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肉芽肿的CT诊断

恶性肉芽肿的CT诊断

一、恶性肉芽肿的CT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涂寿伟,袁亚传,李恒国[1](2009)在《鼻腔肿块性病变的CT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提高鼻腔肿块性病变的CT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活检证实的鼻腔肿块性病变38例,详细分析它们的CT表现。结果鼻腔息肉20例,肿块边界清楚、光滑,其中1例有骨质破坏;内翻乳头状瘤3例,息肉合并内翻乳头状瘤1例,肿块边界清楚,呈分叶状,均未见骨质破坏;鼻腔癌8例,恶性肉芽肿2例,黑色素瘤各1例,肿块边缘不规则,均伴有1个以上部位骨质破坏;Wegner`s肉芽肿呈边界不清、条状软组织影,伴鼻中隔破坏;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肿块边界不清,无骨质破坏。结论鼻腔良性肿块边缘多规则,多无骨质破坏,而恶性肿块边缘不规则,多破坏周围骨质。

郭宏伟,杨艺,俞腾先,李博云[2](2008)在《鼻腔肿瘤CT诊断》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CT对鼻腔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肿瘤的CT表现,其中良性10例,恶性20例。结果: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楚,少有骨质破坏,不侵犯腔外软组织;而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清,带有骨质破坏及侵犯腔外软组织。结论:CT能准确对病变部位范围定位,直接清楚显示周围结构。

杨朝湘,刘璋,赵宏辉,周飞,林成业,汤建荣[3](2007)在《鼻腔Stewart型恶性肉芽肿的CT诊断(附4例分析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CT在鼻腔Stewart型恶性肉芽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的价值。方法对4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Stewart型鼻腔恶性肉芽肿患者临床资料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的早期CT表现主要表现为鼻中隔及下鼻甲的黏膜肥厚和鼻前庭的软组织肿块影,晚期以鼻为中心的面部骨质与软骨的破坏。结论CT扫描是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

程天明,吕传剑,朱绍成,葛英辉[4](2006)在《探讨螺旋CT在鼻部恶性肉芽肿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鼻部恶性肉芽肿的临床、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变表现的认识水平,减少误诊。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鼻部恶性肉芽肿7例,年龄20-48岁。病程3 个月-1年,患者多以间断性发热,鼻部不适,鼻部有臭味,鼻衄来诊,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临床检查可见鼻腔粘膜、软腭充血肿胀、表面溃烂。采用GE lightspeed plus 4排螺旋CT 行鼻和鼻窦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扫描模式:轴扫,层厚2.5mm,120KV,160mA,分别进行标准和骨算法重建。结果:标准重建图像:3例表现为鼻腔、鼻窦弥漫性浸润软组织影, 边缘欠光整,肿块形态不规则,2例表现为单侧下鼻甲不规则肥大,其中1例显示鼻前庭处软组织增厚。左侧鼻翼及上颌窦前壁脂肪间隙模糊,2例显示鼻后孔及软腭肿胀,密度不均, 后缘不规则,增强后瘸变明显不均匀强化。骨重建图像:1例鼻中隔骨质破坏,1例上颌窦鼻突边缘模糊,1硬腭后缘骨质破坏。结论:恶性肉芽肿多始于鼻部,之后渐延及面部中线.是一种以进行性坏死性溃疡为临床特征的少见肉芽肿。病理改变主要是非特异性炎性肉芽组织中含有多种组织细胞,或大量坏死组织。随着免疫组化的发展,恶性肉芽肿基本被归结为 T细胞性淋巴瘤和少量B细胞性淋巴瘤。CT表现(1)粘膜增厚:本病早期影像学表现为鼻中隔,鼻甲、硬腭的粘膜增厚,无特异性,类似鼻甲肥厚.边缘欠光整。CT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的标准重建图像均可以很好的显示病变的范围。(2)软组织肿块:为活动期及终末期表现.肿块边缘欠清晰,对称。增强后均匀强化无特异性。部分病例强化密度不均匀.可见部分坏死组织不强化。CT显示该征象良好。(3)骨质破坏:也为活动期及终末期表现。表现为鼻腔及鼻窦窦壁骨质甚至颅底骨质破坏。破坏大部为侵蚀样骨破坏.CT的骨重建图像能够报好显示。综合影像学、临床、病理(主要借助免疫组化染色)等进一步确诊是早期诊断的保障.

程天明,吕传剑,朱绍成,葛英辉[5](2006)在《探讨螺旋CT在鼻部恶性肉芽肿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鼻部恶性肉芽肿的临床、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变表现的认识水平.减少误诊。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鼻部恶性肉芽肿7例.年龄20-48岁。病程3 个月-1年,患者多以间断性发热,鼻部不适,鼻部有臭味,鼻衄来诊.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临床检查可见鼻腔粘膜、软腭充血肿胀、表面溃烂。采用GE lightspeed plus 4排螺旋CT 行鼻和鼻窦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扫描模式:轴扫,层厚2.5mm,120KV,160mA,分别进行标准和骨算法重建。结果:标准重建图像:3例表现为鼻腔、鼻窦弥漫性浸润软组织影.边缘欠光整,肿块形态不规则,2例表现为单侧下鼻甲不规则肥大,其中1例显示鼻前庭处软组织增厚,左侧鼻翼及上颌窦前壁脂肪间隙模糊.2例显示鼻后孔及软腭肿胀,密度不均.后缘不规则,增强后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骨重建图像:1例鼻中隔骨质破坏.1例上颌窦鼻突边缘模糊.1硬腭后缘骨质破坏。结论:恶性肉芽肿多始于鼻部.之后渐延及面部中线.是一种以进行性坏死性溃疡为临床特征的少见肉芽肿。病理改变主要是非特异性炎性肉芽组织中含有多种组织细胞,或大量坏死组织。随着免疫组化的发展.恶性肉芽肿基本被归结为 T细胞性淋巴瘤和少量B细胞性淋巴瘤。CT表现(1)粘膜增厚:本病早期影像学表现为鼻中隔,鼻甲、硬腭的粘膜增厚,无特异性,类似鼻甲肥厚,边缘欠光整。CT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的标准重建图像均可以很好的显示病变的范围。(2)软组织肿块:为活动期及终末期表现。肿块边缘欠清晰,对称。增强后均匀强化无特异性。部分病例强化密度不均匀,可见部分坏死组纵不强化。CT显示该征象良好。(3)骨质破坏:也为活动期及终末期表现。表现为鼻腔及鼻窦窦壁骨质甚至颅底骨质破坏。破坏大部为侵蚀样骨破坏,CT的骨重建图像能够很好显示。综合影像学、临床、病理(主要借助免疫组化染色)等进一步确诊是早期诊断的保障。

程天明,吕传剑,朱绍成,葛英辉[6](2006)在《探讨螺旋CT在鼻部恶性肉芽肿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鼻部恶性肉芽肿的临床、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变表现的认识水平,减少误诊。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鼻部恶性肉芽肿7例,年龄20-48岁。病程3 个月-1年,患者多以间断性发热.鼻部不适.鼻部有臭味,鼻衄来诊,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临床检查可见鼻腔粘膜、软腭充血肿胀、表面溃烂。采用GE lightspeed plus 4排螺旋CT 行鼻和鼻窦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扫描模式:轴扫,层厚2.5mm,120KV,160mA,分别进行标准和骨算法重建。结果:标准重建图像:3例表现为鼻腔、鼻窦弥漫性浸润软组织影, 边缘欠光整,肿块形态不规则.2例表现为单侧下鼻甲不规则肥大,其中1例显示鼻前庭处软组织增厚,左侧鼻翼及上颌窦前壁脂肪间隙模糊,2例显示鼻后孔及软腭肿胀,密度不均, 后缘不规则,增强后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骨重建图像:1例鼻中隔骨质破坏.1例上颌窦鼻突边缘模糊,1硬腭后缘骨质破坏。结论:恶性肉芽肿多始于鼻部.之后渐延及面部中线, 是一种以进行性坏死性溃疡为临床特征的少见肉芽肿。病理改变主要是非特异性炎性肉芽组织中含有多种组织细胞,或大量坏死组织。随着免疫组化的发展,恶性肉芽肿基本被归结为 T细胞性淋巴瘤和少量B细胞性淋巴瘤。CT表现(1)粘膜增厚:本病早期影像学表现为鼻中隔,鼻甲、硬腭的粘膜增厚,无特异性,类似鼻甲肥厚,边缘欠光整。CT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的标准重建图像均可以很好的显示病变的范围。(2)软组织肿块:为活动期及终末期表现。肿块边缘欠清晰,对称。增强后均匀强化无特异性。部分病例强化密度不均匀,可见部分坏死组织不强化。CT显示该征象良好。(3)骨质破坏:也为活动期及终末期表现。表现为鼻腔及鼻窦窦壁骨质甚至颅底骨质破坏。破坏大部为侵蚀样骨破坏,CT的骨重建图像能够很好显示。综合影像学、临床、病理(主要借助免疫组化染色)等进一步确诊是早期诊断的保障。

徐雷鸣,黄正顺,郑超[7](2006)在《窦鼻区中线破坏性疾患的CT评价》文中指出随着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当前归类在鼻窦区中线破坏性疾病名下的疾患主要有淋巴瘤和Wegener肉芽肿病。通常认为这些疾病与窦鼻区许多其他疾患的影像表现之间缺乏特异性。最近《中华放射学杂志》连续讨论了鼻腔淋巴瘤的影像表现,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本文揭示了16例窦

史巍[8](2004)在《恶性肉芽肿的CT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苏丹柯,谢东,刘剑仑,徐志文,黄臣养,金观桥[9](2004)在《中耳恶性病变的CT诊断》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中耳恶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手术病理证实的 10例中耳恶性占位性病变 (鳞癌 5例、NHL 4例、恶性肉芽肿 1例 )及 19例中耳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图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着重总结恶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中耳恶性病变的CT诊断要点如下 :( 1)软组织密度肿物单发、形态可极不规则、但仍相连呈整体状 ,无良性病变常见的“多灶性”表现 ;( 2 )肿物区内的骨结构完全破坏消失 ,骨破坏区范围可远超出中耳乳突结构以外 ,骨破坏区边缘模糊、不规则 ,无边缘“骨质硬化带”表现 ;( 3 )肿物常广泛破坏乙状窦前壁或乳突外壁等 ,伴乳突周围软组织肿胀 ,但多无骨破坏区邻近颅内结构受侵表现。结论 根据上述CT诊断要点可对多数恶性病例做出正确诊断 ;对于CT征象不典型的病例 ,详细询问患者有否患耳流脓血史对恶性病变的诊断尤为重要

张萍,刘汝利[10](2003)在《恶性肉芽肿6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恶性肉芽肿的CT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恶性肉芽肿的CT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8)恶性肉芽肿的CT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 果
    2.1 CT表现 (见图1~4) 。
    2.2 病理
3 讨 论
    3.1 命名
    3.2 病理
    3.3 影像学表现
    3.4 鉴别诊断

四、恶性肉芽肿的CT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鼻腔肿块性病变的CT分析[J]. 涂寿伟,袁亚传,李恒国. 当代医学, 2009(20)
  • [2]鼻腔肿瘤CT诊断[J]. 郭宏伟,杨艺,俞腾先,李博云. 现代医药卫生, 2008(23)
  • [3]鼻腔Stewart型恶性肉芽肿的CT诊断(附4例分析及文献复习)[J]. 杨朝湘,刘璋,赵宏辉,周飞,林成业,汤建荣.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7(04)
  • [4]探讨螺旋CT在鼻部恶性肉芽肿诊断中的应用[A]. 程天明,吕传剑,朱绍成,葛英辉. 河南省首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会议暨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 2006
  • [5]探讨螺旋CT在鼻部恶性肉芽肿诊断中的应用[A]. 程天明,吕传剑,朱绍成,葛英辉. 河南省首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会议暨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 2006
  • [6]探讨螺旋CT在鼻部恶性肉芽肿诊断中的应用[A]. 程天明,吕传剑,朱绍成,葛英辉. 河南省首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会议暨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 2006
  • [7]窦鼻区中线破坏性疾患的CT评价[A]. 徐雷鸣,黄正顺,郑超. 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6
  • [8]恶性肉芽肿的CT诊断[J]. 史巍.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4(06)
  • [9]中耳恶性病变的CT诊断[J]. 苏丹柯,谢东,刘剑仑,徐志文,黄臣养,金观桥.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4(03)
  • [10]恶性肉芽肿6例临床分析[J]. 张萍,刘汝利. 新医学, 2003(08)

标签:;  ;  ;  ;  ;  

恶性肉芽肿的CT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