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出血伴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论文文献综述)
龙海,蒋丽,邱月棨,姚南,刘力聪,谢昱明,熊峰,谭思齐,匡琪琪,尤睿璇,柴可,罗鑫,龙浩君,忻悦,郭子瑜,王佳琪,谭怡忻,张庆,张桂英,李亚萍,苏玉文,肖嵘,陆前进[1](2021)在《皮肤科病房危重症1 057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皮肤科病房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病房2011年7月9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所有"病危"、"病重"患者,回顾其病历资料,总结疾病种类及构成比、主要并发症、病危/病重原因、重要救治措施及病情转归,对死亡病例进行死亡原因分析。结果共收治危重症患者1 057例,男女比例1∶1.11,18~65岁者占64.81%,收治病种主要涉及药疹(332例)、结缔组织病(226例)、大疱性皮肤病(104例)、银屑病(57例)、红皮病(45例)、感染性皮肤病(67例)等。其中,银屑病(39例)和红皮病(32例)以男性居多,结缔组织病(168例)以女性为主。常见并发症主要涉及感染、重要脏器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低白蛋白血症及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危患者94例,告病危的主要原因涉及皮肤原发疾病、血液系统异常、呼吸衰竭、神经系统异常、肾功能衰竭、脓毒症、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在危重症的救治过程中,43例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264例使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355例输入其他血液制品,34例实施血液灌流/免疫吸附、血浆置换、透析或人工肝等特殊治疗;42例转入重症监护室救治,12例转入外科手术,12例转入妇产科分娩或引产。经救治,989例(93.57%)好转出院。14例(1.32%)死亡,其中,7例因继发脓毒症、2例因严重肺部感染、2例因呼吸黏膜脱落堵塞气道致窒息死亡,其他3例分别因消化道大出血、脑出血、神经精神性狼疮死亡。结论皮肤科病房危重病例主要集中在重症药疹、结缔组织病和大疱性皮肤病等重症皮肤病以及合并重要基础疾病、出现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或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并发症的患者。治疗上,应尽早明确诊断并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监测及防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请相关学科会诊协助。
罗彬彬[2](2021)在《39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搜集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住院患者住院资料,对其致敏药物、住院时间,治疗药物剂量,并发症、预后等回顾性分析,总结TEN的发病规律、诊治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期间,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江西省烧伤中心)的39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39例患者中,男性23人,女16人,年龄均数57.6±17.0岁,其中年龄大于50岁的病例有28人。可疑致敏药物中以未知致敏药物的最多,其次为中草药类及头孢类药物。并发症中肝脏及肾功能损害最常见。SCORTEN评分超过3分有10例,其中有4例出现死亡,所有评分实际死亡率较预计死亡率均明显下降。39例患者均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1例患者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结论:TEN患者确诊后及时转送至烧伤科专科病房是治疗的关键;早期血小板明显降低可能提示TEN患者预后差,但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樊娇娇[3](2021)在《老年皮肤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已大大延长,全社会人口老龄化态势日趋明显。与其他所有器官衰老一样,皮肤的自然老化和皮肤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改变,使得老年人群更易臃患各种皮肤疾病,这不仅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了个人与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某些皮肤疾病(如重症药疹、皮肤肿瘤)还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因此,探讨老年性皮肤病的患病状况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加强疾病的防治,切实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和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皮肤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安徽地区老年皮肤病住院患者的患病状况、病种构成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老年重症药疹的临床诊治,为阐明老年性皮肤病的发生规律积累相关的临床数据,并为重症药疹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纳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014年0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住院的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老年患者3051例,对患病类别、病种构成、临床特点及其药物诱因等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病种分类参照赵辨主编《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的诊断标准,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认定为统计学检验的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1)老年住院患者3051例占同期皮肤性病科总住院人数的28.53%,其男女比例为1.36:1。所患皮肤病病种涉及18类57种,其中排列前3位的皮肤病类别依次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908例(29.76%)、病毒感染性皮肤病880例(28.84%)、免疫性大疱病406例(13.31%)。对疾病类别分层分析显示,导致老年人患病住院的列前6位的皮肤病依次为带状疱疹880例(28.84%)、湿疹396例(12.98%)、药疹280例(9.18%)、大疱类天疱疮278例(9.11%)、银屑病225例(7.37%)及荨麻疹145例(4.75%),涉及病种的性别比较显示,湿疹和银屑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4.08:1.0和2.88:1.0),而带状疱疹、药疹及荨麻疹则女性患者为多(男:女=0.93:1.0、0.96:1.0和0.38:1.0)。3051例患者中合并1种或1种以上慢性疾病者约占74%(2258例),其中高血压病(39.43%)、慢性呼吸道疾病(18.42%)、糖尿病(15.80%)分列前3位。(2)老年重症药疹50例患者中,TEN 17例(34%),SJS 21例(42%),ED 11例(22%)及DHS 1例(2%),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发病的平均潜伏期17.63±12.15天。致敏药物种类排列首位者为抗癫痫药物(11例,占22%),单一致敏药物以别嘌呤醇最多(10例,占20%)。治愈或好转出院者43例,其总有效率达86%,治疗失败者7例,其中死亡1例。研究结论:(1)老年皮肤病住院患者占年均住院患者总数近1/3,其中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列病类之首,带状疱疹则列病种之首。(2)老年重症药疹类型以SJS和TEN最多见,致敏药物常为抗癫痫药和别嘌呤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
张丹[4](2020)在《对1例注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进行诊治的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对1例注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2月期间在云南省老年病医院就诊的1例注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患者因发生肺部感染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在用药期间,该患者出现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立即停止为其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同时对其进行抗过敏治疗。然后,观察该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该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对其进行胸部CT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肺部正常,其皮疹全部消失,康复出院。结论:临床医生在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患者进行治疗前,需全面了解其是否存在使用该药的禁忌证,以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其若发生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需立即停药,并对其进行抗过敏治疗。
赵男,黄巧慧,刘江涛[5](2020)在《流体悬浮床在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护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流体悬浮床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福建省泉州市皮肤病防治医院应用流体悬浮床治疗的17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其护理结果。结果 17例患者均治愈,治愈率100%,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护理中应用流体悬浮床,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
王玮[6](2020)在《24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临床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24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住院患者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检查结果、并发症、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进行整理、分析,以进一步认识本病,并为其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近10年诊断为TEN的住院患者,共计24例。整理临床资料,计算SCORTE评分和预期死亡数,分为单用糖皮质激素组及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组,比较各组间的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评估各治疗方法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患者24例,男女比为1:1,除外其中2例儿童,平均发病年龄为53.04±21.26岁。2.24例患者中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为6例(25%),主要为青霉素类。3.24例患者中既往有基础疾病者19例(79.17%),主要为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脑出血及糖尿病。4.24例患者中发疹前有明确用药史的有20例(83.33%),常见的药物为抗生素类15例(62.5%),解热镇痛药8例(33.33%)。抗生素主要为头孢及青霉素类药物。5.临床表现主要以皮疹及发热为首发症状,分别为12例(50%)及8例(33.33%)。24例患者均有黏膜损害,其中口腔黏膜损害16例(66.67%),双眼结膜炎15例(62.5%),外阴损害11例(45.83%)。6.实验室检查主要有血常规异常、肝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空腹血糖偏高。皮肤糜烂面分泌物微生物培养结果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7.并发症:出现肺部感染3例(12.5%);类固醇继发高血压3例(12.5%);类固醇性糖尿病1例(4.17%);神经兴奋1例(4.17%);阴道粘连1例(4.17%);泌尿系感染1例(4.17%);腹膜炎1例(4.17%)。8.死亡率:根据SCORTEN评分系统,总预期死亡4.9例,实际死亡2例(P>0.05)9.治疗:22例患者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16例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I组),6例常规量激素治疗(II组)。I、II组的体温下降时间分别为4.31±2.67天、4.67±1.86天,(P=0.178);皮疹控制时间分别为6.31±4.13天、6±5.25天,(P=0.319);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分别为7.31±2.36天、6.5±2.59天,(P=0.874),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与常规治疗量相比,不能明显缩短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P均>0.05)。另外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7例(GC组),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治疗15例(GC+IVIG组)。GC组及GC+IVIG组的体温下降时间分别为3.71±1.98天、4.73±2.63天,(P=0.273);皮疹控制时间分别为5.42±4.83天、6.21±4.50天,(P=0.838);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分别为7.14±3.48天、7.07±1.83天,(P=0.052),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治疗与单用激素相比也不能明显缩短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P均>0.05)。根据入院至初始应用IVIG的时间分A组(1-3天,N=8例)及B组(4-6天,N=7例)。A、B两组的体温下降时间分别为3.0±0.93天、6.71±2.56天,(P=0.027);皮疹控制时间分别为6.13±5.46天、6.33±3.33天,(P=0.292);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分别为6.75±2.12天、7.43±1.51天,(P=0.368),入院3天内应用IVIG可有效缩短体温下降时间(P=0.027),但未能明显缩短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P>0.05)。结论:1.TEN的常见致敏药物主要为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其中抗生素主要为头孢类及青霉素类。2.TEN的临床表现常以皮疹为首发症状,还有发热、黏膜损害等,黏膜受累常见依次为口腔、眼部及外阴。3.TEN暂无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指标,但可伴有多系统损伤,且在治疗过程中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常见为继发感染、类固醇性高血压、糖尿病等。4.SCORTEN评分可有助于预测预期死亡率。5.TEN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与激素常规治疗剂量相比,不能明显缩短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相比也不能明显缩短病程;入院3天内应用IVIG可有效缩短体温下降时间,不能明显缩短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
周杏花,袁萍萍,王海飞[7](2019)在《血塞通致重症药疹病例分析及用药合理性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塞通引起的重症药疹特点及规律,并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检索2002-2017年发表的血塞通引起的重症药疹案例,对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例发生重症药疹的病例中,男性5例(26.32%),女性14例(73.68%)。所有病例均为注射剂静脉滴注给药,连续用药2d-7d发生不良反应的16例(84.21%),8d及以上的3例(15.79%)。12例(63.16%)存在不合理用药。结论临床使用血塞通应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的认知,并加强中药辨证施治,因人施治,避免不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凯迪丽亚·艾米拉江[8](2019)在《115例天疱疮和8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在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血清学诊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对寻常型天疱疮及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阅片,记录松解部位,并统计对应抗体滴度,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天疱疮患者,按照皮肤受累程度的不同抗Dsg1抗体阳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黏膜受累程度的不同抗Dsg3抗体阳性率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按照黏膜受累程度的不同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寻常型天疱疮病理表现典型者抗Dsg1、3抗体滴度与非典型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疱性类天疱疮病理典型者抗BP180、BP230抗体滴度与病理非典型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Dsg1、Dsg3抗体及抗BP180、BP230抗体可分别用于诊断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天疱疮患者抗Dsg1抗体与皮肤受累有关,抗Dsg3抗体与黏膜受累相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升高可能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严重程度有关。
刘海燕,李婷婷[9](2017)在《疑似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致大疱性表皮松解1例》文中认为病例:患者,男,65岁,汉族。因"不慎从3米高处坠落致头部外伤,昏迷1 h"于2014年6月11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60 mmHg,深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直径0.2 cm,右侧直径0.3 cm,对光反射迟钝,右额部淤青肿胀,全身皮肤无破溃、红斑及肿胀。CT示:双侧顶部及左侧颞部头皮血肿,左侧颞顶枕骨骨折;右侧额颞顶枕部硬膜下出血,量约105 mL;双侧顶叶及右
张江霞[10](2016)在《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1例87岁男性脑出血患者,在输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和血塞通后出现红色点状斑丘疹,后换用红花注射液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过敏反应加重,专家会诊后确诊为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用静脉注射大剂量的地塞米松联合肌注大剂量的丙球蛋白的冲击疗法,取得了相当好的疗效。现将诊断治疗过程予以报道,旨在提醒临床医师,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脑出血伴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出血伴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论文提纲范文)
(2)39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选择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和评估标准 |
2.3.1 纳入标准 |
2.3.2 评估标准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年龄及病例数 |
3.2 致敏药物及就诊时间 |
3.3 临床特点 |
3.4 实验室检查 |
3.5 SCORTEN评分 |
3.6 治疗与预后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老年皮肤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老年皮肤病住院患者3051 例临床分析 |
1.引言 |
2.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收集 |
2.2 老年人群分类标准 |
2.3 皮肤病分类标准 |
2.4 方法及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 一般临床特征 |
3.2 老年住院患者皮肤病病种构成与分布状况 |
3.3 老年住院患者皮肤病种类男女性别与年龄组别分布 |
3.4 老年皮肤病住院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状况 |
4.讨论 |
5.结论 |
第二部分 老年重症药疹50 例临床分析 |
1.引言 |
2.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方法 |
3.结果 |
3.1 一般临床特征 |
3.2 用药原因及可疑致敏药物 |
3.3 平均潜伏期 |
3.4 辅助检查结果 |
3.5 治疗及转归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课题综述 老年银屑病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4)对1例注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进行诊治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该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
2 结果 |
3 讨论 |
(5)流体悬浮床在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护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护理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2. 结果 |
3. 讨论 |
(6)24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临床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115例天疱疮和8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对象选择 |
1.2 对象分组 |
1.2.1 天疱疮分组 |
1.2.2 大疱性类天疱疮分组 |
1.2.3 按照皮肤受累程度分组 |
1.2.4 按照黏膜受累程度分组 |
1.2.5 按照组织病理特点分组 |
2.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一般情况分析 |
2.1.1 发病年龄 |
2.1.2 基础疾病 |
2.2 天疱疮相关实验室检查的评价 |
2.3 大疱性类天疱疮相关实验室检查的评价 |
2.4 组织病理特点 |
2.4.1 寻常型天疱疮 |
2.4.2 大疱性类天疱疮 |
3.质量控制 |
4.统计方法 |
5.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10)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
2 讨论 |
四、脑出血伴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皮肤科病房危重症1 057例临床分析[J]. 龙海,蒋丽,邱月棨,姚南,刘力聪,谢昱明,熊峰,谭思齐,匡琪琪,尤睿璇,柴可,罗鑫,龙浩君,忻悦,郭子瑜,王佳琪,谭怡忻,张庆,张桂英,李亚萍,苏玉文,肖嵘,陆前进.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09)
- [2]39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回顾性分析[D]. 罗彬彬. 南昌大学, 2021(01)
- [3]老年皮肤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樊娇娇.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对1例注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进行诊治的效果[J]. 张丹. 当代医药论丛, 2020(12)
- [5]流体悬浮床在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护理中的应用[J]. 赵男,黄巧慧,刘江涛. 新疆医学, 2020(04)
- [6]24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临床回顾性研究[D]. 王玮.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7]血塞通致重症药疹病例分析及用药合理性探讨[J]. 周杏花,袁萍萍,王海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6)
- [8]115例天疱疮和8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回顾性分析[D]. 凯迪丽亚·艾米拉江.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8)
- [9]疑似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致大疱性表皮松解1例[J]. 刘海燕,李婷婷. 中国药物警戒, 2017(06)
- [10]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分析[J]. 张江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