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了天津不再干渴(论文文献综述)
葛政[1](2020)在《亡佚隋唐医方书考略》文中指出隋唐两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之后的再次大一统时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民生复苏、国力强大、文化昌盛。隋代“开皇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为其这一时期的盛世景象。在这种盛世社会大环境下,从朝廷至民间开始全面整理前朝的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并予以发挥创新,大量不同门类的医学书籍涌现。然因兵燹之厄、自然灾害、传播局限、年代久远等因素,众多医学书籍也随之湮灭于后世岁月中。目前,我们通过传世医籍与出土医药文献得见部分亡佚隋唐医书内容,弥足珍贵。迄今为止,尚无对亡佚隋唐医方书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而这一部分的内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亡佚隋唐医方书的书目,考证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及流衍,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进行比对,结合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探求亡佚隋唐医方书的学术价值和对当代中医学的贡献与借鉴。本文研究对象为亡佚的隋唐时期医方书,即隋朝建立(581年)至唐朝灭亡(907年)的326年间成书,于后世散失的有明确文献出处或可考证文献出处的以记载中医方药为主的着作。主要内容是与亡佚隋唐医方书相关的书目、作者、医学内容及其学术流传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梳理了隋唐史志及相关医学目录学着作、传世医籍记载的亡佚隋唐医方书目,其目的是对亡佚隋唐医方书着录情况作整体把握。二是重点研究了《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医心方》记载的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探索其作者、后世流衍、学术特点等。三是将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进行了对比研究,求证亡佚隋唐医方书的某些内容,同时补充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上述三方面相关亡佚隋唐医方书的研究之前尚未开展,创新性显着,学术价值鲜明。研究过程中,应用历史与古代文献研究法。以亡佚隋唐医方书为主体研究内容,站在历史宏观的角度上,借助目录学与网络资源,力求全面收集原始资料。再对资料分析归纳,排除讹传、错伪,取其信实者,经过对比文献、考辨源流、正误纠错过程,从而较为全面系统地考证亡佚隋唐医方书的内容,发掘亡佚隋唐医方书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研究所需资料及搜集途径如下:研究主体资料:《二十六史》《百纳本二十四史》《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等史志目录资料。《文献通考》《通典》《崇文总目辑释》《文渊阁书目》《郡斋读书志》《世善堂藏书目录》《千顷堂书目》《读书敏求记》《四库全书总目》《日本国见在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文献学、目录学资料。《医藏书目》《医学读书志》《中国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四部总录·医药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大辞典》等中医类目录学资料。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唐·王焘《外台秘要方》、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等国内外唐宋时期传世医籍。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马继兴古佚医籍基础文本手稿整理——隋唐亡佚医方书”课题初步辑佚资料。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敦煌医药文献辑校》《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沈澍农《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新辑校》、丛春雨《敦煌中医药全书》《敦煌中医药精萃发微》、李应存《实用敦煌医学》《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陈增岳《敦煌古医籍校证》、王兴伊等《新疆出土涉医文书辑校》、“国际敦煌项目(IDP)”等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资料。此外,借助数字资源库对相近时代的文史类书籍进行检索,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大型类书,搜集其中相关佚文和研究参考资料。资料搜集途径:主要通过图书馆及数字资源库。图书馆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京的部分大学图书馆等。数字资源库如: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瀚堂典藏、350种传统医籍整理与深入加工(中医古籍数字图书馆、中医古籍知识库)、中华医典、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华石刻数据库(唐代墓志铭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等。均可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供相应的方便。论文正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亡佚隋唐医方书目考”。《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其所载亡佚隋唐医方书目,结合相关医学目录学着作与传世医籍记载的亡佚隋唐医方书目,从目录学角度对亡佚隋唐医方书着录情况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为“亡佚隋唐医方书考”。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马继兴古佚医籍基础文本手稿整理——隋唐亡佚医方书”基础上,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医心方》记载的亡佚隋唐医方书中,选出尚无辑校、考证者,且相对保存内容较多,历史上有所传承的亡佚隋唐医方书7种,即《梅师方》《贞元集要广利方》《崔氏纂要方》《必效方》《许仁则方》《海上集验方》《兵部手集方》。对每部亡佚隋唐医方书详述着录或研究概况,梳理佚文内容,探索佚文的后世流衍,论述佚文内容学术特点。第三部分为“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的相关研究”。概述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的研究背景。依据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是否着录文献出处,将其分为“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中着录来源的亡佚隋唐医方书”、“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中未着录来源的亡佚隋唐医方书”两小节。前者涉及隋唐医家3人,即韦慈藏、张文仲、崔知悌,亡佚隋唐医方书1部,即《古今录验方》。后者以前者为线索,择选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5种。将其与亡佚隋唐医方书佚文进行比对,筛选其所载亡佚隋唐医方,探索后世流衍情况。同时,因敦煌佛道医药文献亦载有医方,列“敦煌佛道医药文献中的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小节,简要介绍敦煌佛道医药文献情况,比对分析其所载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第四部分为“亡佚隋唐医方书学术价值研究”。基于本研究涉及的亡佚隋唐医方书,探究亡佚隋唐医方书体现的对前朝医学的继承、隋唐医学发展状况及后世学术影响。同时,对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之间的互证互补予以论证。第五部分为“亡佚隋唐医方书研究的现实意义”。阐析亡佚隋唐医方书的当代临床价值,探讨本研究对隋唐医学史内容的补充与借鉴。通过上述五部分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五点结论:一、考证亡佚隋唐医方书目55种。通过梳理考证史志目录及相关医学专科目录书、传世医籍引用书目,即《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与明·殷仲春《医藏书目》、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日本·冈西为人《宋以前医籍考》、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所出经史方书》、宋·刘昉《幼幼新书》引录书目,整理考证出亡佚隋唐医方书目计55种。此数量仅为隋唐时期医方书之一角,还有大量医方书因史料不详等因素未作计入。隋炀帝敕撰《四海类聚方》两千六百卷,《四海类聚单要方》三百卷,卷帙浩繁,今已亡佚殆尽,仅余《证类》一条记载。今日得见隋唐传世医方书不过《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三种,皆赖北宋校正医书局的整理颁行传承,余者尽数亡佚。隋唐医方书亡佚之数量巨大,传承之艰难,可见一斑。本文所据的五种传世医籍保留的亡佚隋唐医方书不可多得,为稀缺隋唐时期医籍文献资源,极具学术研究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宋代大型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与《圣济总录》保存有大量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为进一步的辑校与考证提供了线索。二、亡佚隋唐医方书学术渊源多元,内容丰富,真实记录隋唐医学之进步,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学术传承信息,因亡佚导致相关记载缺失。通过本文考证研究,使之得以接续。在隋唐时期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盛世修书,隋唐时期医籍成书呈现出大型、综合性的趋势。借传世医书所载亡佚隋唐医方书观之,隋唐时期医学处于全面发展阶段,承上启下,内容广博而丰富。集前朝医学之大成,各科发展不断向前推进,为宋金元时期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亡佚隋唐医方书学术渊源多元,是隋唐医学发展进步的真实记录。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可总结为三个主要来源,即源自前朝或当朝医方;根据医家自身临床经验对前朝或当朝医方进行发挥;医家自创医方。其不仅保存了大量前朝医学内容,也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亡佚隋唐医方书后世传承深远,为中医药学术传承的重要环节,之前因亡佚而断层,通过本研究使之重现于世。三、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可关联研究,呈现互证互补、互为完善的关系。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保存了部分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卷子 P.3596、P.2662V、P.2662R、P.2565、P.2666 载方共计 409 首,其中亡佚隋唐医方共计91首,占比约为22.25%。所涉及亡佚隋唐医方书,共计14种。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因其文献的原生状态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实证作用,其保存的亡佚隋唐医方补充了传世医书中亡佚隋唐医方书的内容,也使我们进一步印证了传世医书中亡佚隋唐医方书的真实性。同时,传世医书中的亡佚隋唐医方为完善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提供了校勘线索,二者可互为补充印证。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保存了隋唐时期部分医书的原貌,展现了该时期医学发展的原始脉络,在医药文献校勘、理论与临床研究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四、亡佚隋唐医方书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亡佚隋唐医书内容借助后世医籍的转录而传承,经后世医家不断应用于临床,并予以发挥改良,临床疗效确切。当代学者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从药理实验、临床试验的角度对部分亡佚隋唐医方进行了探索。在临床应用方面,如《许仁则方》葱白七味饮、《兵部手集方》香连丸、敦煌卷子P.4038八公神散、敦煌卷子P.2565韦慈藏四时常服方等仍应用于当代临床,极具临床使用价值,对丰富临床诊疗经验、拓宽临床用药思路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五、亡佚隋唐医方书研究具有难得的史学价值,丰富了隋唐医学史内容。现存传世隋唐医学文献颇为少见。本文系统研究了 7种亡佚隋唐医方书《梅师方》《贞元集要广利方》《崔氏纂要方》《必效方》《许仁则方》《海上集验方》《兵部手集方》的成书学术内容与传承及其作者;并通过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关联研究,涉及8种亡佚隋唐医方书《韦慈藏方》《张文仲方》《古今录验方》《救急单验方》《救急方》《延年秘录》《随身备急方》《开元广济方》。在相当程度上充实隋唐时期医学文献。在隋唐医学人物方面,于传世医籍所载亡佚隋唐医方书的作者史料有所完善补充,如许仁则、崔元亮等。还可以补充一些兼通医学的人物资料,如唐初期名将李积、唐肃宗时吏部侍郎元希声、唐末混乱时期任荆南节度成汭等。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相关研究内容,拓展了隋唐西域医学发展史研究的空间。此外,通过本文涉及的亡佚隋唐医方书辑佚考证工作,以此为亡佚隋唐医方书的进一步辑佚研究打下厚实的学术基础。书之论事,昭如日月。文献整理与研究之意义在于基础性,根本性,普遍性。作为一个古代中医文献工作者,秉持中医之平衡观念,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有所为,亦有所不为。有所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态度对待有瑕疵,有漏洞,有疑误的中医文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深化研究,寻求真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实现其在现实临床有所为的价值。有所不为,以孔夫子“述而不作”的态度对待经过长时间理论锤炼与临床验证而流传下来的中医文献。在没有新的考古发现之前,取中正之道,完整叙述其本来的面貌,不以个人观点去改变,以免违背其自然的状态。亡佚隋唐医方书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亦循此论,其内容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因而有必要深入研究,为中医药传承研究、中医亡佚古籍考证研究、中医古籍辑佚、中医方剂临床应用等方面提供借鉴。
秦佩佩[2](2020)在《论余华的真实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场先锋文学的浪潮,推出了一系列卓有成就的作家,而余华就位列其间。自此以后,余华每篇作品问世,皆成为文坛热议的对象。可以说,余华是当下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先锋时期,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中提出了“真实”的观念,这为阐释余华先锋时期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它也为理解整个先锋作家群的思想提供了重要切入口。而后,当先锋思潮开始退潮,“真实”却依旧是余华重要的关切点,只不过这时,余华的真实观发生了转变,而这也就使得他的小说创作出现了显着的变化。而本文就是要立足于余华的真实观,探索其真实观的特征与变化,并力图在“真实观”这条线索的牵引之下,对余华的整体性创作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出余华各个时期不同的创作风采。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余华先锋时期真实观的特征。这个时段,在余华看来,真实并不来源也不立足于日常生活,相反地前者是对后者的反叛与逃离。余华所认同的真实是以意义为指向的。并且在余华看来,只有通过精神的力量才能抵达意义的空间,进而拥抱真实。而这精神的力量,说到底便是要倚靠理性的作用。余华是想以理性为“利刃”,直直地划破经验现实这一表象,进而走入“内在的广阔含义”之中。而在这一真实观指导之下,余华以“开启个人化生存体验”、“颠覆经验现实”、“解构传统文化”为叙述策略,开始了他先锋时期的文学创作。第二部分论述余华先锋时期之后的真实观特征,即以《在细雨中呼喊》为界,探讨该作品及其之后的所有作品所凸显的真实观样态。这一时期,余华开始认识到了理性的局限性,并不再信任凭借理性建构起来的关乎世界与存在的意义了。这使得余华的真实观开始贴合着鲜活的经验现实茁壮生长,并且他是在倚靠感性的力量来捕获经验世界的。虽然自《在细雨中呼喊》后,余华的真实观整体上呈现出了向经验现实靠拢的特征,但是在其创作实践中,针对不同时期的创作,其真实观的具体聚焦点却是不一样的。在余华的创作中,其九十年代的作品更集中表现为追求“人物”的“真实”,但是其二十一世纪的创作却开始追求“时代经验”的“真实”了。第三部分论述余华真实观的意义。对于先锋时期来说,余华的真实观极大地展现了整个先锋作家群真实观的风貌,它为理解整个先锋文学思潮提供了“真实”这一个独特且极为锐利的切入口。而对于二十一世纪来说,紧贴经验现实的真实观使得余华的创作跳出了“纯文学”这一单一的审美标尺之外,并使得余华正视且展现了时代的经验与图景。此外,它还使得余华拥有了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精神,及直面城市生活并进行书写的勇气。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3](2020)在《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文中指出民间叙事诗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主要门类之一,其中的爱情叙事诗在各民族民间叙事诗中,是数量繁多、形式优美、篇幅较长、传播率极广、艺术感染力较高的叙事诗类型。民间爱情叙事诗与人民的生活、节日、民俗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承载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爱情婚姻、价值取向、道德追求等,结构形式完整,艺术手法比较成熟。许多民间爱情叙事诗在今天仍然流传,而且被改编成其他种类的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对各民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素材。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运用文学、人类学等研究理论与方法,对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进行叙事研究,分析其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叙事程式、叙事时空与叙事原型。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绪论部分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定义、分类、题材来源以及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同时,从多元文化交流的视角,对我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进行阐述。最后简要评析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研究现状,指出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正文有五章,具体如下:第二章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本文运用法国学者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行动元模式、叙事程序和符号矩阵等叙事理论,通过分析各民族代表性爱情叙事诗文本共有各种要素及其关系,找出它们的普遍叙事结构模式,在此基础上发掘其叙事不变的深层结构,探讨其背后意义的形成。第三章着重探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首先分析爱情叙事诗的两种叙事文体类型及其说唱特征,指出韵散相间爱情叙事诗中韵文的特征和作用,并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其在转换叙事视角、调节叙事节奏、丰富叙事方式、完善故事情节及塑造人物形象等重要的叙事功能。其次对爱情叙事诗的问答式叙事手段进行分类,分析爱情叙事诗中常见的叙事传统。第三,通过探讨爱情叙事诗中的序歌和尾歌等非情节类诗歌的特点及作用,指出它们是在叙事诗开篇和结尾的有效叙事技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活动本是一种传统,是一种歌手和听众的交流互动模式。第四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叙事程式是爱情叙事诗得以长期传承的载体。它增强了民间叙事诗传承的系统性和稳固性。本文采用口头程式理论,通过探讨其中的词语程式、句法程式、主题程式以及引导性程式等程式,初步认定爱情叙事诗是一种具有程式化特点的口头叙事,并指出这些叙事程式是在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演唱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的叙事规律和方式,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传统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五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中,时空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本章从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入手,对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时序、时距、叙事频率、叙事空间类型特点及其象征意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明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渊源关系。第六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论文在前四章的基础上,运用原型理论及人类学相关的理论,在“通过仪式”的“分离、阈限、融合”三个阶段中,对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进行并行对比,阐述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原型关系,展现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历史脉络,籍此揭示出仪式和口头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最后为结语部分,总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认为民间爱情叙事诗具有程式化叙事诗特点,其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叙事程式来自于口头叙事传统,二是取决于其叙事原型。
王晓燕[4](2020)在《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自1958年出版,其后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历经作家雪克四次修改,为当代文学史留下五个版本,呈现了数十万字的异文语料,这是珍贵的文献资源。现有研究有很多重要的成果,绪论第一节分类描述了此类研究的价值。但与本文考察对象直接相关的版本研究存在待开发空间:其一,从版本研究的共同要求观察,《战斗的青春》同类研究的版本意识相对匮乏、版本指向比较模糊、版本依据时见错漏。其二,从红色经典版本变动的区别特征观察,《战斗的青春》同类研究相对忽略了政治修辞>艺术修辞的文献事实。本文拟对同类研究的不足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以《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为研究对象,采取线性对比的方式,依次将1958版/1960版、1960版/1961版、1961版/1962版、1962版/1978版进行对比,穷尽性地统计版本变动内容。依据后版相对于前版“重构了什么——怎样重构——为什么重构”的逻辑路径,立足五个版本的精细对勘,将其置于广义修辞学“两个主体(表达者—接受者)、三个层面(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人的精神建构)”的理论框架,考察《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的修辞重构特点、修辞成因及话语生态。以小说标题“战斗”关联的战争叙事、“青春”关涉的性爱叙事,以及统摄两者的阶级叙事为关注点,聚焦阶级叙事、战争叙事、性爱叙事等不同版本变动主题,参照版本增扩、删减、置换和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分析版本变动篇幅、变动趋势、修改意图等因素。研究发现:增扩主要分布在阶级叙事和战争叙事的修辞重构中,部分分散于性爱叙事的修辞重构;置换和删减在阶级、战争和性爱叙事的重构中分布相对平均;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相对集中在战争叙事中正反群像的形象重构以及性爱叙事中的角色位移和修辞重构。研究认为:《战斗的青春》版本修改本质上是特定意识形态规约下对前版本的一种修辞重构,是一个故事的不同讲法,重构了不同的文本呈现形式,隐含着人的存在方式的修辞信息。据此勾勒相应的叙事变动路径,综合语义分析和修辞考察,分析作家个人讲故事的方式和接受群体听故事的审美期待之间的缝隙,比如受接受者的阅读取向影响,不同版本中许凤三姐妹经历了[+牺牲]→[-牺牲]→[+牺牲]的修辞重构,这里有作家主动或被动的自我调适,个人与时代的互动、及其契合主流意识形态和文艺体制的修辞加工,从中挖掘文学想象和政治想象复杂纠葛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尝试将无序分布于不同版本的碎片信息转化为有序的再阐释资源。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战斗的青春》不同版本的修辞重构可能有同质性大于异质性的总体倾向,革命的纯粹性可能部分地遮盖人的复杂性,但那是时代需要的精神能量,是影响同时代人并激发后人追溯的红色基因。当年艺术之“我”融会于政治之“我”的文学生产和产品再加工,仍是考察红色经典版本重构待开发的话语场。希望本文区别于现有研究的分析,能够为修辞学—文学研究互相拓展跨界学术生产、构建更为开放的学科形象和学科生态,探索一种可能性。
李亮亮[5](2019)在《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候分布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征。通过现代检验技术,寻找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及筋疽患者不同证候的生物学基础,进而建立以证候为靶点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为糖尿病足“筋疽”中医辨证论治的客观化、规范化及病证结合的研究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表,对我院脉管病科136例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等资料的采集,选用Epi Data数据管理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采集上述136例筋疽患者及我院内分泌科68例单纯糖尿病患者血清,检测AGEs、IL-8、s VCAM-1、Hyp等血液指标,分析不同生物学指标与筋疽及筋疽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1.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以男性及老年患者居多,周围神经病变为其主要影响因素。2.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合证素辨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别,认为将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的中医证型分为4类较为合适,分别为湿热毒盛证、血脉瘀阻证、气血两虚证及热毒伤阴证。其中以湿热毒盛证最多,约占总人数33.1%。3.2h PBG、AGEs、CRP、IL-8、s VCAM-1、WBC、ALB、TC、HDL-C、RBC、HGB在筋疽组患者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中,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h PBG、IL-8、AGEs、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RBC、ALB是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5.湿热毒盛证患者血CRP水平显着高于其他证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LB、TC、HDL-C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中医证型,其中ALB组间对比P<0.05,TC、HDL-C组间对比P<0.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湿热毒盛证患者血s VCAM-1、AGEs水平较其他证型组亦明显升高,但与其他证型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结论:1.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临床辨证可分为4型,其中以湿热毒盛为主。2.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湿热毒盛证形成的原因与低营养状态下糖脂代谢紊乱引起的高血糖及持续炎症反应相关。3.2h PBG、IL-8、AGEs、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
尹泽玲[6](2019)在《原发性失眠病辨证算法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以原发性失眠病的辨证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症状是指用疾病产生原因、疾病发生的位置、疾病的性质、病情发展趋势,即’因位性势’来反映其内涵的异常生命现象”[12]理论,优化本团队前期建立的46位辨证因子及权值,构建特定病种的辨证算法模型,从而提高整个系统对原发性失眠病的辨证准确率。本研究隶属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8年3月-2019年9月“中医人工智能诊疗系统的开发研究”(NO:2018SZ0065)的一部分,是在2003年杨殿兴教授、彭明德教授领导团队创建的“基于多维空间数学模型的智能中医辨证论治系统研究”基础上进行的延续研究。研究方法:(1)针对原发性失眠病,优化46位“因位性势”辨证因子。通过查阅中国知网近20年有原发性失眠病病案记录的文献资料,纳入文献358篇,收集到195例有完整病案记录的原发性失眠病病案;以及于2017.11至2018.11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名医馆门诊部以填写表格方式采集到103例原发性失眠病病案,采用频数统计、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文献数据与临床数据中的症状与证型进行分析,根据结果,优化适用常见疾病的46位“因位性势”辨证因子,得到适合原发性失眠辨证的21位“因位性势”辨证因子。(2)辨证因子权值的调优。根据第一部分症状对公因子的载荷系数值、频数分析结果及原发性失眠病症状特征,对症状-21位辨证因子进行编码,得到初始权值,通过训练样本,进行以y(ki)=(?)Si÷(?)为基础的机器学习,再根据中医理论知识对失眠病的认识,判断证型权值的偏差,反复7次进行症状-辨证因子权值的调节及机器学习,得到21位辨证因子-证型的最终权值及症状-21位辨证因子的最终权值。(3)检验优化后算法模型的准确率。以2018.12至2019.3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院至真堂教学门诊收集的32例原发性失眠病病人与四川省中医辨证论治大数据平台的762条病例为检验样本,将样本中的症状逐一输入软件(软件是以优化后算法模型为基础而开发),对比软件智能推选的证型与临床结果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准确,否则为不准确。研究结果:(1)优化46位辨证因子,得到适合原发性失眠辨证的21位辨证因子(简称PI-d-21):心、神、肝、阳亢、血瘀、气滞、胃、肾、血虚、胆、内风、痰、阴虚、阳虚、积食、寒、热、气虚、脾、湿、饮。(2)调节症状-辨证因子的权值,得到辨证因子-证型的最终权值,其中辨证因子心、神在证型中的权值高;辨证因子胃在痰热内扰证的权值大于在肝郁犯胃证的权值;辨证因子饮、血瘀在证型中的权值低;其余辨证因子在证型中的权值,反映了原发性失眠中证型的病理程度。(3)根据症状-21位辨证因子的初始权值,经过机器学习及对权值进行7次调优后,得到21位辨证因子-证型的最终权值,建立了原发性失眠病症状-证型辨证算法模型。(4)优化后的症状-证型辨证算法模型,对原发性失眠病的辨证准确率为92.19%。研究结论:(1)21位“因位性势”辨证因子能够诠释原发性失眠病的大部分证型。(2)构建的症状-证型辨证算法模型,对原发性失眠病的辨证准确率提高了8.57%。
王敬照[7](2018)在《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文中认为在西方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大众媒介一直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媒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文以白洋淀生态保护中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40多年来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发展变化,从微观角度探究中国媒体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及作用,并力图揭示媒体生态报道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以期为白洋淀生态保护乃至中国的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972年至2018年的有关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报纸)新闻报道,同时结合保定市、安新县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环境年鉴河北部分、河北经济年鉴环境保护部分的内容以及有关白洋淀四次综合治理的文件档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从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媒体构建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和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三个阶段进行系统阐述。本文认为,媒体在生态报道中受政府、公众以及媒介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媒体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并切实担负起生态政策的宣传者、生态风险的监督者、生态对话的参与者和生态教育的推动者的角色和职责。
李春雷[8](2017)在《水中国(下)》文中认为下部:必由之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我国城市和工业发展,导致用水紧张,多部门开始联合提出节约用水的要求。1959年,建筑工程部召开了全国城市供水会议,提出了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开展节约用水的要求。节约用水,蹒跚上路!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磕磕绊绊、摸摸索索……1973年,国家首次提出了"实行计划用水,提倡节约用水"。用水开始计量,开始按量收费……1981年,国务院转批京津地区用水紧急会
裔兆宏[9](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提出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秦岭[10](2013)在《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文中认为前言:一次宿命的行走我穿行在荒山枯岭之中,却恰似一叶小舟,独行水上。水在哪里?抬望眼,到处都是旱地。安全的行走,却在考察中国农村饮水的安全与不安全。水,生命之源,它是在呼唤我吗?我宁可相信,给我安排这样一次行走的,是水,更是命运。二者必然是兼而有之的。水既然能成为生命之源,必然与命运有关。我的行走,由北国到江南,由内地到边陲,因水而来,为水而去。中国农民与安全的饮用水之间,撼动我的,是缺一口水而遭遇的死亡、流血以及满脸泥石流一样的眼泪;是得到一口水
二、为了天津不再干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了天津不再干渴(论文提纲范文)
(1)亡佚隋唐医方书考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亡佚隋唐医籍研究概况 |
1. 亡佚隋唐医籍目录着作记录 |
2. 亡佚隋唐医方书研究 |
3. 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研究 |
4. 医籍亡佚原因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亡佚隋唐医方书目考 |
1.1《隋书·经籍志》医方书目考 |
1.1.1 《隋书·经籍志》已标明作者部分 |
1.1.1.1 隋前医方书目 |
1.1.1.2 史料不详医方书目 |
1.1.1.3 亡佚隋代医方书目 |
1.1.2 《隋书·经籍志》仅存书名卷数部分 |
1.1.2.1 隋前医方书目 |
1.1.2.2 史料不详医方书目 |
1.1.2.3 亡佚隋代医方书目 |
1.2 《旧唐书·经籍志》医方书目考 |
1.2.1 与《隋书·经籍志》重复医方书目 |
1.2.2 唐前及史料不详医方书目 |
1.2.3 亡佚唐代医方书目 |
1.3 《新唐书·艺文志》医方书目考 |
1.3.1 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重复医方书目 |
1.3.2 亡佚唐代医方书目 |
1.4 相关医学目录着作与传世医籍记载亡佚隋唐医方书目 |
1.4.1 《医藏书目》 |
1.4.2 《中国医籍考》 |
1.4.3 《宋以前医籍考》 |
1.4.4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
1.4.5 《幼幼新书》 |
小结 |
2 亡佚隋唐医方书考 |
2.1 《梅师方》考 |
2.1.1 研究概况 |
2.1.2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梅师方》佚文 |
2.1.3 后世流衍 |
2.1.4 内容特点及临床价值----杂方验书 单方为主 简便易行 |
2.2 《贞元集要广利方》考 |
2.2.1 着录及研究概况 |
2.2.2 《医心方》与《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贞元集要广利方》佚文 |
2.2.3 后世流衍 |
2.2.4 内容特点及临床价值----御撰方书 集各家验方 务于速效 |
2.3 《崔氏纂要方》考 |
2.3.1 作者考辨 |
2.3.2 《外台秘要方》引《崔氏纂要方》佚文 |
2.3.3 后世流衍 |
2.3.4 内容特点与临床价值----综合方书 涉猎各科 用药多变 |
2.4 《必效方》考 |
2.4.1 着录概况 |
2.4.2 《外台秘要方》引《必效方》佚文内容 |
2.4.3 后世流衍 |
2.4.4 内容特点及临床价值----奇效方书 广集验方 |
2.5 《许仁则方》考 |
2.5.1 作者着录概况 |
2.5.2 《外台秘要方》引《许仁则方》佚文 |
2.5.3 后世流衍 |
2.5.4 文献特点与学术价值----内科方书 方证同条 验于临床 |
2.6 《海上集验方》考 |
2.6.1 着录概况 |
2.6.2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海上集验方》佚文 |
2.6.3 后世流衍 |
2.6.4 文献特点与临床价值----集验方书 搜罗医案 |
2.7 《兵部手集方》考 |
2.7.1 着录概况 |
2.7.2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兵部手集方》佚文 |
2.7.3 后世流衍 |
2.7.4 文献特点与临床价值----验方之书 重视外科 |
小结 |
3 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的相关研究 |
3.1 背景述要 |
3.2 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着录来源亡佚隋唐医方书 |
3.2.1 韦慈藏方 |
3.2.2 张文仲方 |
3.2.3 《古今录验方》 |
3.2.4 崔知悌方 |
3.3 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未着录来源亡佚隋唐医方书 |
3.3.1 敦煌卷子P.2565 |
3.3.2 敦煌卷子P.2662R |
3.3.3 敦煌卷子P.2662V |
3.3.4 敦煌卷子P.3596 |
3.3.5 敦煌卷子P.2666 |
3.4 敦煌出土佛道医药文献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 |
小结 |
4 亡佚隋唐医方书学术价值研究 |
4.1 本研究涉及亡佚隋唐医方书概况 |
4.2 对前朝医学继承 |
4.3 反映隋唐医学发展 |
4.4 对后世学术影响 |
4.5 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的互证互补 |
5 亡佚隋唐医方书研究的现实意义 |
5.1 本研究现代临床价值探讨 |
5.2 对隋唐医学史研究的拓展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隋书·经籍志》“梁有”医方书目(包括香方和食疗方) |
2. 《证类》引《梅师方》佚文简述(完整) |
3. 《外台》引《崔氏纂要方》佚文简述(完整) |
4. 《外台》引《必效方》佚文简述(完整) |
5. 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原图像 |
6. 书名缩略语对照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论余华的真实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先锋文学时期——用个人精神捕获真实 |
1.1 “真实”站在日常经验的对立面 |
1.2 抵达“真实”的方式——想象与象征 |
1.3 走向“真实” |
1.3.1 “真实”是个人化生存体验的开启 |
1.3.2 “真实”是对经验现实的颠覆 |
1.3.3 “真实”是对传统文化的解构 |
第二章 走出先锋文学——“真实”源于对经验现实的洞察 |
2.1 真实的本质——质疑理性,回归感性,拥抱现实 |
2.2 想象要紧贴经验现实 |
2.3 九十年代创作——雕琢人物形象,给人物以“血肉” |
2.3.1 个人经验化叙事的初探 |
2.3.2 个人经验化叙事的再深化 |
2.3.3 “众声”喧哗 |
2.4 二十一世纪创作——拥抱时代经验 |
2.4.1 增加社会性要素,展现时代图景 |
2.4.2 脱离个人化叙事,拥抱时代经验普遍性 |
2.4.2.1 狂热的文革书写 |
2.4.2.2 改革浪潮中的欲望书写 |
2.4.2.3 舍弃人物雕琢,推进事件叙述 |
第三章 余华真实观的意义 |
3.1 先锋文学思潮中最靓丽的一朵浪花 |
3.2 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锋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民间爱情叙事的分类与题材来源 |
1.1.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几种分类 |
1.1.2 民间爱情叙事诗题材的来源 |
1.2 中国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
1.2.1 主体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对少数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影响 |
1.2.2 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
1.3 多元文化交流视野下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 |
1.3.1 思想价值 |
1.3.2 审美价值 |
1.3.3 娱乐价值 |
1.3.4 教育价值 |
1.3.5 认同价值 |
1.3.6 遗产与开发价值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现状与方法 |
1.4.1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资料来源、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 |
2.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表现层—角色模式 |
2.1.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模式 |
2.1.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与角色 |
2.2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一)——叙事程序 |
2.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合取性叙事程序 |
2.2.2 民间爱情叙事诗“三合一体”的叙事序列 |
2.3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二)——叙事模式 |
2.3.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离合型叙事组合 |
2.3.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圆形叙事模式 |
2.4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深层—符号矩阵 |
2.4.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符号矩阵 |
2.4.2 民间爱情叙事诗二元对立的深层结构 |
第3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 |
3.1 韵及韵散结合的叙事手法 |
3.1.1 韵文体 |
3.1.2 韵散相间体 |
3.2 问答式的叙事技巧 |
3.2.1 问答叙事类型 |
3.2.2 问答主体类型 |
3.3 开篇与结尾的叙事方法 |
3.3.1 开篇的叙事传统 |
3.3.2 结尾的叙事技巧 |
第4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 |
4.1 词语程式 |
4.1.1 数字程式 |
4.1.2 时间程式 |
4.1.3 人物名称程式 |
4.1.4 比喻的修辞程式 |
4.2 句法程式 |
4.2.1 排比平行 |
4.2.2 递进平行 |
4.3 主题程式 |
4.3.1 “诞生”的主题程式 |
4.3.2 “成长”的主题程式 |
4.4 引导性程式 |
4.4.1 引言性开头程式 |
4.4.2 引导切换的程式 |
4.4.3 引导话语模式的程式 |
第5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 |
5.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间 |
5.1.1 时序 |
5.1.2 叙述节奏 |
5.1.3 叙述频率 |
5.1.4 爱情叙事诗的时间意识 |
5.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空间 |
5.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 |
5.2.2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的特征 |
5.2.3 空间的叙事功能 |
5.2.4 空间的象征意义 |
第6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 |
6.1 分离阶段-分离的动机及手段 |
6.1.1 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
6.1.2 与陌生世界的分离 |
6.2 阈限阶段-考验 |
6.2.1 阈限时空 |
6.2.2 阈限生活 |
6.3 融合阶段-团圆 |
6.3.1 象征性死亡与再生 |
6.3.2 其他融合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名单 |
附录 B: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划分情况 |
附录 C:维吾尔民间叙事诗在十二木卡姆歌词中的分布情况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重要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战斗的青春》:文本和版本研究(1959—2020) |
一、文本研究 |
二、文本研究的一个特别类型:版本研究 |
第二节 现有研究的局限 |
一、文本研究不足 |
二、版本研究缺失 |
第三节 本文选题意义、拟探讨的问题、主要理论资源、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选题意义 |
二、拟探讨的问题 |
三、主要理论资源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战斗的青春》版本状况和相关说明 |
第一节 雪克与《战斗的青春》及五个版本 |
一、雪克与《战斗的青春》创作和修改 |
二、《战斗的青春》版本依据和版本变动情况 |
第二节 本文写作的相关问题说明 |
一、版本变动数量统计规则和分类原则 |
二、本文写作的相关说明 |
(一)关于词语变动、句子变动、段落变动的界限区分 |
(二)关于“增扩”“置换”“删减”混杂出现的归类 |
(三)正文自述系统和引述系统 |
(四)脚注和引例标注说明 |
(五)符号说明 |
(六)繁简字说明 |
第二章 《战斗的青春》阶级叙事的修辞重构 |
第一节 重构更明确的阶级界限 |
一、增扩[+阶级出身] |
二、增扩[+阶级界限] |
第二节 重构更强化的阶级对立 |
一、置换[+隐忍 -抗争]→[-隐忍 +抗争] |
二、增扩和置换[+个人恩怨 -阶级仇恨]→[-个人恩怨 +阶级仇恨] |
第三节 重构阶级角色的话语空间 |
一、删减反面角色话语权 |
二、增扩阶级教谕话语 |
小结 |
第三章 《战斗的青春》战争叙事的修辞重构 |
第一节 英雄群像的修辞重构 |
一、置换和删减英雄群像主体[-次要人物 +主要人物 -领导个体+领导集体] |
二、增删置换英雄群像生理形象[+雄化+正向强化] |
三、增扩和置换英雄群像精神成长[+忠诚+善言+读书] |
四、增扩和删减英雄群像行为特征[+警觉+善战-负向] |
五、增扩和置换英雄群像人际关系[+亲情+互助+感召力] |
第二节 反面群像的修辞重构 |
一、增扩和置换反面群像形体样态[+动物化] |
二、增删置换反面群像生物本能[+攻击本能+食色本能] |
三、增扩和删减反面群像人际关系[+黑化] |
第三节 两个向度:重构文本修辞风格 |
一、置换和增扩[+乐观性] |
二、置换和删减[-悲剧性] |
小结 |
第四章 《战斗的青春》性爱叙事的修辞重构 |
第一节 修辞重构的性爱叙事:“不变”的规约和“变”的路径 |
一、性爱分配“不变”的规约:语义分析和修辞策略 |
二、性爱分配“变”的路径:语义分析和修辞重构 |
第二节 许凤—胡文玉:角色关系与角色位移 |
一、增扩许凤—革命者胡文玉[+革命]→[-性+爱] |
二、置换许凤—公开叛徒身份的胡文玉[-革命]→[-性+恨] |
三、增删置换许凤—未公开叛徒身份的胡文玉[-革命]→[-性-爱] |
四、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角色位移与文本建构 |
五、参照对比:胡文玉—小鸾[+性-爱]程度浅→程度深 |
第三节 许凤—李铁:性爱克制与修辞重构 |
一、删减[-性爱之感] |
二、置换[+政治引导] |
三、参照对比:江丽—李铁[-性 +爱]→[-性 -爱] |
小结 |
结语 本文主要观点、创新点、主要不足 |
附录1 本文图表索引 |
附录2 版本比对汇总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候分布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候分布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观察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糖尿病诊断标准 |
1.2.2 糖尿病足诊断标准 |
1.2.3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诊断标准 |
1.2.4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素辨证标准 |
1.3 分型标准 |
1.3.1 西医糖尿病足分型标准 |
1.3.2 奚氏糖尿病足分型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研究方法 |
1.7.1 临床观察指标 |
1.7.2 数据录入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构成情况 |
2.1.1 年龄及性别情况 |
2.1.2 吸烟及饮酒情况 |
2.1.3 常见合并症分布情况 |
2.2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患者四诊资料的临床分布 |
2.3 证候因子分析的结果 |
2.3.1 KMO检验及Bartlett球型检验结果 |
2.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2.3.3 因子分析旋转 |
2.4 证候聚类分析的结果 |
2.5 证素辨证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第二部分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生物学基础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观察对象 |
1.1.1 伦理审查 |
1.1.2 分组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标本收集及指标检测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筋疽组与糖尿病组血液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2.1 代谢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2.2 炎性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2.3 生化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2.4 血液学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3 筋疽组患者不同证型间血液指标的差异性比较 |
2.3.1 不同证型间糖代谢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3.2 不同证型间炎性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3.3 不同证型间生化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4 筋疽组与糖尿病组风险因素回归分析 |
2.4.1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4.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及小结 |
3 讨论 |
3.1 中医对DF的认识 |
3.2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
3.3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中医证型分析 |
3.3.1 中医对糖尿病足证型的认识 |
3.3.2 因子分析 |
3.3.3 因子旋转 |
3.3.4 聚类分析 |
3.3.5 证素辨证 |
3.4 筋疽患者血指标的特征性改变 |
3.5 筋疽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 |
3.6 筋疽不同中医证型与代谢性指标及炎性指标的关系 |
4 小结 |
结论 |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文献综述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足发病关系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已发表论文 |
附录三:临床信息采集表 |
附录四:伦理审查意见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 |
(6)原发性失眠病辨证算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针对原发性失眠病,优化46位“因位性势”辨证因子 |
1.临床研究 |
1.1 临床资料 |
1.1.1 病例来源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原发性失眠患者症状采集表》的制定 |
1.2.2 采集方法 |
1.2.3 统计方法 |
1.3 研究结果 |
1.3.1 一般情况 |
1.3.1.1 性别情况 |
1.3.1.2 年龄情况 |
1.3.1.3 病程情况 |
1.3.2 症状分布情况 |
1.3.3 因子分析 |
1.3.3.1 提取变量 |
1.3.3.2 适用性检验 |
1.3.3.3 公因子提取 |
1.3.3.4 因子载荷系数结果 |
2.文献研究 |
2.1 资料 |
2.1.1 文献来源 |
2.1.2 文献选择标准 |
2.1.2.1 纳入标准 |
2.1.2.2 排除标准 |
2.1.3 资料的筛选 |
2.2 方法 |
2.2.1 数据库建立 |
2.2.2 症状、证候术语的规范 |
2.2.3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文献检索结果 |
2.3.2 一般资料结果 |
2.3.2.1 年龄分布结果 |
2.3.2.2 性别分布结果 |
2.3.3 症状分布结果 |
2.3.4 证型分析结果 |
2.3.5 症状与证型对应结果 |
3.讨论 |
3.1 中医学对原发性失眠的认识 |
3.1.1 从肝认识失眠病 |
3.1.2 从心认识失眠病 |
3.1.3 从脾胃认识失眠病 |
3.1.4 从肾认识失眠病 |
3.2 46 位“因位性势”辨证因子的优化 |
3.3 21 位辨证因子对原发性失眠病大部分证型的理解 |
第二部分 辨证因子权值的调优 |
1.资料 |
2.方法 |
2.1 数据整理 |
2.2 量化编码 |
2.2.1 症状的选择及分类 |
2.2.2 初步设定权值 |
2.3 机器学习 |
3.结果 |
3.1 第二次21 位辨证因子-证型的权值 |
3.2 第三次21 位辨证因子-证型的权值 |
3.3 第五次21 位辨证因子-证型的权值 |
3.4 第六次21 位辨证因子-证型的权值 |
3.5 第七次21 位辨证因子-证型的权值 |
3.5.1 症状-辨证因子的最终权值 |
3.5.2 辨证因子-证型的最终权值 |
4.讨论 |
4.1 原发性失眠病的辨证与辨证因子心、神密切相关 |
第三部分 优化后算法模型的检验 |
1.资料 |
1.1 检验样本资料 |
1.1.1 资料来源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2 构建模型资料 |
2.方法 |
3.操作步骤与结果 |
3.1 软件操作步骤 |
3.2 数据结果 |
3.2.1 临床样本数据的一般情况 |
3.2.1.1 性别分布情况 |
3.2.1.2 年龄分布情况 |
3.2.2 大数据平台数据情况 |
3.2.2.1 数据清理情况 |
3.2.2.2 证型规范 |
3.2.2.3 一般情况 |
3.2.3 证型结果 |
3.3 检验结果 |
4.讨论 |
4.1 大数据平台中数据的价值性 |
4.2 原发性失眠病案证型并存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文献综述 |
中医辨证方法的概述 |
参考文献 |
中医智能辨证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件2:原发性失眠病患者症状收集表 |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白洋淀 |
1.3.2 环境新闻与生态新闻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72-1998) |
2.1 白洋淀第一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72-1983) |
2.1.1 白洋淀污染问题的产生与第一次集中治理简介 |
2.1.2 沉默与回避:1972-1976年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2.1.3 启蒙与科普:1977-1983年的白洋淀环境报道 |
2.2 白洋淀第二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84-1991) |
2.2.1 数量分析 |
2.2.2 内容分析 |
2.2.3 效果分析 |
2.3 白洋淀第三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92-1998) |
2.3.1 整体分析 |
2.3.2 案例分析:以“燕赵环保世纪行”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为例 |
第3章 媒体建构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99-2016) |
3.1 本阶段白洋淀生态报道综述 |
3.1.1 报道主体分析 |
3.1.2 报道理念分析 |
3.1.3 报道手段分析 |
3.2 党报与都市类报纸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干淀与补水报道为例 |
3.2.1 案例与研究设计 |
3.2.2 新闻来源 |
3.2.3 新闻体裁与报道主题 |
3.2.4 报道基调 |
3.2.5 报道细节 |
3.2.6 结论与讨论 |
3.3 本地与异地媒体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死鱼事件报道为例 |
3.3.1 四次死鱼事件报道的整体分析 |
3.3.2 第二次死鱼事件报道的个案分析 |
第4章 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2017-2018) |
4.1 传统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4.1.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专家角色 |
4.1.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政府形象 |
4.1.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公众诉求 |
4.1.4 讨论与结论:反思与监督性报道不足 |
4.2 新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4.2.1 数量分析 |
4.2.2 效果分析 |
4.2.3 案例分析:以白洋淀芦苇问题的全媒体报道为例 |
第5章 白洋淀生态报道制约因素分析:政府、公众与媒介 |
5.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地方政府 |
5.1.1 地方政府与生态报道的正向互动 |
5.1.2 地方政府对白洋淀生态报道的负面制约 |
5.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 |
5.2.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意识 |
5.2.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行动 |
5.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媒介 |
5.3.1 媒介的双重属性让白洋淀生态报道在夹缝中生存 |
5.3.2 媒介的报道观念让白洋淀生态报道片面发展 |
5.3.3 媒介的记者素养让白洋淀生态报道质量参差不齐 |
第6章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和未来之路 |
6.1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 |
6.1.1 生态政策的宣传者 |
6.1.2 生态风险的监督者 |
6.1.3 生态对话的参与者 |
6.1.4 生态教育的推动者 |
6.2 白洋淀生态报道的未来之路 |
6.2.1 创新机制,优化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外部环境 |
6.2.2 转变观念,重构白洋淀生态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四、为了天津不再干渴(论文参考文献)
- [1]亡佚隋唐医方书考略[D]. 葛政.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2]论余华的真实观[D]. 秦佩佩. 广西大学, 2020(07)
- [3]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D].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 新疆大学, 2020(06)
- [4]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D]. 王晓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候分布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D]. 李亮亮.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原发性失眠病辨证算法优化研究[D]. 尹泽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D]. 王敬照. 河北大学, 2018(05)
- [8]水中国(下)[J]. 李春雷. 时代文学, 2017(03)
- [9]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10]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J]. 秦岭. 中国作家, 2013(06)
标签: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论文; 隋书·经籍志论文; 叙事手法论文; 出土文献论文; 外台秘要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