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陈冠华[1](2021)在《化工企业数据安全保护的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化工企业运行与管理越来越智能化,信息传输的安全需求日渐增加。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由于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数据较为敏感,如何确保这些敏感数据的安全传输是一个关键问题。在一个分布式的网络环境中,网络资源共享的安全需求是通过安全协议来实现的。不过攻击者为了破坏网络安全,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利用安全协议自身的漏洞进行攻击。为了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通常采用密码技术。在密码技术中,认证性质的实现是所有其他安全性质实现的基础。安全认证协议的实现是所有安全通信系统的基础。因此,研究安全的认证协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本文主要研究高效安全的可否认认证方案的设计及实现。可否认的认证具有两个性质:(1)它可以使得接收者能够确定给定消息的来源;(2)接收者不能向任意第三方证明给定消息的来源,因为接收者可以和发送者产生在概率上不可区分的否认认证码。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无证书的可否认认证的加密方案:可否认的认证方案允许接收者产生和发送者产生在概率上不可区分的否认认证码。这适合于隐私保护的场景。但是消息在传输的过程中是以明文的形式发送的,为了确保消息的保密性,我们提出了可否认的认证的加密方案来实现保密性和否认认证性。另外,基于无证书的密码体制,既可以解决基于PKI密码体制中的公钥证书管理问题,又可以解决基于身份密码体制中的密钥托管问题。此外,我们利用KEM/DEM的混合加密技术,既可以加密长的消息,又可以提高方案的安全性。最后,我们的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是可证明安全的。2.基于异构系统的可否认认证的加密方案:大多数的密码算法都处于同一个密码体制中,也就是说,发送者和接收者要么同处于基于PKI的密码体制中,要么同处于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中,要么同处于基于无证书的密码体制中。但是很多实际的密码算法要求发送者和接收者处于不同的密码体制中。本文提出了基于异构系统的可否认认证的加密,主要研究发送者处于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接收者处于基于PKI的密码体制的可否认认证的加密方案。这更适合应用于实际的应用场景。我们的方案采用了KEM/DEM的混合加密技术,提高了方案的安全性。同时,我们的方案是可证明安全的。
王玉[2](2020)在《凹土负载钛硅分子筛的制备及在盐酸羟胺合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钛硅分子筛(TS-1)是一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环境友好型催化剂,是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高效催化剂之一,被应用于诸多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中,尤其是与H2O2催化氧化反应体系的应用。然而由于其原料成本高,生产价格过于昂贵,且容易分散在反应物料中难以实现有效地固液分离,为提高TS-1的重复利用率和降低工业生产成本,使用载体负载催化剂的方法受到了笔者的关注。凹凸棒土(以下简称凹土)自身具有特殊的晶体结构,拥有诸多良好的性能,其本身就可作催化剂,因此本论文提出采用凹土作载体,在传统水热法的基础上从原料上改进TS-1合成,并将其用于丁酮氨肟化制备丁酮肟与水解合成盐酸羟胺的联合新生产工艺中。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选择以四丙基溴化铵(TPABr)代替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作模板剂,同时尝试改变硅源和钛源分别进行实验。研究结论表明,当以廉价的TPABr为模板剂,加入正丁胺为碱源体系可促进模板剂的模板和导向作用,所合成的TS-1晶体结构更好,骨架钛含量更高,此时硅源采用的是更经济的JN-30硅溶胶,还可从原料上进一步降低TS-1的合成成本以及简化实验操作难度。2.对凹土进行热分析和酸改性,通过原位法负载制备Pal-TS-1催化剂。研究结论表明,凹土在煅烧温度600℃内和在3mol/L盐酸70℃下改性3h均能保持完整的层状结构;当按模板剂:凹土为8:3,采用凹土先加入方式可促进钛进入分子筛骨架,此时所制备的负载型Pal-TS-1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径也有所增大,催化性能有所提升。3.通过以丁酮转化率、中间产物丁酮肟选择性和产率为指标考察凹土负载型Pal-TS-1的催化性能表现。研究结论表明,当按进料物质的量比丁酮:双氧水:氨水=1:1.5:3,催化剂用量为7g/mol,氨水和双氧水采取连续加料方式,此时丁酮转化率可达98.4%,丁酮肟选择性可达99.1%,丁酮肟产率可达97.5%,性能表现较好。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实验5次,丁酮肟产率仍能达到80.1%,所利用凹土负载可有效提高催化剂的重复使用寿命。4.将丁酮氨肟化制备丁酮肟与水解合成盐酸羟胺相联合,形成一条以负载型Pal-TS-1分子筛为催化剂,丁酮为原料,丁酮肟为中间体合成盐酸羟胺的新生产路线。通过考察酸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合成的影响,得到合适的新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6mol/L,反应温度105℃,反应时间1h,采取一次性加料方式进行反应蒸馏,在此反应条件下,目标产物盐酸羟胺收率可达51.2%,该负载型催化剂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绿色催化剂。
姚盈旭[3](2020)在《运西诸湖水环境变迁影响下江淮湖洼平原圩-垛-塘乡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浙地区自古即号称“天下粮仓”,素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名。而在漫长的历史和农业发展中,江淮湖洼平原上的先民,在饱受洪涝灾害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变化的水环境,并最终达到与洪水共生,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乡土景观。一个地区的乡土景观是该地区经受长时间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的动态稳定的具有地域性的景观结果。而在江淮湖洼平原这一特定的区域上,水环境尤其是受到淮水入海不畅而导致的运西诸湖湖系扩张及水量等的变化,在区域乡土景观的动态性演变中,起到了相对较为主导性的作用。本文试从风景园林学科区域乡土景观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受运西水环境变化影响,江淮湖洼平原形成的以圩田-垛田-塘为代表的区域乡土景观特征及模式。以期对江淮湖洼平原区域未来的区域景观营建,提出指导性的原则及意见。从总体而言:首先,通过对历史文献、地方志书的研读,结合区域历史舆图,综合梳理总结江淮湖洼平原的地区开发及水环境的变迁史。并对历代的水环境变迁过程进行数字化转译,并结合不同年代的空间地理信息,综合分析江淮湖洼平原的水环境变化过程与区域聚落变迁的特征和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清晰并直观的分析江淮湖洼平原水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过程和特征,并阐明区域乡土景观变迁的趋势性、特征性。然后,将江淮湖洼平原的乡土景观理解为包含自然基底、农业水利、聚落三个层级的适水弹性景观系统,并通过文献、图解分析法,从宏观到微观对各个层级的系统做分层的分析研究,以求解释各个层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水环境对于各个层级系统影响。再通过对江淮湖洼平原城市级、乡镇级、村级,三级不同级别的典型聚落样本进行分析,从微观的层面对运西水环境变化对江淮湖洼平原上的聚落及农田水利变迁特征进行实例分析,并总结聚落与圩田-垛田-塘的空间布局特征。最后,通过以上多角度的分析,总结江淮湖洼平原区域乡土景观的模式特征,从中挖掘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的传统生态智慧及现实意义。以期在未来对于江淮湖洼平原进行区域景观塑造的过程中对乡土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思路。
金洪源[4](2020)在《《吕氏春秋》寓言研究》文中指出《吕氏春秋》是先秦子书的集大成之作,《汉书·艺文志》等历代的目录学着作都将其归入到杂家。作为先秦时期最后一部子书,《吕氏春秋》对诸子百家的观点多有承续与新变,不仅祖述前人贤哲,又沾溉后世良多。因此是书之地位尤为重要。《吕氏春秋》是一部政治着作,其特色是多用寓言,借用寓言阐释杂家的意识形态,譬如政治观点、理论主张、君臣之道等。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寓言的界定及《吕氏春秋》寓言的分布。这一章有两节内容,第一节是对寓言的定义重新进行梳理与界定。学界对寓言的定义莫衷一是,纵观各家的定义,其中情节与寓意都是最重要的两大特征,因此从特征角度把握寓言的定义更为贴切。第二节是《吕氏春秋》寓言的分布,此一节内容主要是对《吕氏春秋》中的思想进行重新统计,分析发现:三部分的寓言数量与比例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主要是因为各篇思想倾向不一致、《吕氏春秋》编者众多造成的。第二章是《吕氏春秋》寓言的分类。根据寓言主人公的特征,分为人物寓言、动物寓言、鬼怪寓言三类。相比后两类寓言,人物寓言数量规模最大、艺术成就最高。其人物寓言主要分为君臣寓言、小人物寓言、诸子寓言等。第三章是《吕氏春秋》的寓意。全书的寓意共分为探究宇宙哲理、讲述政治道理、阐述生活事理三大类,其中讲述政治道理是最重要的部分,这与《吕氏春秋》一书的性质和为政治服务的成书目的密不可分。书中的宇宙观、自然哲理也是为人事安置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第四章是《吕氏春秋》寓言的文学价值。这一章主要从《吕氏春秋》的艺术形象、叙事艺术、语言艺术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节是艺术形象,这些寓言塑造了一批类型化的人物、通过典型事件的选择突出人物的性格,在形式上还多用对比的手法。第二节谈叙事艺术。《吕氏春秋》寓言叙事模式具有情节完整,叙事简洁;疏密有致,详略得当两大特征。第三节讲探讨语言艺术,其具有语言整饬、结构整齐;多用修辞、形象自然;叙议结合、笔法灵活;文风平实、不事雕琢四大特征。
袁焱林[5](2020)在《《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研究》文中指出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这6个省(市),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正式投入使用,并将在接下来的3年内逐步实现全国使用。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指导下编写的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在体例和内容上都出现了诸多新变化,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近现代史”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在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本文对《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通过整体分析和比较分析来探讨新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和剖析“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的具体变化,并提出了针对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策略,旨在为《中外历史纲要》的内容研究和历史教师运用新教科书进行教学提供一些借鉴。本文主要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分析高中课程改革、教科书编撰体例的变化和史学研究的新成果等因素如何影响《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编写。第二章,分析《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部分内容的选取情况和“中国近现代史”在必修教科书中的重要地位,重点总结了《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特点。第三章,归纳《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具体内容选取的概况;通过与人教版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进行对比,剖析《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在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述和评价等方面更加严谨、准确,更加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变化,并探讨这些变化所反映的价值取向。第四章,针对《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的新理念和内容变化,指出在《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实践教学策略,包括:紧扣课标,落实核心素养;抓住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主线;做好初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有效衔接;“消化”“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变化;关注史学研究动态。
岳永盛[6](2020)在《单层砖木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振动台试验与损伤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广泛存在于我国村镇的砌体结构,有相当一部分未设防或者设防不达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印发了《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十三五”规划》,规划要求提升既有住房抗震能力,通过加固拆除等,提升抗震能力不足住房的安全性,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统筹推进农房抗震加固改造。在深入调查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本着高效、经济、环保、可靠的原则,提出了适用于北京地区单层砖木混合承重结构房屋的新型抗震加固方案,方案内容主要包括:砖墙采用后张预应力筋加固,房屋整体增设钢筋网砂浆带圈梁、构造柱,前纵墙增设钢拉杆,屋架之间增设剪刀撑等。进行了采用新型方案加固和未加固的1/2缩尺房屋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的对比试验,研究了房屋模型在不同工况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态、耗能性能、刚度退化、位移变化,加速度变化等指标。试验研究表明:(1)未加固模型设防烈度不足8度,加固模型在8度大震作用下只有轻微裂缝,动力响应的各项指标均较小,加固方案提高了模型在大震下的抗倒塌能力。(2)加固后的模型初始阻尼比有所增加,结构的耗能效果明显,刚度退化得到改善。(3)加固前后模型在8度大震作用下X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达到1/83和1/229,加固模型的最大层间位移较未加固模型减小了59%,满足建筑抗震“大震不倒”设防要求。在试验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对试验模型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和Pushover静力推覆仿真分析,分析了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指标。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1)加固方案可以显着改善前脸刚度弱的单层砖木混合承重结构房屋的扭转效应,有效抑制结构变形。(2)加固与未加固两个模型X、Y方向的底部剪力之比分别为1.35和1.24,相应的位移值分别提高了58%和32%,加固后结构的受剪承载力和延性提高。(3)加固前后模型的初始裂缝出现位置、时间、发展速度和最终破坏状态等均有明显差异。加固方案极大的改善了破坏形态,更多的破坏参与了耗能。所做的研究不仅为后张预应力加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全国尤其是北京地区村镇既有砌体结构的加固改造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李心苑[7](2020)在《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观音信仰作为中国佛教菩萨信仰的主体,其中的观音感应信仰也一直是中国佛教菩萨感应信仰的典型。而在观音感应信仰当中,回应众生诉求的观音菩萨往往外化为观音经、观音像、观音道场、观音圣号、观音咒语等很多不同形式的神圣象征,从而形成各种形态的观音感应,其中观音经典感应是源于观音经典崇拜的一种观音感应信仰,其突出特色是信仰者在观音经典的多重神化之后,通过具体的经典崇拜方式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诉求,从而出现各种神奇效应,并最终使信仰者获得某种满足。在这种宗教实践以及由此而来的宗教体验中,观音信徒与观音菩萨之间的感应关系表现为观音信徒与观音经典之间的感应关系,观音菩萨的神圣性及其现实救度职能借助于观音经典的神圣性及其神奇效应而得以实现。通过对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研究,我们可以理解观音信仰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从而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化的菩萨信仰,并为全面把握中国特色佛教文化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作为观音经典感应之客体的观音经典,经历了从教义诠释体系向感应信仰体系的转变,诠释观音神力保佑、净土接引、智慧觉悟、密仪持咒等教义的经典以及介于这些经典之间并实现不同教义相互贯通的一些经典,支撑了观音信仰的基本教义体系。在教义诠释型经典体系之外,中国化的神力崇拜型观音经典体系逐渐形成,这一体系的核心框架便是:一经独领、二经呼应、诸经支撑、伪经偕行。所谓一经独领,就是《普门品》独占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主体地位;所谓二经呼应,就是《心经》与《大悲心陀罗尼经》尤其是其中的《大悲咒》紧随《观音经》之后兴起并流行;所谓诸经支撑,就是在此三经之外,还有《华严经》《楞严经》《授记经》《观无量寿佛经》等经典的全方位辅助支撑作用;所谓伪经偕行,就是像《高王观世音经》这样的大量民间观音经典与正统观音信仰相伴而行,彼此互动。汉译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前提之一便是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神圣化。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之源是观音菩萨所拥有的神秘力量和超凡智慧,而观音经典的神圣化则是信众在观音信仰实践中对观音经典神圣性的接受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情感表达。就神圣性而言,主要取决于经典的来源、内容、价值等三个方面;就神圣化而言,主要体现在信众对观音经典的受持、传承、安奉等三个方面神圣性的基础与神圣化的进程正是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直接推动力量。《普门品》作为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第一载体,在其初期流行过程中便与当时非常盛行的经典研习热潮相互激荡。通过对两晋南北朝时代汉地观音经典感应事迹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观音信仰者通过自己的宗教实践在努力证明《观音经》在与《法华经》《维摩经》《涅盘经》《华严经》等诸多经典的并立争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奇价值,从而在诸经竞秀的时代以一种神力崇拜型经典信仰,与众多义学诠释型经典信仰并立而行,既为《观音经》拓展了足够的社会生存空间,也为中国佛教的经典运用开辟出一条神圣的路径。第一本汉译观音经典诞生后不久,中国便陷入激烈的夷夏冲突之中。所谓“五胡乱华”所引起的人间灾难,使很多无依无靠的受难者将观音菩萨作为应对生命危急的依赖,而诠释这种依赖的经典本身,也成为信众心目中具有神圣意义的对象,由此产生很多以诵念《普门品》来应对夷夏冲突所带来的各种个体灾难的信仰实践。这些信仰实践体现了具有时代烙印的信仰需求与具有普遍意义的信仰趋向之间的融合。分裂动荡的南北朝也是一个政治斗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不同政权之间以及不同官僚之间交织着复杂的恩怨情仇。各级官僚在面对其政治角色的所引发的生命危急时,同样难以主宰自己的生命安危,只好像普罗大众一样通过诵念《观音经》而向观音菩萨发出虔诚的呼唤。这种观音经感应信仰实践见证了不同社会阶层在基本人性需求方面的趋同性以及由此共同需求所激发的信仰选择的一致性,也反映了观音经感应信仰的普适性,以及由此所获得的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家国同构,体现在个体生活方面,在忠君爱国、天下使命等宏大理想之外,作为最底层的家庭生活始终是中国人的社会根基和情感归宿。通过观音经典感应事迹看两晋南北朝时代汉地家庭生活中的诸多困惑与危难应对,可以更深切地理解那个时代中国人在家庭完整、家族延续、生命健康、家庭和美、来世向往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美好向往。这些信仰实践把日常生活与观音经典链接在一起,反映了神圣信仰的世俗基础,也说明观音经典感应信仰已经深入到民众日常生活的深处。通过对两晋南北朝汉地四大领域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探讨,我们可以比较深刻地认识观音经典感应信仰中所蕴含的神圣与世俗彼此交织的关系,如:作为信仰对象的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作为信仰者的信众的世俗性;受持经典方法的神圣性与受持经典动机的世俗性;受持观音经典所调动的主体力量(观音神力)的神圣性与仁善、孝顺、建寺、布施、持戒等的辅助力量的世俗性;观音神力的神圣性与观音神力显化对接苦难时的世俗性。在这种神圣与世俗的对接中,理性与超理性、人间与超人间等宗教信仰的核心问题均清晰地显露出来。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观音经典感应信仰在观音信仰以及整个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闵桃[8](2020)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是与世界记忆工程对接的国家工程,是对档案文献遗产进行认定、管理、保护和开发的系列计划和措施。2000年,受世界记忆工程和国内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影响,在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正式启动。至2018年,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已选出四批142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成功申报12项《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和13项《世界记忆名录》,构筑起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工程为档案文献遗产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提供了途径和平台,促进了档案文献遗产工作的发展,并有意识地发掘档案文献遗产内涵及价值,塑造文化品牌,增强了档案文献遗产的文化影响力。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引发社会对档案文献遗产的广泛关注,有关档案文献遗产的研究不断涌现,但直接以工程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较少,且工程开展近二十年,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梳理,为即将开展的工程新阶段做准备。故本文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建设为题,梳理分析遗产工程过去近二十年的实践活动。本文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时代背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既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发展的要求,又是世界记忆工程全面实施的体现。第二部分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实践活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围绕档案文献遗产的确定、保护与利用开展工作,建立起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即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认证体系,组织了相关的整理研究项目和宣传、出版、文艺创作等开发利用活动,来保护和传承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第三部分是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实践活动的分析与展望。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为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了平台,促进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增强了档案文献遗产的文化影响力,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定位偏差、组织建设不足、活动内容不平衡等问题,需从工程定位、组织功能、发展规划、合作交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加强。
汤颖[9](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规模虽越来越大,但在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间却存在着明显差距,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短缺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归根结底,这种矛盾是因高校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不吻合引起的,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因而,可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调控性思维,促使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从而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基于以上认识,选取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探求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优化路径。通过对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门类设置、专业类设置、专业布局及专业布点等几个指标的定量分析发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低成本专业增长过快;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群集聚效应难以彰显;专业内涵建设不足。这是由政府、社会及高校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共同造成的。从政府层面看:政府行政权力冲击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相关法律及资金适时供给乏力;有效而完善的专业评估体系匮乏;有关专业前景预测性不足。从社会层面来看:企业、行业参与意识薄弱;社会对人才需求信息的反馈具有滞后性;社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从高校层面来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定位意识缺失,价值取向偏差及质量观念淡薄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立足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及其成因分析的同时合理吸取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及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本科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积累的诸多经验与教训。总的来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遵循如下原则: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政府、社会与高校这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应共同发力。具体地,政府层面上,应界定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角色,落实并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人才供求与专业设置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并完善综合性的专业质量监管体系。社会层面上,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作用。高校层面上,应坚持科学而合理的办学定位;建立健全预警及退出机制;提高专业与产业的适应性与协调性,培育特色专业并形成集群效应;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邓新航[10](2019)在《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观音图像的演变是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演变时期是唐宋,此间是观音图像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和多变化的重要阶段。唐宋正值巴蜀地区佛教艺术发展的繁荣期,在佛、菩萨、罗汉等诸多造像题材中,尤以观音造像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其突出价值体现在:造像遗存数量巨大、造像题材种类繁多、造像谱系流变有序、造像组合丰富多变。唐宋巴蜀观音图像体系庞杂,可分为四个大类,且不同观音类别在题材种类、信仰形态、兴衰时间、区域分布、组合形式、造型样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其一,巴蜀圣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称名救难型”为主。此类观音造像在巴蜀遗存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其形象以一手持杨柳、一手持净瓶且头戴化佛冠的样式为主。除了最为常见的单尊观音外,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双观音和多观音,以及观音与地藏、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菩萨等不同尊像的多种组合,包括观音救难图像等。就单尊圣观音造像而言,其造型风格演变可大致分为六期七段,且不同时期在区域分布、造型样式等方面各具特点。双观音与多观音主要在唐代流行,是民众希冀观音救助速度加快、救助范围扩大的直接体现。观音与其他尊像的组合集中流行于盛唐至五代,尤以观音与地藏组合最受欢迎。这些组合在正统经典中找不到相应来源,不仅体现出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性、功利性、现实性,同时也体现出观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相互吸收与融合的包容性。观音救难图像仅在晚唐、五代时有少量发现,可见其在蜀地并不流行。其二,巴蜀密教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为“密仪持咒型”。巴蜀是除敦煌以外的唐宋密教观音造像的重要流布区域,目前发现了千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等多种题材。巴蜀密教观音造像的渊源在两京地区,故其出现时间要普遍晚于中原。从构图内容看,除千手观音造像外,巴蜀其他密教观音造像并没有发展出敦煌那样的经变或曼荼罗形式,这与蜀地民众的信仰选择和信仰目的有关。从造型样式看,巴蜀密教观音造像在相对严格遵循造像仪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石窟艺匠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从时间发展看,蜀地密教观音造像初兴于武周、盛唐,繁荣于中唐至五代,宋代也有延续,但在时间上有缺环。具体来看,不同观音题材在蜀地的时空分布有别:千手观音造像流传最广,盛唐在川北出现,中唐集中在川西,晚唐集中在川南和川中,五代则集中在川东,宋代迅速衰落;如意轮观音造像大致于盛唐后期出现,在五大区域均有分布,但整体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中晚唐和南宋早期这两个时间段;十一面观音造像遗存较少,但出现了其化现圣僧的造像,为它处鲜见;不空羂索观音造像于晚唐出现,主要在川中资中和川东大足地区流行,且时代有先后,前者集中于晚唐至五代初,后者集中于五代至两宋;马头观音造像于南宋才开始出现,主要在明王系统中流行。其三,巴蜀本土观音图像类,其突出特征是民间性。本土观音是唐代以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一大观音类型,是古代艺匠和民间信徒的共同创造,最具本土特色。目前在巴蜀出现了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以及观音群像窟中以各种手姿持物所命名的不同观音题材。唐代白衣观音造像在蜀地的最新发现,对探讨其形象起源有重要意义。白衣观音形象可能在盛唐前期或更早就已在两京地区产生,吴道子应当绘制了此类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演变可分三期:中唐在眉山、安岳等地零星出现,流行一手托钵、一手持柳于胸且站立的造型;唐末、五代大量出现,集中分布在川西眉山、川中内江和川东安岳、大足等地,立姿、坐姿均有,流行双手持莲的造型;宋代在川东局部繁荣,造型各异,并与其他观音形象发生融合。水月观音形象的首创者并不是中唐周昉,可能也与吴道子有关。大约在中唐后期,成都地区就有水月观音壁画的绘制,目前蜀地石窟中现存有多尊晚唐水月观音造像;蜀地水月观音造像构图突出表现的是主尊、背光和岩座,而竹子、流水等背景元素则较少塑造;水月观音造像在蜀地分布较广,集中流行于唐末至五代、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个时段,且不同时期造型姿态还有丰富变化。观音群像窟独具时代性和地域性,时间上集中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地域上局限在大足,是当时活跃于川东一带文氏家族石窟艺匠的创造。此类洞窟中一般对称塑造十尊手姿持物均不相同的等身观音像,营造意图大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现世利益,其文本依据虽与千手观音经轨有关,但它们大都脱离了密教属性。至于数珠手观音造像,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信仰功能,因此才能从观音群像窟中独立出来。其四,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净土往生型”为主。观音在此类造像中是以胁侍菩萨的身份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现西方净土信仰的相关造像。此外,在释迦三尊像或药师三尊像中,观音也可作为其胁侍。此类观音造像也属于观音图像体系的一部分,在蜀地各个时期都比较流行,但由于其形象特征不很突出,加之蜀地造像残损严重,因此目前要准确辨识出此类观音造像还相当困难。总之,唐宋时期的巴蜀观音图像是观音艺术中国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二、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化工企业数据安全保护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合加密技术 |
1.2.2 否认认证的加密方案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2章 预备知识 |
2.1 双线性映射 |
2.2 困难问题及相关假设 |
2.3 公钥密码体制 |
2.4 Hash函数 |
2.5 可证明安全性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证书的可否认认证加密方案 |
3.1 CLDAE方案的形式化定义和安全模型 |
3.1.1 CLDAE方案的形式化定义 |
3.1.2 CLDAE方案的安全模型 |
3.1.3 数据封装机制(DEM) |
3.2 无证书的否认认证的标签KEM方案(CLDATK) |
3.2.1 CLDATK的形式化定义 |
3.2.2 CLDATK的安全概念 |
3.3 混合的CLDAE方案 |
3.4 CLDATK方案 |
3.4.1 具体的CLDATK方案 |
3.4.2 CLDATK方案的安全性 |
3.5 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异构系统的可否认认证的加密方案 |
4.1 IPDAE方案的形式化定义及安全概念 |
4.1.1 IPDAE方案的形式化定义 |
4.1.2 IPDAE方案的安全概念 |
4.2 IPDATK方案的形式化定义及安全概念 |
4.2.1 IPDATK方案的形式化定义 |
4.2.2 IPDATK方案的安全概念 |
4.3 数据封装机制(DEM) |
4.4 混合的IPDAE方案 |
4.5 有效的IPDATK方案 |
4.5.1 我们的方案 |
4.5.2 一致性 |
4.5.3 否认认证性 |
4.5.4 安全性 |
4.6 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目录 |
(2)凹土负载钛硅分子筛的制备及在盐酸羟胺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钛硅分子筛 |
1.2.1 钛硅分子筛概述 |
1.2.2 钛硅分子筛合成方法 |
1.2.3 钛硅分子筛成型 |
1.3 凹土 |
1.3.1 凹土概述 |
1.3.2 凹土性能应用 |
1.4 盐酸羟胺 |
1.4.1 盐酸羟胺概述 |
1.4.2 盐酸羟胺应用 |
1.4.3 盐酸羟胺合成方法 |
1.5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钛硅分子筛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以TPAOH为模板剂合成TS-1 |
2.3.2 以TPABr为模板剂合成TS-1 |
2.4 表征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以TPAOH为模板剂合成TS-1 的表征 |
2.5.1.1 样品的XRD分析 |
2.5.1.2 样品的FT-IR分析 |
2.5.1.3 样品的UV-Vis分析 |
2.5.2 以TPABr为模板剂合成TS-1 的表征 |
2.5.2.1 样品的XRD和 FT-IR分析 |
2.5.2.2 样品的UV-Vis分析 |
2.5.2.3 样品的SEM分析 |
2.5.3 以Ti Cl4 为钛源合成TS-1 的表征 |
2.5.3.1 样品的XRD和 FT-IR分析 |
2.5.3.2 样品的UV-Vis分析 |
2.5.3.3 样品的SEM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凹土负载钛硅分子筛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凹土纯化 |
3.3.2 凹土负载钛硅分子筛制备 |
3.3.2.1 凹土先加入 |
3.3.2.2 凹土后加入 |
3.4 表征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热改性凹土的影响 |
3.5.1.1 热改性凹土的FT-IR分析 |
3.5.1.2 热改性凹土的XRD分析 |
3.5.1.3 热改性凹土的SEM分析 |
3.5.2 酸改性凹土的影响 |
3.5.2.1 酸改性凹土的BET分析 |
3.5.2.2 酸改性凹土的FT-IR分析 |
3.5.2.3 酸改性凹土的XRD分析 |
3.5.3 凹土加入方式对负载TS-1的影响 |
3.5.3.1 凹土负载TS-1的FT-IR分析 |
3.5.3.2 凹土负载TS-1的XRD分析 |
3.5.3.3 凹土负载TS-1的UV-Vis分析 |
3.5.3.4 凹土负载TS-1的TG-DSC分析 |
3.5.4 凹土添加量对Pal-TS-1的影响 |
3.5.4.1 凹土不同添加量的XRD分析 |
3.5.4.2 凹土不同添加量的FT-IR分析 |
3.5.4.3 凹土不同添加量的BET分析 |
3.5.4.4 凹土不同添加量的SEM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凹土负载钛硅分子筛催化氧化合成盐酸羟胺的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4 分析方法 |
4.4.1 气相色谱分析 |
4.4.2 高锰酸钾滴定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负载型催化剂对丁酮氨肟化反应的影响 |
4.5.2 加料方式对丁酮氨肟化反应的影响 |
4.5.3 催化剂用量对丁酮氨肟化反应的影响 |
4.5.4 催化剂重复使用的影响 |
4.5.5 酸浓度对合成盐酸羟胺的影响 |
4.5.6 反应时间对合成盐酸羟胺的影响 |
4.5.7 反应温度对合成盐酸羟胺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目录 |
专利 |
期刊论文 |
(3)运西诸湖水环境变迁影响下江淮湖洼平原圩-垛-塘乡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 |
1.2.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乡土景观研究动态综述 |
1.3.1 乡土及乡土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
1.3.2 乡土景观研究综述 |
1.4 江淮湖洼平原研究综述 |
1.4.1 区域地貌变迁相关研究 |
1.4.2 区域水文相关研究 |
1.4.3 区域人文聚落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研究框架 |
2.江淮湖洼平原自然环境概况 |
2.1 地理区位 |
2.1.1 宏观视野下江淮湖洼平原区位 |
2.1.2 省域视野下江淮湖洼平原区位 |
2.2 江淮湖洼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基础 |
2.2.1 江淮湖洼平原地质形成 |
2.2.2 江淮湖洼平原地形地貌 |
2.2.3 江淮湖洼平原土壤条件 |
2.2.4 江淮湖洼平原气候条件 |
2.2.5 江淮湖洼平原水系条件 |
2.2.6 江淮湖洼平原文化条件 |
2.3 小结 |
3.运西水环境变迁历程下江淮湖洼平原土地开发进程研究 |
3.1 基于舆图方志数字化转译的区域空间历史变迁分析 |
3.1.1 舆图和方志的数字化转译与分析 |
3.1.2 分析 |
3.2 江淮湖洼平原的历史变迁分段 |
3.2.1 自然因素影响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
3.2.2 人类活动影响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
3.3 先秦时期:地质与湖泊孕育阶段 |
3.3.1 两河水动力下的冲洪积扇扩张、成陆、岸线推移与湖泊孕育 |
3.3.2 区域原始水文、农业与聚落 |
3.3.3 小结 |
3.4 秦、两汉及六国时期:围垦萌芽与湖泊发展阶段 |
3.4.1 关键变化:海塘初建、湖泊基本形态稳定 |
3.4.2 区域原始空间环境及变化 |
3.4.3 区域原始水文环境及变化 |
3.4.4 聚落分布 |
3.4.5 农业——石鳖城屯田 |
3.5 隋唐至北宋时期:水系变化阶段 |
3.5.1 关键变化:北部抬升,运西扩张,筑堰陂塘,湖漕未分,邗沟水由北流入淮转为南流入江,为后期洪泛埋下隐患 |
3.5.2 区域原始水文环境变化 |
3.5.3 聚落分布 |
3.5.4 农业——屯田复兴 |
3.5.5 水灾——黄河偶有南泛 |
3.6 南宋至元时期:黄河夺淮,水系巨变阶段 |
3.6.1 关键变化:黄河夺淮,海岸线向东扩张进程加速 |
3.6.2 区域空间环境与变化——海岸线向东扩张进程加速 |
3.6.3 区域原始水文与聚落环境及变化 |
3.6.4 农业——水患与战乱交织下的萧条 |
3.6.5 水灾 |
3.7 明时期:农业与水利建设阶段 |
3.7.1 关键变化:水利建设显着增加,运西诸湖合并完成 |
3.7.2 空间环境变化——地势南北颠覆,东西分化明显 |
3.7.3 区域水文环境变化 |
3.8 清至民国时期:农业与水利建设鼎盛至没落阶段 |
3.8.1 关键变化:农业与水利兴修达到鼎盛 |
3.8.2 空间环境与变化 |
3.8.3 区域水文环境变化 |
3.8.4 农业 |
3.8.5 聚落分布——聚落达到鼎盛,加剧与水争地 |
3.9 章节小结 |
4.运西水环境影响下圩—垛—塘乡土景观系统分区分层分析 |
4.1 江淮湖洼平原水环境系统分析 |
4.1.1 水利系统构成 |
4.2 水环境作用下江淮湖洼平原圩——垛——塘及分区分析 |
4.2.1 圩—垛—塘起源、发展与特征 |
4.3 水环境影响与乡土聚落系统变迁研究 |
4.3.1 江淮湖洼平原乡土聚落 |
4.3.2 水环境影响下基于密度与形态的聚落分布与分类 |
5.运西水环境影响下的典型聚落样本选取与分析 |
5.1 运西水环境影响下江淮湖洼平原典型聚落样本分析 |
5.1.1 运西高密度团块状城级聚落——高邮 |
5.1.2 运西高密度条块状县级聚落——金湖县涂沟镇 |
5.1.3 里下河腹地高密度团块状县级聚落——缸顾乡东旺村 |
6.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的特征、现状与优化发展 |
6.1 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特征 |
6.1.1 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呈现空间性、层次性差异 |
6.1.2 聚落布局、形态和内部空间呈现出对环境的因地制宜 |
6.1.3 民国之前,区域内聚落体现出对水系的较高依赖性 |
6.2 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现状问题 |
6.2.1 区域中心城镇快速扩张带来的图底关系的反转 |
6.2.2 现代农业建设对于区域乡土景观风貌的侵蚀与重组 |
6.2.3 城镇化进程增速对于区域乡土农业景观的侵占与破坏 |
6.3 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6.3.1 水环境与水景观层面:尊重区域地势与现有水环境特征,宏观上对水系统进行分区域分类别规划;中观上,对区域内部水系进行修缮、保护和再利用;微观上,注重水生态整治和地区水敏性的再设计 |
6.3.2 区域空间与聚落景观层面:宏观上对区域进行评价与分类,对城乡发展结构进行规划引导;中观上尊重乡土聚落格局,有效规划和限制乡镇聚落扩张;微观上,在城镇空间设计中融入水敏性设计 |
6.3.3 区域农业产业与农业景观层面 |
6.3.4 水环境影响下的区域开发导则 |
7.结论、创新、启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结论一:人水相互适应的过程是促使江淮湖洼平原区域景观形成与发展的主推动力 |
7.1.2 结论二:聚落分布形态受水环境影响大,城镇多沿水系渠网分布,呈现鲜明的受水影响的乡土景观肌理 |
7.1.3 结论三:对于乡土治水智慧的整理,有利于现代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 |
7.1.4 结论四:对圩—垛—塘乡土景观结构,应结合前述开发导则,进行以恢复江淮湖洼湿地的原生湿地景观系统为目的,分重点、分区域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以期达到农业、生态和生活的乡土智慧融合 |
7.2 创新点 |
7.2.1 论文注重舆图的数字化研究和分析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吕氏春秋》寓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缘起 |
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 |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寓言界说及《吕氏春秋》寓言分布 |
第一节 寓言界说 |
第二节 《吕氏春秋》寓言分布 |
第二章 《吕氏春秋》寓言分类 |
第一节 人物寓言 |
一、君主人臣 |
二、小人物 |
三、诸子寓言 |
第二节 动物寓言 |
一、真实动物寓言 |
二、虚拟动物寓言 |
第三节 鬼怪寓言 |
第三章 《吕氏春秋》寓言的寓意性 |
第一节 探究宇宙哲学 |
一、事物联系 |
二、发展变化 |
三、辩证思维 |
四、唯物主义 |
第二节 讲述政治道理 |
一、统治阶层 |
二、个人层面 |
第三节 阐述生活事理 |
一、重生贵身,寿为最善 |
二、重道尊师,善于学习 |
三、坚守本心,恪守原则 |
四、言语有据,有案可稽 |
五、考虑实际,思维灵活 |
六、后天努力,金石为开 |
第四章 《吕氏春秋》寓言的文学价值 |
第一节 《吕氏春秋》寓言中的艺术手法 |
一、类型化人物的塑造 |
二、典型性事件的选择 |
三、对比手法的运用 |
第二节 《吕氏春秋》寓言中的叙事艺术 |
一、情节完整,叙事简洁 |
二、疏密有致,详略得当 |
第三节 《吕氏春秋》寓言中的语言艺术 |
一、语言整饬,结构整齐 |
二、多用修辞,形象自然 |
三、叙议结合,笔法灵活 |
四、文风平实,不事雕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吕氏春秋》各篇寓言一览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影响《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编写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
一、新时代背景下,教材建设成为国家事权 |
二、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 |
第二节 编撰体例的变化 |
第三节 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
第二章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整体内容分析 |
第一节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各方面内容的选取情况 |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史”在《中外历史纲要》中的重要地位. |
第三节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特点 |
一、富于时代性 |
二、注意与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衔接 |
三、运用新理念,突出历史的主题教育功能 |
第三章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具体内容分析 |
第一节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具体内容选取概况 |
第二节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叙述的比较分析 |
一、鸦片战争 |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三、“开眼看世界” |
四、义和团与八国联军侵华 |
五、辛亥革命 |
六、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
七、南昌起义 |
八、八七会议 |
九、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 |
十、抗日战争 |
十一、对“文化大革命”的明确否定 |
十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
第三节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具体内容叙述变化的整体解读 |
第四章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与教学策略 |
第一节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内容的欠缺 |
二、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
第二节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策略 |
一、紧扣课标,落实核心素养 |
二、抓住“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主线,把握重难点 |
三、做好初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有效衔接 |
四、“消化”“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变化 |
五、关注史学研究动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单层砖木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振动台试验与损伤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既有砌体结构加固的研究现状 |
1.2.2 既有砖木结构加固的研究现状 |
1.2.3 预应力加固砌体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4 既有砖木砌体结构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单层砖木结构抗震加固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设计 |
2.1 模型设计 |
2.1.1 未加固模型设计 |
2.1.2 加固模型设计 |
2.1.3 其他构件设计 |
2.2 试验方案 |
2.2.1 模拟地震振动台性能指标 |
2.2.2 模型相似关系的确定 |
2.2.3 加速度、位移传感器布置 |
2.2.4 试验用地震波的选用 |
2.2.5 试验步骤及工况 |
2.3 试验模型加工与制作 |
2.3.1 未加固模型制作流程 |
2.3.2 预应力加固模型制作流程 |
2.3.3 材料性能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单层砖木结构抗震加固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 |
3.1 试验现象及破坏情况 |
3.1.1 试验现象描述 |
3.1.2 试验现象分析 |
3.2 试验数据分析 |
3.2.1 地震波的再现情况分析 |
3.2.2 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 |
3.2.3 模型结构的加速度反应 |
3.2.4 模型结构的位移反应 |
3.3 本章小结 |
4 单层砖木结构抗震加固有限元动力分析与损伤机理研究 |
4.1 材料的本构关系 |
4.1.1 砌体本构关系 |
4.1.2 混凝土本构关系 |
4.1.3 钢筋本构关系 |
4.1.4 木材本构关系 |
4.2 有限元建模过程 |
4.2.1 基本假定 |
4.2.2 有限元模型的选取 |
4.2.3 模型的建立 |
4.2.4 边界条件 |
4.2.5 求解过程 |
4.3 动力时程响应分析 |
4.3.1 动力模态分析 |
4.3.2 加速度反应分析 |
4.3.3 位移反应分析 |
4.3.4 应力分析 |
4.4 静力弹塑性分析 |
4.4.1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4.4.2 裂缝开展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单层砖木结构房屋抗震加固工程实践 |
5.1 工程概况 |
5.1.1 工程背景介绍 |
5.1.2 结构检测与鉴定 |
5.2 抗震加固方案设计 |
5.2.1 预应力加固设计 |
5.2.2 常规方式加固设计 |
5.3 后张预应力抗震加固施工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研究对象的时间界定 |
二、研究对象的空间界定 |
三、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四、观音感应类文献的形成 |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的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本选题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一、观音经典研究 |
二、观音感应信仰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三、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信仰视域的汉译观音经典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从观音经典教义体系到汉译观音经典崇拜体系 |
一、古代印度观音经典教义体系的形成 |
二、古代汉地观音经典崇拜体系的基本格局 |
第二节 《普门品》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
一、《普门品》第一个汉译本的流行 |
二、《普门品》流行本的定型 |
第三节 《心经》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
一、传说中的《心经》首译本 |
二、玄奘本《心经》的出现与特征 |
三、关于《心经》来源的探问 |
第四节 《大悲咒》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
一、《大悲心陀罗尼经》的脱颖而出 |
二、最终定型的《大悲咒》 |
第二章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神圣化 |
第一节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性 |
一、宗教经典的神圣性结构 |
二、观音经典来源的神圣性 |
三、观音经典内容的神圣性 |
四、观音经典价值的神圣性 |
第二节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化 |
一、观音经典受持的神化 |
二、观音经典传承的神化 |
三、观音经典安奉的神化 |
第三章 诸经竞秀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
第一节 《观音经》在诸经竞秀中的传播与影响 |
一、诸经竞秀局面的形成 |
二、《法华经》的受持与感应 |
三、《观音经》在义学高僧中地位与影响 |
第二节 从感应故事看《观音经》在诸经竞秀中的独特魅力 |
一、感应事迹书写中的《观音经》与《维摩经》 |
二、感应事迹中的《观音经》与《华严经》 |
三、感应事迹中的《观音经》与《涅盘经》 |
四、与诸经论一拼高低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第四章 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
第一节 十六国时期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
一、“冉闵杀胡”时三位胡人的观音经感应 |
二、被慕容鲜卑抓捕后的观音经感应 |
三、僧人开达羌人监牢中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四、乞伏暮末欲屠城时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第二节 南朝宋代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
一、涪陵陷落后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二、元嘉七年北伐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三、元嘉二十七年北伐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四、对夷夏冲突中观音经感应信仰的总体认识 |
第五章 政治纷争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
第一节 观音经感应信仰在政治集团中的传播 |
一、《观音经》与统治者的关系 |
二、《观音经》感应信仰在统治者当中的传播 |
第二节 地方政治纷争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
一、孙恩之乱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二、黄龙国守库吏观音经感应事迹 |
三、彭子乔观音经感应事迹 |
第三节 皇权争夺战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一、荆州作逆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二、义嘉之难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三、宋末争夺皇权斗争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第六章 家庭生活中的观音经典感应信仰 |
第一节 子嗣诉求中的观音经感应 |
一、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诵经求子信仰 |
二、后世观音经求子感应信仰的变化 |
第二节 家庭伦理建设中的观音经感应 |
一、家宅平安诉求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
二、维系家庭完整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
三、儒家家庭伦理影响下的观音经感应 |
第三节 愈疾延命诉求中的观音经感应 |
一、汉地民众对疾病与长寿的理解 |
二、观音经愈疾感应及其在后世的变化 |
三、观音经延寿感应及其在后世的变化 |
第七章 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特征与宗教定位 |
第一节 佛教感应与中国传统感应的区别 |
一、“感应”的原始意义 |
二、佛教感应的基本含义 |
三、佛教感应与儒家感应的区别 |
第二节 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基本定位 |
一、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功能定位 |
二、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内涵定位 |
参考文献 |
一、佛教文献 |
二、历史文献 |
三、今人着作 |
四、期刊论文 |
五、学位论文 |
六、外文着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概念解析 |
三、学术回顾 |
四、研究思路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缘起 |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传统 |
一、中国古代的档案文献保护措施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档案文献保护工作 |
三、改革开放后的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程 |
第二节 世界记忆工程的推动 |
一、世界记忆工程概况 |
二、世界记忆工程影响 |
第二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实践 |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概况 |
一、发展历程 |
二、工程组织 |
三、工程任务 |
第二节 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的构筑 |
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评选 |
二、多层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的形成 |
第三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探索 |
一、整理研究 |
二、宣传展览 |
三、出版发行 |
四、文艺创作及品牌塑造 |
第三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影响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影响 |
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新平台 |
二、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 |
三、档案文献遗产文化影响力的增强 |
第二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缺憾与展望 |
一、工程缺憾 |
二、工程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3 研究思路及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
2.1.2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
2.1.3 专业与专业调整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需求与供给理论 |
2.2.2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反思 |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3.2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基本信息 |
3.2.1 调查高校发展概述 |
3.2.2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现状 |
3.3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3.3.1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
3.3.2 供给侧结构性视域审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路径分析 |
4.1 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相关经验分析 |
4.1.1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变迁与特点分析 |
4.1.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经验的观察与借鉴 |
4.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原则 |
4.2.1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 |
4.2.2 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 |
4.2.3 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 |
4.2.4 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 |
4.2.5 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路径 |
4.3.1 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
4.3.2 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
4.3.3 高校微观层面专业设置与调整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高校专业布点统计简表 |
附录2 调查高校2013-2017年专业新增及撤销情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形成背景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原则 |
一、圣观音图像类 |
二、密教观音图像类 |
三、本土观音图像类 |
四、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 |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形成背景 |
一、经济背景 |
二、文学背景 |
三、佛教背景 |
第二章 唐宋时期巴蜀圣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风格演变 |
一、初唐时期:隋风延续与标准形象的确立 |
二、盛唐时期:大气丰腴风格的流行 |
三、中唐时期:两种区域风格的形成 |
四、晚唐时期:丰肥壮硕风格的出现 |
五、五代时期:唐风遗韵 |
六、两宋时期:女性化特征的鲜明 |
第二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组合样式与功能指向 |
一、观音双尊与多尊并列:神力的多倍增强 |
二、观音与地藏:现世拯救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
三、观音、阿弥陀佛与地藏:净土往生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
四、观音、药师佛与地藏:治病延命、地狱拯救与净土往生的结合 |
五、观音与其他尊像的任意组合: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化体现 |
第三节 唐宋巴蜀观音救难图像的缘起与演变 |
一、唐代之前观音救难性格的形成及其在巴蜀的传播 |
二、唐五代观音救难图像的发现与释读 |
三、宋代以后观音救难图像的持续演变 |
第三章 唐宋时期巴蜀密教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密教造像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唐五代巴蜀十一面观音造像考释 |
一、十一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单尊十一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三、十一面观音化现圣僧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三节 唐宋巴蜀如意轮观音造像考释 |
一、如意轮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如意轮观音画像 |
三、如意轮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四、如意轮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四节 唐宋巴蜀不空羂索观音造像考释 |
一、不空羂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三、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四、不空羂索观音造像在巴蜀流行的特殊原因 |
第五节 唐宋巴蜀千手观音造像考释 |
一、千手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千手观音图像 |
三、千手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四、千手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六节 宋代巴蜀马头观音造像考释 |
一、马头观音的经典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大足石刻马头观音的造型特征 |
三、其他地区马头观音图像的造型特征 |
四、不同地区马头观音图像之比较 |
第七节 唐宋巴蜀其他多臂观音造像考释 |
第四章 唐宋时期巴蜀本土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形成、分期及其他 |
一、白衣观音造像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 |
二、吴道子与白衣观音造像的关系 |
三、白衣观音的形象标志及其来源 |
四、白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演变 |
五、与其他地区白衣观音造像之比较 |
第二节 唐宋巴蜀水月观音造型分析及相关问题 |
一、周昉妙创水月观音图像新释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水月观音画像 |
三、水月观音的造型元素分析 |
四、对两京水月观音造像传入巴蜀路线的思考 |
五、水月观音与自在观音的关系 |
第三节 宋代巴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
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判断标准 |
二、数珠手观音造像的遗存分布与特征 |
三、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宗教内涵与形成依据 |
四、对云南大理国观音画像的影响 |
第四节 宋代巴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文本依据及相关问题 |
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与营造意图 |
二、观音群像窟营造的文本依据 |
三、观音群像窟的设计意匠 |
四、观音群像窟与文氏石窟艺匠 |
第五章 唐宋时期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西方净土变中的观音造像特征演变 |
一、西方净土经典的传译及其在巴蜀地区的流行 |
二、“净土三经”中西方净土世界的基本景观与观音形象的描述 |
三、西方三圣像中的观音造像 |
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中的观音造像 |
五、阿弥陀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
六、观无量寿佛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
第二节 唐宋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
一、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
二、与犍陀罗释迦三尊像中观音造像的比较 |
第六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相关问题探讨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与民众社会心理 |
一、造像题记的时代分布与布局形式 |
二、从造像题记看观音称名的演变 |
三、供养人身份与造像组织形式 |
四、造像时间与佛教节日 |
五、造像对象与家庭伦理 |
六、造像愿望与功利心理 |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一、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插图目录及图版来源 |
附录二 表格目录 |
附录三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汇录 |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化工企业数据安全保护的技术研究[D]. 陈冠华. 淮阴工学院, 2021
- [2]凹土负载钛硅分子筛的制备及在盐酸羟胺合成中的应用[D]. 王玉. 淮阴工学院, 2020(02)
- [3]运西诸湖水环境变迁影响下江淮湖洼平原圩-垛-塘乡土景观研究[D]. 姚盈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吕氏春秋》寓言研究[D]. 金洪源. 河南大学, 2020(02)
- [5]《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研究[D]. 袁焱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单层砖木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振动台试验与损伤机理研究[D]. 岳永盛.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D]. 李心苑.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D]. 闵桃.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D]. 汤颖.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10]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D]. 邓新航. 东南大学, 2019(01)
标签:观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