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胃黏膜损伤及其机制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胃黏膜损伤及其机制

一、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胃粘膜损伤及其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汪涛,周业庭,朱安祥,陈新年,周巧林[1](2021)在《远端缺血后处理防治胃粘膜损伤的实验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远端缺血后处理(RIP)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IR)后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肢体IR损伤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10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远端缺血后处理组(RIP组),每组36只。C组、IR组及RIP组再分为再灌注0 h(T0)、l h(T1)、3 h(T2)、6 h(T3)、12 h(T4)及24 h(T5) 6个亚组,每组6只。测定6个时间点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TNF-α及IL-10浓度;胃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和胃粘膜损伤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IR和RIP组血清LDH、CK活性和TNF-α、IL-10浓度升高;胃组织SOD活性降低,MPO、XOD活性和MDA含量升高;光镜见胃粘膜组织损伤及评分升高(P <0.05)。与IR组比较,再灌注后6h RIP组血清LDH、CK活性和TNF-α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胃组织SOD活性升高,XOD、MPO活性和MDA含量降低;胃粘膜组织损伤减轻及评分降低(P <0.05)。结论:远端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抗炎症、抗氧化作用,防止肢体IR诱发的胃粘膜损伤,发挥功能性保护效应。

曾信平[2](2020)在《五指毛桃和仙鹤草防治胃黏膜损伤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岭南中药五指毛桃和仙鹤草具有调理脾胃作用,但是其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观察五指毛桃和仙鹤草对吲哚美辛、无水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防治作用,并从对胃黏膜紧密连接蛋白、黏附连接蛋白及转录因子表达影响的角度,探讨其胃黏膜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五指毛桃和仙鹤草水提物的制备:药材分别加入12倍量的纯水浸泡2h,煎煮2h,过滤,再加10倍量的纯水煎煮2h,合并滤液,旋转蒸发,冷冻干燥,收集冻干粉;五指毛桃水提物还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图谱。(2)受试药对吲哚美辛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的影响: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受试药组高、低剂量组:大鼠禁食不禁水24h,分组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纯水,受试药组灌胃五指毛桃或仙鹤草水提物高、低剂量),1h后,皮下注射吲哚美辛40mg/kg(注射体积10mL/kg),禁食禁水7h后,处死动物观察各组胃黏膜损伤情况。(3)受试药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大鼠禁食不禁水24h,分组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纯水,受试药组灌胃五指毛桃或仙鹤草水提物高、低剂量),1h后,按5mL/kg灌胃无水乙醇,禁食禁水1h后,处死动物观察胃黏膜损伤情况。(4)胃黏膜损伤大体评分及HE染色病理评分以观察胃黏膜损伤情况。(5)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α-catenin、β-catenin)、转录因子 SOX2 和 CDX2 表达。结果:(1)五指毛桃和仙鹤草水提物及高效液相色谱图实验结果:五指毛桃和仙鹤草水提物冻干粉得率分别为11.6%和15.4%;五指毛桃样品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检测到与标准品补骨脂素、芹菜素相同的吸收峰,补骨脂素、芹菜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7.838min 和 66.130min。(2)五指毛桃对吲哚美辛、无水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五指毛桃(14g/kg)可防治吲哚美辛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大体评分和病理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均P<0.05),但对无水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无明显影响。(3)仙鹤草对吲哚美辛、无水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仙鹤草(16g/kg、8g/kg)可防治无水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大体评分和病理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均P<0.05),但对吲哚美辛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无明显影响。(4)吲哚美辛和无水乙醇造模大鼠相关蛋白改变:吲哚美辛和无水乙醇造模大鼠出现胃黏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和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α-catenin)、转录因子SOX2表达下降,但黏附连接蛋白β-catenin和转录因子CDX2表达无明显改变。(5)五指毛桃对吲哚美辛造模大鼠胃黏膜紧密连接蛋白、黏附连接蛋白及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五指毛桃(14g/kg)对吲哚美辛造模大鼠胃黏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α-catenin)和转录因子SOX2表达下降有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对黏附连接蛋白β-catenin和转录因子CDX2表达无明显影响。(6)仙鹤草对无水乙醇造模大鼠胃黏膜紧密连接蛋白、黏附连接蛋白及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仙鹤草(16g/kg、8g/kg)对无水乙醇造模大鼠胃黏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α-catenin)和转录因子SOX2表达下降有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对黏附连接蛋白β-catenin和转录因子CDX2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五指毛桃可防治吲哚美辛所致的大鼠胃黏膜损伤,仙鹤草可防治无水乙醇所致的大鼠胃黏膜损伤,机制与其影响胃黏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α-catenin)和转录因子SOX2表达有关。研究结果丰富了对岭南中药五指毛桃、仙鹤草调理脾胃作用的认识。

林静瑜[3](2016)在《黄芪甲苷—葛根素成分配伍保护胃粘膜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前期已证实黄芪-葛根药对具有保护乙醇性胃粘膜损伤作用的研究结果,考察黄芪-葛根药对有效成分黄芪甲苷、葛根素及其配伍对乙醇及吲哚美辛诱导的胃粘膜损伤的保护及抗氧化作用;分析黄芪甲苷-葛根素成分配伍在胃粘膜保护的协同增效作用;初步探讨黄芪甲苷-葛根素保护胃粘膜的抗氧化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葛根药对中黄芪甲苷、葛根素的含量。黄芪-葛根药对(3:1)按加10倍量水、煎煮30min、重复3次,水煎浓缩制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LSD测定药对水煎液中黄芪甲苷含量,采用HPLC-UV测定葛根素的含量。2.观察黄芪甲苷-葛根素配伍、黄芪-葛根药对对乙醇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影响。SD大鼠,分为14组:1)正常组、2)模型组、3)阳性药组、4)AS-Ⅳ高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5)AS-Ⅳ中组(黄芪甲苷中剂量组)、6)AS-Ⅳ低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7)Pur高组(葛根素高剂量组)、8)Pur中组(葛根素中剂量组)、9)Pur低组(葛根素低剂量组)、10)AS中+P中组(黄芪甲苷中剂量配伍葛根素中剂量组)、11)AS中+P低组(黄芪甲苷中剂量配伍葛根素低剂量组)、12)AS低+P中组(黄芪甲苷低剂量配伍葛根素中剂量组)、13)AS低+P低组(黄芪甲苷低剂量配伍葛根素低剂量组)、14)黄芪-葛根药对组。除药对组采用灌胃外,各组均以腹腔注射给药,连续4d。末次给药75min后,用无水乙醇5ml/Kg灌胃造模,75min后,取胃,观察胃粘膜损伤分数,病理学改变,检测胃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活性氧(ROS)的含量。3.观察黄芪-葛根药对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影响。SD大鼠,分为6组:1)正常组、2)模型组、3)阳性药组、4)黄芪-葛根药对高剂量组、5)黄芪-葛根药对中剂量组、6)黄芪-葛根药对低剂量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4d,末次给药后75min,除正常组外,采用吲哚美辛腹腔注射造模,6h后,取胃,观察胃粘膜损伤分数、病理学改变,检测胃组织MDA、SOD、ROS的水平。4.观察黄芪甲苷-葛根素配伍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影响。SD大鼠,不设药对组,其余分组给药同实验2.共13组。末次给药后75min,以吲哚美辛腹腔注射造模,6h后,取胃,观察胃粘膜损伤分数、病理学改变,检测胃组织MDA、SOD、ROS的水平。5.考察黄芪甲苷、葛根素及其配伍、黄芪-葛根药对对胃粘膜组织Kear1-Nrf2-ARE信号通路关键蛋白与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Real time PCR法检测实验2.及实验4.大鼠胃粘膜组织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加氧酶(HO-1)、NDPH苯醌脱氢酶(NQO1)、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2(GPx2)、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蛋白及基因的表达。结果:1.黄芪-葛根药对水煎液中含有黄芪甲苷、葛根素,含量分别为1.02 mg/ml、0.058 mg/ml,RSD%均小于 3%。2.黄芪甲苷-葛根素配伍、黄芪-葛根药对对乙醇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影响。1)形态学:乙醇诱导的胃粘膜损伤模型大鼠胃粘膜外观损伤严重,多见条索状、点、线状出血;病理学显示模型大鼠胃粘膜组织受到破坏,上皮细胞固有层分离、胃腺体排列不规整、胃粘膜下层水肿,核固缩甚至溶解,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外渗;给药各组胃粘膜损伤坏死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以AS-Ⅳ高、中组、Pur高组、AS中+P中配伍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2)胃粘膜损伤分数:给药各组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乙醇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分数,AS-Ⅳ、Pur各自三个剂量组间存在着一定的量效关系;AS中+P中配伍组胃粘膜损伤分数低于各自单独给药。3)SOD、MDA、ROS:乙醇诱导的胃粘膜损伤模型大鼠胃组织SOD活力下降、MDA、ROS含量上升,给药各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ROS水平,提高SOD活力;与AS-Ⅳ低组、Pur低组比,AS低+P低组SOD活力进一步提高,MDA含量进一步降低;与AS-Ⅳ低组比,AS低+P低组ROS水平进一步降低。3.黄芪-葛根药对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影响吲哚美辛诱导的胃粘膜损伤模型大鼠胃粘膜外观以线状、点状出血为主,光镜下可见胃上皮细胞变性、脱落,粘膜水肿、出血、炎症细胞浸润及水肿等病理改变,同时胃组织ROS、MDA含量上升,SOD活力下降;黄芪-葛根药对高、中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模型大鼠胃粘膜外观、病理学变化,降低胃粘膜损伤分数及胃粘膜组织MDA、ROS 水平。4.黄芪甲苷-葛根素配伍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影响1)形态学:吲哚美辛45mg/Kg腹腔注射可致大鼠胃粘膜出现明显糜烂,出血、以线状、点状出血为主。病理学显示胃小凹结构受损明显,上皮细胞变性、脱落、粘膜水肿、出血、胃腺体排列素乱、萎缩、可见炎症细胞浸润,阳性药组、黄芪甲苷各剂量组、AS中+P低组、AS低+P低组胃粘膜的形态学改善作用较为明显。2)胃粘膜损伤分数:阳性药组、AS-Ⅳ高、中组,AS中+P中组、AS中+P低组、AS低+P低组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胃粘膜损伤分数,AS低+P低组胃粘膜损伤分数明显低于Pur低剂量组,亦有低于AS-Ⅳ低组的趋势。3)MDA、SOD、ROS:吲哚美辛诱导的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组织ROS、MDA含量上升,SOD活力下降;AS-Ⅳ高、中组、AS中+P中组、AS低+P中组、AS低+P低组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胃组织MDA的含量;AS-Ⅳ高、中组,Pur高、低组,AS低+P中组、AS低+P低组均能明显提高模型大鼠胃组织SOD活力;除AS低+P中组,给药各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模型大鼠胃组织ROS含量。5.黄芪甲苷、葛根素及其配伍、黄芪-葛根药对保护胃粘膜损伤的分子机制。1)乙醇诱导的胃粘膜损伤模型大鼠胃组织细胞核内Nrf2、胃组织HO-1、NQO1、GPx2、GST蛋白和基因表达升高;AS-Ⅳ中组、Pur中组、AS中+P中组、药对组能不同程度地上调各蛋白和基因的表达。2)吲哚美辛诱导的胃粘膜损伤模型大鼠胃组织HO-1、NQO1、GPx2、GST蛋白和基因的表达上升;AS-Ⅳ中组能上调各基因的表达。结论:1.黄芪-葛根药对、黄芪甲苷-葛根素对乙醇诱导的胃粘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抵抗胃粘膜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其作用可能与激活Nrf2-ARE通路,促进下游抗氧化、解毒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有关。2.黄芪-葛根药对、黄芪甲苷对吲哚美辛诱导的胃粘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抵抗胃粘膜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3.黄芪甲苷保护吲哚美辛诱导的胃粘膜损伤可能与促进Nrf2-ARE下游相关抗氧化、解毒基因的表达有关。4.黄芪甲苷-葛根成分素配伍在保护胃粘膜、抗氧化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王刚[4](2016)在《祛湿通脉方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湿瘀互结证)的疗效观察及对SOD及TNF-α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下肢缺血类疾病的发病率近些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5-20%。目前,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病情,但不能使已经阻塞血管再通,随着现代医学的逐渐发展,介入治疗在下肢缺血类的疾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在介入改善了血管供血的同时,我们又常面临另一个让我们头疼的问题,就是肢体缺血再灌注。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肢体症状,比如疼痛、肿胀、麻木等,还可以引起远隔器官的损伤,比如心、脑、肾、肝、胃肠道等,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目前针对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中药在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有很好的疗效,而关于中药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的研究目前还非常少;杨博华教授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祛湿通脉方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湿瘀互结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一直未能针对此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总结。本研究将60例下肢缺血患者在介入手术开通血管后发生肢体再灌注损伤且属于中医湿瘀互结辩证分型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加祛湿通脉方口服组,通过两组之间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分析,以评价祛湿通脉方在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中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找到更多的治疗途径以及保证更确切的疗效,以达到在临床推广为更多的患者造福的目的;并在治疗后1、3、7、14天两组之间分别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是否有差异,以及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的变化趋势,以期找出祛湿通脉方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为中药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找到更多循证学证据,以及为中药有效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方法2013年1月1日到2015年10月1日,我院下肢缺血患者在介入手术后发生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且符合中医湿瘀互结辨证分型的共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0.9%氯化钠250m1+硫辛酸注射液600mg及0.9%氯化钠注射液250m1+七叶皂苷纳注射液15mg,每日一次;常规给予降压降脂降糖等基础治疗并给予拜阿司匹林口服抑制血小板聚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杨博华教授自拟的祛湿通脉方口服(康仁堂制药公司制作的颗粒剂)组方:黄柏15g 炒苍术l0g牛膝l0g茯苓15g丹参20g红花6g泽兰12g;服药方式:当出现再灌注损伤时即开始服用,每日两次,早餐前及晚餐前各一次,每次一袋,口服14天;观察指标:治疗开始后1、3、7、14天观察患者的疼痛、麻木、肿胀、远隔器官是否受损进行症状积分进行评价分析;并在治疗后1、3、7、14天行静脉抽血,查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录入SPSS数据库,经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1.症状积分评价:在治疗第1天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的第3、7、14天治疗组的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2. TNF-α浓度: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在治疗的第1天和第14天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的第3、7天治疗组的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同组不同时间点位比较:治疗组同组不同时间点位的比较显示:第1天与第3天、第3天与第7天TNF-α浓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第7天与第14天TNF-α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的同组不同时间点位的比较显示:第1天与第3天、第3天与第7天、第7天和第14天TNF-α浓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3.血清中SOD的活性:组间比较:血清中SOD的活性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在治疗的第7天和第14天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的第1天和第3天治疗组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O.05;同组不同时间点位比较:治疗组血清中SOD的活性在同组不同时间点位的比较显示:第1天与第3天有明显差异,P<0.05;但第3天与第7天、第7天和第14天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的血清中SOD的活性在同组不同时间点位的比较显示:第1天与第3天、第3天与第7天均有明显差异,P<0.05;但第7天和第14天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祛湿通脉方在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湿瘀互结证型者是明确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祛湿通脉方能更快的降低血清中TNF-α浓度说明其可能有较好的抗炎性反应,清除炎性介质的作用;祛湿通脉方还能更快的提升SOD活性,说明其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反应的能力较强;肢体缺血再灌注后TNF-α浓度呈现高表达,后逐渐减低;而S0D活性在缺血再灌注后活性减低后逐渐升高;说明肢体缺血再灌注后体内的炎性介质被激活,炎性因子表达增强,而一些抗氧化酶因为要清除大量自由基而被消耗活性减低,这也间接说明了炎性因子和氧自由基参与导致了肢体缺血再灌注后的机体组织的损害。

杨靖[5](2011)在《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胃损伤的机制及防护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阻断下腔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血流,造成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大量有害介质随血流到达远隔脏器,势必对远隔脏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门脉血流阻断后可使门脉压力增加,引起胃肠道毛细血管高压性受损,微循环障碍,消化道粘膜水肿、出血、溃疡和坏死,形成内毒素血症及消化道细菌移位,给移植成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严重威胁着术后病人的存活率。全肝缺血再灌注引起消化系重要脏器-胃的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本实验通过手术的方法建立大鼠的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胃组织功能及结构改变,动态检测血浆及胃组织内炎性反应、脂质过氧化反应,并通过钙调、内源性H2S/CSE两条信号转导通路及线粒体能量代谢,较全面地研究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胃损伤的发病机制。并应用H2S供体NaHS、CaN抑制剂FK506、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及激素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干预,进一步研究在全肝缺血再灌注胃组织损伤中的信号传导机制及各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寻找对胃损伤有效的保护措施。本研究分为两部分:一、全肝缺血再灌注致大鼠胃损伤的机理及干预效果;二、全肝缺血再灌注致大鼠胃损伤的线粒体机制及干预效果。方法:通过手术方法建立大鼠的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第一部分实验分组:雄性Wistar大鼠184只,随机分为23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缺血20min再灌注0h、2h、6h、12h、24h、48h、72h组、缺血40min再灌注0h、6h、72h组;FK-506、MP、NaHS、Spiron空白对照组及20min+6h干预组;MP、Spiron 40min+6h及40min+72h干预组。第二部分实验分组: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10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缺血20min再灌注6h组、FK-506、MP、NaHS、Spiron空白对照组及20min+6h干预组。再灌注后观察各组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胃组织病理、硫化氢(H2S)、丙二醛(MD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胃组织CSE活性、核因子(NF-κB)、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钙调神经磷酸酶(CaN)的含量和活性以及用RT-PCR的方法检测胃CaN mRNA (?)勺表达。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膜电位及线粒体酶的变化,观察光镜下胃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第一部分结果:全肝缺血再灌注初期2h-6h胃功能(排空率、小肠推动力)就表现出最严重损伤,光镜下观察胃组织结果同样提示再灌注后6h胃粘膜损伤最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血20min再灌注组,血清TNF-α、血浆MDA、血浆AngⅡ水平、胃ICAM-1、NF-κB和胃ALD水平在缺血及再灌注后开始升高,再灌注2h-6h达到峰值。血浆ALD在全肝缺血20min增高并达到高峰,再灌注后开始降低。胃CaN含量和胃CaN mRNA在缺血期先升高,后开始下降,再灌注12h时达最低,72h时恢复,胃CaN活性在缺血期、再灌注初期变化不明显,再灌注6h开始升高,12h达峰值。血浆H2S于缺血20min开始明显下降,再灌注后2h开始升高,6h达最高峰,至再灌注后72h逐渐恢复,而胃CSE酶活性在缺血期及再灌注初期变化不明显,于创伤后6h降低到最低,72h后才逐渐恢复。缺血40min再灌注组,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大多数指标变化程度较缺血20min相应组更为显着,胃组织损伤较缺血20min组更为严重。应用FK506、Spiron、MP和NaHS药物干预后,观察到创伤最重时间点的胃组织各项指标出现不同程度改善,提示药物对胃组织损伤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第二部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缺血20min再灌注6h组线粒体呼吸功能下降,RCR及P/0明显降低,Na+/K+ATP酶,SDH酶及膜电位下降,Ca2+-ATP酶含量升高。应用FK506、Spiron、MP和NaHS药物干预后,与缺血20min再灌注6h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全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缺血阶段和再灌注阶段均可造成胃损伤,且随缺血时间延长,胃损伤加重,以再灌注6h损伤最为严重。炎细胞及炎性细胞因子的活化、过度的氧化应激、钙调神经磷酸酶、内源性H2S/CSE两条信号转导通路和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均参与了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胃损伤。应用FK506、Spiron、MP和NaHS药物干预后,药物通过外源性H2S补充及CaN抑制剂降低了炎细胞浸润及炎性细胞因子激活、直接清除氧自由基、增加线粒体呼吸功能、提高膜电位及线粒体ATP酶产量,对胃损伤起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孙雪莲[6](2011)在《黄芪苷对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开展中药有效部位的研究,近年来成为中药、天然药新药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科学实验技术开展健脾益气中药对于胃粘膜保护作用的药理学研究是我们课题组多年来坚持不懈的研究方向。在前期研究工作中,课题组成员探讨了黄芪总苷(AST)对脾虚大鼠胃壁细胞功能及形态的影响,发现AST作为黄芪的主要有效部位,在调节细胞信号传导功能的同时,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维持组织结构完整性,调节整体胃酸分泌的重要作用。AST作为黄芪皂苷类化合物的混合体,是黄芪的有效部位之一;黄芪甲苷(AST-Ⅳ)作为黄芪中的单体皂苷类化合物,被中药药典规定为黄芪药材质量评价的指标性物质。我们知道,中药多靶点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往往来源于有效部位中多个同类化合物群体的协同作用,单一化合物的活性均不强。因此,以药效为标准对中药有效部位与单体成分进行对比研究,能够揭示中药有效部位与单体的药理作用差异,阐明有效部位中多成分之间相互协同增效的科学意义。基于这种研究思路,本实验对基于胃粘膜保护的AST及AST-Ⅳ的作用及其差异开展进一步研究,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目的]本文旨在以黄芪“健脾益气”作用的中医药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科学实验技术研究黄芪皂苷类有效部位(AST)及单体成分(AST-Ⅳ)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功效,并从多方面对比AST与AST-Ⅳ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SPE-HPLC-ELSD)法测定大鼠血清中AST-Ⅳ含量的方法,比较AST、AST-Ⅳ在大鼠腹腔注射给药后相同时间大鼠血清中AST-Ⅳ的含量,并找出AST及AST-Ⅳ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为后期AST与AST-Ⅳ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实验研究中造模给药时间点的确立打下基础,并为两药抗急性胃粘膜损伤药效学作用的差异提供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依据。二、从胃粘膜病理形态学的角度,观察研究AST及AST-Ⅳ不同剂量对无水乙醇致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为了观察药效的累积效应,分别观察给药1次及连续给药4次的药效作用,以期从多层次研究探讨AST与AST-Ⅳ作用的差异性。三、从胃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AST与AST-Ⅳ预防及治疗给药后对慢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四、从细胞学的角度,观察AST及AST-Ⅳ对大鼠急性损伤的胃粘膜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以期明确这两种药物保护胃粘膜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差异。[方法]一、对AST、AST-Ⅳ在大鼠体内AST-Ⅳ的血药浓度及达峰时间考察,采用SPE法提取分离大鼠血清中的AST-Ⅳ, HPLC-ELSD法考察其线性关系及最低检测浓度、专属性、精密度、稳定性及回收率,建立AST-Ⅳ含测方法学。分别以AST、AST-Ⅳ(按AST-Ⅳ计20mg/kg相等剂量)两种药物予大鼠腹腔注射,给药后30,60,75,90,105,120min测定大鼠血清中AST-Ⅳ的含量,并对各时间点两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各自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二、在AST及AST-Ⅳ不同剂量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中,以AST-Ⅳ为控制指标,设定AST及AST-Ⅳ不同剂量,并保证二者对应的大、中、小剂量中AST-Ⅳ的含量一致。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ST大、中、小剂量组,AST-Ⅳ大、中、小剂量组,西药阳性对照组。各组分别给予溶剂注射液,AST大(200mg/kg)、中(100mg/kg)、小(50mg/kg)剂量注射液,AST-Ⅳ大(4.08mg/kg)、中(2.04mg/kg)、小(1.02mg/kg)剂量注射液,西米替丁(100mg/kg)注射液腹腔注射。于给药1次90min、75min(分别是AST与AST-Ⅳ各自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后及给药4次于末次给药90min、75min后,用无水乙醇(1ml/100g)灌胃诱导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1h后取腺胃区组织测量胃粘膜损伤分数,并制作石蜡切片做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胃粘膜组织形态的病理变化。三、AST及AST-Ⅳ对慢性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仍以AST-Ⅳ为控制指标,设定AST及AST-Ⅳ高、低剂量,并保证二者对应的高、低剂量中AST-Ⅳ的含量一致。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ST高、低剂量预防组,AST-Ⅳ高、低剂量预防组,模型自然恢复组,AST高、低剂量治疗组,AST-Ⅳ高、低剂量治疗组。采用大黄灌胃造成大鼠慢性胃粘膜损伤模型,分别腹腔给予溶剂注射液、AST高(200mg/kg)、低(100mg/kg)剂量注射液,AST-Ⅳ高(4.08mg/kg)、低(2.04mg/kg)剂量注射液。预防组连续给药14d,治疗组造模结束后治疗6d。用扫描电镜观察慢性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AST与AST-Ⅳ预防给药和治疗给药对其的影响。四、AST及AST-Ⅳ对大鼠急性损伤胃粘膜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早期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以及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在急性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粘膜的蛋白表达,并通过CMIASWIN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做定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五、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比较采用LSD法。[结果]一、SPE-HPLC-ELSD法研究AST、AST-Ⅳ在大鼠体内AST-Ⅳ的血药浓度,结果表明用SPE法提取分离大鼠血清中的AST-IV,操作简便、去除蛋白效果好,且对AST-Ⅳ有很好的富集作用。用HPLC-ELSD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AST-Ⅳ含量,能解决成分微量、复杂的血清样品的定量分析问题。其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1.272X+2.98,r=0.9995,最低检测浓度为1.536μg/mL,其专属性、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及萃取回收率均符合要求,成功建立AST-Ⅳ含测方法学。在大鼠腹腔注射等量AST-Ⅳ时,测得AST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在90min左右,AST-Ⅳ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在75min左右。两种药物各时点血清中AST-Ⅳ的浓度前者均是后者3倍以上,且达峰时的浓度前者是后者的3.5倍。AST达峰时血清中AST-Ⅳ的浓度为33.05±5.36μg/mL, AST-Ⅳ达峰时血清中AST-Ⅳ的浓度为9.29±3.63μg/mL。二、在AST及AST-Ⅳ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中表明:给药1次及给药4次中除AST-Ⅳ小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损伤分数和光镜下损伤指数的作用(P<0.05),且AST各剂量组优于AST-Ⅳ各剂量组(P<0.05),AST大剂量组明显优于其他剂量组(P<0.05),与西药阳性对照组作用相当(P>0.05);给药1次与给药4次相同的剂量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AST各组给药1次作用优于AST-Ⅳ各组给药4次(P<0.05)。三、在AST及AST-Ⅳ对慢性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慢性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广泛坏死、破碎、形态模糊不完整,排列紊乱,细胞肿胀、扁平,细胞间无界限,多个细胞挤压扭结成团;细胞表面微绒毛稀少、脱落,分泌颗粒稀少;胃小凹结构畸形的。AST高(200mg/kg)、低(100mg/kg)剂量及AST-Ⅳ高剂量(4.08mg/kg),预防给药和治疗给药,均能够扭转慢性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粘膜上皮的病变,且AST各剂量的作用均优于AST-Ⅳ各剂量,AST高剂量预防给药和治疗给药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其余各剂量,与正常组的水平相当;AST低剂量预防给药和治疗给药的作用均优于AST-Ⅳ高剂量。四、从AST及AST-Ⅳ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中可以看出,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ST各个剂量组、AST-Ⅳ大、中剂量组及西药阳性对照组,Bax蛋白阳性表达减弱(P<0.05), Bcl-2蛋白表达增强(P<0.05);而AST各个剂量组、AST-Ⅳ大剂量组及西药阳性对照组,胃粘膜PCNA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AST各剂量组减弱Bax表达,增强Bc1-2及PCNA表达的作用优于AST-Ⅳ各剂量组(P<0.05),AST大剂量组明显优于其他剂量组(P<0.05),接近于西药阳性对照组。[结论]一、SPE-HPLC-ELSD法检测AST、AST-IV在大鼠体内AST-Ⅳ的血药浓度,其方法学正确合理。以AST-Ⅳ为指标,可以认为AST较AST-Ⅳ更易于吸收。这一结果为黄芪皂苷类有效部位抵抗胃粘膜损伤作用优于单体成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为后期的药效学研究打下了基础。二、在AST及AST-Ⅳ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中证实:AST及AST-Ⅳ对无水乙醇所致的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AST的作用明显优于AST-Ⅳ,且随剂量的增加,AST的优越性更加明显,AST大剂量的保护作用已经接近阳性对照药西米替丁的水平;连续给药4次,AST和AST-Ⅳ均不存在药效叠加的现象;AST单次给药的保护作用优于AST-Ⅳ多次给药。三、AST及AST-Ⅳ对慢性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表明:慢性胃粘膜损伤大鼠的胃粘膜屏障受到破坏,AST及AST-Ⅳ均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的作用;AST的作用明显优于AST-Ⅳ,且随剂量的增加,AST的优越性更加明显,高剂量的作用接近正常组的水平;AST在较低剂量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甚至超过AST-Ⅳ高剂量的作用效应。四、AST及AST-Ⅳ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结果说明:AST及AST-Ⅳ可通过下调Bax表达,上调Bc1-2以及PCNA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地抑制胃粘膜细胞凋亡,促进胃粘膜细胞增殖,从而发挥保护胃粘膜的作用;AST的抑制胃粘膜细胞凋亡、促进胃粘膜细胞增殖作用优于AST-IV,且随剂量的增加,AST的优越性更加明显,AST大剂量的保护作用已经接近阳性对照药西米替丁的水平。通过上述的实验研究,说明黄芪皂苷类有效部位AST及单体AST-IV具有明确的胃粘膜保护作用,证明了中药黄芪“益气健脾、生肌”作用的科学含义。揭示了黄芪皂苷类有效部位的药效作用优于单体成分,有效部位在较低剂量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单体高剂量的作用效应。这说明由于中药有效部位中的多成分之间相互合理配伍,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这种作用类似于中药复方,是多种同类成分之间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研究结果为胃粘膜损伤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今后从药物组分水平上开展黄芪相关的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赵亚[7](2011)在《仙鹤草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仙鹤草,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干燥地上部分,是一味常用中药。传统主要用于治疗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证,以及赤白痢疾、劳伤脱力等。还有强心、降压、降血糖、抗菌、杀虫等作用,现广泛用于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糖尿病、肿瘤等。全草中含有甾体类、黄酮类、鞣质、有机酸类、内酯类和三萜类等。本课题主要对仙鹤草进行药效学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对仙鹤草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及相关物质含量测定进行评述。论文的第二部分提取仙鹤草相关成分,为药效学实验提供样品。仙鹤草水提物得率为9.08%,仙鹤草总酚得率为0.24%。以仙鹤草酚B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仙鹤草总酚进行定性鉴别。TLC斑点明显,Rf值相同。论文的第三部分进行仙鹤草急性毒性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活性提供安全剂量范围。仙鹤草水提物最大耐受量(MTD)浓度为63.4g(生药)·kg-1。论文的第四部分研究仙鹤草提取物体外抗凝血活性,通过测定仙鹤草提取物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探讨其是否具有促凝或抗凝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仙鹤草水提取物、总酚性物质均缩短人混合血浆APTT时间,延长人混合血浆PT时间,初步推测仙鹤草提取物从内源性凝血途径起到止血作用。论文的第五部分研究仙鹤草提取物对热盛胃出血小鼠模型的止血作用,初步探讨仙鹤草体内止血作用机理。与模型组比较,仙鹤草能减少热盛胃出血小鼠模型的胃出血点数,仙鹤草总酚性成分、仙鹤草水提物和阳性药(云南白药)给药组缩短PT、APTT时间,初步推测仙鹤草治疗胃出血是通过内、外源性途径发挥止血作用。论文的第六部分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缺血再灌模型研究仙鹤草提取物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作用,同时探索仙鹤草对脑缺血凝血系统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仙鹤草提取物能降低MCAO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面积;缩短PT、APTT、 TT时间。论文的第七部分初步研究仙鹤草不同提取物对兔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仙鹤草乙醇提取物及石油醚提取物可降低去氧肾上腺素刺激血管所引起的收缩:仙鹤草石油醚提取物中145.5μg·mL-1、194μg·mL-1和242.5μg·mL-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仙鹤草乙醇提取物中75.16μg·mL-1和150.32μg·mL-1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25.48μg·mL-1、300.64μg·mL-1和375.8μg·mL-1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

蒋清[8](2010)在《TNF-α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软骨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TNF-α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时不同时间段内软骨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LIR导致软骨损伤发生机制中的意义。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6h组、缺血6h再灌注1天、3天、7天、14天、30天、60天组,每组5只。根据陈建常的方法建立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切取左胫骨平台内侧软骨组织做HE染色观察软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软骨中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所有数据均以χ±S表示,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早期(7d内)软骨组织学光镜下改变不明显;后期损伤加重,可见软骨变薄,排列紊乱,表面不完整,偶见软骨缺损。2)假手术组TNF-α阳性表达较弱,缺血6h组阳性表达开始增强,再灌3天、7天组达到高峰,随后阳性表达下降;再灌60天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仍有显着意义(P<0.05)。结论:1)肢体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2)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关节软骨中TNF-α增加在软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建明[9](2010)在《TLR4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在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TLR4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在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进展,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普遍意义越来越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胃粘膜对缺血缺氧高度敏感,是全身最容易受累及表现临床症状的脏器,机体在遭受创伤、疾病和手术等应激原刺激时,胃肠粘膜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在大鼠的胃粘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MAPKs信号通路以及NF-kB信号通路活化参与了损伤过程,抑制p38 MAPK、JNK以及NF-KB信号通路活化能明显减轻胃粘膜糜烂、出血、胃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升高以及凋亡细胞增加。一些证据显示,再灌注损伤在机制方面与炎症损伤有共同之处。Toll样受体4(TLR4)在炎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它存在于哺乳动物胃粘膜等大多数组织和器官中。细胞膜受体TLR4处于MAPKs以及NF-KB信号通路的上游,其功能缺失对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有明显的影响,应用TLR4基因敲除或基因突变鼠实验,发现TLR4功能缺失小鼠在脑、心脏、肺脏、肾脏等器官的缺血再灌注中相对于野生型小鼠损伤明显减轻;应用TLR4选择性抑制剂Eritoran也能够明显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炎症反应。在胃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MAPKs信号通路以及NF-kB信号通路活化参与了损伤过程发病过程,但是TLR4基因缺陷影响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尚未阐明。因此,本实验第一部分通过夹闭及松开腹腔动脉诱导胃缺血再灌注损伤,应用TLR4基因缺陷鼠与野生型小鼠做对照,观察TLR4基因缺陷对小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下游主要信号通路活化、细胞凋亡以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现阶段,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主要是应用抑酸剂,动物实验表明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胃酸分泌低于正常状态,应用抑酸剂只是去除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外部因素或加重因素,而未去除致使胃粘膜屏障功能降低的因素。胃缺血再灌注时产生氧化应激等刺激信号,通过细胞内信号通路转导并级联放大,使细胞和组织发生炎症、凋亡,最终导致胃粘膜屏障功能减弱是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致伤因素。本研究的第二部分通过观察抑制538 MAPK活化和胃酸分泌对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进一步阐释TLR4下游相关信号通路活性抑制减轻胃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探讨未来通过在信号转导通路不同层面调控来干预胃缺血再灌注损伤进展和治疗此类疾病的可能性。第一部分TLR4功能缺陷减轻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目的:对比观察胃缺血再灌注后TLR4基因缺陷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胃粘膜损伤差异,并探讨TLR4基因缺陷减轻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理。方法:采用夹闭腹腔动脉(celiac artery)30分钟造成小鼠胃缺血,松开动脉夹形成再灌注的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8-12周龄的雄性TLR4基因缺陷型小鼠C3H/HeJ和野生型小鼠C3H/HouJ,随机分为TLR4缺陷小鼠(MU)和野生型小鼠(WT)的假手术组、再灌注即刻、0.5小时、1小时、2小时、4小时、以及再灌注12小时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自由饮水,麻醉用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40mgkg),假手术组小鼠经历相同的手术过程,只是不夹闭腹腔动脉,手术后于不同的再灌注时间点深麻醉处死动物。各组取4只小鼠胃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5分钟,后沿胃大弯侧剪开平铺于台面拍照观察胃粘膜出血情况,应用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计算胃粘膜的相对出血面积,后继续用福尔马林固定做病理检查。各组另外6只小鼠取胃标本做分子生物学检测,剖开胃腔用生理盐水漂洗胃内容物,无菌滤纸吸干水滴液氮冻存。采用Masuda E所描述方法进行双盲病理评分,评价各组小鼠胃粘膜损伤程度;Trizol法提取胃组织总RNA后,实时定量PCR分析TNF-α、IL-10、IL-1β以及IFN-y表达水平判断各组胃组织炎症反应的强弱;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各组胃组织中TUNEL染色的阳性细胞数,判断各组胃标本的细胞凋亡发生的情况;全细胞裂解法提取各标本总蛋白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信号蛋白p38 MAPK、JNK、ERK和IKB-α活化情况,同样检测凋亡通路关键蛋白caspase-8以及Cleaved Caspase-3的含量判断凋亡通路的活化情况;用EMSA方法检测核因子NF-kB的活化情况。结果:(1)相对于各自假手术组TLR4野生型以及缺陷型小鼠,胃缺血30分钟后再灌注1小时,胃粘膜均出现明显的出血及糜烂损伤改变,而TLR4基因缺陷小鼠大体观胃粘膜出血糜烂面积明显小于野生型小鼠;病理评分结果显示,胃缺血再灌注组小鼠胃的病理评分均显着高于各自的假手术组,而TLR4基因缺陷型小鼠胃的病理评分显着低于野生型小鼠评分。(2)胃组织切片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两种不同基因型小鼠的假手术组内均有少量的细胞发生凋亡,集中在胃粘膜表层;两种不同基因型小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相对于各自基因型的假手术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1小时,TLR4基因缺陷型小鼠胃TUNEL染色阳性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野生型;凋亡通路起始信号蛋白caspase-8以及最终通路信号蛋白Cleaved Caspase-3表达在灌注1小时组TLR4基因缺陷型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这一趋势与TUNEL染色结果一致。TLR4基因缺陷型小鼠再灌注各组胃组织促炎细胞因子TNF-a的表达,以及再灌注1小时IL-1β, IFN-γ表达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再灌注1小时组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3)对MAPKs三条通路的活化情况的检测发现,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LR4基因缺陷鼠p38 MAPK活化(0,0.5,1,2,4 hours)与JNK早期(0.5 and 1 hours)舌化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除再灌注30分钟、2小时、4小时ERK通路活化TLR4基因缺陷鼠明显高于野生性鼠外,其余时间点及假手术组两种基因型小鼠ERK的活化没有明显差别;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LR4基因缺陷鼠胃组织NF-kB的活化明显低于野生型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LR4基因缺陷鼠IKB-α磷酸化活化明显低于野生型手术组。结论:TLR4基因功能缺陷能够明显减轻胃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原因是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LR4基因缺陷型小鼠胃组织p38 MAPK以及NF-kB活化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凋亡通路活化下降、凋亡发生减少,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减少、组织炎症反应减轻;综上,TLR4可以作为防治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点。第二部分p38 MAPK活性抑制减轻胃缺血再灌注伤的作用机制目的:对比观察p38 MAPK抑制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干预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探讨p38 MAPK抑制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干预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并为临床防治胃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第一部分叙述的方法制作动物模型,将8-12周龄的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质子泵抑制剂组;p38 MAPK抑制剂组。各组动物均禁食自由饮水12小时,手术前1小时分别腹腔注射干预试剂,10ml/kg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和模型组);20mg/kg Pantoloc(质子泵抑制剂组);20mg/kgSB239063 (p38 MAPK抑制剂组)。手术方法同前,于再灌注后1小时深麻醉处死动物取材处理标本,假手术组经历同样的手术过程,只是不夹闭腹腔动脉。各组术后取4只小鼠的胃标本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5分钟,沿胃大弯侧剪开平铺于台面拍照观察胃粘膜出血情况,应用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计算胃粘膜的相对出血面积,后继续福尔马林做病理检查。各组另外6只小鼠深麻醉处死后取胃,剖开胃腔用生理盐水漂洗胃内容物吸干水滴后液氮冻存。用Masuda E所描述方法进行双盲病理评分,评价各组小鼠胃粘膜损伤程度;Trizol法提取胃组织总RNA后,逆转录cDNA后将各组模板进行实时定量PCR扩增,分析TNF-αIL-1β、IFN-γ以及ICAM-1表达水平,判断各组胃组织的炎症反应程度;全细胞裂解法提取各标本总蛋白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磷酸化p38 MAPK、JNK、ERK以及Cleaved Caspase-3的含量,判断各组胃组织中MAPK信号蛋白的活化情况,以及两种干预措施对胃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比色法测定各组胃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判断各组胃组织的过氧化损伤程度;测定生理盐水,质子泵抑制剂潘妥洛克以及p38MAPK抑制齐ISB239063腹腔注射一小时后对胃内pH值的影响,观察p38MAPK抑制剂SB239063对小鼠胃酸分泌的影响。结果:(1)C57BL/6J小鼠胃缺血30分钟再灌注1小时大体可见到明显胃粘膜糜烂、出血,应用等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以及p38 MAPK抑制剂干预,发现相对于模型组,两种试剂干预均可明显减小胃粘膜出血面积,相对于p38 MAPK抑制剂组质子泵抑制剂组胃粘膜出血面积减少更明显;病理学评分显示,模型组比假手术组病理评分明显高,两种试剂干预后相对于模型组评分均明显下降。(2)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测定,MDA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两种试剂干预后相对于模型组MDA含量均明显下降,且两种试剂干预组间MDA含量无明显差异。炎症因子检测方面,模型组TNF-a, IL-1β, IFN-γ和ICAM-1的表达比假手术组均明显升高,质子泵抑制剂干预后TNF-a, IL-1β和IFN-y表达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38 MAPK抑制剂干预后TNF-α表达比模型组明显降低。(3)MAPKs信号通路检测,发现缺血再灌注组比假手术组MAPKs三条通路:p38MAKP、JNK以及ERK均明显活化;对比模型组,质子泵抑制剂于预能够明显抑制]p38MAKP、JNK、ERK活化;,对比模型组,应用p38 MAPK抑制剂干预p38 MAPK及JNK活化被明显抑制,对ERK活化没有明显影响。(4)腹腔注射质子泵抑制剂以及p38MAPK抑制剂对胃内pH值的影响,发现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明显升高胃内pH值,而腹腔注射p38 MAPK抑制剂对胃内pH值没有明显影响。结论:p38 MAPK抑制剂腹腔注射对胃内pH值没有明显影响,却能明显减轻小鼠的胃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可能是其抑制了p38 MAPK以及JNK信号通路活化而对ERK信号通路没有明显影响,减轻了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胃粘膜屏障的破坏作用;抑制p38 MAPK活化可以作为临床防治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点。

孙晓峰[10](2008)在《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前言多种原因,如腹主动脉瘤手术、四肢大血管栓塞或损伤、高位肢体离断、严重肢体挤压伤、断肢再植及肢体手术长时间应用止血带等均可造成肢体缺血。恢复充足的血供乃缺血组织成活的关键,然而缺血组织再灌注损伤不仅存在于缺血组织,尚可进一步导致其他远隔器官的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肺脏作为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若损伤严重,则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但目前对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又称他汀类药物,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辛伐他汀作为他汀类降脂药的一种,除具有传统的降脂作用外,其非降脂作用亦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辛伐他汀可减轻心、脑等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影响尚不清楚。基于上述原因,本实验拟通过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研究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为临床应用其预防治疗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分三个部分,包括:一、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影响;二、辛伐他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大鼠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三、辛伐他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一)实验动物健康雄性SD大鼠144只,体重250~300g,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二)实验仪器PCR扩增仪(Biometra,德国);DYY-6B型电泳仪(北京六一仪表厂,中国);AE-240型电子天平(Mettler,日本);722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中国);3K15型高速离心机(Sigma,德国);UV-3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Unicam,美国);OT-701型输液泵(JMS,德国);Gem Premier 3000型血气分析仪(IL,美国);ES-1000 SPM型超声血流仪(Hayashi Denki,日本);凝胶成像系统(Kodak,美国);BX-41型显微摄像系统(Olympus,日本);Scion Image图像分析系统(Apple,美国)。(三)实验试剂及药品辛伐他汀(Merck Sharp&Dohme,英国);NO、NOS、MDA、SOD、MPO及考马斯亮蓝蛋白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中国);Trizol试剂盒(Invitrogen,美国);DNA Marker、RT-PCR试剂盒及引物合成(TaKaRa,日本);山羊血红素氧合酶—1(HO-1)、兔内皮型NOS(eNOS)及兔诱导型NOS(iNOS)多克隆抗体(Santa cruz,美国);碱性磷酸酶标记的兔抗山羊及山羊抗兔IgG抗体(Chemicon,美国);戊巴比妥钠(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中国)。二、实验方法(一)实验一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n=8):假手术组(C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R组)、辛伐他汀1、5、10mg·kg-1·d-1预处理组(S1组、S5组、S10组)和辛伐他汀对照组(S组)。C组和IR组每日清晨1ml蒸馏水灌胃1次,连续3d;S1组、S5组、S10组和S组分别于每日清晨将1、5、10、10 mg·kg-1·d-1辛伐他汀溶于1ml蒸馏水灌胃1次,连续3d。最后一次给药后2h,除C组和S组行假手术处理外,其余各组均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大鼠双后肢股动脉,使其缺血2h再灌注3h。再灌注末,颈动脉采血1ml行血气分析,放血处死大鼠,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计数肺泡和毛细血管间隙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数目,测定肺湿/干重比(W/D)及肺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二)实验二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n=8),分组方式及模型制作同实验一。再灌注末,放血处死大鼠,测定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肺组织eNOS mRNA及其蛋白和iNOS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三)实验三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n=8),分组方式及模型制作同实验一。再灌注末,放血处死大鼠,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肺组织HO-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一、实验一C组和S组肺组织形态结构基本正常;IR组肺组织水肿,肺泡隔增宽,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有局限性肺不张;S1组、S5组、S10组肺组织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S10组只有少量渗出及肺泡隔轻度增宽。与C组比较,IR组动脉血氧分压(PO2)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P<0.01);与IR组比较,S1组、S5组、S10组动脉血氧分压(PO2)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升高(P<0.01);各组间动脉血PH值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与C组比较,IR组、S1组、S5组肺组织PMN计数、W/D及MPO活性升高(P<0.01);与IR组比较,S1组、S5组、S10组肺组织PMN计数、W/D及MPO活性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二、实验二与C组比较,IR组、S1组、S5组肺组织MDA含量、NOS活性、NO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S10组NOS活性及NO含量升高(P<0.05或0.01);与IR组比较,S5组和S10组肺组织SOD活性、NOS活性及NO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0.01),S1组肺组织NOS活性及NO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0.01)。与C组比较,IR组、S1组、S5组eNOS mRNA及其蛋白表达减少,iNOS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加,S10组iNOS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IR组比较,S1组、S5组、S10组eNOS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加,iNOS mRNA及其蛋白表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或0.01)。三、实验三与C组比较,其余五组的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IR组比较,S1组、S5组、S10组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一、辛伐他汀预处理剂量依赖的减轻了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二、辛伐他汀预处理通过减轻肺组织炎性反应和氧化损伤以及对NO、NOS代谢的影响提供肺保护。三、辛伐他汀预处理通过增加肺组织eNOS mRNA及其蛋白表达,减少肺组织iNOS mRNA及其蛋白表达发挥肺保护作用。四、辛伐他汀预处理通过增加肺组织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对肺损伤起保护作用。

二、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胃粘膜损伤及其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胃粘膜损伤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远端缺血后处理防治胃粘膜损伤的实验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1.2 肢体IRI模型的制备及分组处理
    1.3 标本采集及指标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3组大鼠血清中LDH、CK活性和TNF-α、IL-10浓度比较
    2.2 3组大鼠胃粘膜组织中SOD、MPO、XOD活性和MDA含量比较
    2.3 胃粘膜组织病理学改变
3 讨论

(2)五指毛桃和仙鹤草防治胃黏膜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章 五指毛桃和仙鹤草的研究概述
        第一节 五指毛桃的研究概述
        第二节 仙鹤草的研究概述
    第二章 胃肠黏膜损伤及修复的研究概述
        第一节 胃肠黏膜损伤研究概述
        第二节 胃肠黏膜损伤与细胞连接蛋白和转录因子的研究概述
    第三章 益气健脾中药防治胃肠黏膜损伤研究概述
    第四章 胃肠黏膜损伤动物模型研究概述
        第一节 胃黏膜损伤动物模型研究概述
        第二节 小肠黏膜损伤动物模型研究概述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五指毛桃水提物防治大鼠胃粘膜损伤的研究
        第一节 五指毛桃水提物的制备
        第二节 五指毛桃水提物对吲哚美辛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第三节 五指毛桃水提物对造模大鼠胃黏膜细胞连接蛋白的影响
        第四节 五指毛桃水提物对造模大鼠胃黏膜转录因子的影响
        第五节 五指毛桃水提物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第二章 仙鹤草水提物防治大鼠胃黏膜损伤的研究
        第一节 仙鹤草水提物的制备
        第二节 仙鹤草水提物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第三节 仙鹤草水提物对造模大鼠胃黏膜细胞连接蛋白的影响
        第四节 仙鹤草水提物对造模大鼠胃黏膜转录因子的影响
        第五节 仙鹤草水提物对吲哚美辛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讨论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性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五指毛桃和仙鹤草水提物对大鼠小肠黏膜损伤的影响
        第一节 吲哚美辛所致大鼠小肠黏膜损伤模型的探讨
        第二节 仙鹤草和五指毛桃对吲哚美辛所致大鼠小肠粘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附录2 统计学合格证明
    附录3 动物合格证及动物实验证明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黄芪甲苷—葛根素成分配伍保护胃粘膜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黄芪及黄芪甲苷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一、脏器保护作用
        二、抗氧化应激、抗衰老
        三、调节免疫作用
        四、降血糖作用
        五、黄芪-葛根及其成分配伍的药理研究概况
    第二节 葛根及葛根素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一、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二、抗氧化应激作用
        三、脏器保护作用
        四、降血糖作用
        五、解酒作用
    第三节 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一、Nrf2、Keap1、ARE的结构
        二、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的功能
        三、Nrf2-ARE调节的下游靶基因
        四、Keap1-Nrf2-ARE通路与疾病
        五、Nrf2活性激动剂与抑制剂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黄芪-葛根药对黄芪甲苷、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三、讨论
    第二节 黄芪甲苷-葛根素配伍对乙醇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三节 黄芪-葛根药对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四节 黄芪甲苷-葛根素配伍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五节 黄芪甲苷-葛根素配伍对乙醇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KEAP1-NRF2-ARE通路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六节 黄芪甲苷-葛根素配伍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KEAP1-NRF2-ARE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项目来源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统计学窜核证明
致谢

(4)祛湿通脉方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湿瘀互结证)的疗效观察及对SOD及TNF-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综述
        1.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2. 中医病机的研究
        3. 远隔脏器及血液系统的损伤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概况
        1. 中药在对抗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
        2. 小结
        3. 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论文正文
    1. 资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5. 讨论
结语
创新点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胃损伤的机制及防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全肝缺血再灌注致大鼠胃损伤的机理及干预研究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附图
第二部分 全肝缺血再灌注致大鼠胃损伤的线粒体机制及干预研究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结论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黄芪苷对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与药动学研究进展
        1 黄芪甲苷的提取分离方法
        2 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3 黄芪甲苷的药动学
        4 小结
    二、黄芪甲苷的药理研究进展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4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5 抗氧化
        6 抗皮肤衰老
        7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8 其他药理作用
        9 小结
    三、黄芪总苷的药动学及药理研究进展
        1 黄芪总苷的药动学研究
        2 黄芪总苷的药理研究进展
        3 小结
    四、黄芪皂苷类有效部位与单体比较研究的进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固相萃取HPLC-ELSD法研究黄芪总苷、黄芪甲苷在大鼠体内黄芪甲苷的血药浓度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黄芪总苷及黄芪甲苷不同剂量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统计分析
        4 结果
        5 讨论
    实验三、黄芪总苷及黄芪甲苷对慢性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黄芪总苷及黄芪甲苷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结语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结论
    三、创新性
    四、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仙鹤草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仙鹤草研究进展
1.1 化学成分研究
    1.1.1 黄酮类
    1.1.2 酚类
    1.1.3 三萜皂苷类
    1.1.4 鞣质
    1.1.5 糖苷类
    1.1.6 酯类
    1.1.7 有机酸类
    1.1.8 挥发油
    1.1.9 其他
1.2 药理作用研究
    1.2.1 抗肿瘤作用
    1.2.2 降血糖作用
    1.2.3 镇痛抗炎作用
    1.2.4 降血压作用
    1.2.5 促凝与抗凝作用
    1.2.6 治疗心率失常作用
    1.2.7 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
    1.2.8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
    1.2.9 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
    1.2.10 杀虫作用
    1.2.11 其他作用
1.3 含量测定方面
    1.3.1 鹤草酚
    1.3.2 槲皮素 第二章 仙鹤草药效实验样品的制备
2.1 实验材料
    2.1.1 药物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仙鹤草水提物的制备
    2.2.2 仙鹤草总酚性部位的制备
    2.2.3 仙鹤草对离体兔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样品制备
    2.2.4 仙鹤草总酚性部位性质鉴别
    2.2.5 仙鹤草酚B紫外扫描
    2.2.6 仙鹤草总酚性部位高效液相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提取物得率
    2.3.2 仙鹤草总酚性部位性质研究
    2.3.3 仙鹤草总酚性部位高效液相分析 第三章 仙鹤草水提取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药物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仙鹤草水提取物制备
    3.2.2 给药途径
    3.2.3 预实验
    3.2.4 正式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预实验结果
    3.3.2 正式实验结果 第四章 仙鹤草提取物体外抗凝血活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药物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受试药物准备
    4.2.2 仙鹤草提取物体外抗凝血活性实验中PT、APTT的测定
    4.2.3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果
    4.3.2 讨论 第五章 仙鹤草提取物对热盛胃出血止血作用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动物
    5.1.2 药物及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仙鹤草提取物的制备
    5.2.2 热盛造模药制备
    5.2.3 剂量设置
    5.2.4 给药途径
    5.2.5 仙鹤草提取物对热盛胃出血止血作用
    5.2.6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果
    5.3.2 讨论 第六章 仙鹤草提取物对脑缺血作用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实验动物
    6.1.2 药物与试剂
    6.1.3 实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6.2.2 动物模型建立
    6.2.3 造模动物神经功能评定
    6.2.4 血浆制备
    6.2.5 脑组织切片及TTC染色
    6.2.6 数据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结果
    6.3.2 讨论 第七章 仙鹤草对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
7.1 实验材料
    7.1.1 实验动物
    7.1.2 药物与试剂
    7.1.3 实验仪器
7.2 实验方法
    7.2.1 仙鹤草提取物的制备
    7.2.2 兔胸主动脉环的制备
    7.2.3 离体血管张力实验
    7.2.4 仙鹤草不同提取物对去氧肾上腺素刺激所引发兔血管收缩幅度的影响
    7.2.5 数据统计分析
7.3 结果与讨论
    7.3.1 结果
    7.3.2 讨论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8)TNF-α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软骨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注释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第二章 结果
    1.实验动物观察
    2.软骨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
    3.软骨中TNF-α表达变化
    附图
第三章 讨论
    一、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二、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时软骨形态学改变
    三、TNF-α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软骨中的表达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9)TLR4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在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TLR4基因缺陷减轻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p38 MAPK活性抑制减轻胃缺血再灌注伤的作用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附录
综述
在读期间完成的论文
致谢

(10)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二、英文缩略语
三、论文
    论文一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二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五、参考文献
六、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胃粘膜损伤及其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远端缺血后处理防治胃粘膜损伤的实验观察[J]. 汪涛,周业庭,朱安祥,陈新年,周巧林. 淮海医药, 2021(04)
  • [2]五指毛桃和仙鹤草防治胃黏膜损伤的实验研究[D]. 曾信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
  • [3]黄芪甲苷—葛根素成分配伍保护胃粘膜作用和机制研究[D]. 林静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7)
  • [4]祛湿通脉方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湿瘀互结证)的疗效观察及对SOD及TNF-α的影响[D]. 王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胃损伤的机制及防护的实验研究[D]. 杨靖.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11(09)
  • [6]黄芪苷对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 孙雪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
  • [7]仙鹤草药效学研究[D]. 赵亚. 浙江工业大学, 2011(05)
  • [8]TNF-α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软骨中的表达及意义[D]. 蒋清. 中南大学, 2010(02)
  • [9]TLR4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在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 王建明. 昆明医学院, 2010(08)
  • [10]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 孙晓峰. 中国医科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胃黏膜损伤及其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