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研究部门为深化档案信息服务献策(论文文献综述)
崔卓敏[1](2021)在《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档案馆为例》文中提出当今社会,随着我们国家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机构改革的推行,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越来越重视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单位的重要代表之一,更要注重自身档案馆各个层面的建设,努力为党、国家和社会公众提高优质的服务,为中国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因此,目前档案馆公共服务的现状如何,它能否满足公众对档案的利用需求是值得去关注的一个重点方向。本篇文章以天津市档案馆为例,研究省级综合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能力情况。第一章论述了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等内容。第二章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概念界定具体包括综合档案馆、公共档案馆、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能力;理论基础具体包括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档案价值理论。第三章是天津市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调查情况,该部分主要论述了调查的思路、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第四章是对天津市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情况的分析。内容主要是从服务主体、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机制、服务环境和服务方式五个方面展开的分析和论述。第五章是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优化策略部分,该部分是从五个方面来论述的:一是从树立公共服务意识,落实行动保障方面来写的;二是从丰富馆藏,优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方面来写的;三是从完善服务机制,实现管理良性循环方面来写的;四是注重档案馆形象,优化公共服务环境来写的;五是从有效利用新技术,创新服务方式方面来写的。第六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在研究方法上,文章主要采用了实地调研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三种方法结合进行。首先采用实地调研法,以档案用户的角色亲自去天津市档案馆进行调研,观察、了解和体验档案馆各方面的服务情况,获得档案馆公共服务的第一手材料,提升研究过程的信度;其次采用访谈法,通过访谈法预先了解社会公众对档案馆公共服务的体验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开展量化研究。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将访谈结果进行质性分析获得调查问卷的指标后,设计访谈问卷开展大范围调查,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档案馆在公共服务方面的现存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李思雨[2](2021)在《融媒体时代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指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源是相应事件全过程处理的重要记录,其开发对提升我国治理能力,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意义。融媒体时代信息平台的技术性、信息主体的交互性、信息服务的人性化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契机,有助于创新相应信息资源开发成果与形式。本文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对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源、融媒体及融媒体时代信息资源的开发研究进行论述。第二章对本文相关概念及所运用的融媒体传播理论、信息资源管理及开发理论进行研究。第三章提出融媒体应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四章从开发原则、模式及成果形式三个方面探讨了融媒体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开发策略。第五章以“学习强国”平台中新冠肺炎疫情信息资源的开发状况为实例,对融媒体时代相应信息资源的开发状况进行论证。最后做出总结与展望。
李飘飘[3](2021)在《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信息服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发生了转变,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面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国档案部门纷纷将档案信息放在互联网上。我国档案馆利用档案网站向社会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俄罗斯自古以来一直是一个重视档案收集和保存的国家,其档案事业的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贸易等领域的深入合作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两国学者对双方各个领域的研究也不断加深。作为一名档案学专业的学生,本着从档案学科的研究视域出发对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信息服务进行研究。这不仅可以取长补短,吸取他国经验不断完善自身,不断推进我国档案网站信息服务事业的长足发展。本文首先从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的发展历程与类型入手,具体阐述了从起步到发展最后到成熟的历史演进过程,同时详细介绍了俄罗斯档案网站的不同类型:联邦档案馆网站、联邦主体档案馆网站、市政档案馆网站和其他类型档案网站,并进行了部分列举。其次通过在线访问俄罗斯联邦的档案网站,最终选取了30个档案网站为代表,对其档案信息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主要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效果等方面,进而总结出特色之处,在服务内容上表现为网页布局合理、信息服务内容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度高。在服务方式上表现为多样化、人性化、智能化、现代化。最后从制度规范、资源建设、技术应用、服务四个层面提出对我国档案网站信息服务相应的启示和建议。本文通过对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信息服务的研究,旨在为我国档案网站信息服务提供新的思考,让人们对这一领域多加关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管茜[4](2021)在《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研究 ——以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终端通讯设备的普及,为了更好为社会提供服务,档案馆开启数字化转型,探索档案服务模式的创新。为满足社会公众对档案服务的需求,2019年国家档案局发布《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指南》,明确指出“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借助移动智能设备,建设具备移动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特点的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形成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档案业务新模式。”在此背景下,我国各级档案局(馆)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建设了以微信、微博和APP应用程序为代表的档案移动服务平台,但是其更多被档案机构视为提供资讯信息的推送窗口而非公众参与平台,公众仍旧充当使用者而非建设者,依托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目标和档案移动服务平台上公众参与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相符合。公众参与的相关研究早已在城市规范、环境保护、公共管理等领域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包括对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参与层次、参与机制等方面。目前对以微信为代表的档案移动服务平台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实践应用、评价指标、用户满意度等角度来研究微信公众号的界面设计、功能、内容、影响力等发展现状,而没有以“公众参与”为目标来探析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问题,助力档案业务活动。以微信为代表的档案移动服务平台拓展了公众参与的渠道,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释放公众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优势,使其能以建言献策、资源建设、传播推广等方式参与到“收藏管用”等档案业务活动中去,这有利于缓解档案机构人少事多的压力、提升档案机构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要促进公众参与档案业务,需要借鉴其他学科中关于公众参与的理论成果,梳理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内容、方式和流程,在调查微信平台公众参与客观状况和公众参与主观感知的基础上,梳理当前基于微信平台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症结所在,并针对当前公众参与档案业务存在的问题,要通过政策法规、资源平台建设、参与机制和主体培育来提升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广度、深度和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首先从公众参与概念出发,结合档案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公民参与梯级理论,分析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内容边界和方式,并结合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提炼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4种形式。第二部分通过网络调查和问卷调查来分析当前公众参与档案业务存在的问题。调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以微信平台为代表的31个省级综合档案馆的网络调查,重点调查其公众参与的相关功能模块、参与方式和参与流程;二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意识、能力、经历、评价和需求。在调查基础上,结合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基本要求,从平台、公众、主客体矛盾的视角分析公众参与档案业务存在的问题,包括公众参与相关功能建设不完善、方式较单一、流程不清晰、反馈不及时、积极性不高、能力待提高、业务范围有限和质量控制缺失的问题。第三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应从政策法规、资源平台建设、参与机制、主体培育四个方面来促进公众参与档案业务。政策法规方面,以法律明确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权利、义务和范围,以标准规范公众参与行为;基础设施方面,完善微信平台公众参与相关功能模块,促进微信平台与门户网站、APP、社交媒体等的深度融合,发挥微信平台的优势以创新公众参与方式、简化公众参与流程,加强平台资源建设以增加吸引力;参与机制方面,制定反馈机制、实施激励措施、强化质量控制;主体培育方面,一方面档案机构要树立“协同治理”的工作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强化档案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教育。
顾铃[5](2021)在《微服务环境下的档案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9月国家档案局宣布实行《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指南》,意味着我国档案信息服务与档案文化传播工作开始迈入微服务时代。如何在微服务时代利用好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做好档案文化传播工作,已成为当前我国档案服务部门亟待思考的重要议题。本文在相关概念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访问的方式对我国综合档案馆的微博、微信、抖音微平台进行调研,梳理和分析其在档案文化传播方面的成效与特点,探析微服务环境下档案文化传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文章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微服务与档案文化传播概述”。在厘清微服务与档案文化传播含义的基础上,阐述当前微服务领域档案文化传播的主要类型、特点以及开展档案文化传播工作的意义;第三章为“当前微服务领域档案文化传播现状调查分析”。利用网络调查法对综合档案馆的微博、微信、抖音平台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微服务领域档案文化传播现状,并从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以及传播效果三个角度具体分析调查结果;第四章为“当前微服务领域档案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基于调查结果和亲身访问体验,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以及用户反馈情况四方面分析当前微服务环境下档案文化传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第五章为“微服务环境下的档案文化传播优化建议”。针对微服务领域档案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树立科学的档案文化传播理念、创建高效的档案文化微传播平台、提供优质的档案文化产品以及培育档案文化用户群体等具体建议;第六章为“结语”。对全文做出总结,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刘思嘉[6](2021)在《我国档案治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着力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需将治理思维纳入到档案工作中,并科学合理的构建档案治理体系,档案治理体系构建既是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对档案治理的内涵、特征、目标进行探析,在明确档案治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着眼于理论与现实两个维度,对档案治理体系构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档案治理体系构建进行前期铺垫,明确档案治理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支撑。从整体视角出发设计档案治理体系的架构,从治理结构、治理功能、治理方法、治理运行四个方面展现档案治理体系的内容安排和运行模式。从实际性和长远性角度出发,提出档案治理体系实施地具体安排和保障机制。
范雨欣[7](2021)在《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建立至今已走过60余年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显示了重要的学科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管理思潮的出现,各学科发展成果的交互影响,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亦经受着一次次时代的洗礼,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的来临,使学科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在档案学理论深化、外界研究理论与方法的熏陶、档案工作政策的指引、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档案编研实践创新等多方面影响下其势必进行创新发展,体现出时代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的发展脉络,系统研究学科发展的整体状况,并结合目前档案文献编纂活动的发展态势对学科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式研究,提出在新时代环境下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发展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紧扣时代脉搏,本着顺势而变的学科发展诉求不断增强学科体系的整体性、独立性、开放性与实践指导性,提升学科自身的价值和扩大学科的影响力,始终保持学科健康有序地发展。
颜雅玲[8](2020)在《地市级档案馆信息服务优化研究 ——以温州市档案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这个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里,社会对开放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逐步增加,档案馆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及公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日益凸显,档案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随着政务公开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持续开展,进一步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馆作为国家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理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发挥自身优势,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档案馆信息服务方式,为公众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利用。然而一些地市级档案馆受管理体制、人才不足等因素制约,导致发展面临着一些瓶颈。本文采用新公共服务和整体性治理理论探析政务公开背景下地市级档案馆信息服务开展情况,并采用文献法、案例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以温州市档案馆为例,阐述了政务公开环境下以温州市档案馆为代表的地市级档案馆开展档案信息利用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的现状,并归纳出档案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档案资源开发滞后、开放力度不大、分布不均匀、馆藏不合理等;二是线上服务工作中缺少多媒体宣传、网站建设不完善等;三是政府信息公开查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信息收集范围小、报送不及时,政府信息公开和档案开放之间的冲突,政府主动公开信息少,档案馆公信力不够等问题;四是档案馆工作人员稳定性不强、专业水平低、对政府信息内容了解不多等。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对公众需求的认识、档案法律制度保障等方面。通过借鉴国内外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研究的经验,提出从创新档案馆服务理念、推进馆藏资源整合共享、优化档案馆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加强人才建设等方面的优化对策。本文在公共管理理论框架下研究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问题,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不但丰富了地市级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档案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提供参考。
陈艳[9](2020)在《我国省级档案数据治理体系框架构建研究 ——基于浙江省实践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治理”这一活跃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学术术语在“国家治理”实践深入推进的背景之下又化身为热词活跃在档案学研究领域,档案治理、数据治理、档案数据治理等概念成为档案学学科新的研究理论范畴和实践前沿工作新词。本文选取浙江省为研究案例,分析和总结浙江省档案数据治理工作的体系构架,并试图构建档案数据治理体系的一般模型,以期在理论上,完善我国档案数据治理理论研究;在实践上,为我国的档案数据治理工作的持续深入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全文共分为以下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为本文的理论基础篇,首先分析了档案数据治理兴起的背景,主要背景原因包括大数据时代、开放数据趋势和档案“单套制”转变等:其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与不足;再次是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明确了现今有关档案数据治理的理论研究进度,确定了本文的研究问题;最后梳理了治理理论与数据治理理论,并给出了本文相关概念的定义,包括档案数据、档案治理、档案数据管理、档案数据治理等。第二大部分为实践经验篇,从治理内容、治理主体、治理过程和治理成果四个层面分析了浙江省档案数据治理实践工作。浙江省档案数据治理体系形成了以浙江省档案局为中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主体结构,通过政策支持、技术支撑、活动保障等举措推进治理过程,采取的治理举措涉及到数据管理、安全治理和服务治理三个方面,最终形成了智慧档案、平安档案、最多跑一次、一网查档,百馆联动、异地查档,跨馆服务等治理成果。第三大部分为理论贡献篇,提出了由生态层、基础层、数据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以及组织结构、政策措施、质监管理、数字化、数据化、数据汇集、数据过滤、数据资产、共享平台、开放平台和媒体平台十一个维度所构成档案数据治理体系架构的一般模型。
杨清[10](2020)在《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型智库是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建立的新一代智库,它已成为影响政府决策参考的重要力量,是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资源支持,档案服务部门作为社会第一手信息与知识资源的聚集地,在长期收集、保管和利用档案资源等工作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服务经验,在决策服务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能为我国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时,新型智库的建设为档案知识服务提供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为了推动档案事业和新型智库建设的发展,国家近年来制定了《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等纲要和意见。然而,当前我国档案知识服务发展缓慢,不能适应新型智库建设发展要求。如何把握新型智库建设发展的契机,促进档案知识服务发展,是新时代档案服务部门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选取国内33所省级综合档案馆为调研对象,采用网络调研法和实地访谈法对省级综合档案馆的档案知识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面向新型智库建设中档案知识服务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具体内容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相关概念界定,阐述新型智库建设和档案知识服务的内涵、特征以及内容,厘清新型智库建设与档案知识服务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二是对33所省级综合档案馆的档案知识服务现状展开调研。在新型智库建设的背景下,结合档案知识服务方式、内容、技术、效果以及人才等方面的实际状况,深入探讨我国档案知识服务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三是针对面向新型智库建设中档案知识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协同档案部门与新型智库建设合作、深化档案知识服务的建言献策内容、健全新型智库决策知识服务平台、增强新型智库对档案资源利用效果和培养高端咨询档案知识服务人才等。
二、上海研究部门为深化档案信息服务献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研究部门为深化档案信息服务献策(论文提纲范文)
(1)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档案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1.5.1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5.2 论文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研究概念界定 |
2.1.1 综合档案馆 |
2.1.2 公共档案馆 |
2.1.3 公共服务 |
2.1.4 公共服务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3 档案双重价值论 |
第三章 天津市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调查 |
3.1 调查的目的及设计 |
3.1.1 调查的目的 |
3.1.2 调查设计 |
3.2 调查步骤与过程 |
3.2.1 调查对象 |
3.2.2 资料分析 |
3.2.3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2.4 问卷设计 |
3.2.5 问卷收集情况 |
3.2.6 调查问卷分析情况 |
第四章 天津市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分析 |
4.1 服务主体能力分析 |
4.1.1 公共服务意识分析 |
4.1.2 工作人员能力分析 |
4.1.3 档案宣传工作分析 |
4.2 档案信息资源分析 |
4.2.1 档案数字化和开放度分析 |
4.2.2 档案编研成果分析 |
4.3 服务机制分析 |
4.3.1 档案馆服务制度分析 |
4.3.2 档案馆评估和反馈机制分析 |
4.4 公共服务环境分析 |
4.4.1 档案馆物理环境分析 |
4.4.2 档案馆人文环境分析 |
4.5 服务方式分析 |
4.5.1 档案馆公共服务提供方分析 |
4.5.2 档案馆服务形式和手段分析 |
第五章 天津市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
5.1 树立公共服务意识,落实行动保障 |
5.1.1 强化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
5.1.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服务能力 |
5.1.3 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增强服务认知度 |
5.2 丰富馆藏,优化信息资源开发 |
5.2.1 推进数字化建设,提高档案开放度 |
5.2.2 扩大收集范围,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度 |
5.3 完善服务机制,实现管理良性循环 |
5.3.1 健全档案馆制度,提高查档效率 |
5.3.2 优化评估反馈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
5.4 注重档案馆形象,优化公共服务环境 |
5.4.1 健全档案馆基础设施,改观物理环境 |
5.4.2 合理划分功能区域,烘托人文环境 |
5.5 有效利用新技术,创新服务方式 |
5.5.1 强化社会合作,多样化产品供给 |
5.5.2 加强新媒体建设,促进服务均等化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访谈提纲——关于天津市档案馆公共服务情况的访谈问卷(馆内工作人员) |
附录2:访谈提纲——关于天津市档案馆公共服务情况的访谈问卷(利用者) |
附录3:调查问卷——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天津市档案馆为例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研究成果 |
(2)融媒体时代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
1.2.2 融媒体相关研究 |
1.2.3 融媒体时代信息资源开发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解读 |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源相关概述 |
2.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源内涵 |
2.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源特征 |
2.2 融媒体与融媒体时代 |
2.2.1 融媒体相关概念辨析 |
2.2.2 融媒体特征 |
2.2.3 融媒体时代优势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使用与满足”理论 |
2.3.2 诺兰模型 |
3 融媒体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源开发必要性与可行性 |
3.1 必要性分析 |
3.1.1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弘扬抗疫精神的必然要求 |
3.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内容亟需深层挖掘 |
3.2 可行性分析 |
3.2.1 满足信息资源精准利用需求 |
3.2.2 增进信息管理部门融入与服务 |
3.2.3 助力信息资源线上传播与利用 |
4 融媒体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源开发原则、模式及成果探析 |
4.1 开发原则分析 |
4.1.1 用户为主 |
4.1.2 资源共享 |
4.1.3 创新开发 |
4.1.4 注重安全 |
4.2 开发模式探析 |
4.2.1 独立开发模式 |
4.2.2 委托开发模式 |
4.2.3 协作开发模式 |
4.3 开发成果形式 |
4.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源专题库 |
4.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色信息资源文化产品 |
5 基于融媒体平台——“学习强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信息资源开发实证研究 |
5.1 “学习强国”简介 |
5.2 “学习强国”中的新冠肺炎疫情信息资源开发实例论证 |
5.2.1 多维开发原则 |
5.2.2 协作开发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信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四、课题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的发展历程及类型 |
第一节 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的发展历程 |
一、起步阶段(1998-2003) |
二、发展阶段(2004-2014) |
三、成熟阶段(2015-2020) |
第二节 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的类型 |
一、联邦档案馆网站 |
二、联邦主体档案馆网站 |
三、市政档案馆网站 |
四、其他类型档案网站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 |
一、网站页面设计 |
二、数据库资源 |
三、档案编研成果 |
四、在线档案展览 |
第二节 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信息服务的方式 |
一、档案信息检索服务 |
二、网上咨询服务 |
三、智能化服务 |
四、有偿服务 |
第三节 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信息服务效果及影响因素 |
一、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信息服务效果 |
二、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信息服务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信息服务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信息服务特色 |
一、信息服务内容特色 |
二、信息服务方式的特色 |
第二节 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信息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
一、制度规范层面的启示 |
二、资源建设层面的启示 |
三、技术应用层面的启示 |
四、服务层面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研究 ——以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众参与 |
2.1.2 档案业务 |
2.1.3 公众参与档案业务 |
2.2 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理论依据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档案多元论 |
2.2.3 档案社群范式 |
2.2.4 公民参与梯级理论 |
3 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现状调查 |
3.1 平台客观状况调查 |
3.1.1 调查设计与调查方式 |
3.1.2 网络调查数据分析 |
3.2 主体主观认知调查 |
3.2.1 调查设计与调查方式 |
3.2.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4 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问题分析 |
4.1 公众参与度问题 |
4.1.1 公众参与业务层次待深入 |
4.1.2 公众参与相关功能不完善 |
4.2 主体认知问题 |
4.2.1 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
4.2.2 公众参与能力待提升 |
4.3 参与机制问题 |
4.3.1 反馈机制不明确 |
4.3.2 激励机制未建立 |
4.3.3 质量控制待提高 |
5 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改进措施 |
5.1 政策制度层面 |
5.1.1 制定相关法律政策,明确公众参与度 |
5.1.2 完善日常管理制度,规范公众参与行为 |
5.2 平台资源层面 |
5.2.1 完善平台功能建设,增强联动性 |
5.2.2 强化资源内容建设,加强吸引力 |
5.2.3 创新公众参与方式,拓宽选择面 |
5.3 主体层面 |
5.3.1 转变工作理念,彰显公众参与理念 |
5.3.2 重视宣传教育,培育公众参与主体 |
5.4 参与机制层面 |
5.4.1 建立公众参与反馈机制 |
5.4.2 实施公众参与激励机制 |
5.4.3 强化公众参与质量控制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基于档案移动服务平台的公众参与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5)微服务环境下的档案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微服务与档案文化传播概述 |
2.1 微服务环境下档案文化传播的内涵释义 |
2.1.1 微服务含义 |
2.1.2 档案文化含义 |
2.1.3 档案文化传播含义 |
2.2 微服务环境下档案文化传播类型及特点 |
2.2.1 当前微服务领域档案文化传播的主要类型 |
2.2.2 微服务环境下档案文化传播的特点 |
2.3 微服务环境下档案文化传播的意义 |
2.3.1 更好地满足社会的档案文化需求 |
2.3.2 有效地提高档案文化传播的效率 |
2.3.3 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
第3章 微服务领域档案文化传播的现状调查分析 |
3.1 微服务领域档案文化传播现状调查概述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研内容 |
3.1.3 调研时间及方法 |
3.2 基于微博平台的档案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
3.2.1 综合档案馆微博的运行情况分析 |
3.2.2 微博的传播内容分析 |
3.2.3 微博的传播方式分析 |
3.2.4 微博的传播效果分析 |
3.3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档案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
3.3.1 综合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行情况分析 |
3.3.2 微信的传播内容分析 |
3.3.3 微信的传播方式分析 |
3.3.4 微信的传播效果分析 |
3.4 基于抖音平台的档案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
3.4.1 综合档案馆抖音的运行情况分析 |
3.4.2 抖音的传播内容分析 |
3.4.3 抖音的传播效果分析 |
3.5 微服务领域档案文化传播现状总结 |
第4章 当前微服务领域档案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当前微服务领域档案文化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微平台利用效果不佳 |
4.1.2 内容推送规划不够完善 |
4.1.3 微平台粉丝数量少 |
4.1.4 转、赞、评数量少 |
4.1.5 档案文化精品偏少 |
4.2 当前微服务领域档案文化传播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档案文化传播意识有待提升 |
4.2.2 用户的档案认知存在偏差 |
4.2.3 微平台的建设投入不够 |
4.2.4 内容的趣味性及原创性不足 |
第5章 微服务环境下的档案文化传播优化建议 |
5.1 树立科学的档案文化传播理念 |
5.2 创建高效能的档案文化微传播平台 |
5.3 提供高品质的档案文化产品 |
5.4 培育高黏度的档案文化用户群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9年度综合档案馆微信热文(TOP50) |
致谢 |
(6)我国档案治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知识概述 |
第一节 档案治理基本知识 |
一、档案治理提出的背景 |
二、档案治理概念及特征 |
三、档案治理价值取向 |
第二节 档案治理体系构建目标 |
一、由档案管理过渡到档案治理 |
二、提升档案治理能力 |
三、达成档案“善治”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档案治理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支撑 |
第一节 我国档案治理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一、政治引领为档案治理体系确立发展规划 |
二、“一核多元”理念为档案治理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
三、协商民主共治为档案治理体系提供协同机制 |
第二节 我国档案治理体系构建的现实支撑 |
一、国家治理实践推动档案治理体系构建 |
二、法治保障支撑档案治理体系构建 |
三、公众意识觉醒促使档案治理体系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档案治理体系框架设计 |
第一节 档案治理体系框架遵循的原则 |
一、坚持新时期档案工作思想 |
二、遵循档案工作法规制度 |
第二节 档案治理体系框架内容 |
一、档案治理体系框架总体结构 |
二、档案治理主体结构模块 |
三、档案治理功能模块 |
四、档案治理方法模块 |
五、档案治理运行模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档案治理体系的实施与保障 |
第一节 我国档案治理体系的贯彻实施 |
一、宣传档案治理体系强化档案治理意识带动多主体协同参与治理 |
二、遵循档案治理体系结构制度采用多手段融合治理 |
三、智治支撑使档案治理体系更具科学性与发展活力 |
第二节 我国档案治理体系保障机制 |
一、建立档案治理体系监督反馈机制 |
二、完善档案治理体系法律制度保障 |
三、优化档案治理体系安全技术保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档案文献编纂学称谓及学科体系架构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档案文献编纂学称谓的演变 |
一、文献公布学 |
二、文献编纂学 |
三、档案史料编纂学 |
四、档案文献编纂学 |
五、档案编纂学 |
六、档案编研学 |
第二节 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体系架构的演变 |
一、借鉴移植期的学科体系架构 |
二、完善成熟期的学科体系架构 |
三、创新发展期的学科体系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理论内容和功能的拓展 |
第一节 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理论内容的拓展 |
一、档案文献编纂基本原理研究的拓展 |
二、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史研究的拓展 |
三、编纂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研究的拓展 |
第二节 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功能的拓展 |
一、助推社会记忆的建构 |
二、助推我国文化市场建设与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学科的再生长及与新相关学科的融合 |
一、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自身的再生长 |
二、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与新相关学科的广泛深度融合 |
第二节 应用理论研究与编纂实践的密切结合 |
一、新型编纂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二、编纂成果传播渠道的研究与实践 |
三、编纂成果形式与编纂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地市级档案馆信息服务优化研究 ——以温州市档案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档案馆及其性质 |
2.1.2 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 |
2.2 理论基础及启示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第三章 地市级档案馆开展信息利用服务的现状 |
3.1 地市级档案馆的基本概况 |
3.1.1 地市级档案馆馆藏情况和人员构成 |
3.1.2 档案开放利用和政府信息公开查询 |
3.2 案例分析——温州市档案馆 |
3.2.1 概况 |
3.2.2 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情况 |
3.2.3 档案馆信息服务开展情况 |
3.3 温州市档案馆信息服务情况问卷调查 |
3.3.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3.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地市级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存在的问题 |
4.1.1 馆藏档案资源匮乏 |
4.1.2 线上服务技术薄弱 |
4.1.3 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尚存不足 |
4.1.4 档案馆在政府信息服务方面的公信力不够 |
4.1.5 缺少专业人员与高端人才 |
4.2 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管理体制的制约 |
4.2.2 对政务公开背景下公众新需求认识不足 |
4.2.3 档案法规制度在保障档案信息服务方面存在的障碍 |
4.2.4 缺乏有效的档案馆信息服务监督和反馈机制 |
第五章 地市级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优化的对策 |
5.1 创新档案馆公共服务理念 |
5.1.1 坚持以公共利益为宗旨 |
5.1.2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理念 |
5.2 推进档案资源整合共享 |
5.2.1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整合公众所需资源 |
5.2.2 推行政府信息“文档一体化” |
5.2.3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与现行文件资源的整合 |
5.2.4 提高数字档案资源整合共享 |
5.3 优化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和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
5.3.1 创新档案信息服务方式 |
5.3.2 重视网络平台的宣传工作 |
5.3.3 完善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平台 |
5.3.4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
5.4 建立有效的档案馆信息服务监督和反馈机制 |
5.4.1 建立有效的档案工作监督机制 |
5.4.2 推进档案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 |
5.5 加强档案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 |
5.5.1 创新人才引入方式 |
5.5.2 加强现有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
5.5.3 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政府信息服务水平 |
5.5.4 加强档案人才资源整合力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档案馆信息利用服务问卷调查 |
(9)我国省级档案数据治理体系框架构建研究 ——基于浙江省实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数据时代 |
1.1.2 开放数据趋势 |
1.1.3 “单套制”转变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价值 |
1.2.2 理论价值 |
1.3 研究内容 |
1.3.1 理论基础研究 |
1.3.2 浙江案例分析 |
1.3.3 理论创新探究 |
1.3.4 研究总结展望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网络调研法 |
1.4.3 案例研究法 |
1.4.4 实地调研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理论依据 |
2.1 研究综述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1.3 研究述评 |
2.2 理论依据 |
2.2.1 治理理论概念梳理 |
2.2.2 数据治理理论概念梳理 |
2.3 概念定义 |
2.3.1 档案数据与档案治理 |
2.3.2 档案数据管理与档案数据治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浙江省档案数据治理体系要素分析 |
3.1 治理内容 |
3.1.1 数据管理 |
3.1.2 安全治理 |
3.1.3 服务治理 |
3.2 治理主体 |
3.2.1 中心治理主体 |
3.2.2 多元治理主体 |
3.3 治理过程 |
3.3.1 政策支持举措 |
3.3.2 技术支撑举措 |
3.3.3 活动保障举措 |
3.4 治理成果 |
3.4.1 智慧档案 |
3.4.2 平安档案 |
3.4.3 最多跑一次 |
3.4.4 一网查档,百馆联动 |
3.4.5 异地查档,跨馆服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档案数据治理体系架构构建策略 |
4.1 生态层: 维护档案数据治理安全环境 |
4.1.1 档案数据治理组织结构 |
4.1.2 档案数据治理政策措施 |
4.1.3 档案数据治理质监管理 |
4.2 基础层: 搭建档案数据治理基础设施 |
4.2.1 档案数字化 |
4.2.2 档案数据化 |
4.3 数据层: 控制档案数据治理数据流向 |
4.3.1 档案数据汇集 |
4.3.2 档案数据过滤 |
4.3.3 档案数据资产 |
4.4 应用层: 打造档案数据治理服务平台 |
4.4.1 档案数据共享平台 |
4.4.2 档案数据开放平台 |
4.4.3 档案数据媒体平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基本认知 |
2.1 新型智库建设的相关概述 |
2.1.1 新型智库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
2.1.2 新型智库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
2.2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相关概述 |
2.2.1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基本内涵 |
2.2.2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主要特征 |
2.3 新型智库建设与档案知识服务相互促进关系 |
2.3.1 档案知识服务为新型智库提供信息和知识资源 |
2.3.2 新型智库建设为档案知识服务提供发展的平台 |
第3章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现状调研 |
3.1 调研设计 |
3.1.1 调研对象及范围说明 |
3.1.2 调研方法及主要内容 |
3.2 网络调研结果分析 |
3.2.1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
3.2.2 档案知识服务方式 |
3.2.3 档案知识服务内容 |
3.2.4 档案知识服务平台 |
3.2.5 决策信息资源开放利用 |
3.2.6 档案知识服务队伍建设 |
3.3 实地访谈结果分析 |
3.3.1 档案知识服务现状 |
3.3.2 档案知识服务形式 |
3.3.3 档案数据库平台建设 |
3.3.4 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第4章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成效及问题 |
4.1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成效 |
4.1.1 档案部门增强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作用 |
4.1.2 档案知识服务的内容贴近政府决策工作 |
4.1.3 服务平台便于决策咨询活动的信息获取 |
4.2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存在的问题 |
4.2.1 档案服务部门缺乏合作机制 |
4.2.2 档案知识服务方式相对单一 |
4.2.3 档案知识服务内容层次较少 |
4.2.4 档案知识服务平台建设薄弱 |
4.2.5 档案资源开放利用程度不高 |
4.2.6 档案服务部门人才配置较低 |
第5章 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提升对策 |
5.1 协同档案部门与新型智库建设合作 |
5.2 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档案服务方式 |
5.3 深化档案知识服务的建言献策内容 |
5.4 健全新型智库决策知识服务平台 |
5.5 增强新型智库对档案资源利用效果 |
5.6 培养高端咨询档案知识服务人才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的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湖南省档案馆访谈提纲 |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上海研究部门为深化档案信息服务献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档案馆为例[D]. 崔卓敏.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2]融媒体时代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源开发研究[D]. 李思雨.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1(01)
- [3]俄罗斯联邦档案网站信息服务研究[D]. 李飘飘.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公众参与档案业务的研究 ——以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为例[D]. 管茜. 武汉大学, 2021(12)
- [5]微服务环境下的档案文化传播研究[D]. 顾铃.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我国档案治理体系构建研究[D]. 刘思嘉.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7]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发展研究[D]. 范雨欣.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8]地市级档案馆信息服务优化研究 ——以温州市档案馆为例[D]. 颜雅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9]我国省级档案数据治理体系框架构建研究 ——基于浙江省实践的研究[D]. 陈艳. 山东大学, 2020(11)
- [10]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档案知识服务研究[D]. 杨清. 湘潭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