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泌阳凹陷层序地层样式和油气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张自力[1](2020)在《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陆相坳陷型湖盆具有稳定的物源区,沉积储层厚度薄、平面展布范围广,受湖平面升降作用控制明显、储层非均质性强、岩性圈闭成因和分布复杂等特征,这些特征影响了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如何建立大型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格架,确定层序格架下沉积体系及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明确不同成因岩性圈闭空间分布规律,成为突破坳陷型盆地规模型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问题。本论文基于大量岩心、露头、测井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综合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砂体成因类型、砂体空间结构,以及层序地层格架下岩性油气藏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规律。将陇东地区延长组划分为五个长周期旋回建立了三种层序结构样式;提出了辫状河三角洲砂体4种垂向叠置样式和7种平面组合方式,通过对延长组已知岩性油气藏的精细解剖,确定了陇东地区延长组9种岩性圈闭成因类型。通过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堆砌样式及11个等时界面的识别,将延长组划分1个超长期旋回、5个长期旋回(三级层序)和17个中期旋回(四级层序)。长期旋回LSCⅠ以长10油层组为主,其中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Ⅱ由长92、长91、长82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Ⅲ由长81~长63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Ⅳ由长62~长33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Ⅴ由长32~长1油层组构成,包含五个中周期旋回。依据砂泥岩叠置样式、基准面旋回过程的控制因素和对称性特征,将长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为低水位基准面缓慢上升为主旋回结构(对应LSCⅠ-Ⅱ)、高水位基准面快速上升缓慢下降型旋回结构(对应LSCⅢ-Ⅳ)、高水位基准面缓慢下降为主旋回结构(对应LSCⅤ)。在中期旋回结构中,多发育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结构为主的非对称性旋回或近对称型旋回结构,而以基准面下降为主的半旋回结构不发育。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可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旋回,向上“变浅”非对称型旋回,及对称型旋回这3类7种结构。陇东地区延长组主要发育西南方向供源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重力流盆底扇沉积以及湖泊沉积,构成了延长组最主要的储集砂体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道-坝复合砂体、深水浊积扇砂岩。延长组具有复杂的砂泥岩组合样式和空间分布特征,具体为:砂包泥、泥岩嵌入式、砂泥岩交互式、泥包砂、砂岩指状式、纯泥岩段等6种组合样式。不同成因砂体在垂向上构成独立型、叠加型、切叠型和复合型4种叠置样式。将不同旋回过程中砂岩的平面接触关系划定义为7种类型:一体式(孤立式)、溢岸(天然堤)接触式、分流间湾接触式、对接式、侧切式、代替式、河口坝对接式。陇东地区延长组以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其中岩性油气藏分为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和(物性)非均质性遮挡3类,可进一步细分为砂岩上倾尖灭油藏,砂岩侧向上倾尖灭,河口坝砂岩透镜体油藏,浊积扇砂岩透镜体油藏,薄层河道砂岩物性透镜体油藏,厚层道-坝复合体砂岩物性透镜体油藏,替代式非均质(岩性)侧向遮挡油藏,侧切式非均质性侧向遮挡油藏,破坏性成岩作用物性封闭油藏,建设性成岩作用物性封闭油藏等10种油藏类型。因此,本次依据圈闭成因、砂体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等因素将岩性圈闭划分3类、6亚类、10种成因类型。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的成因和空间分布不仅与长期旋回基准面的升降过程有关,还与沉积期古湖盆底形以及古地形导致的砂岩空间分布和垂向叠置样式关系密切。砂岩透镜体油藏主要为源内油藏,多分布于FS2,FS3,FS4湖泛面(优质烃源岩)附近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深水浊积扇成因砂体中。砂岩上倾尖灭和(物性)非均质性遮挡油藏多为源外油藏,多以水下分流河道、道-坝复合砂体为主,广泛分布于陇东地区延长组各个层系内部。其中在低水位长期基准面缓慢上升体系域内,沿古湖盆坡折带形成依次上超的砂岩尖灭岩性圈闭。在低水位长期基准面缓慢下降体系域内,则与强烈进积的三角洲一起形成向盆内连续分布的顶部超覆砂岩上倾尖灭岩性圈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道坝复合体岩性圈闭类型多样,以物性封闭和非均质性遮挡岩性圈闭为主。而在高水位基准面缓慢下降体系域及低水位基准面快速下降体系域内,在盆地深水区形成大量与烃源岩互层的重力流盆底扇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综上所述,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的成因具有复杂性,类型多样,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等特征。古地貌及湖盆底形特征决定了沉积物分散路径和样式,决定了规模型岩性圈闭的空间分布。基准面旋回过程控制了砂泥(储-源)岩时空配置,与沉积期古地貌的匹配控制了岩性圈闭的类型和空间分布规律。层序格架下砂体成因类型和结构特征调整了岩性圈闭成因、形态和空间分布。此外,源、储及油源断层的时空配置决定了岩性圈闭的有效性。
周天旗[2](2020)在《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赛东洼槽下白垩统砂砾岩体沉积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砂砾岩体是二连盆地的重要储层,在二连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砂砾岩体储层中寻找相对优质“甜点”储层显得非常重要。近年来,在二连盆地多个凹陷中已经发现砂砾岩体储层,尤其是赛汉塔拉凹陷赛东洼槽,在砂砾岩体储层中钻探了多口工业油流井,显示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因此,本文对赛东洼槽下白垩统砂砾岩体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心精细观察描述、薄片显微镜下精细观察描述,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对赛汉塔拉凹陷赛东洼槽的地层格架、沉积特征以及控油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促进油气大规模发现。通过结合地震资料的波组响应特征、测井资料的测井曲线形态变化和岩心资料,识别出赛汉塔拉凹陷赛东洼槽下白垩统阿尔善组至腾格尔组共2个一级标志层(腾格尔组顶和阿尔善组顶)、1个二级标志层(腾二段顶)、4个三级标志层,将腾格尔组分为两段,其中可将腾二段细分为5个砂组,其中腾二段V砂组为主力含油层段。结合岩心观察描述,测井相,地震相分析,赛东洼槽下白垩统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岩性为杂色和灰色砂砾岩及紫红色泥岩,常出现冲刷面、递变层理及块状层理;扇三角洲前缘岩性主要为大套浅灰色砂砾岩,自然电位曲线常为齿化箱形,常出现冲刷面、平行层理及块状层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岩性主要为杂色块状砾岩与砂砾岩,曲线一般为箱形、钟形,发育交错层理、平行层理;近岸水下扇岩性主要为含砾砂岩、砂砾岩,分选差,曲线呈箱形、齿形、漏斗形,发育递变层理、块状层理、平行层理;湖泊相岩性主要为灰色与深灰色泥岩,主要发育透镜状层理,水平层理与冲刷面。以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等识别标志为基础,结合单井相和剖面相分析,对研究区下白垩统的沉积平面展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阿尔善组时期为凹陷发育初期,洼地逐渐扩散形成湖盆,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湖泊相范围较小;腾一段时期为断陷湖盆发育全盛时期,湖广、水深,持续时间长,整个时期深湖—半深湖相发育,东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相,面积小,近岸水下扇仅小部分发育;腾二段时期主要为湖盆萎缩时期,水退,西部缓坡带堆积大量碎屑物形成辫状河三角洲相,东部陡坡带主要为扇三角洲相、近岸水下扇、滑塌湖底扇。结合测井资料、试油数据、孔渗数据、沉积相图综合分析,赛东洼槽扇三角洲发育,分流河道岩性主要为砂砾岩,是油气聚集的优良场所,分流河道间的岩性主要为泥岩,为油气提供良好的封盖条件,油气显示好,孔隙度渗透率高;近岸水下扇岩性主要为砂砾岩与粉砂质泥岩,泥岩为砂砾岩段油气封闭提供良好条件,孔隙度渗透率较高,油气显示较好;湖泊相岩性主要为泥岩及小段砂砾岩,孔隙度渗透率极低,油气不易聚集与保存,含油气显示差。
刘蕾[3](2020)在《赵凹油田泌304区块沉积相研究》文中提出泌阳凹陷是发育在秦岭褶皱带上的典型新生代富油凹陷之一,面积较小,仅为1000km2,资源丰度较好。研究区泌304区块位于泌阳凹陷南部,主要分布在南部陡坡带上。为了进一步进行精细的储层研究及高效的勘探开发,须对泌304区块核一段、核二段的沉积展布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综合利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测井曲线结合岩心相分析技术,对研究区域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据此明确了各代表井位在垂向上的岩性变化以及标志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单井测井沉积相特征,进而得出沉积展布特征,对沉积相模式进行总结,对研究区泌304区块目的层段的沉积演化进行了阐述。综合分析包括岩石颜色、粒度、沉积构造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等沉积相标志,确定不同沉积相的沉积特征与测井曲线响应特点,明确单井沉积相类型。同时结合地层对比划分、单井测井相分析、剖面相分析、沉积砂体分布分析及沉积展布分析、确定了研究区泌304区块H1-H2为水下扇沉积;主要发育辫状水道、水道间及水道边缘、扇前漫流、扇端湖相四种沉积微相。其中,辫状水道岩性以砂砾岩为主,多为块状层理;水道间及水道边缘岩性包括泥岩、泥质粉砂岩及含泥细砂岩,发育水平层理及平行层理等沉积构造;扇前漫流微相岩性包括含泥细砂岩、含泥粉砂岩、泥含细砂岩,发育平行层理、沙纹交错层理等类型的沉积构造;扇端湖相岩性为深灰色和灰色含泥细砂岩、含泥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沉积构造特征表现为水平层理及块状层理的发育。通过岩心-测井-地质综合研究分析,读取了各小层的砂体厚度数值,通过取心井约束的H1-H2油组内各小层砂体厚度等值线分析,明确了泌304区块H1-H2各小层砂体平面分布规律,进而对研究区内沉积演化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综合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泌304区储层岩性复杂、岩性粗、变化大;研究区处于水下扇前缘到扇端湖相相带,发育辫状水道、水道间及水道边缘、扇前漫流、扇端湖相。自物源向湖盆方向,沉积相的展布特征表现为:辫状水道(水道间及水道边缘)-扇前漫流-扇端湖相。在纵向演化上研究区目的层段沉积发育总体上经历了三次由进积到退积的周期性变化;横向演化分析认为:研究区发育南部物源、南西物源及南东物源三大物源体系。
杨贵丽[4](2016)在《青东凹陷古近纪构造演化的沉积、成藏效应》文中指出青东凹陷是一个紧邻郯庐断裂带发育的古近纪陆相断陷盆地,资源潜力较大,是胜利油田增储稳产的重要现实基地。由于该区前期的油气勘探以构造油气藏为主,研究重点为构造圈闭识别与构造特征分析,对沉积体系发育规律及油气成藏过程研究非常薄弱,制约了油气藏勘探进程,研究构造背景控制下的沉积体系发育规律,对于了解该区油气成藏规律,促进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以构造地质学、地震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和石油地质学等学科的综合、交叉研究理论为指导,利用区内二维/三维地震、地质录井、测井、试油测试及分析化验等丰硕的基础资料,在充分吸收前人对青东凹陷区域构造背景、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过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识别主要沉积相类型,重点研究了主力含油层系沉积体系的发育规律及其对构造的响应;在此基础上,剖析构造-沉积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明确油气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建立构造控砂及油气成藏模式,指出隐蔽油气藏的有利勘探方向。取得以下几点重要研究进展和创新性认识:(1)青东凹陷古近纪断陷盆地的形成可划分为初始断陷、强烈断陷和断陷萎缩等3个断陷演化阶段,根据不同断陷期的沉积充填特征,从古近系中识别出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三角洲、滩坝和浊积扇等沉积体系,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2)初始断陷期的沙四下亚段三级层序主要发育西、北部物源的冲积扇、漫湖滩坝沉积体系。强烈断陷早期的沙四上亚段2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围绕凹陷周缘呈环带状展布的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三角洲、滩坝等沉积体系;强烈断陷中期的沙三中下亚段2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东、南部物源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和西部物源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强烈断陷阶段晚期沙三上亚段―沙二段和断陷萎缩阶段的沙一段―东营组2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东、南部物源的三角洲沉积体系。(3)构造背景对沉积-层序发育规律的控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断陷阶段的构造格局控制相应三级层序的地层展布特征,初始断陷阶段主要受北西向断层控制,强烈断陷阶段主要受近东西向断层和北北东向断层控制,断陷萎缩阶段主要受北北东向断层控制;(2)区域构造的南北翘倾控制古近纪沉降-沉积中心由南西向北东方向的迁移,主物源方向由早期的自北向南反转为晚期的由南向北;(3)剥蚀区断沟及边界断层调节带控制主物源入湖通道,凹陷内同沉积断层控制沉积体系分布;(4)多种成因的水下构造高地控制着陆源碎屑的重新分配与二次沉积。建立了边界断层凹面沟-扇模式、缓坡古地形沟-扇模式、同沉积断层走向沟-扇模式、走滑断层调节带坡—扇模式和凹中隆水下高地—滩坝模式等5种构造控砂模式。(4)构造-沉积演化规律控制青东凹陷油气成藏的全要素和全过程:(1)古近纪强烈断陷阶段沉积的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中下亚段是烃源岩的主要发育层系,强烈断陷期凹陷构造格局控制烃源岩及有机质的发育与分布,中北部次洼带既是凹陷的沉降沉积中心,也是烃源岩的生排烃中心;(2)主要成藏期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断层活动微弱,油气纵向输导不畅,而凹陷周缘呈环带状展布的各类砂体与烃源岩侧向交互对接利于烃源岩侧向直接排烃,控制青东凹陷油气以横向运移为主,主力烃源岩层系即主力含油层系;(3)同沉积断层及其控制的骨架砂体控制油气运移的优势路径,沉积体系的纵横向变化控制不同构造带储盖组合的差异,二者共同控制油气的纵横向分布特征;(4)圈闭条件控制油气的富集,凹陷内各级断层以近东西走向为主,不同走向断层相交形成的断鼻、断块等构造类圈闭的整体规模较小;盆缘带古近系遭受剥蚀直接与新近系底部块状砂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导致地层圈闭的侧向封堵条件不利;洼陷带源内岩性圈闭具有较大勘探潜力。(5)根据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条件、成藏特征、油气富集规律与主控因素的差异,创新性地提出陡断带立体运聚型、凹中隆近源汇聚型、斜坡带断砂走向运聚型和洼陷带原地生储型等4种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其中洼陷带原地生储型的隐蔽岩性油气藏将是青东凹陷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类型。
尚飞[5](2015)在《泌阳凹陷古近系核三段富有机质页岩非均质性及控制因素分析》文中认为北美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巨大成功,引发了石油地质理论和技术的创新,推动了富有机质页岩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相对于北美富有机质海相泥页岩,我国东部断陷盆地泥岩相带变化快,泥页岩矿物成分、结构、有机碳含量等存在明显非均质性,严重影响页岩油气产量和有利区带优选。近年来,泌阳凹陷页岩油气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评价方法、资源量预测等方面,对页岩非均质性(尤其是有机质分布非均质性)及其控制因素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同时,由于泥页岩手标本和野外露头观测均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再加上风化作用和应力释放导致大多数泥岩破碎,不便于观察和描述,因此对泥岩及其非均质性的综合研究普遍较少。本文通过地震、地质、岩心、测井、录井和试油等资料,运用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等理论和技术方法,分析泌阳凹陷深凹区核桃园组三段富有机质泥页岩非均质性特征,明确影响陆相富有机质页岩非均质性的控制因素,建立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模式,探索多学科综合识别页岩非均质性的技术方法。通过综合研究,得出如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构建了泌阳凹陷深凹区层序地层格架,进一步明确了富有机质页岩层划分标准,查明了层序地层格架下富有机质页岩分布规律及其特征。核三段划分出四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进一步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湖扩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以TOC大于2%、单层厚度大于10m连续厚度大于20m(夹层厚度小于3m)作为富有机质页岩层预测标准,在研究区核三段识别出六套富有机质页岩层,主要集中在核32层序和核33层序的湖扩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富有机质页岩层主要发育在紧邻湖扩体系域的最大湖泛面之上。其中3号和5号页岩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有机质成熟度适中、有机碳含量高,是较好的有机质富集层。2.通过岩心、薄片观察,查明了研究区核三段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宏观和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刻画了岩性相组合、有机碳和自由烃含量的垂向非均质特征。识别出纹层状和块状两种结构类型,其中纹层主要包括富有机质的黏土矿物纹层、富碳酸盐纹层、富黄铁矿纹层和粉砂纹层。矿物成分包括陆源碎屑矿物(石英、长石)、粘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三类,其中黏土矿物和石英为研究区核三段泥页岩的主要组成矿物,次为方解石、白云石、斜长石,含有少量的钾长石、黄铁矿、菱铁矿等。层序地层格架内富有机质页岩层垂向岩性相组合呈现规律性变化:灰质页岩或云质页岩组合,一般出现在湖扩体系域初期;粘土质页岩-灰质页岩组合,表现为粘土质页岩或粉砂质页岩夹灰质或云质页岩薄层,主要出现在湖扩体系域中期;粘土质页岩-粉细砂岩组合,主要出现在湖扩体系域晚期。在页岩层内部,有机碳含量垂向变化样式可划分为相对稳定型和多个底部最大、向上降低的单元叠置。同时这些变化样式在平面上呈环带状分布,有机碳含量近湖盆中央变化相对较小而在湖盆边缘变化较大且频繁。在准层序内部,随着水体由深到浅变化,有机碳和自由烃含量在深凹中心区有机碳含量无明显变化,而在深凹边缘带呈现从底部突然增大然后向上减小3.根据有机质、矿物成分及含量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矿物组成的非均质性、有机质组成非均质性的测井判识方法。利用改进的△logR法、CARBOLOG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分别对研究区重点井进行有机碳含量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有限的岩心分析资料对比,优选出能适用于研究区且精度高的方法。结果表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是多种有机碳含量计算方法中最为有效方法之一,既可以通过综合考虑多种测井参数优选出更能反映有机碳含量变化的测井参数,又可以科学规避某些受特殊矿物影响的测井参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普适性。同时针对无有机碳含量实测数据钻井,在不同沉积相或亚相基础上分七个区块分别建立核三上亚段有机碳含量综合预测模型,为深凹区有机质分布非均质性预测提供有效方法。根据研究区实际资料,优选出多参数回归分析法对矿物含量进行预测,同时结合岩心、薄片等资料进行验证。将样品对应深度上下20cm的测井参数平均值作为对应的测井参数值;利用SPSS软件对测井曲线值和实测矿物含量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观察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的显着性,剔除不能达到相应的显着性水平的参数变量,拟合出碳酸盐(方解石或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含量预测模型。4.精细刻画了富有机质页岩层有机碳含量和岩性相空间展布特征。5号和3号页岩层有机碳含量均具有围绕湖盆呈环带状分布、向湖中心逐渐增大的特点,其中5号页岩层有机碳含量为2.04-4.68%,平均2.79%;3号页岩层有机碳含量为2.04-3.52%,平均2.69%,与5号页岩层相比,有机碳含量略有降低,且高丰度有机质分布范围减小。采用地震属性技术、地质统计学反演及其与地质相结合等方法,分别从垂向和平面上厘定了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泥岩、灰质(云质)泥岩和粉细砂岩+泥岩等不同岩性相组合空间展布。地震属性技术可定性识别不同岩相的平面展布和垂向演化特征,而地质统计学反演分析可定量识别三种岩性相的分布范围。岩性相地球物理特征研究发现,纯泥岩波阻抗较低,泥质云岩波阻抗较高,砂岩和灰(云)质泥岩波阻抗处于两者之间,在此基础上采用地质统计学反演与地质相结合方法对5号页岩层岩性相空间展布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粉细砂岩+泥页岩主要发育在深凹区周缘,中部和东南部发育灰质或云质页岩,泥页岩主要位于工区北部。通过单井、连井地震属性岩性相的标定,认为研究区三角洲前缘砂体均方根振幅呈现高低之分,其中低振幅区主要为三角洲前缘近端厚层河道砂沉积,分布于研究区的SW角和NE角,而高振幅区为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沉积,呈NW向带状展布。前三角洲-深湖相主要为薄层浊积砂沉积。前三角洲-半深湖相均方根振幅呈低振幅,主要发育泥页岩。白云岩主要发育在东南部盆地边缘的深湖相区域。5.利用常量、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参数指标,分析了富有机质页岩层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富有机质页岩层的形成环境。5号页岩层沉积期经历了气候由干旱炎热向温暖潮湿、水体由咸水向半咸水的转变,有机质来源由浮游生物向陆源高等植物过渡。3号页岩层形成于温暖潮湿、半咸水环境,水生生物和藻类生源更占优势。富有机质页岩层地球化学特征如下:(1)5号页岩层相当硼含量处于272.14~968.98gg/g之间,且在取心段下部大小相差悬殊,向上逐渐降低且相对稳定;B/Ga值大于4.5。结合伽马蜡烷指数和β-胡萝卜烷含量的指示可知,5号页岩层沉积初期呈现分层的咸化水体条件,沉积晚期盐度分层明显减弱,为半咸水环境。Sr元素含量平均739 μ g/g,总体呈向上减小趋势;Sr/Cu值多数介于5.16-20.3之间,异常高值出现在取心段中部。这些元素及比值变化规律表明5号页岩层沉积期气候由干旱炎热向温暖潮湿过渡。5号页岩层具有低甾烷/藿烷值、高C19/C23和C20/C23三环萜烷值和C24/C26四环萜烷值的特征,且C27/C29甾烷值呈向上减小的趋势,反映出陆源有机质占优势和大量细菌降解。(2)3号页岩层相当硼含量为349.81-474.31μg/g,平均418.62μg/g; B/Ga值大于4.5。结合伽马蜡烷指数和β-胡萝卜烷含量的指示可知,3号页岩层沉积期盐度分层明显减弱,为半咸水环境。Sr元素含量偏低(平均477 μ g/g),Sr/Cu值介于5.3~15之间,平均9.4。这些元素及比值变化规律表明3号页岩层沉积于温暖潮湿环境。3号页岩层甾烷/藿烷值、C27/C29甾烷值相对较高,而C19/C23三环萜烷值、C20/C23三环萜烷值和C24/C26四环萜烷值较低,表明主要是以藻类有机质为主。此外,5号和3号页岩层多数实测样品V/Cr值处于2.0~4.5之间,Pr/Ph值均小于0.6,Ceanom指数均大于-0.1,反映5号和3号页岩层沉积期均为缺氧环境;5号和3号页岩层样品稀土元素分异明显,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La/Yb)N值明显大于1,δ Ce值为0.95~1.24,平均0.99,Ce异常性不明显或为正异常,反映沉积物沉积速率相对较低。6.通过有机碳含量和有机、无机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的关系分析,查明了断陷湖盆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并总结出两类有机质富集模式。富有机质页岩层均发育于湖扩体系域,但5号页岩层有机质主要富集于湖扩体系域中下部而3号页岩层有机碳含量峰值位于最大湖泛面附近,表明相对湖平面并不是控制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5号和3号页岩层有机碳含量变化与氧化还原指标(V/Cr、Pr/Ph)均呈线性相关,其中3号页岩层有机碳含量变化还与古生产力指标(Cu、Ni)呈较好的相关性,表明表明良好的保存条件是5号页岩层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良好的保存条件为3号页岩层高生产力下的有机质富集提供了保障。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两类有机质富集模式。(1)干旱炎热气候下咸化水体的盐度分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保存条件,是5号页岩层有机质富集的关键。对于5号页岩层,湖扩体系域初期以干旱气候为主,湖泊水体盐度高,易在半深湖.深湖区域产生水体分层,限制湖水循环,形成缺氧环境。即使在此浅水条件下,水体分层和缺氧环境也有利于有机质保存。湖扩体系域晚期古气候逐渐向温暖潮湿过渡,随着湖平面上升,淡水注入湖泊水体盐度降低,基本为半咸水环境,水体分层不明显,最终形成了有机碳含量在湖扩体系域初期较高而在晚期偏低的分布特征。(2)温暖潮湿气候下藻类渤发对应的高生产力水平,以及湖盆深处缺氧底水环境决定了3号页岩层有机质的富集。3号页岩层沉积期以潮湿气候为主,湖泊水体较深且为半咸水,分层现象不明显。湖扩体系域初期相对湖平面偏低,不利于有机质保存,随着相对湖平面上升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和可溶无机碳,促使藻类渤发,湖泊水体中形成了中等-高初级生物生产力,同时较高的湖平面易于在深湖形成缺氧底水,有利于有机质保存,从而使3号页岩层中有机质含量随湖平面上升而明显增加。另外,核三上亚段辫状河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之间的湖相泥岩中发育滑塌浊积扇,这些浊积岩的出现扰乱了湖底氧化还原条件,使湖底有机质遭受一定程度的分解,泥页岩有机碳含量降低,导致在深凹边缘区有机碳含量变化较大且频繁,而在浊积岩不发育的深凹中心有机碳含量变化相对较小。7.根据泥页岩厚度分布、有机碳含量和岩性相平面展布特征,并考虑沉积相带和夹层发育,对深凹区富有机质页岩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进而,依据相关的甜点参数在平面上圈定出三个有利区带。
朱忠钱[6](2015)在《泌阳凹陷杨楼地区核三段沉积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杨楼地区核三段现已进入寻找重点砂层岩性圈闭的探勘阶段,需建立高精度的旋回层序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单元内探讨清楚沉积相的类型与及其展布特征的要求。本文以旋回地层学、PAC间断加积旋回模式、沉积学、岩石学和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钻井、测井、录井、地震和分析化验等资料。采用宏观与微观、野外与室内、地质与物探相结合等手段。对泌阳凹陷杨楼地区核三段重点油组Ⅲ~Ⅶ的旋回层序和沉积相进行详细研究。认为杨楼地区发育的基本旋回层序符合PAC间断加积旋回模式,旋回级次为六级旋回层序,相当于Vail层序地层学的准层序,六级旋回层序通过有序叠加形成复变浅和复变深两种五级旋回层序。通过连井旋回层序的划分和对比,将核三段重点油组Ⅲ~Ⅶ划分出sc1~sc25共25个六级旋回层序,SC1~SC6共6个五级旋回层序,最终建立高精度旋回层序地层格架。总结出杨楼地区发育三角洲和湖泊相,具体亚相和微相类型包括分流河道、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远沙坝、前三角洲、浅湖和深湖半深湖。首次提出工区内不仅有杨楼、王集、付湾—张厂三个物源,在工区西南部还存在古城物源形成的三角洲砂体。通过重点油组和小层的沉积相与微相研究,发现Ⅳ、Ⅵ和Ⅶ油组主要沉积河口坝和远沙坝,V油组附近主要为前三角洲和深湖半深湖,而Ⅲ油组时期分流河道、河道间和水下分流河道特别发育,总体上,Ⅶ~Ⅲ油组显示了沉积环境由浅变深再变浅的过程。
董艳蕾,朱筱敏,耿晓洁,王波,王珩,江强,郭雷,韦敏鹏[7](2015)在《泌阳凹陷东南部核桃园组近岸水下扇与扇三角洲沉积特征比较及控制因素分析》文中认为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园组发育大量的砂砾岩体。这些砂砾岩体与鼻状构造配置形成该凹陷重要的油气藏。但是,前人对砂砾岩体成因的研究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争论集中于砂体成因是扇三角洲成因还是近岸水下扇成因。为了明确砂砾岩体的成因及平面展布,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对比的方法,从沉积相发育背景、沉积亚相及微相划分、钻测井特征、岩心特征、粒度分布特征及地震反射特征6个方面,对这两种相类型进行了总结对比,并对控制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边界大断裂的活动造成的断层陡缓程度的差别对工区砂体成因类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平面上,断层较缓(55°75°)的西部地区发育扇三角洲;而在断层较陡(75°90°)的东部地区,则发育近岸水下扇。在地震剖面上,早期断层比较陡,易沉积近岸水下扇;晚期断层比较缓,易沉积扇三角洲。
李伟才[8](2012)在《三角洲外前缘砂体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规律研究 ——以泌阳凹陷毕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湖泊三角洲是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中最为重要的油气储集砂体,其中三角洲前缘相带内的砂体是油气藏最主要的赋存部位。三角洲前缘相砂体由陆地向湖方向又可分为三角洲内前缘和三角洲外前缘两种亚相。其中三角洲外前缘砂体在沉积位置、沉积能量、水体深浅等方面均有其自身独特性,目前对于该类砂体的沉积特征、砂体内部结构特征、动态开发响应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以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毕店地区为例,从地质、地震、岩心、录井、测井、测试和实际动态开发数据等基础资料入手,开展了三角洲外前缘砂体的层序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体系、砂体空间组合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规律研究。论文不仅对于泌阳凹陷毕店地区砂体沉积特征和演化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砂体空间组合样式及相关特征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该类油藏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毕店地区层序地层格架,对研究区沉积相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分析了沉积相垂向演化规律、提出了三角洲外前缘的沉积模式。在地层特征及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对三角洲外前缘砂体空间组合样式进行了划分,提出了进积式和退积式两种砂体成因组合类型的分布模式。结合毕店地区实际生产数据,对三角洲外前缘砂体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生产动态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认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应用Cross的旋回性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构建了毕店地区核桃园组核三段地层格架。利用地震资料、地球化学元素、岩心及测井资料,可识别出9个地震反射层(SBH23、SBH3、 SBH32、SBH33、SBH34、SBH35、SBH36、SBH37、SBH38)。具体标定层位为:核二段Ⅲ油组顶界面(SBH23)、核三段顶界面或核三段Ⅰ油组顶界面(SBH3)、核三段Ⅱ油组顶界面(SBH32)、核三段Ⅲ油组顶界面(SBH33)、核三段Ⅳ油组顶界面(SBH34)、核三段V油组顶界面(SBH35)、核三段Ⅵ油组顶界面(SBH36)、核三段Ⅶ油组顶界面(SBH37)、核三段Ⅷ油组顶界面(SBH38)。通过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层位精细标定,实现测井、地震资料的协调统一。根据高分辨率旋回性层序地层学原理,按照地层的级次性特点,将研究区内核三段地层旋回划分为长期旋回、中期旋回和短期旋回三种级次,分析了不同级次地层旋回特征,并将研究区核三段划分为9个基准面上升或下降的长期半旋回,23个基准面上升或下降的中期半旋回及若干个短期旋回。依据研究区内井位的分布情况、砂体展布特征及不同沉积物源供给方向,进行了全区所有井的不同级别层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共划分出58个小层及114个单层。从砂体发育程度及重矿物资料分析出发,对毕店地区物源供给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四个物源中北部的付湾—张厂物源和古城物源为本区内主要物源方向,南部双河物源和东北部王集物源为本区次要物源方向。利用岩心观察结果及岩石学特征分析结果,将毕店地区岩石相划分四类:含砾砂岩岩石相、中粗砂岩岩石相、粉细砂岩岩石相和泥页岩岩石相,并对每种岩石相结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解释。在泌阳凹陷宏观沉积背景下,充分利用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内三角洲、扇三角洲沉积微相类型进行了划分,将三角洲前缘相进一步细分为内前缘亚相和外前缘亚相,内前缘亚相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道间和河口坝,外前缘亚相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末梢、远砂坝。其对应的扇三角洲沉积微相分别为:水下分流河道、道间、前缘砂、水下分流河道末梢、席状砂。从沉积物粒度特征、测井相形态、沉积砂体厚度等方面,对不同沉积微相类型的岩性、砂体厚度、测井相形态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不同沉积体系内外前缘亚相与内前缘亚相沉积特征的差异,提出了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与内前缘亚相分界线的界定,对比了三角洲外前缘与内前缘沉积砂体在岩性、构造层理、微相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在微相划分的基础上,对沉积相垂向和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沉积相垂向演化规律,提出了毕店地区不同沉积物源的沉积模式。利用岩心样品物性测试资料,分析了毕店地区不同沉积物源区、不同岩性、不同沉积微相的物性差异。从沉积物源区来看,古城物源区域物性最好,孔隙度平均值为21.75%,渗透率平均值为427.31×10-3μm2;其次为南部双河物源区和付湾—张厂物源区;王集物源区域物性最差,孔隙度平均值为16.93%,渗透率平均值为197.33×103μm2。从岩性来看,粉砂岩孔隙度小于21%,渗透率小于80x10-3μm2;细砂岩孔隙度集中在21-26%,渗透率集中在80-350x10-3μm2;中砂岩孔隙度集中在26-29%,渗透率集中在350~1600×10-3μm2;粗砂岩与含砾砂岩孔隙度大于29%,渗透率大于1600x10-3μm2。从沉积微相类型来看:三角洲外前缘砂体孔隙度小于23,渗透率小于200x10-3gm2;扇三角洲外前缘砂体孔隙度小于24.5%,渗透率小于250x10-3μm2,比三角洲外前缘砂体略高。在微相划分的基础上,依据研究区内砂体的垂向叠置关系,对三角洲外前缘与内前缘及外前缘内部砂体成因组合类型进行了划分。在三角洲沉积体系内,砂体成因组合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末梢组合、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末梢组合、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组合、河口坝—远砂坝组合、水下分流河道末梢—远砂坝组合、远砂坝叠加组合六种类型。在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内,砂体成因组合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末梢组合、前缘砂—水下分流河道末梢组合、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组合、前缘砂—席状砂组合、水下分流河道末梢—席状砂组合、席状砂叠加组合六种类型。在水下重力流沉积内砂体成因组合类型只有一种:水下重力流—远砂坝组合。上述几种成因类型中,远砂坝叠加组合为三角洲内最为常见的砂体组合类型,席状砂叠加组合为扇三角洲内最为常见的砂体组合类型。依据研究区物源供给、湖平面升降变化特征,提出了砂体成因组合的两种分布模式:进积式和退积式。退积式沉积过程主要为在沉积晚期三角洲外前缘比较发育,薄层席状砂体分布范围广,砂体垂向叠置由下往上依次为远砂坝、水下分流河道末梢、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进积式沉积过程主要为在沉积晚期三角洲内前缘比较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延伸范围广,砂体垂向叠置由下往上依次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末梢、远砂坝。毕店地区不同砂体成因组合类型在Ⅶ油组、Ⅵ油组、V油组、Ⅳ油组下段、Ⅲ油组下段和Ⅱ油组下段多为退积式沉积过程,在Ⅳ油组上段、Ⅲ油组上段和Ⅱ油组上段多为进积式沉积过程。从沉积砂体厚度、垂向钻遇率、物性韵律率、非均质性等方面,对不同砂体成因组合的各种特征进行了阐述,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末梢砂体成因组合及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末梢砂体成因组合沉积砂体厚度最大(最大厚度可达1Om,平均厚度为7m左右),垂向钻遇率最低,非均质性相对较弱,分布范围最小,其渗透率韵律性多为反正复合韵律或正反复合韵律,在研究区内少见;由薄层远砂坝(席状砂)叠加砂体成因组合沉积砂体厚度最小(最小厚度仅为0.8m,平均厚度为2.6m左右),垂向钻遇率较高,非均质性强,分布范围最广,其渗透率韵律性多为对称复合韵律,在研究区内常见。在含油性方面,不同含油级别其物性差异明显:当物性较好时(孔隙度>25%,渗透率>1000×10-3μm2)时,岩心含油级别多为含油和油浸;当物性较差时(孔隙度<10%,渗透率<10×10-3-μm2)时,岩心含油性较差,含油级别多为荧光。统计了毕店地区核三段各个单层砂体发育最大厚度、平均厚度、砂岩百分比和夹层厚度,核三段Ⅱ~Ⅶ油组各个单层砂体发育程度差异大,在Ⅱ油组顶部、Ⅱ油组底部、Ⅲ油组顶部、Ⅲ油组底部、Ⅳ油组顶部、Ⅳ油组底部、V油组底部、Ⅵ油组底部和Ⅶ油组底部砂体发育程度相对较高,砂体厚度大,砂岩百分比含量高,夹层较薄,在核三段其余层位砂体发育程度较低,砂体厚度小,砂岩百分比含量较低。随着砂岩厚度及砂岩百分比的变化,砂体发育表现出不同的类型。毕店地区核三段砂体结构划分为四种类型:稳定河道厚层、不稳定河道厚层、稳定席状薄层和不稳定席状薄层。当砂岩厚度≥3m、砂岩百分比≥30%时,砂体厚度大、砂体横向连通性较好,可认为是一种“稳定河道厚层”砂体结构;当砂岩厚度≥3m、砂岩百分比<30%时,砂体厚度大、砂体横向连通性较差,可认为是一种“不稳定河道厚层”砂体结构;当砂岩厚度<3m、砂岩百分比<30%时,砂体厚度小、砂体横向连通性较差,可认为是一种“不稳定席状薄层”砂体结构;当砂岩厚度<3m、砂岩百分比≥30%时,砂体厚度小、砂体横向连通性较好,是一种“稳定席状薄层”砂体结构。针对毕店地区主要研究层段物源分布及砂体发育情况,总结了三种砂体结构三维模型:单物源单支河道、单物源多支河道和多物源砂体结构模型。稳定河道厚层砂体结构多分布在顺物源方向、靠近物源区,砂体厚度大、砂岩百分含量高,横向及垂向连通性较好,发育在三角洲内前缘或内外前缘交汇区域,非均质性相对较弱;不稳定河道厚层砂体结构多发育在内前缘多支水下分流河道分叉处,砂体多为孤立透镜状,横向连通性差,垂向连通性好;稳定席状薄层砂体结构多发育在外前缘靠近陆地一端,砂体厚度较薄呈席状分布,横向连通性好,垂向连通性差;不稳定席状薄层砂体结构多分布在物源交汇区、远离物源且垂直物源方向,砂体厚度小、砂岩百分含量低,横向及垂向连通性较差,发育在三角洲外前缘末端或前三角洲区域,非均质性较强。结合钻井、分层、断层、构造等基础资料,利用Petrel建模软件,建立了毕店地区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和物性参数模型。在物性参数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采用了确定性建模和相控随机建模两种方法。从结果对比来看,在毕店地区采用相控随机建模效果更好,模拟结果可信度较高。以毕店地区为例,对三角洲外前缘储层开发现状现在进行了分析,三角洲外前缘砂体往往由于物性差,含油性差,开发效果差,产能低,产液强度低,综合含水率上升快。依据实际生产动态数据,通过对毕店地区不同砂体成因组合类型的产液强度、产能评价、产量递减分析,认为:三角洲外前缘不同砂体组合类型差异比较明显,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末梢、河口坝—远砂坝砂体组合类型,沉积砂体厚度大,物性好,在动态开发过程中,开发效果要明显好于远砂坝叠加砂体组合类型,产液强度相对较大,初期产能相对较高,产量稳产时间相对较长,初始递减率较低。
虞晓东[9](2012)在《泌阳凹陷泌123、124区块地层对比与沉积特征》文中认为古城油田泌123区和泌124区是河南油田稠油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块,含油面积2.2km2,经过20多年的注水开发,均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泌123、泌124断块开采层多、厚度大,该断块是由于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含油砂体小、压力保持水平较低,油层非均质性严重,平剖面矛盾突出,油水流度比大,在注水、注聚开发过程中造成注入液单层突进和平面指进严重,水窜、聚窜严重。随着该区块新采油技术以及新工艺的投入应用,措施上产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前期的油藏地质特征认识仍然满足不了目前的开发形式,对工区的地质认识急需进一步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将对前期地层划分的再深入、再细化。针对研究区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沉积相与古地理重建为理论指导,在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地质特征、构造格局、地层的发育特征与分布以及沉积区的概况进行描述,掌握研究区目前的地质情况。根据重矿物的分布、岩相特征、岩性特征、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的分析了解该区沉积微相的类型。运用层序界面的选取和识别、层序的级次划分、基准面旋回识别,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对层序格架内沉积砂体的分布特征与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进行分析,为该区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为指导,建立高分辨率地层格架与基准面旋回划分对比,通过对研究区11口井岩心的宏观、微观对比分析133口井的岩相—测井相的对比分析、沉积相序与成因组成的精细解剖,进一步加大厚油层细分研究,弄清小层砂体沉积微相展布特征以及砂体组合特征,指导泌123、泌124区下一步开发及制定具体的挖潜对策提供依据。
彭勇民,周子勇,曾联波,彭玉林[10](2012)在《南阳地区泌阳凹陷沉积相展布与油气勘探》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地震、测井、岩心资料,根据沉积构造、岩性剖面结构、砂体厚度确定了泌阳凹陷毕店地区古近系核桃园组三段沉积相类型;借助新的地震反演方法追踪三维数据体中的薄储层,在解释追踪基础上,得到核三段等时单砂层(或小层)厚度变化图,并编制了沉积相分布图。结果表明这里以广泛发育的浊积扇、滑塌扇等浊流沉积为特色,呈现出"南北部浊积扇夹中部深湖相"的沉积格局;早期富浊积砂、晚期富深水泥的沉积演化反映了湖平面的上升过程。基于有利的沉积相带,预测并评价了隐蔽圈闭,为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二、泌阳凹陷层序地层样式和油气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泌阳凹陷层序地层样式和油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来源、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1.1 论文来源、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层序地层研究进展 |
1.2.2 岩性圈闭成因研究现状 |
1.2.3 岩性圈闭研究发展趋势 |
1.3 工区地质概况 |
1.3.1 区域地质背景 |
1.3.2 延长组地层划分 |
1.3.3 研究区勘探历程及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划分 |
2.1 陆相盆地层序划分 |
2.1.1 层序划分原则 |
2.1.2 层序边界特征 |
2.1.3 层序划分及界面选取 |
2.1.4 层序级别及对比 |
2.2 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及界面识别 |
2.2.1 层序界面识别 |
2.2.2 各级层序界面特征 |
2.2.3 层序划分及其特征 |
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
2.3.1 露头层序地层格架 |
2.3.2 单井层序地层格架 |
2.3.3 连井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
2.4 层序内部构成特征和表征 |
2.4.1 基准面旋回类型与控制因素 |
2.4.2 陇东延长组基准面旋回类型及结构特征 |
2.4.3 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模型 |
第3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体系组合 |
3.1 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
3.1.1 沉积体系分类 |
3.1.2 辫状河三角洲 |
3.1.3 湖泊相 |
3.1.4 重力流盆底扇 |
3.2 关键井沉积相组合 |
3.3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3.1 LSCⅠ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3.2 LSCⅡ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3.3 LSCⅢ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3.4 LSCⅣ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3.5 LSCⅤ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4 延长组古湖盆演化 |
3.4.1 层序格架下湖盆充填沉积演化过程 |
3.4.2 鄂尔多斯延长期湖盆沉积演化模式 |
第4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成因分析 |
4.1 陇东地区延长组储集砂体类型 |
4.2 陇东地区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成因 |
4.2.1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
4.2.2 河口坝砂体 |
4.2.3 道-坝复合砂体 |
4.2.4 重力流盆底扇砂体 |
4.3 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空间分布 |
4.3.1 优质储集体空间分布 |
4.3.2 优势储集砂体的结构 |
4.3.3 优质储层的空间分布样式 |
第5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典型岩性油藏解剖 |
5.1 延长组层序格架下生储盖组合 |
5.1.1 烃源岩条件 |
5.1.2 生储盖组合 |
5.1.3 石油类型和分布 |
5.2 陇东地区延长组石油富集规律 |
5.2.1 原油差异聚集规律 |
5.2.2 原油富集成藏控制因素 |
5.3 延长组典型岩性油藏特征 |
5.3.1 陇东地区岩性油藏类型 |
5.3.2 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藏 |
5.3.3 砂岩透镜体岩性油藏 |
5.3.4 物性遮挡岩性油藏 |
第6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岩性圈闭成因 |
6.1 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成因类型 |
6.1.1 砂岩上倾尖灭圈闭 |
6.1.2 砂岩透镜体圈闭 |
6.1.3 物性封闭圈闭 |
6.2 岩性圈闭分布 |
6.2.1 岩性圈闭的分布特征 |
6.2.2 圈闭发育控制因素 |
6.3 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综合模型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岩心描述图例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赛东洼槽下白垩统砂砾岩体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砂砾岩体层序地层研究 |
0.2.2 砂砾岩体沉积特征研究 |
0.2.3 二连盆地砂砾岩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 |
0.3.3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1.2 研究区构造演化 |
1.3 研究区勘探历程分析 |
第二章 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研究 |
2.1 层序界面的识别 |
2.1.1 层序界面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
2.1.2 层序界面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2.2 层序划分 |
2.3 典型单井层序地层分析 |
2.3.1 赛66井层序地层分析 |
2.3.2 赛83x井层序地层分析 |
2.4 典型连井剖面层序地层分析 |
2.4.1 赛26—赛35—赛27—赛19井层序剖面分析 |
2.4.2 赛82—赛81—赛76x—赛63井层序剖面分析 |
2.4.3 赛90—赛30—赛69—赛35—赛91—赛76x—赛87—赛84—赛85x—赛68—赛45—赛89井层序剖面分析 |
第三章 研究区沉积特征研究 |
3.1 物源分析 |
3.2 沉积构造标志 |
3.3 岩石学特征 |
3.4 粒度特征分析 |
3.5 测井相分析 |
3.6 地震相特征 |
3.7 沉积相划分方案 |
第四章 研究区沉积相展布特征 |
4.1 单井相分析 |
4.1.1 赛27井单井相分析 |
4.1.2 赛33井单井相分析 |
4.1.3 赛56井单井相分析 |
4.1.4 赛66井单井相分析 |
4.1.5 赛83x井单井相分析 |
4.2 连井相分析 |
4.2.1 赛30—赛70—赛38—赛75井 |
4.2.2 赛27—赛35—赛26井 |
4.2.3 赛63—赛76x—赛81—赛82井 |
4.2.4 赛48—赛84—赛87—赛83x井 |
4.2.5 赛古3—赛88—赛45—赛67x井 |
4.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4.3.1 阿尔善组沉积相展布特征 |
4.3.2 腾格尔组一段沉积相展布特征 |
4.3.3 腾格尔组二段沉积相展布特征 |
4.4 研究区沉积演化特征 |
第五章 研究区沉积相控油作用 |
5.1 研究区沉积相控油特征分析 |
5.1.1 物源与油气的关系 |
5.1.2 研究区沉积相类型与油气的关系 |
5.2 赛东洼槽有利区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赵凹油田泌304区块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取得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2 区域构造格局 |
2.3 沉积背景 |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划分的依据 |
3.2 层序界面特征及层序划分 |
3.3 地层划分结果 |
第4章 沉积相标志研究 |
4.1 岩石的颜色特征 |
4.2 岩石结构 |
4.3 沉积构造 |
4.4 测井相标志 |
第5章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5.1 沉积微相的类型与特征 |
5.2 单井相分析 |
5.3 剖面相分析 |
5.4 平面相特征 |
第6章 沉积相模式及相演化 |
6.1 沉积相模式 |
6.2 沉积演化分析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青东凹陷古近纪构造演化的沉积、成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陆相断陷盆地构造演化的沉积效应 |
1.3.2 郯庐走滑断裂带构造演化的沉积效应 |
1.3.3 构造-沉积演化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研究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构造背景 |
2.1 渤海湾盆地构造活动特征 |
2.2 郯庐断裂带营潍段活动特征 |
2.2.1 郯庐断裂带几何学特征 |
2.2.2 郯庐断裂带新生代活动特征 |
第3章 构造特征及演化 |
3.1 构造格局 |
3.1.1 构造层划分 |
3.1.2 构造单元划分 |
3.2 构造样式 |
3.2.1 断裂体系特征 |
3.2.2 主要构造样式 |
3.3 构造演化史 |
3.3.1 断层活动史 |
3.3.2 构造沉降史 |
3.3.3 构造演化史 |
第4章 构造演化的沉积效应 |
4.1 层序地层格架 |
4.1.1 层序界面的识别 |
4.1.2 层序划分方案 |
4.1.3 层序地层格架 |
4.2 沉积体系特征 |
4.2.1 沉积相类型 |
4.2.2 物源体系分析 |
4.2.3 沉积相剖面分析 |
4.2.4 沉积体系平面分布 |
4.2.5 储层发育特征 |
4.3 构造演化的沉积效应 |
4.3.1 构造格局控制层序充填特征 |
4.3.2 区域构造翘倾控制主物源方向变迁 |
4.3.3 剥蚀区断沟及边界断层调节带控制物源入口 |
4.3.4 凹陷内同沉积断层控制沉积体系分布 |
4.3.5 多种成因构造高地影响物源再分配 |
4.4 构造控砂模式 |
4.4.1 边界断层凹面沟—扇模式 |
4.4.2 缓坡古地形沟—扇模式 |
4.4.3 同沉积断层走向沟—扇模式 |
4.4.4 走滑断层调节带坡—扇模式 |
4.4.5 凹中隆水下高地—滩坝模式 |
第5章 构造-沉积演化的成藏效应 |
5.1 油气成藏特征 |
5.1.1 油气藏类型及特征 |
5.1.2 油气藏分布规律 |
5.1.3 油气成藏期次 |
5.1.4 油源对比关系 |
5.2 构造-沉积演化的成藏效应 |
5.2.1 控制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 |
5.2.2 控制烃源岩的生排烃特征 |
5.2.3 控制储盖组合纵横向变化 |
5.2.4 控制油气优势运移方向 |
5.2.5 控制油气富集与分布规律 |
5.3 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5.3.1 陡断带立体运聚型成藏模式 |
5.3.2 凹中隆近源汇聚型成藏模式 |
5.3.3 斜坡带断砂走向运聚型成藏模式 |
5.3.4 洼陷带原地生储型成藏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泌阳凹陷古近系核三段富有机质页岩非均质性及控制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来源 |
1.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2.1 泥页岩的定义及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现状 |
1.2.2 页岩非均质性的研究现状 |
1.2.3 层序地层学在页岩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
1.2.4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构造背景 |
2.1.2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
2.1.3 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第三章 层序地层格架下富有机质泥页岩段分布特征 |
§3.1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3.1.1 层序界面的识别方法 |
3.1.2 体系域(准层序组)的划分 |
3.1.3 准层序的划分 |
3.1.4 层序地层划分 |
§3.2 富有机质泥页岩段划分 |
3.2.1 富有机质泥页岩段判别标准 |
3.2.2 富有机质泥页岩段划分 |
§3.3 富有机质泥页岩段基本特征 |
3.3.1 岩性特征 |
3.3.2 矿物组分及含量 |
3.3.3 有机碳含量 |
3.3.4 氧化还原条件 |
§3.4 层序地层格架下富有机质泥页岩段分布规律 |
3.4.1 垂向分布特征 |
3.4.2 平面分布特征 |
3.4.3 富有机质泥页岩段优选 |
第四章 核三段页岩层系非均质性 |
§4.1 宏观非均质性 |
4.1.1 结构构造非均质性 |
4.1.2 岩性相组合的非均质性 |
§4.2 微观非均质性 |
4.2.1 纹层构造 |
4.2.2 矿物组分的非均质性 |
4.2.3 有机碳含量的垂向非均质性 |
第五章 核三段富有机质页岩段精细刻画 |
§5.1 有机碳含量和岩性相识别方法 |
5.1.1 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方法 |
5.1.2 岩性相测井评价方法 |
5.1.3 地球物理分析预测岩性相方法 |
§5.2 有机碳含量和岩性相平面展布特征 |
5.2.1 有机碳含量平面展布特征 |
5.2.2 岩性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六章 页岩非均质性控制因素及模式 |
§6.1 页岩非均质性控制因素 |
6.1.1 富有机质页岩段形成环境 |
6.1.2 富有机质页岩段有机质富集控制因素 |
§6.2 富有机质页岩形成模式 |
§6.3 富有机质页岩有利区带预测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泌阳凹陷杨楼地区核三段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和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
1.2.2 沉积相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工区位置及范围 |
2.2 地层 |
2.3 构造特征 |
2.4 勘探概况 |
第3章 旋回层序分析 |
3.1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层序地层学分析 |
3.2 核三段重点油组旋回地层划分 |
3.2.1 旋回层序的理论依据 |
3.2.2 杨楼旋回层序的基本模式与相序组构 |
3.2.3 杨楼旋回层序的旋回级次与叠置样式 |
3.2.4 高精度旋回层序地层格架 |
第4章 沉积相分析 |
4.1 区域沉积背景 |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2.1 三角洲 |
4.2.2 湖泊 |
4.3 沉积相纵向发育特征 |
4.3.1 单井相发育特征 |
4.3.2 连井相发育特征 |
4.4 沉积相平面特征及其演化 |
4.4.1 沉积物源的分析和判断 |
4.4.2 地震相类型与展布范围 |
4.4.3 重点油组的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及演化 |
4.4.4 重点油组的平面相展布特征及演化 |
4.4.5 重点含油小层的砂体展布特征及演化 |
4.4.6 重点含油小层的平面相展布特征及演化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7)泌阳凹陷东南部核桃园组近岸水下扇与扇三角洲沉积特征比较及控制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地质背景 |
2层序地层格架 |
3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对比 |
3.1沉积相发育背景 |
3.2沉积亚相及微相划分 |
3.3钻、测井特征 |
3.4岩心特征 |
3.5粒度分布特征 |
3.6地震反射特征 |
4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
5结论 |
(8)三角洲外前缘砂体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规律研究 ——以泌阳凹陷毕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泌阳凹陷毕店地区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构造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沉积特征 |
2.5 相带划分依据 |
第三章 毕店地区核桃园组核三段地层格架建立 |
3.1 层序地层划分理论及方法 |
3.2 层序界面的识别 |
3.2.1 地震层序界面识别 |
3.2.2 地球化学元素层序界面识别 |
3.2.3 测井层序界面识别 |
3.2.4 层序界面精细标定 |
3.3 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
3.3.1 地层旋回性分析 |
3.3.2 不同级别层序地层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角洲外前缘砂体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模式 |
4.1 物源供给特征 |
4.1.1 砂地比 |
4.1.2 砂体发育厚度 |
4.1.3 重矿物分析 |
4.2 岩石学特征及岩石相划分 |
4.2.1 岩石学特征 |
4.2.2 岩石相划分 |
4.3 沉积微相类型划分及特征 |
4.3.1 三角洲沉积体系 |
4.3.2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
4.3.3 湖泊体系 |
4.3.4 水下重力流 |
4.4 不同沉积体系特征差异分析 |
4.4.1 粒度特征差异 |
4.4.2 测井相差异 |
4.4.3 沉积砂体厚度差异 |
4.5 微相空间展布规律 |
4.5.1 砂体厚度的获取 |
4.5.2 砂体垂向分布规律 |
4.5.3 沉积相垂向分布规律 |
4.5.4 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 |
4.6 沉积相垂向演化规律及沉积模式 |
4.6.1 沉积相垂向演化规律 |
4.6.2 沉积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角洲外前缘砂体成因组合类型及其特征 |
5.1 砂体物性特征 |
5.1.1 不同物源区域物性特征 |
5.1.2 不同岩性物性特征 |
5.1.3 不同沉积微相物性特征 |
5.1.4 碳酸盐含量与物性关系 |
5.2 不同砂体成因组合类型 |
5.2.1 三角洲沉积 |
5.2.2 扇三角洲沉积 |
5.2.3 水下重力流 |
5.3 不同砂体成因组合分布模式 |
5.3.1 进积式 |
5.3.2 退积式 |
5.4 不同砂体成因组合特征差异 |
5.4.1 沉积砂体厚度 |
5.4.2 钻遇频率 |
5.4.3 物性韵律性 |
5.4.4 非均质性 |
5.4.5 含油性 |
5.5 砂体结构特征 |
5.5.1 砂体结构解剖 |
5.5.2 砂体结构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角洲外前缘砂体三维地质建模 |
6.1 地质建模准备工作 |
6.1.1 建模范围及模拟层位 |
6.1.2 基础数据准备 |
6.2 三维构造建模 |
6.2.1 断层模型 |
6.2.2 网格化 |
6.2.3 层面模型 |
6.3 沉积微相建模 |
6.4 物性参数建模 |
6.4.1 建模方法选择 |
6.4.2 确定性建模 |
6.4.3 相控建模 |
6.4.4 模型对比 |
第七章 不同砂体成因组合类型开发动态响应规律 |
7.1 油藏特征及开发现状 |
7.1.1 油藏基本特征 |
7.1.2 开发现状 |
7.2 产能评价 |
7.2.1 产液强度 |
7.2.2 初期产能 |
7.2.3 米采油指数 |
7.3 产量递减分析 |
7.3.1 产量递减分类 |
7.3.2 产量递减判断 |
7.3.3 产量递减规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泌阳凹陷泌123、124区块地层对比与沉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油田构造、储层研究现状 |
1.2.2 油田开发现状发展趋势 |
1.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3 技术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成果图件 |
1.4.1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2 构造格局 |
2.3 地层的发育特征与分布 |
2.4 沉积区的概况 |
第三章 沉积微相类型 |
3.1 重矿物含量及其分布分析 |
3.2 岩石相特征 |
3.2.1 主要岩相识别 |
3.2.2 主要岩相组合特征 |
3.3 岩性特征 |
3.3.1 主要岩矿组成特征 |
3.3.2 测井相分析 |
3.4 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 |
第四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
4.1 层序界面的选取和识别 |
4.1.1 层序界面选取及层序级次划分 |
4.2 层序的级次划分 |
4.2.1 划分对比基本思想 |
4.2.2 地层对比原则 |
4.3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的识别 |
4.3.1 基准面旋回识别 |
4.4 层序对比及地层格架的建立 |
4.4.1 地层对比原则 |
4.4.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
第五章 层序格架内储集砂体展布及沉积微相发育规律 |
5.1 短期基准面旋回下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
5.2 中期基准面旋回内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
5.2.1 中期旋回内砂体平面展布规律 |
5.2.2 中期旋回内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规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南阳地区泌阳凹陷沉积相展布与油气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沉积相对比 |
3 小层或单砂层沉积相分布 |
3.1 Ⅵ4小层沉积相 |
3.2 Ⅴ3小层沉积相 |
3.3 Ⅳ7小层沉积相 |
3.4 Ⅲ2小层沉积相 |
4 隐蔽圈闭油气勘探 |
5 结论 |
四、泌阳凹陷层序地层样式和油气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D]. 张自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2]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赛东洼槽下白垩统砂砾岩体沉积特征研究[D]. 周天旗.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赵凹油田泌304区块沉积相研究[D]. 刘蕾. 长江大学, 2020(02)
- [4]青东凹陷古近纪构造演化的沉积、成藏效应[D]. 杨贵丽.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1)
- [5]泌阳凹陷古近系核三段富有机质页岩非均质性及控制因素分析[D]. 尚飞. 中国地质大学, 2015(10)
- [6]泌阳凹陷杨楼地区核三段沉积相研究[D]. 朱忠钱.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5)
- [7]泌阳凹陷东南部核桃园组近岸水下扇与扇三角洲沉积特征比较及控制因素分析[J]. 董艳蕾,朱筱敏,耿晓洁,王波,王珩,江强,郭雷,韦敏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02)
- [8]三角洲外前缘砂体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规律研究 ——以泌阳凹陷毕店地区为例[D]. 李伟才.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5)
- [9]泌阳凹陷泌123、124区块地层对比与沉积特征[D]. 虞晓东. 新疆大学, 2012(01)
- [10]南阳地区泌阳凹陷沉积相展布与油气勘探[J]. 彭勇民,周子勇,曾联波,彭玉林. 中国地质,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