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仔猪断奶后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希彪,王田田,崔世泉,黄宣凯[1](2021)在《民猪与大白猪仔猪哺乳期采食行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试验以民猪和大白猪仔猪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品种采食行为差异,分析哺乳仔猪采食行为与其生产性能关系及母猪泌乳量对仔猪采食行为的影响,以期为改进哺乳仔猪饲喂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大白猪仔猪相比,民猪仔猪平均每次摄食和探索时间更长,每日饮水和探索次数较低;民猪仔猪哺乳期日增重、相对生长速率与饮水和探索次数呈显着正相关(P<0.05),断奶重与摄食时间呈显着负相关(P<0.05);大白猪仔猪哺乳期日增重、相对生长速率与摄食时间、饮水次数和时间呈显着正相关,初生重与摄食次数和时间呈显着负相关(P<0.05)。民猪仔猪保育期末重与哺乳前期摄食时间呈显着负相关(P<0.05),保育期末重、日增重及相对生长速率与哺乳后期摄食次数和时间、探索时间呈显着负相关(P<0.05);大白猪仔猪保育期日增重、相对生长速率与哺乳后期摄食次数呈显着正相关(P<0.05),保育期末重与探索时间呈显着负相关(P<0.05)。低泌乳量组哺乳仔猪摄食次数和时间极显着高于高泌乳量组(P<0.01)。由此可见,民猪与大白猪哺乳仔猪在摄食、饮水、探索行为发生频次和时长上存在较大差异,且仔猪采食行为对其生长发育有显着影响,但影响方式不同;母猪泌乳量对哺乳仔猪摄食行为表现有重要影响。
王春旭[2](2020)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颗粒料质量及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保育仔猪是指断奶后至70日龄的仔猪,具有生长速度快、易应激、疾病抵抗力低的特点。因此保育仔猪的管理要以保证仔猪生产性能、减少应激和提高成活率为重点。保育料的营养和质量对保育仔猪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在保育料中适当添加葡萄糖有利于仔猪生长健康,但添加标准目前尚不明确。本项目针对不同葡萄糖添加剂量对保育颗粒料质量、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以及免疫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和生产调查。试验采取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方法,在基础日粮中配置葡萄糖添加剂量分别是0%、2%、4%、8%的葡萄糖,通过高温高压进行制粒,测定饲料制粒加工质量。四个试验组分别是A组(基础日粮+0%葡萄糖)、B组(基础日粮+2%葡萄糖)、C组(基础日粮+4%葡萄糖)、D组(基础日粮+8%葡萄糖)。对各组饲料颗粒制粒硬度、制粒含粉率与粉化率以及密度、体积质量的差异性进行组间比较。择选健康体况、采食正常的21天保育仔猪120头,依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保育仔猪,分别饲喂剂量为0%(A组)、2%(B组)、4%(C组)、8%(D组)的葡萄糖,进行饲养试验,10天预试期结束后,转入保育舍进行后期试验,正式期30天。比较各组保育仔猪在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及免疫功能方面的数据差异。最后对省内超过万头规模化猪场推广应用4%葡萄糖的仔猪保育料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1)在饲料中添加葡萄糖,对饲料颗粒制粒硬度有显着影响,随着添加量的增多,颗粒制粒硬度趋于提高,以添加8%量硬度最高(P<0.05),但2%、4%添加量与0%比较影响差异并不显着(P>0.05)。(2)添加4%、8%剂量的葡萄糖后,颗粒饲料制粒含粉率与粉化率显着降低(P<0.05),但4%、8%之间颗粒饲料制粒的含粉率及粉化率的差异不显着(P>0.05);可见4%、8%葡萄糖添加剂量有利于降低颗粒饲料制粒的含粉率与粉化率。(3)葡萄糖不同添加水平对颗粒饲料密度、体积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P>0.05)。(4)生长性能方面:1)葡萄糖添加剂量为2%、4%、8%时保育仔猪日均采食量均要较对照组无添加时高(P<0.05);添加8%葡萄糖的D组日采食量最高(P<0.05),但与C组并无显着差异(P>0.05),与B组日均采食量差异显着(P<0.05);证明添加葡萄糖剂量4%、8%时,易提高保育仔猪采食量。2)各不同葡萄糖添加水平处理组间保育仔猪初始体重并无差异(P>0.05)。试验期仔猪日增重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C、D两组日平均增重均要显着高于A、B两组(P<0.05);证明添加葡萄糖量4%、8%时,有利于促进保育仔猪体重增长。(5)肠道健康方面:1)D组腹泻率、腹泻频率及腹泻指数较其它三个处理组均高(P<0.05);B、C两组与A组比较,腹泻率、腹泻频率及腹泻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其中B组腹泻率、腹泻频率及腹泻指数均稍低于C组;证明添加8%的葡萄糖会引起保育仔猪腹泻率上升。2)在试验前期(第10d)及全期(第40d),葡萄糖添加剂量为4%时(C组),保育仔猪血清总蛋白含量达到最高值,且第40d总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试验第10d时,C组中保育仔猪白蛋白含量明显较A、B两组高(P<0.05),但当葡萄糖剂量增高到8%时,D组白蛋白含量降低(P<0.05);试验第40d,B组仔猪白蛋白含量明显较A组提高(P<0.05),但和C组比较差异并不显着(P>0.05);B、C、D三组在添加不同剂量的葡萄糖后,第10d时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均较A组有显着提高(P<0.05),但组间差异比较并无显着性变化(P>0.05)。3)保育仔猪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其干物质、蛋白质与能量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分析:B组干物质及能量消化率稍高于其它组,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多,粗蛋白消化率呈剂量依赖性的减低趋势,但组间差异值并不显着(P>0.05)。4)B、C、D三组和A组比较,保育仔猪空肠食糜中的乙酸浓度、丙酸浓度均有明显增加,同时总短链脂肪酸显着增高(P<0.05);B、C、D三组保育仔猪盲肠食糜当中的丙酸浓度、丁酸浓度明显较A组增高,同时总短链脂肪酸显着增高(P<0.05)。(6)免疫功能方面:保育仔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其血液炎性细胞因子(IFN-γ)、抗炎性细胞因子(IL-2、IL-10)含量并无明显影响。试验第10d时,发现随着添加葡萄糖剂量的增多,IL-6、TNF-α、IFN-γ含量呈趋于下降状,并且C、D两组抗炎性细胞因子IL-2含量均较A组低,但差异性并不显着(P>0.05);各组间IL-10含量差异并不显着。在试验第40d,观察到随着葡萄糖剂量的增多,D组IL-6含量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的增加,各组之间的IL-10含量差异性不显着(P>0.05).体液免疫方面来看,试验第10d时,基于葡萄糖添加剂量的增多,Ig G、Ig M含量均呈逐渐减低状,尤其D组Ig M含量较其它组更低(P<0.05);在试验第40d时,C组中仔猪血液Ig G含量明显增高(P<0.05),而D组Ig G含量显着降低(P<0.05)。(7)添加4%葡萄糖对三个猪场仔猪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末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头均增重、增重收入上,试验组数据均较对照组优,且试验组饲料支出成本较对照组低(P<0.05),其中,猪场一试验组增重收入高出对照组9.03元,猪场二试验组仔猪增重收入高出对照组8.43元,猪场三试验组仔猪增重收入高出对照组8.48元。结果表明:保育仔猪饲料添加4%的葡萄糖有利于颗粒饲料制粒的硬度,并降低颗粒饲料制粒含粉率、粉化率;可显着提高保育仔猪采食量、日均增重等生长性能,对保育仔猪腹泻没有影响,并有利于仔猪免疫。因此,4%葡萄糖添加量的保育仔猪饲料可在规模化猪场中推广使用,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向全航[3](2020)在《菌群发育窗口期早期干预对仔猪肠道菌群与肠道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及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仔猪早期腹泻和断奶应激是严重影响养猪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过去几十年通常用抗生素促生长添加剂(Antibiotic Growth Promoters,AGPs)来控制。随着饲用抗生素添加剂的禁止使用,如何在饲料无抗的条件下有效预防仔猪腹泻,缓解仔猪断奶应激,成为保障养猪生产高效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完善而成熟的免疫系统是宿主抵抗疾病的重要保证。然而,新生仔猪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对病原感染的抵抗力差。仔猪出生后肠道免疫系统的快速发育与肠道菌群的演替密切相关。在肠道菌群发育的关键“窗口期”实施早期干预,可能是加速菌群演替,从而促进仔猪免疫发育的重要途径。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将妊娠母猪粪便菌群移植至新生仔猪体内能够调节仔猪肠道菌群,增强仔猪肠道屏障功能,从而控制腹泻促进仔猪生长性能,但尚未阐明具体机制。基于肠道菌群的定植具有“先到先留”、“供体-受体相容性”以及“氧气调控”等特点,我们假设在仔猪出生后早期,运用粪菌移植联合特定的益生菌干预,可能加速肠道菌群的演替和免疫成熟,有利于控制仔猪腹泻,提高仔猪生长速度。因此,本研究首先运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了限制益生菌在仔猪生产中效果的影响因素;然后研究了粪菌移植联合益生菌早期干预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早期干预方式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和演替的规律,初步揭示了早期干预促进免疫系统发育、降低仔猪腹泻、缓解断奶应激损伤的作用机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运用Meta分析研究益生菌对仔猪腹泻的效果收集了从1960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发表的关于益生菌影响仔猪腹泻的英文文献。经过筛选,28篇文献(包括49个试验组)被纳入本研究中。运用Meta分析方法,分别从益生菌、仔猪及文献本身三个角度分析了益生菌对仔猪腹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与其他菌株的组合益生菌对仔猪腹泻效果的预防作用最佳,显着降低仔猪腹泻率5.73%(95%CI 3.26–8.19;P<0.05)。酵母菌类和丁酸梭菌也能有效降低仔猪腹泻。多株益生菌组合使用的显着降低仔猪腹泻率4.25%(95%CI1.97–6.53;P<0.05),而单株益生菌能降低仔猪腹泻率4.14%(95%CI 3.64–4.64;P<0.05)。从仔猪生长阶段看,益生菌对断奶仔猪腹泻(4.58%(95%CI 4.05–5.1;P<0.05))的预防作用优于哺乳期(3.21%(95%CI 1.38–5.04;P<0.05))。从文献本身看,利用Cochrane系统对文献进行评估,文献评分不超过4分的文献中所报道的益生菌预防仔猪腹泻的效果(4.42%(95%CI 3.95–4.88;P<0.05))优于文献质量为5分的文献(1.89%(95%CI 074–3.05;P<0.05))。总的来说,益生菌能有效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多种益生菌组合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独菌株,此外,益生菌在仔猪不同生长阶段效果具有差异。第二部分粪菌移植联合益生菌早期干预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的影响选择6头妊娠70天且至少3个月以上未使用抗生素处理的长×大母猪作为本试验的粪菌供体制备粪菌悬液,粪菌浓度约为1.0×109 CFU/m L。共121窝初生重为1.55±0.35 kg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6组。抗生素组(AB)的仔猪在仔猪出生后的2-3日龄进行一次性皮下注射0.3 m L头孢溶液;母猪粪菌移植组(FMT)、FMT+丁酸梭菌组(FMT+1.0×109 CFU/m L C.butyricum,FMT-C)、FMT+布拉迪酵母菌组(FMT+1.0×109 CFU/m L S.boulardii,FMT-S)以及FMT+布拉迪酵母菌+丁酸梭菌组(FMT+1.0×109 CFU/m L C.butyricum+1.0×109 CFU/m L S.boulardii,FMT-CS)。仔猪在仔猪出生后1-3日龄每天进行一次性经口灌服2ml菌液;空白对照组(CON)仔猪不进行抗生素和粪菌处理。所有仔猪在27日龄断奶,并选择500头健康且体重不低于5.5 kg的断奶仔猪进行为期5周的跟踪饲养试验。试验仔猪每周逐头称重,每天观察纪录仔猪腹泻情况并对粪便进行评分,每天记录断奶后仔猪采食量,分别在3、7、14、21、35和56日龄采集血样和粪便样本用于生化指标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与CON组相比,FMT处理显着提高了仔猪断奶体重(P<0.05),有提高哺乳期仔猪ADG的趋势(P=0.0540),显着降低了仔猪哺乳期腹泻率(P<0.05),但对保育期仔猪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FMT-CS显着提高了仔猪断奶重(P<0.05)及仔猪在哺乳期和保育期的ADG(P<0.05),显着降低了两个阶段仔猪的腹泻率(P<0.05)。与FMT相比时,FMT-CS显着提高保育期仔猪ADG(P<0.05)和显着降低保育期腹泻率(P<0.05)。2、运用ELISA方法检测了粪便中s Ig A和MUC2及血浆中DAO和D-LA水平。与CON组相比,FMT-CS显着降低了14、21、35和56日龄时仔猪粪便中MUC2水平,并同时显着降低了相应日龄血浆中DAO(P<0.05)和D-LA(P<0.05)浓度。与FMT组相比,FMT-CS显着降低了14和21日龄时仔猪血浆中DAO和D-LA水平(P<0.05)。说明FMT-CS显着增强了仔猪肠道屏障功能。3、运用气相色谱检测了粪便中短链脂肪酸水平,ELISA方法检测了粪便中琥珀酸含量。与CON组相比,FMT-CS显着增加了14日龄仔猪粪便中乙酸、丙酸、戊酸和总SCFA的浓度(P<0.05),并显着提高了14、21、35和56日龄仔猪粪便中琥珀酸含量(P<0.05)。与FMT相比,FMT-CS具有提高14日龄仔猪粪便中乙酸、丙酸、戊酸和总SCFA的浓度的趋势(P<0.1)。说明FMT-CS能提高仔猪肠道中有益代谢产物的产量。4、运用q PCR方法测定了仔猪粪便中选定菌群相对丰度。与CON组仔猪相比,FMT-CS处理显着降低了哺乳期的粪便大肠杆菌丰度,显着增加了3、14和21日龄仔猪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并且显着增加了7、14、21日龄仔猪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说明FMT-CS早期干预能提高厌氧有益菌相对丰度,降低兼性厌氧的有害菌相对丰度。第三部分菌群发育窗口期早期干预对新生仔猪肠道菌群、免疫发育及断奶应激的影响研究在7、27、35和56日龄,随机采集了CON组和FMT-CS组12头仔猪的粪便样品和血液样品。运用16S r RNA测序技术分析了粪便菌群,运用ELISA方法检测了血浆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17、IL-22、IL-23、干扰素-γ、Ig G、Ig M、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DAO和D-LA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FMT-CS处理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1、16S r RNA测序结果显示,FMT-CS显着增加了仔猪粪便菌群alpha多样性,显着降低了7日龄与56日龄粪便菌群Unifrac距离。此外,FMT-CS显着增加了能量代谢、糖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等基因相对丰度。2、Bugbase分析结果显示,FMT-CS早期干预降低了7日龄仔猪粪菌中好氧菌基因相对丰度(P<0.05),显着增加了27日龄粪便中应激耐受基因相对丰度(P<0.05),显着降低了35日龄致病菌基因相对丰度(P<0.05),显着增加了细菌移动元件含量基因相对丰度(P<0.05)。Lefse和Metastats分析发现,FMT-CS早期干预显着增加了7日龄仔猪粪便菌群中常见共生菌和有益菌丰度,显着降低了仔猪肠道中有害菌的丰度。FMT-CS显着增加了27日龄仔猪粪便中产SCFAs细菌,显着降低了致病菌丰度。FMT-CS显着降低了35日龄粪便中拟杆菌门的丰度,显着增加了有益菌丰度。显着降低了肠杆菌属、柯林斯氏菌及考拉杆菌属丰度。这些结果表明,FMT-CS早期干预增加了肠道中有益菌丰度,降低了有害菌丰度。3、FMT-CS处理显着增加了7日龄仔猪血浆中IL-17(P<0.05)、IL-22(P<0.05)和IL-23(P<0.05)的水平,并具有增加14日龄和21日龄血浆中IL-17和IL-22水平的趋势(P<0.1),FMT-CS处理显着增加27日龄血浆中IL-17(P<0.05)、IL-22(P<0.05)和IFN-γ(P<0.05)的水平。FMT-CS处理显着增加了整个试验周期内仔猪血浆Ig G(P<0.05)、Ig M(P<0.05)和粪便s Ig A(P<0.05)水平;显着增加了抗支原体抗体及抗圆环抗体水平(P<0.05)。这些结果表明,FMT-CS早期干预显着促进仔猪出生后早期的免疫发育和功能。4、FMT-CS早期干预显着提高35日龄仔猪血浆中CAT(P<0.05)、GSH-px(P=0.0514)、T-AOC(P<0.05)和T-SOD(P<0.05)的水平,显着降低血浆MDA水平(P<0.05);FMT-CS处理显着降低血浆中DAO(P<0.05)和D-LA(P<0.05)的水平;FMT-CS显着降低血浆中TNF-α(P<0.05)、IL-6(P<0.05)和皮质醇的水平,并增加了IL-10的水平(P<0.05)。这些结果说明,FMT-CS增强了仔猪抗氧化应激能力、增强了仔猪断奶和肠道屏障功能并降低了炎症水平,达到了缓解断奶应激损伤的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乳酸菌类以及联合其他益生菌具有降低仔猪腹泻的效果。(2)在肠道菌群发育的窗口期,粪菌移植联合应用布拉迪酵母菌和丁酸梭菌的早期干预,促进了仔猪肠道菌群定植和成熟的速度和仔猪免疫系统的发育,增强了仔猪免疫功能。具有降低腹泻,促进仔猪生长,降低仔猪断奶应激的作用。
青林[4](2020)在《北方地区小型养猪场数字化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当前我国小型规模化养猪场饲养管理粗放,缺乏系统化管理,无法标准化、流程化等问题,本课题以内蒙古农业大学海流图现代养猪场(以下简称海流图现代养猪场)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其饲养工艺流程及数字化管理需求,以此为切入点构建小型规模化养猪场数字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础数据、生猪管理、母猪管理、饲料管理、药品管理和环境监控等六个基础模块及统计分析和智能预警两个重点模块。基于Django框架及Python编程语言,实现系统结构功能,使饲养各个环节的管理全程数字化。其中,统计分析模块分别对猪场死亡率、分娩率、疾病情况、母猪非生产天数(NPD)等数据进行动态分析,为生猪生产管理提供智能化决策信息,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智能预警模块对繁育重要时间节点进行智能提示,进一步提升繁育环节的精准管理能力。系统开发采用Web 2.0技术平台,以结构化开发方法与面向对象的思想,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模式和Django作为开发框架,以Python3.0为前端开发语言,选用SQLite关系型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服务器,结合HTML、CSS、JS等开发工具共同实现系统前端开发。管理系统具备以下功能:(1)主要实现猪场的生产管理和猪只资料数字化管理,包括猪场基础数据管理、母猪管理、生猪管理、药品管理、饲料管理和环境监控等模块,实现信息的搜索、添加、编辑、批量删除、Excel导出和打印等功能。(2)对母猪发情、配种、初检、复检、分娩和断奶等繁育环节进行智能提示。(3)针对猪场分娩率、死亡率、产仔情况分析、疾病情况、母猪非生产天数(NPD)分析和死淘汰原因分析等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并实现图表分析功能。综上,该系统为猪场养殖提供数据支撑,促使猪场标准化运作,实现了养猪场各个生产环节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猪场养殖信息化管理水平,使养猪场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杨东吉[5](2020)在《酵母培养物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酵母培养物营养成分丰富,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及免疫力,是抗生素的一种良好替代品。本试验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旨在探究酵母培养物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以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酵母培养物替代抗生素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28日龄断奶的仔猪180头,按体重将它们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四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金霉素75g/t+吉他霉素50g/t+维吉尼亚霉素10g/t,酵母培养物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5kg/t酵母培养物,试验期38天。试验结果显示添加酵母培养物和抗生素均显着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着降低了断奶仔猪的料重比和腹泻率(P<0.05),但是三组之间的日均采食量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添加酵母培养物和抗生素均显着提高了断奶仔猪对饲料中粗蛋白、粗脂肪、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添加酵母培养物和抗生素均显着提高了断奶仔猪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P<0.05),但是对淀粉酶及脂肪酶活性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添加酵母培养物显着提高了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及回肠绒隐比(P<0.05),有降低空肠隐窝深度的趋势(P=0.051),但是对断奶仔猪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空肠绒毛高度、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绒隐比均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添加酵母培养物显着降低了空肠内容物的pH(P<0.05),但是对回肠内容物的pH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添加抗生素和酵母培养物均显着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中IgM含量(P<0.05),但是对IgG含量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添加酵母培养物显着降低了断奶仔猪空肠粘膜中促炎因子TNF-α、TLR4及11-8在mRNA水平上表达量(P<0.05),但是对空肠粘膜紧密连接蛋白及脾脏中炎症因子在mRNA水平上相对表达量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三组之间的微生物优势菌群在门水平上没有变化,但是酵母培养物组的螺旋体门的丰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酵母培养物组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酵母培养物显着降低了螺旋体科(Spirochaetaceae)、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弯曲菌科(Campylobacteraceae)、肠杆菌科(Enterobbacteriaceae)的丰度(P<0.05),显着提高了Atopobiaceae科、巴斯德菌科(Pasteurellaceae)的丰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抗生素显着提高了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柔毛杆菌科(Muribaculaceae)、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的丰度(P<0.05),显着降低了弯曲菌科(Campylobacteraceae)、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肠杆菌科(Enterobbacteriaceae)的丰度(P<0.05)。对照组中的克里斯滕森菌属(Christensenellaceae-R-7)、梅毒螺旋属(Treponema-2)、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的丰度显着高于酵母培养物组和抗生素组(P<0.05)。酵母培养物组的丁酸弧菌丰度相对于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P=0.056)。酵母培养物组的罕见小球菌属(Subdollgranulum)相对于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P=0.082)。添加酵母培养物有提高普雷沃氏菌属 2(Prevotella-2)(P=0.064)、普雷沃氏菌属 7(Prevotella-7)(P=0.058)、普雷沃氏菌属9(Prevotella-9)(P=0.072)丰度的趋势;但是三组之间盲肠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指数均差异不显着(P>0.05)。综上:添加酵母培养物显着提高了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降低了断奶仔猪的腹泻率,提高了断奶仔猪的表观消化率及胰蛋白酶的活性,改善了断奶仔猪肠道的形态结构及肠道的pH,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IgM含量,改善了仔猪肠道健康。降低了断奶仔猪肠道内有害菌的相对丰度,改善了断奶仔猪肠道的微生态环境,达到了与添加抗生素相似的饲喂效果。
戴欣蕊[6](2020)在《柚皮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通过研究梁平柚皮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情况、抗氧化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为柚皮粉替代抗生素应用于仔猪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试验选择30头28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三组:基础日粮组(CON组)、基础日粮添加75 mg/kg金霉素组(CTC组)、基础日粮添加8 g/kg柚皮粉组(GPP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单栏饲养,试验期为28天。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柚皮粉可显着提高断奶仔猪ADG、ADFI(P<0.05),日粮添加金霉素对ADG和ADFI的影响不显着(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柚皮粉和金霉素均可显着降低仔猪腹泻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柚皮粉组的仔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显着提高(P<0.05),在过氧化氢酶活性(CAT)上差异不显着(P>0.05)。与金霉素组相比,柚皮粉组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着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柚皮粉可显着提高仔猪血清IL-4、TNF-ɑ、IGF-1、IgA、IgG含量(P<0.05),降低IL-8、IL-17、IL-1β、IFN-γ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柚皮粉和金霉素可显着降低十二指肠pH(P<0.05),柚皮粉能够显着降低盲肠pH(P<0.05)。饲粮添加柚皮粉和金霉素可显着提高仔猪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5)各组之间,结肠微生物群落的Alpha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在门水平上对照组相比,柚皮粉组和金霉素组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柚皮粉组和金霉素组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显着提高(P<0.05);在科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金霉素组的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相对丰度显着提高(P<0.05),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柚皮粉组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相对丰度显着提高,韦荣球菌科(Veillonellaceae)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综上所述,柚皮粉和金霉素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缓解腹泻情况、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柚皮粉能够作为饲料添加物以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症状,从而保障仔猪正常生长发育。
黄维江[7](2020)在《苏太猪、巴克夏猪与柯乐猪杂交试验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本研究以苏太猪、巴克夏猪、柯乐猪为试验素材,针对纯种柯乐猪繁殖性能差和瘦肉率低的缺点,采用不同品种纯系亲本进行杂交,力求使F1代猪表现出双亲的优良性状,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出繁殖性能好、瘦肉率高的杂交后代,探索科学可行的柯乐猪杂交利用方案,为后期柯乐猪杂交配套系选育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苏×柯)杂交组在窝产仔数、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断奶窝重、断奶头数、育成率方面高于(巴×柯)杂交组和柯乐猪纯繁组,其中,断奶仔猪数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P﹤0.05);(巴×柯)杂交组在初生个体重、20日龄个体重、断奶个体重方面高于(苏×柯)杂交组和柯乐猪纯繁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2.28日龄断奶个体重(巴×柯)组F1代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5),极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F1代(P﹤0.01),(苏×柯)组F1代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F1代(P﹤0.05);断奶10日龄平均个体重(巴×柯)组F1代极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1);断奶10日龄平均个体增重柯乐猪纯繁组F1代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5);断奶10日龄总增重柯乐猪纯繁组高于(巴×柯)组F1代和(苏×柯)组F1代;(巴×柯)组F1代在耗料量、料重比方面高于(苏×柯)组F1代和柯乐猪纯繁组;保育期平均个体重(巴×柯)组F1代极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1);保育期结束平均个体重(巴×柯)组F1代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和柯乐猪纯繁组(P﹤0.05);(巴×柯)组F1代和(苏×柯)组F1代在保育期平均个体增重方面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P﹤0.05);(巴×柯)组F1代和(苏×柯)组F1代在保育期总增重、保育期总耗料量、料重比方面都高于柯乐猪纯繁组;柯乐猪纯繁组在保育期间的患病数、死亡数、患病率、病死率、死亡率均高于(巴×柯)组F1代和(苏×柯)组F1代,治愈率最低。(苏×柯)组F1代在中猪育肥期的日增重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P﹤0.05);柯乐猪纯繁组中猪、大猪在整个育肥期料重比均大于(巴×柯)组F1代和(苏×柯)组F1代,但差异不显着(P>0.05);柯乐猪纯繁组在患病数、患病率均高于(巴×柯)组F1代和(苏×柯)组F1代,杂交组抗病能力高于柯乐猪纯繁组,无死亡记录。3.(巴×柯)组F1代活重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5);柯乐猪纯繁组胴体重极显着高于(巴×柯)组F1代(P﹤0.01),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5);(苏×柯)组F1代屠宰率显着高于(巴×柯)组F1代(P﹤0.05);(巴×柯)组F1代瘦肉率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和柯乐猪纯繁组;(巴×柯)组F1代骨率极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P﹤0.01);(巴×柯)组F1代皮厚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5);柯乐猪纯繁组膘重显着高于(巴×柯)组F1代(P﹤0.05);后腿脂重纯繁组显着高于(巴×柯)组F1代(P﹤0.05);后腿脂重比例(苏×柯)组F1代和柯乐猪纯繁组显着高于(巴×柯)组F1代(P﹤0.05);(巴×柯)组F1代后腿肉重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5),极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P﹤0.01),(苏×柯)组F1代后腿肉重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P﹤0.05);(巴×柯)组F1代后腿肉重比例极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和柯乐猪纯繁组(P﹤0.01);(巴×柯)组F1代头重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P﹤0.05);失水率柯乐猪纯繁组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5);柯乐猪纯繁组熟肉率显着高于(巴×柯)组F1代(P﹤0.05),其他肉质性能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4.选择10头繁殖性能优异的(苏×柯)二元母猪进行生长发育测定,在2-6月龄期间,体现出了优良的生长性状,可作为二元母猪推广。5.苏太猪、巴克夏猪与柯乐猪杂交优越性及推广效益分析,(苏×柯)组每一窝比柯乐猪纯繁组多产1.25头,苏太公猪配种了153头柯乐猪母猪,预计增产95500.00元;(巴×柯)组F1代胴体瘦肉率比柯柯纯繁组高出平均值(11.33℅),巴克夏公猪配种了240头柯乐猪母猪,预计增产194400.00元。
段向义[8](2020)在《仔猪饲养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及解决办法》文中提出仔猪在饲养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应激反应,如出生应激、断奶应激、氧化应激、运输应激等,任何一种应激都会给仔猪带来生理问题,导致产量下降。及时有效地减少应激反应,对仔猪养殖乃至整个养猪业意义重大,因此对以上仔猪的应激反应应依次采取以下措施:认真接产、让仔猪及时吃初乳,及时接种疫苗、提高仔猪免疫力、加强环境控制、调理肠道,在仔猪饲料中加入含有抗氧化剂的植物,在运输途中要恰当控制好车身稳定、车内温湿度、饮水、饲料等。
刘公言,孙海涛,刘策,王彦平,赵雪艳,王诚[9](2020)在《乳酸片球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乳酸片球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乳酸片球菌在断奶仔猪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120头28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状况良好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Ⅰ、Ⅱ和Ⅲ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 01%、0. 15%和0. 30%的乳酸片球菌制剂(乳酸片球菌≥1. 0×109CFU/g)。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 82%、15. 06%和11. 53%,料重比分别降低了6. 77%、10. 53%和8. 27%,差异显着(P <0. 05);试验组仔猪的粗蛋白、粗纤维和磷的消化率均得到显着提高(P <0. 05)。乳酸片球菌使仔猪腹泻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试验组腹泻率显着降低(P <0. 05),比对照组降低了51. 08%、69. 09%和55. 84%,腹泻指数也显着下降(P <0. 05),肠道中有益微生物乳酸菌增多而有害微生物大肠杆菌减少。综上,乳酸片球菌能够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健康,提高生长性能,日粮中乳酸片球菌的添加量以0. 15%效果最佳。
杜娟[10](2019)在《畜禽养殖业排泄物的污染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指明重视畜禽排泄物污染问题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防止畜禽粪尿污染,保护环境,构建和谐生态,通过我国畜禽排泄物污染的现状,分析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探究如何防治污染的有效对策。
二、仔猪断奶后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仔猪断奶后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民猪与大白猪仔猪哺乳期采食行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1.2 仔猪采食行为观察方法 |
1.3 仔猪生产性能测定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仔猪哺乳期采食行为 |
2.1.1 摄食行为 |
2.1.2 饮水行为 |
2.1.3 探索行为 |
2.1.4 采食行为指标之间相关分析 |
2.2 仔猪哺乳期采食行为与生产性能关系 |
2.2.1 民猪与大白猪仔猪生产性能比较 |
2.2.2 仔猪哺乳期采食行为与哺乳期生产性能关系 |
2.2.3 仔猪哺乳期采食行为与保育期生产性能关系 |
2.3 仔猪哺乳期采食行为与母猪泌乳量关系 |
3 讨论 |
3.1 民猪和大白猪哺乳仔猪采食行为比较 |
3.2 哺乳仔猪采食行为与生产性能关系 |
3.2.1 哺乳仔猪采食行为与哺乳期生产性能关系 |
3.2.2 哺乳仔猪采食行为与保育期生产性能关系 |
3.3 母猪泌乳量对哺乳仔猪采食行为的影响 |
4 结论 |
(2)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颗粒料质量及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 保育仔猪对饲料营养与加工质量的要求 |
1.1 保育仔猪对饲料营养的需求 |
1.2 保育仔猪对饲料加工质量的需求 |
2 评价保育仔猪饲料加工质量指标 |
2.1 硬度 |
2.2 含粉率 |
2.3 粉化率 |
3 葡萄糖的功能 |
3.1 葡萄糖的生理作用 |
3.2 体内葡萄糖来源与利用 |
4 评价保育仔猪消化功能的发育及影响因素 |
4.1 消化吸收发育影响因素 |
4.2 肠道免疫力影响因素 |
4.3 葡萄糖对保育仔猪的影响 |
5 国内外促进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研究 |
5.1 国外促进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研究 |
5.2 国内促进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研究 |
6 本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6.1 主要内容 |
6.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6.3 技术路线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保育仔猪饲料制粒质量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颗粒料制备 |
1.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1.4 指标测定 |
1.1.5 数据处理及统计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硬度 |
1.2.2 含粉率 |
1.2.3 粉化率 |
1.2.4 密度和体积质量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饲养方法 |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4 指标测定 |
2.1.5 数据处理及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长性能 |
2.2.2 肠道健康 |
2.2.3 不同葡萄糖添加量对保育仔猪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对保育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 |
2.3.3 对保育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规模化猪场生产应用调查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3.1.3 经济效益 |
3.1.4 数据处理及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猪场1 |
3.2.2 猪场2 |
3.2.3 猪场3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菌群发育窗口期早期干预对仔猪肠道菌群与肠道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2 仔猪腹泻与断奶应激 |
2.1 仔猪腹泻与调控 |
2.2 断奶应激与调控 |
3 猪肠道免疫系统 |
3.1 肠道免疫系统的组成 |
3.1.1 先天性免疫系统 |
3.1.2 获得性免疫系统 |
3.2 肠道免疫系统的功能与发育 |
3.2.1 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发育 |
3.2.2 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发育特点 |
4 猪的肠道菌群 |
4.1 猪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演替 |
4.1.1 猪肠道菌群的组成 |
4.1.2 肠道菌群的定植和演替 |
4.2 影响猪肠道菌群的因素 |
4.2.1 宿主内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4.2.2 宿主外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4.2.3 环境因素 |
4.2.4 微生物因素 |
5 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的互作 |
5.1 肠道菌群与先天性免疫的互作 |
5.1.1 先天性免疫调节肠道菌群 |
5.1.2 肠道菌群调节先天性免疫 |
5.2 肠道菌群与获得性免疫的互作 |
5.2.1 肠道菌群与B细胞和T细胞的互作 |
5.2.2 肠道菌群调控疫苗效力 |
6 肠道菌群的干预与调控 |
6.1 肠道菌群调控的“窗口期” |
6.2 肠道菌群的调控方式 |
6.2.1 粪菌移植 |
6.2.2 益生菌 |
7 Meta分析 |
7.1 概念 |
7.2 必要性 |
7.3 优缺点 |
7.4 Meta分析研究益生菌对仔猪腹泻的效果 |
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运用Meta分析研究益生菌对仔猪腹泻的效果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文献检索 |
2.2 文献筛选 |
2.3 数据整理 |
2.4 文献质量评估 |
3 结果 |
3.1 文献筛选与数据库建立 |
3.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3.3 益生菌对仔猪腹泻的总体效果 |
3.4 益生菌种类 |
3.5 益生菌数量 |
3.6 仔猪生长阶段 |
3.7 试验设计分配质量分数 |
4 讨论 |
第三章 粪菌移植联合益生菌早期干预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粪菌悬液制备 |
2.2 试验动物 |
2.3 处理时间与方式 |
2.4 饲养管理 |
2.5 样品采集 |
2.5.1 粪样采集 |
2.5.2 血样采集 |
2.6 指标测定 |
2.6.1 仔猪生长性能测定 |
2.6.2 仔猪腹泻率及腹泻指数计算 |
2.6.3 肠道屏障功能指标测定方法 |
2.6.4 粪便中短链脂肪酸测定 |
2.6.5 粪便菌群相对定量分析 |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哺乳期和保育期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腹泻情况 |
3.3 肠道屏障功能 |
3.4 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及琥珀酸产量 |
3.5 粪便中微生物菌群 |
4 讨论 |
第四章 肠道菌群发育窗口期早期干预对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与分组 |
2.2 疫苗接种 |
2.3 样品收集 |
2.4 菌群16SRRNA测序 |
2.4.1 DNA提取,16S rRNA基因扩增和Illumina Miseq测序 |
2.4.2 测序数据分析 |
2.5 免疫因子检测 |
2.6 肠道屏障功能测定 |
2.7 抗氧化应激能力测定 |
2.8 炎症水平测定 |
2.9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早期干预对仔猪粪菌多样性的影响 |
3.1.1 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 |
3.1.2 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 |
3.2 早期干预影响仔猪早期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
3.2.1 粪菌结构 |
3.2.2 肠道细菌表型 |
3.2.3 菌群变化模式 |
3.3 对仔猪肠道菌群代谢功能的影响 |
3.4 对仔猪免疫发育的影响 |
3.4.1 对先天性免疫发育的影响 |
3.4.2 对仔猪获得性免疫发育的影响 |
3.4.3 对仔猪疫苗效力的影响 |
3.5 早期干预对仔猪断奶应激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五章 总体讨论和结语 |
1 总体讨论 |
2 研究结论 |
3 创新点 |
4 研究不足指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表Ⅰ 纳入研究明细 |
致谢 |
(4)北方地区小型养猪场数字化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对猪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2 养猪场数字化管理需求及饲养工艺分析 |
2.1 生猪养殖信息化管理需求分析 |
2.2 海流图现代养猪场饲养技术及工艺流程 |
3 小型养猪场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2 系统框架 |
3.3 系统设计的原则 |
3.4 系统功能与结构 |
3.4.1 系统的功能 |
3.4.2 系统结构 |
3.5 耳标号的设计 |
3.6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3.6.1 生猪养殖数据流程分析 |
3.6.2 数据库的设计 |
4 小型养猪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及报表体系设计 |
4.1 猪只管理 |
4.2 生猪管理 |
4.3 基础数据管理 |
4.4 饲料管理 |
4.5 药品管理 |
4.6 智能预警模块 |
4.7 统计分析功能 |
4.8 环境监控 |
5 小型猪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数据库的实现 |
5.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
5.2.1 基础数据管理 |
5.2.2 生猪管理模块 |
5.2.3 母猪管理模块 |
5.2.4 智能预警模块 |
5.2.5 饲料管理模块 |
5.2.6 药品管理模块 |
5.2.7 统计分析模块 |
5.2.8 环境监控模块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酵母培养物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饲用抗生素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1.1.1 饲用抗生素的发展进程 |
1.1.2 抗生素目前面临的问题 |
1.2 目前替代抗生素的产品 |
1.2.1 酶制剂 |
1.2.2 酸化剂 |
1.2.3 抗菌肽 |
1.2.4 中草药 |
1.2.5 微生态制剂 |
1.3 酵母培养物 |
1.3.1 酵母培养物的主要成分 |
1.3.2 酵母培养物的作用物质 |
1.3.3 酵母培养物在动物上的应用 |
1.4 小结 |
第二章 引言 |
第三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酵母培养物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饲料养分消化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仔猪饲粮 |
1.2 酵母培养物 |
1.3 试验设计 |
1.4 饲养管理 |
1.5 样品采集 |
1.6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6.1 生产性能 |
1.6.2 腹泻率 |
1.6.3 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 |
1.6.4 消化酶活性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 |
2.2 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饲料中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2.3 酵母培养物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腹泻率的影响 |
3.3 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4 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十二指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4 小结 |
试验二 酵母培养物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结构、炎症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饲粮 |
1.2 试验设计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1 血清免疫指标测定 |
1.5.2 肠道组织形态结构的测定 |
1.5.3 肠道pH值 |
1.5.4 脾脏、空肠粘膜炎症因子及空肠粘膜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 |
1.6 试验数据整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
2.2 酵母培养物对肠道pH值的影响 |
2.3 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2.4 酵母培养物对空肠粘膜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
2.5 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脾脏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
2.6 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空肠粘膜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
3.2 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肠道pH值的影响 |
3.3 酵母培养物对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3.4 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脾脏及空肠粘膜炎症因子的影响 |
4 小结 |
试验三 酵母培养物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试验饲粮 |
1.2 试验设计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及测定 |
1.4.1 试验样品采集 |
1.4.2 测序信息分析 |
1.4.3 样品分组对应信息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及聚类结果 |
2.2 韦恩图 |
2.3 酵母培养物对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2.4 酵母培养物对盲肠微生物种群丰度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6)柚皮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柚皮研究现状 |
1.1 果胶 |
1.2 黄酮类化合物 |
1.3 挥发油类成分 |
2 仔猪断奶 |
2.1 断奶应激对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 |
3 抗生素在畜牧生产领域的使用 |
第二部分 引言 |
第三部分 试验部分 |
第1章 柚皮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3 实验设计与日粮组成 |
1.4 试验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柚皮粉添加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 |
2.2 柚皮粉对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3 柚皮粉对断奶仔猪血清细胞因子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
2.4 柚皮粉对断奶仔猪器官指数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柚子皮粉和金霉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 |
3.2 柚子皮粉和金霉素对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酶活性指标的影响 |
3.3 柚子皮粉和金霉素对断奶仔猪血清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4 小结 |
第2章 柚皮粉对断奶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柚皮粉对断奶仔猪各肠段肠道形态和肠道内容物pH的影响 |
2.2 柚皮粉对断奶仔猪回肠肠道形态的影响 |
2.3 柚皮粉对断奶仔猪结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柚子皮粉和金霉素对断奶仔猪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3.2 柚子皮粉和金霉素对断奶仔猪肠道pH的影响 |
3.3 柚子皮粉和金霉素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创新点及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有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柚皮粉对断奶仔猪腹泻率影响 |
附录2 :断奶仔猪结肠内容物微生物菌群热图 |
致谢 |
(7)苏太猪、巴克夏猪与柯乐猪杂交试验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地方猪品种资源 |
1.1 中国地方猪品种资源 |
1.2 贵州地方猪品种资源 |
2.柯乐猪简况 |
2.1 产区自然地理条件 |
2.2 品种形成及分布 |
2.3 体形外貌 |
2.4 繁殖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性能 |
2.5 品种开发与保护 |
3 巴克夏猪简介 |
4 苏太猪简介 |
5 杂交技术概述 |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利用苏太猪、巴克夏猪杂交对柯乐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
1.2 试验地点及时间 |
1.3 试验方案 |
1.4 日粮配方 |
1.5 数据分析 |
2 测定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3.1 利用苏太猪、巴克夏猪杂交对柯乐猪窝活产仔数的影响 |
3.2 利用苏太猪、巴克夏猪杂交对柯乐猪初生个体重和初生窝重的影响 |
3.3 利用苏太猪、巴克夏猪杂交后代与柯乐猪20日龄个体重和20日龄窝重的对比分析 |
3.4 利用苏太猪、巴克夏猪杂交对柯乐猪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的影响 |
3.5 利用苏太猪、巴克夏猪杂交对柯乐猪断奶头数和育成率的影响 |
3.6 其他因素 |
4 小结 |
第三章 苏太猪、巴克夏猪与柯乐猪杂交F1代生长性能研究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1.2 试验方法 |
1.3 日粮配方 |
1.4 数据采集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断奶10日龄增重结果分析 |
2.2 断奶40日龄增重结果及分析 |
2.3 保育期患病死亡情况结果与分析 |
2.4 中猪育肥性能结果与分析 |
2.5 大猪育肥性能结果与分析 |
2.6 F1代育肥结果与分析 |
2.7 F1代育肥期患病死亡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3.1 保育期生长性状 |
3.2 保育期的料重比 |
3.3 保育期的患病死亡情况 |
3.4 中猪育肥性能 |
3.5 大猪育肥性能 |
3.6 F1代育肥性能 |
3.7 F1代育肥期患病死亡数情况 |
4 小结 |
第四章 苏太猪、巴克夏猪与柯乐猪杂交F1代屠宰性能和肉质性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器材 |
1.3 检测指标与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F1代胴体品质结果与分析 |
2.2 F1代肉质性能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3.1 杂交对屠宰性能的影响 |
3.2 F1杂交对肉质性能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苏太猪与柯乐猪杂交F1代母猪生长发育测定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1.2 试验方法 |
1.3 日粮配方 |
1.4 数据收集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苏太猪、巴克夏猪与柯乐猪杂交推广应用及效益分析 |
1 柯乐猪自身的发展 |
2 苏太猪、巴克夏猪与柯乐猪杂交效果分析 |
2.1 繁殖性能 |
2.2 瘦肉率 |
2.3 后腿瘦肉率及其占胴体比例 |
3 苏太、巴克夏种公猪配种情况 |
4 推广效益分析 |
4.1 经济效益 |
4.2 社会效益 |
4.3 生态效益 |
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发表论文 |
附录Ⅱ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Ⅲ 部分英文缩略词 |
附录Ⅳ 图版 |
(8)仔猪饲养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及解决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出生应激及解决办法 |
1.1 应激反应 |
1.2 解决办法 |
2 断奶应激及解决办法 |
2.1 应激反应 |
2.2 解决办法 |
3 氧化应激及解决办法 |
3.1 应激反应 |
3.2 解决办法 |
4 运输应激及解决办法 |
4.1 应激反应 |
4.2 解决办法 |
(9)乳酸片球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日粮 |
1.3 饲养管理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1 生长性能指标的测定 |
1.4.2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测定 |
1.4.3 腹泻率与腹泻指数的测定 |
1.4.4 肠道微生物培养与计数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乳酸片球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乳酸片球菌对断奶仔猪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3 乳酸片球菌对断奶仔猪腹泻程度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乳酸片球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乳酸片球菌对断奶仔猪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3 乳酸片球菌对断奶仔猪腹泻程度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4 结论 |
(10)畜禽养殖业排泄物的污染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畜禽排泄物污染现状 |
1.1 我国畜禽排泄物总量概况 |
1.2 畜禽排泄物污染环境的原因 |
2 畜禽排泄物污染的危害分析 |
2.1 对水体的危害 |
2.2 对土壤的危害 |
2.3 对大气的危害 |
2.4 传播人畜共患病 |
3 畜禽排泄物污染的防治对策 |
3.1 加强行政执法,通过政策法规控制污染 |
3.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
3.3 科学调配饲料,降低污染 |
3.4 规范各种药物、添加剂及消毒剂的使用 |
3.5 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 |
4 结论 |
四、仔猪断奶后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民猪与大白猪仔猪哺乳期采食行为比较研究[J]. 王希彪,王田田,崔世泉,黄宣凯.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10)
- [2]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颗粒料质量及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D]. 王春旭. 吉林大学, 2020(03)
- [3]菌群发育窗口期早期干预对仔猪肠道菌群与肠道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及机制[D]. 向全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4]北方地区小型养猪场数字化管理系统研究[D]. 青林.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酵母培养物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D]. 杨东吉.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6]柚皮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D]. 戴欣蕊. 西南大学, 2020
- [7]苏太猪、巴克夏猪与柯乐猪杂交试验研究及应用[D]. 黄维江. 贵州大学, 2020(02)
- [8]仔猪饲养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及解决办法[J]. 段向义. 养殖与饲料, 2020(03)
- [9]乳酸片球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J]. 刘公言,孙海涛,刘策,王彦平,赵雪艳,王诚. 山东农业科学, 2020(01)
- [10]畜禽养殖业排泄物的污染及防治对策[J]. 杜娟. 现代畜牧科技,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