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TO与酒店标准化(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认为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朱可鑫[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周涛[3](2020)在《PF公司酒店用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消费品还是工业品都得到了同步快速发展,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制造开始从出口体量向出口品牌转变,但因为传统人口红利与制造成本优势逐步减少,中国工业产品开始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中国工业产品在营销战略规划与营销策略运用上与国外制造产品对比还存在差距,所以中国制造产品还需要加强营销方面的优化,特别是加强市场营销战略的规划与营销策略的优化。国内的工业品营销研究开展的时间比较晚,但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中国的工业品营销研究在很多领域也取得了丰富成就,但目前针对酒店用品这一细分市场的研究还不多。PF公司是广东佛山一家生产销售酒店厨房塑料产品的企业,企业通过十多年发展在行业内逐步建立起品牌和口碑,但企业在高速发展后开始面临业绩增长乏力的困境。本文以PF公司为研究对象,第一步对PF公司的企业概况和营销现状进行分析,使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进行企业营销环境分析,了解企业所面临的行业竞争情况。紧接着使用SWOT分析工具对公司所面临优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一一分析并选择合适的策略组合方向,第二步是研究企业目前存在的营销战略与策略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第三步是运用STP和4P理论针对PF公司酒店用品营销存在的问题给出优化建议,提出进一步细分市场,聚焦目标市场和突出特色专业化定位。同时也提出通过产品创新,定价灵活化,加强渠道管理与销售促进等营销组合措施来完善企业营销活动。本文通过对PF公司酒店用品的营销策略研究,可以为日后其他学者研究这一细分领域的营销问题提供借鉴,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工业品营销策略研究的内容和案例支撑。
韩楚婷[4](2020)在《ISO26000框架下酒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第一个社会责任标准ISO26000的诞生,代表着社会责任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此项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专家的参与数量空前,这就意味着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先锋运动,也是发展中国家迫切的需求,因此也适用于我国。然而,我国酒店行业并没有积极的把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核心业务中。酒店“卫生门”频繁被媒体曝光状况令人堪忧,这使得我国酒店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建立酒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来引导和规范酒店业的行为重要且必要。本文分析整理了国内、国外和国际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后确定了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基于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企业公民理论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我国酒店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概况,进而得出构建评价体系的必要性。依据ISO26000、SA8000、GRI国际标准的具体内容进行专家访谈与内容梳理,即为组织治理、劳工权益、环境、公平运营、消费者与产品、社会贡献六个要素。后确立了评价体系的六大构建原则,依据ISO26000等国际标准及酒店行业的特殊性对酒店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进行更全面的筛选,采用文献综合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不断地调整优化,最终确定了29个三级评价指标后对指标进行逐一说明。此后,运用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综合评估法完成指标评价。同时,为了验证本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沈阳香格里拉酒店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搜集沈阳香格里拉酒店官网相关数据和内部信息进行分析,经过专家打分计算得出最终结果,其结果与业内的评价相一致。本文意在建立一套针对酒店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主体对客体的客观评价,同时也有利于酒店业自身的评估。但本文列举的酒店多以外资的品牌酒店为主,希望通过社会责任的评价,激发更多本土品牌的酒店加入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列中,促使在我国经营的外资酒店及国有酒店都能约束自身行为,积极主动的承担社会责任,和谐发展与社会各界的关系,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夏超[5](2020)在《中国-马来西亚旅游合作法律保障研究》文中提出旅游业是我国与马来西亚的支柱性产业。近来,我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跨境区域旅游合作迅速发展,双方间旅游服务合作领域得到了不断拓宽。同时伴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和区域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顺利建成,我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旅游合作将更为频繁。伴随着全球旅游服务贸易产业的健康发展,这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及马来西亚旅游业逐步形成一个标准化、高效化、统一化的跨境区域旅游服务贸易市场。笔者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来保障我国与马来西亚的跨境区域旅游合作,从而促使两国间的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本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之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中国与马来西亚跨境区域旅游合作的背景、现状和意义;第二部分结合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东盟自贸区中旅游服务贸易的适用原则以及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合作法律规范等法律规定,阐述两国跨境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以及应当遵守的规则;第三部分基于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旅游合作现状和旅游立法现状分析,以中国与马来西亚双方跨境区域旅游合作的特殊性而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为切入点,探讨双方跨境区域旅游合作法律基础存在的制度漏洞或缺陷;第四部分对完善中国与马来西亚跨境区域旅游合作法律制度和促进旅游贸易自由化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试图对中国和马来西亚旅游服务业的相关法律进行研究,基于我国与马来西亚越来越频繁的跨境区域旅游合作和目前双方合作的法律基础,以全新的角度阐释两国跨境区域旅游合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并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李晅[6](2017)在《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大陆建筑市场第一次真正向西方世界打开。西方建筑学跟随西方社会的发展,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完成了从一元走向多元的演进过程,因而中国大陆建筑学迎进来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碎片的、激变的多元全球现实。随着建筑认知与西方全盘接轨,中国本土建筑创作似乎“一切皆有可能!”,却常追问“一切从何谈起?”。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该如何把握?本文从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现象切入——当代中国建筑师连续获得国际奖。国际建筑奖,即通过对建筑师和作品的表彰,推动全球建筑学前沿价值的思考和共同见解的形成,以应对各自社会土壤上不同的现实问题。中国获奖建筑师作为其中一员,思考与实践与西方有相通之处,因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群体——被国际关注的中国建筑师。这也形成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他们因何而被关注?本文首先通过“前期研究构建”勾勒群像、锁定工具。从11个国际建筑奖中梳理出16组获奖者,组成获国际奖中国建筑师群像。定义“群像”的话语层面为研究视角,放入国际建筑奖所代表的外部语境,以发达国家为背景、西方哲学为工具,探求当前西方和中国对于建筑价值与本质理解上的相通点,以思考“群像”因何被国际关注。建构外部“镜像”的研究路径,引入哲学视野并通过大量文献检索和分析验证,锁定了以极具建筑学亲缘的后现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 Delezue)的理论为分析工具。本文随后通过“理论体系认知”和“建筑师群像解读”串联概念,层层解读。先梳理德勒兹的生命哲学线索,从其创造的哲学概念中提取“高原”、“游牧”、“根茎”、“生成”四个关键概念对其哲学做体系化认知。后从认识论、价值观、方法论三个层面将四个概念运用于建筑学,形成“群像”的建筑认知基础、建筑价值观:思考原则与思维图像、建筑创作逻辑四个层层递进的解读主题。本研究将获奖建筑师作为一个整体勾勒,形成“群像”,从中国大陆外部的国际视野剖析“群像”共同内涵,用德勒兹的方式提出了“碎镜”(Comminuted Mirror)的实践状态为结论。本文“见微知着”,透过国际建筑奖,呈现西方与中国前沿建筑价值的同构与共思,为当下多元而复杂的中国本土建筑学格局的总体把握提供一个由外及内的新视角,对研究未来中国建筑学如何在国际视野中形成自己的语境有一定借鉴价值。
战湛[7](2017)在《中国自费留学行为研究 ——基于教育消费的视角》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教育交流成为常态,自费留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中国的出国留学人数已达到了每年约50万人的水平,其增速也远远超过全球范围内约7%的年均增长率。个人的留学行为是个人面临高等教育需求时作出的有选择性的消费行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留学教育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服务型产品被其消费者选择,取决于其对于国家、高等学校和个人的政治经济意义。对个人而言,在本国的高等教育不能满足需求时,自费出国留学,就成为个人向更宽广的发展平台迈进的必经之路,被认为是个人成长和获得职业技能的捷径。在社会文化由单一走向多元的今天,新兴的文化也使拥有留学经历成为值得羡慕和彰显社会地位的方式之一。年轻人对其他社会文化的好奇甚至追捧也成为留学教育产品得到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文化交流作为留学教育产品的特性和价值得到广泛的认可,并满足了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消费者在面临高等教育需求时,其动机的基础是个人的认知,这关系到个人自身的特质与自我认知,也关系到个人内心世界对外部环境与信息的分析与解释。信息被个人感知和解释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个人对信息的关注程度、信息本身的质量和渠道、说服方式都决定着信息最后的作用方式。对留学教育产品认知的发展还关系到态度的形成方式,卷入度越高,态度越倾向于通过学习和信息搜集形成,反之则通过情感因素或直接行为导致态度形成。个人的自费留学行为还会受到社会和人际关系因素的影响,亚文化、生活方式、社会规范和从众心理都属于这一类型的影响因素。从目前来看,中国的自费留学消费决策是比较理性的,大多数消费者的决策都是基于较高的产品卷入而作出的。然而消费者对风险的感知尚有不足,尤其对潜在的心理风险重视程度不够。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包括动机、卷入度和风险感知,这些因素在实际的决策环节中能够更好地解释和预测消费意愿。尽管家庭收入不能够直接代表支付能力,但是通过对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的分析,那些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具备留学教育产品的消费能力和较强的消费意愿。具体的自费留学消费决策取决于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是一个对信息反复评估的过程,涉及到留学时机、留学目的地、学校、专业课程、预算、可行性评估、准备期计划及备选方案的选择。一般而言,自费留学的消费决策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由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所决定的“去留”选择决定,其二是具体的决策内容,即留学方案。“去留”与否取决于国内教育和国外教育之间的比较,而决策内容取决于留学教育产品之间的比较。自费留学的消费决策是消费者反复论证其教育需求、理清留学动机、搜集和分析留学信息、巩固消费意愿、评估消费风险及支付能力的过程,决策时间一般很长且具有反复性的特点。留学教育市场环境和个人认知是引发中国自费留学行为中的问题的根源。其中市场环境方面的问题主要和留学教育的市场化趋势有关,而个人认知则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行为偏差。应对这些问题,消费者需要调整自身的认知方式;作为留学产品提供者的学校和中介机构需要提高自律、遵守社会道德底线;政府作为主管部门需要承担起维护市场良性环境的社会责任。
伍穗龙[8](2013)在《WTO货物贸易框架下私人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的《世界贸易报告》认为,国际贸易所发生的实质性变化及私人标准的发展以及使用可能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领域的组织性一体化。政府就私人标准这一问题所承担的责任以及WTO在此问题上的角色并不明晰。WTO在解决私人标准所产生之贸易影响是当下多边贸易体制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私人标准这一问题贯穿WTO的日常工作,在内容上又极其多元化,涵盖绿色保护主义,食品安全以及人权劳工社会责任等。随着私人标准泛滥,在WTO内部,发展中国家日益对此问题的扩散表现出担忧,强调其造成实质性的贸易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市场准入,而发达国家在此方面则认为其完全是一个私人行为,WTO不应该也不适合干涉。因此,面对私人标准泛滥的问题,其成因以及理论基础为何,其对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产生何种影响?WTO货物贸易协定又能在此发挥何种作用,又应该如何解决?本文就上述问题作出研究。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主体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作为本论文起点,就私人标准本体及其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展开论述。界定了私人标准的内涵与外延,并通过私人标准运行论对私人标准运行的目的,模式与遵守及合法性问题作出分析。之后,分析私人标准对国际贸易所造成的正反两方面效应。在积极方面,私人标准所具有的某些特质与效果使其可以作为国际贸易的助推器。而在负面效应上,私人标准则可能成为国际贸易壁垒,妨碍自由贸易的发展。同时强调,私人标准的正反两方面效应并非绝对,应该辩证看待。第二章是对当下WTO货物贸易框架下相关协定对私人标准规制可能性的分析。作为一个大前提,笔者首先批判了在《GATT1994》下把私人标准行为归结为国家行为论证的悖论。随后在《SPS协定》以及《TBT协定》框架下探讨私人标准被规制的可能。最终得出结论,在《SPS协定》及《TBT协定》下,由于两个协定的措辞都对私人标准能否规制模糊不清,因此笔者认为不适宜认定两个协定能对私人标准行为进行规制。第三章就私人标准对WTO法律体系的影响展开论述。首先通过探讨WTO法中的法律渊源从而指出私人标准这一本质属于国际软法的规范不能成为WTO的法律渊源。进而透过法律条文及司法实践对WTO法律体系中关于国际标准的认定,认为如国际标准化组织等私人标准制定机构所制定标准亦有可能在WTO法律体系内具备准“法律性”。最后认为私人标准已对WTO合法性产生冲击。第四章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对现有的在WTO货物贸易框架下相关协定委员会或其他关于对私人标准解决的方案进行了评价与分析。进而认为WTO货物贸易框架下解决私人标准问题并非最佳选择。其次针对在国内层面上通过竞争法对私人标准调整的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认为其亦不能起完全解决私人标准问题作用,但是不失为一种渠道。最后提出通过公私伙伴关系理论结合全球行政法治理原则,在WTO,各私人标准制定者,WTO成员国以及各私人标准可能受影响的潜在利益方之间构筑一个咨询委员会性质的伙伴合作机构,以期更好地解决私人标准问题。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论述,侧重指出当下WTO货物贸易框架内法律机制对私人标准的调整不能,在提炼全球行政法核心内涵基础上强调建立公私伙伴关系的高级委员会,通过多主体的融合解决私人标准问题。
Tamer Ayad(天马)[9](2013)在《旅游卫星账户(TSA)实施的评价框架 ——以埃及为研究案例》文中提出旅游经济的特点非常复杂,因此,对旅游业影响经济指标的测度不可以简单地进行估计,而需要综合各类统计信息。2008年,国际经济组织与相关统计部门发表了两份文件。一份是由联合国(UN)、世界贸易组织(WTO)、欧共体统计局(Eurostat)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共同编制的《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2008》(TSA:RMF2008);另一份是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与世界贸易组织(WTO)合编的《2008旅游统计国际推荐标准》(IRTS2008)。它们促进了TSA与旅游统计的发展。此文采纳TSA:RMF2008标准。旅游业对埃及和埃及的经济来说至关重要。其真实作用如何衡量?旅游业支出有多大?旅游业对埃及经济的影响有哪些?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衡量经济需求和与旅游业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产出。TSA有助于研究旅游规模及结构,对管理旅游构成成分及其内部关系有益。2008年,埃及政府开始加强旅游统计,旅游相关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签署了TSA在埃及执行的合作协议,在埃及首次建立TSA机构。为了让埃及可以从TSA获益,执行TSA的内部环境需要满足TSA所需的国际标准。然而,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样,埃及现行旅游统计情况还无法达到国际标准:同时,现行统计标准无法准确体现旅游对埃及经济的实际影响力。所以,评估TSA执行环境与衡量国内旅游统计标准将会确保TSA可持续性发展,也会有利于未来国内相关政策的制定。本文意在评估TSA执行环境及条件,并以埃及作为案例分析TSA:RMF2008在执行时与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国(UN)设立标准的一致性的评估。根据TSA:RMF2008, TSA过程由三部分构成:TSA所涉及数据,TSA制定者及终端用户。因此,TSA研究需涵盖如下内容:供TSA制定者使用的数据可靠性及准确性,TSA的使用成果及所需的统计类信息,TSA工作组的效率,以及是否有可发展空间。旅游业是首个利用全球卫星账户标准来衡量其对经济影响范围的领域,世界贸易组织(WTO)对TSA的定义明确表明卫星账户的结构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卫星账户体系充当其补充说明成分。国民经济账户中收支表是主要组成部分,根据TSA推荐理论标准,旅游卫星账户包含10张相关表格,完全源自于国民经济账户SNA93体系。根据所研究的内容、对象、问题以及数据情况,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定性分析各项举证。本文采取了三种不同数据采集方法:开放式访问;二级数据;封闭式问卷。附加了一些额外途径,如直接观察与参与,以实现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依照内容分析的方法,按照Miles, Huberman, Powell及Renner的步骤分析了开放式访问的所有答复。针对二级信息的分析,研究了政府文件,评估报告,已发表的经济数据,各组织年度报告,并将它们与联合国(UN)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共同提出的TSA:RMF2008中2008国际标准进行比较。针对封闭式问卷,借助于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17.0)这一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本文针对三个问题当中的每一项,都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以确保分析凭证与结论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针对第一个问题,采取内容分析与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在TSA:RMF2008的参照下,对所有重要的二级信息内容分析表明,埃及旅游统计数据与TSA国际标准之间存在差异。源自TSA最终用户的所需信息与问题一的描述性分析结果一致,这表明埃及官方现有统计数据大部分TSA表格均不支持大部分TSA表格,TSA在埃及的执行贯彻需要相关人员更多支持与密切合作。对于第二个问题,本文综合运用了内容分析法和SPSS分析封闭式调查问卷的答复。对私营部门与政府非盈利部门的关键人物的开放式访问表明,旅游业者的需求与埃及旅游业统计数据之间存在差异。这与SPSS针对问题二的分析结果一致,即:大部分旅游业相关重要人士对于埃及旅游统计信息整体持负面态度。关于第三个问题,本文同时运用了内容分析法和道斯矩阵(SWOT)。针对数据利用内容分析法,通过道斯矩阵对如下内容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分类:二级信息与关于TSA执行效率的访问回复。很明显,按照TSA:RMF2008的标准和原则,埃及TSA最终用户的需求并未清晰确立。并且,现有数据库与国际TSA标准之间存在空白,目前对于TSA如何填充这一空白以弥补不足,都是未知数。此文主要学术贡献和创新点在于,提出了使埃及在TSA:RMF2008下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的前提下,TSA在埃及执行的评估框架。
康学芹[10](2013)在《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界80年代以来在”温特尔”主义国际分工背景下,在多边贸易谈判进入僵局情况下,国际经济区域合作迅猛发展起来,成为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竞争的主要形式,国际经济发展中区域、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集聚成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产业组织形式。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十八大报告中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又进行了深入发展的部署。而中国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发展历程,又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国际大国在中国周边布满势力,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必定充满艰辛与挑战。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突破性的、符合现实需要的选择,通过穗港澳增长三角的经济辐射带动珠三角地区、华南乃至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经济辐射核心区域成为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增长极,成为中国经济对外交往的甬道,成为中国经济整体跃迁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以经济发展需要在开放体系条件下才能够可持续发展为思想指导,基于当前“温特尔”国际分工背景,边界效应转变为线索,以国际经济学、区域空间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跨学科对粤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促进经济增长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深入探讨,通过静态、动态经济效应两个维度探讨粤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总结其可供借鉴的经验,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发展经验不仅丰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对中国乃至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发展、区域合作都具有现实参考价值。着名经济学家赫希曼主张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平衡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出现区域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涓滴扩散效应达到整体的发展,这就涉及到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有效投资顺序问题,打破常规的按部就班的发展顺序,会催生一些环节或地区跳跃式、更高效发展。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经济、文化、生活、民族都呈现多元性,可以清晰的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呈“东—中—西”阶梯状分布,而且层次间落差较大,如果全国采取平衡发展最终结果只能是“不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只有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发展经济才有可能发展起来,此意识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的实证研究实质上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道路的实践证明。经济学理论中对外贸易、国际投资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有深刻系统的论述,区域合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贸易创造、投资创造使区域内部成员间要素更有效配置,相对区域合作之前内部成员间更外向性、更开放;对外贸易、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增加及增加程度是衡量区域合作绩效的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静态经济效应研究方式,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来证明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的绩效;而为什么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会对“后厂”地区的经济模式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这就是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生产制造企业根据空间经济学原理进行生产区域选择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会创造、解放生产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经济效应,往往比容易计量的静态经济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更大影响更长远,产业转移调整、产业集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一切都源于在区域合作过程中区域间空间相互作用、协调;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本身就是在参与方积极主动的相互协商中发展进行的,制度在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甚至是合作前提,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的进展与中国内地改革开放进度密切相关,而改革开放政策的具体体现就是边界效应的转变,促使边界以前的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移,所以整个研究以大陆开放政策制定、边界效应的转变为线索来研究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对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产业集聚、经济增长的作用。本研究主体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含前三章内容,主要是对研究的国际分工背景、本文思想渊源、前人研究基础进行梳理总结,为后面的研究打下理论根基;第二部分包含第四章、第五章内容,第四章主要基于国际经济生产制造区位选择理论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空间经济结构进行分析,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香港、澳门、中国华南乃至大陆经济发展都具有攸关历史意义,第五章主要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以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边界效应转化程度为线索,分阶段定性分析了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前店后厂”模式的形成、发展演变升级,分析了合作对华南区域外向型经济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聚带动的城镇化运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CEPA签订以来穗港澳增长三角制度化下经济发展、意义以及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基于相关理论构建模型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包含第六章、第七章内容。首先利用经济增长收敛测度出穗港澳增长三角模式对“后厂”地区经济发展有正效应,随后对穗港澳增长三角促进经济发展运行机理进行一系列实证检验分析。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合作方消除边界屏蔽效应是一切合作工作开展的前提,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对引力模型核心方程加入新变量进行扩展,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边界效应的转化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区位熵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聚进行实证研究机理探讨,最后基于前面实证分析本章落脚在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促使“后厂”地区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吸纳大量港澳直接投资,快速形成外向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引力模型理念指导下,基于时间序列计量模型进行了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研究探讨。第七章通过测度大陆与香港、广东省与香港的贸易成本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过程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解读,在贸易成本趋势分析中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国内外影响因素、事件、政策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前面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对本研究进行总结性质的第九章,通过与五个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比较、评析,得出穗港澳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的国际上一般性具有参考意义的经验与特征;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今后发展的具有可供借鉴参考价值的经验、特征。
二、WTO与酒店标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TO与酒店标准化(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利用外资 |
1.2.2 利用外资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PF公司酒店用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工业品营销基础理论 |
1.2.2 酒店用品行业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PF公司概况与酒店用品营销现状 |
2.1 公司概况 |
2.1.1 发展历程 |
2.1.2 公司业务及产品组合 |
2.1.3 公司组织架构 |
2.1.4 公司经营绩效 |
2.2 PF公司酒店用品的营销现状 |
2.2.1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现状 |
2.2.2 营销组合策略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F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 |
3.1.1 一般环境 |
3.1.2 行业竞争环境 |
3.1.3 市场需求环境 |
3.2 内部环境 |
3.2.1 资源分析 |
3.2.2 能力分析 |
3.3 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3.5 战略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F公司酒店用品营销问题与成因分析 |
4.1 营销战略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
4.1.1 市场细分不够充分 |
4.1.2 目标市场不清晰 |
4.1.3 市场定位优势不突出 |
4.2 营销组合策略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
4.2.1 产品与服务缺乏创新,导致同质化严重 |
4.2.2 价格管理便于保守,价格灵活性与主动性差 |
4.2.3 分销渠道单一,覆盖面不足 |
4.2.4 促销体验不明显,品牌宣传有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F公司酒店用品营销战略与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5.1 营销战略优化建议 |
5.1.1 市场细分进一步细化 |
5.1.2 聚焦目标市场 |
5.1.3 市场定位特色化 |
5.2 PF公司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5.2.1 差异化服务与产品创新 |
5.2.2 灵活组合报价 |
5.2.3 渠道改善和业务范围扩展 |
5.2.4 促销方式多元化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附件 |
(4)ISO26000框架下酒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四、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企业社会责任 |
(一)国外学者的界定 |
(二)国内学者的界定 |
(三)国际组织的界定 |
(四)本文的界定 |
二、酒店企业社会责任 |
三、相关理论基础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社会契约理论 |
(三)企业公民理论 |
第三章 酒店社会责任评价的必要性及要素梳理 |
一、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概况 |
二、酒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必要性 |
三、基于国际标准的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基本要素 |
(一)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 |
(二)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 |
(三)GRI体系 |
(四)基于专家访谈法梳理酒店企业社会责任 |
四、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内容梳理 |
(一)组织治理责任 |
(二)劳工权益责任 |
(三)环境责任 |
(四)公平运营责任 |
(五)消费者与产品责任 |
(六)社会贡献责任 |
第四章 我国酒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 |
一、酒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二)指标选取方法 |
(三)常用评价指标 |
二、酒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问卷调查 |
(一)评价指标问卷设计 |
(二)问卷数据分析与处理 |
三、酒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确立 |
(一)确定酒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 |
(二)评价指标说明 |
四、确定指标权重及评价方法 |
(一)层次分析法与灰色综合评价法介绍 |
(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三)灰色综合评价过程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一、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概况 |
二、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
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评价 |
(一)确定评价值 |
(二)评价过程分析 |
(三)评价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建议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ISO26000 框架下酒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问卷 |
附录三:酒店 CSR 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及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马来西亚旅游合作法律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三)本文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中国与马来西亚跨境区域旅游合作概述 |
(一)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建交背景 |
(二)中国与马来西亚旅游立法的现状 |
(三)中国与马来西亚跨境区域旅游合作的意义 |
(四)中国与马来西亚跨境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 |
二、中国与马来西亚跨境区域旅游合作的法律制度 |
(一)普遍性多边合作法律规范(服务贸易总协定) |
1.GATS基本原则在中马旅游服务贸易中的适用 |
2.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入世承诺 |
3.马来西亚旅游服务贸易入世承诺 |
(二)区域性多边合作法律规范(CAFTA框架协议) |
1.CAFTA基本规定在中马旅游服务贸易中的影响与适用 |
2.CAFTA《框架协议》中国旅游服务承诺 |
3.CAFTA《框架协议》马来西亚旅游服务具体承诺 |
(三)双边合作法律规范 |
1.中马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 |
2.中马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 |
(四)旅游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制度 |
1.中国旅游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制度 |
2.马来西亚旅游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制度 |
三、中国与马来西亚跨境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
(一)中马旅游合作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二)缺乏独立的争端解决机制 |
(三)缺乏专门协调机构 |
(四)中马游学旅游安全纠纷 |
(五)中马医疗旅游服务纠纷 |
四、完善中国与马来西亚跨境区域旅游合作法律制度的建议 |
(一)立法保障 |
(二)确定独立的争端解决机制 |
(三)建立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构 |
(四)旅游安全保障 |
(五)医疗旅游保障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WTO时代的起飞: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陆的建筑创作 |
1.1.2 建筑学的发展趋势: 从一元秩序走向多元现实 |
1.1.3 建筑理论的哲学趋向: 探求多元的本源 |
1.2 研究缘起: 中国建筑师开始受国际关注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视阈: 外部语境 |
1.3.2 研究工具: 哲学借用 |
1.3.3 研究策略: 以微知着 |
1.4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际获奖中国建筑师解读 |
1.5.2 德勒兹哲学的建筑学应用 |
1.6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6.1 研究范围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结构框架 |
本章参考文献 2 走出去——当代国际获奖中国建筑师群像 |
2.1 现象锁定: 当代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 |
2.1.1 研究对象界定 |
2.1.2 获奖线索与人物 |
2.2 国际奖呈现 |
2.2.1 奖项总览 |
2.2.2 奖项简介 |
2.2.3 主要奖项解读 |
2.3 获奖建筑师呈现 |
2.3.1 评审辞 |
2.3.2 大事记 |
2.3.3 统计表 |
2.4 “群像”作为一种研究视角 |
2.4.1 隐含趋势: 从“个案”到“群体” |
2.4.2 学术价值: 作为建筑话语的建筑师“群像” |
2.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3 看回来——哲学工具 |
3.1 研究路线与理论工具 |
3.1.1 研究路线构建 |
3.1.2 哲学工具引入 |
3.1.3 哲学工具验证 |
3.2 德勒兹哲学的思想特征 |
3.2.1 德勒兹简介 |
3.2.2 概念的王者 |
3.3 德勒兹哲学的建筑学潜行 |
3.3.1 建筑学的“多元”时期——德勒兹反对理性 |
3.3.2 建筑学的“奇观”时期——德勒兹抵抗虚无 |
3.3.3 建筑学的“纷繁”当下——德勒兹的生命哲学 |
3.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4 德勒兹哲学的体系化认知 |
4.1 德勒兹的生命哲学线索简述 |
4.2 “高原”(Plateaux) —在地的认识论 |
4.2.1 超线性的时间观 |
4.2.2 地质学的历史观 |
4.2.3 潜在问题与解决之道 |
4.3 “游牧”(Nomadic)——此时此地,打开压抑的生命 |
4.3.1 游牧思想 |
4.3.2 游牧的内心价值 |
4.3.3 无意识与“解域”( De-territorialization)——欲望生产的动力 |
4.4 “根茎”(Rhizome)——此时此地,关联自由的世界 |
4.4.1 根茎思维 |
4.4.2 生产力与“抽象机器”(Abstract Machine)——欲望生产的导管 |
4.5 “生成”(Becoming)——介入的行动论 |
4.5.1 生成—他者 |
4.5.2 生成的概念工具箱 |
4.6 本章小结: 一切皆是此刻——从“潜在”到“现实” |
4.6.1 打碎: 欲望与离散性 |
4.6.2 重塑: 生命与传承性 |
本章参考文献 5 “群像”的建筑认知基础—“商原”(Plateaux) |
5.1 建筑的时间存在——实体的历史 |
5.1.1 重建非线性的建筑史观 |
5.1.2 建筑是具有多重时空的整体 |
5.2 建筑的地域存在——时间的地层 |
5.2.1 建筑的地域性: 三个时间地层 |
5.2.2 建筑学的横断面: 地域主义 |
5.3 高原的文脉——潜在之域的现实化线索 |
5.3.1 刘家琨的《高地》与德勒兹的“高原” |
5.3.2 建筑学: 潜在问题的现实化解决之道 |
5.3.3 文脉: 连续的现实化线索 |
5.4 本章小结:“群像“断面 |
本章参考文献 6 “群像”的建筑价值观之一: 思考原则——“游牧”(Nomadic) |
6.1 思想转向: 从“本质之思”到“问题之思” |
6.1.1 永恒的建筑: 追寻本质 |
6.1.2 当前的建筑: 直面问题 |
6.2 建筑学的游牧精神 |
6.2.1 “游牧精神”: 与国家形态建筑体系的对话和反叛 |
6.2.2 “游牧民族”: 建筑师的独立与抵抗 |
6.2.3 “游牧行动”: 建造的特殊与具体 |
6.3 将无意识写入建筑——“解域” |
6.3.1 建筑解域: 满足人类潜在诉求的创造 |
6.3.2 解域无意识: 个体—事件 |
6.3.3 碎片的建筑: 事件—空间 |
6.4 本章小结: “群像”断面 |
本章参考文献 7 “群像”的建筑价值观之二: 思维图像——“根茎”(Rhizome) |
7.1 思维转向:由“纵向思维”到“横向思维” |
7.1.1 纵向思维: 风格之树 |
7.1.2 横向思维: 对象之网 |
7.2 “建筑—世界”: 根茎式的认知框架 |
7.2.1 网络化进程与根茎思维 |
7.2.2 建筑的关系属性 |
7.2.3 建筑: 人类的生活世界 |
7.3 自组织的建筑——“机器” |
7.3.1 建筑机器: 引发事物潜在联系的机制 |
7.3.2 自组织机器: 差异—连接 |
7.3.3 在场的建筑: 连接—建构 |
7.4 本章小结: “群像”断面 |
本章参考文献 8 “群像”的建筑创作逻辑——“生成”(Becoming) |
8.1 建筑的生成 |
8.1.1 追寻建筑本体 |
8.1.2 建筑师的黑匣子 |
8.2 介入对象——“图解”(Diagrams) |
8.2.1 内容投射——建筑共同体的形成 |
8.2.2 案例透视: 贝森·西村大院——自主共享的共同体 |
8.3 介入时间——“不合时宜”(Timeless) |
8.3.1 时空抽离——建筑旅程的开启 |
8.3.2 案例透视: 南戴河海边图书馆——不合时宜的戏剧 |
8.4 介入空间——“褶子”(Fold) |
8.4.1 身心折叠——建筑物态的超越 |
8.4.2 案例透视:哈尔滨大剧院——身与心的折叠 |
8.5 本章小结: “群像”断面 |
本章参考文献 9 结语 |
9.1 “碎镜”(Comminuted Mirror) |
9.2 小结 |
9.3 主要创新点 |
9.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1: 十六位获奖建筑师事务所的理论与实践概览 附录2: 获奖中国建筑师评审辞 作者简历 |
(7)中国自费留学行为研究 ——基于教育消费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自费留学的需求 |
(二) 自费留学的社会经济意义 |
(三) 具有中国社会特色的自费留学行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三) 现有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自费留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
一、自费留学行为 |
(一) 留学行为 |
(二) 自费留学 |
(三) 留学教育消费 |
二、留学教育产品 |
三、自费留学市场 |
(一) 自费留学市场的运行逻辑 |
(二) 自费留学市场的竞争 |
四、自费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 |
(一) 需求与动机 |
(二) 信息的感知、搜寻与处理 |
(三) 态度、意愿与支付意愿 |
(四) 社会中的消费行为 第二章 中国自费留学行为的特征 |
一、留学信息的获取与判断 |
(一) 留学信息的搜寻模式 |
(二) 留学信息的渠道与类型 |
(三) 留学信息的可信度 |
二、消费者的态度 |
(一) 消费者的态度差异 |
(二) 态度差异的影响因素 |
三、消费者的自我效能 |
(一) 留学行为中的自我效能 |
(二) 留学人员的自我效能 |
四、自费留学行为的风险 |
(一) 风险的类型 |
(二) 个人对风险的感知 |
(三) 个人对风险的评估 |
五、经济成本、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 |
(一) 自费留学的经济成本 |
(二) 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 |
六、自费留学决策的内容与机制 第三章 中国自费留学行为的实证研究 |
一、留学动机 |
(一) 留学动机的结构 |
(二) 留学动机的差异性分析 |
(三) 留学动机的影响因素 |
二、留学教育产品的卷入度 |
(一) 经济因素对卷入度的影响 |
(二) 信息搜集模式对卷入度的影响 |
(三) 卷入度的影响因素 |
三、留学教育产品的消费意愿与决策 |
(一) 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 |
(二) 决策情境下的消费意愿 |
(三) 自费留学行为的决策框架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中国自费留学行为的问题及其原因 |
(一) 市场环境引发的问题 |
(二) 个人认知引发的问题 |
三、对策与建议 |
(一) 对消费者的建议 |
(二) 对院校和教育中介的建议 |
(三) 政府的对策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
(8)WTO货物贸易框架下私人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2 研究对象的理论源泉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内研究现状 |
0.3.2 国外研究现状 |
0.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内容 |
0.4.3 研究方法 |
1 国际贸易与私人标准 |
1.1 私人标准概述 |
1.1.1 内涵与外延界定 |
1.1.2 私人标准运行论 |
1.2 私人标准与国际贸易关系 |
1.2.1 私人标准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关系 |
1.2.2 私人标准作为贸易推进器 |
1.2.3 私人标准成为贸易障碍 |
2 WTO货物贸易体制下对私人标准的法律规制 |
2.1 一种批判——把私人标准行为归为政府行为理论的悖论 |
2.2 《SPS协定》对私人标准的规制 |
2.2.1 背景与历史:SPS委员会视野下的私人标准 |
2.2.2 《SPS协定》对私人标准的规制 |
2.3 《TBT协定》对私人标准的规制 |
2.3.1 《TBT协定》对私人标准的讨论背景 |
2.3.2 《TBT协定》对私人标准的规制 |
3 私人标准对WTO法律体系的影响 |
3.1 私人标准与国际软法——以WTO法律渊源的影响为角度 |
3.1.1 国际法渊源及WTO法律渊源 |
3.1.2 国际软法与私人标准的法律性质 |
3.2 私人标准与国际标准——以WTO货物贸易涵盖体系为角度 |
3.2.1 《SPS协定》与《TBT协定》中国际标准的确定 |
3.2.2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私人标准准法律性的自由进路 |
3.3 私人标准对WTO合法性提出挑战 |
3.3.1 全球治理下的合法性 |
3.3.2 WTO的合法性危机 |
3.3.3 私人标准独立成为国际标准对WTO合法性产生冲击 |
4 一种进路——多边货物贸易体制下私人标准问题的解决 |
4.1 源与流——私人标准问题解决措施在WTO多边货物贸易框架下的讨论 |
4.1.1 回顾与评SPS及TBT委员会内成员国建议及措施 |
4.1.2 对现有建议的评价 |
4.2 域外规制——竞争法框架下解决私人标准问题 |
4.2.1 WTO与竞争政策 |
4.2.2 竞争法作为国内的规制手段 |
4.3 理想进路——多种治理理论的治理蓝图 |
4.3.1 全球行政法理论体系 |
4.3.2 全球行政法治理理论的启示 |
4.3.3 公私伙伴关系模式 |
4.3.4 私人标准问题解决——运用公私伙伴关系进路理由 |
4.3.5 高级别委员会——全球行政法理念结合公私伙伴关系进路具体适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旅游卫星账户(TSA)实施的评价框架 ——以埃及为研究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tructure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Framework |
1.2.1 Research Problem |
1.2.2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
1.2.3 Questions of the Study |
1.2.4 Structure of Thesis |
Chapter Two: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 Economic Theory and National Accounts |
2.2 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
2.3 Keynesian Economics and Input and Output Tables |
2.4 SNA and Satellite Accounts |
Chapter Three:Literature review of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
3.1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TSA |
3.2 The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s |
3.2.1 Use of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TSA" |
3.2.2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TSA" Key Definitions |
3.2.3 Tourism expenditure and consumption |
3.2.4 Tourism Aggregates |
3.2.5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TSA" Structure |
3.3 The TSA Demand and Supply Perspective |
3.3.1 Demand Aspect |
3.3.2 Supply Aspect |
3.4 Private Sector Stakeholders use of the TSA |
3.5 Differences between TSA:RMF2000 and TSA:RMF2008 |
3.6 Implementation of the TSA |
3.7 TSA in Egypt |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Method |
4.1 Difference between Research Method and Methodology |
4.1.1 Using Qualitative Approach |
4.1.2 Case Study Method |
4.1.3 SWOT Tool/Technique |
4.2 Data Sources |
4.2.1 Open-ended Interview |
4.2.2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secondary data |
4.2.3 Close-ended Questionnaire |
4.3 Sampling |
4.4 Data Analysis |
4.5 Test of Research Quality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Criteria) |
4.5.1 Criteria of Construct validity |
4.5.2 Criteria of External validity |
4.5.3 Criteria of Reliability |
Chapter Five:Results |
5.1 Introduction |
5.2 Case study question one |
5.2.1 Ministry of Tourism & CAPMAS:Egypt's Inbound Tourism Sample Survey |
5.2.2 Household Income, Expenditure, and Consumption Survey |
5.2.3 Central Bank of Egypt Statistical Bulletins & Reports |
5.2.4 Bulletin of Activity Elements for Touristic Hotels and Resorts |
5.2.5 Arrival and Departure Cards |
5.2.6 Ministry of Tourism Statistical Bulletins & Reports |
5.2.7 Tourist Establishment License Forms |
5.2.8 Labor Force Survey |
5.2.9 Summary of case study question one |
5.3 Case study question two |
5.3.1 Assessment of the private sector needs |
5.3.1.1 Travel agencies and Tour Operators Needs Matrix |
5.3.1.2 Hotel Needs Matrix |
5.3.1.3 Airlines Needs Matrix |
5.3.1.4 Diving Centers Needs Matrix |
5.3.1.5 Restaurants Needs Matrix |
5.3.1.6 Bazaars Needs Matrix |
5.3.1.7 Needs of private sector users in context with TSA outputs tables |
5.3.2 Assessment of Governmental and Non-governmental sector needs |
5.3.3 Attitudes of Tourism Stakeholders towards Tourism Statistics |
5.3.4 Summary of case study question two |
5.4 Case Study Question Three |
5.4.1 The SWOT Matrix |
5.4.2 Key Stakeholders Analysis |
Chapter Six:Discussion |
6.1 Introduction |
6.2 Findings of Case Study Question One and Recommendations |
6.3 Findings of Case Study Question Two and Recommendations |
6.4 Findings of Case Study Question Three and Recommendations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s |
7.1 Conclusions |
7.2 Proposed evaluation framework diagram |
7.3 Proposed evaluation framework |
7.4 Future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es |
Chinese Summary |
(10)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
绪论 第一节 |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 |
文献研究综述及本研究视角 第一节 |
国际经济区域一体化文献综述 第二节 |
测度区域一体化程度:边界效应、贸易成本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文献综述 第四节 |
关于穗港澳增长三角的文献综述 第五节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
穗港澳次区域合作的国际经济生产关系基础 第一节 |
“温特尔主义”生产模式 第二节 |
“温特尔主义”国际分工模式的条件及特点 第三节 |
“温特尔主义”:增长三角合作模式的国际生产关系基础 第四节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
穗港澳增长三角空间经济结构动态优化互补 第一节 |
穗港澳增长三角的空间地理范围 第二节 |
穗港澳增长三角空间经济联动“前店后厂”跨境生产体系形成 第三节 |
穗港澳增长三角优势互补“前店后厂”跨境生产一体化意义 第四节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
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 第一节 |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衡量标准 第二节 |
入世前穗港澳增长三角“前店”港澳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
入世前穗港澳增长三角“后厂”地区外向型经济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
CEPA制度化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五节 |
CEPA背景下穗港澳增长三角模式促进港澳经济发展 第六节 |
CEPA背景下穗港澳增长三角模式促进内地经济发展 第七节 |
新阶段穗港澳增长三角模式积淀问题凸显出来 第八节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
穗港澳增长三角经济效应运行机理分析、实证检验 第一节 |
穗港澳增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检验 第二节 |
基于引力模型穗港澳增长三角边界效应转变实证研究 第三节 |
区位熵测度穗港澳增长三角合作下“后厂”地区产业集聚 第四节 |
穗港澳增长三角合作与“后厂”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实证检验 第五节 |
本章总结 第七章 |
基于贸易成本测度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效应再认识 第一节 |
贸易成本 第二节 |
穗港澳增长模式下贸易成本测度 第三节 |
贸易成本走势分析解读 第四节 |
本章小结 第八章 |
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征、经验总结 第一节 |
国际上典型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节 |
“温特尔”国际分工背景下穗港澳增长三角的特征 第三节 |
穗港澳增长三角国别特色经验总结 第四节 |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中文书籍参考文献 中文论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致谢 |
四、WTO与酒店标准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2]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D]. 朱可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PF公司酒店用品营销策略研究[D]. 周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ISO26000框架下酒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D]. 韩楚婷.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5]中国-马来西亚旅游合作法律保障研究[D]. 夏超.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D]. 李晅. 浙江大学, 2017(12)
- [7]中国自费留学行为研究 ——基于教育消费的视角[D]. 战湛.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8]WTO货物贸易框架下私人标准研究[D]. 伍穗龙. 武汉大学, 2013(01)
- [9]旅游卫星账户(TSA)实施的评价框架 ——以埃及为研究案例[D]. Tamer Ayad(天马). 北京交通大学, 2013(10)
- [10]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康学芹.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