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中墙的功能与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中墙的功能与文化特征

一、中国古建中墙的功用及文化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科[1](2020)在《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兼论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念的理论建构》文中指出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文化表象的外在载体,它应是思想意识、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生产的集中体现。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体系下,由于哲学思想、艺术审美差异以及社会文明发展历程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不同的理念认知和实践规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须在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差异及深层原因的基础上,立足中国文化遗产特性和中国传统的审美崇尚、价值取向等思想,从理论依据、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四个层面,探索论证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念的理论构建,并据此提出保护与传承为主,发展与创新为要的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念。

张力[2](2019)在《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文中认为历史上钟山一直是南京地区最重要的地理标志,其所在东郊之于南京的意义不仅限于人文、自然景观,而早已成为文化礼制、风水堪舆、地理政治的焦点,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被赋予神圣与权利的象征。在南京长达两千多年的城建史中,东郊纪念性场所积淀下了深厚的历史文脉和人文资源。论文通过对古代文献和近代史料的研究,梳理出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进历程;并通过分析堪舆古籍中有关钟山风水的记述,结合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证析,得出其成为以陵墓为主的纪念性空间的历史渊源。同时,论文通过深入分析最新公开的《中山陵档案》,试图呈现东郊最主要纪念建筑群——中山陵从设计筹备到施工建造再到运营维护的整个历史过程。通过对原始图纸、往来信函、会议纪要、政令规范等大量档案文献的交叉引证,推导出吕彦直在设计中山陵时的构思和形式来源;并通过对原始施工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分析,直观呈现出中山陵主体建筑的材料结构逻辑和内部构造做法,揭示了作为传统复兴式建筑代表的中山陵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建筑学意义。最后,通过对道路、规划、绿化、市政等陵园建设各阶段制度性文献的分析,论文从宏观层面上展现了东郊纪念性场所空间形态从近代到现代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试图通过中山陵园营建过程的分析,呈现出近代营造制度诞生并趋于成熟的过程。通过对珍贵历史档案的归纳整理,论文为之后研究中山陵以及近代建筑的学者提供了便利。并尝试通过对中山陵的客观分析,予以当代建筑营造一种历史性启示,为传统建筑形式于当代的复兴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卢漫[3](2018)在《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样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扬州自然环境优美宜人,襟江临淮,南通吴越,北达齐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水运优势,使古代扬州商业昌盛、文化璀璨、人杰地灵,以“淮左名都”、“东南重镇”的文化形象闻名中外,扬州这种独特的气质也影射到其第宅的建筑文化中。自1368年至1911年近600年的明清时期是中华文明封建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时期。大运河的重新疏浚修整,新的盐业政策“开中折色法”推行等,促使扬州盐商群体形成,扬州成为两淮盐业的集散地经济再一次繁盛起来。经历了明末几乎是毁灭性的“扬州十日”后,清初的扬州城在“城摧垣颓,瓦砾衰草”中迅速恢复并繁荣起来。随后的扬州第宅建筑形制有一段相对持续时间较长的发展过程而日趋成熟,地域与文化特色也日益鲜明。梳理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的第宅建筑,对其装饰装修的特色及其演变进行深入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填充我国建筑及其室内设计的地域性文化研究体系,也为今后居住建筑中的装饰装修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为例,在基于大量史实资料的基础上,对扬州地区现存的第宅建筑遗存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深入分析其不同阶段的装修样式。理清其演变路径划分为明晚期至清初、清中期、清晚期三个时间段,力求探索相关特征产生与发展的背景、特点及成因。本文的论题从研究对象来看,尚不属主流的地域研究范围,实体对象也集中于容易损毁、遗失而被忽略的建筑装修部分。因此,本文期望能拓展过去对扬州地区建筑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宏观层面或是陈设品艺术等微观层面范畴的现状。从中观层面的建筑装修文化角度收集、整理扬州地区明清第宅建筑装修样式,较系统、全面地构建了扬州地区明清时期第宅建筑装修样式的基因库。从文化基因的角度考量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样式的演变规律,揭示作为移民聚集地的扬州地区并非被动地接受各种外来文化,而是经由生活在该地的人主动选择与创造性地转化、吸收新的有益于本土文化发展的因子。论文的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缘起及意义,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设置了一个整体性的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论文主体分为九章。第一章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时代背景、区域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氛围等方面,对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的形成与发展背景做了概括性的总结。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对不同的建筑装修构件进行了归类,并在大量调研、测绘的基础上,梳理了由明至清的不同阶段各类构件演变的样式特征,解析其演变路径。第七至第九章则从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社会风气等方面分析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转变的动因,并通过比较研究与之相关的吴派、徽派、京派建筑文化,总结在样式的演变过程中不仅呈现出“南北杂蹂、徽苏并举”的建筑风格,而且建筑装修具备明晚期到清初“健朗适用,意赅尚雅”、清中期“工巧繁丽,崇新求变”、清晚期“繁简并驱,中西交融”的演变特点;并且阐释作为南北物资、文化交流地的扬州,其第宅建筑所表达出的文化特质是具有包容性的;作为中西文化碰撞地的扬州,其第宅建筑所表达出的文化特质是具有时尚性的。最后的总结与展望归纳主要创新点及学术贡献,并为后续研究拓展了方向。

李思洋[4](2018)在《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明寺位于唐长安城延康坊西南隅,建于高宗显庆元年(656),历时近两年建成;是唐代皇家敕建、国家供养的“国之大寺”。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于1985~1993年的三次考古发掘中揭露,是研究唐代建筑、尤其初唐建筑十分难得的重要资料。本文在梳理和考察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尤其佛寺建筑发展概况、时代面貌及相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初唐为主要时代背景,对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进行建筑考古学研究和复原探讨。并拟于此过程中深化对于初唐建筑的认识,明晰其面貌,厘清其于唐代建筑发展、演变以至时代范围更广的建筑史发展历程中的阶段、地位等。同时,在前辈学者以佛光寺为代表的成熟木构建筑体系和形制完成唐代建筑复原探讨的基础上,试以本文复原成果,为唐代建筑、尤其初唐建筑的复原研究及初唐之建筑形象、面貌提供另一种符合具体时代背景与建筑发展特征的、具有合理性的可能形式。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对研究缘起、目的、意义等进行说明,对初唐时期建筑研究的必要性和西明寺遗址研究的相对空白加以阐述。在简要说明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对隋唐及以前佛寺建筑、隋唐木构建筑研究的相关材料进行梳理和介绍,并对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概述和评析。第二章,对所有可见的西明寺相关资料进行爬梳,试图在梳理、分析及勘误的基础上为复原研究提供可能范围内最可凭借的基础支持。本章厘清了西明寺建设的时代,寺域范围、尺度,以及寺院的历史沿革、寺僧活动等;掌握了西明寺院落遗址的概貌;了解了前人成果对本研究的支持和局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复原探讨将以发掘资料为最重要基础,以初唐建筑的时代特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章,主要对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和复原探讨工作中所凭借的初唐建筑时代特点进行探究,从院落布局、建筑类型与形式、木构方式、尺度规律、铺作层发展情况、柱额层与梁架层特征等有代表性的方面,对唐代建筑发展史中的初唐建筑进行定位;以此为基础,从院落组群、单体建筑、尺度规律三个方面对所得复原依据进行整合和说明。第四章,从整体方面对西明寺院落遗址进行复原探讨,以遗迹现象本身所直接、间接反映的地面建筑信息为基础,依据前文所得研究基础与复原依据,具体对遗址所反映的营造尺、模数制,及各殿宇、回廊的平面布置情况进行探究。研究得到基本契合遗址尺度现象、且较符合建筑时代发展特点的营造尺;对初唐时期建筑模数制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并结合发掘报告、遗址照片等,在对相关遗迹现象进行重新解释的基础上,完成三座殿宇、四向回廊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完整院落的基本平面复原。第五章,在整体复原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所见遗迹信息的深入挖掘,基本完成殿宇、回廊及院落整体的具体复原探讨,涉及大木作中的大部分内容,包括柱网配置的平面结构形式、建筑形式,及柱额、铺作、屋盖梁架等的具体结构、形制、尺度等;并绘制完成复原图。第六章,对本文的研究和复原工作进行总结,对相关探索、创新等进行说明;并对研究不足及未来的方向、展望等加以简要阐述。

赵燚博[5](2018)在《论景观中围墙与人的行为心理的关系》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迅猛提升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的居住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以后,开始追求更为开放的宜居公共空间环境。但是由于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激增,景观建设的发展问题也变得突出,我国的很多景观环境设计并没有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这意味着,如何改善人居环境,如何建设服务型的集约型社会对我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在空间环境的改造中,我们必须要把“设计为人人”,“共享设计”等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到城市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本文通过探究围墙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背景,在景观设计学、行为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建筑现象学等基础理论之上,对围墙的缘起、功能、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大众的基本行为心理需求,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知觉与体验等角度去分析城市中各项要素对我们建设开放式公共空间的影响。运用实地调研、文献参考等方法对特有环境空间进行行为观察。在数据及资料的整理基础之上,通过场地的活动类型、适用人群、交通流线、使用强度等指标分析得出了环境空间以人为本、空间适度、共享设计、信息导向等空间设计要素。基于对不同用户关于“围墙”存在的心理分析和行动观察,结合当下国情以及时代的发展变化,构建出社会共享型服务化社区体制,整合设计框架,提出了“共享空间,区域专享”的针对性街区设计策略,为当下以建设服务型社会的研究创新提供景观设计学维度的思考和参考。

于德华[6](2018)在《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式家具源起两宋,形成于明代中晚期的吴中一带,于明晚期和清早期发展到高峰,并不断发展和沿革。明式家具是中国家具发展到顶峰的作品,在世界家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和鉴赏角度,多维度地研究明式家具的艺术风格,以期揭示明式家具艺术的本源与文化基因,探讨传承与创新思路及在家具设计中的启发。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研究了明式家具艺术风格形成前生活方式的变迁,以揭示明式家具艺术风格产生的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研究聚焦于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这一关键时期,提出促使这一过程转变的主要因素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和古印度佛教文明的影响,并提出中国陈设中心三次转变的学术观点:以席为室内陈设中心;以床、榻为室内陈设中心;以桌或桌椅为室内陈设中心。明式家具艺术是在以桌或桌椅为室内陈设中心的背景下形成的。并揭示了明式家具艺术中坐具的发展本源,从源头上揭示了交杌的由来,椅子的形成,以及床、榻的异同。2.从文物考古、艺术史的角度,基于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的形成前期、形成发展时期和沿革时期三个阶段,分析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与成因。指出在宋代家具结构、造型、功能基本发展完备之后,明代前期家具已具备了明式家具艺术风格形成的条件,只是家具依然包裹在富丽繁复的漆饰下。以银代役制度、文人思潮抬头、平木工具刨子等因素促进了明式家具风格的产生。3.从艺术和设计角度,基于明式家具的实体层面的器和精神层面的道两个层次研究分析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的本真内涵:(1)造型上,提炼出明式家具两种基本的造型(梁柱式家具和束腰式家具)及变化,总结了明式家具的造型特点和线脚艺术;(2)结构上,提出明式家具竖向支撑,横向承托,牙牚加固的受力结构;(3)用材上,提出明式家具讲究就地取材,根据木性合理搭配,物尽其用,充分展现木材的自然纹理,表现了中国古代工匠朴素的“材美工巧”的自然观;(4)功能上,明式家具承载的首要功能是政治与社会功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礼器”,其次才会考虑健康和舒适,而舒适是次于健康才会考虑的功能因素。明式家具在满足等级和礼仪的需求之后,更重视“健康的舒适”。4.从设计角度,通过对当今世界设计趋势的分析,首次提出了“设计大同”的设计概念,以描述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全球设计风格趋于多元共识的状态。提出明式家具艺术传承创新的思路:一是传统家具风格的传承与发扬,二是面向现代生活的创新与革新。通过沙发、长桌系列、F凳、沙发榻等家具设计实践,尝试将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的相关元素与文化基因呈现出来。结合国内的部分成功设计作品,从造型、结构和材料三个家具基本要素角度探索分析中国家具传承创新的实践,提取有益经验,对中国家具发展之路提供启发。

牛娜[7](2017)在《石材在民宿设计中应用原则研究 ——河北省郭家庄民宿酒店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如路易·康所说的:"材料比空间更容易揭示意义的存在,更易于解码和图示,材料所具有的丰富肌理、色彩使其更容易为人的感官所感知和把握,在建筑的体验中比空间有着更为直接的意义。"不管是时尚的现代建筑还是风情各异的民宿设计,材料都不甘示弱的担负着重要角色。不管是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帕提农神庙,还是赖特的流水别墅和密斯的巴塞罗那展览馆,每座石材建筑上都透露着历史的魅力和自然的气质,让人无尽向往。而作为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民宿,正悄无声息的闯入人们的生活,为疲劳紧张的都市中人开启一扇放松身心的窗。同样具备自然亲切特质的石材与之将产生什么火花,着实让人期待。所以本人试图把传统建筑材料中的石材引入到民宿设计中来。基于满足游客旅游动机等观点,对三个各具特色的民宿案例展开研究与分析,最终得出石材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并在具体设计中实施,达到验证研究结论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石材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其中石材界定为天然石材,而民宿位置分类上指乡村民宿。本文内容概要: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已有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论文框架等;第二章对石材相关概念:传统建筑材料、石材、石材建筑等展开论述;第三章论述了民宿,并通过北京山里寒舍、浙江莫干山裸心谷和台湾普罗旺斯玫瑰庄园三个案例,基于旅游动机、乡村旅游动机、民宿选取原则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提出石材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原则:自然性、地域性、空间性、文化性和精神性;第四章阐述石材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并给出具体实现方法;第五章通过郭家庄民宿酒店的具体设计,对设计应用原则进行验证;第六章给出总结性的结论,回应研究成果。

万丰登[8](2017)在《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历史建筑再生研究》文中指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历史建筑范畴的不断扩大,城市中的历史建筑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严峻问题,适应于当代的需求成为历史建筑长久存续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开发已开始由“规模扩张”逐步转向“品质提升”,作为文化载体之一的历史建筑的再生,不仅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更为我们将传统文化引向诗意的创造提供了契机。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历史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实践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论述,总结出当前我国历史建筑的再生需要强化文化、功能、环境方面的适应性。互利共生是人类社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其强调个体之间通过建立起联系来消除矛盾从而实现系统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物质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上述三方面的适应性必然需要以“共生”为新的坐标进行指引。其次,文章对“共生理念”进行溯源,对中国传统共生观及其影响下的营建特征和当代西方共生哲学及其影响下的设计思维进行研究和归纳总结,验证引入共生理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建立起由哲学思想到理论方法的联系,为后续策略框架的搭建做好理论铺垫;再次,文章从历史建筑的多维价值出发,对影响其再生的共生关联因素进行剖析,结合共生理念提出整体开放、动态包容的共生设计观,指出历史建筑的再生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保护的有节制的再创造”。在此基础上,运用共生原理厘清历史建筑与其他关联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构建起系统、完整的“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策略体系”;最后,文章结合大量实例的比较研究,对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策略进行详细的论述,并阐释其操作要点,再通过笔者亲自参与的两个重点文化项目:广州五仙观建筑群和里斯本贝尔蒙特宫的再生进行实践验证,从而建构起完整的城市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策略及实践应用体系。总体而言,本文以共生理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从思想-理论-策略-实践应用逐层推导,主张将历史建筑的再生回归设计的本源,通过节制的创造让历史走向未来,为城市历史建筑再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并构建其一套具体可行的策略体系。

席田鹿[9](2016)在《传统山水画中的古代建筑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历史,由于中国文化和建筑材料的特殊性,中国古代建筑及与之相适应的建筑环境不断发生更迭、变化和改造,导致我们对古代建筑的认识和研究缺少实物和与之相应的环境的实证存在。而大量的中国古代传统山水画所具有的相当的写实性,完整的绘出了建筑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这成为我们研究古代建筑重要的文本资料,具有图像研究意义。论文目的是通过一种图像视觉方式,重返历史现场,基于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图像,研究古代建筑的形态及其和传统山水画相似的创作生成方式。用传统山水画的艺术视角,以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图像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山水画中建筑形态构成规律、方法及深层的文化意义。全文研究基本分为三个核心层面:第一层面的目标是在传统山水画与建筑共同的文化美学思想背景下,探究传统山水画与建筑共同的精神诉求,研究其平行交替生成与演进的关系。中国古代建筑如同中国传统山水画是成熟的审美哲学的产物。在其共同的文化属性下,解读古代建筑的审美与周围环境及自然的关系。第二个层面是通过主体创作认知结构,通过画理、画论分析中国山水画与古代建筑在共同的文化内核下相似的创作方法。从图像视觉理论维度解析传统山水画与古代建筑共同的创作理念,进而研究古代建筑的创作方法。第三层面的研究是将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形象作为研究文本,进行文献式的梳理,从图像视觉角度研究建筑的形态,探索古代建筑模件化构成,及当时的生活场景和生命模式,溯源中国人居环境文化,从建筑设计和营造人居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拓展性研究。基于古代艺术认知理念研究建筑、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其对应的设计逻辑顺序,研究在山水画文本下的和模件下的建筑形式和存在的状态。以艺术学视角,对具有建筑形象的山水画进行收集和梳理,采用建筑艺术学、建筑历史学、建筑文化学等多学科融合的方法,运用图像学、模件理论、参数化等研究理论和工具,对古代建筑与传统山水画展开跨学科交叉式研究,通过对历代典型的具有建筑形象的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进行建筑类型和环境的分析,提出以图像视觉艺术认知途径,研究传统山水画美学概念下的中国古代建筑,以山水画为认知媒介引发思维范式的转换,寻找新的创新性研究方式,进而提出对古代建筑研究的新思路,为未来的古代建筑形态研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理论基础。

郭宁,柳肃[10](2014)在《一种正在消逝的古代木结构——斜梁结构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传统建筑中有种斜梁承檩的结构形式,是有别于我国传统穿斗式、抬梁式之外的一种特殊木结构形式。很可能这种结构形式曾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而慢慢消逝。现存的古代大型官式建筑中尚有少量遗存,在使用传统工艺的民居建筑中还大量存在。前人对抬梁式结构、穿斗式结构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但是对于这种斜梁承檩的斜梁结构,并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文章通过对现存古建筑和民居中遗存的斜梁结构入手研究,分析和总结了斜梁结构的基本特点,提出了关于斜梁结构的一些思考问题。探讨斜梁结构的起源和文化意义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二、中国古建中墙的功用及文化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建中墙的功用及文化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兼论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念的理论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差异及原因分析
    (一)价值差异及原因分析
    (二)认知差异及原因分析
二、建立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念的理论建构
    (一)理论依据
        1. 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2. 主客体有机关系辩证
        3. 中国文化遗产的固有特性
        4. 中国传统的审美崇尚与价值取向
        5. 发展的时代内涵
    (二)理论基础
        1.价值论
        2.系统论
        3.控制论
    (三)研究内容
        1.宏观层面
        2.中观层面
        3.微观层面
    (四)研究方法
        1.对比分析法
        2.田野工作法
        3.个案研究法
结语

(2)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文献综述
    1.4 研究创新性
        1.4.1 内容创新
        1.4.2 方法创新
        1.4.3 观点创新
    1.5 论文章节安排与架构
        1.5.1 章节安排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变及其自然风水观于地形学上的证析
    2.1 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变
    2.2 择址钟山所体现出的自然风水观浅议
        2.2.1 择钟山之钟灵毓秀
        2.2.2 寻钟山之风水龙脉
        2.2.3 顺地势以臻自然天成
    2.3 东郊纪念性场所地理气候模拟分析
        2.3.1 钟山地貌水系形态模拟
        2.3.2 钟山地区气候概况分析
    2.4 其自然风水观于现代地形学研究方法上的证析
        2.4.1 风水理论中有关“气”的朴素科学观
        2.4.2 关于“风”的模拟分析
        2.4.3 关于“水”的因素分析
        2.4.4 日照和植被关系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山陵作为权力的象征性及其唤醒民族的精神性
    3.1 中山陵:权力铸造的现代中国之九鼎
        3.1.1 权力一统的符号化建构
        3.1.2 继承遗志的政治性工程
    3.2 革故鼎新:孙中山现代中国理想之容器
        3.2.1 革去故——择址钟山的历史深意
        3.2.2 鼎取新——孙中山革命理念之现代容器
    3.3 超越物质性的民族复兴式纪念碑
        3.3.1 民族解放的精神图腾
        3.3.2 民权争取的社会基石
        3.3.3 唤醒民心的精神殿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继承与批判:中山陵形式问题探析
    4.1 不同时期中山陵形式问题探讨的差异性
        4.1.1 方案竞赛阶段对中山陵形式的判断
        4.1.2 工程完工后时人对中山陵样式的评价
        4.1.3 当代学者对中山陵形式的分析
        4.1.4 档案史料公开为中山陵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4.2 业主的需求和参赛者的构思
        4.2.1 国民党内部的最初构思
        4.2.2 业主对陵墓形式的具体要求
        4.2.3 建筑师关于陵墓的方案构思
    4.3 关于中山陵形式的两个关键问题释疑
        4.3.1 “警钟”是刻意而为或是对清陵形态模仿之偶合
        4.3.2 祭堂是中西合璧的混搭或是东方色彩的折衷主义式拼贴
    4.4 对帝陵形制的批判性继承表达出的国族认同和体制先进
        4.4.1 空间序列的适应性继承与纪念场所的开放式建构
        4.4.2 民族图腾的选择性保留与装饰构件的去神权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体西用:中山陵建造技术研究
    5.1 近代建筑传统复兴思潮的发生和发展
    5.2 中山陵建造材料研究
        5.2.1 祭堂建造材料汇总
        5.2.2 结构性材料研究
        5.2.3 非结构性材料研究
        5.2.4 小结
    5.3 中山陵结构体系研究
        5.3.1 钢夯结构与土木结构于力学模型上的异同
        5.3.2 基础结构研究
        5.3.3 梁柱及屋架结构研究
        5.3.4 小结
    5.4 中山陵细部构造研究
        5.4.1 屋面及吊顶构造研究
        5.4.2 檐部及墙身构造研究
        5.4.3 广场道路及给排水护坡构造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山陵园营造制度研究
    6.1 近代建筑师的权责与义务
        6.1.1 合同约定之权责
        6.1.2 造价概算的编制
        6.1.3 工程监督和控制
    6.2 招投标制度及工程规范研究
        6.2.1 招投标的制度化研究
        6.2.2 工程规范的制度化研究
    6.3 纪念陵园园区规划及管理制度研究
        6.3.1 陵园园区规划研究
        6.3.2 森林培育和园艺规划研究
        6.3.3 陵园保护修缮和归档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的创新性
        7.1.1 研究内容的创新
        7.1.2 研究方法的创新
        7.1.3 研究结论的创新
    7.2 研究的启示性
附录
    一、参考文献
        1.书籍专着
        2.学位论文
        3.期刊论文
        4.会议论文集
        5.资料汇编、报刊及其他
    二、中山陵档案目录
        1.葬事筹备分册
        2.陵园管理(上)分册
        3.陵园管理(下)分册
        4.陵墓及纪念工程分册
        5.陵墓建筑图纸分册

(3)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样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缘起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缘起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综述
        0.2.1 有关建筑装饰装修的研究
        0.2.2 有关扬州地区宅园的图录与研究
        0.2.3 有关明清时期社会的研究
        0.2.4 他相关研究文献
        0.2.5 相关研究的不足
    0.3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意义
    0.4 研究的范围、对象与内容
        0.4.1 研究范围
        0.4.2 研究对象
        0.4.3 研究内容
    0.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0.5.1 研究方法
        0.5.2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孕育和发展——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演变的背景
    1.1 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的时代背景
        1.1.1 自然环境背景
        1.1.2 历史发展背景
        1.1.3 社会时代背景
        1.1.4 区域经济背景
        1.1.5 区域文化背景
    1.2 明清扬州的区位环境
        1.2.1 地形板块的影响
        1.2.2 运河与扬州的发展
    1.3 社会流动与居住
        1.3.1 芜城与移民城市
        1.3.2 社会流动与居住迁移
        1.3.3 居住的文化阐释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门与窗——明清扬州第宅建筑沟通、分隔室内外的木作装修语言演变
    2.1 明清扬州地区门的类型及样式演变
        2.1.1 未敢逾制的大门
        2.1.2 变化丰富的槅扇门
        2.1.3 太师壁与屏门的演变
        2.1.4 房门的多样化演变
        2.1.5 其他类型的门
    2.2 明清扬州地区窗的类型及样式演变
        2.2.1 窗的含义与作用
        2.2.2 半窗与坐窗的演变
        2.2.3 和合窗的演变
        2.2.4 横披窗与天窗的演变
        2.2.5 固定窗的演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花——明清扬州第宅建筑空间顶界面装修样式演变
    3.1 素雅仰尘
        3.1.1 天花仰尘所用位置的演变
        3.1.2 天花与仰尘的样式演变
    3.2 轩朗卷棚
        3.2.1 卷与轩
        3.2.2 磕头轩与抬头轩
        3.2.3 轩的种类及演变
        3.2.4 扬州的“重椽复水”[]的演变路径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栏杆与挂落——明清扬州第宅建筑外檐虚界面装修样式演变
    4.1 明清扬州地区第宅中栏杆类型的演变
        4.1.1 栏杆的含义与分类
        4.1.2 明清扬州地区第宅中栏杆材料类型的演变
        4.1.3 明清扬州地区第宅中栏杆功能的多样变通
    4.2 明清扬州第宅建筑中栏杆样式与表达的演变
        4.2.1 垂直交通中栏杆样式的演变
        4.2.2 台明、平坐等维护栏杆的样式演变
        4.2.3 凭依、休憩等栏杆的样式演变
    4.3 明清扬州第宅建筑中的玲珑挂落
        4.3.1 挂落装饰的由无到有
        4.3.2 扬州挂落样式的规整多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雀替——明清扬州第宅建筑柱头装修构件样式演变
    5.1 雀替的起源与发展
        5.1.1 雀替释义
        5.1.2 雀替的演变与发展
    5.2 明清时期扬州雀替的种类
        5.2.1 中规中矩的普通雀替和小雀替
        5.2.2 实用多样的撑牙和牛腿
        5.2.3 形式美观的花牙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罩与板壁——明清扬州第宅建筑内檐装修虚与实的演变
    6.1 罩的起源与发展
        6.1.1 罩的释义
        6.1.2 罩的演变与发展
        6.1.3 罩的种类
    6.2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中罩的种类与样式演变
        6.2.1 无迹可寻的明代到种类丰富的清代
        6.2.2 清中至清晚扬州第宅中罩的样式演变
    6.3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中罩的位置与作用
        6.3.1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建筑内檐装修中的罩
        6.3.2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建筑外檐装修中的罩
    6.4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中板壁的演变
        6.4.1 板壁类型的演变
        6.4.2 板壁施用位置及作用的演变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限制与释放——政治因素对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演变的影响
    7.1 传统的宗法体制松动
        7.1.1 明代以前第宅建筑规定
        7.1.2 明代第宅建筑规定
    7.2 四民关系的变动
        7.2.1 行政层级与经济层级的关系
        7.2.2 工商皆本与重商思潮
        7.2.3 工匠从“轮班”“住坐”制到代役制
    7.3 皇权的弱化及第宅逾制
        7.3.1 第宅规制的逾制
        7.3.2 第宅装饰的逾制
        7.3.3 政府的态度
    7.4 盐政得失
        7.4.1 扬州繁华以盐盛
        7.4.2 盐商宅园建筑的规制及装饰装修
        7.4.3 扬州盐商的衰落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迭代与重组——文化形态对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演变的影响
    8.1 士商文化的变革与混生
        8.1.1 士商观念之变革
        8.1.2 贾儒混生的世态百相
        8.1.3 盐商文化与建筑装修
    8.2 南北文化的杂蹂与并举
        8.2.1 吴派文化的影响
        8.2.2 京派文化的影响
        8.2.3 徽派文化的影响
    8.3 雅俗文化的对立与统一
        8.3.1 文人阶层雅文化的世俗性倾向
    8.4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8.4.1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
        8.4.2 由表及里的西学风潮
        8.4.3 中西建筑文化的迭代与重组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隐性与显性——社会风气对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演变的影响
    9.1 社会风气与主流审美倾向的转变
        9.1.1 第宅建筑主人的审美倾向
        9.1.2 “上行下效”的从众心理
    9.2 奢侈风气的出现与表达
        9.2.1 “奢侈”的概念
        9.2.2 追求社会认同与由俭入奢
        9.2.3 奢侈消费对于等级和礼制的冲击
    9.3 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中的消费文化
        9.3.1 符号、文化象征与消费行为
        9.3.2 生活方式与地位消费
    9.4 文化基因的隐性与显性映射
        9.4.1 商人的先导作用
        9.4.2 奢侈之风的蔓延
        9.4.3 “繁简并驱,中西交融”中的文化基因映射
    9.5 本章小结
结语
论文创新点及主要学术贡献
参考文献
附录1:明清时期扬州宅园简况表
作者成果简介
致谢

(4)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背景
第二章 西明寺资料爬梳
    2.1 寺院概况
    2.2 相关文献
    2.3 考古成果
    2.4 现状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复原依据
    3.1 院落布局及单体配置
    3.2 单体类型与形式
    3.3 木构方式
    3.4 尺度规律
    3.5 斗栱、铺作与铺作构造层
    3.6 柱额、梁架等特征
    3.7 小结
第四章 整体复原探讨
    4.1 营造尺
    4.2 模数与用“材”
    4.3 平面布置与开间尺度
    4.4 小结
    附:西明寺遗址复原平面柱网分布图
第五章 各单体复原探讨
    5.1 1号殿
        附:西明寺遗址1号殿复原图
    5.2 2号殿
        附:西明寺遗址2号殿复原图
    5.3 3号殿
        附:西明寺遗址3号殿复原图
    5.4 回廊
        附:西明寺遗址回廊复原示意图
    5.5 小结
        西明寺遗址复原平面图
        西明寺遗址复原立面图
        西明寺遗址复原总剖面图
第六章 结语
    6.1 论文总结
    6.2 探索与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西明寺遗址复原院落鸟瞰效果图
    西明寺遗址复原1号殿人视效果图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隋唐时期建筑遗址及相关复原探讨(部分)
附录B 唐代壁画墓建筑画情况统计(部分)
附录C 西明寺史料梳理

(5)论景观中围墙与人的行为心理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背景
        1.1.1 街区制的提出
        1.1.2 传统设计观的弊端
        1.1.3 行为心理学理论
        1.1.4 景观设计与围墙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基于人的行为心理学的研究
        1.3.2 基于围墙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研究
        1.3.3 基于在景观中围墙和人的行为心理的关系研究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景观设计学
        1.4.2 行为心理学
        1.4.3 环境心理学
        1.4.4 建筑现象学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围墙文化的发展溯源
    2.1 墙的起源
    2.2 围墙的功能
        2.2.1 政治功能
        2.2.2 安全防护
        2.2.3 界定空间
        2.2.4 宗族观念
    2.3 围墙的社会属性
        2.3.1 风水学
        2.3.2 内向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众行为心理
    3.1 行为心理的“人机同构”
        3.1.1 视觉
        3.1.2 听觉
        3.1.3 触觉
        3.1.4 知觉和体验
    3.2 行为心理学
        3.2.1 大众行为的分类
        3.2.2 外部空间环境中的大众行为
        3.2.3 外部空间的基本行为习性
    3.3 大众行为的心理需求
        3.3.1 安全感
        3.3.2 私密感
        3.3.3 领域感
        3.3.4 归属感
        3.3.5 控制感
    3.4 空间导向
        3.4.1 城市意象组成要素
        3.4.2 定向系统
        3.4.3 环境认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大众行为心理的城市围墙建设案例研究
    4.1 调研方法的设计
        4.1.1 场地选取
        4.1.2 调研方法
    4.2 住居环境案例研究
        4.2.1 传统北京四合院
        4.2.2 门禁社区
        4.2.3 开放式小区
    4.3 大众行为与围墙建设的设计要素分析
        4.3.1 以人为本
        4.3.2 空间尺度
        4.3.3 共享服务
        4.3.4 信息导向
    4.4 现状分析及问题
        4.4.1 城市碎片化严重
        4.4.2 行为约束
        4.4.3 缺乏文化认同感
        4.4.4 降低公共空间的使用品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大众行为心理的新围墙建设
    5.1 围墙建设的新挑战
    5.2 景观中行为心理体验对围墙建设的创新
    5.3 开放式空间建设的设计策略探究
        5.3.1 中观尺度——城市与社区融合设计
        5.3.2 文化传承——行为交流设计
        5.3.3 服务完善——在塑城市活体设计
        5.3.4 智能延续——市场共享优化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的不足点
        6.3.2 未来研究的期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明代家具与明式家具
        1.1.2 风格与艺术风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外对明式家具的研究
        1.3.2 国内对明式家具的研究
        1.3.3 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框架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内容
        1.4.5 论文框架
第2章 明式家具艺术风格形成前起居方式变迁
    2.1 酝酿变革——席地而坐转变为垂足而坐
        2.1.1 夏商周农耕文明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
        2.1.2 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国起居方式的影响
        2.1.3 古印度佛教文明对中国起居方式的影响
    2.2 垂足而坐——起居方式的定局
        2.2.1 隋唐盛世
        2.2.2 宋元新风
        2.2.3 室内陈设中心的变化
        2.2.4 坐具的发展变迁
    2.3 起居方式变化对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的影响
        2.3.1 席地而坐转变为垂足而坐的主因
        2.3.2 席地而坐对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的影响
        2.3.3 垂足而坐对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的影响
        2.3.4 游牧文化对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的影响
        2.3.5 佛教文明对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明式家具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3.1 艺术风格形成前期
        3.1.1 明代前期产生背景
        3.1.2 明代前期家具艺术
    3.2 艺术风格形成时期
        3.2.1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3.2.2 文人自我意识的形成
        3.2.3 家具基本发展成熟
    3.3 艺术风格发展时期
    3.4 宫廷家具与民间家具艺术之别
        3.4.1 官器——宫廷家具艺术
        3.4.2 民器——明式家具艺术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明式家具艺术风格与表现
    4.1 明式家具艺术的道器相合
    4.2 造型艺术——规律与变化统一
        4.2.1 基本造型及变体
        4.2.2 造型特点
        4.2.3 线脚艺术
    4.3 结构艺术——承托、支撑与加固
        4.3.1 主体受力
        4.3.2 牙子艺术
        4.3.3 牚子艺术
    4.4 结构艺术——榫卯的演义
        4.4.1 榫卯与造型的结合
        4.4.2 榫卯改良与偷手的博弈
    4.5 材美而坚的用材观
        4.5.1 就地取材,物尽其用
        4.5.2 合理搭配,相得益彰
        4.5.3 因势利导,纹理天成
    4.6 功能需求——健康的舒适
        4.6.1 礼仪——政治与社会功能
        4.6.2 健康——健康高于舒适
        4.6.3 舒适——健康的舒适
    4.7 理性与感性内涵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明式家具艺术风格之于现代设计的价值探讨
    5.1 现代设计发展趋势分析与明式家具艺术传承
        5.1.1 设计大同的设计趋势
        5.1.2 北欧家具对明式家具艺术的借鉴
        5.1.3 日本生活美学对中国家具设计的启发
    5.2 中国家具传承创新的思路
        5.2.1 明式家具源自农业社会
        5.2.2 传统家具风格的传承思路
        5.2.3 面向现代生活的创新思路
    5.3 明式家具文化基因的提取
    5.4 中国家具传承创新实践探索
        5.4.1 造型——符号化的文化元素
        5.4.2 结构——内隐外化的架构
        5.4.3 材料——环保理念的再传承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7)石材在民宿设计中应用原则研究 ——河北省郭家庄民宿酒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环境背景
        三、资源储备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已有研究
        一、国外
        二、国内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意义
    第七节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石材相关概念论述
    第一节 传统建筑材料
        一、传统建筑材料概述
        二、传统建筑材料分类
        三、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第二节 石材
        一、石材概述
        二、石材分类
        三、石材属性
        四、石材加工
        五、石材发展
    第三节 石材建筑
        一、埃及金字塔
        二、帕提农神庙
        三、流水别墅
        四、巴塞罗那展览馆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石材在民宿中的应用分析
    第一节 民宿
        一、民宿概述
        二、民宿分类
        三、民宿发展
    第二节 民宿案例
        一、选取案例原因
        二、北京山里寒舍
        三、浙江莫干山裸心谷
        四、台湾普罗旺斯玫瑰庄园
    第三节 民宿案例分析
        一、三个民宿品质分析
        二、石材在三个民宿案例中的运用
        三、莫干山裸心谷中石材的运用手法
    第四节 石材运用原则分析
        一、相关研究成果
        二、分析石材的设计应用原则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实现石材在民宿设计中应用原则
    第一节 自然性
        一、自然性
        二、生态环保
        三、可持续
    第二节 地域性
        一、地域性
        二、时代性
        三、地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第三节 空间性
        一、空间
        二、界面
        三、线
        四、点
    第四节 文化性
        一、物质文化
        二、制度文化
    第五节 精神性
        一、求真—亲近自然
        二、求善—休憩和交互空间的营造
        三、求美—体验异域风情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郭家庄民宿酒店设计—石林苑
    第一节 承德介绍
        一、承德概况
        二、承德石材分析
        三、承德民居
        四、承德计家庄头大院中传统建筑材料的运用
    第二节 基地介绍
        一、基地概况
        二、基地调研
        三、设计要点
    第三节 郭家庄民宿酒店设计—石林苑
        一、概念分析
        二、平面图
        三、分析图
        四、单栋平面图
        五、立面图
        六、透视图
    第四节 石材在民宿酒店设计中应用原则分析
        一、自然性体现
        二、地域性体现
        三、空间性体现
        四、文化性体现
        五、精神性体现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石材在民宿设计中应用原则总结
    第二节 石材在民宿设计中应用原则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石材在民宿设计中应用原则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片目录
附录B 表格目录
致谢

(8)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历史建筑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特色困境
        1.1.2 城市建设转型中历史环境的诗意再生需求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历史遗产保护的宪章法规研究
        1.3.2 历史建筑与城市关系的研究
        1.3.3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相关概念解析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1.6.1 创新点一
        1.6.2 创新点二
        1.6.3 创新点三
第二章 历史建筑再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2.1 历史建筑面临的破坏
        2.1.1 源于荒置失修的破坏
        2.1.2 源自过度更新的破坏
        2.1.3 源自过度保护的破坏
    2.2 国际上历史建筑再生的发展趋势
        2.2.1 从古迹拓展到周边环境
        2.2.2 从物质保护拓展到非物质传承
        2.2.3 从静态保护转向动态利用
    2.3 我国历史建筑再生的发展历程
        2.3.1 古代:革故鼎新,有机更新
        2.3.2 近代:懵懂探索,承前启后
        2.3.3 现代:接轨国际,重振发展
    2.4 我国历史建筑再生的不足与展望
        2.4.1 政策-意识-干预的不足
        2.4.2 存旧与续新-关注环境适应性
        2.4.3 适用与活化-加强功能适应性
        2.4.4 传承与创新-提升文化适应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生理念与历史建筑再生
    3.1 现代各学科领域中的共生观
        3.1.1 生物学领域的共生观
        3.1.2 社会学领域的共生观
        3.1.3 规划与建筑学领域的共生思想
    3.2 中国传统共生观及其影响下的营建特征
        3.2.1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共生观
        3.2.2 中国古代营建中的共生表现
        3.2.3 中国传统共生观对历史建筑再生的启示
    3.3 西方当代共生哲学及其影响下的设计思维
        3.3.1 西方哲学中的共生倾向
        3.3.2 西方当代设计思潮中的共生思维
        3.3.3 西方当代共生思维对历史建筑再生的启示
    3.4 共生是历史建筑再生的新坐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4.1 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关联因素
        4.1.1 历史建筑价值构成及评估
        4.1.2 历史建筑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
        4.1.3 环境因素及其适应性
        4.1.4 经济因素及其可行性
        4.1.5 技术因素及其适宜性
    4.2 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策略内涵
        4.2.1 基于共生的历史建筑再生核心思想
        4.2.2 基于共生的历史建筑再生特征
        4.2.3 基于共生的历史建筑再生设计目标
        4.2.4 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原则
    4.3 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策略构成
        4.3.1 共生设计策略的操作机制
        4.3.2 城市-建筑共生的设计策略
        4.3.3 新-旧空间共生的设计策略
        4.3.4 文脉-建筑共生的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策略
    5.1 城市-建筑共生的肌理织补策略
        5.1.1 城市肌理缝合
        5.1.2 城市界面引导
        5.1.3 公共领域渗透
    5.2 新-旧空间共生的时空关联策略
        5.2.1 空间匹配与功能更新
        5.2.2 空间嵌入式关联
        5.2.3 空间叠加式关联
        5.2.4 空间并置式关联
    5.3 文脉-建筑共生的形式相容策略
        5.3.1 文脉延续中的形式相容
        5.3.2 建筑形式类化
        5.3.3 新旧材质关联
        5.3.4 细部节点转译
        5.3.5 场景事件对话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策略应用
    6.1 并置共生的广州五仙观建筑群再生
        6.1.1 五仙观建筑群的历史及价值
        6.1.2 五仙观建筑群的保护更新历程
        6.1.3 五仙观建筑群的再生核心
        6.1.4 与古为新的新旧共生-南粤先贤馆的创作策略及实践
    6.2 叠合共生的里斯本Palacio Belmonte再生
        6.2.1 Palacio Belmonte的历史追溯
        6.2.2 历史环境中的共生关系思考
        6.2.3 重现历史的场景恢复-宝麦蓝建筑事务所的改造策略
        6.2.4 叠合原真的新旧共生-华南理工大学团队的改造方案
    6.3 共生理念下的再生实践复盘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9)传统山水画中的古代建筑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1.3.1 研究文本范围概念和界定
        1.3.2 山水画和界画的价值
    1.4 本研究的相关概况
        1.4.1 国外的相关研究
        1.4.2 国内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的工具
    1.6 本章小结
2. 传统山水画艺术视野下的建筑形态建构与演进研究
    2.1 哲学意蕴与建筑绘画精神的多元契合
        2.1.1 艺术精神的生命韵致
        2.1.2 务实经验的还原主义
        2.1.3 “形象秩序”与“符号化”组织法则
    2.2 山水画与建筑形态普遍性演化
        2.2.1 中国文化的集大成风范
        2.2.2 规矩与礼制形态的规则化
        2.2.3 建筑形态的空间营造
    2.3 唐代的中原大一统与宋代的模块系统化之交替性演进
        2.3.1 时代背景影响下的宏伟与隽秀
        2.3.2 形制体量和力道的迥异表现
        2.3.3 审美与技术影响下的细部差异
    2.4 明代的承前启后与清代的改革创新之特殊性演化
        2.4.1 古建等级与分区布局的形成
        2.4.2 构建模式与风格的因果效应
        2.4.3 建筑细部对世俗观念的顺应
    2.5 本章小结
    附图
3. 山水画与建筑形态环境的意境文化构成
    3.1 山水画与古代建筑文化同属性研究
        3.1.1 比德:同类相动的物之以类动者
        3.1.2 贵和尚中
        3.1.3 儒家精神的人文属性
        3.1.4 器与道相融的精神表达
    3.2 传统山水画与建筑环境文化研究
        3.2.1 道法自然:矛盾中的共生思想
        3.2.2 物化与达生
    3.3 建筑园林意境的升华
        3.3.1 园林禅境的创造
        3.3.2 观空:空空的独特审美趣味与缘起论
        3.3.3 本质论:建筑环境审美中的“真如”之境
        3.3.4 圆融观与园境
    3.4 品·境的文化认同
        3.4.1 品格:人品与画品的表现
        3.4.2 品境:对绘画、建筑环境和意境的追求
        3.4.3 品逸:创作主体的生活态度
    3.5 主体意向性的媒介表达
        3.5.1 迁思妙得:主体意趣和情感追求
        3.5.2 文人画与文人风骨
    3.6 本章小结
    附图
4. 山水画创作方法与建筑形态构成方法比对研究
    4.1 艺术学视角下的建筑学的创作技法
        4.1.1 建筑学的科学基础与环境的必然联系
        4.1.2 艺术创作方法的构成关系
        4.1.3 传统画理与古典园论
    4.2 置陈布势与观物取象
        4.2.1 天地为栋宇深山藏古寺
        4.2.2 连续组合的叙述方式
        4.2.3 以大观小的山水之法
        4.2.4 移步换景重叠营造的透视空间
    4.3 经营位置构图秩序
        4.3.1 儒家等级观念构图
        4.3.2 人伦社会关系构图
        4.3.3 宇宙秩序构图
        4.3.4 步移景异的构图视点
        4.3.5 轴线与环形的向心和同构秩序
        4.3.6 意在笔先的全局式营构方式
    4.4 随类赋彩与主观印证的建筑色彩观
        4.4.1 礼制严苛的皇家色彩
        4.4.2 计白当黑的五色墨韵
        4.4.3 主观印证下的山水画色彩
        4.4.4 潜移默化的设色变迁
    4.5 文人哲匠与匠师同构
        4.5.1 文人造园
        4.5.2 匠师同构
        4.5.3 画筑同源
    4.6 本章小结
    附图
5 文本之下的山水画中的建筑形态研究
    5.1 山水画与建筑园林交互影响的文本脉络
        5.1.1 文本形象
        5.1.2 图像文本:中国传统山水画和界画
        5.1.3 图像文本中的空间属性
        5.1.4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传统山水画艺术存在本质联系
    5.2 图像历史的建筑发展隐迹
        5.2.1 山水画与建筑园林的交互发展
        5.2.2 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筑的融合
    5.3 中国山水画文本图像中的建筑形态研究
        5.3.1 单独的线条建筑词汇
        5.3.2 建筑的基本单位形式
        5.3.3 独体的建筑
        5.3.4 连贯的文本章法
    5.4 群体组合深层的理想状态研究
        5.4.1 建筑形态构成的语序“群”
        5.4.2 中国传统建筑理想文本模式研究
        5.4.3 中国画式的全景式动态游观
    5.5 本章小结
    附图
6. 模件下的山水画中建筑形态研
    6.1 模件化理论
        6.1.1 以模件化体系秩序建构的必要性
        6.1.2 内部单元间的隐含关联系统的构建模件体系
        6.1.3 模件体系在建筑中的应用
        6.1.4 模式化特点对模件体系的影响
    6.2 山水画程式化
        6.2.1 中国山水画的皴法和结构程式
        6.2.2 形态造型的程式化研究
    6.3 建筑形态模件化研究
        6.3.1 模件思想的内涵
        6.3.2 模件的生成
        6.3.3 模件性质研究
        6.3.4 建筑模件化
    6.4 本章小结
    附图
7. 结论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7.3.1 后续的研究计划
        7.3.2 未来的希望与挑战
注释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一种正在消逝的古代木结构——斜梁结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斜梁结构及其特点
2 研究现状
3 现存情况
4 斜梁结构在历史上的表现
    4. 1 汉代时期的表现
    4. 2 南北朝时期的表现
    4. 3 隋唐时期的表现
    4. 4 宋元时期的表现
5 关于斜梁结构一些思考

四、中国古建中墙的功用及文化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辨析——兼论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念的理论建构[J]. 李颖科. 中国文化遗产, 2020(01)
  • [2]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D]. 张力. 东南大学, 2019(01)
  • [3]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样演变研究[D]. 卢漫. 东南大学, 2018(01)
  • [4]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D]. 李思洋. 南京大学, 2018(06)
  • [5]论景观中围墙与人的行为心理的关系[D]. 赵燚博. 南昌大学, 2018(01)
  • [6]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研究[D]. 于德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7]石材在民宿设计中应用原则研究 ——河北省郭家庄民宿酒店设计[D]. 牛娜.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8]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历史建筑再生研究[D]. 万丰登.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9]传统山水画中的古代建筑形态研究[D]. 席田鹿.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10]一种正在消逝的古代木结构——斜梁结构初探[J]. 郭宁,柳肃.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4(03)

标签:;  ;  ;  ;  ;  

中国古代建筑中墙的功能与文化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