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焚烧和厌氧细菌促进废物处置(论文文献综述)
宗慧捷[1](2020)在《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的产气规律及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果蔬垃圾是指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果蔬废弃物,主要包括家庭生活中产生的食品垃圾、食品工厂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以及食堂餐厅产生的废弃垃圾等,具有量大且易造成严重污染等的问题,因此对果蔬垃圾的处理问题刻不容缓。干式厌氧消化作为垃圾处理中有效的手段,具有占地小、无污染且处理效果佳的特点,但容易出现酸抑制以及周期过长的问题,故对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过程进行实验探讨,对优化果蔬垃圾处理工艺具有重要影响。本实验通过对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过程中接种物含量、回流量以及不同发酵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通过对物化指标以及厌氧产气量等变化的探讨,探究处理工艺中的最佳实验条件,优化实验过程,并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探讨,为工业化应用做准备条件。具体结论如下:(1)随着接种物含量的不断增加,果蔬垃圾干式厌氧发酵体系的产气性能得到加强,但过高的接种物含量会造成体系的酸性物质积累,造成酸抑制,影响底物的厌氧消化能力。实验数据显示,接种物含量为160g/L时,果蔬垃圾干式厌氧发酵系统的产气性能最佳,体系最终的累积产气量为319.1mL/g-VS;最终的甲烷含量为80.13%;日产甲烷量,即产甲烷速率的最大峰值为232.91mL/g-VS。由此可知,本次实验在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过程中,最佳的接种物投加量为160g/L。(2)随着渗滤液回流量的不断增加,果蔬垃圾干式厌氧发酵体系的产气性能得到加强,但过高的渗滤液回流量会造成体系的酸抑制问题,影响底物的厌氧消化能力。当渗滤液回流量为200mL时,在反应末期其累计产气量为最高,数值达到331.25 mL/(g-vs);甲烷含量为87.19%,日产气量的两个峰值分别为72.36mL/(g-vs)、41.82 mL/(g-vs),相对其他体系而言,均为最高值。这表明,当渗滤液回流量为200mL时,产甲烷菌的生物分解能力较强,产甲烷能力较强,最有利于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过程提高产气性能。(3)通过比较各果蔬垃圾干式厌氧发酵中渗滤液的挥发性脂肪酸(VFAs)、pH值、COD、氨氮、总氮、磷酸根、总磷等指标,可以得出:在单一果蔬垃圾处理过程中,可以考虑在厌氧发酵前进行一段时间的好氧堆肥处理,以起到调节酸碱性以及缩短厌氧发酵周期的目的;在需要处理果蔬垃圾的同时兼顾多种厌氧消化垃圾时,可以考虑共消化的方式,特别是与玉米秸秆的处理可以同步进行,有效提高产气性能的同时可以处理多种垃圾。(4)在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中产气性能影响的动力学模拟实验中,A New Model模型的相关模拟值均比Logistic模型和修正的Gompertz模型更切近,曲线更贴合;且A New Model模型的拟合度高于Logistic模型和修正的Gompertz模型,误差值低于Logistic模型和修正的Gompertz模型。这表明A New Model模型与修正的Gompertz模型和Logistic模型相比较适合于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所以A New Model模型更适合于厌氧消化动力学研究的评价。
王亭亭[2](2020)在《碱预处理耦合零价铁强化含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化工、制药、焦化等行业的污水在生物处理中往往产生大量含油剩余污泥。这些含油剩余污泥被公认为是危险废物,处置不当会使环境遭到破坏,甚至威胁人类健康。厌氧消化由于在污泥减量的同时可回收能源(甲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正成为一项有较大应用前景的可持续处理技术。但是,这些化工等行业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与城市污泥不同,直接进行厌氧消化效率较低。原因是:其一,化工等行业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成分复杂,包含相当多的有机化学品,如苯胺类、石油类、有机氯等,对微生物分解构成毒害;其二,污泥黏度大、乳化程度高,不利于微生物降解;其三,因为化工污水的曝气停留时间一般较长,导致污泥的泥龄较长,污泥老化严重,污泥的厌氧消化潜力很低。众所周知,剩余污泥细胞破壁较慢,是污泥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对化工污泥,因泥龄长,剩余污泥破壁更加困难。本研究通过对含油污泥进行碱预处理,实现了污泥细胞破壁,并检测到胞内有机物质大量溶出,进而加快污泥水解为溶解态的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厌氧消化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含油污泥经过碱预处理甲烷产量提高91.7%,进一步优化碱预处理条件,研究发现,pH=9是对含油污泥进行预处理的最佳pH条件。碱预处理耦合零价铁粉甲烷产量提高105.4%,污泥减量率提高13个百分点。碱预处理耦合生锈铁屑可以提高131.7%的产甲烷量,并且VSS减量率提高16个百分点。
孟佳[3](2020)在《含油清淤底泥处理技术研究 ——以盘锦市清水河流域为例》文中认为河流底泥油类污染日益严重,清淤底泥处理困难,寻找一种合适的处理技术是诸多学者研究的方向。目前含油河流清淤底泥处理技术很多,但不同方法间缺少对比研究,不能确切地将每种处理方法的效果和投资进行比对,这对底泥处理技术的选择造成一定阻碍。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方法对含油清淤底泥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指标,确定含油清淤底泥最终的处理技术和方案,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试验部分采用盘锦市清水河含油清淤底泥为供试底泥进行研究。通过试验将底泥各指标处理至《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2018)中标准。研究内容包括:植物修复试验研究、微生物修复试验研究、联合修复试验研究。焚烧法部分通过查阅文献,根据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处理效果的理论研究。并以处理一定量底泥,将清淤底泥进行农用为例,对四种方法进行经济预算和效益分析。植物修复法处理含油清淤底泥,试验结果表明:植物在含油清淤底泥中能够生长,处理后底泥含油量为2.97g/kg,去除率为88.48%。此时底泥有机质含量为62.67g/kg,底泥p H为7.2,含水率为17.8%,粒径均小于10mm。试验时长约为280d。微生物修复法处理含油清淤底泥,试验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30℃,投菌量6mg/L,曝气量20L/h时底泥处理效果较好,处理后底泥含油量为2.81g/kg,去除率为89.1%。此时底泥有机质含量为91.03g/kg,烘干后底泥p H为6.1,含水率为15.0%,粒径均小于10mm。试验时长约为45d。采用联合修复法,处理后底泥含油量为1.21g/kg,降解率为95.31%;有机质含量为72.30g/kg。底泥p H为6.8,底泥含水率为16%,粒径均小于10mm。处理时长为65d。焚烧法处理含油底泥效果通过查阅文献得知:底泥含水率几乎为0,含油量去除率得到95%以上,有机质去除率为95%以上。所需时间非常短,约5d。以处理1×104t含油清淤底泥为例,对每种方法进行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分析。底泥含油量处理效果为:焚烧法>联合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法。除焚烧法底泥指标不能满足《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2018)外,其余都可以满足。最终投资成本高低排序为:焚烧法>微生物修复法>联合修复法>植物修复法。考虑处理效果、处理时长、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等因素,确定含油清淤底泥的处理技术为微生物修复法与植物修复法结合的联合修复法。
黄耀民[4](2019)在《模拟降雨环境下稳定化飞灰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的重金属溶出行为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比例的逐年增加导致焚烧飞灰大量产生。《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相继为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处置提供了便利途径:经稳定化预处理的垃圾焚烧飞灰,若其有害成分(二恶英和重金属)含量或浸出量满足标准规定限值要求,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分区填埋处置。然而现实处置中,因飞灰产生量大、填埋场选址困难及建设时序滞后以及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出现稳定化飞灰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的现象,混合填埋环境下,飞灰中重金属的溶出特性以及垃圾降解机制的复杂性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通过构建HY(单独生活垃圾)、HA(螯合剂稳定化飞灰—生活垃圾)、HP(磷酸盐稳定化飞灰—生活垃圾)三个厌氧型填埋柱,研究模拟自然降雨条件下各填埋柱渗滤液水质、重金属(Pb、Zn、Cu、Cd、Cr、Ni)溶出规律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特性,明确“稳定化飞灰-生活垃圾”混合型填埋场的降解特性及稳定化规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整个混合填埋过程中,Cd、Cu、Pb、Zn、Cr、Ni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三个填埋柱渗滤液Cu、Zn浓度无显着差异,装填稳定化飞灰的填埋柱渗滤液Cd、Pb、Cr、Ni显着高于装填单独生活垃圾的填埋柱。HY填埋柱渗滤液Pb在0~163d存在超标现象,HA填埋柱Cd(20~122d)、Pb(0~163d)存在超标现象,HP填埋柱Cd(0~60d)、Pb(0~122d)、Ni(60~185d)存在超标现象。因此稳定化飞灰进入填埋场仍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溶出风险。(2)实验期间填埋柱内环境始终处于水解酸化阶段,渗滤液p H保持在6.0以下;氨氮、VFA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变化趋势;COD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而后保持波动平衡;SO42-、KN波动变化较大。HA、HP填埋柱渗滤液p H、COD、VFA、NH4+-N在中后期显着高于HY填埋柱。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ORP、COD、KN、VFA是影响重金属溶出的主要因素。Cd主要与ORP、KN、NH4+-N相关,Cu、Zn主要与p H、ORP、KN、VFA相关,Pb主要与COD、KN相关,Cr主要与ORP、COD相关,Ni主要与ORP、COD、VFA相关。(3)填埋柱后期微生物多样性高于中期,HY填埋柱微生物多样性低于HA、HP填埋柱。中期时稳定化飞灰下层垃圾微生物多样性高于上层,后期时HP填埋柱呈现相反规律。细菌的优势菌门主要有:Firmicutes、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不同填埋柱不同时期微生物群落中Firmicutes均为最优势菌门,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在飞灰下层中显着降低。细菌优势菌纲主要有Clostridia、Bacteroidia、Bacilli、Gammaproteobacteria。Clostridia、Bacteroidia在不同时期占有比例显着高于其他菌纲,Clostridia在后期为绝对优势菌纲,Bacteroidia、Bacilli相对丰度在后期则显着降低,Gammaproteobacteria呈现相反趋势。中期时HY填埋柱中Clostridia丰度低于HA、HP填埋柱,Bacteroidia丰度高于HA、HP填埋柱,后期时Clostridia丰度差异不大,Bacteroidia丰度差异不大(磷酸盐稳定化飞灰下层垃圾中丰度较高)。优势菌属主要有Prevotella、Clostridium IV、Lactobacillus、Rummeliibacillus。Prevotella、Lactobacillus在飞灰下层垃圾中相对丰度显着低于飞灰上层及单独生活垃圾,Clostridium IV、Rummeliibacillus呈现相反的分布特征,说明稳定化飞灰影响了垃圾中微生物群落结构。(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阶段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差异,中期主要与p H、NH4+-N有关,后期主要与COD、NH4+-N有关。飞灰下层垃圾堆体比飞灰上层受重金属影响更显着,在中期主要受Cr、Ni影响,后期主要与Cu、Pb相关。随着填埋柱内垃圾不断降解,微生物群落结构亦出现显着变化趋势。在后期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结构逐渐适应水解酸化环境,微生物组成趋于相似。综上,稳定化飞灰—生活垃圾混合填埋体系在水解酸化阶段有重金属溶出超标现象,仍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稳定化飞灰与生活垃圾分层填埋且无回灌操作时,对填埋体系内垃圾降解无显着影响,但对渗滤液水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有较大影响。
王高骏[5](2019)在《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产能的木质生物炭投加增效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餐厨垃圾和城市污水厂排放的剩余污泥是城镇有机废弃物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厌氧消化处理,一方面完成废物减量和无害化,另一方面使其富含的有机质转化为清洁能源,最大限度实现节能减排。然而,传统的厌氧消化过程普遍存在有机物转化率低,产能效率低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产酸速率通常大于产甲烷速率,从而导致系统中挥发性脂肪酸(VFA)过度积累,制约了厌氧消化过程的总体效率。以有效提升厌氧消化效率为目的,本研究以废弃木屑为原料制备木质生物炭,投加于厌氧消化系统中,探索在“以废治废”原则下实现过程增效的方法和相关作用特性,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研究了热解温度对木质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热解温度条件下制备木质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发现木质生物炭产率随热解温度升高而降低,其灰分含量,pH,比表面积,电导率随制备温度升高而升高;另外,木质生物炭表面的有机结构在热解温度由低到高的过程中,经历了由脂肪型碳结构到芳香型碳结构,进而向无有机官能团的类石墨层结构的变化,造成了其表面有机官能团类型与分布情况的较大差异;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发现,木质生物炭表面分布有丰富的孔道结构;综合分析木质生物炭的理化特性,发现其偏碱性,且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及较高的比表面积,表面较丰富的有机官能团分布等特点使得其作为添加物质应用于厌氧消化产能增促过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2)研究了木质生物炭投加对于厌氧消化产能的增效作用,通过比较不同热解温度条件下制备的木质生物炭投加对于餐厨垃圾/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的增促效果,发现投加500℃木质生物炭的增促效果最佳;通过考察不同木质生物炭投加剂量对于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的增效作用,发现与无木质生物炭投加组相比,2-15g/L的木质生物炭投加均可显着缩短产甲烷延滞期,提高最大比产甲烷速率;另外,随木质生物炭投加剂量的增加,挥发性脂肪酸(VFA)积累过程中乙酸占比逐渐增大,丁酸(主要积累VFA类型)占比逐渐降低,判明了木质生物炭投加对丁酸互营氧化过程的增促效应;通过对比不同木质生物炭投加剂量对于产甲烷前期VFA积累浓度削减效果,确定15g/L为最佳投加剂量;通过研究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15g/L木质生物炭投加对于产甲烷过程的影响,发现在高有机负荷条件下,与对照组中由于过高浓度VFA积累引起的产甲烷抑制相比,木质生物炭投加能够实现产甲烷过程,揭示了木质生物炭应用于高有机负荷条件下厌氧消化系统产甲烷增促与加速VFA互营氧化过程的潜力。(3)研究了木质生物炭投加增促互营氧化产能的过程特性,通过分析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厌氧消化过程中系统pH的变化,发现木质生物炭投加能够缓解VFA积累引起的系统pH下降;通过研究典型VFA的厌氧降解过程,发现木质生物炭中的碱性有机官能团(-COO-,-O-),无机盐(HCO3-)等物质能够代替传统化学缓冲剂,中和氢离子,缓解VFA积累引起的pH下降,有利于保持产甲烷菌的代谢活性;通过考察高氢分压与无电子受体条件下木质生物炭投加对VFA互营氧化的影响,明确了木质生物炭投加在此两种条件下对于产甲烷过程的增促作用,一方面说明木质生物炭能够促进非氢传递路径的VFA互营氧化,另一方面,木质生物炭表面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有机官能团使得其能够作为潜在电子受体参与VFA氧化过程;通过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判明了木质生物炭投加对于特定微生物的富集作用,此类微生物能够通过自身的胞外电子传递能力参与微生物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过程;由此,结合木质生物炭关键理化性质,提出了木质生物炭作为氧化还原中间体促进DIET过程的作用特性。(4)研究了木质生物炭强化厌氧消化过程调控技术的应用效果,结合中/高温条件长期连续运行厌氧消化系统的实验结果,发现在中温条件下,木质生物炭能够通过促进VFA互营氧化过程极大缓解系统高有机负荷下的VFA积累现象,并实现系统最大有机负荷由6.8g VS/L/d到16.2g VS/L/d的提升,结合污泥导电能力与微生物种群分析,发现木质生物炭调控能够显着提高厌氧污泥的电子传递能力,且在高有机负荷下实现互营氧化细菌Petrimonas,Syntrophomonas和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等具备DIET能力微生物的富集;高温条件下,木质生物炭对于丙酸积累的削减程度相对较弱,但仍能够通过富集Tepidimicrobium和Methanothermobacter等典型电活性微生物,极大削减系统中丁酸,戊酸的积累浓度,并将系统最大有机负荷提升一倍;另外,木质生物炭投加能够加速酸化的厌氧消化系统中VFA降解及产甲烷过程的快速恢复;综合以上结论,提出了基于木质生物炭调控的高效厌氧消化产能技术。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木质生物炭的制备和合理投加,能有效提升厌氧消化系统的缓冲能力,抑制VFA过度积累,提高有机组分的转化效率;强化VFA互营氧化种间电子传递过程;强化反应体系中的功能微生物富集,实现高有机负荷条件下的高效厌氧产甲烷过程。论文的研究成果为有机废弃物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朱亚辉[6](2019)在《有机固废发酵中新型产甲烷过程的强化手段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有机固废的资源化处置引起了广泛关注。有机固废产量大,价格低,如农业固体废弃物(玉米秸秆),城市餐厨垃圾(Food waste,FW)以及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Waste activated sludge,WAS)等。这些有机固废往往具有较高的含碳量,经过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D)处理可以产生生物气能源。但是传统产甲烷存在着水解速率慢,产甲烷量低,营养不均,氢分压限制等问题。即便是采取共发酵策略,其发酵潜力仍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rect Interspecies Electron Transfer,DIET)的发现有望解决厌氧消化效率低的问题。据报道,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构建与强化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投加导体材料;其二,投加乙醇或利用乙醇型发酵产乙醇来富集DIET类互养微生物。本论文首先探索了零价铁以及导体材料的投加对厌氧消化的影响。研究了单相反应器中零价铁的投加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以及在两相厌氧反应器中投加铁碳固定床对于餐厨垃圾和玉米秸秆(Corn straw,CS)共消化的作用。据报道零价铁的投加可以增强传统产甲烷路径,而碳材料的投加可以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铁碳床在两相厌氧反应器的产甲烷相中投加,投加组的产甲烷量比控制组含量高35%,但是产甲烷相中Geobacter等能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微生物的丰度仍然较小。利用乙醇型发酵构建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来实现有机废物的高效产甲烷被认为是一项有前途的策略,然而其尚未成功应用于有机固废的厌氧消化中。在本研究中,玉米秸秆(酵母发酵)被用作生物乙醇的来源与剩余污泥混合用于进一步的厌氧共消化(AcoD)。目的是在秸秆与剩余污泥的共发酵过程中建立基于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的产甲烷途径。结果表明,酵母发酵后玉米秸秆的乙醇产量占总发酵产物的11-16%,而没有酵母的前相反应器中未检测到乙醇。酵母组的平均甲烷产率比控制组高约36%。多种证据包括污泥电导率,颗粒活性炭对产甲烷作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表明,基于DIET的产甲烷途径在酵母组共消化反应器中建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秸秆生产乙醇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农业和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
袁彧[7](2019)在《热水解对剩余污泥脱水和生物降解性能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现今我国越来越重视污水的处置与处理,建设了很多污水处理厂。但与此同时污泥作为污水处置处理的副产品也随之增加。污泥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细菌、有机和无机颗粒以及胶体,如果不能妥当的处理污泥势必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通过热水解后可以有效的提高污泥的脱水性和可生化性,可以有效的促进后续的厌氧消化性能。本文重点研究了热水解对污泥中固体性质、脱水性能和可生化性的影响以及热水解后全量污泥、泥饼和滤出液的产甲烷性能变化。通过设置120、135、150、165、180、195 和 210℃不同温度和 30、45、60 和 75 min不同时间的热水解。通过对热水解后污泥的TS、VS、SS和VSS的测定,发现TS、VS、SS、VSS随着温度和时间增长而降低,损失率分别为30.25%、39.10%、49.55%和62.18%。污泥在经过热水解后毛细吸水时间减少,粒径分布降低,有效的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性能。热水解有效的促进了污泥滤出液中蛋白质、糖类和VFAs的溶解。糖类在150℃时大量溶出,此后逐渐分解成VFAs,糖类在COD的占比从17%降至5%,VFAs在污泥滤出液中不断累积,COD的占比从6.7%升至16.0%。蛋白质占COD的比值在31%~57%之间。蛋白质在150~180℃时,蛋白质浓度随着温度和时间的提高而增多。当温度超过180℃时,蛋白质由于参与了美拉德反应而逐渐减少。通过GC-MS手段研究有机物在热水解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热水解后污泥中出现大量杂环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在热水解提高污泥可生化性的同时,也为后续厌氧消化带来了更多难降解性有机物。利用热水解滤出液、泥饼和全量污泥的生化产甲烷潜能实验对比了三种不同组分的产气性能影响。结果发滤出液、泥饼和全量污泥厌氧消化产气性能分别在180℃60min、150℃75min和180℃60min达到最大值602.020 mL、281.59 mL和572.28 mL。产气性能的表现为全量污泥>滤出液>泥饼。滤出液的产气性能随着热水解温度和时间的增长而逐渐提高,泥饼厌氧消化产气性能逐渐降低。TCOD降解率的表现为滤出液>全量污泥>泥饼。通过RDA分析发现蛋白质与污泥滤出液产气性能相关性最大。
阳柳[8](2019)在《热氧化法强化剩余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及污泥减量化研究》文中提出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利用细菌通过生物质产生电能的新方法,其产电性能受反应器构型、电极材料、基质的直接影响,底物因能为MFC中的产电菌提供能源,被认为是影响MFC产电最重要的因素。为提升底物中能被产电菌利用的物质含量,本实验采用低温热解与过氧化氢结合的热氧化法对污泥进行破解,因过氧化氢在氧化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所以热氧化法与MFC技术的结合值得期待。为此,本实验将热氧化法预处理后的污泥作为MFC燃料,分析污泥水解后性质的变化,且分析温度、时间、pH、过氧化氢投加量对污泥水解的影响,并对MFC的产电性能进行研究与分析,为环境保护与能源回收提供一种新方法。温度升高,使SCOD、蛋白质、多糖的含量逐渐升高,在100℃时,三者含量升至最大,分别为3897、2230、312 mg/L,是未处理污泥的23、8、20倍。随时间延长,细胞内有机质不断溶出并水解,使液相中SCOD、蛋白质、多糖不断增加,但水解大部分在30min内已经完成,继续加长时间对污泥的水解作用影响不大;pH值升高,过氧化氢对污泥的破解效果越好,其氧化性在碱性条件下高于酸性环境,在pH=13时,SCOD含量为3676 mg/L;在投加量低于100 g/kg TSS时SCOD的溶解速率较大,随后减缓;当投加量为300 g/kg TSS时,SCOD含量达至最大3687mg/L,是未处理污泥上清液的16倍。在继续投加过氧化氢,SCOD的含量有些微降低,蛋白质、多糖的水解趋势与其类似。正交试验表明,在80℃,30min,pH=11,300 g/kg TSS H202时的水解效果最佳,SCOD、氨氮、硝酸盐氮、蛋白质、多糖,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达到未处理前的17、19、21、2.2、4.6和3.8倍,VSS/TSS由41.67%下降至22.66%,上清液中有机物的含量均得到了相对较大的提升,且对污泥减量化有较好的促进效果,为接下来热氧化法预处理剩余污泥产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将预处理后的污泥上清液作为燃料,MFC的产电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提升,在100℃时,MFC的输出功率共增大112 mW/m3,内阻共降低了 430.32Ω;热氧化法在30 min已完成90%的水解,在90 min时,MFC的输出功率增大了 176 mW/m3,内阻降低了 284.39Ω;随pH升高,SCOD、蛋白质、多糖的含量升高至最大,分别为3676、2587、349 mg/L。蛋白质和多糖分别在pH=11和pH=9时出现下降,氨氮和硝酸盐氮随pH升高而递减,在pH=1时有最大溶出量197、89 mg/L。pH=1时,MFC的最大输出功率增大101.9 mW/m3,内阻降低354.95Μ;过氧化氢的投加量在500 g/kg TSS时,MFC的产电性能最优良,最大输出功率增大125 mW/m3,内阻降低120.27Ω。MFC的产电性能并非和污泥预处理后有机质含量完全一致,在pH变化时尤为明显,可能是pH值的增加导致水解反应剧烈,上清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低,水体中多为大分子有机物,难以被产电菌直接利用而导致产电低,但MFC的产电性能在温度、时间、H202投加量变化时与液相中的有机物含量确是一致的。总体来说,MFC基质中有机物的含量对MFC的产电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MFC基质中有机物质的含量越高,可被产电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就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电微生物的繁殖与发育,提高了产电微生物的产电活性,增加了其传递电子的效率。
迟迅[9](2019)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技术与堆肥化设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农村经济条件改善,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增长也导致了垃圾的运输处理压力剧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处理方式粗放,资源转化不够,浪费了大量有机资源,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化处理。垃圾分类收集是垃圾处理与资源化的前提。在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展开调查,以得到生活垃圾的产量及变化规律,为收集处理方式提供了依据。从山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村庄作为研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技术的对象,分别是临沂市费县蔡庄村,泰安市泰山区黄家庄,淄博市博山区桥东村。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三个村庄的生活垃圾人均每日产生量分别为482.95g/(人·d)、529.91g/(人·d)、486.54g/(人·d)。根据跟踪调查结果并结合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利用的原则,本研究提出了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变卖垃圾、惰性垃圾、危险废物和其他垃圾的5类分类法。可堆肥垃圾所占的比例最高,可回收垃圾次之,主要为纸壳、酒瓶等,重量在临近年底会有大幅增长,惰性垃圾会在某个月份集中出现,但总量不多。对无毒无害的生活垃圾坚持就地处理,可堆肥垃圾由保洁员定时收集,经过堆肥化设施实现就地资源化;可变卖垃圾由村民卖至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惰性垃圾中可再生利用的材料可填坑造地、铺路或就近掩埋,由农户运至村内指定地点存放,禁止城市惰性垃圾进入农村;危险废物由村民自行投放至危险废物收集容器或在垃圾收集时交由保洁员送至镇有害垃圾存贮点,再由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到区县级有害垃圾贮存设施进行运输处置;其他垃圾按照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系统要求进行运输和处理。其他垃圾、惰性垃圾和危险废物共占近30%,可见将可堆肥垃圾资源化和可变卖垃圾回收再利用后,垃圾的处理量大大减小。以可堆肥垃圾本地化处理与资源利用为目标,对其进行好氧堆肥,针对不同地区的地理状况、人口密度,提出了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堆肥化设施。以课题组设计建设的被动式垃圾堆肥房为研究重点,提出了其结构、组成、生产工艺流程和污染控制方法,研究了其堆肥工艺。堆肥产品的质量检测指标均符合生物有机肥产品技术指标要求,符合生物有机肥标准(NY844-2012)。被动式垃圾堆肥房每年能处理663t可堆肥垃圾,且其建设选址合理,并采取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排放的污染物都实现达标。因此,在本研究提出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法的基础之上,并以对无毒无害的生活垃圾坚持就地处理为原则,能够使外运的生活垃圾量最小化,减少垃圾处置量。
叶罗庚[10](2018)在《M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当前的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已经达到了已经达到了近2亿吨,而随着国家对于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改善的日益重视,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也将面临着进一步的转型升级,并且一直以来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仅仅只达到了处理的目的,而忽视了垃圾中有效资源的再回收利用。通过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当前城乡居民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水平,不仅能够对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予以更加有效的保护,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的资源利用水平。本论文以M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可行性为研究对象,从相关的可行性研究理论、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背景理论、项目具体的技术方案选择、项目综合效益、财务税收效益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理论的实践可行性研究。全文首先进行了相关知识理论与概念的体系性回顾,其次,以此为基础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步骤加以了科学合理的划分。再次,本论文研究通过对项目相关基础数据的采集与整理,运用相关的可行性研究理论方法,对项目在建设期以及运营期当中的各项经济与财务数据进行了有效评估测算,基于评估测算的相关数据结果从融资贷款偿还能力、财务静态评价、动态评价等几个方面对项目实施的合理性进行了探究。最后,本论文研究还运用复合性的方法对项目的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进行了评判,并最终得出了M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具备可行性这一研究结论。
二、焚烧和厌氧细菌促进废物处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焚烧和厌氧细菌促进废物处置(论文提纲范文)
(1)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的产气规律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果蔬垃圾处理技术概述 |
1.2.1 填埋与焚烧法 |
1.2.2 好氧堆肥法 |
1.2.3 厌氧消化法 |
1.3 厌氧消化技术 |
1.3.1 厌氧消化的机理 |
1.3.2 湿式厌氧发酵与干式厌氧发酵 |
1.4 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概述 |
1.4.1 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存在的问题 |
1.4.2 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接种物含量对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2 材料来源及性质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接种物含量对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中物化性质的影响 |
2.3.1.1 渗滤液VFAs变化 |
2.3.1.2 渗滤液pH值的变化 |
2.3.1.3 渗滤液中COD的变化 |
2.3.1.4 渗滤液中氮的变化 |
2.3.1.5 渗滤液中磷的变化 |
2.3.2 接种物含量对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中产气性能的影响 |
2.3.2.1 累积产气量 |
2.3.2.2 甲烷含量 |
2.3.2.3 日产气量 |
2.4 小结 |
第三章 回流量对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2 材料来源及处理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回流量对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中物化性质的影响 |
3.3.1.1 渗滤液VFAs的变化 |
3.3.1.2 渗滤液pH值的变化 |
3.3.1.3 渗滤液中COD的变化 |
3.3.1.4 渗滤液中氮的变化 |
3.3.1.5 渗滤液中磷的变化 |
3.3.2 回流量量对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中产气性能的影响 |
3.3.2.1 累积产气量 |
3.3.2.2 甲烷含量 |
3.3.2.3 日产气量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发酵方式对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2 材料来源及处理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发酵方式的预实验探究 |
4.3.1.1 碳酸氢钠最佳投加量的探究 |
4.3.1.2 好氧堆肥最佳处理时间的探究 |
4.3.1.3 玉米秸秆最佳投加量的研究 |
4.3.2 发酵方式对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中物化性质的影响 |
4.3.2.1 渗滤液VFAs的变化 |
4.3.2.2 渗滤液pH值的变化 |
4.3.2.3 渗滤液中COD的变化 |
4.3.2.4 渗滤液中氮的变化 |
4.3.2.5 渗滤液中磷的变化 |
4.3.3 发酵方式对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中产气性能的影响 |
4.3.3.1 累积产气量 |
4.3.3.2 甲烷含量 |
4.3.3.3 日产气量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5.1 引言 |
5.2 接种物含量对干式厌氧消化产气性能影响的动力学模拟 |
5.2.1 Logistic模型 |
5.2.2 修正的Gompertz方程 |
5.2.3 A New Model |
5.3 渗滤液对干式厌氧消化产气性能影响的动力学模拟 |
5.3.1 Logistic模型 |
5.3.2 修正的Gompertz方程 |
5.3.3 A New Model |
5.4 碳酸氢钠投加量对干式厌氧消化产气性能影响的动力学模拟 |
5.4.1 Logistic模型 |
5.4.2 修正的Gompertz方程 |
5.4.3 A New Model |
5.5 堆肥时间对干式厌氧消化产气性能影响的动力学模拟 |
5.5.1 Logistic模型 |
5.5.2 修正的Gompertz方程 |
5.5.3 A New Model |
5.6 秸秆加入量对干式厌氧消化产气性能影响的动力学模拟 |
5.6.1 Logistic模型 |
5.6.2 修正的Gompertz方程 |
5.6.3 A New Model |
5.7 发酵方式对干式厌氧消化产气性能影响的动力学模拟 |
5.7.1 Logistic模型 |
5.7.2 修正的Gompertz方程 |
5.7.3 A New Model |
5.8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实用新型专利 |
(2)碱预处理耦合零价铁强化含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含油污泥处理 |
1.1.1 含油污泥的产生、特征 |
1.1.2 含油污泥的危害 |
1.1.3 含油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技术 |
1.2 厌氧消化 |
1.2.1 厌氧消化机理 |
1.2.2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
1.2.3 含油污泥厌氧消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 预处理方法 |
1.4 零价铁强化厌氧技术 |
1.4.1 零价铁技术的原理 |
1.4.2 零价铁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污泥来源 |
2.2 主要实验试剂 |
2.3 主要实验仪器 |
2.4 测试项目与方法 |
2.4.1 污泥分析方法 |
2.4.2 索氏提取仪测定含油污泥的含油率 |
2.4.3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
2.4.4 X射线电子能谱(XPS) |
2.4.5 其他测试指标及方法 |
3 碱预处理强化含油污泥厌氧消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碱预处理对含油污泥细胞破壁的影响 |
3.3.2 含油污泥碱预处理前后三维荧光光谱(EEM)分析 |
3.3.3 碱预处理对含油污泥水解的影响 |
3.3.4 不同pH条件碱预处理对可溶性COD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
3.3.5 不同pH条件碱预处理引起的官能团的影响 |
3.3.6 不同pH条件碱预处理对含油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 |
3.4 小结 |
4 零价铁对含油剩余污厌氧消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碱预处理耦合零价铁对含油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 |
4.3.2 铁粉、洁净铁屑对含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比较 |
4.3.3 洁净铁屑和生锈铁屑对含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含油清淤底泥处理技术研究 ——以盘锦市清水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流底泥污染现状 |
1.2.2 河流油类污染现状 |
1.2.3 底泥修复方法与发展状况 |
1.2.4 底泥资源化利用 |
1.2.5 存在不足及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仪器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
2.1.1 试验底泥样品采集地点概况 |
2.1.2 底泥样品采集方法 |
2.1.3 底泥样品预处理 |
2.2 底泥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
2.2.1 石油类污染物源解析 |
2.2.2 底泥测定指标选择依据 |
2.2.3 底泥测定方法 |
2.3 样品理化性质测定结果 |
2.4 主要仪器设备与药品 |
3 植物修复法处理含油清淤底泥试验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植物的选取 |
3.1.2 供试底泥 |
3.1.3 试验设计 |
3.2 底泥对植物的生长特性影响 |
3.2.1 植物发芽试验 |
3.2.2 底泥对植物的生长速率影响 |
3.3 黑麦草修复试验底泥处理效果及分析 |
3.3.1 底泥中含油量动态变化分析 |
3.3.2 底泥中有机质含量动态变化分析 |
3.3.3 其他理化特性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4 微生物修复法处理含油清淤底泥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药品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器材和装置 |
4.2 静态底泥修复优化试验 |
4.2.1 试验环境温度的影响 |
4.2.2 菌剂投加浓度的影响 |
4.2.3 曝气量的影响 |
4.2.4 正交试验 |
4.3 清淤底泥修复试验 |
4.3.1 底泥中含油量动态变化分析 |
4.3.2 底泥中有机质动态变化分析 |
4.3.3 其他理化特性指标 |
4.4 微生物修复法与植物修复法联合处理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焚烧法处理含油清淤底泥的理论研究 |
5.1 焚烧法概述 |
5.2 焚烧法工艺流程 |
5.3 焚烧法优缺点 |
5.4 实例概述 |
5.5 本章小结 |
6 经济预算与可行性分析 |
6.1 经济成本分析 |
6.1.1 植物修复处理成本分析 |
6.1.2 微生物修复处理成本分析 |
6.1.3 焚烧法处理成本分析 |
6.1.4 联合修复法处理成本分析 |
6.1.5 经济成本比较 |
6.2 可行性比较分析 |
6.2.1 处理效果比选 |
6.2.2 可行性分析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7 含油清淤底泥处理技术及方案 |
7.1 处理技术 |
7.2 具体实施方案 |
7.2.1 施工前准备 |
7.2.2 清淤工程 |
7.2.3 处理工程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模拟降雨环境下稳定化飞灰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的重金属溶出行为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垃圾产生、处置及发展趋势 |
1.2.2 飞灰的产生及理化性质 |
1.2.3 飞灰的处置 |
1.2.4 稳定化飞灰与生活垃圾共填埋研究 |
1.2.5 填埋场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课题来源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1.1 实验装置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方案 |
2.2 主要分析项目及方法 |
2.2.1 渗滤液水质指标的测定 |
2.2.2 重金属测定 |
2.2.3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3章 渗滤液水质及重金属溶出变化特性 |
3.1 渗滤液水质变化 |
3.1.1 渗滤液pH变化趋势 |
3.1.2 渗滤液ORP变化趋势 |
3.1.3 渗滤液COD、VFA、酸化水平变化趋势 |
3.1.4 渗滤液NH_4~+-N、KN变化趋势 |
3.1.5 渗滤液SO_4~(2-)变化趋势 |
3.2 渗滤液重金属浓度变化 |
3.2.1 渗滤液Cd变化趋势 |
3.2.2 渗滤液Cu变化趋势 |
3.2.3 渗滤液Pb变化趋势 |
3.2.4 渗滤液Zn变化趋势 |
3.2.5 渗滤液Cr变化趋势 |
3.2.6 渗滤液Ni变化趋势 |
3.3 渗滤液重金属溶出相关性分析 |
3.3.1 重金属Cd溶出相关性分析 |
3.3.2 重金属Cu溶出相关性分析 |
3.3.3 重金属Pb溶出相关性分析 |
3.3.4 重金属Zn溶出相关性分析 |
3.3.5 重金属Cr溶出相关性分析 |
3.3.6 重金属Ni溶出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组成演替变化特征 |
4.1 细菌群落组成相似性及差异性 |
4.2 细菌群落组成的多样性分析 |
4.2.1 细菌群落组成α-多样性分析 |
4.2.2 细菌群落组成β-多样性分析 |
4.3 微生物物种组成分析 |
4.3.1 门水平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3.2 纲水平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3.3 属水平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4 垃圾降解过程中理化参数及重金属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4.4.1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理化参数相关性分析 |
4.4.2 门水平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重金属溶出相关性分析 |
4.4.3 属水平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重金属溶出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5)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产能的木质生物炭投加增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及能源化处理需求 |
1.1.1 典型有机废弃物的特性 |
1.1.2 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比较 |
1.1.3 厌氧消化能源回收技术应用需求与研究进展 |
1.2 厌氧消化互营氧化过程与酸积累问题 |
1.2.1 传统互营氧化理论 |
1.2.2 酸积累对厌氧消化系统的影响 |
1.3 基于DIET强化的高效厌氧消化技术 |
1.3.1 DIET理论的提出与基本特性 |
1.3.2 基于导电材料强化的厌氧消化产能技术 |
1.3.3 基于生物炭强化的厌氧消化产能技术 |
1.4 论文研究内容概述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木质生物炭制备与表征 |
2.1.1 制备方法 |
2.1.2 物理特性指标表征 |
2.1.3 化学特性指标表征 |
2.2 厌氧消化实验方法 |
2.2.1 基质与种泥 |
2.2.2 木质生物炭增促厌氧消化过程批次实验 |
2.2.3 木质生物炭增促厌氧消化特性解析实验 |
2.2.4 木质生物炭调控厌氧消化过程连续实验 |
2.2.5 数据分析 |
2.3 物化指标测定方法 |
2.3.1 生物气组分含量与甲烷产量 |
2.3.2 VFA组分含量 |
2.3.3 污泥电导率检测 |
2.3.4 其他指标测定方法 |
2.4 微生物种群解析方法 |
2.4.1 DNA提取 |
2.4.2 基于聚合链式反应(PCR)的16S r RNA片段扩增及测序分析 |
3 木质生物炭理化特性及厌氧消化产能增效作用研究 |
3.1 制备温度对木质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 木质生物炭增促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研究 |
3.2.1 木质生物炭制备条件与投加剂量的优化 |
3.2.2 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的增促效果 |
3.3 本章小结 |
4 木质生物炭增促厌氧消化过程特性研究 |
4.1 系统酸缓冲能力提升 |
4.2 DIET过程强化 |
4.2.1 高氢分压条件下的互营氧化增促 |
4.2.2 无电子受体参与下的互营氧化增促 |
4.3 功能微生物富集 |
4.3.1 细菌 |
4.3.2 古菌 |
4.4 木质生物炭强化DIET特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木质生物炭强化厌氧消化过程调控技术研究 |
5.1 厌氧消化产能过程调控 |
5.1.1 系统最大有机负荷与甲烷产率的提升 |
5.1.2 VFA积累的缓解 |
5.1.3 污泥电子传递能力的改善 |
5.1.4 调控过程增效评价 |
5.2 微生物种群结构调控 |
5.2.1 中温厌氧消化系统 |
5.2.2 高温厌氧消化系统 |
5.3 酸化系统产甲烷活性恢复过程调控 |
5.4 调控过程经济可行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 Ⅱ: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6)有机固废发酵中新型产甲烷过程的强化手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有机固体废弃物 |
1.1.1 有机固废的产生和特征 |
1.1.2 有机固废处理与处置技术 |
1.2 厌氧消化 |
1.2.1 厌氧消化的基本理论 |
1.2.2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
1.2.3 厌氧消化存在的问题 |
1.2.4 有机物厌氧消化反应器 |
1.3 国内外对有机固废厌氧生物处理的研究 |
1.3.1 国内有机固废厌氧生物处理研究 |
1.3.2 国外有机固废厌氧生物处理研究 |
1.4 直接种间电子传递及构建方法 |
1.4.1 直接种间电子传递 |
1.4.2 铁碳导体材料强化直接种间电子传递 |
1.4.3 乙醇型发酵强化直接种间电子传递 |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秸秆、污泥、酵母和餐厨垃圾的来源 |
2.2 秸秆预处理 |
2.3 实验试剂及材料 |
2.4 实验仪器 |
2.5 测试项目与方法 |
2.5.1 水质和污泥分析方法 |
2.5.2 气体成分 |
2.5.3 污泥的电导率 |
2.5.4 DNA提取、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 |
3 基于铁碳固定床促进的秸秆和餐厨垃圾共消化的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单相零价铁强化厌氧体系的建立 |
3.2.2 铁碳联合强化两相厌氧体系的建立 |
3.2.3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零价铁强化单相厌氧体系产气性能 |
3.3.2 零价铁强化单相厌氧的有机酸积累 |
3.3.3 污泥形貌分析以及COD去除情况 |
3.3.4 铁碳联合强化两相厌氧体系产气性能分析 |
3.3.5 铁碳联合强化产甲烷相微生物分析 |
3.4 小结 |
4 基于乙醇发酵预处理的秸秆污泥共发酵策略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建立 |
4.2.2 颗粒活性炭批式实验 |
4.2.3 实验材料分析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产乙醇相的性能 |
4.3.2 共发酵相的性能 |
4.3.3 共发酵性能提高的原因 |
4.3.4 经济性分析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热水解对剩余污泥脱水和生物降解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污泥的性质 |
1.3 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 |
1.3.1 厌氧消化 |
1.3.2 焚烧 |
1.3.3 热解 |
1.3.4 气化 |
1.4 污泥厌氧消化的预处理技术 |
1.4.1 超声预处理 |
1.4.2 冻融预处理 |
1.4.3 生物预处理 |
1.4.4 化学预处理 |
1.4.5 微波预处理 |
1.4.6 热水解预处理 |
1.5 污泥热水解的研究进展 |
1.5.1 污泥热水解机理 |
1.5.2 污泥热水解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污泥来源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药品 |
2.2 试验装置 |
2.2.1 热水解反应器 |
2.2.2 BMP(产甲烷潜力)试验装置 |
2.4 试验设计 |
2.4.1 污泥高温热水解试验 |
2.4.2 BMP试验 |
2.4.4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热水解对剩余污泥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不同热水解条件对剩余污泥固体物质的变化规律 |
3.2.1 不同热水解条件对剩余污泥TS、VS的影响 |
3.2.2 不同热水解条件对剩余污泥SS、VSS的影响 |
3.2.3 热同热水解条件对剩余污泥水解效果的影响 |
3.3 不同热水解条件对剩余污泥脱水性的影响 |
3.3.1 不同热水解条件对剩余污泥对毛细吸水时间的影响 |
3.3.2 不同热水解条件对剩余污泥滤出性能的影响 |
3.4 热水解温度对剩余污泥颗粒粒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水解对剩余污泥滤出液可生化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不同热水解条件对剩余污泥滤出液pH和氨氮的影响 |
4.2.1 热水解对污泥滤出液pH的影响 |
4.2.2 热水解对污泥滤出液中氨氮的影响 |
4.3 不同热水解条件对污泥滤出液中有机物组成的影响 |
4.3.1 热水解对污泥滤出液COD的影响 |
4.3.2 热水解对污泥滤出液VFAs的影响 |
4.3.3 热水解对污泥滤出液蛋白质的影响 |
4.3.4 热水解对污泥滤出液糖类的影响 |
4.3.5 热水解污泥滤出液有机物的组成 |
4.4 热水解对污泥对EPS破碎的影响 |
4.4.1 热水解污泥中蛋白质在不同EPS分布 |
4.4.2 热水解污泥中糖类在不同EPS分布 |
4.5 利用GC-MS分析热水解对污泥中有机质变化的规律 |
4.5.1 污泥中有机物变化分析 |
4.5.2 GC-MS谱图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污泥热水解后厌氧性消化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热水解对污泥滤出液厌氧消化性能的研究 |
5.2.1 日产甲烷量 |
5.2.2 累积甲烷产量 |
5.2.3 生物降解性 |
5.3 热水解对污泥泥饼厌氧消化性能的研究 |
5.3.1 日产甲烷量 |
5.3.2 累积产甲烷量 |
5.3.3 生物降解性 |
5.4 热水解对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研究 |
5.4.1 日产甲烷量 |
5.4.2 累积产甲烷量 |
5.4.3 生物降解性 |
5.5 三组BMP的产气关系 |
5.6 冗余分析 |
5.6.1 物理性质与产气量的冗余分析 |
5.6.2 可生化性与污泥滤出液产气负荷的冗余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8)热氧化法强化剩余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及污泥减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剩余污泥的性质 |
1.2.1 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
1.2.2 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
1.2.3 剩余污泥的预处理 |
1.3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
1.3.1 MFC基本结构及原理 |
1.3.2 MFC的产电特点 |
1.4 MFC的研究进展 |
1.4.1 MFC以剩余污泥为燃料的研究进展 |
1.4.2 MFC应用范围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与运行 |
2.1.1 污泥性质 |
2.1.2 实验装置 |
2.1.3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2.1.4 MFC的接种 |
2.2 实验测试与方法 |
2.2.1 电压输出采集 |
2.2.2 化学测试 |
2.2.3 化学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热氧化法促进剩余污泥水解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计 |
3.3 热氧化法对污泥破解效果的结果与讨论 |
3.3.1 水解温度对污泥破解效果的影响 |
3.3.2 水解时间对污泥破解效果的影响 |
3.3.3 污泥pH对污泥破解效果的影响 |
3.3.4 过氧化氢投加量对污泥破解效果的影响 |
3.4 热氧化法水解优化 |
3.4.1 正交试验及其设计 |
3.4.2 极差结果分析 |
3.4.3 最优水解条件污泥基本性质的变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热氧化法强化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计 |
4.3 热氧化法强化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结果与讨论 |
4.3.1 预处理温度强化MFC产电性能影响 |
4.3.2 预处理时间强化MFC产电性能的影响 |
4.3.3 预处理pH强化MFC产电性能的影响 |
4.3.4 过氧化氢投加量强化MFC产电性能的影响 |
4.4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9)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技术与堆肥化设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
2.1.1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法 |
2.1.2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跟踪调查 |
2.1.3 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设施 |
2.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利用原则 |
2.3 农村可堆肥垃圾堆肥化设施研究 |
2.3.1 生活可堆肥垃圾堆肥技术 |
2.3.2 堆肥设施 |
2.3.3 堆肥设备 |
2.4 被动式垃圾堆肥房生产工艺研究 |
2.4.1 被动式垃圾堆肥房的原理与组成 |
2.4.2 被动式垃圾堆肥房生产工艺流程 |
2.4.3 被动式垃圾堆肥房堆肥过程控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农村生活垃圾特征 |
3.1.1 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与分类 |
3.1.2 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3.2 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理 |
3.2.1 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流程 |
3.2.2 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容器配置 |
3.2.3 运输工具配置 |
3.2.4 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
3.3 被动式垃圾堆肥房及堆肥结果分析 |
3.3.1 被动式垃圾堆肥房 |
3.3.2 堆肥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与收集 |
4.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
4.3 不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比较 |
4.4 不同堆肥化设施的适用情况及处理能力 |
4.5 村民参与与长效管理机制 |
5 结论 |
5.1 生活垃圾分类方法与收集技术 |
5.2 被动式垃圾堆肥房的处理能力 |
5.3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 致谢 |
9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10)M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第2章 研究文献综述 |
2.1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综述 |
2.1.1 建设项目的含义及特点 |
2.1.2 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
2.2 可行性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步骤与内容 |
2.3.1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步骤 |
2.3.2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
第3章 项目概况 |
3.1 项目所在地行业现状及建设必要性 |
3.1.1 项目所在地垃圾处理现状 |
3.1.2 项目建设必要性 |
3.2 项目建设条件和厂址选择 |
3.2.1 项目地理位置 |
3.2.2 项目所在地气象条件 |
3.2.3 项目所在地形条件 |
3.2.4 项目所在地水文条件 |
3.2.5 交通运输条件及项目选址 |
3.3 项目建设规模及实施计划 |
3.3.1 建设规模 |
3.3.2 项目实施计划 |
第4章 项目工艺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
4.1 项目处理工艺选择 |
4.1.1 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概述 |
4.1.2 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比较分析 |
4.1.3 M县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选择 |
4.2 项目垃圾处理工艺流程分析 |
4.2.1 垃圾发酵 |
4.2.2 垃圾分选 |
4.3 除臭系统工艺分析 |
4.4 渗滤液处理工艺分析 |
4.4.1 垃圾渗滤液来源、产生量及处理规模 |
4.4.2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
4.5 技术工艺在建设期间节能环保及相关防护措施可行性分析 |
4.5.1 项目节能降耗分析 |
4.5.2 项目实施期间环保措施分析 |
4.5.3 相关职业防护措施分析 |
第5章 项目资金筹措与财务评价 |
5.1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5.1.1 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
5.1.2 费用依据及取费标准 |
5.1.3 项目建设投资比例分析 |
5.1.4 项目资金筹措 |
5.2 项目财务评价依据及评价基本参数 |
5.2.1 财务评价依据及理论 |
5.2.2 评价基础数据 |
5.3 项目成本费用及利润费用测算 |
5.3.2 项目收入及利润测算 |
5.4 项目财务评价 |
5.4.1 财务静态评价分析 |
5.4.2 财务动态评价分析 |
5.4.3 项目偿债能力分析 |
5.5 不确定性分析 |
5.5.1 不确定性分析理论概述 |
5.5.2 盈亏平衡分析 |
5.5.3 敏感性分析 |
5.6 国民经济评价 |
5.6.1 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
5.6.2 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关系 |
5.6.3 国民经济评价参数 |
5.6.4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
第6章 项目风险及综合效益分析 |
6.1 项目风险分析 |
6.1.1 项目风险分析理论 |
6.1.2 项目风险识别 |
6.1.3 项目风险评估 |
6.1.4 项目相关风险对策 |
6.2 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
6.2.1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
6.2.2 社会稳定性评价 |
6.2.3 项目生态效益评价 |
6.2.4 工程效益综合评价结论 |
研究结论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焚烧和厌氧细菌促进废物处置(论文参考文献)
- [1]果蔬垃圾干式厌氧消化的产气规律及模型研究[D]. 宗慧捷.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碱预处理耦合零价铁强化含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研究[D]. 王亭亭.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含油清淤底泥处理技术研究 ——以盘锦市清水河流域为例[D]. 孟佳.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模拟降雨环境下稳定化飞灰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的重金属溶出行为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 黄耀民.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5]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产能的木质生物炭投加增效特性研究[D]. 王高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6]有机固废发酵中新型产甲烷过程的强化手段研究[D]. 朱亚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7]热水解对剩余污泥脱水和生物降解性能影响研究[D]. 袁彧.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8]热氧化法强化剩余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及污泥减量化研究[D]. 阳柳.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9]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技术与堆肥化设施研究[D]. 迟迅.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10]M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D]. 叶罗庚.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