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机制与抗生素应用关系分析

细菌耐药机制与抗生素应用关系分析

一、细菌的耐药性机理与抗生素应用关系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吕红林[1](2020)在《重庆部分养殖场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常驻菌群之一,对动物至关重要。但其中少部分会引起动物疾病,包括条件致病菌和部分致病性血清型。一些特殊的血清型甚至具有高致病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投入使用,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上升问题日益严重显现,目前已成为我国兽医学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对重庆永川区、潼南区、铜梁区、江津区、北碚区等地区的疑似大肠杆菌致死猪、鸡的临床样本,利用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基,进行病原培养纯化,进行形态学观察和PCR鉴定,再利用药敏试纸法对分离纯化菌株进行33种常用抗生素类药物的耐药性检测,分析分离菌的耐药性,评估各地区致病大肠杆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对采集到不同养殖场的75个病死猪、鸡样本,收集包括心、肝等组织病变部位,分离鉴定获得致病性大肠杆菌58株,总分离率达77.33%。其中猪源菌株26株(26/40,分离率65.0%),鸡源菌株32株(32/35,分离率91.4%)。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试验菌株对同一药物的耐药率情况存在差异,同一菌株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对林可霉素(98.28%)、万古霉素(98.28%)、四环素(91.38%)等12种药物的耐药率偏高,均在60%以上;所有分离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程度最高,耐药率仅3.45%,证明在临床上使用该药效果最好。不同地区来源的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率有一定差别,不同地区分离到的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对同一药物的耐药率有明显差异;同一地区的不同菌株对不同的药物的敏感性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北碚地区分离得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综合耐药率最高,潼南区的菌株耐药率低于其他各地区;不同地区分离菌株均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偏高,因此建议在兽医临床上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猪源分离菌株对耐21、28、30、31种药的耐药比例为0,最低耐药种类为耐3种药物。鸡源分离菌株对耐3种、4种、5种和6种药物的比例为0,最低多重耐药的为耐7种药,产生最多耐药性的耐31种药物。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的多重耐药性整体上比猪源菌株高。

任亚林[2](2020)在《联合用药对水产品中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本世纪全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水产养殖环境是耐药性出现及传播的重要环节。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具有广泛致病性,是水生动物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近年来,其也作为新型人类病原体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研究显示,来自零售市场、超市及餐厅即食海鲜产品中,均可分离出大量嗜水气单胞菌耐药菌株及其耐药基因。由于新型抗菌药物研发停滞不前,且生物替代疗法成本较高,不适宜推广应用,因此当前寻求新的方法延长并最大化发挥现有抗生素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基于嗜水气单胞菌,分别对12种常规抗生素及14种天然活性组分进行药敏试验,了解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情况并筛选对其有效的天然活性成分,并基于“药物组合+细菌”体系模型,探究了二元药物组合对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的影响与规律,以期为水产品中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定向风险阻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单一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敏感性研究。基于MIC法,评价常规抗生素及天然活性组分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甲砜霉素、多西环素、新霉素、恩诺沙星、土霉素、氟苯尼考、磺胺二甲氧嘧啶以及阿米卡星等8种常规抗生素,以及柠檬醛、芳樟醇、香叶醇、丁香酚以及百里香酚等5种天然活性成分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从耐药结果分析,嗜水气单胞菌总体耐药情况不容乐观,不仅对多种抗生素出现耐药,且中介程度也较高。目前用于防治嗜水气单胞菌的单一药物可优先选用氟苯尼考,而恩诺沙星、新霉素、阿米卡星可作为水产养殖中的备选药物。(2)联合用药对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影响及组合筛选研究。基于CI、CA和IA模型预测二元药物组合对嗜水气单胞菌标准菌株的抑制作用,比较模型对联合效应的评估预测精度,结果显示CI模型对联合效应拟合度更好,精确度更高;进一步采用CI模型评估药物组合相互作用,筛选协同药物组合,并针对5种野生菌株对所筛选的协同药物组合进行保守性评估。所筛选的药物组合中有18对药物在整个效应浓度内均呈协同效应,13种组合随fa水平升高,由协同逐渐转变为拮抗作用;31种组合随fa水平升高,由拮抗转向协同;8对药物组合在整个效应浓度范围内呈完全拮抗作用。物种内药物相互作用具有高度保守性,且几乎发生在具有相同作用机制的药物组合之间。但仍存在少数相互作用在特定浓度范围内呈现菌株特异性,如“百里香酚+新霉素”组合在84μg/mL~131μg/mL时对气单胞菌呈协同作用,而对弧菌呈拮抗;“芳樟醇+多西环素”组合在69μg/mL~106μg/mL范围内对气单胞菌呈协同作用,对弧菌呈拮抗。(3)基于草鱼上皮细胞验证联合用药疗效及其对耐药性阻控的研究。以草鱼上皮细胞为体外模型,利用成像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时间对细胞产生的损伤及凋亡变化,研究显示嗜水气单胞菌以1:20的侵染比感染细胞,2~3 h为细胞损伤关键控制点;结合高内涵筛选系统(High Content Screening,HCS)捕获早期毒性指针ROS、MMP和Ca2+水平的消长变化及差异性,验证“新霉素+甲砜霉素”,“多西环素+土霉素”,“百里香酚+新霉素”3种典型药物组合的疗效。实验结果显示,所筛选的协同药物组合在体外敏感细胞系中也呈显着协同作用,在增强杀菌疗效的同时,减少了常规抗生素的使用及其在水生环境中的残留。

李悦[3](2020)在《群体感应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进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微生物耐药是全球最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虽然有关微生物耐药机制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是有关微生物耐药进化机理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研究显示生物膜对于微生物耐药至关重要,群体感应调控生物膜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群体感应是否在耐药进化中具有作用目前尚未知。基于此,本文通过长期进化试验、短期响应试验、转录组对比以及突变株构建等,初步探究了群体感应在耐药进化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微生物耐药进化的发生机制,而且可为微生物耐药的阻控提供参考。本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铜绿假单胞菌在亚致死浓度的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胁迫的耐药进化过程中,野生株的耐药进化能力强于群体感应突变株(35)lasR、(35)rhlR和(35)pqsR。在亚致死浓度的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胁迫的耐药进化过程中,野生株和群体感应突变株在耐药进化能力上不具有显着性差异。群体感应参与了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耐药进化,对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耐药进化未有显着影响。(2)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显着抑制lasI、lasR、rhlI、rhlR基因,3OC12-HSL和C4-HSL信号分子的分泌,蛋白酶和鼠李糖脂分泌;且环丙沙星对群体感应系统的抑制具有剂量效应,阿奇霉素对群体感应的抑制则不存在剂量关系。未观测到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对群体感应基因、信号分子分泌、公共物质合成的显着影响。(3)环丙沙星胁迫的耐药进化过程中,LasIR、RhlIR和PQS群感系统均发生了显着上升,其中PQS系统上升最为显着;进化至第20天,野生株MIC约是绿脓素突变株的8倍,绿脓素分泌在群感介导的环丙沙星耐药进化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群体感应及其调控的绿脓素在头孢他啶耐药进化中作用不显着。

孙开冬[4](2019)在《严苛食品安全形势下,降低“耐药性”的积极思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安全监管,深入养殖业领域已经毫无悬念。"耐药性"防控,成为养殖业生产管理的重要问题和紧迫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4部门联合制定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明确加强抗菌药物应用和耐药控制体系建设,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络,建立健全养殖领域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络,监

王婧芬,华孝挺,张小东,吴航军,张兴,俞云松,吴永平[5](2019)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在核糖体抗生素耐药机理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抗生素是现代医学的基础,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长期应用,细菌的耐药性日益显着,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威胁。核糖体负责翻译遗传信息合成细胞中的所有蛋白质,是抗生素的主要靶点之一。本文从显微结构层次对核糖体抗生素的耐药性机理进行了总结,论述了核糖体基因突变,核糖体修饰及核糖体的保护机制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理,展望了未来冷冻电镜显微技术在揭示核糖体抗生素耐药性机理研究中的作用和前景。

卿光超[6](2019)在《光热响应载药纳米系统治疗耐药细菌感染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致病细菌感染和细菌耐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已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的医疗负担。如何应对多药耐药细菌感染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传统方法的失效促使人们开发新的抗击耐药细菌的方法。本研究中,通过纳米沉淀法我们制备出了一种具有良好光热响应性能的多功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三叉戟,TRIDENT)。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在近红外光的激活下能够有效发挥抗生素和光热的协同杀菌作用,实现对多药耐药细菌的高效杀伤。采用月桂酸和硬脂酸制备出相变温度为43℃的光热响应纳米载体,并用其负载抗生素药物亚胺培南(imipenem)和光敏剂分子IR780,达到防止药物过早释放或渗漏的目的。使用由卵磷脂和DSPE-PEG2000组成的类磷脂混合物包裹该纳米载体,以提高制备所得TRIDENT的生物相容性。透射电子显微镜图片显示,TRIDENT的大小均一、粒径约为40 nm,呈球形;动态光散射结果显示TRIDENT的水合粒径分布在50到80 nm之间。此外,TRIDENT还具有较好的胶体稳定性,能够在多种溶液介质中稳定存在数天。光热实验的结果表明,TRIDENT分散液温度的升高取决于TRIDENT中IR780的浓度和外加近红外激光的照射时间。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当温度大于43℃时,载体随即发生固液相转变,由固态转变为熔融态,从而快速释放出抗生素,该结果表明TRIDENT具有良好的热响应性能。近红外光照引起的温度升高不仅可以通过相变机理使纳米转运体熔融和释放出imipenem,同时还会对细菌的细胞膜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从而促进imipenem渗透入细菌内部,进而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最终导致细菌死亡。此外,通过活体荧光成像技术,可实时监测TRIDENT在感染部位的富集情况,为后续的抗感染治疗提供指导。实验结果表明,TRIDENT能够有效滞留在感染部位。体外杀菌实验表明,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TRIDENT可以高效杀死抗生素敏感型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也可以有效杀灭临床分离出的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动物实验进一步表明,经细菌感染的小鼠,在经过相同方法治疗后能够快速恢复健康,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实验中的其他方法。体外和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仅仅只封装了低剂量亚胺培南的TRIDENT能够有效杀灭对亚胺培南表现出天然耐药性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部位的快速恢复和良好的体内生物安全性表明,TRIDENT可以有效阻止小鼠局部细菌感染恶化,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因大量使用抗生素而引发的严重副反应。显着的抗菌活性意味着本研究中的TRIDENT系统有望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对抗多药耐药或极端耐药细菌的通用抗菌平台。

李珊[7](2019)在《伞形花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群感效应系统及耐药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能够引起免疫力低下患者的慢性感染,感染易反复发作且难以清除。PA不仅可以形成生物膜、分泌多种毒力因子,并对多种常见抗生素耐药,使感染难以控制,难以根治。目前PA感染治疗药物的研究主要是抗生素类药物,而基于其它机制的药物研究却很少报道。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A生物膜的形成和维持以及毒力因子的合成释放主要由密度感应系统即群感效应(quorum sensing,QS)调控。伞形花内酯是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降压和抗癌作用。研究表明,伞形花内酯对PA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论文研究分析了伞形花内酯对PA的毒力因子以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伞形花内酯抑制PA生物被膜形成以及致病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目的:研究伞形花内酯对PAO1生物膜、毒力因子形成以及耐药性的影响,探究伞形花内酯抑制PA密度感应系统的机制。方法:利用构建好的筛选体系,紫色杆菌CVO26平板显色反应,初步筛选出具有抑制群感效应作用的药物。测定不同浓度伞形花内酯处理后,PA泳动能力以及毒力因子产生量的变化;qPCR检测PA群感效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电子显微镜检测不同浓度伞形花内酯处理后,PA生物膜的显微变化;结晶紫半定量法测定生物膜形成量;分子模拟对接试验模拟受体蛋白与伞形花内酯结合状态;体外模拟诱导耐药条件,观察伞形花内酯影响PAO1的耐药性情况。结果:浓度20、40、80μg/ml的伞形花内酯处理使PAO1的LasA蛋白酶活性分别下降30.3、41.8、69.8%,LasB蛋白酶活性分别下降31.3、34.4、39.3%,绿脓菌素产生量分别降低14.9、16.19、18.4%,鼠李糖脂产生量分别降低28.5、54.2、62.8%,生物膜形成量分别减少了25.3、34.6、43.8%,细胞表面疏水性(CSH)分别下降4.0、10.4、23.5%,胞外DNA(eDNA)分别下降24.7、40.8、48.3%。qPCR实验显示伞形花内酯降低了基因lasI(34.8-86.8%)、lasR(39.3-85.4%)、rhlI(45.3-85.6%)和rhlR(48.2-86.8%)的表达。通过分子对接发现伞形花内酯可以与QS受体蛋白(LasI,LasR,RhlR)紧密结合,同时证实其能够有效延缓PAO1耐药的发生。结论:伞形花内酯具有群感效应抑制作用,能抑制PAO1毒力因子的合成且影响生物被膜的形成和分散,能与群感效应相关受体蛋白紧密结合,同时具有延缓或抑制PAO1耐药的作用。

赵仁鑫[8](2018)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下抗性基因赋存特征及其宿主鉴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对高浓度抗生素残留环境中大部分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发生特征、ARGs的宿主细菌、ARGs之间的关系等还不明确,对抗生素耐药菌(ARB)的多重抗性特征认知有限。因此,本论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序批式反应器,进行单一抗生素高浓度暴露模拟试验,以模拟系统中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使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16S rRNA基因和宏基因组学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抗生素选择压力下微生物群落组成、ARGs赋存特征、ARGs的宿主细菌及多重抗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进一步阐释抗生素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和ARGs的传播机制,为抗生素耐药性的生态健康风险评估和传播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16S rRNA基因分析表明高浓度抗生素选择压力降低了微生物多样性,改变了主要群落的组成与丰度,并且这与抗生素类型及浓度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在检测出的23个门中,变形菌门的平均丰度最高,在检测出的219个属中,一些菌属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被鉴定为潜在的ARB。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高浓度抗生素选择压力促进了ARGs的发生和传播,抗生素类型和浓度的差异赋予了ARGs不同的发生特征,平均丰度最高的为卡那霉素处理组;在检测到的20种ARGs类型和539个ARGs亚型中,磺胺类抗性基因平均丰度最高;特定抗生素选择压力同时增加了对应和非对应类型ARGs的丰度,表现出了明显的协同富集效应;微生物群落组成与ARGs组成具有显着相关性。宏基因组组装结果表明抗生素选择压力明显增加了携带ARGs的contigs的数量,不同处理组间携带ARGs的主要菌属组成不同,但是一些菌属如索氏菌属等被鉴定为多个处理组的主要ARGs宿主,一些致病菌也被鉴定为携带一种或多种ARGs的潜在宿主;共7组ARGs组合被所有处理组所共有,表现出了协同抗性及共选择机制;抗生素选择压力促进了可动遗传元件和金属抗性基因的发生,对重金属抗性的发生和传播具有共选择效应。采用宏基因组分装方法复原了700个的基因组,其中包括一些不可培养的和之前未检测出的细菌;共有155个基因组被鉴定出携带ARGs,这些ARGs的宿主细菌由12个门组成,共携带了10种类型的ARGs;被注释为31种细菌的54个基因组携带了多个(?2)不同类型的ARGs,表现出了多重抗性;不同处理组共有的Alicycliphilus属的基因组主要携带了杆菌肽类抗性基因,在结构和进化上上具有一定差异;基因组的物种分类及所携带ARGs类型的不同共同导致了ARGs宿主细菌在进化关系上的远近,也反映了抗生素耐药性的进化特征。

罗永乾[9](2017)在《动物源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表型与氯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型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多数情况下以正常肠道菌群存在于人和动物中。现今大肠杆菌作为畜禽对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指示菌之一。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目前发现血清型多达两千多种。动物中,鸡为沙门氏菌主要感染的源头,严重时可导致其死亡。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自然界中分布最为广泛的化脓性细菌之一,可导致人或动物局部脓肿、败血症、脓毒血症等。近十几年来,为了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疾病,促进动物的发育及生长,大量的抗菌药物应用于集约化养殖场或个体养殖户中。抗菌药物长期、广泛、不合理的使用,以及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等原因促使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加,耐药谱不断扩大,甚至有些菌株对尚未用于临床治疗的新型抗菌药物也表现出了耐药性。氯霉素类抗菌药物是一类广谱类抗生素,由于氯霉素毒性较强,2002年我国把氯霉素列为兽用禁药,氟苯尼考作为新一代氯霉素类抗菌药物被广泛地使用于动物细菌性疾病上。因此,对动物源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耐药表型的流行情况以及氯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相关性,对临床兽医及公共卫生学有着积极的意义,为遏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发展,指导兽医临床用药上有重要意义,并为进一步研究氯霉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方法:本试验从2014年9月到2016年3月,在重庆市北碚区、合川区、荣昌区和垫江区等地的13个养殖场(户)分别采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样品,通过革兰氏染色观察形态学特征、PCR方法检测鉴定分离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最终所分离鉴定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再运用PCR技术,检测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氯霉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flor、clm A、fex A、fex B、cat、pex A和cfr7种基因。分析综合所有菌株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之间的关系与符合率。结果:最终在重庆市北碚区、合川区、荣昌区和垫江县等部分地区采集大肠杆菌样品1003份,分离大肠杆菌695株,分离率为69.3%,其中鸡源393株、猪源194株、牛源108株;沙门氏菌样品867份,分离沙门氏菌66株,分离率为7.6%,其中鸡源31株、猪源26株、牛源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样品926份,共分离103株,分离率为11.1%,其中鸡源64株、猪源29株、牛源7株;共计菌株总数为864株。药敏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30种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大肠杆菌的平均耐药率在6.2%91.4%之间,大肠杆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了70%;对氧氟沙星、阿米卡星耐药率在20%以下。沙门氏菌的平均耐药率在9.1%100.0%之间,沙门氏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85%以上;对氧氟沙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在20%以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耐药率在12.6%79.6%之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70%以上;对头孢他啶、头孢唑啉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不超过20%。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最高为29耐的菌株2株,最低为0耐的菌株1株;沙门氏菌多重耐药最高为27耐的菌株1株,最低为4耐的菌株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最高为25耐的菌株1株,最低为2耐的菌株有3株。从不同地区采集分离的大肠杆菌对30种抗菌药物的的耐药率来看,垫江县分离菌株的耐药率普遍高于北碚区、合川区和荣昌区;沙门氏菌不同地区对不同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北碚区分离菌株的耐药率普遍低于合川区、荣昌区和垫江县。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率,其中鸡源普遍高于猪源,猪源普遍高于牛源;不同动物源沙门氏菌的耐药率分布情况与大肠杆菌相似,鸡源耐药率最高,猪源次之,牛源耐药率最低;不同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个别几类抗生素的牛源、兔源的耐药率稍高以外,鸡源的耐药率普遍高于其他几类。从不同季节采集分离大肠杆菌的耐药率得出,春季耐药率高于夏季,秋季耐药率高于夏季,冬季耐药率再次稍微降低;沙门氏菌中,菌株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100.0%,夏季、秋季、冬季间耐药率没有太大差异。不同季节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四季间耐药率的变化与大肠杆菌相似。耐药基因电泳结果显示,695株大肠杆菌中检测出flor基因408株,检出率为58.7%;clm A基因403株,检出率为58.0%;cat基因257株,检出率为37.0%;cfr基因6株,检出率为0.9%。66株沙门氏菌中检测出flor基因45株,检出率为68.2%;clm A基因41株,检出率为62.1%;cat基因52株,检出率为78.8%;cfr基因2株,检出率为3.0%。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测出flor基因28株,检出率为27.2%;clm A基因33株,检出率为32.0%;cat基因45株,检出率为43.7%;cfr基因1株,检出率为1.0%;fex A基因43株,检出率41.7%。本试验未检测到fex B和pex A基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出耐药基因的菌株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符合率均超过50%,其中大肠杆符合的菌株数为356株,符合率为59.6%;沙门氏菌符合的菌株数为58株,符合率为93.5%;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株数为51株,符合率为67.1%。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测出耐药基因的菌株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符合率,其中大肠杆菌符合的菌株数为68株,符合率为69.4%;沙门氏菌符合的菌株数为2株,符合率为50.0%;金黄色葡萄球菌符合的菌株数为9株,符合率为33.3%。结论:本试验菌株样品采集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分别从重庆市北碚区北龙公司屠宰场、重庆市长水禽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区奶牛养殖户陈兆强和重庆市荣昌区“重庆市种猪场”等13个养殖场采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样品。大肠杆菌分离率为69.3%、沙门氏菌分离率为7.6%、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11.1%。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30种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大部分菌株存在多重耐药的现象。且均对青霉素G、万古霉素等4种抗生素的耐药程度最为严重,耐药率较高,均超过70%;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低于20%。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flor、clm A和cat基因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其中clm A为携带菌株数最多的耐药基因。未在本试验中检测出fex B和pex A基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出耐药基因的菌株与其耐药表型的符合率、以及未检测出耐药基因的菌株与其耐药表型的符合率均未达到100.0%,

张士杰[10](2016)在《甲氧西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ccrAB的表达调控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类和动物病原体细菌,能够引起多种类型的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主要通过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然而随着耐药性菌株,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 A)的全球性传播,抗生素治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获得了能够编码PBP2a这种替代性青霉素结合蛋白的基因mecA, MRSA菌株对几乎所有类型的p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了抗性。基因mecA位于一个可移动的遗传元件SCCmec上,该元件上同时也携带有编码一套整合酶的基因ccrAB或ccrC,它们编码的Ccr整合酶参与了SCCmec的剪切和整合,而且ccrAB或ccrC的表达水平紧密关联着SCCmec元件的稳定性及其平行基因转移。早期的研究发现ccrAB基因只在一小部分的细胞中有表达,而且其所占的比例或者ccrAB基因整体的表达水平可以明显受到温度和抗生素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说明在ccrAB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存在着一套非常精细的调控过程,而关于这一调控机理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本课题主要通过以下两部分的研究对ccrAB表达的调控机制进行阐述,1.辅助性sigma因子在ccrAB转录以及SCCmec剪切过程中的调控辅助性sigma因子在金葡菌中介导了多种环境因子的感应以及细菌细胞生理过程的调控,早期的研究也发现SigH参与了金葡菌中原噬菌体基因组剪切和整合的调控。这些研究结果提示我们辅助性sigma因子也有可能参与调控了SCCmec元件的剪切和整合。在该研究中,我们首先确定了ccrA和ccrB处于同一个操纵子中,而且它们的转录水平表现出了明显的时相依赖性。我们分别在N315菌株中过表达了SigB, SigH, SigS三种辅助性sigma因子,结果显示SigB的过表达明显提高了ccrA基因的转录水平,进一步的研究也发现SigB的过表达能够明显提高SCCmec元件的剪切。通过引物延伸实验和5’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我们鉴定出了一个之前从未被报道的SigB识别序列,而且该序列存在于多种SCCmec Ⅱ型和Ⅳ型的菌株中。2.反向重复序列以及蛋白调控因子SarS在ccrAB转录以及SCCmec剪切过程中的调控在对N315菌株中ccrAB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序列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段反向重复序列,进一步分析发现它广泛存在于不同类型的携带ccrAB基因的SCCmec元件中,而且在碱基组成和相对于ccrA翻译起始位点的位置上都非常保守。碱基替换相关的配对碱基可以明显提高ccrAB基因启动子的活性,而且无论是替换反向重复序列的上游配对部分还是下游配对部分对ccrAB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基本一致,说明该段序列是通过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来影响ccrAB的表达,此外,通过在N315基因组中直接替换该配对碱基或者通过在ccrAB过表达质粒中替换该部分碱基可以明显影响SCCmec元件的稳定性。以上结果说明反向重复序列在ccrAB基因的表达以及SCCmec元件的稳定性方面起到了无可忽视的作用。通过DN A pull-down的方法我们发现了一个可以特异性结合ccrAB启动子的调控蛋白SarS, EMSA的结果显示它可以特异性的同上述反向复复序列结合。实时定量PCR以及启动子同lacZ基因融合报告的结果显示SarS在细菌生长的稳定期对ccrAB基因的表达进行了调控,而且过表达SarS可以明显提高ccrAB基因的转录和增强SCCmec元件的剪切。

二、细菌的耐药性机理与抗生素应用关系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菌的耐药性机理与抗生素应用关系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部分养殖场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大肠杆菌概述
    1.2 大肠杆菌抗原特征
    1.3 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1.4 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机理
    1.5 细菌样本的鉴定方法
    1.6 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分析方法
第2章 引言
第3章 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保种
    3.4 试验结果
    3.5 结果分析
第4章 猪、鸡源大肠杆菌耐药表型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
    4.4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联合用药对水产品中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
    1.2 水产品中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现状
    1.3 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机理机制的研究现状
        1.3.1 获得性耐药机制
        1.3.2 主动外排泵作用机制
        1.3.3 细菌生物膜渗透性改变机制
        1.3.4 抗生素原位降解和酶修饰机制
    1.4 耐药性主要防控策略及发展前景
        1.4.1 新型抗菌药物研发
        1.4.2 天然活性药物替代
        1.4.3 养殖水域环境改善
    1.5 联合用药对细菌耐药性影响及实施进展
        1.5.1 联合用药对细菌耐药性影响
        1.5.2 联合用药防控水产品耐药性进展
        1.5.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6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单一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敏感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受试菌株
        2.2.2 试剂材料
        2.2.3 仪器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菌液制备
        2.3.2 嗜水气单胞菌生长曲线测定
        2.3.3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计算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嗜水气单胞菌生长曲线
        2.4.2 抗菌药物药敏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联合用药对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影响及药物组合高通量筛选
    3.1 前言
        3.1.1 受试菌株
        3.1.2 试剂材料
        3.1.3 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菌液制备
        3.2.2抗菌药物IC_(50)
        3.2.3 联合用药实验设计
        3.2.4 基于CA、IA和 CI模型的联合用药效应评估
        3.2.5 基于CI模型筛选具有协同效应的药物组合
        3.2.6 联合用药相互作用的保守性评估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单一及联合用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抑制率影响
        3.4.2 CA、IA和 CI模型对二元药物组合筛选与比对研究
        3.4.3 基于CI模型对二元药物组合联合效应评估
        3.4.4 候选二元药物组合保守性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草鱼上皮细胞验证联合用药疗效及其对耐药性阻控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草鱼上皮细胞
        4.2.2 试剂材料
        4.2.3 仪器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菌液制备
        4.3.2 细胞培养
        4.3.3 抗菌药物组合溶液的配制
        4.3.4 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定量检测细胞凋亡
        4.3.5 高内涵筛选分析
    4.4 数据处理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嗜水气单胞菌对草鱼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4.5.2 联合用药对染菌草鱼上皮细胞亚细胞信号表达差异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3)群体感应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进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状
    1.2 影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因素
        1.2.1 抗生素
        1.2.2 环境因素
        1.2.3 胁迫因素
    1.3 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耐药性机理
        1.3.1 内生耐药机制
        1.3.2 获得性耐药机制
        1.3.3 持留菌
        1.3.4 生物膜
        1.3.5 群体感应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0 实验仪器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试剂配制
        2.3.2 MIC测定
        2.3.3 传代实验
        2.3.4 短期抗生素胁迫实验
        2.3.5 群感相关基因定量PCR
        2.3.6 信号分子测定
        2.3.7 弹性蛋白酶的测定
        2.3.8 鼠李糖脂的测定
        2.3.9 绿脓素的测定
        2.3.10 突变株构建
        2.3.11 图表绘制及数据处理
3 群体感应对抗生素耐药进化的影响
    3.1 前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抗生素处理下WT、ΔlasR、ΔrhlR和ΔpqsR的 MIC
        3.2.2 不同抗生素处理下WT、ΔlasR、ΔrhlR和ΔpqsR的耐药进化
        3.2.3 不同抗生素处理下WT、ΔlasR、ΔrhlR和ΔpqsR耐药稳定性
        3.2.4 不同抗生素处理下WT、ΔlasR、ΔrhlR和ΔpqsR进化菌株交叉耐药
    3.3 小结
4 群体感应对抗生素胁迫的响应
    4.1 前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亚致死浓度抗生素对群体感应基因表达的影响
        4.2.2 亚致死浓度抗生素对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影响
        4.2.3 亚致死浓度抗生素对群体感应公共物质的影响
    4.3 小结
5 群体感应介导耐药进化的分子机制
    5.1 前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耐药进化菌株的转录组对比
        5.2.2 绿脓素在耐药进化过程中作用验证
    5.3 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在核糖体抗生素耐药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核糖体与抗生素
2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2.1 核糖体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
    2.2 靶点修饰导致的耐药性
    2.3 核糖体保护蛋白介导的耐药性
3 冷冻电镜在核糖体抗生素耐药性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6)光热响应载药纳米系统治疗耐药细菌感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细菌耐药及其发展
    1.2 细菌感染引发的严重疾病
    1.3 三种常用抗菌剂
        1.3.1 抗菌肽
        1.3.2 噬菌体
        1.3.3 抗毒力药物
    1.4 纳米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抗菌领域的应用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光热响应载药纳米系统治疗耐药细菌感染
    2.1 前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热响应性纳米结构(TRIDENT)的制备
        2.2.4 TRIDENT的表征
        2.2.5 TRIDENT的光热特性
        2.2.6 光热响应促使TRIDENT中 IMP的释放
        2.2.7 TRIDENT的细胞毒性
        2.2.8 细菌的培养
        2.2.9 体外杀菌实验
        2.2.10 细菌形态表征
        2.2.11 细菌活/死染色实验
        2.2.12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2.2.13 小鼠皮下感染模型的构建
        2.2.14 体内抗细菌感染实验
        2.2.15 脓毒症生物标志物检测
        2.2.16 体内生物安全评估
    2.3 结果与讨论
        2.3.1 TRIDENT的制备与表征
        2.3.2 TRIDENT的光热响应特性
        2.3.3 TRIDENT的体外杀菌实验结果
        2.3.4 TRIDENT对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高效化疗-光热治疗
        2.3.5 TRIDENT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2.3.6 光热激活TRIDENT的杀菌机理
    2.4 特色与创新
第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7)伞形花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群感效应系统及耐药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抗细菌感染药物的研究
    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概况与进展
    1.3 细菌的群感效应
    1.4 铜绿假单胞菌的群感效应系统
    1.5 群感效应在抗菌感染方面的研究现状
    1.6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虚拟药物筛选
第二章 群感效应抑制剂初筛
    2.1 实验菌株及培养条件
    2.2 实验材料及提取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抑菌活性实验
        2.3.2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2.3.3 紫色素产生量测定
        2.3.4 初筛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2.3.5 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素的测定
        2.3.6 PAO1生物膜的测定
    2.4 实验结果
        2.4.1 抑菌活性测定
        2.4.2 实验药物浓度(MC)
        2.4.3 紫色素产生量
        2.4.4 实验药物浓度
        2.4.5 初筛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素产生量的影响
        2.4.6 生物膜形成量
    2.5 讨论和小结
第三章 伞形花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素以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主要化学材料
        3.2.2 实验菌株以及培养条件
    3.3 实验仪器及设备
    3.4 实验方法
        3.4.1 实验药物浓度(MC)测定
        3.4.2 生长曲线测定
        3.4.3 QS相关毒力因子检测
        3.4.4 细菌泳动性检测
        3.4.5 胞外DNA(eDNA)含量测定
        3.4.6 细胞表面疏水性影响
        3.4.7 RNA提取、cDNA合成及qPCR比较
        3.4.8 分子对接研究
        3.4.9 统计分析
    3.5 结果
        3.5.1 实验药物浓度测定
        3.5.2 伞形花内酯对PAO1 生长曲线的影响
        3.5.3 伞形花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QS相关毒力因素的影响
        3.5.4 细菌泳动性
        3.5.5 表面疏水性
        3.5.6 QS相关基因表达
        3.5.7 分子对接分析
    3.6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伞形花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主要化学材料
        4.2.2 实验菌株以及培养条件
        4.2.3 MHA平板配置
        4.2.4 实验仪器及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对PAO1的MIC值
        4.3.2 K-B法测定左氧氟沙星药敏纸片对PAO1 的抑菌环直径
        4.3.3 低浓度左氧氟沙星体外传代诱导耐药
        4.3.4 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体外延缓或抑制细菌耐药
        4.4.2 左氧氟沙星药敏纸片对PAO1 的抑菌环直径
        4.4.3 传代逆转耐药结果
    4.5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抗生素选择压力下抗性基因赋存特征及其宿主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抗生素的使用及环境效应
        1.1.1 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1.1.2 抗生素的环境效应
    1.2 抗生素耐药性概述
        1.2.1 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
        1.2.2 抗生素耐药性的全球性关注
    1.3 环境中抗生素耐药性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3.1 传统微生物培养法
        1.3.2 基于PCR的检测方法
        1.3.3 宏基因组学方法
        1.3.4 其他新兴检测方法
    1.4 宏基因组组装及分装在环境微生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1 宏基因组组装概述
        1.4.2 宏基因组分装概述
        1.4.3 宏基因组组装及分装在环境微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抗生素选择压力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用抗生素信息
        2.2.2 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
        2.2.3 抗生素浓度设置及样品采集
        2.2.4 理化参数及抗生素浓度的测定
        2.2.5 样品DNA提取
        2.2.6 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
        2.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抗生素的去除特征分析
        2.3.2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2.3.3 门及纲分类水平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2.3.4 属分类水平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2.3.5 潜在抗生素耐药菌的鉴定
        2.3.6 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抗生素选择压力下ARGs的赋存特征及其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
    3.1 引言
    3.2 基于宏基因组短序列比对的ARGs研究方法
        3.2.1 样品宏基因组测序
        3.2.2 ARGs数据库及ARGs的注释
        3.2.3 数据分析及网络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处理组样品ARGs总丰度比较
        3.3.2 ARGs类型的丰度及多样性分布特征
        3.3.3 ARGs亚型的丰度及多样性分布特征
        3.3.4 不同样品中ARGs分布的相似性分析
        3.3.5 ARGs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
        3.3.6 ARGs之间的共发生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宏基因组组装方法鉴定ARGs的宿主及共有抗性组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宏基因组组装的ARGs及其宿主研究方法
        4.2.1 宏基因组序列组装及开放性阅读框预测
        4.2.2 携带ARGs的 contigs鉴定
        4.2.3 携带ARGs的 contigs物种注释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宏基因组组装结果概述及携带ARGs的 contigs鉴定
        4.3.2 携带ARGs的 contigs的宿主鉴定
        4.3.3 不同处理组样品共有抗性组分析
        4.3.4 ARGs与 MGEs共存分析
        4.3.5 ARGs与 MRGs共存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宏基因组分装方法鉴定携带ARGs的基因组及多重抗性细菌研究
    5.1 引言
    5.2 基因组复原及ARGs宿主基因组研究方法
        5.2.1 宏基因组序列分装及初始基因组的获取
        5.2.2 基因组质量评估及筛选
        5.2.3 基因组物种注释及所携带ARGs的鉴定
        5.2.4 数据分析及可视化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宏基因组数据中复原的基因组概述
        5.3.2 基因组物种注释结果分析
        5.3.3 携带ARGs的基因组及ARGs宿主细菌的多重抗性判定
        5.3.4 携带ARGs基因组的系统进化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主要结论
        6.1.2 主要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动物源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表型与氯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 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2 细菌耐药性的分类
        2.1 天然耐药性(固有耐药性)
        2.2 获得性耐药性
        2.3 多重耐药性和交叉耐药性
    3 细菌的耐药性现状
    4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
        4.1 细菌本身的原因
        4.2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4.3 医学新技术的应用
    5 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机理
        5.1 细菌耐药的遗传学机理
        5.2 细菌耐药的生物化学机理
    6 细菌耐药性的防制措施
        6.1 准确对症下药
        6.2 保证用药疗程
        6.3 合理联合用药
        6.4 加强技术培训和加大安全宣传
        6.5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6.6 建立有效药物残留及细菌耐药性监测
    7 氯霉素类抗菌药物相关耐药基因
第2章 引言
第3章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试验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表型的检测与分析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
    4.4 讨论
第5章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氯霉素类药物耐药基因型的检测与检测与分析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3 试验结果
    5.4 讨论
第6章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氯霉素类药物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药基因型的比较分析
    6.1 试验材料
    6.2 试验方法
    6.3 试验结果
    6.4 讨论
第7章 结论
    7.1 菌株分离鉴定
    7.2 耐药表型检测
    7.3 耐药基因型检测
    7.4 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的符合率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致谢

(10)甲氧西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ccrAB的表达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简介
        1.1.1 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
        1.1.2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主要毒力因子
        1.1.3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LST分型和spa分型简介
        1.1.4 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出现及其在临床治疗中所造成的挑战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合成及其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1.2.1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合成过程及其不同底物的合成位点
        1.2.2 MRSA菌株的细胞壁代谢及其耐药性机理
        1.2.3 VISA和VRSA菌株的细胞壁代谢及其耐药性机理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外源获得性DNA片段
        1.3.1 可移动遗传元件概述
        1.3.2 质粒、转座子和插入序列
        1.3.3 原噬菌体
        1.3.4 致病岛
        1.3.5 葡萄球菌属盒式染色体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调控因子简介
        1.4.1 辅助性sigma因子
        1.4.2 二元信号系统
        1.4.3 Sar家族蛋白
        1.4.4 调控性RNA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中使用的菌株及质粒
        2.1.2 实验中使用的引物
        2.1.3 实验中使用的培养基
        2.1.4 实验中使用的试剂
        2.1.5 实验中使用的仪器及耗材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菌株的培养及相关操作
        2.2.2 实验中DNA分子克隆相关操作
        2.2.3 实验中菌株的表型及分子检测相关实验
        2.2.4 实验中蛋白质表达纯化及分子生物学相关操作
        2.2.5 实验中RNA分子生物学相关操作
        2.2.6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MRSA菌株N315中的ccrAB基因
        3.1.1 MRSA菌株N315中ccrAB基因的结构
        3.1.2 ccrAB基因编码蛋白保守性分析
        3.1.3 ccrAB基因的转录谱分析
        3.1.4 ccrAB基因共转录分析
    3.2 N315菌株中参与ccrAB基因转录的辅助性sigma因子研究
        3.2.1 SigB的过表达可以明显促进ccrA的转录
        3.2.2 SigB的过表达可以明显促进SCCmec的剪切
        3.2.3 SigB直接参与了ccrAB的转录
        3.2.4 ccrAB的转录是一种双启动子的模式
        3.2.5 SigB识别启动子在不同菌株中的存在情况
    3.3 N315菌株中参与ccrAB基因转录调控的反向重复序列研究
        3.3.1 ccrAB基因启动子区域中反向重复序列的发现
        3.3.2 启动子区域中的反向重复序列抑制ccrAB基因的表达
        3.3.3 启动子区域中反向重复序列的突变促进SCCmec原件的剪切
    3.4 N315菌株中结合ccrAB启动子的调控性因子研究
        3.4.1 结合ccrAB基因启动子序列的转录因子SarS的发现
        3.4.2 SarS促进ccrAB的表达和SCCmec的剪切
第四章 实验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细菌的耐药性机理与抗生素应用关系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部分养殖场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D]. 吕红林. 西南大学, 2020(05)
  • [2]联合用药对水产品中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的影响研究[D]. 任亚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群体感应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进化机制研究[D]. 李悦.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2)
  • [4]严苛食品安全形势下,降低“耐药性”的积极思维[J]. 孙开冬. 北方牧业, 2019(21)
  • [5]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在核糖体抗生素耐药机理研究中的应用[J]. 王婧芬,华孝挺,张小东,吴航军,张兴,俞云松,吴永平. 电子显微学报, 2019(05)
  • [6]光热响应载药纳米系统治疗耐药细菌感染的研究[D]. 卿光超. 西南大学, 2019(01)
  • [7]伞形花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群感效应系统及耐药性影响的研究[D]. 李珊.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2)
  • [8]抗生素选择压力下抗性基因赋存特征及其宿主鉴定研究[D]. 赵仁鑫. 清华大学, 2018(06)
  • [9]动物源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表型与氯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型的研究[D]. 罗永乾. 西南大学, 2017(02)
  • [10]甲氧西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ccrAB的表达调控机制[D]. 张士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细菌耐药机制与抗生素应用关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