林学术研究热点和有重大影响的文献论着,分析岭南园林研究的国际化概况,进而归纳岭南园林学术发展重点与趋势。第三章通过研读不同时期的重点文献,论述了古代、近代、现代的岭南园林发展脉络。第四章结合文献研究成果,从庭园布局手法、建筑装饰技艺、山水实景构筑要点、传统园林植物配置等方面概述了岭南园林艺术风格,归纳了有关岭南园林艺术风格的认知要点。第五章为总结全文的研究结论,并就“岭南园林遗产核心价值”与“岭南园林营造传统的传承创新”问题展开了一些讨论。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4个方面:(1)梳理了岭南园林的基本概念,包括其适用的地域范围和学术定义。(2)论述了岭南园林学术研究发展的阶段性,分别是1956-1976年起步发展期,1977-1996年缓慢发展期,1997-2017年快速发展期,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各时期学术研究热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主要关注领域有不同的侧重点。(3)基于学术文献的研读对岭南园林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提炼和归纳。(4)明确了岭南园林具备“畅朗轻盈、兼容实用、精巧艳丽”的艺术风格特征。本文研究内容对于全面了解岭南园林的学术发展动态,清晰认识岭南园林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艺术风格,填补岭南园林学术研究若干领域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缪沁园[7](2016)在《闽台古典园林之植物景观配置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与建筑、山石、水体并称园林四大要素,是园林景观中唯一的自然要素,也是最为灵动最具生气的元素之一。偏安一隅的闽台地区,因地理位置特殊性产生了传统、地缘、海洋碰撞交流的文化氛围,古典园林受其影响表现出不同于传统中式园林的多元特性,园林植物配置亦呈现出鲜明的景观特征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研究闽台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这一课题,无论是对闽台古典园林研究的填空补白,扩充完善基础性数据资料,或是对闽台古典园林的修复提供依据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梳理分析,实地走访调研现存保留较为完善的闽台古典园林,在此基础上选择最具代表性和研究意义的园林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文章共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分析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文章整体架构。第二章是历史概况和形成因素,主要从时间层面梳理闽台园林发展历史并分析闽台园林植物景观的形成原因。第三章、第四章是文章主体部分,从闽台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具体表现形式着手,具体分析配置原则及理念等。并进行案例研究,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绘制园林现状植物配置平面图,归纳整理植物构成种类,进一步分析其配置方式,景观成效,植物文化以及植物景观特性等。第五章是结论,对闽台植物景观配置特点的梳理总结并提炼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比较闽台两地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共性与特性,梳理总结传统闽台园林植物景观的内在联系及其形成原因,提炼出:(1)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园林植物选材及树种构成(2)以常绿为特色的植物景观(3)重遮荫通风功能的植物功效性(4)自然点簇式为主的配置方式,立面结构层次简洁(5)享乐主义至上的商贾园林植物配置理念(6)商业化下的园林植物经济实用性(7)多元融合的植物文化等。
钟蕙赟[8](2014)在《广州海珠湿地(一期)植物景观研究》文中提出建设和保护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如何通过植物配置,使湿地公园的功能达到充分的发挥,是湿地公园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以广州海珠湿地一期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统计分析了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种类和植物配置模式应用及原有果树的景观改造调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调查结果表明,广州海珠湿地一期主要应用的园林植物有159种,分别隶属于79科,其中乔木有50种,占31%;灌木47种,占30%;地被植物25种,占16%;湿生、水生植物37种,占23%;观花植物90种,观果植物20种,观叶植物65种,造型植物48种;开花植物中春季开花的占27%,夏季开花的占41%,秋季开花的占22%,冬季开花的占10%。2广州海珠湿地一期植物配置模式主要有: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乔木+地被植物、乔木+灌木+地被+水生植物、乔木+地被+水生植物、灌木+地被植物、灌木+地被+水生植物等。植物配置表现手法主要通过孤植、片植、丛植、群植等去体现,表现出岭南水乡的特色。3广州海珠湿地一期利用保留原生态果树体现岭南文化,使得景区的植物景观乡土气息更加浓郁。既展现了景区应用植物种类的特色,又体现了岭南果园特色的的传承,展示了岭南水乡婀娜多姿的自然风光,也创造出了一个亮丽、清爽和富有变化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表现出湿地公园具有植物景观乡土化、文化景观特色化、配置模式多样化、特色景点主题化、空间环境形式多元化、季相变化丰富化等景观特征。4针对广州海珠湿地一期景区植物配置及其表现手法存在的原有果树植物生长状况较差、部分植物景观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原有果树植物的景观改造、丰富景区的水生植物种类,增添香花植物、构建更加多样的稳定的湿地植物群落、营造湿地环境多样化的优化湿地公园植物配置调整改造建议。
杨发[9](2014)在《岭南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研究》文中认为现存的岭南古典园林主要建于晚清时期,而明清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成熟期,这一时期的岭南古典园林吸收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结合自身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点,并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审美意趣,发展成与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古典园林鼎峙的三大园林风格之一,在植物配置方面既继承中国文人的审美情怀又具有地域性的风格。岭南地处热带与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带,植物群落丰富,为岭南园林提供了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材料;岭南人勤劳,务实的性格也促成其古典园林既有中国文人所推崇的梅兰竹菊等雅致品种,也具有体现岭南的果木、花木等经济品种。岭南古典园林与诗书画并齐,统称“四艺”。岭南的气候炎热潮湿,建筑形态也有别于其它地区,形成了岭南古典园林独特的连房广厦、小庭园的建筑形态,其植物景观也呈现出小巧、层次丰富、色彩多变的趋势。本研究在广泛阅读关于岭南古典园林和岭南庭园和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方面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对岭南粤中四大名园和岭南寺庙园林的实地调察,在此基础上,对岭南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进行较为全面详细的论述。岭南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研究,是传承中国的地域性的科学和文化的重要篇章。目前来说,对岭南庭园的植物景观配置的研究尚不深入,多为浅尝则止,本文旨在通过对岭南现存古典园林深入研究,为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资料,并从研究方法上探索出一个可行性的研究框架。第一章,从历史的纵向和空间的横向上,解释清楚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现今的文献研究分为两类,一类文献对岭南园林的现状和部分古典园林植物做了一定系统性的整理和分类,但未对古典植物做出配置上的深入分析;另一类文献对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做了将为深入的分析,但未对岭南园林体系方面做专项的深入分析,仅是大方向和大范围的概况,并且没有做数据模型指导新园设计。第二章,分为三个小节:第一部分是以岭南园林的历史沿革中分析各阶段园林的植物特征,岭南园林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造成对花木选材和植物配置的影响。第二部分,通过岭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岭南的自然植被及群落结构特征、岭南的社会环境因素、林木及园艺、园林植物引种四个方面去探索分析岭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成因。由于地域的独特性和岭南人多元、务实、勇敢等性格造就了具亚热带特色的岭南园林。第三部分,从艺术性和科学性两个层面简单阐述了岭南古典园林植物特征与植物景观配置的特征,罗列出各种特征进行比较,岭南古典园林植物材料的特征有文艺型花木和功能类花木。第三章,从科学性此层面全面阐述了岭南古典园林植物特征与植物景观配置的特征和配置手法,罗列出各种技法进行比较,岭南古典园林配置中科学性技法的重要性越已明显,作者初步形成植物配置技法的概念模型,经过对多个岭南古典园林的现场考察。研究岭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科学性的原则、配置方式、生态价值、科学布局、盆景技法、配置理念等等不同方面深入分析其配置方式。希望用此手法,模拟出具有岭南特色的,适合本地气候的岭南园林。用自然选择得出的各种数学模型作为旧园修缮或新园规划设计时的参考,低碳环保也节约建造经费。第四章,通过对岭南粤中明清四大名园和岭南着名南海神庙、广州十香园的具体的实地调察和研究分析,进一步验证现实数据得出结论和观点,总结出岭南古典园林植物花木数量比例表,如在200-300㎡的中庭空间最适合的主景乔木数量为2-4株为宜,最适宜的数量为3株等科学性配置手法的数据,以现存岭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经验,探讨出理论的传承问题。经过总结岭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意”与“匠”的方式,提炼出传统的岭南植物分类应用、重视岭南乡土植物、平立面植物配置方式、植物花木数量比例表、植物分区成景和科学的方位布置、植物配置组织方式、“园建尊重场地植物”等岭南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方式。
邱晓明[10](2013)在《广西七坡森林公园植被与植物资源调查分析》文中提出植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的第一生产力。植物资源也是构建森林景观资源的本底。我国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但同时也面临各种各样的威胁,对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广西七坡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域,对其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统计,重点分析其植物区系、植被资源,以及植物资源,对资源植物进行分类。对植物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植物资源的发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相应的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区域共有维管植物145科489属737种(含变种、亚种、栽培变种和变型,下同),其中蕨类植物18科23属29种,裸子植物6科6属8种,被子植物121科460属700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103科367属563种,单子叶植物18科93属137种。(2)七坡森林公园地处南亚热带-北热带过渡区域,原生植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常绿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为大叶栎林,常绿季雨林为红荷林和野桐林。由于人为活动频繁,自然植被相对较少,人工林较多,草本植物丰富。人工林以松树林和桉树林为主,松树林面积为198.70hm2,桉树林面积为196.32hm2,两者之和占森林公园总面积的76.45%。(3)按照《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及方法,七坡森林公园植被共有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10个,群系33个。其中天然植被有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6个,群系17个;栽培植被有植被型组2个,植被型4个,群系16个。(4)七坡森林公园资源植物类型丰富齐全,多样性丰富,13大资源植物类型均见有分布,其中以药用植物最为丰富,达477种,其次是花卉观赏植物,有139种,其它依次为:材用植物(62种)、纤维植物(60种)、油脂植物(54种)、水土保持植物(39种)、杂果植物(35种)、淀粉植物(31种)、芳香植物(31种)、保健饮料植物(26种)、饲用植物(24种)、栲胶植物(16种)、珍稀濒危植物(9种)。(5)七坡森林公园的植物资源按照开发利用的现状可分为用材林、经济林、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景观植物等几类。存在问题有:人工纯林景观价值低,易发火灾和病虫害;优良植物资源尚未开发利用;色叶、秋色叶树种未成规模,景观不佳;缺乏特色品牌,开发利用能力有限等。(6)提出建议:改造人工纯林为混交林;适当开发利用一些优良的植物资源,创特色品牌;增加色叶、秋色叶树种,打造彩色森林景观;发展色叶、秋色叶树种,打造彩色森林景观;加强与外界合作,发掘或引进新的品种,丰富植物资源。
二、热带果树的风采——苹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带果树的风采——苹婆(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和学术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回顾及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特色 |
第一章 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 |
第一节 明代花卉园艺的发展进程与特点 |
第二节 审美风气嬗变与游赏之风的兴起 |
一、明代前期社会审美风尚相对保守及其时代文化背景 |
二、明代中后期审美风尚的骤变和北京游赏之风的兴起 |
第三节 北京花卉园艺及游赏之风的影响 |
第二章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 |
第一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一、种花、养花、插花与赏花 |
二、赐花、簪花、餐花与赠花 |
三、写花、绘花与咏花 |
第二节 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 |
第三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状况及其代表意义 |
第三章 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 |
第一节 明代北京主要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 |
一、国花长作野蔬看:牡丹 |
二、百千新艳一时开:芍药 |
三、秋林无日不黄花:菊花 |
四、红杏株株间绿杨:杏花 |
五、暗香浮室胜芝兰:梅花 |
六、花开花落如红雪:其他 |
第二节 明代北京主要的花卉游赏活动 |
一、雅集结社赏花 |
二、岁时节令赏花 |
三、园林寺观赏花 |
第三节 游赏活动的场所分布及空间布局 |
第四节 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特点 |
一、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 |
二、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 |
三、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 |
第四章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创作 |
第一节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 |
一、前期: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 |
二、后期: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 |
第二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园林景观及文人创作 |
一、明代北京园林中的花卉介绍 |
二、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 |
第三节 明代北京赏花风尚特征及文学书写的时代表现 |
一、明以前瓶花与盆景鉴赏风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状况 |
二、明代北京瓶花与盆景观赏及文学创作的繁荣 |
三、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时代特征——以袁宏道《瓶史》为中心 |
第四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创作个案研究 |
一、“茶陵派群体”赏花唱和及其政治与文学意义 |
二、吴中士人在京赏花赋诗的精神归向和文学旨意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瓶史》在明代刊刻流传及东传日本的“环流”影响 |
附录二 :明代“玉堂赏花”诗、词唱和辑录 |
附录三 :明代花卉文献(谱录类)汇总及叙录提要 |
征引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2)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我国寺观园林的古代研究 |
1.2.2 我国寺观园林的近现代研究 |
1.2.3 广东寺观园林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学科意义:填补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学术研究的不足 |
1.4.2 理论意义:对广东传统寺观园林进行较深入研究,系统性地提出园林造景的理论脉络 |
1.4.3 现实意义:提出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思路,指导园林研究和创作实践 |
1.5 研究对象 |
1.5.1 地域范围 |
1.5.2 核心概念界定 |
1.6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广东传统寺观造园的思想根源与评析 |
2.1 根源性思想文化 |
2.1.1 禅宗佛学——梵我合一、物我为一 |
2.1.2 南方道学——自然无为、动合无形 |
2.2 佛、道思想文化对寺观造园艺术的熏染 |
2.2.1 禅宗“顿悟”下的佛寺造园艺术追求 |
2.2.2 道学“无为”下的道观造园艺术追求 |
2.2.3 佛、道思想对广东寺观园林的影响评述 |
2.3 其他思想文化 |
2.3.1 多民系文化——广府、客家、潮汕的寺观文化景观 |
2.3.2 中西合璧文化——开放兼容的寺观营建思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演进 |
3.1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历史分期 |
3.1.1 宗教建筑文化传入及起步时期(汉晋——北朝) |
3.1.2 佛盛道缓时期(隋唐——宋元) |
3.1.3 寺观鼎盛共举时期(明——清) |
3.1.4 寺观园林历史轨迹与分期评述 |
3.2 寺观园林演进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
3.2.1 寺观园林文化形成的基础自然因素——灵山秀异、物产奇瑰 |
3.2.2 寺观园林发展推动的核心人文因素——安定包容、进取创新 |
3.3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发展演变剖析 |
3.3.1 寺观造园——世俗化的产物 |
3.3.2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园艺术的演变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东传统寺观的风景地貌特征与环境利用 |
4.1 寺观选址的依据和风景地貌作用 |
4.1.1 依仗风景地貌的寺观选址 |
4.1.2 地貌特征下的广东寺观构景特色 |
4.2 单形态地貌寺观特征与环境利用 |
4.2.1 山间寺观 |
4.2.2 崖壁洞窟寺观 |
4.2.3 水畔寺观 |
4.2.4 小山岗寺观 |
4.2.5 平原平地寺观 |
4.3 复合型地貌寺观特征与利用 |
4.3.1 善用地貌特征,巧构功能景区 |
4.3.2 突出景观中心,控制整体构图 |
4.3.3 注重道路规划,强调竖向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景的空间格局 |
5.1 广东寺观园林空间——园林化的景观空间 |
5.1.1 空间类型及特征 |
5.1.2 各空间的衔接组合方式 |
5.2 前导空间 |
5.2.1 景观功能与宗教功能兼具 |
5.2.2 广东传统寺观前导空间的处理手法 |
5.3 建筑空间 |
5.3.1 崇拜空间的建筑形制特点 |
5.3.2 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特点 |
5.3.3 岭南气候下建筑组群园林化的成因和特点 |
5.4 园林空间 |
5.4.1 以小见大的园林空间意涵 |
5.4.2 园林空间布局特点 |
5.4.3 乡土植物对园林空间的影响 |
5.5 空间格局对比 |
5.5.1 广东佛寺与广东道观对比 |
5.5.2 广东寺观园林与北方皇家寺庙园林对比 |
5.5.3 广东寺观园林与江南、日本禅宗寺院园林对比 |
5.5.4 广东寺观园林与西南、闽南宫庙园林对比 |
5.5.5 四种寺观园林格局对比评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 |
6.1 “小寺征大观”的宏观环境处理 |
6.1.1 分层布置,抢占名山风景关键点 |
6.1.2 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布局 |
6.2 “人工和天韵合一”的建筑构图比例控制 |
6.2.1 稳定和谐的建筑单体构图 |
6.2.2 人工斧凿配合地形环境壮大重点建筑形象 |
6.3 “雅致精巧”的世俗化庭院空间理景 |
6.3.1 以池水补景,扩大庭院空间感 |
6.3.2 以寺塔镇景,凸出庭院空间主从与重点 |
6.3.3 以绿化点景,达“亦寺亦园”效果 |
6.4 “辞中寄情,象外生景”的空间文化性提升 |
6.4.1 用诗境说禅境 |
6.4.2 额联刻石弘教题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 |
7.1 对传统园林遗产的保护 |
7.1.1 传统园林保护的意义 |
7.1.2 喜忧参半的广东传统园林保护现状 |
7.1.3 保护策略思考 |
7.2 对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 |
7.2.1 多元开放文化特征的传承 |
7.2.2 世俗性文化特征的传承 |
7.3 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 |
7.3.1 高品位的园林艺术风格 |
7.3.2 多功能的园林发展方向 |
7.3.3 强化城市园林生态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创新点 |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海珠湿地公园岭南园林特色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湿地公园概述 |
1.3.2 岭南园林概述 |
1.4 相关概念说明 |
1.4.1 湿地公园 |
1.4.2 岭南园林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地调查法 |
2.2.2 问卷调查 |
2.2.2.1 样地的选择 |
2.2.2.2 建筑类型的选择 |
2.2.2.3 评价人员的选择 |
2.2.2.4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植物资源 |
3.1.1 海珠湿地植物组成 |
3.1.2 不同生境植物分布情况 |
3.1.3 海珠湿地珍稀濒危及国家保护植物分析 |
3.2 园林建筑 |
3.2.1 建筑群 |
3.2.2 功能房 |
3.2.3 景墙 |
3.2.4 景石 |
3.2.5 廊 |
3.2.6 桥 |
3.2.7 亭 |
3.2.8 园路 |
3.3 景观评价结果 |
3.3.1 功能房与植物搭配 |
3.3.2 景墙与植物搭配 |
3.3.3 景石与植物搭配 |
3.3.4 廊与植物搭配 |
3.3.5 木桥与植物搭配 |
3.3.6 木栈道与植物搭配 |
3.3.7 亲水平台的植物搭配 |
3.3.8 石桥的植物搭配 |
3.3.9 亭与植物的配置 |
3.3.10 园路与植物配置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海珠湿地植物名录 |
(4)广西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以龙泾大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 |
2.1.1 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 |
2.1.2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 |
2.1.3 地域特色 |
2.1.4 案例选择——钦州港龙泾大道 |
2.1.5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国内研究和实践 |
2.2.1 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 |
2.2.2 相关研究 |
2.2.3 相关实践 |
2.2.4 小结 |
2.3 国外研究 |
2.4 相关案例分析 |
2.5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现状和问题综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地域性特色研究 |
3.1 广西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地域性特色研究 |
3.1.1 广西北部湾地区概况 |
3.1.2 广西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规划建设历程 |
3.1.3 广西北部湾地区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的现状问题与问题分析 |
3.1.4 广西北部湾地区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的地域性特色构成要素的提取 |
3.2 北部湾地区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地域性特色设计策略的提取 |
3.2.1 要素提取 |
3.2.2 策略的提出 |
3.3 布局阶段的规划策略 |
3.3.1 应对规划定位的规划策略 |
3.3.2 应对建设目标的规划策略 |
3.3.3 应对空间性质的规划策略 |
3.3.4 应对周边生态的规划策略 |
3.3.5 应对景观特色的规划策略 |
3.4 详细设计阶段的设计策略 |
3.4.1 中间分车绿带设计策略 |
3.4.2 两侧分车绿带设计策略 |
3.4.3 行道树绿带设计策略 |
3.4.4 路侧绿带设计策略 |
3.4.5 滨水特色设计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钦州港龙泾大道工程植物景观设计 |
4.1 概况 |
4.1.1 区位条件 |
4.1.2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
4.2 龙泾大道工程绿化改造设计概述 |
4.2.1 现状和问题分析 |
4.2.2 龙泾大道植物景观地域性特色问题分析 |
4.3 钦州港龙泾大道工程绿化改造的植物景观布局阶段的规划设计 |
4.3.1 设计要求 |
4.3.2 设计原则 |
4.3.3 绿化设计 |
4.4 道路植物景观布局规划 |
4.4.1 规划定位的策略 |
4.4.2 空间性质规划 |
4.4.3 周边生态规划设计 |
4.4.4 建设目标规划 |
4.4.5 景观特色设计 |
4.5 龙泾大道植物景观详细设计阶段设计 |
4.5.1 中间分车绿带设计 |
4.5.2 两侧分车绿带设计 |
4.5.3 行道树绿带设计 |
4.5.4 路侧绿带设计 |
4.5.5 滨水特色设计 |
4.6 设计策略应用评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粤中四大名园植物造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界定 |
1.2.1 粤中地区 |
1.2.2 四大名园 |
1.2.3 植物造景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粤中自然人文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
2.1 粤中地区自然环境 |
2.1.1 粤中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
2.1.2 粤中地区自然植被和群落结构特征 |
2.1.3 粤中地区植物引种 |
2.2 粤中地区人文环境 |
2.2.1 中原文化与粤中植物 |
2.2.2 海外文化与粤中植物 |
2.2.3 本土文化与粤中植物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粤中四园植物造景现状和植物文化分析 |
3.1 粤中四园植物造景现状 |
3.1.1 粤中四园植物种类分析 |
3.1.2 粤中四园植物特征分析 |
3.2 粤中四大名园建构筑物中植物文化分析 |
3.2.2 粤中四大名园中与植物有关建筑和装饰分析 |
3.2.3 粤中四园中与植物有关楹联诗画分析 |
3.3 粤中四园中的植物源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粤中四大名园植物造景手法分类 |
4.1 按栽植方式分类 |
4.1.1 孤植式 |
4.1.2 列植式 |
4.1.3 群落式 |
4.1.4 丛植式 |
4.1.5 水植式与垂植式 |
4.1.6 盆景式 |
4.2 按感官体验分类 |
4.2.1 声音景观 |
4.2.2 光影景观 |
4.2.3 气味景观 |
4.2.4 可食景观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粤中四园植物造景文化特色 |
5.1 树种丰富,改善环境 |
5.2 移天缩地,景中有景 |
5.3 四时烂漫,无中生有 |
5.4 感观体验,药食同源 |
5.5 融汇东西,雅俗共享 |
5.6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粤中四大名园植物明细表 |
附录2:粤中四大名园建筑装饰中植物装饰统计表 |
附录3:粤中四大名园中有关植物楹联统计表 |
附录4:粤中四大名园植物平面图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语 |
附件 |
(6)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岭南园林学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文献研究 |
2.1 相关研究概念 |
2.1.1 岭南地域 |
2.1.2 岭南文化 |
2.1.3 岭南建筑 |
2.1.4 岭南园林 |
2.1.4.1 岭南园林名词朔源 |
2.1.4.2 岭南园林学术定义 |
2.2 岭南园林研究文献采集 |
2.2.1 检索平台与方法 |
2.2.2 文献分类与计量 |
2.3 岭南园林理论研究动态 |
2.3.1 研究发展阶段 |
2.3.2 重点关注领域 |
2.3.2.1 国内研究现状 |
2.3.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3 论着作者构成 |
3 岭南园林的发展脉络 |
3.1 岭南古代园林发展轨迹 |
3.1.1 秦汉时期 |
3.1.2 唐宋时期 |
3.1.3 元明清时期 |
3.2 岭南近代园林营造概况 |
3.2.1 中西合璧的私家园林 |
3.2.2 书院园林向校园转型 |
3.2.3 城市公园的初步兴起 |
3.3 岭南现代园林发展成就 |
3.3.1 城市公园建设 |
3.3.1.1 依托风景名胜改建城市公园 |
3.3.1.2 新建具有岭南特色现代公园 |
3.3.2 城市绿化建设 |
3.3.2.1 城市绿地系统 |
3.3.2.2 立体空间绿化 |
3.3.3 风景名胜保护 |
3.3.3.1 结合文化遗产保护 |
3.3.3.2 结合自然遗产保护 |
4 岭南园林的营造特色 |
4.1 岭南文化与岭南园林 |
4.1.1 岭南风情概述 |
4.1.2 岭南文化与园林的相关性 |
4.2 岭南传统造园艺术风格 |
4.2.1 岭南传统庭园布局手法 |
4.2.1.1 庭院类型 |
4.2.1.2 庭园布局特点 |
4.2.2 岭南园林建筑装饰技艺 |
4.2.2.1 砖雕 |
4.2.2.2 木雕 |
4.2.2.3 灰塑 |
4.2.2.4 陶塑 |
4.2.2.5 套色艺术玻璃 |
4.2.3 岭南山水石景构筑要点 |
4.2.3.1 岭南园林石景 |
4.2.3.2 岭南园林水景 |
4.2.4 岭南传统园林植物配置 |
4.2.4.1 应用特色 |
4.2.4.2 画意构图 |
4.2.4.3 诗情空间 |
4.3 岭南园林艺术风格认知 |
4.3.1 关于岭南园林风格的认识表述 |
4.3.2 关于岭南园林风格的认同分析 |
4.3.3 关于岭南园林风格的现代继承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相关问题讨论 |
5.2.1 岭南园林遗产的核心价值认知 |
5.2.2 岭南园林营造传统的传承创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闽台古典园林之植物景观配置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背景 |
1.1.2 意义与目的 |
1.2 研究范围与现况问题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现况问题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 |
1.3.2 国内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架构 |
2 闽台古典园林发展概况及植物景观的成因 |
2.1 闽台古典园林发展概况 |
2.1.1 福建古典园林发展概况 |
2.1.2 台湾古典园林发展概况 |
2.1.3 闽台古典园林发展对比 |
2.2 历史名园及分布 |
2.3 闽台古典园林的特征 |
2.3.1 建筑 |
2.3.2 叠山 |
2.3.3 理水 |
2.3.4 花木 |
2.3.5 布局 |
2.3.6 意境 |
2.3.7 文化 |
2.4 闽台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成因 |
2.4.1 自然地理位置 |
2.4.2 地形地貌特征 |
2.4.3 气候雨量特征 |
2.4.4 自然植被群落 |
2.4.5 社会经济因素 |
2.4.6 多元文化背景 |
2.4.7 植物引入历史 |
2.5 闽台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总体特征 |
2.5.1 古典园林植物类型 |
2.5.2 景观特征 |
3 闽台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研究 |
3.1 闽台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原则 |
3.1.1 适生原则 |
3.1.2 功能原则 |
3.1.3 艺术原则 |
3.1.4 经济原则 |
3.1.5 民俗原则 |
3.1.6 文化原则 |
3.1.7 安全原则 |
3.2 闽台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
3.2.1 规则 |
3.2.2 自然 |
3.2.3 混合 |
3.3 植物景观价值 |
3.3.1 生理、心理价值 |
3.3.2 生态价值 |
3.3.3 美学价值 |
3.3.4 文学价值 |
3.4 闽台古典植物的布局 |
3.4.1 平面 |
3.4.2 立面 |
3.5 植物与园林三要素的配置方式 |
3.5.1 建筑 |
3.5.2 山石 |
3.5.3 水体 |
4 闽台古典园林经典案例研究与经验传承 |
4.1 菽庄花园 |
4.1.1 园林历史背景 |
4.1.2 植物种类 |
4.1.3 配置方式 |
4.1.4 植物成效 |
4.1.5 植物景观特色 |
4.1.6 植物保护及景观提升 |
4.2 黄楼庭园 |
4.2.1 园林历史背景 |
4.2.2 名木古树 |
4.2.3 植物种类 |
4.2.4 配置方式 |
4.2.5 植物成效 |
4.2.6 植物文化 |
4.2.7 植物景观特色 |
4.2.8 植物保护及景观提升 |
4.3 二梅书屋 |
4.3.1 园林历史背景 |
4.3.2 名木古树 |
4.3.3 植物种类 |
4.3.4 配置方式 |
4.3.5 植物成效 |
4.3.6 植物文化 |
4.3.7 植物景观特色 |
4.3.8 植物保护及景观提升 |
4.4 林家花园 |
4.4.1 园林历史背景 |
4.4.2 名木古树 |
4.4.3 植物种类 |
4.4.4 配置方式 |
4.4.5 植物成效 |
4.4.6 植物文化 |
4.4.7 植物景观特色 |
4.5 台南吴园 |
4.5.1 园林历史背景 |
4.5.2 植物种类 |
4.5.3 配置方式 |
4.5.4 植物成效 |
4.5.5 植物文化 |
4.5.6 植物景观特色 |
4.5.7 植物保护及景观提升 |
4.6 闽台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共性与特性 |
4.6.1 共性 |
4.6.1.1 植物选材 |
4.6.1.2 配置方式 |
4.6.1.3 园林三要素的共生关系 |
4.6.2 特性 |
4.7 经验传承与现实意义 |
4.7.1 园林绿化配置的指导建议 |
4.7.2 景观保护的现实意义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广州海珠湿地(一期)植物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湿地公园 |
1.1.1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
1.1.1.1 湿地 |
1.1.1.2 城市湿地 |
1.1.1.3 城市湿地公园 |
1.1.1.4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
1.1.2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研究动态 |
1.2 广州市城市湿地建设与发展 |
1.3 海珠湿地的概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海珠湿地一期植物种类应用研究 |
2.1 前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地点 |
2.2.2 研究方法 |
2.2.2.1 实地调查分析 |
2.2.2.2 分类汇总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广州海珠湿地一期植物及其应用分析 |
2.3.1.1 海珠湿地一期植物群落分析 |
2.3.2 植物景观效果评价与分析 |
2.3.2.1 充分利用原有果树 |
2.3.2.2 植物种类应用丰富 |
2.3.2.3 具有岭南水乡特色 |
2.3.2.4 植物色彩、植物与周围环境搭配合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珠湿地一期植物配置表现手法研究 |
3.1 前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景区植物配置的主要模式 |
3.3.1.1 乔木+灌木+地被植物 |
3.3.1.2 乔木+地被植物 |
3.3.1.3 乔木+灌木+地被+水生植物 |
3.3.1.4 乔木+地被+水生植物 |
3.3.1.5 灌木+地被植物 |
3.3.1.6 灌木+地被+水生植物 |
3.3.2 园林植物配置手法在景区的体现 |
3.3.2.1 孤植 |
3.3.2.2 片植 |
3.3.2.3 丛植 |
3.3.2.4 群植 |
3.3.3 植物区域配置 |
3.3.3.1 水生植物配置 |
3.3.3.2 沼生、湿生植物配置 |
3.3.3.3 岸线植物配置 |
3.3.3.4 陆生植物配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珠湿地果树景观改造与景观优化建议 |
4.1 前言 |
4.2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4.2.1 研究地点的选取 |
4.2.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4.2.3 实地调查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海珠湿地果林总体分析 |
4.3.2 花溪景区原有果树种类及生长状况 |
4.3.3 原有果树景观存在的表现特色 |
4.3.3.1 岭南水乡特色的复合型“都市果林湿地” |
4.3.3.2 地域特色水乡文化传承 |
4.3.3.3 地域文物建筑古迹与岭南桑基鱼塘农耕文化结合 |
4.3.3.4 果林湿地观光与休闲体验结合 |
4.3.3.5 都市田园业科普教育特色 |
4.4 海珠湿地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
4.4.1 生态失衡,部分植物生长不良或过旺,导致景观质量下降 |
4.4.2 水生植物缺乏,层次单调 |
4.4.3 植物配置形式缺乏美学指导 |
4.4.4 海珠湿地建设仓促,生态景观质量欠佳 |
4.4.5 养护管理力度不足 |
4.5 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优化建议 |
4.5.1 物种的选择 |
4.5.1.1 根据湿地生境选择物种 |
4.5.1.2 根据植物功能选择物种 |
4.5.2 原有果树植物的保留与应用 |
4.5.3 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景观效果 |
4.5.4 植物配置推荐模式 |
4.5.4.1 沉水植物+漂浮/浮叶/挺水植物结构 |
4.5.4.2 湿生乔木/湿生高草丛+挺水植物/草本植物结构 |
4.5.4.3 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结构 |
4.5.4.4 纯林、混交林结构 |
4.5.5 文化景观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附:文中图片 |
参考文献 |
附录:海珠湿地植物名录 |
致谢 |
附件 |
(9)岭南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成因及其特征 |
2.1 岭南古典园林的历史沿革 |
2.1.1 唐以前岭南古典园林及植物 |
2.1.2 唐宋岭南古典园林及植物 |
2.1.3 元明清岭南古典园林及植物 |
2.1.4 近代岭南古典园林及植物 |
2.2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成因 |
2.2.1 岭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
2.2.2 岭南的自然植被及群落结构特征 |
2.2.3 岭南的社会环境因素 |
2.2.4 林业及园艺、园林植物引种 |
2.3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类型和总体特征 |
2.3.1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的类型 |
2.3.2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总体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科学性研究 |
3.1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
3.1.1 功能原则 |
3.1.2 生态原则(适生原则) |
3.1.3 尺度原则 |
3.1.1 艺术原则 |
3.1.5 经济原则 |
3.1.6 文脉原则 |
3.2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
3.2.1 规则式配置 |
3.2.2 自然式配置 |
3.2.3 混合式配置 |
3.2.4 室内造景配置 |
3.3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的景观、物理和化学生态价值 |
3.3.1 景观生态价值 |
3.3.2 物理生态价值 |
3.3.3 化学生态价值 |
3.4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的科学布局 |
3.4.1 平面布局 |
3.4.2 立面布局 |
3.5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的盆景技法 |
3.5.1 岭南盆景的风格特色 |
3.5.2 岭南派盆景的植物素材 |
3.6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组织形式 |
3.6.1 植物与园林三要素的搭配 |
3.6.2 植物的观赏方式 |
3.6.3 植物配置的风水文化 |
3.7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理念 |
3.7.1 符合南方植物群落的物种选择 |
3.7.2 合理运用自然选择的客观数据,绿色的植物景观配置手法 |
3.7.3 以岭南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经过历史考验的外来树种 |
3.7.4 层次丰富的多重垂直绿化 |
3.7.5 选用长寿、珍贵树种,注意快长树与慢长树相结合 |
3.7.6 注重植物配置与通风采光庇荫等自然条件的搭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案例研究与经验传承 |
4.1 岭南四大园林个案分析 |
4.1.1 番禺余荫山房 |
4.1.2 顺德清晖园 |
4.1.3 佛山梁园 |
4.1.4 东莞可园 |
4.2 岭南古典园林修缮个案分析 |
4.2.1 广州十香园 |
4.2.2 黄埔南海神庙 |
4.3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共性特征 |
4.3.1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选材的共性特征 |
4.3.2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共性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广西七坡森林公园植被与植物资源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概述 |
1.1 植物资源的定义 |
1.2 植物资源的特性 |
1.3 植物资源的分类 |
1.4 植物资源的作用和意义 |
1.5 植物资源在森林公园建设乃至区域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
1.5.1 生态效益 |
1.5.2 景观效益 |
第二章 国内外植物资源调查研究的综述 |
2.1 中国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概况 |
2.1.1 中国植物资源开发历史悠久 |
2.1.2 中国现代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
2.2 国外对植物资源研究的概况 |
2.2.1 基础研究方面 |
2.2.2 应用研究方面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内容及意义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2.2 实地调查 |
3.2.3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鉴定 |
3.2.4 数据处理 |
3.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四章 广西七坡森林公园环境概况 |
4.1 地理位置 |
4.2 地形地貌 |
4.3 气候条件 |
4.4 土壤及水文 |
4.5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五章 广西七坡森林公园植被资源调查与分析 |
5.1 植被资源基本情况 |
5.2 植被分类系统 |
5.3 主要自然植被群系特征概述 |
5.4 主要人工植被特征概述 |
第六章 广西七坡森林公园植物区系与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
6.1 植物区系统计与分析 |
6.1.1 植物区系的科、属、种组成 |
6.1.2 植物区系科内的属种组成 |
6.1.3 科的区系 |
6.1.4 属的区系 |
6.2 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
6.2.1 种类丰富,植物区系有较强的热带性质 |
6.2.2 植物性状丰富,草本占优势 |
6.2.3 起源古老 |
6.3 资源植物统计与分析 |
6.3.1 资源植物基本情况 |
6.3.2 资源植物各论 |
第七章 广西七坡森林公园植物资源利用 |
7.1 植物资源利用现状 |
7.1.1 用材林 |
7.1.2 经济林 |
7.1.3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
7.1.4 景观植物 |
7.2 植物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 |
7.2.1 松、杉、桉等人工林景观价值低,易发火灾和病虫害 |
7.2.2 果木林规模较小 |
7.2.3 一些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
7.2.4 不少优良植物资源尚未开发利用 |
7.2.5 色叶、秋色叶树种未成规模,景观不佳 |
7.2.6 缺乏特色品牌,开发利用能力有限 |
7.3 建议 |
7.3.1 逐步改造松、杉、桉等人工林 |
7.3.2 合理扩大果木林种植规模 |
7.3.3 保护为主,保留植物的多样性 |
7.3.4 适当开发利用一些优良的植物资源,创特色品牌 |
7.3.5 增加色叶、秋色叶树种,打造彩色森林景观 |
7.3.6 加强与外界合作,发掘或引进新的品种,丰富植物资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广西七坡森林公园维管束植物名录 |
附录Ⅱ 广西七坡森林公园植被和植物景观照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四、热带果树的风采——苹婆(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D]. 邢云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D]. 方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3]海珠湿地公园岭南园林特色的调查研究[D]. 梁丽薇.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2)
- [4]广西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以龙泾大道为例[D]. 曾祥兴. 广西大学, 2019(06)
- [5]粤中四大名园植物造景文化研究[D]. 刘欣妍.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6]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岭南园林学术发展研究[D]. 童匀曦.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闽台古典园林之植物景观配置调查研究[D]. 缪沁园.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1)
- [8]广州海珠湿地(一期)植物景观研究[D]. 钟蕙赟.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4(05)
- [9]岭南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研究[D]. 杨发.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3)
- [10]广西七坡森林公园植被与植物资源调查分析[D]. 邱晓明. 广西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