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岗双责”是推动制度落实的有效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马志新,刘洋,姜佩峰,岳雪峰,王天明[1](2021)在《“四融四同”推进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有机融合》文中认为抓基层、打基础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哈尔滨石化党委不断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企业管理优势,探索实践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和"三基"工作有机融合,通过在组织、思想、制度和行动上的"四融四同",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为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找准了切入点,实现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效提升,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熊志军,孔晋华,张爱玲,潘文峥,刘建军,李建党,陈小利,桑逢云[2](2021)在《以安全之姿,护航古都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洛阳市城市安全发展侧记》文中研究指明策划人语: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安全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关系经济的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城市交通、工地和诸多社会环节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无时无刻不在运转,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问题,强调要加强城市运行安全管理,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源头治理,防止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的问题发生。为坚决落实党中央、
谢婷[3](2021)在《环保督察及其治理绩效研究 ——双轨耦合治理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作为当前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制度创新,对于改进地方环境治理行为,提升环境治理绩效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环保督察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并取得显着成效,但学界对其缺乏深入与系统的研究。本文围绕生态环保督察与地方的环境治理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构建一个科层治理与运动式治理双轨耦合的分析框架,来探讨环保督察是如何改变地方的环境治理行为,并持续发挥制度效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由区域环保督查、环保综合督查渐进变迁而来,经历了“督企”到“督政”再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制度演变过程。作为生态环境监管领域的一项创新举措,环保督察制度明显区别于常规的科层治理与运动式环境治理逻辑,通过督察前期的吸纳机制、督察整改过程中科层与运动的共生机制以及督察结束后科层与运动的良性互动机制,科层治理与运动式治理的认同性、嵌入性与渗透性不断增强,二者最终实现双轨耦合,环保督察由此发挥出科层与运动的双重治理优势,进而提升了地方的环境治理绩效。本文通过考察中央环保督察在江西省的具体实施情况,详细论述了在环保督察的不同阶段,科层治理与运动式治理的吸纳机制、共生机制以及互动机制是如何改变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逻辑并产生效用的。研究发现:督察前期对运动式治理要素的吸纳,成功地改变了地方的科层任务情景,环境治理开始成为地方的中心政治工作,受到各级党委与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通过对环境科层组织体系的调整与环境治理过程的再造,地方同时启动“强运动机制”与“再常规机制”,进而实现了环境治理模式的新突破,“督察整改治理模式”正是运动式治理与科层治理有机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混合型治理方式。在督察进入休眠期后,督察整改治理模式的成功经验逐步迁移到地方的日常环境治理工作中,科层与运动最终实现良性互动,持续重塑着地方的环境治理模式,地方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开始进入互促共赢的新常态。在此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从31省份督察整改情况的文本资料中,构建出由“中央环保督察的压力”“地方政府的行为调适”与“环境治理的改进结果”三个核心范畴所组成的“压力—调适—产出”模型,进一步勾勒解释环保督察何以实现科层与运动的双轨耦合及其耦合后的效用逻辑,最后基于PSR模型框架构建了一个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维度对环保督察以来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系统评价与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同时发挥科层治理与运动式治理的双重优势,双轨耦合治理下的环保督察不仅在短时期内迅速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推动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的落地;从长远来看,环保督察还将推动我国绿色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因此,研究指出可以通过“双轨耦合”战略,以“科层化”与“去科层化”的治理逻辑,进一步优化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建设,持续改进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提升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崔彤[4](2020)在《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研究 ——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大作用。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加强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必须积极应对新时代的一系列新挑战,不断改进和优化其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更好满足企业自身发展和职工发展的多重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效:始终坚持占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具备了相对成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积累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当然,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业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包括国有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国有企业自身改革发展中内部出现的新问题的挑战、新兴媒体广泛普及带来的挑战等。对标新时代的目标要求,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仍然不足,导致实际工作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待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与时俱进的程度不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仍然比较传统与老套;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缺乏应有的力度。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的急剧变革导致职工思想观念的快速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够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一定程度上脱离职工的思想和工作生活实际;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足,导致吸引力不强和实际效果不佳;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水准不能满足新时代需要。针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与原因,必须把握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遇,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包括: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准则;坚定落实党的领导,以党建创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落实“专兼结合、一岗双责”的任职方式,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新机制;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完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载体手段,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基础;精准满足职工发展的需要,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效果。
戴扬翼[5](2020)在《南京市鼓楼区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安全生产监管也取得了显着成绩,亿元gdp死亡率逐年下降,事故数量也在逐年下降。由于经济体量基数不断加大,从全国范围来看,事故总数仍然很大,时不时还会发生影响较大的重特大事故。在新兴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事故发生不仅仅集中在传统工业制造业,政府在新兴行业中面临的安全监管挑战更加严峻。因此,研究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监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有效的解决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中,作者选择南京市鼓楼区作为实例,首先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安全生产领域科研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可借鉴的经验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其次,以政府监管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工具,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分析法对南京市鼓楼区安全生产监管进行分析,找出鼓楼区存在的监管流于形式、机制运行不顺畅、监管成效不明显、社会参与意识缺乏等现状问题,逐步分析出缺乏思想认识不到位、监管规则不合理、基层监管队伍薄弱、社会参与渠道缺失等深层次原因。最后,作者针对上述分析出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全责匹配、夯实基层基础、健全基础保障等四个对策建议,以期科学合理的解决鼓楼区安全生产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鼓楼区安全发展。南京市鼓楼区是发达城市的中心城区,作者希望通过此案例的研究分析,能为同类型城区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提供一定借鉴,进一步保障中心城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刘艳[6](2020)在《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研究 ——以太原市X区为例》文中指出学校安全、学生安全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各项工作。2017年12月,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指出,营造和谐美丽校园环境,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建设安全卫生的学校基础设施、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安全健康教育。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正是在《标准》这一政策主导下的一系列政策活动过程。以县域为对象,进行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实证研究,有助于获取学校安全标准化基本信息,提高学校安全工作水平,进而保障学校和谐稳定、师生健康平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资料搜集法等研究方法,从学校安全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等方面,对样本区域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状况进行了描述。基于政策过程阶段论和多源流理论等,对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样本区域学校安全标准基本制定、标准落实比较到位、标准实施的监督机制基本建立,主要问题为:学校安全标准内容不完善、多元主体联动不足;标准的照搬式执行、象征式执行、选择式执行;标准实施监督中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现象,监督缺乏长效性等。在梳理和分析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学校安全标准制定、加强学校安全标准化主体联动、健全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机制、加强学校安全标准化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改进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李炳燊[7](2020)在《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国有企业党委主体责任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常态,国有企业作为党的重要执政经济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在国有企业有效落实,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文章在对国有企业党委主体责任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了解国有企业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点任务,分析国有企业党委主体责任提出的动因及意义。通过走访北京、上海、广东、吉林、广西等地区,运用访谈的形式进一步了解汽车、钢铁、建筑、服务、公共基础等行业国有企业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情况。虽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国有企业在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状况和问题,不能以偏概全,但是通过统筹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国有企业党委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能够对存在类似问题的国有企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研究发现目前被调查国有企业党委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方面效果较好,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政治建设与改革发展深入融合力度不够,思想建设基础不够牢固,纪律建设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制度建设质量不够高。其原因主要在于国有企业党委政治建设站位不够高,思想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纪律监督工作缺乏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推进力度不足。针对上述问题,国有企业党委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一是多措并举,提高政治站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自我革命精神,为推进思想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全面监督,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四是扎根实际,进一步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推动国有企业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使国有企业风清气正。
逄淑玲[8](2020)在《基层政府协同执行机制研究 ——以青岛Y街道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新公共管理运动带来的部门分割、协调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西方国家进行了“整体性治理”,通过跨部门合作等促进政府横向纵向的协调,学术界也掀起了相关的研究浪潮,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8次行政体制改革,“大部制”越来越成为其中的主旋律,但部门间协同执行力不足、碎片化严重的问题仍然存在。在此背景下,基层政府越来越对领导小组产生路径依赖,领导小组在政治运作中起到了促进政策执行的作用,而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缺乏相应的解释。本文受协同治理经典模型SFIC模型的启发,吸收前人协同执行、协同治理、领导小组等相关研究成果,以SFIC模型为基础模型,辅之以青岛Y街道的田野调查,试图构建新的协同执行模型来解释基层政府中存在的协同执行行为。本文认为领导小组实现了“协同执行”,从而促进了基层政府的政策执行。具体地,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田野研究法,基于青岛Y街道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的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构建协同执行模型并对基层政府的协同执行机制进行分析。协同执行模型分为协同动因、协同机制、协同过程和协同结果四个部分,协同结果进一步反馈给协同机制和协同过程,组成一个连续的高度迭代的过程。协同动因,笔者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进行协同动因分析,环境因素引起领导对协同执行事项的重视并将其放在中心工作地位,实行党政同责,而在实际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单部门面临多重困境无法有效地进行政策执行,这些都促成了协同执行的进行。协同机制,是通过依托领导权威和现有政府体系,建立四个机制来保障协同执行的合法性和效率。协同执行,笔者将协同执行过程分为事项认定、方案规划、协同决策和协同执行以及协同评价五个阶段,事项认定属于“关门模式”,方案规划是在以“任务清单”的方式进行,协同决策的做出主要在党政联席会上做出以及协同执行实质是各方进行的精确的“靶向执行”。最后,协同结果的输出,主要是协同评价和对前面过程的反馈,包括协同成效和执行缺口两个部分。
王英伟[9](2019)在《基层企业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落实情况浅析》文中提出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确保员工从业规范、行为安全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廉洁自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有效手段。为进一步了解"一岗双责"落实情况,排解领导干部履职中潜在的问题,2019年,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活动主线,就落实"一岗双责"进行专题调研,系统梳理"一岗
周有容[10](2019)在《村干部腐败防治研究 ——以L区X乡Z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十八大以来的从严整治,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在农村地区腐败依然易发多发,影响着党委政府公信力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本论文的中心问题是,通过对L区X乡Z村村干部腐败情况和区、乡党委政府防治村干部腐败实践的调查研究,在充分收集研判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村干部腐败防治的实践和经验,分析村干部腐败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建构完善村干部腐败防治的对策建议。本文在充分访谈L区纪委干部和查阅相关工作报告的基础上,从防治腐败的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总结出该区在防治村干部腐败上的主要做法:一是完善村级组织换届候选人资格审查办法;二是完善村级管理的相关制度;三是构建“大信访”体制;四是创新对村干部的管理和教育体制;五是开展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六是开展扶贫领域专项监督检查等六方面工作。该区在防治村干部腐败中取得的诸多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通过研究,笔者发现该区在村干部腐败防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到位,层层递减现象比较明显;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存在宽松软,没有形成强烈震慑;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履行不到位;相关村级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研读有关文献书籍、充分访谈的基础上,试着从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形成“不敢腐”的强烈震慑;扎进“不能腐”的制度笼子;营造“不想腐”的社会氛围四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村干部腐败防治是一个以党委政府为主体,纪检监察机关为主要实施者,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在防治过程中,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政策、丰富手段,应对新出现的问题,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而这也是吸引我研究的魅力所在。
二、“一岗双责”是推动制度落实的有效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岗双责”是推动制度落实的有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四融四同”推进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有机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聚焦“组织融合”,推动机构同步设置、作用“同步发挥” |
1. 落实“四同步”,组织设置全覆盖 |
2. 完善“大党建”工作格局,交叉压实“一岗双责” |
3. 强化“组织力”建设,嵌入全过程 |
二、聚焦“思想融合”,推动文化铸魂、思想“同频共振” |
1. 围绕初心使命,党史学习教育成为企业发展引领力 |
2. 聚焦“五转五强化”,主题教育成为提质增效推动力 |
3. 推进“三种劲头、四种精神”,企业文化成为攻坚克难凝聚力 |
4. 注重身边榜样力量,示范引领成为创先争优感召力 |
5. 围绕解难题、办实事,为民服务增强团队的向心力 |
三、聚焦“制度融合”,突出责任落实、目标“同向发力” |
1. 深入推进党建与行政制度“一体化”管理 |
2. 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推动责任和责任心“两责”落实 |
3. 持续推进“五型”班组建设,深化“两组融合” |
四、聚焦“行动融合”,发挥政治优势、推动“同题同答” |
1. 带头在急难险重中作表率,彰显政治担当 |
2. 带头在基础管理中抓养成,培养过硬作风 |
3. 带头在素质提升中走在前列,提升素质能力 |
4. 带头在岗位实践中争作示范,推动创新创效 |
五、取得的初步效果与启示 |
1. 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和“三基”工作的有机融合,找准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发力点 |
2. 聚焦基础工作,助力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 |
3. 发挥党建工作优势,激发“三基”工作新活力 |
(2)以安全之姿,护航古都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洛阳市城市安全发展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创建示范城市,下活“一盘好棋” |
健全机制、强化措施 |
提高站位,顶层设计 |
明晰路径,完善制度 |
借助外脑,开门创建 |
“请进来”求教 |
“走出去”求学 |
“练内功”争创 |
“强激励”引导 |
擦亮城市名片,打造城市发展“安全护城河” |
源头治理,本质安全 |
规划先行,科学布局 |
治理病锈,“乐道”宜居 |
监督管理,落实责任 |
双重预防,防控风险 |
分级排查,分类销号 |
层层传导,夯实责任 |
突出重点,典型带动 |
制度保障,舆论引导 |
应急保障,智慧城市 |
搭骨架,立起四梁八柱 |
防大灾,经受汛期考验 |
智慧应急,夯实安全保障基础 |
安全文化,城市软实力 |
拓展渠道,丰富载体 |
聚焦主业,精准宣传 |
多向联动,突出效果 |
队伍建设,支撑保障 |
谋划新篇,筑牢城市生命线 |
数字赋能,突出信息化 |
齐抓共管,分步实施 |
综合治理、统筹推进 |
(3)环保督察及其治理绩效研究 ——双轨耦合治理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新高度 |
1.1.2 生态文明核心制度:生态环保督察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科层制与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研究 |
1.3.2 运动式治理与环境保护研究 |
1.3.3 环保督察及其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过程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4.3 研究过程 |
1.4.4 案例选择 |
1.5 研究思路、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框架结构 |
1.5.3 创新之处 |
第2章 生态环保督察:历史演进与制度运行 |
2.1 关键概念辨析 |
2.1.1 督察与督查 |
2.1.2 环保督查与环保督察 |
2.2 生态环保督察制度的历史演进 |
2.2.1 生态环保督察制度背景 |
2.2.2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缘起与演进 |
2.3 生态环保督察工作程序 |
2.3.1 督察机构的设置与职责 |
2.3.2 生态环保督察运行机制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双轨耦合治理——环保督察及整改的新分析框架 |
3.1 环境治理情景:科层与运动 |
3.1.1 科层环境治理 |
3.1.2 运动式环境治理 |
3.2 环保督察属性界定 |
3.3 理论基础 |
3.3.1 关系嵌入理论 |
3.3.2 双轨政治理论 |
3.3.3 相关概念界定 |
3.4 环保督察的“双轨耦合治理”分析框架 |
3.4.1 双轨耦合的情景条件 |
3.4.2 双轨耦合的过程 |
3.4.3 双轨耦合的效用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双轨耦合治理分析框架下的环保督察与地方整改 |
4.1 督察前:科层吸纳运动 |
4.1.1 督察情景 |
4.1.2 动员与进驻 |
4.1.3 科层吸纳运动 |
4.2 督察整改中:“科层—运动”共生逻辑下的督察整改治理模式 |
4.2.1 督察过程:实施与反馈 |
4.2.2 “科层—运动”共生逻辑下的督察整改治理模式 |
4.2.3 督察整改治理模式的组织框架 |
4.2.4 督察整改治理模式的强运动 |
4.2.5 督察整改治理模式的再常规 |
4.3 督察后:科层—运动良性互动 |
4.3.1 督察组织的混合化配置 |
4.3.2 环保督察的周期性运行 |
4.3.3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环境治理新常态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双轨耦合治理视角下的环保督察效用逻辑 |
5.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5.1.1 研究方法与适切性 |
5.1.2 数据来源 |
5.2 研究过程和理论模型建构 |
5.2.1 开放性编码 |
5.2.2 主轴编码 |
5.2.3 选择性编码 |
5.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5.3 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央环保督察效用逻辑之阐释 |
5.3.1 压力:中央环保督察的制度压力 |
5.3.2 调适:地方环境治理的行为调适 |
5.3.3 产出:环保督察的结果产出 |
5.4 “双轨耦合治理”与环保督察效用逻辑再阐释 |
5.4.1 效用逻辑模型再阐释 |
5.4.2 研究假设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环保督察、地方整改与环境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
6.1 环保督察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6.1.1 环保督察绩效的实证文献回顾 |
6.1.2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
6.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数据处理 |
6.2.1 数据的标准化 |
6.2.2 指标权重赋值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状况指数分析 |
6.3.2 响应指数分析 |
6.3.3 压力指数分析 |
6.3.4 综合指数分析 |
6.4 本章小节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环保督察制度的优化路径思考 |
7.2.1 环保督察制度建设的“科层化” |
7.2.2 环保督察制度运作的“去科层化” |
7.3 环保督察制度的未来走向 |
7.3.1 管理体制:央地同时在场 |
7.3.2 治理机制:合作共同体 |
7.3.3 价值构建:全民生态理性 |
7.4 “双轨耦合治理”理论思考 |
7.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访谈大纲 |
附录 B 环保督察访谈信息汇总 |
附录 C 2010—2019 年环境治理综合评价原始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研究 ——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析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2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及新挑战 |
2.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
2.2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
2.3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
2.4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机遇 |
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就和问题——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 |
3.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情况调研 |
3.2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成就 |
3.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4 优化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
4.1 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准则 |
4.2 坚定落实党的领导以党建创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
4.3 落实“专兼结合、一岗双责”的任职方式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新机制 |
4.4 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完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 |
4.5 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载体手段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
4.6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基础 |
4.7 精准满足职工发展的需要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查问卷(企业职工卷) |
附录2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访谈提纲(企业职工)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南京市鼓楼区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安全生产监管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安全生产监管相关概念 |
(一)安全生产监管的概念 |
(二)安全生产监管的意义 |
二、理论基础 |
(一)政府监管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第三章 鼓楼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鼓楼区安全生产监管概况 |
(一)鼓楼区安全生产监管形势 |
(二)鼓楼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基本情况 |
(三)鼓楼区安全生产监管的措施与成效 |
二、鼓楼区在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 |
(一)监管履职不到位,监管责任未落实 |
(二)监管部门不协调,机制运行不顺畅 |
(三)监管覆盖不全面,监管成效不明显 |
(四)社会参与意识缺乏,安全监管难以形成合力 |
第四章 鼓楼区安全生产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忽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
(一)“经济发展为先”思想仍占据主导地位 |
(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认识不够 |
(三)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心存侥幸 |
二、监管规则不合理,权力责任不对等 |
(一)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关系不顺 |
(二)“属地管理”的监管原则增加了基层监管的压力 |
(三)事故追责制度不完善 |
三、基层监管队伍薄弱,难以履行监管职责 |
(一)监管人才保障机制不足 |
(二)监管人员专业配比失衡 |
(三)监管人员培训效果有限 |
四、社会参与渠道缺失,信息交流不充分 |
(一)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公众认知程度低 |
(二)举报奖励制度不健全,社会公众参与度低 |
(三)中介机构监管服务机制不健全,难以发挥补充作用 |
第五章 加强鼓楼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对策 |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 |
(一)转变监管理念,提高安全生产考核比重 |
(二)不断强化“一岗双责”的责任意识 |
(三)不断增强安全生产警示教育 |
二、强化权责匹配,实现监管体系合理化 |
(一)理顺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之间的职责和关系 |
(二)梳理、明确各级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范围 |
(三)完善、推动安全生产监管问责制度 |
三、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监管队伍建设 |
(一)完善人才选拔和考核激励机制 |
(二)阶段化提升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 |
(三)多形式优化人员培训方法 |
四、健全基础保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
(一)多渠道推广宣传,提高公众认知 |
(二)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提高公众参与 |
(三)探索第三方服务监管模式,发挥中介机构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研究 ——以太原市X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学校安全研究和实践状况 |
1.3.2 国内外学校安全标准化研究和实践状况 |
1.3.3 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 |
1.4.1 标准与标准化 |
1.4.2 学校安全标准与学校安全标准化 |
1.5 理论基础 |
1.5.1 政策过程阶段论 |
1.5.2 多源流理论 |
2 研究设计与过程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法 |
2.3.2 访谈法 |
2.3.3 观察法 |
2.3.4 实物资料收集法 |
2.4 研究过程 |
3 学校安全标准的制定状况 |
3.1 学校安全标准制定的多源流理论分析 |
3.1.1 学校安全标准制定中的问题源流 |
3.1.2 学校安全标准制定中的政策源流 |
3.1.3 学校安全标准制定中的政治源流 |
3.1.4 政策之窗的开启 |
3.2 学校安全标准制定的现状 |
3.2.1 学校安全管理标准的制定 |
3.2.2 学校安全教育标准的制定 |
3.2.3 学校安全保障标准的制定 |
3.3 学校安全标准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学校安全标准内容不完善 |
3.3.2 学校安全多元主体联动不足 |
4 学校安全标准的实施状况 |
4.1 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现状 |
4.1.1 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整体状况 |
4.1.2 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校际差异状况 |
4.2 学校安全标准实施中存在的执行偏差 |
4.2.1 标准的照搬式执行 |
4.2.2 标准的象征式执行 |
4.2.3 标准的选择式执行 |
5 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状况 |
5.1 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现状 |
5.1.1 教育行政机构对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状况 |
5.1.2 学校对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状况 |
5.2 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
5.2.1 对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现象 |
5.2.2 对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缺乏长效性 |
6 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改进建议 |
6.1 规范学校安全标准制定 |
6.1.1 完善学校安全标准内容 |
6.1.2 规范学校安全标准管理 |
6.2 加强学校安全标准化主体联动 |
6.2.1 加强横向主体间协作 |
6.2.2 加强纵向主体间联动 |
6.3 健全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机制 |
6.3.1 明确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监督权责 |
6.3.2 加强学校安全标准实施的常态化监督管理 |
6.4 加强学校安全标准化专业队伍建设 |
6.4.1 组建学校安全标准化专业队伍 |
6.4.2 健全教育行政机构层面安全工作者培训机制 |
6.4.3 健全学校层面安全工作者培训机制 |
7 研究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学校安全标准化档案查看记录表 |
附录 C 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实地观察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国有企业党委主体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国有企业党委主体责任的内涵 |
2.1 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演进 |
2.1.1 从严治党的提出 |
2.1.2 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 |
2.2 国有企业党委主体责任的相关概念 |
2.2.1 国有企业党委主体责任的含义 |
2.2.2 国有企业党委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 |
2.2.3 党委主体责任提出的重要性 |
第3章 国有企业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表现与问题 |
3.1 全面从严治党下国有企业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的访谈设计 |
3.2 国有企业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表现 |
3.3 国有企业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的薄弱环节 |
3.3.1 政治建设与改革发展深入融合力度不够 |
3.3.2 思想建设的引领力不够 |
3.3.3 纪律建设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
3.3.4 制度建设质量不够高 |
3.4 国有企业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存在薄弱点的原因 |
3.4.1 政治建设站位不够高 |
3.4.2 思想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 |
3.4.3 纪律监督工作缺乏长效机制 |
3.4.4 制度建设推进力度不足 |
第4章 全面从严治党下国有企业党委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的对策 |
4.1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
4.1.1 强化“新的伟大工程”的政治引领 |
4.1.2 强化党建工作对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
4.1.3 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改革 |
4.2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思想建设 |
4.2.1 打造“五个过硬”的国有企业领导班子 |
4.2.2 加强国有企业技术型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 |
4.2.3 加强国有企业一线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
4.3 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
4.3.1 推动国有企业工作挺纪在前 |
4.3.2 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全面从严的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
4.3.3 强化国有企业党委对“一岗双责”的认识 |
4.4 进一步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 |
4.4.1 提高国有企业管控制度的覆盖面 |
4.4.2 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具有实用性的巡察制度 |
4.4.3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党委执政能力的基础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8)基层政府协同执行机制研究 ——以青岛Y街道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政策执行模式的研究 |
1.3.2 关于协同执行的研究 |
1.3.3 关于领导小组的研究 |
1.3.4 总体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田野研究法 |
1.4.3 扎根理论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青岛市Y街道的田野研究 |
2.1 Y街道总体概况 |
2.2 Y街道调研方法 |
2.3 Y街道领导小组概况 |
2.4 Y街道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
第3章 协同执行模型构建及协同执行动因分析 |
3.1 协同执行模型构建 |
3.1.1 基础模型:SFIC模型 |
3.1.2 协同执行模型 |
3.2 协同执行动因分析 |
3.2.1 协同动因模型构建 |
3.2.2 环境因素 |
3.2.3 注意力分配 |
3.2.4 单部门困境 |
第4章 基层政府协同执行机制、过程、结果 |
4.1 基层政府协同执行机制 |
4.1.1 信任机制 |
4.1.2 责任机制 |
4.1.3 协调机制 |
4.1.4 激励机制 |
4.2 基层政府协同执行过程 |
4.2.1 事项认定——“关门模式” |
4.2.2 方案规划——任务清单 |
4.2.3 协同决策——党政联席 |
4.2.4 协同执行——靶向执行 |
4.3 基层政府协同执行结果 |
4.3.1 协同成效 |
4.3.2 “执行缺口” |
第5章 结论、推广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模型的理论适用与政策推广 |
5.2.1 协同执行模型的理论适用 |
5.2.2 协同执行模型的政策推广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3.1 研究不足 |
5.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访谈提纲 |
B 部分田野日志 |
C 部分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层企业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落实情况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岗双责”落实情况 |
(一)从一组数据看,做到了顶层设计、全面深入,起到了以上率下的作用 |
(二)从一组言词看,做到了“身”入基层,但未做好“声”入基层 |
(三)从一组巡察清单看,做到了点面结合,但未做到求真务实 |
二、落实“一岗双责”潜在的薄弱环节 |
三、个别基层企业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一)个别基层企业领导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总体要求学习不深,理解不透,党性观念淡薄 |
(二)个别基层企业责任制本身不严密,没有贴近工作实际,可操作性不强 |
(三)个别领导干部执行力不强,上下衔接不紧密,日常督导长期缺位 |
四、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对策及思考 |
(一)加强学习是前提,提升认识是根本,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才能实现落实“一岗双责”由被动向自觉转化 |
(二)完善制度是基础,督查落实是保障,要明确责任、对照督导,才能实现落实“一岗双责”由形式化向常态化转化 |
(三)敬畏法纪是要务,廉洁自律是核心,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才能实现落实“一岗双责”由言传向身教转化 |
(四)加强教育是关键,虚功实做是重点,要“了解实情、问计于民”,实现落实“一岗双责”由务虚向务实转变 |
五、结语 |
(10)村干部腐败防治研究 ——以L区X乡Z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简要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村干部 |
(二)村干部腐败 |
(三)腐败防治 |
二、理论基础 |
(一)寻租理论 |
(二)制度预防腐败理论 |
(三)权力制衡理论 |
第二章 Z村村干部腐败基本情况及特点 |
一、Z村社区概况 |
二、Z村村干部腐败基本情况及特点 |
(一)Z村村干部腐败基本情况 |
(二)Z村村干部腐败基本特点 |
(三)Z村村干部腐败的危害 |
第三章 村干部腐败防治实践与经验 |
一、村干部腐败防治的实践过程 |
(一)村干部腐败防治的制度建设 |
(二)村干部腐败防治的责任主体建设 |
(三)村干部腐败防治的具体实践 |
二、村干部腐败防治经验 |
(一)严格执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关于村干部腐败防治的规定 |
(二)对防范村干部腐败行为做好宣传教育 |
(三)积极鼓励群众举报来监督村干部腐败 |
(四)使用纪法利剑惩治村干部腐败 |
第四章 村干部腐败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村干部腐败防治存在的问题 |
(一)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到位 |
(二)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存在宽松软 |
(三)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能不到位 |
(四)相关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
二、村干部腐败防治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党委落实主体责任不够重视 |
(二)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职能发挥不到位 |
(三)履行一岗双责缺少有效载体 |
(四)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
第五章 完善村干部腐败防治的合理化对策 |
一、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 |
(一)压实党委的主体责任 |
(二)压实各职能部门的一岗双责 |
(三)严查责任落实不力行为 |
二、形成“不敢腐”的强烈震慑 |
(一)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建设 |
(二)深化专项整治 |
(三)探索建立乡村特约监察员 |
(四)加大日常监管力度 |
三、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 |
(一)健全村干部权力清单制度 |
(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
(三)完善村级三务公开制度 |
(四)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相关制度 |
四、营造“不想腐”的社会氛围 |
(一)全面推进清廉村居建设 |
(二)加强理想信念和纪法教育 |
(三)增强警示教育的实效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访谈提纲 |
(一)乡干部访谈提纲 |
(二)区纪委干部访谈提纲 |
(三)村民访谈提纲 |
(四)村干部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一岗双责”是推动制度落实的有效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四融四同”推进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有机融合[J]. 马志新,刘洋,姜佩峰,岳雪峰,王天明. 石油组织人事, 2021(11)
- [2]以安全之姿,护航古都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洛阳市城市安全发展侧记[J]. 熊志军,孔晋华,张爱玲,潘文峥,刘建军,李建党,陈小利,桑逢云. 中国安全生产, 2021(11)
- [3]环保督察及其治理绩效研究 ——双轨耦合治理的分析视角[D]. 谢婷. 南昌大学, 2021
- [4]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研究 ——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D]. 崔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5]南京市鼓楼区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研究[D]. 戴扬翼.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研究 ——以太原市X区为例[D]. 刘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国有企业党委主体责任研究[D]. 李炳燊.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层政府协同执行机制研究 ——以青岛Y街道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为例[D]. 逄淑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基层企业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落实情况浅析[J]. 王英伟. 广西电业, 2019(08)
- [10]村干部腐败防治研究 ——以L区X乡Z村为例[D]. 周有容.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