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切关怀 巨大启示

亲切关怀 巨大启示

一、亲切的关怀巨大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达[1](2021)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来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与进步。党和国家领导人连续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弘扬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发展中具有导向引领作用。志愿精神是志愿者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凝聚,体现了一种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引领着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志愿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志愿精神培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志愿服务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追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起步较晚,方兴未艾。志愿精神来源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人们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形成了高尚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墨家、道家、佛家思想中都蕴含着志愿精神,这也是志愿精神能够在中国生成和弘扬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理论也为志愿精神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西方文化中,也蕴含着志愿精神。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精神、西方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公益思想、近代资产阶级的利他思想以及西方现当代思想家的公益理念,都体现着志愿精神。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不断深入发展,志愿精神的内涵也逐渐丰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精神的重要内涵。志愿精神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导向、凝聚、激励、调节、人文教育等功能。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所展现的志愿精神不仅具有志愿精神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进步性、示范性、时代性和持续性等特征。因此,对当代大学进行志愿精神培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志愿精神的形成体现了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实践基础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志愿精神是人们在主观向善愿望的感召下,在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的前提下,长期从事慈善的志愿服务行为,不断升华个人思想品德,最终形成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它的形成是由主客观因素共同决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氛围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社会客观因素,主体的自由意志和精神境界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而外因要想通过内因起作用,必须借助于实践。志愿精神是在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并积淀下来的。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性生产,若要将二者沟通起来,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志愿服务活动是依托生命实践的,它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但最终需要在实践中达成一致。志愿精神是人对待生命世界的一种态度,虽然从表面来看,它是人主观上的道德体认,但如若没有志愿活动的实践,也就没有生命世界的精神性生产。因此,志愿服务实践就是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因素统一的基础。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对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服务类型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参与大型活动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多。但通过梳理总结调查问卷结果和访谈资料,发现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水平还不够高,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深,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机制也不够完善。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的客观因素。首先,部分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内涵认识不足、参与志愿服务动机比较功利,对志愿精神的认知滞后于实践,在践行志愿精神时服务水平也不高,这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观因素。其次,在家庭中,家长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孩子的溺爱养成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少家庭志愿精神的传承。再次,在学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志愿精神相关内容,教育工作者本身对志愿精神不够了解,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的各项机制不健全。最后,在社会上,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公益精神的冲击,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资金短缺,社会传统公德的缺失,这些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客观因素。只有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效果的主客观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路径主要是高校的教育引导,家庭、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以及学生的自我培育。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高校应当发挥其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努力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各项机制,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庭、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供充足的保障。大学生作为践行志愿精神的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应当强化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从知、情、信、意、行五方面着手,真正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确保我国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志愿服务实践是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认识源于实践。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中。通过抗击疫情、服务大型活动等大型事件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支教、社区服务等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通过关爱、帮助服务对象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通过克服志愿服务中的艰难险阻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大学生只有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才能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与认识,才能形成真正的志愿精神。

郭一丁[2](2021)在《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启示研究》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教育内容的承担者、沟通的连接者和价值的实现者,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语言风格蕴含着治国理政的实践智慧,广征博引的诗词引用闪耀着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质朴平和的表达形式彰显出至真至深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有重要意义。深刻研究并认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本质,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魅力、引领力、生命力。本文通过对习近平语言艺术的具体分析,研究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启示所在,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本文的相关概念,为后续研究做好了铺垫。接着用“六个善于”归纳出习近平语言艺术特色,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语言的主要论述、毛泽东及邓小平的语言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对习近平语言艺术形成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最后分析得出习近平语言艺术形成的现实原因即丰富的基层经验、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本情怀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第二部分为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意义,即习近平语言艺术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关联性分析。这部分从习近平语言艺术化解了话语困境、拓宽了话语广度、创新了话语风格论述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具体效用。第三部分为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方法启示。这部分内容结合前文的分析,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素即话语理念、话语内容、话语方式三个角度探究话语创新的可行性方法。第四部分为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者能力提升启示。话语主体和客体是话语结构中最为关键和活跃的组成部分,其能力水平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层级。提升话语者的话语能力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引向深处。

要昌[3](2021)在《场所精神视角下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部分乡村建设照抄照搬、盲目模仿城市思路,导致千村一面等问题。乡村建筑地域特色缺失、传统文化受到忽视,村民难以与建筑场所产生情感联结,进而使村民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变为陌生感和失落感。乡村文化建筑作为村民日常交往、文化传播的平台,其场所精神营造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提出以来,乡村文化建筑的实践探索不断涌现,为本研究提供了数量繁多的考察样本。本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以来产生的体现乡村场所特质、贴近村民真实生活的乡村文化建筑案例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归纳比较的方法从场所精神的视角对乡村文化建筑的形象风貌、材料选用、体量组织、情感表达等的设计策略、设计手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研究首先对场所精神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场所精神的地缘性、人本性、归属性对于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存在的场所感缺失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并探讨了场所精神的构成要素与影响要素。然后,文章从物质环境、行为活动、场所意义的方面对案例应对场所精神构成要素的具体策略和思考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可识别性、可达性、多样性的角度探究了场所精神影响要素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对案例拆解分析和横向对比,运用建筑图示语言和具体做法举例对案例表现出来的共性特征和多元思路进行了归纳总结。研究得出四种主要策略:场所环境的对话、地域文化的表达、行为心理的关怀、公共属性的体现。最后文章对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实践的进步与困境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的乡村文化建筑创作实践进行了展望。场所精神理论指导下的乡村文化建筑设计侧重场所感的营造,建筑与场所中的人、事、物产生关联进而促进人的认同感、归属感,这既是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设计的目的。本文从场所精神的角度对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设计策略和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未来乡村文化建筑设计可借鉴的思考方向。

王婧萱[4](2021)在《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灾难报告文学是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我国灾难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不仅真实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灾难事件,而且一定程度上关注到了生命、人性等命题,反思了灾难事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思想艺术价值,因而值得研究。在广泛阅读相关作品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梳理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发展脉络,分析其精神内涵,探究其叙事策略,总结其价值与不足。本文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概述。第一节对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如灾难、灾难报告文学、新时期等进行界定和说明;第二节主要梳理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发生、发展的脉络。第二章: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精神内涵。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通过对典型人物的书写,弘扬了伟大的英雄精神和民族精神;通过对灾难事件的审视和思考,彰显出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反思精神;通过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与关怀,传达着鲜明的生命意识。第三章: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叙事策略。在叙事视角方面,作家采用了全知视角、限知视角和转换视角等多元视角;在叙事结构方面,作家灵活地运用线型结构和非线型结构;在叙事类型方面,“大叙事”与“小叙事”交相辉映。第四章: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价值与不足。一方面,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具有重要的文学、新闻、历史、社会以及政治价值。另一方面,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存在缺少深度、缺乏文学性以及创作趋同等问题。

高翔[5](2021)在《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的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初步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旨在探讨临床护士应具备的人文关怀能力。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初步构建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他评问卷,调查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初步拟定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及组合权重。根据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2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1访谈提炼出四个主题:护士需在关怀关系中树立榜样作用;护患双方表达出各自的心声可以更好地促进关怀关系的发展;护士需练习关心的技巧,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护患双方都被充分认可的关怀关系有利于人文关怀的进一步实施。2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6.67%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和0.87;第一轮专家函询的Kendall协调系数为0.282,第二轮为0.276;各指标赋值均数为4.69~4.93;变异系数为0.052~0.169,分值均符合要求。3构建基于诺丁斯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92个,分为护士长、临床医生、住院患者三个模块。4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问卷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903、0.832、0.750;分半相关系数分别为0.755、0.702、0.610;Spearman-Brown系数分别为0.757、0.712、0.610。I-CVI在0.8~1之间,S-CVI在84.4%~87.9%之间。KMO值分别为0.792、0.750、0.739,Barlett球形检验值分别为1513.450、1163.144、1134.201(P<0.05)探索性因子分析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公因子旋转法,前4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2.629%、79.616%、64.973%,4个公因子与问卷中一级指标对应。5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得分率>80%),所在科室、性别、民族、第一学历、是否有宗教信仰、政治面貌、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婚姻状况、人事状况对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不产生影响,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最高学历、是否生育、是否参加过人文关怀方面培训对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产生影响(P<0.05)。结论:1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构建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92项。2编制《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问卷信效度较好。3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得分率>80%),职称、工作年限、是否接受人文关怀知识培训是影响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因素。

刘钧[6](2021)在《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俄罗斯的肖像艺术在世界画坛具有独树一帜的地位,尤其是到19世纪下半叶更是达到了顶峰阶段。在这一时期俄罗斯民族肖像画派逐渐形成,不仅出现了像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科夫和谢洛夫等耳熟能详的肖像画大师,还有一大批优秀的肖像画家也创作出十分精彩的作品,正是当时所有艺术家的合力作用之下,才创造出俄罗斯肖像画领域的辉煌成就。这种艺术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社会进程的必然结果。本文把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艺术的发展与时代进程相结合,从艺术发展规律、文艺思潮和社会背景的深层次角度来解读肖像绘画,并且从被描绘对象的社会身份和阶层属性分别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公众知识分子阶层和平民阶层。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角。首先,在俄罗斯肖像艺术传统当中有着英雄人物情结,对为民族历史作出伟大贡献的人群极为崇拜。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社会最为耀眼的群体当属公众知识分子阶层,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文艺作品作为武器,改变了陈旧的观念,推动了社会变革,为时代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当成批量的描绘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肖像作品出现时,正是艺术家顺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艺术现象在世界肖像画领域也极为少见,也成为了俄罗斯肖像艺术的独特标志。其次,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农奴制改革的推进,俄罗斯平民阶层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底层的劳动人民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俄罗斯肖像艺术家群体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变化,在创作中开始大量出现描绘农民工人的肖像作品,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历史帷幕的拉开。最后,在这一时期的俄罗斯肖像艺术家为自己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这些作品既是个体灵魂的自我审视,也是时代意志的精神投射,充满了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俄罗斯的肖像艺术对近现代中国肖像绘画发展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其产生环境和发展脉络与中国肖像艺术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对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的深入研究,希望找到其演化发展之规律,为中国肖像艺术的繁荣发展带来一定参考和借鉴的意义。

杨成龙[7](2021)在《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文中认为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石,是有效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既是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初步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概念,提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应包括正确的目标价值、组织建设质量、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制度建设质量、考核评价质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基层党建理论进行梳理和阐述,系统考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层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命题。在此基础上,论文阐明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论述高校基层党建五个方面的目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学校治理、团结动员师生、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提出高校基层党建三大价值取向,即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阐述基层党建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在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进行历史考察,分析上海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益的经验和历史启示。同时对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高校基层党建取得的五个方面的成绩,分析院(系)党组织建设、基层党支部建设、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及基层党建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六个方面提升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路径,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

俞峰[8](2021)在《代际学习视角下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工作的高节奏给年轻人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孩子的教养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城市青年普遍面临的困境,祖辈与父辈合作教养已经成为家庭育儿结构的新常态。根据米德的代沟理论,由于两代家长所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根本不同,两代家长的分歧集中表现为祖辈的“经验育孙观“和父辈的“现代育儿观”的排斥对立,双方的矛盾分歧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合作育儿的效果。代际学习作为终身教育领域的学习方式,为不同世代人群产生交互连接搭建了桥梁,在促进积极老龄化、改进代际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因此在提升家庭祖辈与父辈的合作育儿成效,建设学习型家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上海5户家庭中正在参与带孙的祖辈和父辈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代际学习视角下的转化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围绕探究“代际学习在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中的应用方式及其作用”这一目标核心,剖析祖辈与父辈在合作育儿中的角色定位,探讨祖辈与父辈在合作育儿情境中从分歧转化为合作的内容维度,分析转化学习和社会学习在上述内容维度中的具体应用,并基于上述研究最终旨在为提高家庭合作育儿成效提供全方位建议。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概述了家庭个案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祖辈在家庭合作育儿中的角色定位。第三章作为本文的核心章节,以代际双方的学习个案为依托,以对比为方法,重点分析了转化学习理论在“养育融合”、“合作观念”、“城市融入”三个维度的应用方式和相应特征,并在“养育融合”部分穿插了社会学习理论的作用。第四章是结论和反思章节,5户家庭的合作育儿实践表明:(1)代际学习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合作育儿家庭类型;(2)祖辈和父辈的角色定位是在代际学习中动态调整的;(3)祖辈与父辈主要通过代际学习中的转化学习实现从育儿技能到观念的全面合作;(4)代际学习中的社会学习是祖辈与父辈形成优势互补的辅助渠道。最后,笔者基于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以促进家庭合作育儿成效,搭建合作育儿家庭支持体系为目标,分主体为家庭代际双方、成人教育工作者、政府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意见建议,并对在本研究中取得的收获与反思进行了回顾总结。

崔晓龙[9](2021)在《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老年移动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城镇老年人对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适老化需求与日俱增。城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媒介适应能力逐渐弱化,而当下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在设计与应用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有效、完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现有的相关设计远不能适应城镇老年人对当下社交的诉求,也未能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代际关系疏离和社交活力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界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的研究站在设计的角度,以审视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对设计的影响为前提,以数字技术对城镇老年移动社交进步的作用和价值为导向,以国内外先进理念为理论支撑,力求得出科学务实,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为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本文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实验论证,对城镇老年人在用户体验、功能需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推导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性格”“养老方式”等六要素对老年人社交活性和需求差异的关键性影响,并借助KANO需求分析模型,分析移动社交语境下老年人在安全、认知、兴趣、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以此作为本文建构设计方法、设计模型的依据。同时,本文基于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剖析了城镇老年人的社会关系,提出“中间态关系优势”的分析视角;基于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来分析不同关系中需求层次的转化,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无障碍性”“社交安全感”“包容性”“贴近性”四个设计原则;基于场景理论提出“场景共时”“场景共境”“场景共权”“场景共情”四种场景分析视角,总结出“阅读”“兴趣社交”“情感社交”“知识社交”和“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本文还根据人体工程学的拇指功效实验和眼动科学实验对页面交互和操作舒适区进行分析,并基于五种需求场景提出了代表性的原型设计方案;论文还借助眼动实验和李克特五级主观评价量表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可用性验证和设计评价。本研究通过以上系统的研究工作,力图丰富中国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语境下对体验设计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为改善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设计思路。

闫佳伟[10](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二、亲切的关怀巨大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亲切的关怀巨大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志愿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一)志愿服务的涵义与特征
        (二)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方兴未艾
        (三)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与社会道德建设
    二、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的关系
        (一)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
        (二)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
    三、志愿精神的思想来源
        (一)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
        (三)西方公益思想的借鉴
    四、志愿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一)志愿精神的内涵
        (二)志愿精神的特征
    五、志愿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志愿精神的导向功能
        (二)志愿精神的凝聚功能
        (三)志愿精神的激励功能
        (四)志愿精神的调节功能
        (五)志愿精神的人文教育功能
    六、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及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第二章 志愿精神的形成机理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与主观因素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因素
        (二)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
        (三)实践: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基础
    二、志愿精神的形成过程
        (一)从志愿服务认知到志愿服务行为
        (二)从志愿服务行为到志愿服务行为习惯
        (三)从志愿服务行为习惯升华为志愿精神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案设计
        (二)调查对象分析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的成效
        (一)践行志愿精神的队伍不断壮大
        (二)当代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在大型事件中得以体现
        (五)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逐渐受到重视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整体志愿精神水平不够高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够深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机制不够完善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二)家庭、高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高校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主渠道作用
        (一)提高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
        (二)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机制
        (三)营造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良好氛围
    二、家庭、政府、社会应积极支持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一)家庭应充分发挥支持引导作用
        (二)政府应充分发挥统筹保障功能
        (三)社会应充分发挥平台功能
    三、当代大学生注重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与养成
        (一)当代大学生主动加强对志愿精神理论的学习
        (二)当代大学生主动增强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
        (三)当代大学生坚定践行志愿精神的意志
        (四)当代大学生主动践行志愿精神
第五章 志愿服务实践——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
    一、在大型事件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抗击疫情,培养家国情怀与民族担当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大型活动,培养爱国精神与责任意识
    二、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支教服务,奉献青春与生命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奉献知识与汗水
    三、在对志愿服务对象的关爱中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关爱服务对象,培育友爱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帮助服务对象,培育互助精神
    四、在志愿服务的艰难险阻中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困难,培育坚强的品质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危险,培育勇敢的品质
结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访谈问题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2)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2 习近平语言艺术概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2.1.2 语言艺术
    2.2 习近平语言艺术特色
        2.2.1 善于使用比喻
        2.2.2 善于使用俗文俚语
        2.2.3 善于引经据典
        2.2.4 善于使用讲故事的方式
        2.2.5 善于使用流行语言
        2.2.6 善于使用肢体语言
    2.3 习近平语言艺术形成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语言的主要论述
        2.3.2 毛泽东的语言艺术特色
        2.3.3 邓小平的语言艺术特色
    2.4 习近平语言艺术形成的现实原因
        2.4.1 丰富的基层经验
        2.4.2 深厚的文化底蕴
        2.4.3 浓郁的民本情怀
        2.4.4 科学的思维方式
3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意义
    3.1 习近平语言艺术有助于化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
        3.1.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引领力
        3.1.2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体性
        3.1.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亲和力
    3.2 习近平语言艺术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广度
        3.2.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
        3.2.2 用活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
    3.3 习近平语言艺术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风格
        3.3.1 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的完美结合
        3.3.2 民族话语与时代话语的完美结合
        3.3.3 说理话语与叙事话语的完美结合
4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方法启示
    4.1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
        4.1.1 突出开放性话语理念
        4.1.2 树立平等性话语理念
        4.1.3 融入故事性话语理念
    4.2 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
        4.2.1 用教学话语弥补教材话语的不足
        4.2.2 用隐性渗透话语弥补显性灌输话语的不足
    4.3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4.3.1 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经典话语
        4.3.2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话语
        4.3.3 提炼社会实践中的大众话语
        4.3.4 吸收积极向上的网络话语
        4.3.5 增添富有感染力的幽默话语
5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者能力提升的启示
    5.1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修为
        5.1.1 在常学常新中提升文化修养
        5.1.2 在自律和他律中守护道德初心
        5.1.3 在贴近现实中凝炼实践经验
    5.2 关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客体
        5.2.1 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
        5.2.2 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
        5.2.3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表达权利
    5.3 找准结合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
        5.3.1 营造积极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
        5.3.2 增加丰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供给
        5.3.3 健全立体高效的思想教育话语反馈机制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场所精神视角下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建筑场所感缺失
        1.1.2 建筑师乡村实践探索
        1.1.3 文化建筑在乡村的地位与作用
    1.2 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乡村建设政策梳理
        1.4.2 国内外场所相关理论研究
        1.4.3 国内乡村文化建筑相关理论研究
        1.4.4 研究评述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场所精神基础理论及乡村文化建筑的现存问题研究
    2.1 场所精神及其相关理论
        2.1.1 空间
        2.1.2 场所
        2.1.3 场所精神
        2.1.4 场所精神的特性
    2.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现存问题
        2.2.1 风貌上地域特色缺失
        2.2.2 功能上与村民需求背离
        2.2.3 情感上与村民观念疏远
    2.3 场所精神与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的关联性
        2.3.1 场所精神的地缘性指导地域风貌
        2.3.2 场所精神的人本性关注使用需求
        2.3.3 场所精神的归属性联结村民情感
    2.4 乡村文化建筑场所精神的构成要素及影响要素
        2.4.1 构成要素
        2.4.2 影响要素
    2.5 本章小结
3 场所精神视角下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案例解读
    3.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实践概况
        3.1.1 案例地域分布
        3.1.2 案例功能类型
    3.2 从构成要素探究场所精神的表达
        3.2.1 物质环境
        3.2.2 行为活动
        3.2.3 场所意义
    3.3 从影响要素探究场所精神的表达
        3.3.1 可识别性
        3.3.2 可达性
        3.3.3 多样性
    3.4 本章小结
4 场所精神视角下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策略与手法
    4.1 场所环境的对话
        4.1.1 气候适应
        4.1.2 场地融入
        4.1.3 要素借引
    4.2 地域文化的表达
        4.2.1 文化挖掘
        4.2.2 形象参照
        4.2.3 符号提取
        4.2.4 内涵转译
        4.2.5 本土建构
    4.3 行为心理的关怀
        4.3.1 生活场景的再现
        4.3.2 行为模式的引导
        4.3.3 个性空间的置入
    4.4 公共属性的体现
        4.4.1 灰空间的营造
        4.4.2 分散的空间布局
        4.4.3 灵活的使用方式
    4.5 本章小结
5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创作实践的启示与展望
    5.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创作实践的进步
        5.1.1 乡土价值的重新审视
        5.1.2 适宜技术的合理应用
        5.1.3 在地的工作方式普遍
        5.1.4 村民共建的有效开展
    5.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创作实践的困境
        5.2.1 与村民价值观念的差异
        5.2.2 乡村社区建设机制不完善
        5.2.3 后期使用与管理的中断
    5.3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创作实践的展望
        5.3.1 场所精神重构
        5.3.2 新旧的融合
        5.3.3 多领域延伸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附录
致谢

(4)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缘起和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概述
    (一)灾难与灾难报告文学
    (二)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发展史
二、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精神内涵
    (一)歌颂典型人物,弘扬英雄精神
    (二)审视灾难事件,彰显反思精神
    (三)关注个体生命,传递生命意识
三、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叙事策略
    (一)叙事视角:多元叙事视角的融合
        1.全知视角
        2.限知视角
        3.转换视角
    (二)叙事结构:线型、非线型结构的灵活运用
        1.线型结构
        2.非线型结构
    (三)叙事类型:“大叙事”与“小叙事”交相辉映
        1. “大叙事”
        2. “小叙事”
四、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价值与不足
    (一)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价值
        1.文学价值:拓展写作空间,提供经验借鉴
        2.新闻价值:传递灾难信息,进行深度报道
        3.历史价值:记录灾难历史,留存灾难记忆
        4.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承担社会责任,弘扬主旋律
    (二)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不足
        1.缺少深度
        2.缺乏文学性
        3.创作趋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的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理论基础
    3 研究概况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5 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调查
第三部分 结果
    1 质性研究结果
    2 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
    3 层次分析法结果
    4 问卷预调查结果
    5 正式调查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2 评价指标体系可靠性和科学性分析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析
    4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
    5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
    1 建立了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的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 形成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问卷并初步应用
    3 创新性
    4 局限性与展望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
第七部分 致谢
第八部分 附录
    附录 A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附录 B 质性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 C 第一轮专家咨询
    附录 D 第二轮专家咨询
    附录 E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问卷(正式版)
    附录 F 综述 诺丁斯关怀理论在护理人文关怀领域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6)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历史溯源
    第一节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
    第二节 批判现实主义作为时代精神
    第三节 在反叛中寻找真实的巡回展览画派
    第四节 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艺术世界”
    小结
第二章 以知识分子肖像画为例探索绘画中人文精神表达
    第一节 灵魂的救赎——思想家文学家肖像画研究
    第二节 善与美的表达——艺术家肖像画研究
    第三节:真理的探寻——科学家肖像画研究
    第四节:推波助澜——文艺评论家与艺术赞助人肖像画研究
    小结
第三章 以平民肖像画为例探索绘画中民族意识表达
    第一节 苦难与坚强——农民题材肖像画研究
    第二节 坚韧与乐观——工人肖像画研究
    第三节 异域风情——少数民族肖像画研究
    小结
第四章 以艺术家自画像为例探索肖像画技法与艺术语言演变
    第一节 古典到现代——肖像画材料与技法演进
    第二节:单一到多元——肖像画形式语言拓展
    小结
第五章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的特征与意义
    第一节 肖像作为一种个体的社会语言
    第二节 对中国肖像绘画的影响与启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7)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一)主要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阐释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一、基层党建的内涵
        二、高校基层党建的内涵
        三、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与价值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三、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质量
        四、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
        六、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在逻辑
        七、影响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层党建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二、列宁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一、毛泽东基层党建思想
        二、邓小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三、江泽民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四、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一、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创新组织形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三、纯洁党的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
        四、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
        五、严肃党内生活,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六、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扬党内民主
        七、加强党员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基层党建的特征、目标、价值与导向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
        一、紧迫性——基于对农村、企业基层党建的比较分析
        二、艰巨性——基于高校承担的特殊使命
        三、复杂性——基于在职教师、学生、退休教师三类人员比较分析
        四、创新性——基于对基层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
        一、宣传党的主张的战斗堡垒
        二、贯彻党的决定的战斗堡垒
        三、领导学校治理的战斗堡垒
        四、团结动员师生的战斗堡垒
        五、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第三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价值取向
        一、坚持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三、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第四节 基层党建的导向
        一、坚持目标导向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坚持结果导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历史考察(1949-2012)
    第一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建设(1949-1956)
        一、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积极建党
        二、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与党员发展
    第二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快速发展(1956-1966年)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快速发展
        二、注重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与“左倾错误”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与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瘫痪(1966-1976)
        一、基层党组织受到极大冲击,基本瘫痪
        二、知识份子沦为“臭老九”,党员发展缓慢
    第四节: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1976-1989)
        一、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
        二、拨乱反正与积极发展党员
    第五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1989—2012)
        一、“八九”动乱与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
        二、“八九”动乱反思与党员快速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
        一、实施高校党建重点任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进一步增强
        二、注重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三、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四、从严要求,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层层落实
        五、加大支持,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日趋增强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问题分析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六、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的路径
    第一节 提升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院(系)党组织班子建设
        二、增强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
        三、提升院(系)党组织组织力
        四、健全院(系)党组织党建责任考核评价机制
        五、强化院(系)党组织的支撑保障
    第二节 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优化党支部设置
        二、选优建强党支部班子
        三、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
        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五、健全党支部考核、保障体系
    第三节 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完善配套政策,做好顶层设计
        二、明确职业标准,加强队伍选聘
        三、着力选优配强,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四、强化培养管理,提升队伍素质能力
        五、完善考核激励,激发队伍活力
    第四节 提升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提升发展党员质量
        二、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量
    第五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制度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
        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三、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制度
        四、健全党建投入和队伍保障制度
    第六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健全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制度
        二、充实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
        三、完善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指标
        四、优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与程序
        五、强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的内涵
        一、评价目标
        二、评价内容
        三、评价指标
        四、评价方法
        五、评价主体
        六、评价结果运用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二、党支部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第三节 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发展党员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第四节 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二、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三、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激励制度质量评价
    第五节 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质量及指标
        二、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内容质量及指标
        三、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质量及指标
        四、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的质量及指标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质量及指标
    附 1: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8)代际学习视角下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1.2.1 合作育儿
        1.2.2 代际学习
        1.2.3 转化学习
        1.2.4 社会学习
    1.3 研究的现状与文献综述
        1.3.1 关于代际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1.3.2 关于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的研究
        1.3.3 文献综述述评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问题
        1.4.4 研究方法
        1.4.5 研究过程
        1.4.6 分析框架
第二章 合作育儿家庭个案初探
    2.1 调查样本基本资料分析
    2.2 基于合作育儿家庭个案的画像
        2.2.1 F1-1 号家庭
        2.2.2 F2-2 号家庭
        2.2.3 F3-3 号家庭
        2.2.4 F4-4 号家庭
        2.2.5 F5-5 号家庭
    2.3 合作育儿家庭中祖辈的角色定位
        2.3.1 “二次上岗”——祖辈承担儿童生活照料的重担
        2.3.2 “殊途同归”——祖辈皆认可教育的主体是父母
        2.3.3 “莫衷一是”——父辈对祖辈发挥的价值性看法不一
第三章 基于代际学习视角的合作育儿案例分析
    3.1 养育融合的艺术
        3.1.1 大彻大悟的开心奶奶——惊讶孩子由妈妈带的改变
        3.1.2 关心则乱的嘟嘟奶奶——医生告诫乱用药的危害
        3.1.3 敢于破案的嘟嘟妈妈——与祖辈追溯孩子打架原因
        3.1.4 自信固执的悠悠外公——按书本上做养不好孩子
        3.1.5 相互欣赏的两代人——发现家庭中榜样的力量
    3.2 合作观念的智慧
        3.2.1 祖辈的角色之情
        3.2.2 父辈的同理之心
    3.3 城市融入的心路
        3.3.1 社会规范的要求
        3.3.2 社区居民的影响
        3.3.3 育孙晚年的思考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4.1 代际学习视角下家庭合作育儿研究的主要结论
        4.1.1 代际学习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合作育儿家庭类型
        4.1.2 祖辈和父辈的角色定位是在代际学习中动态调整的
        4.1.3 祖辈与父辈主要通过代际学习中的转化学习实现从育儿技能到观念的全面合作
        4.1.4 代际学习中的社会学习是祖辈与父辈形成优势互补的辅助渠道
    4.2 对家庭代际双方的反思
        4.2.1 带孙祖辈——反思祖辈“经验劣势”,向科学育儿学习
        4.2.2 父辈家长——学习祖辈“经验优势”,激发祖辈学习潜能
    4.3 对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4.3.1 研究导向——聚焦两代人合作育儿潜能的提升
        4.3.2 支持方案——制定特色化和多样化的解决策略
    4.4 对政府政策制定者的反思
        4.4.1 顶层设计——强化问题需求导向
        4.4.2 牵线搭桥——打造协同育人机制
    4.5 对研究过程的反思
        4.5.1 研究中的收获
        4.5.2 研究中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面向合作育儿家庭中祖辈的访谈设计
附录 B 面向合作育儿家庭中父辈的访谈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 相关概念阐述
        (一)城镇老年人
        (二)移动社交应用软件
        (三)用户体验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国内外相关设计概述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变化与缺失:媒介环境变化中城镇老年人的状态和特征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中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状况
        一、媒介形态变化中的沟通方式
        二、移动媒介影响下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特征
        三、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行为特征
        一、城镇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状况
        二、城镇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偏好
        三、城镇老年人的移动社交行为特征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认知行为和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一、移动媒介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特征
        二、城镇老年人的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状与困境: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问题和趋向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现状分析
        一、“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老年人移动社交产业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要素分析
    第二节 媒介传播范式转变中的设计困境
        一、不合理的需求定位
        二、交互逻辑忽视城镇老年人认知和行为特点
        三、交互方式忽视城镇老年人行为习惯
        四、交互界面不符合城镇老年人认知特点
    第三节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品牌战略的发展趋势
        二、功能的发展趋势
        三、交互方式的发展趋势
        四、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念与原则: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立场
    第一节 由通用性到无障碍性:设计理念调整背后的逻辑转换
        一、通用性设计理念的优势和弊端
        二、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反思——用户的细分与深化
        三、用户的价值显现与用户体验设计原则的精准化
    第二节 以社交安全感为基础:由可靠性到归属感
        一、安全机制的可靠和适度
        二、交互逻辑和行为的安全感
        三、社交主体的社交安全感
    第三节 以包容性为中心:由交互逻辑到界面响应
        一、交互逻辑的合理与精简
        二、交互行为的容错
        三、交互方式的适用
        四、交互界面的简化和动态响应
    第四节 以贴近性原则为核心:由视觉贴近到主体性贴近
        一、视觉贴近原则
        二、行为贴近原则
        三、语境贴近原则
        四、情感贴近原则
        五、主体性贴近原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析与方法: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一、调研方法和依据
        二、调研数据采集因素
        三、样本回收及数据分析
        四、调研结论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规划
        一、设计总体规划
        二、理论视角下的设计需求和功能分析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流程
    第三节 场景理论下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
        一、基于阅读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二、基于兴趣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三、基于情感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四、基于知识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五、基于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型与方案: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策略
    第一节 基于需求场景理论的设计模型
        一、用户模型的构建
        二、需求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基于人际关系三维理论的设计策略
        一、基于“安全-信赖”体验的设计策略
        二、基于“包容-符号”体验的视觉设计策略
        三、基于“支配-互动”体验的感官融合设计策略
        四、基于“情景-叙事”体验的设计策略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
        一、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定位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原型设计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高保真原型设计
    第四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评估
        一、可用性测试
        二、设计评价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人际关系和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附录2:用户体验设计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3:用户访谈问题大纲
附录4: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眼动实验任务引导语
附录5: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主观评价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立德树人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三、研究问题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立德树人
        (二)落实机制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一)强化制度建设
        (二)强化师资培育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亲切的关怀巨大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 赵晓达.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启示研究[D]. 郭一丁. 中北大学, 2021(09)
  • [3]场所精神视角下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要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研究[D]. 王婧萱.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的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初步应用[D]. 高翔.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6]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D]. 刘钧.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7]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D]. 杨成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8]代际学习视角下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研究[D]. 俞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D]. 崔晓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10]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亲切关怀 巨大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