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对平度农村经济的挑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韩鹏[1](2020)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飞速发展,网络正深入到许多传统行业,并逐渐转变其发展模式。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日渐普及的背景下,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在消费者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体现。电子商务对传统的农业生产、销售和消费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刺激了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改革。未来,农村电子商务将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本文首先从电子商务的内涵、特点、现有的模式、发展电子商务基本条件以及电子商务发展的意义论述出发,从目前具备的条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入手,对山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另一方面,根据山东省平度市农村的实际情况,着力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农产品销售建立电子商务生态网络。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也加快了农业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发展。本文致力于提供经验,为山东省和全国其他类似地区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针对山东省平度市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光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发展特色农产品,而且还要完善配套体系建设,推动农村信息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旨在进一步促进我省乃至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稳定发展。
傅宣童[2](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农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仍然不足,农民卖难消费者买贵现象依旧存在,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农村人口衰落,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引发的问题依旧突出,农业依然是四化同步实施的短板。那么,如何延长农业产业链?如何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如何提高农村产业经济效益?如何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首先对中国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概括。第二章以马克思主义农业农村发展思想为切入点,详细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来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从理论角度论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必要性、紧迫性。理论指导实践,第三章详细梳理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特点。对现阶段国内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归类,第四章以平度市为例,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特点。得出结论,肯定选择农村产业融合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正确路径。以平度市为实证,建设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能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着重剖析了平度市产业融合发展的不足之处,并在总结国内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平度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完善信息产业,继续推进“互联网+”模式、同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
檀云坤[3](2012)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在两岸经贸乃至两岸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岸经贸合作,农业为先、农业为重。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取得显着成效。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两岸经贸合作的密切发展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全面实施,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作为区域农业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未来的路要怎么走?目前,理论界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闽台农业合作的研究不少,而对ECFA背景下两岸农业合作问题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对海峡两岸农业领域的一体化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尚无明确定义;对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不少,但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来分析。笔者认为,海峡两岸农业区域合作是“一个中国之内的两个不同经济主体或两个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合作,鉴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特殊性,不能简单运用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欧盟模式、东欧模式等国外经验或理论的推演,来寻找两岸农业区域合作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此,在论文前期研究中首创提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观点,并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在大陆和台湾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农业合作不断推进的基础上,以获取海峡两岸农业经济集聚效应、协调效应和互补效应、增进两岸农民福祉为宗旨,以降低两岸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在两岸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强政策协调,消除制度障碍,实现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过程或状态。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沿着“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的轨迹步步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两岸农业在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虽然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仍然存在着双向流动不畅、贸易总额偏小等问题;两岸农产品贸易仍存在障碍,贸易成本仍然偏高。两岸农业产业合作虽然表现为不断升级态势,但仍存在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受限、农业技术溢出效益低、“双赢”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存在障碍,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两岸在农业经营管理、农民合作组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了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消除贸易障碍,降低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消除要素流动障碍,提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有利效应;缩小经营管理水平差距,提升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本研究从海峡两岸的实际出发,结合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分析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两岸农业合作,乃至两岸经贸交往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得出若干研究启示。第二,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运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业分工和竞争优势、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非博弈合作和博弈合作理论,结合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实践,对两岸农业合作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建立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分析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通过对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发展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探讨两岸农业一体化的一般规律。第四,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通过对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天福集团、台湾农民创业园三种促进一体化类型的分析,验证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规律。第五,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重点分析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通过引力模型,以水果贸易为例,实证分析关税税率下降对两岸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第六,研究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运用双对数回归模型,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两个维度,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结合两岸农业合作的有关数据,分析两岸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流动情况和流动障碍。第七,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发展趋势;提出合作模式选择的4条原则,选择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合作模式。第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两岸农业协调机制、培育两岸农业物流产业、促进两岸要素双向流动、提升两岸农业合作实效、突出闽台区域先行先试等五方面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从实践角度来看,两岸农业合作是“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逐步深化的过程。当前,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ECFA的签署和实施,以及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两岸农业的比较优势,即两岸在农业发展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合理两岸农业分工、合作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是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潜力所在。虽然,两岸农业合作还存在政治、经济、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增加了合作的成本,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这些制约因素将逐步得到消除,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迎来一个全新阶段,实现其终极目标——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即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和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二)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目标推进过程中,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农业产业的分工往往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并依托一定的载体,或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两岸农产品物流推动、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等合作类型,对加快两岸农业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主要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两岸的政策因素增加了农产品的贸易成本。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比较低,两岸贸易成本仍比较高。关税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不显着,农产品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影响;两岸直航有效地促进了两岸的农产品贸易,但目前仍要绕经第三地转口进入大陆或台湾,导致运输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农产品流通不应有关税,应该是个物流的范畴。大陆方面可以在前期对台湾开放部分农产品的基础上,对台湾农产品全面开放,对台湾所有输入农产品在原产地的条件下实行“零关税”,促进两岸农产品的贸易,提高人民的福利指数。(四)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有利无害。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不但对台湾地区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农产品进口、劳均农业产值均没有显着影响,台湾当局所担心的“替代出口效应”、“逆进口效应”等引起的“贸易抑制效应”、岛内农业“空心化”问题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拓展了台湾农业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台湾当局对台商赴大陆农业直接投资设限,是基于“选举政治”等政治因素的考量。(五)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台资农业企业的示范性、带动性还不够,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的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劳均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均没有显着影响,可能是由于投资规模小、引进层次低、技术溢出效益低、产品内销化趋势明显和辐射范围窄等因素而致。今后工作中,要对两岸农业合作的重点和方向重新定位,促进对台引进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更加注重推广、更加注重实效、更加注重“双赢”,让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对台合作的成果。(六)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不畅通,两岸农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最主要的障碍来自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业投资和技术输出的限制和陆资赴台投资农业的限制;同时,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中遇到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金融支持不够、产品市场销售不畅、土地获取困难等各种要素流动障碍。(七)两岸农业合作在不同的阶段其合作模式和特点不同,政府在政策选择上要有利于资源优配、互利双赢、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服务,促进合作模式的多元化。
田奎[4](2006)在《苏台农业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于2001年同时加WTO,这意味着海峡两岸的经贸关系进入新的阶段,双方都面临新的环境和挑战。如何加强两岸的农业合作来共同应对挑战和冲击,已成为两岸农经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台湾当局一直把农业作为涉及粮食安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安定的基础性和功能性产业加以重视。自申请加入WTO以来,一直未间断入世对其农业影响的研究,并陆续出台了应对入世的农业政策与措施,以期加快台湾农业的转型和升级。而目前江苏农业为能早日实现现代化也需要外来的农业投资和先进农业技术,全面提升苏台农业向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是加快这一转变进程的催化剂,同时它也是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有鉴于此,对苏台农业交流活动进行系统性的回顾与总结,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重点研究苏台两地农业交流与合作中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投资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前景。因此,围绕苏台两地农业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前景,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本部分首先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研究概况,接着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及基本结构。第二部分,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本部分主要回顾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奠定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苏台农业合作现状分析。本部分首先对两岸农业合作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按农产品贸易合作和农业投资合作两个部分对江苏与台湾之间农业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梳理,试图全面准确的反映苏台农业合作的现状。第四部分,苏台农业合作的动因及制约因素分析。本部分首先分析了苏台区域农业合作的四个动因,接着讨论了当前制约苏台两地农业合作的几大因素,并分别就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两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阐述。第五部分,深化苏台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郑江平[5](2005)在《新疆羊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畜牧业是新疆最具特色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绵山羊一直是新疆畜牧业的主要畜种,50多年来,羊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实现了快速增长。羊产业已成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研究羊产业的发展对新疆农业结构优化、农牧民增收以及提高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和经济计量分析方法,首次对新疆羊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章。本部分首先提出了新疆羊产业的概念。接着对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链理论和竞争力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阐述,作为指导整个研究工作的理论基础。最后在对世界和中国羊产业的生产、消费、贸易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是世界羊肉、羊毛生产和羊毛消费大国,中国羊肉、羊毛区域化分布已十分明显。今后中国羊产业生产方向应逐渐从以毛为主向以肉为主,肉、毛、皮全面发展转变;由自由放牧向集约化饲养发展转变;羊肉生产向羔羊肉生产转变。第二大部分包括第五、六、七、八、九章,本部分从资源优劣势、羊产品生产、加工、贸易、消费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新疆羊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特点及发展规律。通过对新疆羊产业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的分析,认为新疆羊产业生产在品种、天然草地和饲草料加工方面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羊产业已成为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全国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鲜活产品仍然是新疆消费的主要方式,羊肉消费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同时新疆羊产业发展仍存在生态系统脆弱、草地退化严重、牧场载畜能力不平衡、饲料生产布局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和饲料安全隐患等制约因素,在羊产品生产加工、贸易方面存在规模小、企业亏损严重、羊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等问题。第三大部分包括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章,本部分首先分析了新疆羊产业链存在城郊型羊产业链、牧区型羊产业链和农区型羊产业链三种模式。研究表明,新疆羊产业纵向链各活动关系对羊产业发展有较大影响。其次从竞争绩效、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三个方面,进一步对新疆羊产品的国内市场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表明,新疆绵羊毛和牧区羊肉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农区肉羊竞争力较弱。在以上研究的基础
何乃波[6](2005)在《山东果业发展与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多维视角,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世界、中国和山东水果产业有关资料收集、分析和实地调研,对山东水果产业发展做了历史性回顾和总结,实证分析了山东水果产业总体环境、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地域结构、生产结构、加工结构、营销结构、竞争力结构等),找出了山东水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影响山东水果产业发展的因素,从产业结构优化角度探讨山东水果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山东水果产业生产结构、树种和品种结构、技术结构、营销结构等结构优化的策略和措施。1、从世界、中国和山东近20年来水果发展的演变实证分析结果可见,水果产业由于消费需求增长和利益驱动整体发展处于持续增长态势,但表现出:世界水果生产国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除美国有小幅增长外,其它国家为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中国增长幅度最大,从1980年到2004年中国水果产量增加284.9%,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1980年来世界、中国和山东水果发展均表现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两个发展高峰,目前都面临老果园更新改造的现实,山东省目前每年面临7万hm2左右的老果园砍伐更新任务;在市场经济和反馈抑制规律影响下,大宗水果如苹果等出现栽培面积比例下降的趋势,而优势产区面积稳定增加,水果产业开始出现树种、品种结构调整雏形。针对上述发展形势,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和边际报酬变动规律与规模报酬等理论,根据“适地适树”的基本生态原则,按照建设果业强省的整体要求,从全面提高山东省果业竞争力角度出发,我们对山东水果树种整体布局进行了规划:苹果40%、梨20%、核果类20%、干果类10%、浆果类和其它杂果10%左右。对山东果树生产划分了4个产业区,分析每个产业区的优势和发展方向。对山东苹果和梨生产各划分了4个栽培区,规划了每个栽培区的品种结构、发展方向,提出地方名特优果树走限制规模、提高档次的精品化方向,为山东果树再(新)植树种品种确定提供宏观指导。2、从世界、中国和山东近20年来果品需求状况、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贸易竞争指数、价格、果品生产成本等价格因素,以及产品结构、产品质量要求、市场营销情况、竞争对手、关税等非价格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可见,影响山东果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不是价格,而是产品质量等非价格因素,因此,全面提升山东果品品质是栽培技术结构优化的关键。根据上述分析,在全面总结山东果树栽培技术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利
梁亚荣[7](2004)在《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社会财富;既是土地管理的对象,又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更是物权的重要客体。土地的归属和利用既关系到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问题,又涉及农业生产和农地利用效率的问题。因此,农地制度的优良与否,其制度绩效如何,对我国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和公民财产权利保护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以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创新为主题,对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作了历史描述,对其发展变化规律作了经济学和法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对现时我国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作了详细分析,进而为我国农地使用制度创新设计了具体的制度安排,配备了周详的配套改革措施,使我国农地使用制度创新具备了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一章绪论明确了本研究的主题,并对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方法、思路与结构、创新与不足等作了简要说明。着重指出,农地使用制度变迁符合制度变迁原理,现时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加入WTO等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农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和保护农地权益,需要在现代物权理论指导下对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进行创新。 第二章对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再回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产生过程,并进一步论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详细描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种类、各种责任制的实施程序及其具体内容,分析了各种责任制的关系,指出各种责任制之间存在转化、替代的发展过程;论述了联产承包法律关系,指出联产承包中农户对外还没有取得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联产承包的客体是包括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复合客体,土地承包还依附于联产承包之中,联产承包的内容包括土地、其他生产资料的使用等权利和完成一定的产量、派统购任务等义务,土地使用权还没独立出来;分析了联产承包下均包土地的原因,指出在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均包土地符合公平原则;进而详细论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绩效,指出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发展农业生产、改造集体经济等产生了巨大作用,也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章对从联产承包到土地承包经营的演变及土地承包经营的演变、完善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与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不同之处,指出两者在主体、客体和内容三方面都有了很大不同,随着承包客体变为单一的土地、承包的内容逐步简化和农户成为独立的法律主体,联产承包法律关系转变为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联产承包制度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演变;接着分析了早期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指出发包权的上提造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虚化,均分土地进一步加剧了耕地的零碎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债权性质也造成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演变,一方面突出表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进程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化、长期化、流转度的扩展等使其逐渐向物权转变,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土地承包经营走向市场化、规模化的各种尝试,“两田制”、规模经营、“四荒”使用权拍卖、股份合作制等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作了有益的探索;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走向完善,表现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使土地承包经营走上法制化轨道,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进程得以完成,为土地承包经营规定了详细的发包方式、发包程序、明确了双方的权矛lj和义务等方面。 第四章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进行了经济学和法学分析,总结了农地制度变迁的规律。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农地所有制度,包括国有制、农地私有制和族田等公有土地的产生、发展过程,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类型所有制之间的变化情况;接着回顾了我国历史上农地使用制度,包括奴耕、佣耕、自耕、佃耕等土地使用方式,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使用方式的变化情况;接着分析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原因,指出农地制度变迁符合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传统农地所有制变迁主要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变迁的原因在于由于技术、人地关系、生产要素、价格等方面的变化,产生了在原制度下无法内化的矛!」润,只有进行制度创新才能将这些利润内化,而农地使用方式的变迁也是由于各种农地使用方式之间的成本不一样,高成本的农地使用方式逐渐被低成本的农地使用方式取代;解放后的农地所有制的变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实现了制度供给者的目标,而联产承包为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得到了上下的一致同意,因而取得了巨大的制度绩效;同时从法学角度分析了农地制度变迁,指出农地制度变迁与身份和特权逐步脱钩、’与土地逐步财产化和商品化、与土地权利体系的逐步发达是一致的;最后总结了农地制度变迁的启示,指出当前农地制度改革要和农业生产、土地利用与土地权利保护相一致。 第五章分析了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影响因素,指出目前影响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
辛秀琛[8](2004)在《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对WTO背景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对区域性的农业发展如何应对入世后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的问题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区域性农业因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农业生产特点,其应对措施也往往不尽相同。 山东是农业大省,胶东地区因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而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的一些有利条件。如何打破发展障碍、将这些潜质发挥出来,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生产模式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视角,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问卷法、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胶东地区实际情况的考查,比照入世背景下我国所存在的“三农”问题及入世后为我国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机遇,分析了制约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和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发挥当地地理、资源和人才优势,抓住机遇,利用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确立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三高”农业为重点,实施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对策。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体制创新,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绿色食品,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特色经济,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等政策性建议。
周林[9](2004)在《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东在新的世纪提出了提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山东农业也提出了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跃的目标,山东畜牧业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蓬勃发展,已有相当的生产能力和产值水平,但面对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山东农业发展的任务要求,还需要有新的更大的发展。除导论外,本文共分上、下两篇,由9章组成。上篇是对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总论”,下篇是对山东的几个代表性畜牧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分论”。在“总论”部分中,作为战略研究的前提,论文首先对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概括(第二章),主要是回顾了山东畜牧业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畜牧业生产的总体水平、畜牧业在山东农业中的地位以及整个畜牧业的内部结构和省内畜牧业区域布局的特点,同时对山东畜牧业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评价。 在第三章,论文分析了山东畜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借此来寻找山东畜牧业的定位。一是对世界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二是对全国畜牧业发展状况及周边地区畜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以便明确山东畜牧业所面对的国际、国内的环境,通过比较,更清楚地看到了山东畜牧业的地位。 在第四章,论文对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条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主要从自然条件、畜牧资源条件、人才和科技条件、管理体制条件、市场条件和产业组织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山东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和不利因素,以便为制定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战略提供研究基础。 在明确了以上因素后,本文的重点是:按照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构想和建议(第五章)。一是畜牧业生产要素升级战略。主要是按照初级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区别,就如何促使生产要素升级提出了结构调整战略、科技推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畜产品市场竞争战略。根据需求条件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了畜牧经济国际化战略,强调畜牧生产要面对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同时认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最根本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畜牧生产标准化战略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战略。三是畜牧产业组织优化战略。认为畜牧业发展在体制上根本是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扩大经营规模,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把畜牧企业和农户与市场有机联系起来,提高整个畜牧产业的竞争力。四是畜牧相关产业发展战略。认为畜牧业的发展也需要相关产业发展对它的提升作用,只有发达的相关产业,才可能带动畜牧业更好地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饲料、兽药工业和畜<WP=8>牧装备业。 要发展畜牧业,政府角色也十分重要,在发展战略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政府在发展畜牧业中的责任是调控、扶持、引导和保护。在宏观调控上,主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调节,同时辅之行政手段的调节;在扶持上,主要加强对畜牧业的投入;在引导上,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在保护上,主要通过推行畜牧业保护政策实现。 在“分论”部分中,本文根据畜牧业内部不同畜种的特点,更有针对性地研究了山东养猪业、养禽业、奶牛业、养羊业和养兔业这五个主要畜牧产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分论,对五个养殖业的特点、优势及发展战略做了具体阐述。分论部分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山东养猪业发展(第六章)重点要调整宏观区域性布局,实现农牧结合,合理进行猪场建设,加强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健全种猪繁育体系与规模化相配套的生产管理技术的开发,实施优质猪肉的标准化生产。山东养禽业发展(第七章)重点要加强疫病综合防制体系和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积极推进养禽业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开拓多元化市场,创造新的出口空间。山东奶牛业发展(第八章)重点是发挥山东奶牛生产的资源科技优势,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积极推进规范化饲养,发展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立有效的奶牛联合育种体系,不断提高牛群的品质,并向精准化生产的方向发展。山东养羊业发展(第九章)重点是要优化生产结构、形成区域特色,健全良种繁育体系,重视养羊科学研究,提高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加强卫生检疫,健全市场和服务体系。山东养兔业的发展(第十章)重点是加快家兔良种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规模化家兔饲养,推进家兔标准化生产,搞好家兔内部结构的调整,加强兔产品加工企业的自身建设,提高养兔业的发展水平。
文峰[10](2004)在《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文中指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发展经济学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规律,但也存在各种缺陷。理论模型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照搬某种抽象的理论模型却难以解决现实问题。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具有自己的特点,指导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理论也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经典的二元经济结构不同,中国经济除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之外,还有大量的农村工业,农村工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来还将继续发挥作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并最终消除的过程。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综合素质较低,因此,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不仅仅是通过农民进城变成工人来完成。在城乡差距缩小的过程中,农村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环节。 不可否认,对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现,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固然是重要条件,但制度变迁是其基本前提。工业化不仅仅是在资本积累基础上现代工业的发展,还包括微观经济主体的塑造,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以及企业家的培养等;工业化顺利推进不仅是供给能力增强,还要有需求的相应扩大;中国的城市化必须以城乡居民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的改革为前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再造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进行财政、金融制度的创新。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悬殊,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任务十分艰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市场总供求关系的变化和成功加入WTO使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所有这些决定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必须从多方面着手: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兼顾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和生产要素功能,确立农民的土地法人产权,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劳动力城乡之间和区域间流动限制的减少,必须解决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优质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既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推进农村经济现代化;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为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之间的关系,降低技术供给成本,增加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收益,建立政府、农业技术研究机构、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户之间的协调机制。 正视农村工业的使命、发展前景和缺陷,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城乡工业发展,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在一体化的市场机制作用之下,根据他们的比较优势进行合理分工;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双层分离的城乡工业发展格局:消除农村工业企业的产权混乱状况,赋予其完整经济主体地位。 中国城市化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还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应该采取网络城市化和据点城市化共同推进的二元城市化战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城市化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农民、农村工业企业、社区政府、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利益协调机制。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联系紧密。为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必须探索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机制。调节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健全统一市场的法制保障,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促进要素充分流动,并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使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制度创新,提高要素收益率,吸引要素流入,加速增长极的培育,是实现上述两个二元结构转换之间协调的基本途径。 农户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与宏观经济高效之间的背离是我国经济的现实,此 问题产生有深刻的制度原因。进行农村组织的再造,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培育创新农业经营者和形成农民利益集团,一是走出农户经济行为悖论的重要途 1l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径。 改造宏观经济环境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方面。为此,必须消除二元的财政制度和金融制度,加强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支持;促进非正式制度变迁。关键词:二元经济制度变迁结构转换
二、加入WTO对平度农村经济的挑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对平度农村经济的挑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电子商务 |
2.1.2 农村电子商务 |
2.2 相关理论 |
2.2.1 服务型政府理论 |
2.2.2 财政政策理论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2.2.4 社会信息网络理论 |
3 农村电子商务的特征、模式及发展条件 |
3.1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作用 |
3.1.1 加快生产方式转变 |
3.1.2 加快农业信息传播 |
3.1.3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
3.1.4 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
3.2 电子商务的特征 |
3.3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
3.3.1 青岩刘村案例分析 |
3.3.2 桑坡村案例分析 |
3.3.3 达西村案例分析 |
3.3.4 不同案例比较 |
3.4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条件 |
3.4.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内部条件 |
3.4.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条件 |
4 平度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
4.1 平度市基本情况 |
4.2 发展电子商务已具备的条件 |
4.2.1 政府的大力支持 |
4.2.2 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速普及 |
4.2.3 潜在农产品市场巨大 |
4.2.4 农村电子商务实践日益增多 |
4.3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
4.3.1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
4.3.2 专业电商人才匮乏 |
4.3.3 农民对于电商认识不够 |
4.3.4 商业模式不适用于电子商务规则 |
4.3.5 农业标准不高。 |
4.3.6 政府的作用还有待发挥 |
5 平度市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
5.1 “农民+本地淘宝联盟+第三方平台” |
5.1.1 运行程序 |
5.1.2 模式运行特点 |
5.1.3 模式分析 |
5.1.4 实例分析 |
5.2 “农户+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电商平台”模式 |
5.2.1 运行程序 |
5.2.2 模式运行特点 |
5.2.3 模式分析 |
5.2.4 实例分析 |
5.3 “农户+农民电商合作社+电商平台”模式 |
5.3.1 运行程序 |
5.3.2 模式运行特点 |
5.3.3 模式分析 |
5.3.4 实例分析 |
6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策建议 |
6.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移动电商 |
6.1.1 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
6.1.2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6.1.3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多元融合发展 |
6.1.4 搭建高效的电子商务平台 |
6.2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专业电商人才 |
6.2.1 打造高规格的农村电商培训基地 |
6.2.2 加强农民的电子商务培训 |
6.3 完善法律法规,发挥政府作用 |
6.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6.3.2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
6.3.3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
6.3.4 加强农村电商模式适应性 |
6.4 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
6.4.1 提高农产品质量 |
6.4.2 适度的规模经营 |
6.5 建立农产品标准体系 |
6.5.1 农产品标准统一化 |
6.5.2 加强品牌建设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展望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二章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内涵解读 |
2.1.1 乡村发展 |
2.1.2 农业产业化发展 |
2.1.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2.1.4 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
2.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概念 |
2.3 毛泽东思想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论述 |
2.4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论述 |
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关论述.. |
第三章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特点及模式分析 |
3.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历程 |
3.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特点 |
3.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分析 |
3.3.1 农业内部融合型 |
3.3.2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 |
3.3.3 产业交叉融合型 |
3.3.4 先进技术渗透型 |
第四章 平度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4.1 平度市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特点 |
4.1.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起步早、政策支持力度大 |
4.1.2 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
4.1.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呈多样 |
4.2 平度市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分析 |
4.2.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足 |
4.2.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外部支撑不足 |
4.2.3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
第五章 平度市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
5.1 国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借鉴 |
5.1.1 日本“六次产业化”的做法 |
5.1.2 韩国发展“六次产业化” |
5.1.3 法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5.1.4 美国农工商一体化发展 |
5.2 国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借鉴 |
5.2.1 探寻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
5.2.2 优化均衡三产发展比重 |
5.3 对策建议 |
5.3.1 加强产业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 |
5.3.2 协同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 |
5.3.3 瞄准产业融合发展的突破口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2 文献综述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 |
2.2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 |
2.3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
2.4 研究启示 3 基本构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基本构想 |
3.1.1 基本概念 |
3.1.2 基本内涵 |
3.2 理论基础 |
3.2.1 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
3.2.2 贸易效应与投资效应 |
3.2.3 产业分工与竞争优势 |
3.2.4 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 |
3.2.5 两岸合作的政策博弈 |
3.3 分析框架 |
3.4 本章小结 4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 |
4.1 农业合作基础 |
4.1.1 农业发展阶段 |
4.1.2 农业产业结构 |
4.1.3 农产品市场 |
4.1.4 农业生产要素 |
4.1.5 农业经营管理 |
4.1.6 农产品生产成本 |
4.2 农业合作现状 |
4.2.1 农业合作发展历程 |
4.2.2 农产品贸易 |
4.2.3 农业直接投资 |
4.3 存在主要问题 |
4.3.1 农产品贸易 |
4.3.2 农业直接投资 |
4.4 本章小结 5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实证分析 |
5.1 农产品物流推动实证:两岸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
5.1.1 基本运作情况 |
5.1.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2 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实证:天福集团 |
5.2.1 基本运作情况 |
5.2.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3 产业集群发展实证:台湾农民创业园 |
5.3.1 基本运作情况 |
5.3.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6 海峡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
6.1 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 |
6.1.1 研究方法选择 |
6.1.2 产品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3 两岸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相关性 |
6.2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2.1 大陆农产品贸易政策 |
6.2.2 台湾农产品贸易政策 |
6.2.3 两岸农产品贸易政策比较 |
6.2.4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2.5 影响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其他因素 |
6.3 关税税率降低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3.1 研究方法选择 |
6.3.2 研究对象概述 |
6.3.3 引力模型构建 |
6.3.4 研究数据来源 |
6.3.5 回归分析结果 |
6.3.6 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7 海峡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
7.1 生产要素流动对海峡两岸农业发展的效应 |
7.1.1 台商对大陆直接农业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 |
7.1.2 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 |
7.2 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
7.2.1 土地要素流动 |
7.2.2 劳动力要素流动 |
7.2.3 资本要素流动 |
7.2.4 技术要素流动 |
7.2.5 经营管理要素流动 |
7.3 本章小结 8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选择 |
8.1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
8.1.1 发展机遇 |
8.1.2 发展趋势 |
8.2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
8.2.1 基本原则 |
8.2.2 总体导向 |
8.2.3 模式选择 |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
(4)苏台农业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概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研究重点与基本结构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2.1 比较优势理论 |
2.1.1 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富论》 |
2.1.2 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 |
2.1.3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察赋理论 |
2.2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第三章 苏台农业合作现状分析 |
3.1 现行的两岸农业合作模式 |
3.1.1 贸易合作 |
3.1.2 投资合作 |
3.1.3 科技交流模式 |
3.1.4 设立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模式 |
3.2 苏台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
3.2.1 近年来苏台两地农产品贸易的总量概况 |
3.2.2 苏台两地农产品贸易总量发展特征 |
3.2.3 苏台两地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
3.2.4 小结 |
3.3 苏台农业投资合作现状分析 第四章 苏台农业合作动因及制约因素 |
4.1 苏台农业合作的动因 |
4.1.1 血缘、人文和地缘关系的驱动 |
4.1.2 经济同构性 |
4.1.3 要素互补性 |
4.1.4 对台优惠政策的驱动 |
4.2 苏台农业合作的制约因素 |
4.2.1 台当局的限制政策成为两岸农业合作的主要障碍 |
4.2.2 影响苏台农产品贸易合作的不利因素 |
4.2.3 江苏农业利用台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五章 深化苏台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
5.1 深化苏台农产品贸易合作的思路 |
5.1.1 改善两岸贸易环境,促进两地农产品贸易向着正常化与规模化方向发展 |
5.1.2 改善贸易结构,大力发展苏台食品加工业合作 |
5.1.3 加强苏台农产品运销体系和制度的合作 |
5.1.4 两岸应在动植物检疫问题上加强合作,确保两岸农业安全和消费者利益 |
5.2 深化苏台农业投资合作的思路 参考文献 致谢 |
(5)新疆羊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 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羊产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羊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
1.2.2 研究羊产业发展的理论意义 |
1.3 产业形成与羊产业的界定 |
1.3.1 产业形成 |
1.3.2 羊产业的界定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1.6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依据 |
2.1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 |
2.1.1 国外研究动态 |
2.1.2 国内研究的动态 |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2 产业链理论 |
2.2.3 竞争力理论 |
第三章 世界羊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3.1 世界羊产业生产、消费与贸易的现状 |
3.1.1 世界肉羊业生产现状 |
3.1.2 世界羊毛业生产现状 |
3.1.3 世界羊产品贸易现状 |
3.1.4 世界羊产品消费现状 |
3.2 世界羊产业发展模式 |
3.2.1 国外集约化饲养模式 |
3.2.2 国外羊产业链模式 |
3.3 国外羊产业发展启示 |
3.3.1 生产方向逐渐从以毛为主转向以肉为主 |
3.3.2 从自由放牧向集约化饲养发展 |
3.3.3 羊肉生产从成年羊肉向羔羊肉生产转化 |
3.3.4 国外畜牧业产业化的产生以商品经济为基础 |
3.3.5 以国家的适当干预、调控、扶持和良好政策环境为保证 |
3.3.6 以高新科技进入畜牧业领域并广泛应用为前提 |
第四章 中国羊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4.1 中国羊产业布局与生产现状 |
4.1.1 中国肉羊生产区域分布与特点 |
4.1.2 中国羊毛生产区域分布与特点 |
4.2 中国羊产品贸易现状 |
4.2.1 活羊进出口贸易 |
4.2.2 羊肉进出口贸易 |
4.2.3 羊毛进出口贸易 |
4.2.4 羊绒进出口贸易 |
4.3 中国羊肉屠宰加工 |
4.3.1 羊产品加工的历史 |
4.3.2 屠宰加工概况 |
4.3.3 中国重点肉羊屠宰加工企业介绍 |
4.4 中国羊产品消费现状 |
4.4.1 羊肉消费现状 |
4.4.2 羊毛市场消费现状 |
4.5 中国羊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
4.5.1 从以毛为主向以肉为主,肉、毛、奶、皮全面发展转化 |
4.5.2 山羊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
4.5.3 农区养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4.5.4 中国羊肉进入国际市场的发展前景 |
第五章 新疆羊产业生产资源分析 |
5.1 新疆羊产业生产发展史 |
5.1.1 缓慢发展时期(1949-1964 年) |
5.1.2 波动停滞时期(1965-1978 年) |
5.1.3 调整、改革、全面发展时期 (1979-1993 年) |
5.1.4 快速发展时期(1994-2003年) |
5.2 新疆羊产业生产资源优势 |
5.2.1 羊品种资源优势 |
5.2.2 天然草地资源优势 |
5.2.3 饲草料资源优势 |
5.3 新疆羊产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
5.3.1 缺水草地面积大,生态系统极其脆弱 |
5.3.2 牲畜超载过牧,草地退化严重 |
5.3.3 季节牧场载畜能力不平衡 |
5.3.4 饲料生产布局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 |
5.4.5 饲料安全问题制约羊产业发展 |
第六章 新疆羊产业生产发展状况 |
6.1 新疆羊产业生产布局及发展特点 |
6.1.1 肉羊生产区域分布及特点 |
6.1.2 绵羊毛生产区域分布及特点 |
6.1.3 绒山羊生产区域分布及特点 |
6.2 新疆羊产业内部结构与生产水平 |
6.2.1 畜群结构 |
6.2.2 质量结构 |
6.2.3 羊产业生产水平 |
6.3 新疆羊产业饲养模式及发展特点 |
6.3.1 集约化饲养模式 |
6.3.2 家庭饲养模式 |
6.4 新疆羊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
6.4.1 生产方式传统落后 |
6.4.2 牧区存在着尖锐的草畜矛盾 |
6.4.3 资源产出率低 |
6.4.4 缺乏严格的良种管理制度 |
6.4.5 新疆羊品种资源保护问题迫在眉睫 |
第七章 新疆羊饲养成本收益分析 |
7.1 新疆牧区不同绵羊品种成本收益分析 |
7.1.1 本种绵羊成本收益分析 |
7.1.2 改良绵羊成本收益分析 |
7.1.3 本种绵羊和改良绵羊成本收益比较 |
7.2 新疆农区养菜羊成本收益分析 |
7.2.1 新疆农户养菜羊成本收益分析 |
7.2.2 北疆、南疆、东疆农户养菜羊成本收益比较 |
7.2.3 新疆与全国主要农区养菜羊成本收益分析 |
第八章 新疆羊产品加工和贸易分析 |
8.1 新疆羊产品屠宰加工现状 |
8.1.1 肉羊屠宰加工现状 |
8.1.2 毛、绒及其他加工现状 |
8.2 新疆羊产品贸易分析 |
8.2.1 羊产品进出疆贸易 |
8.2.2 羊产品进出口贸易 |
8.3 新疆羊产品加工和贸易存在的问题 |
8.3.1 屠宰场多且分散,屠宰设备简易落后 |
8.3.2 屠宰加工点布局不合理,资源配置浪费 |
8.3.3 羊肉加工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加工企业 |
8.3.4 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
8.3.5 羊毛市场流通体制不完善 |
第九章 新疆羊产品消费分析 |
9.1 新疆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及变化 |
9.1.1 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及变化 |
9.1.2 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及变化 |
9.2 新疆羊产品消费特点 |
9.2.1 羊肉消费特点 |
9.2.2 羊毛消费特点 |
9.2.3 羊绒消费特点 |
9.3 新疆羊肉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
9.3.1 收入水平 |
9.3.2 消费习惯与偏好 |
9.3.3 价格因素 |
9.3.4 人口因素 |
9.4 新疆羊产品消费发展趋势 |
9.4.1 羊产品消费趋势 |
9.4.2 未来羊肉产量需求量预测 |
第十章 新疆羊产业纵向链关系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
10.1 新疆羊产业纵向链关系的演变过程 |
10.1.1 羊产业纵向链活动与关系 |
10.1.2 羊产业纵向链关系的演变过程 |
10.2 新疆羊产业纵向链关系模式分析 |
10.2.1 城郊型羊产业链模式 |
10.2.2 牧区型羊产业纵向链模式 |
10.2.3 农区羊产业链模式 |
10.3 新疆羊产业纵向链关系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
10.3.1 饲草料与羊产品生产活动之间关系对羊产业发展的影响 |
10.3.2 羊产品生产与加工、销售之间的关系对羊产业发展的影响 |
第十一章 新疆羊产品竞争力分析 |
11.1 竞争力概念 |
11.1.1 农业竞争力概念 |
11.1.2 羊产品市场竞争力 |
11.2 新疆羊产品国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11.2.1 生产要素 |
11.2.2 羊产品国内需求 |
11.2.3 相关及支持产业 |
11.2.4 食品安全 |
11.2.5 成本与价格 |
11.2.6 制度因素 |
11.2.7 政府 |
11.3 羊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测定方法 |
11.3.1 羊产品竞争绩效 |
11.3.2 羊产品竞争实力 |
11.3.3 羊产品竞争潜力 |
11.4 新疆羊产品国内竞争力实证分析 |
11.4.1 羊产品竞争绩效测定 |
11.4.2 羊产品竞争实力测定 |
11.4.3 羊产品竞争潜力分析 |
第十二章 新疆羊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
12.1 新疆羊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12.1.1 市场发展思路 |
12.1.2 生产发展思路 |
12.1.3 产业组织发展思路 |
12.2 新疆羊产业区域布局及发展方向 |
12.2.1 区域布局的原则 |
12.2.2 区域布局和发展方向 |
12.3 新疆羊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12.3.1 抓住机遇,加速羊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化 |
12.3.2 加强草原建设,促进传统羊产业向现代羊产业转变 |
12.3.3 完善羊产业生产加工体系,提高产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
12.3.4 坚持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
12.3.5 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工作力度,提高羊产业的科技含量 |
12.3.6 实施现代化管理,促进细毛羊产业发展 |
12.3.7 强化监督管理,确保羊产品质量安全 |
12.3.8 加强政府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新疆羊产业的发展 |
12.3.9 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
第十三章 基本结论 |
13.1 中国是世界羊肉、羊毛生产和羊毛消费大国,中国羊产品区域化分布明显 |
13.2 新疆羊产业生产具有资源优势,也存在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 |
13.3 新疆羊产业已成为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
13.4 新疆牧区饲养改良绵羊成本收益高于本种绵羊,牧区绵羊的成本收益在全国居中上水平;北疆农区肉羊的成本收益高于南疆和东疆,农区绵羊成本收益在全国不具有优势 |
13.5 新疆羊产品生产加工规模小,毛纺织企业亏损严重,羊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 |
13.6 羊肉具有较大的市场消费前景,而羊毛消费面临巨大挑战 |
13.7 羊产业纵向链组织关系对新疆羊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
13.8 新疆的绵羊毛和牧区羊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农区肉羊竞争力较弱 |
13.9 突出主导产品,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化区域布局,加快新疆羊产业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作者简历 |
(6)山东果业发展与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之处 |
2 水果产业发展与结构优化基本理论 |
2.1 果业发展理论 |
2.2 果业结构优化理论 |
3 山东水果产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
3.1 世界水果产业发展 |
3.2 中国水果产业发展 |
3.3 西部大开发给山东水果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4 山东水果产业的演变特征与发展趋势 |
4.1 山东水果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的演变 |
4.2 山东果品价格及成本变动 |
4.3 生产组织 |
4.4 产后处理 |
4.5 市场销售状况分析 |
4.6 新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 |
4.7 山东发展水果产业的优势 |
4.8 山东水果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趋势 |
5 山东水果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
5.1 山东水果产业结构的历史调整 |
5.2 山东水果产业总体布局 |
5.3 山东水果生产结构 |
5.4 山东水果市场营销结构 |
5.5 山东水果供求结构 |
5.6 山东水果产品国际竞争力结构 |
5.7 山东水果出口结构 |
5.8 山东水果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6 山东水果产业结构优化 |
6.1 水果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目标和原则 |
6.2 树种品种区域化结构优化 |
6.3 生产结构优化 |
6.4 水果生产方式优化 |
6.5 水果加工结构优化 |
6.6 营销结构优化 |
6.7 技术结构优化 |
6.8 产业化结构优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7)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 |
三、 本研究拟回答的几个问题 |
四、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五、 论文的思路和结构 |
六、 本文的创新 |
第二章 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实行 |
第一节 集体土地的概况 |
第二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过程 |
第三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 |
第四节 联产承包法律关系 |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
第三章 联产承包向土地承包经营的演变 |
第一节 联产承包向土地承包经营演变的体现 |
第二节 早期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演变 |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完善 |
第四章 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 |
第一节 历代农地制度变迁的简要回顾 |
第二节 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
第三节 农地制度变迁的法学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 |
第五章 影响当前土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因素 |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与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
第三节 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影响 |
第四节 市场经济对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影响 |
第五节 加入WTO与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
第六节 修宪与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
第六章 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农地使用制度创新概述 |
第二节 我国农地使用权制度的确立 |
第三节 农地租赁权制度 |
第四节 完善农地使用制度的相关措施 |
第七章 集体农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我国集体农地所有权现状 |
第二节 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入世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趋向 |
2.1 入世背景下“三农”问题 |
2.2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影响 |
2.3 入世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方略 |
第三章 胶东农业现状与入世后的应对方略探讨 |
3.1 胶东地区农业生产现状 |
3.2 胶东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
3.3 入世背景下胶东农业发展的应对方略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内容体系 |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上篇 总论 |
2 山东畜牧业发展概况 |
2.1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 |
2.2 山东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与地位 |
2.3 山东畜牧业的内部结构 |
2.4 山东畜牧业的区域布局 |
3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
3.1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
3.2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国内环境 |
3.3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国内周边地区环境 |
4 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条件 |
4.1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
4.2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人才与科技条件 |
4.3 山东的畜禽品种资源及良种繁育体系 |
4.4 山东省畜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条件 |
4.5 山东省畜牧业发展的市场条件 |
4.6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产业组织条件 |
5 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构想与建议 |
5.1 山东畜牧业生产要素升级战略 |
5.2 山东畜产品市场竞争战略 |
5.3 山东畜牧产业组织优化战略 |
5.4 山东畜牧相关产业发展战略 |
5.5 畜牧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
下篇 分论 |
6 山东养猪业发展战略研究 |
6.1 山东养猪业的基本状况 |
6.2 山东养猪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
6.3 山东养猪业发展的战略 |
7 山东养禽业发展战略研究 |
7.1 山东养禽业基本状况 |
7.2 山东养禽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7.3 山东养禽业的发展趋势与战略 |
8 山东奶牛业发展战略研究 |
8.1 山东奶牛产业基本状况 |
8.2 山东奶牛生产的主要特点 |
8.3 山东奶牛产业的比较优势 |
8.4 山东奶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8.5 山东奶牛产业的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 |
9 山东养羊业发展战略研究 |
9.1 山东养羊产业基本现状 |
9.2 山东养羊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
9.3 山东养羊业发展战略和对策 |
10 山东养兔业发展战略研究 |
10.1 山东家兔生产现状 |
10.2 山东家兔生产的优势分析 |
10.3 山东家兔产业的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言 |
0.1 选题意义 |
0.2 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0.3 主要创新点 |
1 二元经济转换理论及其评价 |
1.1 结构主义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理论 |
1.1.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转化理论 |
1.1.1.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 |
1.1.1.2 对刘易斯二元经济转换理论的评价 |
1.1.2 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 |
1.1.2.1 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的主要内容 |
1.1.2.2 对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评价 |
1.1.3 对结构主义二元经济转换模型的评价 |
1.1.4 钱纳里的结构转变理论 |
1.1.4.1 钱纳里结构转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
1.1.4.2 对钱纳里结构转变理论的评价 |
1.1.5 舒尔茨的二元经济转变理论 |
1.2 新古典主义的二元经济转换理论 |
1.2.1 乔根森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 |
1.2.2 对乔根森二元经济转换理论的评价 |
1.3 凯恩斯主义的二元经济转换理论 |
1.3.1 拉克西特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 |
1.3.2 对拉克西特模型的简要评价 |
2 二元经济转化模式 |
2.1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一般过程 |
2.1.1 工业化 |
2.1.2 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 |
2.1.3 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 |
2.1.4 工业化与人口增长 |
2.1.5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
2.2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制度变迁 |
2.2.1 制度变迁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系 |
2.2.2 正式制度变迁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2.2.3 非正式制度变迁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2.2.4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制度变迁机制 |
2.3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模式 |
2.3.1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多因素模型 |
2.3.1.1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多因素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 |
2.3.1.2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多因素模型之二——多因素作用流程模型 |
2.3.2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模式 |
2.3.3 二元经济转换的模式与战略的关系 |
3 挑战与应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环境与战略选择 |
3.1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强化 |
3.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非典型特征 |
3.2.1 工业资本密集倾向严重 |
3.2.2 就业结构转变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变 |
3.2.3 工农业、城乡经济不协调突出 |
3.2.4 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
3.2.5 制度变迁难度大,严重制约工业化 |
3.3 建国以来我国二元经济差距的演变 |
3.3.1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差距演变的描述 |
3.3.2 中国二元经济差距演变的原因 |
3.4 现阶段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面临的新环境 |
3.4.1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主要矛盾的变化 |
3.4.2 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3.4.3 体制转型向纵深推进 |
3.5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5.1 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3.5.2 新的宏观环境中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新契机 |
3.5.3 加入WTO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3.5.3.1 加入WTO对我国工业的影响 |
3.5.3.2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3.6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战略选择 |
4 要素的流动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
4.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4.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系 |
4.1.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影响因素 |
4.1.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机制 |
4.1.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和结构的矛盾 |
4.1.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
4.1.6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
4.2 创新土地制度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4.2.1 发展中国家土地制度的基本形式 |
4.2.2 土地制度的变迁与经济发展 |
4.2.3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
4.2.4 土地制度创新的效率分析框架 |
4.2.4.1 经营规模维度分析 |
4.2.4.2 产权制度维度分析 |
4.2.4.3 土地制度安排原则和不同模式的效率比较 |
4.2.4.4 结论 |
4.2.5 中国土地经营制度的创新 |
4.2.5.1 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
4.2.5.2 对现有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的审视 |
4.2.5.3 新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的探讨 |
4.2.6 确立农民土地法人财产权,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
4.2.6.1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安排的弊端 |
4.2.6.2 改革以来农村土地产权的演变路径 |
4.2.6.3 确立和完善农户土地法人产权 |
4.3 农业技术进步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制度创新 |
4.3.1 农业技术进步的理论 |
4.3.1.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4.3.1.2 科克伦和约翰逊的农业技术扩散应用理论 |
4.3.1.3 速水-拉坦的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 |
4.3.2 促进中国农村技术进步的制度创新 |
4.3.2.1 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
4.3.2.2 技术需求分析 |
4.3.2.3 技术供给分析 |
4.3.2.4 农业技术推广 |
4.3.2.5 推动技术进步主体协作,共同促进农村技术进步 |
5 城乡工业协调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5.1 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模式的反思 |
5.1.1 工业化模式 |
5.1.1.1 工业化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意义 |
5.1.1.2 工业化的发动与制约因素 |
5.1.1.3 工业化的模式 |
5.1.2 中国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模式的形成和特点 |
5.1.3 重工业优先工业化模式的后果 |
5.1.4 重工业优先工业化模式的内在联系分析 |
5.2 中国工业化模式的调整 |
5.2.1 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
5.2.2 中国工业化模式的调整 |
5.2.3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方面 |
5.2.4 农村工业发展与二元工业化结构的特征 |
5.2.5 农村工业化的贡献 |
5.3 我国二元工业化演进的阶段性 |
5.4 现阶段我国城乡工业协调发展遇到的困难 |
5.4.1 城市工业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 |
5.4.2 农村工业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5.4.3 城乡工业发展中的不协调 |
5.5 构造城乡工业协调发展的机制 |
5.5.1 构造城乡工业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 |
5.5.2 理顺农村工业企业的产权关系,构造城乡工业协调发展的机制 |
6 城市化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6.1 城市化的一般理论 |
6.1.1 城市化的发展 |
6.1.2 城市化的运行机制 |
6.1.3 城市化的制约因素 |
6.1.3.1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农业剩余与城市化关系的论述 |
6.1.3.2 马克思对农业剩余与城市化关系的论述 |
6.1.3.3 农业现代化模式对城市化的影响 |
6.1.3.4 土地制度形式对城市化的影响 |
6.1.3.5 工业化战略对城市化的影响 |
6.1.3.6 文化、制度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 |
6.1.4 城市化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作用 |
6.2 中国城市化的滞后及其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6.2.1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轨迹 |
6.2.2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
6.2.3 中国城市化的水平 |
6.2.4 中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分析 |
6.2.5 城市化滞后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6.3 二元结构转换与城市化的协调推进 |
6.3.1 我国城市化的指导原则 |
6.3.2 我国二元城市化的战略部署 |
6.3.3 城市化主体的微观分析 |
6.3.3.1 政府行为的分析 |
6.3.3.2 农民和企业行为的分析 |
6.3.4 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
7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协调 |
7.1 区域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回顾 |
7.1.1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
7.1.2 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7.1.3 威廉逊的区域增长差异呈倒“U”字形变动趋向的理论 |
7.1.4 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及评价 |
7.2 中国区域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发展 |
7.2.1 自然环境对二元区域结构形成的作用 |
7.2.2 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对区域二元结构形成的影响 |
7.2.3 体制因素:改革滞后制约了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发挥 |
7.2.4 观念因素:思想僵化,束缚了经济起飞的翅膀 |
7.2.5 基础设施差异 |
7.2.6 产业结构差异 |
7.2.7 区域二元差距的表现 |
7.3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协调推进 |
7.3.1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之间的关系 |
7.3.2 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二元结构转换协调协调推进的机制 |
7.3.3 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不协调 |
7.3.4 完善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协调机制 |
7.3.5 促进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协调发展的政策 |
7.3.6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连接点 |
7.3.6.1 西部地区城乡工业的使命 |
7.3.6.2 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7.3.6.3 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出路 |
8 农村组织创新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8.1 农户行为:理性、低效之谜 |
8.1.1 关于农户行为的理论回顾 |
8.1.2 农户家庭的功能和特点 |
8.1.3 农户理性行为的悖论 |
8.1.3.1 农户行为分析的假设 |
8.1.3.2 农户理性行为的实证 |
8.1.3.3 农户理性行为的简单归纳 |
8.1.3.4 农户行为理性与宏观效益的对立 |
8.1.4 制度解释:农户行为悖论的根源 |
8.2 培育创新农业经营者:走出农村经济困境出路之一 |
8.2.1 两种不同农业经营模式:小农经济和农业资本家 |
8.2.2 培育创新农业经营者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8.2.3 创新农业经营者的成长机制 |
8.2.4 促进创新农业经营者形成的制度创新 |
8.3 提高农民组织程度:走出农村经济发展困境途径之二 |
8.3.1 农民经济组织分析框架:成本-收益分析 |
8.3.1.1 家庭农民组织模型的分析 |
8.3.1.2 农村大规模经济组织的成本-收益分析 |
8.3.2 农村组织制度的创新: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合作经济 |
8.3.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及其制度创新 |
8.3.3.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条件。 |
8.3.3.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
8.3.3.3 以制度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组织创新 |
8.4 形成农民利益集团:争取有利的发展环境 |
8.4.1 利益集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资源 |
8.4.2 农民利益集团形成困难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
8.4.3 促进农民利益集团的形成 |
8.4.3.1 促使利益集团形成的因素 |
8.4.3.2 中国农民利益集团形成的制约因素 |
8.4.3.3 促进农民利益集团形成的措施 |
9 宏观环境建设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9.1 改革二元财政体制: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因素 |
9.1.1 中国的二元财政制度 |
9.1.2 二元财政制度对二元经济转换的影响 |
9.1.3 消除二元财政制度,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9.2 改造金融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关键因素 |
9.2.1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9.2.2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金融市场 |
9.2.3 中国的双重二元金融格局 |
9.2.4 农村金融的现实:金融约束制约农业发展转型 |
9.2.5 改变二元金融格局,支持农村金融发展 |
9.2.6 财政金融政策联动,增强农村资金供给能力 |
9.3 优化开放战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9.3.1 封闭经济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9.3.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放战略的反思与调整 |
9.3.3 加入WTO后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 |
9.4 二元化的文化演进与城乡二元经济够转换 |
9.4.1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机制 |
9.4.2 我国非正式制度变迁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9.4.3 推动文化演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四、加入WTO对平度农村经济的挑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例[D]. 韩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例[D]. 傅宣童.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3]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D]. 檀云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4]苏台农业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D]. 田奎.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6)
- [5]新疆羊产业发展研究[D]. 郑江平. 新疆农业大学, 2005(03)
- [6]山东果业发展与结构优化研究[D]. 何乃波. 山东农业大学, 2005(11)
- [7]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D]. 梁亚荣. 南京农业大学, 2004(03)
- [8]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 辛秀琛.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9]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周林. 山东农业大学, 2004(01)
- [10]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D]. 文峰. 四川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