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脉络膜黑素瘤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1](2021)在《双特异性溶瘤腺病毒Ad-VT对荧光素酶标记人黑素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
王正想[2](2021)在《miRNA-633通过调控KAI 1对恶性黑色素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恶性黑色素瘤是皮肤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进展迅速,易出现血液和淋巴结转移。近几十年来,全世界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与任何其他肿瘤性疾病不同,对于原发性或转移性黑素瘤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早期诊断黑色素瘤对患者预后有所改善,但晚期恶性黑素瘤的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新的生物标记物来检测和治疗该疾病。因此,进一步研究恶性黑素瘤的病因和及其发展的分子作用机制,成为提高恶性黑素瘤的治疗效率以及患者生存率的关键。KAI 1是在人类染色体11p11.2上发现的一种能够抑制肿瘤转移的抑癌基因,KAI 1也称为CD82,是一种属于四跨膜蛋白超家族的Ⅲ型成员跨膜蛋白。四跨膜蛋白的特征是四跨膜区域,由四个到六个保守性良好的细胞外半胱氨酸残基,形成大概两个到三个二硫键,细胞外环中的Cys-Cys-Gly基序和跨膜域中的极性残基。在生物学上四跨膜蛋白与许多细胞水平的病变有关,如:病毒侵袭,突触形成和免疫反应。有研究证实,KAI 1通过调节细胞粘附及融合,抑制细胞运动和增殖等多种机制来抑制肿瘤转移。KAI 1的这些抑制机制和功能通过与细胞粘附分子和其他四跨膜蛋白相互作用调节细胞膜的结构来实现的。KAI 1基因在正常组织中普遍表达,其mRNA在肺,肝,胎盘,脾脏和肾脏中较高,在骨骼肌,胰腺,胸腺也有中度表达。在肿瘤发展过程中p53可以通过启动子中的共有结合序列下调KAI 1的表达,并且已经在卵巢癌,胃癌,脑癌,子宫癌中检测到该基因表达水平降低。KAI 1还可以减弱表皮生长因子(EGFR)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的转移。值得注意的是,在肺癌中,KAI1还可以通过上调mi R-203和直接下调FZD2抑制Wnt信号通路来抑制肺癌转移。因此,KAI 1可能是一个肿瘤临床诊治新的靶点,但目前关于KAI 1在恶性黑素瘤中的异常表达尚缺乏详实的实验依据。Micro RNA(mi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约22个核苷酸),在调节下游基因表达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iRNA主要通过与下游靶基因mRNA的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结合,调节下游靶基因表达,进一步抑制蛋白质合成。人类近50%的miRNAs位于与肿瘤相关的基因区域或染色体的脆弱位点,miRNAs被认为是调节转录后基因表达的关键因子。在各种类型的肿瘤中,miRNAs既可作为癌基因也可作为抑癌基因,分别称为癌基因mi R和抑癌基因mi R。近年来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miRNAs成为诊断肿瘤和判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并成为抗肿瘤新药研究的热点。但miRNA-633通过调控KAI 1对黑色素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至今未见报道,且其对恶性黑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性的影响及机制尚未阐明。为此,本研究通过miRNA生物信息方法预测与KAI 1基因相关的miRNAs,发现miRNA-633在恶性黑素瘤中与KAI 1的关系密切,因此验证miRNA-633与KAI 1的靶向调节关系是本课题研究一个重点。为进一步明确miRNA与恶性黑素瘤的关系,我们检测恶性黑素瘤细胞系及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中miRNA-633的表达,为进一步验证miRNA-633和恶性黑素瘤的关系,我们检测了人恶性黑素瘤组织miRNAs的表达。最后,本课题采用体外恶性黑素瘤细胞实验,以期明确miRNA-633对恶性黑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功能的影响。本课题深入研究miRNA-633与KAI 1靶向调控关系,进一步阐明miRNA-633或KAI基因在恶性黑素瘤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miRNA-633或KAI 1成为恶性黑素瘤临床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最终阐明恶性黑素瘤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1.预测与KAI 1相关的miRNAs并验证miRNA-633与KAI 1的靶向调节使用Target Scan,mi Randa及Starbase查找可能与KAI 1相关的miRNAs,预测miRNA-633与KAI 1的3’-UTR的结合区域。常规培养恶性黑素瘤B16和A375细胞系,应用构建miRNA-633 inhibitor及mimics,转染B16与A375细胞,检测miRNA-633 inhibitor及mimics的有效性。分别在上述两个细胞系中转染miRNA-633 mimics与其相应对照miRNA-NC,同时分别转染构建好的KAI 1野生型(WT)与突变型(MUT)载体,进行双荧光素酶活性实验,验证miRNA-633是否可作用于KAI3’UTR区。应用构建miRNA-633的mimics与其相应对照miRNA-NC,分别转染B16和A375细胞,用real time-PCR实验检测KAI 1 mRNA的表达变化,用Westblot法检测KAI蛋白的表达变化。2.研究miRNA-633对黑素瘤细胞B16和A375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性的影响,探讨其调控KAI 1表达的作用分子机制。常规培养恶性黑素瘤B16和A375细胞系,应用构建miRNA-633inhibitor及其相应对照miRNA-NC,分别转染B16和A375细胞,转染后不同时间点(0,24h,48h,72h),采用MTT法检测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在不同时间点(0,24h),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于相同时间点(24h),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1.预测在恶性黑素瘤中与KAI 1相关的miRNAs通过生物信息方法预测,结果发现与KAI1调控相关的miRNAs有miRNA-362-3p、miRNA-338-5p、miRNA-622、miRNA-197、miRNA-203、miRNA-633共6个,miRNA-633存在与KAI 1 3’UTR区结合序列(Fig.1-3)。并且miRNA-633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与癌旁中表达的差异性最大。为了检验miRNA-633 inhibitor和miRNA-633 mimics的转染效率,我们分别在细胞株B16和A375中转染了miRNA-633 inhibitor和miRNA-633 mimics。实验结果显示,miRNA-633在两种细胞中的抑制和表达是成功的。为了进一步验证miRNA-633是否可作用于KAI 13’-UTR区,并通过与KAI13’-UTR结合的方式来调节KAI 1基因的表达。分别在上述两个细胞系中转染miRNA-633的mimics与其相应对照miRNA-NC,同时共转染KAI的野生型(WT)与突变型(MUT)载体,进行双荧光素酶活性实验,结果发现,与KAI1(WT)载体共转染后,miRNA-633mimics组与miRNA-NC组相比荧光素酶活性降低,而与KAI1(MUT)转染后两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显着差别,进一步说明miRNA-633能与KAI 1 3’-UTR区发生结合。为进一步验证miRNA-633和KAI 1的靶向调节关系,我们使用miRNA-mimics分别转染B16和A375细胞,转染48小时后,结果发现两种细胞系中miRNA-633表达显着升高,与之相反KAI 1蛋白水平均降低,进一步说明miRNA-633通过与靶基因KAI 1的3′-UTR区结合下调了KAI 1的表达,也就是说KAI 1是miRNA-633靶基因。2.对黑素瘤细胞B16和A375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性的影响应用构建miRNA-633的inhibitor及其相应的对照组(miRNA-NC),转染B16和A375细胞,MTT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表明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用transwell系统分析黑素瘤细胞B16和A375细胞细胞的侵袭,结果表明miRNA-633 inhibitor可以抑制黑素瘤细胞的侵袭。划痕实验结果表明,miRNA-633inhibitor抑制了B16和A375细胞的迁移。结论:1.从预测结果分析得出,与KAI 1相关的上游miRNA包括miRNA-362-3p、miRNA-338-5p、miRNA-622、miRNA-197、miRNA-203、miRNA-633。miRNA-633在恶性黑素瘤细胞系及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性最大,结合预实验及文献复习,因此我们选取miRNA-633作为研究对象,检测KAI 1对恶性黑素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具有重要意义。2.本课题采用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进一步验证了miRNA-633可以与靶基因KAI 1的3’-UTR区结合并调控KAI 1的表达,也就是说KAI 1是miRNA-633靶基因。3.miRNA-633 inhibitor可以通过调节KAI 1的表达抑制黑素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该研究的发现为恶性黑素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靶点,并为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提供方向。
蒋灵晰[3](2021)在《高度近视疾病基因鉴定及VIPR2在近视中功能研究》文中认为高度近视及其并发症,是我国不可逆性视力受损以及致盲的重要原因。因此,寻找高度近视尚未明确的致病因素,探索发病分子机制,对于其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高度近视的发病机制,本论文从遗传学角度发现疾病基因、体外体内功能实验探索疾病基因在近视中的作用。现将本论文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针对高度近视的候选基因进行关联性分析验证。以中国西南地域汉族高度近视人群为研究对象,探寻FGF10、PDGFRA、PARP8、ZC3H11B、SEMA4F和SPTBN1基因中17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与高度近视的关系。FGF10基因中rs12517396(AA)和rs10462070(GG)位点的纯合基因型携带者显示出较低的近视易感性(P=0.048,OR=0.370;P=0.032,OR=0.346);PDGFRA基因中的rs2114039位点也与高度近视显着相关(P=3.02×10-08,OR=0.579);还证实ZC3H11B、SEMA4F与SPTBN1基因中7个SNP位点与西南地域汉族高度近视人群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2、VIPR2基因在近视形成中作用研究。体外研究结果如下:(1)完善疾病基因图:通过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与扩大正常样本测序验证后发现,仅有4个突变位点(G103A,G946A,G541A,A320T)仅存在于高度近视患者中,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四个突变位点均位于序列保守区域。(2)探索VIPR2在胶原合成过程中的作用:人源的原代巩膜成纤维(HFSF)细胞是巩膜中最重要的细胞,敲低VIPR2后,发现HFSF细胞中I型胶原蛋白表达降低;VIPR2突变体(G103A与A320T)导致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减少。VIPR2基因在体内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形觉剥夺近视小鼠模型证实VIPR2参与近视的形成,通过RT-PCR与WB检测,发现形觉剥夺小鼠实验眼的视网膜组织中的VIP蛋白表达增加,而VIPR2蛋白表达有所减少。(2)Vipr2基因敲除(Vipr2-/-)小鼠出现屈光漂移、眼轴增长趋势的近视表征;长时间的追踪观测发现,正常的循环光照环境(12h光照/12h黑暗)中Vipr2-/-小鼠昼夜节律仍然存在,但较野生型小鼠节律周期变短;Vipr2-/-小鼠屈光发育进程被打乱,且始终处于近视屈光漂移范围。(3)纯黑暗环境(24h黑暗)诱导,Vipr2-/-小鼠的昼夜节律几乎完全消失,屈光发育进程几乎完全被破坏;较循环光照环境,其屈光漂移与眼轴增长更明显;我们进一步对小鼠的巩膜组织结果进行观测,在循环光照环境中,Vipr2-/-雄性小鼠的巩膜结果维持正常状态;而在纯黑暗环境中,其巩膜成纤维细胞出现细胞器丢失、胶原表达量减少以及胶原束稀疏等显着改变。(4)VIPR2对昼夜节律调控相关蛋白的影响,Vipr2基因缺失,在视网膜组织中导致同一时刻的Per2、Per3基因表达显着降低。综上,我们通过动物模型证实了VIPR2基因参与近视的形成。VIPR2基因功能的缺失,可能通过影响昼夜节律,破坏眼组织正常的内源性昼夜节律,同时使得巩膜胶原合成受阻,破坏巩膜重塑机制、打断眼睛屈光发育的进程,从而导致近视发生。3、关于PARP8基因在近视中的功能探索。PAPR8基因中的部分连锁位点(rs1195438,rs2404958,rs282544,rs32396与rs27243)与汉族高度近视人群密切相关,其连锁产生的ACTAA单倍体分析结果提示,具有此单倍体携带者患近视风险显着增加(P=2.00×10-04;OR=1.294)。在高度近视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检测比较,较正常对照,近视人群PARP8基因表达降低,而hsa-mi RNA-410-3p表达增加;构建近视小鼠模型,其视网膜组织中PARP8表达降低,再次明确近视与PARP8基因的关联。体外实验则证实,rs27243-AA基因型与hsa-mi RNA-410-3p的结合,可通过负反馈调节PARP8蛋白表达;PARP8表达降低后会导致细胞形态改变、核纤层蛋白(Lamin A/C)表达降低以及凋亡相关的CHK1、CHK2蛋白表达发生改变;再进一步通过质谱分析、CO-IP验证,发现PARP8与ALYREF相互作用,ALYREF在m RNA转录、DNA损伤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推测PARP8功能缺失,会导致ALYREF蛋白介导的m RNA出核转录过程受阻,造成细胞活力降低,进而影响近视的发生发展。本论文从遗传学角度发现疾病基因,结合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利用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法,体外体内功能实验探索疾病基因在近视中的作用,为高度近视在未来的精准靶点治疗提供依据与方向。
张东[4](2021)在《锰离子掺杂的介孔二氧化硅用于双模式成像指导的化学-光热协同黑素瘤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构建多功能介孔硅纳米粒MSN(Mn)-ICG/DTIC,探究其表征及药理学特性、热成像及MRI成像效应。研究纳米粒子通过化疗及光热协同治疗对黑素瘤A375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在体内实验中对黑素瘤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1)首先合成介孔二氧化硅(MSN),通过水热反应修饰锰离子,获得MSN(Mn),按一定质量比包载光热剂吲哚菁绿(ICG)及化疗药达卡巴嗪(DTIC)最终获得MSN(Mn)-ICG/DTIC,使用粒度仪透射电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表征了MSN纳米粒子和MSN(Mn)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态,使用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并计算纳米粒载药量及包封率,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确定混合氧化态,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一步证实了合成粒子的生物复合络合物的形成,应用热像仪探究纳米粒热成像效应、光热效应及热稳定性,利用MRI成像系统探究其可以作为造影剂以实现磁共振成像效应。(2)体外实验:通过MTT比色法分别测定非载药空白纳米粒MSN(Mn)对人正常表皮细胞Haca T细胞的毒性及对黑素瘤细胞A375杀灭作用。(3)体内实验:将小鼠黑素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1)PBS+激光;(2)MSN(Mn)-ICG/DTIC;(3)MSN(Mn)-ICG+激光;(4)DTIC;(5)MSN(Mn)-ICG/DTIC+激光,按照分组对小鼠进行治疗,每天记录肿瘤大小变化及小鼠体重变化,连续观察2周,在第14天给予小鼠行皮肤超声检查后处死小鼠,完整解剖小鼠实体瘤并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1)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MSN和MSN(Mn)的形貌,所合成的单分散二氧化硅是直径约130nm的介孔球形纳米粒子,具有明显的介孔结构,经Mn2+修饰后,二氧化硅表面变得粗糙,内部产生了较大的孔洞。元素映射显示了Mn的均匀分布,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一步检测了MSN(Mn)中的Mn含量,其值高达65.09±2.55 w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示:位于1635 cm-1和3426cm-1的谱带分别与水的OH结合和伸缩振动有关。在1082cm-1、795 cm-1和463 cm-1附近的谱带分别来自于Si-O-Si的非对称拉伸、对称拉伸和弯曲模式。随着Mn的掺杂,960 cm-1中谱带消失了,这可能是Mn加入到硅骨架形成Mn-O-Si有关。氮气吸附脱附分析示合成的MSN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有2.1nm和3.2nm两种孔径。掺杂Mn后,2.1 nm的孔径消失,主孔尺寸增大到3.3 nm。(2)ICG在纳米粒中的载药率随ICG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药物浓度大于400mgm L-1时,载药率达到最大值34.25±2.20%,在PBS缓冲液中孵育48h后,ICG只释放8.27±1.44%。随着DTIC含量的增加,DTIC的负载量也明显增加,在质量比为1:5的纳米粒子上成功负载DTIC,其载药量高达50.00±3.24%,在PBS缓冲液中孵育48h后,部分负载的DTIC被释放,即为32.68±2.10%。(3)MSN(Mn)-ICG/DTIC可以增强T1加权像的信号强度,其纵向弛豫系数为14.33m M-1s-1。(4)体内体外的光热实验证明:MSN(Mn)-ICG/DTIC+激光组随着激光功率密度从0.2 W/cm2增加到0.8W/cm2,细胞存活率显着降低,达到了化疗与光热治疗相结合的协同效应。小鼠肿瘤注射MSN(Mn)-ICG/DTIC后,黑素瘤的热信号随时间明显增强。将模型小鼠分为5组进行体内实验:(1)PBS+激光;(2)MSN(Mn)-ICG/DTIC;(3)MSN(Mn)-ICG+激光;(4)DTIC;(5)MSN(Mn)-ICG/DTIC+激光,在治疗的第14天,MSN(Mn)-ICG/DTIC+激光治疗组相对肿瘤体积仅约为5.81%,TGI值高达94.19%。MSN(Mn)-ICG/DTIC+激光治疗组与其他四组相比,小鼠的体重变化不明显,说明在激光辐照下,MSN(Mn)-ICG/DTIC实现的联合治疗对模型小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没有明显全身毒性。结论:(1)在本研究中,开发Mn2+掺杂的介孔二氧化硅成功负载了吲哚菁绿及达卡巴嗪,理化性质稳定,MSN(Mn)-ICG/DTIC可作为有效的载药系统使用,以实现诊疗一体化的纳米平台。(2)Mn掺杂显示了良好的MRI成像效果,实现了肿瘤组织的深度成像。(3)体内外实验表明,MSN(Mn)-ICG/DTIC与近红外光联合治疗黑素瘤是一种高效可行的联合治疗方法。目前的药物输送系统为开发有效的肿瘤治疗药物输送载体提供了一条很有前途的途径。
魏巍[5](2021)在《miR-138靶向下调endoglin抑制黑素瘤细胞侵袭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以及动物模型分析miR-138靶向endoglin抑制黑素瘤细胞侵袭的的作用,并对其中的相关机制进行研究,旨在明确黑素瘤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机理,为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与应用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培养黑素瘤细胞株WM451、WM266-4、SK-MEL-2、A375及正常表皮黑素细胞株HEMa-LP,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38的表达水平,筛选出适合本研究的黑素瘤细胞株。WM451细胞分组并分别转染阴性对照(NC)mimic、miR-138 mimic、NC si RNA、endoglin si RNA、pc DNA3.1质粒、pc DNA3.1-endoglin质粒,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38的表达水平及endoglin m 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ndoglin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38和endoglin对黑素瘤细胞侵袭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miR-138的靶基因进行预测,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稳定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或miR-138慢病毒的WM451细胞,尾静脉注射进入小鼠体内,观察小鼠肺内肿瘤结节数目。结果WM451、WM266-4、SK-MEL-2、A375细胞中miR-138的表达水平低于HEMa-LP细胞,在所有黑素瘤细胞中,WM451细胞的miR-138的表达水平最低,因此采用WM451细胞进行后续的实验研究。当miR-138表达上调后,WM451细胞的侵袭能力被明显抑制。endoglin被预测为miR-138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证实,转染野生型endoglin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的WM451细胞的荧光活力较转染突变型endoglin的细胞明显降低,当miR-138表达水平上调后能够明显抑制WM451细胞中endoglin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si-endoglin组WM451细胞的侵袭数目低于si-NC组;pc DNA3.1-endoglin+miR-138组WM451细胞的侵袭数目高于pc DNA3.1+miR-138组;注射miR-138表达上调的WM451细胞的小鼠,其肺内肿瘤结节数目少于NC组。结论miR-138能够抑制黑素瘤细胞的侵袭,靶向endoglin是介导这一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刘慧慧[6](2020)在《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抑制黑色素瘤转移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中草药羊蹄的主要成分)对皮肤黑色素瘤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人皮肤黑色素瘤A375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处理后,A375细胞的细胞活性通过CCK-8法进行检测;以划痕法检测A375细胞的迁移能力;以transwell法检测A375细胞的侵袭能力;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COX-2的m RNA转录及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c-jun的活性;western-blot测定c-jun的磷酸化;分别以COX-2 si RNA和过表达质粒对COX-2进行沉默和过表达,以c-jun抑制剂SP60012和过表达质粒对c-jun进行抑制和过表达,检测COX-2和c-jun在黑色素瘤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结果: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有效降低了A375细胞的活性,并对A375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均有抑制作用;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能够通过抑制m RNA转录水平以及COX-2的蛋白表达,从而抑制A375细胞的迁移侵袭;COX-2的过表达能够明显促进A375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而沉默COX-2能够显着抑制A375细胞的迁移侵袭。COX-2的上游因子AP-1由c-jun和c-fos组成,在A375细胞中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作用下c-jun的活性和磷酸化均有明显的降低,而c-fos的活性无变化;抑制c-jun可以使A375细胞COX-2蛋白表达和m RNA转录降低,而过表达c-jun可以明显促进A375细胞迁移侵袭。结论: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通过降低c-jun磷酸化,下调COX-2的表达以及抑制AP-1活性,抑制A375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作用。
刘海芸[7](2020)在《VEGFR1靶向超声造影定量评估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拟态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为起源于葡萄膜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虽然葡萄膜黑色素瘤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上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微血管的密度与形态,特别是血管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存在,也是临床判断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但是目前缺乏与微血管状态相关性好,且特异度高的非侵入性的检测评估方法。前序研究明确了葡萄膜黑色素瘤模型的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时间-强度曲线特点,确定了临床诊断的特异的定性定量指标,同时确认了超声造影成像与肿瘤微循环状态之间的相关性,认为超声造影可以量化评估葡萄膜黑色素瘤血供,是一种较定性诊断能够提供更为精确信息的评估方法。随着靶向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为了增强超声造影的显影效果,同时更好地进行分子水平的显影,考虑将靶向超声造影引入对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拟态的探测。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与黑色素瘤的血管拟态发生和形成相关,因此本项研究选择VEGFR1靶点为目标,着眼于研究葡萄膜黑色素瘤及其血管拟态与VEGFR1之间的相关性,确认之后制备针对VEGFR1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并且探查普通超声造影与VEGFR1靶向超声造影在葡萄膜黑色素瘤模型微循环状况定量评估中的差异,以及普通与VEGFR1敲减后的葡萄膜黑色素瘤模型在VEGFR1靶向超声造影中的显像差异,并分析其与血管拟态病理结构的相关性,以此确认VEGFR1靶向超声造影在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拟态微循环状况和VEGFR1分子显像探测中的作用和意义。第一部分MUM-2b葡萄膜黑色素瘤模型建立和肿瘤内微循环状态研究目的:建立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株MUM-2b细胞在小鼠眼内种植的葡萄膜黑色素瘤模型,了解MUM-2b肿瘤与血管拟态微循环状况的相关性。方法: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株MUM-2b细胞培养孵育,并且在裸鼠眼内视网膜下种植,2~3周后形成MUM-2b葡萄膜黑色素瘤模型。冷冻切片,PAS/HE染色观察肿瘤模型内部微循环结构,血管拟态结构计数。体内、体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管拟态相关蛋白VE-cadherin、Eph A2、MMP2、MMP9的表达状况。结果:MUM-2b细胞在小鼠眼内种植的葡萄膜黑色素瘤模型建模成功,肿瘤组织充盈眼球。病理冰冻切片显微镜(×200)下发现肿瘤组织中富含PAS(+)环状结构,平均49.5个/视野。体内体外实验发现与血管拟态相关蛋白VE-cadherin、Eph A2,MMP2、MMP9都呈高表达状态。结论:MUM-2b细胞在小鼠眼内种植的葡萄膜黑色素瘤模型富含血管拟态结构。第二部分VEGFR1对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拟态的调控研究目的:探讨VEGFR1对眼部葡萄膜黑色素瘤内微循环中血管拟态形成的调控作用。方法:针对MUM-2b细胞建立的葡萄膜黑色素瘤模型,体内、体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VEGFR1的表达状况。使用sh RNA系统,设计4对sh RNA序列,包装4组sh RNA病毒,分别进行体外MUM-2b细胞敲减VEGFR1(VEGFR1-KD),Western-Blot观察VEGFR1-KD MUM-2b细胞中VEGFR1、VE-cadherin、Eph A2、MMP2、MMP9的表达,q PCR检测观察相应的m RNA水平。体外成管实验,显微镜下观察VEGFR1-Ctrl(对照组)和VEGFR1-KD的MUM-2b细胞形成血管拟态管腔的能力。体内VEGFR1-KD肿瘤病理切片染色显示肿瘤内血管拟态形成状况。结果:VEGFR1在MUM-2b细胞和肿瘤模型中高表达。体外实验发现在MUM-2b细胞株中敲减VEGFR1,可以显着降低VM相关蛋白VE-cadherin、Eph A2、MMP2、MMP9的表达,并降低相应的m RNA水平;同时抑制MUM-2b细胞形成血管拟态管腔的能力,体外成管实验24小时后sh1组是平均6个/视野,sh3组是7.5个/视野,对照组是99个/视野,P<0.001。VEGFR1-KD肿瘤切片VM管腔计数,VEGFR1敲减组明显减少,显示VEGFR1-KD体内抑制血管拟态网络的形成。VEGFR1-KD肿瘤直径平均0.61±0.05cm,与对照肿瘤(1.00±0.07cm)相比,P<0.01,显示VEGFR1-KD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VEGFR1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高表达,VEGFR1的下调能明显抑制血管拟态的发生和肿瘤的生长,因此VEGFR1在调控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拟态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第三部分VEGFR1靶向超声造影对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拟态的定量评估研究目的:探讨VEGFR1靶向超声造影(CEUS)对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拟态的定量评估及应用价值。方法:将VEGFR1特异性抗体与超声微泡(MBs)通过生物素-链霉素生物学反应方法相结合,制备VEGFR1靶向超声造影剂,评估微泡上结合的抗VEGFR1抗体载量,荧光观察微泡与细胞的结合状况。针对未敲减与VEGFR1-KD后的MUM-2b黑色素瘤模型,观察在VEGFR1靶向超声造影中的显像差异;针对MUM-2b黑色素瘤模型,观察普通超声造影与VEGFR1靶向超声造影的显像差异;Sono Liver软件定量分析肿瘤内造影剂充盈的时间—强度曲线,记录达峰时间、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平均渡越时间(MTT)、上升支和下降支斜率、持续时间等数据状况,并分析其与血管拟态结构的相关性。结果:制备的VEGFR1靶向MBs,每个微泡上抗体载量1.63x10-7μg。与Ig G超声微泡相比,VEGFR1靶向MBs能够与MUM-2b黑色素瘤细胞特异性结合。超声造影研究显示,针对MUM-2b黑色素瘤模型,Ig G CEUS下,肿瘤显像的IMAX为144.60±8.67,RT为17.20±3.38s,MTT为38.66±3.34s;VEGFR1靶向CEUS下,肿瘤显像的IMAX为230.50±11.13,RT为22.37±2.43s,MTT为64.43±6.33s;所以VEGFR1靶向CEUS在整个造影剂灌注期显示出明显的肿瘤部位显影增强,IMAX和MTT显着增加,P<0.05。针对VEGFR1靶向CEUS,未敲减组的肿瘤显像IMAX为265.50±23.87,RT为15.77±2.38s,MTT为59.67±5.99s;VEGFR1敲减组的肿瘤显像IMAX为158.20±26.21,RT为19.72±0.96s,MTT为36.41±4.26s;所以VEGFR1敲减后的肿瘤组织超声显影较弱,IMAX和MTT显着减少,P<0.05。另外,肿瘤病理切片PAS染色VM管腔计数,VEGFR1-KD为平均13.5±3.5个/视野,对照组肿瘤49.5±0.5个/视野,P<0.01,与VEGFR1靶向CEUS结果一致。结论:VEGFR1靶向CEUS显着增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显像强度和时间,而且可作为检测肿瘤内血管拟态水平的方法。可能有助于进一步利用靶向CEUS评估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血供模式,并促进在分子水平上定量监测VM状况,以便进一步准确诊断和精确治疗。
张一[8](2019)在《WSB2促进黑色素瘤增殖及迁移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WSB2在黑色素瘤组织中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关系的研究[目的]前期研究工作中,通过mRNA芯片技术筛选得出WSB2是黑色素瘤中特异表达的癌基因。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免疫蛋白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WSB2在黑色素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整理及分析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WSB2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黑色素瘤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研究WSB2阳性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旨在获得WSB2在黑色素瘤组织中阳性表达,且其高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的可靠证据,为WSB2成为黑色素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分子靶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在NCBI数据库中提取WSB2在人黑色素瘤中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评估WSB2在黑色素瘤中的阳性表达;利用TCGA数据库内的数据研究WSB2 阳性表达与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的关系。接下来,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黑色素瘤及色素痣新鲜组织,BCA法检测蛋白浓度,用免疫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黑色素瘤及色素痣新鲜组织中WSB2蛋白表达的情况。收集整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保存的49例恶性黑色素瘤及49例良性色素痣组织的存档蜡块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评估WSB2在人黑素瘤及色素痣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分析黑色素瘤患者WSB2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评估WSB2阳性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等。[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利用NCBI数据库分析共70例组织标本纳入研究,其中45例黑色素瘤组织,18例色素痣组织、7例正常皮肤组织,WSB2在黑色素瘤组织中表达高于色素痣及正常皮肤(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WSB2高表达的皮肤黑色素瘤患者较WSB2低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缩短(p<0.05);●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住院患者的黑色素瘤及色素痣新鲜组织各3例,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显示:黑色素瘤组织中WSB2蛋白高表达,灰度值高于色素痣组织(p<0.05);●回顾性分析显示,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共49例恶性黑色素瘤及49例色素痣患者纳入研究;●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WSB2在黑色素瘤组织(n=49)阳性表达率高于色素痣(n=49)(69.39%vs.38.78%,p<0.05);●WSB2高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60岁及以上患者WSB2阳性率显着显着升高(86.36%vs.51.85%,p=0.015);MM 中 WSB2 阳性率显着高于CM(91.67%vs.57.14%,p=0.037);淋巴结阳性患者WSB2阳性率显着高于淋巴结阴性的患者(100%vs.61.67%,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WSB2高表达的皮肤黑色素瘤患者较WSB2低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缩短(p<0.05)。[结 论]WSB2可能是预测黑色素瘤发生发展过程、恶性程度、患者预后及特殊病理类型的重要分子靶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第二部分 WSB2在黑色素瘤细胞A375、G361及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目的]第一部分研究中发现WSB2是在黑色素瘤组织中高表达的基因,其蛋白表达升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为证实WSB2在黑色素瘤中恶性生物学行为导致患者出现这一系列临床病理特征,探讨WSB2在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G361中对细胞增殖、迁移、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小鼠移植瘤实验研究WSB2在体内环境下对黑色素瘤的影响。旨在获得WSB2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等恶性进程的可靠证据,为WSB2成为黑色素瘤治疗的新靶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利用免疫蛋白印迹的方法,在A375、G361、A2058等人黑色素瘤细胞系中检测WSB2的蛋白表达情况。然后,利用WSB2-shRNA慢病毒干扰载体感染A375、G361细胞,以敲减A375、G361细胞中WSB2基因并使其编码蛋白表达降低。抑制WSB2表达后,采用MTS的方法检测细胞活力,评估WSB2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抑制WSB2表达后,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估WSB2对黑色素瘤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抑制WSB2表达后,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黑色素瘤细胞的各个细胞周期内的细胞数及比率;抑制WSB2表达后,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率。最后,采用小鼠移植瘤实验,研究WSB2在体内环境下对黑色素瘤生长、迁移等的影响。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等。[结果]●在A375、G361、A2058等人黑色素瘤细胞系中均检测到WSB2蛋白表达;●WSB2-shRNA慢病毒干扰载体可以感染A375、G361细胞;●WSB2-shRNA慢病毒干扰载体可以使A375、G361细胞中WSB2蛋白表达降低;●在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及G361中敲减WSB2可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在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及G361中敲减WSB2可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克隆形成;● 在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及G361中敲减WSB2可阻碍黑色素瘤细胞周期的进程,使细胞出现G1/S期阻滞;●在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及G361中敲减WSB2可促进黑色素瘤细胞早期凋亡及晚期凋亡;●在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及G361中敲减WSB2可抑制黑色素瘤细胞迁移;●敲减WSB2后的A375细胞移植到裸鼠体内,其肿瘤生长受抑。[结 论]WSB2低表达可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促进凋亡,使肿瘤细胞停滞于G1期,并且可抑制黑色素瘤在小鼠体内的生长。第三部分 WSB2激活Wnt/β-Catenin及MAPK信号通路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并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目 的]前面研究中发现WSB2可能具有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抑制凋亡的作用,并可促进细胞周期进程,使细胞由G1期进入S期。拟采用免疫蛋白印迹等方法,初步探讨WSB2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抑制凋亡可能的分子机制,旨在为WSB2成为黑色素瘤治疗的新靶标提供科学依据。[方 法]首先,抑制WSB2表达后,利用免疫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Wnt/β-Catenin及MAPK信号通路上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WSB2表达后,利用免疫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抑制WSB2表达后,利用免疫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然后利用恢复实验,验证相关信号通路蛋白分子与WSB2的作用关系。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等。[结 果]●慢病毒敲减 A375 细胞中的 WSB2 后,cyclinB1、cyclinD1、p16、p27、p53 蛋白表达升高,CDK2、CDK4、CDK6、cyclinD3、p-Rb 表达下降;●慢病毒敲减 A375 细胞中的 WSB2 后,c-Myc、β-catenin、caspase-3、Bcl-2、Bad、Cytotic C 蛋白表达下降,Bax、p53、Cleaved caspase-3、caspase-7表达升高;●慢病毒敲减 A375 细胞中的 WSB2 后 Ras、b-Raf、MEK1、MEK2、JNK、c-Jun、c-Myc、PI3K、STAT3蛋白表达下降,蛋白STAT1变化不明显;●敲减 WSB2 后的 G361 细胞(LV-shWSB2 G361)较对照组(LV-scramble G361)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在加用β-catenin激动剂SKL2001后,敲减WSB2 后的 G361 细胞(LV-shWSB2 G361+SKL2001)细胞活力较前(LV-shWSB2 G361)恢复;●敲减 WSB2 后的 A375 细胞(LV-shWSB2 A375)较对照组(LV-scramble A375)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在加用β-catenin激动剂SKL2001后,敲减WSB2 后的 G361 细胞(LV-shWSB2 G361+SKL2001)细胞活力较前(LV-shWSB2A375)恢复。[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MAPK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能是WSB2促进黑色素瘤增殖的潜在作用机制。WSB2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为:WSB2表达下调,有效抑制c-Myc和Bcl2,Bax表达上调,导致在Bcl2/Bax 比率降低从而诱导细胞凋亡。WSB2有望成为黑色素瘤患者新的治疗靶点,但仍需更多实验证实。
黄晓[9](2019)在《钙补充拮抗膳食镉暴露致骨毒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镉(cadmium,Cd)污染涉及全人群,对肾脏、骨骼、肺、生殖系统等均有损害作用。膳食是一般人群(非污染区、非职业、非吸烟人群)镉暴露的主要途径。有研究预测,一般人群镉暴露量在未来几十年呈增加趋势。相关领域专家指出,中国重金属污染健康危害防控与风险评估的研究重点,应该集中于镉的健康风险。镉接触最关键有害效应的认定,是风险评估的首要关键步骤。目前食品中镉限量标准,是以肾损伤作为镉接触最关键有害效应制定的。最近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研究表明,在引起肾损伤水平以下的低剂量镉暴露,能增加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风险。有学者认为应以骨损伤,作为镉接触的最关键有害效应,修改并降低食品中镉限量标准。钙(calcium,Ca)摄入不足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一般人群中膳食镉暴露和低钙摄入往往同时存在,人群研究中可能因钙摄入不足,造成对镉致骨毒作用高估。在现有关于肾损伤水平以下的低镉暴露增加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和骨折风险的人群研究中,仅2篇报告了钙的摄入量,且钙的摄入量在902-1081mg间,低于美国医学科学院对50岁以上女性人群钙摄入量的建议值(1000-1200mg)。因此,由于膳食钙摄入不足的混杂,人群研究中肾损伤水平以下低镉暴露与骨骼损伤的关系仍不确定。高钙摄入是人体骨密度的保护因素,生命早期足够钙摄入能获得最佳骨峰值,并降低生命后期骨折的风险。但过量摄入钙也可能产生不良作用,如增加肾结石的相对危险性,影响钙及其它金属元素吸收。因此,在增加钙摄入拮抗镉毒作用时,需注意钙摄入过高可能的健康风险。此外,一般人群中存在少部分个体钙摄入量,接近或超过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UL)。而膳食是镉暴露和钙摄入的主要途径,且肾也是镉、钙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两者进入机体后可能毒作用相加,但目前尚无整体动物水平相关毒理学资料。一般人群因饮食习惯、膳食结构等原因,膳食镉暴露水平不一。目前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钙补充是否对镉致骨损伤有保护效应,以及对哪个水平镉暴露人群有保护效应和效应大小尚无研究报道。此外,以往大多数研究表明钙补充能拮抗镉吸收,但膳食钙摄入与镉吸收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在不同镉暴露剂量下,随钙摄入量的不同可能减少、不影响甚至增加镉吸收。目前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能否在安全的钙补充范围内通过增加钙摄入减少镉吸收也不明确。鉴于以上研究的不足、人群研究中技术及伦理学等方面的限制,和上述问题亟待研究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动物模型,模拟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和钙摄入水平,以明确钙补充是否对一般人群膳食镉致骨损伤有保护效应,更准确地估计肾损伤水平以下膳食低镉暴露与骨骼损伤的关系,及了解钙补充对镉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参考《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采用大鼠饲料添加镉建立动物模型,模拟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进行90天经口毒性试验,除观察一般毒理学指标外,还观察了不同剂量钙补充对钙、铁、锌、铜吸收的影响,获得大鼠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钙补充的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the 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然后通过检测大鼠镉吸收相关指标(镉表观吸收率,肝肾镉浓度),探讨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能否通过钙补充减少镉吸收;并对小肠和肾脏钙转运关键蛋白基因表达进行检测,以解释钙补充对镉吸收影响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将为人群钙补充的风险-收益评估提供相关资料。随后进一步通过建立一般人群和污染区人群不同水平膳食镉暴露动物模型,观察钙补充后不同水平膳食镉暴露的骨效应指标变化,以了解钙补充对哪个水平镉暴露人群有保护效应及效应大小。镉暴露动物模型大鼠钙摄入量正常,可以排除因钙摄入不足而高估镉暴露致骨损伤的可能性,再给予钙补充干预,可以排除高钙摄入可能的保护作用,更准确地估计低镉暴露与镉致骨骼损伤的定量关系。随后进一步从FGF23/Klotho轴出发,探讨钙补充对镉致骨毒作用的潜在保护机制。研究结果不仅为镉的风险评估提供相关毒理学资料,也为理解钙对镉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一章一般人群膳食镉剂量下不同剂量钙补充的大鼠亚慢性毒性研究本研究参考《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断乳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将氯化镉和碳酸钙掺入钙含量适宜饲料(AIN-93G,含0.5%Ca,为大鼠钙适宜摄入量),连续喂饲90天。既往研究已经证实,以饲料添加1mg/kg镉的方式,给大鼠染毒可以模拟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各组每公斤饲料中加入量(以镉钙计)分别为:0+0(对照组);1mg Cd/kg+0(镉暴露组);1mg Cd/kg+0.15%Ca(低钙补充组);1mg Cd/kg+0.4%Ca(中钙补充组);1mg Cd/kg+0.6%Ca(高钙补充组)。通过对钙毒作用的靶器官肾进行病理学检查,和氮素氮等生化、血液指标检查,以了解不同水平钙补充的钙毒作用;通过对血清钙、铁、锌、铜,钙、铁、锌、铜表观吸收率,肝肾铁、锌、铜浓度和骨钙含量的检测,以观察不同剂量钙补充对钙、铁、锌、铜吸收的影响,从而确定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大鼠钙补充的LOAEL。与对照组比较,(1)钙补充各组动物活动、生长正常,实验末体重、总进食量、总食物利用率,以及脏器绝对重量、脏体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高剂量钙补充组尿素氮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钙补充组尿素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中、高剂量钙补充组间呈剂量-效应关系;(3)低剂量钙补充组病理结果未见明显异常,但在中、高剂量钙补充组肾小管上皮细胞钙化等级和发生率升高,钙补充各组间呈剂量-效应关系,结果与血尿素氮结果一致。(4)低、中剂量钙补充组血常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钙补充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的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低、中剂量钙补充组肝、肾组织铁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钙补充组肝、肾铁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镉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中钙补充组的肾病理改变和血清尿素氮高于正常组,且各钙补充剂量组之间呈剂量-效应关系,本研究确定对暴露于1mg Cd/kg饲料,雌性大鼠钙补充的LOAEL,低于中钙补充组钙含量(即每公斤饲料+0.4%Ca),低于文献报道钙单独摄入时的LOAEL值(即每公斤饲料+0.6%Ca)。第二章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不同剂量钙补充对大鼠镉吸收的影响通过对上述动物模型镉吸收相关指标(镉表观吸收率,肝肾组织镉浓度)的检测,及对小肠和肾脏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量检测,以明确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能否在安全的钙补充范围内,通过钙补充减少镉吸收及可能机制。各钙补充组与镉暴露组比较,低剂量钙补充组肾镉浓度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高剂量钙补充组肾镉浓度与镉暴露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小肠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量与肾镉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低钙补充组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高于镉暴露组(p<0.05),中、高钙补充组小肠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与镉暴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中、高剂量钙补充并不减少大鼠的镉吸收;且低剂量钙补充能增加镉吸收,小肠钙结合蛋白可能参与了其过程。第三章钙补充对大鼠镉致骨毒作用的干预效应研究建立一般人群和污染区人群膳食镉暴露动物模型,以第一部分实验获得的大鼠钙补充LOAEL(+0.4%Ca含量)为钙干预剂量,进行干预实验,以了解钙补充对哪个水平镉暴露人群骨损伤有保护作用及效应大小。选用雌性断乳后SD大鼠7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分别将氯化镉和碳酸钙掺入AIN-93G饲料连续喂饲90天。各组每公斤饲料中加入量(以镉钙计)分别为:0+0(对照组);1mg Cd/kg+0(低镉暴露组);1mg Cd/kg+0.4%Ca(低镉暴露钙干预组);5mg Cd/kg+0(中镉暴露组);5mg Cd/kg+0.4%Ca(中镉暴露钙干预组);50mg Cd/kg+0(高镉暴露组);50mg Cd/kg+0.4%Ca(高镉暴露钙干预组)。在镉暴露指标上,除大鼠平均每日膳食镉摄入量外,还通过原子吸收法检测肾脏,肝脏和股骨中镉含量,以准确估计大鼠镉体内暴露量。在骨效应指标上,除骨量指标外,还从宏观敏感指标骨生物力学,病理学骨微结构、血清骨代谢生物标志物及骨代谢OPG/RANKL通路进行观察,以评估钙补充干预的保护效应。对中、高镉暴露组大鼠,钙补充干预后,股骨弹性模量和抗弯最大应力分别增加25.32%32.8%,9.9%11.2%,血清PINP(骨形成标志物)增加、骨微结构(骨小梁数量和皮质厚度)增加,骨代谢OPG/RANKL通路中OPG基因(成骨相关)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但对低镉暴露组大鼠,钙补充除增加骨代谢OPG/RANKL通路中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外,对上述指标没有影响。钙补充对大鼠镉致骨骼损伤有保护效应,特别是对中、高剂量膳食镉暴露大鼠效应显着。但对低剂量镉暴露组大鼠,钙补充除增加骨代谢OPG/RANKL通路中OPG基因和蛋白表达外,对宏观敏感指标骨生物力学没有影响。第四章钙补充对镉致骨毒作用的干预机制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述动物模型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血清Klotho蛋白和FGF23蛋白,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组织Klotho基因和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股骨FGF23基因和蛋白表达,及Wnt/β-catenin通路,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从FGF23/Klotho轴,探讨钙补充对镉致骨毒作用的潜在保护机制。钙补充干预后血清Klotho蛋白、肾Klotho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肾钠依赖性磷酸盐协同转运蛋白(Napi2a)基因表达低于干预前(p<0.05);肾1,25-(OH)2D3合成的线粒体Cyp27b1酶基因表达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0.05)。钙补充干预后,大鼠股骨FGF23基因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干预后高镉暴露组骨Wnt/β-catenin通路Wnt靶基因Tcf1和Axin2基因表达增加(p<0.05);Wnt通路下游与增殖相关的C-myc蛋白表达增加(p<0.05)。干预后骨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Runx2蛋白上调,反映成骨细胞终末分化水平的Ⅰ型胶原(Col1a1)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在血清蛋白、肾基因和蛋白表达层面,钙补充干预后Klotho表达均下调,骨FGF23基因和蛋白上调,推测钙补充可能通过FGF23/Klotho轴发挥其对镉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基于肾组织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推测这一生物学效应可能与Klotho和FGF23形成特异性受体复合物,间接影响肾脏中的影响维生素D合成、钙的重吸收和肾磷酸盐转运有关;基于骨组织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推测其与FGF23/Klotho轴调控成骨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关。综上所述,对暴露于1mg Cd/kg饲料雌性大鼠,钙补充的LOAEL值低于文献报道钙单独摄入时的LOAEL值,结果提示人群中少部分钙摄入量接近或超过UL者,不能忽视膳食镉暴露的毒作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中剂量钙补充,并不减少低镉暴露大鼠的镉吸收,提示减少镉吸收可能不是钙拮抗镉骨毒作用的机制;且低剂量钙补充能增加镉吸收,提示在人群钙补充的风险-收益评估时,需关注钙补充增加镉吸收的潜在不良作用。钙补充对大鼠镉致骨骼损伤有保护效应,提示在镉的风险评估中,需考虑高钙摄入对镉致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而对低剂量组大鼠,钙补充除增加骨代谢OPG/RANKL通路中OPG基因和蛋白表达外,对宏观敏感指标骨生物力学没有影响,提示钙补充对镉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具有一定的范围和剂量选择性。钙补充对镉致骨毒作用的保护机制涉及FGF23/Klotho轴,还直接影响骨代谢OPG/RANKL信号通路。
黄理杰[10](2019)在《琼玉膏通过Klotho/FGF-23信号通路延缓斑马鱼衰老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琼玉膏(由生地黄、蜂蜜、茯苓、人参4种成分组成)对H202诱导氧化损伤的斑马鱼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肾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肾组织Klotho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肾组织Klotho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情况,探究Klotho/FGF-23信号通路在琼玉膏延缓斑马鱼衰老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开拓琼玉膏抗衰老分子机制研究的新领域。方法:模型:选取3月龄成年斑马鱼H202刺激,检测4周存活率和氧化应激水平。同时观察7个不同浓度琼玉膏对斑马鱼存活率的影响。确定最佳H202浓度,设立琼玉膏高、中、低浓度用于后续研究,并确定正式实验高、中、低浓度具体琼玉膏浓度值。分组:共5组,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200 μ M H202),C:低浓度琼玉膏组(100 μ g/ml琼玉膏+200 u M H202),D:中浓度琼玉膏组(200 μ g/ml琼玉膏+200 μ M H202),E:高浓度琼玉膏组(400 μ g/ml琼玉膏+200μM H202),每组斑马鱼20尾(雌雄各半)。饲养与给药方法:成鱼于28℃恒温系统集中养殖与繁育,PH=7.2~7.6,水电导率550~650 μ s/cm,流动水,明暗交替变化比例为14H:10H。饲料喂养:每日两次,孵化脱壳丰年虾。给药方法:模型组斑马鱼每天8:00am~16:00pm用纯净养殖水孵育8h,16:00pm~次日8:00am用200 μ M过氧化氢养殖水孵育16h,持续6周;低、中、高浓度琼玉膏组斑马鱼每天8:00am~16:00pm分别用100 μ g/ml、2 00 μ g/ml、4 00 μ g/ml琼玉膏养殖水孵育8h,16:00pm~次日8:00am用200 μM过氧化氢养殖水孵育16h,持续6周。检测指标及对应方法:(1)生化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2)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检测Klotho基因表达水平;(3)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Klotho蛋白表达水平;(4)甲基特异性PCR(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Klotho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1.琼玉膏浓度梯度预实验结果:0 μ g/ml、100 μ g/ml、200 μ g/ml、400 μ g/ml组,3月龄斑马鱼4周存活率均为100%;琼玉膏浓度为800 μ g/ml、1600 μ g/ml、3200μ g/ml时,3月龄斑马鱼4周存活率低于100%,从数据结果分析,琼玉膏浓度达到800 μ g/ml时可能药物浓度过高,我们确定琼玉膏浓度梯度为:100 μ g/ml为低浓度琼玉膏组,200 μ g/ml为中浓度琼玉膏组,400 μ g/ml为高浓度琼玉膏组。H2O2浓度梯度预实验表明,H2O2浓度在200 μM以下时,斑马鱼4周存活率均为100%,随着H2O2浓度在400 μM或以上时,斑马鱼出现死亡,从结果分析,我们确定选用浓度为200μM H202作为建模衰老斑马鱼的氧化剂。2.斑马鱼血清SOD结果:多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0,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间Dunett(邓尼特)检验显示:模型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中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Evs正常对照组,P=0.090;以上数据表明低浓度琼玉膏组及中浓度琼玉膏组SOD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OD值,且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浓度琼玉膏组SOD值几乎接近正常对照组S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高浓度琼玉膏干预下,衰老斑马鱼中的抗氧化酶SOD几乎接近正常值,抗氧化效果较确切。模型组与实验组间Bonferroni(邦弗伦尼)检验显示:模型组vs低浓度琼玉膏组,P=1.000;模型组vs中浓度琼玉膏组,P=0.000;模型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中浓度琼玉膏组,P=0.001;低浓度琼玉膏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中浓度琼玉膏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以上数据表明低浓度琼玉膏对提高已造成氧化衰老斑马鱼SOD值无明显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浓度琼玉膏组及高浓度琼玉膏组对提高衰老斑马鱼SOD值有明显效果,且高浓度琼玉膏效果优于中浓度琼玉膏,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斑马鱼肾组织MDA结果:多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0,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间Dunett(邓尼特)检验显示:模型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中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高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18;以上数据表明低、中、高三个浓度琼玉膏组MDA值与正常对照组MDA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低、中、高三个浓度琼玉膏组干预下均未能使衰老斑马鱼中的自由基MDA值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模型组与实验组间Bonferroni(邦弗伦尼)检验显示:模型组vs低浓度琼玉膏组,P=1.000;模型组vs中浓度琼玉膏组,P=0.001;模型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中浓度琼玉膏组,P=0.002;低浓度琼玉膏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中浓度琼玉膏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56;以上数据表明低浓度琼玉膏组MDA值与模型组MDA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低浓度琼玉膏对降低已衰老斑马鱼MDA值效果不明显;中浓度琼玉膏组及高浓度琼玉膏组对降低已衰老斑马鱼MDA值效果较为确切,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但中浓度琼玉膏组效果与高浓度琼玉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反映可能琼玉膏浓度达到200 μ g/ml以后,增加琼玉膏浓度并不能增加其降低衰老斑马鱼MDA值的效果。4.Real time PCR反应体系检测肾组织Klotho基因表达结果:多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0,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间Dunett(邓尼特)检验显示:模型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中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高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209,以上数据表明,低浓度琼玉膏组及中浓度琼玉膏组肾Klotho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浓度琼玉膏组肾Klotho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低浓度琼玉膏及中浓度琼玉膏对增加肾组织Klotho基因表达效果不确切,但高浓度琼玉膏增加肾组织Klotho基因表达效果较为明显。模型组与实验组间Bonferroni(邦弗伦尼)检验显示:模型组vs低浓度琼玉膏组,P=1.000;模型组vs中浓度琼玉膏组,P=0.000;模型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中浓度琼玉膏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中浓度琼玉膏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以上数据表明低浓度琼玉膏对促进衰老斑马鱼的肾Klotho基因表达无明显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浓度琼玉膏及高浓度琼玉膏对促进衰老斑马鱼的肾Klotho基因表达有明显效果,且高浓度琼玉膏组优于中浓度琼玉膏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5.Weste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Klotho蛋白表达结果:多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0,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间Dunett(邓尼特)检验显示:模型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00,中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02,高浓度琼玉膏组vs正常对照组,P=0.095;以上数据表明,低、中浓度琼玉膏组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浓度琼玉膏组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只有高浓度琼玉膏能使衰老斑马鱼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接近正常水平。模型组与实验组间Bonferroni(邦弗伦尼)检验显示:模型组vs低浓度琼玉膏组,P=1.000;模型组vs中浓度琼玉膏组,P=0.006;模型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0;低浓度琼玉膏组vs中浓度琼玉膏组,P=0.038;低浓度琼玉膏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001;中浓度琼玉膏组vs高浓度琼玉膏组,P=0.382;以上数据表明,低浓度琼玉膏组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肾Klotho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高浓度琼玉膏组与模型组间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低浓度琼玉膏对增加易造成衰老的斑马鱼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效果,而中浓度琼玉膏及高浓度琼玉膏对增加易造成衰老的斑马鱼肾Klotho蛋白表达水平有较明显效果,且高浓度琼玉膏优于中浓度琼玉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甲基特异性 PCR(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肾组织 Klotho 基因甲基化结果:在正常:对照组中,表现为部分甲基化,在模型组和低中剂量组表现为全甲基化,在高剂量琼玉膏组表现为部分甲基化。结论:在过去琼玉膏抗衰老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的动物模型斑马鱼完善了的琼玉膏浓度梯度预实验,通过观察比较成年斑马鱼的成活率,最终选取100 μ g/ml为低浓度琼玉膏组,200 μg/ml为中浓度琼玉膏组,400 μ g/ml为高浓度琼玉膏组,探索确定了诱导斑马鱼衰老的适当H202浓度为200 μ M。在抗氧化相关指标衰老斑马鱼血清SOD以及肾MDA自由基生产量研究中,可发现中浓度琼玉膏及高浓度琼玉膏对提高氧化衰老斑马鱼SOD值有明显效果,且高浓度琼玉膏效果优于中浓度琼玉膏,高浓度琼玉膏可将衰老斑马鱼血清SOD提高至与正常对照组水平,抗氧化效果较明显。中浓度琼玉膏组及高浓度琼玉膏组对降低氧化衰老斑马鱼MDA值效果较为明显,但琼玉膏浓度达到中浓度200 μ g/ml以后,增加琼玉膏浓度并不能增加其降低衰老斑马鱼MDA值的效果,且低、中、高三个浓度琼玉膏组对降低衰老斑马鱼MDA值均未能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综上所述,琼玉膏对提高衰老斑马鱼抗氧化酶并使其自由基得到一定量清除,证明了琼玉膏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延缓衰老的机制。在过去sirtl/p53信号通路研究琼玉膏延缓斑马鱼衰老的研究基础上,本实验创新研究衰老斑马鱼Klotho/FGF-23信号通路,并发现琼玉膏可提高衰老斑马鱼Klotho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还可一定程度上逆转衰老斑马鱼肾组织Klotho基因甲基化水平,为琼玉膏抗衰老分子机制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关于琼玉膏抗衰老的机制研究,笔者的导师及其团队在过去10年做了很多工作,对琼玉膏抗衰老蛋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等方面有丰富的研究基础,过去实验发现琼玉膏的组方虽然简约,却具有很好抗氧化、抗衰老、美容等功效,从中医机制而言,琼玉膏通过健脾补肾,起到充养先天补后天,调补后天以滋养先天的作用;从现代医学机理而言,琼玉膏可能通过逆转抗衰老基因的甲基化、抗氧化、促进抗衰老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本课题是建立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导师“全养生”理念指导下,不断更全面、更深入研究,预期通过科研实验,将琼玉膏这一经典养生古方转化为人们可方便使用的养生保健产品、用品。抗衰老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涵盖我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琼玉膏是我们研究食疗养生、美容养生等具体养生方式的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切入点,为更全面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对健康和美丽的需求,作为古方研究者,应该不断革新、创新研究方法和实践方法,古为今用,为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更大贡献。
二、建立脉络膜黑素瘤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脉络膜黑素瘤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miRNA-633通过调控KAI 1对恶性黑色素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恶性黑素瘤中miRNAs及其与KAI 1的靶向关系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miRNA-633通过调控KAI 1对恶性黑素瘤细胞B16和A375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性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恶性黑素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高度近视疾病基因鉴定及VIPR2在近视中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高度近视疾病基因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近视相关动物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近视病理机制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4 近视相关药物开发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度近视疾病基因的鉴定 |
2.1 概论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患者与对照样本的流行病学资料收集 |
2.2.3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浓度测定 |
2.2.4 总RNA的提取 |
2.2.5 基因与SNP位点的选择 |
2.2.5.1 位点的引物设计 |
2.2.5.2 基因分型 |
2.2.5.3 测序验证 |
2.2.5.4 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基因FGF10 与高度近视的相关性 |
2.3.2 基因PDGFRA与高度近视的相关性 |
2.3.3 基因PARP8 与高度近视的相关性 |
2.3.4 基因ZC3H11B、SEMA4F和 SPTBN1 与高度近视的相关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因VIPR2 在高度近视中的功能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基因VIPR2 在近视中的作用的研究意义 |
3.1.2 中国汉族近视人群与VIPR2 的关联 |
3.1.3 视网膜血管与近视的关联 |
3.1.4 近视致病机理与昼夜节律的关联 |
3.1.5 VIPR2 相关蛋白的昼夜节律表达规律 |
3.2 本章的结构安排 |
3.3 体外实验探究VIPR2 在近视中功能 |
3.3.1 VIPR2 的致病突变位点的筛选 |
3.3.2 实验材料 |
3.3.3 质粒定点突变构建与病毒的构建 |
3.3.4 细胞爬片观测蛋白亚细胞定位 |
3.3.5 细胞转染及蛋白、RNA提取 |
3.3.6 免疫印迹操作 |
3.4 体内实验探究VIPR2 在近视中的功能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2 近视小鼠模型的构建 |
3.4.3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与鉴定 |
3.4.4 环境搭建与活体常规生物学参数获取 |
3.4.5 视网膜与巩膜蛋白的提取 |
3.4.6 组织中RNA的提取 |
3.4.7 逆转录操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 |
3.4.8 小鼠视网膜铺片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3.4.9 小鼠视网膜石蜡、冰冻切片与免疫组化染色 |
3.4.10 小鼠巩膜透射电镜切片的制备、染色与拍摄 |
3.4.11 胶原合成验证实验 |
3.4.12 图像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3.5 体外实验结果 |
3.5.1 基因VIPR2 致病突变的确认 |
3.5.2 氨基酸的保守性分析 |
3.5.3 基因VIPR2敲低对Ⅰ型胶原蛋白合成的改变 |
3.5.4 基因VIPR2 致病突变对Ⅰ型胶原蛋白合成的改变 |
3.6 体内实验结果 |
3.6.1 基因VIPR2 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在雄鼠眼组织中有节律性波动 |
3.6.2 近视动物模型中VIPR2 蛋白表达的改变 |
3.6.3 基因敲除小鼠的成功构建 |
3.6.4 基因敲除小鼠在循环光照下的眼睛生理学参数 |
3.6.5 基因敲除小鼠眼底拍摄 |
3.6.6 基因敲除小鼠血管发育无异常 |
3.6.7 基因敲除小鼠在不同月龄的电生理结果差异 |
3.6.8 基因敲除雄鼠在黑暗环境下昼夜节律完全丢失 |
3.6.9 黑暗环境破坏小鼠屈光发育进程 |
3.6.10 纯黑暗环境下近视表征更显着 |
3.6.11 基因敲除小鼠在不同环境下巩膜的差异 |
3.6.12 基因敲除小鼠在不同环境下昼夜节律的改变 |
3.6.13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ARP8 在高度近视中的功能探索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外周血mi RNA提取与反转录 |
4.2.3 质粒与mi RNA的构建 |
4.2.4 近视小鼠模型中基因表达差异 |
4.2.5 细胞的培养与亚细胞定位 |
4.2.6 细胞转染及Luciferase测定 |
4.2.7 蛋白免疫印迹操作 |
4.2.8 荧光定量PCR与引物设计 |
4.2.9 免疫沉淀与质谱分析 |
4.2.10 免疫共沉淀CO-IP验证 |
4.2.11 确认干扰质粒的敲低效率 |
4.2.12 细胞流式与台盼蓝染色 |
4.3 结果 |
4.3.1 突变位点产生hsa-mi R-410 的结合位点 |
4.3.2 基因PARP8与hsa-mi RNA-410-3p在患者中表达情况 |
4.3.3 基因PARP8 在近视小鼠模型中的表达改变 |
4.3.4 敲低PARP8 后细胞形态改变 |
4.3.5 敲低PARP8 可影响细胞活力 |
4.3.6 免疫沉淀与蛋白质质谱结果 |
4.3.7 互作蛋白与相关上下游蛋白验证 |
4.3.8 mi RNA影响PARP8 及上下游蛋白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锰离子掺杂的介孔二氧化硅用于双模式成像指导的化学-光热协同黑素瘤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纳米技术在黑素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miR-138靶向下调endoglin抑制黑素瘤细胞侵袭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献综述 miRNA在黑素瘤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三、致谢 |
四、个人简介 |
(6)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抑制黑色素瘤转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实验材料 |
1 主要实验材料及试剂 |
2 细胞系 |
3 主要仪器设备 |
实验方法 |
1 细胞培养 |
2 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3 划痕实验 |
4 transwell试验 |
5 免疫印迹法检测A375细胞内相关标记分子的蛋白表达 |
5.1 细胞总蛋白质提取 |
5.2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5.3 凝胶电泳(SDS-PAGE) |
5.4 转膜 |
5.5 抗原抗体反应 |
5.6 显影 |
6 RT-PCR测试 |
6.1 利用Trizol Reagent提取总RNA |
6.2 反转录 |
6.3 PCR扩增 |
7 检测c-jun的活性 |
8 COX-2细胞转染 |
9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PG对A375细胞活性的影响 |
2 PG对A375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3 PG对A375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
4 PG对A375细胞中COX-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5 COX-2 siRNA和 COX-2过表达质粒(COX-2 OE)的有效性 |
6 COX-2 是否是PG对 A375 细胞迁移作用的靶点 |
7 COX-2 是否是PG对 A375 细胞侵袭作用的靶点 |
8 PG对A375 细胞中c-jun/c-fos的活性作用的影响 |
9 PG对A375 细胞中c-jun磷酸化的影响 |
10 c-jun抑制剂以及c-jun OE的有效性 |
11 c-jun通过调节COX-2 mRNA转录对A375 细胞发挥转移抑制作用 |
12 c-jun通过调节COX-2蛋白表达对A375 细胞发挥转移抑制作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7)VEGFR1靶向超声造影定量评估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拟态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拟态 |
1.2 超声造影与葡萄膜黑色素瘤 |
1.3 血管拟态相关分子机制与VEGFR1 |
1.4 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MUM-2b葡萄膜黑色素瘤模型建立和肿瘤内微循环状态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MUM-2b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培养 |
2.3.2 眼内原位MUM-2b葡萄膜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
2.3.3 观察MUM-2b脉络膜黑色素瘤内微循环中血管拟态结构 |
2.3.4 体外实验观察MUM-2b细胞中血管拟态相关蛋白表达 |
2.4 实验结果 |
2.4.1 眼内原位MUM-2b葡萄膜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
2.4.2 体内体外实验发现与血管拟态相关蛋白的表达状况 |
2.5 讨论 |
2.5.1 恶性黑色素瘤血管拟态的病理特征 |
2.5.2 血管拟态发生机制 |
2.5.3 葡萄膜黑色素瘤肿瘤模型 |
2.6 结论 |
第3章 VEGFR1 对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拟态的调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
3.2.1 主要实验试剂及材料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免疫荧光染色体内体外观察VEGFR1 的表达状况 |
3.3.2 sh RNA病毒敲减MUM-2b细胞VEGFR1 |
3.3.3 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观察VM相关蛋白的表达 |
3.3.4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qPCR检测观察VM相关蛋白的mRNA水平 |
3.3.5 MUM-2b细胞体外成管实验观察形成血管拟态的能力变化 |
3.3.6 体内肿瘤组织病理PAS染色显示肿瘤大体和微循环差异 |
3.4 实验结果 |
3.4.1 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拟态与VEGFR1 |
3.4.1.1 葡萄膜黑色素瘤动物模型体内实验发现VEGFR1高表达 |
3.4.1.2 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体外实验发现VEGFR1高表达 |
3.4.2 敲减VEGFR1后MUM-2b细胞形成血管拟态的变化 |
3.4.2.1 敲减VEGFR1后MUM-2b细胞中VEGFR1表达减少 |
3.4.2.2 VEGFR1 敲减后VE-cadherin和 Eph A2 表达 |
3.4.2.3 VEGFR1 敲减后MMP2和MMP9 表达 |
3.4.2.4 VEGFR1 敲减后MUM-2b细胞体外管腔形成状况 |
3.4.3 敲减VEGFR1MUM-2b肿瘤大体和微循环差异 |
3.5 讨论 |
3.6 结论 |
第4章 VEGFR1 靶向超声造影对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拟态的定量评估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
4.2.1 主要实验试剂及材料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制备针对VEGFR1 的靶向超声造影剂 |
4.3.2 VEGFR1靶向超声造影靶向、实时、定量评估血管拟态状况 |
4.3.3 分析超声图像与VM病理结构的相关性 |
4.4 实验结果 |
4.4.1 制备针对VEGFR1 的靶向超声造影剂 |
4.4.2 VEGFR1 靶向超声造影定量评估血管拟态状况 |
4.4.2.1 普通IgG超声造影与VEGFR1靶向超声造影在葡萄膜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的应用比较 |
4.4.2.2 VEGFR1靶向超声造影在敲减VEGFR1与不敲减的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应用比较 |
4.4.3 分析超声图像与VM病理结构的一致性 |
4.5 讨论 |
4.5.1 葡萄膜黑色素瘤微循环探测 |
4.5.1.1 肿瘤活检 |
4.5.1.2 超声 |
4.5.1.3 血管造影 |
4.5.1.4 超声造影在葡萄膜黑色素瘤诊断中的应用 |
4.5.2 靶向超声造影分子显像 |
4.5.3 VEGFR1靶向超声造影呈像葡萄膜黑色素瘤 |
4.6 结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8)WSB2促进黑色素瘤增殖及迁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WSB2在黑色素瘤组织中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关系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WSB2在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 G361及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WSB2激活Wnt/β-Catenin及MAPK信号通路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并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原发性粘膜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钙补充拮抗膳食镉暴露致骨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大鼠钙补充的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试剂与仪器 |
1.2.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3 钙补充剂量选择及给予方式 |
1.2.4 一般临床观察,体重和食物消耗 |
1.2.5 钙吸收代谢实验 |
1.2.6 血液学检查 |
1.2.7 血生化检查 |
1.2.8 脏器重量、脏体比 |
1.2.9 肾病理学检查 |
1.2.10 生物样品中钙、铁、锌、铜检测 |
1.2.11 统计分析 |
1.3 结果 |
1.3.1 大鼠一般状况、体重和进食量 |
1.3.2 大鼠食物利用率和膳食镉暴露量 |
1.3.3 血液学结果 |
1.3.4 血生化结果 |
1.3.5 脏器重量和脏器指数 |
1.3.6 肾病理学结果 |
1.3.7 钙补充对血清钙、磷、铁、锌、铜的影响 |
1.3.8 钙补充对钙、铁、锌、铜表观吸收率的影响 |
1.3.9 钙补充对大鼠肝、肾组织中铁、锌、铜含量的影响 |
1.3.10 钙补充对大鼠股骨干重和骨钙含量的影响 |
1.4 讨论 |
第二章 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不同剂量钙补充对大鼠镉吸收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动物、分组及染毒 |
2.2.3 镉吸收代谢实验 |
2.2.4 饲料钙、镉含量测定和肝、肾组织镉含量测定 |
2.2.5 CaBP、CaT1和DMT1 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大鼠饲料镉钙含量 |
2.3.2 大鼠膳食每日镉摄入情况 |
2.3.3 钙补充对大鼠镉表观吸收率的影响 |
2.3.4 钙补充对大鼠肝、肾组织镉浓度的影响 |
2.3.6 钙补充对大鼠小肠CaBP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7 钙补充对大鼠肾脏CaBP、CaT1、DMT1基因表达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钙补充对不同剂量膳食镉暴露致大鼠骨毒作用的干预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3.2.3 剂量选择及给予方式 |
3.2.4 体重、摄食量及一般情况观察 |
3.2.5 三点弯曲试验测试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特性 |
3.2.6 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鼠骨钙含量和肝、肾、骨组织镉含量 |
3.2.7 大鼠胫骨组织病理学检查 |
3.2.8 大鼠血清骨代谢标志物PINP、β-CTX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3.2.9 大鼠股骨骨代谢通路OPG和 RANKL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3.2.10 大鼠股骨骨代谢通路OPG和 RANKL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3.2.11 大鼠胫骨骨代谢通路OPG和 RANKL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3.2.12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大鼠体重情况 |
3.3.2 大鼠膳食镉摄入情况 |
3.3.3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肾皮质,肝脏和股骨镉浓度的影响 |
3.3.4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重量和骨钙含量的影响 |
3.3.5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血清骨代谢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
3.3.6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 |
3.3.7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胫骨病理学的影响 |
3.3.8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血清骨代谢OPG/RANKL通路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的影响 |
3.3.9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OPG/RANKL通路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的影响. |
3.3.10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OPG/RANKL通路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的影响 |
3.3.11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胫骨OPG/RANKL通路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FGF23/Klotho轴探讨钙对镉致骨毒作用的保护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4.2.3 实验方法及样本收集 |
4.2.4 血清1,25-(OH)2D3,Klotho蛋白,全段FGF23,C端 FCF23 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4.2.5 肾组织Klotho基因、FGF受体基因、VD代谢基因及磷转运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
4.2.6 骨FGF23、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
4.2.7 肾Klotho蛋白和胫骨FGF23、Wnt/β-catenin、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相关蛋白免疫组化检测 |
4.2.8 骨组织蛋白提取和骨组织Col1a1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4.2.9 骨组织FGF23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Western blotting) |
4.2.10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血清1,25-(OH)2D3的影响 |
4.3.2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血清Klotho蛋白、全段FGF23 蛋白和C端 FGF23 蛋白的影响 |
4.3.3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肾Klotho、FGF受体基因、VD代谢基因及磷转运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4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肾组织中Klotho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的影响 |
4.3.5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肾组织中Klotho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
4.3.6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FGF23基因与蛋白的影响 |
4.3.7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的影响 |
4.3.8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9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成骨细胞分化相关蛋白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镉毒性损害的营养干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琼玉膏通过Klotho/FGF-23信号通路延缓斑马鱼衰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衰老机制与抗衰老研究基础 |
一、衰老的中医学机制研究 |
二、中医抗衰老的基础 |
三、衰老与抗衰老现代医学机制研究进展 |
第二节 琼玉膏抗衰老相关研究概述 |
一、琼玉膏之古文献研究 |
二、琼玉膏在抗衰老领域的最新研究 |
第三节 斑马鱼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
一、斑马鱼实验模型的起源 |
二、斑马鱼实验模型的优势 |
三、斑马鱼实验模型在人类疾病与衰老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 |
第四节 Klotho、FGF-23与衰老 |
一、Klotho基因基本生物学特征 |
二、Klotho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三、Klotho与衰老相关疾病的研究 |
四、FGF-23的生物学特征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实验准备 |
一、实验动物 |
二、实验药物与试剂 |
三、主要仪器设备 |
第二节 实验研究方案 |
一、预实验分组 |
二、正式实验分组、给药方法及指标检测 |
三、统计学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五、可行性分析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一、不同浓度琼玉膏对斑马鱼存活率影响的预实验 |
二、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对斑马鱼存活率影响的预实验 |
三、斑马鱼血清SOD活性检测 |
四、斑马鱼肾组织MDA活性检测 |
五、斑马鱼Klotho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
六、斑马鱼Kloho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
七、斑马鱼肾脏Klotho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检测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一、不同浓度琼玉膏对斑马鱼存活率的影响 |
二、不同浓度H_2O_2对斑马鱼存活率的影响 |
三、斑马鱼血清SOD含量变化 |
四、斑马鱼肾组织MDA含量变化 |
五、斑马鱼肾组织Klotho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
六、斑马鱼肾组织Klotho蛋白表达变化 |
七、斑马鱼肾组织Klotho基因甲基化程度变化 |
第三章 讨论 |
一、不同浓度琼玉膏、H_2O_2对斑马鱼存活率的影响 |
二、琼玉膏对提高衰老斑马鱼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三、琼玉膏对衰老斑马鱼肾组织Klotho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四、琼玉膏对斑马鱼肾脏Klotho启动子甲基化影响 |
第四章 展望 |
一、“全养生”理论中延缓衰老的思想纲领 |
二、琼玉膏抗衰老研究在我国养老产业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发展的重要作用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性 |
三、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详细摘要 |
四、建立脉络膜黑素瘤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双特异性溶瘤腺病毒Ad-VT对荧光素酶标记人黑素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敏. 吉林大学, 2021
- [2]miRNA-633通过调控KAI 1对恶性黑色素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 王正想.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高度近视疾病基因鉴定及VIPR2在近视中功能研究[D]. 蒋灵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锰离子掺杂的介孔二氧化硅用于双模式成像指导的化学-光热协同黑素瘤治疗[D]. 张东. 潍坊医学院, 2021(02)
- [5]miR-138靶向下调endoglin抑制黑素瘤细胞侵袭机制的研究[D]. 魏巍. 锦州医科大学, 2021(01)
- [6]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抑制黑色素瘤转移的机制研究[D]. 刘慧慧. 青岛大学, 2020(01)
- [7]VEGFR1靶向超声造影定量评估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拟态的实验研究[D]. 刘海芸.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WSB2促进黑色素瘤增殖及迁移的机制研究[D]. 张一. 昆明医科大学, 2019
- [9]钙补充拮抗膳食镉暴露致骨毒作用的研究[D]. 黄晓. 东南大学, 2019(01)
- [10]琼玉膏通过Klotho/FGF-23信号通路延缓斑马鱼衰老的研究[D]. 黄理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