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201铀矿区两组矿床物质成分及近矿围岩蚀变(1965)(论文文献综述)
曹发生[1](2021)在《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的矿床快速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与环境始终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地勘经费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的大背景下,这对矿产勘查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相对有限的经费、实现找矿突破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对生态环境扰动的最小化,是地质勘查面临的新挑战。探索新的经济、高效、绿色、轻便的勘查方式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由于矿床勘查评价分析主要是关注元素含量和矿物分析。便携式XRF(pXRF)具备近实时分析元素的能力,而便携式高光谱具备识别(蚀变)矿物的能力。因此,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和高光谱技术作为绿色环保、快速、经济、野外现场实时的典型代表,可能是经费有限下要实现找矿突破的高效、绿色、经济的有效解决方案。前人对二者的研究主要见于非便携式的实验室大型仪器的研究,或者对两种便携式光谱仪器往往是分别单独使用,或即使两者同时使用的话也只是二者功能的简单叠加组合,并未有关对其进行实质性的光谱技术融合方面的深入研究,无法完全体现数据融合后的冗余性、互补性、时效性和经济性,如果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多传感器所提供的冗余信息,实现多传感器信息的综合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最佳方案,将能够快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因此,立题“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的矿床快速评价方法研究”。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陵山成矿带酉阳-天柱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121201010000150011-08)、中国地质调查局能源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项目(No.DD20189507)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科技基金项目(No.KJ-2016-7)资助下,在地质学、地球化学、统计学、遥感地质学、光谱学、化学计量学等多学科的指导下,分别使用pXRF对西藏安多县廷有铜矿的土壤地球化学勘探和pXRF与高光谱对黔西北地区新发现的沉积型稀土进行综合性快速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pXRF与高光谱的多源多尺度矿床快速评价方法体系,为新一轮的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提供支撑。研究得到了以下成果:(1)使用pXRF和实验室化学分析对西藏安多县廷有铜矿土壤地球化学勘探对比研究,发现pXRF测试的成矿元素与与室内大型仪器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能够很好地发现区域内的成矿元素异常,达到圈定异常的目的,具有高效、经济、无损、环保的优势,为高海拔、偏远、生态脆弱区的矿床快速评价提供了思路。(2)使用便携式高光谱仪对黔西北新发现的新类型大型沉积型稀土矿的实例勘查研究中,在采集室内高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基础上,以La元素为例,其反演结果与室内大型仪器的化学分析最佳结果误差在10%左右,能够很好的实现稀土La元素的无损快速检测,为稀土矿床快速评价提供数支撑。研究为“点”上沉积型稀土La元素的高光谱定量快速的反演研究提供了新的测试方法,为其他稀土土壤元素的光谱检测提供了思路,同时也为区域面积性的高光谱稀土资源的定量反演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3)在沉积型稀土矿床快速评价中,使用pXRF与高光谱分别对沉积型稀土进行矿床快速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光谱技术融合后的综合性评价分析。①尝试性地对便携式高光谱仪与pXRF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发现二者虽然精度各有差异,pXRF目前基本达到半定量(R2达到0.92,平均相对误差25.11%,RMSE为32.41mg/kg),pXRF测试结果优于高光谱(R2达到0.73,平均相对误差32.08%,RMSE为34.70mg/kg)反演测试Y的效果,二者总体的趋势与室内化学分析的结果一致。②通过X射线光谱与高光谱(Vis-NIR)融合进行稀土元素Y含量进行预测,发现OPF-CARS-GA-ELM预测模型效果最好,其R2达到0.89,RMSE为17.71mg/kg,相对误差为14.59%。pXRF测试Y值与实验室测试Y值及OPF光谱融合估算Y值对比,三者总体趋势一致,与实验室测试Y值相比,光谱融合模型OPF-CARS-GA-ELM比pXRF效果更佳。③通过将所测的高光谱(Vis-NIR)曲线与典型矿物光谱曲线进行光谱曲线形态、主要吸收峰波长位置、吸收峰组合特征等进行了对比,从而对沉积型稀土典型剖面进行蚀变矿物识别及相对含量进行了计算,并在综合地面高光谱矿物蚀变组合与矿床地质特征,建立了矿床地面高光谱蚀变组合分布特征,指导矿床评价。(4)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更加全面地发挥pXRF和高光谱各自的技术优势特点及其互补融合关系,构建了基于pXRF和高光谱的光谱多源多尺度地质-地球化学-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方法与技术融合体系,为新一轮的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汤谨晖[2](2020)在《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文中研究表明仁差火山断陷盆地处于NE向武夷多金属成矿带西南端与EW向南岭成矿带东端这一独特的地质构造交汇部位。区内印支—燕山早期岩浆活动频繁,燕山晚期火山活动强烈,发育多组断裂构造。盆地具有优越的区域地质成矿条件,属国内重要的铀多金属矿聚集区之一。目前,在盆地中已发现多个U、Mo、Au、Ag等多金属矿床和一批矿化(点),成矿前景较好。以往盆地基础地质工作主要局限于几个已知矿床,矿床外围空白区较多,对许多基础地质问题未进行系统研究。另外,对盆地及邻区丰富的地质、物化探、遥感等地学信息,尚未利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理论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这成为制约盆地下一步找矿方向的拓展和找矿勘查突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与盆地有关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产等资料,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测试,在盆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典型矿床研究,基本查明了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全面梳理了铀多金属矿空间分布规律,厘定了矿床成矿序列及矿床成因,建立了盆地成矿模式。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源地学信息,提取成矿异常信息。根据找矿标志,构建矿床成矿预测地质模型。采用MORPAS评价系统数据知识的“经验模型法+成因模型法”的混合驱动形式,应用“找矿信息量法”对特征异常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对各成矿单元开展成矿预测,圈定找矿靶区,并对各靶区分别进行了远景评价。具体研究过程中取得成果简述如下:(1)在古应力要素研究基础上,恢复了盆地自中生代印支期至古近纪始新世的构造—沉积—岩浆演化序列。同时根据对盆地及周边节理在不同地层单元产状和切割关系筛分,认为盆地主要存在四期共轭节理。第四期节理集中在晚白垩世至古近纪地层中,最大主应力轴轴向EW,呈现EW挤压及SN伸展的应力状态,盆地在该阶段以伸展断陷为主,与盆地铀主要成矿年龄阶段相对应。区内最关键控矿因素应为断裂构造,NNE向、NWW向、EW向断裂交汇复合部位因拉张作用形成的张裂区(带),是成矿流体最理想的存储空间(容矿构造),控制主要铀矿床(矿体)空间定位。(2)盆地次流纹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硅、铝过饱和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的流纹岩特征。岩浆源区可能来自壳源,次火山岩不是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上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可能是其主要的形成机制,样品表现出来的结晶分异特征应是岩浆超浅层侵入过程中长英质矿物发生结晶的结果。对盆地基底文象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首次测得两个谐和年龄分别为179±1Ma和186±1Ma,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即燕山第一幕岩浆活动之产物。测年成果加深了对仁差盆地构造—岩浆演化的认识,也为粤东北地区在早侏罗世缺乏岩浆岩活动的报道提供了新的年代学数据。(3)对典型矿床关键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进行剖析,认为:差干多金属矿床应属再造富集而成的沉积—火山热液复成因矿床,隐伏断裂构造控制了深部主要矿体的展布范围,改变了前人对成矿单一“层控”的地质认识;麻楼矿床应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铀矿床,空间定位于次流纹斑岩内接蚀带边缘相(细斑次流纹斑岩)0~30m内,矿化分布在由挤压破碎产生的次级密集裂隙群带中;鹅石矿床应属沉积—火山热液复成因矿床,产于晚白垩世叶塘组上组上段顶部第三韵律(K32-Ⅲb)中的层凝灰岩、含砾凝灰岩中。盆地酸性火山岩应是铀物质来源的主体,另外因素是深部岩浆活动;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特征,由大气降水和深源流体叠加作用而成。(4)通过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认为盆地火山岩主要是晚白垩世早期(K2)火山活动的产物。铀矿样品206Pb/238U年龄结果表明,成矿时代由晚白垩世晚期一直延续到新近纪上新世,应是多期多阶段成矿。根据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中“地质时代(旋回)—矿床成矿系列(组)—矿床成矿亚系列—矿床”的研究思路,厘定了盆地矿床的成矿系列,将盆地矿床归于晚三叠世—白垩纪(燕山旋回)下3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并依据矿床控矿因素及地质作用环境差异,将盆地4个矿床划分成差干式、麻楼式2个找矿模式。(5)对多源地学信息进行异常提取,盆地内共圈定伽玛综合异常晕圈10个(U-1~U-10),Ⅰ级水化远景区8个(Ⅰ-1~Ⅰ-8);对水系沉积物测量19种元素的地化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原理,确定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组合,提取出Hg-Y-La组合、Bi-Sn-W-Be组合、Zn-Mo-Nb组合、Au-Pb组合、Cu-Zn组合综合异常;选用ETM+遥感影像7个高光谱波段对铁离子蚀变矿物、羟基蚀变矿物及硅化、中基性岩脉等异常信息分别进行识别提取。在上述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等信息提取基础上,编制了各类综合异常成果图件。(6)根据盆地成矿规律,结合多源地学信息提取结果,建立区内火山岩型铀矿床主要找矿判别标志。从成矿地质背景、构造与结构面关系、成矿特征等参数方面研究,建立盆地成矿预测地质模型。采用数据知识的“经验模型法+成因模型法”的混合驱动形式,利用MORPAS3.0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特征信息量叠加分析,并圈定了找矿靶区。区内共圈定5个A级找矿靶区(编号:A1~A5)、3个B级找矿靶区(编号:B1~B3),对各找矿靶区分别进行了远景评价。
吴德海[3](2020)在《粤北棉花坑铀矿床热液蚀变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与铀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粤北长江铀矿区是华南五大铀矿田(相山、桃山、诸广、下庄、苗儿山)中诸广铀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位于南岭成矿带中东段诸广山岩体的东南部,是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产地之一。目前区内已探明储量的铀矿床有6个(书楼丘、棉花坑、油洞、长坑、长排、水石)以及若干个铀矿点,其中棉花坑铀矿床是矿区开采深度最深、华南规模最大、最典型的花岗岩型铀矿床。本文以长江铀矿区棉花坑铀矿床为研究对象,利用偏光显微镜(PL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电子探针(EPMA)、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矿床的代表性岩矿石样品进行了岩相学、精细矿物学、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质量平衡计算方法、酸碱热液蚀变理论等探讨了矿床典型矿化蚀变剖面组分特征及迁移规律,对绿泥石的成因矿物学、“红化”蚀变的机理、萤石的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热液蚀变与铀成矿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得到以下成果:(1)棉花坑铀矿床围岩蚀变发育,蚀变带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特征,对该矿床-150m中段典型的横向矿化蚀变剖面进行了研究,该蚀变剖面在横向上可分为新鲜花岗岩带(Ⅴ带)、远矿碱交代蚀变带(Ⅳ带)、近矿绿泥石化蚀变带(Ⅲ带)、矿旁水云母化蚀变带(Ⅱ带)和矿化中心赤铁矿化蚀变带(Ⅰ带)。主要蚀变类型及生成顺序为成矿前碱性长石化→成矿期绿泥石化-伊利石化/水云母化-赤铁矿化→成矿期后碳酸盐化;其中绿泥石化、水云母化和赤铁矿化蚀变能促进成矿元素的聚集,水云母化和赤铁矿化的叠加对铀成矿更为有利。(2)棉花坑铀矿床横向矿化蚀变剖面从侧缘碱交代带→矿化中心带,Si O2的带入率(0.27%→0.21%→0.50%→0.70%)整体上与U的带入率(4.73%→8.07%→39.26%→98.29%)呈正比,K+、Na+相互排斥呈现“钾钠不相容”现象,Mg O、Mn O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迁移特征,是对流平衡迁移方式的表现。Th、Pb、Cs、Mo、As元素在矿化中心带的带入率最大,Ba、Sr、Co、V元素在矿化中心带迁出率最小,这对铀成矿(铀矿化)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3)对棉花坑铀矿床中的绿泥石进行了成因矿物学研究。从形貌特征和成因特征等方面对棉花坑铀矿床中的绿泥石进行了分类,它们分别为Chl1-长石蚀变型、Chl2-黑云母蚀变型、Chl3-脉型、Chl4-粘土矿物转变型以及Chl5-与铀矿物密切共生型绿泥石;其中,Chl1、Chl2代表铀成矿前期的绿泥石,Chl3、Chl4代表铀成矿期早阶段的绿泥石,Chl5代表主成矿阶段的绿泥石。根据电子探针测试的绿泥石成分,采用了国际上较新且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案对棉花坑铀矿床中的绿泥石进行了结构分类和命名,认为矿床中各成因类型绿泥石均为I型-三面体铁绿泥石(鲕绿泥石)。探讨了各类型(各期次)绿泥石的形成环境,认为从铀成矿前期→铀成矿期早阶段→主成矿阶段,各成因类型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平均值251.6℃→236.7℃→213.5℃)、氧逸度([lg(fO2/10-5Pa)]平均值-42.0→-42.5→-43.8)、硫逸度([lg(fS2/10-5Pa)]平均值0.6→-0.9→-4.2)呈现持续下降的演化规律,指示了矿床热液流体向低温、低氧逸度、低硫逸度的还原环境演化,暗示了铀成矿环境为中低温、相对酸性的还原环境。从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和成矿元素的源-运-储过程等方面分析和归纳了绿泥石化对棉花坑铀矿床的成矿作用贡献,即绿泥石化通过改变铀的赋存状态、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铀载体的物理化学平衡等方式共同为铀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的矿源、运矿、储矿条件。通过对绿泥石成因矿物学的研究,进一步证明绿泥石是反演铀成矿环境重要、有效且可靠的标型矿物。(4)对棉花坑铀矿床“红化”蚀变进行了精细矿物学研究。本文认为在未进行物相分析的情况下,把“红化”蚀变简单的等同于或归因于赤铁矿化是不严谨的,属于狭义的“红化”。铁的(氢)氧化物或者Fe3+是最主要的致色矿物或致色阳离子,是岩石变红的重要因素;矿物中存在的大量孔隙(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为“红化”蚀变中致色矿物的聚集提供了场所,是“红化”蚀变的必要条件;绢云母和粘土矿物(伊利石/水云母)本身有可能作为岩石“红化”的致色矿物,同时它们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致色矿物(铁的氢/氧化物和铬、锰氧化物)起到了的载体作用和吸附作用,为其他致色矿物的运移和聚集提供了有利条件;过渡族金属氧化物(特别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Ⅳ周期的过渡族元素Cr、Mn、Ti、Co等)以及它们的阳离子(Cr3+等)与Fe3+、Al3+的类质同象替换造成了“红化”蚀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热液铀矿床中的“红化”现象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在矿物中的孔隙、铁的(氢)氧化物、绢云母和粘土矿物以及过渡族金属氧化物及其阳离子等多种因素耦合作用下的结果。(5)对棉花坑铀矿床中的萤石进行了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棉花坑铀矿床产有三类萤石,它们分别为形成于铀成矿期主成矿阶断的紫黑色萤石、形成于铀成矿期成矿晚阶段的紫色萤石以及形成于铀成矿期后的浅绿色萤石,这三类萤石均属于热液成因。紫黑色萤石和紫色萤石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暗示了两者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而浅绿色萤石的物质来源可能与紫黑色萤石、紫色萤石的物质来源不同。从铀成矿期至铀成矿期后,萤石弱的负Ce异常、明显的负Eu异常和U的含量以及这些参数的变化特征都指示了成矿环境由还原向氧化转化,成矿流体性质由还原向氧化演化。在研究棉花坑铀矿床萤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基础上,结合长江铀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类比邻近相似铀矿区成矿流体的研究成果,认为棉花坑铀矿床成矿流体源自富含U、Ba等元素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石或与其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水-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小,成矿流体存在多源(地幔流体和大气降水)的可能性,相对于前寒武纪基底岩石而言,为一经历了深部循环的外来流体。(6)根据棉花坑铀矿床各蚀变带元素的含量、比值及迁移特征,结合长江矿区的基础地质特征、铀的基本性质以及前人在同位素(C-H-O-S-Sr-Sm-Nd)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棉花坑铀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长江岩体,成矿流体在成分上富含挥发分和矿化剂(CO2、F、H2O等)、碱金属元素(K、Cs、Rb)和重稀土元素,性质上具相对高的氧逸度,其来源是地幔流体与经历了深循环大气降水的混合成因流体。挥发分和矿化剂(CO2、F、H2O等)的带入是矿床重要的矿质迁移机制,CO2的逸出伴随着氧化向还原过渡的环境是矿床重要的矿质沉淀机制。
陈旭[4](2020)在《诸广中段三九矿田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诸广山复式岩体位于华南铀成矿省的桃山-诸广铀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矿集区之一。三九地区位于诸广中段,处于鹿井、城口铀矿田之间,该地区近十年来的找矿工作取得不少突破,其铀资源量已提升至矿田级别。前人已在三九矿田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丰硕工作成果。然而,相比诸广岩体南部,三九矿田的富铀老地层、产铀花岗岩体、铀矿物和主要共伴生矿物、常见矿化指示标志、矿床形成时代、成矿流体性质等重要矿床学内容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对区内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深入认识。本文以湘东南诸广中段三九铀矿田部分铀矿床(点)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工作及研究基础上,对区内铀矿床(点)铀矿化特征进行了总结。采用SEM、EMPA、LA-ICP-MS、Helix SFT等多种高精度观察和/或分析技术,开展了多种岩矿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学、原位微区定年、流体包裹体显微观测等研究。对铀源地层和花岗岩体、主要铀矿物和共伴生矿物、成矿年龄、成矿流体等内容开展了研究和探讨,涉及岩石矿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成矿期次、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并尝试完善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模式,探讨了研究区铀资源勘查的发展方向。本文取得的主要新认识如下:(1)三九铀矿田区域上具有优越的构造-岩浆-热液活动等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区内具有良好的铀多金属矿成矿和找矿潜力。区内热液铀矿床在横向上主要定位于NE向、(近)SN向、NW向等次级断裂等构造,纵向控矿标高大致定位于-330~1 160m,区内成矿深度和剥蚀深度相对较浅,深部仍有较大找矿潜力。铀矿体常以脉状、网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石主要为硅质脉型、蚀变碎裂岩型、构造角砾岩型三类,矿石矿物以沥青铀矿为主,地表及浅部广泛发育多种次生铀矿物。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岩体与岩体接触面、岩体内部导控矿构造等各种地质体界面,热液蚀变叠加区、物化探异常叠合区等是重要成矿和找矿部位;(2)区内花岗岩型铀矿床的矿源主要为富铀的震旦-寒武系地层和燕山早期花岗岩体。区内成矿流体为多期次壳幔流体混合成因,经历了长期的深部热循环、壳源流体再混合,整体具有低盐度、低幔源组分特征。成矿流体主要在180~220℃的温度区间、0.86~0.94g/cm3的密度区间、16~20MPa的压力区间等条件下成矿。至成矿期后期,成矿流体的幔源组分逐渐降低,转化为壳源流体占主导地位的混合流体。成矿流体还原性整体较为稳定,有利于矿质的长期迁移、卸载、富集和矿体的稳定保存;(3)三江口岩体等主要产铀花岗岩体属高分异S型花岗岩,与华南众多产铀岩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物化特征,如矿物学特征、岩浆结晶温度、氧逸度等。华南花岗质岩体的产铀性与其侵位深度、剥蚀深度、成矿温度无关,而主要决定于岩体成岩特征;(4)区内与铀矿化关系密切或能有效指示铀矿化的常见矿物包括:高REE含量的暗红色或杂色微晶质石英、较高Fe含量的蠕绿泥石、较高REE含量且较亏S的胶状黄铁矿、高Fe3+/Fe2+比值且较富LREE的赤铁矿、胶状他形和/或细粒自形黄铁矿与他形赤铁矿的矿物组合、LREE含量偏低的紫黑色萤石等;(5)区内主要矿石矿物为鲕粒状、不规则细脉状产出的沥青铀矿。EMPA与LA-ICP-MS原位微区定年显示,区内矿床可能始于~140Ma形成,并存在15~25Ma、35~45Ma、55~65Ma、95~105Ma等4个主要成矿期次,其中55~65Ma、95~105Ma的成矿期对应了华南中新生代伸展构造背景下的成矿高峰期,35~45Ma、15~25Ma的成矿期对应了后期的改造成矿;(6)岩石矿物的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区内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过程复杂。以三九铀矿田为例,本文认为华南花岗岩型铀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成矿改造特征。
罗森森[5](2020)在《湘东南鹿井铀矿田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文中指出论文在调研区域地质背景、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鹿井铀矿田中典型铀矿床的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围岩蚀变特征及成矿机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1、鹿井铀矿田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富钾、钾含量大于钠含量、过铝质及低Ti、Fe、Mg地球化学特征,属于典型的S型花岗岩。岩石表现出明显富集的元素是Rb、U、Pb,轻微富集的元素是Th、Nd、Zr、Sm、Hf,强烈亏损的元素是Ba、Sr、Eu、Ti,轻微亏损的元素是Ta、Nb、Ce、P,同时具有较高的w(Rb)/w(Sr)、w(Rb)/w(Nb)比值和较低的w(Nb)/w(Ta)和w(Zr)/w(Hf)比值,说明花岗岩来自成熟度较高的陆壳物质。岩体较高的U含量和较低的Th/U值,显示具有为铀成矿提供充足铀源的能力。2、SI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鹿井地区及其外围小岩体的年龄分布在117 Ma155 Ma之间,均形成于燕山中晚期。3、铀元素在矿石和矿化岩石中主要以独立铀矿物的形式存在,其次以类质同象形式出现。晶质铀矿、沥青铀矿和铀石为矿石中的主要铀矿物,黄铁矿、黄铜矿及闪锌矿等为矿石中的其它金属矿物,石英、黑云母、长石、绿泥石、萤石、磷灰石、锆石及金红石等为矿石中的主要非金属矿物。4、白云母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钠长石化、伊利石化、绢云母化、硅化、萤石化及碳酸盐化为主要的热液蚀变类型。矿体水平蚀变分带从矿化中心向两侧依次为黄铁矿化、硅化、褐铁矿化、赤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伊利石化→白云母化、硅化、萤石化→钠长石化、高岭土化→新鲜花岗岩。5、蚀变带中,随着U含量的增加,主量元素Fe、Ca、Mg也在增加。蚀变分带样品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型式相似,显示出LREE较富集的特征,铀矿化使HREE元素显着富集。微量元素以富集Rb、U、Nd、Hf、Ta,亏损K、Sr、P、Ti、Eu为显着特征。随着蚀变作用的增强,微量元素具有富集趋势。6、H-O同位素测试表明:矿床在形成过程中原始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后期有大气水的加入。成矿温度与成矿压力显示该矿床为中低温浅部成矿。
高征西[6](2019)在《内蒙古高尔其-朝不愣地区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高尔旗—朝不愣地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结合部之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古生代陆缘增生带内。区内已发现朝不楞等共20余处大中型铜铅锌银多金属矿产地以及众多的多金属矿点、矿化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在系统收集研究前人资料基础上厘定出三个主要成矿系统:晚古生代裂谷环境铜多金属成矿系统、晚古生代碰撞后伸展环境铜多金属成矿系统、中生代陆内伸展环境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并进一步划分出7个成矿亚系统。针对晚古生代裂谷环境铜多金属成矿亚系统内的小坝梁铜多金属矿床、晚古生代碰撞后伸展环境铜多金属成矿系统内的巴彦都兰铜多金属矿床,以及中生代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内的乌兰陶勒盖东银多金属矿床、朝不楞铁多金属矿床、沙麦钨矿床开展了典型矿床研究,以总结不同成矿系统的成矿作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区内的找矿方向。论文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小坝梁铜(金)矿床与区内蛇绿岩套、细碧岩、角斑岩时空关系密切,围岩凝灰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龄为314.36±0.42Ma和313.8±1.2Ma,指示矿床可能形成于裂谷环境,属VMS型矿床。2、巴彦都兰铜多金属矿床内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白钨矿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314±15Ma,与矿区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305-323Ma)一致。矿床早阶段流体包裹体具有较高均一温度(390-430℃),矿石内硫化物S(δ34S为+2.3‰+3.5‰)和Pb同位素均具有明显的岩浆特征。综合分析表明,矿床成矿作用与碰撞后伸展动力学背景下的岩浆活动有关,岩浆在浅部侵位、分异后为巴彦都兰铜矿形成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与流体。3、乌兰陶勒盖东银多金属矿床矿体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断裂构造等多种因素控制,成矿作用可能为晚中生代,明显晚于矿区出露的花岗岩(306.8±2.1 Ma)和流纹斑岩(323.8±4.3 Ma)。矿石S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中硫可能来源于岩浆和地层,Pb同位素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为上地壳与地幔混合产物,因此,矿床属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床。4、朝不愣铁多金属矿床属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背景下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矿石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52.9±3.0115.7±1.2 Ma,蚀变岩中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36.4±1.6Ma,矿区黑云母花岗岩进行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38±1.6 Ma和148±1.4 Ma,成岩成矿作用具有一致的时空关系。多元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早白垩世岩浆岩和矿区地层为成矿作用提供了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5、沙麦钨矿床矿体产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与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内部,是较为典型的断裂-裂隙控制的石英脉型钨矿床。前人获得的白云母Ar–Ar年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与本文获得的围岩中细粒花岗岩(142.5±1.0Ma)、中粒花岗岩(141.9±1.1Ma)、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140.2±0.99Ma)的锆石U-Pb年龄几乎完全一致,指示这套岩浆作用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和流体基础,进一步的Hf同位素研究表明,区内岩浆作用来源于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6、研究区成矿时代集中在晚古生代和和中生代的晚侏罗—早白垩世两个主要时间段,古生代-中生代的多旋回岩浆-构造-流体系统是多金属成矿系统的重要控矿因素,NW、NE向构造体系直接控制了区内矿田、矿床以及矿体的空间展布。通过对典型矿床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的进一步总结和分析,论文最终圈定了10处矿集区,其中3处为已成型矿集区,7处为具有一定资源潜力的潜在矿集区。论文最后对各矿集区成矿地质条件、物化探特征以及找矿方向进行了综合论述。
肖冠雄[7](2019)在《粤北棉花坑矿床9号矿带蚀变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物源示踪》文中研究指明棉花坑铀矿床位于粤北地区诸广南部岩体内,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闽冀粤后加里东隆起与湘桂粤北海西一印支坳陷结合部位。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采集了相关研究性样品,开展了岩矿石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及C-O同位素分析等研究手段,旨在阐明9号带成矿地质特征,分析9号矿带蚀变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铀物质来源进行分析与讨论。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方面的认识:(1)棉花坑矿床9号含矿带的形成受构造蚀变带控制,9号含矿带内矿体主要呈脉状、扁豆状或透镜状产于构造蚀变带中。矿石类型主要为红色硅化碎裂蚀变岩型(又称红化型)、紫色萤石型及碳酸岩型;9号蚀变带蚀变类型除硅化、碳酸盐化、萤石化、黄铁矿化外,蚀变粘土矿物种类均主要为伊利石、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绿泥石等。蚀变带Fe含量与O、Al、Si、K等元素含量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形成明显的此消彼长的对应关系,判断此处Fe元素更可能是以氧化态的离子态存在,且可能取代了长石矿物中的Al、Si等离子位。(2)9号蚀变带元素表现出规律性变化:Nb-Ta、Zr-Hf元素的一致性,暗示成矿流体与花岗岩具有内在成因联系或相似的源区特点。Rb与Sr的“跷跷板”效应,认为是成矿流体作用过程含K矿物交代原岩花岗岩中的斜长石(伊利石化),导致Ca2+被K+替代,K含量升高所致,蚀变岩中HREE存在升高的现象,推断为成矿流体作用过程中,蚀变花岗岩中HREE存在一定程度的迁入(3)结合蚀变带中U、Th相关性特征及元素示踪,得出成矿作用中的铀不是来自花岗岩的蚀变活化,而是来自流体本身,与流体来源是一致的。微量元素示踪成矿流体具有幔源物质参与的特点,通过方解石C-O同位素的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获得的成矿期方解石δ13CPDB值域范围基本一致,一致体现出幔源碳属性,诸广地区铀成矿流体来自深部,与幔源物质相关的推测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薛伟[8](2019)在《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中段铀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大兴安岭岩浆构造带南端,属于滨太平洋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近40000km2,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火山岩型铀成矿带之一。近年来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中段(研究区)铀矿勘查工作备受关注,本文以最新的铀矿勘查成果为基础,通过与国内外典型火山岩型铀矿对比研究,系统总结了各类铀矿床或矿点矿床地质特征,然后利用电子探针、LA-ICP-MS等技术方法手段开展了成岩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研究,客观评价了研究区的找矿前景,提高了对研究区铀成矿的认知程度,为我国北方火山岩型铀矿勘查和研究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在野外地质填图、钻探编录和室内测试分析、铀矿勘查总结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中段各类铀矿床、矿点(核桃坝、单井胡同、骆驼山、西干沟和三道沟)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矿体和矿石特征及蚀变特征,全面揭示了铀矿化信息,总结了铀矿地质特征,为研究区内的铀矿勘查与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选择代表性铀矿床或矿点开展赋矿火山岩岩石成因研究显示,研究区酸性火山岩具有富SiO2和K2O,贫Al2O3、Sr、Ba、Eu、Ti、P以及高Rb/Sr比值(21.7424.53)特征,稀土配分曲线呈Eu亏损的燕式分布,具有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其为壳源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三道沟铀矿化点义县组流纹岩LA-ICP-MA锆石U-Pb年龄为132.2±0.6Ma和132.8±0.8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同时首次对该区义县组的形成年龄进行了限定,即介于132.8Ma122.0Ma之间,这对于解决该区的地层归属问题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单井胡同铀矿点赋矿火山岩形成于143.8±0.5Ma和141.5±0.5Ma,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矿相学研究表明,核桃坝铀矿床和义盛店铀银矿床矿石矿物均以铀石为主,成矿作用可划分早期钠长石化交代阶段、早期热液成矿阶段、晚期热液成矿阶段、成矿后阶段为四个阶段。核桃坝矿床与义盛店矿床具有相似矿化特征、成矿流体和成矿过程,说明区域成矿流体是同一期富铀含硅酸(络合物)的成矿热液。矿相学研究、成矿地质特征、样品蚀变程度等综合分析发现,研究区的铀矿床类型为碱交代型热液铀矿床,其成因与碱交代作用、次火山岩体密切相关。沥青铀矿U-Pb同位素表观年龄、电子探针化学年龄以及等时线年龄综合研究显示,核桃坝铀矿床形成时代应在99.1Ma左右,是晚白垩世成矿作用的产物。成矿年代学综合研究表明,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中段(研究区)的主成矿时间应在100Ma左右,即晚白垩世成矿,其与460矿床、470矿床在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上共同形成“北东老、西南新”铀成矿时空格局。成矿规律研究表明,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中段(研究区)具备良好的地质构造条件、岩浆岩条件、铀源条件、热液蚀变条件,控矿因素明显,铀资源潜力较大,找矿前景广阔,持续勘查与研究工作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核桃坝铀矿床有望发展为大型或者超大型铀多金属矿床,其他铀矿点有望落实为新的铀矿床。三道沟铀矿化点义县组具备较好的铀成矿条件,利于铀成矿作用的发生,该地层可能存在类似的铀矿床。因此,下白垩统义县组是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上新的找矿层位,其内部北东向硅化构造带是值得关注的找矿方向。
孙国权[9](2019)在《粤北书楼丘铀矿床蚀变岩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书楼丘铀矿床赋矿岩石为浅肉红色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具有高SiO2、Al2O3和全碱含量,低CaO、P2O5、MgO、TiO2含量的特征,为过铝质、钙碱性陆壳改造型造山期后花岗岩(S型),铀含量平均值为18.0×10-6,为成矿提供了部分铀源。根据蚀变与成矿的关系,书楼丘铀矿床的蚀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成岩后期自变质交代作用(白云母化、碱交代),矿前期蚀变(绿泥石化、水云母化、硅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成矿期蚀变(赤铁矿化、黄铁矿化、萤石化、碳酸盐化、硅化)和矿后期蚀变(硅化、碳酸盐化、萤石化)。其中,黄铁矿化、赤铁矿化、萤石化、硅化组合可作为找矿标志性蚀变。根据蚀变的种类、发育程度、水平变化规律、与铀矿的关系,将书楼丘铀矿床水平蚀变分带划分为矿化中心带、矿旁强蚀边带、矿旁弱蚀变带、新鲜花岗岩带。特征蚀变组合变化为:强硅化+强赤铁矿化+黄铁矿化+萤石化+碳酸盐化→强水云母化+强碳酸盐化+强绿泥石化+赤铁矿化→弱水云母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白母化+碱交代。利用化学全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各蚀变分带中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从蚀变矿物组合和化学全分析数据来看,成矿期热液是富集Si、F、S、Fe、Ca、CO3-2的流体。并且,利用SPSS软件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得出矿化中心带与U相关性高的元素组合为:Sr、Sc、W、Be;矿旁强蚀变带与U相关性高的元素组合为:W、Sb、Cd;矿旁弱蚀变带与U相关性高的元素组合为:Mo、Sb,可作为找矿的地球化学标志。通过定量化计算得出,相对书楼丘矿床新鲜围岩的地球化学背景,随流体最终带入富集的元素有SiO2、MgO,CaO、K2O、Fe2O3、S、Li、Rb、Pb、Mo、W、Bi、Cd,随流体最终带出亏损的元素有Na2O、Sr、Sc、Ga。利用绿泥石化学成分表明,矿前期蚀变绿泥石主要为蠕绿泥石,少量为铁镁绿泥石和鲕绿泥石,绿泥石温度计指示形成温度在220270℃左右。
张永超[10](2019)在《西藏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特征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文中研究说明查个勒大型铅锌钼铜矿床位于念青唐古拉铅锌银铁钼钨成矿带西段,但目前对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和成因类型等方向的认识不足,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的勘探开发以及该成矿带西段的找矿工作。本文系统开展了查个勒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矿物学、流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为:1、查明查个勒矿床地质特征查个勒矿床自北向南由龙根铅锌矿段、查北铅锌多金属矿段和查南钼矿段组成。其中龙根矿段富含Pb、Zn和Fe,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层状产于矽卡岩、大理岩及附近层间破碎带。查北矿段则富含Pb、Zn、Ag和Cu,矿体呈脉状、不规则状或透镜状赋存于角岩、矽卡岩、灰岩和大理岩中。查南矿段则富含Mo、Fe,及少量Cu,矿体主要呈细脉状或浸染状产于岩体中石英脉和硅化花岗斑岩中。矽卡岩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近端石榴子石呈红褐色,远端为浅棕色、绿色,从近端至远端钙铝榴石含量逐渐增加。而辉石也显示了相似的特征,随着靠近灰岩,透辉石端元组分逐渐增加。2、限定了查个勒矿床成岩成矿时代,提出古新世-早始新世板片回撤的成岩成矿动力学模式查个勒矿床三个矿段成矿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均表现为高硅,富碱,贫Ti、Mg、P和Ca,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Rb、Th、K和Nd,而亏损Ta、Nb、Sr和Ti。各矿段成矿岩体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Pb同位素组成相近,且与大陆上地壳相似,显示强烈的轻重稀土分馏,呈斜率较大的右倾“V”型稀土配分模式。三个矿段成矿岩体具相似的εHf(t)值(-8.53-0.23)和εNd(t)值(-15.48-5.24),Nd模型年龄(1.31.77 Ga)和Hf模型年龄(1.02-1.47Ga)与念青唐古拉群结晶基底形成时代相似,通过Sr-Nd-Hf同位素所计算的花岗斑岩源区地幔贡献比例为10-60%。查个勒矿床各矿段成矿岩体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来源于中元古代结晶基底的部分熔融,并有一定量幔源物质的贡献。查个勒矿床三个矿段的成岩成矿年龄相近,均在5964Ma,具体为龙根矿段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64.3±0.7 Ma)与闪锌矿Rb/Sr年龄相似(59.1±1.1 Ma)。查北矿段花岗斑岩年龄(63.8±1.1 Ma)与白云母40Ar/39Ar年龄相似(62.75±0.63Ma)。查南矿段花岗斑岩年龄(63.9±0.9 Ma)与辉钼矿Re-Os年龄(62.3±1.4 Ma)相似。成岩成矿作用与北向俯冲的新特提斯洋板块回撤以及印度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有关,是俯冲晚期-主碰撞早期过渡环境的产物。3、探讨查个勒矿床三个矿段关系及矿床成因,认为查个勒矿床为典型的斑岩型Mo+矽卡岩型Pb-Zn多金属矿床查个勒矿床三个矿段产于同一构造体系下,并表现出从Mo、Mo-Cu、Cu-Pb-Zn变为Pb-Zn的矿化分带。成矿岩体均为花岗斑岩,且具有相似的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矿化年龄和Sr-Nd-Pb-Hf同位素组分特征,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岩浆源和类似的演化过程。流体包裹体和C-H-O同位素表明查个勒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体系,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大气降水加入的比例逐渐增加,成矿晚期演化为以大气降水为主。查个勒矿床Mo矿化和Pb-Zn矿化金属硫化物具有相似的S和Pb同位素、辉钼矿Re同位素和闪锌矿Rb同位素表明这两种矿化具有相似的成矿物质来源,均是岩浆热液起主导作用。从查南钼矿化、查北铅锌多金属矿化到龙根铅锌矿化,黄铁矿和黄铜矿的微量元素组成LA-ICP-MS分析结果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例如Sb、Mo、Mn和As等元素在查南钼矿段黄铁矿中最为富集,Cu和Zn等元素在查北矿段相对富集,而Pb、Ag、Co、Ni等微量元素在龙根矿段黄铁矿中相对富集。三个矿段大多数黄铁矿Co/Ni≥1,同时Au、As的含量与斑岩型热液矿床类似。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成因判别图显示其为与岩浆热液相关成因。因此,我们推断三个矿段在同一构造-岩浆事件下形成,属于同一斑岩-矽卡岩Mo-Pb-Zn成矿系统。4、探讨了查个勒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流体包裹体、C-H-O同位素和激光拉曼分析表明,在第I成矿阶段,Pb-Zn矿化成矿流体为高温、中等盐度的NaCl-H2O型岩浆水,岩浆热液流体与灰岩在约1.12.7 km深度处发生交代蚀变。在龙根矿段形成主要以钙铁榴石为主的石榴子石,而少量发育的辉石主要为透辉石和钙铁辉石,该阶段热液系统具有相对较高的氧化条件。而查北矿段主要为以钙铁辉石和钙锰辉石为主的辉石,以及极少量的以钙铝榴石为主的石榴子石,这些证据表明查北矿段处于还原环境。而在查南矿段,从岩浆中分异出的岩浆热液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弱还原性的特征,形成了钾硅酸盐化蚀变及与之相关的无矿石英脉体。第II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盐度进一步降低,该阶段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沉淀出了湿矽卡岩矿物、磁铁矿、石英等。在龙根矿段成矿流体沸腾作用导致铁发生沉淀形成了磁铁矿。在查南钼矿化地段发育钾硅酸盐化蚀变,该阶段成矿流体在降温降压的过程中发生沸腾作用,导致了辉钼矿、黄铁矿和少量黄铜矿的沉淀。在第III成矿阶段,查北和龙根矿段成矿流体温度、盐度大大降低。成矿流体逐渐由氧化向还原环境转变、流体的沸腾作用和低温、低盐度的外部大气降水的混入最终导致了富含铜、铁的硫化物沉淀。而在查南矿段,则发生绢英岩化蚀变,并有少量黄铁矿和黄铜矿硫化物沉淀。随后,在第IV成矿阶段,随着大气降水混入的比例越来越高,流体温度、盐度均发生明显下降,在查北和龙根矿段导致了铅锌硫化物发生了快速沉淀。而在查南矿段发生了青磐岩化蚀变,主要形成绿帘石、绿泥石、石英等蚀变矿物,可见星点状黄铁矿发育。而在成矿晚期(第V阶段),随着大气降水大量的混入,流体逐渐演变为以大气降水为主的低温的、低盐度的流体,代表了成矿热液活动的减弱或终止。5、建立了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成矿模式在65Ma左右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开始碰撞,导致北向俯冲的新特提斯板块发生回撤,诱发地幔物质上涌,并促使上覆念青唐古拉群结晶基底部分熔融并与少量幔源岩浆形成壳幔混合母岩浆。大规模岩浆上升侵位至浅部地壳形成岛弧型花岗斑岩侵入体,并不断分离出超临界流体。查个勒矿床超临界流体演化为完全不同的两类热液。在查北矿段和龙根矿段出溶的流体转变为一种高温、中等盐度的富含成矿元素(Zn、Pb、Cu、Fe)的NaCl-H2O体系岩浆热液。上升流体在花岗斑岩与下拉组灰岩之间的接触处或在岩性界面附近发生选择性交代作用,导致铅锌硫化物沉淀。而在查南钼矿段,出溶的流体转变为高温、高盐度,富含Mo、Fe等元素的流体体系,最终沉淀形成斑岩型Mo(Fe、Cu)矿化。6、分析了矽卡岩型铅锌、铁矿床和斑岩型钼矿床岩浆岩成因及源区差异,认为源区差异和岩浆岩性质是导致不同矿化的主要原因矽卡岩型Pb-Zn、Fe和斑岩型Mo矿床是古新世-早始新世念青唐古拉地区形成的三种最重要的成矿类型。Pb-Zn矿化与Fe矿化成矿性差异可能主要与岩浆源区的差异有关,更多幔源物质的混入对于矽卡岩型Fe矿床及相关花岗岩的形成至关重要,而岩浆源区主要为古老拉萨大陆地壳物质的岩浆作用则产生了强烈的Pb-Zn矿化。而Mo矿化和Pb-Zn矿化、Fe矿化的成矿差异性与岩浆源区无关,可能主要与岩浆侵位过程中地壳物质的加入、岩浆氧逸度和岩浆分异程度等物理化学条件有关。7、总结控矿因素,矿床时空分布特征,指明区域找矿方向念青唐古拉地区永珠组、洛巴堆组、下拉组、昂杰组、拉嘎组、郎山组等含碳酸盐岩地层与古新世-早始新世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部位是寻找矽卡岩型铅锌矿床、铁矿床有利地段,而在矽卡岩Pb-Zn多金属矿区的外围和深部应加大对斑岩型钼矿的勘查。
二、广东201铀矿区两组矿床物质成分及近矿围岩蚀变(1965)(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201铀矿区两组矿床物质成分及近矿围岩蚀变(1965)(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的矿床快速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XRF在矿床快速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2 高光谱在矿床快速评价中的研究现状 |
1.2.3 基于pXRF和高光谱技术融合在矿床快速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论文工作量及创新点 |
1.6.1 论文主要工作量 |
1.6.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西藏廷有铜矿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区域地质概况 |
2.1.3 矿区地质特征 |
2.2 威宁稀土矿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2 矿床地质特征 |
第3章 样品采集、测试及数据处理 |
3.1 西藏廷有铜矿样品采集、测试及数据处理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pXRF测试分析 |
3.1.3 样品室内实验室测试 |
3.1.4 样品数据处理 |
3.2 威宁沉积型稀土样品采集、测试及数据处理 |
3.2.1 样品采集 |
3.2.2 沉积型稀土La元素含量的室内实验室测定 |
3.2.3 沉积型稀土La元素含量的高光谱建模无损检测 |
3.2.4 XRF光谱与高光谱(Vis-NIR)数据融合综合建模 |
3.2.5 高光谱蚀变矿物识别及含量计算方法 |
3.3 小结 |
第4章 pXRF对西藏廷有铜矿快速评价研究 |
4.1 元素地球化学统计特征 |
4.1.1 pXRF测试分析与实验室化学分析元素统计特征 |
4.1.2 pXRF测试分析与实验室化学分析元素结果对比与分析 |
4.2 单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元素分布图 |
4.2.2 化探剖面对比 |
4.3 土壤地球综合化学异常特征对比 |
4.4 异常查证 |
4.5 小结 |
第5章 pXRF与便携式高光谱仪对威宁沉积型稀土矿的快速评价研究 |
5.1 元素统计特征 |
5.2 稀土高光谱模型建立与验证 |
5.2.1 样本集的划分 |
5.2.2 不同元素含量的光谱数据分析 |
5.2.3 光谱特征与分析 |
5.2.4 稀土La含量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5.3 基于光谱数据融合的稀土含量快速评价分析 |
5.3.1 Y元素特征 |
5.3.2 XRF光谱特征 |
5.3.3 pXRF与Vis-NIR光谱特征数据融合方法 |
5.3.4 数据融合特征 |
5.3.5 数据融合建模 |
5.4 基于地面高光谱的蚀变矿物研究与找矿分析 |
5.4.1 数据处理与矿物识别 |
5.4.2 矿区蚀变信息识别结果 |
5.4.3 矿区蚀变矿物组合特征与找矿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的矿床快速评价方法体系构建与验证 |
6.1 pXRF矿床快速评价方法分析 |
6.1.1 pXRF对区域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快速评价研究分析 |
6.1.2 pXRF对沉积型稀土大比例尺剖面快速评价研究分析 |
6.2 便携式高光谱仪矿床快速评价研究分析 |
6.3 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方法综合分析 |
6.4 基于pXRF与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体系构建和技术融合 |
6.4.1 基于pXRF与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体系构建基础 |
6.4.2 基于pXRF与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体系构建与技术融合 |
6.5 基于pXRF与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体系的验证 |
6.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A Matlab编程相关代码 |
(2)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2.4 区域地质演化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1 航空伽玛场特征 |
2.3.2 重力场、磁场特征 |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4.1 铀、氡地球化学特征 |
2.4.2 多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
2.5 区域遥感特征 |
2.6 区域矿产特征 |
3 研究区铀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 |
3.1 地层 |
3.1.1 寒武系(?) |
3.1.2 泥盆—石炭系(D_(2+3)—C_1) |
3.1.3 白垩系上统(K_2) |
3.1.4 古近系(E) |
3.1.5 第四系(Q)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构造 |
3.2.3 火山构造 |
3.3 岩浆岩 |
3.3.1 侵入岩 |
3.3.2 火山岩 |
3.3.3 次火山岩 |
3.4 变质岩 |
3.4.1 区域变质岩 |
3.4.2 动力变质岩 |
3.5 仁差盆地形成演化及与铀多金属成矿关系 |
3.5.1 盆地形成演化特征 |
3.5.2 盆地形成演化与成矿关系 |
4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
4.1 差干多金属矿床 |
4.1.1 矿床地质特征 |
4.1.2 矿体地质 |
4.1.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
4.1.4 控矿因素分析 |
4.2 麻楼矿床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矿体地质 |
4.2.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
4.2.4 控矿因素分析 |
4.3 鹅石矿床 |
4.3.1 矿床地质特征 |
4.3.2 矿体地质 |
4.3.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
4.3.4 控矿因素分析 |
5 铀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
5.1 铀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5.1.1 成矿空间分布规律 |
5.1.2 成岩成矿时间分布规律 |
5.1.3 矿床成矿系列厘定 |
5.2 成矿要素 |
5.3 成矿过程与成矿模式 |
5.3.1 成矿物质来源 |
5.3.2 成矿流体来源 |
5.3.3 铀的迁移与沉淀 |
5.3.4 成矿模式 |
6 多源地学信息提取 |
6.1 地球物理特征及信息提取 |
6.1.1 放射性伽玛场特征 |
6.1.2 异常信息提取 |
6.2 地球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
6.2.1 非铀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
6.2.2 放射性水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
6.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6.3.1 遥感图像数据预处理 |
6.3.2 地质构造遥感解译 |
6.3.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6.3.4 遥感硅化信息提取 |
6.3.5 多源地学信息优化组合 |
7 铀多金属矿床成矿预测与远景评价 |
7.1 成矿潜力分析 |
7.1.1 区域成矿潜力分析 |
7.1.2 主要矿床成矿潜力分析 |
7.2 地质模型建立 |
7.2.1 找矿标志 |
7.2.2 成矿预测地质模型 |
7.3 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 |
7.4 矿产资源预测方法选择 |
7.5 预测模型地质单元划分 |
7.6 预测模型的变量选取及赋值 |
7.6.1 模型变量选取的原则、特点及方法 |
7.6.2 区域成矿特征变量的选取及赋值 |
7.6.3 综合信息分析 |
7.7 找矿靶区圈定及远景评价 |
7.7.1 找矿靶区圈定原则 |
7.7.2 找矿靶区圈定及评价 |
8 结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3)粤北棉花坑铀矿床热液蚀变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与铀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区交通、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 |
1.2 选题背景、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热液蚀变作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热液铀矿床常见的热液蚀变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
1.3.3 热液蚀变与铀成矿的关系 |
1.3.4 棉花坑铀矿床热液蚀变时空分布规律 |
1.3.5 棉花坑铀矿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实物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断裂构造 |
2.5 区域矿产 |
2.6 本章小结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岩浆岩 |
3.2 构造 |
3.3 矿化与蚀变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验测试仪器和方法 |
4.1 偏光显微镜(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PLM) |
4.2 扫描电镜分析(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
4.3 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nergy-dispersive X-ray Sectroscopy -EDS) |
4.4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zer-EPMA) |
4.5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XRF) |
4.6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
5 围岩蚀变地球化学特征 |
5.1 采样及蚀变分带特征 |
5.2 样品测试及结果 |
5.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1 主量元素特征 |
5.3.2 微量元素特征 |
5.3.3 稀土元素特征 |
5.4 质量平衡计算与元素迁移特征 |
5.4.1 标准化Isocon图解法 |
5.4.2 元素迁移特征 |
5.5 讨论 |
5.5.1 主量元素的迁移规律及机理 |
5.5.2 微量元素的迁移规律及机理 |
5.5.3 稀土元素的迁移规律及机理 |
5.6 本章小结 |
6 绿泥石成因矿物学特征 |
6.1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
6.2 绿泥石的矿物学特征 |
6.3 绿泥石的成分、分类命名及结构特征 |
6.3.1 绿泥石的成分特征 |
6.3.2 绿泥石的分类与命名 |
6.3.3 绿泥石的结构特征 |
6.4 讨论 |
6.4.1 绿泥石的形成温度 |
6.4.2 绿泥石形成的氧逸度和硫逸度 |
6.4.3 绿泥石的形成机制 |
6.4.4 绿泥石对铀成矿作用的贡献 |
6.5 本章小结 |
7 “红化”蚀变特征 |
7.1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
7.2 “红化”蚀变的矿物化学特征 |
7.2.1 “红化”蚀变的岩相学特征 |
7.2.2 “红化”蚀变的精细矿物学及成分特征 |
7.3 讨论 |
7.3.1 矿物微孔的成因 |
7.3.2 致色矿物的来源和成因 |
7.4 本章小结 |
8 萤石的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8.0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
8.1 萤石的矿物学特征 |
8.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8.2.1 稀土元素特征 |
8.2.2 微量元素特征 |
8.3 讨论 |
8.3.1 萤石的成因分析 |
8.3.2 萤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对成矿环境和成矿流体的指示 |
8.4 本章小结 |
9 热液蚀变与铀成矿作用 |
9.1 成矿物质来源 |
9.2 成矿流体来源与性质 |
9.3 热液蚀变与成矿机制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4)诸广中段三九矿田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定义与分类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新元古界(上部) |
2.2.2 下古生界 |
2.2.3 上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2.6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地质概况 |
3.1 研究区地层 |
3.2 研究区构造 |
3.2.1 NE-NNE向构造 |
3.2.2 SN向构造 |
3.2.3 NEE-EW向构造 |
3.2.4 NW向构造 |
3.3 研究区岩浆岩 |
3.3.1 印支期 |
3.3.2 燕山早期 |
3.3.3 燕山晚期 |
3.3.4 其他脉岩 |
3.4 矿床资源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4 铀矿床地质特征 |
4.1 铀资源分布与典型铀矿床概况 |
4.1.1 九龙径矿区 |
4.1.2 九曲岭矿区 |
4.1.3 九龙江矿区 |
4.1.4 石壁窝-木洞矿点 |
4.1.5 铀矿床(体)分布特征 |
4.2 铀矿化特征 |
4.2.1 铀矿石主要特征 |
4.2.2 矿物主要特征 |
4.3 产铀地质体特征 |
4.3.1 分析样品及分析方法 |
4.3.2 震旦-寒武系富铀地层 |
4.3.3 蚀变花岗岩及构造岩 |
4.4 围岩蚀变特征 |
4.5 矿物共生组合特征 |
4.5.1 石英 |
4.5.2 黑云母 |
4.5.3 绿泥石 |
4.5.4 黄铁矿 |
4.5.5 赤铁矿 |
4.5.6 萤石 |
4.6 本章小结 |
5 铀矿物特征与成矿年代学研究 |
5.1 铀矿物特征 |
5.2 铀成矿年代研究 |
5.2.1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
5.2.2 数据计算方法 |
5.3 样品分析及计算结果 |
5.3.1 EMPA分析结果 |
5.3.2 LA-ICP-MS分析结果 |
5.4 沥青铀矿定年结果 |
5.5 讨论 |
5.5.1 定年方法的组合 |
5.5.2 同一铀矿体的不同成矿年龄 |
5.5.3 沥青铀矿成矿年龄地质意义 |
5.5.4 关于铀成矿年代学研究的思考 |
5.6 本章小结 |
6 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
6.1 成矿流体来源 |
6.1.1 样品特征 |
6.1.2 样品分析方法 |
6.1.3 方解石C-O同位素 |
6.1.4 石英H-O同位素 |
6.1.5 黄铁矿He-Ar同位素 |
6.2 流体包裹体 |
6.2.1 样品特征 |
6.2.2 样品分析方法 |
6.2.3 岩相学特征 |
6.2.4 盐度及均一温度 |
6.2.5 密度、压力及成矿深度 |
6.3 本章小结 |
7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7.1 铀成矿作用主要控制因素 |
7.1.1 地层条件 |
7.1.2 导控矿断裂 |
7.1.3 多期次岩浆活跃区 |
7.1.4 铀矿化类型分布 |
7.1.5 多期次成矿 |
7.2 找矿前景分析 |
7.2.1 宏观找矿标志 |
7.2.2 微观找矿标志 |
7.3 成矿模式 |
7.4 理论研究的意义、应用与发展 |
8 结论与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湘东南鹿井铀矿田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以往工作程度及存在问题 |
1.2.1 以往工作程度 |
1.2.2 主要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完成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2.2 大地构造位置 |
2.3 区域地层及含铀性 |
2.4 区域岩浆岩及含铀性 |
2.5 构造 |
2.5.1 区域构造 |
2.5.2 鹿井矿田断裂构造 |
2.6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田地质特征 |
3.1 矿床分类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矿床分布特征 |
3.2.2 大场坪矿床地质特征 |
3.3 矿体特征 |
3.3.1 矿体形态 |
3.3.2 矿体规模和产状 |
3.3.3 大场坪矿床矿体特征 |
3.4 矿石特征 |
3.4.1 矿石类型及矿石组合 |
3.4.2 大场坪矿床矿石特征 |
第四章 矿物学特征与铀的赋存状态 |
4.1 矿物学特征 |
4.1.1 主要铀矿物 |
4.1.2 其它矿物 |
4.2 铀的赋存状态 |
4.2.1 独立铀矿物 |
4.2.2 类质同象 |
4.2.3 铀呈吸附形式 |
第五章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含铀性 |
5.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5.1.2 主量元素 |
5.1.3 微量元素 |
5.1.4 稀土元素 |
5.2 花岗岩含铀性 |
5.3 物质来源 |
第六章 围岩蚀变特征 |
6.1 成矿流体与蚀变 |
6.2 蚀变类型及蚀变交代的地球化学过程 |
6.3 围岩蚀变分带特征 |
6.4 蚀变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4.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6.4.2 蚀变带岩石中主量元素变化特征 |
6.4.3 蚀变带岩石中微量元素变化特征 |
6.4.4 蚀变带岩石中稀土元素变化特征 |
第七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7.1 H-O同位素 |
7.1.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7.1.2 测试结果 |
7.2 U-Pb同位素 |
7.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7.2.2 测试结果 |
第八章 成矿机制探讨 |
8.1 大地构造背景 |
8.2 成矿物质来源 |
8.3 成矿流体的性质 |
8.4 成矿时代 |
8.5 铀的迁移富集 |
8.6 成矿模式 |
第九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图版 |
附录二: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取得成果 |
(6)内蒙古高尔其-朝不愣地区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成矿系统与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手段及方法 |
1.5 论文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古生界 |
2.1.2 中、新生界 |
2.2 区域岩浆岩 |
2.2.1 区域侵入岩 |
2.2.2 区域火山岩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裂构造 |
2.3.3 区域构造演化 |
2.4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
2.4.1 重力场特征 |
2.4.2 磁场特征 |
2.5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2.5.1 综合异常的圈定 |
2.5.2 综合异常分布特征 |
2.6 区域金属矿产分布特征 |
2.7 区域成矿系统划分 |
第三章 古生代铜多金属成矿系统成矿作用 |
3.1 小坝梁铜(金)矿床 |
3.1.1 矿区地质特征 |
3.1.2 矿床地质特征 |
3.1.3 成岩与成矿时代 |
3.1.4 .成矿物质来源 |
3.1.5 矿床成因分析 |
3.2 巴彦都兰铜多金属矿床 |
3.2.1 矿区地质特征 |
3.2.2 矿床地质特征 |
3.2.3 成岩成矿时代 |
3.2.4 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 |
3.2.5 矿床成因浅析 |
3.3 古生代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动力学背景 |
3.3.1 晚古生代蛇绿岩构造背景与铜多金属成矿作用 |
3.3.2 区域碰撞后伸展体制与铜多金属矿成矿 |
第四章 中生代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成矿作用 |
4.1 热液脉型多金属成矿亚系统-乌兰陶勒盖东银多金属矿床 |
4.1.1 矿区地质特征 |
4.1.2 矿区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3 矿床地质特征 |
4.1.4 成岩成矿时代 |
4.1.5 成矿物质来源 |
4.1.6 矿床成因浅析 |
4.2 矽卡岩型铁多金属成矿亚系统-朝不楞铁多金属矿床 |
4.2.1 矿区地质特征 |
4.2.2 矿区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
4.2.3 矿床地质特征 |
4.2.4 成岩成矿时代 |
4.2.5 成矿物质来源与矿床成因 |
4.3 热液脉型钨成矿亚系统-沙麦钨矿床 |
4.3.1 矿区地质特征 |
4.3.2 矿床地质特征 |
4.3.3 成岩成矿时代 |
4.3.4 成矿流体、成矿物质与矿床成因 |
4.4 中生代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动力学背景 |
第五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5.1 区域成矿规律 |
5.1.1 矿床形成的时间分布规律 |
5.1.2 矿床形成的空间分布规律 |
5.1.3 矿床成矿元素共生组合特征 |
5.2 典型矿床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总结 |
5.2.1 海相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型铜金矿床 |
5.2.2 与岩浆热液有关以充填为主的热液脉型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
5.2.3 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 |
5.2.4 与高温岩浆热液有关的石英脉型钨矿床 |
5.3 找矿方向分析 |
5.3.1 哈达特陶勒盖—莫若格钦铅锌银锡矿集区(编号Ⅰ) |
5.3.2 迪彦钦阿木—查干敖包钼多金属矿集区(编号Ⅱ) |
5.3.3 1017高地—都格尔林银多金属矿集区(编号Ⅲ) |
5.3.4 阿扎哈达—格勒敖包铜多金属潜在远景区(编号1) |
5.3.5 敖包陶勒盖—奥尤特铜多金属潜在远景区(编号2) |
5.3.6 扎日阿音乌拉—巴彦都兰铜多金属潜在远景区(编号3) |
5.3.7 乌兰陶勒盖东银多金属潜在远景区(编号4) |
5.3.8 朝不楞铁多金属矿潜在远景区(编号5) |
5.3.9 塔尔巴格吐—额尔登陶勒盖铜多金属潜在远景区(编号6) |
5.3.10 小坝梁铜多金属潜在远景区(编号7)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粤北棉花坑矿床9号矿带蚀变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物源示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2 长江铀矿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2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长江矿区地质 |
2.3 棉花坑矿床地质概况 |
3 9号带成矿地质特征 |
3.1 矿体空间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3.3 蚀变特征 |
3.3.1 9号带蚀变分带特征 |
3.3.2 9号带蚀变矿物组成 |
4 9号带元素地球化学变化规律 |
4.1 样品测试方法 |
4.2 成矿元素与微量元素相关性 |
4.3 蚀变带元素变化特征 |
4.4 元素变化规律研究意义 |
5 成矿物源示踪 |
5.1 蚀变带中U与 Th变化特征 |
5.2 微量元素示踪 |
5.3 C、O同位素特征 |
5.4 成矿物源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中段铀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外火山岩型铀矿床研究现状 |
1.2.2 中国火山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3 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区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工作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工作方法 |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区域深大断裂 |
2.1.3 区域火山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基底地层 |
2.2.2 盖层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太古代-元古代 |
2.3.2 古生代 |
2.3.3 中生代 |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1 岩石物性特征 |
2.4.2 重力场特征 |
2.4.3 航磁场特征 |
2.4.4 放射性场特征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区域铀矿床研究 |
3.1 460铀-钼矿床 |
3.2 534铀-钼矿床 |
3.3 470铀-钼矿床 |
3.4 713铀-钼矿床 |
3.5 71铀-钼矿床 |
3.6 小结 |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 |
4.1 核桃坝铀矿床 |
4.1.1 矿区地质 |
4.1.2 地球物理特征 |
4.1.3 矿体特征 |
4.1.4 矿石特征 |
4.1.5 蚀变特征 |
4.2 单井胡同铀矿点 |
4.2.1 矿区地质 |
4.2.2 地球物理特征 |
4.2.3 矿体特征 |
4.2.4 矿石特征 |
4.2.5 蚀变特征 |
4.3 骆驼山铀矿点 |
4.3.1 矿区地质 |
4.3.2 矿体特征 |
4.3.3 矿石特征 |
4.3.4 蚀变特征 |
4.4 西干沟铀矿点 |
4.4.1 矿区地质 |
4.4.2 地球物理特征 |
4.4.3 矿体特征 |
4.4.4 矿石特征 |
4.4.5 蚀变特征 |
4.5 三道沟铀矿化点 |
4.5.1 矿区地质 |
4.5.2 地球物理特征 |
4.5.3 矿化点特征 |
4.5.4 矿石特征 |
4.5.5 蚀变特征 |
第五章 成岩成矿作用研究 |
5.1 岩石成因研究 |
5.1.1 样品采集 |
5.1.2 测试方法 |
5.1.3 测试结果 |
5.1.4 讨论 |
5.2 赋矿岩石年代学研究 |
5.2.1 样品采集 |
5.2.2 测试方法 |
5.2.3 测试结果 |
5.2.4 讨论 |
5.3 矿相学与成矿流体研究 |
5.3.1 样品采集 |
5.3.2 测试方法 |
5.3.3 测试结果 |
5.3.4 讨论 |
5.4 成矿年代学研究 |
5.4.1 样品采集 |
5.4.2 测试方法 |
5.4.3 测试结果 |
5.4.4 讨论 |
5.5 矿床成因探讨 |
第六章 成矿规律研究与潜力评价 |
6.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6.1.1 地质构造条件 |
6.1.2 盆地岩浆岩条件 |
6.1.3 盆地铀源条件 |
6.1.4 热液蚀变条件 |
6.2 主要控矿因素 |
6.2.1 断裂构造控矿 |
6.2.2 火山构造控矿 |
6.2.3 围岩蚀变控矿 |
6.2.4 层位和岩性控矿 |
6.3 铀资源潜力评价 |
6.3.1 铀矿床评价判据 |
6.3.2 研究区总体评价 |
6.3.3 重点地区资源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7.1.1 主要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存在问题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粤北书楼丘铀矿床蚀变岩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历史和存在的问题 |
1.3.1 铀矿床的研究现状 |
1.3.2 花岗岩型铀矿床蚀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3 书楼丘铀矿床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和认识 |
2、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质及矿田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区域构造 |
3、矿床地质特征 |
3.1 岩浆岩 |
3.2 断裂构造 |
3.3 主要矿带 |
3.4 赋矿围岩 |
3.4.1 岩石、岩相学特征 |
3.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5 成矿作用特征 |
4、围岩蚀变 |
4.1 蚀变期次划分 |
4.2 主要蚀变的野外识别标志 |
4.2.1 成岩后期自变质交代蚀变 |
4.2.2 矿前期蚀变 |
4.2.3 成矿期蚀变 |
4.2.4 矿后期蚀变 |
4.3 样品中各期蚀变的岩相学特征 |
4.3.1 自变质交代蚀变岩相学特征 |
4.3.2 矿前期蚀变岩相学特征 |
4.3.3 成矿期蚀变岩相学特征 |
4.3.4 矿后期蚀变岩相学特征 |
5、蚀变分带 |
5.1 水平蚀变带的划分 |
5.2 水平蚀变带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主量元素特征 |
5.2.2 微量元素特征 |
5.2.3 稀土元素特征 |
5.3 粘土矿物特征 |
5.4 元素相关性分析 |
5.5 定量化元素的带入带出判断 |
5.5.1 惰性元素的选择 |
5.5.2 质量迁移定量计算 |
5.6 与棉花坑铀矿床水平分带对比 |
5.6.1 矿化中心带蚀变特征对比 |
5.6.2 矿化中心带岩石地球化学对比 |
6、蚀变矿物-绿泥石 |
6.1 测试方法 |
6.2 绿泥石分类和矿物化学特征 |
6.3 绿泥石矿物化学成分对比 |
6.4 绿泥石种属厘定 |
6.5 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判别 |
7、围岩蚀变与铀成矿关系 |
7.1 成岩后期自变质交代作用与铀成矿的关系 |
7.2 矿前期蚀变与铀成矿的关系 |
7.3 成矿期蚀变与铀成矿的关系 |
7.4 矿后期蚀变与铀成矿的关系 |
7.5 流体作用与蚀变、铀成矿模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科研论文成果 |
(10)西藏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特征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2 斑岩型钼(铜)矿床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3 拟解决的问题 |
1.3.4 论文创新点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裂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火山岩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概况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体及矿化特征 |
3.2.1 龙根铅锌矿段矿体特征 |
3.2.2 查北铅锌多金属矿段矿体特征 |
3.2.3 查南钼矿段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物质成分 |
3.3.2 矿石结构构造 |
3.3.3 矿石类型 |
3.4 围岩蚀变 |
3.4.1 龙根矿段围岩蚀变特征 |
3.4.2 查北矿段围岩蚀变特征 |
3.4.3 查南矿段围岩蚀变特征 |
3.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3.5.1 龙根矿段 |
3.5.2 查北矿段 |
3.5.3 查南矿段 |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4.1 成岩成矿年代学 |
4.1.1 成岩年代学 |
4.1.2 成矿年代学 |
4.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2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4.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锆石Hf同位素 |
4.3.2 Sr-Nd-Pb同位素 |
4.4 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 |
4.4.1 岩浆源区及岩石成因 |
4.4.2 动力学背景 |
4.5 岩浆性质对成矿的约束 |
4.5.1 岩浆源区对成矿性差异的影响 |
4.5.2 岩浆氧逸度及演化对成矿性差异的影响 |
第五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5.1 矿物学特征 |
5.1.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
5.1.2 金属矿物学特征 |
5.2 成矿流体特征 |
5.2.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2.2 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
5.3 成矿物质来源 |
5.3.1 S同位素研究 |
5.3.2 Pb同位素研究 |
5.3.3 矿物化学特征 |
5.4 矿床成因 |
5.5 成矿机理 |
5.5.1 成矿作用过程 |
5.5.2 矿质沉淀机制 |
5.6 成矿模式 |
第六章 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6.1 成矿地质条件 |
6.2 成矿规律及找矿指示 |
6.2.1 成矿时空分布规律 |
6.2.2 区域找矿方向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四、广东201铀矿区两组矿床物质成分及近矿围岩蚀变(1965)(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的矿床快速评价方法研究[D]. 曹发生.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D]. 汤谨晖. 东华理工大学, 2020
- [3]粤北棉花坑铀矿床热液蚀变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与铀成矿作用研究[D]. 吴德海. 东华理工大学, 2020
- [4]诸广中段三九矿田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D]. 陈旭. 东华理工大学, 2020
- [5]湘东南鹿井铀矿田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D]. 罗森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6]内蒙古高尔其-朝不愣地区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D]. 高征西.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7]粤北棉花坑矿床9号矿带蚀变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物源示踪[D]. 肖冠雄.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8]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中段铀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D]. 薛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9]粤北书楼丘铀矿床蚀变岩特征研究[D]. 孙国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西藏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特征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D]. 张永超. 中国地质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