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水泥干法生产线设备管理与维修(论文文献综述)
郁国强,张宝刚,董克忠,赵小雷[1](2021)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设备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文中认为精细化管理包括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具体应用在设备管理上细化分解成巡检管理、润滑管理、维修管理、备品备件管理、现场管理等若干环节进行优化操作,大力发展"挖潜力、补短板"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完善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努力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同时,创新思维,开拓思路,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对生产的驾驭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郁国强,张宝刚,董克忠,赵小雷[2](2020)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设备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文中提出水泥生产线设备管理可细化分解成巡检管理、润滑管理、维修管理、备品备件管理、现场管理等几个方面。智能化点巡检作业具备快速准确判断故障的能力,可通过振动测量、温度测量、图像采集等,获取大量点巡检数据,并在服务器上对数据进行分析,对设备运行中的潜在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的发生率。设备润滑要实行专业化集中管理,由生产部门负责领导,各车间建立相应的设备润滑台账,对大型主机设备油站定期取样化验,做好油质监测。设备维修和维护要严格按照检修作业规程进行,对于大型主机设备还需适当引入专业维修队伍;备件管理要保证合理库存量,控制备件储备资金占比;现场管理要大力推行6S管理,塑造干净整洁的工作场所。
郁国强,张宝刚,董克忠,赵小雷[3](2020)在《水泥生产线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文中研究指明精细化管理包括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莒县中联水泥将设备管理细化分解成巡检管理、润滑管理、维修管理、备品备件管理、现场管理等若干环节,文章详细介绍了该公司在以上各环节进行的优化操作和管理成效。
赖世贤[4](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提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周飞[5](2020)在《郫县某新型智能化环保型骨料及混凝土一体化生产系统设计与示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及骨料是建筑市场最重要的材料,混凝土及骨料行业的发展对建筑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混凝土及骨料市场激烈的竞争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行业及社会对企业智能化制造、环保以及高品质产品等方面提出高标准高要求。然而,混凝土及骨料行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型产业,落后的生产工艺、较高的劳动成本、低下的生产效率导致行业整体水平不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特别是骨料市场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主要围绕混凝土及骨料行业在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依托郫都区建材产业建设项目的建设规划,通过设计智能、环保、绿色生产的混凝土及骨料一体化生产工厂,研究混凝土及骨料生产产业链设计与示范,以及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混凝土生产线系统、骨料生产系统,对混凝土及骨料一体化生产实施效果进行经济性指标分析总结,找到一条行业智能、环保、高品质绿色生产转型升级的道路。研究表明,项目实施建成了“三高两零一低”的新型智能环保、三星级预拌混凝土及预拌砂浆绿色建材和符合《DZT0316-2018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砂石半干法绿色建材一体化生产线,混凝土及骨料一体化生产线可以达到智能环保绿色生产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混凝土及骨料产业整合以及行业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示范效果。
钱建荣[6](2020)在《预分解窑实现优质高产低耗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者根据从事新型干法水泥线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在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了解的部分企业成功做法,以系统管理理念介绍窑系统生产过程通过围绕"五稳保一稳"的具体工艺技术和优化操作、设备改进及过程管理措施,在热工制度稳定基础上实现"薄料快烧",进而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目标的体会和解读。
张雨洁[7](2019)在《精益成本管理在湖南YF水泥公司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产业,水泥行业近年来产能严重过剩,各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利润空间大幅缩减。在供给侧改革和环保政策的严格限制下,自2017年以来,水泥行业整体效益水平有所回升,但长期粗放式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仍使大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当下,水泥行业正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能力,在确保水泥产品质量的同时最大化挖掘成本潜力,增强盈利能力,已成为每一个水泥企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精益成本管理的框架体系,结合湖南YF水泥公司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精益成本管理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探讨了精益管理、价值链管理、作业管理和战略管理理论对精益成本管理理论的影响,对精益成本管理的内涵及实施工具进行了介绍。其次,本文梳理了YF水泥公司的成本管理现状,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由于YF水泥公司成本管理的目标模糊、观念落后,成本管理内容欠缺且责任难以划分清楚,使管理层及员工对于设计、采购、生产和物流等价值链环节的成本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各环节均存在大量的浪费;同时,生产现场缺乏有效管理、设备停机故障等问题也导致公司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基于此,本文将精益成本管理应用到YF水泥公司中,从成本管理组织机构、企业价值链、成本目标和成本责任出发设计了运用精益成本管理的总体思路,并从设计、采购、生产、物流、服务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推进精益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最后,本文论述了实施精益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为精益成本管理在YF水泥公司的有效实施提供基础。本文从YF水泥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将精益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融入到公司的各项价值活动中,以期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提高公司的成本管理水平,并为其他中小型水泥企业应用精益成本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尹红[8](2018)在《某水泥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泥生产是一个高能耗、高资源、高污染的过程,水泥生产工艺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也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水泥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是非常必要的,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发掘清洁生产潜力,进而研制出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最终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实现了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目标。通过以某北方某水泥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生产线是由矿石原料生产和水泥熟料加工两部分组成,对技术装备水平、资源能源消耗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等与水泥行业清洁生产指标对比分析,企业由于矿山生产条件所限,在生产所需物料贮存、矿山废矿石堆存等方面还不能达到标准均不得露天堆放的要求。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相对较低,石灰石尾矿在石灰石开采过程中作为废石堆放在矿山中,若它能够作为粘土原料使用,可实现废石的综合利用,提高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率。根据以上分析,确定矿山车间将作为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对矿山开采车间的生产能力、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废物产生和物料平衡的分析知,清洁生产审核共产生19项无/低费方案和2项中/高费方案。19项无/低费方案总成本较小,并在本轮审核过程中全部实施。主要对2项中/高费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两个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即石灰石尾矿(砂岩)综合利用和矿山排水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方案。矿山排水综合利用方案投资额较低,但经济效益较差,不属于刚性要求,可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延后实施。而石灰石尾矿(砂岩)综合利用方案能够解决企业生产原料短缺的问题,属于刚性要求,虽投资总额较大,但投资经济效益较高,最终确定石灰石尾矿(砂岩)综合利用方案是本次清洁生产审核的实施方案。石灰石尾矿(砂岩)综合利用方案,利用石灰石尾矿产品全部取代粘土生产水泥熟料,每年可减少粘土资源消耗18.0万吨,减少固体废弃物即废石产生量18.0万吨,该方案每年节省运行总费用1162.44万元,节省粘土原料费为990万元。最终回收利用石灰石尾矿18.0万t/a,废物利用量从审核前的0,提高到18万t/a。本轮清洁生产审核,全部完成了设置的清洁生产近期目标,提高了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
曾鲁庆[9](2017)在《立磨选粉机的建模仿真与设计》文中指出立磨选粉机作为现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主机设备,直接决定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中水泥的生产质量与产量,也影响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能耗水平。立磨选粉机的原理:通过外部循环风机的拉风作用,在整个选粉机内部形成负压区,物料通过立磨的研磨作用,从块状变为颗粒状,在负压的作用下,运动到选粉机的转子与导流片之间的旋流区,通过旋转转子的离心作用,粗粉被摒弃进入立磨磨盘重新研磨,细粉随着气流通过转子从外部旋风收尘器收下进入下部工序。二十世纪末中国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经大量使用立磨选粉机作为其水泥工业的主要工序之一,但是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中国没有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磨选粉机设计出来。打破国外的垄断,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磨选粉机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多个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中的立磨选粉机进行信息收集,掌握了现阶段运行中的立磨选粉机的优缺点,了解了使用者的相关需求与痛点,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总结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研发设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运用机械设计相关原理进行校核,运用三维设计软件Inventor进行三维建模、应力分析,经过反复验算修正,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磨选粉机设备设计,其中”一种用于选粉机的耐磨防堵溜槽”已经获得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ZL 201220718256. 2)。在立磨选粉机研发设计完成后不久,进行了该套设备的批量生产并用于多个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中,经过多个工程现场的使用反馈,证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完全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准。本文先对立磨选粉机的原理进行分析阐述,其后对各个主要部件的设计进行论述和设计改进,然后对相应的设计进行计算校核,最后运用三维软件Inventor进行有限元建模与仿真。
邢燕京[10](2016)在《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水泥工业的不断发展,水泥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以新型干法为代表的现代化生产工艺成为主流,但是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水泥生产安全事故频发,水泥生产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这说明水泥生产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安全评价是企业实施安全管理,保障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论文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应用评价模型对某企业水泥生产安全进行评价并得出了安全等级,这证明评价模型的可用性和评价方法的实用性。根据评价结果和权重分析,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提出对应的安全对策。论文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现场实地调研,分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主要危险因素。在分析评价方法和评价方法的使用范围、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根据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最终选择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其次,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主要从人、机、环、管和现场作业安全角度分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其中,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和综合评价的计算通过MATLAB来实现,通过MATLAB实现可以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准确和快捷性。最后,应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某企业水泥生产安全,评价结果得出该企业水泥生产安全等级为2级,企业可以采取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检修管理、加大安全投入、保证现场作业安全的安全对策,保障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二、新型水泥干法生产线设备管理与维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水泥干法生产线设备管理与维修(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设备精细化管理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设备巡检管理 |
1.1 制定统一完善的设备巡检标准和考核制度 |
1.2 强化巡检制度落实和对巡检数据真实性的考核 |
1.3 设备巡检和日常维护相结合,确保生产线设备维护水平不降低 |
1.4 智能化点巡检系统的应用 |
2 设备润滑管理 |
2.1 对润滑实施专业化管理和集中管理 |
2.2 重视润滑台账的管理和应用 |
2.3 大型主机设备的油站要做到润滑油的定期取样化验,做好油质监测 |
3 设备维修和维护管理 |
4 现场管理 |
5 结束语 |
(2)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设备精细化管理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设备巡检管理 |
1.1 制定统一完善的设备巡检标准 |
1.2 强化巡检制度的落实和对巡检数据真实性的考核 |
1.3 设备巡检和日常维护相结合,确保生产线设备维护质量 |
1.4 应用智能化点巡检系统,实现设备故障快速诊断 |
2 设备润滑管理 |
2.1 对设备润滑实施专业化集中管理 |
2.2 重视润滑台账的管理 |
2.3 大型主机设备的油站需对润滑油进行定期取样化验,做好油质监测 |
3 设备维修和维护管理及备品备件管理 |
3.1 设备维修和维护管理 |
3.2 备品备件管理 |
4 现场管理 |
5 结语 |
(3)水泥生产线设备的精细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设备巡检管理 |
1.1 制定设备巡检标准和巡检考核制度 |
1.2 强化巡检制度的落实和对巡检数据真实性的考核 |
1.3 设备巡检和日常维护相结合,确保生产线设备维护水平不降低 |
1.4 智能化点巡检系统的应用 |
2 设备润滑管理 |
3 设备维修和维护管理 |
4 现场管理 |
5 结语 |
(4)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郫县某新型智能化环保型骨料及混凝土一体化生产系统设计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及骨料一体化发展状况 |
1.2.2 混凝土及骨料行业环保发展状况 |
1.2.3 混凝土及骨料行业智能化发展状况 |
1.2.4 混凝土及骨料行业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研究设计目的及意义 |
1.4 本课题研究设计主要思路及目标 |
1.4.1 研究设计思路 |
1.4.2 研究设计目标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5.1 本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1.5.2 总体方案设计 |
1.5.3 混凝土生产线系统设计 |
1.5.4 骨料生产线系统设计 |
1.5.5 实施效果及经济指标 |
2.本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2.1 项目建设背景 |
2.2 可行性分析 |
2.2.1 符合区域发展战略需求 |
2.2.2 符合行业发展需求 |
2.3 本章小结 |
3.总体方案设计 |
3.1 设计理念 |
3.2 设计依据 |
3.3 总体方案 |
3.3.1 市场分析 |
3.3.2 项目拟建规模 |
3.3.3 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 |
3.4 本章小结 |
4.混凝土生产线系统设计 |
4.1 混凝土生产线总体方案 |
4.1.1 混凝土生产线设计总体要求 |
4.1.2 设计技术要求 |
4.1.3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 |
4.2 生产工艺原材料 |
4.2.1 水泥 |
4.2.2 粉煤灰 |
4.2.3 矿粉及其他矿物掺合料 |
4.2.4 外加剂 |
4.2.5 生产用水 |
4.2.6 砂 |
4.2.7 粗骨料 |
4.3 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 |
4.3.1 主楼结构 |
4.3.2 搅拌主机 |
4.3.3 计量系统 |
4.3.4 骨料配料称量装置 |
4.3.5 粉料称量装置 |
4.3.6 水、液体外加剂称量装置 |
4.3.7 粉料风槽输送 |
4.4 混凝土生产线智能化系统设计 |
4.4.1 双机同步控制 |
4.4.2 高性能硬件配置 |
4.5 混凝土生产线环保系统设计 |
4.5.1 混凝土废水废渣处理系统 |
4.5.2 混凝土生产线防尘系统 |
4.5.3 混凝土生产线降噪处理 |
4.6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
4.7 本章小结 |
5.骨料生产线系统设计 |
5.1 骨料生产线设计要求 |
5.1.1 总论 |
5.1.2 设计条件 |
5.1.3 产能设计要求 |
5.1.4 机制砂产品工艺要求 |
5.1.5 碎石产品工艺要求 |
5.2 骨料生产线生产工艺 |
5.3 骨料生产系统设计 |
5.3.1 预处理及破碎 |
5.3.2 骨料精加工整形 |
5.3.3 骨料筛分系统 |
5.3.4 石粉收集系统 |
5.3.5 骨料成品库系统 |
5.3.6 骨料生产线水循环系统 |
5.4 骨料生产线智能化系统设计 |
5.5 骨料生产线环保系统设计 |
5.5.1 废水处理系统设备 |
5.5.2 骨料生产线防尘处理 |
5.5.3 骨料生产线降噪处理 |
5.6 本章小结 |
6.实施效果及经济指标 |
6.1 实施效果 |
6.1.1 实测产能 |
6.1.2 环保指标 |
6.1.3 智能化指标 |
6.2 经济指标 |
6.2.1 投资估算成本 |
6.2.2 砂石加工成本 |
6.2.3 混凝土单方成本 |
6.2.4 投资效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预分解窑实现优质高产低耗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关于窑系统薄料快烧 |
1.1 窑产量和窑速成正比相关 |
1.2 薄料快烧对熟料质量有利无害 |
1.3 快窑速煅烧不存在“拼设备”问题 |
1.4 提高窑产量和运转率可相应降低煤电消耗 |
1.5 实现薄料快烧的基本条件 |
2 窑系统煅烧过程热工制度的动态稳定 |
2.1 风煤料窑速4个主要工艺参数的匹配 |
2.2 窑系统热工制度的动态稳定 |
3 实现窑系统热工制度动态稳定的主要措施 |
3.1 窑系统过程控制和系统管理 |
3.2 生料成分的稳定要求和主要措施 |
(1)入窑生料合格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出磨合格率,不能仅依赖生料均化库 |
(2)注意停磨期间的窑灰处理 |
(3)采用在线分析仪实时控制配料 |
(4)做好石灰石和辅助原料的进厂控制 |
3.3 烧成用煤基本要求和煤料对口,稳定煤和煤粉品质的主要措施 |
(1)应满足烧成用煤的基本品质要求 |
(2)注意煤料对口 |
(3)稳定煤和煤粉品质的主要措施 |
3.4 入窑生料和入窑(炉)煤粉喂料量的稳定要求和主要措施 |
3.5 设备和工艺设施的稳定运行 |
(1)从稳定运行角度窑系统没有辅助设备 |
(2)维护保养和大修管理并重,重视设备巡检和润滑管理 |
(3)预测性设备管理和维修系统对保持设备完好、提高运转率较为经济有效 |
(7)精益成本管理在湖南YF水泥公司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精益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 |
1.2.2 精益成本管理的支持环境 |
1.2.3 精益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精益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
2.1 精益成本管理理论基础 |
2.1.1 精益管理理论 |
2.1.2 价值链管理理论 |
2.1.3 作业管理理论 |
2.1.4 战略管理理论 |
2.2 精益成本管理基本概述 |
2.2.1 精益成本管理主要内容 |
2.2.2 精益成本管理基本要素 |
2.2.3 精益成本管理的特点 |
2.3 精益成本管理实施工具 |
2.3.1 6S现场管理 |
2.3.2 TPM设备管理 |
第3章 湖南YF水泥公司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湖南YF水泥公司简介 |
3.1.1 公司基本情况 |
3.1.2 行业环境分析 |
3.2 湖南YF水泥公司成本管理现状 |
3.2.1 成本管理组织机构 |
3.2.2 公司的成本费用现状 |
3.2.3 成本管理采取的方法 |
3.3 湖南YF水泥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研发环节成本管理活动缺失 |
3.3.2 采购成本管理缺乏统一规范 |
3.3.3 产品生产环节的管理粗放 |
3.3.4 缺乏对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 |
3.4 成本管理问题具体成因总结分析 |
第4章 精益成本管理在湖南YF水泥公司的具体应用 |
4.1 湖南YF水泥公司应用精益成本管理的可行性 |
4.2 湖南YF水泥公司精益成本管理的总体思路 |
4.2.1 构建精益成本管理组织机构 |
4.2.2 识别企业的价值链 |
4.2.3 制定精益成本管理目标 |
4.2.4 划分精益成本管理责任 |
4.3 湖南YF水泥公司精益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
4.3.1 协调各部门参与研发阶段成本规划工作 |
4.3.2 优化物料采购流程且加强供应商管理合作 |
4.3.3 推行6S现场管理和TPM设备精益化管理 |
4.3.4 采用作业成本管理且建立岗位责任制 |
4.3.5 构建完善的精益化物流体系 |
4.3.6 基于客户关系管理进行成本改善 |
第5章 湖南YF水泥公司精益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 |
5.1 建立精益成本责任考核体系 |
5.2 培养高素质的精益管理适用性人才 |
5.3 整合企业成本信息资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某水泥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
1.1.2 水泥行业存在的问题 |
1.1.3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 |
1.2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审核 |
1.2.1 清洁生产审核内容 |
1.2.2 清洁生产审核方法 |
1.3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研究进展 |
1.3.1 清洁生产审核方法 |
1.3.2 改进工艺与设备 |
1.3.3 废弃物处理及利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泥生产企业清洁生产机会研究 |
2.1 企业工程建设情况 |
2.1.1 企业建设情况 |
2.1.2 主要生产设备 |
2.2 企业生产情况 |
2.2.1 主要产品与产量 |
2.2.2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量 |
2.2.3 能源和水消耗量 |
2.2.4 污染物排放情况 |
2.3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
2.4 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
2.4.1 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
2.4.2 与行业准入政策对比分析 |
2.4.3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对比分析 |
2.4.4 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
2.4.5 确定审核重点 |
2.5 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清洁生产方案研制与可行性研究 |
3.1 矿山车间生产情况 |
3.1.1 矿山车间工程内容 |
3.1.2 矿山车间生产工艺 |
3.1.3 矿山车间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 |
3.1.4 矿山车间主要生产设备 |
3.1.5 矿山车间环境保护情况 |
3.2 矿山车间主要物料平衡 |
3.2.1 审核重点的输入输出统计 |
3.2.2 物料平衡的建立和分析 |
3.3 清洁生产方案研制 |
3.3.1 清洁生产方案产生 |
3.3.2 清洁生产方案研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清洁生产方案可行性分析与实施效果 |
4.1 石灰石尾矿综合利用方案可行性分析 |
4.1.1 方案主要工程内容 |
4.1.2 方案技术可行性分析 |
4.1.3 方案环境可行性分析 |
4.1.4 方案经济可行性分析 |
4.2 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
4.2.1 方案实施情况 |
4.2.2 本轮清洁生产方案实施效果汇总 |
4.2.3 已实施方案成果与清洁生产目标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立磨选粉机的建模仿真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技术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工作原理 |
2.2 总体结构及特点 |
第3章 部件结构设计与改进 |
3.1 主要部件结构 |
3.1.1 选粉机壳体 |
3.1.2 转子部件 |
3.1.3 衬板及耐磨部件 |
3.1.4 驱动装置 |
3.2 设计改进 |
3.2.1 密封环的设计改进 |
3.2.2 张紧装置的设计改进 |
3.2.3 联轴器的设计改进 |
3.2.4 灰斗的设计改进 |
3.2.5 下料口耐磨的设计改进 |
3.2.6 主轴的设计改进 |
第4章 立磨选粉机的设计选型 |
4.1 驱动装置设计选型 |
4.2 转子部件设计选型 |
第5章 有限元建模与仿真 |
5.1 上轴承座的有限元建模与仿真 |
5.2 下轴承座的有限元建模与仿真 |
5.3 主轴的有限元建模与仿真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全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水泥生产安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
2.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主要工艺流程概述 |
2.1.1 原燃料准备 |
2.1.2 原燃料制备 |
2.1.3 熟料烧成 |
2.1.4 水泥包装 |
2.2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
2.2.1 物质危险因素分析 |
2.2.2 水泥生产工艺过程危险因素分析 |
2.2.3 生产设备设施危险因素分析 |
2.2.4 辅助设备设施危险因素分析 |
2.2.5 其他危险因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评价方法选择和MATLAB实现 |
3.1 评价方法简介 |
3.2 评价方法选择 |
3.2.1 评价方法选择原则 |
3.2.2 选择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相关理论 |
3.3.1 层次分析过程 |
3.3.2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过程 |
3.4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MATLAB实现 |
3.4.1 MATLAB简介 |
3.4.2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MATLAB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
4.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4.1.1 人因素 |
4.1.2 设备设施因素 |
4.1.3 环境因素 |
4.1.4 管理元素 |
4.1.5 现场作业安全因素 |
4.2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2.1 科学性 |
4.2.2 可行性 |
4.2.3 系统性 |
4.3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1 建立因素集合 |
4.4.2 建立因素权重集合 |
4.4.3 建立评语集合 |
4.4.4 建立综合评价矩阵 |
4.4.5 建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4.6 评价安全等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1.1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
5.1.2 厂区生产基本情况 |
5.2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
5.2.1 确定因素集 |
5.2.2 计算权重及确定权重集向量 |
5.2.3 确定综合评价矩阵 |
5.2.4 应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 |
5.2.5 评价安全等级 |
5.2.6 结果分析 |
5.2.7 安全对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新型水泥干法生产线设备管理与维修(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设备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 郁国强,张宝刚,董克忠,赵小雷. 水泥, 2021(02)
- [2]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设备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 郁国强,张宝刚,董克忠,赵小雷. 水泥技术, 2020(06)
- [3]水泥生产线设备的精细化管理[J]. 郁国强,张宝刚,董克忠,赵小雷. 水泥工程, 2020(05)
- [4]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5]郫县某新型智能化环保型骨料及混凝土一体化生产系统设计与示范[D]. 周飞.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6]预分解窑实现优质高产低耗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J]. 钱建荣. 中国水泥, 2020(05)
- [7]精益成本管理在湖南YF水泥公司的应用研究[D]. 张雨洁. 湖南大学, 2019(06)
- [8]某水泥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践研究[D]. 尹红.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9]立磨选粉机的建模仿真与设计[D]. 曾鲁庆.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10]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评价研究[D]. 邢燕京. 天津理工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