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明如何“长生不老”

儒家文明如何“长生不老”

一、儒家文明何以能“长生”(论文文献综述)

杨小红[1](2021)在《田锡与北宋士风及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北宋初期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田锡承袭了汉唐文化之优良传统,针对宋初社会所面临的文化困境,他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致力于社会风气的变革。在士风卑弱的情况下,田锡忠公体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君子形象为士林树立了榜样。他力图以自己的亲身创作一扫文坛的五代余弊,并对宋代文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思考与尝试。本文将田锡置于北宋文化大背景下,考查他在士风建设和文学革新上所做出的贡献,论文一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分析宋朝建立初期所面临的士风及文风的困境。宋初承五代之乱,文化生态处于一个十分困顿的境地。一方面,士林的风气以隐逸、因循及躁竞为主,士大夫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整体风貌并不乐观。另一方面,在文坛上,过于藻饰的四六骈文专注于歌功颂德,无真实情感可言,而白体诗人、九僧与隐逸诗人,作诗皆为书写一己之性情,文学应有的现实主义精神荡然无存。宋廷为了解除困境,重建儒道,亦付出了不少心力。尽管如此,仍是收效甚微。而田锡的出现,不仅顺应了宋廷文化建设之形势,还以他个人的努力,形塑了宋代士人之典范。第二章阐述田锡的成长环境、个人经历对他的政治人格和文学表现产生的影响。田锡生于西蜀,人生最重要的青年时期都是在蜀地度过的。蜀地以儒学为宗、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田锡。他出身平民阶层,祖父及父亲皆是高尚不仕的名士,其父虽不从政,但自田锡幼时开始,便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步入仕途。在父母去世后,他深感偏居一隅所获得的知识和眼界都是非常有限的,于是选择了出蜀游学,在这段时间里,他品尝到了人世间的辛酸,同时也在主流文化的熏陶下获益良多,为他以后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些独特的经历,才形成了田锡独特的思想性格和特定的心理结构。第三章论述田锡在宋初核心价值观重构中的先导作用。基于两蜀政权所承唐代典章文物的浸染以及自身对唐文化的向往,田锡主张承继唐统,但在传承唐文化有益于宋廷部分的同时,他又结合时代之需要,勇于革新,力求创造出一个属于有宋的时代。他将儒家道德价值体系视为国家社稷的根本,积极致力于儒家思想体系的重塑。他的政治思想,除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外,还带有宋初独有的时代特性。作为传统儒士,田锡专注于自我人格的完善,而宋初对外战场的失利,也使得田锡开始对华夷之防愈加重视,这些都对内敛的宋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四章论析田锡在北宋士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宋朝士大夫群体自我角色的认同感,可谓历代罕有。这种局面的形成并非一朝之事,除了宋朝统治者对士大夫的优待和宽容外,宋初士大夫起到的带头作用功不可没,而田锡可以说是士风崛起的表率和有力号召者。面对帝王,不同于由五代入宋的贰臣的明哲保身,田锡敢于直谏,充分体现出一个士大夫应有的风骨和与君王共治天下的觉悟;而对社稷百姓,他关心民瘼,为百姓畅意直言,表现出传统士大夫强烈的责任感与社会担当。第五章分析田锡的散文理论及创作。作为宋初古文家之一,田锡与其他古文家在理论和创作上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他重视“文”的社会功用,认为“道”是“文”的基础,但同时又主张“文”“道”并重,承认“文”的独立性。受道家思想影响,他提倡自然的文风,体现出儒道合流的文学倾向。田锡创作的散文类型丰富,大多以汉唐文统为宗,具有典雅清丽、文质意远的特色。第六章论述田锡的诗学思想及诗歌创作。与田锡经世致用的文论观相对应,田锡主张恢复诗歌的美刺传统。而另一方面,田锡视诗歌为余事,将其看做消遣自适的工具,对诗歌政治方面的要求远低于散文。因此,与其他古文家不同,田锡对艳丽的诗风十分包容。他所创作的诗歌风格多样,融会前代诗歌大家之长却又能自出机杼,具有自己的特色,为宋诗开辟新径、独立于唐诗之外提供了有力的尝试。第七章阐述田锡对北宋士大夫群体的影响。田锡久历官场,结识了大批君子之友。身在宫阙时,他以身示范,为朝中士大夫树立了榜样;为官地方时,他充分发挥儒家淑世之精神,致力于当地民生的治理和风俗的淳化。不管是在士风上还是文学上,田锡对当时及后世的士大夫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对川籍士大夫以及庆历时期的众多士大夫,田锡的影响尤巨。他高尚的政治人格,使其成为砥砺士风的先驱,以及范仲淹、司马光等人崇拜的偶像。他的诗文理论,对北宋文坛巨匠——“三苏”和欧阳修的文学观亦有着一定的启迪。

赵兵[2](2018)在《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章,分别从不同时段、不同主体来分析近代中国思想史上“民族精神”论的复杂内涵。第一章所关注的问题是清末民初的“国魂”、“国性”论。清末民初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的转型时代中具有转折性的时期。晚清以来新学与新政给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带来的文化认同问题日趋严重。东渡日本的中国知识人从日语中发现了“民族”与“民族精神”这两个重要词汇,并将之传入国内思想界,极为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民族观念与民族想象。民初以降,诸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老新党”均开始讨论“国魂”与“立国精神”的问题,他们试图重建一个具有文化主体性与神圣性的“中国”。第二章着重论述1920年代醒狮派与学衡派的“国性”论。随着欧战中西方文明弊病的暴露以及战后世界性“东方文化热”的影响,中国知识人的民族与文化自信心逐渐凸显。盛极一时的东西文化论战,彰显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试图结合东西文明以创造世界新文明的野心。这一时期的“民族精神”论,多是对五四文化激进主义和世界主义思潮之反动。醒狮派在德国古典哲学与法国实证主义的双重影响下,以实证方法阐释了国性或民族性的产生与存在,并认为此等“灵魂”对民族、国家之演进,具有决定作用;与此同时,以文化保守主义姿态出现的“学衡派”也十分重视“国性”与“民族精神”。学衡派学人在揭櫫古希腊与先秦的理性主义传统的同时,试图在学术上确证中国民族与文化上的独立性、本源性、甚至是世界性。第三章尝试阐释1930年代以降中国思想界多元竞争的“民族精神”论。这一时期的民族精神话语呈现出多极并进的局面,本章试图以几种代表性的论述来进行阐发——张君劢、贺麟等人的“文化建国”论;常燕生对于中华民族种族主体性的重新想象;以及1930年代以降,风靡一时的法西斯主义思潮在建构中国“民族宗教”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意义。第四章试图以中日战争为背景,从东亚现代性的视角呈现“天下”秩序崩解之后中日两国的“民族精神”论述对于各自文化主体性与超越性的思考——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官方民族主义秉持一种国家有机体论,“国魂”与“民族精神”成为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官方民族主义的主流词汇;中共开始注重“民族性”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建构出一种兼具主体性与普世性的“中华民族”理念;与此同时,敌伪地区的知识界也有着自己的民族主义话语,他们推崇类似于国家有机体论的“全体主义”(Universalismus),他们竖立起“民族精神”的大旗,宣扬“国性”、“国魂”与“东亚民族精神”。吊诡的是,敌对各方其实共享着类似的民族主义观念与“民族精神”话语,并围绕各自的立场与观念进行着“民族精神”的话语争夺战。

张宏儒[3](2018)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在时光荏苒和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世代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民群众心中流传和发展,留下了无数道德模范故事以及典型事例,这也彰显着我国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但因为时代不同,我国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大学生的群体中如果有效继承以及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是需要认真揣摩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进行重新评价,并且批判性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发挥整体且全面的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指导性意义。作为青年形成自身价值观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大学是青年学习文化知识、发展自身能力最有效的地方。同时作为国家建设未来的栋梁,大学生本身的价值体系构建、完善与其个人的发展,乃至社会、民族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当前我国的社会形态,经济领域和社会结构变动都比较大,利益格局以及思想观念对比也较为深化,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信仰、价值取向以及责任义务。怎样让我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地生根,辅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构建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时代的变革、文化的传承、历史的发展等一系列原因让当代大学生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呈现新的特征。从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到价值体系、人生世界观等方面都与以往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丰富和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底蕴就好像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打了一针“强心剂”,让学生们的思想政治内涵更加完善,从而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除此之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逐渐流失,近年以来大学校园中功利化、奢靡化的风气不断蔓延,甚至出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的缺失,出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现象。所以,对于高校开展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下,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结合,并且发挥其文化育人、文化感人、文化引导的教学作用,在教学课题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刘胜[4](2017)在《张立文和合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和合学分为狭义和合学与广义和合学。狭义和合学乃是张立文先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性研究基础上,针对现实世界的冲突与矛盾性,而提出的一种应对现实问题的新的理论体系。广义和合学则是指在狭义和合学探索的基础上对其所未能深入研究的课题,进行相关的和合学研究,比如和合翻译学,以及符合“和合生生”精神的一切理论探索。与此对应,和合学的研究也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张立文先生和合学的理论阐释与澄清;一类则是依和合学精神实质进行拓展性和创新性探索。本论题的研究就属第一类。正因为如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试图澄清张立文先生创立和合学的思想路线、理论精髓以及精神旨趣,并在此过程中随文阐释这种和合学如何可能,其理论边界与理论特色是什么等问题。既然如此,我们的研究必然要从此课题的其它关注开始,也就是其他学者如何看待与评介这样一种新生的理论体系——和合学。这就决定我们要综合地分析与评估其他研究的水平,包括他们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边界等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体现于第一章中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一节。在摸清了他人研究的边界——已探索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未探索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之后,我们则需要进入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张立文先生为何要去创立和合学。从张立文先生的着作以及和合学所可能发生的实效出发,我们认为张立文和合思想的缘起应当与两种因素有关:一是面对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冲突以及部分文明冲突尤其突出的情况下,张立文先生的忧世情怀与救世自觉,使其需要从所有的思想资源中进行甄别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二是为了化解中国哲学合法性的争议,张立文先生需要在解决冲突世界中的各种冲突的世界性、历史性、思想性的重大课题的基础上,澄清中国哲学的哲学功效与思想魅力。既然有了创立理论的自觉与需求,那么张立文先生需要怎样的思想方法来驾驭以往思想资源以及构建起新的理论体系?这个问题则由“张立文和合哲学方法论研究”一章进行相关的澄清。在此章中,我们首先要澄清张先生如何“诠释与批判”以往的思想方法;其次,就要揭示与阐明创立和合理论体系的“和合方法”是由三个部分构成,即“生生法”、“创新法”与“意境法”。动机与方法皆已澄清,那么和合学的理论体系到底构造了什么呢?为了阐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和合”以及通过“和合”为何能够构建出“和合学”;其次,才能揭示和合学如何讨论我们的世界,即和合世界观。和合世界观是极富创意的世界观,认为我们的世界由生存世界、意义世界与可能世界所构成,而在和合精神指引下,成为和合生存世界、和合意义世界与和合可能世界。这三重世界观旨在解决“人如何存在”、“人为何而活着”以及“人应该怎样活着”这三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合学提出了“五和”——和生、和处、和立、和达与和爱的基本原理。进而从和合学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和四种合哲学两个方向讨论了和合学的精神如何落实的问题。

陈典平[5](2017)在《先秦儒家历史观研究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纵观先秦时期历史观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夏商周时期神意史观向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理性的历史观的转变,转变的契机就在于诸子历史理性的觉醒。历史理性的觉醒,是由于春秋战国社会“礼坏乐崩”的现实所引发。诸子为现实社会寻求治理之道,纷纷借鉴历史经验,从而促成了成熟形态的历史观的形成。先秦儒家在深入考察尧、舜、禹、夏、商、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历史观。本论文从历史哲学的角度讨论历史观,从历史观的角度把握先秦儒家思想。历史哲学是对客观的历史过程作整体的哲学考察。对客观历史过程的整体哲学考察,无非包括历史的本原,历史的主体,历史的本质,历史的趋势、规律、动力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正是历史观的主要内容,也由此构成了本论文的基本架构。本论文在深入把握先秦儒家思想的逻辑起点和思想主旨的基础上,对先秦儒家思想与历史观的关系做了较为详细的辨析。本论文始终坚持在历史、现实与未来三者的关系中讨论先秦儒家历史观,摒弃了仅把历史观看作是面向过去的单一视角。本论文总结了先秦儒家历史观的特性,凸显了先秦儒家历史观的价值。这些都构成了本论文突破旧说的创新之处。本论文坚持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还采用问题的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以对先秦儒家历史观做出全面细致的考察。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主要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的先秦儒家历史观研究。通过对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成就与不足,以彰显本选题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对历史观作出明确定义,并交代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先秦儒家历史观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先秦儒家思想建立在宗法社会基础之上,有着牢固的农业文明根基。我国深厚的重史意识和悠久的史官文化传统是造成儒家重视历史的重要前提。西周王官之学向诸子之学的转变又成为现实的学术文化背景。通过对以上诸多因素的分析,试图对先秦儒家历史观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第二章:先秦儒家思想产生兴起的原因、思想主旨及其与历史观的关系。对于先秦儒家乃至先秦诸子产生兴起的原因的探讨,自汉以来就不绝于耳。虽然众说纷纭,但因挽救时弊的迫切需要促成了历史理性的觉醒,进而导致诸子思想创造的全面繁荣应是主要原因。由此也决定了先秦诸子思想的主题只能是政治论,亦即诸子提出思想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为春秋战国的现实社会提供治理之道,他们反思与总结历史,也是为了借鉴政治治理经验。先秦儒家继承了自西周确立的道德价值,将之悬为最高的价值理想。他们将历史的本质看作是道德的演进,从而建立了道德史观。先秦儒家思想是针对现实社会矛盾的思想创造,代表着今;历史观是对历史的反思与总结,代表着古,先秦儒家思想与历史观的关系,便转化为今与古的关系。先秦儒家反思与总结历史,是要发挥历史的借鉴价值,即以古鉴今。然而,改造现实社会的迫切愿望远远胜过对历史真相的探索,因而在以古鉴今的同时,先秦儒家也在悄然地改变着历史的面貌,从而出现了以今绳古的现象。第三章:天人关系和先秦儒家历史本原与历史主体思想。越是人类社会的早期,天、上帝等超验的观念越能影响人们的历史起源和历史主体思想。通过考察先秦天人关系的变化发展,尤其是孔子、孟子、荀子对天与天命的思想变化,可以看出先秦儒家并不热衷于追溯历史的起源,认为历史的起源原本就是客观的存在,圣人在推动文明时代到来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历史主体,先秦儒家认为历史是帝王将相等杰出人物活动的陈迹,人,而非神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四章:先秦儒家对历史本质的认识。孔子继承周礼,又创造性地提出“仁”的道德范畴,开创了道德史观的先河。孔子对尧、舜、禹道德黄金时代的追溯,以及“仁”的提出,都是基于他对历史本质在于人伦道德的认识。《春秋》作为孔子删修的史书,体现了孔子的历史理想。孟子提出性善论,奠定了道德史观的基石,并且将孔子提出的仁德观念扩大到政治实践领域,主张推行仁政和王道政治理想,将道德作为历史演进的主要决定力量。荀子认识到“人生而有欲”,欲望的过度膨胀显露出人性本恶,这是人的自然属性。由于人性本恶,因此才需要对人性加以改造,使之由恶变善。同时,人只有依靠群体力量才能够生存,群体社会又需要通过礼义之分加以维系。礼义的最大功能在于对人的恶性加以改造。改造人性的过程中,赋予人以社会属性。道德理想社会的建立取决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协调统一。第五章:先秦儒家古今变易思想。先秦儒家虽然坚持古今一体,但古与今终究不同,不同是由于古今变易造成的。先秦儒家对古今的变易性有着深刻的洞察。本章围绕先秦儒家关于古今变易,变易的趋势、规律、动力的相关思想展开讨论。第六章:先秦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历史观比较研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学说虽内容迥异,但都是历史理性觉醒的产物,因而都对历史作了反思与总结,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历史观。本章从历史本原、历史主体、历史本质、历史规律、历史动力五个方面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历史观加以比较研究,并归纳五家历史观的共性和儒家历史观的特性,以深化对儒家历史观的认识。

王琪[6](2014)在《明清小说与韩国汉文小说女将形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女将形象不仅真实地出现在中外现实的历史舞台中,文学艺术中也均有所呈现。中韩古代女将形象大多表现在明清英雄传奇小说与韩国李朝后期的军谈小说中。但相关韩国女将形象的整体研究尚显缺乏。将中韩古代小说中的女将形象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两者间故事情节发展有着诸多极其相似的轨迹,即女将的降生、成长修炼、建功立业(战场功绩)、婚姻选择等人生轨迹。将中韩女将小说情节的重合性痕迹进行母题分类,可通过对相似性母题的比较与溯源,分析母题成因,论述中国小说对韩国女将形象的影响因素,中韩女将的略微差异性成因。探讨中韩古代小说“女将”形象所流露的明清时期、李朝时期的社会思潮,中韩特定的民族心理,韩国的“慕华”情结与文学借鉴。本文主要采用主题学研究的方法,将中韩女将小说进行母题划分并进行比较研究。将韩国四部小说的女将形象的文本情节发展的同一路线进行母题划分,可得出深山学艺、坠水获救、谪降、男装中举、边疆外侵等同一母题,其母题成因受部分自身民族特定因素的影响:壬辰倭乱的历史背景,朝鲜李朝女性空前卑微的地位,民俗崇拜信仰等相关因素。将中韩女将对比同母题对比可见:深山学艺、谪降、女将善仙术、番女嫁汉将、婚姻指点等母题,折射出一定:一.李朝时期与明清分期背景下社会思潮的转变。二.女性观的渐变与女性意识的觉醒。在中韩女将小说同一母题中,以“谪降”、“番女嫁汉将”母题为代表,尤其带有中国的特定因素:一.中国传统道教的固有因子。二.中原人特定的“大汉族主义”思想。三.中国古代传统固有的叙述模式。以上可以看做是中国传统因素对于韩国女将小说母题得以形成的核心影响。在中韩女将形象的重合点之外,亦含有个别相异之处,即成就女将身份途径与婚娶观的不同,此相异点包含着来源于不同民族文化的特定成因:一.生存环境的差异导致民族心理的不同。二.中韩两国所受社会思潮的不同。三.朝鲜朝男尊女卑的思想尤甚。

王新红[7](2013)在《论儒家道德何以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儒家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的认识受制于对传统和现代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及儒家道德自身特点的考量。共同的问题域与深层次结构以及儒家道德自身的演进规律使儒家道德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厚重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信仰的确立要立足于儒家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传统。挖掘、借鉴儒家道德资源及其深入民间的路径并应用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血肉丰富,更贴近社会现实,启迪其大众化的实现。

修建军[8](2013)在《儒家“和心”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化的实现,首先是人自身的现代化。和谐社会的建构,首先必须以人自身的和谐为根本。鉴于改革开放可能以及已经显现出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信仰失范、道德失衡的现象,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认为如果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就会受到影响,现代化的建设就要多走弯路,因此必须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理想素质。江泽民也强调,现代化的精神文明建设,既要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又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和反思与现代化建设相伴而生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大家普遍感到最为严峻的问题是:人类在财富与人生价值的抉择面前,将何去何从。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对于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等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中国社会的转型,直接造成了人们文化观、价值观以及心理上的种种不稳定。具体说来,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中国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与科技成就的同时,出现了不少甚至可以说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如道德冷漠、诚信缺失、坑蒙拐骗、贪污腐败、部分人的精神空虚等等。因而有所谓的“现代化悖论”的问题。围绕着这样的困惑,人们开始关注寻找精神家园,寻找方舟的情结空前高涨。所以有改革开放以后的持续的“文化热”与“儒学热”。学者们不约而同地把国人中严重存在的文化错位和心态失衡,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的思考紧密联系起来。因为现代化的建设所需要的,首先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从结果上看,现代化的社会,也应当是一个高度稳定与高度和谐的社会。但恰恰是在这个剧烈变化的过程,客观上也正在生成着种种的不和谐与不稳定。那么,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协调现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我身心的冲突,建立一种道德的、审美的、和谐融合的关系,优化人的安身立命的大环境,则是学术界有识之士瞩目的焦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2004——2005年之交,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社会所存在的不和谐的严重事实已经被广泛关注;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和谐思想在新时期、新环境下的一种继承。学术界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研究和认真的探讨。学者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进行了理路阐发,以寻求传统理论与现代思想、文化建设、精神建设的契合点,同时为精神家园的建设,提供一种理论借鉴与参考。通过总结分析学术界关于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研究的有关成果,发现:⑴尽管对“心”的涵义尚有争议,但大致都围绕着“心”之德性、情感、意志等的意义予以运用;⑵对于人的心灵和谐普遍予以关注,认识到了心灵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密切关系;⑶所有的研究,都停留在一般性意义的论述上,至于“和心”的内涵、如何“和心”、“和心”为什么是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儒家的“和心”思想存在怎样的理论缺陷等问题,似乎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本课题所进行的“儒家‘和心’思想研究”,具有创新性。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取的是文献资料法。即按照时代的顺序,选取其中儒家主要的代表人物的经典文献予以诠释,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总结其“和心”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答我们所提出的“为什么”的问题。本课题的《上编》部分,主要论述了“儒家‘和心’思想的内涵及发展历程”,总结出儒家的“和心”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内涵包括:⑴明显的时代特征。从儒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正如通常人们所认识到的那样,古今中外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思想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像儒学一样,与时代的发展如此紧密地息息相关。儒家“和心”思想的发展,也明显体现了这一特征;⑵、主体性思维的彰显。儒家“和心”思想最为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主体思维特征。孔子追求“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创立了“一以贯之”的仁学心灵哲学体系。此后,在儒家的“和心”思想发展历程中,都沿着主体性思维的路向发展;⑶德性与规范的统一。德性之“仁”与规范之“仁”,在孔子的“和心”思想中是统一过程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后世儒家或以人性论为基础,或从天理的角度,充分论证了这一点。孟子的统一于心性,程朱的统一于“理”,陆王的统一于“心”,都表明了儒家“和心”思想体系中的德性与规范的统一;⑷情感与境界的统一。情感无论基于何等层面,都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其“合理”的存在,即是“中”、“和”,即是得当、适度,无过无不及。情感恰到好处,即是“和心”。本课题的《下编》部分,主要是围绕着“儒家的、‘和心’思想的价值向度”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人格向度”、“人和向度”、“天人向度”、“治世向度”、“和平向度”五方面内容进行研究,明确指出了儒家“和心”思想中,所蕴含的和谐社会的“向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⑴儒家“和心”思想,无论是从情感意义上,还是德性的意义上来讲,始终都是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可以涵纳儒家诸德之“仁”。于是,本文关于儒家“和心”思想的研究,也是研究儒家“仁学”的一个新视角。可以说,儒家的“和心”,即是“贵仁之心”。⑵心灵与世界相联系正是靠一种意向性。儒家“和心”思想与和谐社会之向度的研究表明,和谐社会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儒家“和心”思想研究表明,“和心”思想与社会和谐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亦即是相辅相成的。⑶儒家“和心”思想的向度分析,只是表明一种应然性而不是实然性以及必然性。之所以会发生许多的道德行为与道德意识的不一致性的问题,恰恰说明了儒家的“和心”思想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理论缺陷。儒家“和心”思想的理论缺陷表现在:第一,与佛教、基督教等宗教教义相比,儒家的“和心”思想,似缺失让人“警戒怵惕”的内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宗教使人心存敬畏。而儒家的“和心”思想,则完全是靠一种道德自觉。显然,道德自觉又并非人人可以做到;第二,儒家的“和心”思想中,由于过分自信于人的道德自觉,因而对于人心之外的强制干预,如“法”的强调,明显不足。在儒家“和心”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显示了“法”的缺位,这也是儒家“和心”思想的一种片面性。儒家“和心”思想,尽管带有一定程度的“迂远而阔于事情”的偏颇,但从总体而言,亦可谓“瑕不掩瑜”。儒家毕竟抓住了世间最为宝贵的因素——人心,并且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这是对中华文化的最为巨大的贡献。

王兵[9](2012)在《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文中提出东西方“四色文明”碰撞、交融,南北夏夷八方诸族文化汇聚、共生,共同孕育形成了时空二维交汇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以“闯关东”为主体人群而行成的“海南丢”文化,虽然文本文化的积淀厚度相对单薄贫弱,但却拥有并创造了属于“海南丢”文化人群所特有的丰富、多姿、多彩的口传音乐文化。承载着历史的沉重与民族艰难的“海南丢”们,在大连这样一个特殊的“四色文明”时空二维场域之中,变艰辛为安适,化苦痛为力量,以微笑面对苦难,载歌载舞,尽情狂欢,使得儒家礼乐文化濡染、浸润、教化下而蛰伏的音乐性(“缪斯的本能”),被滋养着、哺育着,被唤醒,焕发出审美超越的光芒,彰显出人性复归的原始生命魅力,凝结成大连人“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子”的审美理想,形成了对审美人生的自觉追求,完成对物质和生命的有限性的审美超越和复归的统一。在大连这方视听文化和口传文化肥沃丰厚的土地上,在“现在”、“现成”的审美时空场域之中,审美主体感知“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之“显现真实”的在场之美,使得精神得到了解放,情绪得到了渲泄,情感得到了高扬,感受“华奕照耀”,体验“动人无际”的音乐艺术审美。优良的口传文化视听艺术氛围,肥沃的群众文化艺术土壤,形成了大连良好的音乐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和群众社会艺术氛围,为孕育、培养与造就铁源、秦咏诚、谷建芬、徐沛东、潘兆和与郑冰等优秀大连作曲家以及大批的演唱家和演奏家奠定了最初的音乐文化基因生态环境的基础,并使之成为了“艺术重镇”和孕育音乐家的摇篮。大连场域之外广阔的自然地理与社会人文环境所营造的文化生态环境和艺术氛围的熏染与濡化,是使这些大连音乐“雏鹰”逐渐蜕变,化蛹成蝶,并最终成长为展翅翱翔天宇的音乐“雄鹰”的充分的外部环境。

陈伟[10](2012)在《荀子“分”思想的法哲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学界关于荀子“分”思想的全面体系性研究尚付阙如。本文以荀子“分”思想为研究主题,力求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提炼和阐释,从法哲学的视角揭示荀子“分”思想的基本面相和体系构成,并阐明其当下意义。全文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章导论部分围绕“为何以及如何研究荀子的‘分’思想”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力图阐明“为何研究”以及“如何研究”荀子“分”思想这两个问题。第二章首先研究了“分”的语源和词义,揭示了其形式上的变迁过程,继而对作为法哲学范畴的“分”的含义变迁情况进行了考析。第三章从纵、横两个维度对先秦时期“分”思想的总体图景进行了一个全景式分析。从纵的方面来说,先秦时期的“分”思想经历了孕育、萌生、兴盛的发展过程;从横的方面来说,先秦诸子的“分”思想可以梳分为“无分”、“有分”和“非分”三种类型。这一部分的讨论意在为之后全面研讨荀子的“分”思想提供一个富有立体感的思想背景。第四章从对荀子思想独特的致思框架的论析入手,通过与孔、孟儒家思想的比较,以及对《荀子》文本的梳理与考察,对荀子“分”思想进行了一个综述性的描绘,揭示了荀子“分”思想的基本面相。第五章讨论了荀子“分”思想的根据,认为荀子通过阐述其天人观确立了“分”思想的终极根据,通过阐述其人性观确立了“分”思想的人性根据,通过阐述其名实观确立了“分”思想的理论根据。第六章分析了荀子关于“分”的意义的论述,认为荀子通过讨论“群”这个概念,揭示了“分”的社会意义;通过讨论“治”这个概念,揭示了“分”的政治意义。第七章分析了荀子关于“分”的厘定的论述。荀子认为圣人和圣王是定分的主体,应该遵循等差有别原则、论德量能原则和统合整一原则,采取礼法并重、隆礼重法的方式来厘定社会成员的职分。第八章分析了荀子关于“分”的遵守的论述。荀子认为包括君王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应该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标准来恪守各自的职分。对于那些僭越礼法,违背职分的行为,应该通过法律来施以强制矫正;对于那些持礼守分,尊法敬分的行为,则应该通过明定的庆赏手段加以鼓励和倡扬。第九部分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回应了一个可能的疑问,即“分”思想缘何只是在先秦时期昙花一现,而在秦汉以后的中国政治法律思想史上却逐渐趋于泯灭不彰?二是对“分”与源自西方法律文化的“权利”、“义务”概念进了比较,揭示了其同异;三是对荀子“分”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其当下意义。

二、儒家文明何以能“长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儒家文明何以能“长生”(论文提纲范文)

(1)田锡与北宋士风及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宋初文化生态困境与表现暨田锡出现之意义
    第一节 士风的浇薄
        一、隐逸
        二、因循
        三、奔竞
    第二节 文坛之浮弊
        一、“四六”骈文:文胜于质的润饰藻丽
        二、徐铉与李昉:忽略社会关怀的体效乐天
        三、九僧与林逋:专注精意锻炼的超然世事
    第三节 统治者的改革与垂范
        一、修文偃武
        二、儒道重建
    第四节 田锡出现之意义
第二章 时代背景下的人格选择——田锡思想渊源与心理结构论析
    第一节 儒学为主的兼容并蓄:蜀地传统文化浸润
        一、蜀地历史沿革
        二、以儒学为宗的蜀学传统
        三、佛道思想在蜀地的发展
    第二节 平民精神之初显:家学渊源
    第三节 河洛主流文化熏陶:仕前游学经历
    第四节 自信心与凝聚力的仰望:汉唐文化精神情结
        一、儒学为主的文化导向
        二、不拘一格的用人方略
        三、自信进取的时代精神
第三章 承唐为宋——田锡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反思与建构
    第一节 两蜀典章文物对李唐之承袭
    第二节 正统之争:越承李唐与直承后周
    第三节 崇儒重道:儒家核心价值观的重建
        一、儒家思想体系之重塑
        二、儒家传统政治观念之因革
    第四节 由外向至内敛:宋文化之形态初具
        一、自我完善:守身行道与修己为人
        二、华夷之辨:民族文化的自信与坚守
第四章 淑世与同治——田锡与士大夫自我角色认同及自觉精神之崛起
    第一节 宋初统治者士权认知变迁
    第二节 士大夫群体认知:历史语境下的君子之党
        一、得君行道下的经世精神之觉醒:赵普与张齐贤
        二、上翼君道,下振逸民:田锡之益友——三君子与王禹偁
    第三节 直言敢谏:士大夫风骨的再现与话语权的行使
    第四节 以天下为己任:士大夫主体意识的初步凸显
        一、士大夫淑世精神的回归
        二、与君王共天下意识之觉醒
第五章 文学的复古与革新——田锡的散文创作及理论
    第一节 “经世”之文论观
        一、“文”“道”之关系
        二、执政与教化
    第二节 文法自然:儒道合流的前奏
    第三节 田锡与宋初古文家
        一、柳开
        二、王禹偁
    第四节 田锡的散文创作
        一、奏议:典实相济,伉直危切
        二、政论:文以气盛,长于说理
        三、书信:以才动人,以情动人
        四、辞赋:雄壮豪健,雅正清丽
        五、箴铭:匡世修身,文质意远
        六、制诰与考词:中正典雅,趋于古道
第六章 唐音至宋调的转捩——田锡的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
    第一节 田锡的诗学思想
        一、创作目的:美刺与自适的平衡
        二、语言风格:雅正与艳丽并举
    第二节 以文为诗的宋调初探
    第三节 各体兼擅的诗歌创作
        一、体效元白:平易晓畅
        二、以李杜为师:沉郁雄浑
        三、诗学谢公:清新自然
第七章 斯文之先觉,儒道之悬衡——田锡对北宋士大夫群体的影响
    第一节 政治人格:砥砺士风之先驱
        一、忠义之风
        二、朋党之风
        三、对高昂士风的推动
    第二节 道德楷模:范仲淹与司马光
        一、范仲淹
        二、司马光
    第三节 文学圭臬:欧阳修与“三苏”
        一、欧阳修
        二、“三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源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方法结构
第一章 “故国招魂”:清末民初中国民族精神论的发轫
    一、亡天下:近代中国的“天下主义”遗产
        (一)“天下”观与晚清思想界的普世性想象
        (二)康有为与章太炎:近代中国的两种文化观点
    二、东瀛之风:清季留日学界的“国魂”论
        (一)“民族”、“民族精神”:东西洋之间的概念旅行
        (二)“国魂”与“国学”:清季士人的文化主体性关怀
    三、再魅化:辛亥前后的“国魂”与“国性”
        (一)“政教革命”:辛亥革命与神圣中国的瓦解
        (二)“国魂”与“国性”:民初思想界重建超越性中国的思考
第二章 “再造文明”:五四前后的的世界主义与“民族精神”
    一、欧战与“新文明”意识
        (一)“二十世纪”:文明断裂意识的形成
        (二)欧战前后中国思想界的“新文明”论
    二、1920年代:“世界主义”与“民族精神”之彷徨
        (一)五四前后的世界主义激情
        (二)“民族精神”的反弹:国家主义者的文化关怀
    三、“欧化”与“国粹”:学衡派“民族精神”论的人文维度
        (一)作为“宗教道德之本体”的人文主义
        (二)对于中国文化的“中世纪”意识
        (三)文化有机体与中国文化的“肉身”
第三章 “主体之殇”:1930年代以降中国“民族精神”的激进化
    一、文化主体性之焦虑:“中国本位”与“文化建国”
        (一)“没有了中国”:1930年代中国知识人的文化焦虑
        (二)建构“文化民族”的尝试及其困境
        (三)生命史观关照下的“民族精神”
    二、种族主体性之重构:常燕生对于中华民族的种族想象
        (一)生物史观与中华民族的种族主体
        (二)“蛮人的出现”:以夷变夏的种族重构
    三、政治主体性之狂飙:1930年代中国的法西斯主义
        (一)作为传统主义的“法西斯”
        (二)“绝对之体”:对于民族宗教的重新思考
第四章 “文化战争”:抗战时期各方的“民族精神”话语之争
    一、所谓“大东亚战争”与“东亚民族精神”
        (一)“东亚民族精神”话语的诞生
        (二)汪派知识分子对于东亚文化领导权的争夺
    二、制造“正统”: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及其论争
        (一)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的“民族精神”论述
        (二)正统之争:关于《中国之命运》的争论
    三、中共的“民族”理念及其对蒋介石民族观念的批判
        (一)中共“民族”观念的主体性与普世性
        (二)中共对于《中国之命运》的批判及其“新中国”理想
结语
    一、“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近代中国的普世主义幽灵
    二、“主体性”: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内在追求
    三、“民族精神”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质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依据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描述性研究法
        1.4.3 分析归纳法
        1.4.4 理论研究法
    1.5 创新之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2.1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2.1.1 重视“五常”道德教育
        2.1.2 强调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
        2.1.3 坚持民本思想
        2.1.4 注重个人道德建设
    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
        2.2.1 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创新性
        2.2.2 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凝聚力
        2.2.3 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同在
        2.2.4 中华传统文化的两面性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价值取向
        3.1.1 以人为本
        3.1.2 以德为本
        3.1.3 以民为本
        3.1.4 以“合”为本
    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当代意义
        3.2.1 强调“责任先于自由”
        3.2.2 强调“义务先于权利”
        3.2.3 强调“集体高于个人”
        3.2.4 强调“和谐高于冲突”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4.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4.2.1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问题
        4.2.2 大学生人生价值目标功利化倾向
        4.2.3 权利高于义务
        4.2.4 外来文化的冲击
    4.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弱化
        4.3.2 教育内容和方法陈旧
        4.3.3 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
        4.3.4 新兴媒体的不利影响
        4.3.5 学校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
        4.3.6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创新不够
5.基于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
    5.1 以忧患意识来塑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5.2 “诚信”教育强化大学生诚信意识
    5.3 以“以义为上”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义利关系
    5.4 以“自强不息”精神强化大学生积极进取意识
    5.5 “修齐治平”培养大学生理想人格
    5.6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感悟人生、健全人格
致谢
参考文献

(4)张立文和合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整体性评价
        二、具体概念及问题的研究
        三、拓展性研究
        四、批评性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张立文和合思想的哲学反思及方法论研究
    第一节 文明冲突中的思想选择
    第二节 面对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哲学反思
    第三节 纷繁思想中的创造性转化
    第四节 中西传统哲学方法的诠释与批判
        一、两种误解
        二、二元方法论的批判
    第五节 和合方法
        一、生生法
        二、创新法
        三、意境法
第三章 张立文和合学的思想世界
    第一节 和合学的释义
        一、如何理解“和合”
        二、从“和合”走向“和合学”
    第二节 三重世界观:和合学的世界构想
        一、生存世界:人如何在?
        二、意义世界:人为何活?
        三、可能世界:人怎样活?
第四章 张立文和合学的原理及运用
    第一节 和合学的五种基本原理
        一、和生原理
        二、和处原理
        三、和立原理
        四、和达原理
        五、和爱原理
    第二节 八维和合体:和合学的学科构造
        一、从形上和合到形下和合:和合自然科学与和合经济学
        二、从道德和合到艺术和合:和合伦理学与和合美学
        三、从人文和合到社会和合:和合人类学与和合管理学
        四、从工具和合到目标和合:和合技术科学与和合决策学
    第三节 四种和合哲学及其逻辑关系
        一、和合历史哲学
        二、和合语言哲学
        三、和合价值哲学
        四、和合艺术哲学
        五、四者的逻辑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先秦儒家历史观研究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二十世纪以来先秦儒家历史观研究的回顾
        一、关于先秦儒家历史观的整体研究
        二、关于孔子、孟子、荀子历史观的个案研究
        三、成就与不足
    第二节 历史观释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先秦儒家历史观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 农业文明根基
        一、天地崇拜
        二、安土重迁
        三、崇尚权威
        四、重视秩序
    第二节 宗法社会基础
    第三节 重视道德伦理
    第四节 西周王官之学向诸子之学的转变
    第五节 史官文化传统
第二章 先秦儒家思想产生兴起的原因、思想主旨及其与历史观的关系
    第一节 先秦诸子产生兴起的原因与思想主题
        一、先秦诸子产生兴起的原因
        二、先秦诸子的思想主题
    第二节 先秦儒家道德价值的确立
        一、孔子:仁内礼外
        二、孟子:从心出发
        三、荀子:以礼为宗
    第三节 先秦儒家思想与历史观的关系辨析
        一、以古鉴今
        二、以今绳古
第三章 天人关系和先秦儒家历史本原与历史主体思想
    第一节 先秦天人关系思想的萌芽和发展
        一、先秦天人关系概说
        二、远古至殷商天人关系思想
        三、西周天人关系思想
        四、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关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先秦儒家天人关系思想
        一、孔子的天与天命思想
        二、孟子的天与天命思想
        三、“天人之分”:荀子天人关系思想的重大突破
    第三节 先秦儒家历史本原思想
        一、历史客观存在
        二、圣人的历史作用
    第四节 先秦儒家历史主体思想
        一、孔子的历史主体思想
        二、孟子的历史主体思想
        三、荀子的历史主体思想
第四章 先秦儒家对历史本质的认识
    第一节 孔子开创道德史观的先河
        一、礼:人伦社会的秩序规范
        二、仁:个体修养的道德目标
        三、《春秋》:孔子历史理想具体而微的体现
    第二节 孟子对道德史观的发展
        一、性善论:孟子道德史观的基石
        二、仁政与王道:道德在政治实践中的运用
    第三节 荀子: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协调统一
        一、性恶论:人的自然属性
        二、群分论:人的社会属性
        三、“性伪合而天下治”: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协调统一
第五章 先秦儒家古今变易思想
    第一节 古今变易论
        一、孔子的古今变易论
        二、孟子的古今变易论
        三、荀子的古今变易论
    第二节 古今变易趋势论
        一、孔子的复古思想倾向
        二、天下“定于一”:孟子对历史变易趋势的认识
        三、荀子对历史变易趋势的认识
    第三节 古今变易规律论
        一、孔子的历史规律论
        二、孟子的历史规律论
        三、荀子的历史规律论
    第四节 古今变易动力论
        一、道德在历史变易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民本思想
第六章 先秦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历史观比较研究
    第一节 对历史本原的认识
    第二节 对历史主体的认识
    第三节 对历史本质的认识
    第四节 对历史规律的认识
    第五节 对历史动力的认识
    第六节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历史观之共性
    第七节 先秦儒家历史观之特性
结束语 先秦儒家历史观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明清小说与韩国汉文小说女将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四部韩国小说女将形象研究
    1.1 四部女将人生经历之同一路线
    1.2 《洪桂月传》和《郑秀贞传》中女将形象的多处重合
    1.3 四部女将小说的多重情节交叉
    1.4 同一路线情节成因研究
2 中韩女将小说相似性母题与女将形象背后的社会思潮
    2.1 中韩女将小说的相似性母题
        2.1.1 中韩“谪降”母题
        2.1.2 中韩“深山学艺”母题
        2.1.3 中韩“番女嫁汉将”母题
        2.1.4 中韩“女将善用仙术”母题
        2.1.5 中韩“女将胜男将”母题
    2.2 同一母题之下的中韩女将形象研究
        2.2.1 “双性同体”理论与女将形象解读
        2.2.2 “陌生化”理论与女将形象解读
    2.3 女将形象背后的社会思潮影响
        2.3.1 明清时期的社会思潮
        2.3.2 朝鲜李朝后期的实学思潮与女性读者群的日增
3 中韩女将小说代表性相似母题的溯源及中国因素的影响
    3.1 中韩女将小说中“谪降”母题研究
        3.1.1 中韩小说女将题材之“谪降”情节相似点概述
        3.1.2 中国“谪降”母题的溯源和发展
        3.1.3 韩国“谪降”母题的形成因素
        3.1.4 谪降母题——中国对韩国产生影响的可能性探究
    3.2 中韩女将小说中“番女嫁汉将”母题研究
        3.2.1 “番女嫁汉将”母题模式及成因
        3.2.2 韩国“番女嫁汉将”母题的中国因素
4 中韩古代通俗小说中女将形象塑造差异及成因
    4.1 中韩通俗小说范畴下的女将题材
    4.2 中韩女将形象差异对比
        4.2.1 成就女将身份的途径不同
        4.2.2 女将面对佳偶、婚姻的态度不同
        4.2.3 女将成婚后身份变化的不同
    4.3 中韩女将形象差异的基本成因
        4.3.1 生存环境差异导致的民族心理的差异
        4.3.2 中韩两国所受社会思潮影响的不同
        4.3.3 相对于中国明清时期朝鲜朝男尊女卑思想更为严重
        4.3.4 朝鲜男性作者笔下的特定女性形象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论儒家道德何以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如何认识儒家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二、儒家道德何以能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 共同的问题域与普遍性和超越性的深层次结构
    (二) 儒家道德自身的特点和演化经验决定了儒家道德能运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三、儒家道德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 儒家道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信仰 (终极关怀) 确立的意义
    (二) 内容上儒家道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丰富
    (三) “形式”上儒家道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启迪

(8)儒家“和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路径
上编 儒家“和心”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
    第一章 先秦儒家的“和心”思想
        第一节 孔子的“和心”思想
        一、 仁心:心灵和谐之根
        二、 心安:心灵和谐之准则
        三、 治世:心灵和谐之社会接基础
        笫二节 孟子的“和心俎想
        一、 “乐逍”:心灵和谐之境界
        二、 “修心”:心灵和谐之方法
        三、 “仁政”:心灵和谐之保障
        第三节 苟子的“和心”思想
        一、 “美善相乐”:心灵和谐的审美境界
        二、 “分”:“隆礼”前提下的心灵和谐
        三、 “治心”:心灵和谐的途径
        第四节 《中庸》的“和心”思想
        一、 “性命”:心灵和谐的理论基础
        二、 “诚”:心灵和谐的本体依椐
        三、 “致中和”:心灵和谐的境界
    第二章 汉魏寸期的“和心”思想
        第一节 董仲舒的“和心”思想
        一、 “和心”:“人心”副“天心”
        二、 “和心”:“心”为“情欲袵”
        三、 “不和无德”:“和心”以求行当
        第二节 王弼:会通儒道的“和心”思想
        第三节 阮籍、嵇康的“和心”思想
        一、 阮籍的“和心”思想
        二、 嵇康的“和心”思想
    第三章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和心”思想
        第一节 柳宗元、李翱的“和心”思想
        一、 柳宗元:守“大中之道”为“和心"
        二、 李翱:复性为“和心”
        第二节 司马光的“和心”思想
        第三节 周敦颐的“和心”思想
        第四节 张载的“和心”思想
        一、 “仇必和而解”:“和心”的内在根源
        二、 心性:“和心”的理论基础
        三、 《西铭》所体现的“和心”境界
        第五节 二程的“和心”思想
        一、 天理:“和心”的形上依据
        二、 仁者之乐:“和心”之境界
        三、 “道中庸”:“和心”方法论
        第六节 朱熹的“和心”思想
        一、 “心与理一”:“和心”的本体依据
        二、 “心统性情”:“和心”的情感境界%
        三、 “道心统人心”:“和心”的德性追求
        第七节 陆九渊的“和心”思想
        一、 心即理:“和心”的本体依据
        二、 “中即至理”:“和心”之真谛
        三、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和心”工夫论
        第八节 王阳明的“和心”思想
        一、 “心即理":“和心的木体依据
        二、 “中和人人原有”:“和心”的内在依据
        三、 “知行合一:“和心”工夫论
        第九节 王夫之的“和心”思想
        一、 “絪鰛——太和”:“和心”的理论依据
        二、 “未发、已发”:“和心”的情感追求
        三、 “天下事物之理措诸日用”:“和心”工夫论
    上编小结
下编 儒家“和心”思想的价位向度
    第一章 儒家“和心”思想的人格向度
        第一节 “和心”是为己之学”
        第二节 “和心”是“尚志”之境界
        第三节 “和心”思想4现代人格和谐
    第二章 儒家“和心”思想的“人和”向度
        第一节 “和心”思想的人伦义涵
        第二节 “和心”与现代人际关系
        一、 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二、 “合外内之道”
        三、 絜矩之道
        四、 由一个案例而引发的深思
    第三章 儒家“和心”思想的“天人”向度
        第一节 “和心”与"爱物”
        第二节 “和心”与现代生态伦理
        一、 儒家“和心”思想的“天人”向度
        二、 “和心”与现代天人关系
    第四章 儒家“和心”思想的“治世”向度
        第一节 “和心”之于“爱民”
        第二节 “和心”与现代官德建设
        —、得人心者得天下
        二、 当政者以身垂范
        三、 明辨理欲
    第五章 儒家“和心”思想的和平向度
        第一节 “和心”与“天下一家”
        第二节 “和心”与现代和平现念
全文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论文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五、本论文希望得到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第一章 大连自然环境与人文素描
    第一节 大连自然环境素描
    第二节 大连文化与城市精神速写
    第三节 大连音乐文化素描
第二章 大连历史与文化精神认知解读
    第一节 大连历史发展概述
    第二节 大连文化类型
        一、四色文明
        二、军旅文化
    第三节 大连文化特征概略
    第四节 大连音乐文化生态成因概论
第三章 “海南丢”文化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第一节 “海南丢”文化的形成与特征
        一、“海南丢”的形成
        二、“海南丢”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海南丢”境域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一、不甚丰富的文本文化
        二、丰富多彩的口传文化
    第三节 “海南丢”音乐文化中“黄色文明”音乐基因的投射
        一、铁源
        二、郑建春
        三、穆传永
第四章 海洋性文明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第一节 古希腊地理环境概略与民族性格及其文艺精神
        一、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概貌
        二、古希腊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第二节 海洋性文明影响下的大连文艺精神
        一、大连自然区位及其历史角色的变换
        二、海洋化文明影响塑造的大连艺术精神
    第三节 1945年以前大连音乐文化受容生态
    第四节 1945年以来大连的音乐文化生态
第五章 文化地理学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第一节 审美活动时空二维性
    第二节 客观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作用与影响
    第三节 东北地域环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一、东北地域文化构成
        二、东北地域文化成因及其特征
        三、东北地域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第六章 民族音乐学语境中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第一节 巴赫金狂欢理论认知解读
    第二节 “人、乐、场、器、文、语”理论中的大连音乐文化
    第三节 海洋文化场域中的大连音乐生态文化
        一、作为大连音乐“场”中的大海
        二、大连作曲家视域下的大海
第七章 音乐教育视域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第一节 大连社会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活动
        一、东北文工团等文艺团体在大连的社会音乐教育活动
        二、旅大公安部队文工团时期铁源的音乐学习
        三、大连歌舞团
        四、大连市少年宫
    第二节 大连学校音乐教育
        一、大连艺术学校音乐教育概述
        二、艺校音乐教育环境中成长的郑冰
    第三节 大连群众音乐文化生态
        一、群众音乐文艺活动
        二、群众音乐文化机构和团体
        三、群众音乐文艺创作
第八章 审美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第一节 音乐是感情直陈的口传文化
        一、音乐是口传文化
        二、音乐是语言表现的直觉艺术
        三、禅理儒学中的口传文化
    第二节 蛰伏与唤醒
    第三节 审美在场 一触即觉
        一、审美活动是体验
        二、现量的三重意义
        三、审美活动是现量
第九章 作茧成蛹 化蛹成蝶
    第一节 心理学语境中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认知与解读
        一、听觉规律下的音乐认知
        二、音乐是音响与听觉的艺术
        三、谷建芬的艺术生平与音乐创作特征
    第二节、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大连音乐人文生态
        一、文化生态学
        二、音乐文化生态
        三、文化生态学视域下徐沛东的音乐创作
    第三节 文化遗传学环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一、遗传基因
        二、生物遗传与文化遗传
        三、化蛹成蝶:从雏鹰到雄鹰
结语
附录一:1949年以来大连音乐获奖名录(国家级以上奖励/项)
附录二:大连合唱团与乐团
附录三:日占时期的大连文艺组织(1905年—1945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荀子“分”思想的法哲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为何以及如何研究荀子的“分”思想
    1.1 “分”是荀子政治法律思想中的重要范畴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 问题意识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可行性分析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2 “分”的语源、词义和含义变迁
    2.1 “分”的语源:产生与流变
    2.2 “分”的词义:分类与辨析
    2.3 作为法哲学范畴的“分”的含义变迁
3 先秦“分”思想的总体图景
    3.1 孕育、萌生、兴盛:先秦时期“分”思想的纵向考察
        3.1.1 孕育:先秦早期至春秋末期“分”思想的潜滋
        3.1.2 萌生:战国早期至战国中期“分”思想的发展
        3.1.3 兴盛:战国末期“分”思想的勃兴
    3.2 无分、有分、非分:先秦诸子“分”思想的横向比较
        3.2.1 “无分”:老庄道家的思想特质
        3.2.2 有分:儒家、黄老道家、法家和杂家的思想共识
        3.2.3 非分:墨子对儒家“分”思想的反动
    3.3 先秦诸子政治法律理论谱系:以“分”为中心范畴的视角
4 荀子“分”思想的基本面相
    4.1 荀子之“有分”:“仁→义→礼、法→分”的致思框架
    4.2 荀子“分”思想对孔孟儒家思想的推拓
    4.3 “分”析《荀子》:文本的梳理与考察
    4.4 小结
5 荀子“分”思想的根据
    5.1 终极根据:天人观
        5.1.1 荀子之“天”
        5.1.2 天人观:荀子“分”思想的终极根据
        5.1.3 小结
    5.2 人性根据:人性观
        5.2.1 荀子的人性观
        5.2.2 人性观:荀子“分”思想的人性根据
        5.2.3 小结
    5.3 理论根据:名实观
        5.3.1 荀子的名实观
        5.3.2 名实观:荀子“分”思想的理论根据
        5.3.3 小结
6 荀子论“分”的意义
    6.1 “分”的社会意义:“群”的维系
    6.2 “分”的政治意义:“治”的达致
    6.3 小结
7 荀子论“分”的厘定
    7.1 定分的主体:圣人与圣王
    7.2 定分的原则:等差有别、论德量能、统合整一
        7.2.1 差序等级原则
        7.2.2 论德量能原则
        7.2.3 统合整一原则
    7.3 定分的方式:隆礼重法
        7.3.1 隆礼以定分
        7.3.2 重法以定分
        7.3.3 礼和法在定分中的关系
    7.4 小结
8 荀子论“分”的遵守
    8.1 守分的主体及其内容
        8.1.1 圣王之分
        8.1.2 君子之分
        8.1.3 臣吏之分
        8.1.4 庶民之分
    8.2 守分的要求和标准
        8.2.1 守分的要求
        8.2.2 守分的标准
    8.3 守分的保障
        8.3.1 教化为先
        8.3.2 渐庆赏,严刑罚
        8.3.3 刑赏轻重有度
    8.4 小结
9 余论
    9.1 一个可能的疑问:先秦时期的“分”思想缘何只是昙花一现?
    9.2 形似神殊:“分”与“权利”、“义务”辩正
        9.2.1 形之似:“分”与权利、义务含义上的通洽
        9.2.2 神之殊:分与权利、义务的重要差异
        9.2.3 小结
    9.3 荀子“分”思想的当代价值
        9.3.1 荀子“分”思想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建提供思想资源
        9.3.2 荀子“分”思想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支持
        9.3.3 荀子“分”思想可以为接引西方法治精神提供思想基础
        9.3.4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C “分”字体变迁以及各种载体上的书写方法
    D《荀子》各篇对“分”这个语词的使用情况

四、儒家文明何以能“长生”(论文参考文献)

  • [1]田锡与北宋士风及文学研究[D]. 杨小红. 兰州大学, 2021(09)
  • [2]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D]. 赵兵.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张宏儒. 陕西科技大学, 2018(12)
  • [4]张立文和合哲学思想研究[D]. 刘胜.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5)
  • [5]先秦儒家历史观研究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中心的考察[D]. 陈典平. 西北大学, 2017(03)
  • [6]明清小说与韩国汉文小说女将形象比较研究[D]. 王琪. 大连大学, 2014(09)
  • [7]论儒家道德何以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 王新红.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4)
  • [8]儒家“和心”思想研究[D]. 修建军. 曲阜师范大学, 2013(10)
  • [9]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D]. 王兵.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10]荀子“分”思想的法哲学分析[D]. 陈伟. 重庆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儒家文明如何“长生不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