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自交系K12的生育特点及提高其杂交制种纯度的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颜廷献,颜小文,饶月亮,乐美旺,孙建,周红英,梁俊超[1](2021)在《鲜食甜玉米品种赣科甜8号的选育》文中指出赣科甜8号是以自交系T323为母本、自交系T1-2-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鲜食甜玉米一代杂种。该品种产量高、口感好、风味佳,田间对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的抗性与对照赣科甜6号相当,适宜江西省及东南地区鲜食甜玉米产区种植。对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
杨大兵[2](2021)在《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文中认为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是我国乃至世界稻区最重要的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稻区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世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抗性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其所配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的抗性水平。利用已有主效抗病虫基因的聚合进行水稻病虫害抗性的遗传改良是最经济有效而绿色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优等诸多特点,所配组合已经大面积推广,但不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本研究利用以回交育种为主线的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精准地渗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首先创建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导入系,再通过基因聚合培育多抗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获得了一系列以丰39S为遗传背景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和抗褐飞虱的新不育系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尽快改良丰39S对稻瘟病的抗性,首先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华1201S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快速地导入到丰39S的遗传背景中,创建出2个携带纯合Pi2基因的新株系DB16206-34和DB16206-38。用57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的人工接种鉴定表明,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苗瘟抗谱为94.70%,而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为18.30%;在湖北恩施和宜昌的稻瘟病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新株系及所配的部分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达到中抗以上,较丰39S及所配杂交组合的抗性明显提高。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所配组合的产量均与丰39S相似。其中DB16206-34被命名为“华634S”,作为抗稻瘟病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华634S/9311”和“华634S/丰香恢1号”作为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组合参加了湖北省和国家水稻区域试验。2、以携带Pi2基因的DB16206-172(DB16206-34的姐妹系)、携带Xa7基因的华1228S、携带Xa23基因的华1015S、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华1165S为供体,与丰39S杂交、回交和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创建了Pi2基因位点插入片段567.0 kb、与丰39S遗传背景相似度99.85%的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1-414-3-3。用同样方法创建的Xa7、Xa23、Bph14、Bph15单基因导入系分别是DB17174-111-2、DB17207-217-244-8、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插入片段长度688.4kb-1574.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99.82%-99.60%。抗性鉴定结果表明,DBQ18071-414-3-3(Pi2)抗稻瘟病,DB17174-111-2(Xa7)和DB17207-217-244-8(Xa23)抗白叶枯病,DBQ18077-3-2-1(Bph14)和DBQ18080-61-407-1(Bph15)中抗褐飞虱。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育性转换特性均与丰39S相似。因此,可以将建立的单基因系用于后面的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3、通过将单基因导入系的相互杂交和对目标基因的前景选择,创建了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68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9.05%;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974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8.98%。将创建的多基因系用于后面的性状鉴定和组合测配。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鉴定结果表明,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的苗瘟抗谱是94.12%-97.06%,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是35.29%。在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望家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是0级-2级、穗瘟发病率是0%-6%,丰39S的叶瘟是7级、穗瘟发病率是76%。以黄华占为父本与4个多基因聚合系配组的组合,叶瘟是0级-3级、穗瘟发病率是4%-9%,对照组合“丰39S/黄华占”的叶瘟是5级、穗瘟发病率是51%。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都是2级,穗瘟发病率是9%-15%,丰39S的叶瘟是8级,穗瘟发病率是100%。5、华中农业大学病圃人工接种PXO61、PXO99、ZHE173、GD1358、Fu J、YN24和He N11等7个白叶枯病菌株的鉴定表明,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以及它们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都高抗7个菌株。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抗PXO61、ZHE173、GD1358、Fu J和He N11等5个菌株,不抗其他2个菌株,它们所配的组合抗PXO61、ZHE173、Fu J和He N11等4个菌株,不抗其他3个菌株。而丰39S感6个菌株、中抗1个菌株He N11,丰39S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对7个菌株均表现感病。6、苗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导入系DBQ18077-3-2-1(Bph14)表现为中抗褐飞虱,导入系DBQ18080-61-407-1(Bph15)和4个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对褐飞虱表现为抗级。4个多基因聚合系与同时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是抗褐飞虱的,但是与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为中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2个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4个多基因聚合系以及它们所配的组合都是抗褐飞虱的。7、人工气候箱和武汉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表明,单基因导入系和多基因聚合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都是日平均温度22℃-23℃,稳定不育期81 d-86 d,与丰39S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一致。8、海南可育期的生育特性、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鉴定表明,创建的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99 d-101 d、单株粒重20.9 g-24.8 g、株高82 cm-88 cm、单株有效穗数9个-10个、平均穗长19 cm-20 cm、每穗总粒数138粒-162粒、结实率60%-73%、千粒重25 g-26 g、整精米率66%-69%、垩白粒率0.0%-0.5%、长宽比2.7-2.9、直链淀粉含量12%-13%、胶稠度89 mm-91 mm,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观察表明,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84 d-86 d、主茎叶片数14.0片-14.4片,株高85 cm-87 cm、单株有效穗数8个-9个、平均穗长24 cm-25 cm、每穗总颖花数175朵-192朵,柱头外露率24%-39%,也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9、以4个多基因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及丰39S为母本、4个两系恢复系五山丝苗、HB17004-7-88、黄华占和HB17010-180-171-1为父本配制了杂交组合,分别在海南和武汉育种试验站进行了3次重复的比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33 g-39 g,在武汉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49 g-51 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聚合系所配组合的产量与丰39S所配组合的产量没有显着差异。导入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差异。综上,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育种策略,已经将Pi2、Xa7、Xa23、Bph14和Bph15等不同抗性类型的基因精准地导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培育出来的多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与丰39S高度相似,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明显提高,育性转换特性、生育特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配合力都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显着差异。实现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目标,创建的多基因导入系可以替代丰39S用于培育“三抗”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本研究是第一个利用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精准地进行多基因渗入、定向改良多个性状的育种案例。
童长春[3](2020)在《紫花苜蓿氮效率特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优质蛋白饲草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其重要性日益突显。然而紫花苜蓿品种多样,其对氮素的反应也有不同表现,氮高效型紫花苜蓿可以达到低肥高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因此,为探究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依据团队前期对紫花苜蓿氮素利用的研究成果选取8个紫花苜蓿品种为代表,通过对其氮素吸收、固定以及氮转化能力的研究,筛选氮高效型紫花苜蓿品种并且探讨紫花苜蓿氮效率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本研究又通过研究木犀草素、染料木素、大豆苷元和刺芒柄花素4种异黄酮与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相关性以及异黄酮合酶(IFS)及结瘤信号传递通路(nod)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揭示异黄酮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机制,所得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氮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紫花苜蓿氮效率差异: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氮素固定特性、氮素吸收特性以及对氮素的转化能力在品种间均具有差异,本研究所选8个紫花苜蓿品种在低氮、适宜氮、高氮处理下氮效率隶属函数综合值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了54.66%、49.44%、43.22%。其中,“甘农5号”的氮效率最高,其次是“LW6010”,其平均氮效率隶属函数综合值分别达到0.671和0.665。“甘农5号”和“LW6010”紫花苜蓿在低氮和高氮环境中均能够利用自身特性达到高产的效果。紫花苜蓿氮效率类型的划分:通过聚类分析结合氮效率隶属函数综合值将供试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划分为4个不同的氮效率类型:“LW6010”和“甘农5号”在不同氮素水平下都有较高的氮效率综合值,将其划分为氮高效型;“甘农3号”和“新牧1号”在低氮下氮效率综合值较低,而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将其划分为常效型;“甘农7号”和“龙牧801”在低氮水平下具有较高的氮效率综合值,而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氮效率综合值也下降,因此将其划分为反效型;“陇东苜蓿”和“金皇后”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氮效率综合值都较低,将其划分为低效型。紫花苜蓿氮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相关的21个指标赋权,并对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各影响因素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具体贡献率。对于紫花苜蓿而言,氮素转化能力对其氮效率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氮素固定特性;各影响因素中,紫花苜蓿的根瘤数和根瘤重作为影响其氮效率的决定因素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9.49%和9.47%,位居第一和第二。2.异黄酮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紫花苜蓿的结瘤固氮与异黄酮含量:紫花苜蓿的结瘤固氮与异黄酮含量显着正相关,在外源氮素浓度改变时,紫花苜蓿能通过提高茎叶和根系中木犀草素、染料木素、大豆苷元、刺芒柄花素以及总异黄酮含量,从而促进结瘤来提高单株固氮潜力。异黄酮对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调控:异黄酮对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调控在不同氮效率品种间具有差异,氮高效型紫花苜蓿在氮胁迫时通过IFS基因表达的协同上调从而提高异黄酮含量来促进结瘤固氮;氮低效型紫花苜蓿在氮胁迫时只有部分IFS基因上调,因此其结瘤固氮能力较低。异黄酮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机制:紫花苜蓿主要通过茎叶中IFS基因和根系中IFS-1、IFS-2基因的表达合成异黄酮,进而刺激茎叶中nod-1、nod-2以及根系中nod-1基因表达来促进结瘤固氮,从而对紫花苜蓿的氮效率进行调控。氮高效型紫花苜蓿是因为在氮胁迫时IFS基因的高表达合成更多异黄酮,进而刺激nod基因高表达来促进结瘤固氮,从而提高氮效率。因此,科学家可以通过操控异黄酮合成途径中IFS基因的表达来提高紫花苜蓿的氮效率,从而改善其农艺性状、提高经济效益。
温义鹏,朱秀森,刘忠诚,陈晓旭,肖殿军,于雪飞,刘兴娜,叶广生,于洋,于鸿雪[4](2020)在《玉米新品种德龙1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德龙10"是辽宁宸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华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MWT1为母本,B220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该品种于2015—2016年参加品比试验,2a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0.5%,具有稳产性好,活秆成熟,抗倒伏能力强等特点。
王超杰[5](2020)在《小麦淡绿叶突变体chli表型分析、突变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文中提出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并且是继玉米和水稻之后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小麦为全球大约40%的人口提供了食物,同时为全球人口供应了大约20%的热量。小麦光合速率的高低及持续时间长短是影响小麦最终收获产量的重要因素,因而培育具有高光合速率,光合作用持续时间较长的小麦品种是提高小麦产量的潜在途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常被作为判断小麦生长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之一,且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有较密切的正相关关系,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小麦的产量。因此,解析小麦叶绿素生物合成的遗传机制有利于我们培育具有高光合效率的小麦品种。小麦叶色突变体是一类表型容易观察的突变体材料,同时也是研究植物叶绿素生物合成机制的优良材料,对研究如何通过改良光合速率提高小麦产量具有潜在理论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以来源于优良小麦品种陕农33中可稳定遗传的叶绿素缺乏突变体chli做为研究对象,鉴定了突变体chli的苗期表型特征、探讨了突变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分析了突变基因的功能。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表型鉴定。突变体chli在苗期时表现出明显的淡绿叶表型,但是当其生长发育进行到抽穗期时叶片完全复绿。一叶期时,chli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显着低于野生型对照陕农33。分别仅有陕农33的68.2%、43.2%和62.5%。生长到三叶期时,分别为陕农33的84.6%、76.6%和80.4%。成熟收获时,chli在株高、穗长、穗粒数及结实率等农艺性状上与陕农33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单株穗数明显少于陕农33。chli和陕农33的叶片结构在一叶期和三叶期均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一叶期chli叶片叶绿体中的类囊体明显发育不良,叶绿体基质中类囊体数量明显少于对照陕农33且排列疏松。生长到三叶期时,chli和陕农33叶片叶绿体中的类囊体在外观及数量上趋于一致。这些结果说明突变体chli中突变基因不仅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而且影响叶绿体中类囊体的发育。2、淡绿叶突变体chli的遗传分析。本研究利用淡绿叶突变体chli和中麦895进行杂交,并对正反交的F1、F2和F2:3代植株进行了表型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正反交F1植株均表现为与中麦895一致的绿色表型。在F2分离群体中,淡绿叶:绿叶植株的比例均符合1:3的分离比。在衍生的F2:3株系中,淡绿叶纯合体:绿叶杂合体:绿叶纯合体植株数的比例均符合1:2:1的分离比。这些结果说明,突变体chli的淡绿叶表型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3、淡绿叶突变体chli中突变基因的定位及克隆。在由chli和小麦材料中国春(CS)构建的F2分离群体中,通过利用极端表型植株DNA分别构建DNA混池,通过小麦660k SNP进行基因型分型后,将突变基因定位到了小麦7A染色体670-680 Mb区间内。将该区间内预测得到的基因与拟南芥及水稻叶绿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进行比较后,发现小麦中编码镁离子螯合酶I亚基的同源基因Traes CS7A01G480700正好落在此区间内。因此将其定为潜在的候选基因,并命名为TaCHLI-7A。陕农33中该基因有3个考贝,分别为A亚基因组TaCHLI-7A(编码区长1266 bp)、B亚基因组TaCHLI-7B(编码区长1263 bp)、D亚基因组TaCHLI-7D(编码区长1263 bp)。测序发现陕农33的TaCHLI-7A编码区664位的核苷酸G在突变体chli中突变为A。该突变导致蛋白质TaCHLI-7A氨基酸序列221处的天冬氨酸变为突变蛋白质Tachli-7A中的天冬氨酰,并且该突变位点位于镁离子螯合酶I亚基的保守区。4、TaCHLI-7A蛋白质特性分析。TaCHLI-7A蛋白质的大小约为40 k Da,亚细胞定位显示TaCHLI-7A蛋白质被定位于叶绿体上。突变体chli中蛋白质TaCHLI-7A的221位氨基酸残基发生突变后,突变蛋白Tachli-7A自身之间、突变蛋白Tachli-7A和正常蛋白TaCHLI-7A之间均不能发生互作。FERT试验证明,突变蛋白Tachli-7A和TaCHLI-7A之间的互作明显弱于正常蛋白TaCHLI-7A和TaCHLI-7A之间的互作。此外试验还发现,TaCHLI-7A和TaCHLI-7D均可以恢复拟南芥SALK_050029的叶绿素缺失表型,而突变基因Tachli-7A和B亚基因组考贝TaCHLI-7B无法恢复其表型。这些结果说明,TaCHLI-7A中发生氨基酸残基突变造成蛋白功能丧失是导致chli苗期失绿的主要原因。5、TaCHLI的表达模式。在小麦不同组织中的定量结果显示,TaCHLI的表达模式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绿色组织中TaCHLI的表达量显着高于非绿色组织。一叶期时chli和陕农33叶片中的TaCHLI表达量没有显着差异。但三叶期时,chli叶片中TaCHLI的表达量高于陕农33。生长后期Tachli-7A的高表达量可能是淡绿叶突变体chli复绿的重要原因之一。6、突变体chli转录组分析。对突变体chli和对照陕农33一叶期和三叶期第一片叶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发现,一叶期时在两者之间共鉴定到486个差异表达基因。相对于chli,陕农33中共有295个基因表达量上调,下调表达的基因有191个。三叶期时,共鉴定到735个差异表达基因,相对于chli,陕农33中共有413个基因表达量上调,下调表达的基因有322个。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及分析后发现,一叶期时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主要涉及细胞膜和叶绿体膜的膜质转运及其合成代谢过程。在突变体chli中,这些途径的差异可能与其淡绿叶表型的形成密切相关。
赵满义[6](2020)在《基于两个F2:3群体的玉米株型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文中指出玉米株型相关性状是影响产量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提高玉米抗倒能力是耐密性育种的必要研究工作。株高、穗位高、雄穗主轴长、雄穗分支数、穗上叶片数作为玉米株型关键构成因子,在株型改良育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开展玉米株高、穗位高、雄穗主轴长等株型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研究,对于玉米育种中的抗倒、耐密新品种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Mo17、齐319和黄早四为亲本构建两套F2:3群体为试验材料,结合高密度SNP标记的基因型和表型鉴定结果,规模化鉴定出一批控制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QTL,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Mo17×黄早四和齐319×黄早四的F2:3群体:表型鉴定结果显示株高与穗位高、雄穗主轴长、雄穗分支数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穗位高与雄穗分支数呈极显着正相关。株型相关性状表现出正态分布趋势,符合数量性状特征。2.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分别对两套F2:3群体进行QTL定位。针对Mo17×黄早四的F2:3群体:一共定位到26个控制株高、穗位高、雄穗主轴长等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其中株高检测到5个QTL;穗位高检测到17个QTL;雄穗主轴长检测到2个QTL;穗上叶片数检测到2个QTL。这些QTL分布在除第5条染色体外的另外9条染色体上,第一条染色体检测到4个QTL;第二条染色体检测到4个QTL;第三条染色体检测到3个QTL;第四条染色体检测到3个QTL;第六条染色体检测到6个QTL;第七条染色体检测到1个QTL;第八条染色体检测到2个QTL;第九条染色体检测到1个QTL;第十条染色体检测到2个QTL。单个QTL可解释2.66%~19.17%的表型变异;其中有4个QTL的表型贡献率大于10%,分别是q PH1-1(13.60%)、q PH8(19.17%)、q TTL6(13.35%)、q EN10(10.88%)。针对齐319×黄早四的F2:3群体:一共定位到23个控制株高、穗位高、雄穗主轴长等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其中检测到株高相关QTL 2个;穗位高QTL 6个;雄穗主轴长QTL 2个;雄穗一级分支数QTL 1个,穗上叶片数QTL 12个。这些QTL分别位于除第7染色体外的另外9条染色体上,第一条染色体4个;第二条染色体2个;第三条染色4个;第四条染色体4个;第五条染色体2个;第六条染色体1个;第八条染色体3个;第九条染色体1个;第十条染色体2个。单个QTL可解释2.03%~16.60%的表型变异;其中有5个QTL的表型贡献率大于10%,分别是q PH3(11.01%)、q PH9(15.60%)、q EH1-1(16.60%)、q TTL3(13.67%)、q TTL3(14.10%)。在第8号染色体上标记S_129036404-S_129060152区域内检测出一个同时控制雄穗主轴长和穗上叶片数的QTL,可分别解释11.25%的雄穗主轴长变异和6.91%的穗上叶片数变异,表现出一因多效现象。3.在研究HM、HQ群体中,通过对株高、穗位高、穗上叶片数等5个株型相关性状已定位出49个QTL的进一步研究分析,LOD值≥4.0时,共检测出9个“一致性QTL”。分别分布在第1、2、4、6、8、10染色体上,其中在第1号染色体上控制穗位高的“一致性QTL”有1个;在第2号染色体上控制穗位高、穗上叶片数的“一致性QTL”有1个;在第4号染色上体之间控制穗位高、穗上叶片数的“一致性QTL”有3个;在第6号染色体上控制雄穗主轴长的“一致性QTL”有1个;在第8号染色体上控制穗位高、穗上叶片数的“一致性QTL”有2个;在第10号染色体上控制穗上叶片数“一致性QTL”有1个。4.针对本研究所定位出49个的QTL,结合玉米、水稻和高粱公共数据库,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所检测的49个QTL区域内,检测出47个基因,线性比对发现其中31个基因有明确的功能注释。共存在7个疑似候选基因,其中3个基因同时在水稻和高粱中均有同源基因,具有参与细胞生长和发育的功能。包括GRMZM2G145905位于第8染色体的QTL(S96825065-S97203803)区域内,具有编码植物蛋白的功能;在第1染色体的QTL(S239978231-S240218640)区域内存在一个编码氧化还原酶基因GRMZM2G068328,在第1染色体的QTL(S14752449-S15129113)区域内存在一个编码蛋白水解酶的基因GRMZM2G162800。这3个基因可作为控制株型性状变异的疑似关键基因,能够为后续的候选基因克隆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新的研究靶标。这些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解析玉米株型相关性状变异的分子遗传机制提供支持;为玉米理想株型改良,提高抗倒伏、耐密植的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
张婷婷[7](2020)在《马铃薯氮素高效利用生理响应及差异基因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氮素是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但过量施用氮肥也引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所以选育种植氮高效品种以提高氮利用效率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筛选不同氮效率品种,了解不同品种间的氮效率、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方面的差异是氮高效栽培及氮高效育种的基础。本研究以27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筛选氮高效品种和氮低效品种的基础上,对氮高效的生理生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从转录组水平分析不同氮素水平下的基因差异表达。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苗期筛选与田间验证相结合,筛选出氮高效品种有荷兰14号(HL14)、冀张薯12号(JZ12)、兴佳2号(XJ2);氮低效品种有早大白(ZDB)、尤佳70(YJ70)、克新4号(KX4)。相对茎叶干物质量、相对根干物质量、相对根冠比、相对茎叶氮积累量、相对根氮积累量可用于苗期马铃薯氮效率的筛选指标。2、以氮高效品种JZ12和氮低效品种YJ70为试验材料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氮高效品种的根干重、根体积、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深层根量分布在各施氮量下均显着高于氮低效品种,根系活力、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在低氮与不施氮处理下均显着高于氮低效品种。减氮条件下氮高效品种受影响程度小于氮低效品种。氮高效品种氮素积累量积累均显着大于氮低效品种,且氮积累量与根干重、根体积、根系活力、根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各土层根干重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3、氮高效品种JZ12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在低氮与不施氮处理下均显着高于氮低效品种YJ70,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在各施氮处理下均显着高于氮低效品种。减氮条件下氮高效品种受影响程度小于氮低效品种。与氮低效品种相比,氮高效品种的“光合午休”现象较轻。氮高效品种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显着大于氮低效品种。4、氮高效品种JZ12叶片中锰(Mn)、钼(Mo)、镧(La)、铈(Ce)、镨(Pr)、钐(Sm)、钆(Gd)、铽(Tb)、镝(Dy)、铒(Er)、镱(Yb)、钇(Y)含量高于氮低效品种YJ70,氮高效品种茎中Mn、Mo、La、Ce、Pr、Sm、Gd、Tb、Dy、Er、Yb、Y含量小于氮低效品种。减氮条件下降低了各营养元素的含量,且氮高效品种JZ12的降低幅度大于氮低效品种YJ70。5、与常规氮相比,低氮处理30d后,氮低效品种尤佳70叶片检测到差异表达基因6173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的GO term有160条,主要有生物过程、催化活性、叶绿体等。差异基因显着富集的Pathway有15条,主要有内质网蛋白质加工、光合作用暗反应、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卟啉和叶绿素代谢等。冀张薯12号叶片检测到差异表达基因3455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的GO term有112条,主要有代谢过程、有机氮化合物的代谢过程、催化活性、质体等。差异基因显着富集的Pathway有4条,主要有核糖体、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真核生物中的核糖体生物发生、氨基酸的生物合成。6、与常规氮相比,低氮处理30d后,氮低效品种尤佳70根系检测到249个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的GO term有12条,主要有运输、酰胺转运、寡肽运输、氧化还原酶活性等。显着富集的Pathway有8条,主要有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类固醇生物合成。冀张薯12号根系测到1990个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的GO term有18条,主要有对胁迫的反应、谷氨酰胺家族氨基酸代谢过程、胺代谢过程、氧化还原酶活性等。显着富集的Pathway有12条,主要有玉米素生物合成、氮代谢、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等。7、低氮处理提高了两品种高亲和力NRT的基因表达水平,氮高效品种根中编码亚硝酸还原酶的基因显着下调,根系和叶片中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酶相关基因的显着上调,表明氮高效品种拥有节能的氮同化模式和高效的氮素同化能力。在低氮下氮低效品种编码叶绿素合成的关键基因、捕光复合体Lhca5、Lhcb3、Lhcb6、Lhcb7基因、羧化阶段中编码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显着下调,与之相比氮高效品种则呈显着上调或保持不变,说明氮高效品种能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合成水平,增强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加强固碳能力。
李敏[8](2020)在《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期间物质利用率差异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指出健壮的幼苗具有更强的抗逆能力及与杂草的竞争能力,更好地应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我国玉米种子生产中部分骨干自交系,分析影响贮藏物质转化率的环境因素。利用222份自交系,进行物质利用率的遗传特性分析和生理特性分析,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寻找相关的候选基因。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明确了不同因素对玉米自交系种子物质转化率受内、外两大类因素的影响,不同材料对受到的影响不同。以郑58、昌7-2和PH4CV为试验材料,发现小粒种子的总体转化率大于大粒种子;同时高活力的种子总体转化率高于低活力种子。在15-3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总体转化率也随之升高;与此同时,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总体转化率也随之增加;不同材料的总体转化率对砂床含水量的反应趋势不同;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总体转化率降低。2.物质利用率是一个易受种子生产环境影响的复杂性状,通过对222份自交系种子的种子活力、籽粒形态、成分和物质利用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物质利用率的高低与种子活力、籽粒厚、粉质率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角质、角质率与籽粒的绝对油脂间间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3.通过寻找和测定某些与物质利用率相关酶的活性,如淀粉酶、蔗糖合成酶、抗氧化酶和脱氢酶等,并对其与物质利用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发现,物质利用率主要与36 h胚中TTCH的含量有关,随后二者进行拟合并剔除异常值,结果为y=1.4186x+0.0266(R2=0.9321),该结论仍需大量材料进行辅助验证。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物质利用率的快速评价标准。4.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了一些与自交系种子物质利用率相关的分子标记,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其中重要的标记进行了注释。与此同时,两地候选基因的功能都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分别为主要集中于六大类分别为转录调控、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抗逆性、其他以及未知途径。
苏江硕[9](2019)在《菊花耐涝性遗传机制解析与候选基因挖掘》文中研究指明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原产我国,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花卉,具有极高的观赏、经济和文化价值,在花卉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菊花对涝渍敏感,涝渍胁迫是制约菊花产业健康发展的要因之一。因此,培育耐涝性菊花新品种是菊花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菊花耐涝性的遗传机制尚不明确,缺乏可利用的优异种质(基因)资源,严重阻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鉴于此,本研究对具有代表性的88份菊花品种资源进行多个环境下的耐涝性鉴定,利用筛选出的稳定耐涝性差异种质,采用4×3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II)配置了 12个杂交组合,对菊花耐涝性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并通过连锁分析、全基因关联分析和混池转录组测序三种基因定位手段挖掘与菊花耐涝性紧密关联的QTLs、优异等位变异位点以及候选基因。本研究从经典数量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角度揭示了菊花耐涝性的遗传机制,获得了优异耐涝资源和育种中间材料,对菊花传统杂交育种及现代分子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盆栽模拟淹水法对88个代表性菊花品种在三个不同环境下进行耐涝性鉴定,根据淹水后植株叶片萎蔫指数、叶色、叶形态、茎色、茎形态等外观形态得分以及死叶率计算的耐涝性隶属函数值(MFVW)对菊花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菊花品种耐涝性差异明显,其中切花大菊品种的耐涝性隶属函数值(MFVW;0.65)显着高于切花小菊(0.55;P<0.05),亚洲菊花品种的MFVW(0.65)极显着高于欧洲菊花品种(0.48;P<0.01)。菊花耐涝性具有显着的基因型(G)×环境(E)互作效应。根据MFVW的大小,将供试群体分为耐涝、较耐涝、较不耐涝、不耐涝和极不耐涝五个等级,分别包含9个、31个、34个、11个和3个品种。其中,‘火焰’、‘南农雪峰’、‘QX097’、‘寒小白’、‘小丽’和‘希望之光’具有稳定的耐涝性,而‘清露’、‘蒙白’、‘绿心小菊’和‘云南采5’在各个环境下均表现为不耐涝。2.分析了菊花不完全双列杂交群体耐涝性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其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研究发现,7个耐涝性状的中亲优势和超亲分离现象普遍存在。MFVW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7.5%和51.5%,可能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控制,而其他6个生物量指标胁迫系数的狭义遗传力较小,可能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效应控制。‘南农雪峰’在大部分性状上表现出正向较大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有较高的育种价值;特殊配合力(SCA)分析发现‘南农雪峰’ב蒙白’、’QX097’ × ’QX096’、‘小丽’בQX098’杂交组合综合表现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与基于形态学标记(PD)以及全基因组随机分布的分子标记位点(GD)估算的遗传距离相比,基于耐涝性分子标记位点估算的亲本遗传距离(QTL-GD)能更好地预测菊花耐涝性的杂种优势。另外,SCA与杂种优势在大部分性状上均存在显着较强的正相关(0.51≤r≤0.80),也可以有效地预测杂种优势,而遗传距离与配合力效应之间的相关性较弱。3.以菊花’南农雪峰’ב蒙白’的162 个F1代单株为作图群体,采用“双-假测交”作图策略和SRAP、gSSR分子标记分别构建亲本遗传图谱。母本’南农雪峰’遗传图谱含有268个标记位点,由31个连锁群组成,平均图距为9.93 cM,累积图谱长度为1420.4 cM,基因组覆盖率约为69.8%。父本‘蒙白’遗传图谱含有234个标记位点,由52个连锁群组成,平均图距为11.2 cM,累积图谱长度为1669.4 cM,基因组覆盖率约为58.9%。对该群体在两个环境四个不同淹水时期进行了耐涝性鉴定,基于上述图谱对菊花耐涝性进行动态和上位QTL分析。研究发现该群体耐涝性遗传变异广泛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表型变异系数范围为14.12%~124.30%,广义遗传力介于47.97%~65.18%之间。动态QTL分析检测出37个非条件consensus QTLs和51个条件consensus QTLs,分别可以解释5.81%~18.21%和5.90%~24.56%的表型变异。其中三个非条件consensus QTLs在不同淹水时期均能检测到,但是没有发现所有淹水阶段均表达的条件consensus QTLs。上位性QTL分析检测出56个非条件互作对以及13个条件互作对,表型变异解释率介于0.02%~8.87%之间。因此,菊花耐涝性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且菊花耐涝性QTLs或基因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受环境影响。4.基于92,811个SNP标记和上述88个菊花品种的耐涝性表型数据,通过全基因关联分析挖掘了菊花耐涝性相关优异SNP位点。结果表明,GLM和MLM两种模型分别检测到137和14个与菊花耐涝性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其中两者共有11个SNP位点。根据表型效应值的大小,筛选出6个优异等位变异位点,表型变异解释率在12.85%~21.85%之间。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优异SNP位点之间具有显着的聚合效应(r2=0.45;P<0.01),’QX097’和‘南农雪峰’两个品种分别携带了 5个和6个有利等位基因,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成功将关联位点Marker6619-75转化为基于PCR的dCAPS标记,平均准确率在78.9%。此外,挖掘并初步验证了 4个耐涝候选基因。5.在‘南农雪峰’(XF)和‘蒙白’(MB)杂交F1群体中筛选出稳定耐涝株系和涝敏感株系各16个,构建耐涝池(BR)和涝敏感池(BS),利用混池转录组测序(BSR-seq)分析菊花耐涝性。结果表明,两个混池的|ΔSNP-index|在大于0.5的阈值下,共检测出125个SNP标记与菊花耐涝性显着关联,|ΔSNP-index|最大值为0.70,平均值为0.55。进一步对这些位点所在的48个Unigenes基因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功能注释,挖掘了一个属于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的拟南芥ERF026同源基因TRINITYDN60519c3g1。该基因的表达量在XF vs MB中表现为显着下调,在BR中稍低于BS,但没有达到显着差异水平。ERF基因已被证实在调节植物低氧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推测TRINITYDN60519c3g1可能参与菊花耐涝性的调控。此外,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在XF vs MB中获得1377个差异表达基因,在BR vs BS中获得6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主要与植物代谢和氧化还原过程相关。
朱世杨[10](2019)在《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花椰菜年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近年来单位面积产量呈现下降趋势。花椰菜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利用CMS是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花椰菜没有自身的CMS,同时面临着杂交亲本遗传背景狭窄、杂交配组盲目性大等瓶颈问题。本研究运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65份花椰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按照NCⅡ设计,研究了6个不同来源的花椰菜CMS对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细胞质效应、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等,以期为花椰菜杂种优势育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指导育种实践。主要结果如下:1.165份自交系基于30个表型性状中10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23.0%,变幅13.7%42.6%;20个质量性状的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为0.97,变幅0.211.57;UPMGA聚类可分为6大类,不同类群在花球熟期、株幅、叶色、叶面蜡粉和花球重等性状上遗传差异较大。基于43对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到111个等位基因(Na),平均2.581个,多态性位点26个;有效等位基因(Ne)变幅1.0193.200个,平均1.599个;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变幅0.0541.215,平均0.517;PIC值变幅0.0190.687,平均0.316;Nei’s遗传距离变幅0.000.67,平均0.30;NJ聚类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均可分为4大类,不同类群在品种的来源地和花球熟期方面复杂多样。表型性状欧氏距离矩阵与SSR标记Nei’s距离矩阵间的相关系数很小(r=0.0406)。表明165份自交系具有较为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但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较低,杂交育种中应尽可能选择不同类群亲缘关系较远、性状差异较大的优良自交系作为配组的亲本。2.利用来自油菜、甘蓝等的6个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与5个父本杂交配制了30个成对F1杂种,研究表明,不育细胞质对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同时存在正、负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组合特异性。来自油菜的CMS对生育期和叶片数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来自甘蓝的CMS对花球重和维生素C含量呈显着正效应,但对叶绿素含量呈显着负效应;来自花椰菜的CMS对生育期和维生素C含量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表明,6个不同来源的CMS中没有一种细胞质在所有性状上的效应都是理想的,但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杂交父本核来减轻或克服不育细胞质对相应性状的不良效应。3.利用上述6个不同来源CMS系与8个父本杂交配制了48个F1杂种,分析表明,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有正有负。其中,中亲优势花球重平均12.63%,变幅-43.46%83.09%,24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平均16.77%,变幅-48.50%153.93%,25个组合达到显着。超亲优势花球重变幅-46.01%60.60%,10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变幅-61.56%134.24%,16个组合达到显着。表明不同CMS应用于杂种优势对产量及品质性状具有明显的组合间差异性。在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SH120A、XG108A和YDSL60A,父本是SH120、Shanghai80、R4和R132;在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TDXG100A、NB65A和XG108A,父本是SM80和SH120。综合产量及品质性状,SH120A/Shanghai80、XG108A/SH120和YDSL60A/R132是较优的组合。4.通过配合力与F1观测值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极显着正相关;花球横径、花球纵径和维生素C含量与不育系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与组合SCA效应值均极显着正相关;且花球重及维生素C含量等5个性状与不育系GCA的相关系数大于与父本GCA的。通过配合力与F1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的中亲优势或超亲优势与不育系GCA或(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的中亲优势与父本GCA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中亲及超亲优势均与组合SCA极显着正相关。表明,花椰菜杂种F1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5.分析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间的相关性发现,结合亲本的表型及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可以对F1的花球横径、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但不能对花球重、花球纵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6.CMS对花球产量品质相关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间相关不显着,而对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细胞质效应与组合SCA间极显着正相关。表明CMS细胞质效应与亲本GCA之间相对独立,但与组合品质性状的SCA关系密切,印证了父本核对杂交后代的作用,也为不同来源CMS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可能。综上,利用油菜、甘蓝等胞质不育材料核置换育成的不同花椰菜CMS对多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表现出负效应,但可以通过杂交父本核来改善细胞质的不良效应。且不同CMS配组F1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优势组合中至少要包含一个较高的GCA或SCA,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
二、玉米自交系K12的生育特点及提高其杂交制种纯度的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自交系K12的生育特点及提高其杂交制种纯度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鲜食甜玉米品种赣科甜8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
1.1 母本 |
1.2 父本 |
1.3 选育经过 |
2 品种特征特性 |
2.1 植物学特征 |
2.2 品质 |
2.3 抗性 |
3 产量表现 |
3.1 品种比较试验 |
3.2 区域试验 |
3.3 生产试验 |
4 主要栽培技术 |
4.1 适时播种,隔离种植 |
4.2 间苗和定苗 |
4.3 科学施肥 |
4.4 病虫害防治 |
4.5 适时采收,保质量 |
5 制种技术要点 |
5.1 隔离 |
5.2 播种 |
5.3 父母本行比 |
5.4 定期除杂,母本彻底去雄 |
(2)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
1.2.1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
1.2.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2.3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 |
1.2.3.1 水稻光敏不育基因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3.2 水稻温敏不育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4 其他类型的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分子机制 |
1.3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
1.3.1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建立 |
1.3.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
1.4.1 白叶枯病发生的基本概况 |
1.4.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水稻褐飞虱的研究进展 |
1.5.1 褐飞虱的生物型研究 |
1.5.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2.1 褐飞虱抗性资源概况与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1.5.2.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
1.6 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
1.6.1 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6.2 不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7 全基因组选择策略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7.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策略 |
1.7.2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分子标记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抗性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水稻材料 |
2.2.2 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
2.2.3 用于目标基因和背景选择的分子标记 |
2.2.4 DNA提取、PCR扩增和检测 |
2.2.5 稻瘟病抗性鉴定 |
2.2.6 人工气候箱育性转换特性鉴定 |
2.2.7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动态观察 |
2.2.8 生育特性观察、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和稻米品质分析 |
2.2.9 开花习性观察 |
2.2.10 组合测配及杂交组合的优势鉴定 |
2.2.11 数据分析与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受体亲本丰39S与供体亲本华1201S的遗传背景多态性分析 |
2.3.2 抗稻瘟病新不育系株系的选育过程 |
2.3.3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2.3.3.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2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3 新不育系株系和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
2.3.4 新不育系株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2.3.4.1 人工气候箱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4.2 武汉田间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5 新不育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2.3.6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7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综合稻米品质表现 |
2.4 讨论 |
2.4.1 背景选择能显着提高回交育种的选择效率 |
2.4.2 育种芯片能有效用于背景分析和指导定向改良 |
2.4.3 新不育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应用前景探讨 |
第三章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抗性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水稻材料 |
3.2.2 供试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
3.2.3 供试的褐飞虱来源 |
3.2.4 目标基因的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2.5 用于遗传背景选择的SNP育种芯片 |
3.2.6 单基因系创建和基因聚合的技术路线 |
3.2.7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
3.2.8 褐飞虱抗性鉴定 |
3.2.8.1 苗期抗性鉴定 |
3.2.8.2 成株期抗性鉴定 |
3.2.9 一般配合力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标抗性基因的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3.2 用于单基因系创建的背景选择的SSR标记筛选 |
3.3.3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
3.3.4 Pi2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5 Xa7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6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7 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 |
3.3.8 基于重测序的遗传背景分析 |
3.3.9 创建的导入系及其所配组合抗性鉴定结果 |
3.3.9.1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2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3 褐飞虱抗性结果 |
3.3.10 创建的导入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3.3.11 创建的导入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3.12 创建的导入系的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
3.3.13 多基因聚合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4 讨论 |
3.4.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是实现精准育种的有效方法 |
3.4.2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背景检测能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导入 |
3.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改良策略的若干探讨 |
3.4.4 导入的抗性基因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4.5 多基因聚合株系的应用前景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的光温参数设置条件 |
附录2 2017-2020 年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 |
附录3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具体创建过程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紫花苜蓿氮效率特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的氮效率 |
1.1 植物的氮素营养特性 |
1.2 植物的氮效率差异 |
1.3 植物氮效率的影响因素 |
1.3.1 氮素的固定 |
1.3.2 氮素的吸收 |
1.3.3 氮素的转化 |
2 植物体内异黄酮 |
2.1 植物体内异黄酮概述 |
2.2 异黄酮与豆科植物的结瘤固氮 |
2.2.1 根系分泌异黄酮与豆科植物的结瘤固氮 |
2.2.2 体内异黄酮与豆科植物的结瘤固氮 |
3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3.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紫花苜蓿氮效率的品种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 |
2.1.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株高 |
2.1.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生物量 |
2.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素固定特性 |
2.2.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结瘤特性 |
2.2.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固氮能力 |
2.3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素吸收特性 |
2.3.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根系形态 |
2.3.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根系活力 |
2.4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素转化能力 |
2.4.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代谢酶活性 |
2.4.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积累量 |
2.4.3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素利用率 |
2.5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氮效率综合评价 |
2.6 紫花苜蓿氮效率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
3 讨论 |
3.1 紫花苜蓿的氮效率差异 |
3.2 紫花苜蓿氮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差异 |
2.1.1 根瘤数 |
2.1.2 根瘤重 |
2.1.3 固氮能力 |
2.2 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异黄酮含量的差异 |
2.2.1 茎叶异黄酮含量 |
2.2.2 根系异黄酮含量 |
2.3 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基因的差异 |
2.4 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异黄酮相关基因的差异 |
2.5 异黄酮对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调控 |
3 讨论 |
3.1 紫花苜蓿的结瘤固氮与异黄酮含量 |
3.2 异黄酮对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调控 |
3.3 异黄酮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机制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4)玉米新品种德龙1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
1.1 母本MWT1 |
1.2 父本B220 |
1.3 杂交种的选育 |
2 特征特性 |
2.1 农艺性状 |
2.2 抗性与品质 |
3 产量表现 |
3.1 区试试验 |
3.2 生产试验 |
4 栽培技术要点 |
4.1 适时播种 |
4.2 施肥 |
4.3 田间管理 |
4.4 病虫害防治 |
4.5 机械化收获 |
5 制种技术要点 |
5.1 亲本繁殖 |
5.2 杂交种生产 |
(5)小麦淡绿叶突变体chli表型分析、突变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高等植物中叶色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
1.1.1 叶色突变体的表型特征 |
1.1.2 叶色变化的类型及来源 |
1.1.3 叶色突变体的遗传特征 |
1.1.4 植物光合色素的种类、性质及分布 |
1.2 高等植物叶绿素生物代谢研究进展 |
1.2.1 从谷氨酸到氨基酮戊酸的合成 |
1.2.2 从ALA的合成到尿原卟啉III的合成 |
1.2.3 从尿卟啉原III到原卟啉IX的合成 |
1.2.4 叶绿素合成和血红素合成的分支点 |
1.2.5 Mg-proto IX至3-乙烯基脱植基叶绿素a的合成 |
1.2.6 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合成及叶绿素循环 |
1.3 小麦叶色突变体研究进展 |
1.3.1 小麦叶色突变体的表型特征 |
1.3.2 小麦叶色突变体的遗传方式 |
1.3.3 小麦叶色突变体的分子机理 |
1.3.4 小麦叶绿素突变体基因克隆进展 |
1.4 小麦基因定位及克隆方法简述 |
1.5 生物素体内标记介导的互作蛋白钓取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路线 |
1.6.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淡绿色叶片突变体chli的表型及生理特征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供试小麦材料及种植 |
2.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2.1.3 石蜡切片 |
2.1.4 透射电子显微镜用样品制样及观察 |
2.1.5 农艺性状调查 |
2.1.6 叶绿素含量测定 |
2.1.7 Proto IX及 Mg-proto IX含量的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突变体chli的形态特征及农艺性状调查 |
2.2.2 chli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
2.2.3 Proto IX及 Mg-Proto IX含量 |
2.2.4 突变体chli和陕农33叶片结构特征 |
2.2.5 突变体chli和陕农33叶绿体结构特征 |
2.3 讨论 |
2.3.1 叶绿素部分缺失是chli叶片黄化的重要原因 |
2.3.2 Proto IX到 Mg-proto IX的合成受阻 |
2.3.3 突变体chli叶片叶绿体中类囊体发育滞后 |
第三章 突变体chli淡绿叶性状的遗传规律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遗传群体构建 |
3.1.2 材料种植与表型鉴定 |
3.1.3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突变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遗传群体构建 |
4.1.2 仪器和试剂 |
4.1.3 拟南芥种植 |
4.1.4 质粒及菌株 |
4.1.5 基因组DNA及 RNA的提取 |
4.1.6 RNA的电泳检测 |
4.1.7 cDNA的合成 |
4.1.8 本部分实验中使用的引物 |
4.1.9 PCR反应组分及条件 |
4.1.10 一步克隆介导的质粒载体构建 |
4.1.11 大肠杆菌DN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4.1.12 农杆菌GV310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4.1.13 酵母双杂交试验 |
4.1.14 拟南芥转基因试验 |
4.1.15 SNP芯片对chli中突变基因进行定位 |
4.1.16 叶绿素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 |
4.1.17 候选基因功能分析 |
4.1.18 亚细胞定位试验 |
4.1.19 原核表达分析 |
4.1.20 拟南芥突变体功能互补验证 |
4.1.21 BiFC介导的蛋白互作验证 |
4.1.22 FERT试验 |
4.1.23 生物素体内标记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突变基因Tachli-7A的定位及克隆 |
4.2.2 克隆及分子标记的开发 |
4.2.3 基于限制性酶切的基因型鉴定 |
4.2.4 拟南芥突变体功能互补试验 |
4.2.5 CHLI-7A亚细胞定位及原核表达 |
4.2.6 蛋白质TaCHLI-7A与 Tachli-7A的互作分析 |
4.2.7 TaCHLI-7A与 Tachli-7A的 BiFC互作验证 |
4.2.8 TaCHLI-7A与 Tachli-7A的 FERT互作验证 |
4.2.9 I亚基的进化分析 |
4.2.10 TaCHLI-7A互作蛋白的发掘结果 |
4.2.11 基因TaCHLI表达量分析 |
4.3 讨论 |
4.3.1 单碱基突变导致小麦CHLI蛋白保守结构域发生变化 |
4.3.2 TaCHLI-7A中氨基酸突变破坏了蛋白质间相互作用 |
4.3.3 小麦TaCHLI-7A和 TaCHLI-7D在拟南芥中均具有Mg Ch活性 |
4.3.4 小麦基因TaCHLI的表达模式 |
第五章 突变体chli淡绿叶成因转录组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供试小麦材料及种植 |
5.1.2 材料的处理及取样 |
5.1.3 转录组测序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测序质量评估结果 |
5.2.2 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组比对结果 |
5.2.3 新基因的挖掘结果 |
5.2.4 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 |
5.2.5 样本间转录组数据相关性分析结果 |
5.2.6 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分析结果 |
5.2.7 RNA-Seq数据的真实性验证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两个F2:3群体的玉米株型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研究玉米理想株型的重要性 |
1.2 理想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农艺学研究 |
1.3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 |
1.3.1 分子标记技术 |
(1)第一代分子标记技术 |
(2)第二代分子标记技术 |
(3)第三代分子标记技术 |
1.3.2 QTL定位原理 |
1.3.3 QTL定位方法 |
1.3.4 QTL作图群体 |
1.4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QTL研究进展 |
1.4.1 株高、穗位高的QTL定位研究 |
1.4.2 雄穗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
1.4.3 叶片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试验 |
2.3 株型相关性状调查 |
2.4 实验方法 |
2.4.1 DNA的提取、纯化和质量检测 |
2.4.2 基因型鉴定 |
2.5 数据分析 |
2.6 QTL定位分析 |
2.7 候选基因鉴定 |
2.8 技术路线 |
三、结果与分析 |
3.1 群体的正态分布分析 |
3.1.1 HM群体株型相关性状正态分布分析 |
3.1.2 HQ群体株型相关性状正态分布分析 |
3.2 株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 株型性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 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
3.4.1 HM群体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
3.4.2 HQ群体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
3.5 一致性分析 |
3.6 候选基因分析 |
四、讨论和结论 |
4.1 株型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 |
4.2 株型相关性状QTL |
4.3 一致性QTL |
4.4 株型相关性状候选基因 |
4.5 株型相关性状定位与前人定位结果的比较 |
五、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马铃薯氮素高效利用生理响应及差异基因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氮在植物中的作用 |
1.2.2 氮效率定义 |
1.2.3 提高氮效率的途径 |
1.2.4 氮效率的品种差异 |
1.2.5 氮高效品种的筛选 |
1.2.6 氮素吸收与利用 |
1.2.7 离子组学研究概况 |
1.2.8 转录组学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马铃薯氮效率品种差异及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区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采样与测定方法 |
2.1.5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马铃薯品种苗期氮效率差异及其评价 |
2.2.2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对氮肥的响应 |
2.3 讨论 |
3 不同氮效率品种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氮素积累特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区概况 |
3.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产量对氮的响应 |
3.2.2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对氮的响应 |
3.2.3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干物质积累量特性的变化 |
3.2.4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氮积累量的变化 |
3.3 讨论 |
4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根系特征的差异 |
4.1 盆栽条件下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根系特征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根系时空分布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5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光合特性及氮代谢相关酶的变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区概况 |
5.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5.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 |
5.2.2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 |
5.2.3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叶片氮代谢相关酶的变化 |
5.2.4 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
5.2.5 氮代谢酶活性与产量的关系 |
5.3 讨论 |
5.3.1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光合特性的差异 |
5.3.2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氮代谢相关酶的差异 |
6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离子含量的差异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区概况 |
6.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6.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1.4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干物质量 |
6.2.2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叶片中各营养元素含量 |
6.2.3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茎秆中各营养元素含量 |
6.2.4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块茎中各营养元素含量 |
6.2.5 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各营养元素的单株积累量 |
6.3 讨论 |
7 马铃薯响应不同氮浓度的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设计 |
7.1.3 RNA提取及质检 |
7.1.4 测序文库构建及测序 |
7.1.5 测序数据分析及处理 |
7.1.6 差异基因分析及qRT-PCR验证 |
7.1.7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与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测序样品RNA的质量检测 |
7.2.2 原始序列数据及质量控制 |
7.2.3 RNA-Seq数据的基本统计 |
7.2.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7.2.5 qRT-PCR验证 |
7.2.6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7.2.7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
7.2.8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7.3 讨论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期间物质利用率差异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及中英文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影响种子物质利用的因素 |
1.1.1 影响种子物质利用的内因 |
1.1.2 影响种子物质利用的外因 |
1.2 种子物质利用相关QTL |
1.3 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动员 |
1.4 早期幼苗的形态建成 |
1.5 数量性状关联分析 |
1.5.1 连锁不平衡 |
1.5.2 关联分析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发芽试验 |
2.2.1 物质转化率试验测定 |
2.2.2 物质利用率试验测定 |
2.2.3 种子活力测定 |
2.3 种子成分测定及分析 |
2.4 种子形态测定 |
2.5 种子角质率测定 |
2.6 玉米自交系全集因组DNA的提取 |
2.7 全基因组SNP的检测 |
2.8 群体结构分析 |
2.9 玉米自交系萌发期间物质利用率与SNP关联分析 |
2.10 蔗糖合成酶测定 |
2.11 α-淀粉酶活性测定 |
2.12 脱氢酶活性测定 |
2.13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2.14 统计分析与作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影响玉米自交系种子贮藏物质转化率的因素 |
3.1.1 种子大小对种子内贮藏物质转化率的影响 |
3.1.2 种子活力对种子内贮藏物质转化率的影响 |
3.1.3 光照时长对种子内贮藏物质转化率的影响 |
3.1.4 温度对种子内贮藏物质转化率的影响 |
3.1.5 砂床含水量对种子内贮藏物质转化率的影响 |
3.1.6 盐浓度对种子内贮藏物质转化率的影响 |
3.2 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期间物质利用率的相关性分析 |
3.2.1 玉米自交系种子形态与物质利用率间的相关关系 |
3.2.2 玉米自交系种子成分与物质利用率间的相关关系 |
3.2.3 玉米自交系种子活力与物质利用率间的相关关系 |
3.3 影响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期间物质利用率的相关酶活分析 |
3.3.1 物质利用率高、低材料的筛选 |
3.3.2 典型物质利用率材料的酶活分析 |
3.3.3 物质利用率高、中、低材料的酶活分析 |
3.4 玉米自交系幼苗物质利用率相关指标的遗传特性分析 |
3.4.1 SNP分子标记多样性及材料群体结构分析 |
3.4.2 玉米自交系种子物质利用率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 |
3.4.3 玉米自交系种子物质利用率候选基因功能注释 |
4 讨论 |
4.1 通过改变内因提高种子贮藏物质转化率 |
4.2 通过改变外因提高种子贮藏物质转化率 |
4.3 不同基因型对环境的不同反应 |
4.4 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期间物质利用率的遗传特性分析 |
4.5 提高玉米自交系种子物质利用率的方法 |
4.6 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期间物质利用率快速评价方法 |
5 结论 |
5.1 不同因素对玉米自交系种子物质转化率的影响 |
5.2 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期间物质利用率的快速评价标准 |
5.3 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期间物质利用率的遗传特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菊花耐涝性遗传机制解析与候选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耐涝性研究进展 |
1.1 涝渍概况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
1.1.1 对植物生长形态及发育的影响 |
1.1.2 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1.2 植物耐涝性鉴定方法及评价指标 |
1.2.1 田间直接鉴定法 |
1.2.2 盆栽模拟淹水法 |
1.2.3 人工模拟气候箱法 |
1.2.4 高通量表型平台法 |
1.3 植物耐涝性的分子机理 |
1.3.1 根系结构与植物耐涝性 |
1.3.2 碳水化合物消耗及代谢平衡 |
1.3.3 转录因子与植物耐涝性 |
1.4 菊花耐涝性相关研究 |
2 分子标记技术的种类及其原理 |
2.1 分子标记的主要种类 |
2.2 几种常用分子标记的原理 |
2.2.1 SRAP标记 |
2.2.2 SSR标记 |
2.2.3 SNP标记 |
2.2.4 CAPS/dCAPS标记 |
3 植物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解析方法 |
3.1 连锁分析 |
3.1.1 连锁分析概念 |
3.1.2 条件QTL定位 |
3.1.3 连锁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3.2 关联分析 |
3.2.1 关联分析概况 |
3.2.2 群体类型与分析模型 |
3.2.3 关联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3.3 集团分离分析法 |
3.3.1 BSA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3.3.2 BSR-seq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3.4 多种方法的联合分析 |
3.5 菊花数量性状定位研究进展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菊花品种资源苗期耐涝性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耐涝性鉴定 |
1.2.1 模拟涝害处理方法 |
1.2.2 耐涝指标测定 |
1.2.3 菊花耐涝性评价标准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菊花品种资源耐涝性评价 |
2.2 菊花品种资源耐涝性的AMMI分析 |
2.3 菊花品种资源耐涝性的聚类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菊花耐涝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其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耐涝性鉴定 |
1.2.1 模拟涝害处理方法 |
1.2.2 耐涝指标测定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交F_1代耐涝性状的基本统计分析 |
2.2 菊花耐涝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2.2.1 配合力方差分析 |
2.2.2 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 |
2.2.3 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 |
2.2.4 遗传参数估算 |
2.3 菊花耐涝性状的杂种优势 |
2.4 菊花亲本间遗传距离 |
2.5 菊花耐涝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菊花各耐涝性状的遗传变异 |
3.2 亲本选择选配及杂种优势预测 |
3.3 菊花各耐涝性状的遗传力 |
第四章 菊花遗传图谱构建及耐涝性动态QTL定位 |
第一节 菊花连锁遗传图谱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1.3 SRAP分子标记全基因组扫描 |
1.4 gSSR分子标记全基因组扫描 |
1.5 标记收集、命名与分离分析 |
1.6 连锁分析与图谱构建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分子标记多态性与分离分析 |
2.2 母本遗传图谱构建 |
2.3 父本遗传图谱构建 |
3 讨论 |
3.1 分子标记多态性与偏分离现象 |
3.2 栽培菊花的遗传特性 |
3.3 影响遗传图谱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存在问题 |
第二节 菊花耐涝性的动态QTL定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菊花F_1群体耐涝性鉴定 |
1.2.1 模拟涝害处理方法及指标测定 |
1.2.2 耐涝表型数据处理与分析 |
1.3 菊花耐涝性动态QTL定位 |
1.4 菊花耐涝性加性QTL整合 |
1.5 菊花耐涝性上位性QTL定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菊花F_1群体耐涝性的遗传变异 |
2.2 菊花耐涝性加性QTL定位 |
2.2.1 非条件QTL分析 |
2.2.2 条件QTL分析 |
2.2.3 非条件和条件QTL整合分析 |
2.3 菊花耐涝性上位性QTL定位 |
2.3.1 非条件上位性QTL分析 |
2.3.2 条件上位性QTL分析 |
3 讨论 |
3.1 菊花耐涝性动态表型变异 |
3.2 菊花耐涝性的动态遗传机制 |
3.2 QTL聚合及其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 |
第五章 基于SNP标记的菊花耐涝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涝胁迫处理和性状调查 |
1.3 SNP基因分型和群体结构分析 |
1.4 GWAS和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 |
1.5 dCAPS标记开发及验证 |
1.6 候选基因预测及qRT-PCR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2.2 聚类结果与耐涝性的关系 |
2.3 GWAS分析及优异等位变异发掘 |
2.4 优异等位位点聚合分析 |
2.5 dCAPS标记的开发及验证 |
2.6 候选基因鉴定及差异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GWAS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 |
3.2 优异等位变异的聚合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
3.3 候选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六章 利用BSR-seq挖掘菊花耐涝性关联SNP位点及候选基因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涝胁迫处理及样品准备 |
1.3 RNA提取及测序 |
1.4 De novo组装及SNP检测 |
1.5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功能注释 |
1.6 子代SNP频率差异分析及候选基因确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和组装 |
2.2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SNP鉴定 |
2.3 基因功能注释及差异表达分析 |
2.4 菊花耐涝性关联SNP位点鉴定 |
2.5 候选基因鉴定及功能注释 |
3 讨论 |
3.1 BSR-seq及其在菊花中应用的可行性 |
3.2 基因差异表达及候选基因功能的分析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花椰菜起源、分布与种质资源概况 |
1.1.1 花椰菜的起源 |
1.1.2 花椰菜种植与分布 |
1.1.3 我国花椰菜种质资源概况 |
1.2 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 |
1.2.2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
1.2.3 国内外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3.1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意义 |
1.3.2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方法 |
1.3.3 十字花科作物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3.4 花椰菜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4 花椰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1.4.1 杂种优势的概念 |
1.4.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1.4.3 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 |
1.4.4 国内外花椰菜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性状调查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椰菜自交系10 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2.2.2 花椰菜自交系20 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2.2.3 基于表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
2.2.4 基于表型数据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
2.2.5 基于表型性状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
2.3 讨论 |
2.3.1 花椰菜自交系的表型性状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
2.3.2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及评价利用 |
2.3.3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及评价利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DNA提取 |
3.1.3 SSR引物 |
3.1.4 PCR扩增 |
3.1.5 电泳检测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3.2.2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分析 |
3.2.3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
3.2.4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主成分分析 |
3.2.5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群体结构分析 |
3.2.6 基于SSR标记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
3.2.7 表型性状与SSR分子标记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 |
3.3 讨论 |
3.3.1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
3.3.2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 |
3.3.3 表型与分子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性状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115 个性状的一般效应 |
4.2.2 核背景对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影响 |
4.2.3 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
4.2.4 两个同质异核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
4.3 讨论 |
4.3.1 花椰菜CMS对多个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为负 |
4.3.2 花椰菜CMS负效应可通过杂交父本核背景改善 |
4.3.3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花椰菜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性状测定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父母本及杂种F1的性状表现 |
5.2.2 联合方差分析 |
5.2.3 配合力分析 |
5.2.4 杂种优势分析 |
5.2.5 杂种优势的预测 |
5.3 讨论 |
5.3.1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5.3.2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配合力的特点 |
5.3.3 配合力、遗传距离和不育胞质效应与杂种优势的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玉米自交系K12的生育特点及提高其杂交制种纯度的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鲜食甜玉米品种赣科甜8号的选育[J]. 颜廷献,颜小文,饶月亮,乐美旺,孙建,周红英,梁俊超. 中国种业, 2021(08)
- [2]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D]. 杨大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紫花苜蓿氮效率特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 童长春.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9)
- [4]玉米新品种德龙1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温义鹏,朱秀森,刘忠诚,陈晓旭,肖殿军,于雪飞,刘兴娜,叶广生,于洋,于鸿雪. 农业与技术, 2020(15)
- [5]小麦淡绿叶突变体chli表型分析、突变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D]. 王超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6]基于两个F2:3群体的玉米株型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D]. 赵满义. 贵州大学, 2020(03)
- [7]马铃薯氮素高效利用生理响应及差异基因表达的研究[D]. 张婷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8]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期间物质利用率差异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李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9]菊花耐涝性遗传机制解析与候选基因挖掘[D]. 苏江硕.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D]. 朱世杨.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