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信号处理原理》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

提高《信号处理原理》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

一、提高“信号处理原理”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吴海燕[1](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与改革》文中研究指明就现阶段我国各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设置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水平难以实现质的飞跃。基于此,将从新工科视角来分析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与改革的做法,希望对提高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水平有所帮助。

陈思谕[2](2021)在《基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文中认为"数字信号处理"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针对该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从理论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的培养,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杜巧玲,任增强[3](2020)在《DSP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探索》文中提出深入分析了在讲授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时,将DSP原理与应用课程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分别从DSP芯片发展历史、指令系统、算法编程设计三部分内容将两门课程紧密结合。通过理论与技术结合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设计方式,巩固理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复杂算法编程的能力,提升DSP原理与应用课程课堂教学的效果。

王秋生,富立,王玲玲[4](2020)在《面向工程实践理念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建设》文中提出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引入面向工程实践的教学理念,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提高解决工程系统中复杂问题能力非常重要。本文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授课内容、课程实验、课后作业、考核方法、教学团队等多方面,系统地阐述面向工程实践理念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建设原则、建设方法、建设成果,以及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促进作用,并给出课程建设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教学效果。本文提出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建设方法,对其它理工科课程建设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丑永新,钟黎萍,刘继承,谢启,陈飞[5](2020)在《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信号类课程改革》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学生知识体系不完整、工程实践能力弱等问题,本文基于企业用人需求及实际工程案例对信号类课程进行改革。根据案例中信号处理全流程构建信号类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构课程群的教学内容,开展流水线式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工程项目开发过程,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信号类课程教学改革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科技创新及工程实践能力。

王恩亮,李桂枝,黄世钊[6](2020)在《基于慕课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数字信号处理"是国内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近年来,慕课被各高校广泛推广,它在辅助传统教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建设数字信号处理慕课课程,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从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建立考评体系、建设教学团队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吴水才,周着黄,高宏建,林岚,杨春兰[7](2020)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网络在线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设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网络在线课程,探索在线课程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方法:根据课程大纲委托专业在线课程制作公司录制教学视频,在中国大学MOOC网上线开课。授课过程分为线上学习和课堂学习两部分。课堂教学之前学生在线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重难点问题,课后学生在线进行复习,完成在线测试,并可在线与教师进行讨论。结果:教学实践表明,该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且学生对老师的各项评教指标明显提升。结论: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网络在线课程结合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可做到优势互补,有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吕正则[8](2020)在《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以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为典型特征的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人类社会在社会生活、生产制造等各个方面均受到智能化趋势的显着影响,特别是在工程领域,工程师面临着与传统工程环境完全不同的工作场景。在智能环境中,出现软件与硬件加速结合、计算与工程深度融合等显着特征,包括德国、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均在宏观战略的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强调计算在国家战略、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的关键性位置。面向工程环境演变和工程技术变革,智能环境中的工程师能力要求也发生了系统性的变化,计算能力的关键性作用日益凸显,从而对工程师培养和工程教育模式中的计算能力提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工程科技人才的计算能力培养成为智能化发展趋势下的关键。本研究聚焦于“如何系统地在高等教育机构中重新定义、规划、培养和提升面向智能环境的工程师计算能力?如何系统构建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有效运行,以培养面向智能环境的工程师能力?”的核心命题,开展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智能环境中计算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核心要素是什么;(2)当前国内外高校如何进行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3)如何系统构建并有效运行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首先,尽管已有研究对智能化趋势下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但是从工程师培养的视角,对计算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核心要素尚未形成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本研究借鉴工程知识体的理论视角,从知识、技能、态度等层面深入认识和理解计算能力的内涵,通过文献梳理形成对计算能力的基本认识,并通过企业案例研究、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提炼计算能力的核心要素,力求对计算能力的内涵和要素形成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也为智能化趋势下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目标的明确提供了借鉴。其次,本研究选取国内外高校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深入挖掘当前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关键维度。在文献梳理提炼计算能力培养维度的基础上,开展国内外工科专业案例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提炼形成本科工程教育中计算能力培养的关键维度,并归纳总结计算能力培养的要点和特征,从而形成对本科工程教育中计算能力培养的较为体系化的、深层次的理解,亦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与工程教育体系的衔接形成了更为具体、直观的认识。再次,基于计算能力核心要素和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关键维度,本研究提出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面向本科层面非计算机专业工科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明确计算能力培养的目标,从课程设计、教学运行、管理和控制三个层面提炼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关键点,并构建知识模块组合模式、计算情境体验模式、智能产业引领模式三个典型的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深入讨论模式的运行策略和实施路径。本研究强调,基于对智能化趋势的特征分析,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元构成、开放灵活的,并且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提炼形成智能化趋势下工程师计算能力的概念界定、内涵阐释和核心要素,丰富和完善了计算能力理论内涵;其二,基于计算能力培养目标的综合分析,构建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其三,针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提出其在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运行策略和实施路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借鉴。

孔令杰[9](2019)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类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使学生理解与掌握该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文章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采用了传统教学结合Matlab仿真软件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引入Matlab软件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又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积极性,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郭英,张婧,孟涛,王晓玉[10](2019)在《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浅析——以“随机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建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各高校孜孜以求的目标,需要落实到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本文浅析了笔者尝试在"随机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提升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心得。针对课程教学存在的理论推证组织严谨但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有效融合教学科研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模式组织教学,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效果,严格课程考试管理,规范课程考核形式,以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教育质量。

二、提高“信号处理原理”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信号处理原理”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新工科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与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关联课程内容重复或逻辑衔接不够紧凑
    (二)应用类课程偏重理论
    (三)实验课程按单门课程独立设计
二、新工科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三、新工科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改革
    (一)优化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
        1. 优化课程体系
        2. 优化教学内容
    (二)改革教学方法
        1. 实施多媒体教学法
        2. 学生参与课程讲授
        3. 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
    (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四、结语

(2)基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理论教学改革
    1.1 渐进、互动式教学,促建学习自信和兴趣
    1.2 抽象理论图形化,直观呈现物理意义
    1.3 利用大学慕课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2 实践教学改革
    2.1 充分使用MATLAB仿真软件
    2.2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提升实践能力
3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4 结语

(3)DSP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从DSP芯片发展历史上将两门课程紧密融合
2 在讲授指令系统的过程中将两门课程紧密结合
3 在讲授算法编程设计过程中将两门课程紧密结合
4 结语

(4)面向工程实践理念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课程建设
    1.1 授课内容建设
    1.2 课程实验
    1.3 课后作业
    1.4 考核体系
    1.5 教学团队
2 教学实践及其效果
3 结语

(5)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信号类课程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所遇到问题
2 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3 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
    (1)形成校企联合培养联盟。
    (2)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3)信号类课程教学团队不断成长。
    (4)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深受企业欢迎。
4 结语

(6)基于慕课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引入慕课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
    2.1 明晰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
    2.2 慕课资料在线课程建设流程
    2.3 打造传统课堂与慕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4 加强实验教学的课堂管理
    2.5 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3 凝聚团队力量,促进持续发展
4 结语

(7)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网络在线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在线课程设计
2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在线课程教学
3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在线课程教学效果
4 结语

(8)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程环境演变和工程技术变革趋势
        1.1.2 工程师能力要求变化
        1.1.3 工程师培养模式演变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边界及关键概念
        1.3.1 计算
        1.3.2 计算能力
        1.3.3 工程教育模式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结构
    1.5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计算相关文献综述
        2.1.1 计算的概念内涵及发展
        2.1.2 计算相关概念辨析
        2.1.3 工程师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
        2.1.4 本节述评
    2.2 工程知识体相关文献综述
        2.2.1 工程知识体概念内涵探析
        2.2.2 工程知识体与计算
        2.2.3 工程知识体与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
        2.2.4 本节述评
    2.3 工程教育模式相关文献综述
        2.3.1 工程教育及计算教育发展
        2.3.2 工程教育模式理论及实践
        2.3.3 计算与工程教育
        2.3.4 本节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计算能力要素及理论框架研究
    3.1 理论分析与问题提出
        3.1.1 计算能力基本要素提炼
        3.1.2 研究问题提出
    3.2 内容分析法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3.2.1 研究方法
        3.2.2 案例选定
        3.2.3 数据来源
        3.2.4 数据分析
    3.3 案例分析
        3.3.1 案例背景及工程师计算能力要点分析
        3.3.2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3.4 案例发现与结论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计算能力核心要素问卷调研
    4.1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4.1.1 问卷设计
        4.1.2 问卷内容
        4.1.3 变量测量
        4.1.4 问卷预调查
    4.2 样本描述与可靠性检验
        4.2.1 样本数据
        4.2.2 项目分析及信度检验
    4.3 研究发现与结论讨论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因子分析
        4.3.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4 结论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案例研究
    5.1 研究问题提出与相关理论分析
        5.1.1 研究问题提出
        5.1.2 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维度提炼
    5.2 案例研究方案设计
        5.2.1 研究方法
        5.2.2 案例样本选取
        5.2.3 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
    5.3 高校典型案例分析
        5.3.1 计算能力培养要点分析
        5.3.2 高校典型案例内容分析
        5.3.3 案例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6.1 关于培养模式设计的思考
    6.2 计算能力培养目标分析
        6.2.1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目标
        6.2.2 分析过程
        6.2.3 计算能力培养目标小结
    6.3 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建构
        6.3.1 模式一:知识模块组合模式
        6.3.2 模式二:计算情境体验模式
        6.3.3 模式三:智能产业引领模式
        6.3.4 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运行分析
        6.3.5 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小结
    6.4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实施路径分析
        6.4.1 传统工科转型
        6.4.2 人工智能及智能相关工科发展
        6.4.3 面向计算的数理基础培养
    6.5 本章小结
7 完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7.1 制定宏观层面的计算战略规划
    7.2 产业参与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过程
    7.3 通过教学方案设计深化计算能力培养与工程教育的系统融合
    7.4 整合软硬件资源保障计算能力培养模式运行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9)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特点
    1. 高等数学知识多,数学公式推导难
    2. 教学内容广,掌握重点难
    3. 基本概念抽象,物理含义理解难
三、加强Matlab的实践性教学分析
    1. Matlab软件简介
    2. Matlab实践性教学的作用
    3. 课程教学引入Matlab软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四、Matlab软件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1. 时域抽样与信号重建的基本原理
    2. 对连续信号进行抽样
    3. 连续信号和抽样信号的频谱
    4. 由内插公式重建信号
五、结束语

(10)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浅析——以“随机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根据课程基本情况制订课程教学体系
2 根据培养对象特点制订课程改进计划
3 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授课方法
4 融合装备科研项目提高教学起点
5 改革课程考核形式
6 结语

四、提高“信号处理原理”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工科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与改革[J]. 吴海燕. 现代职业教育, 2021(28)
  • [2]基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陈思谕. 无线互联科技, 2021(07)
  • [3]DSP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探索[J]. 杜巧玲,任增强.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19)
  • [4]面向工程实践理念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建设[J]. 王秋生,富立,王玲玲.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0(04)
  • [5]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信号类课程改革[J]. 丑永新,钟黎萍,刘继承,谢启,陈飞.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0(04)
  • [6]基于慕课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王恩亮,李桂枝,黄世钊.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7]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网络在线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J]. 吴水才,周着黄,高宏建,林岚,杨春兰. 医疗卫生装备, 2020(04)
  • [8]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 吕正则. 浙江大学, 2020(06)
  • [9]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探究[J]. 孔令杰.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19)
  • [10]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浅析——以“随机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建设为例[J]. 郭英,张婧,孟涛,王晓玉.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9(07)

标签:;  ;  ;  ;  ;  

提高《信号处理原理》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