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投资增长与可持续性的实证分析

青海省投资增长与可持续性的实证分析

一、青海省投资增长情况及可持续性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苟廷佳[1](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婷[2](2021)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对社会生态转型适应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协调自然保护和社会发展是生态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具有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示范的使命。为此,探明这个典型国家公园内居民对社会生态转型政策的适应性反馈机制对于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在保护地类型和国家生态保护转变过程中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农牧民的反应(家庭单元的生计状况、对保护政策的反应、形成的结果和态度),在分析中引入了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层和计划行为理论作为家庭/地方层面的适应策略;使用焦点小组方法来评估国家公园内外共同管理方法的公平性;采用条件价值法评估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资产以及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从居民对自然保护的意愿和看法角度分析影响居民对于自然保护和生计权衡方案的倾向性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生态补偿计划已经在三江源地区实施了多年,由于其被指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增加了其他法规和补偿形式。自然保护区比国家公园的管理更为严格,对人类福祉的价值(或利益)并不总是明确考虑,最近其向国家公园模式转变的过程包括共同管理,而不是严格的命令与控制,这与国家生态补偿政策、更全面的生态文明概念以及国家公园的发展相一致。2.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取决于他们利用自然产品(特别是冬虫夏草和牲畜)产生的收入,以增加政府支出的能力;妇女和老年居民往往对政府态度不明确,经济和健康状况较低。3.来自政府收入的因素使居民更倾向于相信地方政府;丰富的财富使居民更加开放,觉得接受“变化”是值得的;大多数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无法理解专业术语,概念性规定可能不容易在当地采用,这并不妨碍最近的社会和生态转型趋势;居民对政策法规的比较支持通常与他们的利益相关,由于地域的异质性,不同县之间的支持水平有所不同;对政府政策表现出更大信心的居民更有可能对未来的政府计划充满信心。4.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对居民的支付意愿和接受补偿的意愿有重要影响,而其他社会特征(如性别和年龄)则没有显着效应;社会信任(对当地生态旅游发展的支持程度)是居民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尽管受过有限的教育,居民不理解有些专业术语并不妨碍其支付意愿;与政府资助相关的因素导致居民倾向于支付和接受补偿,但是由于地理和社会异质性,不同县之间的支持水平有所不同;居民认为他们的支付产出应用于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植被、土壤和水资源。5.居住在公园外但与公园相邻的人们被认为是不公平的,他们承担了许多费用,但与国家公园相关的收益却很少;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管护员无法有效执行其监视、保护和社区联络角色;生态旅游、垃圾处理和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以及对人兽冲突赔偿也是重要的问题。本研究揭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与社会生态转型政策适应性反馈机制,建立了社会生态转型政策适应性感知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证实了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的观点;一户一岗(共同管理)的理念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方式的核心,即像“生态文明”范式所设想的那样,成功的社会生态转型需要平衡政府监管、补偿以及受影响人口继续获得环境资源的机会;决策者应该在优化社会生态转型政策时平衡居民对生计、自然保护以及对地方政府的信心、并在补偿和预期收益之间取得平衡;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决策者应采取基于当地资源开发的措施并且依据具体地点的特性而制定补偿计划;并充分利用牧民的传统生态知识,这对于共同管理模式的成功和发展至关重要。

李晓鹏[3](2021)在《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载体,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必由之路。日本城市化发展已在上世纪末基本完成,且经验良多,能够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中国现代城镇化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快速提升至2019年的60.6%,成绩斐然。但相比于成熟工业化国家近80%的城镇化水平,中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在经济增速放缓及前期积累的城镇化问题集中释放的背景下,中国当前及未来城镇化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无论从前期理论研究还是从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实践来看,财政支出对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财政支出的推动作用,但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某些问题,部分也由财政支出问题所致,并且多数城镇化问题也必须通过财政支出手段予以解决。面对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与中国部分制度问题的阻滞,迫切需要通过优化财政支出与革新财政支出机制来解决中国当前及未来所面临的城镇化问题,以推动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核心点是研究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在论文思路与结构安排上,首先对核心概念进行多维度分解,将财政支出分解为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分权及财政支出城乡分配四个维度,将城镇化分解为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质量、城镇空间形态与城乡关系四个维度,进而确定两个核心概念相应维度之间的多个重要关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文章将对日本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城市化发展中财政支出作用的多维度分析作为研究起点,并在日本经验启示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与研究框架。在中国实践部分的行文安排上,论文采用发展实践概述、理论与数理分析、实证分析的研究脉络。文章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日本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战后),城市空间布局经历由失衡到均衡的序贯增长过程,城乡关系状况良好(主要是战后)。战前与战后实践总体表明,日本城市化发展与财政支出规模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但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规模的过大或过小都将对城市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日本战前生产性财政支出水平极高,战后城市化高速增长期生产性财政支出占比缓慢下降,在城市化后期消费性或民生性财政支出显着增加。战前财政集权致使城市空间发展极化;战后日本市町村的财政分权态势较为均衡,城市化空间形态也呈现先“聚”后“散”的序贯特征,大中小城市发展整体较为均衡。日本财政支出对农业发展、农村工业化与农业兼业经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改善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经验对理论分析框架的建立及对中国从财政支出方面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启示。第二,在公共产品非过度拥挤状态下,公共产品供给有助于经济集聚水平提升,经济集聚水平提升也会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在实际中表现为在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基础设施、收入分配与福利公平需求方面,财政支出规模与城镇化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财政支出规模、经济集聚与劳动力城乡转移的空间经济数理模型分析发现,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集聚或城镇化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基于198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分别进行静态面板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计量分析,实证结论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第三,财政支出结构的适时调整能够从提高经济增长水平、更好满足居民公共产品偏好结构、改善收入分配差距与福利不公平状况、提升城镇空间综合承载力四个方面推动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模型分析发现,由公共资本效率与公私产品偏好结构变化所推动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城乡转移决策及流动均衡具有重要影响。基于1982-2019年中国全国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协整模型计量分析得出,财政支出结构中服务性支出比重与城镇化质量间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的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得出了财政支出结构中各类服务性财政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具体影响。第四,财政分权能够通过财政激励、财政竞争与提升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三个方面提升城镇化效率,但也会因财政资源分配差距产生的“马太效应”而导致城市发展出现两级分化。财政分权、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数理模型分析发现,在公共产品拥挤条件下,财政分权程度会对城镇化水平产生倒“U”型影响,并在土地拥挤假设下得出城市群形态是城镇空间布局的最优形态。对中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与县级地区各层级城市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支出分权指数的核算结果发现,层级越高的城市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支出分权指数越高,人口的平均流入规模越大。基于200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的动态面板模型与分位数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分权有助于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并且城镇化水平越高,该边际影响越大。第五,财政支出能够扩大城乡市场规模,支撑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但实践中常常因城乡财政配置结构失衡而导致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财政支出、农业产出与城乡收入变化数理模型分析发现,当城镇存在公共投资而乡村没有时,农业产出会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会拉大;而当公共资本存在并按适当比例向乡村农业转移时,不仅会提升农业产出水平,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7-2019年中国全国数据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分析发现,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增加具有正向影响。基于200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财政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有所不同。基于2007-2019年面板校正标准误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的增加、服务性财政支出与生产性财政支出的增加均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占比与城乡收入比之间虽呈负相关关系,但并不显着。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将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分权及财政支出城乡分配(财政支出维度)与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质量、城镇空间形态、城乡关系(城镇化维度)相关联,并根据日本经验与中国城镇化发展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构建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多维度分析框架。(2)将财政支出引入传统的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空间经济模型,并根据理论分析需要,建立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模型,财政分权、城市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模型,财政支出、农业产出与城乡收入变化模型,并获得有价值的分析结果。(3)在实证研究方法上选用了适用且较为前沿的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时间序列协整分析模型、动态面板模型等计量方法,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法、多数据类型实证分析,以保障经验研究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刘雅婕[4](2021)在《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刻,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资源错配结构性矛盾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约因素。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深刻认识并解决制造业资源错配问题,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我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为核心内容,按照“是什么,会如何,怎么办”的逻辑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分析资源错配的测度、资源错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以及开放视角下的改善路径三大问题,为认识我国资源错配问题提供理论与经验证据。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明确资源错配的概念定义与测算方法,聚焦最重要的两种生产要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选取利润函数法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进行多维度、长期趋势的测算。然后将资源错配引入要素收入份额分解,发现资源错配通过影响要素产出效率进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在此基础上,基于行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再分解,并计算出资源错配的绝对影响。最后,将对我国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研究置于开放的背景下,探索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开放和外商投资准入政策变化带来的外资开放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改善效应及其微观机制。本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与结论:第一,是什么——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现状如何?理论分析基于Hsieh&Klenow(2009)提出的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设定市场存在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假设,求解企业最优生产决策。结果表明,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通过扭曲要素边际产出价值,导致效率损失。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从省份、行业、所有制三个维度对整体资源错配、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导致的效率损失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我国资源错配在1998-2013年期间得到改善。从长期趋势看,总体资源错配和资本错配发展呈W型,效率损失波动变化。劳动力错配整体呈改善态势,因劳动力错配导致的效率损失逐渐减少。第二,会如何——资源错配会对劳动收入份额有何影响?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全要素生产率问题,本文创新性地将资源错配引入利润函数,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进行分解,探究资源错配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丰富关于资源错配经济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来自技术进步偏向引发的技术进步偏向效应、要素密集度变化导致的资本深化效应以及由要素市场扭曲带来的资源错配效应。本文构建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程组,求解分行业要素替代弹性,利用制造业各行业数据,对劳动相对收入份额变化进行再分解。结果发现,资源错配对劳动相对收入份额的影响为负,资源错配效应的绝对影响先降后升,影响力仅次于技术进步偏向效应。纠正资源错配对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改善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第三,怎么办——如何改善资源错配?本文将对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研究置于开放的背景下,分析信息开放和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本文以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作为信息开放的代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互联网的工具变量,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互联网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互联网渗透率的增加有助于改善资源错配,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互联网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错配存在异质性影响。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对改善低技术行业资源错配作用最大、对纠正密集使用该要素行业的要素错配效果更强、对改善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资源错配影响更显着。微观机制分析表明,(1)互联网打破信息传递壁垒,加速信息流通,通过降低企业管理费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互联网增强市场竞争,增加低效率企业淘汰概率,使资源从低生产率企业流向高生产率企业,提升市场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基于我国外资准入政策调整的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投资的增加可以改善资源错配,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外商投资有利于缓解中、低技术行业的资源错配、对纠正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资源错配影响更显着、更有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资源错配。微观机制分析表明,(1)外商投资会激发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淘汰低效率企业,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2)外商投资会提高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缓解东道国的资本约束,减少金融摩擦并改善资本错配。本文有三个创新点:第一是理论分析框架的创新。本文将资源错配以“价格楔子”的形式引入传统要素收入份额的分析框架中,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进行了再分解,从理论层面探究资源错配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补充已有研究不足。第二是研究思路与研究视野的创新。本文将对我国资源错配的分析置于开放的背景下,利用工具变量法和双重差分法对互联网发展和外商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进行因果识别和推断。第三是经验证据的更新。本文从省份、行业、所有制三个维度分别测算了我国制造业的资源错配效率损失情况,发现我国资源错配发展呈W型,为认识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动态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分析视角。未来应不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不断完善市场价格体系,提高要素流动性水平,依托市场化改革纠正资源错配、提高生产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其次,要加快“互联网+”战略实施,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融合,发挥互联网对改善资源错配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切实发挥外商投资对优化资源配置、矫正要素扭曲的积极作用,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改革的全面深化。最后,要释放人力资本红利,促进劳动力与岗位、产业的匹配程度,提高人力资本转化效率。

秦涵祺[5](2021)在《中囯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的实证研究 ——基于2010-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当前呈飞速之势,保持全球数字经济大国地位,已成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关键性作用,经济增长同时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协调的良好和谐关系,但是研究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之间的相关研究内容比较少,大部分学者都集中研究我国数字经济指标体系测度、数字经济发展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等等。因此,研究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就成为当前急需深入探讨的话题。首先,本文重点对数字经济的内涵及发展新态势进性阐述,解读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其次,在构建指标原则的基础之上,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产业规模、数字创新能力、数字产业滞后值、经济总量、人均财富、经济增速等七个方面构建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值法赋权的评价模型、子系统功效系数模型、耦合函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31各省市2010-2018年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并做分析,最后通过构建障碍度模型,对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指标进行障碍度测算,所得结论如下:从中国整体层面来看:(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与经济增长指数从2010年至2018年不断缓慢上升,趋势大体相同,且数字经济指数略高于经济增长指数。(2)中国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两系统间呈现高耦合现象,耦合度自2010年至2018年均趋于1,说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系统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和关联性非常高,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3)中国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由协调度0.5左右上升至协调度0.7左右,由勉强协调逐步变为初级协调。从中国各省市来看:(1)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水平在地域上失衡,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东部、中部、西部。(2)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市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以及浙江省。(3)天津市在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过程中,一直处于数字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发展的状态,而山东省与广东省一直处于经济发展滞后数字经济发展的状态,其他省市均为两者同步协调发展。从诊断数字经济发展障碍因子的角度来看,数字经济指标障碍度较高的大都分别集中在6个指标上,它们分别是数字基础设施指标层下的互联网端口接入、CN域名数以及移动电话普及率,数字产业规模指标层下的R&D研发机构数,数字创新指标层下的ICT行业固定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比例,以及数字滞后产业指标层下的工业增加值,说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受到这些指标的限制程度较高。

刘显[6](2021)在《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发展灌溉、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等措施,我国目前达到了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标准,但这种发展是以过量的资源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不符合绿色化发展理念(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已难以为继。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单纯通过开发本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来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较为困难。本研究在国际化(国际粮食贸易)绿色化背景下,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借助农村调研数据和统计数据,全面评估了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了2025-2050年区域粮食供需平衡。为了满足区域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实现粮食国际化绿色化生产,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理论、水资源负载指数、耕地压力指数和耕地质量指数等,明确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以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上层目标,以各省(区)粮食蓝水利用效益、绿水占比和粮食净效益为下层目标,以各省种植面积、粮食可用水资源量、最低粮食需求为约束条件,构建开放式双层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有望在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未来存在较大威胁与挑战。城市化和老龄化增加1%,农户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26.0和-9.4 kg(P<0.05)。城市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以年均2.7%的速率增长,动物性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粮食,给区域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两个因素的提高降低了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质量,阻碍了粮食绿色生产。劳动力减少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城市化和老龄化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的粮食消费量至少将需要7.99×107吨、8.79×107吨和9.30×107吨,较2016年分别增加21.0%、33.1%和40.9%,粮食安全指数分别降低了15.6%、20.7%和22.9%。预计自2040年始,仅依靠本区域的粮食产量将无法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为保障未来粮食供需平衡,提出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机械设备投资、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2)2000-2016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在大幅减小,粮食消费水足迹逐步增加。水资源负载等级由Ⅲ级转变为Ⅰ级,已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以年均0.2%的幅度减小。随着人口增长,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了3.7%,其中灰水足迹增加了40.1%,不利于粮食绿色化生产;牛奶、水产品和肉类的消费水足迹分别增加了311.2%、59.3%和46.0%。能源水足迹增加了4.0倍,这导致了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指数增加了1.2倍。2000-2016年虽西北地区耕地压力在减小,但耕地质量较差。耕地压力指数年均减幅为1.6%,这主要源于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P<0.01)。然而,虽耕地资源丰富但低等耕地占耕地总量的57.4%,耕地质量指数为0.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逐年增加的水资源压力和较低的耕地质量决定了较低的粮食生产潜力,给区域粮食的绿色化生产带来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研发抗旱高产作物品种、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来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和粮食绿色化生产。(3)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与国际间粮食贸易紧密相关。2000-2016年,西北地区粮食进口年份为8个,期间穿插着粮食出口年。出口粮食数量比进口高67.9%,说明西北地区对于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同样,该地区不稳定的粮食贸易状态,也说明了其粮食安全水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粮食贸易。(4)种植结构优化后粮食安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提高了生态安全水平、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降低了粮食种植面积。调整后,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74×108 ha,相较于2016年减少了2.0%。小麦、玉米、薯类和大豆种植面积的变幅分别为-28.2%、-15.9%、6.1%和1.8%。西北地区粮食作物提供的热量增加7.5%,粮食灰水足迹减小6.6%,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分别增加23.4%和18.3%,种植面积减少2.0%。粮食安全指数提高2.2%,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粮食安全指数将分别提高4.7%、4.5%和3.2%,促进未来粮食供需平衡。这在缓解区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压力的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绿色化生产。本文从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角度,在系统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现状并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绿色化和国际化为导向,选取指标量化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国际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纳入考量,构建了“开放式”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最终提出适于国际化绿色化背景的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建议。这对于保障该区域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生产意义重大。

任奚娴[7](2021)在《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近几年,作为生态大省,青海省通过开发优质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也得到了持续稳步的增长,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旅游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进入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持续增长期,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社会各行业的全面发展,但其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物质生活得到较大满足的背后是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日渐下降,在此情形下,渴望亲近自然、渴望回归自然成为众多民众的重要心理诉求;另一方面,对旅游业的过度开发,加之不太成熟的旅游景点管理体系,由此导致的旅游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致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探索,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一条重要的路子,作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想动力要素,生态旅游是“尊重自然和文化的异质性,实现自然保护、旅游业发展及区域振兴等多重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为了摸清青海省的生态旅游发展潜力,也为满足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本文针对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特征,系统分析了青海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两山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构建了青海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青海省统计年鉴获得的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比较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定量分析了青海省8个州市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并进行了分区,最后提出了适合不同潜力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潜力的定量计算,发现在四个潜力指标中,生态旅游产业保障潜力(0.6354)>生态旅游产业供给潜力(0.2468)>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潜力(0.1017)>生态环境潜力(0.0162)。(2)总的来说,青海省各区生态旅游产业潜力值差异较大,除西宁市之外,其余各州市综合值偏低,具体是西宁>海东>玉树>海西>海南>果洛>海北>黄南。(3)在不同的区域,生态旅游产业供给潜力、市场需求潜力、产业保障潜力和生态环境潜力存在明显差异。(4)通过GIS与聚类分析发现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潜力在空间上分为4级。

周峰[8](2020)在《环境规制对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规制是以政府为依托,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以一种有形制度或者公众意识而出现的一种约束型力量。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差异、区位优劣、政府的态度与产业发展水平差异,环境规制的制定与执行有着明显的差异,当下西北五省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在不断增多,使得本就生态脆弱的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带来重重障碍,环境规制作为当下最为行之有效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工具,科学探索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发展关系,对促进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的有效执行、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同时为西部区域资源型、污染密集型企业顺利转型与实现西北五省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科学的理论支持。本文在界定了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内涵后,搭建了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后就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其次,选择西北五省区为研究对象,对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现状与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利用熵值法测算了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和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实证分析上,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计量方法,就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进行回归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西北五省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废水、废气与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日益增加,环境压力加重。(2)通过构建综合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指标,分析发现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强度有所增加,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在2003年至2017年间改善明显。(3)通过探索环境规制对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影响,发现环境规制除了直接影响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以外,变量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引入二次项后确立了环境规制和经济发展质量间呈现出倒“U”型发展关系。(4)通过门槛效应模型就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间接影响的检验,回归结果显示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发展关系存在显着的门槛效应,具体为环境规制在不同技术创新水平下的“波特假说”效应与“遵循成本”效应不同,但总体影响为正;环境规制在不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下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总体上“污染天堂”效应大于“污染光环”效应,发展后期影响方向发生改变。据此,本文从调结构、转模式,实现各维度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提升、改进并细化环保机制,及时调整地方政府环境考核机制、制定符合西北五省区发展实情的环境规制政策、把握环境规制力度,推进清洁技术创新,有效引进优质FDI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西北五省区经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王培菡[9](2020)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在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我国为了应对,在政策上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调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改革与调整,这一系列的措施,对经济产生了很好的刺激作用,但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关于我国的地方政府所一直积累下来的债务风险问题,各个地方的地方政府都迎来了一个偿债的高峰期,我们需要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敞口进行有效的管控,而事前的管控也就是预警是最有效的,鉴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预警机制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所以本文重点对预警机制进行研究。首先,第一、二章,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和调研,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出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和问题,债务规模大、债务风险高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高、预警机制不完善是需要重点面对和解决的。由于隐性债务的不好控制以及前人对其的研究太少,所以本文加入对隐性债务的研究和测算,这是本文一个创新之处。第三章基于政府资产负债表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隐性债务主要集中在省政府以及区域性差异较大的结论。由于隐性债务对债务风险的影响较大,所以在第四章对隐性债务进行测算,通过比较,我们得出用间接法测算较为合适的结论,并且对全国的8个有代表性的省份进行了隐性债务规模的测算和分析,对不同的省份提出了不同的建议。第五章是实证部分,本文用了两种模型对债务风险及预警机制进行评价,这是本文的另外一个创新之处。我们先用KMV模型对有代表性的省份进行了债务风险评价并对以后的情况进行了预测,之后还将灰色关联分析与贝叶斯模型结合进行研究,把隐性债务加入到了模型里,对全国各省份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第六章与第七章是针对前文所出现的问题所提出的建议和对策,包括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合理的预警体系、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等。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可以将我国目前的地方债务风险预警机制进行一定的改善,并对隐性债务有更好的控制机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政府债务风险有一定的管控作用和借鉴意义。

杨佳琪[10](2020)在《中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综合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中国长久以来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源的不断消耗、环境恶化日益加大,不仅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还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子系统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础子系统,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高低决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速度。掌握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现状,了解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在时间序列和空间演变中的规律情况,对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为基础构建中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种定量方法,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展开时空双维度的综合测度,分析中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时空演变规律,最后通过定量方法探讨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影响要素,对中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做进一步的全面系统化的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2000-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总体不高,可持续性评价指数均值为0.3529,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区域层面上,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差异不大。其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最高,依次为中部、西部地区,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省域层面上,各省份之间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差距呈现出缩小趋势,整体上由“大差距低水平”向“小差距高水平”发展演进,呈现出东-中-西递减的梯度;从压力、状态、响应各子系统看,状态、响应系统的数值均呈现波动中上升趋势,压力系统的数值呈现下降趋势。(2)从时间序列来看,2000-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性长期或者潜在趋势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从全局相关性来看2000-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着的正相关性,整体空间集聚性在不断加强;从局部相关性来看,2000-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热点区不断扩大,冷点区不断缩小,表明高水平区不断增加,低水平区不断缩小,并形成稳定分布格局,冷点区长期分布在西北地区,热点区长期分布在东南地区。(3)通过回归分析对影响中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要素进行探讨研究,得出人均GDP和GDP增长率的增加对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提高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水平也会相对提高;人口密度、城镇化率、万元GDP能耗、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增加对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提升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

二、青海省投资增长情况及可持续性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省投资增长情况及可持续性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文献分析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国内文献分析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3.2.2 生态产品价值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4.1 三江源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条件
        4.1.3 社会经济条件
        4.1.4 生态地位
        4.1.5 生态保护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5.1.2 问卷基本情况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5.1.4 描述性统计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5.2.1 问卷基本情况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5.2.3 描述性统计
        5.2.4 空间交叉分析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6.1.1 生态农畜产品
        6.1.2 淡水资源产品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6.2.3 绿电交易现状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2)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对社会生态转型适应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社会生态转型适应性反馈机制研究
    2.2 自然保护与生计发展权衡的研究
    2.3 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保护地内生态资产研究
第三章 研究区域
    3.1 研究区域
第四章 居民与社会生态转型适应性反馈机制构建
    4.1 三江源国家公园近年相关政策和事件
    4.2 三江源国家公园社会生态转型政策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第五章 社会生态转型政策适应性感知影响因子研究
    5.1 研究方法
    5.2 研究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国家公园内外共同管理方法的公平性评估
    6.1 研究方法
    6.2 研究结果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居民对生态旅游资源的支付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
    7.1 研究方法
    7.2 研究结果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居民对国家公园内生计策略和保护区优化方案的倾向性研究及建议
    8.1 研究方法
    8.2 研究结果
    8.3 讨论与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创新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3)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与城市化问题
        1.2.2 城镇化动力机制、发展规律与中国实践
        1.2.3 财政支出规模、经济集聚与城镇化
        1.2.4 财政支出结构、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
        1.2.5 财政分权、空间经济效率与城镇化
        1.2.6 财政支出与城乡关系
        1.2.7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镇化
        2.1.2 财政支出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2.2.2 财政支出理论
        2.2.3 城镇化相关理论
    2.3 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日本城市化发展多维度分析
    3.1 日本概况及工业化发展历程
    3.2 日本城市化发展概况
    3.3 日本人口城市化发展实践
    3.4 日本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3.5 日本城乡关系发展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作用:经验与启示
    4.1 日本财政制度沿革概述
    4.2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作用分析
        4.2.1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规模效应
        4.2.2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结构效应
        4.2.3 日本财政分权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4.2.4 日本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
    4.3 日本经验与启示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5.1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相关财政支出实践
        5.1.1 中国城镇化发展特征
        5.1.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规模变迁
    5.2 财政支出规模与城镇化的互动逻辑
        5.2.1 公共产品与经济集聚
        5.2.2 财政支出规模的城镇化发展效应
        5.2.3 财政支出、经济集聚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分析
    5.3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
        5.3.1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与数据准备
        5.3.2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5.3.3 动态空间面板回归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影响研究
    6.1 中国城镇化质量与财政支出结构实践
        6.1.1 中国城镇化质量状况
        6.1.2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演变
    6.2 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6.2.1 财政支出结构的城镇化发展效应分析
        6.2.2 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分析
    6.3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
        6.3.1 时间序列协整分析
        6.3.2 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财政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7.1 中国财政分权与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7.1.1 中国财政分权概述
        7.1.2 中国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7.2 财政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理论分析
        7.2.1 机理分析
        7.2.2 数理分析
    7.3 中国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
        7.3.1 中国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7.3.2 中国央地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省级面板数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研究
    8.1 中国城乡关系与相关财政支出实践
        8.1.1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实践及成因分析
        8.1.2 中国城乡关系健康发展对财政支出的现实需求
    8.2 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8.2.1 财政支出的城乡关系发展效应
        8.2.2 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的影响:数理分析
    8.3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
        8.3.1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LMDI分解分析
        8.3.2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以社会保障为例
        8.3.3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资源错配的定义与理论沿革
        2.1.1 资源的概念与定义
        2.1.2 资源错配的概念与定义
        2.1.3 资源错配的理论沿革
    2.2 资源错配的测算方法
        2.2.1 生产函数法
        2.2.2 生产前沿法
        2.2.3 利润函数法
        2.2.4 指标法
    2.3 资源错配的成因
        2.3.1 市场环境因素
        2.3.2 政府(制度)因素
    2.4 资源错配的经济影响
        2.4.1 微观层面
        2.4.2 中观层面
        2.4.3 宏观层面
    2.5 文献述评
3 中国资源错配与市场化改革:理论与经验
    3.1 市场化改革的基本逻辑
    3.2 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错配
        3.2.1 劳动力价格机制
        3.2.2 劳动力流动性
    3.3 资本市场化改革与资本错配
        3.3.1 利率市场化
        3.3.2 资本流动性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动态变化与水平测度
    4.1 资源错配的测度
    4.2 数据选择与处理
        4.2.1 数据库介绍
        4.2.2 数据清理与匹配
        4.2.3 变量选取说明
    4.3 资源错配的动态变化:要素边际产出视角
        4.3.1 省份维度
        4.3.2 行业维度
        4.3.3 所有制维度
    4.4 资源错配的效率损失
        4.4.1 省份维度
        4.4.2 行业维度
        4.4.3 企业性质维度
    4.5 本章小结
5 资源错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5.1 研究背景与意义
    5.2 资源错配下的要素收入份额再分解
    5.3 参数估计方法与结果
        5.3.1 参数估计方法
        5.3.2 数据与变量说明
        5.3.3 分行业估计结果
    5.4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解析
        5.4.1 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及解析
        5.4.2 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及解析
    5.5 本章小结
6 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基于开放的视角
    6.1 研究背景与意义
    6.2 信息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以互联网为例
        6.2.1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6.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6.2.3 微观机制检验
    6.3 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来自外资准入政策调整的证据
        6.3.1 外资准入政策
        6.3.2 识别策略与数据说明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4 微观机制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中囯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的实证研究 ——基于2010-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
        1.5.2 不足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数字经济
        2.1.1 数字经济的内涵
        2.1.2 数字经济的特征
    2.2 经济增长
    2.3 耦合度及协调度理论
    2.4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机理
    2.5 区域经济发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经济指数的测度
    3.1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新态势
        3.1.1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3.1.2 数字经济发展新态势
    3.2 数字经济测度方法
    3.3 数字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2 指标的选取与确定
        3.3.3 数字经济指数综合测算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4.2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指数测算与分析
        4.2.1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子系统权重测算
        4.2.2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子系统综合指数测算
        4.2.3 中国各省市数字经济指数分析
        4.2.4 重点省市数字经济政策层面分析
    4.3 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建立
        4.3.1 子系统功效系数模型
        4.3.2 耦合度函数
        4.3.3 耦合协调度模型
    4.4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的实证结果
        4.4.1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耦合度的实证结果
        4.4.2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协调度的实证结果
        4.4.3 中国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总体结果分析
        4.4.4 中国东部、中部、西部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协调度结果分析
    4.5 数字经济发展障碍度诊断与分析
        4.5.1 障碍度模型构建
        4.5.2 障碍度诊断
        4.5.3 障碍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建议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粮食安全内涵及发展
        1.2.2 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粮食安全
        1.2.3 水资源与粮食安全
        1.2.4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1.2.5 国际化与粮食安全
        1.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人口概况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主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5.1 主要数据来源
        2.5.2 生产水足迹
        2.5.3 水资源负载指数
        2.5.4 耕地压力指数
        2.5.5 多元及固定效应回归
        2.5.6 农业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2.5.7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第三章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3.1 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3.1.1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
        3.1.2 西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空变化
        3.1.3 西北地区粮食消费需求量
    3.2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预测
        3.2.1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函数关系
        3.2.2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3.2.3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及粮食绿色生产的负面影响
        3.2.4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
        3.2.5 2025-2050年西北地区粮食安全预测
    3.3 讨论
        3.3.1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3.3.2 粮食消费量影响因素
        3.3.3 减少城市化和老龄化对粮食绿色生产负面影响的措施
        3.3.4 粮食国际化促进区域粮食安全
        3.3.5 本章节存在的局限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化背景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禀赋差异
        4.1.1 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特征
        4.1.2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4.2 西北地区农业可用水量的动态变化
        4.2.1 西北地区用水结构时空特征
        4.2.2 西北地区农田灌水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4.3 从水足迹和虚拟水视角看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新挑战
        4.3.1 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2 人口城市化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3 膳食结构转变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4 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
        4.3.5 国内粮食贸易对粮食水足迹的影响
        4.3.6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未来西北地区粮食消费水足迹增长预测
        4.4.2 促进水资源绿色化发展来应对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
        4.4.3 区域粮食虚拟水流动调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化背景下耕地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5.1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时空变化
        5.1.1 耕地随时间变化特征
        5.1.2 耕地空间分异特征
    5.2 西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5.2.1 人均耕地面积随时间动态变化
        5.2.2 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差异性
    5.3 西北地区耕地压力指数
        5.3.1 耕地压力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
        5.3.2 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5.4 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5.5 讨论
        5.5.1 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5.5.2 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5.5.3 缓解西北地区耕地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际粮食贸易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6.1 西北地区粮食贸易动态变化
    6.2 粮食贸易时空变化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种植结构调整改善粮食安全的潜力
    7.1 粮食作物水足迹和碳足迹
        7.1.1 各区域间粮食作物的相对比较优势
        7.1.2 各区域内粮食作物的绝对比较优势
    7.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潜力
        7.2.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7.2.2 结构调整后各目标函数值对比分析
    7.3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潜在效益
        7.3.1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Calories数量
        7.3.2 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安全
        7.3.3 结构调整促进了蓝水利用效益
        7.3.4 结构调整对粮食绿水足迹影响分析
        7.3.5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净效益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潜力
        2.1.2 生态旅游
        2.1.3 生态旅游产业
        2.1.4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
    2.2 理论基础
        2.2.1 两山理论
        2.2.2 旅游系统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环境
    3.2 人文历史概况
    3.3 经济发展状况
    3.4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3.4.1 青海省A级景区现状
        3.4.2 青海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第四章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说明
        4.1.4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4.2 指标构建
        4.2.1 一级指标的构建
        4.2.2 二级指标的构建
    4.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3.1 数据来源
        4.3.2 数据处理
第五章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测评
    5.1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及分析
        5.1.1 生态旅游产业供给潜力评价及分析
        5.1.2 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潜力评价及分析
        5.1.3 生态旅游产业保障潜力评价及分析
        5.1.4 生态环境潜力评价及分析
    5.2 青海省各州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5.2.1 西宁市
        5.2.2 海东市
        5.2.3 海南州
        5.2.4 海西州
        5.2.5 海北州
        5.2.6 黄南州
        5.2.7 果洛州
        5.2.8 玉树州
    5.3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潜力综合评价和潜力分区
        5.3.1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综合评价
        5.3.2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分层潜力分区
        5.3.3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综合潜力分区
        5.3.4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子分析
第六章 提升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对策
    6.1 一级潜力发展区
    6.2 二级潜力发展区
    6.3 三级潜力发展区
    6.4 四级潜力发展区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环境规制对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
        1.2.2 关于环境规制的研究
        1.2.3 关于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影响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环境规制工具的界定与分类
        2.1.2 经济发展质量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跨越式发展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政府规制理论
        2.2.6 后发优势理论
    2.3 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影响的机理分析
        2.3.1 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影响路径
        2.3.2 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间接影响路径
第3章 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的现状分析
    3.1 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3.1.1 西北五省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压力
        3.1.2 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法制建设现状
        3.1.3 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工具利用现状
        3.1.4 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存在的问题
    3.2 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现状统计分析
        3.2.1 经济发展有效性分析
        3.2.2 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分析
        3.2.3 经济发展创新优化程度分析
        3.2.4 经济发展稳定协调性水平分析
        3.2.5 居民福利与共享性水平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
    4.1 数据来源及说明
    4.2 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测度与分析
        4.2.1 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西北五省区综合经济发展质量测度结果与分析
        4.2.3 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时空分布差异分析
    4.3 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水平测度
        4.3.1 环境规制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4.3.2 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综合测度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环境规制对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计量模型的建立与指标体系构建
        5.1.1 指标选取
        5.1.2 数据来源
        5.1.3 变量描述性统计
    5.2 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面板模型的设定
        5.2.2 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的结果分析
        5.2.3 环境规制工具的展开:三维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影响
        5.2.4 经济发展质量的展开:环境规制对五维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影响
        5.2.5 内生性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环境规制对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间接影响模型的设定
    6.2 技术创新视角下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
    6.3 外商直接投资视角下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环境规制推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7.2.1 调结构、转模式,实现各维度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提升
        7.2.2 改进并细化环保机制,及时调整地方政府环境考核标准
        7.2.3 制定符合西北五省区发展实情的环境规制政策
        7.2.4 把握环境规制力度,推进清洁技术创新,有效引进优质FDI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9)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的理论研究及现状分析
    2.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的相关理论
        2.1.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含义及类型
        2.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理论
        2.1.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的相关理论
    2.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的现状分析
        2.2.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
        2.2.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现状
        2.2.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预警现状
第3章 对于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定性分析
    3.1 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相关理论
    3.2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各省情况分析
    3.3 债务层级分布
    3.4 债务区域分布
第4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隐性债务的测算
    4.1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测算方法
        4.1.1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分析视角
        4.1.2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测算方法
    4.2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计算
        4.2.1 从固定资产投资角度测算
        4.2.2 从基础建设投资角度测算
第5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实证分析
    5.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
    5.2 基于KMV模型的地方政府债务预警模型
        5.2.1 地方政府债务的KMV模型
        5.2.2 样本数据来源
        5.2.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广东省)
        5.2.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青海省)
        5.2.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湖北省)
        5.2.6 实证分析总结
    5.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
        5.3.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原理
        5.3.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指标选取
        5.3.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5.3.4 综合指标分析
        5.3.5 省份债务规模分析
        5.3.6 重点年份投影分析
        5.3.7 实证分析结论总结与评述
第6章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信息披露制度
    6.2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预警组织管理体系
    6.3 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
    6.4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综合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
        1.3.2 静态与动态分析结合法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生态系统理论
        2.1.2 环境容载力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2.2 研究进展综述
        2.2.1 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2.2.1.1 国外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2.2.1.2 国内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2.2.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2.2.2.1 国外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2.2.2.2 国内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2.2.3 研究述评
3 中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综合评价
    3.1 指标与模型
        3.1.1 指标体系构建
        3.1.2 模型方法
        3.1.2.1 PSR模型
        3.1.2.2 熵值法
    3.2 结果分析
        3.2.1 各系统得分分析
        3.2.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3.2.2.1 总体分析
        3.2.2.2 区域结果分析
        3.2.2.3 省域结果分析
4 中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时空演化分析
    4.1 时序演化分析
        4.1.1 HP滤波分析方法
        4.1.2 结果分析
    4.2 空间演化分析
        4.2.1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4.2.1.1 全局空间自相关
        4.2.1.2 局部空间自相关
        4.2.2 结果分析
        4.2.2.1 全局空间自相关
        4.2.2.2 局部空间自相关
5 中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分析
    5.1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5.1.1 模型构建
        5.1.2 变量选取
    5.2 数据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预处理
        5.2.2.1 单根检验
        5.2.2.2 协整捡验
        5.2.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5.3 结果分析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创新点
    6.4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四、青海省投资增长情况及可持续性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对社会生态转型适应与对策研究[D]. 马婷.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3]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D]. 李晓鹏. 河北大学, 2021(09)
  • [4]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D]. 刘雅婕. 浙江大学, 2021(01)
  • [5]中囯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的实证研究 ——基于2010-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D]. 秦涵祺.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6]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D]. 刘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D]. 任奚娴.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8]环境规制对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D]. 周峰.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9]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研究[D]. 王培菡. 吉林大学, 2020(08)
  • [10]中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综合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杨佳琪.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青海省投资增长与可持续性的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