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省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和减灾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东亮[1](2021)在《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如何降低承灾体脆弱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青藏高原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影响最深的地区,其对外部扰动有着极强的脆弱性,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利于自然灾害发育,灾害风险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持续增加。研究该地区承灾体脆弱性对于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统计数据与空间栅格数据建立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数据库,然后基于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模型框架,从数据库中遴选出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密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密度、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多年平均气候侵蚀力指数、不同植被类型恢复力系数等26项指标、15项因子,分别从暴露度、敏感性、应灾能力(恢复力)三个维度构建该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定量测度社会、生态脆弱性,在此基础上集成承灾体综合脆弱性。最后,运用变异系数法、变化斜率法等分析各县域2000~2017年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特点,预测其变化趋势;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etis-Ord Gi*热点探测、趋势面分析等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区内承灾体脆弱性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机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减灾对策,希冀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分布总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极度与高度综合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区腹地等地;极度与高度社会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等地。(2)LISA和热点探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综合脆弱区呈“多核状”,出现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四个高脆弱性热点核心区,青南高原、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以及塔里木盆地周缘三个低脆弱性冷点核心区;社会脆弱区呈“单核状”,分布在河湟谷地;生态脆弱区呈“散点状”,分布在青南高原、羌塘高原等部分地区。(3)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模式方面:羌塘高原呈“高-高”模式、拉萨地区呈“高-中高”模式,其中,河湟谷地、共和县、贵南县、曲水县等为“社会脆弱导向型县域”;治多县、嘉黎县等为“生态脆弱导向型县域”。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部分县域为社会-生态脆弱性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脆弱区,而拉萨地区当雄县、尼木县、堆龙德庆县、林周县、浪卡子县、洛扎县是“高度暴露-中低度敏感-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为高原上最为脆弱的区域,是今后重点防范区。(4)脆弱性子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极度与高度综合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川西高原、拉萨地区、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云南部分等地,其中云南泸水市、福贡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为高社会-生态暴露重叠区,成为高原极度暴露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川西高原东部边缘、拉萨地区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甘南高原、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云南部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极度与高度综合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昆仑山、羌塘高原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其中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玛多县是社会-生态敏感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敏感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东部至祁连山一带、川西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微度和低度综合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至喜马拉雅山北坡大片区域,其中羌塘高原和青南高原玛多县是低应灾能力-恢复力重叠区,是高原上极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微度和低度应灾能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横断山脉腹地、喜马拉雅山等地;微度和低度恢复力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西部等地。(5)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方面:2000~2017年,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整体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均值()由0.388降至0.289,呈利好发展态势;其间脆弱性空间差异度逐年缩小,但在2012年后有所增大;西宁市、拉萨市、昌都县周边县域脆弱性迅速降低。到2017年,高原上绝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低脆弱区。德格县、玉树市、那曲县、南木林县四县属于低暴露脆弱区,是最脆弱区。未来脆弱性将增大的地区位于羌塘高原西部、河湟谷地、青南高原、共和盆地,其中青南高原和羌塘高原西部将显着增加,是重点防范区。
蓝琳[2](2021)在《基于网络DEA模型的中国洪涝灾害相对脆弱性评价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国家之一,特别是长江经济带区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与影响范围扩大,随着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洪涝灾害风险加大,它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因素。脆弱性作为风险的核心要素,反映一个地区受到洪涝灾害不利影响的程度和减轻洪涝灾害不利影响的能力,是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状况的重要要素。本研究分别从狭义、中义和广义三个范畴界定脆弱性,将洪涝灾害发生前的地区潜在脆弱性定义为狭义脆弱性,洪涝灾害发生时具有短时响应措施的地区脆弱性定义为中义脆弱性,而洪涝灾害发生后采取人类适应性措施的地区脆弱性定义为广义脆弱性,并且采用结构化的脆弱性结构,构建网络数据包络评价模型,评估1997-2016年长江经济带的洪涝灾害脆弱性,比较狭义脆弱性、中义脆弱性和广义脆弱性指数。研究结论如下:(1)1997-2016年,长江经济带洪灾脆弱性指数呈现为狭义脆弱性指数>广义脆弱性指数>中义脆弱性指数,中义脆弱性指数较狭义脆弱性指数降低了56%,广义脆弱性指数较狭义脆弱性指数降低了23%,表明社会应急措施、适应措施可以缓解脆弱性指数上升趋势,而河网密度指标对脆弱性指数的影响比例达到42%,地形指标对脆弱性指数的影响比例为16%,本文认为高河网密度、地形复杂的地区更易发生洪涝灾害,地区城市化率、老弱人口比例过高会导致洪涝灾害脆弱性的增大。(2)从时间变化特征来看,长江经济带的脆弱性指数的下降幅度明显呈现中义脆弱性>广义脆弱性,并且与长江经济带的广义脆弱性指数相比,中义脆弱性指数下降比例达到43%,表明长江经济带遭遇洪涝灾害时采取的短时应急措施对地区脆弱程度的减轻效果好于洪涝灾害后的长期适应性措施,即短时措施效率优于长时适应措施效率。(3)不同脆弱性评估模型适用范围不同,结构性脆弱性评价的数据包络模型由于考虑系统内部因素间的关系,评估结果通常较非结构性数据包络模型结果更低,其结果通常可以明确不同因素的作用机制及重要程度,而非结构性模型则通常从系统整体来评估地区脆弱性,在数据指标较少、作用机制难以确定时可以作为评估地区脆弱性指数,确定地区的脆弱程度。因此,通过的洪涝灾害脆弱性狭义、中义、广义概念的引入,扩展了现有洪涝灾害脆弱性的定义范围,明确了系统内部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及重要程度,能分析洪涝灾害脆弱性差异的原因以及社会措施对洪涝灾害脆弱性的减缓作用,该研究创新了现有的洪灾脆弱性理论体系,可为洪涝灾害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胡强盛[3](2020)在《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文中认为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气候变化实践发展及相关科学知识的不断推进,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及适应行动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加强。系统、全面地理解气候变化风险及其适应措施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面前谁都不能独善其身,旅游目的地也不能幸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急速冲击(如极端天气事件)与慢性压力(如生态系统转变)下,城市旅游地气候风险日益严峻。整合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性两大领域是旅游地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应用难点。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梳理相关理论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长株潭城市群,利用气候观测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与问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集对分析法、TOPSIS评价法、障碍度模型、结构方程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研究。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综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借鉴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理论分析框架,建立“双层双视角”的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从客观视角出发,在中观尺度上开展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水平评价,旨在揭示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的时空演化特征与系统响应;从主观视角出发,在微观尺度上探究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旅游从业人员与居民)的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现状与适应意向,试图探明城市旅游地个体关于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适应意向的作用机制。该研究框架实现了风险评价与适应分析的有效整合,中观与微观尺度的有益综合,主客观视角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全面、系统地把握社会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2)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立足气候变化风险理论,以IPCC气候风险模型为母体模型发展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模型。从致灾因子、暴露度、脆弱性三个方面筛选指标开展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长株潭气候变化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呈现“警戒”与“较高”等级交替变更特征。综合来看,气候暖化影响、极端降水影响、水资源消耗、过度旅游影响、旅游贡献不够、旅游资源质量较低等因素对于驱动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风险发挥了较大作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维度建立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发现,研究期内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性不断增强,趋势见好。适应等级从“失能”逐步提升至“良好”。研究观察到响应维度对旅游地气候适应性的影响最为显着。指标层障碍因子识别结果表明,应基于系统视角进行综合提升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考虑经济优化、社会保障、设施完善、生态修复等多部门多领域统筹协同参与。旅游发展在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进程中呈现“双刃剑”效应。因此,旅游如何在与气候适应协同的同时实现有序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后长株潭城市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响应问题。总体上,城市旅游地系统演化主导态势向好。2010年至2015年间气候变化风险为主导态势,长株潭城市旅游地呈“高风险-低适应”特征,系统整体处于不良的发展阶段。随着城市旅游地适应行动开展,气候变化适应性不断提升。自2016年起,气候适应性逐步上升为主导态势。城市旅游地系统发展进入良好阶段。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主导态势空间分化特征较为显着,空间异质性时间演化较明显。(3)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适应意向。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借鉴个体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认知模型,构建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气候风险评价与适应意向概念框架,探讨城市旅游地重要利益主体(旅游从业人员与居民)关于气候变化风险的认知水平及其与适应意向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受访者(旅游从业人员)对气候变化对从事旅游业的人士、旅游业运营和管理以及旅游者自身可能产生的影响表示高度关注。受访者(旅游地居民)认为气候变化对自身生产生活与身体健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接收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对旅游地利益者进行风险评估和适应意向具有积极和显着的影响;如果认知到气候变化风险,且对自身适应能力评价较高,旅游地相关利益人员更有可能采取适应措施。(4)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机制构建。从目标原则、适应主体界定、适应实施框架以及适应行动路径建立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适应机制构建的总目标是增强长株潭城市旅游地的气候适应能力,有效防范风险并利用机遇,最终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包括:提升认知、资源配备、有效整合与多元协同。适应气候变化是长株潭城市旅游地不断加剧的气候风险的迫切需求;适应气候变化与“两型”发展能相互促进。研究提出“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气候适应,界定与梳理了气候变化的适应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参考有关理论与实践成果,提出“空间-社会-经济”的多层次多领域适应行动方案设计思路,并进一步提出气候适应行动实施的保障措施。
王思成[4](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伍仁杰[5](2020)在《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路洪灾是在一定孕灾环境下,通过自然界致灾因子(洪水、暴雨、人类工程活动等)作用于承灾体(公路、社会经济等)并受到防洪减灾能力(灾害防治、人力物力资金投入等)影响其灾害作用的产物。针对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水灾害风险性,通过分析其内涵、构成体系、影响因子和评价模型,在对大量历史资料、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考察的研究下,本研究对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进行了深入研究。(1)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初步选取了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指标,然后利用级别优先关系法选取年均24小时最大降雨量、洪水重现期、洪水淹没面积、洪水淹没天数及公路沿线人口密度等5个致灾因子构建了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致灾因子危险性划分为极高危险区、高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低度危险区和微度危险区等五个危险性区域。运用Arc GIS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基于熵权法与复相关系数法建立了权重合成法模型对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标进行权重的求取,结合TOPSIS方法,建立了权重合成-TOPSIS危险性评价模型,从而计算得到各危险性区域的阈值。按照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区方法,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功能和计算能力,得到了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区情况。(2)以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选取了地形地势、地表坡度、地貌类型、河网密度、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和植被覆盖等6个指标建立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Arc GIS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建立了AHP-专家耦合模型对各脆弱性指标进行权重确定,继而在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脆弱性指标评价模型,根据计算获取的阈值对孕灾环境脆弱性各指标进行等级划分确定,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功能和计算能力,将各指标等级进行区域划分,从而得到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分区情况。(3)针对公路洪灾承灾体,运用多属性决策方法选取公路等级、路网密度、公路路产和人均GDP等4个承灾因子构建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采用局部指标权重法确定各易损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运用灰色聚类综合分析法建立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在Arc GIS地理信息处理系统的支持下,将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等级进行区域划分。从而得到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区域分布情况。(4)从公路洪灾的特性出发,利用因子分析法遴选出区域面积内水文、雨量观测站点密度、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公路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劳动力人口比重等4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指标,继而建立防洪减灾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采用均值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AHP-专家耦合模型对各防洪减灾有效性指标进行权重确定,继而构建了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利用Arg GI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了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等级分布情况。(5)结合已有成果,把公路洪灾风险评价内容进一步细化为四个方面: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和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运用AHP-德尔菲法确定各风险内容权重,根据多因素综合指数法原则构建了公路洪灾风险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得到其风险性阈值及五个评价等级分区值。以中国内陆地区2856个区、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1km×1km网格单元构建各评价指标数据库,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数据进行叠加计算,得到中国内陆地区各区、县行政区公路洪灾风险性等级分布情况及其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何宇轩[6](2019)在《基于区间数度量的湖南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灾害脆弱性是客观存在的,是农业经济管理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人在与自然博弈的过程中只有充分认识灾害的脆弱性,才能采取科学的行为和对策,规避自然灾害风险、化解风险、甚至利用风险,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农业经济管理实践中,如果回避对区域灾害及其脆弱性的评价,则不可能制定科学的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也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灾害脆弱性研究意义深远且持久。湖南是一个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省份,洪涝灾害对湖南农业经济系统的破坏目前并没有递减趋势,严重阻碍了湖南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湖南农业洪涝灾害的脆弱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梳理以往灾害脆弱性概念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概括出脆弱性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界定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为某特定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经济系统面对致灾因子强降雨造成洪涝灾害的打击而产生经济损失且不能快速恢复的属性。通过构建脆弱性评价的基本框架,从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等三个基本的架构要素出发,选取了交通便利度、水系发达程度、森林植被覆盖率、防洪堤岸长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应急救援预案完备度、人均灾害保险、区域人口密度、危险区耕地面积比例、水田面积比率、农作物敏感性、区域年强降雨次数、年强降雨量等13个评价指标。针对这些指标,采用区间数评价的理论方法,构建了评价指标取值测度。并基于统计评价数据,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将层次分析法和区间数运算相结合,构建了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模型,将传统的确定性评价框架延拓到不确定性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评价方法。基于文章构建的方法和理论模型,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不仅发现影响湖南洪涝灾害脆弱性的重要因素在于区域水系的发达程度、区域河岸防洪堤岸长度、人均灾害保险、危险区耕地面积等几个方面,而且发现湖南农业洪涝灾害的脆弱性从大到小排序为:益阳、岳阳、衡阳、常德、长沙、张家界、湘西自治州、湘潭、怀化、邵阳、永州、株洲、郴州、娄底。整体上可以看出,洞庭湖周边的地域是洪涝灾害最脆弱的,但其中衡阳的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也相对很高,其主要原因衡阳水系比较发达,河堤两岸的防洪任务很重,衡阳的森林覆盖率在全省排倒数第二,水土保持能力较差而且水田密度在全省第二,人口密度排列也在前四。张家界和湘西自治州的脆弱性处在5-6的位置,其主要原因是交通不够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灾害保险人均保费最少等三个突出问题。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文章最后从微观治理和宏观对策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吕军[7](2019)在《基于云模型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研究 ——以巢湖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洪涝灾害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一直存在,已经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威胁。洪涝灾害风险评价能让人们了解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概率及分布,为相关防灾减灾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然而风险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评价因子众多且过程复杂,个别定性评价因子还会遇到难以准确量化的问题,需要采用新的理论方法加以解决。巢湖流域历史上是洪涝灾害高发的地区,如今又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区域,急需对该流域的洪涝灾害分布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防灾救灾对策。本文从洪涝灾害风险评估过程入手,采取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利用ArcGIS、Matlab以及数据分析软件等,对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与管理。针对洪涝灾害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随机性和模糊性的情况,本研究引入了随机数学和模糊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定性定量转换模型——云模型理论,利用其表达事物不确定性和快速解决定性定量数据转换问题的优势,对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环节进行改进和优化,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区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价综合评估模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中定性定量转换方法常忽视定性概念自身不确定性,直接用“硬”边界划分评价区间,容易产生误差。本研究将一维云模型扩展至二维和多维空间,通过构建条件云、评语云和云推理规则,对地形危险性评价算法进行改进,将原有方法中定性概念的量化边界柔化,克服原方法刻画事物模糊性和随机性的不足,为洪涝灾害风险多要素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地形危险性分析研究表明,沿江和环湖区域的和县、无为以及巢湖市地处江湖的冲积平原,汛期受长江和巢湖洪水共同影响,危险性最高;合肥市、肥西县的东南部、舒城县东部以及庐江县位于低山丘陵与冲积平原之间的岗冲地,地形有一定起伏,危险性次之;肥东县、舒城县中部及肥西县大部分地区属低山丘陵地区,平均海拔在50m左右,地形起伏明显,危险性中等;舒城县西南部的大别山区以及巢湖市和含山县的部分山地,平均海拔在400m以上,地形变化较大,地形危险性相对较低。(2)局部区域历史降水通常会呈现准周期性规律,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持续稳定性。本研究将云模型理论引入降水模拟预测研究,借助最大熵谱分析方法获取降水准周期,并用云模型方法生成历史云和趋势云并建立规律云降水预测模型,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为洪涝灾害风险降水预测提供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表明,除肥西、无为和含山模拟值有一些误差外,其余市县依据规律云生成的降水模拟值与实际相一致,平均误差为14.43%,远优于BP神经网络模拟结果。从规律云生成结果分布看,流域南部和东南部的庐江、无为与和县的降水期望值较高,表明它们未来降水量可能值要高于其他市县。同时,无为、巢湖和肥西三县的熵较高,表明这些地区降水量的不确定性较大,汛期出现大的降水可能性相对较高。(3)层次分析法是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指标权重确立的主要方法,但无法体现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本研究在层次分析法基础上,构建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立方法(Cloud-AHP),用云标度代替原有的数字标度,建立云判断矩阵进行分析,既合理包含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又能快速有效地集结多位专家的决策判断,使洪涝灾害风险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更加客观准确。在洪涝灾害风险指数模型的框架下,汇总了国内外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文献中近50种风险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并结合巢湖流域实际情况选取了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三个大类,降水、地形、水系、经济、人口、土地六个子类共21个评价指标,运用Cloud-AHP方法分别计算出每一层次的云判断矩阵和重要度云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后得到每一项指标的权重,完成洪涝灾害风险系统的建模。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巢湖流域洪涝灾害所有指标进行逐一分析并叠加后,得到巢湖流域洪灾风险分布图。从分布形状看,风险高值地区呈现较明显的左半包围态势,大致为英文字母“C”形状,也即围绕流域中心巢湖湖体的流域北部、西部和南部的地区风险相对较高,而巢湖以东的区域以及流域西南大别山区风险较低。具体说来,紧邻长江的无为县中部和南部以及庐江县南部是整个流域风险最高的区域,流域北部的肥西县南部和合肥市的包河区暴露性和脆弱性较高,也属于风险较高区域;舒城县中部和北部、庐江县北部、肥东县西部和肥西县的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等偏上的风险水平;舒城县西南部以及巢湖和含山的部分山区灾害风险相对较低。最后,根据巢湖流域洪灾风险评价结果将流域12个县区划分成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结合风险等级和实际情况提出管理策略。对于沿江的无为、庐江和北部的肥西、合肥包河区这些高风险区,建议发挥灾害风险区划作用,加强中小河流的整治与管理,促进大中水库的达标并发挥其调蓄洪水的能力,建立灾害监测与警报服务系统,加强洪涝灾害的预测和预警工作;对于西南部的舒城和中部的肥东县、巢湖市、蜀山区以及东部的和县等中等风险区,建议重点加强应急反应能力,健全洪水应急管理体制,加大洪涝灾害的宣传教育。而对于含山与合肥市的庐阳区和瑶海区等低风险区,应当重点提高城镇的防内涝能力,在兴建防洪设施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加强洪涝灾害的综合监测,预防次生和衍生灾害的发生。
陈丽满[8](2018)在《海峡西岸城市群自然灾害特征及综合风险防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城市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研究引起社会各界的紧密关注。城市群是一个在社会经济、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紧密联系的都市集合体,若能充分发挥城市群跨区域分工合作的优势,将会给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路径。所以,本文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 C0802051)“城市群公共安全综合风险评估技术”的支持下,从海峡西岸城市群的角度出发,以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对海峡西岸城市群进行自然灾害的特征及综合风险分析,以期为城市群的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参考。首先,通过对海峡西岸城市群自然灾害的数据收集,对热带气旋、暴雨洪涝、干旱灾害等主要自然灾害的受灾面积、绝收面积、受灾人口、死亡人口、直接经济损失等损失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在政府的防灾减灾策略下,各项损失都有所减少的趋势但形势依然严重的结果。同时,基于灾害演化网络基本理论对热带气旋、暴雨洪涝、低温冷冻害三个典型自然灾害的灾害链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灾害链中的节点出入度、支链数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各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风险性大小,并据此提出防灾减灾的断链措施。其次,引入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分析城市群自然灾害的系统动力学特征,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中涉及到的变量指标体系,以此建立城市群自然灾害损失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选取代表性指标变量,仿真模拟其对整个城市群自然灾害损失的影响。为了对海峡西岸城市群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进行更好地分析,本文以海峡西岸城市群台风灾害为例,建立海峡西岸城市群台风灾害损失系统,从台风衍生灾害、台风强度、台风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救援与处置能力4个方面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分析。文中分析了各脆弱性指数对各台风衍生灾害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安全投入水平、政府重视程度等典型变量对台风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的影响,得出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结论,并依据仿真模拟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对策。最后,根据前文对海峡西岸城市群自然灾害特征及综合风险的分析,提出符合城市群特征的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对策。为了更好的将城市群跨区域协同应急救援的优势应用到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中,本文从城镇之间、跨城域之间和跨省域之间三个方面入手,不仅考虑城市内部各城镇之间的防灾减灾对策,还综合考虑了城市内部各城市之间以及城市群跨省域城市之间的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对策,提出城镇群协同应急救援、跨区域灾害信息共享、跨区域协同应急救援、跨区域应急资源调度、跨区域灾害信息共同监测等针对城市群特点的防灾减灾政策,较好的将城市群跨区域协同合作的优势应用到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研究中来,相信本研究能够为今后的城市群灾害风险研究提供经验参考。
郭恩亮[9](2017)在《多模型耦合下的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破坏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多种灾害类型广泛分布,对我国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其中70%的自然灾害为气象灾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更是加剧了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危险性程度。涝灾作为极端降水事件引发的主要灾害,是仅次于干旱灾害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地区的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作为防范未然的重要手段,是当前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农业生产部门亟需的应用性较强的课题,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如何准确、定量地评估涝灾对农业生产风险的影响,对国家目前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防涝抗洪对策和措施的制定意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动态评价是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可以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实时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目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大多数研究为静态的、灾后的评价。因此本研究从土壤-作物-大气系统出发,选择吉林省中西部主要玉米产区为研究示范区,以涝灾为研究对象,以玉米不同发育阶段为主线,根据玉米涝灾风险形成机理,建立基于区域气象与气候模式、作物生长模型和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新一代作物全过程的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技术。既可以评价不同生育阶段涝灾的发生及其强度,也可以估计不同致灾强度可能造成的玉米产量的损失。此外,利用多源数据挖掘与融合技术,将田间尺度数据转换为区域尺度,进行了不同情景下的涝灾风险评价研究。本研究将弥补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研究基础的不足,解决相关研究的关键性问题,研究结果可以推广到我国其它灾害类型和区域,对于提高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研究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实现科学抗灾和主动抗灾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涝灾风险因素辨识利用MF-DFA方法确定各站点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选择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和极端降水贡献率作为极端降水指标,然后运用K-S法确定极端降水指标最适概率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采用Copula非参数估计方法,通过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法确定二维联合分布函数,系统分析极端降水单变量极值及降水极值二维联合概率分布特征,研究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极端降水概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位于半干旱地区的极端降水阈值远小于半湿润地区的极端降水阈值,极端降水频率呈显着性下降趋势,但是极端降水强度呈增长趋势;极端降水事件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联合重现期在空间上主要呈西向东递减的趋势,同现重现期和联合重现期呈现相反的空间分布规律,且同现重现期远大于联合重新期。(2)吉林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危险性评价从土壤-作物-大气系统出发,利用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和周SPI指数构建了的涝灾致灾因子综合危险性指数,并对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不同生育期玉米涝灾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基于CA2D水文模型产品数据对研究区不同情景下的的涝灾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播种-拔节期和乳熟-成熟期,玉米涝灾高危险性地区较多,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部和南部地区;重现期为500年的涝灾危险性大于重现期100年,其强度较高、涉及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北部地区。(3)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脆弱性评价通过不同生育期玉米水淹胁迫试验,分析了不同致灾强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CERES-Maize模型进行参数校验及率定,构建玉米涝灾脆弱性曲线,对吉林中西部地区不同生育期玉米涝灾脆弱性进行了评价与区划。结果表明随着水深和历时的增加,玉米株高、光合作用、叶绿素、干物质分配均呈下降趋势;在拔节-抽雄期和抽雄-乳熟期,玉米涝灾高脆弱性地区较多,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部和西南地区。(4)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结合基于土壤-作物-大气系统的涝灾危险性综合指数和基于CERES-Maize作物模型的涝灾脆弱性指数,从涝灾风险形成机理角度出发,对研究区涝灾典型案例年(1994年、2005年和2010年)玉米不同生育期涝灾风险进行了动态评价。并且结合基于CA2D水文模型的玉米涝灾危险性指数和基于田间胁迫试验的玉米产量损失率数据,对研究区不同情景下的玉米涝灾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1994年,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涝灾高风险地区面积呈增加趋势,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2005年,在播种-拔节期和乳熟-成熟期,玉米涝灾高风险地区较多。到了2010年,玉米涝灾高风险地区有所减少,在前两个生育期,其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并在后两个生育期移至南部;在重现期为500年条件下,研究区涝灾高风险大于重现期为100年的情景,其空间分布规律与涝灾危险性基本一致。(5)玉米涝灾动态风险评价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涝灾发生全过程和涝灾风险形成理论的角度出发,多手段、双管齐下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基于涝灾全过程的玉米涝灾风险管理的途径和对策和基于玉米涝灾风险形成理论的管理和对策,最大限度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涝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汪天颖[10](2016)在《湖南双季稻洪涝指标的建立与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多涝区之一。湖南地处长江中游,水稻是湖南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双季稻是其主要种植方式。湖南省早、晚稻的各个生育时段均有洪涝发生,其生产水平长期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和制约。研究地区双季稻洪涝气象指标并进行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对水稻高产稳产管理具有其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湖南省68个双季稻种植区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早晚稻灾情史料、双季稻生育期资料(1984-2015年),将早稻生育期划分为移栽-拔节期、孕穗-抽穗期、乳熟-成熟期,晚稻生育期划分为移栽-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成熟期,各三个生育时段进行研究,分别筛选基于早、晚稻生育时段、洪涝等级、过程降水量的洪涝灾害样本385个和125个。采用K-S检验法和学生t-分布置信区间方法界定双季稻不同生育时段、不同等级洪涝灾害的过程降水量指标阀值,构建基于生育时段的湖南双季稻洪涝等级指标,并进行独立样本验证。依据建立的洪涝等级指标和ArcGIS技术,分析1961-2010年湖南双季稻各生育时段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从灾害风险四因子角度出发,分别建立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模型,并构建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双季稻洪涝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早稻各生育时段轻、中、重度洪涝下限阈值分别为移栽-拔节期,129、154、241mm;孕穗-抽穗期,135、170、260mm;乳熟-成熟期,145、190、295mm。晚稻各生育时段轻、中、重度洪涝下限阈值分别为移栽-分蘖期,131、181、251mmm;拔节-孕穗期,133、190、264mm;抽穗-成熟期,137、209、277mm。指标验证结果与历史记录有较好的一致性。(2) 1961以来早稻总洪涝和重度洪涝次数均呈现增加趋势,晚稻的则呈降低趋势。早稻重度洪涝主要在岳阳北部和郴州南部地区,移栽-拔节期主要洪涝地区位于湘南,进入孕穗期后在湘东与湘中部地区,乳熟-成熟期在湘东北和湘中以北;晚稻重度洪涝主要在临武、桂东和湘中部地区,移栽-分蘖期主要洪涝地区位于湘东南,拔节-孕穗期位于湘南郴州和永州北部地区,抽穗-成熟期移至了邵阳西部的绥宁洞口地区。(3)早稻危险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湘东和湘南,晚稻危险性高值主要分布在湘东南。湖南双季稻暴露性最高的地区位于岳阳、湘阴、株洲、武冈和新宁。早稻脆弱性的高值区主要位于株洲、郴州东部和南部、永州北部和南部、武冈新宁和岳阳地区,晚稻则主要位于湘乡和永州北部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湘中以北。早稻的洪涝风险中心位于岳阳、平江、株洲、茶陵、宜章、江华和新宁武冈地区,晚稻的位于岳阳、桃源、湘乡、邵阳中西部、郴州中东部、临武、安仁耒阳和株洲地区。
二、湖南省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和减灾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省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和减灾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
1.3.1.1 自然灾害 |
1.3.1.2 承灾体 |
1.3.1.3 脆弱性 |
1.3.1.4 社会脆弱性 |
1.3.1.5 生态脆弱性 |
1.3.1.6 多灾种 |
1.3.2 国外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2.1 萌芽阶段(20 世纪20 年代至70 年代末) |
1.3.2.2 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至20 世纪末) |
1.3.2.3 提升阶段(进入21 世纪至今) |
1.3.3 国内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3.1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尺度 |
1.3.3.2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方法 |
1.3.4 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4.1 脆弱性相关领域 |
1.3.4.2 单灾种风险评价领域 |
1.3.4.3 承灾体脆弱性领域 |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貌 |
2.1.2 河流水文 |
2.1.3 气候 |
2.1.4 植被土壤 |
2.2 青藏高原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 |
2.2.2 社会经济 |
2.2.2.1 综合经济水平及结构 |
2.2.2.2 农牧业 |
2.2.2.3 工矿业 |
2.2.2.4 交通运输业 |
2.2.2.5 邮电通讯业 |
2.3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概况 |
2.3.1 地震 |
2.3.2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
2.3.3 雪灾 |
2.3.4 旱灾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1.1 可操作性原则 |
3.2.1.2 完整性原则 |
3.2.1.3 科学性原则 |
3.2.2 构建过程 |
3.2.3 评价指标的解释 |
3.2.3.1 暴露度指标 |
3.2.3.2 敏感性指标 |
3.2.3.3 应灾能力(恢复力)指标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社会经济数据 |
3.3.2 生态数据 |
3.4 数据归一化处理 |
3.5 确定指标权重 |
3.6 脆弱性评价模型 |
3.7 脆弱性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
3.7.1 变异系数法 |
3.7.2 变化斜率法 |
3.7.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7.3.1 Moran's I |
3.7.3.2 Getis-Ord Gi*热点探测 |
3.7.4 三维趋势分析 |
第四章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
4.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4.1.1 各子系统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1.1 暴露度分析 |
4.1.1.2 敏感性分析 |
4.1.1.3 应灾能力分析 |
4.1.2 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3 年际空间差异分析 |
4.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及特征 |
4.2.1 社会脆弱性子系统时空演变 |
4.2.1.1 暴露度分析 |
4.2.1.2 敏感性分析 |
4.2.1.3 应灾能力分析 |
4.2.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 |
4.3 社会脆弱性趋势预测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
4.3.1 趋势预测 |
4.3.2 空间异质性 |
第五章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分析 |
5.1 脆弱性子系统分析 |
5.1.1 暴露度分析 |
5.1.2 敏感性分析 |
5.1.3 应灾能力(恢复力)分析 |
5.2 脆弱性分析 |
5.2.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5.2.2 生态脆弱性分析 |
5.2.3 综合脆弱性分析 |
5.3 脆弱性空间异质性分析 |
5.4 脆弱性三维趋势特征分析 |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青藏高原各县域2000~2017 年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及子系统评价结果指数 |
(2)基于网络DEA模型的中国洪涝灾害相对脆弱性评价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脆弱性定义 |
1.3.2 脆弱性研究方法 |
1.3.3 论文评述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域经济概况 |
2.2 洪灾情况变化分析 |
3 基于狭义洪涝灾害脆弱性指数评估 |
3.1 狭义脆弱性DEA模型 |
3.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3.3 模型结果与分析 |
3.3.1 狭义脆弱性阶段指数分析 |
3.3.2 狭义脆弱性指数空间分析 |
3.3.3 影响因素分析 |
4 基于中义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 |
4.1 中义脆弱性DEA模型 |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4.3 模型结果与分析 |
4.3.1 中义脆弱性阶段分析 |
4.3.2 中义脆弱性指数空间分析 |
4.3.3 系统效率与混联系统效率对比 |
5 基于广义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 |
5.1 广义脆弱性DEA模型 |
5.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5.3 模型结果与分析 |
5.3.1 广义脆弱性阶段分析 |
5.3.2 广义脆弱性指数空间分析 |
5.3.3 广义脆弱性定义下地区脆弱性对比分析 |
6 讨论 |
6.1 不同范畴脆弱性评估对比 |
6.1.1 脆弱性范畴辨析 |
6.1.2 不同范畴脆弱性实证对比 |
6.2 结构性脆弱性评估与非结构性脆弱性评估对比 |
6.2.1 结构与非结构概念辨析 |
6.2.2 结构性评估与非结构性评估实证对比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
1.1.2 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研究的新探索 |
1.1.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日趋严峻 |
1.1.4 长株潭城市群应对气候变化新诉求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 |
1.2.2 气候变化对旅游地的影响 |
1.2.3 旅游地适应性 |
1.2.4 研究述评与启示 |
1.3 科学问题 |
1.3.1 构建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 |
1.3.2 建立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测度体系 |
1.3.3 探明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适应机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区域概况与选定依据 |
1.5.1 研究区域概况 |
1.5.2 研究区域选定依据 |
1.6 研究方案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数据 |
1.6.4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气候变化风险 |
2.1.2 适应 |
2.1.3 城市群 |
2.1.4 城市旅游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2.2.2 风险理论 |
2.2.3 适应性理论 |
2.2.4 保护动机理论 |
2.3 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构建 |
2.3.1 整合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的概念模型 |
2.3.2 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研究框架 |
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 |
3.1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解析 |
3.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性特征分析 |
3.2.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诱发因素与特征 |
3.2.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类型与措施 |
3.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 |
3.3.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
3.3.2 数据处理与方法 |
3.4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及影响因素 |
3.4.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时空演化 |
3.4.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影响因素 |
3.5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响应 |
3.5.1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主导态势变化 |
3.5.2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态势空间分异 |
3.6 小结 |
4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感知-适应意向分析 |
4.1 旅游风险感知 |
4.2 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 |
4.3 旅游从业人员 |
4.3.1 问卷设计 |
4.3.2 数据分析 |
4.3.3 样本人口学特征 |
4.3.4 结果分析 |
4.4 旅游地居民 |
4.4.1 问卷设计 |
4.4.2 样本人口学特征 |
4.4.3 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 |
5.1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动因 |
5.2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目的与原则 |
5.2.1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目的 |
5.2.2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原则 |
5.3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主体界定 |
5.4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的实施框架 |
5.4.1 城市旅游地气候硬适应框架 |
5.4.2 城市旅游地气候软适应框架 |
5.5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的实践路径探索 |
5.5.1 行动环境分析 |
5.5.2 行动方案设计 |
5.5.3 行动实施保障 |
5.6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贡献 |
6.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
附录2:调查问卷 |
致谢 |
(4)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 |
1.2.2 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 |
1.2.3 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 |
1.2.4 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 |
1.2.5 公路洪灾风险评价与区划 |
1.2.6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
2.1 致灾因子指标体系 |
2.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2.1.2 级别优先关系法遴选指标因子 |
2.1.3 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标 |
2.2 基于权重合成-TOPSIS危险性评价模型 |
2.2.1 评价指标归一化 |
2.2.2 熵权-复相关系数合成法确定指标权重 |
2.2.3 危险性评价模型 |
2.3 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分析 |
3.1 孕灾环境指标分析 |
3.1.1 地形地势(b_1) |
3.1.2 地表坡度(b_2) |
3.1.3 地貌类型(b_3) |
3.1.4 河网密度(b_4) |
3.1.5 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b_5) |
3.1.6 植被覆盖(b_6) |
3.2 构建孕灾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2 评价指标量化赋值与标准化处理 |
3.2.3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
3.2.4 基于Arc GIS的孕灾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
3.3 孕灾环境脆弱性分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评价 |
4.1 承灾体易损性指标分析 |
4.1.1 公路等级(c_1) |
4.1.2 路网密度(c_2) |
4.1.3 公路路产(c_3) |
4.1.4 人均GDP(c_4) |
4.2 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指标体系 |
4.2.2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4.2.3 指标权重计算 |
4.2.4 基于局部指标权重加权的灰色聚类耦合评价模型 |
4.3 承灾体易损性分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分析 |
5.1 防洪减灾有效性指标分析 |
5.1.1 区域面积内水文、雨量观测站点密度(d_1) |
5.1.2 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投入(d_2) |
5.1.3 公路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d_3) |
5.1.4 劳动力人口比重(d_4) |
5.2 防洪减灾有效性评价 |
5.2.1 评价指标体系 |
5.2.2 指标数据归一化处理 |
5.2.3 有效性指标权重计算 |
5.2.4 有效性评价模型 |
5.3 防洪减灾有效性区划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
6.1 公路洪灾风险理论 |
6.1.1 公路洪灾理论 |
6.1.2 公路洪灾风险评价内涵 |
6.1.3 公路洪灾风险评价方法 |
6.2 公路洪灾风险性评价模型 |
6.2.1 风险性评价目标 |
6.2.2 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6.3 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
6.3.1 公路洪灾风险分区 |
6.3.2 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基于区间数度量的湖南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梳理与动态 |
1.2.1 灾害脆弱性概念研究现状 |
1.2.2 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灾害脆弱性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区域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区域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内涵与特征 |
2.1.1 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的内涵 |
2.1.2 湖南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特征 |
2.2 区域农业洪涝灾害的形成机理 |
2.2.1 农业洪涝灾害发生机理 |
2.2.2 农业洪涝灾害发展机理 |
2.2.3 农业洪涝灾害演化机理 |
2.3 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
2.3.1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2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框架 |
2.4 区间数基本理论 |
2.4.1 区间数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 |
2.4.2 区间数可能度与排序方法 |
2.4.3 区间数度量在脆弱性评价中运用原理 |
第三章 基于区间数测度的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方法 |
3.1 区域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的基本架构 |
3.1.1 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的原则 |
3.1.2 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的要素 |
3.1.3 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的目标 |
3.2 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过程与模型 |
3.2.1 构建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
3.2.2 构建基于区间数的评价指标测度 |
3.2.3 确定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 |
3.2.4 建立多地域综合评价模型 |
第四章 湖南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实证分析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湖南地理与气候特征 |
4.1.2 地貌和水系特征 |
4.1.3 土地资源与森林覆盖状况 |
4.1.4 交通与水利防御工程状况 |
4.1.5 人口与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
4.1.6 洪涝灾害与保险状况 |
4.2 脆弱性区间数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4.2.1 评价单元与数据处理 |
4.2.2 脆弱性指标权重计算 |
4.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湖南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治理方法与对策 |
5.1 湖南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微观治理方法 |
5.1.1 精准识别孕灾环境暴露性的核心因素 |
5.1.2 精准规避区域农业洪涝灾害承灾体的暴露性 |
5.1.3 精准预测致灾因子的强度和概率 |
5.2 湖南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宏观治理对策 |
5.2.1 科学建立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 |
5.2.2 加快完善防灾减灾制度体系建设 |
5.2.3 加大洪涝灾害脆弱性治理投资力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云模型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研究 ——以巢湖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洪涝灾害风险定义及其内涵 |
1.2.2 洪涝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常见评价方法 |
1.2.4 云模型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云模型 |
2.3.1.1 云模型的定义与数字特征 |
2.3.1.2 云模型的性质 |
2.3.1.3 云模型的分类 |
2.3.1.4 云模型的代数运算和综合算法 |
2.3.1.5 云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 |
2.3.2 GIS空间分析方法 |
2.3.3 层次分析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云模型的洪涝灾害危险性分析 |
3.1 地形危险性分析 |
3.1.1 地形危险性分析方法改进 |
3.1.2 巢湖流域地形危险性分析 |
3.2 降水危险性分析 |
3.2.1 基于云模型的降水模拟 |
3.2.2 巢湖流域降水危险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云模型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1 风险识别现状与选取原则 |
4.1.1 风险识别现状 |
4.1.2 指标选取原则 |
4.1.3 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 |
4.2 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 |
4.2.1 云模型改进下的层次分析法 |
4.2.2 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建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
5.1 数据归一化 |
5.2 危险性评价 |
5.2.1 降水危险性 |
5.2.2 地形危险性 |
5.2.3 水系危险性 |
5.3 暴露性评价 |
5.4 脆弱性评价 |
5.4.1 经济脆弱性 |
5.4.2 人口脆弱性 |
5.4.3 土地脆弱性 |
5.5 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
5.6 评价结果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对策 |
6.1 洪涝灾害风险管理 |
6.2 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对策 |
6.2.1 高风险地区管理对策 |
6.2.2 中等风险地区管理对策 |
6.2.3 低风险地区管理对策 |
6.2.4 其他管理对策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海峡西岸城市群自然灾害特征及综合风险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城市灾害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海峡西岸城市群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海峡西岸城市群自然灾害特征分析 |
2.1 海峡西岸城市群简介 |
2.2 海峡西岸城市群自然灾害损失特征 |
2.2.1 热带气旋(台风)灾害 |
2.2.2 暴雨洪涝灾害 |
2.2.3 干旱灾害 |
2.2.4 地质灾害 |
2.2.5 其他自然灾害 |
2.3 海峡西岸城市群主要自然灾害的灾害链特征 |
2.3.1 热带气旋(台风)灾害链 |
2.3.2 暴雨洪涝灾害链 |
2.3.3 低温冷冻害灾害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峡西岸城市群自然灾害系统动力学建模 |
3.1 系统动力学理论及其运用 |
3.1.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
3.1.2 城市群自然灾害系统的系统动力学特征 |
3.2 城市群自然灾害系统动力学指标建立 |
3.3 城市群自然灾害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3.3.1 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3.3.2 系统模型的建立 |
3.3.3 城市群自然灾害损失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数学表征 |
3.3.4 城市群自然灾害损失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仿真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仿真模拟—台风灾害为例 |
4.1 台风灾害系统影响因素及因果关系模型 |
4.1.1 台风灾害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
4.1.2 台风灾害损失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 |
4.1.3 台风灾害损失系统的存量流量模型 |
4.2 台风灾害损失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4.2.1 台风灾害损失系统的仿真模拟 |
4.2.2 基于AHP法的各因素权重分析 |
4.3 仿真模拟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峡西岸城市群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对策分析 |
5.1 城镇之间的防灾减灾对策分析 |
5.1.1 划分城镇群 |
5.1.2 城镇群协同应急机制 |
5.1.3 城乡一体,区域互动 |
5.2 跨城域的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对策分析 |
5.2.1 跨区域灾害信息共享 |
5.2.2 跨区域协同应急救援 |
5.2.3 跨区域应急资源调度 |
5.3 跨省域的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对策分析 |
5.3.1 灾害信息共同检测 |
5.3.2 跨省域灾害信息共享 |
5.3.3 跨省域应急资源调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9)多模型耦合下的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研究进展 |
1.2.2 农业洪涝灾害危险性研究进展 |
1.2.3 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灾害系统理论 |
2.1.2 灾害风险形成与评价理论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试验方案 |
2.2.3 气象数据 |
2.2.4 作物资料 |
2.2.5 土壤属性数据 |
2.2.6 遥感影像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MF-DFA方法 |
2.3.2 Copula函数 |
2.3.3 CERES-Maize模型 |
2.3.4 标准化产量残差 |
2.3.5 开放水体似然指数 |
2.3.6 经验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 |
第三章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涝灾风险因素辨识 |
3.1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极端降水事件阈值的分析 |
3.2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极端降水联合分布及特征分析 |
3.2.1 拟合分布函数的选择 |
3.2.2 Copula函数的选择 |
3.2.3 重现期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危险性评价 |
4.1 基于土壤-农作物-大气系统的涝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识别与量化 |
4.1.1 周SPI指数的建立 |
4.1.2 水分盈亏指数的建立 |
4.1.3 经验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 |
4.1.4 玉米涝灾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 |
4.2 基于遥感数据与水文模型的涝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识别与量化 |
4.2.1 基于OWL指数的涝灾动态监测 |
4.2.2 基于HJ-1B数据的淹没水深反演 |
4.2.3 基于CA2D水文模型的涝灾危险性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脆弱性评价 |
5.1 野外田间试验模拟研究 |
5.1.1 不同致灾强度下的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研究 |
5.1.2 不同致灾强度下的玉米产量影响研究 |
5.2 CERES-Maize模型参数校验及确定 |
5.3 玉米不同生育期涝灾生理指标的选取 |
5.4 玉米涝灾脆弱性评价模型方法 |
5.4.1 脆弱性曲线的概念 |
5.4.2 脆弱性曲线的建立 |
5.5 玉米涝灾动态脆弱性评价模型 |
5.5.1 构建玉米涝灾动态脆弱性评价模型 |
5.5.2 玉米涝灾脆弱性评价结果与区划 |
5.5.3 玉米涝灾脆弱性评价的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 |
6.1 基于CERES-Maize模型的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与区划研究 |
6.1.1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与区划 |
6.1.2 玉米涝灾风险评价结果验证 |
6.2 基于田间试验与CA2D水文模型相耦合的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 |
6.3 不同涝灾风险评价方法的差异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7.1 基于全过程的玉米涝灾风险管理的途径和对策 |
7.2 基于玉米涝灾风险形成理论的管理和对策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及未来要开展的工作 |
8.2.1 作物生长模型的空间化集成 |
8.2.2 基于玉米涝灾风险形成理论的风险评价研究与管理 |
8.2.3 气候变化背景下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科研项目及参编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10)湖南双季稻洪涝指标的建立与洪涝灾害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洪涝指标研究现状 |
1.2.2 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K-S分布拟合检验 |
1.3.2.2 线性趋势分析法 |
1.3.2.3 直线滑动平均法 |
1.3.2.4 加权综合评分法 |
1.3.2.5 指标值的标准化 |
1.3.2.6 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 |
1.3.2.7 聚类分析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湖南省双季稻洪涝等级指标的构建 |
2.1 资料来源与处理 |
2.2 洪涝灾害样本的构建 |
2.3 构建洪涝等级指标 |
2.3.1 洪涝等级指标的构建方法 |
2.3.2 洪涝等级指标的构建结果 |
2.4 洪涝指标的验证 |
2.4.1 洪涝指标验证方法 |
2.4.2 洪涝指标验证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湖南省双季稻洪涝时空分布特征 |
3.1 湖南双季稻洪涝的时间变化特征 |
3.1.1 早稻洪涝的年际变化 |
3.1.2 晚稻洪涝的年际变化 |
3.2 湖南双季稻洪涝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湖南省双季稻洪涝灾害风险评价 |
4.1 湖南双季稻洪涝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1 危险性评价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
4.1.1.1 危险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1.2 危险性评价 |
4.1.2 暴露性评价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
4.1.2.1 暴露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2.2 暴露性评价 |
4.1.3 脆弱性评价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
4.1.3.1 脆弱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3.2 脆弱性评价 |
4.1.4 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
4.1.4.1 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4.2 防灾减灾能力评价 |
4.2 湖南省双季稻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湖南省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和减灾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D]. 赵东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网络DEA模型的中国洪涝灾害相对脆弱性评价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D]. 蓝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D]. 胡强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5]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研究[D]. 伍仁杰.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基于区间数度量的湖南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D]. 何宇轩.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7]基于云模型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研究 ——以巢湖流域为例[D]. 吕军. 安徽师范大学, 2019
- [8]海峡西岸城市群自然灾害特征及综合风险防控[D]. 陈丽满. 福州大学, 2018(03)
- [9]多模型耦合下的玉米涝灾风险动态评价研究[D]. 郭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10]湖南双季稻洪涝指标的建立与洪涝灾害风险评估[D]. 汪天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