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探法预测气藏埋深的试验研究

化探法预测气藏埋深的试验研究

一、化探方法预测气藏埋深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鹏,罗玉钦,田有,刘洋,鹿琪,陈常乐,刘财[1](2021)在《深部地质资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经济社会对资源与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在采资源正在枯竭,供需矛盾不断加大,对外依存度较高.国家对陆地盲区、深地和深海的资源勘探极为重视,同时未来勘探对象更为隐蔽、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勘探与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地球物理方法作为勘查技术中最有效准确的预测方法之一,为满足勘探任务的需求,近年来地球物理勘探在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仪器研发和数据处理解释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详细阐述我国的金属矿、煤矿、油气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现状,归纳了相应领域的地球物理技术新进展,对深地资源的勘探开发进行了展望,为资源与能源开发提供参考.

王永臻[2](2020)在《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位于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煤系地层广泛发育。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使该套地层抬升、隆起,广大地区因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而剥蚀殆尽,仅在斜坡或早期凹陷中残存下来,成为石炭-二叠系残留盆地。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沉积后经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煤成气成藏变的复杂多样,给煤成气勘探带来较大的困难,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生烃能力及成藏规律研究成为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开发决策的关键。以往研究主要是在单一学科、单一构造单元开展的,比较微观,把整个工区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宏观分析,运用煤成气成藏新理论和新思想开展综合研究,总结煤成气藏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还不够深入,对煤成气有利区预测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价模型。在对前期勘探数据和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构造演化特征研究,恢复研究区沉积古环境动态过程,并对煤系地层沉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针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开展定性和半定量评价,重点对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圈闭条件进行精细评价。通过对已发现煤成气藏分析,总结煤成气藏特点。采用烃源岩生烃期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构造背景综合判断法对研究区煤成气藏天然气充注时间和期次开展一系列研究,从而对研究区各构造单元成藏要素配置条件进行评价。基于研究区煤成气藏成藏特征及成藏要素配置条件,总结煤成气典型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并最终指出研究区内各构造单元勘探方向。在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构造单元选取典型井开展埋藏史、热史和成熟史模拟,对研究区内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类型进行划分。通过对大城地区36#煤样开展热模拟实验,测试煤系烃源岩生烃气能力,开展煤成气生气量、聚气量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气3.97万亿方,其中一次生烃气1245亿方,二次生烃气3.85万亿方,二次生烃作用明显强于一次生烃;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烃气聚集量4196.42亿方。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具备大量生气的物质基础。为更有效指导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工作,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研究区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建立了研究区有利圈闭预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最终给出相对可信的有利圈闭排序。最为有利的煤成气圈闭依次为大1井南圈闭、大参1井东圈闭和苏4东圈闭。针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煤成气圈闭级别优选尚属首次,运用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开展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区是一次学科交叉的科学探索。

陈世达[3](2020)在《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文中提出黔西多煤层煤层气资源的离散性决定了其勘探开发的特殊性,基础地质研究和适应性开发技术探索仍是目前主要的攻关目标。论文以黔西多煤层为研究对象,以室内试验分析和现场动态跟踪为手段,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探讨了其对煤层气吸附-解吸-渗流的影响;建立了薄煤层煤体结构测井识别方法;揭示了“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地应力作用机制;提出了产层组合优选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改造和排采方式对合采井产能的影响。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总结了影响气体吸附-解吸的主控因素,建立了煤层气解吸过程及解吸效率识别图版。高变质程度煤以发育微小孔为主,储渗动态的应力敏感程度最弱,对甲烷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实现高解吸效率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碎裂煤渗流能力最强,其次为原生结构煤,碎粒煤不具备压裂增产适应性。层域尺度上,高灰分产率会降低煤层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原位温压条件下,煤吸附性能主要受储层压力“正效应”控制。构建了薄煤层煤体结构精确识别方法。针对薄煤层测井“边界效应”难题,引进小波分析技术对测井曲线进行分频加权重构,提高了测井信号的纵向分辨率;选取伽马、密度、声波、电阻率测井参数,借助FISHER线性判别法投影降维思想和最小方差分析理念,建立了煤体结构测井识别图版和分类函数。查明了原位应力随埋深变化的地质作用过程,提出了“应力封闭型”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概念。黔西地区煤储层应力梯度变化是埋深和构造综合作用的结果,向斜轴部是水平主应力最为集中的区域。垂向上,可将应力状态依次划分为应力挤压区、应力释放区、应力过渡区和构造集中区。应力释放区(500750m)有利于相对高渗储层和统一压力系统的形成,以常压储层为主;200500 m、>750m煤储层具有“应力封闭”特征,压力系统叠置发育,储层压力与埋深失去相关性。剖析了织金区块典型合采井排采动态,提出了多层合采产层组合评价方法及排采管控建议。在层间供液均衡的前提下,确保各产层实现高解吸效率时仍具备一定的埋没度是最大化采收率的产层组合方案;“大液量、高砂量”的压裂改造是高产的重要保障;快速提液降压、稳流压、高套压和稳套压等生产方式不适应合层排采技术要求。

陈博[4](2020)在《保德Ⅰ单元煤储层三维地质建模及动态特征分析》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保德煤层气区块现已实现商业开采,其储层表征和产能评价均取得重大进展,然而仅局限在个别井点和观察点,未能在平面上和垂向上展示气藏要素的变化特征。本文以保德区块Ι单元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钻录井、测井资料、实验测试和产能数据,采用随机建模方法,精细描述煤储层物性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分布规律;进一步基于地质模型,开展煤层气井产能主控因素分析;评估研究区煤层气藏开采现状,评价资源开采程度,指出煤层气资源优势区。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构建了煤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建立了灰色关联度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含气量测井解释模板,对煤储层物性特征进行精细解释。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煤层气藏三维地质模型,实现煤储层物性的三维可视化。平面上,煤岩渗透率自东向西有减小的趋势,煤岩含气量逐渐增大;纵向上,煤岩渗透率层内非均质较强,而煤岩含气量非均质性较小。整体来看,研究区8+9#煤层物性特征优于4+5#煤层。(2)基于地质模型,分析两口典型井的产能响应特征,理清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区煤储层等效含气量、资源丰度、吸附饱和度和等效渗透率的平面分布规律,对比分析了B1-X1和B1-X2井的地质条件,发现B1-X1井各项参数均优于B1-X2井。从过井剖面和生产曲线可以看出,影响两井产能差异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资源条件,B1-X1井煤层含气量和资源丰度优于B1-X2井,且B1-X2井煤层气吸附饱和度较低,使得气体解吸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是储层物性条件,B1-X1井煤层渗透率优于B1-X2井,且B1-X2井顶底板封盖性较弱,导致顶板水窜流,产气较低产水高,致使B1-X1井的产能优于B1-X2井。(3)结合煤层气井排采数据,将单井产能数据转化为一定泄流半径内减少的煤层含气量,进而计算出研究区煤层气藏的开采程度,评价煤层气资源特征。研究区开发状况较好,持续高产,至2017年末,煤层采出含气量为04.18 m3/t,平均为0.77 m3/t。采出气量低值区主要位于西部、西南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采出含气量普遍低于0.5 m3/t,且采出度不足10%,剩余资源潜力巨大;而采气高值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中西-中北部地区,采气最大值可达4.18 m3/t,且采出度普遍低于40%,以低于20%为主,总的来说研究区保有可采储量较高。

赵安坤[5](2019)在《雪峰山西侧构造复杂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定量优选方法》文中提出本文以雪峰山西侧复杂构造区为研究区域,以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搜集、露头剖面测制与采样、构造路线地质调查、钻井岩心观察与采样、构造与水文点调查等野外工作,以及岩矿鉴定、地化、物性测试等室内测试分析等室内研究,开展复杂构造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地质特征分析,揭示四川盆地及周缘雪峰山西侧构造复杂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的关键主控因素;运用多种数学方法计算参数权重,建立多参数加权叠加公式进而定量预测优选页岩气有利区,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有利区优选的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研究区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以加里东期及燕山期构造运动影响为甚,使得区内构造背景复杂。研究区内构造形迹的展布以北东向为主、次为近南北向,另发育有少量北西向构造,反映不同构造期次形成的构造相互叠加、限制和改造。区内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体系划分为前滨、近滨、远滨、浅水陆棚、深水陆棚五个沉积亚相,其中深水陆棚相富有机质泥岩发育广泛,岩性为黑色薄层碳质硅质泥岩夹毫米级斑脱岩,黄铁矿结核发育。其页岩具高有机碳和高演化程度;脆性矿物含量高,以生物成因硅为主,笔石化石丰富,富有机质段以发育WF2-LM4笔石带为主;物性较差,裂缝较发育,为页岩气勘探的主要层段。针对页岩储层特征对含气性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四川盆地及周缘雪峰山西侧的页岩气储层参数(沉积相、厚度、TOC、Ro、孔隙度、渗透率、脆性矿物含量、含气量)、保存参数(埋深、露头距离、断裂分布、构造形态等)和压力系数参数等平面分布特征、量化各关键参数平面分布。其中,沉积相受构造影响,宜宾-重庆一线为深水陆棚相,向古陆边缘过渡为浅水陆棚和滨岸相沉积;埋深盆内较大,超过4000m,雪峰山西侧受后期构造影响,埋深总体小于3500m;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在深水陆棚相区总体超过30m,最厚超过60m;TOC分布与深水陆棚相及厚度分布总体一致,最大值超过6%,位于宜宾-重庆一线,雪峰山西侧呈现自南向北逐渐增加的趋势;Ro受历史埋深影响,盆内演化程度最高,盆外相对适中,研究区呈现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孔隙度与脆性矿物含量由东向西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根据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结合四川盆地及周缘地质特点,以地质参数特征为指导,选取三种数学算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客观数理统计参数权重,未涉及地质含义)、神经网络(计算机模拟类人思考识别影响因子权重并赋值)及多层次模糊识别(基于地质人员主观经验认识对参数赋值计算权重)等数学方法对页岩气有利区进行定量优选。结合四川盆地页岩气有利区实际勘探图对比分析,对三种数学模型效果进行评价。其预测结果与实际勘探总体相符,显示三种算法均预测四川盆地盆内有利区为主,主要集中在川南及川东位置,指出川东高陡构造带等可能存在的新的页岩气有利区。对比实际勘探图,BP神经网络相对吻合程度更高,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多层次模糊识别方法存在一定适用范围。运用本次研究确定的页岩气有利区定量预测优选方法,对雪峰山西侧的构造复杂区页岩气有利区域进行了预测优选。结果表明,该方法量化计算的有利区位置与传统的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方法吻合性好,且其表现形式较现有方法更清晰、直观。同时,该方法计算获得的多个有利区之间可进行直观对比排序,单个有利区内可迅速判断最有利的程度分布。

陈雨[6](2019)在《富气土层探测识别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东南沿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浅部软土层中赋存大量生物气体,因其分布无规律,往往给地下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需对富气土层分布规律、含气特征等进行准确探测,为工程施工排气提供重要依据,从而保障施工建设安全。由此可见浅层气高精准测试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富气土层开展了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及现场综合测试研究。文章以杭州某地铁建设地质条件为依托,开展物理模拟试验,分析电阻率法测试富气土层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以现场地质资料为基础,通过EarthImager2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地电模型,对不同参数下富气土层的含气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物理模拟结果表明:土体充气后,电阻率值升高,多分布在80160Ω·m范围,说明了试验研究的可行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富气土层地电场响应特征明显,表现为高电阻率异常;富气土层所在深度增大及周围介质电阻率降低皆会导致其地电场响应特征变弱;随土层含气程度升高地电场响应特征越发明显。基于模拟试验结果在现场采用以电阻率法为主、结合地质雷达及地震波方法对富气土层进行综合探测试验研究,以探寻测试浅层气的有效方法。并行电法测试结果表明:根据测试深度及精度要求,3m电极间距测试系统更适合本次现场测试;现场富气土层地电场响应特征明显,多以1525m带状、透镜状富集,呈明显的高电阻率异常,电阻率值多分布在40300Ω·m,试验场区存在多处浅层气疑似富集区,主要分布在埋深630m的粉砂夹黏土层、砂质粉土夹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及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层。在地质雷达测试分析中,部分富气区域表现出明显的电磁波异常现象,能够与电性响应特征相对应。在地震波测试分析中,地震波对富气区域响应表现较弱,但对地层分辨能力表现较好,能够清晰呈现地层分布,与地电场响应特征相对应。结合三种测试方法分析效果及前期勘察报告结果表明:采用电阻率法对富气土层探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目前,受工程现场条件及测试手段限制,相关试验研究内容还不够丰富,如物理模型更合理构建、数值模拟更全面及现场测试系统优化等相关问题有待后续进行研究。图[51]表[12]参考文献[96]

钟城[7](2019)在《川东南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特征及其与含气性关系》文中研究指明裂缝深刻影响着页岩气藏的品质,控制页岩气的产能,特别是对于川东南地区那些经历过多期构造演化、高-过成熟度的富有机质页岩而言,裂缝发育特征及其与含气性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以川东南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例,在对露头、岩心、镜下等微观-宏观尺度下裂缝进行表征的基础上,采用岩石力学实验、测井、地震解释等技术与方法,探讨了页岩裂缝发育主要控制因素,结合压力系数、含气量等相关资料,深入分析了页岩裂缝特征及其与含气性关系,取得了如下认识:(1)龙马溪组露头发育多期构造运动伴生的构造剪切缝以及少量的张性缝和直立缝,表现为“高、短、密”等特征,破碎程度较高,破碎能力较强;岩心裂缝主要发育类型包括剪切缝、压溶缝、张性缝、滑脱缝、复合缝等,成像测井共识别出高阻缝、高导缝、顺层缝、微断层、钻井诱导缝等多种类型的裂缝,总体以高角度斜交和垂直的剪切缝为主;微裂缝充填物包括有机质、黄铁矿、方解石等,按照微裂缝形成的控制因素划分为内因和外因,内部因素控制所形成的微裂缝包括层间页理缝、席状粘土层间缝、成岩收缩缝等成岩缝以及异常高压缝、有机质收缩缝等有机质热成因缝,外部因素控制所形成的微裂缝包括贴粒缝(晶间缝)和矿物节理缝(晶内缝)等构造缝以及人工诱导缝,镜下多呈现数条宽度约几十微米的主裂缝和几微米至十几微米的微裂隙相互交织的现象。(2)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控制因素包括构造因素和非构造因素。构造因素包括构造应力场和构造部位,体现在龙马溪组的构造裂缝共划分为两套,为燕山构造运动中-晚期、燕山构造运动末期-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期和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晚期等三期构造运动共同叠加与改造的结果;裂缝深受断层的控制,其发育程度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随距断层距离的增加,断层控制裂缝带过渡至区域控制裂缝带。非构造因素包括有机质、岩相类型及脆性矿物、埋深条件及岩石力学性质和其他因素,相对比贫有机质页岩而言,富有机质页岩的破裂模式更复杂,裂缝发育程度更高;石英、长石、黄铁矿为研究区龙马溪组主要脆性矿物,含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页岩的天然裂缝以多缝、网格缝为主;埋深由Om增加至4000m左右,Rickman脆性指数由53.7%~60.7%降低至46.9%~52.7%范围,岩样破裂模式由劈裂型(复杂)向剪切型(单一)过渡;页岩越薄,裂缝越发育;有机质生烃和排烃后局部产生异常高压可促使微裂缝形成,多种成因微裂缝之间相互交织,共同形成了内部复杂的裂缝系统。(3)燕山构造运动中期以来,靠近齐岳山断裂的DY1井-DY3井一带区域自构造抬升的时间早(约85Ma)和抬升幅度大(约2800m),裂缝与断层封闭性较差,顶板和盖层的裂缝发育程度较高,地震相干属性强、构造曲率值高,裂缝整体发育程度较高,其压力系数低于1.2,含气性差;远离齐岳山断裂的DY2-DY5井一带的区域构造改造程度低,裂缝与断层封闭性较好,盖层和顶板裂缝发育程度低,地震相干属性弱、构造曲曲率值低,目的层裂缝整体发育程度较低,其压力系数普遍高于1.2,含气性好。通过对川东南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的系统研究,明确了页岩裂缝特征及其与含气性关系,不仅深化了页岩气保存条件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在复杂构造区中寻找页岩气有利勘探目标区的理论认识,以期为川东南页岩气的勘探布局与高效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进一步的参考资料。

赵忠琦[8](2019)在《基于模糊聚类原理对专家评议法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地质要素评序法是我国探矿权出让收益评估中常见的一种方法。使用地质要素评序法进行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的门槛较高,故该方法应用案例较少。通过对2013—2017年各勘查阶段探矿权的登记变化情况统计分析得知,未来地质要素评序法的使用将逐渐提高,有望成为探矿权出让收益评估的主流方法。但是价值指数取值使用的专家评议方法存在主观性强、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等问题。本文采用模糊聚类原理,结合基于GIS技术的矿产资源评价系统,对地质要素评序法的核心,即确定价值指数取值的专家评议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每一类价值指数的取值规律,并根据取值规律是否具有模糊性进行分类。对那些具有可量化的价值指数进行直接定值;对存在模糊性的价值指数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所建立的模型求其值。所以该方法是在专家评议法基础上进行优化的改进方法。该优化方法的计算流程主要由收集地质要素评序法评估案例、选择量化指标、建立各类模糊标准模式数据库、确定模糊标准模式隶属函数、将目标区域数据代入各标准模式、进行综合评判等部分组成。本文利用已使用地质要素评序法进行评价的20座金矿的地质数据建立标准模型,并通过Matlab进行正演验证模式正确性。将山东烟台某金矿作为目标探矿权案例,代入模型计算价值指数,并将计算结果与传统探矿权评估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论在评估速度、质量方面更加符合实际。通过该方法评估的探矿权结果,自动增加到案例数据库中,随着案例数据库的增加,其评估的准确性也会越高。利用该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关联矿种的距离及秩相关系数能较好表示量化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价值指数;2.利用最大涌水量、BQ值、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以及水质等级量化开采技术条件价值指数,其中环境地质因素对于金矿的价值指数取值影响较小;3.地质体熵值与找矿标志价值指数呈正相关分布;4.利用矿区与城镇、道路距离及基础设施熵值量化表示基础设施条件价值指数具有可行性;5.目标区域在标准模式中的最大隶属度对应价值指数范围与目标案例探矿权评估报告结果一致;6.该优化方法与离散化方法相结合,能够求得具体价值指数;

刘曰武,高大鹏,李奇,万义钊,段文杰,曾霞光,李明耀,苏业旺,范永波,李世海,鲁晓兵,周东,陈伟民,傅一钦,姜春晖,侯绍继,潘利生,魏小林,胡志明,端祥刚,高树生,沈瑞,常进,李晓雁,柳占立,魏宇杰,郑哲敏[9](2019)在《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文中研究说明页岩气的开采涉及破裂和收集输运两个关键过程.如何实现2000 m以下、复杂地应力作用下、多相复杂介质组分的页岩层内网状裂纹的形成,同时将孔洞、缝隙中的游离、吸附气体进行高效收集,涉及到诸多的核心力学问题.这一工程过程涵盖了力学前沿研究的诸多领域:介质和裂纹从纳米尺度到千米尺度的空间跨越,游离、吸附气体输运过程中微秒以下的时间尺度事件到历经数年开采的时间尺度跨越,不同尺度上流体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压裂过程中通过监测信息反演内部破坏状态等.针对近年来我们国家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及后续发展中面临的前沿力学问题,在综合介绍页岩气藏的基本特征和开发技术的基础上,以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为主线,从页岩力学性质及其表征方法、页岩气藏实验模拟技术、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及流固耦合特征、水力压裂过程数值模拟方法、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监测技术、高效环保的无水压裂技术等6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合页岩气藏开发的工程实践,深入探究了其中力学关键问题,以期对从事页岩气领域的开发和研究的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该方面的内容对力学学科、尤其是岩土力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贾俊[10](2017)在《碳酸盐岩复杂裂缝发育特征及测井评价研究 ——以鄂北D气田下古M5_(1-5)气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勘探开发实践表明,裂缝型油气藏已成为21世纪油气增储上产的主要领域之一。D气田作为中石化在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在上古生界不断获得油气勘探突破的同时,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对气藏规模化开发的影响逐渐显现。然而,对该区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地质成因、测井识别与有效性评价、分布规律及其与气藏关系尚不明确,极大制约了规模化开发的推进。为此,论文以D气田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碳酸盐岩裂缝为研究对象,开展裂缝发育特征与地质成因、测井识别与有效性评价、裂缝分布规律与气藏关系的研究,着力建立一套裂缝的测井评价与预测方法,全面认识裂缝发育对天然气产能的影响,为研究区规模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首先,立足钻井取心资料,对裂缝宏观发育特征(包括裂缝缝面特征、形态、产状、充填、裂缝长度和宽度等)开展统计和分析;同时,对岩心采样,并开展配套岩石物理实验,获取裂缝微观特征及所蕴含的地质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域构造、岩溶体系研究成果,以及裂缝充填物稳定同位素测定、岩石声发射实验和包裹体测试等实验结果,对裂缝的地质成因和形成期次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明确裂缝发育类型及差异化特征。其次,采用岩心刻度常规测井的方法,定性、定量评价裂缝:①采用取芯,辅以钻井、录井及测试等资料对测井资料进行标定,开展裂缝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建立裂缝与测井响应特征的联系;②采用敏感性分析、归一化及特征变量相关性分析等多步优化法,综合运用贝叶斯函数和逐步判别分析开展有效裂缝的非线性识别;③在裂缝识别的基础上,对裂缝孔隙度、宽度等参数进行定量计算,并与岩心裂缝观察和成像测井裂缝参数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岩性建立了裂缝有效性测井评价标准。最后,在裂缝发育特征、测井识别、定量评价研究基础上,对裂缝的纵向和平面发育主控因素进行分析,开展裂缝分布评价,并结合测试数据,进一步分析裂缝在天然气疏导、富集中的作用。通过上述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D气田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识别、测井有效性评价和分布预测方法,并取得了以下认识:研究区虽然以垂直裂缝和高角度裂缝发育为主,但裂缝有效性较差,大部分裂缝被方解石、泥炭质及白云石充填,未充填的有效缝仅占19.9%;纵向上,M55亚段黑色灰岩地层裂缝最为发育,M51和M52白云岩地层裂缝发育次之,但有效裂缝线密度更高。构造裂缝、风化裂缝、溶蚀裂缝为研究区发育的主要裂缝类型。其中构造裂缝发育呈现多期次性,以燕山—喜山期发育为主;风化、溶蚀裂缝发育纵向上呈现分带性,风化溶蚀裂缝发育于第一期岩溶垂直渗流带(M51、M52),溶蚀裂缝主要发育于第二、三期岩溶带(M53-5亚段)充填裂缝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但部分未充填低角度张性构造裂缝表现为声波时差值增大、密度值减小;半充填—未充填构造缝在微球型聚焦测井曲线上呈现“平台或尖刺状”电阻率降低特征;规模较大、延伸较远,充填程度较低的高角度构造缝,双侧向测井呈现一定程度的正幅度差,且伴有井眼扩径现象。研究区以微裂缝发育为主,裂缝孔隙度平均值为0.26%,裂缝宽度平均值为0.012mm。M5104白云岩地层有效裂缝孔隙度大于0.35%,裂缝宽度大于0.019mm;M55灰岩地层有效裂缝孔隙度大于0.31%,裂缝宽度大于0.015mm。构造变形、岩溶古地貌及岩层厚度是研究区裂缝发育三大主控因素。基于岩层厚度及构造裂缝密度两个主控因子的组合评价方法所建立的裂缝主要发育层段(M51、M52和M55)裂缝分布评价图表明:M51-2亚段裂缝主要发育于岩溶高地、岩溶斜坡等陡壁拉张区与构造作用叠合区域;M55亚段则表现为受岩性控制下的构造裂缝与坍塌溶蚀缝叠加的发育规律。M51-5亚段广泛发育且相互连通的裂缝体系不仅为上覆石炭系太原组天然气向下运移至马家沟组提供了通道,而且在平面上的岩溶高地、岩溶斜坡等陡壁拉张区与构造作用叠合区域及纵向上有效裂缝较发育的M51、M52亚段形成了天然气局部富集区,单井测试产能较高。

二、化探方法预测气藏埋深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探方法预测气藏埋深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深部地质资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资源能源勘探现状
    1.1 金属矿产勘探
        1.1.1 电 法
        1.1.2 重力法
        1.1.3 磁 法
        1.1.4 地震法
    1.2 煤炭勘探
        1.2.1 地震法
        1.2.2 电 法
        1.2.3 难点及发展趋势
    1.3 油气藏勘探
        1.3.1 非震技术
        1.3.2 地震技术
    1.4 非常规油气地球物理勘探
        1.4.1 页岩气
        1.4.2 天然气水合物
        1.4.3 致密砂岩气
        1.4.4 煤层气与油砂
2 总结与展望
    2.1 仪器设备自主化
    2.2 环境安全问题
    2.3 资源勘探难度增加
    2.4 多学科、多方法联合勘探
    2.5 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在即

(2)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2 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1.3 构造单元划分
    2.2 沉积特征
        2.2.1 沉积环境演化
        2.2.2 主要沉积地层
3 成藏条件评价
    3.1 烃源岩评价
        3.1.1 有机质类型
        3.1.2 有机质丰度
        3.1.3 成熟度
        3.1.4 展布特征
    3.2 储层
        3.2.1 储层特征
        3.2.2 储层评价
    3.3 盖层条件
        3.3.1 盖层特征
        3.3.2 盖层评价
    3.4 圈闭评价
        3.4.1 圈闭类型
        3.4.2 圈闭评价
4 成藏规律研究
    4.1 煤成气成藏特点
    4.2 成藏要素配置
    4.3 成藏主控因素
    4.4 典型成藏模式
    4.5 勘探方向分析
5 煤成气资源潜力
    5.1 埋藏史、热史模拟
        5.1.1 模拟参数求取
        5.1.2 模拟结果
        5.1.3 热演化特征
    5.2 煤成气资源量评价
        5.2.1 生排烃模型及计算方法
        5.2.2 生烃气量计算
        5.2.3 排烃气量计算
    5.3 结果讨论
6 有利区预测
    6.1 研究方法
        6.1.1 综合评价方法
        6.1.2 评价方法选择
    6.2 优选模型
        6.2.1 指标体系
        6.2.2 评价模型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6.3.1 评价结果
        6.3.2 讨论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及研究趋势
        1.2.2 含煤层气系统研究进展
        1.2.3 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应力场分析
        1.2.4 煤体结构划分与测井识别
        1.2.5 贵州省多煤层煤层气开发现状及关键技术
    1.3 面临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6.1 研究成果
        1.6.2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区域构造特征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2 煤系沉积作用
        2.2.1 煤系地层及沉积特征
        2.2.2 煤层发育特点
    2.3 煤岩煤质特征
        2.3.1 宏观煤岩类型
        2.3.2 煤变质程度作用
        2.3.3 显微煤岩组分
        2.3.4 煤质变化
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储层物性表征
    3.1 不同变质程度煤储渗空间静态表征
        3.1.1 压汞法对中大孔的表征
        3.1.2 低温N_2 吸附对2~100 nm孔隙的表征
        3.1.4 低场核磁共振综合表征
    3.2 煤岩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
        3.2.1 煤变质程度对吸附的影响
        3.2.2 灰分产率对吸附的影响
        3.2.3 储层原位温压条件对吸附的影响
    3.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解吸特性
        3.3.1 解吸阶段划分理论
        3.3.2 解吸效率及解吸节点变化
        3.3.3 煤层气解吸动态识别图版
4 不同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及测井识别
    4.1 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
        4.1.1 显微镜对微裂隙的表征
        4.1.2 不同煤体结构低温N_2/CO_2 吸附特征
        4.1.3 不同煤体结构核磁共振结果
        4.1.4 单轴压缩作用下煤体损伤演化规律CT观测
    4.2 测井曲线重构及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4.2.1 测井曲线分频加权重构
        4.2.2 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4.3 煤体结构定量识别方法及应用
        4.3.1 Fisher判别法分析原理
        4.3.2 判别图版与分类函数
        4.3.3 方法验证及应用实例
5 原位地应力场转换及其储渗控制效应
    5.1 煤岩储渗空间动态演化表征
        5.1.1 核磁T_2 谱动态变化特征
        5.1.2 核磁分形维数及其动态变化
        5.1.3 煤岩等效割理压缩系数
    5.2 煤储层原位地应力分布特征
        5.2.1 煤储层原位应力场临界转换深度
        5.2.2 应力比随埋深变化规律统计分析
    5.3 地应力-渗透率-储层压力-含气性协同关系
        5.3.1 地应力对渗透率的控制作用
        5.3.2 含气系统叠置发育的地应力封闭效应
6 多煤层煤层气高效开发技术对策
    6.1 合采产层组合优选评价方法
        6.1.1 产层解吸动态与动液面协同关系
        6.1.2 产层跨度
        6.1.3 地层供液能力
    6.2 储层压裂改造方式
        6.2.1 合采井压裂改造
        6.2.2 水平井分段压裂
    6.3 排采管控方式
        6.3.1 排采制度对产能的影响
        6.3.2 排采阶段及管控方式
7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保德Ⅰ单元煤储层三维地质建模及动态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地质建模研究成果
        1.2.2 煤储层含气量反演
        1.2.3 煤储层孔渗特征反演
        1.2.4 煤储层动态特征研究
        1.2.5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成果认识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地层发育特征
        2.2.2 煤层分布特征
3 煤储层表征
    3.1 煤岩组分
        3.1.1 宏观煤岩特征
        3.1.2 煤岩显微组成
    3.2 煤质特征
    3.3 煤级特征
    3.4 煤储层孔裂隙结构
        3.4.1 压汞法分析
        3.4.2 低温液氮分析
        3.4.3 扫描电镜观察
    3.5 吸附性和含气性
    3.6 煤储层孔渗性
        3.6.1 孔隙度测试分析
        3.6.2 渗透率测试分析
4 煤层气井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4.1 测井数据预处理
    4.2 煤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
    4.3 煤储层含气量测井解释模型
5 煤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5.1 三维地质建模原理与方法
        5.1.1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思路
        5.1.2 三维地质建模流程及步骤
    5.2 保德Ⅰ单元煤储层构造-地层格架模型
    5.3 保德Ⅰ单元煤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模型
    5.4 保德Ⅰ单元煤储层含气量模型
    5.5 基于产能的地质模型验证
        5.5.1 排采效果分析
        5.5.2 煤层平面分均质性分析
        5.5.3 煤层纵向非均质性分析
6 煤层气开采程度与剩余资源量厘定
    6.1 开采动态特征
    6.2 保德Ι单元煤层气剩余资源量厘定
        6.2.1 煤层气藏初始资源丰度估算
        6.2.2 煤层气藏剩余资源丰度估算
7 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雪峰山西侧构造复杂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定量优选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来源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与甜点预测研究现状
        1.3.2 数学定量分析方法应用进展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层
        2.1.1 四川盆地地层概述
        2.1.2 研究区地层分布
    2.2 区域构造
        2.2.1 四川盆地构造变形特征
        2.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2.3 沉积构造演化
第3章 页岩气储层特征
    3.1 储层岩性与生物特征
        3.1.1 储层岩性
        3.1.2 储层笔石带分布
    3.2 储层岩石学特征
        3.2.1 薄片特征
        3.2.2 矿物组分特征
    3.3 储层物性特征
        3.3.1 孔隙类型
        3.3.2 孔隙度特征
        3.3.3 渗透率特征
        3.3.4 比表面积特征
    3.4 储层地化特征
        3.4.1 元素特征
        3.4.2 有机地化特征
    3.5 储层含气性与露头距离的关系
    3.6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本章小结
第4章 页岩气富集关键因素量化分析
    4.1 页岩分布特征
        4.1.1 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相分布
        4.1.2 富有机质页岩厚度与埋深分布
    4.2 有机地化
        4.2.1 TOC分布
        4.2.2 Ro分布
    4.3 物性特征
    4.4 脆性矿物及裂缝
        4.4.1 脆性矿物含量平面分布
        4.4.2 裂缝发育特征分析
    4.5 保存条件
        4.5.1 断裂展布分析
        4.5.2 地层倾角分析
        4.5.3 不整合面分析
        4.5.4 岩溶作用分析
        4.5.5 保存条件综合分析
    4.6 含气量
    4.7 压力系数
    4.8 典型页岩气藏解剖
        4.8.1 彭水页岩气藏
        4.8.2 正安页岩气藏
    4.9 富集规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方法研究
    5.1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方法与数学算法选取
        5.1.1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方法
        5.1.2 有利区优选中数学算法比较与选取
    5.2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
        5.2.1 基本方法
        5.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应用
        5.2.3 页岩气有利区量化优选
    5.3 多层次模糊识别方法分析
        5.3.1 基本原理
        5.3.2 多层次模糊识别模型
        5.3.3 页岩气有利区参数优选
    5.4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分析
        5.4.1 基本原理
        5.4.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5.4.3 页岩气有利区参数优选
    本章小结
第6章 页岩气有利区预测方法应用
    6.1 页岩气有利区定量优选方法
        6.1.1 地质参数平面图数据化
        6.1.2 地质参数平面图数据标准化
        6.1.3 地质参数平面图量化叠加
        6.1.4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评价
    6.2 多种数学方法有利区预测与勘探实践对比
    6.3 雪峰西侧页岩气有利区预测应用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6)富气土层探测识别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技术发展及认识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
    2.2 区域地层
    2.3 浅层气的形成与赋存
        2.3.1 浅层气的形成
        2.3.2 浅层气的赋存状态
    2.4 现场踏勘
3 探测原理
    3.1 物性探测基础
    3.2 并行电法探测原理及工作方式
        3.2.1 探测原理
        3.2.2 工作方式
4 模拟试验
    4.1 物理模拟试验
        4.1.1 试验设计及数据采集
        4.1.2 试验分析结果
    4.2 数值模拟试验
        4.2.1 正反演方法
        4.2.2 理论模型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现场探测
    5.1 并行电法现场探测
        5.1.1 测线布置与数据采集
        5.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地质雷达现场探测
        5.2.1 参数选择及测线布置
        5.2.2 数据处理分析
    5.3 浅部地震现场探测
        5.3.1 参数选择及测线布置
        5.3.2 数据处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川东南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特征及其与含气性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相关科研课题
        1.1.1 选题背景
        1.1.2 与论文相关的科研课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构造背景
        2.2.1 构造特征
        2.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龙马溪组沉积特征
        2.3.1 沉积背景
        2.3.2 地层基本特征
第3章 龙马溪组页岩裂缝类型及特征
    3.1 露头裂缝特征
        3.1.1 露头裂缝类型
        3.1.2 裂缝发育程度表征
    3.2 井下裂缝特征
        3.2.1 裂缝类型
        3.2.2 裂缝发育程度表征
    3.3 微观裂缝特征
        3.3.1 微观裂缝类型
        3.3.2 微裂缝发育程度表征
第4章 页岩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
    4.1 构造因素
        4.1.1 构造应力场
        4.1.2 构造部位
    4.2 非构造因素
        4.2.1 有机质
        4.2.2 岩相类型及脆性矿物
        4.2.3 埋深条件及岩石力学性质
        4.2.4 其它因素
第5章 裂缝与页岩含气性的关系
    5.1 构造抬升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5.1.1 构造抬升的时间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5.1.2 构造抬升程度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5.2 裂缝、断层的封闭性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5.2.1 裂缝走向和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夹角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5.2.2 断层封闭性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5.3 裂缝分布规律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5.3.1 裂缝纵向分布规律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5.3.2 裂缝横向分布规律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8)基于模糊聚类原理对专家评议法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模糊聚类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的研究现状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质要素评序法价值指数评判标准分析
    2.1 地质要素评序法简介
        2.1.1 地质要素评序法基本原理
        2.1.2 地质要素评序法与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的关系
    2.2 价值指数评判准则分析
        2.2.1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显示
        2.2.2 找矿标志显示
        2.2.3 矿化强度及蕴含规模显示
        2.2.4 矿石质量及选矿加工性能显示
        2.2.5 开采技术条件显示
        2.2.6 矿产品及矿业权市场条件显示
        2.2.7 基础设施条件显示
    2.3 对价值指数量化指标的讨论
        2.3.1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价值指数量化指标分析
        2.3.2 找矿标志价值指数量化指标分析
        2.3.3 开采技术条件价值指数量化指标分析
        2.3.4 基础设施条件价值指数量化指标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模糊聚类原理下价值指数模糊模型构建
    3.1 模糊聚类原理
        3.1.1 模糊聚类原理概述
        3.1.2 模糊聚类分析
        3.1.3 模糊模式识别
        3.1.4 模糊综合评判
    3.2 基于模糊聚类原理构建价值指数数据库模型
        3.2.1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价值指数模糊模式模型构建
        3.2.2 找矿标志价值指数模糊模式模型构建
        3.2.3 开采技术条件价值指数模糊模式模型构建
        3.2.4 基础设施条件价值指数模糊模式模型构建
    3.3 小结
第四章 实证分析
    4.1 案例介绍
        4.1.1 目标区域基本情况
        4.1.2 目标区域地质情况
        4.1.3 目标区域矿体特征
    4.2 目标区域价值指数量化指标计算
        4.2.1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4.2.2 找矿标志
        4.2.3 矿化强度及蕴藏规模
        4.2.4 矿石质量及选矿加工性能
        4.2.5 开采技术条件
        4.2.6 矿产品及矿业权市场条件
        4.2.7 基础设施条件
    4.3 结果分析
        4.3.1 确定模糊价值指数的标准模式
        4.3.2 准确性检验
        4.3.3 对于结果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1前言*
2页岩气藏及其开采方式*
    2.1引言
    2.2 页岩气藏的地质及开采特征
        2.2.1 页岩气藏的地质特征
        2.2.1. 1 构造地质背景
        2.2.1. 2 沉积环境
        2.2.1. 3 页岩类型
        2.2.1. 4 总有机碳含量
        2.2.1. 5 热成熟度
        2.2.1. 6 有机质类型
        2.2.2 页岩气藏的储层特征
        2.2.2. 1 储层厚度
        2.2.2. 2 储层物性
        2.2.2. 3 页岩脆性
        2.2.2. 4 裂缝系统
        2.2.2. 5 含气量
        2.2.3 页岩气藏的开采特征
        2.2.3. 1 优惠政策的扶持
        2.2.3. 2 体积压裂
        2.2.3. 3 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2.2.3. 4 产量递减率较高
        2.2.3. 5 环保问题面临挑战
    2.3 页岩气藏开采方式
        2.3.1 直井及直井压裂开发方式
        2.3.2 水平井及水平井压裂开发方式
        2.3.2. 1 滑溜水压裂技术
        2.3.2. 2 多级分段压裂技术
        2.3.3 同步压裂开发方式
        2.3.3. 1 同步压裂技术
        2.3.3. 2 拉链式压裂技术
        2.3.4 工厂化水平井压裂开发方式
    2.4 本节小结
3页岩力学行为与基本表征方法*
    3.1 引言
    3.2 页岩天然裂缝的分布
    3.3 页岩的脆性
    3.4 页岩的弹性
        3.4.1 杨氏模量
        3.4.2 泊松比
    3.5 页岩的断裂强度
        3.5.1 压缩断裂强度
        3.5.2 拉伸断裂强度
    3.6 页岩弹性性能的统计描述
    3.7 页岩的I型断裂
    3.8 页岩天然弱面对裂纹路径的影响
    3.9 岩体材料的本构关系
        3.9.1 脆性破坏理论
        3.9.2 弹塑性理论
        3.9.3 损伤力学理论
        3.9.4 微平面模型本构理论
    3.1 0 本节小结
4页岩气藏实验模拟技术*
    4.1 引言
    4.2 页岩储层评价技术
        4.2.1 微观结构测试技术
        4.2.2 孔径分布测试技术
        4.2.3 物性测试技术
        4.2.4 吸附气测量技术
        4.2.5 扩散能力测试技术
        4.2.6 储层吸水特征测试技术
    4.3 开发模拟实验技术
        4.3.1 流态实验
        4.3.2 多测压点耦合传质实验
        4.3.3 全直径岩心地层模拟开发实验
    4.4 含气量计算方法
        4.4.1 等温吸附法
        4.4.2 微观孔隙结构法
        4.4.3 测井资料法
    4.5 本节小结
5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及流固耦合特征*
    5.1 引言
    5.2 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
        5.2.1 微观尺度渗流机理研究
        5.2.1. 1 流动的分区
        5.2.1. 2 微观流动过程
        5.2.1. 3 微纳尺度流动特点
        5.2.2 微观流动的研究方法
        5.2.2. 1 分子动力学方法
        5.2.2. 2 直接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5.2.2. 3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5.2.2. 4 Burnett方程
        5.2.2. 5 逾渗理论
        5.2.2. 6 孔隙网络模型
        5.2.3 微观尺度向宏观尺度过渡问题
    5.3 解吸附条件下的渗流力学规律
        5.3.1 吸附动力学问题
        5.3.1. 1 页岩吸附特征的影响因素
        5.3.1. 2 吸附理论及模型
        5.3.2 解吸附与流动耦合问题
    5.4 人工压裂过程裂缝起裂及流固耦合机理
        5.4.1 页岩裂缝起裂及扩展机理
        5.4.1. 1 页岩各向异性多孔本构
        5.4.1. 2 页岩各向异性强度和断裂准则
        5.4.1. 3 水压裂缝和天然裂缝相互作用规律
        5.4.2 页岩裂缝扩展数值模拟方法
    5.5 页岩复杂介质的非均质特征
        5.5.1 横纵向各向异性
        5.5.2 基质本身的非均质性
        5.5.3 天然裂缝引发的非均质性
        5.5.4 页岩储层的变形规律
    5.6 本节小结
6页岩气水力压裂数值模拟方法*
    6.1 前言
    6.2 理论计算模型
        6.2.1 传统水力压裂模型
        6.2.1. 1 PKN模型
        6.2.1. 2 KGD模型
        6.2.1. 3 P3D模型
        6.2.2 非常规水力压裂模型
        6.2.2. 1 线网模型 (wire-mesh model)
        6.2.2. 2 非常规裂缝模型
    6.3 水力压裂数值计算
        6.3.1 数值计算模型
        6.3.1. 1 固体破裂计算模型
        6.3.1. 2 渗流计算模型
        6.3.2 数值计算方法
        6.3.2. 1 有限单元法
        6.3.2. 2 有限差分法
        6.3.2. 3 边界单元法
        6.3.2. 4 扩展有限元法
        6.3.2. 5 离散单元法
        6.3.2. 6 连续非连续单元法
    6.4 页岩裂缝网扩展的数值模拟研究
        6.4.1 页岩压裂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6.4.2 基于XFEM的耦合变形–扩散–流动的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研究
    6.5 本节小结
7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监测技术*
    7.1 引言
    7.2 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7.2.1 微地震监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7.2.1. 1 国外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7.2.1. 2 国内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7.2.2 微地震监测在低渗透率气藏开发中的应用
    7.3 微地震监测中的关键问题
        7.3.1 事件有效识别
        7.3.1. 1 初至时间拾取
        7.3.1. 2 震源定位
        7.3.2 水力压裂微地震发生及其信号特点
        7.3.2. 1 水力压裂“慢”过程伴随岩石破裂声发射的“快”过程
        7.3.2. 2 岩石破坏机理复杂, 微地震的波形多样
        7.3.2. 3 水力压裂过程的信号干扰
        7.3.3 水力压裂微地震信号的时域–频域二维全波形分析
        7.3.4 微地震的数据解释
        7.3.4. 1 能量的匹配
        7.3.4. 2 致裂面积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7.3.4. 3 微地震事件的发生时间
        7.3.4. 4 水力压裂的岩石破坏机理
    7.4 本节小结
8无水压裂技术*
    8.1 前言
    8.2 二氧化碳压裂技术
        8.2.1 二氧化碳干法压裂
        8.2.2 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技术
        8.2.3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
        8.2.3. 1 CO2物性
        8.2.3. 2 超临界CO2在微细流道中的流动与换热
        8.2.3. 3 CO2射流破岩研究
        8.2.3. 4 CO2压裂后的地下封存
        8.2.4 小结
    8.3 氮气压裂技术
        8.3.1 氮气干压裂技术
        8.3.2 氮气泡沫压裂技术
        8.3.3 小结
    8.4 液化石油气 (LPG) 无水压裂技术
    8.5 爆炸压裂技术
        8.5.1 井内爆炸
        8.5.2 核爆法
        8.5.3 层内爆炸
        8.5.3 小结
    8.6 高能气体压裂 (HEGF)
    8.7 本节小结
9结束语*

(10)碳酸盐岩复杂裂缝发育特征及测井评价研究 ——以鄂北D气田下古M5_(1-5)气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缝成因及影响因素
        1.2.2 裂缝识别及有效性评价
        1.2.3 裂缝预测
    1.3 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1.4 技术方法、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成果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地理及构造位置
    2.2 构造特征
        2.2.1 区域构造背景
        2.2.2 局部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征
    2.4 储层特征
        2.4.1 岩石类型
        2.4.2 物性特征
        2.4.3 “四性”关系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裂缝发育特征
    3.1 岩心裂缝发育特征
        3.1.1 裂缝类型
        3.1.2 裂缝分布层位
        3.1.3 裂缝产状
        3.1.4 裂缝岩性分布
        3.1.5 裂缝充填特征
        3.1.6 裂缝宏观参数
        3.1.7 裂缝微观特征
    3.2 裂缝形成期次
    3.3 岩溶体系及风化、溶蚀裂缝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裂缝测井识别
    4.1 裂缝发育有利岩性识别
        4.1.1 薄片观察标定测井曲线识别岩性
        4.1.2 测井交会图识别岩性
        4.1.3 岩性响应特征
    4.2 常规测井识别裂缝
        4.2.1 常规测井裂缝响应特征
        4.2.2 交会图分析识别裂缝
        4.2.3 地层倾角测井识别裂缝
        4.2.4 双侧向测井识别裂缝
        4.2.5 常规测井裂缝识别存在的问题
    4.3 成像测井识别裂缝
        4.3.1 成像测井裂缝响应特征
        4.3.2 成像测井裂缝识别
    4.4 BAYEs逐步判别分析识别裂缝
        4.4.1 方法原理
        4.4.2 特征变量多步优化
        4.4.3 裂缝判别
    4.5 裂缝型储层流体识别
        4.5.1 双侧向比值法
        4.5.2 交会图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裂缝定量表征及有效性评价
    5.1 裂缝参数定量表征
        5.1.1 裂缝孔隙度计算
        5.1.2 裂缝宽度计算
        5.1.3 参数计算结果及特征
    5.2 裂缝有效性测井评价
        5.2.1 裂缝有效性评价方法
        5.2.2 裂缝有效性测井评价标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裂缝分布与气藏关系
    6.1 裂缝发育影响因素
        6.1.1 岩石力学条件
        6.1.2 岩层厚度
        6.1.3 力学结构面
        6.1.4 构造变形强度
        6.1.5 岩溶古地貌
        6.1.6 综合影响分析
    6.2 裂缝分布评价
        6.2.1 评价思路及结果
        6.2.2 裂缝分布吻合性分析
    6.3 裂缝与气藏关系
        6.3.1 疏导体系分析
        6.3.2 裂缝与天然气富集关系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化探方法预测气藏埋深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深部地质资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发展[J]. 李鹏,罗玉钦,田有,刘洋,鹿琪,陈常乐,刘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1(05)
  • [2]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D]. 王永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D]. 陈世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保德Ⅰ单元煤储层三维地质建模及动态特征分析[D]. 陈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5]雪峰山西侧构造复杂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定量优选方法[D]. 赵安坤.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4)
  • [6]富气土层探测识别试验研究[D]. 陈雨.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7]川东南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特征及其与含气性关系[D]. 钟城.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8]基于模糊聚类原理对专家评议法的优化研究[D]. 赵忠琦.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
  • [9]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J]. 刘曰武,高大鹏,李奇,万义钊,段文杰,曾霞光,李明耀,苏业旺,范永波,李世海,鲁晓兵,周东,陈伟民,傅一钦,姜春晖,侯绍继,潘利生,魏小林,胡志明,端祥刚,高树生,沈瑞,常进,李晓雁,柳占立,魏宇杰,郑哲敏. 力学进展, 2019(00)
  • [10]碳酸盐岩复杂裂缝发育特征及测井评价研究 ——以鄂北D气田下古M5_(1-5)气藏为例[D]. 贾俊.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化探法预测气藏埋深的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