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璞映辉——古运河保护的新创意(论文文献综述)
徐颖[1](2019)在《大运河文化带杭州段建设路径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隋唐以来,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过重要作用。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文化符号,要求我们对其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利用。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运河沿线各省市迅速开始行动,制定大运河文化带发展规划。大运河杭州段作为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其建设路径和对策将有助于国家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同时为运河沿线各省市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提供经验。杭州作为运河综合保护的先行者,在运河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各方面还有所欠缺。在运河的保护方面,存在着流经各区生态保护与治理不平衡,文化遗产保护不够全面,管理亟待改进等问题;运河文化的传承方面存在着市民对运河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够高,运河文化活动形式不够丰富,宣传运河文化主体较为单一等问题;运河文化资源的利用方面,杭州运河旅游品牌的定位不够清晰、对运河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深入,运河文创园区发展类型较为集中、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完善、文化性有待加强,具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紧扣“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基本方向,从大运河杭州段的保护、传承、利用三个方面入手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杭州段的建设。保护好运河,要求保护好运河文化遗产以及运河生态,拓展运河保护对象,从遗产点的保护拓展到线再到面的保护,做到全面保护;加强部分区域的生态治理与生态廊道建设,实现杭州运河沿线各区生态保护与治理协调发展,建成一个贯通的生态廊道。传承好运河文化,要发挥好人的作用,活化运河文化遗产,使运河文化传承与居民文化活动相结合;建设运河文化长廊,加强市民对运河文化的了解;丰富运河文化活动形式,使运河文化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得到传承,从而形成全民宣传的社会氛围。利用好运河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运河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挥运河文化旅游优势,打造运河旅游品牌,提升运河文化旅游竞争力;建设高质量的运河文创园区,优化文创人才培育引进机制,加强运河沿线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发展“文化+”融合工程,实现运河文创产业质的提升。
管杰[2](2018)在《基于文化线路背景下的京杭大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保护研究》文中认为“文化线路”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从1994年的首次提出,到2008年《文化线路宪章》的认可,它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这一遗产类型也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2014年京杭大运河文化线路的申遗成功,文化线路这一新的遗产类型在中国也越来越被重视,同时在中国的历史遗迹保护体系中,也增添了新的保护理论,受这一理论的影响,一些潜在的文化线路也逐渐被大家所提出,并开始了一系列相关保护。本文首先建构历史文化、历史地段、历史城镇、文化线路保护体系;其次对大运河沿线城镇与历史地段现状特征及问题进行梳理总结,从文化线路的角度阐释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的保护价值,并提出了基于文化线路背景下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的保护原则与措施;最后通过运河沿线城镇山东济宁老城区历史地段的保护发展研究实证,将其纳入整条文化线路进行考虑,期望能为运河沿线其它城镇历史地段的保护发展起到借鉴的作用,同时也通过京杭大运河这一文化线路的保护研究,引起对其它潜在文化线路的足够重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研究的选题背景、相关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内外保护实践、研究目的、意义、对象、范围、方法等加以说明,提出研究框架。第二章:本章是对相关理论和理论构建的研究。首先对文化线路、历史城镇、历史地段、历史文化等理论的基础研究;然后将文化线路与中国传统历史遗迹保护理论体系相融合,总结文化线路保护理论体系的作用,进行历史文化-历史地段-历史城镇-文化线路理论建构。第三章:本章主要是对京杭大运河沿线城镇及历史地段的研究。首先对沿线城镇的分布特征及其发展与运河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对沿线历史地段的分布、特征、其发展与运河的关系以及新时代背景下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的保护要求进行总结;然后对沿线城镇历史地段的价值进行概括;最后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分析总结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本章以前面的分析总结为基础,重点从文化线路的角度分析对历史地段的保护。首先对沿线所涉及到的历史地段的保护类型进行分类;然后以上一章对历史地段保护存在问题为依据,对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的保护提出保护原则;其次针对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第五章:本章以运河沿线城镇山东济宁为研究案例。首先对济宁城区的发展演变,以及其在京杭大运河文化线路上的代表性进行总结;其次对历史地段的现状问题及保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从文化线路的角度提出对历史地段的保护目标和要求;最后针对历史地段目前存在的问题基于文化线路的背景下从多个方面提出可实施性的保护措施。第六章:总结全文,对论文所做的工作、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同时笔者在最后也提出了对研究内容的更多期望与展望。
徐欢[3](2016)在《申遗成功后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依据世界遗产第1、3、4、6条标准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该申报项目涉及中国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共包括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相关遗产点58处,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图1)。从2006年我国做出大运河申遗的决定,历时八年最终申遗成功。
蒋奕[4](2010)在《京杭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 ——以苏州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水利工程,同时也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运河对所流经区域的景观和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是从文化遗产的角度还是从当代城市发展的视角来看,运河遗产以及运河生态环境,都是沿线区域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大部分还处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实践的,理论研究整体滞后于实践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践的层次和效率,急需在理论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把握趋势,形成系统的规范理论,科学的指导其未来更为广泛的实践。本次课题通过对国内外人工运河及相关研究进行剖析研究以增强认知和发现问题,探索研究运河滨水区域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理念和思想,进而运用到实践中,旨在探求出新的模式和框架,以期对运河各段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有所启发和帮助。文章在研究背景、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选择支撑理论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总结。界定运河时空范围的概念及主要特征,分析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理念及相关注意点,剖析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困境及遗产评估在保护规划中的作用,归纳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具体措施及法律法规机制研究,进一步探寻适宜的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策略和方法。通过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案例的研究,分析把脉其发展趋势,在明确运河苏州段遗产构成的基础上,科学评估其遗产价值,提炼运河苏州段的特色,明确保护对象,划定保护区划,制定保护对策,并对分类专项规划进行研究。通过前期分析,运用理论方法,提出本次研究的核心内容——京杭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
狄静[5](2009)在《京杭运河山东段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研究 ——历史文化特色角度》文中提出京杭运河山东段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段,全长510公里,北通京师,南达江浙,在元明清三朝一直是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重要河段,每年数百万石漕粮在此转运,关系着当年天子朝堂的切身安危,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今山东段运河的漕运功能已日渐衰退,河道也在慢慢变窄,但其千年流淌所积淀下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已成为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近些年来,对山东段运河的学术关注不断升温,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多从历史学角度对运河进行历史脉络的考证与梳理,追忆当年的盛世景况,从其现实状况出发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较少。同时,山东段运河沿岸城市纷纷展开了对大运河的规划整治工作,但他们大多只从客观存在的景观“复原”的角度进行考虑,设计缺乏创新,也未体现出本地的特色,历史文化底蕴更缺乏充分的展示,尚未实现由运输功能向旅游功能的转换。论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掌握丰富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运河历史文化特色”作为切入点,从三方面展开分析与研究:首先运用历史学相关知识和方法,对山东段运河的历史沿革进行归总与整理,归总出山东段运河变迁中的四个关键时期;其次运用地理学相关知识,从区位论角度对山东段运河地理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其交通区位良好,工业区位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新文化发展蓬勃振兴,在运河申遗的背景下,具备难得的外部发展机遇;再次运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相关理论对山东段运河沿岸与运河历史文化特色密切相关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并以运河流经路线的长短及所遗留风物的特点为依据,选择了枣庄台儿庄、济宁微山县、济宁市中区、聊城东昌府、聊城临清市五大运河岸上的旅游带,依据评价结果,对五大旅游带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出这些旅游资源开发的禀赋等级。本文着力点在于在运河沿岸城市借助物质资源载体开展旅游大打“运河牌”的同时,就如何深入挖掘这些资源所承载的运河文化,并将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嵌入到各地旅游资源开发中,将这些旅游资源的历史价值与文化特色得到充分展现。这不仅对山东段运河沿岸各市目前的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当前日渐高涨的“运河申遗”、南水北调工程,特别是鲁西南经济的突破与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施然[6](2009)在《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以京杭大运河为例》文中认为中国的遗产廊道蕴含的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茶马古道等遗产廊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迫切需要创新关于保护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将为遗产旅游和遗产保护领域架构一个新的层次,不再是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三层次。笔者秉承和发展了遗产廊道的基本理念,对遗产廊道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探讨遗产旅游开发的模式,以实现遗产廊道的文化意义和自然价值,并同时追求遗产保护、区域振兴、居民休闲和文化旅游及教育的多赢局面。本文回顾了遗产廊道理论,包括概念辨析、选择标准、构成和主题确定,并阐述了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其他相关理论。接着,文章分析了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关键问题,主要是遗产廊道的特征、遗产廊道的旅游资源、遗产廊道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遗产廊道的旅游类型,以及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与申遗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时空模式,分为微观空间模式、宏观点轴空间模式,生命周期时间模式,并对时空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思考。之后,本文使用价值曲线分析框架研究了优化模式的路径,构建了保护模式、多样性旅游体验模式、解说系统模式和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除了为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本文还以遗产廊道的视角解析了京杭大运河和其申遗的思考。并且,以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为例,对遗产廊道旅游开发模式做出具体分析,涵盖了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时空模式以及优化模式的全方面。
朱强[7](2007)在《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景观设计学、遗产保护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对京杭大运河沿线近现代工业发达的江南段运河(江南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尝试探讨对区域工业遗产进行系统筛选、认定和保护利用的系统性理论与方法。首先对运河工业景观和运河工业遗产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运河工业景观是由不同历史时期沿运工业及其相关活动影响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类型之一。运河工业景观应该是与运河线路具有某种联系的相关要素的集合,是具有共同历史主题,见证沿运工业发展历程的有机整体。具体可以从利用运河运输或作为水源(功能相关)、空间位置毗邻运河(空间相关)以及与运河工业史中重要的人或事相关(历史相关)三个方面来理解工业景观要素与运河之间的关系。运河工业遗产是运河工业景观中有价值的部分,同样可以通过上述三种关系进行界定。在对工业遗产保护和遗产廊道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总结之后,提出了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研究的层次和基本框架。具体的讲,工业遗产廊道构建是一个多层次的控制系统,各层次之间应该相互协调和衔接,具体可以分工业遗产区域、城镇、历史工业聚集区、工业企业及相关单位、建构筑物五个层次,按照“主题确定、资源调查与登录、分析与评价、格局构建、实施策略”的基本流程展开研究。在上述概念界定和理论框架基础上,对江南运河工业遗产展开实证研究。首先从江南运河沿线工业发展历史背景的分析表明,运河沿线是除上海这一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之外的又一核心,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源地;运河沿线是中国近代以面粉、棉纺织、缫丝、丝织为核心的民族轻纺工业的发祥地与分布中心,也是江南以及长江下游地区近代民族工业向外扩展的通道。沿运工业在中国工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各个时期遗留下来的工业遗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对影响沿运工业产生与发展的因素和沿运历史工业景观复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沿运工业景观的起源模式与分布格局,通过对历史工业景观与运河关系的分析,发现江南运河工业景观的形成与发展与运河有着重要关系(主要是功能相关),运河是沿运地区工业景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从上述三种关系的分析出发制定具体遗产登录标准,对运河工业遗产进行排查登录。分工业企业及相关单位、建构筑物两个层次对运河工业遗产进行类型和构成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运河工业遗产的构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沿运工业遗产保存现状无论从类型、数量还是空间分布上来看,都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进一步通过价值构成分析构建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分别对建构筑物、企业及相关单位、工业聚集区、沿运主要城镇四个不同层次的运河工业遗产价值进行评价分级。在上述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探讨了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格局,分别从廊道整体保护格局、主要城镇保护格局、历史工业地段保护性开发、重要工业建构筑物的保护与再利用四个层次制定相应的保护与利用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通过对沿运工业发展历史、沿运工业起源模式与分布格局的分析,发现了沿运工业景观的形成与发展与运河有着重要关系,并提出了通过构建工业遗产廊道的途径,实现对江南运河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利用的设想与策略。相关理论构架和研究方法对于区域工业遗产保护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王友群[8](2000)在《古璞映辉——古运河保护的新创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锡在二十一世纪即将进入特大城市行列 ,它将依托什么实施其可持续发展?本文指出挖掘、开发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资源 ,利用历史文化保护区优势 ,让古璞映辉 ,无锡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成为21世纪新的生产力!
二、古璞映辉——古运河保护的新创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璞映辉——古运河保护的新创意(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运河文化带杭州段建设路径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大运河文化带杭州段的内涵与建设定位 |
第一节 文化带概念的提出 |
一、文化线路与遗产廊道 |
二、文化带 |
第二节 大运河文化带的历史性出场 |
一、中央的要求 |
二、近年来运河沿线各省市推进文化带建设的现状 |
三、大运河文化带的特点 |
第三节 大运河文化带杭州段的价值与建设定位 |
一、大运河杭州段的当代价值 |
二、大运河文化带杭州段的建设定位 |
第二章 “保护好运河”:加强生态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 |
第一节 1980 年代以来杭州政府对运河的生态整治与遗产保护 |
一、污染的杭州运河 |
二、杭州运河的生态整治 |
三、杭州运河文化遗产保护 |
第二节 大运河杭州段保护现状的社会调研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社会学特征统计 |
二、大运河杭州段保护状况调查 |
三、分析小结 |
第三节 大运河杭州段的保护对策 |
一、拓展保护对象 |
二、加强部分区域的生态廊道建设 |
三、统筹协调,联合发力 |
第三章 “传承好运河”:打造特色文化廊道 |
第一节 杭州运河文化的特质与当代价值 |
一、水景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
二、商贸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
三、市井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
四、香市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
第二节 传承运河文化的现状 |
一、调查对象对运河文化的了解程度调查 |
二、调查对象了解运河文化的意愿以及方式调查 |
三、调查对象对传承运河文化的看法调查 |
四、分析小结 |
第三节 传承运河文化的对策 |
一、活化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二、建设运河文化长廊 |
三、举办庙会、大运河文化节等活动 |
四、协同多方力量宣传运河文化 |
第四章 “利用好运河”:建设文化产业长河 |
第一节 大运河杭州段旅游业与文创产业的发展基础 |
一、发展运河旅游的优势 |
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
第二节 发展运河旅游的不足及措施 |
一、杭州运河旅游情况调查 |
二、杭州运河旅游业的不足 |
三、杭州打造运河旅游品牌的措施 |
第三节 运河沿岸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困境及解决措施 |
一、运河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二、运河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文化线路背景下的京杭大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线路”的重要价值 |
1.1.2 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成功 |
1.1.3 运河沿线历史城镇中历史地段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京杭大运河 |
1.2.2 运河沿线城镇 |
1.2.3 文化线路 |
1.2.4 历史城镇、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文化线路”的研究 |
1.3.2 关于运河的研究 |
1.3.3 关于历史地段的研究 |
1.3.4 关于运河沿线历史城镇及历史地段的研究 |
1.4 国内外文化线路上历史地段保护实践研究 |
1.4.1 国外历史地段保护实践分析 |
1.4.2 国内历史地段保护实践分析 |
1.4.3 案例总结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范围 |
1.7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2 研究基础与理论建构 |
2.1 研究基础 |
2.1.1 文化线路保护理论 |
2.1.2 历史城镇保护理论 |
2.1.3 历史地段保护理论 |
2.1.4 历史文化保护理论 |
2.2 文化线路融入中国传统历史遗迹保护的理论建构 |
2.2.1 传统历史遗迹保护理论体系发展演变 |
2.2.2 文化线路在历史遗迹保护中的作用 |
2.2.3 文化线路与中国传统历史遗迹保护理论体系的结合 |
2.2.4 历史文化-历史地段-历史城镇-文化线路保护理论体系建构 |
2.3 小结 |
3 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特征、价值及存在问题解析 |
3.1 运河沿线城镇分析 |
3.1.1 运河沿线城镇空间分布 |
3.1.2 运河沿线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
3.1.3 运河沿线城镇发展与运河的关系 |
3.2 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分析 |
3.2.1 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分布 |
3.2.2 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的特征 |
3.2.3 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发展与运河的关系 |
3.2.4 新时代背景下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的保护要求 |
3.3 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的价值 |
3.3.1 历史价值 |
3.3.2 文化价值 |
3.3.3 情感价值 |
3.3.4 教育价值 |
3.4 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保护中的存在问题 |
3.4.1 注重地段单一保护,忽视线路整体协调 |
3.4.2 注重河道单一整治,忽视整体保护观念 |
3.4.3 注重历史风貌重建,忽视运河文化底蕴 |
3.4.4 注重物质遗产保护,忽视非物质遗产保护 |
3.4.5 注重商业利益,忽视运河文化传承 |
3.5 小结 |
4 基于文化线路下的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的保护 |
4.1 历史地段保护类型分类 |
4.1.1 按保护层级分类 |
4.1.2 按保护主题分类 |
4.1.3 按保护范围分类 |
4.2 历史地段保护原则 |
4.2.1 保护整体性原则 |
4.2.2 维持原真性原则 |
4.2.3 突出特色性原则 |
4.2.4 抓住重点性原则 |
4.2.5 保持联动性原则 |
4.3 历史地段保护措施 |
4.3.1 建立点、面、线相结合的资源要素空间体系 |
4.3.2 整合历史地段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
4.3.3 融入历史城镇、文化线路功能背景 |
4.3.4 加强历史地段旅游发展与运河文化传播结合 |
4.3.5 采取自上而下的管控和引导措施 |
4.4 小结 |
5 案例研究——以山东济宁为例 |
5.1 济宁城区背景简介 |
5.1.1 济宁城池演变 |
5.1.2 从文化线路角度解读济宁的代表性 |
5.1.3 济宁历史地段在大运河文化线路保护工作中的意义和价值 |
5.2 济宁老城区历史地段现状问题分析 |
5.2.1 济宁历史地段与老城区的关系 |
5.2.2 历史地段现状问题 |
5.3 从文化线路角度阐释济宁历史地段保护必要性 |
5.3.1 具有丰富的与运河相关的文物古迹 |
5.3.2 具有大量与运河相关的交通设施 |
5.3.3 具有独特的古城风貌格局 |
5.3.4 具有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 |
5.4 从文化线路的角度提出对济宁历史地段的保护目标与要求 |
5.4.1 对济宁历史地段的保护目标 |
5.4.2 对济宁历史地段的保护要求 |
5.5 从文化线路的角度阐释济宁历史地段的保护措施 |
5.5.1 建立运河古迹、历史地段、老运河空间保护体系 |
5.5.2 整合历史地段内运河遗迹与运河文化 |
5.5.3 融入济宁城、大运河文化线路的功能背景 |
5.5.4 加强历史地段旅游与大运河文化的结合 |
5.5.5 加强济宁自上而下的管控和引导措施 |
5.6 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主要成果总结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论文的不足 |
6.4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3)申遗成功后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当前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保护管理策略 |
遗产分类 |
相关国际准则 |
趋势分析 |
(4)京杭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 ——以苏州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对运河保护的关注 |
1.1.2 地方省、市对运河保护利用的行动和实践 |
1.1.3 近年来运河重大专项调查研究及部分成果 |
1.2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3 概念界定 |
1.3.1 遗产属性 |
1.3.2 保护规划 |
1.3.3 遗产评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概况及其特点分析 |
2.1.2 国外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现状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1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概述及其特点分析 |
2.2.2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京杭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理论基础 |
3.1 京杭大运河基本概况 |
3.1.1 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时空范围的界定 |
3.1.2 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重要性及目的性 |
3.1.3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层面的探索 |
3.2 京杭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特征 |
3.2.1 动态性和活态性 |
3.2.2 整体性和综合性 |
3.2.3 大尺度和区域性 |
3.3 京杭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理念 |
3.3.1 线性文化遗产 |
3.3.2 遗产廊道 |
3.3.3 文化景观 |
3.3.4 系列遗产 |
3.3.5 大遗址 |
3.4 京杭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注重点 |
3.4.1 强调运河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3.4.2 协调运河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
3.4.3 注重运河遗产保护的多样性和多元性 |
第四章 京杭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对策 |
4.1 京杭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困境 |
4.1.1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
4.1.2 真实完整性面临威胁 |
4.1.3 管理体制滞后于发展 |
4.1.4 遗产价值认识度缺失 |
4.2 京杭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评估及保护措施 |
4.2.1 遗产保护规划及其难点所在 |
4.2.2 物质文化遗产评估研究分析 |
4.2.3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体措施 |
4.3 京杭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及管理机制研究 |
4.3.1 遗产保护法规问题 |
4.3.2 遗产保护管理机制 |
第五章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保护实践 |
5.1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整体特色及遗产构成 |
5.1.1 整体特色 |
5.1.2 遗产构成要素解读 |
5.1.3 物质文化遗产构成要素 |
5.2 遗产保护评估及保护措施 |
5.2.1 运河保护前提背景分析 |
5.2.2 遗产评估内容及方法 |
5.2.3 运河遗产整体保护措施 |
5.2.4 遗产构成要素保护措施 |
5.3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遗产保护专项规划研究 |
5.3.1 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
5.3.2 运河文化遗产展示规划 |
5.3.3 运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5.3.4 运河物质景观环境规划 |
5.3.5 运河滨水环境保护规划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存在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京杭运河山东段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研究 ——历史文化特色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背景 |
0.1.1 南水北调 |
0.1.2 "四带"战略实施 |
0.1.3 "申遗"提出 |
0.2 研究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
0.3 研究方法 |
0.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0.5 研究框架 |
1 文献综述 |
1.1 大运河相关研究 |
1.1.1 运河遗产保护研究 |
1.1.2 运河对沿线区域影响 |
1.1.3 运河文化 |
1.1.4 沿运城市地带开发与更新 |
1.2 大运河山东段研究 |
1.2.1 运河文化的传播 |
1.2.2 运河历史的辉煌 |
1.2.3 运河旅游的开展 |
2 历史沿革与地理空间分析 |
2.1 历史沿革 |
2.2 地理空间分析 |
2.2.1 交通区位良好 |
2.2.2 工业区位优越 |
2.2.3 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
2.2.4 新文化蓬勃振兴 |
2.2.5 难得的外部发展机遇 |
3 沿线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
3.1 旅游资源选取原则 |
3.2 运河特色旅游资源类型 |
3.3 沿线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
3.3.1 旅游资源评价标准 |
3.3.2 旅游资源评价结果 |
3.4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
3.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2 指标体系中因素权重的确定 |
3.4.3 综合评价等级的确定 |
4 运河历史文化特色分区开发设计 |
4.1 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1 发展目标定位不准 |
4.1.2 对外宣传主题模糊 |
4.1.3 各自为政缺乏协调 |
4.1.4 观念滞后缺乏创新 |
4.1.5 流于表面缺乏内涵 |
4.2 运河山东段总体开发定位 |
4.3 分区开发设计 |
4.3.1 理论基础 |
4.3.2 开发设计原则 |
4.3.3 五大旅游带文化分区开发设计 |
5 结论与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旅游资源单体评价赋分标准 |
附录2 京杭运河山东段运河历史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单体得分值一览表 |
附录3 同层次单权重的确定方法及计算过程 |
附录4 运河考察图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以京杭大运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遗产廊道的兴起 |
1.1.2 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升温 |
1.2 研究综述 |
1.2.1 遗产廊道研究 |
1.2.2 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
1.2.3 京杭大运河的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遗产廊道理论 |
2.1.1 概念辨析 |
2.1.2 遗产廊道的选择标准 |
2.1.3 遗产廊道的构成 |
2.1.4 遗产廊道的主题确定 |
2.2 其他相关理论 |
2.2.1 点轴开发模式 |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3 遗产旅游开发相关理论 |
第三章 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关键问题分析 |
3.1 遗产廊道的特征 |
3.2 遗产廊道旅游的资源、开发潜力和类型 |
3.2.1 旅游资源 |
3.2.2 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 |
3.2.3 遗产廊道的旅游类型 |
3.3 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与申遗 |
第四章 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时空模式 |
4.1 空间模式 |
4.1.1 微观层次 |
4.1.2 宏观层次 |
4.2 时间模式 |
4.2.1 遗产廊道旅游的发展轨迹 |
4.2.2 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时序手段 |
4.3 对时空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
4.3.1 时空模式分析 |
4.3.2 函数表达 |
第五章 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优化模式 |
5.1 优化模式的路径分析 |
5.2 保护模式 |
5.2.1 自然遗产的保护模式 |
5.2.2 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 |
5.2.3 遗产廊道的整体保护模式 |
5.3 多样性的旅游体验模式 |
5.3.1 旅游体验的释义 |
5.3.2 遗产廊道的多样化旅游体验模式 |
5.4 解说系统模式 |
5.5 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 |
5.5.1 自上而下——政府主导 |
5.5.2 自下而上——社区参与 |
5.5.3 横向合作——伙伴关系 |
第六章 案例研究——京杭大运河 |
6.1 遗产廊道视野下的京杭大运河 |
6.1.1 历史重要性 |
6.1.2 建筑或工程上的重要性 |
6.1.3 自然对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
6.1.4 经济重要性 |
6.2 关于京杭大运河申遗 |
6.3 案例选取 |
6.4 旅游资源分析 |
6.5 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体系 |
6.6 旅游开发的时空模式 |
6.6.1 空间模式 |
6.6.2 时间模式 |
6.7 旅游开发的优化模式 |
6.7.1 保护性开发模式 |
6.7.2 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模式 |
6.7.3 解说系统模式 |
6.7.4 管理模式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7.1 结论 |
7.2 思考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进展迅速与基础性研究相对不足 |
1.1.2 转型期沿运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和历史保护矛盾突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大运河相关研究 |
1.2.2 工业遗产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及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江南运河及其沿运区域概况 |
1.6.1 江南运河的界定 |
1.6.2 自然地理背景 |
1.6.3 行政沿革 |
第二章 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理论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业遗产与工业景观 |
2.1.2 运河工业景观与运河工业遗产 |
2.2 工业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 |
2.2.1 工业遗产的类型 |
2.2.2 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与评价原则 |
2.2.3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模式 |
2.3 遗产廊道保护思想与实践 |
2.3.1 遗产区域保护思想 |
2.3.2 遗产廊道的概念内涵 |
2.3.3 遗产廊道构建的几个关键问题 |
2.4 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基本框架 |
2.4.1 工业遗产廊道的概念 |
2.4.2 工业遗产廊道保护研究的层次 |
2.4.3 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基本思路 |
第三章 运河工业遗产历史背景分析 |
3.1 中国工业发展与潜在工业遗产分布 |
3.1.1 中国近代工业时空分布特征 |
3.1.2 中国现代工业时空分布特征 |
3.1.3 中国潜在工业遗产分布 |
3.2 运河沿线工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
3.2.1 1840 年以前运河沿线传统手工业发展概况 |
3.2.2 运河沿线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 |
3.3 运河沿线近现代工业的基本特征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运河工业遗产的判别与登录 |
4.1 沿运工业景观的形成及其分布 |
4.1.1 沿运工业产生的影响因素 |
4.1.2 沿运工业景观的形成模式及其演进 |
4.1.3 沿运工业景观形成模式特征分析 |
4.1.4 沿运历史工业聚集区的划分及其分布 |
4.2 历史工业景观与运河的关系分析 |
4.2.1 运河沿线工业景观总体布局 |
4.2.2 运河工业景观与运河的关系分析 |
4.2.3 沿运历史工业聚集区与运河关系的数量分析 |
4.3 运河工业遗产的判别与登录 |
4.3.1 历史工业相关企业或单位调查标准 |
4.3.2 工业建、构筑物登记标准 |
4.3.3 沿运工业遗产登录情况 |
4.4 小结 |
第五章 运河工业遗产类型与构成分析 |
5.1 沿运工业遗产的类型 |
5.1.1 历史工业企业及相关单位 |
5.1.2 工业遗产建、构筑物 |
5.2 沿运工业遗产构成分析 |
5.2.1 分析方法概述 |
5.2.2 历史年代构成分析 |
5.2.3 行业类型构成分析 |
5.2.4 创办类型构成分析 |
5.2.5 使用性质构成分析 |
5.2.6 风貌特征构成分析 |
5.2.7 再利用状况构成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运河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分级 |
6.1 沿运工业遗产价值构成与评价方法 |
6.1.1 价值构成 |
6.1.2 评价方法 |
6.2 建构筑物单体评价 |
6.2.1 评价因子与权重的设定 |
6.2.2 价值评价与遗产点分级 |
6.2.3 建构筑物价值分布分析 |
6.3 工业相关企业与单位评价 |
6.3.1 评价方法 |
6.3.2 价值评价与工业企业分级 |
6.3.3 企业及单位价值分布分析 |
6.4 历史工业聚集区评价 |
6.5 沿运城镇工业遗产价值总体评价 |
6.6 小结 |
第七章 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格局构建 |
7.1 运河工业遗产廊道保护目标与原则 |
7.1.1 保护目标 |
7.1.2 基本原则 |
7.2 运河工业遗产廊道保护规划范围与层次 |
7.3 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整体保护格局 |
7.3.1 构建运河绿色廊道 |
7.3.2 解说系统的组织 |
7.3.3 交通组织 |
7.4 沿运工业遗产主要城镇保护格局 |
7.4.1 城镇功能定位 |
7.4.2 构成要素构建 |
7.5 沿运历史工业地段保护性开发策略 |
7.5.1 保护层级划分 |
7.5.2 改造更新模式 |
7.6 重要工业建构筑物的保护与再利用 |
第八章 实施对策探讨 |
8.1 沿运城市工业遗存保护和再利用的回顾与反思 |
8.1.1 沿运城市工业遗存保护和再利用的状况 |
8.1.2 沿运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主要问题分析 |
8.2 运河工业遗产廊道保护实施对策 |
8.2.1 编制保护规划体系 |
8.2.2 健全专项法律制度 |
8.2.3 保障管理政策实施 |
8.2.4 推动市场经济运作 |
8.2.5 深化公众参与机制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江南运河沿线近代工业相关企业及单位清单 |
附录2 江南运河近代工业景观复原图 |
附录3 沿运历史工业聚集区清单 |
附录4 工业遗产相关历史人物、事件清单 |
附录5 运河工业遗产调查表 |
附录6 沿运工业建构筑物及企业评价示例 |
附录7 沿运历史工业企业清单及评价结果表 |
附录8 江南运河工业遗产清单及评价结果 |
致谢 |
(8)古璞映辉——古运河保护的新创意(论文提纲范文)
1 映辉篇 |
1.1 永远不会太晚 |
1.2 保护失之不可再得的历史文化信息资源,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历史文脉 |
3 古璞映辉, 创建历史名城 |
3.1“一区、一馆、一碑” |
3.1.1 古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区 |
3.1.2 |
3.1.3 |
3.2 创建新品牌 |
4 更新篇城市建设的新课题 |
4.1 规划理论的更新 |
4.1.1 传统的理论和旧城改造的问题 |
4.1.2 旧城更新的新概念 |
4.2 规划方法的更新 |
5 创意篇 |
5.1“水弄堂”地区的创意 |
5.1.1 |
5.1.1 城市建设的追求: |
5.1.2 水弄堂景观的特色 |
5.2 保护对象和范围[5] |
5.2.1 保护对象: |
5.2.2 核心保护区: |
5.2.3 风貌保护区即核心保护区的背景地区, 包括自然环境、历史环境背景。 |
5.2.4 |
5.3 |
5.4 保护区的若干构思 |
5.4.1 保护区是一个特殊的以保护为主又对城市发展极有影响的一个特区。 |
5.4.2 保护区与居民的关系 |
5.4.3 近年洪水水位提高, 城市设防标准提高。 |
5.4.4 基础设施建设 |
6 结束语 |
6.1 小规模改善更新 |
6.2 建议启动地段 |
四、古璞映辉——古运河保护的新创意(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运河文化带杭州段建设路径与对策研究[D]. 徐颖.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2]基于文化线路背景下的京杭大运河沿线城镇历史地段保护研究[D]. 管杰. 重庆大学, 2018(04)
- [3]申遗成功后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趋势研究[J]. 徐欢. 北京规划建设, 2016(01)
- [4]京杭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 ——以苏州段为例[D]. 蒋奕. 苏州科技学院, 2010(03)
- [5]京杭运河山东段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研究 ——历史文化特色角度[D]. 狄静.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6]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以京杭大运河为例[D]. 施然. 厦门大学, 2009(12)
- [7]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D]. 朱强. 北京大学, 2007(03)
- [8]古璞映辉——古运河保护的新创意[J]. 王友群. 江苏建筑,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