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颌窦息肉不同术式疗效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伍小琴,康渊春,邹柳凤,刘海斌,杨子轩,彭浒,纪振华,程寅,张国民,陈进璜,谢铠鹏[1](2020)在《内镜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前内下壁病变》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径路治疗上颌窦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2018年1月三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采用内镜辅助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的各种上颌窦病变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上颌窦内下壁囊肿20例,上颌窦内下壁息肉6例,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真菌球性鼻-鼻窦炎23例,变态反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13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1例。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能够充分显露上颌窦腔,彻底切除上颌窦内的病变,手术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治疗上颌窦各种良性病变,如有明显的泪前隐窝及齿槽隐窝存在,可作为上颌窦前内下壁病变的首选手术入路。
秦锋,郭思荃,关兵[2](2019)在《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26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特点,诊断要点及手术技巧。结果26例患者均经鼻内镜手术治愈,且术后病理证实诊断,随访0.5~2年未见复发。结论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临床上较为少见,其主要表现为反复鼻出血,鼻窦CT可作为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术是唯一有效治疗方式,根据病变范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预后较好。
闫春阳,宋明毅,李欣欣,高双越[3](2019)在《鼻内镜下下鼻道开窗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评价》文中指出目的评价鼻内镜下下鼻道开窗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上颌窦囊肿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鼻内镜上颌窦开放术治疗,试验组应用鼻内镜下下鼻道开窗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前1周鼻塞、流涕带血、鼻面部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术后4周两组上述评分均较小,且试验组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70%)显着较对照组(16.20%)低,P<0.05。结论针对上颌窦囊肿患者,鼻内镜下下鼻道开窗术治疗更利于患者症状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用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高信忠[4](2019)在《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临床特征及细胞因子的表达》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s)和儿童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 NP)的临床特征及IL-5、Eotaxin在儿童ACPs和儿童CRSw NP表达的差异,探索儿童ACPs的临床特征及细胞因子表达。方法选取2013-2018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的儿童ACPs和儿童CRSw NP病人,共收集24例儿童ACPs和35例儿童CRSw NP,回顾性分析二者的病例资料,比较他们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术式、复发率等,并选取术后病变组织,制作切片,行HE染色,计算嗜酸性粒细胞数,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种鼻息肉病理组织的IL-5、Eotaxin的表达情况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儿童ACPs以单侧多见(24/24例),左侧比右侧多见(14:10),而儿童CRSw NP以双侧多见(24/35例),儿童ACPs的临床表现通常为反复鼻塞(100%)、流涕(91.7%),通过鼻内镜手术切除儿童ACPs,能达到完全切除(91.7%)和较低的复发率(8.3%)。2.在光学显微镜(×400)视野下,儿童ACPs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3.42±0.71个,儿童CRSw NP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8.13±2.13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儿童ACPs组织中IL-5 AOD为0.338±0.066,儿童CRSw NP组织中IL-5AOD为0.68±0.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儿童ACPs组织中Eotaxin AOD为0.270±0.078,儿童CRSw NP组织中Eotaxin AOD为0.464±0.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儿童ACPs常见的症状为反复鼻塞、流涕,尤其是单侧鼻塞应考虑儿童ACPs可能,行鼻窦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FESS手术是目前治疗儿童ACPs的首选方法,手术的关键在于确认根蒂部的位置,彻底清除根蒂部及息肉组织2.以嗜酸性粒细胞为核心的发病机制可能未在儿童ACPs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说明变态反应可能在儿童ACPs形成中关系不密切,儿童ACPs与儿童CRSw NP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
付凡巍[5](2019)在《鼻内镜下2种手术径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次采用随机对照法研究经2种手术径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临床疗效,希望为儿童及青少年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为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寻找合适的手术径路。方法:实验研究对象选自我院门诊自2016年11月初到2018年5月底临床上诊断为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儿童及青少年39例(所有研究对象病史均>3月)。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两个实验组,其中A组(经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入路)23例,B组(中下鼻道联合入路)16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治疗前后控制率,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术后并发症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月12月,两组间病情完全控制和病情未控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及青少年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采用在鼻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开放结合鼻动力系统切除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对于经中鼻道上颌窦开口无法确定上颌窦内病变起源或者无法完全切除病变的患者(蒂部位于前壁,内下角)联合下鼻道开窗切除彻底,视野清晰,损伤小,术后反应轻微,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的术式。
宋瑾,张松志,胡俊丽,钟木生[6](2019)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黏膜瓣开窗在上颌窦手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黏膜瓣开窗在上颌窦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鼻内镜下行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观察组鼻内镜下行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黏膜瓣开窗,观察治疗前后鼻窦、鼻腔的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9.58%)低于观察组(100.00%),对照组复发率(12.50%)及并发症发生率(6.25%)高于观察组(2.08%、2.08%),两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黏膜瓣开窗,在上颌窦手术中的疗效优于鼻内镜下行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
田泽静[7](2017)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良性病变切除临床分析》文中提出1研究背景在鼻窦疾病中以上颌窦病变多见。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上颌窦息肉、上颌骨囊肿、出血坏死性鼻息肉、上颌窦囊肿、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等属于良性病变;鳞状细胞癌、腺癌、腺样囊性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属于恶性病变。由于这些病变的复发性以及难治性,怎样彻底清除病变,提高预后成为越来越多耳鼻喉科大夫研究的方面。2007年周兵等提出的鼻腔外侧壁切开(现称为泪前隐窝入路PLRA)为清除复杂上颌窦病变提供可靠而又简便的手术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研究。2目的通过研究分析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PLRA)切除上颌窦良性疾病的案例,探讨其应用及注意事项,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导作用。3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收集84例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PLRA)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病变性质为良性。其中包括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IP)患者 44 例,上颌窦息肉(Maxillary polyps)11 例,上颌窦囊肿6例,上颌骨囊肿6例,含牙囊肿2例,出血坏死性鼻息肉4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3例,翼腭窝神经鞘瘤2例,上窦壁及眶底骨折2例,牙源性角化囊肿1例,胆脂瘤1例,脑脊液鼻漏1例,口腔上颌窦瘘1例。病例来自于2010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就诊我院并行该术式人群。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的方法下行本研究术式,评估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长短、术中情况及术后规律行鼻内镜检查观察恢复情况,总结手术经验及疗效。4结果该样本各患者手术时间从50分钟至225分钟不等,住院时间从3天至28天不等,平均手术、住院时间分别为90分钟、7.6天。其中有4例IP患者复发,经再次手术后,随访时间段内无复发。术后观察未见明显并发症。5结论对于上颌窦复杂病变,采取PLRA能够将上颌窦自然入口及经下鼻道开窗无法清除的病变彻底清除,通过适当扩大PLR入路开窗能够充分暴露病变,彻底清除病变黏膜及下方一定范围的骨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合理,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刘维[8](2017)在《鼻内镜下自然口扩大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对上颌窦良性病变疗效及预后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鼻内镜辅助下的自然口扩大以及基于泪前隐窝入路的切除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BLMS)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5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BLMS患者82例,运用数字法划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包含41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手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鼻内镜辅助下的自然口扩大以及基于泪前隐窝入路的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0%(36/41),对照组总有效率68.29%(28/41),差异有显着性(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其术中出血量均显着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显着性(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也明显更低,差异有显着性(均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下的自然口扩大以及基于泪前隐窝入路的切除术治疗BLMS疗效显着,且预后较佳。
薛建亭,陈文华[9](2016)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复发性病变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复发性病变的优越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单县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21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术后复发患者,包括上颌窦息肉8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7例,真菌性上颌窦炎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鼻窦冠状位及轴位CT,若为单侧上颌窦病变,加行鼻窦MRI检查。经检查所有病变经中鼻道手术均无法彻底清除。手术均在控制性降压全麻下进行,选择泪前隐窝手术入路。随访812个月,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均经泪前隐窝入路行病变清理术,术中可充分暴露上颌窦各壁,病变清理彻底。术后病理7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病理未见恶变。其余8例上颌窦息肉术后病理符合鼻息肉术后复发。术后患者病变无复发,保留了鼻腔结构和功能,术后无面颊部麻木、溢泪等并发症。结论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复发性病变,可充分暴露视野,彻底切除病变的同时,还保持了正常的鼻腔形态和功能,损伤小,并发症少,符合鼻内镜手术的微创理念。
李郁明,李湘,韦明壮,袁先平[10](2016)在《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评价"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治疗组)"和"鼻内镜下经鼻内入路手术组(对照组)"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收集"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治疗组)"和"鼻内镜下经鼻内入路手术组(对照组)"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及经鼻内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术后鼻部疼痛、术后溢泪、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情况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无发生术后面部肿胀麻木、眶周瘀紫、视物模糊,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组的手术时间较经鼻内入路手术组短,术后随访半年以上,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无复发病例,鼻内镜下经鼻内入路手术组术后复发1例。结论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人路和经鼻腔入路手术均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有效方法,两者的术后鼻部疼痛、术后溢泪、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情况相当,前者手术时间较短,手术野更清晰,清除病变组织更彻底,而且不破坏鼻腔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需要,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上颌窦息肉不同术式疗效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颌窦息肉不同术式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内镜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前内下壁病变(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种分析 |
1.3 鼻腔检查 |
1.4 影像学检查 |
1.4.1 上颌窦囊肿的鼻窦CT扫描情况 |
1.4.2 上颌窦息肉的鼻窦CT扫描情况 |
1.4.3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CT扫描情况 |
1.4.4 真菌性上颌窦炎的CT扫描情况 |
1.5 手术治疗 |
1.6 临床观察指标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上颌窦泪前隐窝及齿槽隐窝的解剖学特点 |
3.2 泪前隐窝入路的特点和长处 |
(2)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2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2.1 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入路手术。在鼻内镜 |
2.2 鼻内镜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下鼻道开窗病变 |
2.3 鼻内镜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柯陆联合入路 |
2.4 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入路+泪前隐窝入路 |
结果 |
讨论 |
(3)鼻内镜下下鼻道开窗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4)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临床特征及细胞因子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鼻内镜下2种手术径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英语术语(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B 个人简历及已发表论文或专利申报等其他成果 |
附录C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6)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黏膜瓣开窗在上颌窦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4] |
1.3 观察指标 |
1.4 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比较 |
2.2 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3 讨论 |
(7)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良性病变切除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及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鼻内镜下自然口扩大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对上颌窦良性病变疗效及预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
2.2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
2.3 两组复发率以及满意度对比 |
2.4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复发性病变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影像学检查 |
1.3 麻醉及手术 |
1.4 术后随访 |
2 结果 |
2.1 术中情况 |
2.2 术后病理 |
2.3 术后及随访结果 |
3 讨论 |
四、上颌窦息肉不同术式疗效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内镜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前内下壁病变[J]. 伍小琴,康渊春,邹柳凤,刘海斌,杨子轩,彭浒,纪振华,程寅,张国民,陈进璜,谢铠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0(06)
- [2]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26例临床分析[J]. 秦锋,郭思荃,关兵.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06)
- [3]鼻内镜下下鼻道开窗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评价[J]. 闫春阳,宋明毅,李欣欣,高双越. 智慧健康, 2019(25)
- [4]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临床特征及细胞因子的表达[D]. 高信忠.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5]鼻内镜下2种手术径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选择[D]. 付凡巍.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6]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黏膜瓣开窗在上颌窦手术中的应用[J]. 宋瑾,张松志,胡俊丽,钟木生. 广东医学, 2019(07)
- [7]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良性病变切除临床分析[D]. 田泽静. 山东大学, 2017(01)
- [8]鼻内镜下自然口扩大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对上颌窦良性病变疗效及预后影响[D]. 刘维. 重庆医科大学, 2017(02)
- [9]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复发性病变疗效分析[J]. 薛建亭,陈文华.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6(04)
- [10]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研究[J]. 李郁明,李湘,韦明壮,袁先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