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州今文学派研究的新取向──读艾尔曼的《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汪颖奇[1](2021)在《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在上世纪交替之际,时论常常将中国比作一叶放于中流的扁舟,处于两头不到岸的处境里,这种“两头不到岸”用于形容近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过渡时代的功名士人——也极为贴切。他们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又成长于西学东渐的时空背景下,或多或少都受到新学的影响。他们亲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既不同于以往只接受过传统教育的旧士人,又区别于孕育于新式教育之中的新知识分子,扮演着士人群体新陈代谢中承上启下的角色。他们的经历与变迁,可以视为近代中国社会新旧转型的缩影。徐兆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生阶段与中国近代几个重要历史阶段互相重合,出生于1867年的他青年时期经历戊戌维新,壮年时期恰逢清末新政、辛亥鼎革,晚年时期又体会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在社会的急剧变迁里,徐兆玮一生都在不断调适、转型,是时代变迁下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戊戌前后是徐兆玮的思想转型期,原本家族并不显赫的他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功名,在地方上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交游网络。他由何市镇走向常熟县域,参与城区事务,并提升家族影响力。在戊戌维新的思潮中,三十而立的他开始接触新书,其阅读结构和思想发生变化。他心怀经世期许,同时秉持着传统士人教化乡里的责任感,在地方办理慈善事业、发展教育农商,开展经世实践。清末新政是徐兆玮面临的第一个关键转型期。清末新政一方面为士人提供了“立功”实践的良机;另一方面,废科举、改革教育制度,又令他们失去了维系自身文化权力的制度基础。心怀“立功”理想的徐兆玮,在常熟地方事务中虽已小有成就,但不愿株守地方,因此去京城拓展交游网络、寻求仕进之捷径。然而受限于清末官制改革的政治环境,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他未能成功谋取理想实缺。面对旧学不足以救亡图存,传统功名难谋个人发展的状况,徐兆玮奋然赴日游学。遗憾的是,即便游学回来,其入仕目标依然未能实现,在地方自治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浪潮中,他选择暂时返回家乡常熟,参与地方新政事务。辛亥鼎革是徐兆玮迎来的第二次转型期。对清政府的失望、通过地方自治实践积累的资本,成为他易代之际成功转型的主客观因素。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推举为常熟县民政副长,在稳定地方秩序中起到重要作用。民国建立后,他成功当选为国会议员。从翰林院编修到成为民国“代议士”的他怀着对民国的美好期待,数次北上参加国会,但在混乱的民初议会实践里,其对政党政治乃至对民国的观感都渐趋失望。此后,他的关注重心进一步转向地方。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伴随着时人开始意识到器物、制度不足以救国,而唯有文化才能救国的觉醒,新一代知识分子带着民主与科学、全盘西化、提倡白话文等主张走上历史舞台。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与文化受到无情打击,徐兆玮这一代功名士人则已经逐渐步入花甲之年,从年龄到思想都已成为知识分子眼中的“老新党”。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与不合潮流的心态,推动徐兆玮的重心进一步由国到乡、由政转文。通过搜集乡邦文献、藏书编书、修撰地方志等文化活动,徐兆玮等人由“立功”到“立言”,以维持传统文化于不衰,维系自身文化权力于不坠。并在与志同道合友人的诗文唱和之中,展现着他们的身份认同与怀旧心态。此外,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近代士人身上亦有所体现,作为微观的个体,徐兆玮的“生命史”展现出开放的思想心态,理性、务实的处事作风,刚柔并济的行为面相,体现出江南文化开放包容、“刚柔并济”的文化特征。作为近代士人群体的一员,徐兆玮又反映出上承传统,下接现代的过渡一代功名士人的某些共同特征。他们面对着时代变局,应时而起、心忧天下,践行传统士人“三不朽”的人生理想,为了应付历史经验之外的世界,他们追求新知、自我调适,但内心深处仍保持着对传统儒家文化、伦理秩序的认同与坚守。士人因应时势,时代亦随人事而变迁,随着近代以来求新求变走向激进化,士人内在安身立命的儒家传统文化逐渐被抛弃,士人之“道”被动摇所致的失范、脱序与危机,造成了他们心灵的“两头不到岸”之感。徐兆玮的“心灵史”体现了近代士人在政治、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国家与个人交织,“趋新”与“怀旧”杂糅、憧憬与迷茫共存的矛盾、困惑与焦虑心态。
张昭军[2](2020)在《文化史研究的三种取向》文中研究表明"文化的社会史",即历史视角下的文化史,是把文化史作为与政治史、经济史并列的研究对象;该取向客观上把文化视作一个同质的整体,侧重于外在解释,长于对文化作历史的社会的分析,对文化内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有所淡化。"社会的文化史",即文化视角下的社会史,是把文化史作为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研究对象扩大到各种社会历史现象,明显突破了传统的文化史范畴;该取向注重文化内部因素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尤其强调文化和个体意识在社会历史中的价值、意义和作用。"文化的文化史",即文化视角下的文化史,既视文化史为一种研究视角和方法,又以之为研究对象;该取向强调从文化史的特性出发来研究文化史,有助于解决广义的文化史所带来的"泛化"和作为方法的文化史所产生的"碎化"问题以及客观论与主观论的矛盾和冲突。
周煜[3](2018)在《晚清常州学派的思想基础及其经世致用的学术路向研究》文中提出晚清时期,常州学派较之早期有了新的变化,不仅在地域上有了拓展,从一个地方性的学术流派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学术流派,其在治学方法和治学领域也有了新的发展。这是时代因素的促成和其学术内在演变的结果。晚清时期,常州学派继承了早期庄存与、刘逢禄等人的研究内容,并在其讲求“微言大义”,“经世致用”和“不拘门户”的特点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的特点。在治学主旨上,常州学派继承了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经世思想,庄存与开乾嘉之后经世致用之先河。晚清常州学派继承了其经世思想,“以经术为治术”,将其付诸实践。其经世改革主张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强了晚清学者的经世意识。在治学领域上,晚清常州学派继承了庄、刘等人的学术思想,对公羊学之“三世说”、“三统说”和“大一统”说重新阐释,充分发挥公羊“变易”思想,为晚清变革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此外,晚清常州学派由经入史,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即研究边疆史地和外国史地,以求救亡图存,为当时的社会现实服务。在治学方法上,晚清常州学派继承了早期常州学派“汉宋兼采”之法,但又根据当时的形势有所变化,由兼采东汉、西汉之学到独尊西汉之学,由程朱之学转向陆王之学,以便于自己变革思想的发挥。其汉宋兼采的方法也促进了晚清学者治学不拘门户。此外,随着西学东渐,他们看到了西方的强大,主张向西方学习,在治学方法上也会通中西,以期自强。晚清常州学派的学术研究不仅使公羊学再度兴盛,推动了晚清的变革运动,其经世致用的学术路向更是开阔了晚清学者的视野,对中国学术从传统走向近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俊峰[4](2018)在《全球化视野下的台湾新史学》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台湾地区近三十年新史学发展变迁的考察,研究取径上尝试从全球化视野的角度切入,采用史学史的研究方法,对台湾新史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平台依托,内容展现如医疗史、新文化史、妇女史等议题进行梳理分析。研究目标是期待收获一份对台湾新史学脉络的整体了解。绪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的选题思路、学术史回顾以及研究预期和章节设置。第一章从史学与时代互动的角度,考察了台湾新史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并对台湾地区近三十年的时代思潮予以宏观地概括,最后梳理了新史学得以展开所依托的平台。第二章考察了作为新社会史的医疗史,指出医疗史是台湾新史学在起步阶段所拓展的史学研究新领地,随后对医疗史研究的开展情况、研究团队世代的形成、医疗史研究的成果及特点进行了梳理。第三章梳理了欧美新文化史的兴起历程、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随后以出版物与期刊论文为中心,考察了台湾史学界对新文化史的译介情况。第四章通过台湾地区明清史研究的文化转向,来分析台湾地区对新文化史的接收与史学实践。先后讨论了重要学者所树立的学术典范对明清史研究文化转向的影响,以及明清史文化转向的表现。第五章对于台湾史学中妇女史向性别史转向的历程予以讨论。内容涉及妇女史与性别史的异同比较,新史学风潮下的妇女史研究状况,以及这一时期妇女史研究的特点。结论部分首先对台湾新史学的整体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次对台湾新史学滋生的问题、存在的发展瓶颈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思考。本文在全球化视野的导引下,通过对台湾新史学重要面向的梳理分析,为了解当代台湾地区史学发展的脉络提供了一份参考性文本。台湾地区史学史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当代中国史学史研究的面向。
凌一鸣[5](2017)在《晚清文化家族的构建 ——以瑞安孙氏为中心》文中认为明清时期,许多地方士绅以家族形式在内部建立学术文化的传承机制,并向外产生辐射影响,在地方上形成了所谓“文化家族”的形象。晚清时期,随着环境的急剧变化,一些后起的士绅家族难以完全沿用长期以来的成功模式,谋求家族发展,故而根据时局和自身的特性因势调整,以期迅速崛起并长久延续,温州瑞安的孙氏家族即其中一例。瑞安孙氏肇起于晚清孙衣言、孙锵鸣兄弟的科举成功,在地方上缺乏足够的根基,仅依赖二人的官方身份而实现地位的迅速提升,并在太平天国前期达到顶点。时任广西学政的孙锵鸣以奉旨回乡办团的身份跻身地方权力格局的中心地位。通过筑堡、办团、捐输等形式,孙衣言兄弟意图效仿曾国藩的路径,巩固家族在地方的主导地位。但在此过程中,孙氏及其领导的乡团与地方官绅间的矛盾一再激化。金钱会事件爆发后,孙衣言兄弟在地方势力博弈中积累的隐患暴露无遗。在众叛亲离之下,不但孙衣言兄弟苦心经营的成果付之东流,孙锵鸣的仕途也走向了终点。经此重创,孙衣言开始反省家族建设策略,放弃了以政治为中心的规划,引导家族建设的路线向学术文化方向偏移。南宋时期活跃一时的永嘉学术被乡邦人士普遍认为是遥远的文化记忆,孙衣言兄弟看中其可供发掘的广阔空间。通过以清中前期瑞安名儒孙希旦作为扭结地缘、学缘、血缘的枢纽,瑞安孙氏开始一步步建立与永嘉学派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以此丰富家族的文化积淀。尽管在乡学脉络构建层面,孙氏无甚创见,甚至为了获得更广泛的认可,有意混同文脉与学脉的意涵。但借由长期大量的乡邦文献整理工作,孙衣言依然逐步夯实了自己的乡学权威地位,并沿着由个人而家族的取径,实现“乡学家学化”的进程。为了配合家族的转向,瑞安孙氏也在家族设施上做了相应的调整。通过新居的营建和族谱的修订,孙氏力图填补自己单薄的家史。出于凸显家族以文化为传承的特性,瑞安孙氏积极建立家族教育机构——诒善祠塾,以及藏书楼——玉海楼。这一时期,家族策略的核心理念也在诒善祠塾的课程设置与玉海楼的藏借规约中得以体现。这些家族设施的设置和一定程度上的公开也在夯实瑞安孙氏塑造的文化家族形象。孙衣言死后,虽然其子孙诒让为了顺应时代需求,对家族发展策略作了一些修正,但其由文教切入重新介入地方政局的计划最终未能实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瑞安孙氏文化家族的形象愈趋稳定,但是孙氏对地方事务的干预力度却无法与后起士绅项崧、陈黻宸、陈虬、宋恕等相比。新一代的地方士绅掌握了地方文化的话语权,他们承认并利用孙衣言、孙锵鸣、孙诒让作为历史人物的地位,以统合地方各势力的博弈。孙氏家族本身反而丧失了对于逝去不久的家族成员的阐释权,成为新鲜的历史记忆和“活着的纪念碑”。在晚清的历史环境下,士绅家族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也有特殊时代造就的特殊机遇。瑞安孙氏虽属个案,却可以体现当时士绅家族所需解决的共同问题。面对各个家族不同的境况,各家族领导者会根据具体条件作出不同取径。“文化家族”的形象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的纪念碑,其形象的接受过程并非由其塑造者主导,而是由后起的地方士绅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性加工、发挥与利用。
黄颖[6](2017)在《士绅阶层影响下的明清常州民居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建筑作为文化遗产是认识地方历史文脉的重要物质遗存,传统民居更是记录地区文化的物化表征。故而对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的研究不仅是建筑学领域的课题,在城市历史、社会文化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常州是沪宁线上的一座千年古城,建制以来已逾2500年,明清时期更是以名士辈出而闻名于世。本文选择常州地区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遗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士绅阶层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旨在通过对民居建筑的测绘与考据,解读其所记录的物质形态特征,并探讨该特征与文化背景的互动关系及影响规律。全文共计八个章节,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三个章节。首先,绪论根据对明清常州地区建筑遗存与城市文化的初步调研,并借鉴工艺美术中精英化遗存的现象,提出了“常州明清时期,士绅阶层可能对民居建筑存在影响”这一假设。第二、三章节则基于城市史及文学地理学的相关视角,考据了明清时期常州府城的整体风貌以及士绅阶层的特征、构成和主流文化思想,从中提炼了支持假设成立的四个可能性条件:士绅阶层存在的人口基数保障(Stratum)-士绅在明清两代地方事业中的权力空间(Space)-士绅阶层的实际影响能力(Ability)-具有影响的意愿及理论体系(Theory)。在主体假设具有可成立条件的基础上,第二部分则重点关注物质对象,分为第四章至第七章四个平行章节。针对常州地区明清时期的民居遗存,通过实地测绘及对相关古籍文献的调研分析,并对比周边地区同时期民居遗存的现状,提出常州民居在修造分布(第四章)、平面布局及大木作体系(第五章)、建筑材料(第六章)、装折及装饰(第七章)方面的特征要点。同时,结合社会背景分析,归纳、推演其形成的原因,并注重观察士绅阶层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的主体假设。第三部分对应第八章,将物质本体的特征以及分析过程中提取出的士绅元素进行梳理,并糅合士绅阶层的具体行为及其主流文化思想,指出明清两代常州士绅阶层对民居建筑宏观、中观及微观各个层面的影响方式和途径,并将其总结为:通过思想文化上的引领、修正和物质基础上的保障,由本阶层至全区域的扩散式传播影响模式。本文通过对常州本地传统民居建筑系统的研究及对其背后文化背景的深刻挖掘,指出士绅阶层对常州地区传统建筑从布局到风格的全方位影响,并揭示了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本研究推进了江南地区民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中国民居建筑研究体系补充了新的素材。同时,在对建筑与文化关系的论证中,研究以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群体,作为连接两个领域的媒介,这为国内其它地区类似的传统建筑文化研究提供了经验和范例,也可作为其他传统文化研究的有益参考。
胡楠[7](2016)在《清代毗陵庄氏闺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清一代,毗陵(常州)文学鼎盛,出现了许多世家大族,由此产生了许多家族女性文人群体,如庄氏、恽氏、左氏、张氏等。而毗陵望族庄氏出现了十七位闺秀,出版二十二部着述,其人数之众,文学成就巨大,影响深远在清代闺秀中都为翘楚。本文就以毗陵地区的庄氏家族女性群体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四个部分,通过文献考订、数据统计、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性别理论、社会学理论、文化学理论,考证了部分闺秀的生卒年、家族世系、成长环境。以期了解她们的生平、家庭教育、交友以及她们不同文学创作风格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情感与艺术特色,从而进一步了解江南女作家的创作取向和风格,进而丰富着人们对清代女性文学创作和情感面貌的深入认识。第一部分,庄氏闺秀群体考述。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并以闺秀所属时代为划分,考索这个闺秀群体地域特质、人数、着述、文学成就、作品存佚等情况。第二部分主要探究庄氏闺秀的文学渊源与深层原因,重点研究庄氏家族的科举成就与文化氛围,深入分析以庄存与为代表的家族核心人物对庄氏闺秀的家庭教育、道德培养、姻亲关系等方面的影响。第三部分是个案研究。对所存作品较多的女诗人庄盘珠诗词、庄德芬诗歌、庄贲孙集句诗分别进行研究,以窥探庄氏闺秀不同的文学风貌。同时对庄氏闺秀庄芝馨、庄素馨所存不多诗歌特色进行简单的分析。附录部分包括清代毗陵庄氏闺秀生卒年、父夫及诗词集简表;清代诗词选集中所收庄氏闺秀作品情况;庄德芬简谱以及庄氏闺秀主要人物亲属世系表。
任雪山[8](2015)在《桐城派文论现代批评接受研究》文中提出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前人对此研究颇丰,总体呈现三大特征:作品研究较多,理论研究较少;个案研究较多,整体研究较少;古代研究较多,现代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论题选择以“桐城派文论”为研究中心,“现代”为研究视角,“学人”为行文脉络,全面梳理现代学术对桐城派文论的批评接受状况,揭示桐城派文论的现代学术样貌。在选择学人作为研究节点时,秉持三个原则:第一,他们都熟悉桐城派,又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桐城派。第二,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一流学者,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影响力。第三,他们都是现代学者,或以现代理念、或以现代方法、或以现代语言,批评或接受桐城派文论。正是依据上述标准,本文选择六位现代学术大家作为代表。第一组学人以梁启超和胡适为代表,他们虽读过桐城派文章,但由于时代或社会原因,对桐城派举起批判大旗。两人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清学系统内部的批判,虽然不喜欢,但亦承认桐城学派。后者是你死我活的文学革命,以白话取代文言的正宗地位,并最终使桐城派一蹶不振。第二组学人以徐复观和朱光潜为代表,他们与桐城派关系较为密切,对桐城派文论主要是传承和转化,两人的不同在于,徐复观是返古开新,疏通桐城派文论与《文心雕龙》和《史记》之联系,为中国现代文论建设探索路径。朱光潜是移花接木,运用西方心理学、美学理论论证桐城派的“义法”、“因声求气”、“阴阳刚柔”理论的合理性并尝试现代转化,为中国传统文论现代转化提供范例。第三组学人,以钱基博和郭绍虞为代表,他们都是文史专家,两人的不同在于,钱基博偏重于文学,给桐城派文论以文学史定位;郭绍虞集中于文论,给桐城派文论以文学批评史定位。三组人物,虽有时间上的早晚之分,但主要是逻辑上的先后之别,他们基本构成了对桐城派文论的反、正、合的接受历程。但如果换一种视角,梁启超、胡适和郭绍虞都是在新文化运动和整理国故的背景下批评桐城派,徐复观、朱光潜和钱基博都与桐城派有较深渊源,两组人对桐城派文论的态度基本构成中国现代学术对桐城派文论的态度。影响两组学人态度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条:一是时代思潮,二是师徒授受,两者共同决定桐城派文论在现代学术史上的样貌。本论题通过完整梳理桐城派文论的现代批评接受状况,以现代学术理念观照桐城派文论,考察了桐城派文论在现代学术中的生存状况,增进人们对桐城派文学发展嬗变的了解,同时为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化提供参考。
王光辉[9](2015)在《常州之所以为常州何?——常州学派研究方法之探寻》文中指出学界在对常州学派的论述上,主要有"人物的直线型历史论述"与"辞命意谓的精密解析"两种方法。二者的区别在于:人物的直线型历史论述以"人物"为叙述中心;辞命意谓的精密解析以"概念"为叙述中心。以"概念"为叙述中心,较利于对常州精神特质作出有深度的解读,但亦有其局限与缺点,即"问题意识的不明确"以及"体系性建立的不足"。故秉持概念范畴研究方法的研究者,当以问题为讨论中心。而所谓的"问题",又包含两个方面,即"文本的问题"与"解释者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两个"问题",则需对"知识客观性"与"视域融合"有一定的了解。
王才友[10](2014)在《今文经学、书院士人群体与地方政治——以江西经训书院(1892—1898)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教育体制在甲午战后逐渐改革,江西书院同样经历了这一变革过程。在豫章、友教等宋学型书院添课改革没有进展的情形下,经训书院以训经育人的方式,在皮锡瑞的影响下,却在科举取士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细察这种悖离的原因,今文经学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恰恰也是以皮门弟子为首的书院士人群体在江西维新运动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乃至这些人在民初江西历史上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这一研究凸显了书院的社会史意义,这或许是近代书院研究的新维度意义。
二、常州今文学派研究的新取向──读艾尔曼的《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州今文学派研究的新取向──读艾尔曼的《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理论借鉴 |
四 研究对象分析与资料介绍 |
第一章 戊戌前后徐兆玮的经世期许与思想变动 |
第一节 “从何市到常熟”:地方社会中的家族与权势网络 |
一 何市镇状况 |
二 徐氏家族及姻亲网络 |
第二节 “乡谊”与实践:徐兆玮的社会交往与经世期许 |
一 社交网络与交游活动 |
二 守望乡邦与道德教化 |
第三节 “青萍之末”:从阅读世界看维新思潮与士人思想变动 |
一 维新思潮的出现 |
二 旧学与新知:徐兆玮的阅读结构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新政时期徐兆玮的“立功”实践与转型 |
第一节 徐兆玮的“立功”期望与翰林公务生活 |
一 共预新政的地方士人 |
二 入京动机与翰林公务生活 |
第二节 徐兆玮居京的社会活动与谋官生态 |
一 在京社会交往 |
二 日常活动空间 |
三 京师政治生态与个人状态 |
第三节 应变:游学日本的动机、体验与心理感受 |
一 游学动机与对异邦的想象 |
二 观光游历的感官体验 |
三 对都市文明的理性思考 |
四 阅读选择与关注焦点 |
小结 |
第三章 权变与调适:辛亥鼎革前后的政治抉择 |
第一节 从翰林编修到国会议员:辛亥前后徐兆玮的身份转型 |
一 由国到乡:归国谋职失利后转向地方自治 |
二 1911年再次入京失望到离京返乡 |
三 民政副长到国会议员:鼎革之际的身份转化 |
第二节 1913至1923年的参政议政实践与民国印象 |
一 1913年的国会议政实践与心态变化 |
二 国会恢复与徐兆玮的无心留恋 |
第三节 国会议员与地方资源争夺——以争夺农村师范分校为中心 |
一 事件缘起与常熟士绅因应 |
二 事件转机与士绅分歧 |
三 士绅裂化与纷争结束 |
小结 |
第四章 “五四”之后由“立功”到“立言”的新取向 |
第一节 五四“潮流”之外的士人:徐兆玮对国事日渐疏离 |
一 渐趋排斥:徐兆玮对五四新文化的态度 |
二 小镇隐居:1920年代江南士绅隐逸的一种方式 |
三 由政转文:隐逸期间的文化活动 |
第二节 士绅文化权力的延续:以《重修常昭合志》为中心 |
一 从参与到总纂——徐兆玮接任《重修常昭合志》的编修工作 |
二 《重修常昭合志》的体例与书写 |
三 地方志中士人文化权力的实践 |
第三节 结社与文化认同——以虞社诗文唱和为中心 |
一 虞社创办与发展 |
二 文化认同:徐兆玮与虞社同人的诗文唱和 |
三 科举功名士人的其他文化活动 |
小结 |
余论 士人因应的区域比较——以徐兆玮、刘大鹏为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1 徐氏家族世系图 |
2-1 徐兆玮在京日常活动统计表 |
2-2 徐兆玮在北京出行去处统计表 |
4-1 光绪《重修常昭合志》与民国《重修常昭合志》对照表 |
4-2 1931年虞社社员名单 |
4-3 1928至1937年《虞社》各期刊载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文化史研究的三种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的社会史:历史视角下的文化史 |
二社会的文化史:文化视角下的社会史 |
三文化的文化史:文化视角下的文化史 |
四结语 |
(3)晚清常州学派的思想基础及其经世致用的学术路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晚清常州学派及其所处的时代 |
第一节 常州学派历史沿革 |
一、常州学派的概念 |
二、常州学派的历史分期 |
第二节 晚清常州学派所处的时代 |
一、社会矛盾日趋复杂 |
二、经世之风再度兴起 |
第二章 晚清常州学派的思想基础 |
第一节 公羊学的发展脉络及其兴盛原因 |
一、《公羊传》与公羊学 |
二、公羊学两度兴盛的原因 |
第二节 对两汉公羊学说的再创造 |
一、对“三世说”的改造 |
二、对“三统说”的改造 |
三、对“大一统”学说的阐发 |
第三章 晚清常州学派经世致用的特点 |
第一节 晚清常州学派的经世主张及其实践 |
一、早期常州学派的经世致用思想 |
二、晚清常州学派的经世实践 |
第二节 注重治学方法的与时俱进 |
一、汉宋兼采 |
二、会通中西 |
第三节 重视边疆史地的研究 |
一、龚自珍的西北史地学 |
二、魏源的边疆史地研究 |
三、康有为的边疆建设方略 |
第四章 晚清常州学派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推动晚清变革运动的发展 |
一、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
二、促进了戊戌变法的发动 |
第二节 推动晚清学术文化的发展 |
一、促进“新史学”思潮的兴起 |
二、影响“古史辨运动”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全球化视野下的台湾新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预期与章节设置 |
第一章 史学与时代:新史学思潮的展开 |
第一节 新时代与新思潮 |
第二节 全球化、全球史观与史学 |
第三节 新史学的平台:从《食货》月刊到《新史学》 |
第二章 新社会史理念观照下的医疗史研究 |
第一节 新社会史的提出 |
第二节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台湾医疗史研究的展开 |
第三节 集众研究:医疗史研究团体的形成 |
第四节 新脚成军:台湾医疗史研究的成就 |
第五节 台湾医疗史研究的走向与瓶颈 |
第三章 新文化史的兴起及其传播 |
第一节 新文化史理念的兴起 |
第二节 台湾史学界对新文化史的译介 |
第四章 新文化史的实践——以台湾明清史研究的文化转向为例 |
第一节 学术人物与典范转移 |
第二节 日常生活史与物质文化 |
第三节 从社会思想史到社会文化史 |
第五章 从妇女史到性别史 |
第一节 从妇女史到性别史的转向 |
第二节 新史学视野下的妇女史研究 |
第三节 台湾地区妇女史研究的趋势 |
结论:台湾新史学的整体观与再思考 |
第一节 新在何处:台湾新史学整体观 |
第二节 回到中国——台湾新史学的再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晚清文化家族的构建 ——以瑞安孙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瑞安孙氏的兴起 |
第一节 清代温州的文化环境 |
一、温州建置沿革概述 |
二、清代温州文化形象的认知 |
三、明清温州家族建设概况 |
第二节 孙衣言兄弟的仕宦起伏 |
一、渊源与崛起 |
二、辗转与沉浮 |
三、终结与返乡 |
第三节 孙氏兄弟的社会文化网络 |
一、亲缘关系 |
二、官场交往 |
三、交游网络的拓展 |
第二章 金钱会前后的瑞安孙氏 |
第一节 孙锵鸣办团 |
一、安义堡与孙氏的乡邦理想 |
二、地方权力漩涡中的孙锵鸣 |
第二节 金钱会事件中的瑞安孙氏 |
一、金钱会初期孙锵鸣的作为 |
二、团会对峙 |
三、孙氏乡团的覆败 |
四、危机应对与自救措施 |
第三节 金钱会事件后的瑞安孙氏 |
一、回溯与争辩 |
二、申诉与求助 |
三、总结与反思 |
第三章 瑞安孙氏的乡学挖掘 |
第一节 对永嘉之学的选择 |
一、家族策略的调整 |
二、南宋以后的永嘉之学 |
三、孙衣言的学术倾向 |
第二节 永嘉之学的发掘与发扬 |
一、乡邦文献的发掘整理 |
二、文献出版与乡学重建 |
三、学脉梳理与学谱溯源 |
四、学统与文统的交错 |
第三节 乡学家学化 |
一、乡贤接续与家族继承 |
二、乡学权威形象的形成 |
三、延续与变通 |
第四章 家族建设与家族文化 |
第一节 家族建设 |
一、从安义堡到诒善乡居 |
二、家族史建构 |
三、族规制定 |
第二节 家族教育与地方教育 |
一、诒善祠塾的设立 |
二、诒善祠塾的教学实践 |
三、家族教育的科举导向 |
四、孙氏家塾与地方教育 |
第三节 玉海楼与家族藏书 |
一、清代士人的家族藏书活动 |
二、瑞安孙氏的藏书建设 |
三、《玉海楼藏书规约》 |
第五章 孙氏家族地方文化形象的固化 |
第一节 孙诒让的家族策略:继承与修正 |
一、重涉团练 |
二、议设兴儒会 |
三、从永嘉之学到《周礼》 |
第二节 地方文化格局的重构 |
一、后孙衣言时代的温州地方文化格局 |
二、孙氏家族地方地位的变化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中的孙衣言及其家族 |
一、“吾师琴西太仆”的纽带意义 |
二、“乡学名人堂”里的孙氏家族 |
三、从坟墓到纪念碑 |
结论 |
附录 金钱会与孙氏家族相关文献辨析 |
参考文献 |
(6)士绅阶层影响下的明清常州民居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现象观察 |
1.1.2 民居建筑的范围及其“自发性”思考 |
1.2 研究缘起及切入点 |
1.2.1 研究缘起 |
1.2.2 研究切入点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 |
1.3.1 研究时间界定 |
1.3.2 研究空间界定 |
1.3.3“士绅”阶层界定 |
1.3.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4 相关研究现状 |
1.4.1 民居建筑研究现状 |
1.4.2 常州城市及文化研究 |
1.4.3 士绅阶层研究现状 |
1.5 调研基础、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调研基础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明清时期常州府城整体风貌阐释 |
2.1 城市基本构成 |
2.1.1 地——城市历史沿革 |
2.1.2 人——人口变迁 |
2.1.3 城——城垣基本形态 |
2.2 城市物质结构 |
2.2.1 城市空间职能 |
2.2.2 坊厢空间形态 |
2.3 城市社会结构 |
2.3.1 制度上的收紧与让渡 |
2.3.2 经济发展迅速 |
2.3.3 政经背景下士农工商格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士绅阶层的构成、特征及主流文化思想 |
3.1 明清常州士绅阶层构成 |
3.1.1 传统构成:士层垄断 |
3.1.2 第一次变化:士商同构 |
3.1.3 第二次变化:新阶层的产生 |
3.2 明清常州士绅阶层特征 |
3.2.1 宗祖化的出身特征 |
3.2.2 复杂交织的社会关系特征 |
3.2.3 士官商多重身份的职业分布特征 |
3.2.4 以“城居热”为特点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5 多维度的特征集合 |
3.3 明清常州士绅阶层主流文化思想 |
3.3.1 重视学术文化——多重身份的共识 |
3.3.2 主要学术流派及领域 |
3.3.3“通博切实”的学术风格及其理论内核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府城民居建筑的修造分布及特征研究 |
4.1 民居遗存状况概述 |
4.2 慈善事业及建筑 |
4.2.1 政府的忽视 |
4.2.2 士绅的重视 |
4.2.3“惜字会”的发源地 |
4.3 教育事业及建筑 |
4.3.1 府学及县学建筑群 |
4.3.2 书院及义塾用所 |
4.3.3 新式学校 |
4.4 民间信仰:祠庙建筑 |
4.5 公共建筑的分布特征 |
4.6 士绅住宅 |
4.6.1 坊厢中的具体分布 |
4.6.2 高密度聚居地 |
4.6.3 宗祠建筑 |
4.7 平民住宅分布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构造中微殊探究 |
5.1 多对合多边落的平面布局 |
5.1.1 构成单元及顺序尺度 |
5.1.2 规模与功能影响下的平面组合 |
5.1.3 平面特征 |
5.2 特殊的平面构成——备弄 |
5.2.1 明中叶的新生空间 |
5.2.2 比较下的“备弄”构造特征 |
5.2.3 多重功能的载体 |
5.2.4 生成背景中的士绅因素 |
5.3 大木作体系中的主要构件 |
5.3.1 从平面到剖面的过渡构件——柱 |
5.3.2 纵向木构件——梁 |
5.3.3 横向木构件——桁机枋 |
5.4 大木作体系的具体做法 |
5.4.1 扁“厅”圆“堂”区分与合流 |
5.4.2 独立在建筑内部的复顶空间——轩 |
5.4.3 正贴构造的组合法则 |
5.4.4 具体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修造的原材料辨析 |
6.1 木结构框架下的砖石应用 |
6.1.1 从“木结构”到“砖木构造” |
6.1.2 常州民居对砖与木的取舍 |
6.2 砖材使用的普及 |
6.2.1 制砖的民营化——源头保障 |
6.2.2 砖砌宗祠的普及——对材料属性观念的转变 |
6.2.3 空斗砌筑的流行——成本的合理化 |
6.3 木材的供需矛盾与常州的木业发展 |
6.3.1 供给源头的紧缩 |
6.3.2 木材需求的膨胀 |
6.3.3 常州地区木业的发展 |
6.4 毗陵屠氏——新兴士绅对常州民居的影响 |
6.4.1 木商家族的士绅之路 |
6.4.2 对常州民居建筑营造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装折及装饰的构造及特征 |
7.1 内外之间的门 |
7.1.1 门的内外双重属性 |
7.1.2 分类、设置及特征 |
7.1.3 本能需求到情感需求的转变 |
7.2 窗及其它装折构件 |
7.2.1 长窗——正间的窗和门 |
7.2.2 半窗——非正间的窗 |
7.2.3 横风窗——高屋下的新构件 |
7.2.4 漏窗——宅院中的装饰物 |
7.2.5 栏杆、飞罩及挂落——兼具力与美的构件 |
7.2.6 审美变迁下的顺势与逆势 |
7.3 装饰构件及纹样 |
7.3.1 装饰的功能 |
7.3.2 装饰样本的概况 |
7.3.3 特征原因的筛析 |
7.3.4 影响因素的深入探讨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士绅阶层对民居建筑影响的路径解析 |
8.1 对府城内部的建筑分布影响——宏观层面 |
8.1.1 占据白云尖 |
8.1.2 普通居民的追随 |
8.1.3 掌控公共建筑 |
8.1.4 补述 |
8.1.5 影响路径分析 |
8.2 建筑框架的搭建——中观层面 |
8.2.1“尚礼”与“崇实”——平面布局的特征 |
8.2.2“崇简黜奢”思想——剖面贴式的选择及简化 |
8.2.3 传统的土木观念——木材与砖材的选择 |
8.2.4 影响层面的二元构成 |
8.3 门窗及装饰——微观层面 |
8.3.1 审美取向导致的共性演变 |
8.3.2 价值取向引领的个性特征 |
8.3.3 来自于士绅阶层的引领 |
8.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不足和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附录2:常州地区明清传统建筑遗存测绘及调查案例 |
附录3:常州明清时期代表士绅统计 |
附录4:明清常州地区传统建筑遗存测绘中的轩设置表格 |
附录5:明清大中型民居建筑中单体建筑立面砖木情况 |
附录6:装饰构件纹样列表 |
附录7:部分案例测绘图 |
(7)清代毗陵庄氏闺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价值 |
二、选题研究现状 |
三、选题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骈萼连珠——庄氏闺秀群体考述 |
第一节 庄氏闺秀成员概述 |
第二节 庄氏闺秀生平家世考 |
一、顺康时期 |
二、雍乾时期 |
三、乾嘉时期 |
四、生卒年代不详 |
第三节 庄氏闺秀着述统计与存佚情况 |
一、庄盘珠《秋水轩集》 |
二、庄贲孙《玉照堂集句》 |
第二章 一门风雅——庄氏闺秀文学渊源 |
第一节 簪缨联出——庄氏家族追溯 |
一、毗陵庄氏宗族发展脉络 |
二、门第长青的科举成就 |
第二节 教化开明——庄氏闺秀家学影响 |
一、少禀庭训的男性教育 |
二、德言容功的道德培养 |
三、灯影机声的母教作用 |
四、世家望族的累世姻亲 |
第三章 奇葩竞放——庄氏闺秀文学创作研究 |
第一节 古朴典雅缠绵悱恻——庄盘珠诗词分析 |
一、“有才无命”的一生 |
二、明净流丽的本色生活 |
三、庄盘珠诗词艺术特色 |
四、庄盘珠词坛地位及对后期女性作家影响 |
第二节 笔力深厚音节苍凉——庄德芬诗歌分析 |
一、庄德芬所存诗目概况 |
二、柳絮才高的贤母形象 |
三、情真意切的怀人之作 |
四、雄放激越,豪迈疏宕的风格 |
第三节 巧夺天工——庄贲孙集句诗研究 |
一、悠游诗海——庄贲孙的集句才能 |
二、色彩斑斓的生活场景——交游广泛 |
三、庄贲孙的宗教情怀——佛、道思想的表现 |
四、幽洁雅逸的梅花——咏梅集句诗 |
第四节 庄氏闺秀其他诗歌创作 |
一、庄贲孙——清幽淡远,萧散自然 |
二、庄芝馨——人生哀叹,深邃内敛 |
三、庄素馨——清雅淡然,想象奇特 |
附录 |
一、清代毗陵庄氏生平家世表 |
二、后代诗词选集收录庄氏闺秀作品情况 |
三、庄德芬年谱 |
四、庄氏闺秀世系表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桐城派文论现代批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革故鼎新—梁启超对桐城派文论之批判 |
第一节 乾嘉反动与桐城文学 |
第二节 桐城学派与革命事业 |
第三节 “因文见道”与假道学先生 |
小结 |
第二章 你死我活—胡适等对桐城派文论之批判 |
第一节 “桐城谬种”与新旧之争 |
第二节 “文白之争”与桐城存续 |
第三节 正当有用与古文革新 |
小结 |
第三章 疏通致远—徐复观对桐城派文论之承接 |
第一节 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崇高一席 |
第二节 桐城派文论与《文心雕龙》的暗合 |
第三节 桐城派文论与《史记》精神的会通 |
小结 |
第四章 移花接木—朱光潜对桐城派文论之转化 |
第一节 朱光潜与桐城派的渊源 |
第二节 桐城文派是从古文学到新文学的过渡 |
第三节 义法理论的现代语言学论证 |
第四节 因声求气理论的生理学证明 |
第五节 阳刚阴柔理论的现代美学转化 |
小结 |
第五章 辨章源流—钱基博对桐城派文论之综核 |
第一节 钱基博与桐城派的关系 |
第二节 《古文辞类篹》之解题及读法 |
第三节 《读清人集别录》辨析桐城得失 |
第四节 《现代中国文学史》揭桐城之秘 |
第五节 《桐城派文论》论桐城之理 |
小结 |
第六章 通古适今—郭绍虞对桐城派文论之评鹭 |
第一节 桐城文派何以成立 |
第二节 义法理论体系与传承 |
第三节 桐城之学阐发与集大成 |
第四节 桐城派与阳湖派湘乡派之异同 |
第五节 桐城派与经学家史学家之比较 |
小结 |
结语 |
1 时代思潮与流派发展 |
2 师徒授受与学术传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常州之所以为常州何?——常州学派研究方法之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物的直线型历史论述 |
二、辞命意谓的精密解析 |
三、知识客观性与视域融合 |
四、结论 |
(10)今文经学、书院士人群体与地方政治——以江西经训书院(1892—1898)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夹缝新生:南昌旧书院西学影响下的经训书院 |
三、角逐:宋学与今文经学学风的对峙 |
四、书院士人群体:皮门与江西维新运动 |
五、余论:近代书院研究的新维度意义 |
四、常州今文学派研究的新取向──读艾尔曼的《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D]. 汪颖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文化史研究的三种取向[J]. 张昭军. 史学月刊, 2020(08)
- [3]晚清常州学派的思想基础及其经世致用的学术路向研究[D]. 周煜.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8)
- [4]全球化视野下的台湾新史学[D]. 刘俊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5]晚清文化家族的构建 ——以瑞安孙氏为中心[D]. 凌一鸣. 浙江大学, 2017(12)
- [6]士绅阶层影响下的明清常州民居建筑研究[D]. 黄颖. 江南大学, 2017(04)
- [7]清代毗陵庄氏闺秀研究[D]. 胡楠.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6(02)
- [8]桐城派文论现代批评接受研究[D]. 任雪山. 南京大学, 2015(01)
- [9]常州之所以为常州何?——常州学派研究方法之探寻[J]. 王光辉.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5(02)
- [10]今文经学、书院士人群体与地方政治——以江西经训书院(1892—1898)为中心[J]. 王才友. 地方文化研究,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