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教师体育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以燕山大学为个案(论文文献综述)
惠百功[1](2021)在《河北省与北京市大学生足球联赛校园组球队建设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光[2](2021)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燕山大学为例》文中指出
杜雅倩[3](2021)在《河北省高校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网络教学资源是开展体育网络教育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现代科技的逐渐发展,网络教育进入人们生活中,体育网络教学资源也日益丰富。通过此研究,宣扬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促进教师以及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初步解决当下体育网络教学资源所存在的问题,使热爱体育者、从事体育工作者以及学习体育的人更容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本文从河北省五所高等院校的教师和大学生对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着手,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多个角度系统的研究了体育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的情况,并发现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和建议。所得结论如下:1、河北省高校教师和学生获取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途径较为单一,大多数选择了搜索引擎和专业数据库如知网、万方等这几种方法。高校教师和学生对待所获得的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频率较高。2、河北省高校教师的共享意识较为薄弱,教师之间的交流甚少,对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所出现的教学效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3、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待不同的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需求程度也大不相同,师范类学生对待体育教学成品类网络资源的需求度更高。4、对自身效果而言,大部分高校学生认为利用网络体育资源所出现的效果高于利用传统课程中体育资源所出现的效果。5、高校教师对待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态度褒贬不一,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的教学模式发生碰撞时,提升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转变经验教师的观念变得尤为重要。对策和建议:从学校角度包括引进优质的体育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体育教学资源网站,建立功能结构模块、开设信息课程资源,提高师生的检索能力等对策;从教师角度包括将体育网络教学资源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对专业性体育教学资源网络进行学习、参加培训,使教师熟悉并掌握新媒体技术等对策;从学生角度包括正确的选择和运用现代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和锻炼、通过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能力等对策。
郑新[4](2020)在《老年大学教育对学员幸福感的影响及动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如何建立完善的养老体系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完整的养老需求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其中,精神慰藉属于高层次的需求,表现为求知、求康、求乐、求友、求为等方面,老年大学的作用正是满足老年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本文通过不同方法检验老年大学、选修课程及学员特征等方面对学员幸福感影响,探究影响学员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分析学员需求程度与幸福感间的关联关系。首先,论述老年教育的概念、特点及老年需求层次;阐述老龄化理论及老龄化理论论与老年大学学员幸福感间关系,系统介绍幸福感的概念及幸福感度量方法。介绍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据此进行老年大学学员幸福感问卷调查,分别计算不同类别学员幸福感。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别对不同类别学员幸福感差异进行假设检验。其次,构建两个总体均值假设检验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学员与非学员幸福感差异,通过研究得知大部分分类中学员与非学员幸福感具有显着差异。应用t检验方法检验学员所学课程是否对学员幸福感产生显着影响;同时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将学员性别、居住状况、教育程度分别与学员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进行检验。第三,根据学员幸福感的特点引进马尔可夫过程中无后效性的概念,构建学员幸福感转移概率矩阵及计算方法。根据不同时间的问卷数据构建学员幸福感转移概率矩阵,剖析学员幸福感动态转移规律,并据此预测未来学员幸福感的分布状况。根据上面研究结论确定影响学员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定量度量各影响因素对幸福感影响敏感系数。第四,为了考察学员幸福感、学员的需求及学员选课间的关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对需求层次指标体系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不同层次需求强度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应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老年大学学员不同层次需求强度与选课间的关联关系,探讨了需求强度与幸福感间的关联关系,同时进行学员需求强度与幸福感间的通经分析。最后,根据前面各章研究的结论,提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努力满足老年大学学员的学习需求,通过不同渠道提升老年大学学员的幸福感,努力提供多元化内容课程体系对策及建议。
林琳[5](2020)在《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文中指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工智能、区块链与物联网等技术对各领域的全谱渗透,前现代、现代、解构性后现代与建设性后现代的交汇通融,科学与人文在长期的对垒后趋向有机融合等,都对教育包括本科教育产生着持续而深远的影响。自201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如何在扩大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和水平,这是普及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当下,在中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技术的打压,人才交流的封锁等都要求中国更加急迫地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真正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质量监测与保障举措,对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关乎我国本科教学的定位与本科教学改革的价值导向。由此,基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重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对于确立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新使命、新方案、新标准、新策略,具有重要的先导性意义。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有机哲学家小约翰·柯布在人民日报《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中论述到中国的确在走向生态文明,并提出怀特海的思想极富启迪。“怀特海的全集翻译与研究”被列为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选题的研究方向,可见怀特海有机哲学思想的深刻性与洞见性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本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进行的,马克思与怀特海都立足有机、整体与过程,他们都诉诸感性活动主体。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在主体性方面颇具特色,其根植于自身融合式的哲学体系,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具有启示意义。本研究的内容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和研究综述主要从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概念界定以及创新之处进行阐述。从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综述、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综述、国外内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综述三大方面梳理相关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以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出发,阐释怀特海本人的“是其所是”及其价值理论的“在其所在”,即怀特海价值理论产生的背景。其次,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本体意义,即价值是事件的内在实在性;价值尺度涉及“强度”、“满足”与“秩序”价值包含一种对“重要性”的判断;价值存在于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之中;价值具有具体性;道德价值:道德在于支配过程;价值的三重图式包括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价值的多重维度包括:善、真、美、冒险及平和;在其评价理论中认为评价是价值世界的内在活动,并具有三重特征。最后阐述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及局限。第三部分,在对怀特海的价值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文本进行分析,通过Nvivo12软件对国家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进行词频分析、对国家审核评估标准中的要素进行一级编码并标明参考点。对29个地方政府的审核评估标准中与教育部颁发文件不同的8个省份的审核评估标准进行文本分析,阐释其特点。对随机抽样的33所高校的审核评估标准及其自评报告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四个自编问卷《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求《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所调查内容之间的关系。基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对调查问卷的现状及各人口学变量进行差异分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上存在极其显着的相关。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对于本科教学评估认知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之间的关系机制产生调节作用。即高需求水平下本科教学评估认知对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预测作用强于低需求下本科教学评估认知对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预测作用。针对问卷的不足采用访谈研究法,对25名被访者按照审核评估标准的科学性、人文性与关系性等问题进行访谈,基于Nvivo12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对审核评估标准文本的内容研究及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现状的调查研究,在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对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取向问题包括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的实用倾向对情感的忽视、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选择技术化倾向对伦理性的忽略;学生、教师主体的缺位;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的混淆、审核评估标准中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错位使得审核评估标准制定的价值主体缺位;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内在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内容本身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对价值的分割,即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割裂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的分野、体美劳三育维度与德智维度的疏离。第五部分,在怀特海价值理论视域下,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整合旨趣。其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应重视价值理性;其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的选择应有机结合技术性与伦理性。第二,本科教学审核标准价值关系应走向有机追求。首先,融入审核评估标准以多元价值主体,包括学生、学生家长、教师、高校管理者、政府机构人员、社会第三方评估人员等审核评估利益相关者。其次,重梳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价值关系。最后,尊重审核评估标准变革中的逻辑。通过研究学校标准变革的逻辑,有利于确立理性化的标准变革目标与对策,同时这也是确保审核评估标准变革有效性的前提。第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矛盾的化解。在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中,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矛盾应达到有机的统一。具体包括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接纳;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接受。第四,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包括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融合;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以及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德智体美劳五育评估维度的交融。
李冠男[6](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张杰[7](2020)在《昆明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休闲体育行为是人们在除了必要的学习和生活时间以外的闲暇时间里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行为,主要包括:休闲时间的选择、休闲场所的选择、休闲体育项目选择及休闲体育消费等一系列与休闲体育相关的行为,休闲体育行为时空则是在这一系列基础上所出现的时间与空间的总和,包括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时长、时段、频率,场所、项目选择,出行的方式、距离等。因此,本研究以时间空间相关研究结合时间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对昆明市高校大学生的休闲体育行为进行研究,总结出昆明市高校大学生的休闲体育行为时空特征,为昆明市更好的落实体育强国纲要以及掌握昆明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为相关部门提供可行的材料,给出一些可改善昆明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时空的对策,为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合理的参与休闲体育锻炼提供指导,同时促进昆明市休闲体育市场的发展;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把昆明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出高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时空现状,时间包括时长、时段、频率,空间包括场所、距离、出行方式,为了更好的分析时空现状,将昆明高校大学生以性别、年级段、专业、不同消费水平进行分类,分析出不同类别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同时就时空现状得出的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找出影响高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因素;通过对时间和空间进行特征分析归纳后发现: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时段不固定,偏爱早晚参与;参与休闲体育时间较少,闲暇时间对他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长影响不大;参与休闲体育频次较低,在一周内坚持每天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大学生人数占比较低。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对周边场地设施利用率不高,学生经常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学校内部,且对收费性场所兴趣不大;出行距离较近、出行方式环保,大多数学生出行距离在1000米范围之内,且大多数人选择步行的方式;偏向于多人一起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大多数高校大学生会选择和自己的朋友或同学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在差异性方面,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性最多,其次是不同年级之间,第三是不同消费水平之间的差异性,不同专业之间几乎没有差异性。本研究对昆明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时空发展进行了预测:参与休闲体育将变得更重要;项目将多样化发展;休闲体育的参与度提高。同时提出建议: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传达全民健身计划,增加学生专属的休闲体育时间,鼓励学生增加对场地的利用率,高校要建设好相应的体育社团,加大对大学生的休闲体育活动项目的技术指导,重视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消费水平大学生之间差异性。
姜涛峰[8](2020)在《南阳市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南阳市四所大学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教师体育锻炼行为特征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针对教师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的各项指标,如体育项目、锻炼频次、锻炼时间、锻炼目的、锻炼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结果表明,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观念正确、健康,参加体育锻炼目的是提高自身体质,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影响他们参加锻炼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科研压力大,没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进行锻炼,运动场地、体育器材和运动场地缺乏等因素。
郭书剑[9](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提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李林[10](2019)在《湖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开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湖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开展现状与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从学生参与、教师参与、赛事开展、场地设施、课程开设和足球队建设六个方面了解湖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的开展现状,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与教体结合模式及论述两者关系,探究两种模式发展的个性制约因素和共性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发展模式的优化路径,促使省内五人制足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其他省市高校五人制足球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结论:(1)校企合作模式的个性制约因素是合作企业的数量与质量,合作高校的足球认同度;教体结合模式的个性制约因素是课程、师资和学生因素;两种模式的共性制约因素是领导组织、场地设施、赛事层级和队伍建设因素。(2)校企合作模式是湖北省五人制足球高水平队伍建设的可行模式;其组成要素包括合作主体的规定、合作宗旨、合作协议、组织运营。(3)教体结合模式的参与主体是本科阶段的体育专业学生和普通生,培养的是五人制足球的体育人才和群众基础,是高校五人制足球发展的扎实力量;其组成要素有培养目标、课程安排、赛事体育、资源保障、评价机制。(4)强化校企合作深度,促进项目持续发展;深化教体结合观念,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加强各级领导重视,完善足球管理体制;增加场地设施数量,合理利用现有场地;形成多级赛事体系,发挥赛事辐射作用;扩大队伍发展规模,建设高水平足球队是高校五人制足球发展模式的优化路径,有助于高校五人制足球的发展。
二、高校教师体育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以燕山大学为个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教师体育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以燕山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3)河北省高校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网络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
1.1.2 疫情期间导致线下课程无法展开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教学资源 |
2.1.2 体育网络教学资源 |
2.1.3 体育网络教学资源利用 |
2.2 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的相关研究 |
2.2.1 网络教育的起源 |
2.2.2 国外体育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的相关研究 |
2.2.3 国内体育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的相关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高校师生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调查分析 |
4.1 河北高校师生的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
4.1.1 调查样本发放与回收情况 |
4.1.2 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
4.1.3 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
4.2 高校教师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调查分析 |
4.2.1 教师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目的 |
4.2.2 教师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来源 |
4.2.3 教师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类型和频率 |
4.2.4 教师对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需求程度 |
4.2.5 教师对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态度 |
4.2.6 教师对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能力认知 |
4.2.7 教师对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
4.2.8 教师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效果和影响 |
4.3 高校学生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调查分析 |
4.3.1 学生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目的 |
4.3.2 学生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途径和来源 |
4.3.3 学生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类型和频率 |
4.3.4 学生对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需求程度 |
4.3.5 学生对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态度 |
4.3.6 阻碍学生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因素 |
4.3.7 学生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效果和影响 |
5 高校体育网络教学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5.1 相关培训的质量有待提高 |
5.2 体育教师缺乏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
5.3 教师对体育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意识不够 |
5.4 学生对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态度有待改善 |
6 加强高校体育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的对策及案例分析 |
6.1 对策 |
6.1.1 引进优质的体育网络教学资源 |
6.1.2 完善体育教学管理系统 |
6.1.3 开设信息检索类课程 |
6.1.4 提升相关培训的实效性 |
6.2 案例分析 |
6.2.1 在线课程中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 |
6.2.2 专业体育教学资源网站的应用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校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研究专家效度调查表 |
附录 B 河北省高校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 C 河北省高校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
(4)老年大学教育对学员幸福感的影响及动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老年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
2.1 老年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
2.1.1 老年教育的概念 |
2.1.2 老年教育的特点 |
2.2 老年人需求层次 |
2.3 老年人老龄化理论 |
2.3.1 撤离理论 |
2.3.2 活动老龄化理论 |
2.3.3 成功老龄化理论 |
2.3.4 积极老龄化理论 |
2.4 幸福感的概念及度量方法 |
2.4.1 幸福感的概念 |
2.4.2 幸福感的度量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学员不同群体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3.1 学员幸福感的度量指标 |
3.2 学员不同群体间幸福感差异分析的意义 |
3.3 学员不同群体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模型选择及构建 |
3.3.1 学员不同群体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模型的选择 |
3.3.2 学员不同群体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模型的构建 |
3.4 学员不同群体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数据的来源 |
3.4.1 幸福感差异分析问卷的项目 |
3.4.2 幸福感差异分析问卷的对象 |
3.5 学员不同性别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3.5.1 学员按照性别问卷对象 |
3.5.2 学员幸福感性别差异分析 |
3.6 学员不同年龄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3.6.1 学员按照年龄问卷对象 |
3.6.2 学员幸福感年龄差异分析 |
3.7 学员不同收入状况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3.7.1 学员按照收入状况问卷对象 |
3.7.2 学员幸福感收入状况差异分析 |
3.8 学员不同收入来源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3.8.1 学员按照收入来源问卷对象 |
3.8.2 学员幸福感收入来源差异分析 |
3.9 学员不同居住状况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3.9.1 学员按照居住状况问卷对象 |
3.9.2 学员幸福感居住状况差异分析 |
3.10 学员不同教育程度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3.10.1 学员按照教育程度问卷对象 |
3.10.2 学员幸福感教育程度差异分析 |
3.11 学员不同群体间幸福感差异总体分析 |
3.12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4.1 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意义 |
4.2 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模型的选择及构建 |
4.2.1 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模型的选择 |
4.2.2 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模型的构建 |
4.3 学员与非学员总体间幸福感差异数据来源及分析 |
4.3.1 学员与非学员总体幸福感差异分析问卷的对象 |
4.3.2 学员与非学员总体幸福感数据来源 |
4.3.3 学员与非学员总体幸福感差异分析 |
4.4 不同性别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数据来源及分析 |
4.4.1 不同性别学员与非学员幸福感数据来源 |
4.4.2 不同性别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4.5 不同年龄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数据来源及分析 |
4.5.1 不同年龄学员与非学员幸福感数据来源 |
4.5.2 不同年龄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4.6 不同收入状况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数据来源及分析 |
4.6.1 不同收入状况学员与非学员幸福感数据来源 |
4.6.2 不同收入状况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4.7 不同收入来源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数据来源及分析 |
4.7.1 不同收入来源学员与非学员幸福感数据来源 |
4.7.2 不同收入来源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4.8 不同居住状况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数据来源及分析 |
4.8.1 不同居住状况学员与非学员幸福感数据来源 |
4.8.2 不同居住状况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4.9 不同受教育程度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数据来源及分析 |
4.9.1 不同受教育程度学员与非学员幸福感数据来源 |
4.9.2 不同受教育程度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4.10 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总体分析 |
4.11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员特征及选修课程对幸福感影响分析 |
5.1 学员选修课程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意义 |
5.1.1 学员选修课程对幸福感影响分析意义 |
5.1.2 学员选修课程的分类 |
5.2 学员选修不同课程间幸福感差异统计及分析 |
5.2.1 学员选修课程幸福感差异统计 |
5.2.2 学员选修课程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5.3 学员特征及选修课程对幸福感影响分析模型选择及构建 |
5.3.1 学员特征及选修课程对幸福感影响分析模型的选择 |
5.3.2 学员特征及选修课程对幸福感影响分析模型的构建 |
5.4 学员性别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样本选取及分析 |
5.4.1 学员性别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样本选取 |
5.4.2 学员性别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分析 |
5.5 学员居住状况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样本选取及分析 |
5.5.1 学员居住状况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样本选取 |
5.5.2 学员居住状况性别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分析 |
5.6 学员受教育程度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样本选取及分析 |
5.6.1 学员受教育程度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样本选取 |
5.6.2 学员受教育程度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员幸福感动态转移规律及多因素影响分析 |
6.1 学员幸福感动态转移及多因素影响分析意义 |
6.2 学员幸福感动态转移规律分析模型的构建 |
6.3 学员不同学习时间间幸福感差异数据来源及分析 |
6.3.1 学员不同学习时间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数据来源 |
6.3.2 学员不同学习时间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6.4 学员幸福感动态转移规律数据来源及分析 |
6.4.1 学员幸福感动态转移规律分析数据来源 |
6.4.2 学员幸福感动态转移规律分析 |
6.5 学员幸福感得分预测及分布状态 |
6.5.1 学员幸福感得分二步动态转移概率及得分分布 |
6.5.2 学员幸福感得分三步动态转移概率及得分分布 |
6.6 学员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
6.7 学员幸福感敏感性分析方法的选择及模型特点 |
6.7.1 学员幸福感敏感性分析方法的选择 |
6.7.2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特点 |
6.8 学员幸福感敏感性分析模型的构建 |
6.8.1 输入与输出变量的赋值 |
6.8.2 输入与输出数据的标准化 |
6.8.3 幸福感敏感性分析模型构建 |
6.9 学员幸福感敏感性分析 |
6.10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学员幸福感与课程间关系分析 |
7.1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及数据来源 |
7.1.1 学员需求层次指标体系 |
7.1.2 学员需求数据来源 |
7.2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7.2.1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直接需求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7.2.2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间接需求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7.3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7.3.1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三级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7.3.2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7.4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 |
7.4.1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的相对分析 |
7.4.2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直接需求的模糊评价 |
7.4.3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间接需求的模糊评价 |
7.4.4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总体模糊评价 |
7.5 学员幸福感与需求强度间关联关系分析 |
7.5.1 学员幸福感与需求强度间关联关系 |
7.5.2 学员幸福感与需求强度加权关联关系 |
7.6 学员需求强度与选课数量间关联关系分析 |
7.6.1 学员需求强度与选课数量间关联关系 |
7.6.2 学员需求强度与选课数量间加权关联关系 |
7.7 学员需求强度与幸福感间通经分析 |
7.7.1 学员选课数量与幸福感间关联分析 |
7.7.2 学员需求强度与幸福感间通经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提高老年大学学员幸福感的对策及建议 |
8.1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 |
8.1.1 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
8.1.2 拓展老年教育发展路径 |
8.1.3 加强老年教育支持服务 |
8.1.4 创新老年教育发展机制 |
8.1.5 促进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 |
8.2 努力满足老年大学学员的学习需求 |
8.2.1 尽量增加参加学员的数量 |
8.2.2 不断扩大学员辐射的范围 |
8.2.3 努力实现城乡教育均等化 |
8.3 通过不同渠道增加老年大学学员的幸福感 |
8.3.1 提倡老年人与子女孙辈居住 |
8.3.2 搭建学员交流平台增加交流机会 |
8.4 努力提供多元化内容课程体系 |
8.4.1 提倡多开设舞蹈及声乐类课 |
8.4.2 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 |
8.4.3 拓展课程的宽度和梯度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秦皇岛市老年大学学员满意度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呼唤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变革 |
(二)本科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对审核评估标准进行价值取向分析 |
(三)怀特海价值理论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改进的启示意义 |
(四)个人对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的兴趣与关注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本科教学 |
(二)审核评估标准 |
(三)价值 |
(四)评价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综述 |
(一)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研究文献统计概览 |
(二)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研究进展 |
(三)国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进展 |
(四)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反思 |
二、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综述 |
(一)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文献统计概览 |
(二)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进展 |
(三)国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进展 |
(四)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反思 |
三、国内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
(一)我国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文献数量统计概览 |
(二)我国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进展 |
(三)国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文献数量统计概览 |
(四)国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进展 |
(五)国内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反思 |
第二章 怀特海的价值理论 |
一、怀特海价值理论形成的“在其所在” |
(一)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主义诗篇激发了怀特海的灵感 |
(二)自然科学与历史文化科学割裂的历史背景 |
(三)怀特海对新康德主义价值理论批判的诠释 |
二、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一)作为主体性的价值 |
(二)价值的三重图式:自我、他者及整体的关系 |
(三)价值的多种维度:善、真、美、冒险及平和 |
(四)评价理论:价值世界的内在活动 |
三、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及局限 |
(一)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 |
(二)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局限 |
第三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历史与文本分析 |
一、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标准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本科教学评估标准的研究和准备(1985-1990年) |
(二)开展本科教学评估标准试点和探索(1990-2001年) |
(三)开展水平评估标准的阶段(2002-2008年) |
(四)依次开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审核评估标准(2009年-至今) |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文本分析 |
(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特点 |
(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词频及编码分析 |
(三)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的价值关系分析 |
第四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现状 |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意义 |
二、调查的对象、程序与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的程序与方法 |
三、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一)《本科教学评估认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一)本科教学评估认知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二)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三)审核评估标准需求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四)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五)调查内容的关系机制分析 |
五、调查结果讨论 |
(一)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部分讨论 |
(二)相关分析讨论 |
(三)结构方程模型讨论 |
第五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
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取向问题 |
(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的实用倾向对情感的忽视 |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选择技术化倾向对伦理性的忽略 |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制定的价值主体缺位 |
(一)学生与教师主体的缺位 |
(二)审核评估标准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的混淆 |
(三)审核评估标准中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错位 |
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价值矛盾 |
(一)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矛盾 |
(二)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 |
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与价值的分割 |
(一)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割裂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 |
(二)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的分野 |
(三)体美劳三育维度与德智维度的疏离 |
第六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 |
一、正确定位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选择 |
(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应重视价值理性 |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的选择应结合技术性与伦理性 |
二、确定本科教学审核标准的价值追求 |
(一)融入审核评估标准以多元价值主体 |
(二)重梳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价值关系 |
(三)尊重审核评估标准变革中的逻辑 |
三、处理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价值冲突 |
(一)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接纳 |
(二)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接受 |
四、实现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的价值融合 |
(一)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融合 |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 |
(三)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五育评估维度的交融 |
结论 |
一、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研究的总结 |
二、对未来审核评估标准改进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本科教学评估认知问卷 |
附录2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问卷 |
附录3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问卷 |
附录4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问卷 |
附录5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访谈协议 |
附录6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访谈提纲 |
附录7 国家及各省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列表 |
附录8 抽样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列表 |
附录9 访谈情况记录表 |
附录10 文本及调查图表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本科教育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昆明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强国建设的需要 |
1.1.2 休闲体育发展的需要 |
1.1.3 群体性休闲体育行为时空研究的需要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2 休闲体育国外研究现状 |
1.2.3 休闲体育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实地考察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昆明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时空现状分析 |
3.1.1 高校大学生进行休闲体育行为的时间分析 |
3.1.2 高校大学生进行休闲体育行为的空间分析 |
3.1.3 昆明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时空的相关性分析 |
3.2 昆明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时空特征分析 |
3.2.1 昆明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的时间地理学分析 |
3.2.2 昆明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时间特征 |
3.2.3 昆明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空间特征 |
3.2.4 昆明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时空发展趋势 |
3.3 昆明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时空的影响因素研究 |
3.3.1 影响昆明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时空的外在因素分析 |
3.3.2 影响昆明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时空的内在因素分析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南阳市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资料法 |
1.2.2 问卷调查法 |
1.2.3 数理统计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 |
2.2 参加活动的场所调查 |
2.3 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频度特征 |
2.4 教师参加锻炼的组织形式 |
2.5 体育锻炼的目的和动机 |
2.6 影响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
3 结论 |
4建议 |
(9)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10)湖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开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案例研究法 |
2.2.3 实地调查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2.2.5 专家访谈法 |
2.2.6 数理统计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湖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开展现状 |
3.1.1 学生参与现状 |
3.1.2 教师参与现状 |
3.1.3 赛事开展现状 |
3.1.4 场地设施现状 |
3.1.5 课程开设现状 |
3.1.6 足球队建设现状 |
3.2 湖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发展模式分析 |
3.2.1 “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
3.2.2 “教体结合”模式分析 |
3.2.3 两种模式的关系 |
3.3 湖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发展模式制约因素分析 |
3.3.1 个性制约因素 |
3.3.2 共性制约因素 |
3.4 湖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发展模式优化路径 |
3.4.1 强化校企合作深度,实现项目持续发展 |
3.4.2 深化教体结合观念,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
3.4.3 加强各级领导重视,完善足球管理体制 |
3.4.4 增加场地设施数量,合理利用现有场地 |
3.4.5 形成多级联赛体系,发挥赛事辐射效应 |
3.4.6 扩大队伍发展规模,建设高水平足球队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高校教师体育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以燕山大学为个案(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省与北京市大学生足球联赛校园组球队建设对比研究[D]. 惠百功. 燕山大学, 2021
- [2]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燕山大学为例[D]. 李光. 燕山大学, 2021
- [3]河北省高校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研究[D]. 杜雅倩.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老年大学教育对学员幸福感的影响及动态演变研究[D]. 郑新. 燕山大学, 2020(06)
- [5]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D]. 林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6]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7]昆明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时空特征研究[D]. 张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南阳市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J]. 姜涛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06)
- [9]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湖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开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D]. 李林. 燕山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