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长读刊知识测试题(论文文献综述)
董芳芳[1](2021)在《五年级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水平的调查及改进策略 ——以南京市C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郭炎华[2](2020)在《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我国拟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教育的区域均衡化发展以及城乡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翻转课堂模式是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讲授法结合起来,形成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的“学本位”模式。这种教与学的翻转模式正好顺应了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发展需求。在现代化信息社会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闻名全球。我国在以信息化为媒介的翻转课堂研究中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且翻转课堂在城市学校中也广泛开展起来,但我国的乡村学校在信息化教学中无容置疑处于劣势。与城市翻转课堂相比较,能在乡村学校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会更为鲜明:一是乡村(尤其是偏远山村)与城市相比,信息相对闭塞,因此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与信息共享,对乡村教学质量的改善与知识视野的开拓有着更鲜明的意义;二是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中翻转出来的课堂中的“指导、合作讨论”环节,对于乡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家长缺位”、“辅导缺位”的学生学习成长更为迫切需要,其意义也更深远、重大。我国这些年的城乡义教均衡与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教育的创新驱动与有效的教学转型发展创造了良机。然而,城乡学习环境与教学条件有别,国外与国内的乡村环境条件大不相同,因此我国乡村课堂“教”与“学”的转型需要本土化的翻转模式与实施路径。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改进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的本土化教学模式并使其得到有效的实施。主要利用分析法、调查法、比较法与准实验研究方法,在翻转课堂内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研究现状与争议,并对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这两所乡村学校的翻转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以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然后以SMCR(source传播者、message信息、channel信道、receiver受众)循环式交流模型为本研究的调研理论框架依据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维度设计,并在样本乡村实施了问卷调查与深入的访谈调研。根据本研究样本乡村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结论,并结合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本研究构建了样本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建立了研究问题的假设,最后对所构建的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教学实验。经过教学实验的前测、中测与后测的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再结合本研究的后期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出了本文的实验结论:(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3)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另外,本研究在翻转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发现了:其一、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学生的成绩是呈曲线式进程;其二、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其三、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本研究的结论解答了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翻转课堂遗留的两个疑问,也就是说翻转模式本身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信息化起主要的作用?学生成绩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使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因,还是不同教师任教的原因?并从实证角度为华南贫困乡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本土化的改进路径,揭示了教育信息化在我国乡村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贡献与实践参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并在模式构建与实践运行中添加了乡村特色元素;二是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三是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最后,在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时至今日,虽然翻转课堂在聚奎中学与本研究的实验样本学校的本土化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乡村翻转课堂尚未形成规模,还在尝试与探索中。本文的实验也还只是本研究的一个探索阶段。在我国义教均衡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环境与机遇中,乡村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创新模式有望得到更大范围与更深入的研究与发展。
杨沁雯[3](2020)在《小学生英语绘本课外阅读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绘本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英语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英语绘本的大量引进,小学生英语绘本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本文选取一名长期进行英语绘本课外阅读的W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观察、话语分析等方法,尝试呈现小学生英语绘本课外阅读的真实情况,从而为优化和改进小学生英语绘本课外阅读提供参考。在阅读动机上,W学生经历了从家长施压到愉快阅读的转变。起初,W学生的英语绘本课外阅读主要是在家长的要求下进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W学生对英语绘本课外阅读逐渐产生了兴趣。她的阅读经验不断累积,阅读习惯也慢慢养成。在阅读内容上,W学生经历了从故事类绘本到生活百科类绘本的转向。在低年级时,W学生非常喜欢故事类绘本。这类绘本情节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到了中高年级时,生活百科类绘本成为W学生喜爱的类型。这类绘本题材丰富,信息量较大,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在阅读方式上,W学生经历了从纸质阅读到电子阅读的转变。W学生课外阅读英语绘本的方式有三种:纸质阅读、电子阅读和有声阅读。纸质阅读是最为传统的阅读方式,也是W学生阅读初期采取的主要方式。到了阅读中期,W学生开始接触并逐渐接受电子阅读的方式。其中点读笔成为了沟通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的媒介。点读笔因其视听结合、创设语境的优势,利于激发W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效果上,W学生不仅养成了定期阅读英语绘本的习惯,而且在英语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高。然而,W学生在进行英语绘本课外阅读时存在着意志力薄弱的问题。最后,为进一步促进小学生英语绘本课外阅读,学生家长应当着力创设良好的英语绘本阅读环境,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兴趣。绘本出版社应当加强研发工作,让学生在选择中增强辨识能力。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在视听结合中全面发展。
张廿一[4](2019)在《小学低段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方式与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家庭作业作为教师布置给学生在校外时间、非教师直接监督下完成的一项任务,家长会以不同的方式自主参与其中,参与方式的不同、参与程度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中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小学低段是学生学习适应性获得发展的关键期,家长对家庭作业的参与势必会对低段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提高低段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为家长科学有效地参与家庭作业提供建设性意见。本研究以湖北省襄阳市X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前期通过编制《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方式调查问卷》,与《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手册》(小学1、2年级学生使用)组成套卷,量化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后期针对研究结果对教师、家长、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影响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方式选择的心理及外在因素,找寻家庭作业参与方式与学生学习适应性类别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案例、访谈等予以分析和解释。由此,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小学低段家长倾向采用“监督检查”的方式参与家庭作业,但容易忽视作业中的“教师沟通”。2.高学历的家长在“要求准备”、“策略引导”、“内容辅导”三种家庭作业参与方式中参与程度高于低学历家长。3.父亲在家庭作业参与方式中“策略引导”的参与度高于母亲。4.非独生子女孩子的家长更加重视采用“作业反馈”的家庭作业参与方式。5.小学低段学生对“家庭环境”适应能力优于对“学校环境”的适应能力。6.小学低段女生在“听课方法”上的适应能力远高于男生。7.低段家长家庭作业参与方式与学生学习适应性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低段家长对孩子家庭作业的重视有利于孩子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具体表现为“策略引导”有助于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整体提高;“要求准备”、“教师沟通”、“内容辅导”对学生“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家庭环境”、“独立性和毅力”的适应上有积极预测作用;“监督检查”对学生“家庭环境”的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
刘艳[5](2019)在《自闭症幼儿的养育历程 ——基于三个家庭的质性研究》文中指出自闭症幼儿因在社会交往和沟通上存在困难并伴有某些问题行为,使得家长在养育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本研究将养育历程作为研究主题,从不同层面探讨家庭养育自闭症幼儿的经历,包括家庭遭遇的压力、采取的应对策略、获得的成长,以及对自闭症幼儿的期待。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6位自闭症幼儿家长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最后获得19份访谈记录和10份研究日志。研究者采用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最后归纳出家庭在育儿过程中呈现的五个主题:多重压力、复杂的心理体验、应对调适、个人成长、家庭优势。研究结果发现:第一,自闭症幼儿家庭遭遇的压力主要源于三个方面:资源问题、幼儿问题、社会阻力。在未发现期,家庭未遭遇压力。在发现期,自闭症幼儿家庭的压力初显。在诊断期,自闭症幼儿家庭的压力逐渐增加。在治疗干预期,自闭症幼儿家庭的压力最为沉重。在入学准备期,自闭症幼儿家庭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第二,家长在育儿过程中,感受了复杂的心理体验,各种积极和消极的情绪混杂出现。在未发现期,家长是欣喜激动的。在发现期,家长先后表现出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在诊断期,家长的情绪整体上偏消极,但在诊断后期,家长开始振作。在治疗干预期,家长心情波动的程度有所缓和,一开始伴随幼儿进步状况上下起伏,在调整干预方法后,心情开始好转。在入学准备期,家长更多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心情波动变化不大。第三,家庭在育儿过程中采取了问题解决和情绪调节两种应对策略,且以问题解决为主,情绪调节为辅。在未发现期,家庭没有使用任何策略。在发现期,家庭开始使用应对策略,求助对象为单个家人亲属/好友。在诊断期,家庭继续使用应对策略,求助对象转变为多个医生/心理专家等专业人员。在治疗干预期,家庭使用应对策略最为频繁,求助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同时自己也主动学习各种干预知识与技能。在入学准备期,家庭使用的应对策略主要为幼儿的入学准备服务,且多数策略都是家长亲自实施的。第四,家庭优势是应对调适的积极因素,表现在三个方面:积极的家庭信念、家长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力的社会支持。在未发现期,家长对典型发育幼儿抱有积极期待;不断克服典型发育幼儿的养育困难;得到家人的支持。在发现期,家长积极期待幼儿赶上同龄孩子水平;不断查找自闭症知识,意识到教育重要性;得到家人的支持。在诊断期,家长悲伤过后很快振作起来依然觉得幼儿有潜能;不断寻求诊断和资源,获取评估意见;得到家人、医生、教授专家的支持。在干预治疗期,家长看到幼儿的进步后开始对幼儿怀抱乐观的期待;调整家庭组织模式,改变干预方案;得到家人亲属、教师、其他家长及好友的支持。在入学准备期,家长对逆境充满感激,对幼儿入学后好转抱有期待;开始选取并执行适合孩子的干预方案;得到家人亲属、教师、其他家长及好友的支持。第五,家庭在育儿过程中也获得了成长:家长表现为知识丰富、技能提升、意志改善;整个家庭也变得更加温暖、更有凝聚力。在未发现期,家庭没有发生变化;在发现期和诊断期,家长知识、技能、意志有所提高,夫妻间也变得更为亲密,家庭获得初步成长;在干预治疗期,家长的知识、技能、意志进一步提高,家庭关系伴随自闭症幼儿进步而逐步升温,家庭获得全面发展;在入学准备期,家长各方面的进步都较为稳定,家庭成员关系变得更为温暖团结,家庭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最后,本研究尝试从家庭内部展开积极调整、教育机构创设包容环境、政府部门提供系统支持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改善自闭症幼儿家庭困境提供一些方向,尽快建立完备有效的支持系统。
吉殷冶[6](2017)在《沪教版小学数学低年级过程性评价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在已有的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已经严格要求小学低年级(一年级和二年级)不允许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小学不允许小学一、二年级进行期末考查,其中一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查。而笔者所执教的这一届学生正逢市教委发布的这项新举措,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试”作为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与现行的教育体制已经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我们需要一套全新的过程性评价方案,能够在新的背景下,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合理的评价。本次研究结合相关教育理论知识,以上海市教委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及《小学低学段评价指南》为引领,以笔者所在的上海市某区一所公办小学的低年级三个班级为实验对象。通过两年来的课堂实践,探讨小学数学低年级学段过程性评价有效实施的基本途径、效果以及实施策略。并整理归纳了一年级到二年级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过程性评价案例集,也希望给同行老师们一些参考和借鉴。本文分为五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结合当今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实际需要,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第二章为现阶段小学数学过程性平价的相关研究和成果综述。第三章主要是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问题和研究步骤及策略。第四章主要是两年来笔者在教学中,不同类型过程性评价的实践案例和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反馈。第五章为本文的总结,概述了过程性评价的优势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小学低年段的数学课堂中,关注学习过程性的评价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过程性评价更能体现个体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过程性评价还让更多的角色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同时,过程性评价的有效实施,符合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学情,也避免学生陷入题海战术中。过程性评价还更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地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数学素养。
晏盈盈[7](2015)在《3-4岁幼儿家庭亲子阅读与言语能力发展水平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主要依靠语言来进行。在此过程中,个人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不断地发展和提高。语言,尤其是儿童语言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众多研究者对此领域的探索从不曾止步,并且也己取得了不斐的成果。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语言的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近年的研究将目光更多的放在阅读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作用上。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研究范围大多是探究早期阅读和儿童语言之间的关系,对亲子阅读和儿童言语能力的研究也有,但是并不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验证早期家庭亲子阅读与3—4岁幼儿的言语能力之间的关系——早期家庭亲子阅读与3—4岁幼儿言语能力显着相关;3—4岁幼儿在指认图片、常识、语音、词汇方面与早期家庭亲子阅读显着相关:在验证二者之间关系的同时,发现性别因素对3—4岁幼儿的言语能力影响不显着。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丰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也可以为家长们的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测试法和问卷调查法。从西安市的两所幼儿园随机抽取131名3—4岁秋季入学的小班幼儿,选取WPPSI-IV(CN)、PPVT和自编语音测试工具对其进行言语能力的测试。同时,给131名幼儿家庭发放“3—4岁幼儿家庭亲子阅读情况调查”问卷来考察亲子阅读的现状。完成数据的收集之后,本人用SPSS19.0对3—4岁儿童言语能力水平和早期家庭亲子阅读的关系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并采用t检验,皮尔逊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做进一步的验证。本次研究得到的研究结论:早期家庭亲子阅读与3—4岁幼儿言语能力显着正相关。在指认图片方面,亲子阅读中的阅读使用语言、读物数量、阅读频率和阅读时长、交流次数与幼儿言语能力显着相关;在常识方面,亲子阅读中的读物数量、阅读频率、阅读交流次数和幼儿言语能力显着相关;在语音方面,阅读频率和幼儿言语能力显着相关;在词汇方面,亲子阅读中的阅读使用语言、读物数量、阅读频率与幼儿言语能力显着相关。3—4岁男、女幼儿的言语能力水平差异不明显。在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到的数据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分析验证得出:早期家庭亲子阅读的阅读频率、阅读数量、阅读使用语言对3—4岁幼儿言语能力的影响最为显着。
杨迪[8](2011)在《怎样关注青春期的孩子》文中认为面对青春期,孩子烦恼,家长也烦恼案例一晓东今年14岁了,个子长得高高的,人也很精神。但近来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成绩下降得厉害,老师经常会打电话来告状。妈妈还发现,晓东出门前总要在镜子前照个不停,一头黑发反复地造型,直到快迟到了,才匆匆
刘文[9](2011)在《青春期大脑特别指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欢迎来到青春期!所有人都知道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很重要,而神经系统的变化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大约在11岁左右,大脑开始了新的发展。青春期的智力发展受四方面因素影响:天生的潜力和发展时间表;大脑中就接收和传导区域的前期发展;文化期望;学校和家庭环境提供的刺激量。首先我们成人要理解青春期的大脑。一个正常发育的大脑,其前额叶在儿童出生不久就开始积极发育了,在最初几年内是个高峰期,然后在十一二岁时相关的突触剧增。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就要学会运用新的神经通路,大脑也经历了精细化和整理
关鸿羽[10](2011)在《当更年期撞上孩子的青春期》文中研究指明当青春期和更年期相遇,家长不但要调整孩子的心理,更应该首先调节自己的心理,控制自己的一些不良情绪,这对形成家庭温馨的氛围,改善与孩子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二、家长读刊知识测试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长读刊知识测试题(论文提纲范文)
(2)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 |
2.有关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研究 |
3.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1.研究问题 |
2.研究目的 |
3.理论依据 |
4.研究方法 |
5.研究内容 |
6.研究路线 |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及内涵解析 |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 |
1.翻转课堂的起源 |
2.翻转课堂的兴起与发展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翻转课堂 |
2.乡村与乡村学校 |
3.本土化 |
4.学习力 |
5.学优生与学困生 |
6.知识沟 |
(三)内涵解析 |
1.翻转课堂的本质 |
2.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导向 |
3.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解读 |
二、乡村翻转课堂现状与翻转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现状与争议 |
1.我国乡村学校“教”与“学”翻转的本土模式 |
2.翻转课堂引进在我国乡村本土化的研究现状与争议 |
(二)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的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
1.比较之目的 |
2.方法与依据 |
3.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
4.比较研究启示 |
(三)本研究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构建与实施目的 |
1.翻转之取长补短 |
2.以前车之鉴为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铺路 |
3.解析乡村翻转课堂的争议 |
三、模式构建前样本乡村学校的需求度与接受度调查分析 |
(一)调研设计 |
1.调研对象 |
2.理论模型依据 |
3.量表维度设计 |
(二)调研实施 |
1.问卷 |
2.访谈 |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
1.教学传播者分析 |
2.学生分析 |
3.翻转课堂信息内容与信道需求分析 |
4.调研结论 |
四、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改进模式 |
(一)以往翻转模式经验总结与吸收 |
1.乡村翻转课堂的鲜明意义 |
2.以往翻转模式的教训总结 |
3.以往翻转模式的经验吸收 |
(二)乡村翻转模式实施与理论研究的遗留问题 |
1.疑问1——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
2.疑问2——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教师水平的影响 |
3.疑问源——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留存的研究空白 |
(四)本土化翻转模式构架与解析 |
1.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
2.实验班级操作模式 |
3.翻转学习干预模型 |
4.教学评价模式 |
五、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的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
(一)实验设计 |
1.研究问题假设 |
2.研究样本 |
3.变量控制 |
(二)实验前期工作 |
1.实验科目的选择 |
2.翻转课堂师资培训 |
3.微课的制作 |
(三)实验过程 |
1.实验班的产生及前测 |
2.翻转课堂操作过程 |
3.数据收集 |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
1.终结性评估分析 |
2.形成性评估分析 |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实验结论与反思 |
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 |
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 |
3.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 |
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 |
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 |
(二)研究发现与反思 |
1.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 |
2.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 |
3.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乡村学生的成绩呈曲线式进程 |
(三)研究创新 |
1.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
2.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 |
3.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 |
(四)研究呈献 |
1.为我国乡村探索翻转课堂的本土化改进路径 |
2.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参考 |
3.揭示了教育信息化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 |
七、研究不足与后续解决策略 |
(一)研究不足 |
1.研究条件造成的局限 |
2.研究样本的局限 |
3.研究时段的局限 |
4.本研究的代表性范围 |
(二)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 |
1.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的特需路径 |
2.弥合“知识沟”的策略与愿景 |
3.后续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小学生英语绘本课外阅读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绘本 |
(二)英语课外阅读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已有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六、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W学生英语绘本课外阅读动机:从家长施压到愉快阅读 |
一、阅读兴趣:从索然无味到兴趣盎然 |
(一)阅读初期:家长的要求,孩子的任务 |
(二)阅读中期:阅读习惯的逐渐养成 |
(三)阅读后期:寓读于乐 |
二、阅读主动性:由外部诱因到内在驱动 |
(一)受环境影响:学生压力阅读 |
(二)家庭影响: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 |
(三)自身因素:好奇心驱动 |
三、阅读情绪:由畏惧阅读到愉快阅读 |
(一)阅读障碍:对生词的畏难情绪 |
(二)愉快阅读:阅读自信心的上涨 |
第三章 W学生英语绘本课外阅读内容:从故事类到生活百科类 |
一、故事类英语绘本 |
(一)故事情节有趣,吸引低龄段学生的阅读兴趣 |
(二)阅读难度适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
二、生活百科类英语绘本 |
(一)题材围绕生活,高年段学生阅读产生共鸣 |
(二)阅读难度略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第四章 W学生英语绘本课外阅读方式:从纸质阅读到电子阅读 |
一、纸质绘本阅读方式:翻页灵活但空间受限 |
(一)纸质绘本:翻页灵活 |
(二)报刊阅读:内容精简,快速阅读 |
(三)不足:纸质绘本阅读空间受限 |
二、“一起作业”网络平台阅读:新鲜但时效性短 |
(一)网上阅读方式:新颖 |
(二)网上作业:阅读资源的多元化 |
(三)“游戏化”网络平台阅读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 |
三、“点读笔”有声阅读方式:陪伴与依赖 |
(一)有声阅读:视听结合 |
(二)点读笔:伴读工具 |
(三)点读笔式辅助阅读困境:对电子工具的依赖性增强 |
第五章 W学生英语绘本课外阅读的效果 |
一、知识技能层面:识记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
(一)词汇识记量:由少增多 |
(二)阅读理解:整体感知能力的提升 |
二、阅读意志层面:独立阅读意志的削弱 |
(一)对点读笔的依赖性增强 |
(二)阅读专注力下降 |
三、阅读美感层面:情感美与艺术美的丰富 |
(一)情感美:社会性情感的丰富 |
(二)艺术美:审美感的提升 |
第六章 小学生英语绘本课外阅读的反思与建议 |
一、创设英语绘本阅读环境,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兴趣 |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学生兴趣阅读 |
(二)父母发挥榜样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
二、研发多样化的英语绘本,让学生在选择中增强辨识能力 |
(一)增强英语绘本的出版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 |
(二)丰富英语绘本内容,融合本土文化 |
三、采用多样化阅读方式,让学生在视听结合中全面发展 |
(一)综合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方式 |
(二)建设有声绘本阅读平台,开启绘本阅读新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附录一:小学生英语绘本课外阅读的个案研究之W学生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小学生英语绘本课外阅读的个案研究之W学生家长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4)小学低段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方式与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家庭作业”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内容 |
(二)小学低年段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重要性 |
(三)“作业焦虑”成为家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
(四)“学习适应性”是学会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研究 |
(二)国外关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
(三)国外关于家长参与家庭作业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
(三)国内关于家长参与家庭作业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家长参与 |
(二)家庭作业 |
(三)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方式 |
(四)学习适应性 |
二、理论基础 |
(一)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 |
(二)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三)终身教育理论 |
(四)哈克的幼小衔接断层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工具 |
(一)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方式调查问卷 |
(二)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量手册(一、二年级适用) |
(三)问卷施测 |
(四)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四章 调查结果 |
一、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方式调查结果 |
(一)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方式的频率分析 |
(二)家长学历上的差异分析 |
(三)家长参与身份的差异 |
(四)孩子性别的差异 |
(五)独生/非独生的差异 |
二、低年段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分析 |
(一)学生学习适应性基本分布情况 |
(二)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内容量表分析 |
(三)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分析 |
(四)学生学习适应性在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
三、家长参与作业方式与学生学习适应性各维度的关系 |
四、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方式与学生学习适应性回归分析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一、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方式上的分析 |
(一)参与方式频率上存在差异 |
(二)参与方式的选择主体存在差异 |
二、学生学习适应性上的分析 |
(一)总体情况分析 |
(二)适应性差异分析 |
三、家长参与家庭作业与学生学习适应性相关性分析 |
(一)学生内部自我发展 |
(二)家庭教育 |
四、家长参与家庭作业与学生学习适应性回归分析 |
五、存在的问题 |
(一)参与指导过度影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
(二)作业反馈带有惩罚性造成学生作业恐惧 |
(三)过于追求作业等级忽视学习习惯培养 |
(四)指导语成人化降低了孩子的学习期待 |
第六章 指导建议 |
一、针对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方式上的建议 |
(一)建构良好家庭学习环境 |
(二)主动与教师就学生家庭作业进行沟通 |
(三)重视对孩子作业中的困难进行辅导 |
(四)善于使用策略引导参与学生家庭作业 |
二、针对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其它建议 |
(一)依据自身能力选择参与方式和内容 |
(二)重视父亲对家庭作业的参与 |
结束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表格索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自闭症幼儿的养育历程 ——基于三个家庭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3 概念界定 |
3.1 自闭症幼儿与自闭症患儿 |
3.2 养育历程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1 理论基础 |
1.1 生态系统理论 |
1.2 优势视角 |
2 自闭症幼儿家庭遭遇的压力 |
2.1 家长身心健康状况不佳 |
2.2 家长社交娱乐受限 |
2.3 家庭经济压力增加 |
2.4 家庭关系紧张 |
2.5 社会环境接纳有限 |
3 自闭症幼儿家庭压力的应对 |
3.1 应对过程 |
3.2 应对策略 |
4 自闭症幼儿家庭的社会支持 |
4.1 社会支持的来源 |
4.2 社会支持的内容 |
4.3 社会支持的作用 |
5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与实施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参与者 |
2.1 研究参与者的选取 |
2.2 研究参与者的基本情况 |
3 资料搜集策略 |
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4.1 资料的整理 |
4.2 资料的分析 |
5 研究伦理与品质 |
5.1 研究伦理 |
5.2 研究品质 |
6 研究过程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1 自闭症幼儿家庭遭受的多重压力及变化 |
1.1 资源问题 |
1.2 幼儿问题 |
1.3 社会阻力 |
1.4 自闭症幼儿家庭多重压力在不同阶段的变化 |
2 自闭症幼儿家长的复杂心理体验及变化 |
2.1 消极的心理体验 |
2.2 积极的心理体验 |
2.3 自闭症幼儿家长心理体验在不同阶段的变化 |
3 自闭症幼儿家庭的应对调适及变化 |
3.1 应对策略 |
3.2 自闭症幼儿家庭应对调适在不同阶段的变化 |
4 自闭症幼儿家庭的优势及变化 |
4.1 家庭信念 |
4.2 家长的心理品质 |
4.3 社会支持 |
4.4 自闭症幼儿家庭优势的变化 |
5 自闭症幼儿家庭的成长及变化 |
5.1 知识丰富 |
5.2 技能提升 |
5.3 意志改善 |
5.4 自闭症幼儿家长在不同阶段的成长变化 |
第五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自闭症幼儿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
1.1 自闭症幼儿给家庭带来的压力 |
1.2 自闭症幼儿给家庭带来的成长 |
2 自闭症幼儿家庭压力背后的需求 |
2.1 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提升 |
2.2 早期干预服务体系的建立 |
2.3 政策福利的普惠 |
3 自闭症幼儿家庭应对调适的积极因素 |
3.1 积极的家庭信念 |
3.2 家长良好的心理品质 |
3.3 有力的社会支持 |
第六部分 小结与建议 |
1 小结 |
1.1 自闭症幼儿家庭的多重压力及变化 |
1.2 自闭症幼儿家长的复杂心理体验及变化 |
1.3 自闭症幼儿家庭的应对调适及变化 |
1.4 自闭症幼儿家庭的优势及变化 |
1.5 自闭症幼儿家庭的成长及变化 |
2 建议 |
2.1 家庭内部展开积极调整 |
2.2 教育机构创设包容环境 |
2.3 政府部门提供系统支持 |
3 反思与展望 |
3.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3.2 研究的局限性 |
3.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研究日志(节选) |
后记 |
(6)沪教版小学数学低年级过程性评价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1.1 传统评价存在的问题 |
1.1.2 新课程背景下的绿色评价 |
1.1.3 教学实际需要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的相关研究的成果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1 于小学数学评价研究现状 |
2.2.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创新评价 |
2.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小学低年级数学过程性评价有效实施的研究方案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目标 |
3.3 研究步骤及其操作策略 |
3.4 已有案例的研究分析 |
3.4.1 甲学校数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分析 |
3.4.2 乙学校数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分析 |
第四章 小学低年级数学过程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
4.1 小学低年段数学学科基于课程标准评价原则 |
4.2 小学低年级数学过程性评价的不同类型 |
4.2.1 学习兴趣维度评价 |
4.2.2 学习习惯维度评价 |
4.2.3 学业成果维度评价 |
4.3 小学一年级(上)教学目标与评价方案 |
4.3.1 小学一年级(上)教学目标基本内容 |
4.3.2 听说习惯评价案例 |
4.3.3 游戏活动评价案例(一) |
4.3.4 游戏活动评价案例(二) |
4.3.5 综合活动评价案例 |
4.4 小学一年级(下)教学目标与评价方案 |
4.4.1 小学一年级(下)教学目标基本内容 |
4.4.2 书面测验评价案例 |
4.4.3 综合活动评价案例 |
4.4.4 练习习惯评价案例 |
4.5 小学二年级(上)教学目标与评价方案 |
4.5.1 小学二年级(上)教学目标基本内容 |
4.5.2 学业成果评价案例 |
4.5.3 探究活动评价案例 |
4.5.4 综合活动评价案例 |
4.6 小学二年级(下)教学目标与评价方案 |
4.6.1 小学二年级(下)教学目标基本内容 |
4.6.2 课堂表现评价案例 |
4.6.3 表现性评价案例 |
4.6.4 操作习惯评价案例 |
4.7 小学低年级数学过程性方案的反馈依据 |
4.8 小学低年级数学过程性评价方案的反馈 |
4.8.1 学生反馈 |
4.8.2 家长反馈 |
4.8.3 教师反馈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小学低年级数学过程性评价方案的教学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3-4岁幼儿家庭亲子阅读与言语能力发展水平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1.1 幼儿 |
1.1.2 亲子阅读 |
1.1.3 言语能力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与国内亲子阅读研究概述 |
1.2.2 国内外言语能力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程序 |
2.3 研究工具 |
2.3.1 自编《早期家庭亲子阅读现状调查表》 |
2.3.2 语音测试 |
2.3.3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WPPSI-Ⅳ(CN)] |
2.3.4 PPVT词汇测试 |
2.4 正式施测 |
第3章 数据分析和研究结论 |
3.1 3—4岁儿童家庭基本情况描述 |
3.2 3—4岁幼儿的言语能力水平现状 |
3.3 早期家庭亲子阅读现状分析 |
3.4 早期家庭亲子阅读与幼儿言语能力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 |
3.4.1 3—4岁幼儿的言语能力四项总分与亲子阅读的相关分析 |
3.4.2 3—4岁幼儿言语能力(指认图片)与亲子阅读的相关分析 |
3.4.3 3—4岁幼儿言语能力(常识)与亲子阅读的相关分析 |
3.4.4 3—4岁幼儿言语能力(语音)与亲子阅读的相关分析 |
3.4.5 3—4岁幼儿言语能力(词汇)与亲子阅读的相关分析 |
3.4.6 亲子阅读不同维度对幼儿言语能力四项总分的回归分析 |
3.4.7 亲子阅读不同维度对幼儿言语能力(指认图片)的回归分析 |
3.4.8 亲子阅读不同维度对幼儿言语能力(常识)的回归分析 |
3.4.9 亲子阅读不同维度对幼儿言语能力(语音)的回归分析 |
3.4.10 亲子阅读不同维度对幼儿言语能力(词汇)的回归分析 |
第4章 教育建议 |
4.1 亲子阅读中使用普通话 |
4.2 增加亲子读物数量 |
4.3 提高亲子阅读频率 |
第5章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怎样关注青春期的孩子(论文提纲范文)
案例一 |
案例二 |
青春期意味着什么 |
面对青春期, 家长应该关注什么 |
1.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
2.关注孩子的实际困难。 |
3.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
四、家长读刊知识测试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五年级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水平的调查及改进策略 ——以南京市C小学为例[D]. 董芳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D]. 郭炎华.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3]小学生英语绘本课外阅读的个案研究[D]. 杨沁雯. 江苏大学, 2020(05)
- [4]小学低段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方式与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D]. 张廿一.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自闭症幼儿的养育历程 ——基于三个家庭的质性研究[D]. 刘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沪教版小学数学低年级过程性评价实践研究[D]. 吉殷冶.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7]3-4岁幼儿家庭亲子阅读与言语能力发展水平的相关研究[D]. 晏盈盈.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8]怎样关注青春期的孩子[J]. 杨迪. 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 2011(10)
- [9]青春期大脑特别指导[J]. 刘文. 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 2011(09)
- [10]当更年期撞上孩子的青春期[J]. 关鸿羽. 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 2011(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