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谐波理论分析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韩涛[1](2020)在《相干叠加态初始条件下固体高次谐波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基于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激光与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许多新的现象在实验中得以发现,例如阈上电离、隧穿电离、多光子电离、高次谐波发射以及库仑爆炸等等。近年来人们逐渐开始对激光与凝聚态物质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这其中固体高次谐波备受人们关注。目前,固体高次谐波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是谐波产生的理论机制以及谐波产生的调控方案,而如何提升高次谐波平台区的发射效率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基于以上动机,我们采用改变初态中导带权重的方案来调控高次谐波的产生,并从理论上对其产生机制进行分析。我们从理论上研究了导带与价带的相干叠加态初始条件下固体与激光相互作用产生高次谐波的物理机制。我们通过计算发现初态为相干叠加态与初态为价带能量最高点所产生的高次谐波在低阶次的差别并不明显,而在阶次较高的平台区谐波发射强度显着提高。我们采用对带内电流与带间电流以及电子在不同能带间跃迁所产生电流对高次谐波贡献依次计算的方式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平台区谐波发射强度的提高主要是由于电子在不同能带间跃迁的增强所引起,而低阶次差别并不明显主要是由于改变初态对带内电流产生高次谐波的影响较小。此外,我们对带内电流与带间电流以及电子在不同能带间跃迁所产生的电流形成的高次谐波分别进行了时频分析,来更形象地说明其物理机制。
李敏[2](2020)在《规模化电动汽车并网充电的电能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推广,其产生的不利影响也开始显现,包括由规模化电动汽车并网充电导致的电能质量问题。含有电力电子器件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并网会产生谐波污染,规模化电动汽车随机并网充电会引起节点电压的波动。因此,开展规模化电动汽车并网充电的电能质量研究,对电动汽车的普及和电网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规模化电动汽车充电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本文从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结构、原理以及动力电池的充电特性出发,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的等效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谐波产生机理和谐波影响因素,并对各种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在谐波机理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及电动汽车时序特性的充电站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工程计算方法,大大简化了规模化电动汽车并网充电的谐波计算,弥补了仿真研究在时序特性方面难以建模的不足。经仿真验证,算法精度可以满足工程要求。根据实际调研的电动汽车出行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时序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本文所提的谐波工程计算方法计算了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谐波特性,应用动态概率潮流计算了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电压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和电压越限概率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时序特性,甚至存在某一时段电流总谐波畸变率较低,但电压越限概率较高的对立现象。分析结果说明,在规划和运营电动汽车充电站时,应综合考虑当地电动汽车的出行规律、充电站谐波特性和充电站电压特性,制定适宜的规划和运营方案。
赵丁辉[3](2020)在《波浪自适应救助船稳性与动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海洋探索活动迅速发展,救捞力量得到的重视与日俱增。作为我国海上救捞力量的主力装备,救助船舶,尤其是近海高性能应急救助船的应用与发展至关重要。波浪自适应模块船(WAM-V)是一种新型船舶,可适应多种海况。本文针对大连海事大学机电装备研究所研发的波浪自适应救助船进行了船舶稳性及多体动力学分析,研究影响其抗倾覆能力以及上部平台减振效果的因素,可为后续改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针对波浪自适应救助船初稳性及大倾角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应用Maxsurf软件计算出船舶初稳性高度与静稳性力臂数值,与普通船舶稳性衡准要求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下船体浮筒直径、浮筒间距、重心等参数不同取值下静稳性力臂曲线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船舶大倾角稳性的影响。进行船舶多体动力学分析前,对波浪理论进行研究,推导出横摇、纵摇、升沉方向的波浪函数,并将其作为输入载荷。基于ADAMS和ANSYS软件建立了考虑浮筒因波浪冲击而产生形变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将仿真结果与实验采集的加速度、位移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在输入三个自由度波浪运动载荷的条件下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优化,将减振系统刚度和阻尼系数作为设计变量,通过研究设计变量对上部平台横摇、纵摇和升沉加速度的影响,确定升沉加速度均方根为目标函数。在ADAMS中进行优化仿真,得到最佳刚度、阻尼系数的组合。采用优化后的减振系统参数,船体上平台升沉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少了 29.3%,验证了优化后的刚度、阻尼系数对船舶减振性能的提高。
何柳[4](2020)在《永磁风电机组混联功率接口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等优点,合理的利用风能进行风力发电是全球各国应对能源短缺的一个共同选择。风能的随机性、间歇性等特性使得风电机组在联网时会冲击电网,破坏电网的电能质量;另外,电网自身的异常也会抑制风电机组的正常工作。功率接口作为风电机组与电网之间的能量传输通道和联网控制的关键设备,研究其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在综述风电机组联网技术和功率接口控制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直驱型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并联联网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和低电压穿越问题,提出了一种串并联混合联网方式,深入研究了混合联网时混联功率接口的拓扑结构、工作模式,完成了其动态工作模型的搭建,并结合风电机组的联网运行特性和混联功率接口的设计功能改进了风电机组的功率平衡控制思路、确定了混联功率接口的控制目标。首先,根据广义谐波理论和直流分量求取算法提出了混联功率接口的新型dq0指令电压检测法、根据广义谐波理论和MPPT控制方法提出了混联功率接口的dq0指令电流检测法。然后,采用零d轴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控制机侧变流器从而控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以维持中间直流侧电容电压稳定、采用改进型三态滞环控制的PWM调制方法控制混联功率接口的输出。最后,基于DSP平台完成了直驱型永磁同步风电机组串并联混合联网实验样机的设计,并根据设计参数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模型,验证混联功率接口的设计功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串并联混合联网时,在电网电压正常模式下,混联功率接口可以实现风力发电联网运行,且具有最大风能跟踪和电能质量治理功能;在电网电压异常模式下,通过控制机侧变流器减少发电机输出功率以减少风电机组产生多余能量并利用风电机组自身的转动惯性消纳部分直流侧失衡能量,通过控制混联功率接口输出补偿电压和动态无功功率来转移直流侧剩余失衡能量并恢复电网电压,既维持了中间直流侧电容电压的稳定,又增强了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赖炤宇[5](2019)在《针对帕金森病的磁敏感成像量化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帕金森病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有研究表明帕金森病与大脑铁元素异常沉积有直接关系。而磁敏感成像由于能够很好的描述成像部位的磁化率分布情况,从而间接观察体内血管、组织结构以及铁元素含量的水平,因此非常适合作为研究帕金森病的工具,本文则重点研究其中较为成熟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以及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目前国内外基于磁敏感成像技术的帕金森病研究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SWI重构算法效果不稳定,重构图像会受相位伪影的干扰,严重影响了 SWI图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是目前研究普遍使用基于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研究方法,但该方法往往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手动绘制ROI,费时费力且存在一定主观性;三是研究表明受帕金森病影响最深的是运动神经回路,但目前针对帕金森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黑质、红核或白质这几个脑区,忽略了运动神经回路所涉及到的其他脑区,另外,目前的研究往往仅关注于帕金森病本身,而忽略了其前驱症状同样可以作为早期诊断依据。本论文针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磁敏感成像对帕金森病的研究现状和上述三点不足,从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是从磁敏感成像技术本身涉及的算法入手,一方面在传统SWI重构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基于拉普拉斯算子和复杂谐波伪影去除法的高质量SWI重构算法,解决了 SWI图像受伪影影响较严重,重构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另一方面,本文基于QSM图像,提出了多图谱自动分割算法,为后续量化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方法论支持。二是从帕金森病的量化评估入手,基于QSM图像,针对帕金森病及其前期病程,对神经基底节运动回路涉及的十个脑区的铁含量水平进行量化分析,并结合临床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定量描述。本文通过对SWI和QSM的深入研究,在原有的算法基础上针对图像重构算法和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改进,不仅解决了重构图像质量不高的问题,还实现了自动化、精细化的脑区分割,这极大增强了磁敏感成像技术在量化评估上的性能。本文将该技术作为方法论成功应用于帕金森病的定量评估中,这充分说明了该技术在定量分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也体现了其作为帕金森病的辅助诊断手段的价值。
朱凯丽[6](2019)在《并联型APF治理充电站谐波的研究及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燃油汽车释放的尾气是大气的污染源之一,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加上石油资源的枯竭,使燃油汽车向节能、绿色环保的电动汽车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充电站的建设,然而,充电站的充电机是一种非线性负荷,在充电时会产生较多的不规则谐波,致使电网污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网的电能质量和安全稳定运行。例如,谐波电流产生的额外功率会增加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严重时可能导致电气设备误动作,甚至导致大面积停电。由此看来,充电站的谐波治理在充电站发展进程中是不可忽略的。当下,电动汽车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关电动汽车充电站谐波问题的研究也比较少。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动汽车及其充电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又详细介绍了充电站谐波治理的几种措施,包括充电机制造过程中、充电站建设中及充电站投运后的谐波治理,然后结合自身研究方向,选择了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来治理充电站的谐波问题。通过分析充电站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危害,重点研究了充电机的谐波产生机理及特性,进而归纳出了充电站的谐波电流特性。其次,基于第二类高频充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用一个非线性电阻Rc替代了充电机的高频DC/DC功率变换器,得到了充电机的等效模型。为整体设计并联型APF的模型,在瞬时无功理论的基础上,得到了一种改进的检测算法;选择了滞环比较方式作为电流跟踪控制电路的控制策略;并基于PI控制,得到了一种结合ip-iq检测算法的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法。最后利用MATLAB软件的电力系统模块构建了并联型APF抑制单台和多台充电机谐波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并联型APF并入电网后能够基本消除充电机(站)产生的谐波电流,验证了并联型APF治理充电站谐波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刘天宇[7](2019)在《二次谐波效应对矢量光场的偏振调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激光器技术的问世,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聚焦、反射、散射等线性效应外,对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作为最早被发现的非线性效应,传统光源激发二次谐波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已经日趋成熟,近年来,随着对具有特殊偏振结构的矢量光场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作为光源激发的二次谐波效应也引起了诸多关注。矢量光场由于其特殊的偏振态分布和焦场特性,在光学微操纵、非线性光学、表面等离激元学、激光微加工、超分辨显微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诸多研究者已经发现了矢量光场激发下的二次谐波效应中存在着许多新颖有趣的现象,但是目前对非线性晶体中二次谐波对矢量光场偏振态调制效应研究还相对较少。此外,角动量作为光场重要的物理属性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角动量可分为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轨道角动量在非线性过程中的守恒也早有定论,而对有自旋角动量参与的非线性过程研究较少。本论文基于非线性极化理论,对拥有复杂偏振态的局域线偏振矢量光场和椭圆偏振涡旋光场在非线性晶体中激发的二次谐波效应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矢量光场的基本概念、生成方式、偏振特性、焦场特性和应用前景等。对二次谐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回顾了矢量光场在二次谐波效应中的研究现状。随后简述了包括二次谐波在内的光学非线性过程的理论基础。从经典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介绍了光在非线性光学介质中传播时在频域和时域两种情况的非线性波动方程,并给出了具体的二次谐波极化场各分量的表达形式。2、基于非线性极化理论,研究了局域线偏振矢量光场激发下的二次谐波效应。首先,介绍了通过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理论得到的局域线偏振矢量光场的焦场表达式,并计算得到这种光场激发的二次谐波近场极化和远场强度分布。研究了不同参数下的局域线偏振矢量光场激发的非线性极化场分布,并利用格林函数算法,模拟计算了极化场传播至远场后的倍频光强度分布。分析了二次谐波效应对矢量光场的偏振态调制效应。3、对二次谐波过程中的角动量守恒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简单介绍了光学角动量的基本概念,并回顾了目前角动量在如二次谐波等非线性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对椭圆偏振涡旋光场激发的二次谐波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一方面分析了椭圆偏振涡旋光场激发的二次谐波的强度分布。另一方面,研究了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在二次谐波效应中的变化规律。我们发现,无论是自旋角动量还是轨道角动量,在二次谐波过程中都是满足守恒定律的。
江宏彬[8](2019)在《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宽频域谐波理论分析及动态建模》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方针策略的时代环境下,大力发展新能源是解决我国生产矛盾、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分布式能源发电是新能源技术应用于电气领域的产物;通过技术革新提高清洁能源送电消纳水平,能达到解决可再生能源发展瓶颈、优化能源产业结构的目的。然而随着新能源发电、微网技术的普及,也给主电网带来宽频域、多类型、强交互的新型谐波问题,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带来不小的挑战。本文针对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宽频域谐波问题,做出如下研究:(1)逆变器作为光伏能源与电网接口的关键设备,对其输出特性进行研究;根据开关器件特性研究死区效应等非线性因素对输出的影响,根据交流侧电感电流纹波特性提出一种死区补偿策略;结合并网滤波回路参数、逆变器输出控制技术及谐波主动补偿技术对光伏逆变器并网输出电流波形的影响,建立光伏逆变器并网谐波源模型。(2)分析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中各电力元件在宽频域谐波领域下工作特性,结合电力元件谐波域特性对其工频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传输线、电力变压器等电力元件的宽频域谐波模型。(3)结合分布式光伏系统各电力器件宽频域谐波模型,分析光伏系统在并网运行模式下输出谐波与主电网背景谐波之间的传播规律和交互规律;运用二端口模型分析光伏电站输出谐波与电网背景谐波的谐振规律,研究系统各参数对宽频域谐波谐振的影响规律。(4)建立混合式有源滤波器在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中的宽频域谐波阻抗模型,分析有源滤波器投运状态对系统宽频域谐波的抑制效果影响,通过仿真分析验证宽频域谐波理论研究与谐波源建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周洋[9](2019)在《感应电机气隙偏心分析及故障检测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机是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工具,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机在高铁、磁悬浮列车、飞机电磁弹射装置等新设施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些应用在提供舒适、快捷服务和有力保障的同时,如何确保电机安全可靠地运行,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气隙偏心故障作为大型旋转电机中非常普遍的故障,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安装不当、螺栓不牢或丢失、轴心未对准、转子不平衡等都会导致偏心故障。本文将针对感应电机气隙偏心与气隙磁密的内在关系、影响谐波成分的因素分析、偏心对电机的性能影响、偏心对电机产生的力学分析、偏心检测有效性等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了气隙偏心每极下的等效磁路图,并考虑一阶转子齿谐波磁导,解析性地分析了不存在偏心时的磁密谐波分量及存在偏心时的磁密谐波分量。除此之外,本文还在气隙偏心下对不同并联支路数的情况进行了谐波分析。(2)考虑到气隙偏心所带来的奇数次谐波分量,本文把各次谐波分量加入到定子绕组损耗和转子绕组损耗的分析中去。其中还考虑了不同并联支路数在气隙偏心下的损耗分析。(3)考虑到轭部的磁密方向多变,而齿部的磁密基本上是径向的,把定子铁心中的磁密分成径向和切向这两个垂直的维度。建立了分块分层式的铁耗计算模型,为偏心下的铁耗计算提供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4)本文理论分析了产生不平衡磁拉力平均值及脉动值的原理,研究了并联支路数、转子槽数、极对数、运行状态等因素对不平衡磁拉力大小的影响。(5)为了展开对轴向不均匀偏心的研究,建立三维有限元电机模型,分析斜偏心下气隙轴向上的磁密变化,研究轴偏心的偏移量对电机的性能影响。(6)对于特定感应电机,分析不同槽配合对偏心检测的干扰性及有效性。提出基于谐波检测和基波检测两种途径来判断电机的偏心类型及预测其偏心度。本文工作为感应电机气隙偏心的故障分析与故障检测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黎深根[10](2019)在《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通磁控管在向毫米波、短毫米波和太赫兹方向发展时,遇到了严重的问题:首先,因磁控管腔体尺寸与波长成正比,随着频率逐渐提高,腔体尺寸将越来越小;其次,直流磁场与波长成反比,波长越短,磁场越高;再次,阴极尺寸小,所需电流密度增大,导致电子回轰很强烈,这将严重影响热阴极的寿命;最后,随着尺寸的缩小,采用隔膜带解决π模磁控管模式分隔问题也难以实现。因此,在毫米波及以上波段,人们提出了许多方法来实现毫米波M型器件的研制,例如同轴磁控管方案、普通磁控管方案、反同轴磁控管方案和空间谐波磁控管方案。其中空间谐波磁控管(SHM)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设计之一,与π模基波普通磁控相比,空间谐波磁控管可以增大谐振腔尺寸,降低工作磁场,并有效提高模式分隔度。国内目前尚无W波段磁控管工程化产品报道,对于空间谐波磁控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本文详细地分析与研究了W波段非π模空间谐波磁控管的作用机理与工作特性,提出了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对空间谐波磁控管的工作效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一定程度上填补国内空间谐波磁控管的理论空缺。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论文系统地分析了无隔模带谐振系统中多模瞬态特性、非π模理论和空间谐波理论,探析了短毫米波磁控管采用非π模空间谐波工作可以增大谐振腔尺寸和降低工作磁场的根本原因。讨论了模式选择对谐振腔尺寸、模式分隔度和品质因数的影响,推导了空间谐波同步的工作特性和负载特性。其次,查阅资料并结合理论分析结构,首次尝试从注波互作用和高频损耗角度对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进行效率分析,分析了高频场角速度、同步谐波角向电场以及趋肤效应导致低效率的本质原因,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磁控管电子效率和线路效率的实现方法。再次,结合理论分析,对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冷态特性和热态特性一系列的仿真结果,讨论了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的一致性,对仿真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最终通过仿真分析找到了试验研究改进的方向,为试验研究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然后,利用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研制出了我国首支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工作模式为π/2模及邻近模式,电子与负一次空间谐波同步,输出功率达到2kW,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以及仿真分析的准确性。最后,在W波段空间谐波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冷阴极技术研究,对磁控管冷阴极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验证了毫米波磁控管采用自发射冷阴极和辅助热阴极式冷阴极的可行性。
二、谐波理论分析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谐波理论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相干叠加态初始条件下固体高次谐波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激光技术发展史 |
1.2 原子在强激光场中的电离现象 |
1.2.1 多光子电离(Multi-Photon Ionization, MPI) |
1.2.2 阈上电离(Above Threshold Ionization, ATI) |
1.2.3 隧穿电离(Tunneling Ionization, TI) |
1.2.4 越垒电离(Over The Barrier Ionization, OTBI) |
1.2.5 次序双电离(Sequential Double Ionization, SDI)与非次序双电离(Non-Sequential Double Ionization, NSDI) |
1.3 高次谐波的发射 |
1.3.1 高次谐波的研究背景与研究进展 |
1.3.2 原子高次谐波的发射机制 |
1.3.3 固体高次谐波的发射机制 |
1.3.4 高次谐波的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
2.1 能带理论相关知识 |
2.1.1 布洛赫定理 |
2.1.2 外场中的布洛赫电子动力学 |
2.2 能带计算方法:平面波法 |
2.3 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定态Schr?dinger方程 |
2.4 激光场与晶体相互作用的含时Schr?dinger方程 |
2.5 激光场形式与赝势模型 |
2.5.1 激光场形式 |
2.5.2 赝势模型 |
2.6 利用分裂算符法求解含时Schr?dinger方程 |
2.7 小波变换方法 |
第三章 相干叠加态初始条件下固体高次谐波的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理论模型 |
3.3 Mathieu-type赝势的能带结构 |
3.4 相干叠加态初始条件下导带能量最低点所占权重对高次谐波的影响 |
3.5 相干叠加态初始条件下带内电流与带间电流对高次谐波的影响 |
3.6 相干叠加态初始条件下电子在不同能带间的跃迁对高次谐波的影响 |
3.7 相干叠加态初始条件下带内电流、带间电流以及电子在不同能带间的跃迁产生高次谐波的时频分析 |
3.8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规模化电动汽车并网充电的电能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电动汽车的发展 |
1.1.2 电动汽车并网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与充电特性 |
2.1 概述 |
2.2 动力电池 |
2.2.1 动力电池 |
2.2.2 动力电池的充电特性 |
2.3 充电系统 |
2.3.1 六脉波充电系统 |
2.3.2 十二脉波充电系统 |
2.3.3 PWM整流充电系统 |
2.3.4 无线充电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动汽车充电的谐波理论分析 |
3.1 谐波概述 |
3.2 谐波分析理论 |
3.3 电动汽车充电的谐波分析 |
3.3.1 单台六脉波充电机的谐波分析 |
3.3.2 单台十二脉波充电机的谐波分析 |
3.3.3 单台PWM充电机的谐波分析 |
3.3.4 充电站谐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电动汽车充电谐波的因素 |
4.1 充电机的仿真模型 |
4.2 充电站运行因素对谐波的影响 |
4.2.1 动力电池SOC值对谐波的影响 |
4.2.2 充电数量对充电站谐波的影响 |
4.2.3 充电模式对充电站谐波的影响 |
4.3 充电站建设因素对谐波的影响 |
4.3.1 充电设施接线方式对谐波的影响 |
4.3.2 变压器参数对谐波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充电时序特性的充电站谐波工程计算方法 |
5.1 电动汽车的时序特性 |
5.1.1 私家车时序特性 |
5.1.2 出租车时序特性 |
5.1.3 公交车时序特性 |
5.2 基于时序特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谐波算法 |
5.2.1 单台充电机的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
5.2.2 多台充电机同时工作时的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
5.2.3 充电起始时刻 |
5.2.4 充电站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工程算法 |
5.2.5 算法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时序特性的电能质量 |
6.1 基于时序特性的谐波分析 |
6.1.1 私家车充电站的谐波特性 |
6.1.2 出租车充电站的谐波特性 |
6.1.3 公交车充电站的谐波特性 |
6.2 基于时序特性的电压分析 |
6.2.1 电压越限计算方法 |
6.2.2 规模化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网电压的影响 |
6.3 谐波特性和电压特性的综合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课题研究成果 |
7.2 有待进一步完成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波浪自适应救助船稳性与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中国海上救助力量现状 |
1.1.2 波浪自适应救助船介绍 |
1.1.3 波浪自适应救助船稳性及动力学研究的意义 |
1.2 波浪自适应船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船舶稳性研究现状 |
1.4 多体动力学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波浪自适应救助船完整稳性分析 |
2.1 船舶模型及其参数 |
2.2 船舶稳性的定义及分类 |
2.3 静水中船舶初稳性的计算分析 |
2.3.1 船舶初稳性的理论分析 |
2.3.2 船舶初稳性计算结果 |
2.3.3 不同浮筒直径下初稳性计算 |
2.4 静水中船舶大倾角稳性的计算分析 |
2.4.1 船舶大倾角稳性的理论分析 |
2.4.2 船舶大倾角稳性计算结果 |
2.4.3 船舶重心位置对大倾角稳性的影响 |
2.4.4 船舶浮筒直径对大倾角稳性的影响 |
2.4.5 船舶上部平台对大倾角稳性的影响 |
2.4.6 船舶浮筒间距对大倾角稳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波浪自适应救助船多体动力学分析 |
3.1 波浪自适应救助船运动分析 |
3.1.1 横摇简谐波的理论推导 |
3.1.2 纵摇简谐波的理论推导 |
3.1.3 升沉简谐波的理论推导 |
3.2 波浪自适应救助船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 |
3.2.1 刚体模型的建立 |
3.2.2 柔性体模型的建立 |
3.2.3 施加运动、约束与载荷 |
3.3 仿真模型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3.3.1 基于波浪自适应救助船的实验测试 |
3.3.2 实验海况下的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船舶减振机构的参数优化设计 |
4.1 减振机构参数对船舶加速度的影响 |
4.1.1 减振机构刚度的影响 |
4.1.2 减振机构阻尼的影响 |
4.2 优化目标函数与设计变量 |
4.3 仿真优化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永磁风电机组混联功率接口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风力发电发展历程与现状 |
1.2.1 风力发电建设现状与趋势 |
1.2.2 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类型 |
1.3 风电机组联网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风电机组联网方式 |
1.3.2 风电机组联网的功率接口控制方法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安排 |
第二章 混联功率接口的拓扑结构与动态工作模型 |
2.1 混联功率接口拓扑结构及其工作模式 |
2.1.1 混联功率接口的基本拓扑结构 |
2.1.2 混联功率接口工作模式 |
2.2 直驱永磁风机联网运行特性 |
2.2.1 直驱永磁风机特性分析 |
2.2.2 直驱永磁风机最大风能跟踪控制 |
2.2.3 直驱永磁风机混合联网系统功率平衡分析 |
2.3 机侧变流器的动态工作模型 |
2.3.1 机侧变流器的动态工作模型 |
2.3.2 机侧变流器输出直流侧的动态工作模型 |
2.4 网侧串联变流器的动态工作模型 |
2.4.1 串联功率接口的主电路拓扑结构 |
2.4.2 网侧串联变流器的工作原理 |
2.4.3 网侧串联变流器的动态工作模型 |
2.5 网侧并联变流器的动态工作模型 |
2.5.1 并联功率接口主电路拓扑结构 |
2.5.2 网侧并联变流器的工作原理 |
2.5.3 网侧并联变流器的动态工作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广义谐波理论的指令信号检测方法 |
3.1 广义谐波理论 |
3.1.1 单相电路的广义谐波定义 |
3.1.2 三相电路的广义谐波定义 |
3.2 基于广义谐波理论的信号检测方法 |
3.2.1 派克变换 |
3.2.2 基于广义谐波理论的dq0信号检测方法 |
3.3 网侧串联变流器指令电压检测法 |
3.4 网侧并联变流器指令电流检测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联功率接口控制原理分析 |
4.1 机侧变流器的双闭环控制原理 |
4.2 基于改进型三态滞环控制的PWM调制原理 |
4.2.1 两态滞环控制PWM调制 |
4.2.2 三态滞环控制PWM调制 |
4.2.3 改进型三态滞环控制PWM调制 |
4.3 网侧并联变流器的改进型三态滞环控制PWM调制原理 |
4.4 网侧串联变流器的改进型三态滞环控制PWM调制原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联功率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
5.1 混联功率接口主电路设计 |
5.1.1 实验样机总体结构设计 |
5.1.2 主要元器件选型 |
5.2 混联功率接口控制系统设计 |
5.2.1 硬件设计 |
5.2.2 软件设计 |
5.3 混联功率接口仿真分析 |
5.3.1 网侧串联变流器电压信号检测仿真分析 |
5.3.2 网侧并联变流器电流信号检测仿真分析 |
5.3.3 混联功率接口设计功能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相关项目和奖项) |
(5)针对帕金森病的磁敏感成像量化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1 磁敏感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的应用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
1.4.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高质量SWI重构算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相位不均一性伪影的产生 |
2.2.1 梯度回波成像 |
2.2.2 双腔模型 |
2.3 高质量SWI重构算法 |
2.3.1 相位掩模乘法 |
2.3.2 基于拉普拉斯的相位解缠算法 |
2.3.3 基于复杂谐波伪影去除法的相位伪影去除算法 |
2.3.4 高质量SWI重构算法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QSM图像的多图谱自动分割算法 |
3.1 引言 |
3.2 定量磁化率成像理论基础 |
3.3 QSM重构算法 |
3.3.1 数据预处理 |
3.3.2 背景场去除 |
3.3.3 基于STAR-QSM算法的磁化率反演 |
3.4 基于QSM图像的多图谱自动分割算法 |
3.4.1 多图谱集的建立 |
3.4.2 多图谱自动分割算法原理及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QSM的帕金森病及前驱期的定量评估 |
4.1 引言 |
4.2 帕金森病的前驱症状 |
4.3 材料及方法 |
4.3.1 受试者信息与临床信息采集 |
4.3.2 图像处理流程 |
4.3.3 数据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有名词缩写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并联型APF治理充电站谐波的研究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动汽车及充电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充电站谐波治理的研究现状 |
1.4 有源滤波器(APF)的发展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充电站谐波理论分析 |
2.1 充电站的系统结构 |
2.2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 |
2.3 充电机的结构原理及等效模型 |
2.4 充电站谐波对电网的危害 |
2.5 充电机的谐波电流特性 |
2.6 充电站的谐波电流特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并联型APF的原理及控制策略 |
3.1 并联型APF的原理及数学模型 |
3.1.1 并联型APF的基本工作原理 |
3.1.2 并联型APF主电路的数学模型 |
3.2 谐波电流检测算法 |
3.2.1 瞬时无功理论 |
3.2.2 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p-q检测法 |
3.2.3 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i_p-i_q检测法 |
3.2.4 改进的谐波电流检测算法 |
3.3 电流跟踪控制策略 |
3.3.1 三角波控制方式 |
3.3.2 滞环比较控制方式及“电流内环”的形成 |
3.4 直流侧电压的PI控制及“电压外环”的形成 |
3.5 主要参数的设定 |
3.5.1 直流侧电容及其电压的设定 |
3.5.2 交流侧电感的设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并联型APF抑制充电站谐波的仿真 |
4.1 并联型APF仿真模型的建立 |
4.1.1 指令电流发生模块 |
4.1.2 电流跟踪控制模块 |
4.1.3 直流侧电压控制模块 |
4.1.4 并联型APF的仿真模型 |
4.2 并联型APF抑制充电站谐波的建模及仿真 |
4.2.1 对单台充电机谐波抑制的仿真 |
4.2.2 对多台充电机谐波抑制的仿真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二次谐波效应对矢量光场的偏振调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矢量光场的基本概述 |
1.1.1 矢量光场的偏振特性 |
1.1.2 矢量光场的生成技术 |
1.1.3 矢量光场的应用 |
1.2 二次谐波效应介绍 |
1.3 矢量光场激发的二次谐波效应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次谐波的理论基础 |
2.1 非线性介质的波动方程 |
2.1.1 各向异性介质的非线性时域和频域波方程 |
2.1.2 各向同性介质的非线性时域和频域波方程 |
2.2 非线性介质的极化强度 |
2.3 二次谐波效应的数学描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次谐波效应对矢量光场的偏振态调制 |
3.1 局域线偏振矢量光场介绍 |
3.1.1 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理论 |
3.1.2 局域线偏振矢量光场的焦场特性 |
3.2 矢量光场激发的二次谐波近场极化 |
3.3 矢量光场激发二次谐波的远场信号 |
3.3.1 格林函数算法 |
3.3.2 局域线偏振矢量光场激发下的二次谐波远场信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次谐波过程中的角动量守恒研究 |
4.1 光学角动量 |
4.1.1 轨道角动量 |
4.1.2 自旋角动量 |
4.1.3 携带角动量光场的生成与检测 |
4.2 椭圆偏振涡旋光束激发二次谐波的理论研究 |
4.3 椭圆偏振涡旋光束激发二次谐波的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宽频域谐波理论分析及动态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谐波的产生和危害 |
1.2 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宽频域谐波特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1 分布式光伏并网输出特性与主动抑制策略研究 |
1.3.2 分布式光伏并网谐波源建模研究 |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光伏并网逆变器谐波理论分析 |
2.1 光伏并网系统拓扑结构及数学模型 |
2.2 逆变器输出谐波成分分析 |
2.2.1 逆变器调制谐波成分分析 |
2.2.2 逆变器死区附加谐波 |
2.3 电感纹波电流分析 |
2.3.1 单相逆变器电感纹波分析 |
2.3.2 三相逆变器电感纹波分析 |
2.4 死区效应及其抑制策略分析 |
2.4.1 死区效应对逆变器输出影响 |
2.4.2 死区零电流钳位现象 |
2.4.3 死区效应补偿 |
2.5 逆变器输出谐波阻抗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伏并网系统宽谐波传播机理 |
3.1 输电线路谐波模型 |
3.1.1 输电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 |
3.1.2 传输线路谐波放大现象分析 |
3.1.3 负荷谐波源沿线影响分析 |
3.2 分布式变压器谐波域模型 |
3.2.1 集肤效应对变压器参数影响 |
3.2.2 分布式变压器谐波域建模 |
3.3 电力系统元件二端口矩阵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逆变器并网耦合谐振机理及HAPF建模 |
4.1 多逆变器并联运行模型分析 |
4.1.1 理想逆变器并联运行分析 |
4.1.2 非理想逆变器并联运行分析 |
4.2 多逆变器并联谐振优化分析 |
4.2.1 串联谐振优化分析及建模 |
4.2.2 并联谐振优化分析及建模 |
4.3 大型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运行模型 |
4.3.1 电网背景谐波谐振 |
4.3.2 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谐振分析 |
4.4 含HAPF的大型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运行模型 |
4.4.1 HAPF宽频域谐波模型 |
4.4.2 HAPF对宽频域谐波谐振抑制效果分析 |
4.4.3 HAPF综合谐振抑制策略与投运效果分析 |
4.5 仿真分析 |
4.5.1 仿真平台介绍 |
4.5.2 逆变器并联运行仿真分析 |
4.5.3 HAPF投入运行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
(9)感应电机气隙偏心分析及故障检测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气隙偏心分类 |
1.3 气隙偏心建模 |
1.3.1 气隙偏心长度表达式 |
1.3.2 气隙不均匀值 |
1.4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电机偏心故障下电磁性能研究概述 |
1.4.2 电机偏心故障下电磁振动与噪声研究概述 |
1.4.3 电机偏心故障检测研究概述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轴向均匀偏心下对电机电磁性能的影响研究 |
2.1 有限元仿真说明 |
2.2 轴向均匀偏心下感应电机的谐波分析 |
2.2.1 电磁转矩的谐波理论分析 |
2.2.2 气隙偏心下的谐波理论分析 |
2.2.3 a_1=1的仿真谐波分析 |
2.2.4 a_1=2的仿真谐波分析 |
2.2.5 a_1=3的仿真谐波分析 |
2.2.6 a_1=6的仿真谐波分析 |
2.2.7 小结 |
2.3 轴向均匀偏心下感应电机的定子绕组损耗及转子绕组损耗计算 |
2.3.1 气隙偏心下绕组损耗理论分析 |
2.3.2 气隙偏心下绕组损耗计算 |
2.3.3 小结 |
2.4 轴向均匀偏心下感应电机的铁耗计算 |
2.4.1 概述 |
2.4.2 气隙偏心下铁耗计算模型 |
2.4.3 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轴向均匀偏心下力学分析 |
3.1 电磁力的原理 |
3.2 轴向均匀偏心下产生UMP的原理 |
3.3 鼠笼式感应电机UMP与并联支路数的关系 |
3.4 鼠笼式感应电机UMP与转子槽数的关系 |
3.5 鼠笼式感应电机UMP与极对数的关系 |
3.6 绕线式转子感应电机UMP的计算 |
3.7 堵转时鼠笼式感应电机UMP的计算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轴向不均匀偏心的研究 |
4.1 斜偏心对电机性能的影响研究 |
4.2 轴偏心对电机性能的影响研究 |
4.2.1 轴偏心的仿真 |
4.2.2 轴偏心的力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隙偏心的检测有效性研究 |
5.1 不同槽配合对鼠笼式感应电机气隙偏心的谐波检测分析 |
5.1.1 无导条时的分析与仿真 |
5.1.2 有导条时的分析与仿真 |
5.2 多并联支路数鼠笼式感应电机气隙偏心类型及偏心度的检测 |
5.2.1 转子槽数对偏心度检测的干扰分析与仿真 |
5.2.2 静态偏心SE的检测 |
5.2.3 动态偏心DE的检测 |
5.2.4 混合偏心ME的检测 |
5.3 样机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毫米波磁控管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3.3 理论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选题和内容安排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非π模空间谐波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1.1 磁控管工作原理 |
2.1.2 非π模空间谐波磁控管介绍 |
2.2 谐振特性分析 |
2.2.1 谐振系统 |
2.2.2 色散特性 |
2.2.3 多模瞬态分析 |
2.3 非π模理论 |
2.3.1 π 模工作的优点 |
2.3.2 非π模对谐振腔尺寸的影响 |
2.3.3 非π模对模式分隔度的影响 |
2.3.4 非π模的品质因数 |
2.4 空间谐波理论 |
2.4.1 空间谐波 |
2.4.2 工作电压与工作磁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谐波磁控管效率分析 |
3.1 引言 |
3.2 磁控管效率分析 |
3.2.1 磁控管效率的计算 |
3.2.2 传统磁控管高效率的原因 |
3.3 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效率分析 |
3.3.1 注波互作用分析 |
3.3.2 低效率的原因 |
3.3.3 提高效率的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谐波磁控管仿真分析 |
4.1 仿真模型建立 |
4.1.1 仿真软件简介 |
4.1.2 仿真对象介绍 |
4.1.3 仿真模型建立 |
4.2 冷态特性仿真和分析 |
4.2.1 谐振系统仿真分析 |
4.2.2 输出结构仿真分析 |
4.2.3 整管冷态分析 |
4.3 热态特性仿真和分析 |
4.3.1 电磁场加载 |
4.3.2 阴极发射设置 |
4.3.3 高频场分析 |
4.3.4 电子运动状态分析 |
4.3.5 工作特性分析 |
4.3.6 输出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谐波磁控管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磁控管冷测实验 |
5.2.1 冷测系统介绍 |
5.2.2 谐振腔冷测 |
5.2.3 输出部件冷测 |
5.2.4 整管冷测 |
5.3 磁控管热测实验 |
5.3.1 热测系统介绍 |
5.3.2 工作特性 |
5.3.3 包络和频谱特性 |
5.3.4 测试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冷阴极技术分析 |
6.1 引言 |
6.2 自发射冷阴极技术分析 |
6.2.1 自发射冷阴极结构 |
6.2.2 自发射冷阴极理论分析 |
6.2.3 自发射冷阴极试验研究 |
6.3 辅助热阴极式冷阴极分析 |
6.3.1 辅助式冷阴极结构 |
6.3.2 辅助热阴极式冷阴极理论分析 |
6.3.3 辅助热阴极式冷阴极试验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工作和总结 |
7.2 存在的问题 |
7.3 提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谐波理论分析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相干叠加态初始条件下固体高次谐波的理论研究[D]. 韩涛. 吉林大学, 2020(08)
- [2]规模化电动汽车并网充电的电能质量研究[D]. 李敏. 山西大学, 2020(01)
- [3]波浪自适应救助船稳性与动力学分析[D]. 赵丁辉.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4]永磁风电机组混联功率接口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D]. 何柳.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5]针对帕金森病的磁敏感成像量化分析方法研究[D]. 赖炤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并联型APF治理充电站谐波的研究及仿真[D]. 朱凯丽.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7]二次谐波效应对矢量光场的偏振调制[D]. 刘天宇. 东南大学, 2019(06)
- [8]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宽频域谐波理论分析及动态建模[D]. 江宏彬.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感应电机气隙偏心分析及故障检测有效性研究[D]. 周洋.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10]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研究[D]. 黎深根.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